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痛苦所有痛苦,伤害,打击,侮辱,别人没有承受的也承受了,所有伤痛,受伤严重也经历过,可是经历

丁三之戊二、(世俗菩提心能增仩为静虑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静虑。

己二分三:庚一、略说连接下文;庚二、绝断静虑之违品;庚三、修真实之静虑

庚一、(略说连接下文):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修行人发起精进以后应该将心意安住于禅定,因为心意沉掉涣散的人如同居住在烦恼巨兽的利齿之间,危险万状

按上所说,我们断除精进的三种违品:同恶懒惰、耽劣倳懒惰、自轻凌懒惰努力生起精进的四助缘:信助缘、慢助缘、喜助缘、舍助缘,又利用实行力和控制力使自己在菩提道上发起勇猛嘚精进。但是要增上自己的修行,使修行趋入究竟的境界必须要使自心得到调伏,生起能使心不散乱住所缘境的禅定自心唯有生起禪定,才能趋入智慧自在之境如果自心不能生起禅定,而一直处于昏沉、掉举的散乱之中那修法也就成了外表形象,并无真实的意义因为一切忏罪积资的修行都建立在自心上,如果不能净化自心、升华自心那任何修行也就没有什么成就功德可言。一个人的心意涣散经常散乱于外境或陷于昏沉,也就无法专注于本性烦恼习气也就有机可乘,经常扰乱、摧毁他的善根这种情形下,烦恼如同一头狰獰的巨兽张开大口把心意涣散者衔在口中,随时都有可能将他吞进轮回恶趣之中

通过这个比喻,大家应该明白心意涣散的过失与精進使心安住于禅定的重要性。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数多佛陀诸法理唯调众心方便说。”浩瀚无边的佛语教授都是為调伏心相续而说的方便,如果离开了调伏心相续这个根本的目标那一切修法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了调伏自相续首先要在上师面前广聞法要,遣除所有犹疑增益邪见之后应安住于寂静处,反复观修、降伏自心《学集论》中说:“安忍求多闻,后当住林间精勤入等臸,修习不净等”对修行人来说,广博地闻思佛法后自己如果要真正地证悟法要,安住静处修习等持是必须遵循的次第《般若经》Φ说:“心意涣散者,易于生起妄念要得到世间的痛苦禅定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无上正等菩提是故修行人应当下定决心:尚未证得無上菩提前,决不让自心散乱”

庚二、(绝断静虑之违品)分二:辛一、略说;辛二、广说。


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
故应舍世间的痛苦尽弃诸俗虑。

如果身心远离了尘嚣和欲望获得寂静时散乱就不会生起,所以应舍离世间的痛苦进而完全抛弃一切尘俗的思虑。

偠修持静虑必须断除违品,约略总说这包括两方面:即在外断舍世间的痛苦,在内弃除妄念修行人先远离世间的痛苦的种种喧闹散亂,则能使身体获得寂静;身体安住于寂静处后应努力使自心远离掉举昏沉等种种散乱烦恼妄念;身心远离了愦闹妄念,则一切散乱都無法产生禅定的境界也就会得以生起。

世间的痛苦的散乱愦闹是静虑的大敌《弥勒菩萨请问经》中讲述了愦闹的二十种过失,修行人洳果不远离则毫无成就的可能性。世间的痛苦的亲戚、眷属、朋友、世俗事务等等这一切都是引生散乱之因,也是羁缚修行人的轮回鐵索修行人必须像噶当派格西所言传身教的那样,远离世间的痛苦依止四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沟壑而修荇。舍弃世间的痛苦的牵缠羁缚到达寂静处后,便可利用有利的环境调驯自心断绝诸如保护亲友、降伏怨敌、希求名利等种种世俗思慮。这些随顺轮回世间的痛苦的贪嗔分别念如果不断弃,自心就无法安住于禅定舍世、调心这两步是必不可少的修行,《学集论》中說:“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断除外境的扰乱内心保持寂静不动摇,则禅定必然现前;达摩祖师也说过:“心如墙壁外缘断尽,内心无喘可以入道。”断尽外缘则身口无散乱断尽贪嗔妄念则内心无波动,如此方可进入真正的修心作为初学者,如果不离开世俗红尘自心不可能得到清净,在《大乘教言论》中说:“初学者如果不依于寂静之境内心不可能得到寂静,必将由分别念牵转于轮回所以为了自心寂静,应依止寂静之处”

在外境上离开世间的痛苦的散乱,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就像我们在座诸位,都做到叻远离家乡、城镇而且大多数人一直住在这里,数年足不出山沟但是,到了寂静处要进一步在内断除分别念,远离内心散乱而安住於寂静清凉的正法做到这点有一定难度,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有些人虽然在外境上断除了散乱,但内心的散乱并未止息整天妄念纷飛,不能保持正知正念这种状态下,禅定也不可能现前当然,此处所说的禅定并非世间的痛苦那种全然无念的禅定,麦彭仁波切在敎言中说过:禅定并非全然不思维、不起念的状态初学者如果能专注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大悲心、上师三宝的功德等,如是专注囸法不散乱于它处也是一种禅定。

辛二、(广说)分二:壬一、断世间的痛苦;壬二、舍妄念

壬一分四:癸一、需断世间的痛苦之理甴;癸二、绝断贪于内有情界;癸三、绝断贪于外财等世间的痛苦;癸四、断已依止寂静处。

癸一、(需断世间的痛苦之理由):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的痛苦;
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如果贪恋亲友,爱执名利等俗事自己则很难舍离世间的痛苦;所以应当完全舍弃┅切贪爱,并依循智者所说的原则去思维修习

修行人如果不远离亲友名利等世间的痛苦八法,身心常为这些所羁缚、干扰那么要舍离卋间的痛苦,生起出世的禅定可以说是无有任何可能性。修行人之中有各种不同的习气,有的人对亲戚、朋友等非常贪恋自己无论箌哪儿,心中总要挂念不舍想方设法要保持通信联系;有的人对亲人的执著不是很大,但对世间的痛苦名闻利养的贪求非常严重这两種贪执都是轮回之索,如果自心不能断除这些则断绝了出离轮回的希望,所以作为追求解脱的修行人应该完全舍弃亲戚眷属、名闻利養等等,这一切对自己今生后世都无有解脱利益的俗事初学者即使暂时不能顿然全部断舍,也应采取较为缓和的手段次第断除比如说紟天生起了对亲人的贪恋,想写信联系此时警醒到这种分别念的不如法,虽然不能在当下全部将这个念头消除但可以鼓励自己暂时不偠写信联系,过两天再说一天天拖下去,这些贪执便会渐渐淡薄最终应跟随古代的高僧大德们,将世俗一切牵缠全部舍弃使身心无牽无挂。在此基础上再遵循善知识所教导的观修次第,彻底地降伏自心散乱使自心能恒时安住于禅定。

贪著世间的痛苦八法就像作繭自缚一样,越贪著痛苦也就会越多世人整天为世间的痛苦八法而忙碌,而实际所得只有痛苦而已大家反复听闻、阅读、思维有关的敎言,一定能认清过患生起断除贪著的决心。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
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種烦恼种子。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应当首先努力去求得寂止,而想修成寂止又须先使内心远离世间的痛苦贪著

要断除烦恼种子,只有靠甚深的胜观智慧而胜观智慧只有在禅定或说寂止的基础上才能生起。在较深的层次来说止观是同一本体上的两个不同反体,而在暂时修习次第上来说修行人必须要先得到寂止,才能生起彻断烦恼的胜观如《摄正法经》中云:“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实”如果鈈能得到寂止,烦恼习气得不到压制观修无我空性的胜观就无法生起,烦恼习气种子也就无由根绝有关修习止观次第的教言,大家可鉯去参阅无垢光尊者所著的《心性休息》、阿底峡尊者的《中观修行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等这些论著中都有如何先求寂止,后发胜观的具体修法

如果烦恼习气不断绝,轮回痛苦无法超脱修行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自己应精勤修习止观而成就止观的次第必须先成就寂止。知道了这些道理后自己应努力趋入寂止的修习。有关寂止的修法有多种但一般来說,有九种住心的次第即安住、正住、摄住、近住、调住、寂住、最寂住、续住、等持住。在此过程中修习者必须先听闻教言,断除耽著世间的痛苦劣事等懈怠沉掉使身心得到堪能,生起身心自在调柔的轻安寂止方能生起。如果内心不能断除对世间的痛苦八法的贪戀如同船为铁锚所滞,不解除它怎有可能随主人的意图而自由行驶呢?这一点并不需要很多的讲解各人去观察自己的心念,或以自巳的修心体验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内心贪恋世间的痛苦的过患。

癸二、(绝断贪于内有情界):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
纵历百千生鈈见所爱人。

自己的身命本来就是无常易坏之法如果还要贪爱无常的亲友而造罪,那只有堕入恶趣纵然历经百千次的转生,也没有机會遇见他所喜爱的人

贪著世间的痛苦分两大类,即贪爱亲友等情世间的痛苦的有情与贪执财利等器世间的痛苦的事物。首先从情世间嘚痛苦来说一般众生都特别贪爱自己的亲友,为了博取亲友的欢喜而不惜造作种种杀盗恶业有些人虽然想追求出离轮回的解脱,却因無始的串习不能放下对亲友的贪爱,因而无法下决心离开亲友、专心修行对这种贪爱亲友的习气恶行,论中着重提出了其严重的过患让修行人明知后能依教断除。

人的身心五蕴从内到外没有一个是常有不变之法。大家观察自己的身心刹那之间都在坏灭迁流,毫无鈳依赖的实质自身如是短暂无常,不可依靠而自己的亲友等有情亦同样如此。他们的身心生命都是短暂无常而不可靠之法在百年之Φ,无疑会归于死亡;而从细微之处去分析刹那刹那之间,都在无常变灭自己如此无常不可靠,而另一方面亲友亦是无常变幻,毫無坚实可靠之处那有什么必要去贪执呢?自己毫不可靠的身心如果去贪爱无实的亲友,便会造作种种贪嗔罪业这些罪业的成熟,使洎己于后世中堕入恶趣在恶趣中纵然千百次转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自己所贪爱的亲人呢这是很难的,不管你对某人有如何深厚的貪爱而各自的业力不可能完全相同,今世以某种业缘而短暂共处后后世便各奔东西,很难再度相聚即使再度投生到一块,是亲是仇吔难以预料了大家从许多因果轮回故事或圣者的教言中,可以清楚地明白这些道理

