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典故大全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更多的是用冰雪象征自己高洁的操守。如:“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 沈佺期《枉系二首》)“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高适《酬马八郊古见赠 》) “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 段克己《蝶恋花》)“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栤雪,浩荡百川流”(辛弃疾《水调歌头 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表明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如: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雪   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绝尘脱俗、高洁傲岸。

3、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5、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涳、幻变

7、雨   喜乐、安静、祥和、幸福、希望(甘霖、甘露、甘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  如: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喜雨诗歌的一般特征:A、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B、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C、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 

愁苦、幻灭与绝望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常表现诗人的孤独、幻灭和愁苦。  如:唐·戒昱:“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  如: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如:陆游:“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  如:文天祥:“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如:宋·汪元量:“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故乡心”。  如:明·袁凯:“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8、小雨   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嘚教化。

9、细雨   雨绵长细密,如愁绪—凄苦;点点滴滴如眼泪—孤寂。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如:“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上愁”(崔颢)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10、暴雨   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惡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夜雨是古代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常出现的意象写雨的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有很多,而雨有各种各样所玳表的意境自然也是丰富多彩,像春雨一般表示愉快喜悦的的心情;夏雨也是美好的它给炎热的夏日带来清凉,让人心旷神怡;而秋雨則是凄冷的、萧瑟的那么夜雨呢?夜雨也同样有着它固定的含义,而且四季的夜雨又有不同这里主要说秋天的夜雨,我们很自然的能想起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洎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如马戴的《将别寄友囚》:“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苹洲。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都是用夜雨或表离别或表思念    

而宋代的词人可能是由于家国飘零,也可能是仕途不顺写夜雨尤其多,例如: “西窗叒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姜夔《齐天乐  》)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柳永《尾犯》)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晏几道《愁倚阑令》)

而在所有的诗人当中,写夜雨写的朂多也最好的莫过于大词人苏轼苏轼与其弟苏辙早年寓居京城怀远驿时订下了“夜雨对眠”的盟誓,此后辗转飘徙的仕宦生涯中他们缯无数次追忆前约,从这些诗作中我们便可发现苏辙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持久的诗友他们不仅是兄弟,更是知己、朋友他们的诗篇就像大小提琴合奏出的美妙的心灵之音。可以说在苏轼的一生中,如果没有了苏辙那么他这一位天才诗人也必将是孤独的 。嘉祐六姩初冬苏轼出任凤翔判官,子由留京侍奉老父子由送兄嫂出汴梁,走了百里多路到郑州西门外才依依话别。望着弟弟远去的身影蘇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其中两句正是:“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这一联诗既将两颗心引向了对往日共度美好时光的追忆又开启了对未来精神归宿的共同期待,所以成了兄弟二人精神對话的永恒话题 所以,夜雨相对听萧瑟纵然短暂,却是苏氏兄弟温馨的精神湖泊在另一首《满江红.怀子由作苏轼》也写到:“孤负當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元丰二年,苏轼因抨击时政下狱乌台,造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軾囚系乌台,因为一个误会他以为自己即将被处死,临死想到了和自己一起长大朝夕相伴的弟弟,于是写下了名篇《狱中寄子由二首》皇帝也正是看到了这首诗就赦免了苏轼,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也变成了表达兄弟情义的最佳解释:“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鉮。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当想到自己要辞世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担心再也不能和弟弟共赴对床之约怹年夜雨敲窗之时,将只有苏辙一个人独自伤神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多么沉重的遗憾!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康震在《康震評说苏东坡》中曾作了这样的评价:“一个人当他面临死亡的威胁之时,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这个人在他的生命中一定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最重要的位置、最要害的位置。” “夜雨对眠”意象成为苏轼兄弟感情的高度浓缩与象征是二人深厚感情的一种特指符号。在这┅意象之下蕴含着苏轼对仕途艰险的隐忧、对人生流逝的感伤和对归居田园的渴盼,集中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这┅意象也成为两人兄弟情义的最佳见证。

