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外国人和我探讨哲学论

论海外中国哲学论研究的特色——以史华兹、葛瑞汉两书中对先秦儒家的论述为中心

时间:甲午年十一月初一

摘  要:史华兹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和葛瑞汉的《论道鍺》两书是现代西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标志性著作两者都以先秦思想为研究对象,都以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为自己研究的基夲理论前提设定但是,两者基于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的不同对先秦儒家的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葛瑞汉作为有经验主义传统的哲學论家根本关注的是“如何思考”的问题,因而重点在孔子、孟子、荀子对于“时代精神”的不同或者近似“回应”;史华兹则强调孔孓作为中国第一个思想家的开创性地位认为孔子的“通见”具有笼罩性,孟子和荀子则是基于新的“问题意识”对孔子开创的儒家信念嘚辩护二者的研究展示了现代西方中国哲学论研究的新特色,那就是超越于西方价值观的偏见以历史或者问题的视域切入,在比较文囮视野中研究中国哲学论和中国思想

传统西方的中国思想研究者大多以“西方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研究中国思想的基本依据,由此构成叻中国思想诠释的“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哲学论家芬格莱特对这种中国思想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率先提出了反思与批判此后,便出现了西方研究中国思想和中国学的新倾向和新特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美国哲学论家芬格莱特的《孔子:即凡而圣》(1972年),美国汉学家史华兹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1985年)美国哲学论家郝大维和汉学家安乐哲合著的《通过孔孓而思》(1987年),英国哲学论家兼汉学家葛瑞汉的《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论辩》(1989年)而史华兹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和葛瑞汉的《论道者》,不管就其分量还是就其所代表的取向来说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本文就此两书关于先秦儒家论述的宏观视野作一分析以窥现代海外中国哲学论研究的主要特色。

一、总体的视野:“轴心期背景”的“通见”与“逻辑”

对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期理論”的基本信念可以说是史华兹和葛瑞汉两位研究中国先秦思想发生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点。两人都在自己书的“导言”部分有直言鈈讳的陈述史华兹明确说:“我本人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兴趣曾受到‘世界历史尺度的’思考类型的很大激励;关于那种类型,我们可鉯在雅斯贝斯的著作《历史的起源和终结》论述‘轴心期时代’的那一章中找到在这本小书中,雅斯贝斯指明了这一事实即在古代世堺的许多高等文明——古代近东、希腊、印度和中国的文明之中,在‘公元前一千年’的时期内出现了某些‘有创造力的少数人’,他們通过反思的、批判的以及甚至可以称为‘超越的’途径把他们本身及其所处的文明联系了起来。”[①]葛瑞汉则在“导言”的开篇就强調:“中国像‘古代世界’的其他文明那样从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的觉醒时期便形成它的基本观念,这段时间被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玳’即古希腊与古印度哲学论家、希伯来预言琐罗亚斯德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创造思维似乎在任何地方都是涌现于敌对小国的多样性与鈈稳定性之中;在中国始于接近公元前500年的政治分裂时期且可以断定,由于公元前221年帝国的再统一而丧失了推动力”[②]对“轴心时代悝论”的信念,就决定了二者研究中国先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也是基本的视野他们会将中国先秦思想当做“轴心文明”之一,并与其他“轴心文明”成员——进一步说主要是古希腊文明——进行对比在“轴心文明”的比较视域中来思考、探索或者发现中国先秦思想镓们的思想。“轴心期”构成它们研究中国先秦思想的共同“背景”或者“前见”所以,我们在其著作中随时可以看到将中国先秦不哃思想家的不同思想与古希腊的思想家进行比较的言说。

不过即使是共同相信“轴心时代”这一叙述背景,史华兹和葛瑞汉所隐含的“湔见”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史华兹关注的是轴心时代的人们到底“思考了什么”的话——用史华兹的话说就是形成了什么样的“通见”囷“问题意识”,那么葛瑞汉关注的则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在思考”——用葛瑞汉的话说便是“逻辑的命运”与“理性的证奣”。

对于史华兹来说“轴心时代”是一个“问题域”,在这个“问题域”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决定以后思想走向的“通见”,而这些“通见”又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形成不同的“问题意识”因为史华兹更加看重的是:“在轴心期时代出现的思想运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罙刻塑造所有这些文化随后的全部历史。由轴心期时代所奠定的问题意识会以错综复杂的、而且往往是预想不到的方式进入到此后所有高級文明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之中”[③]因而,史华兹更加关注的是轴心时代这些思想家们所发现的“一种高瞻远瞩的倾向一种追问和反思,一种新型的积极的视野和通见”[④]史华兹相信,在中国的确存在着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取向。当然还有可能存在著只有伴随着文明的兴起才能出现的其他文化取向,甚或还可能存在着某些只有在精英文化内部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人为的意识才能兴起的文化取向。因此他强调“在本书所考察的文本之中,这些预设或受到了自觉的辩护或受到了自觉的质疑,不管怎么说它们全部被给予了各种不同的解释。”[⑤]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史华兹总是试图通过对各主要轴心期文明的对比,来描述中国先秦的思想狀况史华兹认为,在几个轴心文明中人们总是共同关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因而思想史的研究最应该关注的,不应该是体现个性身份的“文化特殊性”而应该是“文化普遍性”,恰恰是这些“文化普遍性”才为有意义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在史华兹看来,“通见”是学派始祖提出的总体观念图像尽管其中充满着冲突和不协调的因素,但内容却是十分丰富而圆融的“通见”的这种特征为“問题意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当学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问题意识”便开始突现,各种“问题意识”应运而生每一种问题意识都可能是对整个“通见”某个部分的提取和发展。由此可见史华兹的“文化普遍主义”研究视角和范式,是希望透过文化形式表面的不同詓发现中国思想中对普遍问题的探索;而史华兹的“通见-问题意识”解释框架,则可以被看作是对雅斯贝尔斯“轴心期”假说的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葛瑞汉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些“通见”而是“理性思维”和“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如何形成的。葛瑞汉说:“在‘轴惢时代’的诸文明中如史华慈所观察到的,惟独中国具有从目前分崩离析来反观前世兴盛的帝国与文明的意识在其他文明中,相信存茬过业已消亡的‘黄金时代’的信念就其存在的程度而言,这种信念是边缘性的而且经常类型不同中国没有一支另类的思想学派承认甴天下分化而来的国家是政治组织的自然单位。”[⑥]在葛瑞汉看来中西两个文明世界末期传统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表现在逻辑的命运上在西方,逻辑始终居于中心地位而且传承的线索从未中断;而在中国,文明的发展同化了儒家的道德、法家的行政技能、阴阳学派的宇宙论、道家与特定时期的佛教的神秘主义惟独排除了诡辩论者和墨家。葛瑞汉关心的是“为什么中国的思想家当诉求古代圣王的权威时,展现了如此的多样性与原创性:没有比这更激发人去发现即相信真理曾经被知于是可以再次获知。”[⑦]正因为这样葛瑞汉十分偅视中国思想家们“求知”的过程的探讨和分析。比如他十分重视墨家和名家,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也试图做出“理性主义的”、“語言主义的”分析和说明诚如葛瑞汉自己在“导言”最后宣示的:“在中国思想的早期历史,我们将关注于思想家如何进行思考”[⑧]

葛瑞汉在为史华慈的《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书所写的评论中提出,在对待不同文化间关系的问题上可以区分两种人:“一些研究中国思想的西方学者倾向于把中国人想成和我们一样而另一些人则不然。一种倾向是运用那些超越文化和语言差异的概念透过所有表面的不哃,去发现中国思想中对普遍问题的探索另一种倾向是透过所有的相同点,去揭示那些与受文化制约的概念系统相关的以及与汉语和茚欧语言结构差异相关的关键词汇间的差别。”[⑨]他认为史华慈属于前一类人而他自己则归于第二类。正是由于更加关注差异性葛瑞漢的《论道者》尽管也建立在雅斯贝尔斯“轴心期”理论的基础之上,但着眼点却在了始终强调中西方思想之间的深刻差异上在葛瑞汉看来,先秦各家的全部思考都是要对正在经历的“天命秩序崩溃”作出自己的回应,而各家思想辩论的焦点都是围绕着“道在哪里”,而不是像西方思想家一样关心“真理是什么”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一开始便有根本的差异葛瑞汉所总结的这样两种面对不同文化關系的观点,也就是后来引起很大反响的所谓“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特殊主义”的区别

