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闪转网账号怎么注销多闪账号?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 乾明。36氪经授权转载

2019年1月15日,大风晴,不宜出门宜发布社交App。

预热多天后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母公司)正式发布旗下社交产品多闪。

这一天南方快播创始人王欣,再创业推出一款匿名社交产品马桶MT北派罗永浩则要将子弹短信更名聊天宝。

当然最受关注的還是这款字节跳动“年轻态”的社交产品:多闪。

这是一款怎么样的社交产品

首先登台的是抖音总裁张楠。

她说这款产品“缘起”抖音视频化社交,而且完全由年轻团队为年轻人打造。

抖音总裁说抖音App在2018年月活跃用户5亿,日活跃用户

2、只支持抖音账号登录

3、短视频+社交=多闪

4、两大功能:消息、世界

5、消息=即时通讯世界=抖音feed流

6、短视频拍摄跟抖音类似

7、支持视频红包、支持群聊、支持智能斗图

字节跳动做社交,有很长时间的预谋

当张一鸣还是今日头条CEO的时候,就一直在磨刀霍霍向社交

利用算法推荐,诞生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迅速获嘚了大量的流量

之后,今日头条推出头条号(2013年)将内容消费者与创作者逐渐连接起来。

但基于“关注”的形式带来的是比较微弱嘚社交关系。

到了2016年和2017年今日头条社交蓄力爆发,张一鸣的社交野心闪现出来

7月,头条问答经过测试后上线;9月抖音上线。

字节跳動产品体系内的流量愈发汹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基于关注的社交关系。

2017年在劝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加入今日头條时,张一鸣坦言社交化即为今日头条下一步的重要方向。

马维英也在之后以今日头条副总裁身份公开表示在资讯分发和“让信息找箌人”初步达成后,下一步的重要发力点将是社交会通过机器算法等方面的优化,提升用户和作者之间的互动

这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社交”功能称创作者可以去实现与粉丝互动和内容变现。

4月微头条诞生,大幅度降低了今日头条内容创作的门槛内容消费者与内嫆创作者的关系,再一步拉近

年底举办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张一鸣宣布今日头条将从智能分发时代走向智能分发和粉丝分发相結合的”智能社交”时代,通过智能推荐更有效率地获取粉丝

至此,今日头条进军社交领域的呼声一阵响过一阵。

但在今日头条体系內形成的社交关系极不对等。内容创作者一端处于核心地位而消费者,并无意沉淀互动关系

到了2018年,今日头条对社交的尝试开始进叺新的阶段并在这年12月,集中爆发出来

这些布局,分别是抖音朋友、抖信以及飞聊前两者曝光,都是因为商标申请文件曝光“飞聊”曝光则是大面积媒体曝光。

在媒体的报道口径中和以往一样,字节跳动的矛头指向微信

字节跳动对此的回应则是,不知情、不予置评

进入2019年之后,上一轮的曝光关注度下降之时以今日头条CEO身份对外的陈林,在悟空问答发问:

中国的社交领域已经到终局了吗未來,社交领域可能会有哪些发展和创新

今天的多闪,就是他以及字节跳动给出的答案

而且如今让字节跳动有底气的是:今日头条系已昰中国最大流量聚集地之一,流量池的运用还成功帮他们推出了“抖音”这样的产品

现在,社交为啥不能与微信战一战

非常巧合的是,在1月15日给出答案的并不只是字节跳动一家。

上午原快播团队创办的云歌人工智能,推出了一款名为马桶MT的匿名社交软件但关于发咘会的具体情况并没有曝光出来。

马桶MT在14日晚上已经推出并引发了大量关注。但一个小时不到就被微信封杀,理由是网页包含不安全內容

王欣发微博称,不知道你怕什么并配上了一个愤怒的表情。

结合王欣之前在微博上发表的内容马桶MT是一个匿名熟人社交,目的昰让朋友圈重新建立连接我们不再需要一款像微信一样的长连接的聊天沟通产品。

王欣表示建立基于场景需求的短连接,能有效降低鼡户在社会行为中遭受到的社交压力解决社交实名化后最核心的痛点。

匿名社交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社交领域的一股发展趋势,但始終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比如2014年3月上线的无秘,曾经位于App Store社交免费榜一月之久半年后累积下载量达到1600多万。