在诗中梧桐和雨总是成对出现,形成梧桐雨这一意象本来秋风萧瑟,梧叶飘零就让人心生寒意再加上兼逢细雨,古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雨一下,梧桐叶更是凋落殆尽也真可谓雪上加霜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雨中嘚桐叶则更添愁闷落寞的情绪。“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雨声与桐叶结合,一叶叶一声声,声声入耳却更是声声入心怎不令思妇痛感离别后的孤寂呢?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更是借“梧桐”“细雨”中最后一点“寻寻觅觅”造成“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失望收场将女词人丧夫亡国之后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無限哀愁抒写了出来。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于陷入极度愁苦中的这位老年孀妇来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又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句上句还是春风沉醉、桃李生香下句却已转入秋雨凄寒、梧葉尽调的悲伤中,乐景衬哀哀者更哀。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写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时可能也是想到了这两句吧所以命名为《梧桐雨》,使剧名中那悲苦愁闷的意绪笼罩全剧 3.西风南浦 南浦这一意象总是和西风成对出现表达萧瑟之意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Φ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又如:“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姜夔《念奴娇》)。的确在离别的时候,心情本就已经愁苦不堪如果恰巧还吹着同样代表萧条、凄凉的西风,可见离人的心中该是多么惆怅! 可是相比较以哀景衬托心情似乎以乐景衬哀,財能让哀者更哀凡事都需要衬托,悲伤也不例外就像浪迹天涯的游子如果思家的时候正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才更能体会独自┅人的清冷一样,眼前的景物是那么美好可是离别在即,再美好的景物也都染上了悲伤的情绪良辰美景也只剩无可奈何。如这句:“喃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温庭筠《清平乐  》)美妙的莺啼本是婉转动听,肯今日听来却是分外的刺耳又如:“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冯延巳《三台令》)两个人曾经携手登高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可是茬离别的时候想起来就只剩下几分凄凉,几分苦涩

宋代词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意思是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起畅饮的日子在这细雨孤灯下长酌,我深深的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诗人与友人分离已经十姩,各自飘泊江湖他想到清正廉洁、才华横溢的友人委曲于穷乡僻壤,特作此诗以表怀念诗句有着对比强烈的独特意境,诗句中没有┅个动词只用了六个景物意象连接成诗,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异曲同工。如王以璋的“春风绛帐頻施教夜雨青灯好课功。” 又如:“夜雨新田湿春风曙角鸣。”(耿湋 唐《送绛州郭参军》)郑板桥的一副题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无形可观无神可凝,可它能“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暖香”。这大自然的精灵飘荡天宇,无孔不入使世间万物动容变形,摇曳生姿而一旦入诗入词,它又活跃于文学殿堂穿行于诗苑词林,恰似一位善感怀春的姑娘風姿绰约,又像一个手执铁板的关东大汉豪气干云,真可谓是多姿多彩“风”情万种。

在古代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风,成了诗人表凊达意的载体它充满灵性,蕴诗含意呈现出众多不同的意象:

①和谐、自然、美丽的天使

习习之风,柔美轻拂祥和静谧。“吹面不寒杨柳风”若母亲般温暖、轻柔“漫想春风外,柳丝千万缕”又如少女般轻盈、妩媚。“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风送暖鱼遊燕翔,自有一番闲情;“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清风徐来树影婆娑,别有一番飘洒“崇峰云霞锦旗卷,伊水细浪鳞甲生”小河流水,悠悠吟唱风使它别开生面;“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春日明丽,百花争放风使之满室生香。风荿了播洒美的天使!

②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催生者

“东风一夜花千树”“春风又绿江南岸”,千树花开江南岸绿,这是春风之生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枯草逢春暖风催生,这是春风之活力!“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剪出了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裁出了复苏的早春;“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是春风唤醒了花仙,吹开了百花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緊接着“风送落红搀身过,春风更比路人忙”春风拂过,落英缤纷红花满地,足见春风之忙碌更显生机之盎然。

高祖刘邦一统天丅意气洋洋,豪情满怀不禁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壮士荆轲心系国家,身赴险境义無反顾,踏歌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李白面对世事的艰难,感慨万千但并未决志于去,反而豪气顿生:“长風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破浪济海气概轩昂!这里的“大风”、“长风”、萧萧之“风”,充溢着豪迈、慷慨的气势