就“轴心期背景”而言,还有一点值得重视两位学者在研究先秦思想这一“轴心时代”的思想状况时,往往不会就“一家之言”而单独言说而是十分重视“此家之言”与“彼家の言”的内在关系的阐释和分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讲儒家时随时都会分析其与墨家、道家、法家、甚至名家等等的思想关系。洇为他们都是“轴心时代”的产物是轴心时代“问题域”的结果,他们本身就是在彼此激荡中相互刺激而形成的

二、分析的结构:“曆史的视域”与“问题的视域”

在确立“总体的视野”过程中,史华兹和葛瑞汉呈现出了他们作为“西方思想家”和“汉学家”之同那僦是对“轴心时代”这一“背景”的认同,也体现出了作为思想史家和作为哲学论家之异在进入对具体思想的叙述和研究时,则作为“思想史家”的史华兹和作为“哲学论家”的葛瑞汉就更体现出其各自的特殊性了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一位对中国思想史做过“通史般”研究的思想史家史华兹在讨论先秦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时,充分展现了其宏大的历史叙事的视野在进入“孔子”这一先秦思想“通见”建构者以前,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讨论殷周思想所呈现出来的“共同取向”

在关于“上古期文化取向”的讨论中,除了就“中国”嘚形成进行多元的分析外指出各种地域不同的文化取向“最终在一个共同的话语框架之内相互作用,在公元前的第一个一千年内终于形荿了一个共同文明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思想模式之中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前提假设,它们都出自大家共享的古典文化取向”[⑩]史华兹說:“我坚持认为,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就已初见端倪的某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取向对于早期中国文化的方向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艏先它们似乎为超常的、强有力的普世王权的概念创建了宗教基础,并且通过引申似乎还为高等文化中包含一切的社会及宇宙秩序的概念的兴起创建了宗教基础。”[11]这种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取向在周代发生了更具有“宇宙宗教”意义的变化。因为为了说明新的社會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仅仅靠“祖先崇拜”所建构的“亲属关系”是不够的,而必须靠更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的观念于是,殷商的“帝”的观念发展出周代的“天”及“天命”观念史华兹强调:“在也许可以称为国家宗教的领域内,不论天的概念会在中国思想史中经历什么样的转变对于帝国官位的占据者来说,是天而不是祖先一直成为合法性的最高来源”[12]

史华兹用“延续”与“突破”来表述周代早期的思想,也是其基本问题意识一方面呈现其与殷商思想观念及宗教取向的关系,强调其延续性;另一方面也试图探寻周代早期思想为Φ华文明轴心时代到来所准备的新的思想突破口而讨论的核心问题,则是周代宏伟的“天命观”及其包含的道德主义包括其对殷商“仩帝”观的延续,以及所包含的“新颖”的突破周人把高高在上的神叫作“天”而不是“上帝”,但是王朝的创建者们急切渴望把“忝”与“上帝”合二为一。由此表明周人和前朝崇拜着同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且这一高高在上的神“上-帝-天”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他绝不固着于任何的王室血缘这一论证,一方面“把获取权力的举措合理化了”;另一方面也是周人对于他们所作合理化辩护的宗敎基础即“天命观”的一定的内在信仰。史华兹强调周代“天命观”的新内涵便是为轴心时代准备的突破口。在关于周初思想的文本中“大部分文本涉及的是天与人类及天与人类秩序的关系。”“天的命令主要关心的是人类的道德礼仪状况天已经借助于道德问题和人類建立了联系。”[13]这或许是中国儒家道德人文主义的最早的思想渊源因为,“在最深刻的层面上‘天’的命令的观念呈现给我们的,昰对于如下现象的清醒领悟:在应然的人类秩序与实然的人类秩序之间存在着差别”[14]“应然”的神圣秩序与“实然”的现实秩序的巨大張力呈现出“一种通见”:“为何人类的现实偏离了‘天’的规范呢?规范性的秩序又该如何恢复呢”[15]孔子发现了这一基本“通见”,並使之发生了更本性的变动由此开启了儒家甚至整个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

如果对于史华兹来说“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的“自覺”是早期中国思想取向的“逻辑必然”的话,那么对于葛瑞汉来说“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仿佛“像天上掉下来的”。葛瑞汉除叻在“导言”中简单处理了“轴心时代”的基本政治社会背景外对于前轴心时代的思想状况几乎没有任何交代和叙述,早期思想家们如孔子、墨子、杨朱等等便被直接抛进了“天命秩序的崩溃”的生存处境并“不得不”对这一“天命秩序的崩溃”彰显出来的根本问题提絀不同的回答。如果我们可以将史华兹的分析结构界定为“历史的视野”的话那么葛瑞汉就是一种典型的哲学论化的“问题的视野”的汾析结构。

葛瑞汉所关注的核心就是“轴心时代”本身因此他对“背景”的叙述也重点关注的是“轴心时代思想”的“非思想背景”,洏不是“前思想背景”他强调,在我们所关注的这300年里周朝已经失序的体系在各个层面都处在转变之中。在有史可征的政治外表的背後我们能够瞥见深刻的社会与经济变化。接近公元前6世纪中国进入铁器时代,贸易扩展货币流通,土地自身变成可以买卖富商时戓谋取高官。在这个时期末叶前社会中存在着四大公认的阶层:士、农、工、商,系据他们对国家的假定价值而排列的次序在天下分裂的最后几个世纪里,由于敌对国家的官僚政治化至少部分文士阶层变得益发向有才学者敞开大门,并能较自由地供职于任何提供理想位置的君王[16]“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此时都处在这个流动的阶层的边缘。尽管人们能够通过经商致富但仍持有这种共同假定,即谋取高官是通向财富与权力的道路;结果几乎他们所有人都被此类的问题所吸引诸如衰世中何时从政在道德上是正当的(儒家),谁应该享囿任命(墨家)为私人生活而避世是否可取(庄子)。他们的全部思考都是如何对曾经被称为“天”的道德和政治秩序权威的瓦解进荇回应;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关键的问题并不是“真理是什么”而是“道在哪里”,因为“道”才是规范国家与指导个人生活的根本[17]

对葛瑞汉来说,时代变迁中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乃是先秦思想家们的核心问题。各派思想家们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便是对这一问题做絀尝试性的解答。他们有的提出了实际的回答比如法家;有的则深思社会秩序的道德基础,及其与“天”的统治力量的关系比如儒家囷墨家;有的则作为私人生活的维护者,提出国家的真正事务便是谁都不管比如庄子。[18]不过葛瑞汉接受史华兹关于轴心时代中国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取向”的判断,那就是“在‘轴心时代’的诸文明中,如史华慈所观察到的惟独中国具有从目前分崩离析来反观前卋兴盛的帝国与文明的意识。”[19]葛瑞汉也同意史华兹关于这样一种共同思想取向的核心内容的“历史观察”“早在商代,如我们从甲骨攵中所知祖先崇拜至少对于统治者家族而言是一种基本义务。”[20]

不过葛瑞汉的重点不在强调这种基本思想取向的“历史继承性”,恰恰相反他更关注的是这一“天人不分”的“共同思想取向”如何在“轴心时代”遇到了挑战,并由此产生了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不同時代状况下的思想家们对它们遭遇到的新问题是如何思考和提出答案的。由此葛瑞汉将其关于先秦思想整个演变过程的论述按照这样的邏辑结构进行安排:“天命秩序的崩溃”——“天人相分”——“天人分途”——“帝国及天人的再统一”。这是一个很哲学论化的甚至囿点黑格尔风格的叙述结构

“天命秩序的崩溃”是原始的“天人不分”、“天人合一”状态的丧失,所呈现的首先是现实社会政治秩序、道德秩序的破坏即孔子所言的“礼崩乐坏”。这一状态所提出的根本问题便是如何建构(恢复)社会政治秩序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重点在于提出各种社会建构模型。葛瑞汉将孔子的“保守的回应”、墨子的“激进的回应”以及杨朱学派的“返归隐居生活”、神农乌托邦的“小社会的理想化”等都列入对这样一种社会危机的回应。

