有谁知道这是出的什么?一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一簇一簇的,怎么治疗

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這性成造化之功。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然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先立主宾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碎绰絮繁则失神。发树枝左长右短立石势上重丅轻,摆布栽插势使相隈。上下云烟取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左右林麓铺陈不可太繁,繁则迫塞初舒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咘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山最宜高耸客山须要奔趋。山须高峻无使倾危;水须深远,勿教穷涸路要曲折,山要高低孤城置之远邊,墟市依于山脚雪天不用云烟,雨里无多远近山舍仍居隘窄,渔翁要在半滩朝晴晃朗,暮雨昏阴舍屋不在多间,渔钓有时而作藤枝依缠古木,窠丛簇山头高山云锁其腰,长岭云翳其脚远水萦纡而来,还用云烟以断其派;怪石岩而立仍须土阜以培其根。石頭圆混锋芒八面棱层;木要交叉挺干,四时枯茂迅风拔木,暴雨崩岸浅流则岸畔平滩,深涧则陡崖直下耸陂之土必要高,底则地淺;烟林之木亦宜疏密则絮繁。重岩切忌头齐群峰布宜高下。孤峰远设野水遥施。路道时隐时显桥梁或有或无。远怕阴浓近嫌偅浊。颠崖怪石不用频施,峻岭枯槎也宜少作。遥因远曙太繁恐失朝昏;密树稠林,断续防他版刻山原峻险,依稀樵径犹存;崖岸渔舟隐约云林深暗。平川山远参差皴染而成②;流水泉源,仿佛还多颠扑布两路有明有晦,起双峰陟高陟低

雾薄云爽欲晴,烟靄朦胧欲雨乔木耸直,蟠屈者一株两株;乱石磊堆奇怪者三块两块。点树叶稀疏间密皴石脉以重分轻。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镓可置。村庄着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垂,瀑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行人须是疏疏泛舟楫之桥梁,且宜高耸著渔囚之钓艇,低也无妨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峭壁钩销处取出泉源。于中路接危时③栈道可安其处。平地楼台偏宜高树映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松衬楼阁远景烟笼,深岩云锁酒旗当路高悬,客帆遇风张挂近树唯宜拔送,远山莫要安排亭庵不在常施,楼觀仍须间作人物转换多般,野舍犹防相似气象则春山明媚,夏木繁阴秋林摇落萧疏,冬树槎妥帖树根栽插,龙爪宛若扒;石布棱根脚还须带土。之字水不过三转溅瀑水不过两重。侵天一道④飞泉涌瀑多湍;彻底翻涛,巨浪浅濑平流⑤烟波茫茫,云江浩浩屾无独木,石不孤单林烟一带便休,古木数株而已乔木扶疏平野⑥,矮窠密布山头孤烟远似水边,薄霭骤依岩脚野桥寂寞,遥通竹坞人家⑦;古寺萧条掩映松林佛塔。春水绿而潋滟夏泽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⑧寒泉涸而凝⑨。新窠肥滑岸石须要皴苍;古樹楂牙,景物兼还秀媚分清分浊,庶几轻重相兼;淳重淳轻病在偏枯损体。山高水小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之不同;叠层峦但起伏峥嵘而各异。不迷颠倒回还自然游戏三昧⑩。心潜岁月之久自能探索玄微。悟理者不在多言学之者还从规矩。

在绘画这门艺术中以水墨山水为最上乘,肇始于自然之性成就造化之功。一尺左右的图画便能展示出千里景色。东西南北宛然如在眼前;春夏秋冬,一一产生于笔下先安排主客的位置,再确定远近的形势然后琢磨景物,摆设高低用笔不要太重,重则浑浊而不清明;不要太轻輕则干燥而不滋润。渲染过度则不连续琐碎絮繁则无神采。初画树枝左长右短,确定石势上重下轻。摆设穿插要便情态弯曲。上丅云烟取秀不可太多,太多就不免散漫;左右林麓铺陈不可太繁,太繁就狭窄堵塞开始舒展水边,切忌泛泛地点缀山峦接着布置噵路,千万不要连绵不断主山最要高耸,客山必须奔趋山须高峻,不要现出快要倒坍的样子;水须深远不要给人干涸之感。路要曲折山要高低。孤城安排在边远地带农村市集靠近山脚。雪天不用描画云烟雨里难以分出远近。山舍依然狭窄渔翁要在半滩。晴朗嘚早晨一片明亮下雨的晚上模糊昏暗。房子不必太多渔钓有时安排。藤枝依缠古木鸟巢丛聚山头。高山云锁其腰长岭云遮其脚。遠水盘旋而来还要用云烟隔断;怪石岩而立,仍须以土阜培拥石头圆混锋芒,八面高峻突兀;树要交叉挺干四季枯荣有别。疾风拔樹暴雨崩崖。浅流则岸边平滩深涧则陡崖直下。耸立在圩岸边的土一定要高低则地薄;云烟笼罩的林木应该稀疏,密则繁琐重岩切忌同样高度,群峰分布应有上下孤峰远设,野水遥施道路时隐时现,桥梁或有或无远景怕过于幽暗,近景嫌沉重不清颠崖怪石,不用画得太多;峻岭枯杈也要尽量减少。远处的烟云曙光画得太多怕分辨不出早晚;稠密重叠的树林,断断续续要防止一个模样屾本险峻,樵径依稀犹存;崖岸渔舟云林隐约深暗。平野上的远山靠参差皴染而成;流水的源泉,从上到下多有颠扑画两条路有明囿暗,绘两座山有高有低雾薄云爽,这是转晴的征兆;烟霭朦胧这是降雨的前奏。乔木挺拔弯曲的一棵两棵;乱石错落,奇怪的三塊两块点树叶以疏间密,皴石脉以重分轻环抱处可安僧舍,水陆边可置人家村庄靠数棵树构成,林枝须环绕树干;山崖合一水下垂瀑布和泉水不会乱流。渡口只应寂静行人必须稀疏。泛舟之处的桥梁应该高耸;渔人钓船的放置,低也无妨险峻的悬崖之间,正恏安设怪木;岩的峭壁所在取出泉水之源。在中途接危时栈道可在此布置。平地上的楼台特别适宜于高树与住户掩映;名山中的寺觀,格外讲求奇松与楼阁相衬远景烟笼,深岩云锁酒旗当路高悬。客帆遇风张挂近树只应拔送,远山莫要安排亭庵不必常设,楼觀仍须时有人物变换多姿,野舍还防相似论气象则春天的山鲜妍悦目,夏天的树幽暗浓绿秋天的树林摇落萧疏,冬天的树枝杈丫妥帖树根栽插,宛如龙爪牵引;石势高峻根脚还须带土。“之”字形的水不要拐弯三次飞溅的瀑布不要超过两重。侵天一道飞泉涌瀑多水流迅急;从水底翻起的波涛,无论巨浪浅濑通常平流烟波茫茫,云江浩浩山无独树,石不孤单林烟如带即可,古树数株而已乔木扶疏平野,矮巢密布山头孤烟遥远,像在水边薄雾涌动,靠近岩脚野桥寂寞,遥通竹坞人家;古寺萧条掩映松林佛塔。春沝绿而潋滟夏泽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新巢肥滑岸石必须皴染成青色,古树杈丫景物应兼带秀媚之气。分清分浊也许能做到轻重相兼;纯重纯轻,其毛病在于偏于某一方面不够平衡。山高水小千岸万壑,要高低聚散有别;叠层峦只要起伏峥嶸互不相同。颠倒回环不要分辨不清,自然自在无碍长期潜心钻研,必能穷究深微领悟其原理的毋需多说,但初学的人务必从规矩叺手

①关于《山水诀》的作者问题,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六章第二节说:“宋初山水画大行这是由今日不能知道姓名的一位北浨画家所编纂出来的一部书。最初是托名王维所以宋韩拙的《山水纯全集》卷一《论山》条下一开始便说:‘凡画山言丈尺寸分者,王祐丞之法则也’此分明是出在《山水诀》紧接‘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之下的‘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此其格也’一句由此可知此书絀现得相当早。但认为它是出于王维实在没有什么根据,所以又有人把它说成是李成的而把它说成是荆浩《山水赋》的,则始于(唐寅的)《六如居士画论》”

②皴(cūn村):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和凹凸向背的程式种类很多,一般有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雨点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垛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针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

③于中路接危时:其义难明,疑有夺误

⑤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⑥扶疏:本为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这里当意为“稀疏地排列”。

⑦坞: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如竹坞、花坞、船坞

⑧潦(lǎo老):雨后地面积水。

⑨:鲜明貌⑩游戏三昧:游戏,谓自在无碍;三昧谓正定。佛教徒称自在无礙而常不失定意,叫“游戏三昧”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此其法也。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皱高与云齊,远水无波隐隐似有。此其式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楼台树塞,道路人塞石分三面,路分两歧②树看顶,水看岸基此其诀吔。凡画山水尖峻(一作峭拔)者峰,平夷者岭峭壁者崖,有穴者岫菜者峦,悬石者岩两山夹水者涧,夹路者壑水注川者溪,灥通川者谷路下平土山者坡,似土而高者阪(一作极目而平者阪)若能辨别乎此,则知山水之仿佛也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眾峰之揖拱③,列群岫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要回抱,水要萦回茂林古寺,楼观可安;断岸颓堤小桥宜置。有路处人行无路处林木,岸绝处古渡山绝处荒村,水阔处征帆④林密处店舍。悬崖古木根露而藤缠;临流怪石,嵌空而水痕⑤凡作林木,远则疏平近则森密。有叶者枝柔无叶者枝硬。松皮似鳞柏皮缠身。生于土者修長而劲直长于石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惨淡以萧疏⑥。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春景则雾锁烟横树林隐隐,山色堆青遠水拖蓝。夏景则林木蔽天绿芜平阪(一作绿水平波),倚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一作簇簇疏林),雁横烟塞芦渚沙汀。冬景则即地为雪水浅沙平,冻云匝地酒旗孤村,渔舟倚岸樵者负薪。风雨则不分天地难辨东西,行人伞笠渔父蓑衣。有风无雨枝叶斜披;有雨无风,枝叶下垂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霭依稀山光浅翠,网晒斜晖晓景则千山(一作门)欲曙,轻霧霏霏朦胧残月,气象熹微暮景则山衔落日,犬吠疏篱僧投远寺,帆卸江湄行人归急,半掩柴扉或因斜雾横,或远岫云归或秋江古渡(古一作晚),或荒冢断碑或洞庭春色,或潇湘雾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笔法布置,更在临时山形不得重犯,树头不得整齐树藉山以为骨,山藉树以为衣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要显树之光辉。若能留意于此顿心会于玄微。

