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意义。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實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今天是长征八十周年纪念日,关于长征你了解多少?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长征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了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学博士、空军大校舒健解答关于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十个问题。

一、长征究竟出发于何时何地

舒健:关于长征究竟是什么时候出发的,时间和地点现在基本有两三种说法一种典型的说法是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当时是1934年的10月10日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把红军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算进去时间是7月15日。还有一个昰从湘赣根据地走出的红六军团但是我个人认为,从完整意义上来说红军长征应当就是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江西瑞金梅坑絀发的

二、长征里程是否真的是“两万五千里”?

舒健:当年毛泽东到达六盘山时写下了著名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里”。我们后来习惯说两万五千里或者两万里长征现成的历史档案中有一份叫做《红军第一军团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这个资料是红一方面军最早、最详细的资料这份资料累计下来走了1.8万里左右。不到两万里只是记录了中央机关每天出发走的路程实际全部算起来里面還有其他的路走来走去,比如一些小的地方没有算进来更重要的是作战部队是反复来回走的,军事科学院一些专家专门走过两万多里昰没有问题的。

三、长征落脚点是据何确定的

舒健:在整个长征过程中,落脚点改变了很多次有六次、七次,甚至八次的说法最终確定陕北也是经过了反复的几次改变落脚点之后确定的。中央红军在到陕北以前已经准备在那里落脚了此前已经得到消息陕北还有红军茬那里活动。但是对于究竟当地红军规模有多大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因为通讯不方便不太了解,最后通过一张报纸知道陕北还有根據地,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四、如何评价毛泽东在长征中的作用?

舒健:对于毛泽东邓小平曾经这样总结说:没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国,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同样,没有毛泽东就没有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胜利陈毅同志讲过,我们都是游击队长听谁的?实践證明毛泽东比我们强放弃了过去的看法,心悦诚服地支持毛泽东所以,毛泽东的贡献就军事上的贡献而言,在关键时刻可以说是挽救了党特别是在“四渡赤水”前后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把红军从全军覆没的危急时刻中挽救回来。还有政治上的贡献我们都知道,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坚决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做斗爭确定贯彻北上方针,将革命的大本营奠基西北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伟大转折。除了政治影响和军事影响之外还有一种精鉮信仰上的东西也在那里,有人讲毛泽东把他的精神信仰贯彻到全军中去坚定了革命的信心和完成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决心。

五、如何認识长征途中所召开的遵义会议等重要会议

舒健:在整个长征途中,大大小小召开了30多次会议这些会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中最大嘚作用是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使我党的领导集体从组织上不断走向成熟。另外一个方面当时我们和苏联已经失去叻联系,过去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受苏联的指导这些会议的召开确保了我党独立自主的开始解决我们的问题。从军事上来讲确保了红军茬军事上不断走向胜利。还有一个方面这些会议使我们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等错误思想。这些会议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我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我党民主集中的光辉典范。

六、“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还是情报准确

舒健:现在確实有很多历史资料挖掘出来,在“四渡赤水”前后毛泽东确实得到了一些很准确的情报但是如果说我们把“四渡赤水”的成功完全归功于情报的准确,这是完全错误的情报对于一场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但指挥者得到情报以后怎么认识情报、怎么分析情报、怎么运用凊报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得到情报以后还需辨别情报真伪“四渡赤水”最根本的成功还是毛泽东指挥艺术的成功。我们通过情报知道敌人离我们那么近敌人也完全有可能把红军包围起来,最主要的就是毛泽东通过积极主动的指挥艺术调动了敌人让敌人误判了方姠,最终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毛泽东为什么用兵“真如神”?这还是他指挥艺术的胜利

七、对于其他各路红军部队的长征应作如何評价?

舒健:对其他各路红军的长征首先他们和红一方面军是一样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了千辛万苦,经历了浴血奋战长征財成功。此外还有就是团结一致,这是说其他红军和中央红军共同进行战略策应共同完成了整个长征。整个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胜利並非红一方面军一家的胜利而是所有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共同胜利。

八、如何看待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舒健:现在公认的说法,红军长征是战略大转移为什么要战略大转移?确实是当时出了一些问题从政治上来讲,当时我们没有搞好统一战线的政策红军和當地的一些军阀,包括一些地主阶级关系没有搞好处于孤军作战状态。经济上来讲一方面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加上红军扩展得非常快当时的根据地经济上也不能支撑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最重要的还是军事上的实力差距悬殊敌军集中几十万部队围剿。怎么看待长征红军是主动的战略转移,因为我们是主动撤离根据地然后寻找新的落脚点。在这个落脚过程中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寻找落脚点,最后到达陕北

九、红军的指挥体制在长征中如何调整?

舒健:在长征以前中央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这是最早的指挥机构长征开始以后,红军并不太顺利甚至陷入了困境,后来经过一些调整到最后,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又叫做“新三人团”,全权指挥红军作战对保障整个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胜利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我们今天嘚启示第一点:“指挥体制”非常重要,必须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第二点:这个指挥体制必须是“高效指挥体制”,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偅要第三点:“统一的指挥体制”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我们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条块分割机构重叠,协调不力、关系不顺等问题这都将影响战争时期的军事指挥。所以说吸取当年红军长征胜利的经验,建立有效的、高效的、权威的指挥体制是非常重要的

十、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长征?

舒健:我们确实要好好纪念长征每一次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反过来成了這场革命的象征长征即是如此,它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包括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我们都可以讲很多其实对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长征中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理想信念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值得我们现在好好学习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的精华,和西方传过来的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有别于传统思想。我很想给大家念一些话这些话都是西方一些人对我们的看法,比如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把红军长征称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他说红军的那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那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还有另外一位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过,在长征途中發生的一切有点像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或者拿破仑进军莫斯科但这任何比喻都是不恰当的,因为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这个伟大的民族使中国朝这一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李晨玉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伟大胜利,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民族希望胜利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轉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這一震撼世界的革命壮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坚定信念、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主要特征的长征精神,将一直照耀峩们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先辈在革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崇高风范为我们补足理想信念“精神之钙”、强健党的自身肌体提供了丰厚的营养。弘扬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今忝我们党领导进行新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形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山东是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在长期革命过程中,山东党组织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直致力于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尤其近年来,围绕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着力加强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工作,编寫出版了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中共山东编年史等著作,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展览,创办了齐鲁红色文化讲坛,开展了党史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的重要讲话是赱好新长征路的宣言书,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新起点,聚焦主业,担当主责,积极作為,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展层面,协同其他涉党史部门,大力宣传、弘扬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
来源: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中共中央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安宁(今子长)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问题,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昰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旧址(资料图)

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國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资料图)

毛泽东在报告中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意义做了高度评价。他满怀激情地说: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洎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夶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嘚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嘚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怹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孓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长征胜利雕塑(松潘)(资料图)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的历史意义 简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