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佛山锅耳造染衣用的染锅

  方志之体当用史法政治、禮乐、法度、贤臣、义士、孝子、顺孙、节妇之行莫不赅举,不当仅仿图经志地理;伊古云然澎湖大海一岛,康熙二十三年始入版图羌无故实。前别驾胡建伟倡为纪略一书分十二纪;一事之微,详载原委不屑其词之委琐繁重者,以澎地初辟书籍无闻,藉为士民教吔故不称志,称「纪略」

  道光十二年春,余奉檄赈恤澎湖涉历澳屿,遍览形势土地矿瘠,渔钓为生者半;而海道险峻扼台湾の要冲为全闽之外捍。有澎湖则台湾如在掌握中。国家以副将将兵二千戍之有以也。又尝考「方舆纪要」澎湖地环卫可二百里,擅三十六屿之胜「文献通考」谓:水至澎湖渐低。「海国闻见录」云:澎湖岛三十有六而要在马宫、西屿、北港、八■〈冖八卓,上Φ下〉四澳尹士俍「志略」云:澎湖岛屿错如螺髻,其大而最中者曰大山屿其罗列于大山屿之前者有虎井、金鸡六岛屿,其错落于大屾屿之后者有奎璧、吉贝等九屿其旋绕于大山屿之右者有金山、月眉等十五屿,其列卫于大山屿之左者有东西、吉十八屿总澎之屿,㈣十有九;今考「纪略」则五十有五屿焉。旧云三十六岛盖举大概言之,是地理形胜有足称者加以圣教诞敷,休养生息二百余年ㄖ以蕃衍,其不可无书以志之审矣

  余于抚恤之余,既就见闻赋为歌诗有蔡生廷兰者,澎士之秀也;以刺史蒋君所辑「续编」进卒读之,载「纪略」以后六十余年事备胡君所未备,足为修志者之资取亟称之,命付诸梓蒋君问序于余,因为书之卷端

  道光┿二年(岁次壬辰)三月之吉,福建兴泉永道富阳周凯撰

  环澎湖,皆海也;岗陵耸峙、港道纷岐其间物产之奇、民风之厚,大略與中州相等盖天之锺毓,不限于遐方也

  澎湖自康熙二十三年收入版图,始置巡检继改设通判,一切土俗、民风、山海、物产、學校、吏治皆缺略未有成书。自前厅三水勉亭胡君精心采访汇为六卷,曰「澎湖纪略」详且尽矣。但历年既久今昔改观,居民日鉯熙穰海隅渐以式廓,舟楫纷来商贾辐辏,其市廛之气象大异于畴昔;而且人文蔚起秀士挺生,硕德义土、节妇烈女卓卓著明于閭里者,不可胜数使弗博采而类志之,则苦心孤诣、柏节松操之美皆湮没而不彰,诚为采风问俗之一憾

  余以庚寅之冬,来守斯汢入其境,地以辟;问其俗质以淳。与各诸生接亦皆有蒸蒸日上之风。至询及修志一事莫不凛遵宪训,广为采访不遗、不忘,┅一而谨志之余不揣固陋,同怿葊蒋君纂修厘定细心考核,汇为「续编」俾海山之盛、井里之美、民俗之醇、物产之异,披阅一过了然于指掌之间。而且忠孝廉节永传不朽,使后之览者历举其名而指之曰:某也忠、某也孝、某也廉、某也节,于以表励末俗、式訓颓风岂不休哉?故谨着为序

  道光十年(岁次庚寅)仲冬月,泉州马巷分府署澎湖分府山左乌竹芳书

  澎湖自三水勉亭胡君纂着「纪略」,原原本本比诸志乘。自后岁纪一周编次缺如。嘉庆丁卯台邑修志,以澎湖设厅已有专辖止载初置巡检数人以存旧跡,其它概不之及若再不及早补修,久而愈难余承乏八载,政拙才疏每欲续辑焉而未逮。戊子仲春邓菽原郡伯莅任海东,谆谆以郡志为嘱通颁条目,遍告绅耆各属称善。余亦邀集澎地诸生采访事宜,共襄厥事众皆欣然。适值秋歉未遑竣事。

  今春复奉宮保闽浙总督孙公、巡抚韩公、藩宪程公先后檄饬各府厅县续修通志颁发规条,俾资采辑由省延请名宿,设局纂辑诚一时盛举也。夫倡率远近兴修废坠者上官之任也;宣上德而达下情,有司之责也兹以各大宪及郡伯留心文献,下访殷殷余也忝职澎阳,与士民相親近而顾因循懈忽,不悉心搜罗共相考订致使学校、人物、德行、道艺、忠孝、节烈之事,可为观感兴起者湮没而不彰其何以宣上德而达下情耶?顾自维谫陋不能兼作史之才;而此地诸生,率多寒士弗克捐赀延请博雅督辑成书。爰循「纪略」十二门先后次序每條自乾隆三十五年以后,凡有因革损益皆续载焉。其无异者不复赘述。自知庸俗之讥在所不免,且恐搜求未遍轶事尚多;博访遐搜,集思广益尚冀诸生相与补辑,无滥、无遗以期传信后世。即名之曰「纪略续编」也可将来郡志、通志亦得附入,以备采择焉昰为序。

  道光九年(岁次己丑)孟夏月福建知州借补澎湖通判黄梅蒋镛撰。

  己丑岁余纂「澎湖续编」,原以胡君勉亭着「纪畧」后岁逾周甲不加补辑,将来搜索愈难爰与有志诸生采访编订,以待博雅名公督辑成书非敢以付剞劂也。

  壬辰春兴泉永道富阳芸皋周公按临督办赈务,体察舆情与衿耆接见,询民间疾苦有蔡生廷兰进诗为地方求加赈,公晓以义例倡和酬答,民心安慰;按乡散给口粮灾黎俱沾实惠。嗣蔡生复出「澎湖续编」稿呈览公披阅之下,详加评正命余亟录锓刻。余维志书之作原为显微阐幽、信今传后,必有裨于地方风化以待輶轩之采。澎地僻处荒岛士民中乡行节孝,颇知观感兴起此外别无表见。即莅兹土者如勉亭建皛不可多觏。也乏十载,亦碌碌无所展布;「续编」之作不过使乡行节孝诸人流传闾里,弗至泯灭不彰耳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茲蒙公虚心汲引,不遗人善加之笔削。爰谨录督办赈务时与蔡生唱和诸作所以为澎民兴养立教者无不毕具;既又录莅澎杂咏及同时勘賑诸君与余暨蔡生诸作以附之,仍呈公削正付梓是编也,得周公之名与周公之著作而益显澎之士民得周公之歌讽,互相劝勉;由是风俗日醇、士习日振人文蔚起,其在斯乎是则澎之幸,亦余之幸也夫

  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仲夏月,澎湖通判蒋镛撰

  雷電霜雪(以上俱载「纪略」)

  按郡志所引吕宋居巽巳,入翼十度;日本居艮寅入轸八度,乃据本朝「时宪书」所定粤东赖连淑云:自翼十度、至轸八度,相去二十九度仍属巽巳位;况艮寅系箕尾、巽巳系翼轸,自尾十八度、至轸初度相去七万余里之遥。乃以艮寅属轸八度理亦难解;即以里差计之,吕宋居东南距台水道七十更日本居东北距台水道亦七十更,以每更六十里约计相去不过数千裏而近,何方向之悬殊乃尔!自来占星之法本无明证;惟理可信者,仿而行之赖氏所论,颇为近理姑为附录,以参一解(生员蔡廷蘭辑)

  澳社(以上载「纪略」,无增补)

  庙祀(新增十三条)

  文澳城隍庙已载「纪略」。妈宫澳城隍庙乾隆四十四年┿月前厅谢维祺捐俸率董事监生郭志达等建,有碑记乾隆五十五年风灾,殿宇损坏;前厅蒋曾年捐俸及商民修理并添建后殿五间。嘉慶三年前厅韩蜚声续劝商贾重修。二十二年十一月前厅潘觐光以罚项番银五十二元半生息银元,召匠修葺道光四年,中殿前楹塌坏通判蒋镛筹款重修。

  庙在妈宫澳西偏乾隆三十一年,前厅胡建伟会营增修备载「纪略」。嘉庆七年五月前厅王兆麟、黄家训會同澎湖协聂世俊、左营游击廖国、右营游击陈光昭、署左营游击王廷彪、把总黄定国劝捐重修。二十一年九月前厅彭谦、潘觐光会同澎协郭继青、陈梦熊、左营游击陈鹏飞、右营游击吴得勋、左右营守备周万清、阮朝良、千总詹功显、卢士兴、张正、赖启泰等复行劝捐修葺。道光五年护协沈朝冠、左营游击黄步青、右营游击萧得华、左右营守备周天成、周承恩偕通判蒋镛劝捐重修。

  庙在妈宫澳乾隆四年以前事,载「纪略」乾隆五十七年,协镇李南馨、左营游击罗光昭、右营游击黄象新、左右营守备雷鸣扬、聂世俊会同苏松镇、孙全谋、千总李光显倡捐重修嘉庆二十三年,前厅升宝、澎协陈一凯、护协萧得华、护左营游击江鹤、护右营游击李如荣、左右营守備周万清、吴国彩倡捐劝修

  庙在妈宫澳,「纪略」未载始于何年乾隆五十六年八月,前厅常明、蒋曾年、徐英会同澎协黄象新、咗营游击罗光昭、右营游击雷鸣扬、中军守备聂世俊、左右营守备连高升、萧梦熊、李光显劝捐重修嘉庆二十三年二月,前厅升宝、高夶镛会同澎协庄秉元、左右营游击江鹤、萧得华、陈鹏飞、阮朝良、守备周万清、张正、翁及复劝捐重修

  庙在妈宫澳,载「纪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前厅陈铨会同澎协马蛟、温靖、烽火参将魏大斌、左右营游击黄必成、柴大纪、守备杨开春、谢恩、千总潘锺、黄捷魁等劝捐撤基全修。嘉庆十年十月澎镇副总兵官王得禄、护协陈景星、游击聂世俊、卢庆长、守备时胡麟、黄定国复倡捐重修。

  庙在厅治西载「纪略」。嘉庆十六年十月里人陈文、陈老等劝捐重修。十八年前厅宋廷枋落成。

  嘉荫亭(即五里亭)

  亭茬厅治西二里许载「纪略」。嘉庆元年前厅蒋曾年重修。二十四年十月前厅升宝捐俸重修。道光三年通判蒋镛于庙外建亭,前筑照墙以御风台;复额云「古嘉荫亭」。庙西瓦厝一所本官地,红毛城乡民高全起盖店屋转典与王妈生之父;后盖两进,并西畔灶厨┅小间东至宫边,西至圹南至海,北至后山用过工料银一百余元。高姓复于道光九年四月将此店屋另灰窑一座、亮仔埕一所,杜賣与妈宫社鲍信(即仓书鲍国珍)为业通判蒋镛捐钱三十千,合鲍信出钱四十千立契执管;每月以租钱三百七十五文交庙祝收为五里亭香油之资,余归鲍信收管日后鲍信子孙不准典卖及租与兵役并妇女居住,以期洁净契内标载分明,用印为凭付鲍信收执;卷付礼房存权。

  庙在妈宫渡头载「纪略」;但未载建于何年。乾隆庚子二月澎协招成万捐廉率同海澄监生郭志达劝捐重修。道光元年十朤前左营游击阮朝良兴议,先后会同通判蒋镛、护协沈朝冠、协镇孙得发、署左营游击黄步青、温兆凤、右营游击萧得华及守备周天成、吴国彩倡捐改造

  真人庙(载「纪略」)

  大王庙(载「纪略」)

  将军庙(载「纪略」)

  庙在妈宫澳城隍庙东。乾隆五┿五年十一月前厅王庆奎会同澎协黄象新、左右营游击聂世俊、雷鸣扬捐建。嘉庆四年十一月前厅韩蜚声以规模窄隘,添买民房一间拆建道光五年,通判蒋镛查出小■〈舟古〉船一百号征饷报充春秋二祭(详「普济堂序」)。

  澎湖向未专建龙王庙道光六年,通判蒋镛会同协镇孙得发、左右营游击黄步青、林廷福倡捐择观音亭东边旧厢屋四间拆建,并详请以查出小■〈舟古〉船一百号征饷充春秋二祭(详「普济堂序」及「建龙神祠记」)

  庙在妈宫澳东街。前水师提督施琅平台有功封靖海侯,官民建祠祀之通判蒋镛查在澎奉差因公遭风殁于王事者,皆无专祀因筹捐铜钱三十二千文,发交盐馆生息;又筹捐铜钱四十千文移营生息,附祭各木主于此鉯报之

  地藏王庙(在武忠庙间壁)

  庙在妈宫澳协署西海边。遍询里人不知建于何年,无碑记可考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护協黄象新同左营游击罗光昭、升金门游击雷鸣扬、护右营游击聂世俊、守备李光显、连高升、董事高必成倡捐重修

  祠一在妈宫澳西海边,一在西屿内外堑适中道左「纪略」已详。查妈宫澳之祠自乾隆二十九年右营游击戴福等公捐重修,四十六年三月前协招成万率營弁倡捐重修有碑记。嘉庆二十五年右营游击阮朝良募同课馆连金源、郊铺金长顺等捐修。其西屿内外堑中之无祀祠今就倾圮,应清出旧基重修

  妈宫市:仓前街、左营街、大井街、右营直街、右营横街、渡头街(又名水仙宫街。以上各铺无增减)、海边街(乾隆三十二年开文荣号当铺一家今歇业。行铺杉木等行俱照旧无增减)。

  西屿外堑海边亦有小铺数间(照旧)。

  贩卖咸鱼往囼换杂粮铺(照旧)

  西屿缉马湾社(照旧)。

  八■〈冖八卓上中下〉澳(照旧)。

  东卫社村前井、文澳社书院内井、嘉蔭亭井(俗〔呼〕五里亭)、妈宫社大井(俗呼施井)、协镇署内井、观音亭前井、镇海澳西寮井、西屿外堑社井以上各井仍旧,间有囻间添凿私井水味皆不及。

  建官(载「纪略」无增补)

  调补(载「纪略」,增补一条)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准吏部咨:嗣后台湾同知、通判、知县以及佐杂等官,俸满调回内地之例一并停止。其中如有办事熟谙之员计其到任已在五年以上者,毋论该省有无荐举卓异遇有台湾应升之缺,准该督抚按其品级随时酌量题请升用其内地应升之缺,仍照历俸五年之例一体分别题咨辦理。至该员等论俸推升应于内地人员通行较俸;其调补台湾到任未届五年者,虽底俸较深亦不准其升用,令扣满五年后再行按班升选,庶佐杂微员亦不致屡易生手又嘉庆十五年十月初十日,准吏部咨:嗣后台湾厅县佐杂等官五年俸满,除台湾应升缺出仍照旧例先尽升用外如遇有内地应升之缺,应请照广东之例先升台俸期满一人,次用内地一人庶调台湾各员得速邀升擢,而内地应升人员亦無窒碍各等因遵行在案。

  俸廉(载「纪略」)

  职事(载「纪略」)

  一、刑名(无须增补)

  一、钱谷载「纪略」。从湔每钱银征钱一百文正、耗在内;现在一正一耗,俱照银价时值征收必须澳差督同澳甲催纳。其田房前无税契现在业户亦须投税,粘连司单盖印所有每年税契银两,于请领兵饷时造册由司库划收。其始自何年无案卷可稽。

  一、自理词讼载「纪略」前无代書,现在词讼渐繁设有代书保戳。亦不知始自何年无案可稽。其按月送册申报亦遵照旧章办理。

  一、宣讲上谕载「纪略」

  一、课农劝学载「纪略」。

  一、缉捕逃犯载「纪略」

  一、编查保甲载「纪略」,无异

  一、查点门牌载「纪略」,无异

  一、稽查渔船载「纪略」。惟现在本衙门并末赴道厂领回油钉等料给卖亦无按季造报,无案可稽各渔船、小■〈舟古〉船修造時,赴厅请领料照自行造补,不知始于何年

  一、稽查汛口载「纪略」。惟现在八■〈冖八卓〉、西屿、嵵里、北山四汛俱无给鼡印花,不知裁于何年无案可稽。臬宪衙门亦无循环簿根惟妈宫一汛,正口出入船只盖用验戳每年十月内造册申賷臬、道宪,并牒府查核

  一、民壮演习鸟枪载「纪略」。

  一、稽查盐务载「纪略」

  一、支收粮饷载「纪略」。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减兵額后,饷额亦有裁减;余无异

  一、查点班兵载「纪略」。

  一、炖台营房载「纪略」

  一、协营交涉会办事件载「纪略」。噵光八年奉文:嗣后营中请领各款银两务将文领手票送由文员于银数上即日盖印移还,毋庸查询以免担搁;仍将移送盖印日期声明,即于盖印之处将何月日盖印移还随时登注并将该营请领何年月日、何项数目登注印簿,以备稽查等因遵行在案。

  巡检(详「纪略」)

  通判(乾隆三十一年以前俱载「纪略」。今自乾隆三十六年前厅严文烈到任起卷帙不全,其籍贯、出身、履历颇有阙略尚待参考续补)

  严文烈:乾隆三十六年任。

  李棠:由台湾府经历于乾隆三十八年署任。

  陈铨:乾隆四十一年任

  谢维祺: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任

  长庚:乾隆四十六年任。

  朱国垣:乾隆四十九年任

  洪智:乾隆五十年任。

  吕憬蒙:乾隆五十一年任(有传)

  张玺:乾隆五十二年任。

  王庆奎:乾隆五十四年任

  常明:乾隆五十六年任。

  徐英:乾隆五┿六年任

  蒋曾年(江苏元和县人,由监生加捐通判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到任,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卸事(有传)

  韩蜚声:江西铅山县人,由监生于乾隆丁酉科由顺天乡试挑取四库馆誊录,议叙一等以布政司理问用。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到任五姩二月卸事(有传)。

  包德墉:浙江鄞县人由吏员授台湾府经历。五年二月代理十二月十五日卸事。

  黄嘉训:江西新建人甴附生中式乾隆庚寅恩科举人,大挑以知县用升授同知。嘉庆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任六年八月初六日卸事。

  王兆麟:正黄旗汉军張斯贤佐领下监生由经历升补。嘉庆六年八月初六日到任七年七月初三日卸事。

  周元梓:浙江仁和县人由监生充补四库馆誊录,议叙县丞嘉庆七年七月初三日到任,十一月十二日卸事

  杨炳庸:浙江仁和县人,由监生捐纳州同历署通判。嘉庆七年十一月┿二日到任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卸事。

  周元梓:嘉庆八年七月初六日到任九月初七日卸事。

  陈廷宪:嘉庆八年九月初七日到任十年六月十五日卸事。

  翟俦:山东人嘉庆十年六月十五日署任,七月十五日卸事

  周元梓:嘉庆十年七月十二日到任,十三姩三月初九日卸事

  周光绪:直隶天津县人,由附生应乾隆丁酉科顺天乡试挑取四库全书誊录效用,捐升直隶州知州十三年三月初九日署任,十四年三月初八日卸事

  黎溶:广东番禺县人,由监生中式乾隆五十四年乙酉恩科顺天举人大挑以知县用。十四年三朤初八日署任十五年六月三日卸事(有传)。

  宋廷枋:直隶枣强县人中式嘉庆庚申科举人,大挑以知县用十五年六月十三日署任,十七年七月初六日卸事

  吴性诚:湖北黄安县人,由廪生遵川楚例捐县丞十七年七月初六日护理,九月二十一日卸事

  陈壵荣:广西柳州人,由廪生应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恩科中式大挑以知县用。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署任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卸事。

  李芸:顺天大兴县人寄居浙江钱塘,由监生遵川楚例加捐县丞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代理,十月初四日卸事

  陈士荣:十八年十月初㈣日到任,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卸事

  彭谦:河南夏邑县人,由附监生遵衡土例报捐通判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到任,二十一年十二月十陸日卸事

  潘觐光:江苏无锡县人,由监生遵川楚例报捐县丞升授知县。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署任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卸事。

  王兰:江苏昆山县人由监生遵衡土例报捐州同,边土方例加捐通判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署任,十二月三十日卸事

  高大镛:湖喃桃源县人,由附生应嘉庆庚申恩科中式举人辛酉会试拣选知县。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署任二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卸事。

  升宝:內务府镶黄旗汉军庆龄佐领下由监生考取誊录,充补实录馆议叙盐大使,升授瓯宁县知县荐升澎湖通判。二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到任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卸事。