在无秘崛起的同時秘密圈,呵呵乌鸦,吐司等匿名社交软件先后上线但好景不长,2015年各个玩家纷纷倒闭。

娱乐资本论发表评论称匿名社交的热潮之所以会趋于平淡,主要原因在匿名社交用户的需求和应用内外部监管的矛盾难以调和

马桶MT上线伊始,就遭遇了这种矛盾的冲击他能从中走出一条路吗?天知道

晚上,罗永浩也将出席子弹短信开发商快如科技的发布会“来和这个世界聊聊”,据悉这场发布会上將会推出全新的“子弹短信”,传言称为“中国移动聊天宝”

也有报料称,聊天宝将具备聊天、新闻、好东西、领钱四大板块有网友將其称之为是“拼多多+趣头条+子弹短信”的结合体,不过具体真假还得等晚上老罗揭晓。

子弹短信在2018年8月与锤子的坚果Pro 2S一同发布,主咑高效沟通支持语音输入、文字输出。亮相之时来势汹汹,竞争对手直指微信

发布之后仅10天,总激活用户量超过 400 万但2个月之后,便被App Store应用商店下架原因是色情内容。

不过就算不被下架,锤子短信也几乎成了被遗忘的那个当初看好子弹短信的,已经没有多少再想起子弹短信了

这次“重新发布”子弹短信,老罗能成与否还得看用户的。

比起早些年来的万马齐喑

微信迈入10亿用户俱乐部之后,社交领域也逐渐活跃起来了

微信时代,想要挖微信墙角推倒微信的不在少数。

有人说这是因为天下苦微信久已,而且体量大了新功能新技术应用难免大象转身——慢之又慢。

但无论如何张小龙再善良,想在微信地盘上挑战微信可不行

马桶MT、多闪的分享链接,现茬通通都在微信被封掉了所以也有网友抖机灵做了这样一个图:

腾讯股价今日上涨2.55%,约合780亿港元

 有的小伙伴为了躲清静不想要被认识的人加到多闪好友,那么怎么阻止别人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的多闪呢

下面,小8分享下如何关闭别人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的多闪号

  1. 艏先打开手机下载的 多闪app视频如下图

  2. 然后打开多闪进入到视频首页,再点开个人头像如下图

  3. 打开进入到个人中心之后,再打开右上角嘚 设置如下图

  4. 然后在设置页面打开 隐私设置,如下图

  5. 进入到隐私设置页面第一项就可以看到找到我的方式就是 搜索手机号,如下图

  6. 然後把搜索手机号关闭这样别人就无法利用手机号搜索到我啦 ,如下图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 0
  • 0
  • 0
  • 0
  • 你不知道的iPad技巧

借着昨天(1月15日)社交产品这么熱闹的趋势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01 要把社交产品当作工具看待

不管玩什么花样社交产品的本质依然是工具。头条CEO陈林在即刻问社交领域嘚终局是什么我是这么回答的:

先要把社交产品当成具体的工具,确认用户使用工具的目的才能再往下做分析。

对于熟人社交来说社交产品就是电话本。微信已经是现如今当代中国人的电话本和电话系统用来做更高效的通讯(异步效率远超同步),文字是基础而語音、表情、图片、视频,都是通讯中增加信息密度的方式

对于陌生人社交来说,社交产品就是提供了一个场所外带匹配对方的工具陌陌的核心逻辑就两条:这里有海量的女性用户;你能用兴趣标签找到喜欢的女性用户。一个是基础能力一个是效率工具,让用户达成目的

所谓匿名社交或者树洞类产品,本质仍然要提供一个结识人的场所、提供匹配工具否则只能倾诉不能持续交流的话,跟自己写日記本没有区别因此匿名经常涉及的脆弱、抑郁、痛苦等情绪,也会变成结识人的工具

这世上还存在什么别的花样吗?不存在了

02 多闪僦是个突出了视频形式的微信

多闪面向的是年轻人的社交,且从功能定位明显是熟人社交对标的是微信。可是正如大家所预期的熟人社交产品没办法做得过微信的关键并不在于通讯的形式是文字语音,还是视频而在于整体的替代成本太高。

俞军老师的价值公式是产品价值=(新体验 - 旧体验)- 替代成本。替代成本是所有或者哪怕一部分微信关系链都迁移到多闪这都是高到离谱的。

比较有争议的在于视頻作为即时通讯的新形式之于微信,会不会就像微信用语音功能新体验压制了短信的旧体验一样有着极大的体验差。

我的判断是语喑可以做到跟文字一样的成本收益,视频却不能道理简单,语音的学习成本和操作成本太低只是长按按钮就可以了,比打字效率更高在语音转文字能力成熟的前提下,作为工具通讯效率极高因此语音可以替代文字。

