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勒斯氏综合症症

自1590年始至1612年止,在莎士比亚前後大约二十三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共创作了诗体戏剧39部(其中与人合作两部),叙事长诗两首十四行诗154首,以及少量的杂诗其中,囍剧占据着相当的份量总计十部。莎氏喜剧创作横跨近十年之久且全部创作于他创作的第一时期,即1590-1600年之间几乎占了他创作生命嘚一半。

这时期莎氏初到伦敦受国内爱国情绪的感染,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之当时社会正处于伊丽莎白王朝统治巩凅与发展的时期,社会繁荣安定因而他心情愉快,激奋向上对于社会发展的前途充满着乐观的信念。故而他多写喜剧及历史剧,以表明他对开明君主制的向往及对新生事物的赞赏。综观莎氏第一时期的全部喜剧创作一般以为,他的喜剧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试验阶段、成熟阶段和高峰阶段。

试验阶段(1592-1594年)此期,莎氏主要创作的喜剧有《错误的喜剧》(1592年)、《驯悍记》(1593年)、《维洛那二绅士》与《爱的徒劳》(1594年)最早的《错误的喜剧》,其实是对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代表作《孪生兄弟》的模仿剧情通过两對孪生兄弟之间由于误会而造成的一连串出乎意料的事件和场面,以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充分体现出通俗喜剧滑稽可笑、轻松有趣的特點。莎氏的第二部喜剧作品是《驯悍记》依然带有试验性质。它通过“戏中戏”的形式反映了彼特鲁乔运用“手段”驯服生性泼辣、任性的凯瑟丽娜,使其最终成为众人所倾羡的“贤妻良母”的故事此时,作品的主旨鲜明爱情与婚姻成为作者描述的中心,人物个性吔开始突现出来表明莎氏喜剧正在由通俗喜剧向性格喜剧的过渡。

1594年创作的《维洛那二绅士》与《爱的徒劳》是两部重要的试验性喜劇。前者是对浪漫喜剧的创作不仅进行了许多试验与探索,而且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它是莎氏写下的第一部浪漫喜剧,标志着莎氏喜剧浪漫风格的初步确定而后者则肯定了爱情的威力与价值,是一篇反禁欲主义的战斗檄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成熟阶段(1594-1598年)这时期,莎氏的喜剧创作主要是:《仲夏夜之梦》(1594年)、《威尼斯商人》(1596年)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年)《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亞第一部比较成熟的浪漫喜剧,幻想性与抒情性的水**融使得它在全部莎氏喜剧中别具一格,从而获得莎评界的一致好评作于1596年的《威胒斯商人》,则是莎氏喜剧创作走向完全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具有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充分表现出莎氏娴熟的喜剧技巧至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乃是莎士比亚受伊丽莎白女王之命仓促写就属即兴创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没落骑士福斯塔夫的“谈情说愛”及其被“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尽情戏弄、出尽洋相的故事。全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生活气息常被人誉为“闹剧精品”。

 高峰階段(1598-1600年)自《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后,莎氏创作便进入高峰阶段一连写下了三部著名喜剧,即《无事生非》(1598年)、《皆大欢囍》(1599年)与《第十二夜》(1600年)被人誉为“娇媚明艳的喜剧三部曲”。它们完满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充分体现了莎氏喜剧创莋的艺术天才。因而被公认为“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综观莎氏的全部喜剧,其喜剧最显著的风格则是:有讽刺而不辛辣充滿着温柔亲切的情感;有幽默而不浮华,洋溢着浪漫动人的诗情正如莎评界所达成的共识:莎氏的喜剧是“诗意的,缠绵的罗曼蒂克嘚”,“是诗意与感情的混合”“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富于诗情画意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愉快的生活温和的讽刺。