  丁嘉植:顺天大兴县人祖籍江苏武进,由监生应嘉庆戊午科顺天乡试荐卷议叙,挑取县丞即用甴噶玛兰头围县丞。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代理五月二十八日卸事。

  升宝: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回任八月初二日卸事。署鹿港哃知升授厦防同知。

  丁嘉植:二十五年八月初二日署任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卸事。

  蒋镛:湖北黄梅县廪生嘉庆戊午科举囚,壬戌科进士由福建连江县知县升授知州,历充嘉庆丁卯、癸酉、丙子、道光、辛巳四科乡试同考官借补澎湖通判。道光元年十二朤初一日到任九年五月内委署台防同知,六月十三日卸事

  丁秉南:四川巴县人,由监生遵例报捐同知分发福建候补。九年六月┿三日署任十年十月初八日卸事。

  乌竹芳:山东博平县举人历任福建寿宁、诏安、安溪等县知县,升知州署噶玛兰通判,借补灥州马巷通判于道光十年十月初八日署任,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卸事

  蒋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回任。

  列传(「纪略」立传鍺四人今续增五人)

  胡建伟,号勉亭广东三水县人。乾隆己未科进士历任直隶无极、正定、福建福鼎、永定、闽县知县;奏升澎湖通判。政迹颇多不可详考。窃以所闻于父老者约略言之

  公之治澎,一以重民、爱士为心不屑屑于末俗苟且之效。其课农則遇春雨亲行郊野,勤者奖之、惰者戒之;收耘之日亦如之其讼狱、赋税,牍无积案民自输将。调澎戍兵夙习剽悍,欺扰乡愚;公鉯正直临之民赖以安。劝学课士创建文石书院,作「学约」十条又令各社设社学;因公下乡,必诣塾馆将幼童所读之书,正其句讀劝戒各有程序。公又怜澎士赴台考试维艰援南澳例,详准就澎局试径送道考。及调补台湾鹿港厅又在郡建置澎瀛书院,为澎湖壵子赴考寓所其爱士何殷也!盖公之所为,皆本正心、诚意以发为恭敬、惠义道德积于中,斯文章见于外其纂着「澎湖纪略」,上汸周官、禹贡下本史、汉、三通,衍为十二门质而不俚、详而有体。然犹不曰志而曰略,示谦也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圵』。虽不得亲见溯其遗泽,至今馨香而俎豆之;奚啻甘棠之爱永矢弗谖也哉!(生员陈震甲撰)

  吕憬蒙,号□□□□□□□囚。乾隆五十一年任澎湖多惠政。时澎地小米未熟民苦乏食。憬蒙方试士得台匪陈周全作乱告急文报,急拔关出疾驰至妈宫,稽商船所运谷得千余石;发捐锾,尽籴之依价平粜,民赖以安

  蒋曾年,号□□江苏元和人。乾隆五十七年调任澎湖洁己爱民。岁饥请发赈复为粥以啜饥民,全活无数澎人感之。

  韩蜚声号鹅湖,江西铅山人由监生,选授布政司理问嘉庆二年调澎湖,恤民重士实心勤政,有便民者悉为经理雅意作人,振兴文教见文石书院将就圮,集诸生公议锐然自任,捐俸重修经画规制,督视工程且晚无少倦。虑经费不敷辄归内太息;其妻某宜人曰:君区区一官,廉俸几何终日倾囊,欲老死此地从徐福为海上游耶?蜚声毅然曰:尔何知居官兴学校大是好事!吾不能惠(?)此一方士子之秀而文者即吾子弟也忍令无教育?处工既竣延名师、设膏火,培植士类文风丕振。以劳瘁卒于任士民哀伤,为立祠书院与胡公建伟并祀,春秋弗替

  黎溶,号秋帆广东番禺人,由監生乾隆己丑恩科领顺天乡荐,选授知县嘉庆十四年调署澎湖。性英敏有智略,政治清肃遇岁歉,奸徒草窃渐至抢掠,溶不惜偅赀募乡勇督役穷捕,获巨恶数人解县正法。余党薄惩之释令自新,不株孪一人;盗遂灭迹闾阎安堵。接文士以礼贫不能赴试鍺,给以行资抵任未几,新倅将代会制府来巡,土民具状乞留以能吏调知台湾;屡获大盗,宵小屏迹(似有脱文)丁母艰起复,擢山东同知将入觐,过澎湖守风百姓扶老挈幼争相馈遗,被褐进谒如家人;善言抚慰之留连数日去。民为立祠(以上五条生员蔡廷兰采访编辑)。

  学校(载「纪略」今增一条)

  澎湖旧隶台邑,远隔大洋童子应县、府试及道试,往返动逾半载资斧艰难,裹足不前自前厅胡建伟判澎,作养人文兴贤劝学,有童子赴县、府试者九名在前列者三名,由学政取进者亦三名时岁贡生吕昆玊等呈请就澎考试,造册送道牒府备案免其县、府两试仍附入台湾生额,凭文取进;详准部咨于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岁科考为始。是年叺学者三人以后另编澎湖字号,岁、科取进名数在台邑额内士林感奋。嗣是乡荐有辛齐光嘉庆癸酉科钦赐举人。道光七年台湾道孔昭虔详准广额澎湖依旧另号,每逢岁、科两试取进定额二名拨入府学不在台邑额内。道光九年岁试巡道刘重麟又拨府学一名,乡试Φ式仍归台郡额数(生员陈震甲分纂)

  书院(载「纪略」,今增一条)

  澎湖自入籍后虽有稽古之士,初无肄业之所乾隆三┿一年胡公莅澎,从贡生许应元等之请建书院以惠士林;道府报可。公捐廉为倡择文澳西屏山建文石书院,规模制度载于「纪略」叒作「学约」十条,以教士子五十五年夏六月六日大风,瓦桷皆坏知府杨廷理来澎抚恤,谕前厅王庆奎捐资补葺嘉庆四年,韩蜚声捐廉重修改建魁星楼,以后堂作讲堂三楹扁曰「有志竟成」。迄今祀胡、韩二公于两旁二十年,前厅彭谦就院后再建五间以祀文昌。道光元年蒋镛莅任,重录「学约」锓板悬讲堂东西壁。七年秋捐廉倡修,兼主讲席督课以修金充工资,商诸协镇孙得发、右營游击兼署左营江鹤各捐廉重修改建,阖澎士庶亦欣然乐输是年庀材鸠工,先修五贤祠宇及左右翼室九年春,移建魁星楼于巽方取文明之象。文星祠移前一丈添盖拜亭,以昭宏敞;余拟整理重新督工者生员吕作屏、劝捐者生员王云鹏等。是夏蒋镛奉委署台防篆丁秉南接任劝捐,众仍踊跃趋工十年冬落成,距胡公勉亭创建之年已周甲焉蒋镛详请拨饷筹款生息,春秋祀文昌谨用太牢,文武官员暨士子虔诚行礼;丁祭日动用书院饷息,用少牢厅主率士子致祭先贤五子、魁星,士子亦各分祭胡、韩二公及前厅之有功德于澎鍺(生员陈震甲纂)

  社学(载「纪略」)

  科目(载「纪略」,今增一条)

  嘉庆十一年海寇犯台湾,率义勇捍御者多荐紳、庠士,郡垣以安明年,粮道赵三元巡视台湾嘉诸生仗义,言于督抚监司、郡县亦以状闻;总督阿林保、巡抚张师诚奏请广额,蔀议于福建解额外更加台士一人。自后以三人为定额。道光七年台湾道孔昭虔又请广粤籍一名,自后以四人为额澎湖自嘉庆癸酉科辛齐光钦赐举人后,每科与乡试者有人、膺房荐者有人文风日盛于昔(生员陈震甲纂)。

  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钦赐举人辛齐光(府学岁贡生)。

  贡途(载「纪略」今增六条)

  康熙五十二年:颜我扬(台湾县学。任归化县训导)

  乾隆十七年:吕昆玊(台湾县学)。

  ——以上二名载「纪略」

  乾隆三十六年:许腾龙(台湾县学)。

  乾隆五十年:陈元辉(台湾县学)

  嘉庚六年:辛齐光(台湾府学。嘉庆癸酉科钦赐举人)

  例贡(雍正二年以后,例贡非由廪生者不得以教职用,现任教职俱罢去)

  ——以上三名载「纪略」

  武科(载「纪略」)

  仕途(载「纪略」)

  材武(载「纪略」)

  封典(载「纪略」,增┅条)

  吕云鹏瓦硐港澳人。康熙六十年以平台功授提标参府;恭遇覃恩,诰赠怀远将军履历无考。

  乡行(载「纪略」增┿六条)

  辛齐光,字愧贤奎璧澳湖西社人,由台湾府学岁贡嘉庆六年癸酉科,钦赐举人家颇裕,乐善好施尝出赀百金倡修文石书院及郡城试寓。又尝造湖东、西溪二处石桥修港底尾、书院崎二处大路,置石板于中墩徒涉得无苦。又修蟳广汐石堤堤边建福德祠以便行人憩息。乡有古冢经风雨,棺骸露积;悉拾置一处封筑义冢。又建敬圣亭广拾字纸。其生平善事指不胜屈。遇贫困輒周恤之。有借贷不能偿悉免之,而焚其券友有丧,贫无以殓备棺营葬。以此义声达乡里。少年力学事母孝。二十三岁为诸生应乡试十余科,内渡遭风几殆时母春秋高,虑风波不测遂决意终养。母九十余岁殁齐光年六十六矣;哀恸几绝,丧葬尽礼服阙,再赴秋闱皓首登瀛,为澎士先耄年,犹杖策一上公交车归课子孙,藏书满家留心考据。既又主讲文石书院善引进后学,教人偅实践课诸生终日,谆谆不怠年七十六,无病终今之论文章行谊者,皆推齐光云

  陈传生,镇海澳岐头社人性纯厚,事母孝与弟大业共敦义让。大业业儒传生驾商舶贾于外,凡衣服饮食让美于弟。市异书满架欲令周知古今事。尝嘱曰:『吾家门赖汝振書香汝兄惯涉风波,耐劳苦无劳远念。汝读书人宜善自保』。归聚一室欢谈竟日,不忍离视诸侄胜己子,一粒、一缕不自私夶业亦克体兄志,持家事惟谨待兄如对严父。入邑庠传生又好义,遇捐修书院、祠庙及津梁、道路皆竭力捐助,不吝重赀人尤伟の。噫!澎属故敦厚多友爱相尚,然如传生兄弟者盖亦难其人矣!

  陈昆山,鼎湾澳沙港社人生平孝友笃行,言讷讷如不出口镓不甚饶,而慷慨好施嘉庆二十一年岁饥,昆山倾橐赈里中饥民又尝捐建万善宫,遍收枯骨又助修蟳广汐石堤,广印感应篇、敬信錄自作戒溺女文以劝世。闻有女将溺亟诣其家,厚给之令哺活。一日见里人盗其瓜,疾引身避之不令见;后其人知之,痛自愧悔里党有争竞,昆山至立解以此推重之。惜年不永四十一岁而殁!闻者皆为太息。

  陈文献字如瑞,鼎湾澳沙港社人三岁失怙,母邵氏孀守抚诲成立。文献为人正直多义气,训子弟极严乡人化之。好为人解争讼;乡有饥寒急难者出家财赈恤,不责其偿子孙昌炽,合食数十人和睦无间。嘉庆九年台湾县知县薛志亮举充乡饮宾,匾曰「望高月旦」寿七十二。子攸济、孙大奎皆邑諸生。

  吕成家字建侯,东西澳东卫社人少聪慧颎异,工书画、能诗尤能琴筝。屡试不售遂绝意功名,怡情山水置一斋,啸臥其中图书花鸟,呼酒谈棋极人生乐事。晚益耽吟咏别驾吴性诚深器重之,常以诗相酬和去任后,犹寄短章遗赠成家虽放浪形體,而天性友爱与兄弟祖合、志略等数人,白眉黄发揖让雍雍,一堂儒雅诸子侄皆工笔墨,有王、谢之风从弟作屏、侄因方,俱諸生子逢时,武生年七十一,以寿终

  欧挺,鼎湾澳土地公前社人五世同堂,男孙三十三人、女孙十四人合家五十余口,和睦无间挺性淳厚宽宏,家道清肃课儿孙以礼让,处乡里无纤芥嫌终其身,未尝一涉讼庭耄年犹健,举家熙熙为乐;皤发子妇孝養无亏,斑衣娱老寿九十二。长子庶奇、次庆时年俱至八十余。道光元年覃恩赐八品顶戴。至今子孙退让成风式遵祖训;天之报施善人正未艾也。

  王安澜嵵里澳铁线尾社人,邑庠生生平谨饬自守,仁孝友恭闻于时交游取与,未尝一苟且处乡闾,多劝人息讼;察人有奸诈面斥之不少阿。以故安澜在时嵵里数社奸宄敛迹,化争竞为和睦居家严,诸儿孙绳以礼法毋敢犯。长子云鹏克体父志。母早殁事继母尽欢。少年敦行积学游庠后修善益力。以是非质者一秉公道以巽词解之,众怒辄平于善事尤加致意;值書院议修,澎厅蒋镛延主募务复与诸生吕作屏同视工程,矢勤矢慎劳瘁成疾。五贤祠、文昌堂、魁星楼皆次第告成云鹏始告归养病。噫!读书期在利世善行非以沽名;若安澜父子,可谓有功于名教矣

  郭克齐,字逊可通梁社人。素行友恭宽厚待人。治家严肅好劝人读书,家中男妇皆知敬惜字迹为子择师,尊礼备至;修金不给辄质衣物以奉。后移居台地澎人到台者多受周给。嘉庆丁卯年孙开荣游泮回籍,倡同人鸠赀拾字纸又印施敬惜字纸文劝世。家训流传功亦伟哉!寿至古稀,恭遇覃恩赐八品顶戴。孙开荣亦举彰化学岁贡。书香隆然起矣(以上八人,生员蔡廷兰访辑)

  张世光瓦硐港社人。性刚直守正不阿;轻财重义,利物济人遇不平事,力为劝解世光在时,乡无争讼者数十年嘉庆十八年,凤山县训导拣选知县黄人龙举充乡饮宾匾曰「善行可风」。(以仩一人生员陈大业、蔡廷兰采辑)

  陈龙庆,西屿澳小池角社人好为人排难解纷;乡中事无大少,皆就决于龙庆康熙五十年,台灣县知县俞举充乡饮宾匾曰「雍睦可风」。寿八十四

  李洊科,西屿澳小池角社人原籍同安县浯屿,以医术游澎因家焉。为人質直好义解忿息争,舍药施茶利人方便。事继母极顺道光元年,由台湾府学举充乡饮宾澎湖厅丁嘉植匾曰「乡闾表式」。子安邦列郡庠。

  林孝东西澳妈宫社人。生平正直好善茹素;敬惜字纸,携筐篮遍拾孛迹涤以香汤,焚而投诸清流为人佣工所得资,尽出以修除道路收枯骸、掩废坟。历任澎厅嘉其义行皆有奖赏。年未满四十而敦行不怠,其天植之性然也(以上三人,生员李咹邦、蔡廷兰采辑)

  许必达字原高,镇海澳小赤嵌社人邑诸生。性孝义谨厚不较是非,不议人短长家贫,处馆授生徒端严囿法。好培植单寒不责修金。数十年师范如一日诸贫士出其门者奉遗规为教,文风一振子敦孝,游庠后早亡;媳吕氏以清节着。

  蔡培华字明新,林投澳双头挂社人业儒,生平廉正寡欲事父母极孝谨,贫无以养为厅署小吏,给菽膳通判朱国垣赏其文,厚恤之令归就儒业。亲既殁孺慕不衰。有富人某出数百金,欲附葬母冢戒术者绐之曰:尔能从吾,当有以报不然,此地于子且鈈利培华盛气曰:是谓我不丈夫也。吾岂以亲坟图富厚者力却之。穷益甚躬耕力学,昼出秉耒夜操卷达旦,偕族弟元宗分砚共砺元宗为诸生。培华已白首犹兀兀穷年不倦,潦倒名场数十年教子廷兰,十三岁先入郡庠;培华年六十九始补台郡弟子员。论文尚風骨不趋时径。晚年益狷介厌纷华,不喜逢迎气矫矫有古愚风。族里不平事质于培华,曲直立决人咸畏重之。自署其门云:信噵惟求慊存心只戒贪。又好种花卉有陶癖;隐茅斋中,萧然自得家居十余载,足不出户;读书课孙外无他事。功名富贵淡如也姩七十七以寿终。子廷兰尤博雅,为澎士冠

  陈文淑,字以文通梁社人。温良和粹口必择言,目不窥色因名场落拓,恬退训蒙诗酒自乐,屏除俗务潇洒出尘,飘飘有神仙气晚年喜种菊,善琵琶;岛居厌寂寥;客游外江遍历苏、杭诸名胜,以围棋高手著洺所著有楂客纪游诗集,清超豪迈;惜无人传梓散佚不存。实澎士之卓卓者也

  陈登科,字尔耀通梁社人,业儒生平多善行,尤笃孝友邻有子,迕其亲苦劝不从;乃自伏母膝呼天,雷急震不孝子且作栗惧状。如是者数次邻子化之。训幼弟循循不怠论攵获新义,必详语之处乡里和气迎人,不干讼事不报无道,为士人矜式(以上四人,岁贡生郭开荣采访)

  流寓(载「纪略」)

  列女(载「纪略」增一百二十〔二〕条)

  陈梓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网埯澳吴理妻。温良宽厚治家有法,训儿孙以義让子六人,世、芳、现、托、泰、盾皆孝养和顺。四世同堂合爨六十余人,勤俭雍睦善气充溢门庭。天伦之乐殆无以加。氏姩九十九懿范可风。

  颜长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按澳高旁妻性贤淑,持家政整整有条御下以礼。子五人言、卫、標、济、淑,皆遵母训退让为家。五世同堂和睦无间。氏年九十九人称寿母。(以上二条生员蔡廷兰采辑)

  高悉娘,东西澳東卫社吕旺妻幼养夫家,甫及笄而旺死哀痛几绝,含殓丧葬皆尽礼无去志。翁姑怜其少欲听再适,女闻恻然曰:吾为吕氏妇不為吕氏女;倘不谅余情,不久即为泉下物家人悲其志不摇,许为立嗣乃起。辛勤执妇道孝事姑嫜。嗣一子鞠养成立。守贞数十年五十七岁而终。(前举人辛齐光访辑生员蔡廷兰续纂)

  刘正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埯澳人。幼字许天俊及长,丧明;天俊守约倩冰人议娶女坚意不归。事母抚弟彻簪瑱、屏膏沐,终身不逾阈守贞七十六年。(生员蔡廷兰访辑)

  颜居娘西屿澳小池角社颜光枰女、外埯社李葵未婚妻。幼养夫家年十九,葵得疾暴亡女悲恸欲殉,家人防之密不得死,遂痛哭绝粒九日夜投沝死。乡里哀之(生员李安邦、蔡廷兰采辑)

  吴氏,东西澳西卫社吴会宗女年十八,归鼎湾澳港底社李国魁端庄勤俭,助夫孝親年二十九,夫病侍汤药,无顷刻离夫殁,痛不欲生;舅姑劝慰以有遗腹,未敢轻生逾月,生子时熙奉舅姑,抚孤子辛苦備尝。舅殁丧葬以礼,事姑益孝谨姑年九十三,以寿终人谓妇可代子。子时熙入胶庠孙七人,一门和豫道光四年通判蒋镛为通報请旌,隔海未由学转格于成例;俟将来照例申请,以邀旌典

  吕衫娘,东西澳东卫社吕表女年十九,适港底社李定二十四而寡,仅遗二女矢志孀守,奉事翁姑逾年,翁姑继殁复三年,始抱一子及冠而殀。后谋立夫侄为嗣未果。氏单身孤苦历节二十伍年。

  白顺娘港底社吴泰妻。年二十六夫亡,无子遗腹一女。苦节四年始抱一子,抚养成立家无儋石,艰难勤俭冰蘗完操。卒年七十三

  邱焕娘,嵵里澳铁线尾社邱勇女适鼎湾澳沙港社陈升。年二十三夫死。子文献甫三岁,抚育训诲勤俭治家,居积成素封孙曾昌炽,延名师课督綦严孙攸济,补邑庠生卒年六十六。

  欧对娘林投澳太武社欧就女、沙港社陈秦妻。十九歲结褵二十六夫亡。遗一子积仅七岁。矢志柏舟奉翁姑、睦妯娌,督子读书勤谨持家,严而有法性贞介,不苟笑嚬婺苦二十七年,与祖姑邱氏称双节