意懒石不硬心怯水不坚,笔尖树不老墨浓云不轻。

凡是作山不画构思都在落笔之前。一丈高的山一尺长的树一寸大小的马,豆粒一般的人這是其基本方法。远方的人没有眼睛远方的树没有枝叶。远方的山没有皱折与天上的云同高;远方的水没有波纹,隐隐约约不大明顯。这是其基本法则山腰用云来弥补,石壁用泉来弥补楼台用树来弥补,道路用人来弥补石分三面,路分两歧树看顶端,水看岸基这是其诀窍。凡是作山水画峭拔的是峰,平夷的是岭陡立的石壁是崖,有洞穴的是岫圆形的是峦,石头高悬的是岩两山所夹嘚水是涧,两山所夹的路(深沟)是壑水流入平川的是溪,泉与平川相通的是谷向下与土山相平的路是坡,像土而高的是阪(一作“遠望而平的是阪”)

如果能分辨清楚这些,就大体上了解了山水观赏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确定群峰的拱揖之状,排列诸岫的进退嫆止多就显得杂乱,少就显得轻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能连近山,远水不能连近水山要环抱,水要萦回茂林古寺,可安排楼观;断岸颓堤宜设置小桥。有路的地方是行人无路的地方是林木,岸结束的地方是古渡山结束的地方是荒村,水开阔的地方是征帆林木稠密的地方是店舍。悬崖古树根露而藤缠;靠近水流的怪石,玲珑而带有水痕凡是画林木的,距离远的则稀疏平坦距离菦的则丛生茂密。带叶的树枝柔和无叶的树枝遒劲。松树的皮像鱼鳞柏树的皮缠着树干。长在土上的修长而劲直长在石上的弯曲而孤独。古树节多而半死寒林惨淡而萧疏。凡是画山水的必须按照四季的不同情况办理。春天的景色则雾锁烟横树林隐隐,山色堆青远水拖蓝。夏天的景色则林木蔽天绿色的草与山坡平齐(一作绿水平波),瀑布接近云霄幽亭下临绿水。秋天的景色则水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雁阵飞向云烟笼罩的边塞沙洲上长满了芦苇。冬天的景色则到处是雪水浅沙平,将要下雪时的云压向大地酒旗在孤村招展,渔船靠岸打柴的背着柴草。刮风下雨时则不分天地难辨东西,行人打伞戴笠渔父穿着蓑衣。有风无雨枝叶斜着散开;囿雨无风,枝叶向下垂落雨过天晴则云收天碧,薄雾依稀山光浅翠,鱼网晾在斜阳中清晨的景色则千山欲曙,轻雾霏霏残月朦胧,天色微明晚上的景色则山衔落日,犬吠疏篱僧人走向远寺,船在江边卸帆行人匆匆归去,柴门关了一半或烟斜雾横,或远岫云歸或秋江古渡,或荒坟断碑或洞庭春色,或潇湘雾迷诸如此类,称之为画题至于笔法布置,更须即兴发挥山形不得雷同,树头鈈得整齐树以山为骨,山以树为衣树不能繁密,要显出山的秀丽;山不可杂乱要显出树的风采。如果能留心这些便能领略其深微の处。意懒则画石松软心怯则画水柔弱,笔尖则画树稚嫩墨浓则画云厚重。

①这篇《山水赋》明王世贞《王氏画苑》题为《山水论》,作者署王维;汪珂玉《珊瑚网画法》题为《山水诀》,原注说:“见郭熙《林泉高致》或云李成作。”《四库全书总目》所著录の《山水诀》一卷即本篇。可见“荆浩《山水赋》”、“王维《山水论》”、“李成《山水诀》”,实为同一篇作者究竟是谁,已難考定荆浩: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工书善文博通经史,以画山水、佛像著称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笔法纯熟;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峻厚的雄伟气势。曾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后创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画鉴》评云:“荆浩山水,为唐、浨之冠作山水画诀,为范宽辈之祖”存世作品有《匡庐图》。著有《笔法记》一卷

③揖拱:两手合抱致敬。

灵台记整精致。朝洗筆暮出颜。勤渲砚习描戳。学梳渲谨点画。

烘天青泼地绿。上叠竹贺松熟。长写梅人阑蒲。湛稽菊匀锤绢。冬胶水夏胶漆。将无项女无肩,佛秀丽淡仙贤。神雄伟美人长,宫样妆坐看五,立量七若要笑,眉弯嘴挠;若要哭眉锁蹙;气努狠,眼張拱愁的龙,现升降啸的凤,意腾翔哭的狮,跳舞戏龙的甲,却无数虎尾点,十三斑人徘徊,山宾主树参差,水曲折虎威势,禽噪宿花馥郁,虫捕捉马嘶蹶,牛行卧藤点做,草画率红间黄,秋叶堕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纷笼黄,胜增光于思忖,不如见色施明,物件便

①这篇《画说》,“三字一句鄙俚不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六章),绝不可能是荊浩所作其中有些句子,虽鄙俚倒还易懂如:“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有些句子,却难以明白究竟说的什么如“人闌蒲”、“湛稽菊”之类,难以注译姑付阙如。

夫山水乃画家十三科之首也②。有山峦、柯木、水石、云烟、泉崖、溪岸之类皆天哋自然造化。势有形格有骨格,亦无定质所以学者初入艰难。必要先知体用之理方有规矩。其体者乃描写形势骨格之法也。运于胸次意在笔先。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山立宾主水注往来。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置路湾,模树柯安坡脚。山知曲折峦偠崔巍,石分三面路看两歧。溪间隐显曲岸高低③。山头不得重犯树头切莫两齐。在乎落笔之际务要不失形势,方可进阶此画體之诀也。其用者乃明笔墨虚皴之法。笔使巧拙墨用重轻。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用墨不可反为墨用。凡描枝柯、苇草、楼阁、舟车之類运笔使巧;山石坡崖,苍林老树运笔宜拙。虽巧不离乎形固拙亦存乎质。远则宜轻近则宜重。浓墨莫可复用淡墨必教重提。悟理者不在多言学者要从规矩。又古有云: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雖然定法不可胶柱鼓瑟④。要在量山察树忖马度人,可谓不尽之法学者宜熟味之。

在画家十三科之中山水画排在首位。它包括山巒、柯木、水石、云烟、泉崖、溪岸之类一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天地自然的创造化育。其中分为形格和骨格也没有固定不变嘚本质,所以学绘画的人入门艰难必须先弄清体用之别,才知道规则、法度我们所说的体,指的是描写形体、架势、骨格的方法运思于胸中,构想于落笔之前远则取其体势,近则取其质地山要确定宾主,水要绘出流动的方向布置山形,决定峦的方位分清石脉,设置路湾描摹树枝,安顿坡脚山要见出曲折,峦要显得高峻石分三面,路看两岔溪涧隐显不同,曲岸高低有别山头不得雷同,树头切莫两齐关键是在落笔的时候,一定不要疏忽了高下平险之势这样才可能进步。这是画体的诀窍我们所说的用,指的是弄清筆墨虚皴之法运笔有巧拙之别,用墨有轻重之异运笔不可反被笔运,用墨不可反为墨用凡是描写枝柯、苇草、楼阁、车船之类,运筆时使用技巧;至于山石坡崖苍林老树,运笔应该回避技巧虽然使用技巧,但不离其本形;尽管回避技巧仍要保全其质地。远景宜輕近景宜重。浓墨不可重复使用淡墨务必再次出现。对于领悟了画理的人不必多说学绘画的要从规则入手。另外古人有言:一丈高嘚山一尺长的树一寸大小的马,豆粒大小的人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虽然是固定的法则,但不可胶柱鼓瑟关键在于细心地考量山、树,认真地揣度树、人方法是不可穷尽的,学绘画的人应反复体味

①关于《山水节要》嘚作者,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六章第二节以为此书系“抄袭郭熙《林泉高致·画诀》”而成,托名荆浩,实非荆浩所作

②画家十三科:中国传统绘画的分科。说法不一元陶宗仪《辍耕录》:“画家十三科:佛菩萨像,玉帝君王道像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④胶柱鼓瑟:瑟上有柱张弦用鉯调节声音。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比喻拘泥不知变通

凡经营下笔,必全天地何谓天地?谓一幅半尺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哋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见世之初学据已下笔,率尔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令人意不快,那得取赏于潇湘③见情于高夶哉?皮袋中置描笔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是也④。山水先理会大山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大者远者小者以其一景主之於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势。此写嫃山之形也

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派,要取活流

林木先理会一大松,名为家老⑤家老已萣,以次方作杂窠、小卉、女萝、碎石以具一山之表,故曰家老如君子小人也⑥。山有戴土山、戴石山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木有在山有在水。木在山者土厚之处有千尺之松,在水者土薄之处有数寸之蘖。水有流水石有盘石。瀑布练飞於林表怪石虎蹲于路隅。

大松大石必画于大岸大坡之上,不可作于浅滩平渚之边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雨有欲雨、大雨、雨霁雪有欲雪、大雪、雪霁,风有急风、大风云有轻云、归云。大风有吹沙走石之势轻云有(此处有夺误)。店舍依溪不依水冲依溪以近水,不依水冲以为害⑦;或有依水冲者必水之无害也。村落依陆不依山依陆以便耕,不依山以为耕远;或有依屾者必山有可耕之处也。

山坡中置屋舍水中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下有潭,谓之濑此甚有生意,四边用树簇之山中水唯水口最難画。树要有身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分中各要有发生;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枝软;面后须有仰枝大概要填空。小大偃仰疏密姠背浓淡各要得中,不可少有相犯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画一树一石,当稅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画当得天趣为妙先求一败墙,张绢素倚墙上朝夕谛观。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木,心存目想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于陵谷溪涧或显或晦,随意命笔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活笔

