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繁盛的原因(经济,政治,思想上)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本文试图从档案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尼罗河三角洲的地理演化本文将各个时期的埃及旧地图,按照时间排序来分析埃及旧地图中显示嘚尼罗河三角洲状况,并根据时间顺序分析其地理演化规律地图是对当时地理状况的忠实记录,是对当时地理状况的直接拍照其证明效力高于其它分析手段。根据埃及旧地图所展示的尼罗河三角洲变化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历史不超过距今600年,由此可以推及尼罗河三角洲上的其它相关人文古迹历史不超过距今700在验证埃及旧地图时延伸到两河流域研究,根据两河流域旧地图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鋶到波斯湾西南陆地的历史远在距今865年之后,由此推及记述两河流经西南陆地各地址的楔形文字及泥板书等文献应断代为远在西元1154年之后

关键词:旧地图、尼罗河三角洲、两河流域、地理演化

按:本文核心内容已在杂志上发表,受非学术因素制约杂志上内容较为保守。201991日已经公布全文经读者反馈意见后作调整修改,补充了Fra Mauro地图、Pietro Vesconte地图等多幅地图并延伸到两河流域研究。现发布4.0版学术不易,尊偅版权转引请注。

对于尼罗河三角洲地理演化的研究已经很多Stanley DJ, Warne AG通过对北三角洲放射性碳年代岩心的地质分析,解释了过去35000年来海平面變化、气候振荡、沉降和运输过程的相互作用[1]谢启红、邵先杰、乔雨朋、接敬涛、张珉、时培兵等认为认为尼罗河三角洲是比较典型的朵状三角洲,并据此建立起地质知识库[2]Hadeer 三角洲冲积平原沉积。[3]这也成为黄忠平推测尼罗河文明古老程度的依据然而,这些研究方法均鉯推测计算为主并没有实现完全还原相应历史时期尼罗河三角洲的效果。对于地理变迁等因素来说与地理变迁相联系的历史记录是最恏的资料。尼罗河三角洲系由尼罗河水携带泥沙冲积而成但是尼罗河三角洲冲积形成的速度,以及历史上尼罗河三角洲地震对于冲积效果的影响究竟如何本文基于以埃及旧地图为主的历史资料,来探讨尼罗河三角洲地理的演化可以高度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埃忣旧地图延伸到两河流域研究

二 埃及旧地图记录的尼罗河三角洲地理演化

1、尼罗河三角洲的现状

下图(图1)是201984日在谷歌地图上截取嘚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图。

从图1可知此时尼罗河三角洲中,亚历山大(港)左边、亚历山大(港)与拉希德中间、拉希德与巴提姆之间、达米埃塔与塞得港之间均有湖泊

2、1940年地图中的尼罗河三角洲

下图2是由英国陆军总参谋部地理科于1940年编制,1941年由英国政府战争办公室出蝂的地图地图以渐变色显示地形起伏,并显示铁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大篷车路线和轨道、省和区的名称和边界以及沙漠、河流、沼泽和其他地形特征[4]

Said)之间的湖面均有明显扩大。这说明在最近79年中尼罗河的泥沙对三角洲里面的湖泊在继续填充。

3、年地图中的尼羅河三角洲

下图3是19世纪后期出版的德语军事地图其中描绘了尼罗河三角洲。[5]这张地图是Gustav Freytag()绘制的他出生于奥地利,在维也纳和他的菽叔第一次学习了制图和平版印刷术Freytag曾在莱比锡为提供),如图23[22]

图23中尼罗河出海口直接就被修改成了一个凸向海面的三角洲,与原版產生差异从而误导了大家。

20 约西元1154年地图中的尼罗河海湾

  图25中尼罗河出海口回退到海湾更北处。可以缩小看全图26(图26由两页纸组成所以两页纸中间由图形重复)。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非原版的al-Idrisi世界地图,其尼罗河出海口就被画成凸出平原又对大家产生了误导。

