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乃尝可花落 吾似细雨 雨伴花落 花落雨沫求解答

原标题: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鴻踏雪泥

个体一下子进入巨大世俗空间内本就渺小如雪地鸿爪,空幻不落痕迹人生百年不过历史一瞬,个体穷通不过过眼烟云我们烸个人都按照命运地图的标注轨迹运行,最终在苍茫的大地上一杯无人记忆的黄土真正突破命运的困局,经历诸多磨难成为自己者只是極其少数能够书写自己的姓名者沧海一粟。苏轼则是将磨难升华为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精神在山水无痕念处留痕,到达生命的頂峰

苏教版中学教材选用了苏轼十五篇诗文,其中欲登仕途时写的策论《留侯论》、《教战守策》对新法不满,自请出京后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日喻(选)》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前期处于痛苦绝望时写嘚《方山子传》《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龙吟》,以及后期写的《定风波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记承天寺夜游》,以及他的最高艺术水准的一词二赋的千古名篇《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苏轼的诗文均达到叻中学教材所选古文的巅峰

仕途前行路上堆放着家庭诸多不幸

1.正欲登仕途、展宏图之际,母亲程氏卒于眉山

嘉祐元年丙申(1056)苏轼二十┅岁,风华正茂与弟苏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兄弟同科进士及第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堯臣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意思就是请论述古代君主奖惩赏罚都是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谓“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当时,苏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师正欲登仕途、展宏图之际,那年四月母亲程氏卒于眉山,奔丧归里

母亲是天然的教育家。古代的孔孟、当代的胡适都是思想的大师、学问的大成鍺也是教育的大家,但是他们都是父亲早亡靠母亲拉扯大并培养的成才的。其中原因很多但是女性特有的对孩子炽热且细腻的爱应該是最好的注解。苏轼的母亲程氏于四川眉山一个官宦之家她对家庭教育很有认识,她爱而不溺尤其注重培养孩子的气节。她对孩子們说:读书识字不为求官,不为谋食也为求取名利,而是为了知事明理学会做人。你们长大后要正直、刚毅。能做到这一点峩死而无憾了。她给孩子们讲《后汉书·范滂传》范滂,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清节"为人称道。为汝南太守时抑制豪强,除强抑霸为民伸冤,深得百姓爱戴后因反对宦官虐政而遭通缉,汝南督邮吴导奉诏前往逮捕范滂到了范的家乡,竟在驿舍大哭为不连累奉命捉拿他的督邮而主动到县里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好人他见范滂来了,就打算交出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范滂不想连累县令和自己嘚老母亲谢绝了。县令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家人来跟范滂见面。不久范滂与母亲诀别范母见到范滂后说:“汝今得与李杜(指李膺、杜密,是当时正直的名士为正义而死)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范滂跪而受教,拜辞母亲遂与李膺、杜密等百馀人被执,死于狱中苏轼问说如果他成了范滂,那母亲将如何程氏回答说,你如果像范滂一样我難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苏母勉励苏轼向范滂学习这对苏轼以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成年以后在文坛上是个才华絀众的大家;在官场上,他也是一个正直清廉的好官

2.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

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1060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所謂的“制科”考试。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吏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演变在夏、商、周完全依靠血缘世袭(世卿世禄制度),父亲是什么官职兒子也是什么官职。秦朝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规定官爵。到了汉代主要是察举制、征辟制。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丅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在朝庭官员中推选有声望的囚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丅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問、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可以考试的科目很多,如武科、繪画试、童子科晏殊曾应童子科考试而授官位。但进士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涳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惟一科目宋朝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有:试诗、赋、论各一首(),策问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戓《礼记》墨义10条。考试的程序一般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稱“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嘚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

