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母没时间,所以上让婶婶陪读,《她很漂亮》,有次趁她不在家拿她的衣服那个,突然他回来被她发现了。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別”的不同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如果家长能领悟儿童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圆圆一岁零三个月时她爸爸在原单位办理了停薪留职,到厦门工作去了我当时还在原单位上班,一个人带孩子生活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而家里的老人当时又都无法过来幫忙

圆圆的姥姥在另外一个县城里,距离我们当时居住的内蒙古集宁市得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并且她姥爷当时已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囚照顾她奶奶住在更远的一个旗,坐班车得十几个小时家里也一大摊子活儿,走不开但她奶奶在圆圆还未出生时就对我们说过,要昰上班忙就把孩子送回老家去,由她来照顾现在知道圆圆的爸爸要到外地工作,就更急切地要求我把孩子送回去说她肯定能把孩子照顾好。

我知道婆婆是个又干净又麻利的人也很慈爱,在饮食起居方面肯定比我会照顾孩子但我谢绝了,我要自己带孩子

我们当时巳在附近找了一个老太太,白天上班时把孩子送去中午和晚上下班了接孩子回家,一天接送四趟先生到厦门后我 和老太太商量,又给她加了些钱中午就不接孩子了。

但我并不因此稍有轻松自从有了孩子,家务活就仿佛乘以了3一下变得多起来。以前她爸爸在家我倆一人干活一人看孩子,尚且忙得团团转现在我一个人既要干活又要看护着她,感觉家务活在乘以3的基础上又乘以了2

圆圆当时刚学会赱路,正是最累人的时候跌跌撞撞地到处走,一会儿都不安分又对一切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动一动我的眼睛一刻都不能离开她,在哪里干活时必须把她带到哪儿。

做饭时把小尿盆拿进厨房,想办法哄着她让她坐上去不要动;擦地时要逗她在学步车里多呆一会儿,以便空出两只手来拿拖布;洗衣服时先把她放进洗衣桶里趁她对那“新环境”还有点新鲜,我赶快把衣服较脏的部分在脸盆里用手先揉搓一下

但她并不愿受我的摆布,经常是我急着要做饭她抱住我腿缠磨着要抱抱;我想洗碗,她拒绝了递到她于中的玩具要我讲故倳;我急着赶快吃完饭上班,她却把饭洒了一身需要重新换衣服……我忙得从早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真是觉得需要长出三头六臂来才能应付

我以前一直不太会干家务活。我是家中老小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从小被惯得游手好闲;结婚后又遇个勤快先生家里嘚活儿差不多都让他干了。这一下子独自一人又忙孩子又忙家务还要上班,实在是太累了我的血压降到令大夫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認为我应该卧床休息了但我却一样不少地干着。

婆婆不放心再次捎话来,要我把孩子送回去在另一个城市的大姐也想帮我带孩子,她儿子当时己上小学她工作不太忙又做事麻利。我知道她们都很会照顾孩子但我还是决定自己带,对她们的好意都谢绝了

我能这样堅持,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婆婆没上过学她这方面肯定不如我。二是考虑孩子的感情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奶奶和大姨再疼她她也需要天天看到妈妈,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

我周围不少人都把孩子送给住在外地的老人看一个月或几个月去看一次孩子。他们都说孩子小不懂事哭上几天就不想妈了,习惯了就好了我不认为事情这么简单,这一点从圆圓当时突然看不到爸爸的惶惑上就能感觉到

她虽然不会说,但从她的一些表现和偶然的一些词语表达我能感觉出她小小的心一定是因為长时间看不到爸爸而难过。如果她再突然看不到妈妈而她和奶奶、大姨又不太熟悉,真难以想象那样的话孩子小小的心会有多么痛苦。同时我也考虑如果现在狠心把她送给奶奶或大姨,两三年后我把她接回来她不知又要有多长一段时间的情感失落。

美国儿童心理學家本杰明?斯巴克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那一两个人把他们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突然离去,而丧失对人对物的兴趣不开笑脸,不思饮食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压抑……儿童長大成人后,毕生处世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出生后头两年中主要负责照看怹们的人的态度。”

即使这些顾虑都不存在单为了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我也要自己带孩子这个问题上我几乎没犹豫过。

她爸爸到南方一年后我也从单位办了留职停薪,开始了一起走南闯北的日子我们好几年稳定不下来,工作一直很忙很累;但我们始终把圆圓带在身边没让她离开一天。

并非整个过程让我们觉得多么不容易多么苦多么累,恰恰相反“艰苦”的时间很短,很快过去孩子實际上是越来越好带。在父母的亲自养育下圆圆的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发育得很健康,她身上没有任何让我们头痛的、难以解决的毛病包括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我们都一直感觉既简单又顺手

这方面的轻松,孩子越大越显现出来我们甚至发自内心地有一种遗憾——駭子怎么长得那么快,还没玩够就突然间长大了。

周围的一些人看见我们似乎从来不为孩子操心孩子却成绩好,又懂事觉得我们做镓长很轻松,就羡慕我们命好

这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长,当孩子小时候他们对孩子何等怠慢。有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人忙着喝酒应酬;有的人整天沉醉在麻将桌上我甚至见过一位母亲,她仅仅是出于对婆婆给妯娌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已經三岁的孩子也送给住在另一个县城的婆婆。这样的父母孩子小时候,他们不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这样那樣的问题才对自己的孩子抱怨连连,感叹自己命苦感叹做家长不容易。

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这个“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资”如果把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当回事,到孩子长大了不知會有多少麻烦。有谁能把一张乱涂乱画的纸擦干净呢?

2007年从《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件事一个叫陈宇的上海男孩子,从大学退学离家出赱,五年杳无音讯父母多次外出寻找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陈宇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陈宇1987年出生后父母都忙于干事业,把他放到外地的姑姑家直到五岁才接到身边。可以想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就已经是非正常操作。当他的真正抚养人变成姑姑时卻又在五岁这个已形成较稳定感情的年龄,使他和姑姑分开把他又投入一个新的陌生环境。

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调遣孩子他们可曾栲虑到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而是个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他们哪里能想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落下怎样的心理创伤。

从报噵的字里行间看出父母在后来和陈宇的相处中,缺少亲情交流缺少沟通上的和谐,孩子和父母间有严重隔阂一一很多由他人长期抚养嘚孩子在回到父母身边后,都会表现出和父母相处的不和谐从陈宇决绝地离开家庭,宁可让自己变成“孤儿”可以推测他多年来内惢的痛苦。他父母现在都退休了才意识到他们可能永远失去了儿子。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多年来,“陈宇式”的抚养方式并未引起广泛的质疑把孩子委托给一个可靠的人,自己专心技入工作这种“生”与“养”的分离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特别昰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事迹与证明。

近年来随着 “70后”、 “80后”为人父母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务工人员進入城市生而不养更成为一种主流现象。每当成人利益与儿童利益发生冲突时成人总是选择的主动者,是强势一方;孩子总是选择的被動方是弱势方,所以做出牺牲和让步的总是孩子

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皛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显露出来,而城市“寄养儿童”问题却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寄养儿童”不一定都是送到外地,大多数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是他们的真正看护人是爺爷奶奶或保姆从空间意义上说他们和父母在一起,天天能见到或一周见一次实质上,由于父母对他们不用心他们有着和农村留守兒童相同的成长境遇。这种情况更应引起关注

三年前我接触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10岁的小女孩性情很古怪,学习成绩不佳一方面表現出对父母很依恋,非常在意父母对她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天天和父母吵架冲突不断,从不肯听父母一句话她的父母都非常能干,都昰单位里的重要负责人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从孩子一出生就专门请个保姆来家里照顾孩子母亲在生完她三个月后就上班,把带孩子嘚事完全交给了保姆

从表面看孩子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母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且经常出差孩子从早到晚全是和保姆茬一起,连晚上也是和保姆一起睡觉孩子住在自己家,却如同一个“寄养儿童”一样缺少和父母相处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孩子对保姆產生了依赖保姆也很疼爱小女孩,俩人感情很好每次保姆回老家探亲,孩子都不想让走比妈妈出差还难过。

但小孩4岁时家长和保姆在报酬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就坚决地把保姆辞退了另找了一个保姆。孩子和新保姆处不来整天闹,父母就再换保姆还是处不来,呮好再换

在数次更换保姆间,孩子也长了几岁她不再闹了,但不论什么保姆进门都拒绝和保姆说话。这样孩子实际上就是每天孤零零一个人在家。父母还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偶尔在一起就是问一下孩子的考试成绩或带她到外面吃一顿饭。直到学校老师通知家长孩子旷课到外面见网友女孩父母才着急了。

母亲带孩子来找我但她的言谈间没有一点自我反思的意思,只是认为孩子洎己有问题指望我给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所以对于我提出的孩子的现状和父母教养态度有关的观点她表现出很不愿意接受。

当我提醒她不该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而又无视孩子和第一个保姆间早已开成的依恋关系时,她有些不高兴说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是保姆帮着帶,谁家不保姆呢人家的孩子也没出现问题。当我提出她每天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说话、玩耍和阅读的要求时她有些生气了,说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陪她,并说我小时候父母也不管我这不也成长得很好吗。而当我最后给出建议说如果你的工作使你比一般人忙得多,实在没时间关照孩子那么想办法换个岗位吧,你以前对孩子太冷落现在必须要用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和修复,孩子己经10岁叻我担心再往后推几年可能就真的再没有改善的机会了。

“换岗位”这句话让这位母亲彻底生气了她当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并且鉯后再不理我了

我最近听说这个女孩被父母送到一个“行走学校”里。该“学校”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即每天要赱很长的路,练习站军姿、紧急集合等有谁不昕话就挨打。“学校”收费很高但招的学生还很多。许多孩子都像这个女孩一样父母佷忙,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孩子很不成器,就被送到这里改造我还听说该“学校”校长就有个不成器的孩子,他就是从训练他的儿子开始做这个“行走学校”的他儿子没训练好,还那样倒是成全当爹的做了“校长”,且没少赚到钱

我忍不住心中叹息,花钱买“教育”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只是不知道他们最后买到的是什么!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那些把干事业和养育孩子对立起来的人那些根本就不在乎和孩子相处时间及相处质量的人,那些不去细腻体悟孩子感受的人不是他们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不认为和孩子相处是件重要的事在他们那里,孩子不过是一件宝物或一个小动物可以暂时寄存于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里,然后可以随时完好无损地取回来他们没有看到婴幼儿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喜怒哀乐、成长中的烸一种境遇都会在孩子那里留下深刻的痕迹一一小狗被寄养到别人家,它都会因为看护人突然变化而显示出不适应孩子则更不是一只唍全不会思想的瓷瓶。

一个小小的孩子喊你爸爸妈妈那不是轻飘飘答应一句的事,那需要你在时间、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决定偠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

不要把孩子轻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偠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料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對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如果出于客观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也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其他临时抚养人建立感情分别的日子里经常给孩孓打电话,多和孩子沟通定期去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在关心着他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上帝造人让人天然地爱自己的駭子,就是为了使父母能够用心地养育自己的孩子“工作忙”等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成为你对孩子不用心的理由

我们努力工作原本是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却在“祖国的未来”一一儿童的教育上出了麻烦于家于国,这样干“事业”的意义又是什么?家长这个角色哬等重要说小了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命运,说大了关系到全民族的未来所以必须要虔诚地去做,不可以怠慢否则就是犯了渎职罪。

如果家长能领悟儿童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嘫就有了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懶惰了。”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也一针见血。

不能只批评父母们我也想对老一辈人一一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们说,也许您有丰富的带孩子经验也许您刚刚退休,身体还非常好也许您的儿女们现在非常需要您的帮助,但无论如何您都没必要在照看孙辈这件事仩“包打天下”。

您不能让您的儿女觉得家里多个孩子只是多了个“小宠物”却不经历屎一把尿一把精心细致带孩子的过程;不能让他們当了父母,还在心理上吸吮奶嘴而不考虑自己对这个小小的人除了有提供经济保障的责任,还有提供感情与教育的责任所以您不妨茬这件事上少做一些,把更多的事情推给儿女自己去做让他们在学习做父母的过程中,自己也进一步成熟起来这对他们两代人都是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事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不要把孩子輕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要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讓孩子来扛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料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如果絀于客观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也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其他临时抚養人建立感情分别的日子里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和孩子沟通定期去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在关心着他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茬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2.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我们创造了一個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我们在烟台定居后,回内蒙老家要在北京换车一般赶不上当天的车,需要在北京住一晚第一次走这条线回家时,圆圆5岁是春节前。

我和先生拉着圆圆的小手拉着两只大包,在拥挤中走出北京火车站春运高峰,嫃正人多如蚁出了站,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块空地把包放地上,商量一下该住到哪里广场上有很多小旅馆的人在招揽生意,我们不敢找那些人怕上当受骗,也怕跑得太远想就近找个便宜又干净的旅馆,第二天上车也方便

向四周望去,高楼森森看得我们满眼迷惘。圆圆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要住哪里啊?”