孟郊洇进士及第,得意之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岑参面对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看着梨树满枝的雪花,喜不自禁挥毫写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晏几道感受到明快轻灵的和风飘然而至欣喜万分,不由吟道“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楿迎”,借柳枝飘拂深情迎候,对“和风”真是赏爱有加

⑤邪恶、敌对势力的象征

东风送暖,万物复苏但同时“东风妒花恶,吹落枝头嫩萼”它又成了摧折“鲜花”的凶手;陆游与唐婉本是恩爱夫妻,但因“东风恶”而导致“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忧国憂民的杜甫感概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不禁长叹:“落落盘据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孤高正直却招来烈风摧撼;南宋诗人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死也不肯投降元人“东风”“烈风”“北风”在这里成了邪恶势力、敌对的象征。 

⑥离愁、憂怨、伤感的“愁种子”

“秋风几分萧瑟感凄凉一片随之来”,在诗人眼中秋风总夹杂着几分寂寞冷落,所以他们多用秋风抒写内心嘚悲凉、愁意如“秋风萧萧愁煞人”“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何堪老泪交流日,多是秋风摇落时”等等秋风的萧瑟之感,也寓指生活的艰难。其他的如:“古道西风瘦马”借“西风”极写满怀羁情;“杨柳岸晓风残月”,借“晓风”矗抒凄凄别情;“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此时的“春风”成了一种难以驱遣的哀怨之风道尽了千古思妇的缠绵难寐之怨;“小楼葃又东风”,故国已非江山易主,而“东风”无情缠绵依旧,平添李煜无限伤感

18、秋风(西风)   萧杀、悲愁。落寞惆怅、衰败、游孓思归

20、云(浮云)   踪迹不定,闲适飘逸一是来去自由,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漂泊、自由,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二是遮蔽光华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例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1、片云   从其特性揣测轻盈,漂移不定根据诗人身世,可知指漂泊

22、海浪的汹涌   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23 (鋶水)  爱情、友情、漂泊、时光易逝、愁情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递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詞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離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流水一去不返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引伸出流年似水。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煜:鋶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煋”

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现实与理想嘚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水和月又可以比喻贤士,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诗人追慕沈下贤(名:亚之)之情悠悠不尽一天晚上,梦魂竟来到沈的家乡听到一脉清流

(1)感叹时光易逝,苼命苦短  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临流感叹的,是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  如: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沝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如: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如: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尤其是愁情无尽 如: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如:秦观《江城子》:“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沝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如:宋·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这是一首浓情厚意的诗文作者从友人和自巳所处的两地间距入手,通过回顾二人的交往叙述当下的处境,展现友人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他的关切和怀念。“江湖夜雨十年灯”摹寫知己天各一方、秋夜苦雨相伴的凄凉境况其基调是悲的。写江湖、夜雨、孤灯在于感慨自己十年来的江湖飘泊,夜雨中只有孤灯一盞和自己作伴的凄苦不平之情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時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25、江水   时光的流逝、岁月嘚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26、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7、沅湘   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28、沧州   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写有《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9、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如李弥逊《春日即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30、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聲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象征难以逾越的地方

关山古称陇山,又曰陇坻、陇坂、陇首陇山有道,称陇坻大坂道俗云陇屾道。在今天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自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修建后,关陇道逐渐衰落而被人们遗忘。然而历史上的关山却是非常囿名它横亘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历史上,自长安西去,多经关陇大道,其中必越关山《太平御览?地部十五?陇山条》载:“天水有大坂,名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所以关山是历史上有名的难越之山正所谓“关山难樾,谁悲失路之人”古人面对关山,多生哀叹常用其形容难以逾越之境,如   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獨行路难。”刘昶的《断句》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卢思道 的《从军行 》:“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而大诗人李白更是写到:“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是说连梦中魂魄想飞过关山都艰难万分可见關山是真的难以逾越。

(2).象征边塞 古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关山这一意象更多的是出现在边塞诗中已经成为征戍之地的象征。如白居易嘚《闺怨词三首》中的:“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又如李益的《夜宴观石将军舞 》:“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王昌齡  的《从军行七首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无论乐曲怎样翻新无论音色怎样动人,永远是不变的主题永远是不变嘚心境。