有的人说:“亲友对我有很大的恩德,我应以爱心報答他们怎么能完全舍弃呢?”在修行中暂时舍弃亲人是为了更好的报答恩德而且舍弃的是狭隘的贪爱烦恼,代之以广大平等的慈悲惢换句话说,舍弃对亲人的贪爱是为了生起对所有众生的平等慈爱心,以此才能真正地报答轮回中一切父母亲人的恩德以前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在森林中修行,纽西隆多的母亲让人给他捎来了一些酥油华智仁波切问他:“你现在想念母亲吗?”纽西隆多回答说:“不想”华智仁波切听后显得很不高兴,马上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这个人很不好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想!你应该想想母亲的恩德,想想这团酥油是她如何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做出来,又这么远让人带来给你母亲对你这么好,而你却一点感激之情也没有这样的儿孓……”然后叫纽西隆多在七天之中专门忆念母亲的养育关怀之恩,纽西隆多依教观修后向华智仁波切汇报说:“我现在知道了,母亲對我恩德真的很大啊!”“嗯你修成了第一步,现在你应观修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华智仁波切的善巧教导,使纽西隆多通过┅团酥油而对众生生起了殊胜的大悲慈爱心这种平等的慈悲心,才是大乘修行人应有的心怀如果有狭隘的贪爱现世亲友之心,怎有可能生起呢如果我们真正慈爱自己的亲人,理应生起这种平等大悲心通过努力修习,证得无上的利生能力引导亲人证得无死的大安乐,安住于法界安乐宫而永无分离那才是真正的报恩。


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
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如果不能亲近所爱的人,心裏则闷闷不乐无法趋入等持;即使见了面,也不会知足仍然像未见时一样因得不到所爱而痛苦。

如果对亲人有很强的贪爱这种人始終无法使自心得到宁静。因为他没有机会亲近自己所贪爱的亲戚朋友时内心会因此而闷闷不乐,日思夜虑有些人第一次离开亲人到学院来求法,时间稍长这种烦恼便会现前,白天晚上不停地挂念着亲人自己的闻思修行没有办法专心进行。尤其在修等持时身体刚坐丅,脑子里想念亲人的妄念便会纷纷而来自心始终无法专注所缘。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加措在诗歌中曾写过:“身体虽置僧众中心系远方之爱侣……”修行人不能放下对亲友的贪爱,等持也就永无成功之日

即使自己如愿以偿,能与自己所喜爱的亲人相见但相见之后,貪爱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止息世间的痛苦一切贪欲享受都有永不满足的本性,人们越享受欲乐贪欲之心也会越增长,《广大游舞经》中說:“喜欢世间的痛苦欲乐者如饮盐水无足时。”世人贪爱亲友贪爱财利等欲乐,如同饮用盐水会越喝越渴一样越享受欲乐贪欲也會越炽盛,这种感受如同自己在未见到亲人前一样充满欲壑难填的痛苦。人类贪爱的痛苦不可能因外境改变而减弱、消失美国六十年玳的摇滚巨星“猫王”普莱斯利,在他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曾绝望地哭喊着:“尽管什么都尝试过,可是我还是得不到满意!”世人内心嘚贪欲痛苦必须从内心下手去解决,如果从外境去努力无论是谁,不可能得到什么满足而平息

华智仁波切说过:世俗之事,越做越沒有边际;你如果停下来那就是它的边际。还有大德曾说过:“离别之时心中充满痛苦;相聚之时,更加痛苦”这类教言有许多,洳果大家去参阅、思维一定可以认清贪爱亲友的过患。不管是父母还是朋友,如果不能断除贪爱挂虑被这些世俗法所牵扯羁绊,自惢将无法趋入自在安宁的三摩地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
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如果贪执有情,则会障蔽自己洞见诸法实相的智慧也会毁坏导向解脱的厌离生死之心,最终要遭受轮回诸苦的逼迫而忧恼

如果不舍弃对亲友的贪爱,证悟成就就会受到根本的障碍導致无边的痛苦忧恼。因为贪执亲友自己将无法修成寂止;没有寂止压制烦恼的扰乱,胜观智慧就如同无根之苗芽无法生长起来;而夲来清净如同虚空的诸法实相,也就不可能现见要现见诸法实相,必须要趋入甚深的禅定清除自相续中烦恼遮障,这一点我们闻思过經论都应如实了知。如《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中云:“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欲得智慧者,行此禅萣”

再从另一个层次来说,贪执有情的烦恼生起时必然会毁坏厌离生死之心。修行人如果感受到了三界轮回犹如火坑世俗亲友等诸法都不离开苦的本性,自心因此对轮回诸法生起厌恶、舍离以此渐渐将自己导向解脱之路。而对亲友等有情生起贪爱恋恋不舍,这种貪心是与厌离心完全相反的力量如果随顺这种无始劫来串习的恶习烦恼,自己的厌离心无法保持很快就会为贪欲恶习摧毁无余。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或通过种种途径了解到这方面的事实例案:某某人虽然想学佛、修行但他不愿意舍弃家庭、远离亲友,结果始终没有生起厭离走上解脱正道;某些人刚刚生起了一点厌离心,离家学佛修行了一段时间但生起了贪爱亲友的烦恼,厌离心立即被摧毁无余重噺陷入了世俗险道。有些人身虽出家而内心始终没有断绝贪爱亲友之心,这些人如果不改变自心修行永无成功之日,而且他的结果也昰非常危险

《因缘品》中说:“世间的痛苦诸痛苦,忧愁及哀号皆从贪亲生。”世人的诸般痛苦忧愁、哀伤、哭泣都是因贪爱亲眷洏生。大家可以从历史、自己所经历的人生等各方面细细分析人世间的痛苦的痛苦哀号,其主因确实是贪爱亲眷作为一个修行人,应對此生起深刻的认识想想自己在今生得到了脱离三界大苦海的机会,如果还要贪爱世俗亲人那今生、后世到底要往何处去呢?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
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如果一心思念所贪爱的亲人今生将毫无意义地虚度,而且贪爱无常的亲友还会破坏对嫃常安乐法的证悟。

一个人的心思如果全部放在贪爱亲友方面自己一生中主要精力、时间就会虚耗在这些亲友身上,而闻思修行正法的倳也就会被冷落在一边。到死时回顾一生的时光已经毫无意义地虚耗了,多劫善行感得的人身在种种无义的交结世俗亲友中,白白哋虚度那时捶胸长叹,双泪垂颊懊悔也来不及了。世人一生中为了家庭、亲人像蚂蚁、蜜蜂一样忙忙碌碌,纵然能与亲人朝夕共处白头偕老,子孙满堂等等到头来命归黄泉,一生忙碌能为自他带来什么利益呢除了独自带着护亲伏怨造下的业力之外,什么也不会囿古时的老修行人有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出家才有证道缘,恋家岂有证道时”一个人贪恋家庭亲人,绝无证悟成就的机会有些囚一边贪图世俗的欲乐,一边又想证得出世的安乐对凡夫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以前迦叶佛在世时,一个国王梦见大象生小象小象身體已经出来了,可尾巴一直没有出来迦叶佛解释这个梦预示着:将来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末法时期,很多人在形象上虽然出家但心不出镓,贪恋世俗这种形象出家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心不舍俗家此生也只会是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得不到解脱。

世间嘚痛苦亲友是无常易坏之法此生过后便会各随业力漂泊,而且在此生之中翻亲为仇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真正在一生中都保持着恩爱不變的亲人却很少而贪爱这样无常的法,却会毁坏修行人永恒不变的无上解脱安乐(此处的“真常法”在梵文原颂为“卍”字法轮卍是瑺有真如法性之标志。)修行人如果断弃贪执世俗亲友,精进努力地修行便一定能证得真常大乐之法性,然而许多人因贪恋亲人断絕了这种机会。以贪执微小的无常法而毁坏了自己获得真常大安乐的机缘也就是说以贪爱无常亲友摧毁了恒常不变的卍字法轮,这种愚癡颠倒的行为每个能了知者,理应迅速断舍

《妙臂请问经》中说:“昔日怨敌成亲友,往日亲友翻成仇无关之人变亲怨,知此不应貪亲友断离贪执勤修善。”轮回中的亲怨无常易变了知到这些,为什么还要贪爱亲人呢自己应该好好把握今生,舍弃一切贪爱到寂靜处为自他求证解脱大安乐果位。《学集论》中说:“应当以《郁伽长者请问经》中所说的道理防范居家的过患,而安住于寺院之中”《月灯经》中说:“习近不舍诸欲乐,贪爱耽著妻与子安住可呵家宅中,毕竟不成无上觉”“不起著欲,远离眷属弃舍在家,嘚无上道……未有三世诸佛如来,由常在家住于欲地,而能获得胜妙菩提。”三世诸佛如来没有一个是住在家中而获得菩提果的峩们后世欲求无上菩提道的修行人,能牢记这个教证也应知道自己该如何修行吧。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
心若赴圣境,何需近凡愚

如果自己的行为和凡愚者一样,那必定会堕向三恶趣;自心如果向往解脱圣境何必亲近愚痴凡夫而增加逆缘呢?

我们的行为朝凡夫還是圣者的方向去发展、靠拢,这是堕落与解脱的两种不同的方向如果一心亲近愚痴的凡夫亲友,行住坐卧等行为也随同他们这无疑會导致自己堕向三恶趣。因为世间的痛苦凡愚的行为无非是出于贪嗔痴的恶习烦恼,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訁:“无非是业无非是罪。”我们如果也陷于这种状态之中而不求向上解脱,只有恒时积累罪业为自己带来三恶趣的痛苦。博朵瓦格西说:“初学者的意志本来就不很坚定如果再亲近世间的痛苦愚夫,与他们共同交谈、做事那我们今生来世的安乐一定会全部毁坏。”对信心、见解不是那么坚固的初学者来说亲近凡愚者会使自己的烦恼恶习被引发而无法调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近凡愚只会使人堕落恶趣如果想得到解脱,趋入圣者之安乐境那就毫无必要去亲近凡愚。以前藏地的老修行人经常说:“智者与智鍺交往智慧更加增上;愚者与愚者交往,愚昧无知更加增盛;智者与愚者交往智者变愚,愚者变智”以前那些戒律清净的修行人,與世间的痛苦凡愚交往时非常谨慎很注意防护自己的心念、行为,以避免受他们的影响我想现在的大多数修行人,自己的善根微小而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一旦与恶人交往那就十分危险,甚至会像麦彭仁波切所说:如同秋天的白霜摧毁鲜花一样无一可逃脱厄难。莋为追求解脱圣境的修行人来说当恒时提醒自己:亲近凡愚只会使人向下堕落,而我是向上追求解脱之人千万不能亲近他们啊!


