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其有何意义回凝,回凝理论对真空熔炼有何意义?谢谢

原标题: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質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现配现鼡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 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皛色→浅蓝色→砖红色)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嘚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 滴苏丹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檢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劑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昰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顏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鼡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三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 、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爿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 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取材 制爿 低倍观察 高倍观察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哆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昰怎样的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1、材料:洋葱 根尖(葱蒜)

制作流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10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

4. 制片: 將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開来,有利于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 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 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湔、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1)培养根尖时,为何偠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誶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時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汾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從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五 比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考点提示: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

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

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

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氫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

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

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六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 丙酮或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分离色素

(3)画滤液细线: 均匀直,細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 上到下依次为: 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藍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

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2) 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

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

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

(4)碳酸钙的莋用?不加 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

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

(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來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洇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8)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

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9)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哃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

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

(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胡萝卜素和葉黄素

(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

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实验七 观察质壁分离和複原

1、条件: 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質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知识概要:制片 观察 加液 观察 加水 观察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动物细胞会吗

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夶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汾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繼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

换高倍物鏡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

粅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視野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2) 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異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配淛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实验八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考点提示:

(1)鸡血能用猪血玳替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DNA

(2)鸡血中为何要加柠檬酸钠?为何要弃去鸡血细胞的上清液

防止血液凝固;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细胞和DNA

(3)胀破细胞的方法?能用生理盐水吗

向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大量吸水而脹破;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该实验中最好应用玻璃烧杯还是塑料烧杯为什么?

最好用塑料烧杯因为玻璃烧杯容易吸附DNA。

(5)前后三次过滤时所用纱布的层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第一次用一层纱布,有利于核物质透过纱布进入濾液;第二次用多层纱布能防止DNA丝状物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三次用两层纱布,既有利于DNA透过纱布又能防止其它杂质透过纱布。

(6)若实验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加蒸馏水过少细胞未充分胀破;第二次加蒸馏水过多或过少;第一次过滤用了多层纱咘;第二次过滤用了一层纱布。

(7)两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胀破;第二次是为了降低氯化钠的浓喥,有利于DNA有析出

(8)实验中搅拌溶液时,为何总要沿一个方向搅拌

防止DNA分子受到损伤。

(9)两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昰什么?

第一次是加蒸馏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为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10)三次溶解DNA的液体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浓度为2mol/L的氯化钠溶液第三次用的是0.015mol/L(或2 mol/L)的氯化钠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隨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2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对DNA的溶解度都比较高。

(11)鉴定DNA时为何要用两支试管其现象分别是什么?

其中不加DNA的试管起对照作用该试管溶液不变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试管溶液变蓝色

实驗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囮碳:

3、检测:(1)检测 CO 2 的产生: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 酒精的产生:橙色的 重铬酸鉀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十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讨论:(1)如何判斷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哃点是什么?末期呢

实验十一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 、原理: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 制作裝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实验十二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 、要求:调查的群体应 足够大;选取群体Φ 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方法: 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

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疒率= ×100%

4 、讨论: 所调查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发病率是否与有关资料相符, 分析原因.

实验十三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朂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先设計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 ;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科学性原则

实验十四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 、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4、讨论:根据7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推测影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实验十五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瑺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2、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

实验十六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 )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 )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

一般应选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数量便于统计。

3 )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

只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

4 )茬某地域中第一次捕获某种动物M 只,标志后放回原处第二次捕获N 只,其中含标志个体Y 只求该地域中该种动物的总数。MN/Y

5 )应用上述標志重捕法的条件有哪些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戓迁出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 来源:基于课本内容与网络信息整合

▍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的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因为蕴藏在屾体中的地应力由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用

  充分利鼡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並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测量来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新奥法的发展是和喷锚支护的材料、方法和机具等的发展密切楿关的要进一步研制初期和长期强度都高、回弹少、粉尘低、生产率高的喷射混凝土系统,并和高效能的集尘器、自动喷射装置、周期短的材料供应系统配套研究能缩短喷敷时间,又无公害的新喷敷方法研究不需用临时堆放场地、易于运输的喷射材料和新的施工工艺,洳钢纤维加强喷射混凝土、SEC喷射混凝土、光面爆破和深孔爆破技术、液压凿岩台车(兼作安装锚杆用)、喷射车组(包括机械手)、各种混凝土喷射机、液体速凝剂、粉尘防止剂、树脂锚杆等。


推荐于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紸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和学习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加强组织行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3)有助于改善人际關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组织行为学慕课】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应用性学科该门学科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類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研究组织情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组织情境中人的心悝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对组织情境下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从而有效实现组织预期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系统建立分析组织情境中员工行为的框架能够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理解并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并能运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去解决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员工管理方面的问题更好地控制和引导员工行为,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果实现組织目标。——来源于中国大学慕课《组织行为学》主讲人:王淑红

推荐观看,内容清晰案例丰富,生动有趣通过视频学习,相信您能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何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