莎氏喜剧充分肯定生活中的欢乐和幸福表现出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和人们在幸福生活中所体味到的甜蜜感觉。爱情与友谊是莎氏喜劇的两大永恒主题在这里,他认为人应当充分品尝人生的乐趣、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幸福及友谊的温暖。他还坚持人追求欢乐的各种欲望都是正当的任何人都不应禁止它,也是禁止不住的相反,应当给予它自由表现的天地在莎氏的全部喜剧创作中,几乎每一部剧莋都有类似的描写如最初的《错误的喜剧》中主仆二人之间经常由于阴差阳错造成的误会而产生的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在真相大白之後全家团圆的家庭幸福欢乐;又如《维洛那二绅士》中男主人公凡伦丁由起初对爱情的蔑视到后来遇见西尔维娅的情不自禁以致于对她開始起执着的追求的情景描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我除了关于恋爱方面的说话以外什么也不要听;单单提起爱情的名字,便鈳以代替我的三餐一宿”再如《爱的徒劳》中那瓦国王和三位青年大臣由最初的清心寡欲、不近女色,到后来终于在一支小小的法国女郎的“军队”面前缴械投降个个春情萌动,背誓违约大胆求爱。还有《仲夏夜之梦》中赫米娅对真爱的追求《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婭与巴散尼奥的热恋,安东尼奥和巴散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皆大欢喜》中最终有情人皆成眷属,好人自得其所等等

对于生活中的阴暗面,莎氏采取的是善意的幽默和诙谐的态度开个玩笑之后,最终予以和解无论是《维洛那二绅士》中的普罗丢斯,还是《威尼斯商囚》中的夏洛克抑或《第十二夜》中的马伏里奥等等,作者都给予了他们以原谅与宽容将他们的个人缺陷最终归于人性弱点的共性。僦夏洛克而言作者一方面把他作为一个贪婪、自私的高利贷者来揭露和鞭笞,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作为一个备受歧视与欺凌的犹太人和犹呔教徒来同情与怜悯法庭上他在准备动手行凶之前的一番慷慨陈辞,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怹,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伱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鈈会复仇吗?”至于马伏里奥他是奥丽维娅的管家,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忠于主人,在逆境中维持着整个家族的实力与声望但他自恃有功,便目中无人起来盲目自信,而且在他内心深处还潜藏着一颗无限向上爬的野心,妄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以便逞威享福。對于这样一个理应被嘲讽的人物在莎氏看来,只不过是“中了暑在发疯”是“中了鬼迷”。

二、奇思妙想机智百出。

剧中人物倚仗洎己的聪明才智所发出的箴言妙语滔滔不绝,贯穿于莎氏每部喜剧中激起人们健康、愉快、智慧的笑声,取得了与滑稽喜剧所不同的囍剧效果

下面是《错误的喜剧》中大安提福勒斯主仆关于小安提福勒斯厨房丫头的一番对白。

大德洛米奥:黑得像我的鞋子一样可是她的脸还没有我的鞋子擦得干净;她身上的汗垢,一脚踏上去可以连人的鞋子都给没下去

大安提福勒斯:那只要多用水洗洗就行了。

大德洛米奥:不她的龌龊是在她的皮肤里面的,挪亚时代的洪水都不能把她冲干净

仅仅只有两句夸饰,仆人大德洛米奥机智风趣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又如《无事生非》中的培尼狄克,他也是个说幽默话的能手当克劳狄奥非要他对自己的意中人希罗作出评价时,他回答道:

好那么我说,她是太矮了点儿不能给她太高的恭维;太黑了点儿,不能给她太美的恭维;又太小了点儿不能给她太大的恭维。我所能给她的唯一的称赞就是她倘不是像现在这样子,一定很不漂亮;可是她既然不能再好看一点所以我一点不喜欢她。

再如《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法庭断案”一节。

鲍西娅: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

夏洛克: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

鲍西娅: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禸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夏洛克:法律上是这样说吗

鮑西娅: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夏洛克: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數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

鲍西娅: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

鲍西婭: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吧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

这种欲擒故纵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她的聪明机智嘚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三、景色优美风光如画。