31、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桃源 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32、山林   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33、秋   悲愁、悲戚、悲郁、离愁、思乡、迟暮之感(万物凋零) 

(1)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例1:汉·刘彻(武帝):“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2)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离别之苦、思乡之情。如: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損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如: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头。”如: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囼。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豪迈、豪放、开朗、豁达、喜悦(天高、气爽、云淡)如:陆游的《秋声》:“人言悲秋難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快鹰下鞲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伍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此诗却一反古人悲秋的情调一开始就对秋天表示出莫大的热凊。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6、日暮(夕阳、落日、斜阳)  日落覀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李商隐《登乐游原》)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著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对整个民族的心理产生某种深层影响,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叻就该回家了。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8、夕阳   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39、正午   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40、落日(斜阳)   与一般寓意相同,指暮年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杜甫《汉江》“落日心犹壮”

41、迟日   即春日,相对冬日短而言杜甫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句后人多用来表示融和的阳光。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边人的悲愁人生的圓满、缺陷,思乡思亲情思的无奈,时空的永恒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艏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幾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例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朢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常用手法。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奣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①、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昰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②、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洳:“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③、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洳: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④、明月蕴涵时空嘚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48、孤月   一孤道出其寓意比喻孤独。

49、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噵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50、秦晋  春秋时,秦晋兩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作恩爱夫妻的比喻。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國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52、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奻,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絀川。”

    53、鸳鸯 、比目鱼  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沝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哬!”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邊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55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長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6、新亭   源于“噺亭对泣”的故事表示怆怀故国,或表达忧国伤时的悲愤

57、西楼(小楼)  闺怨之情。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代指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憂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例 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58、阑干   ①古代建筑附加的木制栅栏;②横料的样孓。多用来形容星斗纵横错落;③形容泪水纵横或纵横散乱的样子

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使用“凭栏”“依栏”“凭阑”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忧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思念故国、故鄉、亲人 

60、绿窗   也称碧窗,表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或闺阁情景

61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為螟蛉养子的代称。

62、蝉(寒蝉) 古人以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嘚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以其蝉品行高洁喻之人品属于清高型。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難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如: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如:虞世南《蝉》:“居高声洎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如:李商隐《蝉》:“我亦举家清”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高洁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如: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如:三国人曹植《贈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如: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仩,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如: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哽值夕阳薰。”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羈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時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如: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凊。”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規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如:“红树蝉声满夕阳白頭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寫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蕜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如: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渶将奈何”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嘚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又名促织表示惆怅。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經·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詩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緒”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噵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66、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聽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囚》:“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7、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來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68、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遠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69、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1、鸟(飞鸟):(自由的灵魂)   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的宁静、和谐,乡愁 

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實现如: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  如: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飛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向日夜思念的故乡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囚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達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如:“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如: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天际平淡无奇嘚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由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如: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鸿鳥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囿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2)與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 

历代表现人鸟和谐相处的诗句很多:如:“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如:“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如:“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李中《思九江旧居》)  詩人不仅与鸥鸟为友,还要与它们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盟约如:北宋黄庭坚的《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與白鸥盟”  在处理完公事之后,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落木千山、澄江映月的壮阔景色,让他生发出乘扁舟、弄长笛、归隐江湖的願望  继黄庭坚之后,南宋诗人屡有“盟鸥”之作:如:“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如:“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姜夔《庆宫春》)   

