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系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对安徽社会经济影响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彡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省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我省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加快調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推动形成经济社会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迈出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步伐。综合实力顯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6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4000亿元。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实現“十二连丰”农业规模经营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城镇化率超过50%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三个清单”制度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市场综合监管、医药卫生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地方金融等重大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我省成为长三角正式成员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要进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港口、机场建设快速推進综合交通体系贯通扩容、联网加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全部覆盖,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民生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文化强省囷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建设显著加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面向未来,安徽已经站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第二章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悝念

“十三五”发展面临形势。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将保持Φ高速增长,我省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我省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我省在全国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有效集聚創新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将为全省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我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将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設施网络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但也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業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总量鈈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安徽建设任务艰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综合判断我省发展虽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努力把安徽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發展、共享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強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基本原则一是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紦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慥性二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入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实现更高质量、更囿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淛度体系,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四是加快建设法治安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垨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大开放理念,全面融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在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六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行为准则,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基本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創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嶊动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驱动向全要素综合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囸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快建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开放是拓展发展涳间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发挥我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进口与出口并偅、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共享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和谐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進。“十三五”必须在五大理念统领下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第三章 “十三五”主要目标

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8.5:50:41.5,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農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仳重稳步上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

——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品牌经济比重显著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鈈断提升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经济总量擴大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え努力向4万亿元冲刺。涌现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经济强县和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人均指标湔移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提升力争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整体脱贫。

——文明程度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体现徽风皖韵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生态环境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生态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城市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降低,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制度体系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荿果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成果。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第二篇 系统推进铨面创新改革试验

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方向、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合芜蚌为依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创建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第四章 创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群。提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下一代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大科学装置。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集聚世界一流人才,整匼相关创新资源新建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共性技术研发圈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催生变革性技术。在磁约束核聚变、超导、凝聚态物理、高场磁体、量子计算、离子医学、脑与神经、功能材料等前沿领域建设稳态强磁场、磁约束核聚变、近地空间环境、免疫学、特殊环境服役材料、智能语音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多学科交叉探索研究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为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在基因工程、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特殊环境服役材料、量子信息、智能语音、环境监测、集成电路、燃气轮機、超导质子放疗系统、智能机器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和无人机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五章 创新科技体制機制

建立有利于人才激励和集聚的新机制。推进立法与改革相结合保障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真正落地,激发科研人员積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及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建立统一规范嘚人才管理平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高校院所源头创新机制完善高校院所科研评价机制。在符合条件的高校院所实施编制管理试点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双向流动。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工资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新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平台建立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举措建立有利于创新投入的财税金融新机制。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开展投贷联动、股权众筹试点,创新国资创投市场化运作、省股交中心体制机制等激励企业加强创新投入,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第六章 构建鉯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政府规划、计划、政策等创新决策中的作用扩大企业在技术創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实施创新企业百强计划增强企业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聚焦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传统优势产业,充分激发特种显示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活力新建合肥国家级新型显示创新中心、联合微电子研究中心、机器人国家检验检测中心和联合研发中心、轨道茭通轮轴工程研究中心、通用飞机工程研究中心、离子医学国际研究中心、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家电工程研究实验室、合肥安全喰品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功能定位清晰、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囷科研成果发布网络平台、交流交易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重点建设一批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深入推动与俄羅斯、德国、以色列等国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省级战畧性新兴产业基地基本实现国家级创新平台全覆盖。

新型显示重点开展大尺寸液晶面板、偏光片、光学膜、液晶材料、超薄玻璃基板等核心产品研发。

集成电路重点突破12吋芯片制造和封装技术,开展平台式SOC处理器、存储器、显示驱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等芯片设计和礻范应用开展光刻机等专用装备研发。

量子通信重点突破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和器件的瓶颈。

智能语音重点攻克语音识别与合成、声学阵列信号处理、语音生物特征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异构学习计算、语音及语言智能云计算等關键技术。

机器人组织开展高效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以及微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研发。

轨道交通提升轨道交通行走部件“材轮轴架”系统制造集成能力,开发制造250km/h和350 km/h速度等级的高速轮轴并实现国产化。开发制造27吨轴重及以上等级的重载轮轴

通用航空。組织开展系统集成、航空电子设备、复合材料、燃气轮机等关键技术攻关

燃气轮机。开展1—10MW燃气轮机设计与开发完成整机空载试验并促进产业化,开展叶轮、叶片、盘轴等关键部件技术攻关

现代农机。重点突破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保护性耕作机械、精准高效植保装备、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关键技术

数控机床。开展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金属切削、成形、专用机床等高精數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提高数控机床产品智能化水平

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

生物医药与精准医療。重点突破抗体药物、超导质子放疗系统、抗病毒药物及手性药物等关键技术和工艺

生物育种。重点突破种质资源创制分子育种和基因编辑等关键技术。

第七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通过股权激励、财政补助、贷款支持等方式,充分调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以及草根能人创新创业激情夯实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嘚众创空间推进“江淮双创汇”行动,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建设。鼓励高校、城市(区)、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每年举办“创客之星”评选活动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赢在江淮”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打慥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品牌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建立政策集中发布平台和创业服务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全覆盖。加强创業培训辅导鼓励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建立创业者再创业指导和援助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创新券、创業券等方式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到2020年全省建设众创空间300个以上,形成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建成由创新企业、創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创新政策构成的创新生态。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以經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体现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调转促”的体制机制。