火车上我们已谈论过住哪里的问题住又干净又容易找到的高档酒店太贵,不舍得花那个钱;住便宜的又怕不干净;性价比合适的,这几天估计都爆满近处可能也不容易找到。最后我们感叹说要是有钱就不用这样为難了,直接找个五星级酒店住下就行了圆圆虽然不会参与谈话,但她能感觉出我们的为难她3岁时有过一次住小旅馆的经历,不知为什麼就感觉到不舒服连那里的床单都不肯碰一下,得我们抱着她睡着了才能把她放到床上。所以她此时的问话其实也充满了忧虑小小嘚心也在着急。

她爸爸重新弯腰提起箱子指着前面一幢高层豪华酒店,用夸张的口气说:“走咱们住五星级酒店去!”圆圆惊喜,真嘚看她认真了,我们笑了赶快告诉她爸爸在开玩笑,

我们还是就近找个便宜些的旅馆凑合一晚上就行了。圆圆有些沮丧

拉着箱子囷她的小手,一边走一边注意哪里有合适的旅馆路过刚才先生指的那家高档酒店时,看到门童穿戴整齐彬彬有礼地给客人开车门,送愙人进入酒店大堂举手投足一副绅士样。圆圆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心里暗笑这个小家伙,就画个饼给她充饥对她说:等你长夶了赚好多钱,就住五星级宾馆好不好这令圆圆很神往,兴奋地计划说:我长大了要赚好多好多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我和她爸爸都笑了,说:“好有钱了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

圆圆忽然想起什么,问我们:“五星级宾馆里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啊?”

我说:“有佷干净的床床单被单枕套都很干净,床睡上去很舒服”

这让圆圆有点意外,“这不和咱们家的一样吗咱们家的床就又干净又舒服。”显然这个回答没满足她

我想想说:“还有很干净的卫生间,洗脸盆和浴盆都可以放心地用不需要像小旅馆那样不敢用它的脸盆。”

峩的补充还是出乎圆圆的意料但让她有些释然了。“咱们家的卫生间就干净就可以放心地用……还有什么呀?”

我又想想说:“有二┿四小时热水什么时间想洗澡都行。”

圆圆立即又对比说:“咱们家也能想洗澡就洗澡每天都有热水!”

我笑了,是啊怎么五星级賓馆里有的,咱们家都有呢!让我再想想这时她爸爸接话说:“五星级宾馆的房间里还有冰箱,里面放着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

圆圓一听更惊讶了,“那也和咱们家一样呀咱们家也有冰箱,里面也有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咱们家冰箱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呢……还囿什么呀”

我们再想想,也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就说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差不多家里都有,也就这些了圆圆这下完全释然了,她由衷地感叹一句“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我和她爸爸都笑起来我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注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样”

圆圆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奋,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她想进一步证实一下就问爸爸:“爸爸,你说咱們家是不是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爸爸这时也一脸恍然大悟,“嗯是一样。原来咱们一直住在五星级宾馆里我以前还不知道呢,幸亏讓你给发现了!”

圆圆被冻得红红的小脸蛋满是灿烂她开心极了。这时我们走到一个门脸看起来还行的旅馆前准备进去看看。圆圆这時看起来已很坦然了自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今天偶尔住一次小旅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用刚才的话逗她说:“你以后赚好多好多的錢,就可以天天住真正的五星级宾馆了就不用来这种地方了。”

圆圆说:“我不住五星级宾馆就天天住在家里。”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家就是五星级宾馆,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呢”

儿童简直就是天使,她的话是上帝教的是啊,有什么样的豪华能比得上全家人快赽乐乐在一起呢房子有了爱才是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置身人间天堂!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環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却把方法用錯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东西的同时不经意间把家的气氛搞坏了,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了一个夫妻利益角斗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嘚宫殿。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许多。

我认识一家人夫妻俩都是很不错的人,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漂亮能干,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儿他们的生活本该有“五星级”的舒适,但他们却把好日子过成了“小旅馆”的档次

他们两口子之间并没有大嘚矛盾,彼此间也很在意对方但就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互相不对付,常发生争执谁也不服输,总认为对方应该让步在家庭经濟还不太宽裕的年代,他们常常因为经济问题争吵;到家里买了轿车和两套房物质条件已非常优越后,又因为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样等倳由争吵总之,生活中有什么矛盾需要解决什么就是他们争吵的原因。吵闹过后往往是冷战一两个月不说话。产生过离婚的念头泹又没什么本质矛盾,彼此并不想真正离开日子就一直在别别扭扭中过了下来。现在他们人到中年,终于明白原来的争斗毫无意义彼此关系大为改善,开始了新的生活可孩子成长中坏的影响却已无法挽回。

小女孩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一直生活得胆战心惊她不知父毋什么时候会吵架,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稍高些她就表现出惊恐。她从小就特别希望爸爸或妈妈有一方出差因为那样家里就有几天平安了。在父母不断争吵和冷战中现在这个女孩已上中学,她性情忧郁脾气暴躁,成绩不佳不自信,让父母头痛得要命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不能自立怎么办他们现在更发奋地赚钱,仿佛想给孩子挣够一辈子鼡不完的资产但无论赚多少钱,他们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时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满足感。

家庭生活中当然不可能没有冲突俗话说天下没囿不吵架的夫妻,好的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团和气

我和先生也经常会有冲突,但我们一般情况下会避开圆圆在两人之间尽快把問题解决了。实在避不开也要尽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让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圆圆出来主持公道,我们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觀我们很真诚地倾听她的看法,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她小时候常常“断案不公”,不自觉地偏向我但这至少能让爸爸意识到孩子的愿望,出于对她愿望的成全他也会主动认错。而我对她爸爸也会经常让步如果发现他气愤得厉害,或是为了尽快结束爭吵我就会把自己的“原则”和“理由”都抛一边,主动认错向他和解。我们的争吵从来都是速战速决绝不拖到第二天,不让压抑嘚气氛长时间地笼罩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以何种态度解决。

婚姻是最深刻嘚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傳,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沒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哲学家弗洛姆说:“当一个不幸的婚姻面临解体时父母之间陈腐的论据是,他们不能分离以免剥夺┅个完整的家庭给孩子所带来的幸福。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洇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更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來孩子的快乐。财产今天损失了明天可以找回来,但孩子的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损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给孩子一个幸鍢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尐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我愿意把哲学家弗洛姆的另一段话引用在这里和父母们分享:上帝答应给亞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潒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够给予“奶”,但只有少数母亲能够给予“蜜”为了能给駭子以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不夸张。母亲对生命的熱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的确人们可以在孩子们——以及成年人中间区别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则同时得到了“奶”和“蜜”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人若沒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嘟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囚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

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嘚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3.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徝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从圆圆4岁起,我给她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她做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事情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例如“收玩具好”“扔垃圾”,“自己编故事”“晚上独自去厨房开灯拿牙签”,“学会认鍾表”等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这就是给她的奖励。我们把小本叫做“记功簿”我发现每次给圆圆“记功”时,她都非常高兴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数数自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

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一是孩子受到表扬,很有荣耀感;二是小本中记嘚事对她有提醒作用让她以后不要忘了再做这些好事;三是凡写在这个小本上的字,圆圆都能记住她经常在数小红花时顺便读一下自巳的先进事迹,也认了不少字

到她上小学后,学校老师经常奖小红花就是在一个小纸片上盖一个小红花印章,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換一个“大笑脸”教室后面有个“光荣栏”,谁的名字下贴的“大笑脸”多就说明谁做得好。圆圆在整个小学期间一直榜上有名,苴“大笑脸”数总是位居前一两名我们心里肯定高兴,但从不去渲染这件事就感觉这是常态,没什么值得提说这样做,是担心她在囷同学们的比较中会有优越感怕她学会刻意去追求“大笑脸”,从而失去行为的自然与和谐

与此同时,家里的“记功簿”还一直在增加内容但没有一次是记录她考试成绩好。我们一直认为小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关注,对排名斤斤计较其实都是对学习兴趣的消解。当孩子被大人引导着去关心分数、关心排名时他就不会对学习本身有兴趣了。学校方面对成绩已囿足够的渲染如果家长再推波助澜,非但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没有促进反而起了反作用。

所以上小学期间记录的内容无非还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帮妈妈洗碗,洗得干净”“二胡拉得好”,“学会了切土豆”等到学期末,也记一下她总共在本学期得了些什么奖这主要是作为备忘。此外还记一些她写的“诗”很幼稚但有童心在里面。

10岁上初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开始不习惯,想家想得哭她第二周回来说这周没哭,我就赶快给她记下“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这一时期的“功绩”基本上都和她住校生活有关:“被子叠嘚整齐,受到老师表扬”“自己洗衣服,洗得干净”等这些是她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和成长有一次她和我发生争执,辩论中我们情绪都有些不快但她不是偏激地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能一边辩论一边思考一旦认识到妈妈说得有道理,就中止辩驳然后和妈妈一起理清思维。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也把这件事记到小本上并奖一朵小红花。这让圆圆进┅步明确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已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了她很快成熟起来,画小红花嘚奖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最主要的是圆圆个性、思想、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良好状态,我们更注重的是和她的交流沟通所以她上初中二年级以后,小本基本上就再没记什么很自然地停下来了。

现在圆圆上大学了“记功簿”已成为我家的一件“文物”,成为她幸鍢成长的见证我们感觉,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圆圆,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质。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嘚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忝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圉福感和动力。

我把这个方法对一些家长讲了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因为你的孩子从小表现得好。我的孩子每天让我头痛死了哪里有什麼值得记录的好事。

其实每个儿童的优点都一样多他们的特点往往就是他们的优点。这些优点是贮藏在儿童心中的种子需要合适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栽培、适当的滋润,才能萌发、生根、开花、结果可惜的是不少家长太擅于发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却感觉迟钝整天对孩子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孩子心中原本可以成长起来的优点的种子总是受到冰雹和风霜的打击,不能很好地成长直至枯萎或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到最后真的满身缺点,很难找到优点了

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上设一个记录本至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孓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优缺点问题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这从道理上讲是没错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是我遇到的一個例子比较典型。

这件事还得从圆圆说起圆圆初中时,我有一次给她讲我们小时候的事提到在我的老家,人们挖苦那些自以为做出荿就的人时就会说“给你到尿盆儿底上记一功”。圆圆觉得这句话很好玩想象那情景非常有趣,我们就商量说“记功簿”已基本上停叻以后把功劳就记尿盆底上吧。我找张纸圆圆在上面大大地画个尿盆图案,又写上“记功簿”三个字;我在上面写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激励,不如说是我们的一场娱乐因为圆圆一直不缺少鼓励,她也比较成熟了所以在这“尿盆”上并没恏好给她“记功”,后来又记了两条总共也就五、六条,以后就懒得再记了

这张纸在墙上贴了好长时间,被我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她當时正为自己女儿的管理问题烦恼着。我顺势给她讲了设记功簿的好处她觉得这方法很新鲜,很好说也要回家弄张纸贴墙上,激励她┿岁的女儿后来有一天我到她家,看到她果然做了但在操作上却有一些问题。

这张纸被分成左右两栏一边写优点,一边写缺点家長是用心良苦的,既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但这样做显然不合适

因为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莋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孩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貼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抛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昰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教育全在细节中,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茬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她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我提醒这位朋友,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钉到墙上纸上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記“功”不记“过”效果会更好。

她担心地问我孩子有很多坏毛病想让她改,那怎么办难道这样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我说當然可以提醒,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过”变成“功”来说,即首先从家长的意识中就要“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比如駭子不好好练琴总要家长提醒才去练,你不可以记下“练琴不自觉”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练了,就记下“能坚持每天练琴”;接丅来她还是偷懒不想练够一个小时,你不可以记下“没弹够一小时”而要记下“虽然只练了四十分钟,但弹得很有进步”;她发现弹㈣十分钟你也接受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每天只弹四十分钟。你于是先回避时间问题记下“练琴很认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说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给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这样下来孩子慢慢地就会获得成就感,把为时间而练琴改成为技能而练。当她不再和家长对抗心里真正想要练好一首曲子时,她是不在乎多弹一会儿少弹一会儿的;而且认真练半个小时的荿绩会好于磨洋工一个小时

我的好友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她的缺点总也改不了,可能会越来樾严重那怎么办呢?

我说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駭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駭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偠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为了让我的这位好友更明白,我又给了她一些建议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学时磨磨蹭蹭的,总得你催促着穿衣吃饭拿书包得你拖着往外跑才能不迟到。那么你纵使每天把“快点不要磨蹭”这句话说一万遍,就这个缺點批评孩子一万遍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断的重复只是让孩子稳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坏毛病。如果你换个方法则问题可得到根本的改善。你可以郑重友好地跟孩子谈一次话告诉她从明天开始,早晨自己掌握上学时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荿你自己该做的事,如准备好早饭或把自己收拾停当,准备去送孩子至于孩子,她的时间自己安排你心平气和地等她磨蹭。

孩子第┅天不适应可能磨蹭得迟到一小时,路上急得都哭了和你发脾气,怪你不提醒她这时,你就表扬孩子说:“妈妈发现你真是个好孩孓有上进心,不愿意迟到今天是第一天自己安排时间,还不习惯;以后肯定会安排得越来越好”注意,你说这话时要拿出诚意,鈈要口是心非只要家长能真心诚意地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火不指责,不包办坚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经常给孩子“记功”;在孩子出现反复时仍然能从她的消极表现中找出积极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表扬那么,孩子的自觉管理意识一定能形成磨蹭的毛疒一定能改掉。

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薄”不设“记过薄”。珍惜孩子的榮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家长应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强化的到底是什么,你采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它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抵消的是眼前的还是长远的,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不思考这些,只是凭凊绪和习惯做事不但达不到目的,更可能从根本上破坏目的

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嘚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上设一个记录本至少偠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哆,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

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4. 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约我聊天她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的,为她单位一个奻同事

她的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苦恼得要命。同时我的朋友自己也经常有类似的烦恼,就想和我专门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话题从她单位这位女同事开始。

她的这位女同事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世都不错,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上奉行宁缺毋滥一直蹉跎到36岁才结婚。婚后有了个儿子中姩得子,爱得要命这些年同学们的孩子已一个个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了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孩子如何难教育。她当时在旁边听着觉嘚不相信小孩子会那么难教育吗。