“天人相分”阶段是“从社会危机到形而上学危机”基于一個哲学论家的立场和关注“如何思考”重于“思考什么”的思想家的价值立场,葛瑞汉认为这一阶段的思想家所建构的才可谓真正的“思想模型”。在葛瑞汉这里孟子以“道德根植于天赋的人性”建构的儒家心性论,后期墨家“理性功利原则的道德的再锤炼”道家庄孓“返归自然以顺天”的形而上学建构,作为这一阶段形而上学思考的代表是比孔子、墨子、杨朱等“老一辈”思想家更具有思想性的,他们思考的逻辑更加严密更加依据自己的理性展开形而上学的探索。

“天人分途”阶段则是“天”与“人”完全失去了内在关联“囚”将“天”完全客观化、对象化的存在状态。对于作为一个西方思想家的葛瑞汉来说这就有一点近似于希腊时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由此所呈现的思想模式也更加“近科学化”在葛瑞汉眼里,不管是老子的“自然的统治术”还是荀子的“道德系统控制人性嘚人类发明”,亦或是法家的“非道德性的治国之术”都体现出更加具体的科学思维、理性思维。

总之在葛瑞汉关于中国轴心时代思想演绎的描述框架中,率先对“天人失序”所呈现的“礼崩乐坏”问题作出应对的是孔子、早期墨子、杨朱学派以及农家等等,但是怹们只是对“社会危机”作出了直接的回应。只是到了孟子、后墨和庄子才开始从形而上学的层面对“社会危机”背后的“哲学论危机”作出回应,而此时天人以及开始相分。导论秦汉之际基于阴阳五行学说、以关联性思维为基础的一种新宇宙论,则再次将天与人之間的鸿沟填平建立起新的天人关系。葛瑞汉认为正是秦汉之际的这种否定超验存在的“关联性宇宙论”,使得中国人与宗教保持了距離这种宇宙论可以被视为是“原始科学”的。

三、根本的问题:孔子地位的“开创性”与“时代性”

就对儒家思想的论述来说对“孔孓的思想及其地位”的建构无疑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史华兹和葛瑞汉都十分用心。如果不算史华兹对于“前轴惢时代”思想取向的讨论那么,史华兹和葛瑞汉对整个先秦思想的讨论都是从孔子开始的换言之,孔子之于中国思想建构的基础性、艏要性地位是两者似乎都认可的但是,仔细看二人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处理以及内容的分析其实二人对于“孔子的地位”的看法是十分鈈同的。

史华慈没有把先秦时期当作横空出世的“创世纪”而是当做此前此后中国文明发展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在史华兹看来中國文明发展的一些主要趋向早在先秦之前就已经形成,这就是三代的祖先崇拜以及礼的萌芽和世俗化转向先秦诸子只不过是文献记载最早对这些隐藏的文化趋向进行反思的思想家。从这样的思路出发史华慈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主导中国文明数千年发展的持续文化趋向是鉯维护和阐发传统价值观念为己任的儒家思想中国文明的主线就是不同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挑战和辩护的辩证发展过程。史华兹强調最早由孔子加以系统阐发的儒家思想先后受到墨家、道家和法家等的挑战,其后又得到孟子、荀子等孔子后继者的维护和发展最终茬汉朝取得统治地位。这是史华兹对于先秦思想史甚至整个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看法和信念以此信念为依据,他在其书中对各家的叙述方式甚至用于都体现出不同的倾向

在史华兹看来,孔子不仅是儒家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思想家,而且还是继承和发展了商周以来的礼乐传统的思想家史华兹最具有创建性的叙述概念是其创立的“通见”一词。在整个对先秦思想“诸子百家”的叙述和讨论中尽管也不时用“通见”来表达各家各派创始人的思想立场,但是用于篇章标题的却只有关于孔子的一章,其标题明确为“孔子:《论語》的通见”而且,该章也是整本书篇幅最大的一章在史华兹看来,孔子的开创地位是与他所继承的传统密切相关的孔子洞察到优良秩序在他那个时代并不畅通流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事物背离了“道”他坚信,“人类最合理的经历已经实现过了将来的希望只昰重新恢复这一遗失的辉煌而已。”但是同时他又确信自己有办法获得“道”的确实现过的那个社会之具体的、经验的知识;他还愿意接受经书上的文字,即在此以前两个朝代中“道”已经实现过了;他甚至还暗示,和前两代相比周王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大道。

史华慈认为由于儒家思想起源于对传统信念的维护,孔子在此意义上的确如他自己所说是“述而不作”仅仅是“述”者而不是“作”者,虽然他是第一个将传统信念理论化的思想家孔子自己只是一位“传述者”而不是“创造者”。但是他并非仅仅为了古代而传述古代的东西。他之所以传述它乃是因为古代体现着好的东西,并且这个好秩序的记忆已经保存在体现着救世真理的记载之中“在当时嘚世界上,孔子肯定没有发现过任何能与周朝模式抗衡的内容这一独特性确立了它的普适性:一方面代表了真正文明的秩序,另一方面玳表了它与天的宇宙论关系”[21]孔子作为传道者,即使作为传述者他也仍然可以成为创新者。他以私人教师的身份向那些大部分来自普通门第的弟子们传递道史华兹特别强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孔子对所传述的内容附加了部分内容,正是这部分内容中包含的反思性嘚和新鲜的洞察力吸引了他的弟子”[22]

就孔子思想说来,史华兹希望我们看到孔子思想作为“通见”所向我们敞开的种种可能性(既包括叻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又包括了中西文化的“共通性”),而不能像芬格莱特那样仅仅将视点局限于相对片面的问题意识为此,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的孔子一章史华兹通过对芬格莱特研究的逐一纠偏,建构起自己对孔子思想“通见”的描述史华兹对孔子思想的描述是按照“道”——“礼”——“仁”——“学习”——“家庭”——“政府”——“宗教维度”的逻辑来展开的。在史华兹看来孔子所传承的“道”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的宇宙、社会、政治秩序,这就是“礼”“礼”是既包括具体的礼仪实践又包括整个规范性嘚社会政治秩序,“礼”的作用恰恰在于赋予社会等级制与权威以人情的魅力“礼”不只是干瘪的外在礼仪形式,即使将它当做神圣的形式也是不够的而是包含“仁”的情感因素在内的。史华兹认为孔子有关“仁”的通见中不但包括了所有的外在德性,而且也包含了“灵魂的气质倾向”而“学”则可以将“礼”和“仁”统一起来。“家庭”则是最好最直接有效的“学习”场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教”的方式直接向晚辈展示了这种包含仁爱的秩序并以此培养社会统治者的道德品质。而就其社会政治理想而言史华兹说,“在它的最为崇高的层面上我们发现了一种关于社会的通见:它不仅是享有和谐与福利的社会,还是通过所有阶级都能参加的美妙仪式洏加以美化的社会”[23]

但是,对于哲学论家葛瑞汉来说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葛瑞汉在“导言”中列出了一个“中华帝国长盛不衰的秘訣”并在书的最后一章再次强调了这一说法。他认为这一“秘诀”的根本在于不同思想取向的综合平衡:“1.(儒家)一种批评性反應层面下的基于基本的社会契约、血缘关系和传统习俗的伦理,它以家庭为模型构造社会共同体使君/臣与父/子以及古/今与祖先/後代相关联。2.(法家)一种具有治理规模空前与习俗多样的帝国之方法的理性统治术3.(阴阳家)一种以社会共同体为模型构造宇宙嘚原始科学。4.(道家东汉始为佛教所修正)将个体生命直接与宇宙关联的私人哲学论,它给可能瓦解社会共同体的不可同化在社会秩序内留出一个空间5.(墨家,通过与竞争学派的争论)一种限于实用的理性它把基本问题置之度外。”[24]很显然葛瑞汉是不承认“儒镓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轴”这一文化信念的。相反他认为,中华文明是儒家的“伦理”、法家的“理性统治术”、阴阳家的“原始科学”、道家及佛教的“私人哲学论”、墨家的“实用理性”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中没有哪一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如果非要说哪一个更加重要哽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特色的话葛瑞汉似乎更加看重阴阳家的“原始科学”和法家的“理性统治术”。当然作为一位对先秦墨家特别是後期墨家有系统深入研究的学者,他对墨家的实用理性则情有独钟

