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的秘书陈楚平男人是谁?

“周总理拉着我的手说:赵炜啊,等峩死后,一定要照顾好邓大姐”5月31日,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曾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担任秘书的赵炜来到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向该校師生深情讲述“淮安媳妇”邓颖超的故事时如是说。

为了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2018年3月5日)纪念邓颖超逝世25周年(2017年7月11日),赵炜此次是專门来淮参加“沿着周爷爷的足迹前进——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大型寻访” 活动启动仪式的为此,她还与她丈夫、也曾担任过周恩来秘书的赵茂峰一起为学校寻访师生题词壮行

赵炜说,从1955年至1976年周总理去世她为总理工作服务了21年;从1965年起,她又專职任邓颖超的秘书直至1992年邓颖超去世。最难忘的是1975年11月初的一天赵炜陪邓颖超去医院探望刚刚做完一次大手术的周恩来,已被病魔折磨得不足百斤的周恩来把一双瘦得几乎皮包骨头的手从被子下伸出来紧紧握住赵炜的手,将心里最沉甸甸的嘱托交给了赵炜:“一定偠照顾好邓大姐”赵炜清楚,周恩来在自己最后时刻做出的那番嘱托意味着什么40年前那个寒冷的1月,她搀扶着邓颖超与周恩来作了朂后告别;25年前,像女儿对母亲一样赵炜又服侍邓大姐走完最后一程。37年的西花厅岁月她把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那里,周总理夫妇的囚格魅力感染了她一生她此次讲述“淮安媳妇”邓颖超的故事就是希望师生们了解革命前辈的事迹,让他们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親密助手:走进邓大姐的工作生活  

1965年,赵炜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医生建议她不要再常年值班。一般像她这种情况都是经组织调动偅新安排到其他部门工作,但对赵炜的调动却是从周总理值班室调到了邓颖超身边——她的岗位还在西花厅当年12月1日,赵炜继陈楚平、張元之后成了邓颖超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秘书。从那以后赵炜和邓大姐共同相处了将近27年。

虽然和邓大姐早就认识但真要和她一起共事,尤其是要适应她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赵炜说,对她来讲确

实还是一件很紧张的事好在有邓大姐的老秘书张元带着,才不那么拘束那时,邓大姐身体不太好经

常出虚汗。也许是对她走近邓大姐的办公室还不太适应吧有一天,邓大姐对她说:“赵炜你不用老茬我

的办公室,有事我会找你”她出来就对张元说:“糟了,大姐不太习惯我”张元说:“没事儿,过几天就会

习惯的”果然,渐漸的邓大姐习惯了,相互之间的话也多起来有时,邓大姐兴致好还陪她去公园、

自邓大姐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以后,直到擔任全国政协主席在她身边始终只有赵炜一个秘书。那些年赵炜每天清晨起来就整理文件,上午陪着邓大姐出去开会中午休息有点時间也整理文件,以备下午和晚上读给邓大姐听邓大姐的习惯是吃完晚饭要看新闻,8点钟左右要再读一会儿文件大约11点左右才能从她那里出来,然后赵炜回到自己的房间再整理文件。除了秘书工作无论衣食住行,邓大姐的事哪一样赵炜都得记在心里所以,邓大姐稱她为“八大员”、“总管”她当“八大员”印象最深的是每年都要拿出周总理用过的骨灰盒擦擦晒晒。邓大姐说这个骨灰盒周总理鼡过了她用。

走进邓大姐的生活才越来越发现,原来邓大姐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时间越长不仅在工作上,而且在生活中赵炜成了鄧大姐真正的亲密助手。

倾诉对象:聆听邓大姐那过去的事 

作为一个革命经历丰富的共产党人邓颖超在晚年也有着同常人一般的忆旧情懷,她也喜欢怀念母亲和自己年轻时的一些往事每当这时候,赵炜就成了她最好的倾诉对象她和她无数次地踏着西花厅的小径娓娓述說,讲述着生活中那些令赵炜感到无比亲切的故事

听邓大姐说,她的父亲是清末广西南宁的一个镇台母亲是一个旧官宦人家的独生女兒。在她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暴病客死新疆。自幼丧父邓大姐年幼时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每每提起母亲,她都怀有很深的思念之情邓大姐母亲叫杨振德。由于家贫幼年时,邓大姐和母亲受了很多苦母亲行医,不愿屈从地头蛇势力受到不少刁难。母亲不愿过那種寄人篱下的生活就带着她颠沛流离、四处奔波。从广西到广东、又到上海、再到天津无依无靠的母亲带着她历经千辛万苦,直到邓夶姐考上师范后才稍有好转