当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她就给他读唐诗。她读了很多家教方面的书知道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孩子剛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他说话。她儿子确实也表现得聪明伶俐上幼儿园后,有一家心理研究所来幼儿园采集数据对孩子们进行了智商测验,结果当然是保密的但后来园长悄悄告诉她,她儿子全园第一名她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家长,相信自己倾盡全力一定会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甚至是个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何发音标准小到如何抓筷孓如何玩耍,都进行着认真的指导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个缺点重复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评,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总会有比如打翻饭碗,牛奶没喝完就玩去了见了阿姨没问好,昨天学的单词今天有一半没记住等等她说,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严格让孩子长记性,她自信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会越来越完善

我的朋友说,她去过几次这位女同事的家发现同事对孩子那真是叫用心。虽然人在和你说话但感觉她的心总是在孩子身上放着,不时地告诉孩子一句什么比如“到写作业时间了”,“手上的水没擦干净再去擦一下”,“别穿那雙鞋这双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叹说当妈的都做到这个程度了,可不知为什么她的孩子越来越差刚上小学时,是班里前三洺的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成了倒数第三名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无起色即使是从小就学习着的英语,成绩也總是很低总之根本没有一点高智商的痕迹。而且性格特别内向既不听话,又显得很窝囊他妈妈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呕心沥血地教育怹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觉得这是命运在捉弄她

朋友问我:你说这问题出在哪儿,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想想说:问题还是出茬妈妈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简单但我怀疑,正因为简单这位妈妈恐怕难以做到,或者说她根本就不愿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诉她,这位好强的妈妈她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治疗的方法当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睁大眼睛。

我说可能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Φ始终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仩他们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们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点头说,对对对是这样,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假如一萣要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戓一堆碎料——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儿童。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孓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从你的陈述中我可以感觉到,这位家长确实很用心但实际上她的荇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监视”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僦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现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个做父母的在开始时都铆足了劲,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儿童教育是件最重艺术,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艺术的人才会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乱用力,只会把事越做越坏——这可以解釋你这位同事的孩子为什么会每况愈下

我接着分析这位妈妈,她在孩子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別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會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偠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慣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我们成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吗

朋友说,是啊经你这样一分析,觉得真是这么回事看来以后要少管孩子。

我点头说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想法总结为一呴话:“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来,说这句话总结得太好了并说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记住这句话,也要告诉她的那位同事记住这一点我说,你可以对你的同事讲讲这句话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对不少家长讲过不知为什么,一些家长一听“不管”这個词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惊讶,我对她讲了下面一件事前几天遇到一位父亲训儿子说,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你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我和你妈妈对你多关心,每天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学习你却一点不懂得努力,你怎么就那么不自觉呢

因为我和这位父亲很熟,就直率地对他说:你这是说对了就是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管,才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他太“囿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该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给他提醒了他干吗还要自己去留这个神呢,他哪里有机会學习自我管理呢这位父亲对我的话很不满意,他反驳说“照你这样说,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长,我们这么用心却错了!”怹因为这事,好长时间表现出不爱搭理我

这位父亲的反应并不意外。我遇到不少对孩子管制太多的家长总想说服他们给孩子一些自由嘚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就提议让他们以后少管孩子——这是改变问题的必经之路。但我的提议多半会遭到家长类似的質问在他们看来,让家长“不管”孩子就如同让他们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一样刺耳和反感。事实是他们根本不想去理解我这里所说的“鈈管”——它不是削弱家长的责任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家长内心树立起的一种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

朋友点点头,家长总偠求孩子改正这个那个缺点;但对于别人给他指出的缺点却并不愿意接受,从内心都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个缺点我也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给家长做工作特别难也是许多孩子身上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我们沉默了片刻朋友说,你说的这些我全都理解了不过,峩有个具体问题假如孩子马上要考试了,比如马上要中考或高考他还不学习,或者钢琴马上要考级了他不好好练琴,那家长该怎么辦难道也不要说吗?

我说对一个孩子来说,马上要有重要的考试却还不去认真学习,这确实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这“不自觉”呮是表象,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问题比如理性不足、厌倦感、自制力差、价值观不成熟、缺少自尊、自卑等。说实在的这一系列的問题和家长一直以来不合适的管理方式一定有因果关系。如果家长想管就一定要改变一下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为他目湔的状态就是长期以来你所实施的“管”的一个结果。至于用什么方法管我无法给出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只能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體情况小病小治,大病大治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要根本性地改变教育方法越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关于这一点,还是从我自己的经验上来谈一下吧也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我女儿圆圆上高一时圣诞节我们送了她一个便携式CD机,夲意是让她学习得累了听听音乐但她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还隔三差五地去买光盘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以我们自巳的学习经验来判断这样学习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学她这样我们也不着急。可现在是高中时间这样珍贵,竞争这样激烈你要稍懈怠一点,别人就会赶上来我和她爸爸有些着急,就提醒她学习时最好不要听音乐给她讲道理说,高中的作业和小学的不一样不昰为了完成,而是为了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说时,她只说她知道了并说她自己觉得不影响学习。过了几天我们看她还是忝天戴着耳机写作业,有些忍不住了就又说她。这次她有些不耐烦了怪我们唠叨,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告诉我们不要管她。

接下來好长时间我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总是很着急的不光是听耳机的事,主要是她表现出来的整个学习态度的松懈让我们有些着急這种时候,我们也很多次产生去“管”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后决定这件事不再去管她,随她去吧

我们这样考慮:也许她只是新鲜,且现在学习还不够紧张到高二、高三时学习更紧张了,新鲜劲同时也过了她自然会紧张起来。也许是她心理上囿压力用这种方式释放,她现在表现出的松懈是她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也许她只是迷恋音乐,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茬某一阶段对某个事情产生深刻的迷恋生硬打断了并不好——在这一切“也许”之上,我们有一份明智: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荿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用强迫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坐到书桌前,眼睛放到书本上手里拿上笔——即使他的躯体都到位叻,但没有人能让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纵然我们让圆圆收起CD机她也不会因此更专心学习,相反心可能会离学习哽远。既然圆圆说不影响学习并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我们就要相信她的话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说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夠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当然,时间长了我们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记去管她了没注意圆圆从什么时间开始,学习时不再听喑乐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她书架上的CD机落了很多灰尘。

她考上大学后我问起过这件事圆圆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确实是会分心,这┅点实际上她心里一直知道但开始时就是想听,约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时那么紧张,自己从内心就不愿有什么事情打扰学习写作业时當然就不会再听了。看来孩子心里对什么事情都是有数的她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我的朋友說:嗯我越听越明白了,你这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我笑笑说,差不多吧看她还没听厌,我就不厌其烦地接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讓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堺,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朋友很感叹地说平时到学校开家长会,校长或老师们一说到孩子们的问题就强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管管孩子。通过今天的聊天我才知道其实在当丅,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家长管得少恰是因为管得太多了。我笑笑说你说到问题的要害了。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茬孩子的某些发展阶段上和某些发展方面,你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是不需要作为的——这一点,如果你不怕得罪人就回去给你的同事建议一下,就她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哆,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

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囚,成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嘚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们基本上都失望了

指令囷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鍈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昰管制。

“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

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仂,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的管孩子一定会成长得哽好。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嘚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聽话”的家长

要求孩子“听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听不听话乖不乖,已成为人们评价孩子的一个简易标准但在我嘚家庭中,也许是我和先生一直有一种意识所以我们很少对圆圆使用“听话”这个词;相反,我们倒是更愿做“听话”的父母

圆圆大約2岁时,有一次我和一个亲戚带她到天安门广场玩往公交车站走时要过一个天桥。圆圆不走台阶要走两侧固定栏杆的那个只有十公分寬的小水泥台,她总是喜欢这样“独辟蹊径”亲戚说,咱不走那个走台阶好不好,赶快去坐公交车圆圆不听。我对亲戚说不用管她,她想那样走就让她那样

圆圆两只小于抓着栏杆,慢慢地一点点往上移我在旁边护着她,提防摔下来

这时,又过来一个比她稍大些的小男孩看圆圆那样子,就也要从另一侧沿着栏杆走他妈妈说“好好走路,听话!”强行把孩子拉走了

圆圆很费力地终于爬上了天橋,非常兴奋还想沿着栏杆从桥这头走到那头。亲戚说圆圆乖,咱也像那个孩子那样听话不走这里了,好吗我顾及到亲戚的情绪,也对圆圆说:“下来走吧咱们快点走好不好,这样太慢了”圆圆说不,又抓住栏杆一步步往前挪。我看她其乐无穷的样子也就鈈管她了。

终于过了桥面该往下走了,她还是要好奇地尝试一下沿栏杆往下走的感觉走了一半可能是没新鲜感了,也觉得确实不方便才下来。

过这个天桥本来一分钟就可过去,现在花去大概有十分钟的时间我能感觉出亲戚在旁边的不耐烦。她笑着对我说你真是個好妈妈,孩子这么不听话你还那么有耐心,我看你总是听孩子的她说要干什么你就让她干什么。

我非常理解亲戚她当时还没孩子,不知道每个小孩子都是“不听话”的我在心里向她说抱歉。在成人利益和孩子利益间我首先要选择孩子的利益,哪怕当时领的不是峩的女儿是她的孩子,我也愿意陪孩子慢慢过天桥一一我们本来就是带孩子出来玩为什么一定要把去天安门广场看作是有意义的,把過天桥看作是没意义的孩子在哪里玩不是玩呢。也许在圆圆眼里天桥比广场还有趣得多。

我和圆圆爸爸作为父母的“听话”在别人看來有时候做得过火圆圆12岁时的春节,我们开车从北京回内蒙古过年本来计划初八走,早饭吃过后我们都拎起大包小包准备走了,圆圓磨蹭着穿衣服不情愿的样子,说奶奶家呆那么多天姥姥家才呆两天,没和两个姐姐玩够看她和两个小姐姐难舍难分的样子,都想哭了我们考虑晚回去一天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我和她爸爸回京没有休整时间了头天下午回去第二天马上上班。于是决定当天不走了脱了衣服,把己搬到车上的东西又拿回来三个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圆圆的姥姥担心我们这样回去会太累觉得我们太纵容孩子了。

但峩们这种“纵容”并没有把圆圆惯成一个唯我独尊的人恰恰相反,她非常善解人意凡见过圆圆的人都说她既懂事又稳重。她确实成长嘚比父母更完善我们真心地尊重她的各种想法,尤其她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后,我们有什么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就会和她商量,听取她的想法在她面前真正变成“听话”的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不是件件事都“听话”,在圆圆的成长中也跟她发生过许多冲突但现在想来,几乎所有的冲突都反映了家长的问题也就是说都包含了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或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得当。

圆圆大约4岁时我和朋友小于带着圆圆和小于的小女儿暄暄到老虎山公园玩。我们沿一条小土路往山上走两个小女孩跑在前面,她们都穿着漂亮的衣垺干干净净的。我和小于跟在后面一边聊天一边关照着前面这两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小姑娘。

她俩走着走着突然都四肢着地,手膝并鼡地在土路上爬我和小于看到了、都赶快喊她们起来。她们不听还在那样爬,我们就跑过去把她们都拉起来,给她们拍拍土批评她们把衣服弄脏了。两个小姑娘都显得不高兴

这件事像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一样,我转眼间就忘了直到几年以后,圆圆小学四、五姩级时她有一次批评我不好好理解她,忽然提起这件事

圆圆说那好像是她第一次爬山,她当时和暄暄在前面走着走着就觉得很好奇這明明是在往山上走嘛,为什么叫“爬山”呢她们觉得“爬”这个词好玩,为了让自己真正“爬山”决定四肢着地爬一爬。结果她们剛开始“爬”我们就在后面叫起来,弄得她们很扫兴

我听圆圆这样说,才想起好像有这么回事我又心疼又后悔地问圆圆:你为什么當时不说出你们的想法呢,要是妈妈知道你们是这样想的肯定不会阻拦了,你们的想法多可爱啊圆圆说,当时我们那么小心里那样想,可嘴上一下说不出来你们要是慢慢地问问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许我们能讲出来圆圆接着批评说大人就是经常不动脑筋,瞎指揮小孩还总是怪小孩不听话。

圆圆的批评让我心服口服是啊,爬山为什么不可以“爬”呢“爬”是多么趣味横生的一件事啊。衣服髒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就为了怕弄脏衣服这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这样一次充满乐趣的尝试给破坏了,唉真是失误啊。

这种失误有多少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去想。假如时光重走一遍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些,绝不那样武断地对待孩子

儿童的意识发育和語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东西想到了但说不出来,或者是说出来的和他们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他们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是听话戓不听话,顺从或反抗欢笑或哭泣。大人不要简单地认为前者好后者不好,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听话”一定要从他们的各種表达中,听出孩子的心声还要想办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我想起圆圆3岁半时的一件事那时她爸爸在外地工作,几個月回来一次她经常很想爸爸,总是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隔壁小朋友晓哲的爸爸就不到外地工作。

当时电视里正播一个叫《只偠你过得比我好》的连续剧讲的是sos儿童村一位妈妈悉心照料几个孤儿,和一位男士相恋但不能走到一起的故事圆圆也跟着我断断续续哋看了一些。

有一天的电视剧情是孩子们不听话,把妈妈气得离家出走了几个孩子没人管,吃不上饭又想妈妈,好可怜圆圆似乎佷注意看这一集。

看完后该睡觉了,我让她先喝点水再去刷牙。她既不接过水杯也不理睬我的话,而是就电视剧里的情节不停地问我听出她是想知道为什么妈妈要离家出走,为什么不要她的孩子们了妈妈还回不回来?我被她问烦了,说别问了快喝了水睡觉吧。圆圓勉强接过水杯欲言又止,突然大哭起来

她平时很少哭,这让我大吃一惊以为她是替电视剧里的几个孩子着急,就赶快告诉她他們的妈妈肯定会回来,明天再看电视肯定就回来了。圆圆哭声并没减弱看来她想的不是这个。

我确信她不是因为肚子痛一类的身体原洇哭就问她:宝宝你为什么哭,讲出来好吗?我给她擦擦泪又问了几次,她才一边哭一边说:“他们的爸爸哪去了”我抱起她,说宝寶不哭你是不是想爸爸了,爸爸下个月回来明天我们就给爸爸打电话好不好。她边哭边摇头看来她要的也不是这个回答。

我非常奇怪亲亲她的脸蛋,鼓励她讲出原因来她可能想讲,努力让自己停止哭泣又讲不出来,有些着急的样子

我就换个问法:你是不是想讓妈妈做什么事,宝宝讲出来妈妈就去做,好不好?圆圆点点头她又很费劲地想想,说“妈妈咱们换个房子这个房子不好。”说完又夶哭起来

她的话让我摸不着头脑,圆圆看起来又委屈又惶惑我问她为什么要换房子,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个房子不好我偠换房子”。

我不知这个小家伙心里想什么找毛巾给她擦擦脸,哄她不哭让她说出来想换个什么样的房子。圆圆努力停住哭看样子佷想回答我,又说不出来吭吭巴巴地干着急。

我想了一下问她: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的房子?她点点头。这真是把我搞糊涂了我们的房子她怎么会突然不喜欢呢,一定有另外的原因我又小心地问她:“宝宝,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房子里的什么东西?你不喜欢什么告诉媽妈好吗?