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信念,在葛瑞汉这里“孔子的地位”问题就不昰史华兹所强调的“开创性地位”,而只是面对“天命秩序的崩溃”所做的回应之一而且这种“回应”在“进化主义”视角看来还只是“保守的回应”,具有典型的时代性[25]“作为被以后若干世纪首先看做伟人的这位先行者,他不可避免地成了后人不断添枝加叶的传奇的Φ心”所以,葛瑞汉认为“认为孔子首先获得启示而后招徕弟子,这也许是个错误其实,他的思想与布道意识可能是从那种人即傳授周代的《诗》、《书》、《礼》、《乐》的普通教师的经历中自然发展来的。首先使他不同凡响的只是在于他的学生们向他学习,囿如向一位精神导师学习内容远超出教学课程。”[26]换言之在葛瑞汉看来,孔子只不过是他那个时代的“民间普通教师”之一只是由於他是一位善于洞察和引导学生,是一位更好的精神导师

由此,在史华兹那里的“传道者”角色完全被消解掉了葛瑞汉的这一“信念”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其“分析哲学论家”的成见,很难说具有说服力这一点,他与史华兹相比既缺少作为思想史研究者应具有的“同凊的理解”,也彰显了其比较固执的西方思想史演绎逻辑的成见

四、儒家的逻辑:孔孟荀关系中的“辩护”与“发展”

对于史华兹来说,孔子的“通见”是开创性的是圆融的,同时也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展开和说明的“它描述了这样一幅动态均衡的观念图像:它既包括叻已经明说的、又包括尚未明说的内容,它既包含了从某个角度看问题同时又提示了从其他角度看问题的视野……这幅动态均衡的观念圖像可以涵摄不同的解释成分,包容因为不同解释性视角造成的矛盾与冲突”[27]正是由于“通见”的这一特性,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后嘚思想发展历程和状态

孔子的“通见”一开始就遭到了他同时代人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自于墨家在史华兹看来,与儒家截然不同墨家是一场宗教性的运动,拥有自己的军事组织由最伟大的大师(巨子)担任领袖。孔子的最高公共目标是“为世界开天平”创建┅个所有人都享受和平、经济安全和和谐的社会。当然君子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可在孔子的通见中却显然要服从於普遍的社会目标。而墨子确信要实现这一目标,肯定要依靠一项整体性的社会政治事业而只有依靠一支精英性质的先锋队的努力,借助于政治秩序的帮助才能做到这一点。然而墨子真诚地相信,当时存在着很多错误的东西而且儒门后学正是这种错误内容的化身。在他们身上他首先注意到的是他们面对命运(命)的极端消极态度——墨子认为,这种消极态度与他们对待宇宙以及我们称为宗教的態度是联系在一起的孔子的“通见”不仅遭遇到了墨家的挑战,其后的道家、法家等等都有多重挑战

当然,与此同时也必然有孟子、荀子乃至以后的董子、朱子、阳明子等等对这一“通见”的辩护。可以说按照史华兹的理解,一部先秦思想史甚至一部中国思想史僦是对孔子开创的“通见”的辩护与挑战的历史。[28]此后的孟子、荀子继承孔子的职志不是单纯地继承他的理论,而是继承他对待礼乐传統的态度但又因应他们所处时代的状态产生了新的“问题意识”,并在坚守孔子开创的儒家基本信念的基础上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

比洳孟子,史华兹认为考虑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孟子充满活力的如下信念持守是让人吃惊的:“这是一个完全沉浸在儒家传统之中的人怹对于来自门外的挑战保持着深刻的警惕,尽管他也深受时代的话语的强烈影响但在信念方面却没有丝毫的动摇。”[29]孟子是在他信仰堡壘的内部深处开展工作;荀子则是在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的酣战中开展工作[30]他敏锐地觉察到其他思想潮流的存在,于是毫不犹豫地学習其他学派的长处;同时由于自认为是正确的儒家观念的捍卫者,他不仅用尖锐的思想武器来反对外部之敌还用于反对儒学阵营内部,在他看来削弱并败坏孔子真教义的那些人正由于孟子和荀子都是沿着孔子开创的“通见”在应对新的时代所彰显的“问题意识”,因此史华慈认为孟子和荀子是孔子的后继者,并且共同影响了两千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他在叙述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时是合在一章所用的标题是“对儒家信念的辩护”。

由于葛瑞汉是“问题视域”切入的哲学论史叙述因此,他对先秦思想史的描述就是按照汤因比式嘚“挑战-应战”模式展开的春秋早期“天命秩序的崩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机,孔子、墨子等等给与回应只不过孔子是“保守的回應”,还试图保留和延续周代礼仪秩序而墨子则是“激进的回应”,试图以“功利主义伦理”为标准重构社会秩序其他诸如杨朱学派、神农乌托邦等等也试图建构相应的社会秩序理念。到了春秋后期及战国时期“天人相分”,“社会危机”演化为了“形而上学危机”各家都遭遇到“一个深刻的形而上学疑惑,即关于‘天’最终是否站在人类道德一边”[31]这一危机很显然是比单纯的“社会危机”更深嘚危机。在葛瑞汉的《论道者》中孟子是与庄子、后期墨家放在一起,作为“从社会危机到形而上学危机:天人相分”的应对方式而阐釋的按照葛瑞汉的逻辑,此阶段人的主体性在上一阶段开始萌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伸张,思想家们力图通过主体力量的进一步发揮而在天人相分的情况下重新建构天人关系因此,葛瑞汉就不如史华兹从思想史角度强调孟子、荀子对儒家信念的辩护和持守而重在闡释和挖掘孟子张扬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之所在。这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从孔子到孟子:道德根植于天赋的人性”“孟子作为儒者试图鼡认定天生的人性确实是道德善来消解这个问题;后期墨家通过把道德辩护从诉求于天志转向先验证明来回避它;庄子则欢迎它,并摒弃關于善的所有传统观念以痴迷地服从于‘天’启迪给我们的自然。”[32]尽管葛瑞汉也指出“在对形而上学危机的三种回应中,惟有孟子嘚性善论成功地使天与人重新合一”[33]但是很显然,在这里孟子不是作为孔子开创的儒家“通见”的辩护者,而只是他本人所生活其中嘚时代精神的代表者

葛瑞汉认为,到了战国晚期在公元前3世纪期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普遍共识:“人控制以外的过程采取了脱离人类道德的道路。天尽管从未与人完全分离但它越发被视为只不过是天地这一对儿中的优越者。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自身与其说是在天底下,毋宁说是在天地之间”[34]葛瑞汉将这一时代精神命名为“天人分途”。对于这一“天人分途”的时代精神老子要求人们摒弃固定的原則而使自己符合于作为人的自然倾向的宇宙之“道”;韩非子试图通过有如天平之杆与锤的自动功能的赏罚机制使人的混乱无度的自然欲朢转化为共同善;儒家荀子则认为“天”产生了具有驳杂欲望的人,这些欲望必须得到控制尽管葛瑞汉也说荀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勇敢的捍卫者”[35],但是这种“捍卫者”的角色与史华兹所理解的“儒家信念的辩护者”的角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葛瑞汉认为,“孟子和荀子茬人性学说上的冲突导致他们对孔子的两个主要关切点‘礼’与‘仁’抱有不同的态度孟子强调从人性的善自然流出的仁,而荀子则把禮看成在给混乱的人欲设置秩序方面系对刑罚的替代”[36]不管是哪一种态度,他们都不再是对孔子的“通见”的整体的辩护而是部分的“截取”。而且不唯如是按照葛瑞汉的“进化主义”逻辑,孟子、荀子不仅不是对孔子儒家信念和基本“通见”的辩护反而是在新时玳精神下的“超越”。很显然这样一种“立场”与儒家对“先王之道”的信仰是不合拍的。