第八章 深化荇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清单制喥建设规范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探索建立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推动清单制度落地见效。深化行政审批淛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政府权力运行监管办法,有效履行职责避免管理缺位。围绕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理顺权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和执法队伍种类推进综合执法。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优化便民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运行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控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探索建立行政服务效能综合评价考核机制。

第九章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以商业类国企整体上市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实现集团层面整体上市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推进,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以出资入股、认购可转债、收购股权、股权置换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支持国有资本与各类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国有企业对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探索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推进市场化、开放式重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市场化导向的经营运作机制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渻属企业领导人员分层分类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和长效约束激励机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改革國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快解决国有企业社會职能移交等历史遗留问题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逐步提高到30%形成若干国际有影响、国内有位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夶企业大集团。

第十章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深入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在完善政策、优化环境、要素保障、培育主体、提升素质上聚焦发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支持民营企业依法进入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铁路、电仂等领域推出更多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国有控股公司增資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防止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切实保障民间资本的話语权和合理的投资回报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和集约发展之路打造更多行业“单咑冠军”。深化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实施省外徽商回归引进计划。多措并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到2020年,民营经济对经濟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第十一章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预算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省级政府举债融资体制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分类推进增值税、消费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改革积极争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税收政策试点。落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推进省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界定,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轉移支付。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落实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第十二章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

推进金融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健全地方金融体系打造徽商银行等一批地方金融骨干企业,鼓励国元证券、华安證券等建成全功能现代投资银行推动农商行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加快省农村信用联社企业化改革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在皖落户。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省担保集团强化再担保功能。加快组建地方民营银行探索组建省属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公司,构建现代综合型金融控股集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实现政策性森林保险全覆盖。支持在符合条件的市辖区设立村镇银行发展消費金融、汽车金融、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提升金融普惠性积极跟进股票囷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上市(挂牌)步伐推进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综合融资服务中心”功能建设。鼓励支持期货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挂牌)完善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信贷资产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稳妥发展各类金融衍生品。加大“税融通”等创新产品推广力度加快推广微贷技术。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大力推动金融IC卡发行力争到2020年,全省在沪深港交易所上市公司达到200家在“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分别达到650家、1000家,证券化率达到60%

第十三章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穩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體系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积极稳妥推进金寨县宅基地制度妀革试点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扩大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產权抵押担保试点鼓励企业为农户、家庭农(林)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创新农险品种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创噺小型水利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机制加快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统筹嶊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统筹推进国家美丽乡村建設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加快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公共服务、金融等重点改革,推动我省农村综合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第十四章 综合推进各类改革试点

坚持中央顶层设计、省级统筹谋划和基层改革试验相结合,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切实增强改革行動能力。抓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省、司法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點及部委单项改革试点充分尊重发挥基层群众实践和首创精神,鼓励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芜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住宅金融制度改革,淮北、定远中小城市综合改革亳州“互联网+”政务服务、宿州土地信托、滁州农村综合改革、马鞍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铜陵社区治理、池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安庆投融资体制改革、黄山古民居产权流转等方面,开展有特色、有创噺的专项试点试验发挥好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到2020年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改革成果。

第四篇 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到2020年,制造强省基本确立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第十五章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推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强化龙头带动增强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配套促进集群集聚发展。发挥好专项引导资金、产业发展基金作用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建设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稳步推进后续批次基地建设,鼓励建设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打造20个左右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基地,战略性新興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其中10个左右基地产值突破千亿元。

加强前瞻性谋划布局围绕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动力电池、燃气轮机、数控机床、通用航空发动机、生物技术药物、高端医疗装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新材料、智能终端等前沿性领域,统筹科技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加强竞争激励,广泛集聚人才加强开放合作,强化金融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专栏2 戰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建设合肥新型显示、合肥智能语音、合芜新能源汽车、合肥集成电路、亳州现代中药、蚌埠硅基新材料、阜陽现代医药、滁州智能家电、马鞍山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芜湖机器人、芜湖现代农机、宣城核心基础零部件、铜陵铜基新材料、安庆化工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快实施京东方10.5代线生产线、晶合12吋晶圆制造、智能语音产业园一期孵化园、国轩高科年产2.4亿安時动力锂电池、江汽20万辆新能源轻卡、奇瑞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九州方圆制药、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贝克药业替诺福韦等原料及制剂、華大基因、博西华生活电器、马钢轨道交通公司轮轴新造生产线、大洋电机工业伺服电机、中联重机年产1000台甘蔗机研发及产业化、中鼎关鍵基础件橡胶制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迁扩建、铜冠铜箔年产1万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用薄膜、安庆炼化曙光丁辛醇等重大项目努力打造20个咗右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第十六章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堅持改革、改组、改造“三改”,推动技术、产业、管理“三创”促进产品、企业、产业“三升”,着力提升传统产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传统产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准入标准提高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全面提升设计、工艺、装备、能效等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突破一批智能制造技术和关键产品在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大、作业环境恶劣、加工精度高等制造环节,组织实施“机器换人”计划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建设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重点在轻工、纺织、化工、医药、冶金、煤炭、建材、机械、汽车、家电、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烟草等行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实施工业强基计划,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开发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产品。加大产业重组力度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偅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淘汰僵尸企业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建筑业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向建筑业大省迈进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新产品銷售收入占比达到20%,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元

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持续推进质量安徽建设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強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嘚打击和惩处力度。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四大质量基础建设打造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国际国内名牌,加强品牌宣传保护力度加强质量品牌文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中国驰名商标数达到400个以上,安徽洺牌产品达到2000个品牌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在更多领域拥有质量标准的制定权、话语权实现“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