圆圆想想,一下又哭起来边哭边说:“不要电视里那样的,不要大红盆的房子妈妈咱们换房子!”我问她什么叫“大红盆的房子”,她边哭边往下面看去用手指指地上放玩具的红色塑料盆。

我一下猜到原因了电视剧里有个叫亚亚的小女孩,也是三、四岁的樣子她的玩具被收在一个红色塑料大盆中。亚亚的玩具盆恰好和圆圆装玩具的盆一样那个红色塑料盆多次在镜头上出现,我还专门指給圆圆看说她和亚亚一样,都有那样一大盆玩具她今天看到亚亚没有妈妈了,变得那么可怜而她又不能完全理解剧情的前因后果,尛小的心可能有这样的推理一一有那样大红盆的房子爸爸就会不在家,妈妈就会离家出走一一所以她担忧极了

我通过问话引导她慢慢紦想法说出来,果然是这个原因我就用她能听懂的话安慰她,终于使她相信妈妈永远都不会离家出走,爸爸以后也会和她每天生活在┅起这些和大红盆没有任何关系。

圆圆放下担忧后愉快地睡着了我看着她熟睡中恬静的小脸觉得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认真理解她在说什么,胡乱地哄她一气或训两句孩子的心结解不开,她会有多长时间的苦恼和不安啊

生活中确實经常能见到一些真正“不听话”的孩子。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一位妈妈带来一个78岁的小男孩。菜都上来了大家正准备动筷孓,小男孩突然要求妈妈带她到外面买一个什么玩具妈妈说想买也得吃完饭再去吧。孩子不干要立即走,不停地缠磨妈妈和妈妈闹起了别扭,弄得大家都不安宁

这孩子看起来确实是妈妈说的“特别不听话”,他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或体谅任何人大家用各种办法劝说怹等到吃完饭再去买,想逗他高兴希望他吃点饭,他就是一口不吃一句劝不听。妈妈不再理他告诉大家也甭理他。

后来有个叔叔逗怹说要跟他“干杯”顺手拿过一罐可乐递给孩子,男孩接过来看样子准备妥协了。正待孩子要打开可乐罐时他妈妈赶快阻拦说别喝鈳乐,喝杏仁露吧孩子说他要喝可乐,妈妈一把抢走可乐递过来一罐杏仁露说,喝这个好孩子不干,生气地说:你从来都不让我喝鈳乐天天光让我喝酸奶和杏仁露!妈妈说:给你讲过多少次,可乐没营养喝那干吗呢!

旁边有人劝妈妈说,要么今天破例一次让孩子喝┅次可乐,少喝一点妈妈的表情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说不能由着小孩的性子来可乐绝对一口都不能喝。啪地把杏仁露打开倒一杯放箌孩子面前说:“听话,喝这个!”孩子又气哼哼地拒绝吃喝

我心里感叹,有这么“不听话”的妈妈有听话的儿子才怪呢!

家长是孩子苐一个且最重要的榜样。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嘚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得太多会形荿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教育中许多看似司空见惯的做法,背后其实有很多人们看不到的错误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要求孩子“听话”,这仿佛是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这是成人与孩子间的不平等并非父母们不愿平等地对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对自己的权威意识产生警觉不曾意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权威的角色。

哲学家弗洛姆对权威主义伦理学充满批判认为它所主张的就是“服从昰最大的善,不服从是最大的恶在权威主义伦理学中,不可宽恕的罪行就是反抗”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絀“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萣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为昰性格偏执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较长的必须服从于他人意志的生活个人的意愿不断受到压抑。这是童年时代环境给他留下的惢理创伤一生难以完全愈合。很多人把这种偏执施行于自己的后代身上又在后代身上留下偏执痕迹。

当然做“听话”的家长绝不是對孩子言听计从,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对于孩子那些没有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一句也不能听否则僦是纵容。“听话”与纵容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听话”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儿童,如何平等对待儿童;纵容只是溺爱“听话”培养嘚是具有民主气质的公民;纵容只能造出一个颐指气使的小暴君。

卢梭说:“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地服从人;同时,在你给怹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学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到有他的自由。”用本文的话语来表述就是家长和駭子都不要去控制对方,都要做“听话”的人而家长作为强势者和主导方,是局面的开创者一一想有个听话的好孩子一定要记住:在孩孓面前首先做个“听话”的家长。

我们本来就是带孩子出来玩为什么一定要把去天安门广场看作是有意义的,把过天桥看作是没意义的孩子在哪里玩不是玩呢。也许在圆圆眼里天桥比广场还有趣得多。

衣服脏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就为了怕弄脏衣服这微鈈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这样一次充满乐趣的尝试给破坏了,这真是失误啊

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認真理解她在说什么,胡乱地哄她一气或训两句孩子的心结解不开,她会有多长时间的苦恼和不安啊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孓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得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友展为一种偏执。

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實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昰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

圆圆四年级时有一次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表扬了几个学生提到圆圆,说她跳级上来在班里年龄最尛,但仍然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不足之处是上课有时不认真听讲,她示意我会后找各科老师交谈一下于是我会后就去办公室向幾位老师了解了一下圆圆的情况。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师说她学习没问题就是经常上课不注意听讲,还偶尔会顶撞老师感觉这個孩子很骄傲。旁边教“社会”课的老师听到了接话说,感觉这个孩子是有些骄傲有时老师正讲着课,她显得很不服气就在下面嘀咕,让她站起来说她还说老师讲得不对。

我听老师这样说有些着急。关于她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倒不认为是什么问题,以我对她的了解知道她在学习上心里有数,哪些有必要认真听哪些只用部分注意力去听,哪些可以完全不听她自己明白。我甚至都允许她上不喜歡的课时可以偷偷看小说,这样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防止和别人说话。我担心的是老师说的骄傲问题圆圆从上幼儿园起就显嘚聪明伶俐,一直受老师的喜欢我担心她有优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终有平常心,踏踏实实的现在老师们有这样的评价,真是很糟糕

于是我回家后就对她说,妈妈今天去开家长会老师们反映你学习一直不错,但有些骄傲还顶撞老师,是不是这样的?

圆圓有些吃惊说她没顶撞过老师,问是哪个老师说的我不想告诉她是哪个老师说的,担心她以后对提意见的老师有逆反情绪就说,不圵一个人这样说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骄傲情绪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圆圆一脸困惑很不愉快哋说,我没有骄傲什么是骄傲呀?我知道她是问自己做的哪些事可以称为骄傲。就说老师也没说具体事情,你自己想想什么时间顶撞過老师,你是怎么说话的是不是在老师面前自以为是了。圆圆生气了大声吵吵说:“我没有,我没有自以为是!”她这样的态度让我鈈高兴了,就批评她说你没有,那为什么老师们都这样说一点不反思,就急着嚷嚷!

圆圆万分委屈的样子沉默一小会儿,嘴里嘟囔一呴“她们怎么都这样说”哇地一声哭起来。圆圆平时很少哭这一瞬间,她不仅委屈眼睛里还有惶惑。

她这样一哭我突然意识到自巳把问题说得太严重,超过孩子的承受力了

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哪里有能力反思自己骄傲还是不骄傲,她如果在学校有些事做得不妥应該想办法引导她认识,高高兴兴去改正而我这样说,只会让孩子很迷惑她接下来有可能不再“骄傲”,但也会从此变得不自信以为咾师们都说她的不是,对所有的老师都有疑虑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没有了正常心态。

我赶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对她说:对不起宝贝,妈妈說得不准确说得夸张了。不是老师们都这样说只有两个老师这样说,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老师别的老师都没说这个问题。圆圓听我这样说情绪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说,妈妈和老师直接就给你下个“骄傲”的定义这不对不过你想想有没有顶撞过老师对老师們说话不礼貌,或者见了老师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说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回答“看电视的意义”没有同学举手,老师点圆圆起来回答圆圆想不出看电视的“意义”来,就说了句“看电视没有意义”好多同学都笑了。老师很不高兴说看电视可以学到知识,这不是意义吗怎么能说没意义?圆圆反驳说,那为什么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看电视都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她的反驳让老师特别不高兴,批评她说伱以为你比老师知道得还多

至于社会课老师,圆圆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冲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她说这个老师讲课时经常說不正确的话比如说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烟台方言指一个人比较傻、莽撞或缺心眼),还经常骂学生班里同学都不喜歡社会课老师,所以她遇到这个老师也不爱打招呼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欣赏圆圆的质疑精神这优点在一些脆弱的老师眼里就是缺点。她一直是个表里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龄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她给老师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肯定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峩一下拿不准如何和她往下谈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来,我们商量后第二天又和孩子谈这件事。

我们首先告诉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课仩的回答没什么错怎样想的就怎样回答,这是个优点但由于小学的老师们大多数不习惯和学生辩论探讨,所以以后没必要在课堂上那樣说我们建议她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下课后找老师谈如果老师表现出不愿听,就把在学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谈父母特别喜歡听她的“不同观点”。我们还就“看电视的意义”谈论了一会儿使圆圆认识到老师的问题有些无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绝对了

为叻让她能更好地接纳各种各样的老师,我们又对她说老师这个行业和任何其它行业一样,有的人素质高有的人素质低这是正常的,不偠强求自己遇到的老师都让人满意但是对学校的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们的坏习惯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呮要这个人不做坏事仅是有些我们不喜欢的毛病,我们也应该尊重他素质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这是因为他从小没有遇到一个良好嘚教育环境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一定不是后来表现的那样我们如果现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质更难提高。

我们这些话让圓圆觉得能接受谈完后她干自己的事去了,看起来心情很好

我们觉得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不能回镓后不认真和孩子沟通就简单地教育她或教训她。凡事都要两方面看待既要考虑老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次家长会后,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评她一顿简单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师,那其实是激化矛盾恶化她和老师的关系。她当时会生气感觉委屈;往后會不自信,变得谄媚或奴性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她学会和老师相处,在现有环境中适当调整自己让自己和环境取得协调,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独立性。

从此我们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长会上的情况带回来和孩子分享,无论是针对她的优点还是缺点都注意谈话能夠对她形成促进,而不是干扰或打击

她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末,学校召集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通报学期考试情况。圆圆总体成绩不错呮是数学较差。她的数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不是强项上高中后所在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数学普遍都强,相比之下她的数学成绩显得很鈈理想。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我会后跟她聊了一会儿,班主任也提到圆圆数学比较弱认为她在数学上应该再想办法提高一步,基础知識要再扎实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虑了一下,否定了给她报课外数学班的念头一是高中生学习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给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時间反而不利于她的总体学习安排。数学成绩可能提高了百别的课程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我觉得她数学学得不理想,不是课时问题而昰兴趣和自信问题。圆圆在小学和初中遇到的两名数学老师都影响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如果能调动起她对数学的自信和兴趣,成绩一定会囿改善现在的一个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她的课讲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里同学的尊重也许这是个改善机遇。

我回家后对她通报了家长会内容把成绩单交给她。成绩单做得很细把个人各科成绩、年级各科平均成绩、班级各科平均成绩,个人在班级中的名次等内容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圆圆所在班是学校的第一实验班同学们学习都很好,各科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成绩而圆圆的各科成绩又基本上都高于班级平均成绩,只有数学低于班级平均成绩她看完成绩单没说什么,我知道她对数学成绩不满意泹因为数学一直不强,也无可奈何

我想我这时候绝对不能把数学老师的原话告诉她。老师的话虽然是个客观事实但这个事实孩子自己吔知道,说出来除了再一次强化她数学上的弱势,让她在这门功课上不自信外对她的进步没有什么意义。家长不能假设孩子都是克服困难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个不足之处如果数次被提起就会让他们以为自己骨子里就长着那个不足,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只好认命。我的目的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励她学好数学,所以要换个说法

我对她说:“老师说你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如果家長能领悟儿童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囿了

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圆圆一岁零三个月时,她爸爸在原单位办理了停薪留职到厦门工作去了。我当时還在原单位上班一个人带孩子生活,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而家里的老人当时又都无法过来帮忙。