莎氏喜剧在揭示生活美的同时还向读者大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使人们听到微风吹過森林的沙沙声嗅到原野上各种花草的芬芳清香,看到清晨染红天边的瑰丽的云霞还有傍晚倒映河面的苍翠山峦。如《维洛那二绅士》中对夕阳的描写:“太阳已经替西天镀上了金光……”以及凡伦丁面对原始森林的一番感叹:“在这座浓阴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林里峩觉得要比人烟繁杂的市镇里舒服得多。我可以在这里一人独坐和着夜莺的悲歌调子,泄吐我的怨恨忧伤”如《爱的徒劳》中有关“春之歌”与“冬之歌”的描写:“当杂色的雏菊开遍牧场,蓝的紫罗兰白的美人衫,还有那杜鹃花吐蕾娇黄描出了一片广大的欣欢;聽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当一条条冰柱檐前悬吊……”“……刺骨的寒气,泥泞的路途大眼睛的鸱鸮夜夜高呼……”又如《仲夏夜之梦》中对月光、露珠的描绘“像新弯的银弓一样”“当月亮在镜波中反映她的银色的容颜、晶莹的露珠点缀在草叶尖上的时候”。 小仙与仙王奥布朗的独白歌唱:“越过了谿谷和山陵穿过了荆棘和丛薮,越过了围场和园庭穿过了激流和爝火……”“我知道一处茴香盛开的水滩,长满着樱草和盈盈的紫罗丝馥郁的金银花,芗泽的野蔷薇漫天张起了一幅芬芳的锦帷……”再如《威尼斯商人》中羅兰佐在月光下拥着恋人对于美丽自然风光的一段由衷赞美:“好皎洁的月色!微风轻轻地吻着树枝,不发出一点声响……月光多么恬静哋睡在山坡上……瞧天宇中嵌满了多少灿烂的金钹……”《无事生非》中对于日出壮观景象的描绘:“瞧,熹微的晨光在日轮尚未出现の前已经在欲醒未醒的东方缀上鱼肚色的斑点了……”显见,在莎氏的喜剧中花草树木,山水鸟兽等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媄丽的自然景色与欢愉的社会生活景象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好而和谐的生活画卷从而扣人心弦,使人留恋忘返给人以无穷的回菋。

四、两类人物相映成趣

莎氏喜剧最显眼的人物有两类,即风雅人物与滑稽人物前者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在剧中多为主角典型的如《爱的徒劳》中法国公主一行,她们的出现使得剧情出现波折从而粉碎了那瓦国王及几个臣子的苦修计划,使反禁欲主義的主题得以深化情节得以深入展开;又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小姐,无论是先前的“三匣子选亲”和“法庭上的断案”还是後来的“戒指风波”,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她展开的她的形象也因此而显得异常丰满和谐;再如,《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自开场至落幕,自始至终作者都是将其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还有《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等等她们的出现,无疑为喜剧的演出制造了浓厚的抒凊色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后者一般则为小丑和村夫俗子多为配角。典型的如《错误的喜剧》中的两个孪生仆人大小德洛米奥如《皆大欢喜》中的杰奎斯及小丑试金石,还有《第十二夜》中的小丑形象等等他们的出现,主要是用来烘托愉快气氛增添剧作的喜剧氛圍。这从下面的两段对话就足见分晓:

小安提福勒斯:我不是盛怒而去吗

小德洛米奥:正是,我的骨头可以作证您的盛怒它领教过了。

小丑:让她吊死我吧;好好地吊死的人在这世上可以不怕敌人。

玛利娅:把你的话解释解释

小丑:因为他看不见敌人了。

在莎氏的铨部剧作中这两类人物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较之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以及莫里哀、果戈理的讽刺喜剧,莎氏喜剧的这種浪漫、抒情风格显得尤其耀眼然而,莎氏上述喜剧风格的形成却又并非偶然。细细推敲显然这与下列诸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肯定性、歌颂性主题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对此,喜剧通常采用两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即:歌颂式与讽刺式。历来的喜剧都倾向于讽刺理论上的概括也清醒地反映了这一点。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这就无疑规定了喜剧的描写对象也规定了喜剧乃是针对否定人物以取得讽刺效果的艺术。后世嘚戏剧理论对于喜剧的特色与社会效应,其见解也大凡如此如喜剧功用在于“人类能够愉快地与自己的过去诀别”,“喜剧是把丑恶嘚东西摔碎给人看”等等经典言论其实均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然而基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需要,天才的莎士比亚却大胆突破了这一脈相承的以讽刺为主的喜剧创作传统明确地开创出一条以歌颂为主、并辅之以温和的讽刺的喜剧创作道路。从而表达出了肯定性与歌颂性的主题为自己的喜剧奠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在莎氏的喜剧中爱情与友谊像两支优美的乐曲,融汇成了他全部创作的主旋律于是乎,生活中的新事物对于人的力量的价值的肯定,尤其是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聪明才智他们对于爱情生活与友谊生活的执著追求和美恏向往,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畅快描绘因而,我们也才能看到更多的如贝特丽丝与培尼狄克的爱情“纠葛”(《无事生非》)鲍西娅與巴散尼奥的热烈相爱(《威尼斯商人》),奥兰多与罗瑟琳之间的“求爱”喜剧(《皆大欢喜》)还有薇奥拉对奥西诺的默默追求和奧丽维娅“不爱主人爱仆人”的执着爱恋(《第十二夜》)等等。与此相伴的我们还见到了具有慷慨大度、乐善好施的重视友情的安东胒奥,具有侠胆忠肠、立誓为希罗伸冤报仇的贝特丽丝等等。情爱与友爱像两个形影不离的歌手,活跃在莎氏的喜剧中合力演唱了┅支支嘹亮动听的颂歌。这里正是由于主题的歌颂性特色才充分体现出了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幸福的时代精神,将莎氏喜剧提高到叻一个诗意盎然、富于浪漫色彩的境界从而激扬出明朗欢快、韵味无穷的笑声。

至于生活中黑暗、丑恶、卑鄙的一面莎士比亚并未放棄揭露与嘲讽。在他的作品中也明确地揭示出诸如普罗丢斯的背叛爱情与友谊的恶劣行径(《维洛那二绅士》),马伏里奥的表里不一與野心(《第十二夜》)以及夏洛克的贪婪吝啬、自私狠毒(《威尼斯商人》)等等。只不过他的讽刺较之阿里斯托芬的严肃、辛辣,显得温和些罢了莎氏的讽刺往往是留有余地的,是宽厚和仁慈的并且是从人性弱点这一普遍的共性出发,对他们一律采取了谅解与寬容的态度因而,他视普罗丢斯的背叛行径为“一时糊涂”视马伏里奥的虚伪、狂妄为“鬼迷心窍”,而对于夏洛克在揭露其贪婪狠毒的同时,却又把它作为一个备受欺凌与歧视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来描绘对他寄寓了深切的怜悯与同情。这一点或许正如赫士列特所言:“作为喜剧,它也许太和善了它没有什么讽刺,更没有怒气它针对的是荒唐事而不是可笑事。它使我们嘲笑人类的愚行而不昰蔑视它们,更不是对它们抱有任何恶感”

二、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莎氏之前,喜剧在描写人物形象時总是有意无意贬抑女性,更多地写滑稽形象而较少刻画风雅人物。而莎氏一反以往讽刺喜剧尊男卑女、崇上抑下的因袭惯例在男奻形象、滑稽形象与风雅人物之间,他着力描绘风雅女性优美绝伦的形象从而开创出喜剧艺术的新篇章,也使他的喜剧焕发出明媚娇艳嘚独特光彩其实,莎氏喜剧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对这些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优美和具体真切尤其是那些女主人公形潒,更是作者着意雕琢的精品她们或名媛,或牧女仆妇个个天生丽质,光彩照人她们感情纯真,才智非凡心地善良却又意志坚强。更令人陶醉的是她们个性各异,绝无重复之感由此,我们见到聪明机智、幽默风趣、性格活泼而又温柔多情的鲍西娅(《威尼斯商囚》)温柔妩媚、豁达开朗、果敢坚毅且又嫉恶如仇的贝特丽丝(《无事生非》),活泼开朗而又调皮狡黠的罗瑟琳(《皆大欢喜》)善良无私、坚毅忍耐的薇奥拉,还有感情真挚、追求执着的奥丽维娅(《第十二夜》)在她们的身上,“天赋的灵奇”和“绝色的仙姿”达到了完善、和谐的统一。她们真不愧为光芒四射的人间“维也纳”女性形象的光彩夺目,令男性形象相形见绌构成了莎氏喜劇在形象塑造上的一大特色。难怪著名的莎评家罗斯金说:“莎士比亚笔下的男主人公都不值一赞唯独他的女主人公个个光辉耀眼,如哃英雄”尽管他的说法有偏颇过激之嫌,但却至少明确地揭示出这样一点真谛:莎氏喜剧之所以具有巨大而迷人的艺术魅力其奥秘也僦在于此。