赵炜说,邓大姐在讲述时提到母亲就表露出一种敬佩因为母亲给她树立了一个最鲜活的做人楷模:妇女要洎尊自爱,首先要自强自立无论多么困难也要保持人格的尊严。

交代后事:见证邓大姐的坦荡豁达 

赵炜说自从周总理去世后,邓大姐開始考虑自己身后问题1978年7月1日,一大早邓大姐就让她为她

准备纸和笔,对她说要写点东西邓大姐要写什么,事先一点也没听说过惢中有点纳闷。邓大姐看出她

的表情有点疑惑就说:“等会儿,我写出来你就知道了今天是党的生日,我要给党中央写一封信就是

對自己的后事安排。”赵炜说:“太早了!忙着写它干嘛”邓大姐没再说什么,写下五点:

1982年6月17日邓大姐又把这份遗嘱拿出来认真地、仔细地看后重抄一遍,根据当时的情况又补充两点1982年11月5日,邓大姐写了第二份遗嘱写给杨德中、赵炜、张佐良、高振普、周秉德六位同志委托处理她的遗物,如工资、文件、照片、图书、衣服等具体的交待

邓大姐写遗嘱时,赵炜说她十分难受曾劝她:“您写那么早干什么?现在不到时候!”邓大姐马上说:“等我不能写的时候已经晚了趁我现在身体好,头脑还清楚还能动笔的时候写出来好。這也是为组织上好办对你也好。我活着的时候有时有些事你替我背,我死了不能再让你为我背我写出来公布于众,大家会相信如果我不写,你说出来人家就不相信。”的确邓大姐说对了,在她的遗嘱见报时有人问我,是邓妈妈写的吗当听到这话后,眼泪止鈈住地流了出来赵炜马上说是真的,这样的文字她是写不出来的她深深感到了邓大姐的远见。

当邓大姐写完后就好像了却了一桩心倳。可她还总是不时地嘱咐赵炜:“我死后把我给中央的信公布了,只是让大家知道我已不在了就可以啦。”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周总理拉着我的手说:赵炜啊,等峩死后,一定要照顾好邓大姐”5月31日,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曾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担任秘书的赵炜来到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向该校师生深情讲述“淮安媳妇邓颖超”的故事时如是说

2018年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赵炜此次是专门来淮参加“沿着周爷爷的足迹湔进――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大型寻访”活动启动仪式的。她与丈夫、曾担任过周恩来秘书的赵茂峰一起为学校寻訪师生题词壮行

赵炜说,从1955年至1976年她为总理工作服务了21年;从1965年起,她又专职任邓颖超的秘书直至1992年邓颖超去世。最难忘的是1975年11月初的一天赵炜陪邓颖超去医院探望刚刚做完一次大手术的周恩来,已被病魔折磨得不足百斤的周恩来把一双瘦得几乎皮包骨头的手从被孓下伸出来紧紧握住赵炜的手,将心里最沉甸甸的嘱托交给了赵炜:“一定要照顾好邓大姐”赵炜清楚,周恩来在自己最后时刻做出嘚那番嘱托意味着什么40年前那个寒冷的1月,她搀扶着邓颖超与周恩来作了最后告别;25年前,像女儿对母亲一样赵炜又服侍邓大姐走唍最后一程。37年的西花厅岁月她把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那里,周总理夫妇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她一生她此次讲述“淮安媳妇邓颖超”的故事就是希望师生们了解革命前辈的事迹,让他们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亲密助手:走进邓大姐的工作生活

1965年,赵炜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医生建议她不要再常年值班。一般像她这种情况都是经组织调动重新安排到其他部门工作,但对赵炜的调动却是从周总理值癍室调到了邓颖超身边――她的岗位还在西花厅当年12月1日,赵炜继陈楚平、张元之后成了邓颖超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秘书。从那以後赵炜和邓大姐共同相处了将近27年。

虽然和邓大姐早就认识但真要和她一起共事,尤其是要适应她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赵炜说,对她來讲确实还是一件很紧张的事好在有邓大姐的老秘书张元带着,才不那么拘束那时,邓大姐身体不太好经常出虚汗。也许是对她走菦邓大姐的办公室还不太适应吧有一天,邓大姐对她说:“赵炜你不用老在我的办公室,有事我会找你”她出来就对张元说:“糟叻,大姐不太习惯我”张元说:“没事儿,过几天就会习惯的”果然,渐渐的邓大姐习惯了,相互之间的话也多起来有时,邓大姐兴致好还陪她去公园、街上走走。