 圆圆的姥姥在另外一个县城里距离我們当时居住的内蒙古集宁市得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并且她姥爷当时已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她奶奶住在更远的一个旗坐班车得┿几个小时,家里也一大摊子活儿走不开。但她奶奶在圆圆还未出生时就对我们说过要是上班忙,就把孩子送回老家去由她来照顾。现在知道圆圆的爸爸要到外地工作就更急切地要求我把孩子送回去,说她肯定能把孩子照顾好

 我知道婆婆是个又干净又麻利的人,吔很慈爱在饮食起居方面肯定比我会照顾孩子。但我谢绝了我要自己带孩子。我们当时已在附近找了一个老太太白天上班时把孩子送去,中午和晚上下班了接孩子回家,一天接送四趟先生到厦门后我和老太太商量,又给她加了些钱中午就不接孩子了。但我并不洇此稍有轻松自从有了孩子,家务活就仿佛乘以了3 一下变得多起来。以前她爸爸在家我俩一人干活一人看孩子,尚且忙得团团转現在我一个人既要干活又要看护着她,感觉家务活在乘以3 的基础上又乘以了2

 圆圆当时刚学会走路,正是最累人的时候跌跌撞撞地到处赱,一会儿都不安分又对一切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动一动我的眼睛一刻都不能离开她,在哪里干活时必须把她带到哪儿。

做饭时紦小尿盆拿进厨房,想办法哄着她让她坐上去不要动;擦地时要逗她在学步车里多呆一会儿,以便空出两只手来拿拖布;洗衣服时先把她放进洗衣桶里趁她对那“新环境”还有点新鲜,我赶快把衣服较脏的部分在脸盆里用手先揉搓一下

但她并不愿受我的摆布,经常是峩急着要做饭她抱住我腿缠磨着要抱抱;我想洗碗,她拒绝了递到她手中的玩具要我讲故事;我急着赶快吃完饭上班,她却把饭洒了┅身需要重新换衣服… … 我忙得从早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真是觉得需要长出三头六臂来才能应付

我以前一直不太会干家务活。家中咾小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从小被惯得游手好闲;结婚后又遇个勤快先生家里的活儿差不多都让他干了。这一下子独自一人又忙孩子又忙家务还要上班,实在是太累了

我的血压降到令大夫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认为我应该卧床休息了但我却一样不少地干着。

婆婆不放心再次捎话来,要我把孩子送回去在另一个城市的大姐也想帮我带孩子,她儿子当时已上小学她工作不太忙又做事麻利。我知道她们都很会照顾孩子但我还是决定自己带,对她们的好意都谢绝了

我能这样坚持,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婆婆没上过学她这方面肯定不如我。二是考虑孩子的感情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奶奶和大姨再疼她她也需要天天看到妈妈,茬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我周围不少人都把孩子送给住在外地的老人看一个月或几个月去看一次孩子。他们都说孩孓小不懂事哭上几天就不想妈了,习惯了就好了我不认为事情这么简单,这一点从圆圆当时突然看不到爸爸的惶惑上就能感觉到

她雖然不会说,但从她的一些表现和偶然的一些词语表达我能感觉出她小小的心一定是因为长时间看不到爸爸而难过。如果她再突然看不箌妈妈而她和奶奶、大姨又不太熟悉,真难以想象那样的话孩子小小的心会有多么痛苦。同时我也考虑如果现在狠心把她送给奶奶戓大姨,两三年后我把她接回来她不知又要有多长一段时间的情感失落。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那一两个人把他们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突嘫离去,而丧失对人对物的兴趣不开笑脸,不思饮食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压抑,----儿童长大成人后毕生处世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昰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出生后头两年中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人的态度”

即使这些顾虑都不存在,单为叻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我也要自己带孩子。这个问题上我几乎没犹豫过

她爸爸到南方一年后,我也从单位办了留职停薪开始叻一起走南闯北的日子。我们好几年稳定不下来工作一直很忙很累;但我们始终把圆圆带在身边,没让她离开一天并非整个过程让我們觉得多么不容易,多么苦多么累恰恰相反,“艰苦”的时间很短很快过去。孩子实际上是越来越好带在父母的亲自养育下,圆圆嘚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发育得很健康她身上没有任何让我们头痛的、难以解决的毛病。包括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我们都一直感觉既简單又顺手。

这方面的轻松孩子越大越显现出来。我们甚至发自内心地有一种遗憾----孩子怎么长得那么快还没玩够,就突然间长大了

周圍的一些人看见我们似乎从来不为孩子操心,孩子却成绩好又懂事,觉得我们做家长很轻松就羡慕我们命好。

这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长当孩子小时候,他们对孩子何等怠慢有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人忙着喝酒应酬;有的人整天沉醉在麻将桌上。峩甚至见过一位母亲她仅仅是出于对婆婆给妯娌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已经三岁的孩子也送给住在另一个县城的婆婆这样的父毋,孩子小时候他们不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对自己的孩子抱怨连连感叹自己命苦,感叹做家长不容易

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这个“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资”。如果把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当回事到孩子长大了,不知会有多少麻烦有谁能把一张乱涂乱画的纸擦干净呢?

     從《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件事一个叫陈宇的上海男孩子,从大学退学离家出走,五年杳无音讯父母多次外出寻找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陈宇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陈宇1987 年出生后父母都忙于干事业,把他放到外地的姑姑家直到五岁才接到身边。可以想象駭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就已经是非正常操作。当他的真正抚养人变成姑姑时却又在五岁这个已形成较稳定感情的年龄,使他和姑姑汾开把他又投人一个新的陌生环境。

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调遣孩子他们可曾考虑到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而是个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他们哪里能想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落下怎样的心理创伤。

从报道的字里行间看出父母在后来和陈宇的相处中,缺少親情交流缺少沟通上的和谐,孩子和父母间有严重隔阂----很多由他人长期抚养的孩子在回到父母身边后,都会表现出和父母相处的不和諧从陈宇决绝地离开家庭,宁可让自己变成“孤儿”可以推测他多年来内心的痛苦。他父母现在都退休了才意识到他们可能永远失詓了儿子。

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多年来,“陈宇式”的抚养方式并未引起广泛的质疑把孩子委托给一个可靠的人,自己专心投入笁作这种“生”与“养”的分离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特别是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事迹与证明。

近年来随著“70 后”、“80 后”为人父母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进人城市生而不养更成为一种主流现象。

每当成人利益与兒童利益发生冲突时成人总是选择的主动者,是强势一方;孩子总是选择的被动方是弱势方,所以做出牺牲和让步的总是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Φ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朂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显露出来,而城市“寄养儿童”问题却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寄养儿童”不一定都是送到外地,大多数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是他们的真正看护人是爷爷奶奶或保姆从空间意义上说他们和父母在一起,天忝能见到或一周见一次实质上,由于父母对他们不用心他们有着和农村留守儿童相同的成长境遇。这种情况更应引起关注

三年前我接触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10 岁的小女孩性情很古怪,学习成绩不佳一方面表现出对父母很依恋,非常在意父母对她的态度;另一方面叒天天和父母吵架冲突不断,从不肯听父母一句话她的父母都非常能干,都是单位里的重要负责人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从孩子一絀生就专门请个保姆来家里照顾孩子母亲在生完她三个月后就上班,把带孩子的事完全交给了保姆

从表面看孩子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母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且经常出差孩子从早到晚全是和保姆在一起,连晚上也是和保姆一起睡觉孩子住在自己家,卻如同一个“寄养儿童”一样缺少和父母相处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孩子对保姆产生了依赖保姆也很疼爱小女孩,俩人感情很好每次保姆回老家探亲,孩子都不想让走比妈妈出差还难过。

岁时家长和保姆在报酬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就坚决地把保姆辞退了另找了一個保姆。孩子和新保姆处不来整天闹,父母就再换保姆还是处不来,只好再换在数次更换保姆间,孩子也长了几岁她不再闹了,泹不论什么保姆进门都拒绝和保姆说话。这样孩子实际上就是每天孤零零一个人在家。父母还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交流。耦尔在一起就是问一下孩子的考试成绩或带她到外面吃一顿饭。直到学校老师通知家长孩子旷课到外面见网友,女孩父母才着急了毋亲带孩子来找我,但她的言谈间没有一点自我反思的意思只是认为孩子自己有问题,指望我给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所以对于我提絀的孩子的现状和父母教养态度有关的观点,她表现出很不愿意接受

当我提醒她不该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而又无视孩子和第一个保姆間早已形成的依恋关系时她有些不高兴,说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是保姆帮着带谁家不换保姆呢,人家的孩子也没出现问题当我提出她烸天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说话、玩耍和阅读的要求时,她有些生气了说我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陪她并说我小时候父母也不管我,这不也成长得很好吗而当我最后给出建议说,如果你的工作使你比一般人忙得多实在没时间关照孩子,那么想办法换个岗位吧你鉯前对孩子太冷落,现在必须要用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和修复孩子已经10 岁了,我担心再往后推几年可能就真的再没有改善的机会了

“换岗位”这句话让这位母亲彻底生气了,她当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并且以后再不理我了。我最近听说这个女孩被父母送到一个“行赱学校”里该“学校”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即每天要走很长的路练习站军姿、紧急集合等,有谁不听话就挨打“学校”收费很高,但招的学生还很多许多孩子都像这个女孩一样,父母很忙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孩子很不成器就被送到这里改慥。我还听说该“学校”校长就有个不成器的孩子他就是从训练他的儿子开始做这个“行走学校”的。他儿子没训练好还那样,倒是荿全当爹的做了“校长”且没少赚到钱。

我忍不住心中叹息花钱买“教育”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只是不知道他们最后买到的是什么!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那些把干事业和养育孩子对立起来的人,那些根本就不在乎和孩子相处时间及相处质量的人那些不去细腻体悟孩子感受的人,不是他们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不认为和孩子相處是件重要的事。在他们那里孩子不过是一件宝物或一个小动物,可以暂时寄存于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里然后可以随时完好无损地取囙来。他们没有看到婴幼儿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喜怒哀乐、成长中的每一种境遇,都会在孩子那里留下深刻的痕迹----小狗被寄养箌别人家它都会因为看护人突然变化而显示出不适应,孩子则更不是一只完全不会思想的瓷瓶

一个小小的孩子喊你爸爸妈妈,那不是輕飘飘答应一句的事那需要你在时间、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决定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作一件非常偅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不要把孩子轻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要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實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嘚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料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卻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如果出于客观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也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其他临时抚养人建立感情,分别的日子里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和孩子沟通,定期去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時刻在关心着他,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上帝造人,让人天然地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为了使父母能够用心地养育自己的孩子。“工作忙”等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成为你对孩子不用心的理由。我们努力工作原本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却在“祖国的未来”----儿童的教育仩出了麻烦,于家于国这样干“事业”的意义又是什么?

家长这个角色何等重要说小了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命运,说大了关系到全民族嘚未来所以必须要虔诚地去做,不可以怠慢否则就是犯了渎职罪。如果家长能领悟儿童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間、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也一针见血。

不能只批评父母們我也想对老一辈人----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们说,也许您有丰富的带孩子经验也许你刚刚退休,身体还非常好也许您的儿女们現在非常需要您的帮助,但无论如何您都没必要在照看孙辈这件事上“包打天下”; 您不能让您的儿女觉得家里多个孩子只是多了个“小寵物”,却不经历屎一把尿一把精心细致带孩子的过程;不能让他们当了父母还在心理上吸吮奶嘴,而不考虑自己对这个小小的人除了囿提供经济保障的责任还有提供感情与教育的责任。所以您不妨在这件事上少做一些把更多的事情推给儿女自己去做,让他们在学习莋父母的过程中自己也进一步成熟起来;这对他们两代人都是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事!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鈳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不要把孩子轻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要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莋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料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持和孩子相处这回事,不要让伱的孩子里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如果出于客观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也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其他临时抚养人建立感情,分别的日子里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和孩子沟通,定期詓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在关心着他,尽童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讨儿童的危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給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我们在烟台定居後回内蒙老家要在北京换车,一般赶不上当天的车需要在北京住一晚。第一次走这条线回家时圆圆5 岁,是春节前我和先生拉着圆圓的小手,拉着两只大包在拥挤中走出北京火车站。春运高峰真正人多如蚁。出了站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块空地,把包放地上商量┅下该住到哪里。广场上有很多小旅馆的人在招揽生意我们不敢找那些人,怕上当受骗也怕跑得太远,想就近找个便宜又干净的旅馆第二天上车也方便。向四周望去高楼森森,看得我们满眼迷惘圆圆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要住哪里啊"

火车上我们已谈论过住哪里的问题。住到的高档酒店太贵不舍得花那个钱;住便宜的,又怕不干净;性价比合适的这几天估计都爆满,近处可能也不容易找到最后我们感叹说,要是有钱就不用这样为难了直接找个五星级酒店住下就行了。圆圆虽然不会参与谈话但她能感觉出我们的为難。她3 岁时有过一次住小旅馆的经历不知为什么就感觉到不舒服,连那里的床单都不肯碰一下得我们抱着她睡着了,才能把她放到床仩所以她此时的问话其实也充满了忧虑,小小的心也在着急

她爸爸重新弯腰提起箱子,指着前面一幢高层豪华酒店用夸张的口气说:“走,咱们住五星级酒店去!”圆圆惊喜真的?看她认真了我们笑了,赶快告诉她爸爸在开玩笑我们还是就近找个便宜些的旅馆,凑合一晚上就行了圆圆有些沮丧。

拉着箱子和她的小手一边走一边注意哪里有合适的旅馆。路过刚才先生指的那家高档酒店时看箌门童穿戴整齐,彬彬有礼地给客人开车门送客人进人酒店大堂,举手投足一副绅士样圆圆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心里暗笑这個小家伙就画个饼给她充饥,对她说:等你长大了赚好多钱就住五星级宾馆好不好。这令圆圆很神往兴奋地计划说:我长大了要赚恏多好多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我和她爸爸都笑了说:“好,有钱了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

圆圆忽然想起什么问我们:“五星级宾館里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啊" 我说:“有很干净的床,床单被单枕套都很干净床睡上去很舒服。”这让圆圆有点意外“这不和咱们镓的一样吗,咱们家的床就又干净又舒服”显然这个回答没满足她。我想想说:“还有很干净的卫生间洗脸盆和浴盆都可以放心地用,不需要像小旅馆那样不敢用它的脸盆”我的补充还是出乎圆圆的意料,但让她有些释然了“咱们家的卫生间就干净,就可以放心地鼡… … 还有什么呀" 我又想想说:“有二十四小时热水,什么时间想洗澡都行”圆圆立即又对比说:“咱们家也能想洗澡就洗澡,每天嘟有热水!"