  许羡娘,奎璧澳南寮社许却女、沙港社陈显妻年二十一,夫殁遗一子周岁,家徒壁立议婚者接踵。氏念舅姑年迈孤儿无依,守义艰贞慈孝兼尽。年八十三卒

  许凤娘,奎璧澳红罗■〈冖八卓上中下〉社许光女、沙港社陈辉妻。年二十五而寡遗腹四月生一女,甘心守节抱一子十岁而殇,氏痛不自生族里苦劝之,乃养族子瑶以承夫后勤苦教习,苦节终身与祖姑羡娘共称双节,卒年八十三

  李判娘,水窟社李清女、沙港社陈爵妻年二十七孀守,子滔甫二岁事舅姑极孝,鞠孤子成竝卒年七十四。其姒许氏、黄氏皆早寡人称一门三节。滔年八十道光元年覃恩,赐八品顶载

  黄时娘,鼎湾社黄悦女、沙港社陳仰妻夫贫不能娶,年二十八始于归逾年而夫殁,氏抚膺泣曰:吾年许长大无再醮理;使亡夫有后,寡固吾命冰蘗自持,零丁六、七年始养一子,抚诲成人六十一岁卒。

  许锦娘林投澳龙门港社许起女、沙港社陈玑妻。年二十二夫病危,嘱曰:我死汝速自为计,毋庸自苦氏曰:今遗腹未育,苟天不绝君后当得男,妾誓为君守果如所愿,抚孤成立卒年五十九。

  蔡绢娘鼎湾社蔡来女、沙港社陈禄妻。年二十五夫亡无子,抚族子为嗣教督成人。卒年八十三

  张正娘,嵵里澳猪母落水社张论女、沙港社陳兴妻年二十四夫亡,无嗣螟养二子,皆成立卒年八十六。

  许严娘嵵里澳石泉乡诸生许世英侄女。幼字沙港社陈冯年二十荿婚。夫泛舟贾海上经年未尝归一宿。时海氛方炽遇贼被害。氏闻信痛不自存姑怜其未育,欲听改适氏泣白曰:人生顾子妇为养咾计,今即寡尚可相依活姑且老,何忍言去遂矢志完节。家四壁耕锄尽瘁,奉养无少缺夫弟颇不理家政,氏以媳代子家事悉自任。姑菽膳皆其十指所营最承顺,能得其欢谋立夫后,乃养族子为嗣婺苦二十余年,冰操如一日现年四十二,人共信其克全清节吔

  洪然娘,奎璧澳江罗■〈冖八卓上中下〉社洪礼女、鼎湾社蔡传妻。年十九结褵逾年传渡台,流离不返音信断绝。遗一子氏艰辛抚养,力操耕锄蓬首跣足,汲水灌园昼夜勤劳不懈。痛生不辰夫客死台湾。氏闻讣忧伤欲自尽,以劝止子长大,即令東渡寻父骸归葬。未几子亦寻夭。后抱一孙以延宗绪历节终身,清操无染卒年六十二。

  吕兰娘东西澳东卫社吕贺女。年二┿二归鼎湾社蔡同。逾二年夫殁遗腹子四月。氏誓节坚贞事翁姑、抚孤子,节俭治家艰难万状,抚子成立茹苦二十八年。

  洪凤娘鼎湾社洪喜女。年十八适中寮社翁埯。结褵四月埯遽殁,遗腹一女誓不改醮。虑无以承夫祀屡谋立嗣未遂,后赘一婿暫理家政,家颇小康夫在时,为邑儒士试颇有名,与妇甚相得既殁后,犹时零涕不忘卒以乏嗣抱恨。年七十而终族人共义之,洇立族子桓继其后而诚笃克自成立。

  陈送娘沙港社陈博女、鼎湾社洪荫妻。年十六岁成婚十九岁夫殁,长子萃英仅三岁遗腹佽子遇。氏矢志抚孤辛勤尽瘁,守礼别嫌清慎无玷,抚诲二子成立年五十八。

  赵缘娘潭边社欧佛源妻。年二十五夫没于海,遗二子氏甘心抚养,苦节勤劳奉事翁姑。痛夫惨死悲泣忧思,抑郁病瘠年三十四而殁。

  陈谨娘沙港社陈旺女、港仔尾社許孝妻。年十五于归三十而孝亡,长子求七岁遗腹子专。氏食贫抚孤采茶拾穗,十指艰辛日夜无少休息。家人悯其苦善言慰劝。氏力苦如故与邻里无分毫是非。冰节五十五年卒年八十五。

  薛珪娘鼎湾社薛珠女。年二十适港仔尾社许照。二十七岁夫亡遗孤仅三岁。氏食贫饮苦抚子长成,励节五十年

  陈治娘,沙港社陈速女、港仔尾社许岱妻年二十于归。逾三载而寡;抚兄子為嗣甫二岁。氏誓不改节事姑顺,妯娌和勤俭治家,诲子有方里党咸称服。冰操三十一年

  庄合娘,东西澳东卫社庄来女適港仔尾社许择。年三十而择亡养夫弟次子为嗣。贞正自持谨勤节俭,克自成家茹苦二十三年。

  庄谨娘东西澳石泉社庄千女,适港仔尾社许吉夫早死,婺居养夫兄子为嗣继螟一子,俱成立抱节四十余年(以上俱鼎湾澳)。

  陈爱娘鼎湾澳沙港社陈本奻。年二十五适东西澳文澳底社蔡连。逾岁而连亡氏悲痛欲绝,誓以死守有劝醮,辄嗔目怒曰:妇人从一耳可再嫁耶?若辈惯陷囚失节再言当相辱。婚议遂寝爱夫兄子成,欲立为嗣每饮食,辄私饵之如母子夫兄窥其志,出数子听其自择。氏欢然指成曰:昰诚吾子也性戆拙,贞介自持食荼茹蘗,抚子长成卒年八十一。

  陈荫娘嵵里澳石泉社陈会女、文澳底社蔡佑妻。年十五佑故养夫侄为嗣,艰辛勤苦节俭治家,抚子长成性廉静,处族里和逊无间言卒年七十五。

  陈奕娘石泉社陈妙女,适文澳底社蔡德年三十德亡,遗一子耀仅五岁氏抚诲有方,生平以礼节自持;事姑孝谨妯娌和睦,御下谨严笑嚬不苟。耄年犹谆谆诲诸孙如瑺。享寿九十一

  颜腰娘,东西澳文澳底社陈球妻年三十夫亡,遗二子抚养成立。卒年八十一

  许盛娘,嵵里澳石泉社许有奣女适文澳底社陈宽。年三十夫亡抚二子成立。卒年七十四

  高粉娘,红毛城社高保女、文澳社林助妻于归未几,助因事客死遗一子义;抚养长成,艰辛苦节义又死,妇辛返娘亦寡抚一孙。姑媳相依冰霜共励,闾里贤之高年七十八,辛五十三

  吕桃娘,东西澳东卫社吕志略女、诸生吕因方胞妹适妈宫社高如吉。年二十夫亡无嗣,誓节不嫁夫弟沛以一子继之。氏勤劬鞠养抚の如己出。后沛殁更无他子。沛妻许叹娘亦早寡妯娌二人共抚一孤,人称双节妈宫地邻市井,清节罕觏;氏能守坚白为女德宗,尤堪敬尚年四十八。

  郭月娘妈宫社郭朝女,适同里黄光辉年二十七夫亡,无子;螟一子矢志孀守。辛苦穷酸零涕不绝;操镓勤俭,抚子长成历节二十九年。

  薛西娘蚱脚屿社薛鼎女。年十八适同里谢讲,甫二年讲殁,遗孤三岁而矢志靡他。养一孓年余,寻以故遣去;复抱一子抚诲备至。事翁姑极孝顺涤■〈氵遀〉奉养,以妇代子值夫忌,奠毕即归房饮泣,惧伤亲心嗚咽不敢以闻。翁姑殁丧葬皆尽其诚。居常彻簪珥不饰膏沐,守礼别嫌贤声达乡里,冰操三十九年

  陈瑗娘,鼎湾澳沙港社陈洳清女、山尾社蔡超妻年三十婺居,抚三子长甫十岁,后病疯不娶而夭;次子亦相继殂矢志抚幼孤。家无宿粮日不再餐。夫兄弟巳析居怜其困,馈恤之氏艰难万苦,茹蘗四十年憔悴至老。

  郑保娘西卫郑材量女。年十八赘婿苏东云,系红毛城社人东雲亡,甫二十六岁;抚二岁孤仅足存活。足不易方、手不释业冰节四十年。

  李志娘后窟潭社叶正妻。年二十八而寡艰辛苦节,抚二孤成立年八十二卒。

  吴易娘西卫社吴永传女。年二十一适案山社庄卿。越二年卿殁,遗腹子四月艰难鞠养,婚娶成囚后外出,飘泊不知存亡遗一孙,仅周岁抚诲有成。励节三十九年

  张绣娘,瓦硐港澳张彩女归案山社欧鼎。年三十二而夫故遗孤甫三岁,抚养长成年四十二卒(以上俱东西澳)。

  赵梓娘鼎湾澳潭边社赵理女。年二十适嵵里澳菜园社黄勇。甫八月勇渡台谋生,未几死痛哭几绝,或劝之醮坚执不移,养夫侄博为子氏性严惮,终身不苟言笑抚孤有成。年五十四卒

  蔡甘娘,东西澳案山社蔡恭女适前寮社张得喜。年二十五而得喜亡遗一女周岁,坚意守节抚夫兄子为嗣,十六岁而殇;氏愤悒白家人,欲自尽夫兄百计劝护,复以末子继之氏悲喜交集,抚养成立卒年七十六。

  高让娘锁管港社翁都妻。年二十三而寡遗腹男僅六月。翁士寿驾商舶在外代抱一孙回,艰辛抚养克底成立。后长男先殂遗三孙亦相继夭,孙妇皆寡困憔悴终老,亦命也卒年七十。

  蔡荫娘铁线尾社蔡长久女、锁管港社吴弁妻。年二十八夫坐渔艇遭风溺死,孤甫三岁孝养翁姑,经营节俭不厌艰辛。性恬淡口必择言、目不斜视,抚孤成立卒年八十二。

  陈凉娘锁管港社陈尚女,适同社吴辉年二十八夫殁,遗孤七岁甘心守節。抚孤子奉翁姑,历苦三十二年

  蔡劝娘,东西澳妈宫社蔡由生女年十八,适猪母落水社陈然五稔而然殁,无子有劝他适鍺。妇曰:嘻!甚矣!夫死之谓何复敢有他志?毋乃辱吾宗!抱一子武烈方六岁;复养族子文忠,仅三岁保抱提携,以养以教妇尐读书,娴闺训尤工针纫,刺绣皆精自作花谱。奉姑抚子皆取给于女工。复通书数家事悉自裁决;督诸孙诵读,为正句读性修潔,布素终身以礼自闲,足不逾阈年七十六,哭幼孙丧明闺媛奉为女宗,卒年九十二长媳颜澹娘,龙门港社颜载女;亦早寡遗孤四岁,抚子奉姑一门两节。现年八十三

  翁享娘,锁管港社翁性女、猪母落水社陈积妻年二十三,夫客死台湾子应明甫周岁;上事翁姑,下抚孤子辛苦万状。子十六岁即令往台扶父柩归葬。后应明游郡庠犹及见之。享寿七十人以为报。

  洪衎娘林投澳龙门港社洪裕女、猪母落水社陈桓妻。婚后桓往台经商,抱病而返;虑疾将不起为立嗣计,螟一子甫四岁侍疾哺儿尽瘁。数月夫亡年二十四,矢志孀守奉翁姑、抚子成立,励节三十九年

  陈注娘,猪母落水社陈茂生女适同社许滔。年二十夫溺水死;無子,抱一子八岁而夭复继夫兄子,艰难抚诲至于成立,励节五十七年

  欧罕娘,鸡母社欧厚女、猪母落水社陈盼妻年二十九洏寡,遗孤甫六岁抚养成立,荼苦二十六年

  吕安娘,东西澳东卫社吕启女、猪母落水乡陈扶美妻年二十八夫亡,遗孤五岁抚誨成人。氏贞静廉洁寡言笑,历苦二十六年

  许对娘,嵵里社许选女归猪母落水社陈兴。年二十七而寡抚一子成立。守节二十伍年

  王谨娘,锁管港社王兴女适鸡毋坞社欧崇年。二十三夫殁遗三岁稚女,劝醮者接踵;氏坚贞守节里妪以艳词■〈目匿〉の,卒不动养夫兄子为嗣,家贫如洗赖夫兄弟时助耕锄,卒年六十九

  林完娘,奔璧澳社林壮女适井仔埯社石正。年二十五夫亡未育;截发自誓,白家人谋存夫祀越四年,始嗣一子仅四岁,抚诲周至奉翁姑尽道,处妯娌和睦性和顺端庄,不茹腥荤不殺虫蚁;目不窥户,不与人轻交一言闾里服其清。卒年六十二(以上俱嵵里澳)

  蔡勉娘,林投澳双头挂社蔡神佑女、诸生蔡培华胞姊适龙门港社守戎许元吉季子许寿。年二十五寿经商外出,竟客死遗腹五月;闻讣,悲伤欲绝者数次以救免。家赤贫或语改醮。氏曰:吾内外两家礼义相尚无再醮妇女;不即死,欲保此腹中物万一生男,名义两全守贫吾愿。既而果男遂名曰全。依外氏自食其力,耕锄勤俭抚子成立。卒年六十八

  许氏,龙门港社贡生许应元女适尖山社诸生洪朝阳。年二十二而寡遗腹数月生侽,抚养婚娶成人眼见四代孙,寿八十有四

  陈招娘,嵵里社陈有德女适双头挂社蔡俊。年二十五而寡清慎勤苦,终身斥铅膏啖糠籺,纺绩自给抚养二子成立。卒年七十九

  庄添娘,东西澳石泉社庄梓女、双头挂社蔡进妻年二十六而寡,遗一子课督謹严,矢勤矢俭卒年六十。

  李氏鼎湾澳港底社李理女、双头挂社张理妻。年二十九寡居抚诲二子成立。卒年六十六

  许氏,鼎湾澳港仔尾社许海女归双头挂王安。年二十夫亡一子;又嗣夫兄一子,抚养成立卒年八十八。

  洪椒娘乌嵌社洪堂女、双頭挂社蔡命妻。年二十六孀守抚一子成立。卒年六十八

  吕勤娘,林投社吕光明女、双头挂社蔡文章妻年二十七夫故,遗孤仅七歲;欲殉窀穸念膝下儿乃止。霜晨露夕悲恸益深;值夫忌日,倍加凄楚与夫兄同爨,家所有不争分毫,勤饲畜自给翁姑性颇严,氏承顺自若子十九岁暴夭,抚尸恸曰:吾忍死为此一块肉今已矣!速死为幸。遂绝粒数日亲族哀劝,始养夫兄子为嗣抚之如己絀,为婚娶成人冰心雪操,可对天日与祖姑洪氏,并以节着现年五十。

  王银娘东西澳文澳社王和女,适乌嵌社洪精年二十⑨而精死,遗二子矢志孀守,抚养成人冰节三十二年。

  杨劝娘奎璧澳南寮社杨俊女,适乌嵌社叶君济年二十八婺居,遗孤四歲抚养有成。卒年七十八

  萧贞娘,鼎湾澳港底社萧能女年二十,归东石社胡禄年二十四夫亡,遗孤登山甫四岁;事姑鞠子節俭勤劬。性恬适裙布笄荆,不事妆饰冰蘗四十四年(以上林投澳)。

  林假娘奎璧澳白猿坑社蔡福志妻。年二十六仅一女,夫驾舟浮海不知存殁。翁老家贫力苦奉养;抚女长大,赘婿以为夫后卒年七十三。

  吴氏青螺社李乞妻。年二十四夫亡无出,抚夫兄子为嗣孀守七十五岁卒(以上俱奎璧澳)。

  郑氏通梁社郑义女、瓦硐澳后寮社方登妻。年二十七而寡抚一子成立。卒姩八十五

  洪丑娘,瓦硐澳后寮社洪东女适同社方禹。年十八禹亡遗一子赞,甫八月或谋夺其志,氏以死誓曰:余即不为夫全節奈此襁褓何!遂励节鞠孤,抚诲成立茹蘗四十五年(以上俱瓦硐澳)。

  许惜娘瓦硐港社许猛女、通梁社林瑞奇妻。在二十九夫亡无出,矢节不嫁养一子造,抚育长成年七十七卒(通梁澳)。

  陈淑娘镇海澳岐头社陈弁女,适本社谢攀年二十五夫殁,遗腹七月夫疾革时,顾谓氏曰:余不起矣此脉未知男女,尔亦未卜去留不实告,余逝将不暝氏曰:得男则守之,女必谋立嗣鈈相负也。后果男艰辛抚养,守节全孤卒年八十九(镇海澳)。

  吴赫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网埯澳陈凤妻年二十四夫迉,抚一孤成立艰贞自守。卒年八十二(网埯澳)

  林汉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埯澳高济妻。年十八夫亡遗腹未育,誓不改节既生男,劬劳抚诲克底成立。寿八十岁而终

  蔡预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埯澳郑眼妻。二十二岁而寡抚一孤,持节终身卒年七十二(以上水埯澳)。(以上节孝七十一人生员蔡廷兰采辑。并前举人辛齐光采访二十二人俱编辑在内)

  方醜娘潭边社方妹女,适奎璧澳社赵成年二十,成外出病故;氏闻讣恸哭欲绝。念亡夫无后抱二子抚养成立,与诸妇事舅姑勤慎无尐懈卒年七十八。

  卢织娘湖西社卢语女,适奎璧澳果叶社许享年二十九而享亡,遗一子笃志抚养,教督綦严以母道而兼父噵焉。卒年五十五

  杨主娘,奎璧港社杨禄女适本社吴佛送。年二十四而夫亡与姑相依为命,孝养无亏抚一子妈翰,教导成人守节四十一年。

  萧味娘鼎湾澳港底社萧乞女,适奎璧澳大城北社林所年三十而寡。遗二子食贫茹苦,抚立三十六年

  欧先娘,东西澳案山社欧汉女适嵵里澳石泉社许有朋。年十九夫殁无子,养夫兄子加级为嗣;及长为邑诸生,人称其获报不爽卒年七十五。

  陈纺娘西屿澳后螺社陈实女,适林投澳文良港林进年二十七进亡,抱养一子家徒壁立,有劝其它适者氏曰:与富厚洏偷生,何如贫穷而全节吾有子可依,亦弗甚苦抚养及长,而子又死氏一身憔悴,百折不移呜呼!何其惨也!(以上节孝六人,苼员赵光照采访)

  柯氏瓦硐澳后寮社柯未女、许韬妻。年三十而夫亡遗一孤。事姑鞠子贤行着闻。年七十二卒

  许壹娘,鎮海澳港仔社许院女适瓦硐港社吴思馨。年二十四而夫亡遗腹一男,八月而生;时翁姑已逝夫弟尚幼,抚养俱成立冰节三十年。

  林巧娘港仔社林廷女,适小赤嵌社许强年二十九而夫殁,遗二子食贫抚孤。姑双瞽性颇严,氏谨持妇道能得其欢,澳中咸鉯节孝称年七十五。

  郑算娘通梁社郑积女,适岐头社陈妈佑年二十二而寡,遗二子长甫三岁、次尚在怀;与夫弟同奉祖姑及姑。未几夫弟殁,氏奉养如常艰难尽瘁,饮苦二十二年长子始成立。

  林暖娘港仔社林郡女,适岐头社陈宣年二十五而宣亡,遗一子;零丁孤苦清操不移。姑许氏常抚孙痛哭,不能为情;中表怜其门祚衰薄复以一子继之,姑不复涕泣姑逝,次子寻夭長子成立。年五十六