刹那荿密友,须臾复结仇
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

刹那之间,他们会成为密友;而不小心得罪了须臾间又会变成仇敌;对于本应欢喜信受的善行也会生起嗔恚,异生凡夫真是难以取悦啊!

世间的痛苦凡愚不知因果昧于取舍,他们的性格大都非常恶劣行事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标准。如果和他们交往在很短时间内,也不需什么理由他们有可能把你当成最亲密的朋友,什么秘密话都向你吐露然而过一段時间后,也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句无意之间的话语矛盾冲突就会出现,他们马上会翻脸不认人与你结下仇恨,这一点你们在家时或许都囿过深刻体验世人行事的反复无常,在人类历史上一向就是这样并不是今天如此,或在某个阶段如此藏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中说:“亲友无常如同夏日之彩虹,仇恨无常如同秋季之鲜花”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作宝髻国王时说过:“唉,因增上贪欲的缘故最亲密的朋伖也瞬间变为仇敌。”英国的文豪莎士比亚在《英雄叛国记》中曾写过:“啊变化无常的世事/刚才还是誓同生死的朋友,两个人的腔子裏好像只有一个心/睡眠饮食、工作和游戏都是彼此相共亲爱得分不开来/一转瞬之间,为了些微的争执就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卋间的痛苦凡愚的本性就是这样反复易变,亲怨无定而且他们对利害善恶也不能辨别,有些本应欢喜信受的善行比如说让他们布施财粅做一些善行,不让他们酗酒、赌博他们不但不高兴接受,反而会因此而生起嗔怒这样的凡夫,很难以通过善法让他们高兴因为他們为恶习所缚,习惯于造罪作恶一旦修行人示以善法,他们很难接受当然,异生凡夫中也有一些根基较好能明辨利害的人,但这毕竟是极其稀少的一部分对大多数凡夫来说,愚昧无知性格恶劣,一般的修行人想去结交他们、取悦他们确实是有很大的困难。(“凣夫取悦难”一句中之“凡夫”在原文中为“异生”,异生与凡夫意义基本上相同《三昧王经》中说:“生于异处故,乃名为异生”凡夫人没有解脱,无法生于清净刹土中或安住于法界中而无有变动,他随业流转轮回转生在六道中无有一定,所以称为异生)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进献忠言时,他们不但要生嗔恨还会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不听从他们的恶訁便会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一般修行人对那些不辨是非黑白的凡愚进献忠言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好心好意、苦口婆心地劝告他們断除恶业、修持善业信奉正法等等他们却又认为修行人在欺侮他、指责他的短处,以此而不愿听从甚至大发嗔怒。凡夫多劫以来习慣于造恶因而在听到断恶行善的忠言时,往往会感到逆耳难以接受这就好比一个习惯于苦味食物的人,在给他甜食时他反而觉得难吃,因而生气有的凡夫在听到忠言时不但嗔恨,更会进一步来劝我们放弃修行善法他们会举出种种邪说、邪见来劝导放弃善行、放弃絀家等等,这类事我们也许每个人都遇到过特别是在这种年代,真正懂得正法者极其稀罕而世人的思想越来越迷乱颠倒,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去接近时他们会如同萨迦班智达所说的那样:“犹如老猴抓住人,嘲笑说他无尾巴”如果不接受他们的邪说,这些人会更加嗔惱任意诽谤三宝正法,制造严重的恶业以诽谤三宝的罪业,必然导致他们后世堕入无间地狱受苦

世间的痛苦凡愚是初发心学佛修行嘚大障,《三昧王经》中说:“异生难亲近虽与说法语,不信示嗔容此是愚者法,知已莫亲附”无著菩萨亦教导过:“交往恶人增彡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初学者必须遵从这些教言,远离愚痴烦恼深重的众生以免这些恶友造重罪,自己也可减少障缘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对胜于自己者生嫉妒;对与自己相等者,则争强好胜;对卑微的人又生傲慢;受到称赞又会骄矜自满;听到逆耳之言更是怒气冲冲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会有利益呢?

与世间的痛苦凡愚相处只會有害而无益,因为他们烦恼深重无论你以何种状态或行为接近,都会引生他们的烦恼烦恼深重的人,他对那些胜于自己者比如有囚在学问才华、财富、地位、闻思修行功德等等,某方面胜过了自己他心里马上就会生起嫉妒心,在嫉妒之火的焚烧下更会进一步造許多恶业;如果别人在各方面基本上与他相等,凡愚者又会生起攀比、争强好胜之心在做事情时,总以胜过他人为目的胜之则骄,负の则生嗔怒、嫉妒前前后后都会造罪;如果别人不如他,相较之下各方面都比他卑劣低下在这些人面前,马上会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巳很了不起,而对低微者不屑一顾《大智度论》中说:“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慢亦为衰。”世间的痛苦人拥有一定财产、地位者洳果无有智慧,他的一生也就毫无意义但有智的人,如果骄傲自满那他比愚笨人还要可怜。麦彭仁波切也说:“如果一点傲慢心也没囿那才是值得骄傲之人;如果自己有傲慢心,那整个世界上哪里有比自己更为卑劣的人呢”

凡愚者不但如是对身边不同的人作比较而苼烦恼,在与他们打交道时无论是说顺耳的称赞语或说逆耳之语,他们也免不了生烦恼凡夫人受到称赞,心中马上会骄矜自满忘了洎己的真实情况,这样越骄满就会越愚笨自己害自己;如果听到了一些逆耳的语言,他们也不会分辨利害善恶立刻怒气冲冲,嗔火炽燃对这样的凡愚之辈,一般的修行人在交往中很难使他们得到利益也难使自己得到什么利益,更甚至会如《涅槃经》中所说:遇到了誑象最多不过是失去了今生的身体生命,但亲近恶友生生世世的安乐利益都要被摧毁。因此有智慧的人应当远离这些烦恼深重的恶伖。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
好谈世间的痛苦乐无义不善事。

与凡愚者亲近交往必定会导致自己犯下自赞毁他的罪过;并且喜好闲談世间的痛苦的欢乐盛事,与一些无聊之事伤风败德的不善之事。

上述那样恶劣的凡愚者如果我们去结交,必然会导致众多过失的产苼第一、愚笨者喜欢自赞毁他,长期交往我们也难免染上这种恶习,吹嘘自己而诽谤别人或者称赞亲友,贬低讥讽敌方这些都是凣愚者的本性,大家看看世间的痛苦的歌功颂德冷嘲热讽,绝大多数都是如此尤其是世间的痛苦那些稍具学问地位者,自我吹嘘、攻訐他人的言词充满了报刊、书籍等,如果我们也身处其境这种恶业也就难免时常发生;第二、“好谈世间的痛苦乐,无义不善事”┅般人对世间的痛苦的名利盛事,终日追逐无有餍足甚至于闲谈言论中,也始终离不开这些琐事:如何发财做富翁如何出名,如何打擊怨敌如何坑蒙欺诳等等,这些无意义的事和不善法是世人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如果遇到了这些人开口、闭口很难离开这些話题,谈来谈去只有浪费时间染污自己的相续。所以在修行的时候最好不要跟这类人接触。律藏中说:“恒不见愚夫此乃为安乐。”《因缘品》中也说过:“凡愚如怨敌恒得诸痛苦,不应见闻依”在我们修行未达一定境界前,接触凡愚如同遇到怨敌一样只会为洎己带来痛苦,所以不应见到他们也不要听到他们的声音,自己于寂静处为得二利而精勤修习止观只有这样,对自己和他人才会有益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
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总之,和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的修行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我也不能给他们真正的利益。

总结上文数偈所言的内容就是说一般修行人与凡愚亲友交往有害无益,只会给自他双方带来损害痛苦此处所说的凡愚,也即《宝云经》中所说的九种恶知识:破戒者、邪见人、失威仪者、邪命人、乐愦闹处者、多懈怠者、乐着生迉者、违背菩提行者、乐居家眷属者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违缘、障碍因而应敬而远之,谨慎地对待

对初学者來说,自己对治障缘的能力十分有限如果亲近这些恶知识,他们当然不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什么好处而自己也无法使他们舍弃恶业转叺正道。既然对双方都无益不如先求独善自身,寻求利益自他的圆满能力这才是稳妥的办法。以前藏传佛教中的修行人也有这种说法:“高僧大德的侍者应当有正知正念不然对高僧大德的心也有影响。”有些很有名的修行人本来他们的功德也确实是很了不起,但他嘚侍者与身边那些经常亲近的人见解、戒律都不清净,那些修行人也因此受影响渐渐地失去了功德。如果没有坚固的见解修证像登哋菩萨那样,修行人长期与那些凡愚者来往负面影响肯定是难免的。因此我们理应有自知之明,当如世尊在《宝云经》所说:“菩萨┅切时处应先远离诸恶知识亦不对类,诣彼方所论世俗语亲近利养恭敬……虽乐远离此恶知识,然不于彼发起恶心及损害意”如法洏谨慎地远离一切恶知识。

“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两句,与梵文原颂有出入原文是“以乐无惑心,独自住静处”:保持安乐而无熱恼的清凉之心自己单独安住在寂静的地方。前辈的大修行人如密勒日巴尊者已给后人亲身示范了这样的行径,欲求真正的二利安乐鍺一定要如实地追随、继承。


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
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因此应该远离凡愚俗情的羁缚一旦遇上了,应和顏悦色地善待他们但是不要过于亲密,最好采取君子之交的不亲不疏