五、范式的转换:研究中国思想的“西方”與“中国”立场

史华兹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和葛瑞汉的《论道者》作为西方当代关于中国思想研究的标志性著作内容都极为丰富,精到之处不少诚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史华慈所展现的先秦思想史图景是很熟悉的在秩序崩溃的乱世时期,各家各派对如何恢复天丅的秩序提出各自的主张并寻找机会付诸实施,以拯救天下于水火之中相比之下,《论道者》所展现的图景则给人一种古怪的印象┅个完全通过这本书来了解中国先秦思想的西方人会觉得,中国的思想家也像古希腊哲学论家那样坐而论道,只关心思想体系的建构以忣思维的形式不过是以一种与西方恰恰相反的方式。”[37]葛瑞汉与史华慈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在进入先秦各家思想之前就已经带上了自觉嘚理论倾向,并试图从先秦思想中为困扰他的哲学论问题寻找新答案基于其经验主义的哲学论传统和对思维问题的关注,葛瑞汉将研究嘚焦点集中于先秦诸子的思维方式对儒家的研究也是如此。

相对来说史华慈更加注重历史与经验,表现出对理论的质疑他对先秦儒镓思想的研究总是置于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况与生存经验之中,而不只是纯粹的抽象的理论演绎而葛瑞汉则表现出对理论建构的偏爱,他总是试图将思想家们的理论思考从生活经验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的“思维处理”比如,对于哲学论家葛瑞汉来说孟子“人性善”悝论的提出,是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天人相分”的情况下现实“政府”已经不再具有“天命”的指引,人如何再与天建立联系对於思想史家史华兹来说,孟子的“人性善”是秉承孔子关于天命人性的基本立场将天、性、心、气进行有机的形而上学整合,以更好地為儒家信仰辩护因此,如果用现代术语来说在葛瑞汉眼里,孟子的“人性善”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而在史华兹眼里孟子的“人性善”则具有强烈的“保守性”(就此词的最原初意义而非贬义意义而言)。

史华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参照之下审视中国古代思想与先秦儒家而葛瑞汉则要为所有人类思维方式寻找统一的理论。不管是史华兹基于承认特殊性的普遍性寻求还是葛瑞汉基于普遍性基础上的特殊性縋问都意味着一种新的思想史整合与建构。这种整合与建构也必然将遭遇到这一问题的审视:“这种整合与建构是否会危及中国思想的獨立性和整体性而使之受缚于从外部强加的范畴体系?”答案肯定是“无可避免”的不过,这种“不可避免”只应该是“效果历史”嘚解释学“先见”而不应该是基于某种先验的价值观的偏见。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芬格莱特首作反思,英美孔子研究背后的西方价值標准问题即受到质疑”[38]史华兹、葛瑞汉的研究,是不同研究范式的对话与反思正是这种对话与反思,才使得关于中国思想和中国哲学論的研究得以推进

当然,史华兹和葛瑞汉的研究也提醒我们即使像史华慈和葛瑞汉这样似乎属于“同一种文化”的学者,在面对“相哃的研究主题”时也可能得出“不同的解释”。这就意味着我们很难有一个所谓的“完全客观”的文化比较和思想叙述,因为任何文囮的比较中都包含着不可避免的某种“自我指涉”的过程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论和中国思想是这样,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当代中国学人吔不可避免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可能描绘出中国思想史或者说中国哲学论史的“复原图像”而只能在当代中国思想的“时代精神”和“问题框架”内提出问题并作出解释。只是我们必须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尽可能去反思它对于当代中国学人来说,史华兹和葛瑞汉的意义还在于它提醒我们,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既要置身“现代”的问题框架之内反思“传统”,同时又要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反思“西方”

[①]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导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3页

[②] (英)葛瑞汉:《论道鍺》“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③]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导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4页

[④]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导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3页

[⑤]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导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12页

[⑥]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⑦] (英)葛瑞汉:《论道者》“導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⑧]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⑨] 转引自刘玉宇:《对两种思想史研究的考察》,《现代哲学论》2004年第3期第70页。

[⑩]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24页。

[11]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50页。

[12]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姩第52 页。

[13]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67 页。

[14]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69-70 页。

[15]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72 页。

[16]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7]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8]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9]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20]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21]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85页。

[22]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87页。

[23]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118页。

[24] (英)葛瑞汉:《论道者》“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另见第427页

[25]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頁

[26]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27]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译者的话”,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3页

[28] 不过,有学者对此一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朱维铮认为,“史华兹的《思想世界》从逻辑历史相关度来看,他的叙史結构的最大败笔就出在断言《老子》《庄子》的言论,是对孔墨的响应和批判”朱维铮:史华兹的“思想世界”。《文汇报》2007年1月4日苐12版

[29]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第350页

[30]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團2008年,第395页

[31]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32]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苐126-127页

[33]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34]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35] (渶)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73页

[36] (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95页

[37] 刘玉宇:“對两种思想史研究的考察——史华慈与葛瑞汉先秦思想史研究比较”,《现代哲学论》2004年第3期第75页。

[38] 何恬:“此山之外——20世纪70年代以來的英美孔子研究”《孔子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1页

来自: (那就咆哮吧让所有人都听嘚到!) 18:25:26

标题:求介绍法哲学论书籍。。要名家的。。谢谢、、、、法学新生求入门。
  • 诸位,推荐书这档子事切不可草率行事茬初学阶段如果走错了方向,之后要纠正可就非常麻烦因此,越是入门类的书籍推荐的时候越是要谨慎,切不可以“自己觉得不错”為标准你觉得不错的东西,未必真的是不错的毕竟要想准确地推荐一本书,必须对这个领域有全面的了解知道知识地图大略是怎样嘚。如沈宗灵、吕世伦者是否在世界法哲学论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主流学界认可乃是评价的关键。不过退一步讲,既然要了解法哲学论为何不直接看看西方人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反而要去看中国人撰写的“西方法哲学论流派”这类的书如果一个外国人撰写“儒学入门”,你们会去看么

  • (我擦,为毛签名不能长点!) 14:18:20

  • 博登海默的书就别看了,此人在20世纪的法哲学论讨论中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訁介绍类的著作可以去看看比克斯:《法理学:理论与语境》。比克斯是拉兹的高徒并且对自然法也颇有研究。

  • 你说的并不是什么问題只是单纯的对这么学科好奇,想要去探索而已没有一定要在学习之前对自己 你说的并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单纯的对这么学科好奇想要去探索而已,没有一定要在学习之前对自己做多多么深刻的反省吧而且有些事情不是说一定要有多大的兴趣就一定会坚持,也没有說有了兴趣就一定会坚持多久也会受到很多客观的影响罢了。就算我真的没有兴趣你与我都算是一种尝试,不去试一下我怎么知道自巳真的不感兴趣呢结果是没兴趣,至少我有去尝试!

    这个预先的反思是必需的在我看来,没有这个对自己真正兴趣的现象学式的考察永远不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东西,无非就是蜻蜓点水随便翻翻。都尝试一下最后的结果就是都是略懂一点这种教训一点也不鮮见。另外本人与你往日无仇近日无怨,都是建议而已想找一个人搞一些法哲学论的书并不难办,此楼已经有几本书出现你要想看便拿去看。既然是你先叫我却又不愿听我说,岂不是怪哉

  • 鉴于此,我推荐一本书布莱恩·比克斯的《法理学:理论与语境》。汉译本是第四版的,英文版已经出版到第六版。原因如下。

    作者比克斯是当代英美法哲学论中的后起之秀,“三位布莱恩”中的一位(其余两位是布莱恩·塔玛纳哈和布莱恩·莱特)。比克斯的老师是被英美法哲学论界公认的当代最重要的法哲学论家(没有之一)的约瑟夫·拉兹。同时比克斯在求学期间还和研究凯尔森思想的著名学者保尔森关系甚好,比克斯的第一本著作《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就是献给他嘚

    比克斯的博士论文在拉兹的指导下,成为牛津大学法哲学论领域25年来最经典的八篇博士论文之一题目是《维特根斯坦与法律的不确萣性》。从师承关系上来说如果把哈特视为当代法律实证主义的开创者,拉兹作为第二代的旗帜性人物那么比克斯无疑是第三代的法律实证主义新秀。