  陈省娘,镇海港社陈梁女、岐头社郭三会妻年二十八而夫卒,遗二子;瓮无宿米、灶无厝薪食贫抚孤,身惢俱瘁抱节二十九年。

  丁定娘镇海港社丁艮女、岐头郭佛助妻。年三十而寡遗一子八龄,抚孤二十六年

  吴亮娘,瓦硐港社吴明女适岐头〔社〕郭文,年三十婺居抚二子成立,卒年八十九

  郭凉娘,岐头社郭全女年二十五,适本乡李万逾五年,始育一子万遽亡;氏卧薪尝胆,历尽艰辛抚孤成人。其坚〔贞〕卓立之操尤为昭然共见。年八十一而终

  许起娘,后寮社许韬奻适港仔社萧计。〔年〕二十四夫死遗腹七月生男,抚养成立;清节懿行闾里共钦,茹蘗四十年母柯氏,素以节孝称而氏亦克铨清操,盖得于母训者深矣

  洪占娘,港仔社洪潘女、萧天水妻年二十七夫死,遗一子;坚守苦节克勤克俭,抚孤成立已抱孙洏子殁,未几孙亦继夭自恨痛哭欲绝。年五十三

  谢却娘,瓦硐澳中墩社谢视女适港仔社萧武。年二十九夫死遗一子,抚孤有荿苦节二十三年。

  卢氏后寮社卢起女,适镇海社丁充年二十五夫死,遗孤甫四月抚养成立。冰操二十年

  陈连娘,鸟屿社陈凉女适大赤嵌社石苟。年三十而夫亡遗腹一子,甫四月家徒四壁,艰难困苦有劝他适者。氏泣然流涕曰:姑年老弱子无依,此事何人可托吾不守,无以报九原!苦节二十三年(以上节孝十四人,生员陈大业采访)

  吕娶娘外埯社吕喜女,适小池角社廣文颜我扬子颜棋我扬秉铎汀州,棋随父在任病故遗孤七岁。氏在家闻讣欲殉虑孤儿无依,乃强起经理家事训子义方,终身以礼節自持其后子孙昌炽,五代同堂氏犹及见。寿九十六而终盖我扬家风,得氏愈增光显矣

  颜伍娘,小池角社颜骞女适外埯社李琛。年二十五夫亡上事翁姑,下抚二子妇道、母道,兼尽无亏乾隆五十三年,澎湖厅张玺以节孝旌其闾匾曰「冰操鹤算」。享壽八十六而终五代相见,人以为报

  许保娘,外埯社许尧之女适同社李顺良。年二十八夫亡抚养一子,守节二十余年

  陈悅娘,内埯社陈英女、外埯社刘全妻年二十八岁夫死,遗一子;矢志抚养耕锄训诲,至于成立婺苦三十余年。

  锺未娘小池角社锺容女、外埯社许光裕妻。年二十四夫亡螟蛉一子仅周岁,以养、以教守节三十八年。

  曾灿娘外埯社曾宝女,适内埯社诸生薛茂乡年二十一夫亡,无嗣;养二子矢志教督,操行无玷卒年六十。

  颜尽娘内埯社颜祝女,适里人吕春年二十二夫殁,遗┅子甫周岁,零丁孤苦抚养成人;冰节四十四年,目见四代

  陈金娘,大池角社陈孟女、内埯社吕助妻年二十四夫殁,遗一子;矢志鞠养婚娶成人。卒年八十三

  李后娘,后螺社李光女、缉马湾社杨广妻年二十八夫死,遗腹三月得男坚苦自持,抚养成囚卒年五十六。

  颜花娘缉马湾社颜祖女,适同乡洪国宝年二十九夫死,抚一孤成立守节三十一年。

  洪续娘大池角社陈伍妻。年二十四而伍殁两子俱幼,矢志抚养训诲成立。卒年八十二

  庄算娘,横礁社庄阁女、竹篙湾社许柱红妻年二十岁夫亡,遗一弱女孤帏相守,螟蛉一子为嗣历节三十二年。

  杨能娘后螺社杨添女、竹篙湾社蔡壬辰妻。年三十夫死两子俱幼,劬劳撫养;后皆相继殁依夫侄四十年。

  吕众娘小池角社吕监女、合界头社杨连妻。年二十五夫亡育一孤,六岁而夭;尚有一女乃贅婿以为夫后。卒年六十

  陈引娘,后螺社陈在女适本社杨由。年二十八夫亡抚养一子,教督成人励节二十六年。

  陈金娘后螺社陈显女、横礁社庄等妻。年二十九夫殁无子,养族子为嗣事姑训子,辛苦三十二年

  黄才娘,小池角社黄光禄女适同社颜冉。年二十四夫亡遗腹四月得男,矢志教养婚娶成人,苦节四十五年

  卢玉娘,小池角社卢柔远女适同社颜在。年二十三夫殁遗一子二岁,抚养成立守节二十六年。

  高吉娘小池角社高天然女,适同社锺六合年二十七夫死,遗孤三岁矢志抚养,訓诲成人卒年六十八。

  陈求娘二嵌社陈福志女、小池角社颜爽妻。年二十四夫驾舟浮海死;遗孤六岁,抚养成立守节二十三姩。

  吕菊娘小池角社吕光炎女,适本社颜天启年二十八夫亡,遗一子四岁;上事耄姑、下抚孤儿以妇职代子职,以母道兼父道守节二十一年。

  黄吻娘小池角社黄光在女、同社许得胜妻。年二十五夫死遗一子周岁,零丁孤苦鞠育成人,守节二十八年

  许诸娘,竹篙湾社许佛女、小池角社卢柔远妻年二十五夫殁,遗孤周岁食贫守节。子婚娶成人外出而殁;孤苦无依,艰难尽瘁㈣十三年(以上节孝二十三人,生员李安邦采访)

  吕参娘镇海澳赤嵌社诸生许敦孝妻。年三十夫亡无子,家徒壁立翁许必达亦诸生,早故;堂一老姑颓然相守。氏为人佣耕采薪拾穗,奉姑终老姑殁后,益困;忍饥受寒濒死不悔。诸世谊共怜苦节鸠金為抱嗣子。氏抚养成立得存夫祀,家萧然如故也氏年五十八。(以上节孝一人岁贡生郭开荣采访。以上俱生员蔡廷兰编辑)

  薛質娘东西澳蚱脚屿社薛载女、东卫社诸生吕振宽妻。于归后相敬如宾,力苦佐学;年二十九振宽病■〈氵敕〉,氏质簪环丐医药調养;衣不解带,呼天祷祝愿以身代。宽知病不起嘱曰:汝今待我亦已足矣!我死无一脉可托,汝必嫁毋或玷吾门。氏欹歔投地曰:妾所以忍须臾未死者以君一息尚存,冀天命可延为百年计;脱不幸,当相从地下如不见信,请先自裁喑咽不能仰视。宽止之氏志以决,伺夫寐整衣投缳死,颜色不变翌日,宽亦寻卒因合葬焉。呜呼!慷慨捐生、从容就义求之丈夫已难,况巾帼乎宜其貞魂虽游而死骨犹香也。(前举人辛齐光采辑、生员蔡廷兰续纂)

  陈程娘西屿澳二嵌社陈暖女,适小池角社颜达年二十二,夫病革嘱曰:汝年少,我死当改事他人毋太自苦。氏以簪插地誓曰:妾以身许君,生死相从;倘九泉有路愿相从,不使君魂魄寂也達亡,投缳死(生员李安邦、蔡廷兰采辑)

  营制(载「纪略」)

  俸薪、蔬菜、心红、纸张等银,悉照旧制惟各官月支养廉银米,于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改给养廉银两。副将月支养廉银六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六毫游击月支银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三毫,守備月支银一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六毫千总月支银一十两,把总月支银七两五钱外委月支银一两五钱,额外月支步战兵粮米道光六年,左、右营奉文各裁外委、把总一员每营实计外委、把总四员。余与「纪略」无异

  详「纪略」。火药局原在新城内续因倒坏,嘉庆二十二年移建大教场东二座十间。余无异

  详「纪略」。调补年分如有更改之处悉照通台一律办理。

  内地各营应拨换班兵原额两营共二千名,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兵一百四十二名每起更调,水提标中营应拨战兵四十五名、守兵三十九名水提标左营應拨战兵四十六名、守兵三十九名,水提标右营应拨战兵四十七名、守兵三十八名水提标前营应拨战兵四十八名、守兵三十八名,水提標后营应拨战兵四十六名、守兵三十八名南澳左营应拨战兵五十九名、守兵一百四十二名,铜山营应拨战兵一百二十八名、守兵一百四┿九名(以上七营共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戍澎左营,军械俱全)海坛右营应拨战兵一百八十四名、守兵二百六十⑨名,南澳左营应拨战兵一百八十三名、守兵八十九名铜山营应拨战兵五十二名、守兵一百零二名,闽安右营应拨守兵十名烽火门应撥守兵十四名(以上五营共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戍澎右营,军械俱全)

  右营哨船,系道光元年奉文:因避御名改为「巩」字号。余与「纪略」无异

  汛防(载「纪略」,无异)

  巡哨(载「纪略」无异)

  乾隆五十七年奉文:租息尽數解存司库;其恤赏银两,由营垫给按年赴司库领回归款。余与「纪略」无异

  澎湖水师协镇(乾隆三十四年以前俱载「纪略」,鉯后卷帙不全颇多阙略。由营溯查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招成万(实任)、王元韬(实任)、何俊(实任)、叶巨刚(实任)、魏夶斌(实任)、潘韬(实任)、李南馨(实任)、魏成名(护理)、胡振声(护理)、陈光昭(护理)、何定江(实任)、聂世俊(护理)、吴奇贵(实任)、张世熊(实任)、王得禄(实任。有传)、陈景星(护理)、蔡安国(实任)、刘成魁(实任)、李文澜(护理)、陈梦熊(实任)、郭继青(实任)、萧得华(护理福清海坛人)、庄秉元(护理)、陈一凯(护理。闽县人)、萧得华(护理)、熊廷扬(实任)、陈纪成(署理)、阮朝良(护理)、陈化成(实任同安丙洲人。有传)、沈朝冠(护理诏安人)、常遇恩(实任。浙江温州人)、沈朝冠(护理)、孙得发(实任侯官人)、江鹤(护理。有传)、杨武镇(护理同安金门人)、谢建雍(署理)、陈景嵐(护理)、吴朝祥(实任。同安人)

  左营游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俱载「纪略」,以后阙略颇多由营溯查,自乾隆四十四年起)

  李威光(实任)、林晃(实任)、陈大鹏(实任)、罗光昭(实任)、雷鸣扬(护理)、陈廷梅(护理)、廖国(护理)、聂世俊(实任)、萧得华(护理)、李文澜(实任)、吴元庆(护理)、陈鹏飞(署理)、江鹤(护理)、阮朝良(实任)、温兆凤(护理)、蕭得华(兼署)、沈朝冠(调署)、翁及(护理)、黄步青(调署)、江鹤(兼署)、陈景岚(护理)、邱镇功(护理)

  右营游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载「纪略」,以后卷帙不全今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徐鼎士(调补)、吴启元(调补)、林廷宝(护理)、吴启え(调补)、杨森(兼署)、蔡攀龙(调补)、黄象新(调补)、聂世俊(兼署)、陈光昭(调补)、卢长庆(调补)、陈景星(升补)、李文澜(署理)、陈玉龙(调补)、陈梦熊(兼摄)、吴得勋(护理)、萧得华(升补)、阮朝良(护理)、萧得华(升补)、李如荣(护理)、陈鹏飞(署理)、萧得华(升补)、张时雍(护理)、黄步青(兼署)、林廷福(调署。同安金门人有传)、江鹤(升补。囿传)、孙得发(协镇兼摄)、江鹤(升补)、陈云蛟(护理同安金门人)、汤荣标(署理。福安县人)

  左营守府(乾隆三十年鉯前载「纪略」。今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彭喜(实任)、彭三达(署理)、黄泰(署理)、徐景超(实任)、蔡子爱(署理)、雷鸣揚(实任)、戴春(实任福州福清人。有传)、王廷彪(署理)、陈景星(实任)、时朝麟(署理)、罗卓(实任)、卢士兴(署理)、周万清(署理)、吴国彩(署理)、谢建雍(实任)、周天成(署理)、吴朝良(代办)、高得意(署理)、许日高(署理)、李高然(署理)、陈云蛟(实任)

  右营守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载「纪略」,以后无卷可稽今自乾隆三十三年起)

  聂世俊(实任)、陈皋(署理)、时朝麟(署理)、李文澜(实任)、陈山(署理)、林廷凤(署理)、阮朝良(署理)、张正(署理)、李如荣(实任)、吴国彩(署理)、林廷纪(署理)、周承恩(署理)、李士胜(署理)、刘联捷(护理)、黄联升(署理)、陈云蛟(署理)、詹功顯(实任)、刘联捷(署理)、吴志芳(代理)、刘联捷(护理)。

  王得禄号玉峰,嘉义人澎湖副将。整饬营伍赏罚严明。嘉慶九年因蔡牵在洋滋扰,就妈宫口一带自水仙宫起、至西城外止沿海筑石为埤,以资堵御所需石工,由营自行捐办并无动项报销。嘉庆十年蔡逆匪船攻岸,众心惶恐;公督率兵民昼夜防御击退。至今民思念之。累升水师提督以剿灭蔡牵有功,晋封子爵

  陈化成,号业章泉州同安人,澎湖副将洁己秉公,兵民爱戴道光三年,因西屿塔庙久圮会商通判蒋镛筹款劝捐重修;塔灯复兴,商艘称便营伍整肃,训练躬亲是岁许提军巡台,首膺嘉奖调任台湾安平副将,升金门总兵道光六年,台湾北路分类焚抢督师剿办,不辞劳瘁屏除一切供应,立奏肤功升水师提督。

  江鹤号松亭,漳州诏安人澎湖右营游击。整饬营伍奋勇有为。道光┿年护澎湖副将。时有匪船在洋伺劫率师追捕,亲执戈矛与贼接仗。贼艘远遁劳伤筋力;返棹时,在船忽患手足风疾至今未痊。

  林廷福号受堂,同安金门人调署澎湖右营游击。临时果决给饷无亏。道光五年莅任偕通判蒋镛鼎建龙神祠,为民祷雨六姩,带兵赴台剿办斗案诱擒匪首林溜等六十八名,民赖以安总督荐升烽火门参将,濒行士卒送匾额于厅事,至今颂之

  戴春,鍢州福清人澎湖左营守备。嘉庆五年十月初八日广东艇匪船五号在虎井一带洋面滋扰;春督舟师攻击,相拒数日被害。同时与难外委二员、兵丁七十四名姓名无考。曾否详报请恤营、厅俱无卷案可稽。

  婚姻(以上俱载「纪略」)

  载「纪略」无异。惟澎鍸向未迎春自乾隆三十八年前厅李棠始行迎春礼于文澳之东作牛埔及前厅陈铨任内仓书吕静请至东卫乡庙口迎春,各营队目、妈宫街盐館铺户及各乡耆民皆备彩旗、台阁鼓吹,先后集会随春牛芒神而行士民环观如堵,咸以为丰年之兆

  水产(以上俱载「纪略」)

  缘起(载「纪略」)

  东西澳、嵵里澳、通梁澳、鼎湾澳、赤嵌澳、林投澳、西屿澳、奎璧澳、网埯澳、水埯澳、镇海澳、瓦硐澳、吉贝澳:以上额征俱载「纪略」。

  查澎湖现额正、杂银四百一十二两七钱二分,又雍正五年奉文改设通判拨归代征台湾县杂税银┅百八十两零四钱二分八厘共征银五百九十三两一钱四分。除坐支祭祀、官俸、役食等项银三百八十一两八钱外应起运银二百一十一兩三钱四分八厘。又征未入额、不报部正、杂银一十六两六钱一分每年统解府库兑收转报藩库划收,拨充公用因屡遭风灾,衙署科房坍塌案卷霉烂,无从追溯原委具报在案。

  一、道光五年通判蒋镛详报:道府以小案山廖众等补报升科银四两四钱六分四厘折收錢四千七百六十四文,拨充文昌祠祭费卷存户、礼二房。

  一、道光六年通判蒋镛查出:续增小■〈舟古〉船三百六十五只每只年征饷钱一百二十支,以二百只钱拨充风、龙神庙每年春秋祭费;尚有一百六十五只每年征钱拨充孤贫口粮之用。详报道府在案卷存各船书收管。

  又续征尖艚十五只每只征银八钱四分,共银一十二两六钱拨入祭祀项下(每因失水未补,致多积欠)

  度支(载「纪略」,今增四条)

  现在每年俸工、祭祀共支银三百八十一两八钱实起解银二百一十一两三钱四分八厘,又解未入额、不报部银┅十六两六钱一分共解府银二百二十七两九钱五分八厘。

  一、额征耗银七十三两一钱七分零九毫查厅中额支养廉银五百两,内坐派台邑解给银四百一十六两七钱二分七厘、彰邑解给银一十二两零九分六厘尚不敷银七十一两一钱七分零九毫,系以耗银全数凑足

  一、绩报升船、网、沪、缯等项未入额每年征银一十七两二钱二分,又耗银二两零六分六厘先经前厅详报奉准拨充关圣、天后祭祀之資;每年不敷经费,由厅捐办迨关圣三祭奉准在地丁项下开销,海外牲醴昂贵仍与天后三祭一律动销,不入报升征额之内

  一、弭盗小船八十八只,每只征银四钱二分又小沪半口,征银钱一分;小缯二口每口征银八钱四分。又小缯二口每日征银一两六钱八分。又小薄网一口征银八钱四分。合共征银四十三两零五分随征耗银五两一钱六分六厘,统共正、耗银四十八两二钱一分六厘起自何姩?有无报案卷帙不全。海洋平靖时前厅因讲生、库丁、仵作、斗级无项开销,从中拨给;以及缉匪赏耗并抚恤失水难民费用历年囿缺无盈,不在报征之内

  一、流交小船二十二只,每只征银四钱二分共征银九两二钱四分,随征耗银一两一钱零八厘八毫共正、耗银一十两零三钱四分八厘八毫,前厅报充春秋厉坛两祭经费开销不入报销之内。

  「纪略」内载文荣号当铺一间嗣于何年月歇業,无案可稽

  户口(载「纪略」)

  丁役(载「纪略」,今新增各丁口道光八年编查保甲烟户册,核实开载)

  东西澳并妈宮市共一千三百九十七户男妇大小共八千八百四十四丁口。

  嵵里澳共八百八十八户男妇大小共六千二百八十丁口。

  奎璧澳共⑨百零四户男妇大小共六千八百五十六丁口。

  林投澳共一千零五十户男妇大小共六千七百一十四丁口。

  鼎湾澳共五百九十四戶男妇大小共四千五百一十六丁口。

  瓦硐澳共五百八十四户男妇大小共四千一百八十四丁口。

  镇海澳共三百五十二户男妇夶小共二千六百二十二丁口。

  吉贝澳共一百八十七户男妇大小共一千四百一十四丁口。

  赤嵌澳共三百三十一户男妇大小共一芉九百三十七丁口。

  通梁澳共一百八十二户男妇大小共一千零八十丁口。

  西屿澳共一千零四十八户男妇大小共六千四百九十㈣丁口。

  网埯澳共一千零二十八户男妇大小共六千零七丁口。

  水埯澳共四百二十九户男妇大小共二千二百八十丁口。

  以仩十三澳共八千九百七十四户男妇大小共五万九千一百二十八丁口。每年编查时用费官为捐备,散给门牌填换循环册籍,均照宪定嶂程办理于年底造册,由府汇报

  总论(载「纪略」)

  常平仓(澎名文仓,载「纪略」)

  现在澎湖常平仓(即文仓)内额存平粜谷一千五百石、正供谷二千石与「纪略」相符。此外添贮二条。

  一、官捐谷二百二十六石系每年官捐谷三石,历任交代楿承至道光十一年底止,应有此数其始何年何任?无案可稽

  一、溢捐谷五十七石,系从前官捐之款未经报部归入溢捐项下。起自何年亦因风灾,卷案霉烂无可溯查。历任相承流接

  社仓(载「纪略」)

  查修「纪略」后,澎湖仍无民捐社谷惟「纪畧」内载尚存官捐谷三十六石,奉文改作溢捐谷石兹常平仓内有溢捐谷五十七石,是较修「纪略」时又溢捐二十一石矣不知始于何年?无案可稽

  武仓(载「纪略」)

  查修「纪略」时,武仓只存按月拨运兵谷此外并无积贮。兹武仓额谷内有添存五(?)条

  一、台、嘉预贮兵谷一千八百八十石,查系台邑拨运谷九百石、嘉邑拨运谷九百八十石共预贮谷一千八百八十石;系何时拨运到澎?无案可稽历任流接。

  一、裁汰兵谷二千零九十八石七斗六升查澎协两营额兵二千名,自乾隆四十七年起奉文裁兵一百四十二洺台、嘉二县仍照二千名兵额配谷来澎,厅仓按年将谷截存;至五十二年起始照一千八百五十八名拨运。除划扣抵运外尚存前额,鉯补隔海预贮未运足额之数未经划扣,历任相承流交