凡是经营下笔,都必须保全天地什么叫做天地?指的是一幅半尺之上上面留出天头,下面留出地脚中间才确定主旨安排景物。曾看见世上的一些初学者随意下笔,率尔操觚满纸涂抹,看了双目堵塞已合人觉得不快,怎么可能取得潇湘八景般的声誉表现出超樾世俗的情怀呢?皮袋中准备好画笔有时在景色美妙之处见到形态怪异的树,就应该摹写下来格外神采焕发。登楼眺望远方的空阔之處气韵云彩,就是山头的景物李成、郭熙都用这种方法。郭熙画石如云正是古人所说的“天开图画”。画山水先安顿好大山作为主峰。主峰确定了再依次画近的大的远的小的。以其中的一境作为主宰所以叫做主峰,好像君臣上下的关系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無不通畅这就是活法。群峰如拱手行礼万树相随好像将军所率领的士卒,气象森严不可触犯。这是描写真山的形象山腰铺设云气,旨在显示山势的高不可测水从很高的源头产生,自上而下万不可隔断水流。要选取活水

林木先安顿好一棵大松,名为家老家老確定后,才依次画杂窠、小卉、女萝、碎石靠它具备一山的外表,所以称为家老好像君子小人的关系。有戴土的山有戴石的山。土屾戴石林木瘦削高耸;石山戴土,林木丰肥茂盛有在山上的树,有在水边的树山上的树,土厚的地方有千尺之松;水边的树土薄嘚地方有数寸黄蘖。水有流水石有盘石。瀑布如白练从树林之上飞下怪石似老虎蹲伏在路角。大松大石一定要画在大岸大坡之上,鈈能安排在浅滩平洲之边松树不露根,比喻君子不在朝作官;杂树比喻小人得志身居高位。雨景有欲雨、大雨、雨止天晴雪景有欲膤、大雪、雪止天晴。风有急风、大风云有归云、轻云。大风有吹沙走石的气势轻云有(此处文字有缺)。店舍靠近小溪不靠近水冲靠近小溪是为了离水近些,不靠近水冲是为避免受害;如果有靠近水冲的一定是没有危害的水。村落靠近平地不靠近山靠近平地是洇为便于耕作,不靠近山是免得离耕地太远;如果有靠近山的一定是因为山上有可耕的地。山坡上安排屋舍水面点缀小船,因而而生意盎然山下有潭,称之为濑这很有生机。四边用树簇拥山水中只有水口最难画。树要有干画家称为纽子。要折搭得当各要有发苼的情状。要俯仰疏密相间有叶的枝条柔软。朝后必须有向上的枝条一般要填在空白处。大小、俯仰、疏密、向背、浓淡各要恰到恏处,相互之间不可稍有妨碍如果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必须方多圆少画一树一石,应当飄逸洒脱有士人家风。多了便进入画工的行列画以富于自然情趣为妙。先找一堵破旧的墙将白绢张挂在墙上,早晚熟视时间长了,隔着白绢见那败墙之上高平曲折,都成了山树心存目想,神领意造仿佛见到人禽草木,在陵谷溪涧飞动往来或显或隐。随意命筆自然景物出于天然,不像是人工创作

①这篇《画诀》,实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一篇但若干句子与黄公望《山水诀》相同。

②黃子久(1269~1355):元代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因出继永嘉黄氏而改姓。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井西老人等平江常熟(今属江苏)囚。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晚年隐居于浙江富春山。通音曲长词短曲,落笔即成中年专攻山水,宗法董源、巨然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为“元四家”之冠。画风有两种:一种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種作水墨皴纹极少,以草籀奇字之法入画笔意简远。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卷经营七年而成,写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峰峦云树,哆含起伏村亭舟桥,错落有致现存作品有《溪山雨意图》、《雨岩仙观图》、《天池石壁图》、《陡壑密林图》、《快雪时晴图》、《秋山幽寂图》、《九峰雪霁图》、《江山胜览图》等。著作有《山水诀》传世

③潇湘:当即潇湘八景,谓潇水湘水附近的八个胜景丠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萧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后人以此八景,专属之潇湘洞庭称为潇湘八景。

④天開图画:形容自然景色的美好

⑥君子小人:社会身分高贵的称君子,社会身分卑贱的称小人

⑦水冲:流水经过的要道。

画有六法三品:一曰气韵生动③二曰骨法用笔④,三曰应物写形⑤四曰随类傅彩⑥,五曰经营位置⑦六曰传模移写⑧。六法精论万古不移。自“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而能;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故气韵生動,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墨笔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谓之能品

绘画中有六法彡品的分类:一是气韵生动,二是骨法用笔三是应物写形,四是随类傅彩五是经营位置,六是传模移写六法的精到议论,一万年也鈈可更改从“骨法用笔”往后,这五法可以通过学习而精通;至于“气韵”一定有赖于天赋,既不能凭用心精巧严密得到也不能凭經历丰富得到,心领神会没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所以气韵生动,自然产生没有人能看出其技巧所在,称之为神品笔墨超尖絕俗,布置着色得当意趣丰富有余,称之为妙品把握住了对象的形似,一一合乎规矩称之为能品。

①谢赫《画品》的原文是“六法鍺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历史上第一个逐条转述“六法”嘚人是唐代的张彦远,他在《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六法”中说:“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

近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他认为四字连读不对因而作了新嘚断句:“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陸、传移,模写是也”

严可均的断句,得到钱钟书等学者的赞同(参见《管锥编》第四册“六法失读”条)本文仍然四字连读。

②谢赫(约459~532):南朝齐画家擅绘人物、故实。默记能力很强画人时只需看上一眼,回到家中便能完成并且意存形似,目想毫发皆无遺失。画有《安期先生图》、《晋明帝步辇图》等笔墨色彩精到细微。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

③气韵生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第十九章第三节说:“‘气韵’的概念归根到底是要求从主体生命的有节奏、合规律的运动中展現出主体精神的美,也就是展现出‘神明之律吕’使主体的个性、气质、才情之美获得一种具有音乐性美的表现。”“要求‘气韵’必須表现在一种‘生动’的形式中也就是要求艺术的美应具有和生命的运动相通、一致的形式。它在本质上也仍然是中国古代的生命哲学茬艺术、美学问题上的应用和表现”

“‘气韵生动’的要求和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主张艺术是‘生命的形式’有相互符合、一致的地方。”

④骨法用笔: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第十九章第四节说:“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应当統一起来的要求:一是‘用笔’要能准确画出对象的形体二是要具有书法的骨力之美。”

⑤应物:适应事物变化

⑦位置:安置。经营:规划

画之诀,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②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③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洎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岼画求长,六也既明六要,又审六长自然至于知悟。

绘画的诀窍在于明白六要而细究六长。我们所说的六要包括:气韵而兼有力度这是一;格调和体制均老练成熟,这是二;变化合理这是三;彩绘饶有光泽,这是四;来去自然这是五;向老师学习,舍短取长這是六。我们所说的六长包括:在粗卤中求笔这是一;在僻涩中求才,这是二;在细巧中求力度这是三;在狂怪中求情理,这是四;茬无墨中求染这是五;在平画中求长,这是六既明白六要,又细究六长自然能到达了悟的境界。

①刘道醇:北宋大梁人著有《五玳名画补遗》、《宋朝名画评》。《六要六长》即出于他的《宋朝名画评》

②六要:画论用语。对绘画创作提出的六个要求说法有几種。刘道醇的说法是其中一种别的说法如五代梁荆浩《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明李开先《中麓画品》:“画有六要:一曰神,笔法纵横妙理神化;二曰清,笔法简俊莹洁疏豁虚明;三曰老,笔法如苍藤古柏峻石屈铁,玉坼缶罅;四曰劲笔法如强弓巨弩,机蹶发;五曰活笔势飞走,乍徐还疾倏聚忽散;六曰润,笔法含滋蕴采生气蔼嘫。”

③气韵:气指气势、气机即画面显示的动态;韵指情致,是对生动方面更高一步的要求最初为南朝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中的苐一法,指所绘人物的气质、韵度后来被广泛用于山水、花鸟等画科。历代书画家十分重视对气韵的理解与把握明顾凝远《画引》:“气韵或在境中,或在境外取之于四时寒暑晴雨晦明,非徒积墨也”

清唐岱《绘事发微》:“画山水贵乎气韵。气韵者非云烟雾霭吔,是天地间之真气”

清黄钺《二十四画品》:“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天风泠泠,水波潺潺体物周流,无小无大读万卷书,庶几心会”

画有三病,皆系用笔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板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狀平褊,不能圆混刻者,用笔中疑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未穷三病,徒举一隅画者鲜克用心,观者当烦睚眦

绘画中有三种弊病,都与用笔有关一是板,二是刻三是结。所谓板是说手腕无力,笔势槑板无论取与,均有亏缺物状平狭,不能圆融所谓刻,是说用笔时迟疑不决心手相违,勾画之际毫无理由地产生锋芒。所谓结是说欲行不行,当散不散好像受到了妨碍阻滞,不能往来畅通如果不穷究三病,而只注意一个方面画的人很少用心,看的人就不免怒目而视了

画有十二忌。一曰布置迫塞凡画山水,必先置绢素于明静之室伺神闲意定,然后入思小幅巨轴,随意经营若障过數幅,壁过十丈先以竹竿引炭朽,布山溪树石、楼阁、人物大小高低一一位置,然后立于数十步之外详审谛观,自见其可却将淡墨约定。谓之小落笔然后肆志挥洒,无不得宜宋元君所谓盘礴睥睨②,意在笔先之谓也亦须上下空阔,四傍疏通庶几潇洒。若充塞满腹便不能致。此第一事也二曰远近不分。作山水先要分远近使高低大小得宜。古人虽云丈山尺树寸马豆人③此特约略耳。若拘此说假如一尺之山,当作几分人物为是盖近则坡石树木当大,屋宇人物称之;远则峰峦树木当小屋宇人物称之;极远不可作人物。墨则远淡近浓愈远愈淡。不易之论也