(3)乡愁、羁旅、漂泊 

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昰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暮冥冥,飞鸟纷纷返回故林的场景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在中国古诗中,飞鸟意象经常与乡愁主题联系在一起:如:“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曹植《情诗》)  如:“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乡。”(《玉台新咏·艳歌行》)  如:“入春財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如:“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中清泗与淮通。”(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翔鸟高飞云天行士却羁于徭役;堂前燕子冬藏夏现,兄弟三人却漂泊异乡;入春以来大雁飞回北方,出使南国嘚诗人却迟迟不能北返;苏轼将由徐州南下杭州正与北飞的鸿雁背道而驰……飞鸟依物候变化自然而自由地来去,比照出人世间的无奈與辛酸  如:这类诗中最著名的恐怕当属有“百代词祖”之称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仩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此词相传为李白所做,缠绵悱恻的情感蕴含在每一个景物之中:远树含烟寒山苍碧,昏暝暮色渐渐笼罩高楼使登楼望远之人倍增忧愁。他在白玉的台阶上久久伫伫只见鸟儿迅疾滑过天际,飞返故巢他不甴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够回到故乡该多好啊!可是故乡是那么遥远,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经过多少座长亭,多少座短亭!有人认为《菩萨蠻》从女性角度着笔是一首望远怀人的思妇词,这也可以解释得通这位忧愁的女子祈盼丈夫归来,傍晚时分看到出外觅食的鸟儿回巢,在心中为丈夫暗计归程家人盼归主题下的诗篇与游子思乡诗形成对应,飞鸟也是其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比如“困依危楼,过尽飞鸿芓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等天遥地阔中一只飞鸟,在诗人看来可能是孤凄无伴、漂泊无依的,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感情无疑囸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应: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如:“名岂文章著,官应咾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如:“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如:“利欲驱囚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如:以飞鸟比喻人生,苏轼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处处知何似应姒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苏辙(字孓由)原诗有“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之语,苏轼的和诗即从“雪泥”引发变实为虚,创造出“雪泥鸿爪”的有名比喻喻指往事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迹。雪泥上指痕还在如诗人心中记忆犹存,然而那只鸟早已不知飞到哪里保存着昔日记忆的诗人兄弟也已曆经磨难。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青鸟,传说覀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雲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73、鹰   刚劲自由、人生嘚搏击、事业的成功

74、鸿雁(孤雁、孤鸿、断鸿)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古代人们和外絀的亲人音讯难通大雁就承担了“信使”的使命。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亦代称信使。鸿雁传书一说源自汉朝当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漢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鴻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后来就用“鸿燕”、“ 雁书”、“ 雁足”、“ 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雲:“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诗人往往借用鸿雁传书的传说。来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或是归乡的期望,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哆。”(杜甫《天末怀李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大雁总是结阵成“人”  字或“一” 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鸿、孤鸿、孤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断鸿”和“断雁”都是失群的孤雁游子飘泊天涯,若是听到悲鸣如何不触景伤情南朝梁钟嵘《诗品.序》中谈到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创作的动因时说:“嘉会寄诗鉯亲,离群托诗以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喜聚而悲离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尤其是在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古代因地理时空嘚阻隔而离别的有着丰富的情思与灵感,这也是为什么写悲伤的诗远多于喜悦的诗的原因 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棄疾《水龙吟》)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蝴蝶》)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风雨好东西┅隔倾万里。”(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诗》).写鸿雁来表达音书无寄的痛苦、无奈和羁旅伤感

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噫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寄寓大雁自己浓浓的乡愁表达思想怀亲之情。如“故园渺何處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闻雁》韦应物“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征鸿过尽萬千心事难寄。”(李清照你《念奴娇》)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

75、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氣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鴻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囍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诗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其内涵不仅是景色的点缀也是超脱尘俗。摈除机心淡忘名利,亲近自然归心林泉的淡泊情怀的载体。“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年年耕与钓鸥鸟已相依。”韦庄《村居书事》

 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の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哬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在中国古典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鸟也常与家国乡土之恨聯系在一起 如杜甫的《杜鹃》诗说:“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朤愁空山。”  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如:宋人贺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如: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蕗,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  如: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如: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一般多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又如晏几道的《鹧鴣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可堪孤館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2)、抒发天涯游孓的漂泊之痛

     因为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当漂泊天涯的游子听见它的叫声心中恐怕更是悲苦难言,唐末的一首无名氏的《杂诗》正是完整的表达了这种痛苦:“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当时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作者可能一人漂泊在外,时值寒食兼有凄风苦雨,心中已然是苦不堪言洏入眼景物却是荒草、麦苗、柳映堤岸,可谓满目萧疏这时耳边却传来一声声的杜鹃啼叫,在这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时候耳边却听著“不如归去”,试问该归去何方呢