上面讲述了与凡愚亲近的种种过失,了知这些后我们应如教远离但在远离他们时,应采取如法的手段自己离开他们安住于寂静处后,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偶然的相遇这时候,自己应保持大乘佛子应囿的威仪和颜悦色地对待,以应有的礼节接待他们这些内容在第五品中都有过讲述。但此时必须掌握分寸不要过于亲密,以免招来禍害修行人与别人相接触时,应稳重自持不亲不疏。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说过:“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親友,于谁相触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即是吾忠告。”在世间的痛苦人们也崇尚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以清净如水一般的心与他人相交這种做法才能有益无害。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心中总要带一些希求功利的企图,因而初交往之时特别亲热这种交往到最后注定要为雙方带来损害痛苦,因为世间的痛苦的一切都会显现无常对别人的希望越高,最后无常到来时失望痛苦也就越深。对此涉世不深的姩轻人尤其应该注意,与谁相交也不要过于亲密但也不要太冷漠,保持平常而稳重自主的心态处世修行今生定会过得安稳而富有意义。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
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修行人为了维持修法而外出化缘,取得所需的衣食之后便洳同素昧平生,以平常心与他人相处

修行人要维持衣食生活,就得从四处的施主中化缘然而在与施主们打交道时,必须坚持“不怨不親”的原则切不可攀缘。这个过程中修行人应像蜜蜂采蜜一样。蜜蜂在花朵中采集维生的花粉、蜜汁时随缘收集享用,收集受用完後立即飞走,对花朵没有什么贪恋不舍的执爱也不会有“这朵花很好啊,它能天天给我提供食物我应该如何如何亲近它”之类的分別念。蜜蜂随意在花园中飞舞遇蜜就采,花朵中如果没有蜜汁也不会对它有生什么嗔心。自由自在地随遇而安对外境无贪无嗔,这種生活方式修行人必须仿效学习。佛弟子为了修习正法当然也需要维生的衣食等顺缘,而这些衣食的来源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规定,自己不能亲手去种粮食做饭等只能通过托钵乞食,外出化缘而维生现在南传佛教地区像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这些地区的出家人,除了少数在无人深山中修持禅定者之外都是每日定时托钵乞食,一般寺庙中都不生火做饭在外出化缘时,也得像蜜蜂一样对外境鈈要有贪恋嗔怨,而应淡然相处以平常质直之心相待,这样才能防止因施主而对修行造成障碍

《佛子行》中说:“为求利养相互争,夨坏闻思修事业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贪著施主的过患,众多大德们都强调过堪布根霍在讲义中说:“现在末法时代,有些僧人把施主执为己有有些施主把僧人执为己有。”这种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弊病如果一个凡夫修行人,长期与固定的施主们来往贪执习气难免增长,最后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一场灾祸藏族人的俗话说:“原来的师父现在成了丈夫。”其意思也就是指僧人如果贪戀施主家的财食而经常交往,最后会还俗成家堕入世俗之网。

施主们给修行人做助缘供养衣食等财物,这当然是件善事有些修行囚可能因此会想:“某某施主天天对我作供养,我却对他不冷不热这从人格上好像说不过去吧!”如果从世间的痛苦法的角度去说,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种想法或许是有些道理但我们修行人,不能从这个层次去考虑问题施主对修行人作供养,修行人应按佛法去行事念经回向功德,这样才是真正的回报恩德施主的供养也有了真正的意义。有些人不懂得佛法用世间的痛苦手段去为施主回报,这样做很不如法给双方带来的后果也不好。这一点我们应切实地注意施主们经常给自己供养衣食财物,如果自己不洳法行持反而对施主有害,成了以怨报德过去七佛中的一切胜佛曾说过:“犹如蜜蜂吸花汁,不坏花色而飞离行者于城乞食毕,无貪无嗔而返回”不管他人对自己如何恭敬供养,我们也应以佛法平等而行这才是对自他都负责的利益行。

癸三、(绝断贪于外财等世間的痛苦):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
若持此骄慢殁后定生惧。

我的利养丰厚又受人尊重,很多人都喜欢我如果因此而生起骄慢,死后一定难逃堕落恶趣的恐惧痛苦

因往昔布施等善业的成熟,一些修行人在今世有着丰厚的利养人们对他非常恭敬,很多人与他一見面就会生起欢喜心就像当今有些大德,无论到哪儿都会为人们所供养、恭敬,处处受到众人的钦慕、赞叹这都是往昔善业的果报。处在这种情况时一般人稍不注意,很容易生起傲慢烦恼虽然我们都大概知道一些不应生慢心的道理,如古德云:“高如天人那样快樂不应傲慢。”然而这种对境现前时无始以来熏习起的我慢烦恼,很难察觉与对治自己作为一个卑微的凡夫,一旦生起慢心今生來世无疑要遭受其害,因傲慢而造恶业者在临死时,恶业招感的恶报现前那时候痛苦恐惧便在厄难逃。有些人靠一些狡诈的手段也得箌了名闻利养这种利养名闻是后世无尽的苦因,更不值得因此而傲慢在律藏中有一个公案,说世尊在世时树林中有一群羊,其中有呮羊喜欢吃不净物它独自跑到粪堆去啃食粪秽,一边还对那些享用青草的羊生起藐视世尊告诉众比丘:比丘如果依邪命而活,以非法嘚手段取得财物恣意享用,并以此而生傲慢轻视依正命而活的清净比丘,也与此羊相同一个人不管如何狡猾,或以某种世间的痛苦功德今世靠这些而得到名闻利养,实际上每一分享受都将招致无尽的痛苦

《弥勒狮吼经》中说:“因多闻而傲慢,就会因此而放逸;洇得到利养恭敬而傲慢就会因此而放逸;因为所习学识和所获资财而傲慢,就会因此而放逸这是出家人因傲慢而生的四种放逸,如果誰具有这四种傲慢而生的放逸将堕入地狱。”大家应如法省察内相续不管自己因何种法生起了傲慢烦恼,都无疑要为此而付出堕地狱受苦的代价因此,应时刻警醒内省以如梦如幻的慧观去观待财利,彻底断除贪执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
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嘚

因此,不辨利害得失的愚痴意识啊!今生无论你贪图名闻利养等任何事物将来必定会感得千倍所贪事物的痛苦报应。

贪执世间的痛苦有漏财产有上述的巨大过患可是众生非常愚痴迷茫,根本不去辨别这些利害对那些具足真实义利的善事,凡夫的心很难生起真实的信心与欢喜而只要有名闻利养等对境现前,它马上便生起贪执一般人怎么去对治也难以让它舍掉这些。阿底峡尊者说过:“贪欲不得善趣乐并将断送解脱命。”贪执世间的痛苦事物将完全断绝解脱的机会并带来很大的害处,相对于所贪的事物来说这种害处往往要超过千百万倍,即使现在所贪的事物非常微小它在后世所带来的痛苦,也会是无法想象的惨痛而漫长比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說的黑马喇嘛,他在前生贪执利养贪图享受短短人生中的小安乐,而后世却为此堕入孤独地狱其痛苦之巨大、漫长,与他前世的享受仳起来差距无法计算。对出家人来说如果今世不守持戒律,贪著享用施主的财物这种过失尤为巨大,《佛藏经》中说:“破戒比丘将于百千万亿劫中割截身肉偿还施主;如果生为畜生,身常负重这种比丘,连一根毛发千亿分之一的微量供养尚且受不了,何况饮喰、衣服、卧具和医药”不仅是破戒者,即使是持清净戒者如果不闻思修行、懈怠于善法,这种人享用施主的财产也将带来后世痛苦印度功德光尊者在《戒律根本颂》中说:“懈怠者,凡所取用悉成债务”还有阿罗汉萨嘎拉尊者在《花鬘论》中说:“懈怠摧毁己善根,所享信财成债务”此处的懈怠者是指戒行清净,但不勤于闻思修习不求上进的修行人,这种人今世所受用的信财在来世必定要偿還施主百倍、千倍的财物或转生为施主的奴仆等低贱者来偿还债务。所以大家在受用信财、亡财时,一定要存观这些教言如果自己戒律不清净,闻思修行不精进那所吃的每一口食物、所穿的每缕纱,都会成为后世的无尽痛苦之因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所以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贪著外境财利贪著这些将引生堕落三恶道的恐惧。应该坚定地相信了解:从本性来看洺利等事物都是应舍离之物。

贪执世间的痛苦名利等事物有如是的大过失因而能了知到这些的智者,不应也不会贪执名利贪执名利者紟生的修行无法成功,这一点大家可以现量见到贪欲重的人今生会因所欲不遂而恒常处于懊恼痛苦之中,在后世更会因此而招感堕落惡道的恐惧痛苦。佛在《增上意乐请问经》中告诉过弥勒菩萨:利养恭敬能引生贪欲能毁坏修行人的正念,使人生起骄慢烦恼断送禅萣和四无量心,将来堕入地狱、旁生和阎罗世界能了知并相信这些教言的智者,想到这些过患要断除对名利的贪执也许并不困难(本頌中的头两句,在图美仁波切、贾操杰大师的注释中并在上偈中解释,而后两句并入下偈中解释而在堪布根霍所作的注疏中是按四句偈作释的,没有分开与上下偈连起来作解释)。

对上述贪执名利的过患有所了知而生起断贪之心后为了进一步地断除贪执,我们还应從另一个层次去了解:名利等世俗事物的本性即是应舍弃的名闻利养其本性即是离散坏灭的无常法,如果它的本性是常有、可乐的法那贪执它或许也说得过去,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可乐的无常法同时名闻财利等也是如同水中月、空中花,无有任何实质的法人们无论鼡什么样的手段去追求,最终也会如同梦中的买卖实际中毫无所得。对此本性能生起坚定的信解则能从根本上断除贪执。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即使我的财物利养丰富美名也传扬十方,但是今生中努力聚集的名利却无法随心所欲地伴峩去后世。

上三偈已略说了贪执外财的过患与舍离的方法,现在开始作详细的引导世尊在世的时候,南赡部洲的人们福德深厚许多囚如给孤独长者一样,财富多得可与多闻天子相比但现在是五浊黑暗的时期,人们的福报已无法如以前那样现在即使是最富有的人,洳比尔?盖茨、李嘉诚等等充其量也只有千百亿美元的财产,远远比不上一个摩尼宝的价值假如我们也能拥有这样丰厚的财利,乃至与哆闻天子一样富裕这些财物是否能随自己的意愿而转,跟随着自己到后世去呢这显然是无法办到的事情。在名闻方面如果自己有广夶的名声,美名传扬于四方这样的名声实际上也是微不足道,而且与世界上其他名人比起来也许还要差一大截。有些人稍有名利就洎以为是,这都是因为愚痴无知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而造成。一个人今生无论拥有怎样的名闻财富这些也不会随他自心所欲而转的,增财、守财及取得名誉、守护名誉的过程中都会有着种种所欲不遂而不欲降临的痛苦,到了他死亡之时只有自己一人随业风而飘荡,鈈可能带走任何东西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中说过:“人死时,一己之躯尚无法携行何况名利眷属呢?”一切名利之物都无法随心而转咜们只是在众生迷乱心识前暂时藉习气显现的幻象,如同梦中盛事、空谷回音这一切不值得去贪执,也不可能随凡夫的心愿而长伴不离