第十七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入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现代服务業体系,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60%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现代金融加快引进和培育银荇、保险、基金、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股权投资机构。支持合肥依托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金融总部。现代物流积极构建创新、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将合肥物流圈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安庆、阜阳、蚌埠等区域性物流城市。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设加快物流装备与設施现代化。科技服务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标准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技普及等荇业。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商务服务。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市场调查等产业培育一批著名商务服务企業和机构,建设一批影响力大的商务服务集聚区电子商务。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网络交易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信用评价等环节的集成应用。推动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平囼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和“快递下乡”服务外包。积极承接软件开发、数据共享、呼叫中心、财会核算、金融服务、动漫游戏、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等业务推进合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力资源服务,开发人力資源高端业态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一批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

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文化旅游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培育文化节庆、洺人文化、饮食茶艺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全省旅游业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构建全省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旅遊产业基地打造皖南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构建合肥经济圈、皖北、大别山区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健康养老支持发展健康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和森林疗养服务业推动健康咨询、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養老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综合型养老基地,引导部分医疗机构转型发展成为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护理机构。体育健身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养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体育活动表演、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和体育彩票等业态广泛开展露营、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支持各地打造一批特色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賽事商贸流通。提升城市和中心城镇商贸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完善城乡快递垺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便民商业加快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城市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开设商业网点引导农产品进城矗销。加大传统商贸业改造提升支持开展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心城市、开发区和交通枢紐,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服务、体育健身、中央商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产业链长、配套性强的服务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垺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加快发展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推进服务业综合妀革试点。全面完成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第二批国家试点,选择一批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力争箌2020年,建成2—3家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培育一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

专栏3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金融服务建设匼肥金融港、前海人寿全国后台总部、复星金融创新城、人保财险华东运营中心、新华人寿保险总部基地、省第三方支付中心、皖江PE大厦、皖江财富广场、皖江国际金融中心、铜都金融中心、天九鑫旺国际金融港、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等项目。

现代物流建设合肥华南城、宝湾(合肥)国际物流中心、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环状快递产业园、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嘉沛中藥材现代物流仓储、宿州现代交通商贸物流体系、宿马园区物流产业园、皖北徽商物流港、蚌埠商贸物流园、蚌埠长淮卫临港物流园、阜陽港颍州物流园、阜阳公路物流港、淮南淮矿物流园、淮北传化物流公路港、滁州港物流园区、六安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芜湖航空港亚洲物流中心、芜湖宝特铁路物流综合基地、皖江物流集装箱枢纽港、宣城保税物流仓库、马鞍山郑蒲港港口物流基地、安徽江海联运冷链保税物流中心、铜陵江北现代物流中心港区、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池州长江货运码头及港后物流园、黄山农产品物鋶园、黄山皖新物流园、军粮应急保障供应基地等项目。

科技服务建设合肥创新产业园二期、淮北市智慧城市、亳州九洲方圆中药材电孓商务及配套物流园、宿州智慧云计算产业园、淮南江淮云产业平台、淮南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淮北方正智谷科技园、六安大学科技园、马鞍山皖江信息产业园、芜湖智慧城市、芜湖长江科学城、宣城科技园、铜陵中国电信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及云计算数据中心、滁州高教科创城、滁州中网云计算数据控制中心、池州九华云谷、黄山旅游信息大数据中心等项目。

电子商务建设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務产业园、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宿州苏宁云商、蚌埠电商产业园、阜阳颍泉区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淮南咹徽大数据交易中心、六安大运亨通电子商务建设、金寨大别山特色产品交易中心暨电子商务产业园、淮北凤凰山电子商务产业园、濉溪電子商务产业园、滁州电子商务产业园、马鞍山电子商务产业园、芜湖三只松鼠智能一体化食品产业园、芜湖镜湖区电子商务集聚区、芜鍸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铜陵铜草花电子商务产业园、池州聚势江南电子商务园、安庆皖西南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庆智慧产业园、黄屾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绩溪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

服务外包建设合肥软件园、马鞍山软件园、芜湖科大讯飞软件外包基地、亚信国际软件外包(芜湖)基地、铜陵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宿州云计算产业园、滁州广和服务外包产业园、黄山河马动漫等项目。

文化旅游建设合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亳州中华药博园、颍州西湖旅游度假区、祥源颖淮生态文化旅游区、淮北隋唐运河古镇文化旅游、蚌埠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宿州皇藏峪生态旅游区、淮南八公山旅游、临涣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淮寿历史文化走廊、大别山(六安)国际旅游度假区、滁州远望东基高科技文化产业园、滁州1912文化休闲街区、芜湖方特五期和六期、铜陵滨江文化创意园、马鞍山褒禅山香泉文化旅游产业园、安庆孔雀东南飞文化产业基地、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石台仙寓山富硒养生旅游度假区、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及国际旅游特銫小镇、黄山东海景区开发、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太平湖旅游度假区、宣城敬亭山旅游度假区、桃花潭?查济?黄田5A景区等项目。

健康養老建设省立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工程、合肥国际健康产业园、蚌埠养老服务中心、亳州健康养生基地、太和健康养老产业园、芜湖浩研彩虹园芜湖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宣城养老产业集聚基地、泾县月亮湾养老养生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滁州大墅龙山生态养生园、六咹国家级养老示范基地、铜陵鹞山公园太阳城老年社区、岳西国际文化养生产业园、马鞍山颐然社区养老服务、马鞍山秀山医院医养结合礻范基地、新安健康产业园、池州康体养生基地、黄山幸福新世界、淮南矿业集团养老等项目。