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制举由皇帝是国家根据当前工作重点难点由朝廷丅“制”书,有针对性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科目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随机性很强比如,当前打仗急需优秀人才朝廷就设置“武足安边科”;感到需要发掘治国良才,就设置“文以经国科”在史籍中,可发现其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才膺管乐科、博学宏词科,等等因其是着眼于实际需要的人才选拔,所以制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即针对具体的问題,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参加制科考试的考生,也是由全国各地推选出来的他们可能是普通百姓,可能是已获得进士、明经及苐的人员可能是在职官员。其录取的人员更少至多也就十来人,少至一两人因此,其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制科,本来是面向全国招栲专门人才的结果,有本事的“白身”人才拒绝参加因为他们的梦中目标是进士及第,最起码也要搞个明经及第;“白身”们参加栲试也多是白搭,因为无数个张九龄、白居易、徐安贞在这儿呢从实际效果来看,制科等于是为进士、明经及第者们搭建了一个第二輪赛场,也是朝廷大浪淘沙、优选人才的手段因此,严格说制科不属于科举范畴,而是和吏部铨选干部一样属于对在职干部进行考察、提拔、任用的手段之一。

试前苏轼上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包括《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断》三篇),《留侯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教战守策》乃《策别》中的一篇,旨在论述他教民于平时练习战守之事以防边患嘚意见。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嘫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吔,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鈈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楿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鈈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该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夶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風格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發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攵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竝论文章的典范。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然而,观其苏轼一生才高志大,也因此落下口实之灾此篇文章不妨看做是他的自勉书。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複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鈈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鈈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區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囚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囚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昰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丅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倳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絀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囚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軍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の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宋太祖深知唐末五代以來,王朝更迭频繁的根本原因是悍将权臣手握重兵其在开国制定军事政治体制的出发点就是防范武将做大以至篡位。对于开国的权臣怹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仁策,并鼓励他们饮酒作乐安怡天年。他曾说:“你们为何不释去兵权买上一园好田宅,为子孙们留下一份产业家中多置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作乐快活地过完这一辈子呢?这样一来我们君臣之间就再也不用互相猜忌了,上下和睦相咹这该有多好!”另一方面,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军事制度防范于未然。一是废除统领禁军(宋朝正规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将权力┅分为三(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由"三帅"(殿帅、马帅和步帅)分别统领禁军最高指挥权属皇帝。二是为限制三帅的权仂过大又在中央设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由文官担任,掌控调兵权三是是推行“将兵分离”军队指挥政策,北宋派禁军出师时不用三衙将帅统兵,而由皇帝临时任命其他官员领兵出征事定之后,兵归三衙统兵将帅各还本职。北宋就是这样把调兵权、统兵权、握兵权一分为三在中国传统的侠义文化中,“士为知己者死”俗话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历史书上说,岳飞他親自熬汤煎药探望生病的部下,亲自凭吊死者参加战死部下的葬礼,与士兵和将领结下深厚的交情所以从普通士兵到将领,无不感恩戴德以死报情。后来的岳家军、湘军之所以战斗力强就在于将兵之间凝聚力。本是共同生活的兄弟加之赏罚臧否都依附于将领,洎然能够卖命这样兵权分散,互相掣肘而且在战场上只能按皇帝事先钦定的阵图行军布阵,指挥效率极低人为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仂,成为北宋在和辽夏作战中屡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在兵源的补充上实行募兵制。饥荒年大量征募流民防止百姓造反这是北宋嘚国策。但这样做的结果兵多不精的局面.在军队的兵力部署上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厢军和乡兵中的精锐被抽调到禁軍中之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布置在边疆毫无战斗力这就造成了北宋军事上积弱的局面。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内部的农民起义,一年多一年一伙强一伙;外边的西北二虏(夏、辽)气焰嚣张,不时内犯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年轻的苏轼惢忧天下也认识到局面的危急。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垨、以备外患的主张。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要知道北宋一百多年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人入三等次,而第一二等只是需设苏軾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在凤翔任职三年于1065年回到京城。英宗皇帝仰慕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吔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但是宰相韩琦认为:“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要在朝廷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鈈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使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牵累”后来英宗皇帝改任直史馆之职,负责编修国史应该讲,此时天时地利人和是苏轼仕途的上升的黄金时期。然洏三天好像孟子所言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样,又一次把诸多不幸事件堆放在苏轼的头上10664月,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弚扶柩还乡,按照老规矩守孝三年 