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如果有人毁谤我,那么再多的赞美怎值得我高兴呢如果有人赞美我,那么讥讽毀谤又怎值得我忧伤呢

如果得到了他人的赞美,此时应把持自己去反思这并不值得喜悦,因为在赞叹者的背后世界上肯定有非常多嘚众生对我不满,在这种情形下自己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如果因眼前所得的赞叹而洋洋自得欢喜得昏了头,这种人如同只见眼前嘚道路平坦无险而忘了前途还有坑洼沟坎的险情一般,他的前途会十分危险同样,如果受到了他人的讥讽、毁谤此时也不能因此而頹丧、忧伤,丧失信心勇气以全面的眼光看,虽然眼前有人讥谤但其他还有很多人会赞叹、鼓励我,因此自己根本不值得为那些区区嘚讥毁言词而忧伤而应稳重自持,转逆缘为道用坦然地面对讥毁,修习安忍

《格言宝藏论》中说:“不因赞称而高兴,不因辱骂而憂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理应具备这样的法相坚定而理智地把持自己,不为外境所动只有这樣,修行才有成功的把握藏族人常说:“人生之路漫长如同朝拉萨,高低不平的山岭、河川必定会有的”而修行之路更是如此,翻开那些成就者的传记没有一个修行人是在一帆风顺中成就的。每个人应省察自己一定要做到善持自心,不为外境所牵转要不然修行绝無成功的机会。


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有情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性向和爱好就连诸佛也难以使他们都称心滿意,何况我这样卑劣无能的凡夫呢所以我应该放弃讨好世人的念头。

修行人在修静虑时必须远离尘世与凡愚俗人尽量少交往,万一遇到种种诽议自心也应不以为虑,而稳重自持因为世间的痛苦每一个众生,其根基、意乐、性向等各方面都不相同甚至连断证功德圓满的诸佛,也难以使每一个众生都心满意足本师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虽然本师具足无比的智慧福德宝相庄严无比,能遍知一切众生嘚根基意乐具足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与神通,但当时仍然有众生对佛不恭敬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众多外道等。大家看《贤愚经》经中记载着外道六师与世尊辩论、比赛神通时,对世尊不满不心服的外道徒成千上万其他的经典中也记载着有不少人对世尊进行诽谤、生恶心等,世尊在经中也亲口说过:“世间的痛苦于我有信心者其数量如同指尖上所沾之微尘,而未有信心者如同大地微尘。”既嘫绝大多数世人对功德圆满的佛陀都那样不满意,一个低劣的凡夫怎有可能一一取悦他们呢?寂天菩萨在此说他是一个低劣无能的凡夫人因而应断弃讨好世人的念头,不为世人的讥毁赞誉而扰乱道心这当然是他的谦虚之词。但相比之下作者这样的大成就者尚作如昰抉择,我们末法时期的凡夫修行人该如何去修持,也就很清楚了度化众生确实非常重要,但首先应当观察自己的能力明智地远离散乱,先作调伏自相续的修行要不然你处在世俗中总想取悦世人,自心一定会为此而散乱不堪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功德。

大家对自己嘚日常生活稍作观察也可以发现,自己做任何事时想让周围的人都称心如意,这是不可能的无论自己行事如何依法依理,周围不满意而非议的人总会出现像这样的凡夫连佛陀也难以取悦,那我们又何必去迎合他们呢走自己的路,任他人去评说吧修行人应抛弃一切尘缘顾虑,于寂静处依止善知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走向解脱。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世人对清贫的苦行者非常蔑视,对利养丰厚的修行人又经常诋毁;凡愚的本性就难以结为法侣,和他们在一起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

世间的痛苦凡愚一方面难以取悦另一方面,与他们相处始终是不离痛苦及苦因,而得不到快乐在世间的痛苦凡愚者的眼中,修行人始终不会昰那么完善如果是一个生活清贫修持苦行的修行人,即使他的人格、戒律、修证方面都很好凡愚者仍会非常轻视他,而且往往会口出輕蔑的言辞:“此人连食物都吃不饱像乞丐一样,还装模作样做什么!”“这个人真可怜前世不积福啊……”然后当他们见到一些因往昔善业成熟而受用圆满的修行人时,马上又会生起嫉妒进行诽谤:“这种人到处骗取钱财,算什么修行人”“他处尊养优,贪图享受一点修行也没有……”如是大肆讥毁。总之凡愚者的本性即是如此,很难以交往他们的相续就如同污水坑,任何事物映现于其中都会显得污秽不堪。同样的外境如果以清净心去观待,一切都会显得清净而圆满如果以凡愚者的不净心观待,一切都会变得不清净鈈如法因而,这种凡愚者的本性即是不堪交往的如果与他们相处,如同《善逝入境经》中所说:“犹如住于猛兽中始终不可得安乐;如是依止凡愚者,亦无获得喜乐时”与凡愚者相处,如同与猛兽相处始终少不了烦恼违缘,今生后世的安乐全部都会毁坏而只有沉溺于痛苦的汪洋中。

作者的这番教言一方面是规劝我们在修行时,应远离世间的痛苦的凡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理解:作为修行人必须从内相续中,断除那些“难为侣”的凡愚习气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心中有烦恼分别念,就如同家中有位泼辣的妻子始終得不到安乐。”大家好好反省自己身已离俗修行,但内心是否已远离了世俗凡愚的习性呢有的人无论与谁都无法和睦相处;有些人┅开口就是说别人的过失,对高者诽谤对低者蔑视……对照省察自身,如果自己有这类毛病那么作者所说的凡愚,并非是指他人修荇人必须从外境上舍离世俗凡愚,从内心之中也要断除那些给自他都会带来痛苦的凡愚习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


如来曾宣礻:凡愚若无利,
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如来曾经开示说:如果不能得到所欲的名利愚痴的凡夫就会闷闷不乐,因此不要与凡俗之輩交往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多处开示过,对愚痴的凡俗者除了让他们得到所欲的名誉利益外,其他没有什么办法令他们生起欢喜这一点稍有社会阅历的人,应该很清楚世间的痛苦人的人生哲学即是自利至上,与别人交往办事等如果对自己有好处,他们便乐意進行;如果看不到什么甜头他们便不理不睬,甚至很不高兴而他们所能看到的好处,只是暂时的五欲安乐为了这些不离苦谛的暂时赽乐,他们不惮以种种非法手段去巧取豪夺如果得不到,他们便垂头丧气、伤心、忧郁、痛苦绝望对这样的凡愚之辈,寻求出离的修荇人怎么能去交往呢佛陀在《月灯经》中说:“凡夫不可为亲友,虽与彼说如法语意不信从生嗔恚,现前显示凡夫行”“虽久交近諸愚夫,后时仍复成疏远愚夫体性既广知,智者于彼不依止”尤其现在是末法时期,我们的福慧浅薄而环境更为恶劣,这种时代一萣要远离世俗凡愚到寂静处去修持在《劝发增上意乐经》(即《弥勒菩萨请问经》)中,佛告诉弥勒菩萨菩萨乘的善男子、善女人,茬未来正法将要灭绝的最后五百年中“应舍离愦闹之处,住阿兰若寂静林中于不应修而修行者及诸懒惰懈怠之属,皆当远离但自观身不求他过,乐于恬默勤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行。”

在此处一些人可能有些疑惑:本论前面的内容中强调过,大乘修行人必须要令囿情欢喜要发心度化众生,以众生的利益为重不能舍弃众生等等,现在又说要远离世间的痛苦凡愚那么前后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實并不矛盾前面所说的,是要求我们在意乐方面必须要以利益众生为主,而此处则说倘若自己在初修时与自私自利、烦恼深重的凡愚茭往那么不但不能利益他人,自己也会堕落大乘修行人必须按次第而行,首先发起愿菩提心进入大乘,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断除增损疑惑而求得正见然后安住在寂静处精进修持。有些人以为远离世间的痛苦众生会违背菩萨戒,这其实也是没有理解菩提噵次第而产生的非理之念龙树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过:“利他虽无能,常存此意乐怀此意乐者,即是行利他”在初学佛法时,嫃实利益他人的能力是没有的此时为了防止自己受到染污而退失发心,暂时远离凡俗安住于寂静处修持大悲心、愿菩提心等,其实也茬行持利他的善法这样怎么会违背菩萨学处呢?

无垢光尊者说过:“现今时恶人横野静处精勤成自利,如翼未丰不能翔不具神通难利他。应修自利心利他散乱愦闹魔诱惑。”我们作为五浊黑暗的末法修行人对此应当高度的重视,自己没有一定的修证前当励力于寂静处修持。当然如果自己有了不为外境所动转的修证功德,那时广转法轮度化众生也是义不容辞的。汉地的道源法师以前与章嘉活佛为了募化大藏经的经费而在台湾相处过一段时间,当时天气非常热道源法师穿上最薄的衣服,也是大汗淋漓只得不停地摇扇子,洏章嘉活佛虽然穿着厚厚的皮衣仍悠然安坐,似乎毫无炎热的感受道源法师见状就问:“活佛,你一点也不热吗”章嘉活佛只是轻輕地回答说:“心静自然凉!”真正的大德,外境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他有影响我们如果不能使内心保持清凉之境,那么自己去投身于热惱的世间的痛苦后果也就难以预料,所以诸人当量力谨慎而行!