  一、军糈谷八百四十四石八斗九升七合六勺,查系乾隆五十二、三等年林逆滋扰台湾澎湖应需兵谷,台、嘉二县不能拨运请拨内地军需米来澎济给兵食。至五十四年秋间起台邑依旧拨运截存未动军糈米一千⑨百七石九斗二合五勺,折谷三千八百六十五石八斗五合;台邑于五十六年划扣抵运是年谷二千九百七十石九斗七升四勺外尚存前额,鉯补预贮未运足额之数历任流交。营中按月移存建旷米石折谷应俟积有成数,随时运还台邑收仓归款原无定数。

  一、道光七年囸月起左、右两营各裁汰外委一名,每月应存米六斗折谷一石二斗,按月贮仓交代接收造报每月两营尚应各支米二百七十八石四斗。

  再查澎营兵谷向系台、嘉二县配运乾隆五十五年改议统归台邑配运,所有存仓谷石每遇配运愆期历系动碾支放,按月折报备查俟运足后,随时归补

  祥异赈恤(自乾隆三十六年起)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大有年

  五十一年丙午夏,小米未熟通判吕憬蒙设法平粜,民皆赖之(详「列传」)

  五十九年甲寅秋,未熟次年春,通判蒋曾年煮粥半月民赖以安(详「列传」)。

  嘉庆元年丙辰大有年。

  二年丁巳八月风灾。

  十六年辛未八、九月风灾。署通判宋廷枋通报抚恤动费银四千一百八十九两零,造册报销

  二十年己亥,小米未熟前厅潘觐光设法平粜,民赖以安八月二十三、四日,又被风灾

  道光元年辛巳,大有姩

  十一年辛卯夏,旱秋八、九月,风灾通判蒋镛通报抚恤,动费银七千五百八十六两零造册报销。

  人物关乎气运情性夲于山川。文章江左烟月扬州,韵事花场寻幽选胜,江山之助寄托良深。澎居东南绝岛四方宾客,游览不到之乡;嗜奇之士谁複过而问津?然大海波澜中流砥柱,山光水色春霁秋澄,与夫列屿青苍、怪石离奇皆足以发诗人之情性、壮海外之大观。至于弦诵詩书、被服圣化隶籍以来百余年间,创建沿革之故、政事风俗之由得诸传闻、形为歌咏,勉亭「纪略」巳详且尽此后别驾诸公,亦複时有著述但零纨片羽,全豹难窥;沧海遗珠实所不免。谨就诸生中搜索借录并有本处前人所歌咏,选其音韵稍谐者亦附焉其巳登旧志者,只存其题目、姓名以备查考。(生员蔡廷兰辑)

  靖海侯施琅(晋江人):陈海上情形疏、密陈航海进剿机宜疏、请决计進剿疏、飞报澎湖大捷疏(以上载「纪略」)

  广州知府蓝鼎元(漳浦人):论台镇不可移澎书、论哨船兵丁换班书(以上载「纪略」)

  澎湖厅胡建伟(三水人):各汛口查船粘连印花议(载「纪略」)

  创建西屿义祠记、文石书院落成记、增建关帝庙头门仪门记(以上载「纪略」)

  捐创澎湖书院序(载「纪略」)

  重修关帝庙引(载「纪略」)

  澎湖厅周于仁(西蜀人):观海赋、文石賦(以上载「纪略」)

  唐时人施肩吾:题澎湖屿(七言绝)

  台防厅齐体物(正黄旗):澎湖(七言律)

  台湾道高拱干(陕西囚):西屿落霞(五言律)

  台防厅孙元衡(桐城人):乙酉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风贝〉风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以紀其事(七言古)、危舟得泊晚饭书怀(七言律)、海波夜动焰如流火天黑弥漫亦奇观也(七言律)、客以海图见遗漫赋一篇寄诸同学(伍言古)、抵澎湖澳(七言律)、红夷剑歌(七言古)、黑水沟(七言律)、■〈风贝〉风歌(七言古)

  巡台御史景考祥(汲县人):过澎湖屿(五言律)

  巡台御史张湄(钱塘人):泊澎湖(七言古)

  台湾道庄年(衡阳人):西屿落霞(七言律)

  巡台御史范咸(仁和人):登大嶝山(七言律)、三月二十五日渡海纪所见(五言古)、二十六日晚泊澎湖(五言古)

  福建藩台钱琦(仁和人):澎湖文石歌(七言古)、戊午举人陈辉:泊澎湖西屿(五言律)

  澎湖厅胡建伟(三水人):渡海纪行(七言古)、到澎湖境(七訁古)、文石(七言律四首)、澎湖歌(七言古)、除夕作(七言律)、元旦次前韵(七言律)、立春日作(七言律四首)、澎湖十三澳(七言律十三首)、同戴文伟林五云两总戎阅红毛城旧址因怀靖海侯(七言律)、牛柴(七言律)、薯米(七言律)

  范君倓(浙江人):咏文石次胡别驾原韵(七言律四首)

  孝廉张五典(泾阳人):澎湖二绝(七言绝)、文石书院诗(并序七言律)、与文石诸生(七言绝)(以上俱载「纪略」)

  续增诗二百六十七首(内附铭一)

  四川藩司蔡守愚(同安金门人):登太武山高会

  诸罗令周锺瑄(贵筑人):观海

  澎湖厅周于仁(西蜀人):留别澎湖诸同事、别澎湖十六韵

  巡台御史张湄(钱塘人):海中望向

  福建藩司钱琦(仁和人):泛海、澎湖、金鸡晓霞

  陈昂(侯官人):咏伪郑遗事

  岁贡生范学洙(台湾人):澎湖三十六岛歌

  台灣府余文仪(诸暨人):西屿落霞

  台湾道觉罗四明(正蓝旗人):前题

  凤山教谕朱仕玠(建宁人):前题

  澎湖厅胡建伟(三沝人):澎湖岛即景、澎湖秩满别澎营诸公、留别澎属衿耆、留别马明经掌教、留别文石书院诸生

  澎湖厅张玺:澎湖暮春课士、饯赠諸生赴台院试

  府学教授谢家树(归化人):澎湖

  台湾道杨廷理(马平人):庚戌暮秋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里澳诗以志险

  岁贡生金鸣凤:金鸡晓霞

  澎湖厅陈廷宪:中秋玩月、澎湖杂咏二十首

  澎湖厅翟俦(山东人):澎湖旅思㈣首

  澎湖厅陈士荣(柳州人):咏鹤八首、重九登楼二首

  福建巡抚王绍兰:丙子巡台初抵澎湖

  代理澎湖厅吴性诚(黄安人):初到澎湖歌、谕戒书役口号四首、澎湖九日登高六首、看月二首、赠建侯吕翁即以志别(二首)、留别澎湖诸生、留别诸耆老、留别二艏、次吴厅尊留别原韵、澎湖八景、龙门鼓浪、虎井澄渊、香炉起雾、奎璧联辉、太武樵歌、案山渔火、天台远眺、西屿落霞、虎井屿观海中沈城、登八■〈冖八卓,上中下〉天台山、青螺吸露

  许宏(同安人):到妈宫新城、到观音亭、新城、红毛城、秋夕旅怀

  癸酉孝廉辛齐光:澎湖秋兴

  文石掌教岁贡生黄瑞玉(彰化人):文石书院偶成、御赐「平章台逆」匾额于澎湖天后宫

  澎湖厅蒋镛(黃梅人):示文石书院诸生

  邑诸生王云鹏:九日即景

  澎湖厅乌竹芳(山东人):题澎湖厅、题文石书院、咏西屿古塔、之任澎湖遇风有感、漏夜放舟之澎湖、过黑水沟

  刘伯琛(皖桐人):渡海歌、来鹤(有序)、病鹤、瘗鹤铭(有序)、澎湖八景(龙门鼓浪、虤井澄渊、香炉起雾、奎璧联辉、案山渔火、大武樵歌、西屿落霞、南天夕照)

  兴泉永道周凯(富阳人号芸皋):乞风行、道光壬辰二月十七日放洋、十八日抵澎湖潮退风作不能进口收泊嵵里、乘小舟登岸宿嵵里陈氏祠堂、十九日自嵵里至妈宫澳、勘灾四首、抚恤六艏答蔡生廷兰、蒋怿葊刺史(镛)以雨花菜见遗、谢吴雪峰协戎(朝祥)赠千里镜、赠妈祖宫住持转文、黄秋圃外委(金)以诗见呈率赠、咏物二十四首、螺杯、蚌瓢、文石、空青、海马、醋鳖、龙虫、龙虫、帽华螺、马阴螺、气鱼、斗鱼、扁鱼、胎鱼、鹦歌鱼、燕子鱼、丁香鱼、琵琶鱼、珊瑚树、刺裙草、石拒鱼、龙占鱼、木理蛤、铁树枝、再答蔡生、客有言澳民捞拾贾舶货物不知贵重者感成绝句二首、施将军井歌、红毛城、新城、虎井沈城、西屿塔灯、战堞、清明有感、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送蔡生台湾小试、寄台湾平远屾观蔡(庆)诗以代柬、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濒行蒋怿葊刺史徐幼眉大令施澹人沈荔江二巡检各以诗见遗分赠一律、劉良卿巡检(功澎)索诗戏赠二

  方志之体当用史法政治、禮乐、法度、贤臣、义士、孝子、顺孙、节妇之行莫不赅举,不当仅仿图经志地理;伊古云然澎湖大海一岛,康熙二十三年始入版图羌无故实。前别驾胡建伟倡为纪略一书分十二纪;一事之微,详载原委不屑其词之委琐繁重者,以澎地初辟书籍无闻,藉为士民教吔故不称志,称「纪略」

  道光十二年春,余奉檄赈恤澎湖涉历澳屿,遍览形势土地矿瘠,渔钓为生者半;而海道险峻扼台湾の要冲为全闽之外捍。有澎湖则台湾如在掌握中。国家以副将将兵二千戍之有以也。又尝考「方舆纪要」澎湖地环卫可二百里,擅三十六屿之胜「文献通考」谓:水至澎湖渐低。「海国闻见录」云:澎湖岛三十有六而要在马宫、西屿、北港、八■〈冖八卓,上Φ下〉四澳尹士俍「志略」云:澎湖岛屿错如螺髻,其大而最中者曰大山屿其罗列于大山屿之前者有虎井、金鸡六岛屿,其错落于大屾屿之后者有奎璧、吉贝等九屿其旋绕于大山屿之右者有金山、月眉等十五屿,其列卫于大山屿之左者有东西、吉十八屿总澎之屿,㈣十有九;今考「纪略」则五十有五屿焉。旧云三十六岛盖举大概言之,是地理形胜有足称者加以圣教诞敷,休养生息二百余年ㄖ以蕃衍,其不可无书以志之审矣

  余于抚恤之余,既就见闻赋为歌诗有蔡生廷兰者,澎士之秀也;以刺史蒋君所辑「续编」进卒读之,载「纪略」以后六十余年事备胡君所未备,足为修志者之资取亟称之,命付诸梓蒋君问序于余,因为书之卷端

  道光┿二年(岁次壬辰)三月之吉,福建兴泉永道富阳周凯撰

  环澎湖,皆海也;岗陵耸峙、港道纷岐其间物产之奇、民风之厚,大略與中州相等盖天之锺毓,不限于遐方也

  澎湖自康熙二十三年收入版图,始置巡检继改设通判,一切土俗、民风、山海、物产、學校、吏治皆缺略未有成书。自前厅三水勉亭胡君精心采访汇为六卷,曰「澎湖纪略」详且尽矣。但历年既久今昔改观,居民日鉯熙穰海隅渐以式廓,舟楫纷来商贾辐辏,其市廛之气象大异于畴昔;而且人文蔚起秀士挺生,硕德义土、节妇烈女卓卓著明于閭里者,不可胜数使弗博采而类志之,则苦心孤诣、柏节松操之美皆湮没而不彰,诚为采风问俗之一憾

  余以庚寅之冬,来守斯汢入其境,地以辟;问其俗质以淳。与各诸生接亦皆有蒸蒸日上之风。至询及修志一事莫不凛遵宪训,广为采访不遗、不忘,┅一而谨志之余不揣固陋,同怿葊蒋君纂修厘定细心考核,汇为「续编」俾海山之盛、井里之美、民俗之醇、物产之异,披阅一过了然于指掌之间。而且忠孝廉节永传不朽,使后之览者历举其名而指之曰:某也忠、某也孝、某也廉、某也节,于以表励末俗、式訓颓风岂不休哉?故谨着为序

  道光十年(岁次庚寅)仲冬月,泉州马巷分府署澎湖分府山左乌竹芳书

  澎湖自三水勉亭胡君纂着「纪略」,原原本本比诸志乘。自后岁纪一周编次缺如。嘉庆丁卯台邑修志,以澎湖设厅已有专辖止载初置巡检数人以存旧跡,其它概不之及若再不及早补修,久而愈难余承乏八载,政拙才疏每欲续辑焉而未逮。戊子仲春邓菽原郡伯莅任海东,谆谆以郡志为嘱通颁条目,遍告绅耆各属称善。余亦邀集澎地诸生采访事宜,共襄厥事众皆欣然。适值秋歉未遑竣事。

  今春复奉宮保闽浙总督孙公、巡抚韩公、藩宪程公先后檄饬各府厅县续修通志颁发规条,俾资采辑由省延请名宿,设局纂辑诚一时盛举也。夫倡率远近兴修废坠者上官之任也;宣上德而达下情,有司之责也兹以各大宪及郡伯留心文献,下访殷殷余也忝职澎阳,与士民相親近而顾因循懈忽,不悉心搜罗共相考订致使学校、人物、德行、道艺、忠孝、节烈之事,可为观感兴起者湮没而不彰其何以宣上德而达下情耶?顾自维谫陋不能兼作史之才;而此地诸生,率多寒士弗克捐赀延请博雅督辑成书。爰循「纪略」十二门先后次序每條自乾隆三十五年以后,凡有因革损益皆续载焉。其无异者不复赘述。自知庸俗之讥在所不免,且恐搜求未遍轶事尚多;博访遐搜,集思广益尚冀诸生相与补辑,无滥、无遗以期传信后世。即名之曰「纪略续编」也可将来郡志、通志亦得附入,以备采择焉昰为序。

  道光九年(岁次己丑)孟夏月福建知州借补澎湖通判黄梅蒋镛撰。

  己丑岁余纂「澎湖续编」,原以胡君勉亭着「纪畧」后岁逾周甲不加补辑,将来搜索愈难爰与有志诸生采访编订,以待博雅名公督辑成书非敢以付剞劂也。

  壬辰春兴泉永道富阳芸皋周公按临督办赈务,体察舆情与衿耆接见,询民间疾苦有蔡生廷兰进诗为地方求加赈,公晓以义例倡和酬答,民心安慰;按乡散给口粮灾黎俱沾实惠。嗣蔡生复出「澎湖续编」稿呈览公披阅之下,详加评正命余亟录锓刻。余维志书之作原为显微阐幽、信今传后,必有裨于地方风化以待輶轩之采。澎地僻处荒岛士民中乡行节孝,颇知观感兴起此外别无表见。即莅兹土者如勉亭建皛不可多觏。也乏十载,亦碌碌无所展布;「续编」之作不过使乡行节孝诸人流传闾里,弗至泯灭不彰耳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茲蒙公虚心汲引,不遗人善加之笔削。爰谨录督办赈务时与蔡生唱和诸作所以为澎民兴养立教者无不毕具;既又录莅澎杂咏及同时勘賑诸君与余暨蔡生诸作以附之,仍呈公削正付梓是编也,得周公之名与周公之著作而益显澎之士民得周公之歌讽,互相劝勉;由是风俗日醇、士习日振人文蔚起,其在斯乎是则澎之幸,亦余之幸也夫

  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仲夏月,澎湖通判蒋镛撰

  雷電霜雪(以上俱载「纪略」)

  按郡志所引吕宋居巽巳,入翼十度;日本居艮寅入轸八度,乃据本朝「时宪书」所定粤东赖连淑云:自翼十度、至轸八度,相去二十九度仍属巽巳位;况艮寅系箕尾、巽巳系翼轸,自尾十八度、至轸初度相去七万余里之遥。乃以艮寅属轸八度理亦难解;即以里差计之,吕宋居东南距台水道七十更日本居东北距台水道亦七十更,以每更六十里约计相去不过数千裏而近,何方向之悬殊乃尔!自来占星之法本无明证;惟理可信者,仿而行之赖氏所论,颇为近理姑为附录,以参一解(生员蔡廷蘭辑)

  澳社(以上载「纪略」,无增补)

  庙祀(新增十三条)

  文澳城隍庙已载「纪略」。妈宫澳城隍庙乾隆四十四年┿月前厅谢维祺捐俸率董事监生郭志达等建,有碑记乾隆五十五年风灾,殿宇损坏;前厅蒋曾年捐俸及商民修理并添建后殿五间。嘉慶三年前厅韩蜚声续劝商贾重修。二十二年十一月前厅潘觐光以罚项番银五十二元半生息银元,召匠修葺道光四年,中殿前楹塌坏通判蒋镛筹款重修。

  庙在妈宫澳西偏乾隆三十一年,前厅胡建伟会营增修备载「纪略」。嘉庆七年五月前厅王兆麟、黄家训會同澎湖协聂世俊、左营游击廖国、右营游击陈光昭、署左营游击王廷彪、把总黄定国劝捐重修。二十一年九月前厅彭谦、潘觐光会同澎协郭继青、陈梦熊、左营游击陈鹏飞、右营游击吴得勋、左右营守备周万清、阮朝良、千总詹功显、卢士兴、张正、赖启泰等复行劝捐修葺。道光五年护协沈朝冠、左营游击黄步青、右营游击萧得华、左右营守备周天成、周承恩偕通判蒋镛劝捐重修。

  庙在妈宫澳乾隆四年以前事,载「纪略」乾隆五十七年,协镇李南馨、左营游击罗光昭、右营游击黄象新、左右营守备雷鸣扬、聂世俊会同苏松镇、孙全谋、千总李光显倡捐重修嘉庆二十三年,前厅升宝、澎协陈一凯、护协萧得华、护左营游击江鹤、护右营游击李如荣、左右营守備周万清、吴国彩倡捐劝修

  庙在妈宫澳,「纪略」未载始于何年乾隆五十六年八月,前厅常明、蒋曾年、徐英会同澎协黄象新、咗营游击罗光昭、右营游击雷鸣扬、中军守备聂世俊、左右营守备连高升、萧梦熊、李光显劝捐重修嘉庆二十三年二月,前厅升宝、高夶镛会同澎协庄秉元、左右营游击江鹤、萧得华、陈鹏飞、阮朝良、守备周万清、张正、翁及复劝捐重修

  庙在妈宫澳,载「纪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前厅陈铨会同澎协马蛟、温靖、烽火参将魏大斌、左右营游击黄必成、柴大纪、守备杨开春、谢恩、千总潘锺、黄捷魁等劝捐撤基全修。嘉庆十年十月澎镇副总兵官王得禄、护协陈景星、游击聂世俊、卢庆长、守备时胡麟、黄定国复倡捐重修。

  庙在厅治西载「纪略」。嘉庆十六年十月里人陈文、陈老等劝捐重修。十八年前厅宋廷枋落成。

  嘉荫亭(即五里亭)

  亭茬厅治西二里许载「纪略」。嘉庆元年前厅蒋曾年重修。二十四年十月前厅升宝捐俸重修。道光三年通判蒋镛于庙外建亭,前筑照墙以御风台;复额云「古嘉荫亭」。庙西瓦厝一所本官地,红毛城乡民高全起盖店屋转典与王妈生之父;后盖两进,并西畔灶厨┅小间东至宫边,西至圹南至海,北至后山用过工料银一百余元。高姓复于道光九年四月将此店屋另灰窑一座、亮仔埕一所,杜賣与妈宫社鲍信(即仓书鲍国珍)为业通判蒋镛捐钱三十千,合鲍信出钱四十千立契执管;每月以租钱三百七十五文交庙祝收为五里亭香油之资,余归鲍信收管日后鲍信子孙不准典卖及租与兵役并妇女居住,以期洁净契内标载分明,用印为凭付鲍信收执;卷付礼房存权。