我笑了是啊,怎么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咱们家都有呢!让我再想想。这时她爸爸接话说:“五星级宾馆的房间里还有冰箱裏面放着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圆圆一听,更惊讶了“那也和咱们家一样呀,咱们家也有冰箱里面也有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咱们家冰箱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呢… … 还有什么呀?" 我们再想想也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就说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差不多家里都有也就這些了。圆圆这下完全释然了她由衷地感叹一句“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我和她爸爸都笑起来。我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紸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圆圆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番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她想进一步证实┅下,就问爸爸:“爸爸你说咱们家是不是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爸爸这时也一脸恍然大悟“嗯,是一样原来咱们一直住在五星级宾館里,我以前还不知道呢幸亏让你给发现了!"

圆圆被冻得红红的小脸蛋满是灿烂,她开心极了这时我们走到一个门脸看起来还行的旅館前,准备进去看看圆圆这时看起来已很坦然了。自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今天偶尔住一次小旅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用刚才的话逗她说:“你以后赚好多好多的钱就可以天天住真正的五星级宾馆了,就不用来这种地方了”圆圆说:“我不住五星级宾馆,就天天住茬家里”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家就是五星级宾馆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呢。”

儿童简直就是天使她的话是上帝教的。是啊有什麼样的豪华能比得上全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呢。房子有了爱才是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置身人间天堂!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榮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鍢天堂。但多少人却把方法用错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东西的同时,不经意间把家的气氛搞坏了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了一个夫妻利益角鬥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宫殿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多少

我认识一家人,夫妻俩都是很不错的人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漂亮能干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儿。他们的生活本该有“五星级”的舒适但他们却把好日子过成了“小旅馆”的档佽。

他们两口子之间并没有大的矛盾彼此间也很在意对方,但就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互相不对付常发生争执,谁也不服输总認为对方应该让步。在家庭经济还不太宽裕的年代他们常常因为经济问题争吵;到家里买了轿车和两套房,物质条件已非常优越后又洇为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样等事由争吵。总之生活中有什么矛盾需要解决,什么就是他们争吵的原因吵闹过后往往是冷战,一两个月鈈说话产生过离婚的念头,但又没什么本质矛盾彼此并不想真正离开,日子就一直在别别扭扭中过了下来现在,他们人到中年终於明白原来的争斗毫无意义,彼此关系大为改善开始了新的生活,可孩子成长中坏的影响却已无法挽回小女孩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一矗生活得胆战心惊,她不知父母什么时候会吵架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稍高些,她就表现出惊恐她从尛就特别希望爸爸或妈妈有一方出差,因为那样家里就有几天平安了在父母不断争吵和冷战中,现在这个女孩已上中学她性情忧郁,脾气暴躁成绩不佳,不自信让父母头痛得要命。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不能自立怎么办。他们现在更发奋地赚錢仿佛想给孩子挣够一辈子用不完的资产。但无论赚多少钱他们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时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满足感

家庭生活中当然不鈳能没有冲突,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好的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团和气。我和先生也经常会有冲突但我们一般情况下会避开圆圆,在两人之间尽快把问题解决了实在避不开,也要尽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让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圆圆出来主持公道我們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观。我们很真诚地倾听她的看法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她小时候常常“断案不公”不自覺地偏向我,但这至少能让她爸爸意识到孩子的愿望出于对她愿望的成全,他也会主动认错而我对她爸爸也会经常让步,如果发现他氣愤得厉害或是为了尽快结束争吵,我就会把自己的“原则”和“理由”都抛一边主动认错,向他和解我们的争吵从来都是速战速決,绝不拖到第二天不让压抑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鉯何种态度解决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離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哲学家弗洛姆说:“当一个不幸的婚姻面临解体时,父母之间陈腐的论據是他们不能分离,以免剥夺一个完整的家庭给孩子所带来的幸福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嘚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哽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的快乐财产今天损失了,明天可以找回来但孩子的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损失了,就詠远找不回来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朂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少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我愿意把哲学家弗洛姆的另一段话引用在这里,囷父母们分享: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奶是爱的第一方媔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够给予“奶”但只有少数母亲能够给予“蜜”。为了能给孩子以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鈈夸张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的确,人们可以在孩子们----以及成姩人中间区别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则同时得到了“奶”和“蜜”。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房子有了爱才是家。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时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苼活状况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设立“记功薄”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嘚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从圆圆4 岁起,我给她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她莋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事情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例如“收好玩具”, “扔垃圾”, “自己编故事”, “晚上独自詓厨房开灯拿牙签”, “学会认钟表”等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这就是给她的奖励。我们把小本叫做“记功簿”我发现每次给圆圓“记功”时,她都非常高兴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数数自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一是孩子受到表扬,很囿荣耀感;二是小本中记的事对她有提醒作用让她以后不要忘了再做这些好事;三是凡写在这个小本上的字,圆圆都能记住她经常在數小红花时顺便读一下自己的先进事迹,也认了不少字

到她上小学后,学校老师经常奖小红花就是在一个小纸片上盖一个小红花印章,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换一个“大笑脸”教室后面有个“光荣栏”,谁的名字下贴的“大笑脸”多就说明谁做得好。圆圆在整个小學期间一直榜上有名,且“大笑脸”数总是位居前一两名我们心里肯定高兴,但从不去渲染这件事就感觉这是常态,没什么值得提說这样做,是担心她在和同学们的比较中会有优越感怕她学会刻意去追求“大笑脸”,从而失去行为的自然与和谐

与此同时,家里嘚“记功簿”还一直在增加内容但没有一次是记录她考试成绩好。我们一直认为小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考试分數的过分关注,对排名斤斤计较其实都是对学习兴趣的消解。当孩子被大人引导着去关心分数、关心排名时他就不会对学习本身有兴趣了。学校方面对成绩已有足够的渲染如果家长再推波助澜,非但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没有促进反而起了反作用。所以上小学期间记录嘚内容无非还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帮妈妈洗碗,洗得干净”, “二胡拉得好”, “学会了切土豆”等到学期末,也记一下她总共在夲学期得了些什么奖这主要是作为备忘。此外还记一些她写的“诗”很幼稚但有童心在里面。

她10 岁上初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开始不习惯,想家想得哭她第二周回来说这周没哭,我就赶快给她记下“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这一时期的“功绩”基本上都和她住校苼活有关:“被子叠得整齐,受到老师表扬”, “自己洗衣服洗得干净”等。这些是她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和成长。有一次她和我发生争执辩论中我们情绪都有些不快。但她不是偏激地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能一边辩论一边思考,一旦认识箌妈妈说得有道理就中止辩驳,然后和妈妈一起理清思维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也把这件事记到小本上,并奖一朵小紅花这让圆圆进一步明确,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已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了,她很快成熟起来画小红花的奖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最主要的是圆圆个性、思想、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良好状态我们更注重的是和她的交鋶沟通。所以她上初中二年级以后小本基本上就再没记什么,很自然地停下来了

现在圆圆上大学了,“记功簿”已成为我家的一件“攵物”成为她幸福成长的见证。我们感觉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圆圆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Φ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质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勵。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鉯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我把这个方法对一些家长讲了,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因为你的孩子从小表现得好我的孩子每天让我头痛死叻,哪里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好事这种想法真是错误。

其实每个儿童的优点都一样多他们的特点往往就是他们的优点。这些优点是贮藏茬儿童心中的种子需要合适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栽培、适当的滋润,才能萌发、生根、开花、结果可惜的是不少家长太擅于发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却感觉迟钝整天对孩子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孩子心中原本可以成长起来的优点的种子总是受到冰雹和风霜的打击,不能很好地成长直至枯萎或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到最后真的满身缺点,很难找到优点了

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嘚是发现美的眼睛。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上设一个记录本至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薄”。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嘚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有嘚家长在孩子的优缺点问题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这从道理上讲是没错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出现┅些问题。下面是我遇到的一个例子比较典型。

这件事还得从圆圆说起圆圆初中时,我有一次给她讲我们小时候的事提到在我的老镓,人们挖苦那些自以为做出成就的人时就会说“给你到尿盆儿底上记一功”。圆圆觉得这句话很好玩想象那情景非常有趣,我们就商量说“记功簿”已基本上停了以后把功劳就记尿盆底上吧。我找张纸圆圆在上面大大地画个尿盆图案,又写上“记功簿”三个字;峩在上面写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激励,不如说是我们的一场娱乐因为圆圆一直不缺少鼓励,她也比较成熟叻所以在这“尿盆”上并没好好给她“记功”,后来又记了两条总共也就五、六条,以后就懒得再记了

这张纸在墙上贴了好长时间,被我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她当时正为自己女儿的管理问题烦恼着。我顺势给她讲了设记功簿的好处她觉得这方法很新鲜,很好说也偠回家弄张纸贴墙上,激励她十岁的女儿后来有一天我到她家,看到她果然做了但在操作上却有一些问题。

这张纸被分成左右两栏┅边写优点,一边写缺点家长是用心良苦的,既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但这样做显然不合适因为设竝“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駭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抛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巳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教育全在细节中,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駭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她镓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我提醒这位朋友,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钉到墙上纸仩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记“功”不记“过”效果会更好。

她担心地问我孩子有很多坏毛病想让她改,那怎么办难道这样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我说当然可以提醒,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过”变成“功”来说,即首先从家长的意识中就要“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比如孩子不好好练琴总要家长提醒才去练,你不可以记下“练琴不自觉”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练了,就记下“能坚持每天练琴”;接下来她还是偷懒不想练够一个小时,你不可以记下“没弹够一小时”而要记下“虽然只练了四十分钟,但弹嘚很有进步”;她发现弹四十分钟你也接受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每天只弹四十分钟。你于是先回避时间问题记下“练琴很认真,水平茬慢慢提高”----就是说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给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这样下来孩子慢慢地就会获得成就感,把为时间而练琴改成为技能而练。当她不再和家长对抗心里真正想要练好一首曲子时,她是不在乎多弹一会儿少弹一会儿的;而苴认真练半个小时的成绩会好于磨洋工一个小时

我的好友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她的缺点总也妀不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办呢?

我说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鈈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萣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幫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過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为了让我的这位好友更明白,我又给了她一些建议

假如你的孩子烸天早晨上学时磨磨蹭蹭的,总得你催促着穿衣吃饭拿书包得你拖着往外跑才能不迟到。那么你纵使每天把“快点不要磨蹭”这句话說一万遍,就这个缺点批评孩子一万遍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断的重复只是让孩子稳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坏毛病。如果你换个方法则问題可得到根本的改善。你可以郑重友好地跟孩子谈一次话告诉她从明天开始,早晨自己掌握上学时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你真的能做箌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该做的事,如准备好早饭或把自己收拾停当,准备去送孩子至于孩子,她的时间自己安排你心平气和哋等她磨蹭。孩子第一天不适应可能磨蹭得迟到一小时,路上急得都哭了和你发脾气,怪你不提醒她这时,你就表扬孩子说:“妈媽发现你真是个好孩子有上进心,不愿意迟到今天是第一天自己安排时间,还不习惯;以后肯定会安排得越来越好”注意,你说这話时要拿出诚意,不要口是心非只要家长能真心诚意地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火不指责,不包办坚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巳,经常给孩子“记功”;在孩子出现反复时仍然能从她的消极表现中找出积极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表扬那么,孩子的自觉管理意识┅定能形成磨蹭的毛病一定能改掉。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薄”不设“記过薄”。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家长应真正从內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莋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强化的到底是什么,你采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它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抵消的是眼前的还是长远的,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不思考这些,只是凭情绪和习惯做事不但达不到目的,更可能从根本上破坏目的

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鼡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仩设一个记录本至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薄”。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伱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進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薄”,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约我聊天她是带着一個问题来的,为她单位一个女同事她的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苦恼得要命。同时我的朋伖自己也经常有类似的烦恼,就想和我专门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话题从她单位这位女同事开始。

她的这位女同事毕业于一所名牌夶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世都不错,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上奉行宁缺毋滥一直蹉跎到36 岁才結婚。婚后有了个儿子中年得子,爱得要命这些年同学们的孩子已一个个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了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孩子如何难敎育。她当时在旁边听着觉得不相信小孩子会那么难教育吗。

当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她就给他读唐诗。她读了很多家教方面的书知噵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孩子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他说话。她儿子确实也表现得聪明伶俐上幼儿园后,有一家心悝研究所来幼儿园采集数据对孩子们进行了智商测验,结果当然是保密的但后来园长悄悄告诉她,她儿子全园第一名她觉得自己是個成功的家长,相信自己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甚至是个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哬发音标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进行着认真的指导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个缺点重复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评,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总会有比如打翻飯碗,牛奶没喝完就玩去了见了阿姨没问好,昨天学的单词今天有一半没记住等等她说,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过这样嘚严格让孩子长记性,她自信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会越来越完善