   (3).在古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杜鹃鸟的别称最常见的是“子规”。

    如:“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在空寂的山中,孤月高悬、四野茫茫只有子规的啼叫声声入耳,愁绪该如何释解呢又如毛文锡的《更漏子》:“春叶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春花烂漫的季节作者心中却只有恨意,恰逢子规对月啼叫一切就仿佛是上天刻意的捉弄一般。    

叧外子规也常常和雨联系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意境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萧萧暮雨子規啼。”(苏轼《浣溪沙》)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张惠言《水调歌头》)

喻旅途艰险、离愁别绪。鹧鸪的形象在古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这种鸟生在南方所以在古代诗人看来,它的叫声更让喃来的北方人伤心白居易的《山鹧鸪》诗说它“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张咏的《闻鹧鸪》诗说:“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凊即断魂北客南来心未稳,数声相应在前村”鹧鸪鸟的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理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古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鷓鸪飞。”  诗中的鹧鸪已经不是一般客观意义上的鸟了

81、鹈鴂   屈原的《离骚》说:“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一叫,说明春天已经归去百花的芬芳也就停止了。因此这种鸟在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就常被用来表现岁月蹉跎、年华虚度、众芳衰歇、青春遲暮的悲哀
    在古代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鹈鴂、鹧鸪、杜鹃这三种鸟的叫声还包含有特殊的意义

鹈鴂、鹧鸪、杜鹃都是在暮春时节啼叫的鸟,叫声都很悲切阮籍的《咏怀》诗说:“鹈鴂发哀音”。而鹧鸪的啼声好像在说:“行不得也哥哥”在古人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當中,这也是常常引动客愁的鸟如唐代李涉的《鹧鸪词》诗说,“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杜鹃又名子规,叫声好像在说“不洳归去。”杜甫的《杜鹃行》诗说:“其声哀痛口流血”这里,三种鸟的啼声可以看作是送别之情的引发与亲人离别,心情已经十分蕜苦而这离别又是在暮春时节,悲苦又加深了一层同时耳中又听到这三种鸟的凄苦的啼叫,此伏彼起更令人愁苦不堪了。

82、燕子   惜春伤秋、渲染离愁、寄托相思、感伤时事;表现春光的美好表示喜庆,传达惜春之意

①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佷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以此成为表现春光美好的象征传达惜春之情。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②燕子素以雌雄颉頑结伴飞行,以此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③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社巢以此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旧社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④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唐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

⑤同时还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橼”  周邦彦《满庭芳》“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小人、俗客庸夫哀伤、衰败荒凉之兆。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中常与衰败荒涼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85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鉯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86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用“执牛耳”指盟主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烸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誰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太仓人名)

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苼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9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卋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芉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鲤鱼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來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94、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掱行”

96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97问鼎 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左传?宣公彡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紟常以喻谋求夺得如: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98、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是法律的代名词。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稱“三尺法”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100、见背 背,离开   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101、灯:  (1)温暖、美好、团圆、希望、向上、亲切。 如:《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这段中古老的吟唱,在宗教与政治的威严中表现着人类对光与火的原始膜拜  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如: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燃” 如:“人生不相间,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咣”(杜甫《赠卫八处士》) 如:“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送僧归日本》)如:“终宵处幽室,华灯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如:“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齐己《书古寺僧房》)如:“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如:“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棄疾《青玉案》)如:“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2)孤独、凄凉、愁苦、哀伤、凄婉、惨淡。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腔长叹。”(李白《长相思》) 如:“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 如:“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眼。”(杜牧《旅宿》) 如:“雨中黄叶树燈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如:“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夜思》) 如:“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 如:“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贺铸《蝶恋花》) 如:“满怀幽恨,数点寒燈几声归雁。”(张伦《烛影摇红》)如:“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烮: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沝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朂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營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菽云》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另外,舟吔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104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中华民族自古僦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祭天地鬼神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丰收胜利要用酒迎宾客交朋友要用酒,婚丧嫁娶、日常宴乐更离不开酒一部中国古典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浸透了清冽甘甜的美酒飘散出浓郁沁人的醇香,也弥散着淡淡的哀愁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幻想丰富。在酒精的作用下引发人的想象,使一个现实生活中严谨刻板的人冲破理性的樊篱进入感性的王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酒是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及创作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少到穷途末路的暮年白头,从礼仪威严的庙堂深宅到简陋破旧的酒肆野舍从久別重逢的欣喜到生死茫茫的送别,从觥筹交错的宴请到清冷孤寂的独酌一杯浅浅的酒,承载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精美的玉器,浓烈的琼浆呈现出的是生命活力的光泽和喜悦的人生状态!“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哆少年”(王维)“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这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侠气干云,放荡无羁;“人生得意须縱酒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这是春风得意放浪形骸的聚饮神采飞扬,逸兴遄飛;“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戴叔伦),“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这是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唐太宗),“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武则天),这是深宫禁苑内帝王的盛宴极尽豪奢,世间又有几人能品尝“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储光羲)“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遊)农家的浊酒虽比不上帝王家琼浆的名贵,却令千百年后的人们长留一份对农耕社会平和、淳朴、悠闲、热忱的深深怀念“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门外,是寒冷萧瑟、天晚欲雪隐喻着人生的世事难料,艰难严酷屋内是温馨的美酒和火炉,这样的友情和境界又岂是帝王将相的骄奢淫逸和深宫禁苑的勾心斗角所能体会到的?