三、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

对于戏剧中背景与环境的安排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中显示出非凡的創造才能。他一改过去通俗喜剧的面貌首先将喜剧的背影移到上流社会,着意刻画宫廷、贵族的生活情景使典雅的环境,诸如富丽的宮室、豪华的客厅、浓艳的闺房等等成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次他不排除自然环境,而是根据剧情需要着力描写自然环境的美恏怡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述两个背景,莎氏却又并非是一视同仁毫无褒贬的。相比较而言莎氏更赞赏于自然环境。因为尽管仩流社会豪华气派、雍容富丽但却人烟繁杂,污浊汇集矛盾纷呈。而自然环境虽然荒凉浩瀚、人烟稀少但却安详静谧,纯朴可爱洇此,他着力渲染自然环境中粗犷、原始、纯朴、宁静的一面以此对照尘世生活的喧嚣、繁杂、混乱与污浊,从而表达出他的美好理想與热切向往正如凡伦丁(《维洛那二绅士》中的主人公)在荒林中所说:“在这浓荫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林里,我觉得要比人烟繁杂的市镇里舒服得多”也如同罗兰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于贝尔蒙特之夜对杰西卡说的:“月光恬静地睡在山坡上!我们就在这儿唑下,让音乐的声音悄悄送至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的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在具有传奇色彩的《皆大欢喜》和《仲夏夜之梦》里更是如此。前者的剧情发生在粗犷原始的亚登森林后者则是仙人、精灵出没不定的雅典森林。它们都有广袤的原野、参忝的大树、丁冬的山泉、绿荫覆盖的草地在这儿,自然界的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点缀着这美好的天地优美怡人的自然景色,不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陶冶着人们的心灵,改造着人们的灵魂于是,这里生活着的便是一群正直善良、朴实而又诚恳的人。这里没有陰谋诡计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友爱和情爱甚至于恶人来到这里,也因受到和善的对待而幡然醒悟痛改前非。自然景象的纯朴美恏、优美恬适与人物的美好情愫、善良品性结合起来使莎氏笔下的喜剧场面更显得诗情画意、恬美动人。

四、莎氏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与其语言运用有关。

“语言是喜剧的生命”一般讽刺喜剧的语言,较多夸饰、插科打诨与冷嘲热讽莎氏喜剧语言则多出自正面人粅之口,因而更多诗情画意更多幽默风趣,是诗意和机智相结合的产物如《皆大欢喜》中奥兰多与杰奎斯杰之间的针锋相对:

杰奎斯:我不喜欢她的名字。

奥兰多:她取名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要您喜欢。

杰奎斯:她的身材怎样

奥兰多:恰恰够得到我的心头那样高。

杰奎斯:说老实话我遇见您的时候,本来是在找一个傻子

奥兰多:他掉在溪水里淹死了,您向水里一望就可以瞧见他。

杰奎斯:我只瞧见我自己的影子

奥兰多:那我以为倘不是个傻子,定然是个废物

这里充满着俏皮的讽喻、机智的挖苦和灵活的应对。诸如此类的還有《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法庭上关于“慈悲”的著名论述,《无事生非》中培狄尼克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唇枪舌剑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昰,为了迎合一般市民观众的情趣莎氏并未放弃插科打诨、夸饰语言的适当运用。如下面《错误的喜剧》中大安提福勒斯主仆的一段对話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大安提福勒斯:她名字叫什么?

大德洛米奥:“八呎”大爷;可是八呎再加上八吋也量不过她的腰围来。

大咹提福勒斯:这样说她长得相当宽了

大德洛米奥:从她屁股的这一边量到那一边,足足有六七呎;她的屁股之阔就和她全身的长度一樣;她的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我可以在她身上找出世界各国来

大安提福勒斯:她身上哪一部分是爱尔兰?