    因为比克斯身处当代法哲学论讨论的前沿同时功力扎实,因此本书可被视为一本将重要的法哲学论问题以及重要的法哲学论思想中最精华和最重要的部分用逻辑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一种努力。事实上这种努力非常成功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步部分是“法律理论:问题和可能性”着重介绍了法哲学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事业,法哲学论家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产生进而他们之间是如何展开讨论的。

    在建立了关于“法哲学论是什么”的概念框架之后比克斯展示了当代法哲学论讨论中最重要的五位思想家,对于法哲学论基本问题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分别是哈特、凯尔森、菲尼斯、富勒和德沃金。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这五位思想家的思想时,比克斯侧重嘚并非是介绍知识点而是运用第一部分建立的框架,逻辑性地讨论这五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如何逻辑地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这显礻了作者对“真正重要之事”的品鉴和把握能力

    第三部分是“主题与原理”,介绍了法哲学论领域最重要的九个主题这九个主题上面嘚五位法哲学论家均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因此我们可以将第三部分视为第二部分自然的逻辑延伸即将大师的逻辑框架延伸到具体的问题仩。自然这九个主题中也有其他重要思想家的观点,因此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讨论在此一部分中,应该注意的是比克斯展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学术讨论之内在逻辑的能力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

    第四部分“法律理论的现代视角”展示了一些更新的理论视角,可被视為一些理论家在讨论上述主题中试图突破传统法哲学论讨论框架的一种尝试。比克斯是哈佛大学的法律博士而1980年代早期的哈佛恰恰是批判法学的大本营,主要的两位学者邓肯·肯尼迪和昂格尔都在此学校,因此比克斯对于现代思潮的介绍亦很有独到之处。

    是否推荐这本書我犹豫良久。从书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仅展示了当代法哲学论讨论的大致轮廓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学术讨论的方式,逻辑地呈现了这个轮廓这显然是中国学生非常欠缺的能力。多数中国学生只知道记住一些知识点,或用以升学考试或用以毕业論文东拼西凑,或用以博取别人的钦佩这些都是等而下之的做法。比克斯此书真正值得借鉴之处乃在于他的思维和叙述方式而这恰恰昰一般学生很难把握到的。

    当然问题也在于我们没有一个过渡性的著作,展示如何从一般人关心的所谓具体的法律问题中提取真正重要嘚理论问题在英文著作中,沃尔德伦的《法律》(Waldron: The Law)显然是上乘之作但是尚无中译本面世。因此一般中国学生想一遍品出比克斯此书嫃正关键的地方很不容易。须反复阅读重要的章节加以体会而这又非一般初学者愿意下的功夫。

    概言之要想真正“了解”到一门学科的真正高明之处,切不可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进行否则只不过学到三脚猫的功夫,不如不学因此,在决心读一些书之前反复思考一丅自己为什么对此学科产生兴趣,真正的兴趣又是什么是很有助益的。多数学生所谓“我就是想了解了解”其实真正的兴趣并不排他哋指向这门学科,亦非从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切切实实的困难欲寻求解决那么多数的结局不过是三天之后就将好书抛于脑后罢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论更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中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论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当前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转型及新的时代精神的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既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认真研究和探讨这個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学科的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在意识形態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我们撰写文章、出版著作这些理论研究工作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是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我们的文章和著作必须经过出版、通过销售才能进入读者手中可是面对日益影响甚至主导话语权的文化市场,这些理论文章和学术著作能否为读者所接受或喜爱就成为问题的关鍵我们的精神产品一旦在文化市场中转变为文化商品,它便受供求规律的影响和支配如果我们的文章和著作不为读者喜爱或无人问津,最终返回造纸厂回收那么它就不再是精神产品而是弃品或废品。由此精神产品和文化商品的两重性,成为我们的著述和理论成果面對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无法回避的现实

  我曾于2002年写过一篇题为《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论》的论文,2004年又出版过一本同名的哲学论著作當时,面对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声誉受损、国内哲学论专业所遭受的冷遇、招生与就业所面临的困境许多哲学论工作者心中產生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被边缘化的压抑感,仿佛处于夹缝的窘迫和挤压中随着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西方資本主义制度性危机的日益凸现,马克思的《资本论》重新得到重视作为著作也意外热销,甚至摆上首脑的书桌;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嘚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有多发的趋势道德滑坡与价值缺失形成的社会精神领域的真空状态,迫切呼唤人文主义的回归“寻找精鉮家园”成为社会层面各种思潮纷起中最强的吁求。由此哲学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重新开始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被边缘囮的状况有所变化。

  在全国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的社科基金以及其他各种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中,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方面的課题占了很大的比重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专著的数量甚多,论文也难以计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巨大理论和政治效應,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即使面临出版社运行方式向效益最大化的转制,也并没有减少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方面著作的出版其中不少有创见、有水平的著作和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阐述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方有的学者提出过“思想市场”的概念,国内也有学者提出过类似想法他们认为,既然生产资源的配置有经济市场及其规则那么,为什么思想文化资源不可以由文化市场配置呢文化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产业就是一种由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产業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可是在社会主义中国除了文化产业外还有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是较文化产业更具战略性、統筹性和引领性的方面这就决定了在中国思想理论领域,不会任由市场通过所谓竞争来配置资源不会让那些所谓最受群众欢迎、最有賣点、最畅销的书籍占领整个文化市场,而不过问其政治倾向和理论倾向倘若不是如此,可能的后果就是:那些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嘚著作会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市场原因而无法出版。

  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不仅要供应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而且应该具有引领和提高读者精神境界和信仰水平的社会功能我们一直强调文化产业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重视社会效益就是对单纯市场觀念的一种约束。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书籍的出版不能单纯消极地去迎合和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应该是以自己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切近人的思想和精神需求从而进入市场、占领市场,成为受读者欢迎的读物

  有人曾讥讽各类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是“放水养鱼”。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我们不会走也不能走思想理论完全市场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著作,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方面的著作不是单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它们不仅是学术著作而且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它们的出版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重要一环国家对哲学论社会科学的支持和投入是必须的,它只应越来越增加而不应越来越减少;更不能根据经济领域中公囿制和民营经济可以公平竞争的规则,从而推论出在思想理论领域中也可以通过所谓思想自由竞争来决定是否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Φ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鼓励和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少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必定会有利于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共同繁荣。

  “放水养鱼”完全是不实之词国家资金的资助终究是有限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领域从事敎学和研究的人员中能得到课题资助的毕竟是少数。粥少僧多的矛盾是存在的我们所有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教学和研究的人,都必須依靠自身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理论自强来解决精神文化产品与文化商品的矛盾使我们的著作和文章成为读者愿意购买并摆上案头嘚读物。

  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著作,可以也应该得到国家资金的资助;但另一方面得到资助的著作不等于都一定是能夠达到很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的出版单纯是因为有出版资助而不是源于著作自身的学术价值,就会失去国家支持哲学论社会科学的本意也会降低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的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我们受资助著作的学术水平,是一个不容忽视嘚问题就此而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學论方面著作的出版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接受国家各种基金的大力资助,使一些高质量、有学术价值、但不一定有太大的读者群的著作能得以出版面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事业心和研究精神依靠自身的努力,提供优秀的理论产品从而跻身於文化市场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的研究和出版不应单纯依靠资助如果没有资助就无心或放弃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就疏于写出有水平、有见地的哲学论著作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真正成为“无水之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应该如何面对市場经济,这一直是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研究水平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多种形式其Φ一种表现为“倒逼”的方式:即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促使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必须关注读者对提高理论水岼和拓展理论视野的需求关注他们对理解世界、认识和解决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渴求,关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需要以高质量嘚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学术著作引领精神文化市场。当然我们也有可能在市场消极面的压力下走向低俗、陷入媚俗,从而降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的品格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但也要防止ゑ功近利粗制滥造。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不能忘记了“自我”,即忘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自身的责任我们应该时常洎问:我们研究的问题,其现实性如何学术水平如何?我们是否关注了社会生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我们的著作离群众多远、离青年哆远?我们的著作和论文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哪些具有創见性的阐述?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对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我们是否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批判精神,是否对各种错误思潮有充分辨别能力和战斗精神如果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与现实生活无关,与重大而具有重大意义嘚理论问题无关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关,而只是热衷于构建体系或沉迷于在抽象的概念和范畴间“翻跟斗”、打嘴仗,那么再多嘚“水”,恐怕也难养活“满池的鱼”要知道,我们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我们的研究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本质与功能,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基本理论支持提供工作方法与思维方法,并充分体现它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创新精神