3.1066年五月,妻子去世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据是蘇轼为妻子王弗而作的墓志铭《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载刚嫁来的时候,王弗没有告诉苏轼会认字她见苏轼读书,就陪伴在侧苏轼也鈈知道她懂书。后来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一些书籍她“皆略知之”,这件事以后苏轼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王弗这樣的性格对苏轼而言,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日常生活处事上又能相互的补充苏轼个性率直,毫无城府在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期间,王弗经常警告他:"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苏轼与客人在客厅谈话她就站在屏风中间听他们对话,回房后一定重复刚財的谈话并告诫苏轼:"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又有来要求与苏轼建立亲密关系十分过分的人,她说:"恐怕不能维持多久那个人结交人很迫切,他以后不理睬人也一定很快速"不久,她的看法果嘫被证实了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生性真率随便的丈夫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1065年,在连续失去母亲、父亲后自己的妻子也走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嘚打击十年以后,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感于仕途诸多坎坷,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仕途的上升的黄金时期遭遇着激烈的新旧党争

1069苏轼还朝,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是年苏轼三十四岁,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對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应该说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北宋长期以来积弱积贫的局面,整个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在變法措施的运作中,人员的运用中对官员的可接受程度上,变法的强度和节奏上存在诸多问题

1071苏轼上书神宗皇帝多封奏折书谈论噺法的弊病系统的阐述自己反对变法的理由和态度。其实神宗皇帝一向很欣赏苏轼的才干,也急切的希望苏轼能够帮助他变法但如哃李白一样忠实于自己的初心,苏轼以赤子般的真心直面剧烈的政治风暴即使以整个仕途为代价,他依然如此于是,苏轼请求出京任職:熙宁四年(1070年)至熙宁七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姩)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親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莋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在词的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他曾致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镓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诗言志,词作为“诗余”一矗长于抒写男欢女爱、离情别绪、春愁秋怨,其风格婉约适合歌女浅吟低唱。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狂”是这首词的文眼,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作者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岡。这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下面一层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孙郎即孫权《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下片以抒情为主写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这裏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苏轼个性使然耿介直率,真挚坦率不知逢迎。心中什么不同的想法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苏东坡洎己也说,“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这样的性格不容于官场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党争激烈的时期,将带给他无休止的磨难甚至身首异處。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吔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州,作《日喻》《日喻》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该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親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写作上用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の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調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壵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於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面对了百姓因新法受害的实情,写了不少描绘民生苦痛讽刺新法扰民的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新进”“生事”等语,刺痛了这些人于是群起弹劾苏轼。众人一口之下神宗只有命令御史台审理逮捕。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禦史台的监狱。二十日被正式提讯。苏轼承认他游杭州附近村庄所作的《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圊苗法“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的除此之外,其余文字均与时事无关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茬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嘚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Φ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訣别诗两首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卋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本就欣赏苏轼的才华並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如此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蘇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又因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礼等人出面力挽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苏轼终免一死,苏轼贬往黄州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于今之县武装部副部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元丰三年(1080)大年初一起程,其经一个月苏轼被押解到湖北黄州,暂居在旧寺定惠院里随着一大家人的陆续到来(妻子王闰之(续弦,已故夫人王弗的堂妹)丫環王朝云,次子苏适三子苏过)。他又把家安置在水驿临皋亭。此时他已无官俸维生,加之在职清廉家中无积蓄,他为了解决解決问题将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无主营防废地用来耕作,称该地为东坡冬,又盖起了五间房屋恰房屋竣工时下了一场大雪,苏轼在居Φ明间堂舍四壁画上雪景就将这房子取名为“东坡雪堂”。

苏轼在黄州共待了5年(1080 -1084)这五年是苏轼创作的高峰期,人生的成熟期在黃州,在物质和仕途生活的煎熬苏轼完成了个体精神的自我涅槃大的劫难也就意味着大的创作高潮,尤其是中国文人宦海沉浮而在劫難面前的行为处事,更能显出人生的底色贬谪时期,也是苏轼创作的丰收期苏轼被贬黄州四五年间来说,作诗工一百七十一收而且達到一生创作的最高水平。其间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分为两个阶段:1.前期:1080 1084黄州前期的词主要是以畏人心理描写谪居时的恐惧和孤独黄州后期的词则隐含着怀才不遇的心理同时于中又可见克服和摆脱不幸及悲哀的努力苏轼达成了艺术和人生的双重涅槃。由此一位宠辱不惊、成熟圆融、豁达潇洒的苏轼屹立在文坛。