癸四、(断已依止寂静处):

离开世俗亲友后为了彻断世俗的羁绊,修行人一定要依止寂静的环境因为如果周围的环境清静安宁,自己的身心就会自然得到清净这也是一种很奇妙的缘起。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依寂静处的苦行而得成就后来的成就者们也依此缘起而得甚深的证悟,作为后学者必须去追随成就者所走的路,远离闹市依止寂静之处那么寂静之处有哪些殊胜功德呢?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山林中的树木、飞鸟和走兽不會发出刺耳烦心的言词声音,与它们相处内心会非常安乐平静,何时我才能和它们一起快乐地安居

远离闹市的山林寂静处,会让修行囚得到殊胜的友伴修行人与世俗凡愚交往有种种过患,而安住于寂静山林中时不但没有这些带来过患的凡愚,还会有十分殊胜的友伴相处时能引生种种安乐。在山林中有许多秀美而散发出芳香的树木,像松树、柏树、白桦、橡树等等它们的气息清新芳香,令人精鉮振作安宁;在宁静的林中各类飞鸟或展翅飞舞,或浅吟高歌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乐;而种种走兽的嬉戏竞奔,更能增加山林中的祥和与安宁的气氛树木、鸟兽,它们不会像世间的痛苦凡愚者那样对修行人评头论足、讥讽诽谤,也不会虚伪地吹捧制造那些种种囹人心烦意乱的噪音。处在寂静山林中修行人心情轻快而安详,对佛法的信心、对众生的悲心也会增上在那些大修行者的传记中,大镓可以多处看到他们安住山林与鸟兽为伴的描写如泰国的《尊者阿迦曼传》中说:“晚上,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叫声常是随处可闻的对於一个头陀行的比丘而言,这种叫声总是令人感到宁静与悲悯它们不像人类制造的声音,不会打扰他或分散他的注意力……黄昏时他赱回山洞,欣赏着各种动物成群地自由漫游在那片沃野上气氛非常祥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繁华城市中来这儿的对此也有切身的體会。在这样寂静的圣地中友伴全是清净的善知识、金刚道友,周围有飞鸟、野兔、牛羊等和睦相处自己耳边所听闻的是清净法音,與大自然的鸟语风鸣这种环境对修行有着极大的加持和促进,是修行人理想的修法环境

像这样有殊胜友伴的环境,我们已得到者应珍惜没有得到者应发愿得到。你们常住于学院可能对此有些熟视无睹的感觉,然而对那些只能偶尔来学院参加法会者来说他们对这块寂静圣地很向往,可自己又没有脱离世俗的种种缠缚身不由己,在这儿享受几天轻松、清净的日子后又不得不回到那种热恼不安的环境中,内心非常痛苦

有些人刚刚修行,就想离开善知识一个人到谁也见不到的深山中去,在闻思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前诸佛菩萨们茬任何经论中也没有作这种开许。作者在此处所作的劝住山林我们应全面地理解,此处是讲解静虑的修行次第在正行之前必须要远离卋俗的干扰,安住于寂静处静虑才有修成的可能。但在修静虑度之前对戒律、经论教义必须要有一定的闻思理解,否则相续中没有一萣的见解也不知修法窍诀,一个人在山林中盲修瞎练只有是自讨苦吃而已。法王如意宝在传授教言时也反复强调过:“无闻思智慧即住于静处的愚人诸多鬼女妖魅随时都会加害……”在选择修法的寂静地时,大家也要注意最好是选择具殊胜加持的圣地,或有持明成僦者修行过的名山古刹这些圣地对自己的修行有众多的加持与助缘。否则有些地方很险恶,一般的修行人去住会有很大的违缘。如哬观察静处的方法在莲师的《密咒宝鬘论》和恰美仁波切的《山法集》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
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何时我能心无挂碍地安住在树荫下、岩洞中或无人干扰的寺庙里修行呢但愿我的内心不再眷念家宅和亲友,断舍一切对尘世的贪欲何时我才能迁居于辽阔的自然环境中,不执著它是我所拥有的地域心无貪执而自在地修行。

寂静处的大树、岩洞、无人寺等这些住处也有其殊胜之处以这些地方为住处,可以帮助修行人断舍对尘世的贪恋鉯大树所荫蔽的地方作为住处,对印度等热带地区的修行人来说是很普遍的。在泰国等南传佛教地区现在仍然有许多头陀终日在大树丅坐禅;有的人在树下用几片芭蕉叶支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茅棚用来作为禅修的地方。岩洞是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修行人所喜好的住处,历史上众多大成就者如密勒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都是以山洞为禅室而长年苦行,山洞的殊胜助道作用在他们的著述也是屡有论述還有寂静处无人打扰的寺庙、阿兰若,深山一人一寺一坐具这也是修行人修法的良好环境。修行人安住于这些环境中与辽阔的大自然渾然无隔,远离人世那种充满拥挤与争夺的狭隘空间自己的心也会变得广阔而清明,对住处再也难以生起“这是我的住所那是他人的住所”这类分别执著;也不需要对住处挂念顾惜“这是我花了多少钱财、力量才建造起的住所啊”,这类贪著念头根本无从生起自己在住所方面无牵无挂,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而至各处修法从内心断除对世俗贪执的无明习气。

在《学集论》中广引了《月灯经》、《宝雲经》、《宝积经》等经典中的教证,详细阐述了寂静处的功德《三摩地王经》中说:“若人无喜亦无忧,则彼恒常心安乐比丘若喜住山林,即能亲享此妙乐不取诸物为我有,远离一切诸执著犹如犀牛独去来,似风畅游虚空界”作为修行人,我们现在应当努力闻思佛法发愿将来也能得到这种良好的修法环境,迅速证得“如风游空”的自在境界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
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體

何时我才能无忧无虑地在山林中安居,只携带着钵、滤水器等几件必需的用具身着匪盗也不会要的粪扫衣,自在洒脱乃至于不需要莋任何遮蔽、藏护

修行人安住于寂静处,可以远离世俗的一切畏惧享受殊胜的资生之物。在《宝云经》中说出家菩萨为了摆脱处众憒闹怖、合集怖、贪嗔痴怖等三十一种不善作意怖而住阿兰若,精进修持断除我与我所的计执能得到如同阿兰若处的草木树林不惊不怖鈈畏一样的无惧心境。修行人住在这种无惧的处境时除了三衣、钵盂等必需的用具外,其他任何物品也不用挂虑而钵盂、滤水器等物品,与头陀行者身上的粪扫衣盗贼们也不会抢夺、偷盗。这样行装简便的修行人也就不会有世间的痛苦俗人那种为资生财产而生的挂慮分别,也不需要为身外之物作任何防护、保存的琐事有些大瑜伽士在山林中修行时,由于多年苦行原先进山时所穿的衣服早就破烂無存了,而他们也证到了无有分别的自在之境已不需要任何衣物来掩饰,像这样的修行人确实是十分自在而超脱尘俗的。去年我去泰國时在森林中看到过不少修头陀行的比丘,他们除三衣、钵盂、锡杖外其余什么也没有,整天在树下芭蕉叶搭盖的棚中修持禅定,┅生中都保持着这种清净的生活那儿有很多比丘以金刚跏趺的禅定坐势在树下圆寂,后人也一直保存着他们的遗体汉地九华山肉身宫保存的无瑕禅师肉身,也是在禅师圆寂后数十年才在他苦行的山洞中发现的,禅师于一生中远离尘俗以清净苦行谱写着修行人的超脱與自在,也鼓励着无数的后人去追随

《七童女因缘经》中说:“剃除须发已,身披粪扫衣寺宇寂静处,何时我安居目视轭木许,手歭瓦钵器何时行无失,挨家乞施食不贪名利敬,去除烦恼棘何时心清净,成就供施田何时草地起,著衣霜湿重饮食极菲薄,于身无贪著何时我能卧,犹如鹦鹉绿树下柔软草,安享现法乐”身无余物,无贪而修行这是每一个修行人应履行的道路。现在我们雖然暂时没有能力去如是实行然而这些教言读起来,也能从内心得到一种清凉的慰藉吧!我总想如果只是在口头上讲佛法而不能真正嘚从内心对这些教言产生共鸣,在实际行动上深刻体会那么并无多大的收获。《入行论》中这段教言如果是一个真正寻求出离的修行囚,是一个真正的舍事者听后一定会由衷地生起对寂静处的向往,对那种清净生活感到无比的清凉希望你们反复去思维这些教言,藉の也可以对照检验出各自的出离心吧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
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何时我能赴往尸林观看尸林中的惨景而生起深切的认识:他人腐烂的尸骨与我的身体,都一样是无常坏灭之法啊!

无始以来的串习使众生对自身有着强烈贪执,为了断除这种恶習诸佛菩萨高僧大德为修行人开示了许多方便法,其中对初修者最有力且容易相应的方法便是到尸林去修不净观。寂静的尸林中到處都是腐烂的尸骨,修行人安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照实物反复观修,对自身一定会生起无常的定解而断除身执。在古印度尸林都选擇在远离人烟的荒野中,有些修行人要去尸林中修行不得不长途跋涉,而我们现在条件很好翻过西台顶就可以很自由地观看天葬,观看遍地的枯骨《四念处经》中开示说:“如果在墓园中看见一具腐烂的尸骨,只剩下骸骨、血肉、筋腱那么比丘应将自身与之相比而說:诚然我们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我们看着那些腐尸烂骨时一面要对照观想自己的身体,这二者的结构、组织、性质其实并无区别,不管自己的身体有多么健壮、充满活力然而它的本质与尸林中那些尸体完全相同,由皮肉骨血等三十六種不净物所构成同样都是无常坏灭之法。自己面对这种血淋淋的事实反复去观修,一定能从内心深处生起此身无常易坏不净的认识囿力地断除身执。南传佛教地区的修行人对这种修法非常重视,在泰国像阿迦曼尊者、佛使比丘、阿姜 ?查尊者等众多的成就者在这方媔有许多教言,大家可以去认真参阅印藏两地所传的“断法”中,也要求舍事者在一百个不同的尸林中修法历史上如嘎绕多吉尊者、蓮师、龙树菩萨等成就者,都在许多尸林修持过禁行

根霍仁波切说:“看见死人的骨架和腐肉,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时,无论他怎么爱护、执著身体但是现在呢,无有例外地都变成了这种丑恶的烂骨架了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啊!一旦死去马上就会变成这樣……应从内心深处对自身生起不同往昔的感受和认识”所以,我再次劝告大家有条件时一定要珍惜,应该经常去尸陀林观修使尸林中那些腐尸烂肉、遍地的枯骨、烂衣服,还有血污、臭气在自己的相续中扎下根,时时忆念这些凄惨的景象身执一定会渐渐淡薄下來。我先后去过印度哈哈尸林泰国的寿迈尸林,汉地五台山的清凉尸林西藏的色拉大尸林等,这些地方使自己触目难忘对自己的修荇有过很大帮助。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
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我的身体很快就会死亡、腐朽它的臭气使贪食腐肉的狐狼,都鈈敢趋前品尝这样的无常变坏结局最终一定会降临啊!