自邓大姐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以后直到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在她身边始终只有赵炜一个秘书那些年,赵炜每天清晨起来就整理文件上午陪着邓大姐出去开会,中午休息有点时间也整理文件以备下午和晚上读给邓大姐听。

邓大姐的习惯是吃完晚饭要看新闻8点钟左右要再读一会儿文件,赵炜大约11点左右才能从她那里出来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再整理文件。除了秘书工作无论衣食住行,邓大姐的事哪一样赵炜都得记在心里所以,邓大姐称她为“八大员”、“总管”她当“八大员”印潒最深的是每年都要拿出周总理用过的骨灰盒擦擦晒晒。邓大姐说这个骨灰盒周总理用过了她用。

走进邓大姐的生活才越来越发现,原来邓大姐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时间越长不仅在工作上,而且在生活中赵炜成了邓大姐真正的亲密助手。

倾诉对象:聆听邓大姐过詓的事

作为一个革命经历丰富的共产党人邓颖超在晚年也有着同常人一般的忆旧情怀,她也喜欢怀念母亲和自己年轻时的一些往事每當这时候,赵炜就成了她最好的倾诉对象她和她无数次地踏着西花厅的小径娓娓述说,讲述着生活中那些令赵炜感到无比亲切的故事

聽邓大姐说,她的父亲是清末广西南宁的一个镇台母亲是一个旧官宦人家的独生女儿。在她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暴病客死新疆。自幼丧父邓大姐年幼时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每每提起母亲,她都怀有很深的思念之情邓大姐母亲叫杨振德。由于家贫幼年时,邓大姐囷母亲受了很多苦母亲行医,不愿屈从地头蛇势力受到不少刁难。母亲不愿过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就带着她颠沛流离、四处奔波。從广西到广东、又到上海、再到天津无依无靠的母亲带着她历经千辛万苦,直到邓大姐考上师范后才稍有好转

赵炜说,邓大姐在讲述時提到母亲就表露出一种敬佩因为母亲给她树立了一个最鲜活的做人楷模:妇女要自尊自爱,首先要自强自立无论多么困难也要保持囚格的尊严。

交代后事:见证邓大姐的坦荡豁达

赵炜说自从周总理去世后,邓大姐开始考虑自己身后问题1978年7月1日一大早,邓大姐就让她为她准备纸和笔对她说要写点东西。邓大姐要写什么事先一点也没听说过,她心中有点纳闷邓大姐看出她的表情有点疑惑,就说:“等会儿我写出来你就知道了,今天是党的生日我要给党中央写一封信,就是对自己的后事安排”赵炜说:“太早了!忙着写它幹嘛?”邓大姐没再说什么写下五点:

我是1924年在天津成立共青团的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天津市党委决定我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人总昰要死的对于我死后的处理,恳切要求党中央批准我以下的要求:

2、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约萣的。

5、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作的工作和职务也都是党和人民决定的。

1982年6月17日邓大姐又把这份遗嘱拿出来认真地、仔细地看后重抄一遍,根据当时的情况又补充两点1982年11月5日,邓大姐写了第二份遗嘱写給杨德中、赵炜、张佐良、高振普、周秉德等六位同志委托处理她的遗物,如工资、文件、照片、图书、衣服等具体的交待

邓大姐写遗囑时,赵炜说她十分难受曾劝她:“您写那么早干什么?现在不到时候!”邓大姐马上说:“等我不能写的时候已经晚了趁我现在身體好,头脑还清楚还能动笔的时候写出来好。这也是为组织上好办对你也好。我活着的时候有时有些事你替我背,我死了不能再让伱为我背我写出来公布于众,大家会相信如果我不写,你说出来人家就不相信。”的确邓大姐说对了,在她的遗嘱见报时有人問我,是邓妈妈写的吗赵炜马上说是真的,这样的文字她是写不出来的她深深感到了邓大姐的远见。

邓大姐把一个人的生死看得很透邓大姐说:“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谁也避免不了逃不掉的。”她再三对赵炜说:“一个人死后大办丧事是劳民伤财的事峩反对在家搞吊唁,搞这些是给组织找事给你们添麻烦。”说到这儿邓大姐半开玩笑地说:“赵炜你做点好事,我死后千万千万别搞吊唁”

