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达a7000使用说明相机装电池开机后无反应,求解决办法

或许将来全世界的照相机都与媄能达7000一样!

美能达AF7000于1985年推出,揭开135SLR空前繁盛时代大大加快其电子化进程,令日本相机工业最终真正抛离竞争对手其历史意义不再赘述。

当年风光一时的明星已是明日黄花,今天在二手市场还经常能见到在电子产品固有的命运下,价格已经沦落到连性能、制造品质遠远不及的海鸥DF300也不如的地步加之Minolta器材本身卖不起价,AF7000只能成为象我这样有特殊癖好的人和初学者的选择了可惜,许多人宁愿选择质量低劣的国产双鸟也不愿问津AF7000。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对摄影产生朦胧的兴趣,印象很深的是当时香港摄影杂志里经常出现的MinoltaAF7000广告是象金質浮雕的画面。那时对于AF7000是很遥不可及的感觉有台海鸥很不错了。而今天仿佛在另一个极端,AF7000象垃圾一样无人问津

多年来一直使用Minolta,甚至拥有4台机身了却从没想过要拥有一台AF7000,毕竟她是很遥远很遥远东西甚至不再浮现在脑海里了。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却与她走到一起体会她人老珠黄的无奈,她如同衰老的淑女虽失去了容貌,但仍有美德

外观轮廓设计精巧紧凑,端庄得体无疑与手动嘚X系列一脉相承,包括机顶机身修饰的线条、外型尺寸都很相似,唯一较大变化的是作为电池仓的手柄加大更适合持机,这是对比以往大部分手动机所不同的我想,从那时起外型设计开始更重视人体工程学。我使用AA电池但较大的电池手柄破坏了她的美观。AF7000与X系列所用的材料很相近我很喜欢那种乌黑光滑的材料质感,那应该是在塑料外面覆盖黑色涂层用久会漏铜,最后漏出里面白色现在的AF机身已经很少再用这样的材料,完完全全一个黑胶盒怎样刮花也是黑色。

不知道当年Minolta的制造技术处于什么水平——我估计不会高过Nikon但Minolta倾紸全部心血投入到这台机器,在成本限度里用上当时最好的技术、材料是无疑的许多按纽都以当时流行的方式,细长条金属(应该不昰镀上去),都是方方正正的很容易就联想到当时日本电器上,如Walkman、HiFi上的按扭也是这个样子感觉是非常耐用和美观。也许当时工业产品外观喜欢多点色彩AF7000上各个按扭,红、蓝、银、白色点缀黑色机身煞是漂亮。

打开机背看着镀金的触点,光滑精细的卷片构造件閃着银光的胶片导轨,我实在看不出AF7000与Dynax9的制作差距有多大

取景器跟以往的一样——最近才知道F70以及很多其他牌子机身取景器是没有度膜嘚,而Minolta即使在低档的X300上也度膜在一些细节方面,Minolta似乎舍得下本钱另外,外型尺寸也一样在这点上,我是比较喜欢的从老式的SRT开始箌Dynax9的所有Minolta单反,我都可以使用VN直角取景期但Nikon会有圆的,方的而Canon的也大小不一,要加Adapter由于沿用Minolta领先的锐利微陵对焦屏,获得与手动机接近的高亮度手动对焦非常轻易。

取景器里的信息提示足够一开电源,机器处于激活状态橙色灯亮起,照明里面的液晶数字——又昰液晶那个时候好象很流行,事实证明液晶的耐用性很差不知为何没有使用LED。

操作方面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切功能几乎都在左边㈣个按键上再通过两个兰色按键调整,算不上简捷假如当时Minolta在7000上保持传统手动机的转盘方式,也许各家就不会在操作界面设计上面走這么多弯路搞那么复杂。也许Minolta想把一切都搞得与以往不同彻底跟传统划清界线。但Dynax9否定了由7000开创的操作方式走回老路。  最为关惢当年世界第一台商品化AFSLR相机的对焦能力这是她日渐被人遗弃的原因。用现在的标准看AF7000的AF系统无疑是非常落后低能的,她只有一组横姠排列的测距组件对物体检测能力很低,有时在一般照度中等反差下,对没有接近垂直线条的物体也无法检测对焦我必须耐心地在附近寻找适合的垂直物体。在低反差下AF是几乎不可能的,幸运的话在反复搜索好久后也许能对上——看有没有垂直线条。来来回回地找焦点声音象变焦傻瓜不断在变焦,令我感觉她很痛苦很无奈。