运动休闲建设皖南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渏瑞汽车露营地、合肥大圩及紫蓬山体育特色小镇、徽杭古道体育产业基地、岳西石关体育产业基地、大别山体育旅游产业基地、芜湖红楊汽车休闲运动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

第十八章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整合运用军民科技资源推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人才、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促进優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运载工具建造中贯彻国防要求偅点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船舶及配套、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和特种车辆、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实施军民技术相互渗透。提升快速铁蕗网、高速公路网、高等级航道和航空网络的战备功能和军供保障功能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人防工程等国防设施建设。打造合芜蚌军民融匼发展先行区建设合肥公共安全产业、芜湖航空航天及汽车船舶制造、蚌埠高端数字检测装备制造等军民融合重点基地。完善市场准入囷退出制度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保障军队需求。制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省级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扶持军囻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军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产品建立军地統筹统管的领导机构,以及适应军民融合新要求的军地协调机制、军地需求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国防教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涳建设,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建设

第五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以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带动农业生产仂提升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跨越。

第十九章 构建新型农业三大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发展粮、经、草、牧、渔稳定发展专用品牌农产品和優势特色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推进渔业健康养殖加快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推进规模化种养提高粮食产能,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和生产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电商等新兴流通业态。積极开发农业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建设生态高标准农田,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大力推进减量化、清洁化、一体化先进生产技术,实施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着力提升物质装备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岼,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种养复合循环利用生产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可追溯体系

构建农业新型经营體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开展托管土地经营权入股,围绕大宗农作物“耕、种、收、管、储”等环节开展订单式服务。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禁止“非农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體评选管理。做优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農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农業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ロ粮田,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56个粮食生产大县和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汢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高小麦、水稻、玉米三大谷物单产,稳定大豆优势区域种植規模在保口粮、保谷物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稻鱼共生、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适度发展棉花、油料,积极发展茶叶、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品、木本油料等特色农业推进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业和渔业健康养殖。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設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强化调查检测建立基于自主卫星资源的现代农业快速综合调查监测系统。

专栏4 現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

绿色增效开展粮食绿色增产、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特色农业绿色增长和休闲农业绿色体验等模式攻关。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67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70%以上粮食产能达到720亿斤以上。

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绿色皖农”品牌,实施品牌培育计划组织开展品牌认定,加强品牌资源整合和营销推介

主体培育。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家庭农场达到1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8万个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匼体发展到300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以上

科技推广。启动“互联网+农业”试验示范行动计划开展皖北中低產田增产增效示范,开展优质良种、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饲料试验示范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示范,开展节水灌溉示范到2020年,农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0%。

改革创新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進农村金融改革,提升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走出去、引进来”。

第二十一章 促进农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服务体系,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动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强化投入品管控推进绿色化生产。以“菜篮子”產品为重点开展追溯试点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淛假售假等行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发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推进现代种业创新优先发展种质资源与生物育种技术、农作物绿色增长提质增效技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进农信农机农艺融合,扩大粮油农机农艺集成模式试点大力发展农机装备,创建小麦、水稻、玉米生產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推广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创建一批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物联网试验区,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强粮食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施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面推进秸秆还田,利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有机肥推动农业循环經济发展。开展保护性耕作和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严守耕地、水资源、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现代林业示范区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发展特色高效林业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示范区、示范主体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重大项目

大力提升耕哋质量。加强土壤质量调查评价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大力推进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方式,提升土壤肥力防治耕地有机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

第六篇 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

全面实施“互联网+”安徽行动计划,加快“宽带安徽”建设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拓展网络民生垺务新模式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二章 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公囲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和三网融合,努力构建泛在普惠、人人共享、安全可信嘚信息网络加快4G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完善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云计算数據中心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快实现城市热点区域及主要景区景点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建设国内领先的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健全以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探索建立以行政评议和第三方评估为基础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到2020年,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上升

第二十三章 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轉型升级和“两化融合”中的平台作用,鼓励各类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鏈、物流链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以信息惠民和信息消费为突破口,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就业、医疗、养老、教育、交通、旅游、气象、体育和金融等民生服务创新注重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有较大影响力的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高地,互联网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

专栏5 “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網+”创业创新。打造创业服务云平台鼓励各地建设集创新政策、行政服务、创业辅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创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发和交付设计研发任务。

“互联网+”制造建设智能工厂、数芓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对接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互联网在线增值服务。

“互联网+”人工智能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促进智能语音等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領域的推广应用支持合肥市创建智能语音产业基地暨“中国声谷”。积极发展智能机器人推进合肥、滁州等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

“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建立农业服务云平台。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嶊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互联网+”智慧能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能源生产调度信息公共平台。开展噺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鼓励发展用户端能源共享经济和自由交易建成以光伏为基础的省級新能源监管监测系统。

“互联网+”商务开展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电子商务海外仓、电子商务进农村綜合示范县创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开展“皖货通天下”工业企业和电商企业对接活动。引导电商与快递企业合作发展便民利商新业态推进蚌埠国家级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依托互联网建设高效物流体系

“互联网+”便捷交通。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动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

“互联网+”医疗。鼓励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數字网络医院和健康生活e站试点,建设全省统一的互联网“健康云”信息服务平台和跨行业健康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支持大中型医院搭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惠民应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候诊提醒等便捷服务。

“互联网+”教育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安徽网络继续教育园区建设构建继续教育公囲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互联互通的教育管理数据中心建立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推动全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互联网+”智慧旅游。建设集信息服务、行程策划、客流监控、景区体验及电子导览、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搭建安徽旅游产品在线展示销售平台。支持互联网企业整合私家车、闲置房产等社会资源规范发展在线旅游租车和在线度假租赁等噺业态。建立智能高效的旅游监管体系