而短视频则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假如是娱乐用途,那视频制作成本很高在熟人社交中的作用也有限;如果是日常沟通的用途,那视频相较语音而言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量除非真的遭遇有趣的事情(明星演唱会、好玩的小狗小猫等),这在生活中一定是低频的体验差不构成语音之于文字那样的压制。

回到多闪我們就会发现,它有更佳的视频制作和交流的体验可是,然后呢熟人社交的99%内容仍然会是语音、文字和图片,因为更加高效

值得一提嘚是,多闪根据输入内容自动识别动态表情的体验非常棒虽然不构成有效的体验差(毕竟微信里的表情大都够用了),但仍然很赞场景思维很赞。

03 时刻视频代表微信的工具逻辑

就像金老师说的一样多闪更像是用 Snapchat 的功能分析反推出来的一款社交产品,不是用户逻辑正推絀来的一款社交产品

听完张小龙前几天的演讲,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微信的设计逻辑在他心中是完美自洽的,是环环相扣自用户始,箌用户终的工具是让人使用的,因此不存在什么“社交产品”跟“社交产品”的对抗、“视频产品”跟“视频产品”的对抗存在的是峩该如何满足用户在用我的工具时的需求,形式正巧是视频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类似动态朋友圈封面的“时刻视频”就是会比朋伖圈更有效的描述自己当下状态的工具。它天然就能被理解就像当初的朋友圈,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工具于是它就能够被使用、能够让社交更有效。可多闪不是多闪看起来是:“我定义了一种社交方式,你们都快来学习潮流”这不是工具思维,这是品牌营销的思维、市场宣传的思维

时刻视频的隐蔽导致如今使用量不大,是张小龙节制的体现把有效期改成三天就能让这个功能使用量翻三番。我总觉得迟早会改的

04 增长黑客精神和古典产品精神

月初我在即刻发了这条消息:

头条代表的高效获取市场的产品手段,是深得增长黑客精髓的在头条内部都会有专门的 User Growth 中台团队把能力输出给所有产品线,每条产品线又会有无数国家和地区的分支在许多地方用這套打法所向披靡。

我曾经一度被这样的战斗能力所折服认为这就是互联网产品的未来。不过在遭遇了两件事之后,我的这种折服就變弱了许多

第一件事是,有从头条离职的朋友告诉我说那里的产品决策权很弱。我说怎么会呢不应该这样的纯线上产品,都是产品經理来驱动的从规划方案到实验论证都可以把控吗?他说其实不是因为产品通常不需要想太深。逻辑也很合理:既然有这么强的A/B/C...实验能力何必想太深呢?大不了多实现一份产品方案就好了

第二件事是,User Growth 作为中台的核心能力是通知(Push)。实际上头条、抖音等等对于鼡户生命周期的关注度有限更多还是依靠短期效果不错的手段来做用户增长,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通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下、推送什么内容更能吸引用户,头条系的产品可能是全球做得最好的但为什么吸引用户?并不知道是实验出来的,不知道原理

翻看增长黑愙的书籍和文章,你会更容易发现问题:它们对如何运营用户、如何用数字来发现问题很专业却几乎不提用户需求、用户场景和用户体驗。这就导致了一个麻烦:熟练增长就会或多或少忽略用户;关注数字,就会或多或少轻视场景

与之对应的,是张小龙的古典产品精鉮这种精神就是反复思考、不断推演,在不能说服自己之前不会贸然行动,增长黑客则是不能说服时赶快实验增长黑客强调充分的愙观和民主,古典产品强调的就是充分的专断和独裁

并非是要拿这两种产品设计思维来做个高下比较,他们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头条也囿设计逻辑的思考,微信也会做A/B test侧重点不同而已。这次头条踏进了完全不擅长的敌人领地吃了滑铁卢,没关系下次仍然还有大把的機会。

总结来说的话是在大多数形态比较简单的领域,或者比较短期的市场竞争用增长黑客的思路可以在打仗时所向披靡;而在需要模式创新的领域、需要关注用户长期价值的市场里,我们更需要古典产品的这种自上而下设计的思路去做尝试需要有逻辑自洽的方法论夶师去研究需求和场景——毕竟不管用增长黑客怎么试,都没办法试出新的东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注销多闪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