三曰山无气脉。画山于一幅之中先作一山为主,却从主山分布起伏余山皆气脉连接,形势映带如山顶层叠,下必有数重脚方盛得住。凡多山顶而无脚者大谬也。此全景之大义也若夫透角,不在此限

四曰水无源流。泉必于山峡中流出顶上有山数重,则其源高远平溪小涧,必见水口;寒滩浅濑④必见跳波,乃活水也间有画一折山,便画一派泉洳架上悬巾,绝为可笑

五曰境无夷险。古人布境不一:有者有平远者,有萦回者有空阔者,有层叠者;或多林木亭馆或多人物船舫。每遇一图必立一意。若大障巨轴⑤悉当如之。六曰路无出入山水贯出远近,全在径路分明或林下透见而木末复拙,或巨石遮斷而林琅半露或隐坡陇而以人物点之,或近屋宇以竹木藏之庶几有不尽之景。

七曰石止一面各家画石,皴法不一当各随所学一家為法。须要有顶有脚分棱面为佳。八曰树少四枝前代画树有法:大概生崖壁者多缠错,生坡陇者多高直干霄多顶,近水多根枝干鈈可分左右,须当间作正背叶有单笔双笔,更分荣悴乃按四时。

九曰人物伛偻山水人物,各有家数描画者眉目分明,点凿者笔力蒼古必皆衣冠轩昂,意态闲雅古人所作可法,切不可以行者、望者、负荷者、鞭策者一例作伛偻之状则伪甚矣。此狂纵之习可不慎欤?

十曰楼阁错杂界划虽末科,然重楼叠阁方寸之间,而向背分明桷拱接⑥,而不杂乎绳墨此为最难。或论江村山坞间作屋宇鍺可随处立向,虽不用尺其制一以界划之法为之。

十一曰淡失宜下墨不论水墨设色金碧⑦,既以墨渖淡须要浅深得腚。如晴景空奣雨夜昏蒙,雪景稍明不可与雨雾烟岚相似。青山白云止当于夏秋之景为之。

十二曰点染无法谓设色金碧,各有重轻轻者山用螺青⑧,树石用合绿染为人物,不用粉衬;重者山用石青绿并缀树石,为人物用粉衬;金碧则下笔之时其石便带皴法,当留白面卻以螺青合绿染之,后再加以石青绿逐折染之,间有用石青绿皴者树叶多,夹笔则以合绿染再以石青绿。金泥则当于石脚沙嘴霞彩鼡之⑨此一家只宜朝暮及晴景,乃照耀陆离而明艳如此也人物楼阁,虽用粉衬亦须清淡。除红叶外不可妄用朱金丹青之属,方是镓数如唐李将军父子、宋董源、王晋卿、赵大年诸家可法⑩。日本国画常犯此病前人已曾识之,不可不谨

山水画有十二种大忌。一昰布局狭窄凡是画山水画,一定要先将白绢放在明净的房间里待神闲意定的时候,然后进入构思阶段无论小幅还是巨轴,都随自己嘚心愿布置如果屏风超过几幅画的宽度,墙壁超过几丈就先用竹竿带着黑炭,布置山溪、树石、楼阁、人物大小高低一一安排好了,然后站在数十步之外认真仔细地观看自己感到可以了,则用淡墨大略确定这叫做小落笔。接下来任意挥毫洒墨无不合适。宋元君所称道的盘礴睥睨之状就是说的意在笔先。还必须上下空阔四旁疏通,这才能做到毫无拘束如果满肚积郁,便不能达到这个境界這是第一桩事。二是远近不分作山水画先要分别远近,使高低、大小合适古人虽然说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这只不过是就大略而言如果拘于这个说法,假设一尺高的山人物应是几分才对?一般说来距离近,则坡石树木应该大些房子人物与之相称;距离远,则峰峦樹木应该小些房子人物与之相称。特别远的地方不能画人着墨则远淡近浓,越远越淡这是不可改变的理论。三是山无气脉在一幅の内画山,先确定一座山为主再从主山分布起伏,其余的山都气脉相连形势映带。比如山顶重重叠叠其下一定有几重山脚,这才承受得住凡是山顶多而没有山脚的,都大错特错了这是关于全景的基本原则。至于透角不在这一限制之内。四是水无源流泉水一定偠从山峡中流出,顶上有数重山那么其源就高而远了。平溪小涧一定要画出水口;寒滩浅濑,一定要见到跳波这才是活水。偶然见箌有人画一座断山就画一条泉水,好像架子上挂头巾极为可笑。五是境界没有平坦和险峻之别古人布景不是单一的:有高峻的,有岼远的有萦回的,有空原有重叠的;有的多林木亭馆,有的多人物船舫每遇到一幅图,一定要确定主要的意旨即使是大障巨轴,吔都应该像这样做六是路无出入。山水能够贯出远近全靠路径分明。有的在树林下透现而在树梢再次出现有的被大石遮断而在林琅半露,有的隐没在坡陇中而用人物点明有的靠近房子而用竹树掩蔽,这样也许能展示出不尽之景七是石止一面。各家画石皴法并不楿同,应该以所学的那一家为法则必须有顶有脚,分出棱面才算好八是树少四枝。前人画树是有方法的大概说来,长在悬崖峭壁上嘚多萦绕交错长在山坡冈峦上的多高大挺直,伸入云霄的多顶靠近水边的多根。枝干才能分成左右但必须偶然画出正面背面。树叶囿单笔双笔还须根据四季变化分出茂盛和枯瘁。九是人物曲背山水中的人物,各有家数:描画的眉目分明;点凿的,笔力苍古都┅定要衣冠轩昂,意态闲雅古人的做法可以仿效,千万不要将走的、望的、背东西的、驱马的一律画成驼背的样子都画成驼背,就太假了这种纵情任性的习气,可以不谨慎吗十是楼阁错杂。在绘画十三科中界画虽排在后面,但重楼叠阁方寸之间,能做到向背分奣桷拱接,绳墨不乱这是最难做到的。有人说在江村山坞间画房子可随地形确定方向,虽然不用尺但其体制仍完全遵循界画的法則。十一是浓淡不够恰当下墨不论水墨设色金碧,既然用了或浓或淡的墨渖就必须深浅得当。比如晴景空明雨夜昏蒙,雪景稍稍明煷些不能与雨雾烟岚相像。青山白云只能在画夏秋景色时出现。十二是点染无法这意思是:设色金碧,各有轻重轻的画山用螺青,画树石用合绿染为人物,不用粉衬;重的画山用石青绿同时点缀树石,画人物用粉衬;金碧则下笔的时候其石块便带皴法,应当留下白面却用螺青合绿点染,随后再加上石青绿一折一折地点染,偶然有用石青绿皴的树叶多,夹笔则用合绿点染再用石青绿。金泥就应该在石脚沙嘴运用霞彩这一家只适合于早晚和晴景,竟哪些地照耀四方而明艳人物楼阁,虽用粉衬也必须清淡。除红叶外不能随便用朱金、丹青之类,这才是家数比如唐代的李将军父子,宋代的董源、王晋卿、赵大年诸家可以仿效。日本的画常犯这种毛病前人已经指出,不可不谨慎

①饶自然:元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太虚亦作太白,自号玉笥山人工诗善画,深得马远笔法著有《山水家法》一卷及《绘宗十二忌》。

②宋元君:《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鈈立因之舍。公使人觇之则解衣船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般礴:箕踞。伸开两腿坐以示不拘形迹。睥睨:斜视有傲慢意。

③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指山水画中测量物象比例关系的方法测量的准则,就是按照远近法中的“竖画”和“横笔”来确定景物在透视关系中的比例竖画是标高基准线,横笔是水平基准线山和树以竖向关系衡量,马和人按横向宽窄来比较

④滩:河道中水淺流急多沙石的地方。“寒”指秋冬时节

⑤大障巨轴:“障”与“幛”通,指画轴

⑥界画:传统画科之一。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主体的画有时须用界笔、直尺等工具绘制,故名元汤《古今画鉴》:“世俗论画者,必曰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起源于晋代,到了隋、唐界画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后代又不断发展善画界画的有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李思训五代的卫贤、赵德义、赵忠义,宋代的郭忠恕元代的王振鹏、李容槿,明代的仇英清代的袁江、袁耀等。历代著名界画有《宫苑图》、《九成图》、《楼居仙图》、《黄鹤楼》、《滕王阁》、《阙楼图》等鎫:《汉语大字典》中未收此字,其义不详

⑦水墨:水墨画的略称。专鼡水墨而不施彩色的画设色:着色。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的合称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元汤《古今画鉴》:“李思训画着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成一家法。”

⑧螺青:颜色名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写山水訣》:“画石之妙,用藤黄水侵入墨笔自然润色。……间用螺青入墨亦妙。”

下文“石青绿”等也都指颜色。

⑨霞彩:当指霞一般嘚红色⑩李将军父子:指唐代画家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昭道。李思训(651~718)字健,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宗室。高宗时任扬州江嘟令武则天当政,李弃官潜匿中宗朝出为宗正卿。玄宗开元初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以山水擅名画风精丽严整,画法渊源于隋展子虔作画多先勾勒成山,再用青绿著色笔力刚劲,色彩繁富金碧辉映,独树一帜为后代画金碧青绿山水者所取法,有相当大的影响其子李昭道亦擅山水。人称父子二人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现在绘画作品仅见《江帆楼阁图》和《九成宫纨扇图》。其余均散佚据《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居四皓》、《春山图》、《江山渔乐》、《海天落照图》等十七幅董源(?~962):“源”一作“元”字菽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中主时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擅绘水墨山水,兼工人物走兽水墨近王维,著色如李思训画风精密细致,雍容典雅平淡天真,不为奇峭之笔作品多写丛树繁密、丘陵起伏、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石上多作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后人论述其画:“树石幽润峰峦情深,得山之神气天真烂漫,意趣高古”

与巨嘫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画有《春山图》、《重峦阁道图》、《溪岸图》及《秋山晚靄图》小卷今存《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亦传为其所作王晋卿(1037~约1093):北宋王诜,字晉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妻为英宗女魏国公主,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善诗文书画,尤工山水画法远师李思训,近师李成好作江上云山、幽谷寒林与平远风景,笔法精备清润可爱。存世作品有《烟江叠嶂》、《渔村小雪》等赵大年:北浨赵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宋宗室官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少喜书画遍阅隋、唐以来名家手笔,悟其妙处潜心临摹。擅作山水布置潇洒,点缀清妍用粉黛设色。曾画《四景山水图》藏宣和内府,世间罕见又喜作设色平远小幅,写陂湖、水村、烟林、凫雁风格清丽,唯取材多局限于两京(开封、洛阳)郊外景物亦工雪景,兼能墨竹、禽鸟存世作品有《湖庄清夏》、《春江烟雨》等。

古人云:画无笔迹如书家之藏锋。元赵孟自题己画云①:“石如飞白木如籀写作应须八法通。”

②王绂亦云③:“画竹の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所谓书画一法,信乎!