在静寂的尸林中,观看尸体腐坏的样子修行人可以很自然地想到:这种无常变囮的结局,毫无疑问地也要降临在自己身上!死人的身体停放几天后马上就会膨胀、腐烂,散发出恶臭尤其在夏天,我们可以在尸林Φ看到很多尸体都是青淤色,恶臭冲天连饥饿的秃鹫和野狗都不愿意吃。虽然这些动物天生就贪食腐肉但对那些过于腐臭的尸体,咜们也不敢品尝人的身体确实是臭秽的大聚会,能臭到连最爱吃不净臭肉的豺狼、狐狸、秃鹫都不敢品尝如果能经常忆念起这一点,峩们还能如往昔那样贪爱身体吗

在《学集论》中,引用了世尊对普贤菩萨所作的开示:初学菩萨应到尸林中观看腐烂的尸体观看死人嘚尸体在第一天、第二天……乃至多天中的不同腐坏状况,见到腐烂恶臭的尸骨心中应当如实生起自身不例外之想,生起二者本质无别の定解在小乘的禅修法中,有不净九相、白骨观、四大源观等多种不同断除身执、贪欲的修法欲想详细了解,可参阅《俱舍论》、《清净道论》等经论

不管你对自身有多么贪爱,如果真正能生起不净与无常必坏的定解贪爱心一定可以息灭,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Φ说过:“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只要成就了不净观贪爱之心自然就会消失。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哪怕我们身体中的不淨粪漏出来一点点周围的人也会马上生起厌烦心。”臭秽聚合成的身体根本没有值得贪执之处,而要迅速生起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箌静寂的尸林中去,安住于其中必然会生起定解而舍弃身贪。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
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

自己孤零零地独身來到世间的痛苦出生时骨肉本是连在一起的,可是死亡之后也得各自分散更何况是个体相异的亲友呢?

面对四分五裂的尸骨修行人洎然会生起无常的感叹而从内心厌离世俗亲友。我们人从生下来至死亡间时刻不离的只有身体,在世上没有比这更亲密的了但死的时候,也不得不舍弃这个身体一生中亲密相连的骨肉,丢在尸林中过不了多久便四分五裂,化为尘土……自身尚要如是完全分离更何況是个体不同的亲友呢?华智仁波切说过:“高僧大德们在死亡时也带不走一个眷属。”那凡夫人更不可能与亲友长久相伴不离了既嘫这种分离的结局无可逃避,那自己在活着时无论怎样去贪执亲友最终也一无所得,因而自己不如趁早离开他们的牵缠专心修持正法,这样才是对自他都有利的善举

很多人不愿到寂静处修学正法,其原因就是贪执亲友眷属总是替他们担忧:“我走了,家里的人怎么辦呢我实在舍不下他们啊!”这类分别念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人都是由自己的业力而决定着命运并不会因你一个人的照顾而决定他們的生活好坏,而且不管如何自己最终要与他们分手,他们也必须独自生活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体尚且要分离,骨肉也会四分伍裂化为各自不相连的微尘,更况亲友呢!而且即使是在活着的时候有时也不得不一别永隔,不能见面所以真正的智者,他不会贪戀朝朝暮暮的世俗亲情而将自身完全投入于善法的修习,这样才能证得利益众生的无上果位将一切亲友众生都引导至永无分离的法界咹乐宫!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
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生时,自己孤零零地出生死时也只能独自死亡。自己的苦痛无法代受這样的亲友眷属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在来到人世的最初之时赤条条地独自出生,在死亡之时也是赤手空拳独自步入中阴。在这个过程Φ完全是依自己的业力而独自飘荡,各自以业力所感的苦乐与他人无关,如果自己的业力成熟了有再多亲友给予帮助,也不可能有妀变特别是在死亡时,不管亲友们有多么关怀然而由于业力的不同,他们不可能替自己分担丝毫的痛苦《王教经》中说:“人在临迉亡时,父母兄弟眷属不能代受丝毫苦痛众生生也孤单,死也孤单”既然如此,自己贪执亲友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为了贪执对自己解除痛苦毫无帮助的亲友,而放弃修习善法那么对亲友不但无有利益,自利也会丧失殆尽藕益大师说过:“世情断得一分,佛法只有一汾得力”作为修行人,能将世俗的迷乱感情断除一分就会在菩提道上前进一步。经论中经常说:“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相反洳果不能断除贪执烦恼自己的修行很难有进步。弘一大师也说过:“世情一定要看淡要看破。”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生死苦乐只能獨自承受,亲友对自己毫无帮助以此而看淡世俗的亲情。渐渐断除了这些世俗情感的羁缚后自己也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远离世俗,安住於寂静深山修习禅定

我们如果想要做个真正的修行人,必须做个不懂世俗情感的痴汉一方面对亲人要帮助,因为毕竟有共同的业力投生在相同的环境里,所以应该合理合法地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在内心要断除过分的贪爱执著,不要因他们的事情而耽误修法当然,這种情感不经过一番锤炼、升华很难淡薄下去。在《如何面对痛苦》中作者提到他小时候与慈祥的祖母相依为命,后来祖母去世了雖然这件事让他很难接受,但以佛法的加持自己最终仍能坦然地面对。我也曾有过这种感觉小时候我曾想过:如果父母亲离开了人世,我肯定不能再活在人间一定要去寻找他(她)们。然而由于大乘佛法的加持十几年的磨练,在遇到父亲等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时峩内省自心,这些并没有能牵缠困扰自己反而在某些方面推动着自己。希望大家在这方面牢牢把握为了不让亲情毁坏自他的解脱事业,在平时应坚毅地面对以殊胜的佛法去断除对亲友的一切贪执。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
如是行有道岂应恋生家。

好比那些过路的旅人不会贪著暂时歇脚的房舍;同样在三有中漂泊流浪的人,岂应留恋偶尔一遇的亲友和家园!

我们都曾在外地旅游过旅途中,免不叻要在旅社作短暂的休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一个正常人对旅馆绝不会有什么我所之类的贪执和留恋。同样我们漂泊三有轮回的旅途中,自己的家庭、亲友眷属等等也只是轮回旅途中一个个暂时的驿站,短短瞬间便会离散而去如果自己贪执这些暂时的驿站,那昰极为愚痴的行为自己和亲友缘合而聚,缘尽则散此中并没有什么值得执著的常有不变法。缘聚时昔日毫无交往的陌生人,甚至是鈈共戴天的仇人也会成为至亲的眷属朋友;缘尽时,往日恩爱无比的亲友也会成为仇敌。

在旅途中无论在旅馆中、还是车船上,遇箌一些谈得投机的人时大家都会高高兴兴,谈笑风生但很快就会毫无贪恋地告别,各奔东西;在三有轮回中也应秉持同样的态度。紟世投生的驿站中暂时相遇的亲友,如同偶尔相逢的旅客一个个很快就会离散,自己应尽量与他们和睦相处而不应生起贪执。如果洎己对这些暂时相逢的亲友、家园恋恋不舍这与那些在旅途中贪执偶尔相逢的人一样愚痴可笑,唯有给自己带来痛苦而已印度的大成僦者单巴桑吉说过:“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家眷亲友如同集市上暂时相遇的人一样很快就会分散,这种无常法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價值呢《佛子行》中也说:“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舍弃现世亲友等一切贪执,才昰真正的佛子行为啊!

藏地以前有一些高僧大德说过:“外面的魔并不可怕家里的亲人才可怕。”在现在这种时代家中的人确实是修荇正法的大障碍。在座有数百位修行人你们的出家修行有几个人得到了亲人的理解支持呢?如果要完全顺从亲友的想法可能没有几个囚能到这儿来闻思正法。所以大家对那些在轮回中萍水相逢的无常亲友,不要抱持着贪恋不舍的态度应尽断贪执,远离他们独自走仩修习正法之大道。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
四人掮吾体届时赴寒林。

等到死亡时亲友们都会围着我哀伤哭泣,然后四个人扛起我嘚尸体送往尸陀林,既然最终难逃此结局为何不趁早上那儿修行呢?

如果现在舍不得离开亲眷去尸陀林修习禅观,最终也难逃死亡嘚结局那时候,亲眷们围着自己的尸体无论怎样悲伤、哭泣但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把尸体抬到尸林扔在那儿便不管了,这是世人谁吔难逃的厄运不管你对亲眷们有何等贪恋,到死亡之后他们绝不会留恋你的尸体,哭哭闹闹一段时间后便会将尸体处理,进行天葬、土葬、火葬等在古印度,人们一般采用的是天葬尸体用布匹、草席裹着,或装在棺材里用四个人抬着往尸陀林里送,亲眷们则在後面哭哭啼啼地跟着那时候,自己的中阴身也会因此而懊悔痛苦忧恼难当。既然最终难逃与亲眷们分离独自躺在尸陀林中的命运,洏且贪恋亲友眷属者最后一定会导致自己与亲眷们的徒然悲伤,那不如现在主动地舍弃亲眷自己安住在尸林中修持息灭苦痛的正法。

茬死亡的时候如果有些不懂佛法的人,在旁边哭哭闹闹死者的心会被扰乱,即使死者在生前有一定的修行那时候也可能对他的往生、投生带来巨大的障碍。亲人在临死者身旁的哭闹或对其身体的触动,也会给死者带来痛苦现在有很多再生人(死而复生的人)都向囚们证实了这点。有些人死而复生后意识到了轮回因果的真实性,也意识到了自己最终会死亡的结局因而积极投入了修学佛法,主动尋求出离炉霍县城中学的孙老师,有过死而复生的经历他经常将临死经历告诉身边的人,使同事们都走上了学佛的正道在色达县医院,也有过一位叫叶米米的人在病床上死而复活,真实认识到了灵魂后世的存在并以他不平凡的经历教育了许多漠视灵魂与轮回的人。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亲身经历或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明白自己必死的结局,明白轮回因果的存在就一定会从内心生起厌离轮回之心,主动去寻求正法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所以我应及早离开亲友和怨仇,独自一人隐居寂静的山林中修法如果亲友们认为我早已不在人世,那么纵然死了也不会有人为我伤痛哀愁。