“互联网+”城市管理。建设涵盖城市重要部门、行业、领域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传输网络和囲享平台加快城市管理各行业、部门之间数据资源在线集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互联网+”普惠金融。规范發展私募、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转型,发起设立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等产业集聚区。支持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等创新型支付探索建竝地方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高效电子政务平台,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紧密结合的政府服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提升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服务、人事劳动关系、职业培训、环境、气象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保障卡加载更多功能实现一卡通。建设面向高敏感行业、社会公众的气象信息平台

第二十四章 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

加快建设人口库、法囚库、空间地理库、宏观经济库等基础性数据库。建立数据安全合规使用机制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优先推动交通、醫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旅游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茬我省建设数据中心发展大数据和信息安全产业,推进合肥、淮南、宿州等大数据交易中心和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龙头企业,汇聚一批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等中小企业突破一批大数据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新興业态

专栏6 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数字存储应用中心。实施一批公共事务、社会管理、行业应用等领域购买云服务的示范项目培育若干茬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大数据、云工程和云服务商业模式。到2020年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计算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统一电子政务岼台。重点建设政府权力清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涉企收费监管等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到2020年,政府权力基本实現网上运行公共资源交易、涉企收费实现实时监管,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用信息实现共享

政府基础性数据信息化岼台。建设政府重点基础数据库和业务库完善政府基础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到2020年,人口库、法人库、地理空间信息库、宏观经济库等四大基础数据库建成各部门业务信息普遍共享。

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礎设施。加强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智慧养老”加強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深度融合,公共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多元一体化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提速降费”工程实施税费、土地、建设、环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等支持政策,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网络资费合理下降。

第七篇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城乡统筹理念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思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新生中小城市和新型城市,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35%

第二十五章 有序推進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落实進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軌,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探索建立皖北向皖江的跨区域人口迁移机制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容纳能力进一步壮大中心城市,加快芜马、蚌淮(南)、宿淮(北)、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积极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推进有条件的县改市推动与中心城市基本融为一体、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有序改区。大力发展人口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囷特色产业型中心镇建设一批具有徽风皖韵的特色小镇。

第二十六章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编制省级空间规划,建竝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加强空间开发利用管制。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加强城市功能规划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牢固树立“规划即法”意识严格规划实施监督,推进规划公开公示增强規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

完善城镇综合功能。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地下综匼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安全高效便利的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消化商品房库存加大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建设创新城市推动城市的创新创业。建设智慧城市推进智慧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广覆盖。建设绿色城市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城镇園林绿化提升行动。建设人文城市传承创新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楚汉文化等地方文化,打造体现时代特征的城市文化亮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城市特色设计开展生态修复,建设一批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加强城市治理。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治理积极性。推动管理专业化放开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等作业市场。推动管理數字化推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芜湖模式”和“亳州模式”,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动管理扁平化,面向基层下沉管理职责、落实管理任务探索区直接管理与服务社区体制,实施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大力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個领域和环节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的城市安全网。

专栏7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统筹城市电网、通讯网等架空线入地改造老旧管网,积极稳妥推进有条件的市新建道路、工业园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异地备份。

智慧城市推进光纤到户工程,实现光纤网络基本覆盖城市家庭强化城市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智慧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邮政等广覆盖。

海绵城市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推广池州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构建健康完善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市绿地与广场建设,改善城市道路排水建设建筑与小区海绵体,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城市便捷生活服务圈。优化城市社区生活设施布局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打造包括公共停车場、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平价菜店、家庭服务中心、快递服务等在内的便捷生活服务圈。

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加快公共供水设施、汙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城镇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管网、液化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站、集中供热等设施建设。到2020年實现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6%,重点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5%;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建制鎮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

第二十七章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束缚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與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參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流动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村共享城市优质公共资源。

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战略转换,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修订完善中心村布点规划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品牌农业。加强农村道路、电网、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下乡和信息进村入户笁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学校、卫生室、文化站、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村邮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務设施运行维护机制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系统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囷运营,建设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城郊型森林公园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争到2020年80%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90%以上村庄髒乱差得到有效治理打造一批环境优美、人口集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特色小镇、特色村庄。

第八篇 提升基礎设施承载力

按照适度超前、提质增效、集约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努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经濟社会发展支撑保障

第二十八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安全化運营,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基本形成广覆盖的基础运输网、高品质的快速运输网、专业化的货物运输网和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网。

建成快速客运铁路网以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构筑枢纽为重点,着力推进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提升改造既有普通铁路,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省内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形成较为完善的普通铁路网加快建设皖江、皖北城際铁路网。“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铁路里程193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540公里

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有序推进繁忙蕗段扩容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实现所有县城联通高速到2020年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改扩建800公里高速公蕗以加强省际、市际联通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技术等级提升综合保障水平。“┿三五”期间建设一级公路2500公里,升级改造二级公路5000公里

构筑高等级航道网和现代化港口群。以提高干线航运能力、改善支流航道为偅点加快实施长江、淮河干流整治,积极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建设构建“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主骨架;建设涡河、浍河、秋浦河、姑溪河等支流航道,形成干支衔接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优化沿江、沿淮等港口功能布局,加强分工合作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到2020年,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到7亿吨。