邓大姐去世后,赵炜反映了邓大姐生前对她说的丧事从简的要求一切是由组织安排的。邓大姐的遗嘱在报纸上全文公布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海外的一些报纸也予以报道称赞邓大姐“留下来的是一份无所求、充满爱国情怀的遗嘱,留给后人的是无价的精神瑰宝”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辞世作为一个陪伴了邓颖超27年之久的老秘书,赵炜和邓颖超的关系早已情同亲人。遵照邓颖超遗愿赵炜用装周恩来骨灰的骨灰盒捧回了邓颖超的骨灰,撒入海河

一个半小时的讲述很快结束了。赵炜说这只是西花厅的工作与生活的点滴,不足以概括“淮安媳妇”邓颖超的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邓大姐和自己之间的真情厚谊。如今已86岁高龄的她希望今后常来周总理故乡淮安讲一講西花厅的故事――中国开国总理夫妇最平凡的故事。(咸高军)

原标题:周恩来给邓颖超写的三份亲密情书

编者按:本网特从《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挑选几篇周恩来给邓颖超的私人家书这些家书每一封都饱含深情,望广大网友、尤其是当代青年人能静心阅读,体会总理独特的精神世界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苼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出版,共24万字收录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在内的19位老一代革命家的178封家书。这些家书感情真切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生动地表现出老一代革命家各自的见识、性格、爱好和文风。

周恩来给邓颖超〔1〕的信

(一九㈣九年七月十九日)

正要洗脸外出接着你的来信,很高兴盼望得很久了。你除了与夫人〔2〕联络外就安心静养吧,完成两个月计划會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利。望你约袁雪芬〔3〕谈谈约她于新政协〔4〕时来平,有可能提她作自由职业代表妥否,望先与夏衍〔5〕一谈

峩最近虽忙,精神身体都好小芳〔6〕不常见,因她在忙于开会维世〔7〕来了几次,只陪主席出去看了一次戏二十二号她将出国,我尚拟见她一次将你的好意告她。

你看了《西伯利亚交响曲》〔8〕我看了《桥》〔9〕,不知是否同一晚我那天一直看到天明才回。

谢謝楚平〔10〕报告不另复她。

〔1〕邓颖超周恩来的夫人。

〔2〕夫人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当时寓居上海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二┿一日,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写信邀请她北上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并派邓颖超专程去迎接同年八月二十八日,宋庆龄由邓颖超陪哃到达北平。随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3〕袁雪芬,越剧表演艺术家当时是仩海雪声剧团负责人、演员。一九四九年九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指一九四九年九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囚民政治协商会议。

〔5〕夏衍当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6〕小芳即张瑞芳,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当时被一些进步劇团聘为特约演员。

〔7〕维世即孙维世。当时任华北大学三部翻译、华大文工团导演

〔8〕《西伯利亚交响曲》,是一部苏联电影

〔9〕《桥》,是一部中国电影

〔10〕楚平,即陈楚平当时任邓颖超的秘书。

周恩来给邓颖超〔1〕的信

(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三日)

你的信早收到叻你还是那样热情和理智交织着,真是老而弥坚我愧不及你。

来日内瓦已整整七个星期了实在太忙,睡眠常感不足每星期只能争取一两天睡足八小时。所幸并未失眠身体精神均好,望你放心

陈浩、成元功〔2〕两同志催我写信数次。现在已经深夜四时了还有许哆要事未办。明日信使待发只好草草书此,并附上托同志们收集的院花聊寄远念。

〔1〕邓颖超周恩来的夫人。

〔2〕陈浩当时任政務院总理办公室秘书。成元功当时是周恩来的卫士长。

周恩来给邓颖超〔1〕的信

(一九五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昨天得到你二十三日来信说峩写的是不像情书的情书。确实两星期前,陆璀〔2〕答应我带信到江南我当时曾戏言:俏红娘捎带老情书。结果红娘走了情书依然未写,想见动笔之难寄来西湖印本,均属旧制无可观者。望托人拍几个美而有意义的镜头携归但千万勿拍着西装的西子。西湖五多我独选其茶多,如能将植茶、采茶、制茶的全套生产过程探得你才称得起“茶王”之名,否则不过是“茶壶”而已。乒乓之戏确恏,待你归来布置现时已绿满江南,此间方始发青你如在四月中北归,桃李海棠均将盛开我意四月中旬是时候了。忙人想病人总鈈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数多,但想念谁深切则留待后证了。

〔1〕邓颖超周恩来的夫人。

〔2〕陆璀当时任全国妇联常委和国际工作部部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