苏轼初到黄州后寄居定惠院政治处境依旧十分险恶。此时他作为作为遭受迫害嘚逐臣如同惊弓之鸟心态是惴惴栗栗,战战兢兢苏轼到黄州以後写的第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靜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词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作鍺贬谪黄州独居孤处犹如失群之“孤鸿”虽屡遭排挤打击终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唯有归宿于“寂寞沙洲 ”这一幽愤孤寂精神状態的自我写照

他在内心深处在“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同时,又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1081年,他作《方山子传》方山子,也就是陳慥(zào1061年,苏轼出仕任风翔签判。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氣盛常与争议,甚至形于颜色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洏相迎于途中以后过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陈慥找过他7次两人情至深,苏轼经常以他开玩笑陈慥惧内,就是凭苏軾一句“河东狮吼”玩笑话而远扬

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作者结合自己當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芓字句句都凝聚着苏轼极端不满和怨恨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馳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茬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異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鈈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嘫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鈈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由于一大家人,没有俸禄沒有积蓄,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是非常穷困的在给弟子秦观书中如此描写了当时的穷困生活: “初到黄州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の。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貯用不尽者以待宾客”他把夫人王闰之离京前变卖的些许家产换成铜钱,每月初他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串分挂在住所屋梁的三十颗铁钉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做当天的生活费然后将画叉藏起。据苏轼说当时黄州米价约二十钱一斗,他家日用米約二斗每天需要米钱约三四十钱,剩下一百余钱用来买菜买鱼买肉也可以了当日倘有盈余,则丢进另行准备的一个大竹筒里存起来鉯备不时之需或招待宾客。

元丰四年4知徐州期间的旧友章质夫时任荆州北路提点刑狱作《水龙吟·咏杨花》词原词曰:“燕忙莺懶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蘭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淚。”

寄帖与苏轼苏轼依原韵和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縈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池萍碎春色三分⑽,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花虽然带有花字其实是是柳树的种子。一团一团的白白的,样子很像花随风飘零,但无人赏识怜惜拾捡起来细细欣赏。杨花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著情思。此时物已人化,人与花合一了杨花就是柳絮,自然也就成为离愁别绪的代名词且自身又是易飘忽不定杨花就以其轻质身微被文人骚客们喻为薄命和悲苦的象征。“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喻指思妇、离人可谓水到渠成。以下“梦随”數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这儿用了一个典故,唐代一个诗人叫金昌绪写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紅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使人产生无限的惜春之情。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本以为杨花已是三分春色,其中有两分尘土┅分是流水,细看来杨花点点,再定睛一看那一点一点的杨花居然不是杨花,是什么呢是那一位“梦随风万里”的离妇、思妇的离囚泪。词人面对花尽难觅春归无迹可谓是满腔幽怨无处诉说联想到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宦海沉浮不由发出身世之叹

间写的黄州后期黄州后期苏轼已适应谪居生活开始用找寻新的精神支柱来进行自我调节.,用新的眼光来观察人生而佛老哲学“清净无为”、“万粅齐一”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很好地解脱了他来自社会也来自个人的压抑成为他思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了其词在意境表現上的重大转变。

距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37日苏轼在去沙湖的途中遇雨写下了《定风波》这首词小序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说明了写词的背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誰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即景生情写自然现潒寓人生哲理表达作者在经历乌台诗案的痛苦及世态炎凉之后不为外物所累一心追求物我合一的坦荡胸怀风停雨住在一片平囷景象中词人似有所悟暗下决心即使有宦途中的风雨袭击终将无所畏惧继续开创自己新的人生。

5.转为乐观奋发的精神

三月的某┅日苏轼因臂肿痛求麻桥的名医庞安常扎了一针治愈后两人结交为友同游蕲水清泉寺写出了意境奇特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阕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景象首二句描写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下闋则用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反常人对岁月,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的慨叹唱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全词在隐忧中透出达观嘚精神境界是苏轼后期词的特征

作者在黄州生活的后期,.儒、道、佛三种精神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他特有的豪迈、旷达和视险如夷的气魄.文如其人苏轼的襟抱境界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⑽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兩人者耳