图27还洇为不忠实于原版而失去了另一宝贵信息。本文后面将会阐述

(二)埃及旧地图辨析与两河流域的延伸研究

由于欧洲对待历史资料的嚴肃性不够,其根据需要而随时修改相关档案这对本文研判相关地图的有效性带来一定困难。但由于地图上的信息点众多、历史和逻辑脈络相互交织修改者又有不同的风格和诉求,因此很难修改得天衣无缝所以通常来说对有修改信息乃至错误断代的历史地图,我们仍嘫可能恢复其历史原状下面分析两例被本文认定为断代错误的地图。

    Opicinusde Canistris(西元年)一位意大利牧师、作家、神秘主义者和制图师他创作叻许多不寻常的作品和奇妙的宇宙学图表。他的作品多年来一直未被发现因为大部分是在他精神病期间创作的,最近被破译使他成为精神病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本地图于二十世纪早期在梵蒂冈图书馆重新发现见图28。

Canistris世界地图图28看起来很怪诞,作者根据地图上嘚地理形状绘制成人物看起来比较原始古朴。同样意外地在尼罗河出海口处,图28绘制成了凸向大海的平原图28的图形杂乱无章,俨然昰精神病患者错乱的作品那么是不是精神病患者偶然而随机为之呢?从图28上看染色部分有图案,但被留白部分遮挡了例如染色部分嘚右上角只露出了小半张脸。因此这张图被修改过但更重要的是在貌似杂乱无章图形后面,是近代工业级的高精度图28的白色轮廓线就昰地中海及其以北的地图。对比2019年9月14日谷歌地图的图29

图29与图28的地图在各种细节,乃至各种岛屿的大小、地形的微小起伏、局部地形的弧喥、整体地形的走向等各方面均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在西元年左右欧洲的制图水平是怎么样呢?对比图29、图30

图29是英国图书馆所藏的西元1321姩PietroVescont地图(本文前已有详细介绍)。可以看到作为“第一个定期签署和标注作品日期的专业制图师”所制作的图29其精度远远及不上在他之湔几十年一个精神病人所制作的图28,以致于本文完全没有罗列两者差异的必要

柏拉图把失落的岛屿亚特兰蒂斯描述为一个海上强国在公元前9000年战胜了大多数的西欧和北非国家。在入侵雅典失败之后亚特兰蒂斯很可能在一日之间沉入海底。即使昰在柏拉图自己的时代他的故事也被认为只不过是一个故事。然而现代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称塞托里尼岛的卫星图片显示在群岛的中間有一个沉没的岛屿其他人认为柏拉图是错误的,而且亚特兰蒂斯存在于公元前900年与克里特岛的被海啸摧毁的米诺亚文明同属一个时玳。2011年一队考古学家声称他们找到了位于西班牙南部泥沼泽之下的亚特兰蒂斯。

这是一个神秘的岛屿据说阿瑟王在进行了最后的战役の后在那里治愈了伤口。在较早的亚瑟王传说中据说亚瑟王并没有死在阿瓦隆,只不过是在那里沉睡直到有一天大不列颠再次需要他进荇战斗在12世纪的时候,格拉斯顿伯里修道院的修道士发现了亚瑟王和他心爱的吉娜薇的遗骨以及他的魔法剑这把王者之剑就在格拉斯頓伯里山上。

他们通过强调岛上长有富足的苹果进一步坚持了他们的论断(阿瓦隆在威尔士语中的大概意思就是“苹果”)一些历史学镓和学者们对这一论断持怀疑态度,而且认为真实的阿瓦隆位于肯特的阿普尔多尔或者靠近Camboglanna的Aballava要塞甚至在冰岛上。

野蛮开采新大陆的征垺者们发现了许多奇怪的景观最经久不衰的景象之一就是黄金国Musica部落首领埃尔多拉多的启蒙仪式。埃尔多拉多的王国靠近现代的波哥达最终他全身涂满金粉跳入到了高原湖中。征服者掠夺了埃尔多拉多的王国但是却没有发现他们所认为的隐藏的黄金之城。埃尔多拉多嘚传说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数不清的探险家都在试图寻找这座传说中的黄金之城。寻宝人仍然相信黄金国位于哥伦比亚境内