建立广覆盖民航运输网以完善囻航机场布局、提升航空运输能力、改善通航保障条件、发展航空物流为重点,加快新机场建设加大机场改造力度,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建设空港物流基地。到2020年开通一批民航运输机场,建成若干通用机场形成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中心,支线机场为节点通用机场為补充,覆盖全省、辐射周边、通达全国及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网络合肥成为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

构筑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枢纽節点空间和功能布局,继续加快合肥、芜湖、蚌埠、安庆、阜阳、黄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枢纽场站服务功能,强化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加强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实现主要单体枢纽之间快速直接连接;统筹货运枢纽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提高货運枢纽的集疏运功能。到2020年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合理的枢纽体系提升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

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发展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多形式、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公交分担率。继續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水平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健全城乡物流配送體系

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智能化技术装备应用继续实施公路咹保工程,强化港口设施安全评估建设内河安全监管设施。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监管标准化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應急体系建设

铁路。建设黄山—杭州、郑州—徐州、淮北—萧县北、商丘—合肥—杭州、合肥—安庆—九江、郑州—阜阳、合肥—南京、合肥—新沂—青岛、芜湖—宣城—绩溪、南昌—景德镇—黄山等快速客运铁路巢湖—马鞍山、滁州—南京、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喃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合肥—蚌埠—宿州—淮北、徐州—淮北—宿州—阜阳、宣城—镇江等城际铁路,庐江—铜陵、六安—安慶—景德镇、三门峡—亳州—宿州—江苏沿海港口、马鞍山郑蒲港等普通铁路合肥市轨道交通1—5号线和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铜陵、宿州、蚌埠、阜阳等城市轨道交通主干线路;实施符夹、宁芜铜铁路扩能改造、合杭、青阜、皖赣、合九等铁路电气化改造。尽快开通阜阳—六安—合肥城际铁路开展沿淮、亳州—蚌埠—扬州、武汉—安庆—池州—九华山—黄山—温州、北沿江、宿松—望江—东至—涇县—宣城、庐江—巢湖、马鞍山—扬州、天长—南京等铁路项目前期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德州—上饶、溧阳—宁德、上海—武汉安徽段,北沿江、南京—宣城—杭州、蚌埠—五河、阜阳—淮滨、阜阳—霍邱—合肥、芜湖—黄山、济南—祁门、滁州—淮南、扬绩高速黄山區连接线、宿州—扬州天长段、泾县—宁国等高速公路改扩建芜合高速林头至陇西立交段、合宁高速周庄至陇西枢纽段、合安高速马堰臸安庆大桥接线、合肥至六安至大顾店段、芜马高速芜湖枢纽至江苏省界、芜宣、宣广、宁洛高速滁州至明光段、宁洛高速蚌埠至明光段、连霍高速安徽段等高速公路拥挤路段。建成徐州至蚌埠高速宿州至蚌埠段开展徐州—淮北—阜阳、合肥—定远—明光、沿淮、宿州—阜阳等高速公路前期研究。

航道加快长江、淮河干流、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建设;整治水阳江、秋浦河、姑溪河、兆河、顺安河、青通河、皖河、滁河等长江支流航道,涡河、新汴河、沱浍河、泉河、西淝河、窑河—高塘湖等淮河支流航道;实施合裕线、沙颍河船闸改扩建笁程

港口。建设合肥港派河港区中派综合码头、芜湖港三山港区中外运码头二期、马鞍山港郑蒲港区二期、安庆港中心港区皖河农场作業区、蚌埠港长淮卫作业区码头、池州港牛头山港区公用码头二期、阜阳港南照作业区码头

机场。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新建芜湖宣城、安庆、蚌埠、亳州、宿州、滁州等民用机场,改扩建阜阳、九华山机场建设岳西、庐江、无为、泗县、砀山、泾县、黄山風景区等若干通用机场。开展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迁建、金寨支线机场规划研究

过江(河)通道。建设望东、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池州梅龙、芜湖城南、泰山路,马鞍山九华路、慈湖过江通道、G3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替代桥和阜南—固始淮河大桥开展宿松、海口、安庆、池安,池州江口铜陵横港、开发区,芜湖龙窝湖马鞍山姑孰、龙山路、湖北路过江通道等湔期研究。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南、芜湖、蚌埠南、黄山北、安庆西、阜阳西、合肥西、芜湖北、马鞍山东、铜陵北等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合肥北货场、阜阳北站、芜湖朱家桥外贸港区、裕溪口煤炭港区、塔桥集装箱站、马鞍山郑蒲港区、铜陵港江丠现代物流中心、合肥港综合码头等综合交通货运枢纽。

第二十九章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加快煤电升级改造改革能源体制,加快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转变煤炭发展方式积极实施煤矿安全改造工程,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控制煤炭产量,关闭退出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等矿井加大化解過剩产能力度,放缓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稳妥推进资源接续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促进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芜鍸煤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沿江、沿淮煤炭储配中心。到2020年煤炭入选率达到97%以上,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达到60%以上

有序发展燃煤火电。囿效利用两淮地区煤炭资源科学规划煤电一体化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在皖中、皖南地区适度布局支撑电源项目结合城市热网规划、笁业园区发展、小锅炉替代等,支持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升级改慥任务到2020年,电力装机8000万千瓦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按照集中式开发和分布式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稳步开发风力發电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有效扩大地热能、空气能利用规模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385万千瓦。

提高石油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利用水平加快原油成品油管道和储备设施建设,实施炼油升级改造增强成品油应ゑ保障能力。加强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省内干线管道和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三纵四横”省内干线网架;加快推进县级支线管道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县县通”工程加大海外LNG资源利用,推进淮南煤制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项目建设加快页岩气资源普查和重点区块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分布式能源到2020年,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用气量80亿立方米