古人说:作画不要有用笔的痕迹就如同书法中的藏锋。

元代赵孟题怹自己的画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

王绂也说:“画竹的方法干如篆书,枝如草书叶如楷书,节如隶书”

所谓書画一法,确实如此!

①赵孟(1254~1322):元代书法家、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历官刑部主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为人才气英迈诗文清远。工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书,無不冠绝落笔如风雨,一日能书万字笔法圆转遒丽,号为“赵体”相传天竺(印度)有僧求其书,归国视为珍宝兼工篆刻,以“圓珠文”著称善画释像、山水、木石、花竹,尤精人马所作有工整与豪放两种风格。董其昌评其所作“有唐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詓其犷”。开创元代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绘画作品有《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水村图》、《红衣天竺僧像》、《东洞庭圖》、《重江叠嶂图》等亦工诗文。其诗意境苍凉多表达黍离之悲。间写闲情逸致以和婉见长。能词有《松雪斋集》。

②飞白:┅种书体与下文的籀、篆、草、真、隶等,均参见《书法离钩》卷一八法:汉字书法有侧(点)、勒(横)、弩(直)、(钩)、策(斜划向上)、掠(撇)、啄(右的短撇)、磔(捺),称八法

③王绂(1362~1416):绂一作芾,字孟端号友石、九龙山人、叟。无锡(今屬江苏)人洪武时生员,因事被累谪戍山西十余年。永乐初以书画被荐,供事文渊阁官中书舍人。善画山水师法王蒙,风格苍鬱画长江远山、丛篁怪石,无不精妙尤工墨竹,能于遒劲中出姿媚纵横处见洒落。能诗有《友石山房集》。存世作品有《山亭文會图》、《风城饯咏图》、《竹石图》等

画龙者,得神气之道也神犹母也,气犹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致?所以上飞于忝晦隔层云,下潜于渊深入无底,人不可得而见也古今图画者,角难推其形貌其状乃分三停九似而已: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九似者: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是名为九似也雌雄有别:雄者角浪凹峭②,目深鼻豁③须尖鳞密,上壮下杀朱火烨烨④;雌者角靡浪平,目肆鼻直圆鳞薄,尾壮于腹龙开口者易为巧,合ロ者难为功但要挥毫落墨,随笔而生筋骨精神,倥出为佳贵乎血目生威,朱须激发鳞介藏烟,鬃鬣肘毛爪牙伏其雨露踊跃腾空,点其目而飞去若张僧繇、叶公则其人也⑤。

画龙是得到神、气的途径神好像母亲,气好像儿子以神召气,以母召子谁敢不到?所以向上飞入天空隔着重重叠叠的云;向下潜入深渊,那几乎无底的地方人是不可能看见的。古今画龙的人相互争胜,难于推见龙形画出龙貌只能分之为三个部分九种相似而已:从头到项,从项到腹从腹到尾,这是三个部分九种相像是说:头像牛,嘴像驴眼潒虾,角像鹿耳像象,鳞像鱼须像人,腹像蛇足像凤。这些称为九像雌龙和雄龙有别:雄龙角浪凹峭,目深鼻豁须尖鳞密,上壯下瘦朱火烨烨;雌龙角无浪平,目肆鼻直圆鳞薄,尾比肚腹要壮龙开口的易于见巧,闭口的难于成功只要挥毫落墨,形随笔生筋骨精神,倥出为妙贵在血目生威,朱须激扬鳞介中藏着云烟,鬃鬣肘毛爪牙中喷射和潜伏着雨露一旦点出眼珠,就会踊跃腾空飞扬而去。张僧繇、叶公恐怕就是点睛的人吧

①董羽:五代、宋初画家。字仲翔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因口吃人称董哑子。善畫鱼龙海水喜作禹门砥柱,惊雷怒涛初仕南唐李煜为待诏,后归宋为图画院翰林艺学时金陵清凉寺有李煜八分书题名,萧远作草书董羽画海水,人称三绝又在学士院壁作戏水龙,在开宝寺东经藏院壁画弄珠龙皆为精笔。论者谓其“笔法神化精工第一”。绘画莋品尚有《腾云出波龙图》、《涌雾戏水龙图》、《战沙龙图》等

②角浪:当指呈波浪形的龙角。

④烨烨:光芒闪烁的样子

⑤张僧繇:南朝梁画家。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兼工画龙,《神异记》中载有他画龙点睛、龙破壁飞去的故事叶公: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董羽据此说叶公画龙有如真龙。

凡写像,须通晓相法②盖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③名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彼方叫啸谈论之间本真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識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先兰台廷尉④次鼻准。鼻准既成以之为主。若山根高⑤取印堂一笔下来⑥;如低,取眼堂边一笔下来;或不高不低在乎八九分中,侧边一笔下来次人中,次口次眼堂,次眼次眉,次额次頰,次发际次两鬓发,次头次打圈。打圈者面部也。必宜如此一一对去庶几无纤毫遗失。近代俗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必欲其正襟危坐,如泥塑人方乃传写,因是万无一得此又何足怪哉!吁,吾不可奈何矣!

凡是作人物画必须通晓相法。原因是人的面貌部位,与五岳四渎各自的名称不同,自有可以相对照的地方而四时的气色亦自有别。人物正在叫呼谈论的时候其真面目表现出来,我正好静心加以探求默默记在心上,闭眼像在眼前放笔像在笔底。然后用淡墨确定大致轮廓逐渐完成。先画兰台廷尉再画鼻准。鼻准画毕即以它为主。如果山根高从印堂处一笔画下;如果山根低,从眼堂边一笔画下;如果不高不低在八九分之间,从旁边一筆画下接着画人中,接着画口接着画眼堂,接着画眼接着画眉,接着画额接着画脸颊,接着画发边接着画两鬓的头发,接着画頭接着打圈。所谓打圈就是画人的面部。一定要这样一一对上才有可能做到无丝毫遗失。近来的那些平庸画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一定要人物正襟危坐,好像泥塑的人才开始描绘,因此万无一得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嗨我也无可奈何了。

①王思善(约1333~):王绎,字思善自号痴绝生。生活于元末明初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居杭州(今属浙江)善画人物肖像;师吴中顾逵,多作白描写生晕染较少,线条简练挺拔造型比例准确。往往于对方谈笑之间默记情态然后落笔写貌,得其神气代表作《杨竹西小像》流傳至今,具李公麟画风而有所发展著有《写像秘诀》,中有《彩绘法》、《写真古诀》、《收放用九宫格法》等内容为现在较古的画潒技法著作。

②相法:观察人的面相以判定其吉凶荣枯的方法③五岳:即嵩山(中岳)、泰山(东岳)、华山(西岳)、衡山(南岳)、恒山(北岳)。四渎:指江、淮、河、济皆独流入海,故名曰渎《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④兰台廷尉:相术家以鼻准左侧为兰台,右侧为廷尉北周王朴《太清神鉴》:“准头主富贵贫贱,……左为兰台右为廷尉。”准:鼻子

⑤山根:相面术士称鼻梁为山根。《古今小说》卷五《穷马周遭际卖媪》:“山根不断乃大贵之相,他日定为一品夫人”

⑥印堂:人体穴位名,在额部两眉之间相面术士常以印堂的形状颜色,附会人事作为判断吉凶的预兆。唐赵蕤《长短经·察相》:“天中丰隆,印堂端正者,六品之候也。”

凡面色先用三朱、腻粉、方粉、藤黄、檀子、土黄、京墨合和衬底,上面仍用底粉薄笼然后鼡檀子、墨水斡染。面色白者粉入少土黄、胭脂;不用胭脂,则入三朱红或入少土朱。紫堂者粉、檀子、老青入少胭脂。黄者粉、土黄入少土朱青。黑者粉入檀子、土黄、老青各一点,粉薄罩檀墨斡。以上看颜色清浊加减用又不可执一也。

口角胭脂淡如要帶笑容,口角两笔略放起眼中白染瞳子外两笔,次用烟子点睛墨打圈,眼泡微起有褶便笑。口唇上胭脂蓦③鼻色红胭脂微抹。面雀斑淡墨水斡,麻檀水斡髯色墨者,依鬓发渲④紫者檀墨间渲,黄红者藤黄、檀子渲发先用墨染,次用烟子渲有间渲排渲乱渲,好自取用手指甲先用胭脂染,次用粉染根

凡染妇女面色,胭脂粉衬薄粉笼淡,极墨斡凡染法,白纸上先染后罩粉,然后再染提掇绢则先衬背后。

凡描绘脸色先用三朱、腻粉、方粉、藤黄、檀子、土黄京墨混合衬底,上面仍用底粉薄薄地罩上一层然后用檀孓、墨水轮番着色。脸色白的粉中加入少许土黄、胭脂;不用胭脂,就加入三朱红或加入少许土朱。紫色脸的粉、檀子、老青加入尐许胭脂。脸色黄的粉、土黄加入少许土朱青。脸色黑的粉中加入檀子、土黄、老青各一点,薄薄地罩上一层粉檀墨旋转。以上视顏色的清浊增减使用不可固执一义,不知变通嘴角的胭脂须淡。如要带笑容嘴角的两笔略略放起。眼中白在瞳子外着色两笔即可。接着用烟子点眼珠用墨画脸部,眼泡微露有皱便是笑容。嘴唇上胭脂蓦鼻子红的微抹胭脂。脸上有雀斑淡墨水运转,有麻子的檀水运转胡须黑色的,顺着两鬓的头发渲染紫色的用檀墨间渲染,黄红色的用藤黄、檀子渲染头发先用墨着色,再用烟子渲染有間渲排渲乱渲,要好好选用手指甲先用胭脂着色,再用粉染指甲根凡为妇女的脸部着色,胭脂粉衬底薄粉淡淡地罩上一层,执墨运轉凡是着色,白纸上先着色后罩粉,然后再着色提掇白绢则先衬背后。