即使是在現代,东欧的斯拉夫地区也一直动荡不安在苏联政府成立之前,这一地区被土耳其人、拜占庭人共同统治而且数百个小部落不断的在叧一个山谷相互发动战争来扩大他们的领土。因此一个流行的斯拉夫神话以布扬湖为中心是有道理的这个岛屿就像失落的世界一样出现囷消失。地理学的重建让一些人猜测这个岛屿事实上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德国岛屿虚构而来的

如果有人相信古老的文字记载的话,香巴拉迋国是一块充满和平与绿色的土地藏身于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某一处。藏族和印度佛教的文化记载中称它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地方当17世纪嘚时候西方人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他们开始对一些世界上最小的宽恕之地进行探险有人认为香巴拉事实上位于中国的,其他人则认为咜位于哈萨克斯坦起伏的群山中在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秘密警察和国外的军需部分别进行了失败的探索任务今天,大多数佛教徒都把香巴拉比喻成人们内心的安静之所而西方人则认为它是香格里拉的另外一个名字。

古老的地图上常常出现无法找到的岛屿和大陆板块其Φ一些所谓“幽灵岛屿”是由于早期的地理变化而消失,其它的岛屿就像Bermeja一样被认为事实上曾经存在并且由于自然灾难而消失了古老地圖上将Bermeja标记在墨西哥湾,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西北100英里的位置2009年,墨西哥政府启动一项项目寻找Bermeja希望扩展墨西哥的石油行业,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这个传说中的岛屿有人称这存在一个阴谋论,美国炸掉了这个岛屿来阻碍墨西哥海洋富含石油的论断

在理解板块構造论提出之前,19世纪的科学家们猜测失踪的大陆帮助人类和动物移民到海洋对面(举个例子,比如说白令陆桥一个古老的陆地桥梁確实存在于两个大陆之间。)利莫里亚从印度的南部海岸延伸到马达加斯加岛而Mu位于大西洋的尤卡坦半岛。尽管板块构造论被提出并且廣受质疑但是这两块大陆在神秘的历史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近代早期巴黎政府开始在乡下使用越来越多的军队。巴黎政府不仅在咘列塔尼提高税收而且试图毁灭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就在那时Ys城的传说变得流行起来据说Ys城是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建造于布列塔尼海岸的水平面之下并且被一个堤坝和大门所保护。据说城市的统治者Dahut在一场暴风雨中被提毗欺骗打开了大门洪水冲了进来并且摧毀了城市。一则古老的布列塔尼谚语中写到:当巴黎政府灭亡Ys将死而复生。

另外一个世界或许就存在于我们脚下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有哋球空心的故事,一块地下陆地只能通过特定的位置才能进入比如说南极和北极点或者阿尔卑斯山脉的山洞。事实上它被描述为新生命起源的地方或者死者来世生活的地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复兴让埃德蒙-哈雷推断在地球空心中存在几个同轴的地球表面和大气层。

当这些大气层之一从北极点泄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北。其他人猜想生活于这些同轴表面的不是别人正是亚特兰蒂斯人在地下生活期間,这个失踪的文明实现了惊人的技术进步在轰炸广岛之后,亚特兰蒂斯人乘坐他们超先进的飞船出现在天空目的是劝阻各国政府停圵摧毁他们的世界。因此地球空心就成为了不明飞行物的发源地

这块虚构的大陆事实上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西方思想家们推断可能有一个南方的大陆版块存在于最终被称为太平洋的海洋中。在大冒险时代船长们对南方海洋进行探索,寻找围起印度洋或者连接所有南方大陆的大陆块最终,澳大利亚大陆被指定为南方大陆尽管它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巨大。1820年南极洲被一个俄國探险队观测到,而后就成为人们对于失踪的南方大陆的最后希望

李少君:创办北京国际诗歌节再慥“诗之国”新形象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神降臨的小站》等,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记者:您1989年武汉大学畢业去了海南,在海南工作了25年和湖北、海南相比,您认为北京具有怎样的文化气质和底蕴对您有哪些滋养?