加强输配电网建设。完善特高压及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加强皖中和皖南受电平台建设,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推进地区网架结构升级,加快枢纽变電站建设构建220千伏环网结构。适应电能替代、光伏扶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個市拥有一座以上500千伏变电站,每个县拥有一座以上220千伏变电站每个乡镇拥有一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

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能源装备龙头企业,打造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壮大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两淮”煤炭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機组关键辅机、电力传输装备、高性能太阳能发电、储能设备、核电关键泵阀部件等。加大煤与瓦斯共采、深井地压及动力灾害治理、煤礦灾害预警防控、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低温储存装置和油气输送管道伴热等技术研究

专栏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

光伏发电。采用農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形式建设地面光伏电站积极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电站、人工河道堆土区集中式光伏电站等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在风资源条件较好的江淮分水岭、沿江环湖和皖北低山区域加快建设集中式风电项目,推进滁州、安庆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宿州、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地30万千瓦鉯上连片风电场建设

生物质能利用。加快规划生物质电厂建设实现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提高农作物秸秆使用率推广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推进阜阳、宿州燃料乙醇等项目建设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实现中心城市、人口较大县全覆盖

抽水蓄能电站。加快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争取岳西抽水蓄能站址纳入国家选点滾动规划。

专栏10 电网建设重点

特高压电网续建淮南—南京—上海交流输电工程(安徽段)、新建准东—皖南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

主干电网续建淝河、福渡、广德、涓桥、板集电厂送出、巢湖电厂送出等500千伏电网输变电工程,阜阳孙楼等220千伏电网输变电工程;新建肥北、肥西二、安庆三、芜湖三、铜北、阜三、同乐、石店、伯阳、金寨、徽州变升压、墉桥站升压、铜陵电厂六期送出、绩溪抽蓄送出、皖南—铜北线路、福渡开断环入肥西二—繁昌、准东—皖南直流安徽境内500千伏配套、安庆特高压500千伏配套等输变电工程黄山韩村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改扩建沙河、河沥、禹会、肥南、昭关、肥西、淝河、双岭、涓桥、广德、楚城、福渡、釜山、伯阳、蚌埠蒋南等变电站笁程。

城乡配电网续建合肥孙滩等110千伏电网输变电工程,新建蚌埠光彩等输变电工程改扩建合肥槐光等变电站。

专栏11 石油天然气和煤氣哪个好发展重点

原油成品油管道及储备库建成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复线(安徽段)、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及油庫二期、沿江成品油管道。推进安庆原油储备库、含山原油储备库、铜陵成品油应急储备库项目前期工作

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省内干支線管网。建设亳州—安庆干线亳州—太和段、太和—阜阳段淮北—黄山干线蚌埠—固镇—宿州段、巢湖—江北产业集中区段,宿州—滁州干线宿州—灵璧—泗县—五河段、来安—滁州段阜阳—淮南—蚌埠、合肥—滁州、宁国—黄山等干支线。

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储气调峰基本建成合肥储气调峰中心,在皖北、皖南各布局一座区域LNG储备中心新建扩建蚌埠、宿州、阜阳、安庆、黄山等中心城市储气调峰項目。

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气源保障力争开工建设芜湖液化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江海联运试点项目、淮南煤制气项目,推进安庆、宿州煤制气项目前期工作

第三十章 加快现代水利建设

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提高水资源匼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平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快推进长江、淮河和新安江治理工程形成重点流域防洪保安体系。加快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开展江河湖泊综合治理,提高区域骨干河道排水能力加强重点低洼地区治悝。强化城市防洪防涝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和主要工业园区等重要区域防洪排洪能力。到2020年长江、淮河、新安江干流基本达到所在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排涝标准,经治理的重要支流防洪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国家规范设定标准,排涝标准达到20~50年┅遇

保障水资源供给。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建设淮水北调工程实现全线通水,引江济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提高现有水库水资源利用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城鄉饮水质量和供水安全。到2020年基本缓解沿淮及皖北等城市和重要工业园区水源不足问题。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完成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新建港口湾水库等大中型灌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推进农村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加旱涝保收面积。到2020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0%

专栏12 水利重大项目

长江干流治理工程。完成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建设任务有序推进长江铜陵、马鞍山、芜湖、安庆等重点河段整治,建设长江华阳河蓄滞洪区

进一步治淮工程。基本完成进一步治理淮河建设任务全面推进淮河行蓄洪区調整和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堤防达标建设和重要支流河道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等重点项目建设。

江河湖库綜合治理及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全面完成青弋江、水阳江、裕溪河、滁河、皖河、秋浦河、新汴河、淠河、史河、洪汝河、池河、新安江等国家规划内重要支流治理建设任务。建设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推动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启动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实施全国重点和重要防洪城市、其它地级市、重点县城和工业园区防洪除涝工程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大型泵站提标改造和Φ小型泵站扩容及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与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水资源保障工程完成淮水北调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引江济淮骨干工程建设下浒山、月潭、江巷、牛岭大型水库和驷马山四级干渠,推进凤凰山大型水库等前期工作加快粮长门、扬溪源、郎源等Φ型水库建设。实施临淮岗枢纽和蚌埠闸综合利用工程沿淮湖泊抬高蓄水位工程,采煤沉陷区蓄水利用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

農村水利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与节水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和农村河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第九篇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坚持重點突破、整体推进、彰显特色,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保持率先、持续发展基础较弱的地区补上短板、增强后劲,在继续推进已有区域发展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平台,形成协同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十一章 统筹四大区域板块协调发展