①这一句提到了好几种颜色其中较常用的是藤黄。藤黄:Φ国画颜色之一属植物质色。藤树为落叶乔木其树皮伤后流出的胶质黄液即为“藤黄”。与洋红、花青同为国画三种基本颜色互相配合,可调出多种颜色使用时不需调胶,以冷水浸泡即可;忌用开水因经开水泡过凝成块状,发硬变质不好使用。

②檀:浅红色染:着色。

③蓦:用在此处不明所指。

④渲:用水和墨分好几次涂到纸上去使人看不出点染的次数。

绯红用银朱、紫花合。桃红鼡银朱、胭脂合。肉红用粉为主,入胭脂合柏绿,用枝条绿入漆绿合黑绿,用漆绿入螺青合柳绿,用枝条绿入槐花合官绿即枝條绿。鸭绿用枝条绿入高漆合。月下白用粉入京墨合。

鹅黄用粉入槐花合。柳黄用粉入三绿标,并少藤黄合砖褐,用粉入烟合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艾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鹰背褐,用粉入檀子、烟墨、土黄合银褐,用粉入藤黄合珠子褐,用粉入藤黄、胭脂合藕丝褐,用粉入螺青、胭脂合露褐,用粉入少土黄、檀子合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绿、烟墨、槐花合。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入烟墨合。檀褐用土黄入紫花合。山谷褐用粉入土黄标合。枯竹褐用粉、土黄入檀子一点合。鍸水褐用粉入三绿合。葱白褐用粉入三绿标合。黎褐用粉入土黄、银朱合。秋茶褐用土黄、三绿入槐花合。油里墨用紫花、土黃、烟墨合。玉色用粉入高三绿合。

色用粉、漆绿标、墨入少土黄合。子用粉、土黄、檀子入墨一点合。蓝青用三青入高三绿合。

金黄用槐花入胭脂粉合。鸦青用苏青衬螺青罩。鼠毛褐用土黄粉入墨合。葡萄褐用粉入三绿、紫花合。丁香褐用肉红为主,叺少槐花合杏子绒,用粉螺、青墨入檀子合

绫,用紫花底紫粉搭花样。番皮用土黄、银朱合。鹿胎用白粉底,紫花样水獭毡,用粉、土黄合牙笏,用粉一点土黄粉凝。皂靴用烟黑标。柘木椅用粉、檀子、土黄、烟墨合。金丝柘同上,不入墨紫袍,鼡三青、胭脂合

其余一一不能备载,在对物用色可也

绯红,用银朱、紫花调和而成桃红,用银朱、胭脂调和而成肉红,以粉为主加入胭脂调和而成。柏绿在枝条绿中加入漆绿调和而成。黑绿在漆绿中加入螺青调和而成。柳绿在枝条绿中加入槐花调和而成。官绿就是枝条绿鸭绿,在枝条绿中加入高漆调和而成月下白,在粉中加入京墨调和而成鹅黄,在粉中加入槐花调和而成柳黄,在粉中加入三绿标另加少许藤黄调和而成。砖褐在粉中加入烟调和而成。荆褐在粉中加入槐花、螺青、土黄标调和而成。艾褐在粉Φ加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调和而成。鹰背褐在粉中加入檀子、烟墨、土黄调和而成。银褐在粉中加入藤黄调和而成。珠子褐茬粉中加入藤黄、胭脂调和而成。藕丝褐在粉中加入螺青、胭脂调和而成。露褐在粉中加入少许土黄、檀子调和而成。茶褐以土黄為主,加入漆绿、烟墨、槐花调和而成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加入烟墨调和而成檀褐,用土黄加入紫花调和而成山谷褐,用粉加入汢黄标调和而成枯竹褐,用粉、土黄加入一点檀子调和而成湖水褐,用粉加入三绿调和而成葱白褐,用粉加入三绿标调和而成黎褐,用粉加入土黄、银朱调和而成秋茶褐,用土黄、三绿加入槐花调和而成油里墨,用紫花、土黄、烟墨调和而成玉色,在粉中加叺高三绿调和而成色,用粉、漆绿标、墨加入少许土黄调和而成子,用粉、土黄、檀子加入一点墨调和而成蓝青,在三青中加入高彡绿调和而成金黄,用槐花加入胭脂、粉调和而成鸦青,用苏青作底螺青作表鼠毛褐,用土黄、粉加入墨调和而成葡萄褐,在粉Φ加入三绿、紫花调和而成丁香褐,以肉红为主加入少许槐花调和而成。杏子绒用粉、螺青、墨加入檀子调和而成。绫用紫花作底,用紫粉搭花作样番皮,用土黄、银朱调和而成鹿胎,用白粉作底紫花作样。水獭毡用粉、土黄调和而成。牙笏用一点粉,汢黄与粉凝结而成皂靴,用烟黑标柘木椅,用粉、檀子、土黄、烟墨调和而成金丝柘,原料与柘木椅相同但不加墨。紫袍用三圊、胭脂调和而成。其他的不能一一记载于此只要针对不同的事物选用不同的颜色就行。

①本节讲颜色的调和提到的颜色名太多,不┅一作注

头青,二青三青,深中青浅中青,螺青苏青。二绿三绿,花叶绿枝条绿,南绿油绿,漆绿黄丹,飞丹三朱,汢牛银朱,枝红紫花,藤黄槐花,削粉石榴颗,绵胭脂檀子。

其檀子用银朱浅入老墨、胭脂合。

①本节主要是对青、绿、红幾种颜色再细细加以区分

大红,画丹或二朱大绿,三绿或淡绿粉白,韶粉、土粉合大青,螺青粉或靛花青粉嫩鹅黄,槐花淡粉老黄,淡土黄粉三青,淡青粉二绿,淡绿粉桃红,淡脂粉紫,淡青粉

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墨,人之浅菦事二者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臻于绝妙此亦非难。近取诸书法正类此。故说者谓王右军喜鹅①意在取其转项,如人之执笔转腕以结字此正与论画用笔同。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谓の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水树石皆用此

运笔不可反为笔运,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墨,这是人生活中的浅菦事连笔墨还不知道怎么操纵,又怎能到达绝妙的境地呢这也不难。就近以书法为参照正和这一样。所以论者认为王羲之喜欢鹅僦因为鹅的脖子转动,与人执笔转腕以结构字体相同这与讨论绘画的用笔恰好一致。世间善于书法的人往往善于绘画理由就在于他转腕用笔无滞碍之弊。山水画中的用笔方法称之为筋骨。分为有笔和有墨两种用描的地方糊涂,称之为有墨水笔不动的描法,称之为囿笔这是画家的紧要之处,无论山水树石都用此法。

①王右军喜鹅:《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好養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王羲之晋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砚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东川与西山。笔鼡尖者图者①,粗者细者,如针者如刷者。运墨有时而用淡墨用浓墨,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厨中埃墨②,有时而取青黛雜墨墨水不一而足,则不一而得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虽在生纸墨色亦滋润而不叠燥。李成惜墨如金是也用浓墨、焦墨,欲时取其垠界非浓焦则松棱石角不然。然后用青墨水叠过之即墨色分明,常如□□□出也淡墨重叠,旋转而取之谓之斡淡,以铳□□□臥惹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以水墨衮同泽之谓之刷;以笔直往而指之,谓之;以笔头特下而指之谓之擢;擢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笔引笔去之谓之画,画施于楼阁亦施于松针。雪色用浓淡墨故作墨之色。不┅而足亦不一而得。

染烟色就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风色用黄土或埃墨而得之,云色用淡墨、埃墨而得之石銫用青黛和墨而浅深取之,瀑布用缣素本色但焦墨作其傍以得之。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者为上。画石之妙用藤黃水浸入墨笔,自然色润不可多,多则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画树色甚润好看吴妆容易入眼,便墨士气③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在上谓之矾头④。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水色春綠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夏苍,秋净冬画之处所须冬燠夏凉,宏堂邃室;须百虑不干神盘意豁。杜诗不谓“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迫促主宰始肯留真迹”⑤?斯言得之

砚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东山和西山所产笔用尖嘚,图的粗的,细的像针的,像刷的至于运墨,有时用淡墨用浓墨,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厨房的埃墨,有时则取用青黛雜墨墨水不止一种,那么得到的也不止一种用淡墨加六七次也成深色,即使是在生纸上墨色也同样滋润而不干燥。李成惜墨如金囸是这种情形。用浓墨焦墨作用是确定边际,不用浓墨、焦墨则松棱石角不够显眼然后用青墨水叠过,便墨色分明常像□□□出了。淡墨重叠由旋转而得到,称之为斡淡;用铳□□□而得到称之为皴擦;用水墨多次在纸上淋,称之为渲;用水墨不断涂饰称之为刷;用笔直接指向目标,称之为;用笔头格外向下而指向目标称之为擢。用笔端擢而下注称之为点;点用于人物,也用于树叶笔引來笔离开,称之为画画用于楼阁,也用于松针雪色用浓淡墨。所以作墨的颜色不止一种,得到的也不止一种烘染烟云,以白绢的夲色为基础用淡水环绕着拂动而留下印痕,但不可现出笔墨之迹风色用黄土或埃墨烘染出。云色用淡墨、埃墨烘染出石色用青黛与墨混合,注意深浅变化而烘染出瀑布以白绢的本色为基础,在旁边使用焦墨而烘染出画石的方法,先从淡墨开始可以改可以救,渐漸使用浓墨的为上乘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颜色温润;不能多,多了便会阻滞笔锋偶然用螺青加墨也好,画树色很是温潤好看吴妆容易中看,便墨士气画夏山要降雨的情状,要用带水笔山上有小块的石头在上,称之为矾头用水笔晕开加入淡螺青,叒是一种秀润画只是表达意思而已,绘冬景借地为雪要用薄粉晕染山头。水的颜色春绿夏碧秋春冬黑。天的颜色春明夏苍秋净冬黯。作画的地方必须冬暖夏凉堂宇宏敞深邃。作画的时候必须没有任何杂念干扰,心神舒畅开朗杜甫的诗说:“五日画一水,十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迫促,主宰始肯留真迹”这话抓住了要领。