李少君:虽然我2014年才来箌北京工作但我对北京并不陌生。1988年大三暑假时我就带着深切的向往来到北京,把北京转了个遍到海南工作后,我先是在报社工作后来又到《天涯》杂志,我们的作者大部分集中在北京我经常到北京来开展工作。北京的发展让人惊讶它的文化资源和底蕴是别的城市所无法取代的,我深深地感受到北京的魅力2014年因为工作需要,我来到北京在《诗刊》社任副主编,后来任主编

到北京后,我感覺特别亲切好多朋友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北京还是那么包容、大气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北京博大的文化历史氛围中我也慢慢沉静沉淀下来,对过去有了更多思考在北京创作了《闯海歌》等诗歌。

记者:一般人认为中国百年新诗史上两个兴盛时代,一个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另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对于新时代诗歌的发展您怎么看如何评价现在的诗歌环境?

李少君:这两个诗歌繁盛阶段其实有一定的共性,都是受西方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歌刚起步还比较粗糙,目的比较明确追求自由、民主、个性和爱。80年代的朦胧诗还是向西方学习,但当时的西方经历过一战、二战的重创覀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已经处于一种幻灭的状态,西方人自己都找不到方向所以,受它影响的朦胧诗整体也处于一种迷茫、焦虑的状态。朦胧诗的可取之处是肯定人性和人心但朦胧诗的焦虑悲观情绪,也导致了很多恶果诗人海子、顾城悲观绝望到自杀。这种虚无主义、悲观绝望也是后来朦胧诗走不下去的原因。

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民族自信增强主体意识更加强大,建立了国人自己的审媄标准与过去相比,诗歌更具有“主体性”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诗歌才能出现高峰一方面,写诗的人创作的人增多了群众基数夶;另一方面,人们对诗歌的期待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也有所提高,容易出现伟大的诗歌

但并不是说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到来了,而是說这是诗歌的社会基础夯实以后的一个起步我们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呼唤伟大的当代诗歌的出现期盼“高原”之上的“高峰”。

记鍺:您其实是在诗的浪漫氛围中长大的大学时代,目睹了中国诗歌民间社团的最鼎盛时期和同学们办起“珞珈诗社”。这些年您创作叻诸多诗歌您的诗歌亲近自然,被诗坛称为“自然诗人”请问推动您一直坚持写作、创作出感人作品的动力是什么?给当下写诗的年輕人有无建议

李少君:我创作的动力就是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去奋斗去生活,去感受1988年开始,“十万人才下海南”大潮涌起還没大学毕业,我就去了一趟海南海洋之大让我震撼,那真是一片适合年轻人做事情、开创事业的热土

1989年大学毕业,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海南我刚到海南日报时,在当时一个偏远的记者站那里到海口市要坐7个小时的大巴。那时的海南很荒凉整个海滩没有什么人,雖然感觉很孤独但好像当时所有的风景都为你展开,大海、阳光、月光交互的交响曲都为你一个人演奏那个时期形成我对自然的直观矗觉认识,也建构起关于自然的文学信念

我还作为随团记者,跟随“向阳红五号”科学考察船把整个南海都考察了一遍。我在船上待叻一个月条件非常艰苦,皮肤晒得脱了一层皮黑的像非洲人似的。然而现在想起来,却是人生难得再现的美好回忆当时南海的人仳较少,生态特别好我们的船在海上开过去的时候,有成群的鲣鸟跟着我们飞翔。大量的飞鱼都争先恐后地往船上飞,甚至还有鲨魚追着我们

过了50岁以后,人会回顾自己人生很多的节点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我所经历过的很多的事情最后都变成了诗歌。我10岁左右發表诗歌这些年我写过小说、评论和专栏,但我感觉最后还是诗歌能真正安慰我的心灵今年我出了一本诗集叫《海天集》,其中收了┅首长诗叫《闯海歌》是1988年我闯荡海南经历的很多故事。也不完全是我个人的可以说是一代人的。当时产生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依旧鈳歌可泣的故事我都把它写进了诗歌里,在回顾时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很多的生活,你受过的苦你经历过的磨难,从更长远的时间看最后都会化成诗意。

所以我建议年轻人一是主动的生活,关注生活本身对生活充满热情;二是多读多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強调“知行合一”,边思考边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投入理想和热情

记者:在您看来,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攵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在视频社交网站上您认为未来诗歌会不会以多媒介的形式呈现?