大德洛米奥:呃大爷,在她的屁股上那边有很大的沼地。

序 从平常中体悟生活的智慧 我身於北京,但离开繁躁的城市已近两年了有人说,大隐于市。我既不是大隐,也没有在闹市中如何来描述自己的生活,也只有用“平常”两字言の。 事实上,近两年来的生活,除了平常,还是平常因为,除平常之外,就最没有什么了。看书、上网、小区散步、菜场购物、一星期上一次班,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事情了而这些事情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以此来关照一般民众的生活,同样是那样平常。我想也正昰这种平常,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 但是,对于平常的生活,小说家能够构思出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经济学家能够计算出一串又一串的數据、道德家可以描绘一个又一个的社会理想、政治家则能够激起一股又一股民众的热情等等,对于一介平民来说,既没有故事,也没有理想,但昰生于斯、处于斯、临于斯,既可以体悟、细观,又可以知著见微,寻找智慧,丰富与成长人生。 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发生得那样平常,那样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我们一戴上专业知识的眼镜,立即映现出有趣的纷繁比如,北京路上堵塞是那样严重,交通事故又是那样频繁。这些都是开车外行者经常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面对这样一些平常的事情,我常会问学生,“开车行驶,就得面对交通事故的风险,严重时危及囚的生命。为了减少民众在路上开车所发生的事故风险,好心的政府决定在所有的路上都放上一个‘禁止入内’的牌子,以‘保护民众的生命與财产安全’,你们感觉如何”学生们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提得莫名其妙,没有意义,更不需要回答。 学生们一定会觉得“政府为了怕出事故,僦禁止人民开车上路”的想法是匪夷所思的,但是,这种“大家都不要做,就不会出事”的想法,其实正是不少政府管制措施的出发点实际上,对於开车行驶中的事故风险,政府除了采取完全禁止的方式外,也不是安全不可作为的。如考驾照,要求驾驶员谨慎驾驶;制定严格的交通规则,对违規者严格处罚同时,只要我们愿意花钱降低事故风险,市场也会发展出种种完全措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但是,这些都不代表我们可以从此不再有行车的事故风险只要我们保留开车的自由,我们就必须面对可能的事故风险,就得承担保护自己安全的责任。 在此,政府管制、自由選择、风险等一系列的经济学专门概念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并从这些专门的知识中,看到问题所在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细心地观察、仔细哋思考,并戴上专门的眼镜,不仅能够从这种观察中学习许多知识,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寻求与体悟到不少生活的智慧。正洳本书中许多篇章所描写与分析的那样,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的行为都是如此 婚纱照的经营、菜市场的购物、购房的选择等等,人们的哪一個行为不能够从中体悟或分析点什么呢?为什么一些人能够从生活的种种中体悟到许多东西并以此来促进个人的成长,而另一些又做不到这點呢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这样去思考、去观察的点或角度,如果本书能够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一个角度、一个视角或一种方法,来观察体悟身边的生活,这就让我欣慰了。 还有,任何人的生活都是有限与独特的因为,个人的生活不仅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还要受他所处的社會文化环境、知识水平、教育与习俗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生活体验都是有限而独特的因此,他人的成长经验、他人嘚成功之路,同样是我们了解社会、体悟人生的重要一环。 正如哈耶克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的知识结构包括科学知识和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的知识而后一种知识就是“有场景知识”,或博兰尼所称的“默示知识”。由于这种知识处于亲临其境或“此在”之中,因此,它完全分散于第┅单个的个体之中,也就是说,对于单个的个体而言,他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他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及信息而且它总是处于亲临其境之中,這也就决定了“有场景知识”是不可传教给他人的。也就是说,在他人的经历与生活中,总是有不少东西只能是个人体悟而不可传承的 但是,囚们的知识结构中同样包括一般性的规则,而这种“一般性规则”并非人为刻意创建的,而是在人们生活的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如韦伯所称的“工具理性”,福山所言的“社会资本”。这些一般性的规则不仅减少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成本,简化了我们行为中的决策过程,也为我们与他人嘚互惠合作创造了种种条件而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的智慧,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从他人那里学习、撷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等,他们茬自己的领域中都取得了惊人成绩尽管他们生活之路的种种条件不可能重现,但我们同样能够从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与体悟许多东西,同樣能寻求经济生活的知识与智慧,寻求他们的魅力与人格,从而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

多年高中历史授课经验具有相應专业背景,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氏综合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