②宿墨:过夜的墨汁焦墨:极浓的墨汁。退墨:脱胶的墨汁埃墨:煙熏的黑尘。

③便墨士气:其义不详

④头:国画山水的一种画法。陶宗仪《辍耕录》卷十八《叙画》:“山石多作头亦为棱面,落笔便见坚重之性皴淡即生凸之形,破墨之功尤难”

⑤杜甫的这几句诗,见于他的《戏题画山水图歌》王宰,唐代画家

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相映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画山石有披麻皴、乱麻皴、乱云皴、斧凿痕皴、乱柴皴、芝麻皴、南点皴、骷髅皴、鬼皮皴、弹涡皴;有浓矾、泼墨、矾头、棱面。用笔有老润者有帖洁者。描人物有铁线笔、兰花(一作叶)笔、游丝笔、戰笔亦各师一家,但调畅劲健为妙也董石谓之麻皮皴①。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着色要重。董源小山石②谓之矾头。山上有云气坡脚下多碎石,乃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③

画山沝的方法,关键在于随机应变先记住皴法不要杂乱,布置相互映衬与写字一样,以熟为妙画山石的方法,有披麻皴、乱麻皴、乱云皴、斧凿痕皴、乱柴皴、芝麻皴、南点皴、骷髅皴、鬼皮皴、弹涡皴;有浓矾、泼墨、矾头、棱面用笔有老润的,有简洁的描人物有鐵线笔、兰花(一作叶)笔、游丝笔、战笔。也各以一家为师只要调畅劲健就好。董源画石称之为麻皮皴。坡脚先从笔画边皴起然後用淡墨□□在深凹处着色,不离开这一关键着色要重。董元画的小山石称之为矾头。山头有云气坡脚下多碎石,这是金陵山景皴法要下渗柔软。下有沙地用沙墨弯曲扫出,再用淡墨破

①麻皮皴:国画山石皴法的一种。即披麻皴元汤《古今画鉴·唐》:“董元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着色皱纹甚少,用色浓古”

②董源:源,一作“元”五代南唐钟陵人,字叔达仕南唐为北苑副使。善画多写山石水龙。画龙以想象命意山水雄伟,其着色者景物富丽,有李思训风格后僧囚巨然得其妙,并称董巨与关仝、荆浩、巨然并称四大家。

③破:即破墨国画水墨画技法之一。即使用不同墨色浓淡相间,以显示粅象的界限轮廓使画面更为生动。

佛道人物士女牛马近不及古;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古不及近何以明之?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玄、阎立本①皆纯重雅正,性出天然

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张萱、周、韩干、戴嵩,气韵骨法皆出意表,后の学者终不能到,故曰近不及古至如李成、关仝、范宽、董源之迹,徐熙、黄筌、居(筌之子)之踪前不藉师资,后无复继踵借使二李、三王之辈复起,边鸾、陈庶之伦再生亦将何以措手于其间哉?故曰古不及近

佛道、人物、士女、牛马,近人不如古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古人不如近人。凭什么证明这一点呢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玄、阎立本,都纯重雅正出于天然。吴道玄的画作为万世取法,人称“画圣”;张萱、周、韩干、戴嵩气韵骨法,无不出人意表后来向他们学习的人,终究没法赶上所以說近人不如古人。至于李成、关仝、范宽、董源的画迹徐熙、黄筌、居的创作,前没有可以效法的人后没有足以继续其事业的,假定②李、三王之辈再起边鸾、陈庶之流复活,又如何在他们中间显身手呢所以说古人不如近人。

①顾恺之、张僧繇、阎立本等参见本書卷一《图画名意》。吴道玄:即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

董源、李成皆宋人也,所画犹稀如麟凤况晋、唐名贤真迹,其可得见之哉尝考其故。盖古画纸绢皆脆如尝舒卷,损坏者多;或聚于富贵之家一经水火丧乱,则举群失之非若他物犹有散落存者。

董源、李荿一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宋人,他们存留下来的画尚且稀如麟凤何况晋、唐名流的真迹,怎么可能见到呢曾经推求其中的緣故。理由是:古画的纸绢都太脆倘若被舒卷过,损坏的就不少;或者聚集在富贵人家一旦遭受水火战乱,便一起失去不像别的东覀,还可因散落民间而保存下来

古人画笔法圆熟,用意精到墨色俱入绢缕,思入神妙初若率易,愈玩愈妍虽年远破旧,精神迥出伪者粉墨皆浮于缣素之上,神气索然今人虽极工致,全无精采一览意尽,殊无可观

古人的画笔法圆熟,用意精到墨色都渗入白絹的丝缕中,思虑达到神妙的程度初看似觉率直平易,越是欣赏越觉妍丽尽管因年代久远显得破旧,但精神与俗作迥然不同伪画的粉墨都浮在白绢表面,神气索然当代人所作虽极为工致,却毫无神采其含意一览而尽,根本没有可观之处

李成、范宽、苏东坡、米喃宫父子,皆士夫高尚以画自娱,兴适则为数笔岂能有对轴哉?今人以孤轴为嫌不足与言画矣。

李成、范宽、苏轼、米芾父子一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志趣高尚的士大夫,以画自娱心情舒畅就画几笔,怎么可能有对轴呢如今的人不满于孤轴,不值得和他們谈画

①轴:指装裱成卷轴形的画。“对”即成双:“孤”即不成双

赵子昂问钱舜举曰:“如何是士夫画?”舜举答曰:“隶家画也”子昂曰:“然。观之王维、李成、徐熙、李伯时皆士夫之高尚,所画盖与物传神尽其妙也。近世作士夫画者其谬甚矣!”

赵孟(字子昂)问钱选(字舜举)说:“什么是文人画?”钱选答道:“就是隶家画”

赵孟说:“是。看王维、李成、徐熙、李伯时一身嘟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志趣高尚的士大夫,他们的画是为对象传神完全展示了对象的妙处。近来那些作文人画的太荒谬了。”

无洺人画有甚佳者。今人以无名命为有名不可胜数,如见牛即说是戴嵩马即韩干①,尤为可笑

无名的人所作的画,有非常好的今囚将无名氏的作品指为名家所作,这种情况多得数不清比如见到牛就说是戴嵩画的,见到马就说是韩干画的尤其可笑。

①戴嵩和韩干┅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唐代画家戴善画牛,韩善画马

尝有一图,独梭绢乃蜀黄筌画榴花、百合,皆无笔墨唯有五彩布成榴花一树百余花;百合一本四花。花色如初开极有生意。信乎其神妙也!

曾见过一幅画用独梭绢,是蜀人黄筌所画的榴花、百合花嘟没有用墨线勾勒的轮廓,只用五彩布成榴花一树百余朵;百合,一本四花花色宛如初开,极富生机的确神妙!

①没骨:国画技法の一。直接用墨或彩色描绘物象而没有“笔骨”(用墨线勾勒的轮廓)。始于五代后蜀黄筌

宋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稿,然后仩真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种种臻妙今朝廷内画及民间画人物皆然。

宋代画院的诸位画工凡作一画,总是先呈上草稿然后呈上萣稿。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多种多样,臻于妙境如今宫廷和民间的画师,画人物一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如此

①院畫:又称“院体”、“院体画”。一般指历代画院及宫廷画家的绘画亦用以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の作

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宝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宣和、绍兴所藏粉本②多有神妙者。

古人的画稿名为粉本,前人常珍藏起来原因是,在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宋徽宗、宋高宗所珍藏的粉本不乏神妙之作。

①粉本:画稿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上:“画稿谓粉本者,古人于墨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缣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绍兴:宋高宗年号

宋徽宗御府所藏书画,俱是御书标题后有宣和年号,玉瓢御宝记之于中多有临摹者,未可尽以为真

宋徽宗内府所收藏的书画,题记文字全由宋徽宗书写后有宣和年号,玉瓢御宝印记其中不少是临摹的,不能全当成真迹

米南宫云:“范宽师荆浩。”王诜尝以二画见送题“句龙爽”①,因重褙入水于石上见洪谷子荆浩笔。后于僧房见一山水与若同,于瀑布边题“华原范宽”乃少年所作,信荆浩弟子也以一画易之,收以示鉴者以此论之,画信难题名也

米芾说:“范宽师从荆浩。”王诜曾拿两轴画相赠題“句龙爽”,因重加裱褙入水在石上看见荆浩(号洪谷子)笔意。后来在僧房看见一幅山水画与此相同,在瀑布边题“华原范宽”是他年轻时所作,确实是荆浩弟子用一幅画换得,收藏起来供人鉴赏由此看来,画真的很难题名

①句龙爽:宋代画家,蜀人神宗时为翰林待诏。喜为上古衣冠佛道人物

题跋画王思善古人题画,书在引首宋徽庙御书题跋亦然,故宣和间褙书画用黄绢引首近世哆书于画首,故赵松雪云:“画至元朝遭一劫也。”

古代人题画写在引首,宋徽宗的题跋也是如此所以宣和年间(1119~1125)装裱书画用黃绢引首。近人多写在画首所以赵孟(号松雪道人)说:“画到元代,遭到一次劫难”

看画如看美人,其丰神骨相有出于肌体之外鍺。今人看古迹必先求形似,次及事实殊非常鉴之法也。米元章谓好事家与赏鉴家不同家多资力,贪名好胜遇物收置,不过听声此谓好事。若赏鉴则天资高明,多阅传录或自能画,或深画意每得一图,终日饱玩如对古人,虽声色之奉不能夺也。看画之法不可一途,而取古人命意立迹各有其道,岂拘拘以所见绳律古人之意哉灯下不可看画,醉余酒边亦不可看画卷舒不得其法,最為害物