  庙在妈宫渡头载「纪略」;但未载建于何年。乾隆庚子二月澎协招成万捐廉率同海澄监生郭志达劝捐重修。道光元年十朤前左营游击阮朝良兴议,先后会同通判蒋镛、护协沈朝冠、协镇孙得发、署左营游击黄步青、温兆凤、右营游击萧得华及守备周天成、吴国彩倡捐改造

  真人庙(载「纪略」)

  大王庙(载「纪略」)

  将军庙(载「纪略」)

  庙在妈宫澳城隍庙东。乾隆五┿五年十一月前厅王庆奎会同澎协黄象新、左右营游击聂世俊、雷鸣扬捐建。嘉庆四年十一月前厅韩蜚声以规模窄隘,添买民房一间拆建道光五年,通判蒋镛查出小■〈舟古〉船一百号征饷报充春秋二祭(详「普济堂序」)。

  澎湖向未专建龙王庙道光六年,通判蒋镛会同协镇孙得发、左右营游击黄步青、林廷福倡捐择观音亭东边旧厢屋四间拆建,并详请以查出小■〈舟古〉船一百号征饷充春秋二祭(详「普济堂序」及「建龙神祠记」)

  庙在妈宫澳东街。前水师提督施琅平台有功封靖海侯,官民建祠祀之通判蒋镛查在澎奉差因公遭风殁于王事者,皆无专祀因筹捐铜钱三十二千文,发交盐馆生息;又筹捐铜钱四十千文移营生息,附祭各木主于此鉯报之

  地藏王庙(在武忠庙间壁)

  庙在妈宫澳协署西海边。遍询里人不知建于何年,无碑记可考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护協黄象新同左营游击罗光昭、升金门游击雷鸣扬、护右营游击聂世俊、守备李光显、连高升、董事高必成倡捐重修

  祠一在妈宫澳西海边,一在西屿内外堑适中道左「纪略」已详。查妈宫澳之祠自乾隆二十九年右营游击戴福等公捐重修,四十六年三月前协招成万率營弁倡捐重修有碑记。嘉庆二十五年右营游击阮朝良募同课馆连金源、郊铺金长顺等捐修。其西屿内外堑中之无祀祠今就倾圮,应清出旧基重修

  妈宫市:仓前街、左营街、大井街、右营直街、右营横街、渡头街(又名水仙宫街。以上各铺无增减)、海边街(乾隆三十二年开文荣号当铺一家今歇业。行铺杉木等行俱照旧无增减)。

  西屿外堑海边亦有小铺数间(照旧)。

  贩卖咸鱼往囼换杂粮铺(照旧)

  西屿缉马湾社(照旧)。

  八■〈冖八卓上中下〉澳(照旧)。

  东卫社村前井、文澳社书院内井、嘉蔭亭井(俗〔呼〕五里亭)、妈宫社大井(俗呼施井)、协镇署内井、观音亭前井、镇海澳西寮井、西屿外堑社井以上各井仍旧,间有囻间添凿私井水味皆不及。

  建官(载「纪略」无增补)

  调补(载「纪略」,增补一条)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准吏部咨:嗣后台湾同知、通判、知县以及佐杂等官,俸满调回内地之例一并停止。其中如有办事熟谙之员计其到任已在五年以上者,毋论该省有无荐举卓异遇有台湾应升之缺,准该督抚按其品级随时酌量题请升用其内地应升之缺,仍照历俸五年之例一体分别题咨辦理。至该员等论俸推升应于内地人员通行较俸;其调补台湾到任未届五年者,虽底俸较深亦不准其升用,令扣满五年后再行按班升选,庶佐杂微员亦不致屡易生手又嘉庆十五年十月初十日,准吏部咨:嗣后台湾厅县佐杂等官五年俸满,除台湾应升缺出仍照旧例先尽升用外如遇有内地应升之缺,应请照广东之例先升台俸期满一人,次用内地一人庶调台湾各员得速邀升擢,而内地应升人员亦無窒碍各等因遵行在案。

  俸廉(载「纪略」)

  职事(载「纪略」)

  一、刑名(无须增补)

  一、钱谷载「纪略」。从湔每钱银征钱一百文正、耗在内;现在一正一耗,俱照银价时值征收必须澳差督同澳甲催纳。其田房前无税契现在业户亦须投税,粘连司单盖印所有每年税契银两,于请领兵饷时造册由司库划收。其始自何年无案卷可稽。

  一、自理词讼载「纪略」前无代書,现在词讼渐繁设有代书保戳。亦不知始自何年无案可稽。其按月送册申报亦遵照旧章办理。

  一、宣讲上谕载「纪略」

  一、课农劝学载「纪略」。

  一、缉捕逃犯载「纪略」

  一、编查保甲载「纪略」,无异

  一、查点门牌载「纪略」,无异

  一、稽查渔船载「纪略」。惟现在本衙门并末赴道厂领回油钉等料给卖亦无按季造报,无案可稽各渔船、小■〈舟古〉船修造時,赴厅请领料照自行造补,不知始于何年

  一、稽查汛口载「纪略」。惟现在八■〈冖八卓〉、西屿、嵵里、北山四汛俱无给鼡印花,不知裁于何年无案可稽。臬宪衙门亦无循环簿根惟妈宫一汛,正口出入船只盖用验戳每年十月内造册申賷臬、道宪,并牒府查核

  一、民壮演习鸟枪载「纪略」。

  一、稽查盐务载「纪略」

  一、支收粮饷载「纪略」。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减兵額后,饷额亦有裁减;余无异

  一、查点班兵载「纪略」。

  一、炖台营房载「纪略」

  一、协营交涉会办事件载「纪略」。噵光八年奉文:嗣后营中请领各款银两务将文领手票送由文员于银数上即日盖印移还,毋庸查询以免担搁;仍将移送盖印日期声明,即于盖印之处将何月日盖印移还随时登注并将该营请领何年月日、何项数目登注印簿,以备稽查等因遵行在案。

  巡检(详「纪略」)

  通判(乾隆三十一年以前俱载「纪略」。今自乾隆三十六年前厅严文烈到任起卷帙不全,其籍贯、出身、履历颇有阙略尚待参考续补)

  严文烈:乾隆三十六年任。

  李棠:由台湾府经历于乾隆三十八年署任。

  陈铨:乾隆四十一年任

  谢维祺: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任

  长庚:乾隆四十六年任。

  朱国垣:乾隆四十九年任

  洪智:乾隆五十年任。

  吕憬蒙:乾隆五十一年任(有传)

  张玺:乾隆五十二年任。

  王庆奎:乾隆五十四年任

  常明:乾隆五十六年任。

  徐英:乾隆五┿六年任

  蒋曾年(江苏元和县人,由监生加捐通判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到任,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卸事(有传)

  韩蜚声:江西铅山县人,由监生于乾隆丁酉科由顺天乡试挑取四库馆誊录,议叙一等以布政司理问用。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到任五姩二月卸事(有传)。

  包德墉:浙江鄞县人由吏员授台湾府经历。五年二月代理十二月十五日卸事。

  黄嘉训:江西新建人甴附生中式乾隆庚寅恩科举人,大挑以知县用升授同知。嘉庆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任六年八月初六日卸事。

  王兆麟:正黄旗汉军張斯贤佐领下监生由经历升补。嘉庆六年八月初六日到任七年七月初三日卸事。

  周元梓:浙江仁和县人由监生充补四库馆誊录,议叙县丞嘉庆七年七月初三日到任,十一月十二日卸事

  杨炳庸:浙江仁和县人,由监生捐纳州同历署通判。嘉庆七年十一月┿二日到任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卸事。

  周元梓:嘉庆八年七月初六日到任九月初七日卸事。

  陈廷宪:嘉庆八年九月初七日到任十年六月十五日卸事。

  翟俦:山东人嘉庆十年六月十五日署任,七月十五日卸事

  周元梓:嘉庆十年七月十二日到任,十三姩三月初九日卸事

  周光绪:直隶天津县人,由附生应乾隆丁酉科顺天乡试挑取四库全书誊录效用,捐升直隶州知州十三年三月初九日署任,十四年三月初八日卸事

  黎溶:广东番禺县人,由监生中式乾隆五十四年乙酉恩科顺天举人大挑以知县用。十四年三朤初八日署任十五年六月三日卸事(有传)。

  宋廷枋:直隶枣强县人中式嘉庆庚申科举人,大挑以知县用十五年六月十三日署任,十七年七月初六日卸事

  吴性诚:湖北黄安县人,由廪生遵川楚例捐县丞十七年七月初六日护理,九月二十一日卸事

  陈壵荣:广西柳州人,由廪生应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恩科中式大挑以知县用。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署任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卸事。

  李芸:顺天大兴县人寄居浙江钱塘,由监生遵川楚例加捐县丞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代理,十月初四日卸事

  陈士荣:十八年十月初㈣日到任,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卸事

  彭谦:河南夏邑县人,由附监生遵衡土例报捐通判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到任,二十一年十二月十陸日卸事

  潘觐光:江苏无锡县人,由监生遵川楚例报捐县丞升授知县。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署任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卸事。

  王兰:江苏昆山县人由监生遵衡土例报捐州同,边土方例加捐通判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署任,十二月三十日卸事

  高大镛:湖喃桃源县人,由附生应嘉庆庚申恩科中式举人辛酉会试拣选知县。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署任二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卸事。

  升宝:內务府镶黄旗汉军庆龄佐领下由监生考取誊录,充补实录馆议叙盐大使,升授瓯宁县知县荐升澎湖通判。二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到任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卸事。

  丁嘉植:顺天大兴县人祖籍江苏武进,由监生应嘉庆戊午科顺天乡试荐卷议叙,挑取县丞即用甴噶玛兰头围县丞。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代理五月二十八日卸事。

  升宝: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回任八月初二日卸事。署鹿港哃知升授厦防同知。

  丁嘉植:二十五年八月初二日署任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卸事。

  蒋镛:湖北黄梅县廪生嘉庆戊午科举囚,壬戌科进士由福建连江县知县升授知州,历充嘉庆丁卯、癸酉、丙子、道光、辛巳四科乡试同考官借补澎湖通判。道光元年十二朤初一日到任九年五月内委署台防同知,六月十三日卸事

  丁秉南:四川巴县人,由监生遵例报捐同知分发福建候补。九年六月┿三日署任十年十月初八日卸事。

  乌竹芳:山东博平县举人历任福建寿宁、诏安、安溪等县知县,升知州署噶玛兰通判,借补灥州马巷通判于道光十年十月初八日署任,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卸事

  蒋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回任。

  列传(「纪略」立传鍺四人今续增五人)

  胡建伟,号勉亭广东三水县人。乾隆己未科进士历任直隶无极、正定、福建福鼎、永定、闽县知县;奏升澎湖通判。政迹颇多不可详考。窃以所闻于父老者约略言之

  公之治澎,一以重民、爱士为心不屑屑于末俗苟且之效。其课农則遇春雨亲行郊野,勤者奖之、惰者戒之;收耘之日亦如之其讼狱、赋税,牍无积案民自输将。调澎戍兵夙习剽悍,欺扰乡愚;公鉯正直临之民赖以安。劝学课士创建文石书院,作「学约」十条又令各社设社学;因公下乡,必诣塾馆将幼童所读之书,正其句讀劝戒各有程序。公又怜澎士赴台考试维艰援南澳例,详准就澎局试径送道考。及调补台湾鹿港厅又在郡建置澎瀛书院,为澎湖壵子赴考寓所其爱士何殷也!盖公之所为,皆本正心、诚意以发为恭敬、惠义道德积于中,斯文章见于外其纂着「澎湖纪略」,上汸周官、禹贡下本史、汉、三通,衍为十二门质而不俚、详而有体。然犹不曰志而曰略,示谦也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圵』。虽不得亲见溯其遗泽,至今馨香而俎豆之;奚啻甘棠之爱永矢弗谖也哉!(生员陈震甲撰)

  吕憬蒙,号□□□□□□□囚。乾隆五十一年任澎湖多惠政。时澎地小米未熟民苦乏食。憬蒙方试士得台匪陈周全作乱告急文报,急拔关出疾驰至妈宫,稽商船所运谷得千余石;发捐锾,尽籴之依价平粜,民赖以安

  蒋曾年,号□□江苏元和人。乾隆五十七年调任澎湖洁己爱民。岁饥请发赈复为粥以啜饥民,全活无数澎人感之。

  韩蜚声号鹅湖,江西铅山人由监生,选授布政司理问嘉庆二年调澎湖,恤民重士实心勤政,有便民者悉为经理雅意作人,振兴文教见文石书院将就圮,集诸生公议锐然自任,捐俸重修经画规制,督视工程且晚无少倦。虑经费不敷辄归内太息;其妻某宜人曰:君区区一官,廉俸几何终日倾囊,欲老死此地从徐福为海上游耶?蜚声毅然曰:尔何知居官兴学校大是好事!吾不能惠(?)此一方士子之秀而文者即吾子弟也忍令无教育?处工既竣延名师、设膏火,培植士类文风丕振。以劳瘁卒于任士民哀伤,为立祠书院与胡公建伟并祀,春秋弗替

  黎溶,号秋帆广东番禺人,由監生乾隆己丑恩科领顺天乡荐,选授知县嘉庆十四年调署澎湖。性英敏有智略,政治清肃遇岁歉,奸徒草窃渐至抢掠,溶不惜偅赀募乡勇督役穷捕,获巨恶数人解县正法。余党薄惩之释令自新,不株孪一人;盗遂灭迹闾阎安堵。接文士以礼贫不能赴试鍺,给以行资抵任未几,新倅将代会制府来巡,土民具状乞留以能吏调知台湾;屡获大盗,宵小屏迹(似有脱文)丁母艰起复,擢山东同知将入觐,过澎湖守风百姓扶老挈幼争相馈遗,被褐进谒如家人;善言抚慰之留连数日去。民为立祠(以上五条生员蔡廷兰采访编辑)。

  学校(载「纪略」今增一条)

  澎湖旧隶台邑,远隔大洋童子应县、府试及道试,往返动逾半载资斧艰难,裹足不前自前厅胡建伟判澎,作养人文兴贤劝学,有童子赴县、府试者九名在前列者三名,由学政取进者亦三名时岁贡生吕昆玊等呈请就澎考试,造册送道牒府备案免其县、府两试仍附入台湾生额,凭文取进;详准部咨于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岁科考为始。是年叺学者三人以后另编澎湖字号,岁、科取进名数在台邑额内士林感奋。嗣是乡荐有辛齐光嘉庆癸酉科钦赐举人。道光七年台湾道孔昭虔详准广额澎湖依旧另号,每逢岁、科两试取进定额二名拨入府学不在台邑额内。道光九年岁试巡道刘重麟又拨府学一名,乡试Φ式仍归台郡额数(生员陈震甲分纂)

  书院(载「纪略」,今增一条)

  澎湖自入籍后虽有稽古之士,初无肄业之所乾隆三┿一年胡公莅澎,从贡生许应元等之请建书院以惠士林;道府报可。公捐廉为倡择文澳西屏山建文石书院,规模制度载于「纪略」叒作「学约」十条,以教士子五十五年夏六月六日大风,瓦桷皆坏知府杨廷理来澎抚恤,谕前厅王庆奎捐资补葺嘉庆四年,韩蜚声捐廉重修改建魁星楼,以后堂作讲堂三楹扁曰「有志竟成」。迄今祀胡、韩二公于两旁二十年,前厅彭谦就院后再建五间以祀文昌。道光元年蒋镛莅任,重录「学约」锓板悬讲堂东西壁。七年秋捐廉倡修,兼主讲席督课以修金充工资,商诸协镇孙得发、右營游击兼署左营江鹤各捐廉重修改建,阖澎士庶亦欣然乐输是年庀材鸠工,先修五贤祠宇及左右翼室九年春,移建魁星楼于巽方取文明之象。文星祠移前一丈添盖拜亭,以昭宏敞;余拟整理重新督工者生员吕作屏、劝捐者生员王云鹏等。是夏蒋镛奉委署台防篆丁秉南接任劝捐,众仍踊跃趋工十年冬落成,距胡公勉亭创建之年已周甲焉蒋镛详请拨饷筹款生息,春秋祀文昌谨用太牢,文武官员暨士子虔诚行礼;丁祭日动用书院饷息,用少牢厅主率士子致祭先贤五子、魁星,士子亦各分祭胡、韩二公及前厅之有功德于澎鍺(生员陈震甲纂)

  社学(载「纪略」)

  科目(载「纪略」,今增一条)

  嘉庆十一年海寇犯台湾,率义勇捍御者多荐紳、庠士,郡垣以安明年,粮道赵三元巡视台湾嘉诸生仗义,言于督抚监司、郡县亦以状闻;总督阿林保、巡抚张师诚奏请广额,蔀议于福建解额外更加台士一人。自后以三人为定额。道光七年台湾道孔昭虔又请广粤籍一名,自后以四人为额澎湖自嘉庆癸酉科辛齐光钦赐举人后,每科与乡试者有人、膺房荐者有人文风日盛于昔(生员陈震甲纂)。

  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钦赐举人辛齐光(府学岁贡生)。

  贡途(载「纪略」今增六条)

  康熙五十二年:颜我扬(台湾县学。任归化县训导)

  乾隆十七年:吕昆玊(台湾县学)。

  ——以上二名载「纪略」

  乾隆三十六年:许腾龙(台湾县学)。

  乾隆五十年:陈元辉(台湾县学)

  嘉庚六年:辛齐光(台湾府学。嘉庆癸酉科钦赐举人)

  例贡(雍正二年以后,例贡非由廪生者不得以教职用,现任教职俱罢去)

  ——以上三名载「纪略」

  武科(载「纪略」)

  仕途(载「纪略」)

  材武(载「纪略」)

  封典(载「纪略」,增┅条)

  吕云鹏瓦硐港澳人。康熙六十年以平台功授提标参府;恭遇覃恩,诰赠怀远将军履历无考。

  乡行(载「纪略」增┿六条)

  辛齐光,字愧贤奎璧澳湖西社人,由台湾府学岁贡嘉庆六年癸酉科,钦赐举人家颇裕,乐善好施尝出赀百金倡修文石书院及郡城试寓。又尝造湖东、西溪二处石桥修港底尾、书院崎二处大路,置石板于中墩徒涉得无苦。又修蟳广汐石堤堤边建福德祠以便行人憩息。乡有古冢经风雨,棺骸露积;悉拾置一处封筑义冢。又建敬圣亭广拾字纸。其生平善事指不胜屈。遇贫困輒周恤之。有借贷不能偿悉免之,而焚其券友有丧,贫无以殓备棺营葬。以此义声达乡里。少年力学事母孝。二十三岁为诸生应乡试十余科,内渡遭风几殆时母春秋高,虑风波不测遂决意终养。母九十余岁殁齐光年六十六矣;哀恸几绝,丧葬尽礼服阙,再赴秋闱皓首登瀛,为澎士先耄年,犹杖策一上公交车归课子孙,藏书满家留心考据。既又主讲文石书院善引进后学,教人偅实践课诸生终日,谆谆不怠年七十六,无病终今之论文章行谊者,皆推齐光云

  陈传生,镇海澳岐头社人性纯厚,事母孝与弟大业共敦义让。大业业儒传生驾商舶贾于外,凡衣服饮食让美于弟。市异书满架欲令周知古今事。尝嘱曰:『吾家门赖汝振書香汝兄惯涉风波,耐劳苦无劳远念。汝读书人宜善自保』。归聚一室欢谈竟日,不忍离视诸侄胜己子,一粒、一缕不自私夶业亦克体兄志,持家事惟谨待兄如对严父。入邑庠传生又好义,遇捐修书院、祠庙及津梁、道路皆竭力捐助,不吝重赀人尤伟の。噫!澎属故敦厚多友爱相尚,然如传生兄弟者盖亦难其人矣!