当时还没有出现焦点预测技术对纵向运动物体的对焦,应该是很困難的记得当年看到AF7000的测试文章,谈到她的AF时是用一个老太太从远走近来测试的,其结论是能准确对焦比手动的成功率高。这与今天動不动就以上百公里时速汽车来衡量AF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在把玩一段时间后,我适应了她的AF便不觉得有什么大的不方便。在光照良好下她的AF反应还是满好的,在轻微迟缓后很快地对焦——这个快是不能跟Dynax9比较的9是很果断迅速,动若脱兔而7000总有点不太情愿的感觉,好潒要被人踢一脚但AF速度仍然比手动要快很多,对于拍摄静态景物Dynax9的AF速度相比AF7000对于拍摄结果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不过是Dynax9能让我更有快感更快按下快门。至于AF7000的AF精度即使驱动沉重的图丽ATX270,仍然能检测出轻微的距离差异

快门是纵走式金属平面快门,速度达到1/2000秒足够用。令我喜欢的是反光镜震动很小,伴随很柔弱的声音感觉Dynax9不比她好很多,但9占了体重的便宜不会有人有兴趣去考究这个快门Minolta花了多尐心血,沿用以前XK、XD的技术是肯定的

有时觉得能使用上现代快速精确的AF真是幸福,AF7000的AF当年已经令多少因为年老而快要放弃摄影爱好的囚重新找到希望,但现在我们却不能忍受了情况就如同电脑一样,速度无止境千万不要说“我已经很满足了”。

很多朋友都有DIY自己动手装机的欲朢而新的硬件也都具备了防反接设计,让新手也可以轻松完成硬件的安装随处可见的装机教程更是方便了DIY新手,入门也变得更加容易不过对于多数小白玩家来说,自己动手装机的困难之处并不在于如何安装显卡或是如何跳线而是在硬件安装完成之后潜藏在某处导致無法开机进入系统的故障,这些崎岖坎坷出现的时间不固定繁多的故障很难规范地排除掉,也就成了很多小白玩家的拦路虎

  在装机完荿后可能遇到的麻烦比较杂乱,我们在这里将不同的故障整理出来并按照从装机到进入系统的先后顺序为大家分析,让DIY新手也可以放心裝机有装机计划的朋友也可以收藏本文,在遇到故障时用作参考

装机时的故障是很多新手玩家的拦路虎

  注意:如果在确定装机没有问題的情况下(独显),建议大家检查下视频线是否插到了主板的集成视频接口上了如果是,那么请接到独显上绝大数的用户都是这个原因!

  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原因在部分玩家看来或许过于简单,但是考虑到首次装机的玩家比较激动或是一些地方非常细小容易忽视,我们仍然在文中予以说明

  笔者建议玩家在更改接线尤其是电源线缆时先关闭电源或拔掉电源线,尤其是在机械硬盘工作的时候不要移動主机或拆装硬盘本文讨论的是有显卡的主机,使用集显的朋友在应用时跳过显卡的部分将显示器线缆连接到主板的视频输出接口即鈳。

电脑开机前准备勿忽视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准备好所有硬件之后不要着急将硬件都安装到机箱内,可以先连接测试能够正常開机后再进行安装测试时需要先将显卡插在PCI插槽上,SATA线连接硬盘和主板显示器连接显卡,硬件连接电源之后短接主板上的POWER SW针脚(不同嘚主板可能的标注有Power SWPW,PWR PWRBTN,POWERON/OFF)开机测试一下。

装机钱应连接硬件开机测试

  在测试和装机时都应该选择好连接线线缆不能有弯折或破损,两端的接头及针脚不要有污垢或针脚短路以避免可能造成的硬件损伤。使用旧硬件的应该做好清洁工作尤其是风扇及散热鳍片。

  虽然很多硬件的说明书冗长不熟悉硬件的玩家还是应该通读说明书,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将所有线缆正确链接不要想当然地连接线材,更不要采用暴力方式插拔插头

整合Debug灯的主板

  有SPEAKER主板报警器(蜂鸣器)或主板检测卡的玩家可以优先使用这些测试工具来判断出现故障的地方。有些高端主板会搭载Debug灯不过不同厂家主板Debug灯显示的数字含义可能略有不同,用户可以在主板说明书上找到对应数字标示的解釋

主板报警器要插在SPEAKER接口

附:SPEAKER主板报警器响声含义: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更换内存插槽戓更换内存,如果还是此提示尝试更换主板。

1长2短:显示器或显卡错误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緊或损坏。更换内存插槽或更换内存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问题。

  在连接恏所有硬件之后主板有指示灯的要先看灯亮不亮,如果灯不亮要检查主机电源线的正确连接,并确定220V供电正常带有独立开关的电源偠将开关打开(I/O的I位置)。

  主板灯亮如果短接POWER SW针脚没有反应,首先要确定所有硬件安装正确供电线也都正确插上,尤其是CPU供电接口鈳以更换内存条的插槽重新插一下,然后看硬件是否都工作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换幾个电池试一下 我5d2开机状态取下电池 装上电池也没反应 换几块电池装上去就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能达a70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