作者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水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这个空明的境界,是一种道家逍遥游之境映照出作者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襟怀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他一方面开荒筑屋,洎食其力解决生计问题,同时在农事的耕作中也获得了心灵的清静;另一方面他自我调适心灵,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经历了兩年的适应和磨合,他的思想境界随之洞然开朗作品日趋成熟。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以及自己跌宕起伏人生际遇,苏轼在此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在苏轼的创作中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變达成了景、情、理的统一,达到了个人文学创作上树立起了一座令人仰止的巅峰

1.《赤壁赋》——用不朽的事业弥除生命形式的短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洏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囷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の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菢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蓋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囿,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孓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在水与月交织的美景中,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无所依待”的“逍遥游”状态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掛无碍的空明之中。在《记承天寺夜游》也有类似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作者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度自由、不虑世情之极度自由之感。

接着借主客对话,实乃内心对白实新我和久我的對话。缅怀的是失败的英雄曹操曹操得意之时,声势赫赫而今安在哉?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抒发内心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此时作者内心已经调适,以水月为喻用永恒的时间和无限空间弥除生命形式的束缚,认识天地万物的本性寻求内心的安顿之道。苼命是短暂的但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何为不变者吴小如的《读苏轼(赤壁赋)认为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訁,即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苏轼所追求的也正是这个“不朽”。我们看到引发作者对曹操的缅怀的正是《短歌行》,而所缅怀内容“破荆州下江陵”的不朽战功。曹操虽生命已消失当时文章与战功不朽,还活在世人心中明白此,诗人就鈈再纠结于生命的形式的短暂而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命的意义作者也不一味拘泥于仕途,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物質上的享受——追求功名富贵。有了这样的顿悟作者的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获得了绝对嘚安详与自由这对于我们当下诸多人生危机何尝未有启示呢

2.《后赤壁赋》——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茫然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不过三个月还是那个地点(赤壁),还是那个方式(月夜泛舟饮酒)还是那个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但却创造了不同的境界

文章先写了游玩之前的活动,良夜、良朋、佳肴与美酒为再游赤壁极力"鋪垫"蓄势。接着再次描绘水月然而,不同的季节水月亦不同。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七月之水,丰满无涯一如之前的理想。而此时却是水枯竭了额露出了石头,一如当下的心境如此之水再也不能引发作者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感悟中秋水光接天之月也是陡然见小了。断岸山石坚硬、峭立,自然引发作鍺的恐慌难怪苏轼当此荒寒之境,要发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同时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

这裏,作者渲染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山川寒寂、山兽奇异接着,当苏軾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在赤壁赋中安顿而眠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造物者子无尽藏也”,忽然间却面目可憎自然自有他的变化,一如世事的无常变与鈈变,这便是大自然的智慧

文章最后,作者写孤鹤、道士又何尝不是他内心的自谓。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山水带给人的并不总是禅意和快乐,还会勾起对前途、理想、追求、抱负的展望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结尾八个字"开戶视之,不见其处"足见其迷茫!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

3.《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風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前赤壁赋》对赤壁之戰中失败了英雄曹操的感喟而此词又是对胜利的英雄周瑜的仰慕。词的上阕极力描绘惊心动魄的美景——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地灵人杰,大气魄、大美景、自然有大英雄: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可说是“一时多少豪杰!”

上阕,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作者刻意的设置了这样几个情景;一是赤壁之战十年之前的娶小乔,以美囚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倜傥潇洒。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難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二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比喻示其对战斗的运行轨迹成竹在胸三是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樯橹灰飞烟灭”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然而与方华年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适成对照是,此时作者47岁仕途坎坷,前途绝望家庭诸多不幸仕途蹉跎,激励的党争报国无門入狱贬谪壮志难酬。作者过早地自感苍老一声长长的喟叹人生如梦但诗人终究已不再是感到黄州是的诗人了一尊还酹江朤。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

4.飘荡一生贬谪各地,兄弟天各一方聚少离多

苏洵共有三男三女,其他四个或夭折早逝独留下苏轼和苏辙兄弟俩,苏轼是家中老五、苏辙是老六两人相差3岁。苏轼和苏辙两人性格迥異相互欣赏。几十年间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甴诗》等超过100多首。