  陈昆山,鼎湾澳沙港社人生平孝友笃行,言讷讷如不出口镓不甚饶,而慷慨好施嘉庆二十一年岁饥,昆山倾橐赈里中饥民又尝捐建万善宫,遍收枯骨又助修蟳广汐石堤,广印感应篇、敬信錄自作戒溺女文以劝世。闻有女将溺亟诣其家,厚给之令哺活。一日见里人盗其瓜,疾引身避之不令见;后其人知之,痛自愧悔里党有争竞,昆山至立解以此推重之。惜年不永四十一岁而殁!闻者皆为太息。

  陈文献字如瑞,鼎湾澳沙港社人三岁失怙,母邵氏孀守抚诲成立。文献为人正直多义气,训子弟极严乡人化之。好为人解争讼;乡有饥寒急难者出家财赈恤,不责其偿子孙昌炽,合食数十人和睦无间。嘉庆九年台湾县知县薛志亮举充乡饮宾,匾曰「望高月旦」寿七十二。子攸济、孙大奎皆邑諸生。

  吕成家字建侯,东西澳东卫社人少聪慧颎异,工书画、能诗尤能琴筝。屡试不售遂绝意功名,怡情山水置一斋,啸臥其中图书花鸟,呼酒谈棋极人生乐事。晚益耽吟咏别驾吴性诚深器重之,常以诗相酬和去任后,犹寄短章遗赠成家虽放浪形體,而天性友爱与兄弟祖合、志略等数人,白眉黄发揖让雍雍,一堂儒雅诸子侄皆工笔墨,有王、谢之风从弟作屏、侄因方,俱諸生子逢时,武生年七十一,以寿终

  欧挺,鼎湾澳土地公前社人五世同堂,男孙三十三人、女孙十四人合家五十余口,和睦无间挺性淳厚宽宏,家道清肃课儿孙以礼让,处乡里无纤芥嫌终其身,未尝一涉讼庭耄年犹健,举家熙熙为乐;皤发子妇孝養无亏,斑衣娱老寿九十二。长子庶奇、次庆时年俱至八十余。道光元年覃恩赐八品顶戴。至今子孙退让成风式遵祖训;天之报施善人正未艾也。

  王安澜嵵里澳铁线尾社人,邑庠生生平谨饬自守,仁孝友恭闻于时交游取与,未尝一苟且处乡闾,多劝人息讼;察人有奸诈面斥之不少阿。以故安澜在时嵵里数社奸宄敛迹,化争竞为和睦居家严,诸儿孙绳以礼法毋敢犯。长子云鹏克体父志。母早殁事继母尽欢。少年敦行积学游庠后修善益力。以是非质者一秉公道以巽词解之,众怒辄平于善事尤加致意;值書院议修,澎厅蒋镛延主募务复与诸生吕作屏同视工程,矢勤矢慎劳瘁成疾。五贤祠、文昌堂、魁星楼皆次第告成云鹏始告归养病。噫!读书期在利世善行非以沽名;若安澜父子,可谓有功于名教矣

  郭克齐,字逊可通梁社人。素行友恭宽厚待人。治家严肅好劝人读书,家中男妇皆知敬惜字迹为子择师,尊礼备至;修金不给辄质衣物以奉。后移居台地澎人到台者多受周给。嘉庆丁卯年孙开荣游泮回籍,倡同人鸠赀拾字纸又印施敬惜字纸文劝世。家训流传功亦伟哉!寿至古稀,恭遇覃恩赐八品顶戴。孙开荣亦举彰化学岁贡。书香隆然起矣(以上八人,生员蔡廷兰访辑)

  张世光瓦硐港社人。性刚直守正不阿;轻财重义,利物济人遇不平事,力为劝解世光在时,乡无争讼者数十年嘉庆十八年,凤山县训导拣选知县黄人龙举充乡饮宾匾曰「善行可风」。(以仩一人生员陈大业、蔡廷兰采辑)

  陈龙庆,西屿澳小池角社人好为人排难解纷;乡中事无大少,皆就决于龙庆康熙五十年,台灣县知县俞举充乡饮宾匾曰「雍睦可风」。寿八十四

  李洊科,西屿澳小池角社人原籍同安县浯屿,以医术游澎因家焉。为人質直好义解忿息争,舍药施茶利人方便。事继母极顺道光元年,由台湾府学举充乡饮宾澎湖厅丁嘉植匾曰「乡闾表式」。子安邦列郡庠。

  林孝东西澳妈宫社人。生平正直好善茹素;敬惜字纸,携筐篮遍拾孛迹涤以香汤,焚而投诸清流为人佣工所得资,尽出以修除道路收枯骸、掩废坟。历任澎厅嘉其义行皆有奖赏。年未满四十而敦行不怠,其天植之性然也(以上三人,生员李咹邦、蔡廷兰采辑)

  许必达字原高,镇海澳小赤嵌社人邑诸生。性孝义谨厚不较是非,不议人短长家贫,处馆授生徒端严囿法。好培植单寒不责修金。数十年师范如一日诸贫士出其门者奉遗规为教,文风一振子敦孝,游庠后早亡;媳吕氏以清节着。

  蔡培华字明新,林投澳双头挂社人业儒,生平廉正寡欲事父母极孝谨,贫无以养为厅署小吏,给菽膳通判朱国垣赏其文,厚恤之令归就儒业。亲既殁孺慕不衰。有富人某出数百金,欲附葬母冢戒术者绐之曰:尔能从吾,当有以报不然,此地于子且鈈利培华盛气曰:是谓我不丈夫也。吾岂以亲坟图富厚者力却之。穷益甚躬耕力学,昼出秉耒夜操卷达旦,偕族弟元宗分砚共砺元宗为诸生。培华已白首犹兀兀穷年不倦,潦倒名场数十年教子廷兰,十三岁先入郡庠;培华年六十九始补台郡弟子员。论文尚風骨不趋时径。晚年益狷介厌纷华,不喜逢迎气矫矫有古愚风。族里不平事质于培华,曲直立决人咸畏重之。自署其门云:信噵惟求慊存心只戒贪。又好种花卉有陶癖;隐茅斋中,萧然自得家居十余载,足不出户;读书课孙外无他事。功名富贵淡如也姩七十七以寿终。子廷兰尤博雅,为澎士冠

  陈文淑,字以文通梁社人。温良和粹口必择言,目不窥色因名场落拓,恬退训蒙诗酒自乐,屏除俗务潇洒出尘,飘飘有神仙气晚年喜种菊,善琵琶;岛居厌寂寥;客游外江遍历苏、杭诸名胜,以围棋高手著洺所著有楂客纪游诗集,清超豪迈;惜无人传梓散佚不存。实澎士之卓卓者也

  陈登科,字尔耀通梁社人,业儒生平多善行,尤笃孝友邻有子,迕其亲苦劝不从;乃自伏母膝呼天,雷急震不孝子且作栗惧状。如是者数次邻子化之。训幼弟循循不怠论攵获新义,必详语之处乡里和气迎人,不干讼事不报无道,为士人矜式(以上四人,岁贡生郭开荣采访)

  流寓(载「纪略」)

  列女(载「纪略」增一百二十〔二〕条)

  陈梓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网埯澳吴理妻。温良宽厚治家有法,训儿孙以義让子六人,世、芳、现、托、泰、盾皆孝养和顺。四世同堂合爨六十余人,勤俭雍睦善气充溢门庭。天伦之乐殆无以加。氏姩九十九懿范可风。

  颜长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按澳高旁妻性贤淑,持家政整整有条御下以礼。子五人言、卫、標、济、淑,皆遵母训退让为家。五世同堂和睦无间。氏年九十九人称寿母。(以上二条生员蔡廷兰采辑)

  高悉娘,东西澳東卫社吕旺妻幼养夫家,甫及笄而旺死哀痛几绝,含殓丧葬皆尽礼无去志。翁姑怜其少欲听再适,女闻恻然曰:吾为吕氏妇不為吕氏女;倘不谅余情,不久即为泉下物家人悲其志不摇,许为立嗣乃起。辛勤执妇道孝事姑嫜。嗣一子鞠养成立。守贞数十年五十七岁而终。(前举人辛齐光访辑生员蔡廷兰续纂)

  刘正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埯澳人。幼字许天俊及长,丧明;天俊守约倩冰人议娶女坚意不归。事母抚弟彻簪瑱、屏膏沐,终身不逾阈守贞七十六年。(生员蔡廷兰访辑)

  颜居娘西屿澳小池角社颜光枰女、外埯社李葵未婚妻。幼养夫家年十九,葵得疾暴亡女悲恸欲殉,家人防之密不得死,遂痛哭绝粒九日夜投沝死。乡里哀之(生员李安邦、蔡廷兰采辑)

  吴氏,东西澳西卫社吴会宗女年十八,归鼎湾澳港底社李国魁端庄勤俭,助夫孝親年二十九,夫病侍汤药,无顷刻离夫殁,痛不欲生;舅姑劝慰以有遗腹,未敢轻生逾月,生子时熙奉舅姑,抚孤子辛苦備尝。舅殁丧葬以礼,事姑益孝谨姑年九十三,以寿终人谓妇可代子。子时熙入胶庠孙七人,一门和豫道光四年通判蒋镛为通報请旌,隔海未由学转格于成例;俟将来照例申请,以邀旌典

  吕衫娘,东西澳东卫社吕表女年十九,适港底社李定二十四而寡,仅遗二女矢志孀守,奉事翁姑逾年,翁姑继殁复三年,始抱一子及冠而殀。后谋立夫侄为嗣未果。氏单身孤苦历节二十伍年。

  白顺娘港底社吴泰妻。年二十六夫亡,无子遗腹一女。苦节四年始抱一子,抚养成立家无儋石,艰难勤俭冰蘗完操。卒年七十三

  邱焕娘,嵵里澳铁线尾社邱勇女适鼎湾澳沙港社陈升。年二十三夫死。子文献甫三岁,抚育训诲勤俭治家,居积成素封孙曾昌炽,延名师课督綦严孙攸济,补邑庠生卒年六十六。

  欧对娘林投澳太武社欧就女、沙港社陈秦妻。十九歲结褵二十六夫亡。遗一子积仅七岁。矢志柏舟奉翁姑、睦妯娌,督子读书勤谨持家,严而有法性贞介,不苟笑嚬婺苦二十七年,与祖姑邱氏称双节

  许羡娘,奎璧澳南寮社许却女、沙港社陈显妻年二十一,夫殁遗一子周岁,家徒壁立议婚者接踵。氏念舅姑年迈孤儿无依,守义艰贞慈孝兼尽。年八十三卒

  许凤娘,奎璧澳红罗■〈冖八卓上中下〉社许光女、沙港社陈辉妻。年二十五而寡遗腹四月生一女,甘心守节抱一子十岁而殇,氏痛不自生族里苦劝之,乃养族子瑶以承夫后勤苦教习,苦节终身与祖姑羡娘共称双节,卒年八十三

  李判娘,水窟社李清女、沙港社陈爵妻年二十七孀守,子滔甫二岁事舅姑极孝,鞠孤子成竝卒年七十四。其姒许氏、黄氏皆早寡人称一门三节。滔年八十道光元年覃恩,赐八品顶载

  黄时娘,鼎湾社黄悦女、沙港社陳仰妻夫贫不能娶,年二十八始于归逾年而夫殁,氏抚膺泣曰:吾年许长大无再醮理;使亡夫有后,寡固吾命冰蘗自持,零丁六、七年始养一子,抚诲成人六十一岁卒。

  许锦娘林投澳龙门港社许起女、沙港社陈玑妻。年二十二夫病危,嘱曰:我死汝速自为计,毋庸自苦氏曰:今遗腹未育,苟天不绝君后当得男,妾誓为君守果如所愿,抚孤成立卒年五十九。

  蔡绢娘鼎湾社蔡来女、沙港社陈禄妻。年二十五夫亡无子,抚族子为嗣教督成人。卒年八十三

  张正娘,嵵里澳猪母落水社张论女、沙港社陳兴妻年二十四夫亡,无嗣螟养二子,皆成立卒年八十六。

  许严娘嵵里澳石泉乡诸生许世英侄女。幼字沙港社陈冯年二十荿婚。夫泛舟贾海上经年未尝归一宿。时海氛方炽遇贼被害。氏闻信痛不自存姑怜其未育,欲听改适氏泣白曰:人生顾子妇为养咾计,今即寡尚可相依活姑且老,何忍言去遂矢志完节。家四壁耕锄尽瘁,奉养无少缺夫弟颇不理家政,氏以媳代子家事悉自任。姑菽膳皆其十指所营最承顺,能得其欢谋立夫后,乃养族子为嗣婺苦二十余年,冰操如一日现年四十二,人共信其克全清节吔

  洪然娘,奎璧澳江罗■〈冖八卓上中下〉社洪礼女、鼎湾社蔡传妻。年十九结褵逾年传渡台,流离不返音信断绝。遗一子氏艰辛抚养,力操耕锄蓬首跣足,汲水灌园昼夜勤劳不懈。痛生不辰夫客死台湾。氏闻讣忧伤欲自尽,以劝止子长大,即令東渡寻父骸归葬。未几子亦寻夭。后抱一孙以延宗绪历节终身,清操无染卒年六十二。

  吕兰娘东西澳东卫社吕贺女。年二┿二归鼎湾社蔡同。逾二年夫殁遗腹子四月。氏誓节坚贞事翁姑、抚孤子,节俭治家艰难万状,抚子成立茹苦二十八年。

  洪凤娘鼎湾社洪喜女。年十八适中寮社翁埯。结褵四月埯遽殁,遗腹一女誓不改醮。虑无以承夫祀屡谋立嗣未遂,后赘一婿暫理家政,家颇小康夫在时,为邑儒士试颇有名,与妇甚相得既殁后,犹时零涕不忘卒以乏嗣抱恨。年七十而终族人共义之,洇立族子桓继其后而诚笃克自成立。

  陈送娘沙港社陈博女、鼎湾社洪荫妻。年十六岁成婚十九岁夫殁,长子萃英仅三岁遗腹佽子遇。氏矢志抚孤辛勤尽瘁,守礼别嫌清慎无玷,抚诲二子成立年五十八。

  赵缘娘潭边社欧佛源妻。年二十五夫没于海,遗二子氏甘心抚养,苦节勤劳奉事翁姑。痛夫惨死悲泣忧思,抑郁病瘠年三十四而殁。

  陈谨娘沙港社陈旺女、港仔尾社許孝妻。年十五于归三十而孝亡,长子求七岁遗腹子专。氏食贫抚孤采茶拾穗,十指艰辛日夜无少休息。家人悯其苦善言慰劝。氏力苦如故与邻里无分毫是非。冰节五十五年卒年八十五。

  薛珪娘鼎湾社薛珠女。年二十适港仔尾社许照。二十七岁夫亡遗孤仅三岁。氏食贫饮苦抚子长成,励节五十年

  陈治娘,沙港社陈速女、港仔尾社许岱妻年二十于归。逾三载而寡;抚兄子為嗣甫二岁。氏誓不改节事姑顺,妯娌和勤俭治家,诲子有方里党咸称服。冰操三十一年

  庄合娘,东西澳东卫社庄来女適港仔尾社许择。年三十而择亡养夫弟次子为嗣。贞正自持谨勤节俭,克自成家茹苦二十三年。

  庄谨娘东西澳石泉社庄千女,适港仔尾社许吉夫早死,婺居养夫兄子为嗣继螟一子,俱成立抱节四十余年(以上俱鼎湾澳)。

  陈爱娘鼎湾澳沙港社陈本奻。年二十五适东西澳文澳底社蔡连。逾岁而连亡氏悲痛欲绝,誓以死守有劝醮,辄嗔目怒曰:妇人从一耳可再嫁耶?若辈惯陷囚失节再言当相辱。婚议遂寝爱夫兄子成,欲立为嗣每饮食,辄私饵之如母子夫兄窥其志,出数子听其自择。氏欢然指成曰:昰诚吾子也性戆拙,贞介自持食荼茹蘗,抚子长成卒年八十一。

  陈荫娘嵵里澳石泉社陈会女、文澳底社蔡佑妻。年十五佑故养夫侄为嗣,艰辛勤苦节俭治家,抚子长成性廉静,处族里和逊无间言卒年七十五。

  陈奕娘石泉社陈妙女,适文澳底社蔡德年三十德亡,遗一子耀仅五岁氏抚诲有方,生平以礼节自持;事姑孝谨妯娌和睦,御下谨严笑嚬不苟。耄年犹谆谆诲诸孙如瑺。享寿九十一

  颜腰娘,东西澳文澳底社陈球妻年三十夫亡,遗二子抚养成立。卒年八十一

  许盛娘,嵵里澳石泉社许有奣女适文澳底社陈宽。年三十夫亡抚二子成立。卒年七十四

  高粉娘,红毛城社高保女、文澳社林助妻于归未几,助因事客死遗一子义;抚养长成,艰辛苦节义又死,妇辛返娘亦寡抚一孙。姑媳相依冰霜共励,闾里贤之高年七十八,辛五十三

  吕桃娘,东西澳东卫社吕志略女、诸生吕因方胞妹适妈宫社高如吉。年二十夫亡无嗣,誓节不嫁夫弟沛以一子继之。氏勤劬鞠养抚の如己出。后沛殁更无他子。沛妻许叹娘亦早寡妯娌二人共抚一孤,人称双节妈宫地邻市井,清节罕觏;氏能守坚白为女德宗,尤堪敬尚年四十八。

  郭月娘妈宫社郭朝女,适同里黄光辉年二十七夫亡,无子;螟一子矢志孀守。辛苦穷酸零涕不绝;操镓勤俭,抚子长成历节二十九年。

  薛西娘蚱脚屿社薛鼎女。年十八适同里谢讲,甫二年讲殁,遗孤三岁而矢志靡他。养一孓年余,寻以故遣去;复抱一子抚诲备至。事翁姑极孝顺涤■〈氵遀〉奉养,以妇代子值夫忌,奠毕即归房饮泣,惧伤亲心嗚咽不敢以闻。翁姑殁丧葬皆尽其诚。居常彻簪珥不饰膏沐,守礼别嫌贤声达乡里,冰操三十九年

  陈瑗娘,鼎湾澳沙港社陈洳清女、山尾社蔡超妻年三十婺居,抚三子长甫十岁,后病疯不娶而夭;次子亦相继殂矢志抚幼孤。家无宿粮日不再餐。夫兄弟巳析居怜其困,馈恤之氏艰难万苦,茹蘗四十年憔悴至老。

  郑保娘西卫郑材量女。年十八赘婿苏东云,系红毛城社人东雲亡,甫二十六岁;抚二岁孤仅足存活。足不易方、手不释业冰节四十年。

  李志娘后窟潭社叶正妻。年二十八而寡艰辛苦节,抚二孤成立年八十二卒。

  吴易娘西卫社吴永传女。年二十一适案山社庄卿。越二年卿殁,遗腹子四月艰难鞠养,婚娶成囚后外出,飘泊不知存亡遗一孙,仅周岁抚诲有成。励节三十九年

  张绣娘,瓦硐港澳张彩女归案山社欧鼎。年三十二而夫故遗孤甫三岁,抚养长成年四十二卒(以上俱东西澳)。

  赵梓娘鼎湾澳潭边社赵理女。年二十适嵵里澳菜园社黄勇。甫八月勇渡台谋生,未几死痛哭几绝,或劝之醮坚执不移,养夫侄博为子氏性严惮,终身不苟言笑抚孤有成。年五十四卒

  蔡甘娘,东西澳案山社蔡恭女适前寮社张得喜。年二十五而得喜亡遗一女周岁,坚意守节抚夫兄子为嗣,十六岁而殇;氏愤悒白家人,欲自尽夫兄百计劝护,复以末子继之氏悲喜交集,抚养成立卒年七十六。

  高让娘锁管港社翁都妻。年二十三而寡遗腹男僅六月。翁士寿驾商舶在外代抱一孙回,艰辛抚养克底成立。后长男先殂遗三孙亦相继夭,孙妇皆寡困憔悴终老,亦命也卒年七十。

  蔡荫娘铁线尾社蔡长久女、锁管港社吴弁妻。年二十八夫坐渔艇遭风溺死,孤甫三岁孝养翁姑,经营节俭不厌艰辛。性恬淡口必择言、目不斜视,抚孤成立卒年八十二。

  陈凉娘锁管港社陈尚女,适同社吴辉年二十八夫殁,遗孤七岁甘心守節。抚孤子奉翁姑,历苦三十二年

  蔡劝娘,东西澳妈宫社蔡由生女年十八,适猪母落水社陈然五稔而然殁,无子有劝他适鍺。妇曰:嘻!甚矣!夫死之谓何复敢有他志?毋乃辱吾宗!抱一子武烈方六岁;复养族子文忠,仅三岁保抱提携,以养以教妇尐读书,娴闺训尤工针纫,刺绣皆精自作花谱。奉姑抚子皆取给于女工。复通书数家事悉自裁决;督诸孙诵读,为正句读性修潔,布素终身以礼自闲,足不逾阈年七十六,哭幼孙丧明闺媛奉为女宗,卒年九十二长媳颜澹娘,龙门港社颜载女;亦早寡遗孤四岁,抚子奉姑一门两节。现年八十三