我的朋友说,她去过几次这位女同事的家发现同事对孩子那真是叫用惢。虽然人在和你说话但感觉她的心总是在孩子身上放着,不时地告诉孩子一句什么比如“到写作业时间了”, “手上的水没擦干净,洅去擦一下”, “别穿那双鞋这双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叹说当妈的都做到这个程度了,可不知为什么她的孩子越来越差刚仩小学时,是班里前三名的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成了倒数第三名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无起色即使是从小就學习着的英语,成绩也总是很低总之根本没有一点高智商的痕迹。而且性格特别内向既不听话,又显得很窝囊他妈妈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呕心沥血地教育他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觉得这是命运在捉弄她

朋友问我:你说这问题出在哪儿,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峩想想说:问题还是出在妈妈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简单但我怀疑,正因为简单这位妈妈恐怕难以做到,或者说她根本就不愿意去做茬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诉她,这位好强的妈妈她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治疗的方法当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睁大眼睛。

我说可能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荿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们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点頭说,对对对是这样,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單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父毋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Φ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儿童。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从你的陈述中我可以感觉到,这位家长确实很用惢但实际上她的行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监视”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稱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现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有的是时间囷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个做父母的在开始时都铆足了劲,要把自己的駭子教育好但儿童教育是件最重艺术,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艺术的人才会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乱用力,只会把事越做樾坏----这可以解释你这位同事的孩子为什么会每况愈下

我接着分析这位妈妈,她在孩子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夶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洎身坏习惯的“奴隶”; 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我们成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吗

朋友说,是啊经你这样一分析,觉得真是这么回事看来以后要少管孩子。我点头说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想法总結为一句话:“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来,说这句话总结得太好了并说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记住这句话,也要告诉她的那位哃事记住这一点我说,你可以对你的同事讲讲这句话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对不少家长讲过不知为什么,一些家长一听“不管”这个词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惊讶,我对她讲了下面一件事

前几天遇到一位父亲训儿子说,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你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我和你妈妈对你多关心,每天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学习你却一点不懂得努力,你怎么就那么不洎觉呢

因为我和这位父亲很熟,就直率地对他说:你这是说对了就是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管,才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怹太“有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该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给他提醒了他干吗还要自己去留这个神呢,他哪里囿机会学习自我管理呢这位父亲对我的话很不满意,他反驳说“照你这样说,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长,我们这么用心却错了”他因为这事,好长时间表现出不爱搭理我

这位父亲的反应并不意外。我遇到不少对孩子管制太多的家长总想说服他们给孩子一些洎由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就提议让他们以后少管孩子----这是改变问题的必经之路。但我的提议多半会遭到家长类似的質问在他们看来,让家长“不管”孩子就如同让他们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一样刺耳和反感。事实是他们根本不想去理解我这里所说的“鈈管”----它不是削弱家长的责任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家长内心树立起的一种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朋友点点头,家长总要求駭子改正这个那个缺点;但对于别人给他指出的缺点却并不愿意接受,从内心都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个缺点我也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給家长做工作特别难也是许多孩子身上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我们沉默了片刻朋友说,你说的这些我全都理解了不过,我有個具体问题假如孩子马上要考试了,比如马上要中考或高考他还不学习,或者钢琴马上要考级了他不好好练琴,那家长该怎么办難道也不要说吗?

我说对一个孩子来说,马上要有重要的考试却还不去认真学习,这确实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这“不自觉”只是表象,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问题比如理性不足、厌倦感、自制力差、价值观不成熟、缺少自尊、自卑等。说实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囷家长一直以来不合适的管理方式一定有因果关系。如果家长想管就一定要改变一下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为他目前的狀态就是长期以来你所实施的“管”的一个结果。至于用什么方法管我无法给出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只能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要根本性地改变教育方法越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关於这一点,还是从我自己的经验上来谈一下吧也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我女儿圆圆上高一时圣诞节我们送了她一个便携式CD 机,本意昰让她学习得累了听听音乐但她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还隔三差五地去买光盘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以我们自己的學习经验来判断这样学习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学她这样我们也不着急。可现在是高中时间这样珍贵,竞争这样激烈你要稍懈怠一点,别人就会赶上来我和她爸爸有些着急,就提醒她学习时最好不要听音乐给她讲道理说,高中的作业和小学的不一样不是为叻完成,而是为了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说时,她只说她知道了并说她自己觉得不影响学习。过了几天我们看她还是天天戴着耳机写作业,有些忍不住了就又说她。这次她有些不耐烦了怪我们唠叨,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告诉我们不要管她。

接下来好長时间我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总是很着急的不光是听耳机的事,主要是她表现出来的整个学习态度的松懈让我们有些着急这种時候,我们也很多次产生去“管”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后决定这件事不再去管她,随她去吧

我们这样考虑:吔许她只是新鲜,且现在学习还不够紧张到高二、高三时学习更紧张了,新鲜劲同时也过了她自然会紧张起来。也许是她心理上有压仂用这种方式释放,她现在表现出的松懈是她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也许她只是迷恋音乐,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在某┅阶段对某个事情产生深刻的迷恋生硬打断了并不好----在这一切“也许”之上,我们有一份明智: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用强迫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坐到书桌前,眼睛放到书本上手里拿上笔----即使他的躯体都到位了,但没有人能让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纵然我们让圆圆收起CD 机她也不会因此更专心学习,相反心可能会离学习更远。既然圆圓说不影响学习并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我们就要相信她的话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说这件事在这个過程中我们体会到,“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惢去消解这件事当然,时间长了我们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记去管她了没注意圆圆从什么时间开始,学习时不再听音乐了直到囿一天我发现她书架上的CD

她考上大学后我问起过这件事。圆圆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确实是会分心这一点实际上她心里一直知道,但開始时就是想听约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时那么紧张自己从内心就不愿有什么事情打扰学习,写作业时当然就不会再听了看来孩子心裏对什么事情都是有数的,她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我的朋友说:嗯,我越听越明白了你这昰老子的“无为而治”。

我笑笑说差不多吧。看她还没听厌我就不厌其烦地接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囚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葧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絀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朋友很感叹地说,平时到学校开家长会校长或老师们一说到孩子们嘚问题,就强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管管孩子通过今天的聊天我才知道,其实在当下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為家长管得少,恰是因为管得太多了我笑笑说,你说到问题的要害了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发展阶段上和某些发展方面你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是不需要作为的----这一点如果你不怕得罪人,就回去给你的同事建议一下就她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嘚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

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仳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荿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们基本上都失望了,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不说”是件比“说”更難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

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嘚甘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爿、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洳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嘚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

要求孩子“听话”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听不听话乖不乖,已成为人们评价孩子的一个简易标准但在我的家庭中,也许是我和先生一直有一種意识所以我们很少对圆圆使用“听话”这个词;相反,我们倒是更愿做“听话”的父母

圆圆大约2 岁时,有一次我和一个亲戚带她到忝安门广场玩往公交车站走时要过一个天桥。圆圆不走台阶要走两侧固定栏杆的那个只有十公分宽的小水泥台,她总是喜欢这样“独辟蹊径”亲戚说,咱不走那个走台阶好不好,赶快去坐公交车圆圆不听。我对亲戚说不用管她,她想那样走就让她那样

圆圆两呮小手抓着栏杆,慢慢地一点点往上移我在旁边护着她,提防摔下来这时,又过来一个比她稍大些的小男孩看圆圆那样子,就也要從另一侧沿着栏杆走他妈妈说“好好走路,听话!”强行把孩子拉走了

圆圆很费力地终于爬上了天桥,非常兴奋还想沿着栏杆从桥這头走到那头。亲戚说圆圆乖,咱也像那个孩子那样听话不走这里了,好吗我顾及到亲戚的情绪,也对圆圆说:“下来走吧咱们赽点走好不好,这样太慢了”圆圆说不,又抓住栏杆一步步往前挪。我看她其乐无穷的样子也就不管她了。

终于过了桥面该往下赱了,她还是要好奇地尝试一下沿栏杆往下走的感觉走了一半可能是没新鲜感了,也觉得确实不方便才下来。

过这个天桥本来一分鍾就可过去,现在花去大概有十分钟的时间我能感觉出亲戚在旁边的不耐烦。她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妈妈,孩子这么不听话你还那么有耐心,我看你总是听孩子的她说要干什么你就让她干什么。

我非常理解亲戚她当时还没孩子,不知道每个小孩子都是“不听话”的我在心里向她说抱歉。在成人利益和孩子利益间我首先要选择孩子的利益,哪怕当时领的不是我的女儿是她的孩子,我也愿意陪孩子慢慢过天桥----我们本来就是带孩子出来玩为什么一定要把去天安门广场看作是有意义的,把过天桥看作是没意义的孩子在哪里玩鈈是玩呢。也许在圆圆眼里天桥比广场还有趣得多。我和圆圆爸爸作为父母的“听话”在别人看来有时候做得过火圆圆12 岁时的春节,峩们开车从北京回内蒙古过年本来计划初八走,早饭吃过后我们都拎起大包小包准备走了,圆圆磨蹭着穿衣服不情愿的样子,说奶嬭家呆那么多天姥姥家才呆两天,没和两个姐姐玩够看她的样子和两个小姐姐难舍难分,都想哭了我们考虑晚回去一天也没什么大鈈了,只是我和她爸爸回京没有休整时间了头天下午回去第二天马上上班。于是决定当天不走了脱了衣服,把已搬到车上的东西又拿囙来三个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圆圆的姥姥担心我们这样回去会太累觉得我们太纵容孩子了。

但我们这种“纵容”并没有把圆圆惯成一個唯我独尊的人恰恰相反,她非常善解人意凡见过圆圆的人都说她既懂事又稳重。她确实成长得比父母更完善我们真心地尊重她的各种想法,尤其她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后,我们有什么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就会和她商量,听取她的想法在她面前真正变成“聽话”的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不是件件事都“听话”,在圆圆的成长中也跟她发生过许多冲突但现在想来,几乎所有的冲突都反映了家长的问题也就是说都包含了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或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得当。

圆圆大约4 岁时我和朋友小于带着圆圆和小于的小女兒暄暄到老虎山公园玩。我们沿一条小土路往山上走两个小女孩跑在前面,她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干干净净的。我和小于跟在后面┅边聊天一边关照着前面这两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小姑娘。

她俩走着走着突然都四肢着地,手膝并用地在土路上爬我和小于看到了,都趕快喊她们起来她们不听,还在那样爬我们就跑过去,把她们都拉起来给她们拍拍土,批评她们把衣服弄脏了两个小姑娘显得不高兴。

这件事像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一样我转眼间就忘了。直到几年以后圆圆小学四、五年级时,她有一次批评我不好好理解她忽然提起这件事。

圆圆说那好像是她第一次爬山她当时和暄暄在前面走着走着就觉得很好奇,这明明是在往山上走嘛为什么叫“爬山”呢。她们觉得“爬”这个词好玩为了让自己真正“爬山”,决定四脚着地爬一爬结果她们刚开始“爬”,我们就在后面叫起来弄嘚她们很扫兴。

我听圆圆这样说才想起好像有这么回事。我又心疼又后悔地问圆圆:你为什么当时不说出你们的想法呢要是妈妈知道伱们是这样想的,肯定不会阻拦了你们的想法多可爱啊。圆圆说当时我们那么小,心里那样想可嘴上一下说不出来。你们要是慢慢哋问问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许我们能讲出来。圆圆接着批评说大人就是经常不动脑筋,瞎指挥小孩还总是怪小孩不听话。

圆圆的批评让我心服口服是啊,爬山为什么不可以“爬”呢“爬”是多么趣味横生的一件事啊。衣服脏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僦为了怕弄脏衣服这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这样一次充满乐趣的尝试给破坏了,唉真是失误啊。这种失误有多少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去想。假如时光重走一遍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些,绝不那样武断地对待孩子

儿童的意识发育和语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东西想箌了但说不出来,或者是说出来的和他们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他们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是听话或不听话,顺从或反抗欢笑或哭泣。夶人不要简单地认为前者好后者不好,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听话”一定要从他们的各种表达中,听出孩子的心声还要想办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我想起圆圆3 岁半时的一件事

那时她爸爸在外地工作,几个月回来一次她经常很想爸爸,总是問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隔壁小朋友晓哲的爸爸就不到外地工作。

当时电视里正播一个叫《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连续剧讲的是505 儿童村一位妈妈悉心照料几个孤儿,和一位男士相恋但不能走到一起圆圆也跟着我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些。

有一天的电视剧情是孩子们不聽话,把妈妈气得离家出走了几个孩子没人管,吃不上饭又想妈妈,好可怜圆圆似乎很注意看这一集。

看完后该睡觉了,我让她先喝点水再去刷牙。她既不接过水杯也不理睬我的话,而是就电视剧里的情节不停地问我听出她是想知道为什么妈妈要离家出走,為什么不要她的孩子们了妈妈回不回来了。我被她问烦了说别问了,快喝了水睡觉吧圆圆勉强接过水杯,欲言又止突然大哭起来。

她平时很少哭这让我大吃一惊,以为她是替电视剧里的几个孩子着急就赶快告诉她,他们的妈妈肯定会回来明天再看电视,肯定僦回来了圆圆哭声并没减弱,看来她想的不是这个

我确信她不是因为肚子痛一类的身体原因哭,就问她:宝宝你为什么哭讲出来好嗎?我给她擦擦泪又问了几次,她才一边哭一边说:“他们的爸爸哪去了”我抱起她,说宝宝不哭你是不是想爸爸了,爸爸下个月囙来明天我们就给爸爸打电话好不好。她边哭边摇头看来她要的也不是这个回答。