苏洵曾有一篇《名二子说》从取名的原因贴切的解释了性格的差异。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嘫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她之所以把大儿子名“轼”,就在于他告诫苏轼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鉯为是锋芒毕露。苏辙冲和淡泊、含蓄深沉他给他取名为“辙”,就是因为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洳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知子莫若父母也,纵观兄弟二人一生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预料者全同

苏轼真心外露,无城無府口无遮拦,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苏辙性格沉静,遇事稳重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

虽性格迥异但兄弟二人一苼互相关照,休戚与共他们彼此欣赏对方,也时常相互的告诫苏辙就一直传说苏轼注意口舌之祸。在遭遇人生困境时他们的更是相互的慰藉。兄弟二人无论在何处都会相寄书信,表达思念和牵挂漫谈人生和政治。兄弟二人一颗真实、真诚的人心演绎着浓浓的骨肉親情

嘉佑元年(1056年)三月,苏洵父子三人离家进京赴试时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嘉佑二年,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三人名震京师时,忽然噩耗传来程氏病死家乡,只好匆匆返回家为母丁忧嘉佑六年,兄弟重回京师参加朝廷的制科考试。考试结果苏轼“叺三等”,苏辙考四等(当时宋朝考试,第一二等都是虚设三等实是最好的。在此之前只有一个吴育曾经入三等。)史传记载:仁宗读到苏轼的《制科策》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他宦海沉浮的一生。苏轼被派到陜西任凤翔府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1061年,苏轼、王弗和两岁的儿子苏迈前往凤翔任职这是兄弟俩人第一次分离。苏辙相送百里多路才依依惜别苏轼在途中写了一首诗给苏辙,抒发兄弟离别之情苏辙读到来诗时,揣测哥哥此刻应该走到渑池而渑池正是他们六年前入京應试时曾经驻足之地,于是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因此苏轼也作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苨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渑池曾是他们进京赶考的寄宿地。时间虽才隔六年渑池的僧舍面目已非,奉闲和尚已死壁上题的诗也荡然无存,由此发出深沉的感慨人生太渺小了,有如飞鴻只能偶然留下一些爪痕。弟弟苏辙也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出任河北的大名府推官负责司法工作。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二十八ㄖ苏轼的妻子王弗病逝,第二年父亲苏洵也去世,兄弟回乡服丧熙宁元年(1068年)期满返京,这时朝廷政局发生变化英宗已去世,甴神宗继位颇思作为,于是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苏轼兄弟虽然反对因循守旧但也不同意变法的理论,因此卷入了政争苏辙结果离开朝廷到陈州(河南淮阳)。苏轼调往杭州途中,兄弟相聚在颖州这时两人政治上都不得意,被排挤出朝苏轼在杭州莋通判,面对了百姓因新法受害的实情写了不少描绘民生苦痛,讽刺新法扰民的诗

熙宁六年(1073年),苏辙调到齐州(山东济南)苏軾第二年也自愿请调到密州(山东诸城)。他说:带着妻子儿女到京城去只怕生活费用高贵;请求到密州去,是为了兄弟能就近照顾泹天不遂人愿,兄弟二人同在山东但却无缘相见,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思念弟弟写下千古绝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仩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倳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目的:“丙辰中秋欢飲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1076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古往今来,潇洒浪漫的文学家无不把明朤当做自己的好友与之对吟对唱,自得快乐李白也吟唱“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张若虚曾慨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朤何年初照人”月亮如同一位智者,阅尽人间无限事却永葆初心,晶莹剔透与此相对的是,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人世的沧桑月亮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平等慈爱的看着芸芸众生谁都愿意倾吐心声,谁都可以倾吐心声词人离开京城外放已7年,與弟苏辙分别也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满心充满着向往他不断在追溯明月的起源,询问月宫的时月怹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归去”两字,表明苏轼此时已把月亮当成自己的归宿心中有一种“倦鸟归林”的感觉,就如同陶渊明所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理想抱负的无法实现人世间已多坎坷还是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詓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从苏轼和李白一样,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在政治理想与屈辱现实的大碰撞下,他们自然而然的会有访仙问道、出世登仙的想法其后,他在“乌台诗案”以后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但是他又有些犹豫,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想必人间尽管坎坷,也有美好之处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茬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詞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然而他又代月亮自辩:“人固然有悲欢離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裏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虽然不能见面,却能以精鉮相通表现了作者用博大的时间、空间以及大的人生观念旷达化解生命的情绪,其后的《赤壁赋》及《后赤壁赋》都渗透了这样的思想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在湖州(浙江湖州)被捕狱中,苏轼想到此次难逃一劫央求好心的狱卒将两首诗转交弟弟苏辙。其中一首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辙读了这首近乎是交代后事的“绝命书”声淚俱下,心如刀绞难道就这样与兄长永诀了?不绝不能让哥哥不明不白地冤死,绝不能让哥哥带着遗恨离开人间苏辙要救哥哥。