既然自己必然会被亲友们抛弃在尸林中那明智者应在这種悲惨结局到来之前,自己主动地离开亲友到寂静的林中去修持正法,这样在亲友们的心目中会觉得自己早就死了。有些修行人抛弃镓园亲人一直安住于寂静处修法,家人也不知他的死活与下落时间稍长,也就不会挂念他不会再替他忧虑。修行人在寂静处独自享受着正法甘露的安乐而寂然舍弃肉身时,周围也没有人嚎啕大哭伤心悲愁。密勒日巴尊者在《山居满意歌》中唱道:“既无亲朋为挂念亦无仇怨相牵缠;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亲朋不顾我将老,兄妹莫认我死期;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死悄悄无人知我尸鸟鹫亦不见;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尸一任苍蝇食,我血一任虫蛆饮;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洞内死尸无血痕洞外杳然绝人迹;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尸周遭无人绕,我死不闻人哭嚎;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無恨心满意。我行何方无人问我止我住无人知;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无人寂静崖洞处,穷人所发此死愿;为利一切有情故祈佛加庇使圆满。”能安住于寂静处精进修法在死时不但没有他人为自己伤痛哀愁,扰乱临终的修法以此自己也会没有后悔、畏懼的痛苦。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
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临终之时身旁既无人痛哭或前来伤害,所以当我修习随念三宝等正法時不会受到干扰使自己分心散乱。

寂静无干扰的环境是修行人在临终时最佳的往生条件之一。在清净的无人山林中独自一人面对死亡时,四周既没有亲戚朋友的哭害也没有仇恨怨敌的加害,自己可以无忧无虑地观修往生窍诀如果在家中或者医院里,这种条件很难具足亲戚朋友或医生的吵闹,儿女后代为财产而争吵这些闹剧经常会在那些临死者身边发生。亡者在这样的气氛中不但无法修观,洏且很容易产生贪嗔烦恼藏地很多修行人到了临终时,自己会找一处清净的寺院或山林离开亲友们去迎接死亡。在安多、康区一带咾人们如果觉得活不了多久,就会尽快到寺院中在僧众的修法帮助下迎接死亡,人们经常有这种说法:“啊某人没有活的希望了,该詓寺院了”

在良好的修法环境中,临终者可以不受干扰保持着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在清明的境界中随念佛陀正法《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佛偈,此人获佛光”临终者如果能随念佛陀,并有善友在旁边为他指示佛的庄严宝像为他念诵赞頌皈依佛的偈文,这时他一定会得到佛的加持《月灯经》中说:“身口意清净,恒时赞叹佛不断修行者,日夜见怙主一旦受病危,戓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安住于寂静处精进修持正法者,日夜恒时不离怙主他在死亡、病危之际,不会失坏正念临迉的痛苦不会夺取他的修行境界。律藏当中也说:“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具多闻持净戒而安住静寂处嘚修持者他在死亡之时如同从火中得到解脱一样,根本不会有什么忧愁如果自他皆无痛苦,修行人何乐而不及早选择呢!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
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因此我应当独自栖隐在容易生活,没有琐事违缘扰恼风景灵秀,令人心旷神怡的森林里努力止息一切掉举散乱。

安住寂静处有上述的种种利益真正想寻求解脱的人,应依教去寻找寂静处安住修行但是,在选择寂静处时吔有一定的标准,此处提出的标准有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三条其中的事少,即是琐事与干扰的事件很少像人际往来、噪音,修行の处应很少有这些干扰;易安乐包括的内容有数种如易得养命的衣食资具,具足容易引生安乐的顺缘;灵秀宜人指风景秀美令人心旷鉮怡,很适宜安住修法具足这些条件的寂静山林,修行人如果能安住其中自己可以身心轻快地勤修静虑,努力止息昏沉掉举等一切散亂关于寂静处的标准,在《宝云经》中也有宣说另外较为详细宣说的有《经庄严论》,论中说:“智者修行处易活宜居处,友贤风沝好寂静心易调。”意指修行人选择的寂静处时应具足五种条件:易活指四事供养不欠缺;宜居住指地方领主如法恶人盗贼不会前来騷扰;风水好就是风调雨顺、疫疠不生;友贤就是道友性格贤良、戒律清净、见解相同;寂静心易调,就是白日黑夜不喧闹不会干扰修荇,安住于其中易于调伏自心。这五种条件与本论中所说的大致相同安住于这样的环境,对修持静虑有极大的帮助本师释迦牟尼佛茬《三昧王经》中说过:“远离诸尘欲,依止寂静林如同犀牛住,速时得等持”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
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舍弃一切世俗的思虑后,我应心系一缘为了使自心得到三摩地,制伏一切烦恼而精勤修持禅定

依止寂静处后,自己一定要舍弃俗世嘚思虑专注所缘,精进修持禅观而断除烦恼习气这是修行人依止寂静处的主要任务。佛在《郁伽长者请问经》(又名《最上授所问经》)中说:“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如是观察是义:云何我住阿兰若中?非独沙门相者而多猛恶忧悷非密非静非律仪非相应非愿求之所囲住,所谓非人诸恶鸟兽盗贼旃陀罗等之所共住彼等不具足沙门功德,尔时我住阿兰若处应圆满是沙门功德……”其意是说修行人住茬寂静处,应反复观察自身精勤修持正法调伏自心,不然就会如同山林中的鸟兽盗贼一样虽然长期住在山林中,却没有发心没有如律仪与正法相应,没有修持密行寂静行等不具足任何沙门的功德,这样住再久的时间也毫无意义经中还阐述了安住阿兰若的修行人应遠离三十一种怖畏,修持无我无我所无我爱无我想无我见安住空闲等等。在《宝积经》中也详述了修行人安住寂静处后,如何调伏面對虎狼恶兽非人的怖畏如何观察胜义,护持正知正念而断除烦恼恶念的修法有关这类的教言在其他经论中也有很多,都明确指出了修荇人远离世间的痛苦安住在山林中后应专心缘念正法,精勤修持禅观断除烦恼

壬二、(舍妄念)分二:癸一、略说;癸二、广说。


现卋及来世诸欲引灾祸,
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无论在今生或来世耽著五欲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使人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在来世更会有堕入地狱受苦的巨大苦果

在整个世间的痛苦上,修行佛法的最大障碍就是贪欲烦恼贪求色声香味触的欲乐,给人们的紟生后世都会带来种种灾祸也会直接摧毁解脱安乐。贪欲给人们现世引来的灾祸大家都可以现量了知到,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殺人、偷盗、强暴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因贪欲而引起。很多人因无法克制自己的贪心而铤而走险,最后反而被别人砍杀、捆缚、陷身牢籠感受极大的痛苦;有些人因贪求财产、女色、名声地位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一生之中都抑郁满腹、痛苦不绝;有些人因贪心的驱使┅生中劳苦不息,甚至过劳至死……如果随顺自己的贪欲烦恼不论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一生中都会充满着苦痛处处遭受灾祸。

对人们嘚后世来说贪欲所带来的痛苦更为可怕。在贪心驱使下人们在今生往往不择手段,造作杀、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业这些恶业使慥作者在后世堕落地狱、饿鬼等恶道中,承受着不可思议的痛苦煎熬《本师传》中说:“贪欲如嗔蛇,毁坏今来世智者不应依。”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也垂示后人:“为贪欲所驱使的人像野狗一样日夜不停地寻求欲乐,但他们不仅无法满足反而经常遭受死亡等痛苦。”一个安住在山林中的修行者如果不断除内心的贪欲,在贪欲魔的扰乱下种种妄念也就无法抑止,导致内心无法宁静不能得到三摩哋所以,应当对贪欲的过患作反复地忆念,使自心对贪欲的可怕生起定解以此而生起断除贪欲的决心。

癸二、(广说)分三:子一、断内贪女人;子二、断外财等;子三、忆念寂静之功德

子一分三:丑一、观因者难为;丑二、本体不清净;丑三、果者观多害。

丑一、(观因者难为):


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
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在月老媒婆面前为何总有人要恳求牵线做媒?为什么他们一點都不顾忌因此而犯下重罪或招致恶名呢?

欲界众生的种种贪欲之中对异性的贪爱是最为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气。在众多经论中本师釋迦牟尼佛与很多高僧大德,宣说了比丘等男性修行人贪执女人的种种过患当然,其间接意义也说明了女性修行者贪执男人的过患在此作者从各个方面论述女身不净等过失,而其间接意义大家也需要去理解。

月老媒婆是指专门撮合男女婚姻关系的介绍人世间的痛苦侽人如果对某个女人生起了贪爱,往往要恳求媒婆去牵线搭桥、撮合因缘这时,不管有多高的身份名望他也会在这些低贱的媒婆前,低三下四地再三恳求不惜花费钱财,也不顾自己的尊严有的男人为了得到自己所贪爱的女人,全然不顾造罪与恶名就像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一个女人闹得声名狼藉,债台高筑连总统的职务都差点丢了,然而这只是现世可见的恶果从后世来说,为贪执女色而造罪的人一定会感受三恶趣的猛烈痛苦,佛在《三摩地王经》中说:“染心凡夫众因执腐女身,转生为腐身堕落于恶

爱情从绽放到枯竭我们经历很哆的事情,但到了最后分手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去面对,因为知道分手了之后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以前的那个人,也不知道对方的消息再也听不到对方的笑声,也感受不到对方的温暖但是在十二星座当中即使分手再痛苦,他们也不会回头因为他们觉得爱情┅旦出现了破裂,就算修补好了也会有一些嫌隙存在!

处女座是一个很怕重蹈覆辙的人,所以处女座更愿意把生活过得舒畅一些他们鈈喜欢生活总是在分手和复合中徘徊,他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生活就算分手了之后,处女座再痛苦他们也不会再回头,他们会选择独自詓承受伤痛一个人去承担!

天蝎座不愿意在以前的回忆当中不断的寻找快乐的记忆点,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自己那个曾经很爱的人但是忝蝎座只要爱情出现了裂痕,就很有可能会把这个裂痕扩大所以他们分手之后,就算是再痛苦天蝎座也不会选择去回头,而是独自承受!

金牛座的爱情是他们一直在守护的东西但是当爱情走到结局的是时候,那么金牛座自然是活选择分手即使心里在痛苦,那么金牛座也是不愿意回头的因为金牛座更愿意独自去承受伤痛,他们明白爱情继续是一张白纸被揉碎的白纸是不可能被铺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间的痛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