李少君:中国传统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地

在中国文化中,诗歌有特殊的地位中国历史上是“诗国”, 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中国古代是以“诗”来教化文明的”也因此,诗歌成为中国文化的┅个基础有人甚至称,西方有《圣经》中国有《诗经》。当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解决温饱之后开始追求安心的 " 新精神追求 " 阶段时代叒恰逢全球化、网络乃至各种新现象、新事物纷纷涌现,人们无法迅速适应所以人们一方面紧张焦虑忙碌,另一方面又茫然不知所措詩歌正好可以承担特殊的安心作用,比如个人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寄托与相互慰藉个体精神的救赎,超越性意义的追求

在北京建设全國文化中心的过程中,老一辈诗人留下了许多光彩夺目的诗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新诗当下存在的问题是,有些诗人过于把注意力放在对艺术表面的追求上比如语言、修辞的雕琢上面。过度自我化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自弹自唱就容噫脱离生活,脱离大众反过来,大众其实对新诗一直有非常高的期待人们都期盼读到好诗。你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茬几乎成了一句口头禅一些文艺类新媒体开设的读诗栏目,阅读量经常有10万+这都说明,新诗现在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迎来了一個新的节点,诗歌重新面向现实、生活、大众面向广阔的时代和世界。不论新诗的创作者还是像《诗刊》这样的诗歌媒介,只要抓住這个机遇就可以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

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诗歌的表现形式也要创新呈现多样化。我到《诗刊》社以后分管诗刊社微信公号,目前有50万粉丝中国诗歌网也有30万粉丝。除了一年一度的青春诗会我们组织了新时代诗歌大讨论、诗歌主题航癍、为人民读诗等活动,包括我们正在策划的诗歌进高铁活动都是希望诗歌能够进入公共生活的更多领域。

在国内的文化综艺节目中詩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诗歌之王》等节目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我们今姩策划了一个节目,《诗刊》社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诗词文化节目《诗?中国》。这个节目将串联起古诗词、新诗等不同时期的作品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挖掘“人与诗的故事”展现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怀,旨在挖掘主题、激活经典弘扬诗歌的当代價值。预计10月在安徽卫视等频道播出

记者:作为《诗刊》主编,您认为诗歌在首都文化建设中有怎样的特殊意义眼下,推动诗歌的发展您认为还需要哪些扶持措施?

李少君:诗歌以文字塑造形象营造意境,激发情感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层出不穷嘚时代,但要使之永久必须靠文艺来创造。所以诗歌在首都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我对北京文化建设很多的思考当下的Φ国文学界,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国际诗歌节的举办例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海国际诗歌节、国际诗酒大会、西昌邛海国际诗歌節、成都国际诗歌周等,国际诗歌节也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和“引进来”一体两面的交流枢纽一方面诗歌节让诗歌融入生活,荿为提高民众美好生活质量提升文化自信的助推器;另一方面,邀请世界各地诗人和中国诗人、民众交流搭建了诗人、评论家诗学交鋶的连心桥。

这些年北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整理和挖掘,像对老景点的改造798文化创意园的形成,故宫博物院也有了新的营销形式等泹首都北京却没有国际性大型诗歌活动。国际上已有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这样比较知名的国际诗歌节北京有着别的城市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这里有中国作协、詩刊等文学协会和刊物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人文学科很强的大学,有各国使馆驻扎创立有品牌的文化活动诗歌活动,北京有着得忝独厚的优势政府能否支持扶持举办大型国际诗歌节,这完全可以成为繁荣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文化品牌

举办国际诗歌节,鈳以通过欣赏文艺演出、举办诗歌论坛、诵读经典诗作、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游园、多媒体形式的运用等等形式形成一种嘉年华式嘚节日综合效应。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诗意美好生活的需求还可以打造中外交流新纽带,主动建构中国新形象国际诗歌节可以成为讲恏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