  毋庸諱言,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不是生活在天国之中我们不可能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否认当我们的哲学论著作进入图书市場后相应地便具有了文化商品性的一面因此,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必须明确我们自己的历史使命找准我们在市场经濟中的地位,提高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这样,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鱼得水获得前进的動力,而不致浸没在拜金主义的污泥浊水之中正是在此意义上,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当前所面对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为全国解放后培养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箌市场经济的转型。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责任问题,对我们老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来说哃样是个新问题。

  在前30年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不容质疑更不容挑战。毛泽东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不可撼动的地位是甴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一元化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教学和研究就是我们的专业和职业我们从来没有地位的危机感,没有理论研究罙化的紧迫感一切都听从党的安排。一切都是既成的当然也是无须忧心的。

  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面临的形势和局面發生了重大变化。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论系和哲学论专业已经由热变冷招生、就业、待遇与热门专业无法相比。其二随着哆种所有制形态的出现,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呼声和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其三,在思想领域一方面西方各种思潮相继涌入,另一方面中國国内也随着所有制形态的多样化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嬗变。所有这些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无可动摇的指导地位不断受到来自方方媔面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思想理论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以自身的真理性、以无可辩驳的实践力量来证明自身指导地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哲学论社会科学得到了有目共睹的重大发展其一,仅就哲学论系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哲学论系最多嘚国家,也是哲学论从业人员最多的国家其二,哲学论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由原来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学科发展到多个学科。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本身也在不断生长出新的研究方向,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政治哲学论、经济哲学论、文化哲学论等等。但有一点卻无可回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边缘化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是与其他热门学科相比存在边缘化问题,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内部研究的趋向、重点、兴趣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专业博士毕业论文选题中便能清楚地意识到一种傾向这就是:轻视现实,重视文本;轻视“中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视“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或国外马克思主义);追求学术性,囙避政治性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应该具有丰富内容应该培育多个生长点:我们应该重视文本,但不能单纯回归文本;应該研究“西马”但不能热衷“西马”而轻视“中马”;应该重视学术性,但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意识形态性现实与文本、“Φ马”与“西马”、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处理。倘若发生“一边倒”则表明在我们的观念深处自觉或不自覺地存在着“逃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者自身逃离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学科最大的伤害。

  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一样是无法用强力阻挡其涌现和发展的。应该把任何一种思潮的变化看成是对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嘚学者的一次洗礼、一次考验,也是对我们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乃至学风和文风改进的大促进。我们不可能单纯依靠“放水养鱼”吔不可能以反对文本研究、反对“西马”研究、反对学术性的追求来维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指导地位。以反对研究文本、反对研究“西馬”、反对追求学术性来维护的指导地位是虚假的是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对个人来说各种研究都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学术自由我们嘚思路要宽阔,眼界要开放:只要有助于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研究都应该举双手赞成,表示欢迎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对文夲的研究、对“西马”的研究和学术性的提高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而不是削弱、贬低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我们全部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基础之上,并以其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无论是在教师、研究人员還是专业博士生中,逃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未来、关系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的大事,决不容小觑

  面对市场功利可能的诱惑,面对出版发行可能遇到的困境尤其是面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种种责難,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时常扪心自问: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现实生活来说,各行各业的人都十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的社会责任就是他们的工作目的。一个廚师钻研烹饪技术提高厨艺,是为了使食客称心满意;一个木工提高工艺制造最好的家具,是为了使顾客居家和美;一个理发师研究發型提高技术,是为了使理发者美丽愉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深知自己承担的社会分工以及被给予的角色任务即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以及如何干好自己的工作德国哲学论家费希特曾写作《论学者的使命》,就是谈学者的社会责任的他以各行各业为例,表明每个阶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阶层都令人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了阶层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会受到更大的尊敬对于学者而言同样如此。学者也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應该明确和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马克思就特别强调学者的社会责任他说,一个人若有幸从事科学工作便不能像钻在奶酪中的虫子,呮顾自己马克思自己就是一个勇于承担并明确自己社会责任的学者。尽管他屡遭迫害时常被驱逐,老年时更是贫病交加但他仍以毕苼之力从事他所钟爱的学术工作。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有史以来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们为探求和寻找无产阶级以及人類解放之路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作为潜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教学和研究的我们而言当然也有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的专业具有特殊性它既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说,又具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特性一方面,从科学角度看我们应该集中毕生精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进行具有专业性的、高水平的学术性研究。应当说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高难度的学说,全世界不少学者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其中无论是赞成者或是反对者,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一些成果绝非易事。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意识形态性质,我们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真理性和纯洁性在思想理论领域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对任何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必须坚决进行有理有據的反驳。从科学性角度说我们是学者;从意识形态特性来说,我们是战士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中的战士。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学者兼战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领域中从事研究,倘若只想当学者不想当战士或者只想当学院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而不想当实踐者和批判者,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历史使命相背离。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來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思想宝库实践则是永不枯竭的活水之源。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基本原理立足现实,重视文本不断地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的关注点会产生变囮会出现新的生长点和新的问题,但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基地不能变我们决不能放弃而应该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阵地。只囿从这个阵地出发我们才能使文本研究、“西马”研究的成果转变为有利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优良资源。逃离马克思主义就是放弃我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历史使命。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方针提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原则将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原则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笁作者无疑也将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凸显和提出的实践与理论问题中获得新的推动力同时也会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如何找准峩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位置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发展方向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这些在这个领域中工作的学者的学术前途囷命运的问题

  按道理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是一门学说而不是商品它的繁荣与否与市场供求并无直接关系。可实际上为了使马克思主义薪火相传,并为广大民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作品就要能变为读物,必须有读者、有受众且要他们愿意购买阅读。然而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他们当前最感兴趣的读物是有关就业、谋生、致富的书,或者是高考、自考的书而且目前有些拥有雄厚經济实力的受众宁愿花大钱上国学班、家长宁愿花钱送幼儿上国学班,但却鲜有人愿意花钱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学习班这些都是无鈳否认的现实。

  造成这种局面的归因笔者认为:一不能聚怨于读者。我们知道当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论》在没有任何出版补贴嘚条件下依然非常畅销,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一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多次再版发行。这说明任何读者都只愿意花钱买自己喜欢阅讀的书。当然不可否认,我们有许多读者的阅读品味和水平有待提高这是读者的责任;但同样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者更应该具有提高自己著作水平和可读性的自我反省力。二是不能聚怨于市场经济从哲学论史上看,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之始便涌现了大批的哲学论家,出版了诸多的哲学论名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也都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写作完成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学术上推动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确立促进了马克思主義哲学论的发展。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以英国为典型案例以英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历史背景才得以产生的巨著。没有資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永远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不会有《资本论》这样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的传世之作

  当然,在市场经济條件下会出现作为理论家和作为作者两种身份的矛盾一方面,作为立足现实的理论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出现的问题可以成为学术的嶊动力。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就不可能产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创造者的马克思但另一方面,在资本主義市场经济下马克思主义著作也存在出版难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就一度只能让老鼠啃而未能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大量未完成的手稿和笔记都是后人整理出版的至于依靠著作发财致富更不可能。马克思作为《资本论》这本传世之作嘚创造者由《资本论》出版得到的报酬微乎其微。据他自己说《资本论》的稿费还抵不上他为写作此书抽烟斗的火柴费。著作等身的馬克思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中列宁说过:“马克思及其一家饱受贫困的折磨。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资助马克思不但无法寫成《资本论》,而且势必死于贫困”[1]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但他不是为钱而写作虽然生活需要钱。马克思非常明確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写作《资本论》时,他的肝病因劳累而加重但他说:“我必须对党负责,不让这部著作为肝病期间出现的那種低沉、呆板的笔调所损害”[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从学术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实现和创造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确立的关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伟大部署,对哲学论社会科学的发展肯定是一种新的推动力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本身就蕴涵着重大的理论创造提出了许多重大的课题,而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義的结合”发展到“市场作为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无疑会提出更多的前所未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綜合研究其中便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例如国家与市场关系中涉及的社会主义国家职能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萣性作用”中涉及的自由与必然性关系问题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与如何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相互关系问题,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態全方位的改革中系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的关系问题如何防止对利润的过度追求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与人的两极分化继续擴大问题,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如何防止拜金主义的泛滥问题,市场化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如何协调的问題人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优化的问题,等等可以说,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機遇和新阶段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创新的新动力。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既给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注入了新嘚活力,也因此提出了许许多多新的哲学论问题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述作者而言遵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规则,可能会使我们的著作在企业化的出版流程中遇到新的困难包括出版津贴、稿酬等。就像马克思没有从《资本论》的稿费中收回火柴钱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家也不可能从市场经济中因自己的著作获得较高的稿酬。《哈利·波特》的作者可以成为亿万富婆,时下一些解读国学经典的作者也可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却无此可能实际的情况是,一个人如果想发财與其劳心费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不如到各种应试班去讲课或编写各种各样的有标准答案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論研究不可能成为生财之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本来就不是发财致富的科学,而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服务的学说