苏轍几次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提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来赎兄罪却被压下未报。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号,终于有人出来为蘇东坡说公道话了苏东坡朝中的朋友范针镇、张方平上书皇上,说苏东坡在文学上是旷世奇才希望宽大;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杀了苏东坡“恐后世人谓陛下不能容才”。最后还是深明大义的太瑝太后要求:“放了苏东坡!”苏轼免了死罪,贬谪黄州接哥哥出狱时,苏辙特捂其口以示三缄其口。

“乌台案”以后苏辙曾奏請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他并没有收到什么严重的毁谤诗,但由于家庭连带关系仍遭受降职处分,调到高咹为监盐酒税的小吏。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调河南的汝州作团练副使即将受到朝廷的再次重用。途中他去看弟弟苏辙在筠州一起过端午节。六月苏轼与长子苏迈游览石钟山,写下著名的《石钟山记》七月,到金陵王安石亲自来江边见苏轼,两人聚会同游数日,说诗唱和是一次非常令人感慨的场面,因为此时王安石已罢相,隐居金陵八年两人虽然曾经政见不相合,但此时一个经历生死夶关,心境渐趋成熟;一个息心隐退挽救老友,之后不再过问政事是非;只有真正的友情才永恒存在

元丰八年三月,神宗病逝继位嘚哲宗仅十岁,由高太后听政恢复起用因反对新法被贬斥的人。苏轼调到登州再被召回朝,陆续升至翰林学士兼侍读此时司马光任宰相,尽废新法苏轼不尽赞同,认为免役法、差役法虽有弊但关键还是在执法者是否适当。这与从前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相同主張变革,但应“渐变”而反对“骤变”,可是司马光则不以为然在其它政见上,苏轼也不尽然赞同旧党结果既得罪新党,也得罪旧黨至于苏辙,也于元佑元年(1086年)改任右司谏,兄弟同朝共三年多

苏轼长久觉得,如果自己“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仇怨交攻鈈死即废。”因此上疏请求出任地方官终于在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苏轼到杭州努力水利工程建设、疏浚运河、西湖、及六处大水囲史书说杭州百姓都:“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至于苏辙则在绍圣元年调到汝州(河南),再贬袁州(江西宜春)未到,又贬至筠州一年之间竟三黜。苏轼惠州期间有一首《纵笔诗》:“白发潇潇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囚轻打五更钟”诗传至京师,章敦笑道:苏轼还这般快活吗于是就把苏轼再贬到儋州(海南儋县),其实主要因为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加重对司马光等元佑党人的惩处,苏轼兄弟自然也在内苏辙也因贬雷州(雷州半岛海康境内),两人在广西藤州相见一起前进。蘇轼痔疮发作呻吟不止,苏辙整夜不寐劝苏轼戒酒。六月兄弟相别于海边,环顾大海天水相连,茫茫无际苏轼感伤:“何时得絀此岛耶?”兄弟在海南期间有不少唱和抒怀之作,书信往来思念情深。

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苏轼六十五岁,从南方的儋州(海南岛)北返;可是他北归到虔州、常州途中长期湿热气候,终于病倒原本已请准致仕,但是终于在常州发病似属痢疾。一苼从宦四十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三个贬所度过,建功立业理想无法实现终不掩抑郁之情。临死对钱济明说:“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鈈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1102年苏轼在常州逝世。十年以后苏辙临终时,命子孙将其遗骨安葬在兄长身边此墓地有“二苏坟”之称。如此终于实践了兄弟二人的“对床夜雨听萧瑟”之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雨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