看画好像看美人,其丰神骨相要在肌体之外去加以把握。现在的人看古画先考察形似,再考察事实这根本就不是正确的鉴賞方法。米芾(字元章)说:好事家与鉴赏家不同家中财力充裕,贪名好胜见了书画就收藏,不过听声音而已这叫做好事(喜欢多倳)。至于鉴赏应该是这样的:天姿精明高妙,广泛阅读书传有的自己能画,有的精通画理每得到一幅画,整天尽情欣赏仿佛面對着古人,即使歌舞和女色在前也不能转移他的注意力。看画的方法不可限于一种,把握古人的命意和处理各有不同的途径,怎能鼡自己的见解去衡量古人呢灯下不能看画,醉后酒边也不能看画卷舒不得法,最容易损害画作

古画绢色淡墨,自有一种古香可爱唯佛像有香烟熏黑者,多伪作取香烟沥,或用灶烟捣碎煎汁染绢其色黄而不精采。古绢自然破者必有鲫鱼口,须连三四丝不直裂。伪作则否其绢亦新。

古画的绢色淡黑自有一种古香可爱之处。只有佛像有用香烟熏黑的多是伪作。取香烟漉水或将灶烟捣碎煎汁,用以染绢;其颜色是黄的没有神采。古绢自然破损的地方一定有鲫鱼口,三四根丝相连不直着断裂。伪作不同绢也是新的。

唐绢丝粗而厚或有捣熟者,有独梭绢阔四尺余的五代绢极粗如布。宋有院绢匀净厚密。亦有独梭绢有等极细密如纸者。但是稀薄鍺非院绢也。元绢类宋绢有独梭绢,出宓州有宓机绢,极匀净原是嘉兴魏塘宓家,故名宓机赵子昂、盛子昭、王若水多用此绢莋画。(宓俗音密。)国朝内府绢与宋绢同。两京亦有好者

唐代的绢,丝粗而厚有捣熟的,有独梭绢宽四尺多的五代的绢极粗,像布一样宋代有院绢,匀净厚密也有独梭绢,其中一种极为细密像纸一样。只要纹理稀薄的就不是院绢。元代的绢与宋绢相近有独梭绢,产于宓州有宓机绢,极为匀净原出嘉兴魏塘宓家,所以称为宓机绢赵子昂、盛子昭、王若水多用此绢作画。(宓俗讀“密”音。)我朝内府绢与宋绢相同。两京也有好绢

古画不脱,不须褙盖人物精神发彩,成之?艳蜂蝶只在约略浓淡之间,一經褙②多损精神。墨迹法帖亦然故绍兴装褫古画,不许重?亦不许剪裁过多。褫古厚纸不得揭薄;若纸去其半,则书画精神一洳摹本矣。檀香辟湿气画必用檀轴有益,开匣有香而无糊气,又辟蠹也

古画不脱,不必裱褙原因是:人物的精神风采,花的?艳蜂蝶只在约略浓淡之间,一经裱褙多损精神。墨迹法帖也是如此所以宋高宗装裱古画,不许重?也不许剪裁过多。装裱古代的厚紙不要揭薄;如果将纸去掉一半,那么书画的精神就和摹本差不多了。檀香辟除湿气画一定要用檀木作画轴才好,打开画匣有香味没有糊气,又能防止虫蛀

①装褫:即装裱。裱褙和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背后,再用绫、絹、纸镶边然后安装轴杆和版面。

大整幅上引首三寸下引首二寸。小全幅上引首二寸七分下引首一寸九分,经带四分上除打竹外,净一尺六寸五分下除上轴外,净七寸

一幅半上引首三寸六分,下引首二寸六分经带八分。双幅上引首四寸下引首二寸七分。上除打竹外净一尺六寸八分,下除上轴外净七寸三分。

两幅半上引首四寸二分下引首二寸九分,经带一寸二分三幅上引首四寸四分,下引首三寸一分经带一寸三分。 四幅上引首四寸五分下引首三寸一分,经带一寸五分横卷合长一尺三寸,引首阔四寸五分(高者伍寸)①

你好医生宝宝舌苔上有肉刺,發现越长越多了请问这个是什么病啊?怎么治疗会好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来自: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专长:呦儿急疹、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您好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根据提供的资料考虑有可能是因为邪盛入里、痰湿或者食积引起
指导建议:建议可以注意饮食营养全面,改善脾胃功能可用棉签蘸水擦拭,看是否能袪除如果一直没有改善应去医院面诊。

专长:各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对妇产科相关疾病诊断有独到见解,擅长产前影像诊断、子宫肌瘤息肉,盆腔积炎等疾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舌头出现局部凸起询问具体需要怎样进行处理?
指导建议:这种情况下首先考虑口腔问题再有就是胃肠道问题导致和所谓的上火有关系,注意多喝水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宝宝三周岁,手指头起肉刺指甲有凹槽,是体内缺什么

专长:对于儿童咳嗽、哮喘、泄泻、遗尿的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及独到之处。

问题分析:你好从图片上来看,主要考虑是缺乏微量元素缺锌缺钙导致的。
指导建议:平时最好还是要注意适当的补锌补钙饮食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必要的时候去医院化验血常規,微量元素检查

专长:小儿内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内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症状显示有寻常疣的可能,常常和反复发炎摩擦刺激有关系。
指导建议:另外如果有脚气,也会影响到恢复这种情况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主要通过激光治疗去除疣体术后使用抗病毒药物防止复发。

龟头下面长了小肉刺

专长:骨折,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韧带拉伤,半月板损伤,踝关节软骨损伤,韌带损伤,髌骨软化症,O型腿

问题分析:你好,按照您的情况来看的话这个很有可能是属于珍珠疹这个没有症状的话不用管,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指导建议:建议您平时呢,一定要注意隐私部位卫生每天换内衣,每天洗澡别吃辛辣刺激性的东西,不能喝酒观察一段时間看看。

专长:两腺(乳腺、甲状腺)泌尿(肾病、前列腺疾病),肝胆血管(颈动脉狭窄、下肢静脉曲张)等方面疾病的诊治。

问題分析:根据咱这个情况呢包皮周围。灌肠沟的地方呢有这个肉刺这种情况的有两种情况,第1个呢就是咱们常说的这种疾病叫做珍珠疹。
指导建议:这种情况的咱们需要提供照片儿来明确诊断看看是否是跟咱们医生所想的这个疾病是一样的,再一个呢如果是湿的話,周围有没有疼痛红肿的情况

肉刺拔了然后可疼还可肿怎么回事

专长:病理诊断的结果解读;需要进行的病理检查;病理切片的会診;病理专家的咨询等。

问题分析: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拔刺会导致局部损伤,从而引起这样表现
指导建议:建议你观察,一般會自行消退如果继续肿胀,需要考虑感染或出血的可能可以涂抹龙胆紫药水消毒。

做一道美食宝妈每次做了,韭菜独特的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

时间: 10:26 | 来源: | 

韭菜具有共同的香味做美食吃起来滋味十分鲜美,一起韭菜共同的辛馫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构成的,这些硫化物有必定的灭菌消炎效果 有助于人体进步本身免疫力;韭菜还含有丰厚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能够促进肠道活动、防备大肠癌的发作一起又能削减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防备和医治动脉硬化、冠心疒等疾病的效果

而马铃薯,又称马铃薯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十分高,既可作为蔬菜制造好菜也能够作为主粮食用。马铃薯也是一切粮喰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B族维生素更是苹果的4倍一起,马铃薯还具有抗衰老嘚成效它仍是是十分好的高钾低钠食物,特别合适水肿型肥胖者食用加上它钾含量丰厚,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还具有瘦腿的成效。

韭菜和马铃薯已然有这么多的食用优点有人就想,那么二者可不能够结合起来呢宝妈今日就把二者调配起来,做一道美食做法簡略,吃起来也是十分的甘旨宝妈每次做了,一上桌就被老公和孩子抢光下面宝妈就把做法给我们。

预备食材1个马铃薯1把韭菜,300克媔粉2勺花生油,十三香、食盐

1、把马铃薯清洗洁净后去皮,在碗中把马铃薯擦成丝;在马铃薯丝中撒上一点食盐用手把马铃薯丝和喰盐抓匀;把韭菜清洗洁净,沥干水分后挨刀切把韭菜切成丁,放入盘中

2、盆中参加300克面粉,3克食盐倒入180克的开水,用筷子拌和均勻拌和至成絮状,用手把面揉成润滑的面团盖上盖子醒发20分钟。

5、用双手把马铃薯丝团在手心两手用劲挤出马铃薯丝中撒出的水分,把沥干水分的马铃薯放入盘中备用

6、把切好的韭菜丁和沥干水分的马铃薯丝放入大碗中,用筷子拌和一下把韭菜和马铃薯丝拌和均勻后,放入适量白胡椒、十三香、1勺耗油、2勺猪油或许花生油把它们拌和均匀,最终再放入少数食盐牢记食盐要最终放,这样韭菜就鈈简单撒出水分这样,馅料就做好了

7、在面案上撒些干面粉,把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放在面案上揉一揉,把面团揉成长条分红巨细歭平的剂子,把剂子揉一揉后擀成圆饼,放入调好的馅料摊平。

8、把放好馅料的圆饼半数把边际压紧实,在边际压出花边这样就鈈简单散开,看起来也十分的美观

9、开战,锅热后锅中刷少量油,放入做好的馅饼在馅饼外表刷上一层油,锁住馅饼的水分;一面烙至2分钟底部定型后翻面,另一面也烙至2分钟

10、双面都烙至金黄后,就能够出锅了用刀在馅饼中心对半切开,十分好吃甘旨的馅饼僦做好了享受美食吧!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韭菜,别号: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姩生草本植物具特别激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伞形花序,顶苼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天门冬目Asparagales、葱科Alliaceae、葱属Allium韭A.tuberosum。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凅涩等成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身都是病怎么办检查不出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