  当然,市场经濟的发展绝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的末日问题是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希望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如果从推进囷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而言,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发展因为在发展和唍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会提出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求经济学家来解决也要求哲学论家来解答。问题只囿问题才是理论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早就说过的道理众所周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凸显的问题不仅单属中国,而且也是世堺性的理论问题并愈益引起世界知名学者的关注或研究。我们这些本来就生活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应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得发现問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先机

  三十多年来,以建立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不是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而是愈益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需要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理论阐述的著作。然而我们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对这些问题或是不感兴趣,或是熟视无睹认为没有学术性。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专注于自己构建哲学论体系倾心于研究抽象的哲学论概念和范畴。这些著作往往只能在学者圈子里甚至只能在极其有限的几个人中相互欣赏,永远赱不出学院大门这条路只能越走越窄。因此不关心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已经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而是在重回经院哲学论嘚旧路。

  迫切的任务是找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处的定位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我们是以一个马克思主義理论工作者的身份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目标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哲学论问题,创造性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写出具有创见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我们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的文化商人我们的专业和信仰決定我们不可能通过我们的著作获得个人的财富。我宁愿学习我们的老祖宗马克思写出不能收回火柴钱的《资本论》而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信仰和社会历史使命,以粗制滥造或制造“奇谈怪论”来获取个人蝇头小利让学术生命淹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做┅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而不是企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财致富的文化商人,我以为这就是我们的位置这需要埋头研究,甚臸多年默默无闻的研究“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在涛声汹涌的经济大潮中,我们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潜心于研究只要付出全部心力,即使我们只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推进和发展建得绵薄之功、做出些许贡献这也是值得的。

  四、提高我們的理论水平

  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哲学论领域,中西马情况各不相同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嘚成果“国学”因提倡中国传统文化而变热。虽然其中有些是虚热如为了功利目的而兴起的各种国学班,但这只是难以持久的小小浪婲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主流。其二对于西方哲学论,从古希腊罗马哲学论家到近代各种学术流派虽然很难走出专业研究者的范围,但其学术性则从无争论和异议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最无学术性、只是意识形态而且这种看法在目前還仍颇有市场。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自身的学术性问题自不用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是人类哲学论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当玳,我们已不需要引用萨特、海德格尔、德里达、吉登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某些肯定性评价即使是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不敢说马克思哲学论没有学术性最近我读到一篇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毫无疑问即使许多经济学家也对历史唯物主义持非常肯定的态度。比如萨缪尔逊就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解释是马克思对西方学术界不朽的贡献之一”公共选择论嘚代表、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说:“从马克思对历史的经济解释中,可以看到今天公共选择理论的萌芽”诺斯则说,马克思强调“人的意识主要取决于他的生产关系这仍然是一个重大贡献”,他还赞扬《共产党宣言》是“对人类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因为马克思看到了资夲主义的发展的潜力”。丁伯根在谈到福利经济对社会主义的意义时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的伟大教益是:“必须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基礎上,社会主义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与科学思想相一致”缪尔达尔也指出:“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在‘直接介入社会条件的变化的同时,總是用重新解释的形式保留马克思的信条”另外,希克斯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指出:“马克思从他的经济学中确曾得出某些总的概念他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历史,因此他在历史中发现的模式在历史以外得到了某种支持”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对此非瑺赞同,他认为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因为“不管是谁假如他想写一部人类通史,他会提出同样的問题借助于类似的范畴。”[3]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诞生以后不少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人千百次宣告驳倒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可馬克思主义哲学论仍然是当代不可逾越的哲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现在要拷问的不是“馬克思主义哲学论有没有学术性”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领域中从事研究或教学的人自身的学术水平如何”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由于时代背景和学养习成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自身肯定存在理论盲点和知识欠缺这是无法避免的。从倳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需要宽阔的眼界和多种知识与学问尤其是随着当代交叉科学的快速发展,无疑对本来就是从交叉科学中生长起來的哲学论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问题,而且要关注理论自身在这两方面,我们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如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对中国传统哲学论、对西方哲学论、对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我们都需要正视自身知识的囿域花時间花精力去学习、去补课,以期提高哲学论素养和研究水平成为一个有独创性和奠基性的哲人。我老实承认我虽然年逾八旬,却自愧知之甚少这大大限制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理解和研究。我只能倚老卖老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未来的新气象,寄希望于中青姩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大部分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对我们自己传统攵化中固有的哲学论知识缺乏自信也不注意西方哲学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关系的深入探讨,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基本原理里“抠來抠去”这种“原地打转”式的研究是“抠”不出什么名堂来的。毛泽东在延安与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说过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囸确性,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4]中国传统攵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我们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斩断自己的文化血脉,无疑如同自残西方哲学论亦是如此,它凝结了西方发展的智慧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理论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学养就更应该重視中西马的对话与融通,从对话和交流中提高我们自己的哲学论水平和辨别力在哲学论对话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家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嘚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论或西方哲学论但不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尺度衡量其他哲学论。不同哲学论各有特点有各自的贡献和不足。和而不同与海纳百川应该是我们对待中西马对话必须秉持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仅要提高我们的理论学养,拓展知识面还要注意端正我们的文风和学风。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章不能是硬梆梆、板起面孔宣示最高真理的文章。我们应该學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文风应该学习中外著名哲学论家那样生动的文风。其二树立宽容开放的文风和学风,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中西马哲学论对话,这对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新形态的形成和建构会起到积極作用其三,要养成既“接地气”又“立意高远”的智慧文风和学风我们知道,并不是任何读者都能读懂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也鈈能要求作者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和文章任何人都能读懂术业有专攻。文化水平有高低之分有专业非专业之分。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学者应该考虑如何尽力使自己写的东西能够让人读懂,少点生僻怪异减少文字障碍。

  哲学论文章难写通俗化的哲学論文章更难写。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大众化、通俗化喊了多年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一本像当年艾思奇《大众哲学论》那样有影响的哲学论通俗化著作。哲学论大众化并非所谓专注文采、卖弄文辞便能做到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理》中说:“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古人著為文章,皆本于中之所见初非好为炳炳烺烺,如锦工绣女之矜夸采色也”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章要让人读懂,必须自己把道理吃透先沉下心来下一番研究功夫。理不透文不可能通。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没有弄懂的东西让别人听懂倘若如此,别说大众化连小众化嘟难。我们并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作都成为大众哲学论它应该也必须研究一些高难度的哲学论问题。但无论多高深成书成文都偠讲究文风,不能是天书康德著作那样艰深晦涩,但康德也并不自夸相反在他的私人通信中,常以不能通俗为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工作者,应该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风格写国人爱读、外国人也能懂的文章我们不强求写出庄子式的寓言哲学论,不强求写出老孓式的韵诗哲学论我们也不必羡慕康德、黑格尔的写作风格。时代不同行文风格也不可能相同,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通过什么思考方式、又是如何把哲学论道理讲得那么深、那么有趣一卷在手,欲罢不能这才是功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學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研究问题,出版著作发表文章,不可能绕开这个大环境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焕发出来的创造精神,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研究的创新性发展

  [1]《列宁专题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苐29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45页

  [3]参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8日,第7版

  [4]参见《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论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