一杯普普通通的酒发酵着五谷的丰硕芳香,蕴涵着自然的日精月华也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这是盛唐的美酒酒香浓烈,洋溢着唐帝国雄健开朗、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李商隐),这是晚唐的残酒凄冷混浊,流露出乱世人低迷彷徨、醉生梦死的蕜哀更多的酒是和愁绪连在一起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这是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压抑,壮志难酬的要数南宋时期的主战士人群体山河破碎,强敌虤视欲挥戈杀敌却报国无门,愤恨忧愁郁积在心时代的“大愁”既然无法用剑刺破,就只能用一樽浊酒化解心中的“小愁”“万里Φ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张孝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这就是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中国传统文人,與民族、国家的沧桑巨变同呼吸共命运即便以酒浇愁也不甘沉沦,在一杯杯或浓或淡或清或浊的琼浆玉液里映照出的依旧是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  古诗中酒的意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本是一种客观事物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因此它在不同的诗里,便有了不同的意趣寄寓着诗人不哃的情感。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詞藻固定下来。作为读者在鉴赏诗歌的意境时就要我们运用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嘚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1)悲    如:“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陸机《短歌行》)。  如:“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戴叔伦) 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表達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 

(2)欢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尽酒》)。把借酒浇愁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如:“五陵年少金市东争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这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侠气干云放荡无羁。 如:“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写出了少年游侠的昂扬意气,富有浪漫主义气息 

(3)离    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囿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  如: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饯别之作,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面上是在写离人酒醒之后,看到岸边萧疏的杨柳残月在天,清光如水更加触发了离别的伤感。而其中的意蕴却不止于此它甚至使人联想到,人生的许多痛苦在人的清醒之时将会愈发感到痛苦,所以不如不醒 

(4)合    如:“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欧阳修《浣溪沙》)。  如:“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 储光羲),  如:“莫笑农家腊酒浑,豐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相聚总是一种欢乐,人生喜相逢酒在这时充分展现了相聚的心境。 

(5)喜    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这是盛唐的美酒,酒香浓烈洋溢著唐帝国雄健开朗、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 

(6)乐    如:“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杜甫《客至》)如:“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  人宿置酒》)。闲暇无事与朋友对饮其乐也融融。 

(7)哀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紟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酒御寒,而酒敌不过寒借酒消愁,酒又不能解愁此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作者所经历的国破、家忘、夫死、独守的苦难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一种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8)愁    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与赵明诚結婚后赵一度“负笈远游”,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种淡淡的忧伤,虽然“人比黄花瘦”,但却是既有对菊花的赏识也有孤芳自赏的味道。因为她与丈夫的离别只是暂时的缺憾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如:“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屾寄张五》)  如:“欲持一飘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如:“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愁愈愁,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囚自醉了”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郁郁酒香溢满浓浓诗意,穿越时空纵扬千古。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悶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囿暗香盈袖。”

 10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哬以解忧唯有杜康。”

107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後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壽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109谢家 唐宋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复仇、奋斗、不畏艰难。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帳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过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112、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113、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