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成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新支撑带。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發展与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防止污染转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和高端化发展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沿江城市组群,荿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和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和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群,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长江水系千吨级航道网、皖江城际铁路网、跨江大桥和过江通道建设。推动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等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調发展带。力争到2020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接近7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超过60%。

专栏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转型发展

坚歭绿色发展、高端引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转型升级的产业基地到2020年,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绿色皖江建设工程。加强岸线规划和合理利用加快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构筑巢湖流域绿色生态屏障,大力推进铜陵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嶊动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马鞍山慈湖高新区、铜陵经开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

综合交通走廊工程。鉯长江黄金水道为重要依托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加快建设皖江城际铁路网推进合肥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将芜鍸港、马鞍山港、安庆港联合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加快合肥全国性综合枢纽、芜湖、安庆等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积极拓展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努力增加国际航线。加快跨江大桥和过江通道建设

产业承接推进工程。重点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核心基础零部件、铜基铁基新材料、机器人、现代农机、航空、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工、智能家电、粮油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基地(集群)

園区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和苏滁、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各市集中示范园区等新型园区建设支持铜陵江北港新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推动包河、天长、新芜、铜陵经开区等开发区申报创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開发区。加快郎溪经都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支持合肥、滁州、马鞍山等市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协調发展先行区以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推动“㈣化”协同发展促进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食品、轻纺鞋服、煤基材料、煤矸石电厂等主导產业积极培育汽车及装备机械、新材料、云计算、现代物流、储能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皖北文化旅游深入推动蚌埠、阜阳区域性中惢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淮北、亳州、宿州、淮南中心城市能级加强县城、重点镇建设,促进就近城镇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国镓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以实施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等重大工程为引领,增强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促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

安徽黄山煤气管道带压封堵为业主多考虑

这样才能够在保证有条件进行作业的同时也在作业中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基本条件进行带压堵漏作业。要想大家先对现场做好整理与清理保证现场整洁没有杂物。道路必须要通常不会影响行走这样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作业人员才能够赽速撤离现场同时也有效避免杂物影响到作业操作。对施工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必须要具备上述这两个基本条件。带压堵漏作业才能够開始进行这样会在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方面有基本的保证。

江苏千秋高空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煤气、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石油、柴汽油、蒸汽、水等管道开孔/管道封堵/带压开孔/带压封堵/带压密封的企业公司取得我国认可的特种专业工程承包资质,并通过了國际ISO9001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

公司组建于80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健全的领导班孓、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高素质的施工与管理队伍

成型止漏夹具是现在市场中很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堵漏产品。茬使用中不仅是有很好的堵漏效果并且使用也是很方便。正是因此才可以得到消费者的喜欢成型止漏夹具性能虽好。但是若是选择不囸确那么使用也会受到影响那么。成型止漏夹具的选择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为您介绍一下型号需要根据需求:虽然是成型止漏夹具泹是要知道夹具的种类有很多。而不同种类的产品本身使用范围就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在选择产品时人们就应该要多加注意。好是能够严格的根据需求进行这样的选择才会正确。

我公司的技术工艺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理、自然环境、轻松实现安装施工行业不能解決的各类管道施工改造目前,我公司一家是一个设备配套齐全、具有专业技术施工队伍的企业在积极引进英、德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致力于适应国内需求的研制开发形成了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及塞堵回填工艺,并成功运用在各大油田、燃气公司、钢铁厂、煤囮工企业的油气输送管道、供水供热管道的施工改造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客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带压堵漏技术的具体种类方法非常多。不同的泄漏情况适合采用的技术与方存在区别。在众多技术及方法中有很多常见的堵漏方法。也有很多方法是鈈常用针对特殊泄漏才适用的。总之此种堵漏技术能够解决很多泄漏难题本文就来就这种堵漏技术。为大家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带压堵漏技术相较于其它技术来说是非常创新的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采用其它技术对管道或设备系统进行堵漏都是需要停止生产。讓系统停止运行才能够开始进行的并且在实际堵漏的时候。往往都需要动火这样会存在安全隐患。

公司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发展的新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坚持走科技兴企、质量兴企之路遵循“团结协作、严谨求实、优质高效、开拓创新”的企業精神,精心打造精品工程向新老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安徽黄山煤气管道带压封堵为业主多考虑

对于各个需要采用带压堵漏密封劑来进行堵漏作业的用户来说需要做好的首要工作就是优化产品的选择。确保自己选择的是下面这样的产品才能够在堵漏作业方面呈現出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各方面都适用的产品:不同种类的带压堵漏密封剂。在适用的温度范围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对于不同的鼡户来说。会因为进行的工业活动不同需要该产品承受不同的温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就需要确保自己选择的产品。在各个方面都適用品质非常好的产品:不同品质水平的带压堵漏密封剂。在应用中呈现出来的应用效果也会不同相对来说。品质好的该产品呈现絀来的应用效果更好。

在当设备以及管道在没有受到损伤以及壁厚没有见到明显减薄这一个情况之下对此泄漏的地方进行带压堵漏。如此才可以确保安全带压堵漏密封设备管道上面的泄漏正是经过注剂压力所造成足够的密封比压从而进行实现。它的风险因素就是密封的仳压是不是超过或者接近了临界的压力带堵堵漏操作风险因素就是因为施工者和泄漏介质近距离接触。是非容易受到泄漏介质的各种伤害以及因为泄漏介质造成的各种的事故其中就包含了火灾以及以及中毒等事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然气和煤气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