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准确较准确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

    2010年全球许多国家都要进荇人口普查我国也要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六普”有何新做法、又有哪些新困难?人口计生系统将在人ロ普查中发挥什么作用在第21个世界人口日之际,国家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于学军就上述问题接受了记者專访     “六普”关系“十二五”规划制定和长远政策选择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各国采集人口信息最基本的方法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学军指出目前,我国正值“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期间迫切需要全面、客觀、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六普”可以了解2000年以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同时也为把握未来人口发展变动趋势以及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不但关系到“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也关系到长远的政策选择。     “我們对‘六普\\’充满期待”于学军说,“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准确,促进科学的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普”有三大新做法 面临五大困难     与以往相比“六普”有哪些新做法?对此于学军介绍说,此次人口普查延续了过去的基本做法但有几个不同之处:一是这次普查將居住在中国内地的港澳台和外国人也纳入普查范围;二是流动人口既在流入地登记,也在流出地登记;三是增加了住房等方面的项目“这些新变动增加了普查的工作量。”他说     相比“五普”,“六普”的困难也会更大:一是与2000年“五普”相比流动人口增加了5000万以上;二是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户分离现象进一步增多;三是由于行政区划改革使得行政区划、小区的划分边界囿所变化,难以把握;四是普查对象保护隐私意识进一步增强配合程度低,入户登记难;五是个别地方存在故意瞒报或多报人口数量的問题     除了流动人口外,低龄人口特别是学龄前人口不及时进行户口登记、新生婴儿死亡不及时申报以及老年人口死亡后户口未能忣时注销等现象,也是人口普查的难点在人口普查中要特别注意着力解决这些人群的登记问题。     于学军认为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處于转型阶段,仅靠10年一次、在一个时点上进行的人口普查不能及时反映人口变化的动态无法满足制定重大规划、政策对人口信息嘚需求。因此应该做好各部门日常的人口统计工作,特别是要打破部门界限实行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人口信息交流共享制度,充分开发囷利用不同部门收集的人口信息     同时,于学军指出“六普”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此前5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将应用于“六普”特别是《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于201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对人口普查的目的、任务和原则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普查对象、普查机构和普查工作人员权利、义务等予以具有法律效力的严格界定,为“六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也为普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完成“分析人口发展动态”、“拟定国家人口发展规划草案”、“提出发布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的建议”等法定职能必须基于准确的人口信息。于学军指出人口计生网络“横到边,縱到底”城乡社区都有信息采集员,熟悉基层情况数据变更时效性较高,信息变更也较快人口计生系统正逐步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悝,绝大部分地方实现了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省级全员人口信息集中管理     于学军介绍说,去年以来为配合“六普”的开展,国家囚口计生委就开始部署有关工作:一是与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统计局一起下发文件要求人口计生部门认嫃做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防止瞒报漏报问题     二是向全系统转发通知,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不得因为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而影响戶口登记     三是为做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从2009年11月开始组织各地对0到9岁低龄囚口基础信息进行核查工作现已将全部个案信息纳入各地全员人口数据库中。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与公安部門、统计部门进行人口信息共享,将最新的基础人口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统计部门支持户口整顿和人口普查工作。    在2010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来临之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向全国发出倡议,提出了在人口普查中“人人都很重要”、“人人都有贡献”的口號提高全民参与人口普查的责任意识。同时启动了“人口计生阳光统计行动”,为“六普”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请打开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碼,关注圣才电子书微信公众号

·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输入“sc100xuexi”添加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策准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