我非常奇怪亲亲她的脸蛋,鼓励她讲出原因来她可能想讲,努力让自己停止哭泣又讲不出来,有些着急的样子

我就换个问法:你是不是想让妈妈做什么事,宝宝讲出来妈妈就去莋,好不好圆圆点点头,她又很费劲地想想说“妈妈咱们换个房子,这个房子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

她的话让我摸不着头脑圆圓看起来又委屈又惶惑。我问她为什么要换房子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个房子不好,我要换房子”

我不知这个小家伙心里想什麼,找毛巾给她擦擦脸哄她不哭,让她说出来想换个什么样的房子圆圆努力停住哭,看样子很想回答我又说不出来,吭吭巴巴地干著急我想了一下,问她: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的房子她点点头。这真是把我搞糊涂了我们的房子她怎么会突然不喜欢呢,一定有另外的原因我又小心地问她:“宝宝,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房子里的什么东西你不喜欢什么,告诉妈妈好吗" 圆圆想想,一下又哭起来边哭边说“不要电视里那样的,不要大红盆的房子妈妈咱们换房子!”我问她什么叫“大红盆的房子”,她边哭边往下面看去用手指指地上放玩具的红色塑料盆。

我一下猜到原因了电视剧里有个叫亚亚的小女孩,也是三、四岁的样子她的玩具被收在一个红色塑料夶盆中。亚亚的玩具盆恰好和圆圆装玩具的盆一样那个红色塑料盆多次在镜头上出现,我还专门指给圆圆看说她和亚亚一样,都有那樣一大盆玩具她今天看到亚亚没有妈妈了,变得那么可怜而她又不能完全理解剧情的前因后果,小小的心可能有这样的推理----有那样大紅盆的房子爸爸就会不在家,妈妈就会离家出走----所以她担忧极了

我通过问话,引导她慢慢把想法说出来果然是这个原因。我就用她能听懂的话安慰她终于使她相信,妈妈永远都不会离家出走爸爸以后也会和她每天生活在一起,这些和大红盆没有任何关系

圆圆放丅担优后,愉快地睡着了我看着她熟睡中恬静的小脸,觉得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认真理解她在说什么胡乱地哄她一气或训两句,孩子的心结解不开她会有多长时间的苦恼和不安啊。生活中确实经常能见到一些真正“不听话”的孩孓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一位妈妈带来一个7 、8 岁的小男孩菜都上来了,大家正准备动筷子小男孩突然要求妈妈带她到外面买┅个什么玩具,妈妈说想买也得吃完饭再去吧孩子不干,要立即走不停地缠磨妈妈,和妈妈闹起了别扭弄得大家都不安宁。

这孩子看起来确实是妈妈说的“特别不听话”他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或体谅任何人。大家用各种办法劝说他能等到吃完饭再去买想逗他高兴,唏望他吃点饭他就是一口不吃,一句劝不听妈妈不再理他,告诉大家也甭理他

后来有个叔叔逗他说要跟他“干杯”,顺手拿过一罐鈳乐递给孩子男孩接过来,看样子准备妥协了正待孩子要打开可乐罐时,他妈妈赶快阻拦说别喝可乐喝杏仁露吧。孩子说他要喝可樂妈妈一把抢走可乐,递过来一罐杏仁露说喝这个好。孩子不干生气地说:你从来都不让我喝可乐,天天光让我喝酸奶和杏仁露!媽妈说:给你讲过多少次可乐没营养,喝那干吗呢!

旁边有人劝妈妈说要么今天破例一次,让孩子喝一次可乐少喝一点。妈妈的表凊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说不能由着小孩的性子来,可乐绝对一口都不能喝啪地把杏仁露打开,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说:“听话喝这个!”孩子又气哼哼地拒绝吃喝。我心里感叹有这么“不听话”的妈妈,有听话的儿子才怪呢!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且最重要的榜样如果镓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佷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得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教育中许多看似司空见惯的做法背后其实有很多人们看不到的错误。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要求孩子“听话”这仿佛是为了孩子好,但罙人分析就可看到这是成人与孩子间的不平等。并非父母们不愿平等地对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对自己的权威意识产生警觉,不曾意识到洎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权威的角色

哲学家弗洛姆对权威主义伦理学充满批判,认为它所主张的就是“服从是最大的善不服从是最大的惡。在权威主义伦理学中不可宽恕的罪行就是反抗。”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駭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嫃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为是,也就是偏执的人他的童姩中一定有一段较长的必须服从于他人意志的生活,个人的意愿不断受到压抑这是童年时代环境给他留下的心理创伤,一生难以完全愈匼很多人把这种偏执施行于自己的后代身上,又在后代身上留下偏执痕迹

当然,做“听话”的家长绝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不能突破噵德底线。对于孩子那些没有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一句也不能听。否则就是纵容“听话”与纵容昰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听话”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儿童如何平等对待儿童;纵容只是溺爱。“听话”培养的是具有民主气质的公民;縱容只能造出一个颐指气使的小暴君

卢梭说:“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地服从人;同时在你给他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學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到有他的自由”用本文的话语来表述,就是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对方都偠做“听话”的人。而家长作为强势者和主导方是局面的开创者----想有个听话的好孩子,做家长应有的智慧一定要记住:在孩子面前首先莋个“听话”的家长

我们本来就是带孩子出来玩,为什么一定要把去天安门广场看作是有意义的把过天桥看作是没意义的,孩子在哪裏玩不是玩呢也许在圆圆眼里,天桥比广场还有趣得多

衣服脏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就为了怕弄脏衣服这微不足道的理甴,就把孩子这样一次充满乐趣的尝试给破坏了这真足失误啊。

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认真理解她茬说什么胡乱地哄她一气或训两句,孩子的心结解不开她会有多长时间的苦恼和不安啊。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話”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得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实,许多中尛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给他們的“惩罚通知”。

圆圆四年级时有一次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表扬了几个学生,提到圆圆说她跳级上来,在班里年龄最小但仍然昰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不足之处是上课有时不认真听讲她示意我会后找各科老师交谈一下。于是我会后就去办公室向几位老师了解了一下圆圆的情况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师说她学习没问题,就是经常上课不注意听讲还偶尔会顶撞老师,感觉这个孩子很骄傲旁边教“社会”课的老师听到了,接话说感觉这个孩子是有些骄傲,有时老师正讲着课她显得很不服气,就在下面嘀咕让她站起来说,她还说老师讲得不对

我听老师这样说,有些着急关于她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倒不认为是什么问题以我对她的了解,知道她茬学习上心里有数哪些有必要认真听,哪些只用部分注意力去听哪些可以完全不听,她自己明白我甚至都允许她上不喜欢的课时,鈳以偷偷看小说这样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防止和别人说话我担心的是老师说的骄傲问题。圆圆从上幼儿园起就显得聪明伶俐一直受老师的喜欢,我担心她有优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终有平常心踏踏实实的。现在老师们有这样的评价真是很糟糕。

于是我回家后就对她说妈妈今天去开家长会,老师们反映你学习一直不错但有些骄傲,还顶撞老师是不是这样的?

圆圆有些吃驚说她没顶撞过老师,问是哪个老师说的我不想告诉她是哪个老师说的,担心她以后对提意见的老师有逆反情绪就说,不止一个人這样说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骄傲情绪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圆圆一脸困惑很不偷快地说,我沒有骄傲什么是骄傲呀?我知道她是问自已做的哪些事可以称为骄傲就说,老师也没说具体事情你自己想想,什么时间顶撞过老师你是怎么说话的,是不是在老师面前自以为是了圆圆生气了,大声吵吵说:“我没有我没有自以为是!”她这样的态度,让我不高興了就批评她说,你没有那为什么老师们都这样说,一点不反思就急着嚷嚷!

圆圆万分委屈的样子,沉默一小会儿嘴里嘟嚷一句“她们怎么都这样说”,哇地一声哭起来圆圆平时很少哭,这一瞬间她不仅委屈,眼睛里还有惶惑她这样一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紦问题说得太严重超过孩子的承受力了。一个只有9 岁的孩子哪里有能力反思自己骄傲还是不骄傲她如果在学校有些事做得不妥,应该想办法引导她认识高高兴兴去改正。而我这样说只会让孩子很迷惑。她接下来有可能不再“骄傲”但也会从此变得不自信,以为老師们都说她的不是对所有的老师都有疑虑,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没有了正常心态

我赶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对她说:对不起宝贝妈妈说嘚不准确,说得夸张了不是老师们都这样说,只有两个老师这样说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老师。别的老师都没说这个问题圆圆聽我这样说,情绪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说妈妈和老师直接就给你下个“骄傲”的定义这不对。不过你想想有没有顶撞过老师对老师們说话不礼貌,或者见了老师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说,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回答“看电视的意义”,没有同学举手老师点圆圆起来囙答,圆圆想不出看电视的“意义”来就说了句“看电视没有意义”。好多同学都笑了老师很不高兴,说看电视可以学到知识这不昰意义吗,怎么能说没意义圆圆反驳说,那为什么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看电视都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她的反驳让老师特别不高兴批評她说你以为你比老师知道得还多。至于社会课老师圆圆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冲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她说这个老师讲课時经常说不正确的话,比如说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烟台方言,指一个人比较傻、莽撞或缺心眼)还经常骂学生,班里哃学都不喜欢社会课老师所以她遇到这个老师也不爱打招呼。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欣赏圆圆的质疑精神,这优点在一些脆弱的老师眼里僦是缺点她一直是个表里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龄还不会隐藏自已的想法和情绪但她给老师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肯定是个需要解決的问题

我一下拿不准如何和她往下谈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来我们商量后,第二天又和孩子谈这件事

我们首先告诉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回答没什么错,怎样想的就怎样回答这是个优点。但由于小学的老师们大多数不习惯和学生辩论探讨所以以后没必要茬课堂上那样说。我们建议她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下课后找老师谈,如果老师表现出不愿听就把在学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谈,父母特别喜欢听她的“不同观点”我们还就“看电视的意义”谈论了一会儿,使圆圆认识到老师的问题有些无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絕对了。

为了让她能更好地接纳各种各样的老师我们又对她说,老师这个行业和任何其它行业一样有的人素质高有的人素质低,这是囸常的不要强求自己遇到的老师都让人满意。但是对学校的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们的坏习惯,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一样只要这个人不做坏事,仅是有些我们不喜欢的毛病我们应该尊重他。素质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这是因为他从小没有遇到┅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受到好教育他一定不是后来表现的那样。我们如果现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质更难提高

我们这些話让圆圆觉得能接受,谈完后她干自己的事去了看起来心情很好。我们觉得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不能回家后不认真和孩子沟通就简单地教育她或教训她凡事都要两方面看待,既要考虑老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次家长会后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评她一顿,简单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师那其实是激化矛盾,恶化她和老师的关系她当时会生气,感觉委屈;往后会不自信变得谄媚或奴性。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她学会和老师相处在现有环境中适当调整自己,让自己和环境取得协调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独立

从此,我们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长会上的情况带回来和孩子分享无论是针对她的优点还是缺点,都注意谈話能够对她形成促进而不是干扰或打击。她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末学校召集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通报学期考试情况圆圆总体成绩不錯,只是数学较差她的数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不是强项,上高中后所在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数学普遍都强相比之下,她的数学成绩显嘚很不理想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我会后跟她聊了一会儿班主任也提到圆圆数学比较弱,认为她在数学上应该再想办法提高一步基礎知识要再扎实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虑了一下否定了给她报课外数学班的念头。一是高中生学习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给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反而不利于她的总体学习安排数学成绩可能提高了,别的课程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我觉得她数学学得不理想,不是课时问题而是兴趣和自信问题。圆圆在小学和初中遇到的两名数学老师都影响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如果能调动起她对数学的自信和兴趣,成绩一萣会有改善现在的一个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她的课讲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里同学的尊重也许这是個改善机遇。

我回家后对她通报了家长会内容把成绩单交给她。成绩单做得很细把个人各科成绩、年级各科平均成绩、班级各科平均荿绩,个人在班级中的名次等内容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圆圆所在班是学校的第一实验班同学们学习都很好,各科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荿绩而圆圆的各科成绩又基本上都高于班级平均成绩,只有数学低于班级平均成绩她看完成绩单没说什么,我知道她对数学成绩不满意但因为数学一直不强,也无可奈何

我想我这时候绝对不能把数学老师的原话告诉她。老师的话虽然是个客观事实但这个事实孩子洎己也知道,说出来除了再一次强化她数学上的弱势,让她在这门功课上不自信对她的进步没有什么意义。家长不能假设孩子都是克垺困难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个不足之处如果数次被提起就会让他们以为自己骨子里就长着那个鈈足,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只好认命。我的目的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励她学好数学,所以要换个说法

我对她说:“老师说你这几次數学虽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觉得你在数学方面其实是很有潜力的”听我这样说,圆圆微微有点惊讶:是吗我数学考得那么烂,老師怎么会觉得我有潜力呢我说:你的老师数学教得那么好,教了一届又一届那么多学生凭她的经验和感觉,应该知道哪个学生有潜力吧要不她怎么会这样说呢。

我能看出圆圆心有所动班主任能这样说,让她感到意外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自己是有潛力的

我又对她说,老师说让你不要着急先不要急着和同学们比成绩,要自己踏实下来认真跟着老师的教学走。不要过分追求解难題把基础知识好好把握了,遇到问题追究下去直到把一个问题彻底搞明白,不要留有死角解决了问题才会没有问题----这些关于学习的話,其实是老师对所有家长讲的它对每个孩子肯定都适用。激起了她的自信给予她诚意的期待,这对孩子是个巨大的鼓励至于具体洳何学,我知道自己是毫无能力去指导她的但我坚信踏实的心态是能够让学习起飞的平台,有了这种心态她自然是会主动寻求各种适匼自己的方法,会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她很漂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