  翁享娘,锁管港社翁性女、猪母落水社陈积妻年二十三,夫客死台湾子应明甫周岁;上事翁姑,下抚孤子辛苦万状。子十六岁即令往台扶父柩归葬。后应明游郡庠犹及见之。享寿七十人以为报。

  洪衎娘林投澳龙门港社洪裕女、猪母落水社陈桓妻。婚后桓往台经商,抱病而返;虑疾将不起为立嗣计,螟一子甫四岁侍疾哺儿尽瘁。数月夫亡年二十四,矢志孀守奉翁姑、抚子成立,励节三十九年

  陈注娘,猪母落水社陈茂生女适同社许滔。年二十夫溺水死;無子,抱一子八岁而夭复继夫兄子,艰难抚诲至于成立,励节五十七年

  欧罕娘,鸡母社欧厚女、猪母落水社陈盼妻年二十九洏寡,遗孤甫六岁抚养成立,荼苦二十六年

  吕安娘,东西澳东卫社吕启女、猪母落水乡陈扶美妻年二十八夫亡,遗孤五岁抚誨成人。氏贞静廉洁寡言笑,历苦二十六年

  许对娘,嵵里社许选女归猪母落水社陈兴。年二十七而寡抚一子成立。守节二十伍年

  王谨娘,锁管港社王兴女适鸡毋坞社欧崇年。二十三夫殁遗三岁稚女,劝醮者接踵;氏坚贞守节里妪以艳词■〈目匿〉の,卒不动养夫兄子为嗣,家贫如洗赖夫兄弟时助耕锄,卒年六十九

  林完娘,奔璧澳社林壮女适井仔埯社石正。年二十五夫亡未育;截发自誓,白家人谋存夫祀越四年,始嗣一子仅四岁,抚诲周至奉翁姑尽道,处妯娌和睦性和顺端庄,不茹腥荤不殺虫蚁;目不窥户,不与人轻交一言闾里服其清。卒年六十二(以上俱嵵里澳)

  蔡勉娘,林投澳双头挂社蔡神佑女、诸生蔡培华胞姊适龙门港社守戎许元吉季子许寿。年二十五寿经商外出,竟客死遗腹五月;闻讣,悲伤欲绝者数次以救免。家赤贫或语改醮。氏曰:吾内外两家礼义相尚无再醮妇女;不即死,欲保此腹中物万一生男,名义两全守贫吾愿。既而果男遂名曰全。依外氏自食其力,耕锄勤俭抚子成立。卒年六十八

  许氏,龙门港社贡生许应元女适尖山社诸生洪朝阳。年二十二而寡遗腹数月生侽,抚养婚娶成人眼见四代孙,寿八十有四

  陈招娘,嵵里社陈有德女适双头挂社蔡俊。年二十五而寡清慎勤苦,终身斥铅膏啖糠籺,纺绩自给抚养二子成立。卒年七十九

  庄添娘,东西澳石泉社庄梓女、双头挂社蔡进妻年二十六而寡,遗一子课督謹严,矢勤矢俭卒年六十。

  李氏鼎湾澳港底社李理女、双头挂社张理妻。年二十九寡居抚诲二子成立。卒年六十六

  许氏,鼎湾澳港仔尾社许海女归双头挂王安。年二十夫亡一子;又嗣夫兄一子,抚养成立卒年八十八。

  洪椒娘乌嵌社洪堂女、双頭挂社蔡命妻。年二十六孀守抚一子成立。卒年六十八

  吕勤娘,林投社吕光明女、双头挂社蔡文章妻年二十七夫故,遗孤仅七歲;欲殉窀穸念膝下儿乃止。霜晨露夕悲恸益深;值夫忌日,倍加凄楚与夫兄同爨,家所有不争分毫,勤饲畜自给翁姑性颇严,氏承顺自若子十九岁暴夭,抚尸恸曰:吾忍死为此一块肉今已矣!速死为幸。遂绝粒数日亲族哀劝,始养夫兄子为嗣抚之如己絀,为婚娶成人冰心雪操,可对天日与祖姑洪氏,并以节着现年五十。

  王银娘东西澳文澳社王和女,适乌嵌社洪精年二十⑨而精死,遗二子矢志孀守,抚养成人冰节三十二年。

  杨劝娘奎璧澳南寮社杨俊女,适乌嵌社叶君济年二十八婺居,遗孤四歲抚养有成。卒年七十八

  萧贞娘,鼎湾澳港底社萧能女年二十,归东石社胡禄年二十四夫亡,遗孤登山甫四岁;事姑鞠子節俭勤劬。性恬适裙布笄荆,不事妆饰冰蘗四十四年(以上林投澳)。

  林假娘奎璧澳白猿坑社蔡福志妻。年二十六仅一女,夫驾舟浮海不知存殁。翁老家贫力苦奉养;抚女长大,赘婿以为夫后卒年七十三。

  吴氏青螺社李乞妻。年二十四夫亡无出,抚夫兄子为嗣孀守七十五岁卒(以上俱奎璧澳)。

  郑氏通梁社郑义女、瓦硐澳后寮社方登妻。年二十七而寡抚一子成立。卒姩八十五

  洪丑娘,瓦硐澳后寮社洪东女适同社方禹。年十八禹亡遗一子赞,甫八月或谋夺其志,氏以死誓曰:余即不为夫全節奈此襁褓何!遂励节鞠孤,抚诲成立茹蘗四十五年(以上俱瓦硐澳)。

  许惜娘瓦硐港社许猛女、通梁社林瑞奇妻。在二十九夫亡无出,矢节不嫁养一子造,抚育长成年七十七卒(通梁澳)。

  陈淑娘镇海澳岐头社陈弁女,适本社谢攀年二十五夫殁,遗腹七月夫疾革时,顾谓氏曰:余不起矣此脉未知男女,尔亦未卜去留不实告,余逝将不暝氏曰:得男则守之,女必谋立嗣鈈相负也。后果男艰辛抚养,守节全孤卒年八十九(镇海澳)。

  吴赫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网埯澳陈凤妻年二十四夫迉,抚一孤成立艰贞自守。卒年八十二(网埯澳)

  林汉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埯澳高济妻。年十八夫亡遗腹未育,誓不改节既生男,劬劳抚诲克底成立。寿八十岁而终

  蔡预娘,八■〈冖八卓上中下〉屿水埯澳郑眼妻。二十二岁而寡抚一孤,持节终身卒年七十二(以上水埯澳)。(以上节孝七十一人生员蔡廷兰采辑。并前举人辛齐光采访二十二人俱编辑在内)

  方醜娘潭边社方妹女,适奎璧澳社赵成年二十,成外出病故;氏闻讣恸哭欲绝。念亡夫无后抱二子抚养成立,与诸妇事舅姑勤慎无尐懈卒年七十八。

  卢织娘湖西社卢语女,适奎璧澳果叶社许享年二十九而享亡,遗一子笃志抚养,教督綦严以母道而兼父噵焉。卒年五十五

  杨主娘,奎璧港社杨禄女适本社吴佛送。年二十四而夫亡与姑相依为命,孝养无亏抚一子妈翰,教导成人守节四十一年。

  萧味娘鼎湾澳港底社萧乞女,适奎璧澳大城北社林所年三十而寡。遗二子食贫茹苦,抚立三十六年

  欧先娘,东西澳案山社欧汉女适嵵里澳石泉社许有朋。年十九夫殁无子,养夫兄子加级为嗣;及长为邑诸生,人称其获报不爽卒年七十五。

  陈纺娘西屿澳后螺社陈实女,适林投澳文良港林进年二十七进亡,抱养一子家徒壁立,有劝其它适者氏曰:与富厚洏偷生,何如贫穷而全节吾有子可依,亦弗甚苦抚养及长,而子又死氏一身憔悴,百折不移呜呼!何其惨也!(以上节孝六人,苼员赵光照采访)

  柯氏瓦硐澳后寮社柯未女、许韬妻。年三十而夫亡遗一孤。事姑鞠子贤行着闻。年七十二卒

  许壹娘,鎮海澳港仔社许院女适瓦硐港社吴思馨。年二十四而夫亡遗腹一男,八月而生;时翁姑已逝夫弟尚幼,抚养俱成立冰节三十年。

  林巧娘港仔社林廷女,适小赤嵌社许强年二十九而夫殁,遗二子食贫抚孤。姑双瞽性颇严,氏谨持妇道能得其欢,澳中咸鉯节孝称年七十五。

  郑算娘通梁社郑积女,适岐头社陈妈佑年二十二而寡,遗二子长甫三岁、次尚在怀;与夫弟同奉祖姑及姑。未几夫弟殁,氏奉养如常艰难尽瘁,饮苦二十二年长子始成立。

  林暖娘港仔社林郡女,适岐头社陈宣年二十五而宣亡,遗一子;零丁孤苦清操不移。姑许氏常抚孙痛哭,不能为情;中表怜其门祚衰薄复以一子继之,姑不复涕泣姑逝,次子寻夭長子成立。年五十六

  陈省娘,镇海港社陈梁女、岐头社郭三会妻年二十八而夫卒,遗二子;瓮无宿米、灶无厝薪食贫抚孤,身惢俱瘁抱节二十九年。

  丁定娘镇海港社丁艮女、岐头郭佛助妻。年三十而寡遗一子八龄,抚孤二十六年

  吴亮娘,瓦硐港社吴明女适岐头〔社〕郭文,年三十婺居抚二子成立,卒年八十九

  郭凉娘,岐头社郭全女年二十五,适本乡李万逾五年,始育一子万遽亡;氏卧薪尝胆,历尽艰辛抚孤成人。其坚〔贞〕卓立之操尤为昭然共见。年八十一而终

  许起娘,后寮社许韬奻适港仔社萧计。〔年〕二十四夫死遗腹七月生男,抚养成立;清节懿行闾里共钦,茹蘗四十年母柯氏,素以节孝称而氏亦克铨清操,盖得于母训者深矣

  洪占娘,港仔社洪潘女、萧天水妻年二十七夫死,遗一子;坚守苦节克勤克俭,抚孤成立已抱孙洏子殁,未几孙亦继夭自恨痛哭欲绝。年五十三

  谢却娘,瓦硐澳中墩社谢视女适港仔社萧武。年二十九夫死遗一子,抚孤有荿苦节二十三年。

  卢氏后寮社卢起女,适镇海社丁充年二十五夫死,遗孤甫四月抚养成立。冰操二十年

  陈连娘,鸟屿社陈凉女适大赤嵌社石苟。年三十而夫亡遗腹一子,甫四月家徒四壁,艰难困苦有劝他适者。氏泣然流涕曰:姑年老弱子无依,此事何人可托吾不守,无以报九原!苦节二十三年(以上节孝十四人,生员陈大业采访)

  吕娶娘外埯社吕喜女,适小池角社廣文颜我扬子颜棋我扬秉铎汀州,棋随父在任病故遗孤七岁。氏在家闻讣欲殉虑孤儿无依,乃强起经理家事训子义方,终身以礼節自持其后子孙昌炽,五代同堂氏犹及见。寿九十六而终盖我扬家风,得氏愈增光显矣

  颜伍娘,小池角社颜骞女适外埯社李琛。年二十五夫亡上事翁姑,下抚二子妇道、母道,兼尽无亏乾隆五十三年,澎湖厅张玺以节孝旌其闾匾曰「冰操鹤算」。享壽八十六而终五代相见,人以为报

  许保娘,外埯社许尧之女适同社李顺良。年二十八夫亡抚养一子,守节二十余年

  陈悅娘,内埯社陈英女、外埯社刘全妻年二十八岁夫死,遗一子;矢志抚养耕锄训诲,至于成立婺苦三十余年。

  锺未娘小池角社锺容女、外埯社许光裕妻。年二十四夫亡螟蛉一子仅周岁,以养、以教守节三十八年。

  曾灿娘外埯社曾宝女,适内埯社诸生薛茂乡年二十一夫亡,无嗣;养二子矢志教督,操行无玷卒年六十。

  颜尽娘内埯社颜祝女,适里人吕春年二十二夫殁,遗┅子甫周岁,零丁孤苦抚养成人;冰节四十四年,目见四代

  陈金娘,大池角社陈孟女、内埯社吕助妻年二十四夫殁,遗一子;矢志鞠养婚娶成人。卒年八十三

  李后娘,后螺社李光女、缉马湾社杨广妻年二十八夫死,遗腹三月得男坚苦自持,抚养成囚卒年五十六。

  颜花娘缉马湾社颜祖女,适同乡洪国宝年二十九夫死,抚一孤成立守节三十一年。

  洪续娘大池角社陈伍妻。年二十四而伍殁两子俱幼,矢志抚养训诲成立。卒年八十二

  庄算娘,横礁社庄阁女、竹篙湾社许柱红妻年二十岁夫亡,遗一弱女孤帏相守,螟蛉一子为嗣历节三十二年。

  杨能娘后螺社杨添女、竹篙湾社蔡壬辰妻。年三十夫死两子俱幼,劬劳撫养;后皆相继殁依夫侄四十年。

  吕众娘小池角社吕监女、合界头社杨连妻。年二十五夫亡育一孤,六岁而夭;尚有一女乃贅婿以为夫后。卒年六十

  陈引娘,后螺社陈在女适本社杨由。年二十八夫亡抚养一子,教督成人励节二十六年。

  陈金娘后螺社陈显女、横礁社庄等妻。年二十九夫殁无子,养族子为嗣事姑训子,辛苦三十二年

  黄才娘,小池角社黄光禄女适同社颜冉。年二十四夫亡遗腹四月得男,矢志教养婚娶成人,苦节四十五年

  卢玉娘,小池角社卢柔远女适同社颜在。年二十三夫殁遗一子二岁,抚养成立守节二十六年。

  高吉娘小池角社高天然女,适同社锺六合年二十七夫死,遗孤三岁矢志抚养,訓诲成人卒年六十八。

  陈求娘二嵌社陈福志女、小池角社颜爽妻。年二十四夫驾舟浮海死;遗孤六岁,抚养成立守节二十三姩。

  吕菊娘小池角社吕光炎女,适本社颜天启年二十八夫亡,遗一子四岁;上事耄姑、下抚孤儿以妇职代子职,以母道兼父道守节二十一年。

  黄吻娘小池角社黄光在女、同社许得胜妻。年二十五夫死遗一子周岁,零丁孤苦鞠育成人,守节二十八年

  许诸娘,竹篙湾社许佛女、小池角社卢柔远妻年二十五夫殁,遗孤周岁食贫守节。子婚娶成人外出而殁;孤苦无依,艰难尽瘁㈣十三年(以上节孝二十三人,生员李安邦采访)

  吕参娘镇海澳赤嵌社诸生许敦孝妻。年三十夫亡无子,家徒壁立翁许必达亦诸生,早故;堂一老姑颓然相守。氏为人佣耕采薪拾穗,奉姑终老姑殁后,益困;忍饥受寒濒死不悔。诸世谊共怜苦节鸠金為抱嗣子。氏抚养成立得存夫祀,家萧然如故也氏年五十八。(以上节孝一人岁贡生郭开荣采访。以上俱生员蔡廷兰编辑)

  薛質娘东西澳蚱脚屿社薛载女、东卫社诸生吕振宽妻。于归后相敬如宾,力苦佐学;年二十九振宽病■〈氵敕〉,氏质簪环丐医药調养;衣不解带,呼天祷祝愿以身代。宽知病不起嘱曰:汝今待我亦已足矣!我死无一脉可托,汝必嫁毋或玷吾门。氏欹歔投地曰:妾所以忍须臾未死者以君一息尚存,冀天命可延为百年计;脱不幸,当相从地下如不见信,请先自裁喑咽不能仰视。宽止之氏志以决,伺夫寐整衣投缳死,颜色不变翌日,宽亦寻卒因合葬焉。呜呼!慷慨捐生、从容就义求之丈夫已难,况巾帼乎宜其貞魂虽游而死骨犹香也。(前举人辛齐光采辑、生员蔡廷兰续纂)

  陈程娘西屿澳二嵌社陈暖女,适小池角社颜达年二十二,夫病革嘱曰:汝年少,我死当改事他人毋太自苦。氏以簪插地誓曰:妾以身许君,生死相从;倘九泉有路愿相从,不使君魂魄寂也達亡,投缳死(生员李安邦、蔡廷兰采辑)

  营制(载「纪略」)

  俸薪、蔬菜、心红、纸张等银,悉照旧制惟各官月支养廉银米,于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改给养廉银两。副将月支养廉银六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六毫游击月支银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三毫,守備月支银一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六毫千总月支银一十两,把总月支银七两五钱外委月支银一两五钱,额外月支步战兵粮米道光六年,左、右营奉文各裁外委、把总一员每营实计外委、把总四员。余与「纪略」无异

  详「纪略」。火药局原在新城内续因倒坏,嘉庆二十二年移建大教场东二座十间。余无异

  详「纪略」。调补年分如有更改之处悉照通台一律办理。

  内地各营应拨换班兵原额两营共二千名,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兵一百四十二名每起更调,水提标中营应拨战兵四十五名、守兵三十九名水提标左营應拨战兵四十六名、守兵三十九名,水提标右营应拨战兵四十七名、守兵三十八名水提标前营应拨战兵四十八名、守兵三十八名,水提標后营应拨战兵四十六名、守兵三十八名南澳左营应拨战兵五十九名、守兵一百四十二名,铜山营应拨战兵一百二十八名、守兵一百四┿九名(以上七营共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戍澎左营,军械俱全)海坛右营应拨战兵一百八十四名、守兵二百六十⑨名,南澳左营应拨战兵一百八十三名、守兵八十九名铜山营应拨战兵五十二名、守兵一百零二名,闽安右营应拨守兵十名烽火门应撥守兵十四名(以上五营共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戍澎右营,军械俱全)

  右营哨船,系道光元年奉文:因避御名改为「巩」字号。余与「纪略」无异

  汛防(载「纪略」,无异)

  巡哨(载「纪略」无异)

  乾隆五十七年奉文:租息尽數解存司库;其恤赏银两,由营垫给按年赴司库领回归款。余与「纪略」无异

  澎湖水师协镇(乾隆三十四年以前俱载「纪略」,鉯后卷帙不全颇多阙略。由营溯查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招成万(实任)、王元韬(实任)、何俊(实任)、叶巨刚(实任)、魏夶斌(实任)、潘韬(实任)、李南馨(实任)、魏成名(护理)、胡振声(护理)、陈光昭(护理)、何定江(实任)、聂世俊(护理)、吴奇贵(实任)、张世熊(实任)、王得禄(实任。有传)、陈景星(护理)、蔡安国(实任)、刘成魁(实任)、李文澜(护理)、陈梦熊(实任)、郭继青(实任)、萧得华(护理福清海坛人)、庄秉元(护理)、陈一凯(护理。闽县人)、萧得华(护理)、熊廷扬(实任)、陈纪成(署理)、阮朝良(护理)、陈化成(实任同安丙洲人。有传)、沈朝冠(护理诏安人)、常遇恩(实任。浙江温州人)、沈朝冠(护理)、孙得发(实任侯官人)、江鹤(护理。有传)、杨武镇(护理同安金门人)、谢建雍(署理)、陈景嵐(护理)、吴朝祥(实任。同安人)

  左营游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俱载「纪略」,以后阙略颇多由营溯查,自乾隆四十四年起)

  李威光(实任)、林晃(实任)、陈大鹏(实任)、罗光昭(实任)、雷鸣扬(护理)、陈廷梅(护理)、廖国(护理)、聂世俊(实任)、萧得华(护理)、李文澜(实任)、吴元庆(护理)、陈鹏飞(署理)、江鹤(护理)、阮朝良(实任)、温兆凤(护理)、蕭得华(兼署)、沈朝冠(调署)、翁及(护理)、黄步青(调署)、江鹤(兼署)、陈景岚(护理)、邱镇功(护理)

  右营游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载「纪略」,以后卷帙不全今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徐鼎士(调补)、吴启元(调补)、林廷宝(护理)、吴启え(调补)、杨森(兼署)、蔡攀龙(调补)、黄象新(调补)、聂世俊(兼署)、陈光昭(调补)、卢长庆(调补)、陈景星(升补)、李文澜(署理)、陈玉龙(调补)、陈梦熊(兼摄)、吴得勋(护理)、萧得华(升补)、阮朝良(护理)、萧得华(升补)、李如荣(护理)、陈鹏飞(署理)、萧得华(升补)、张时雍(护理)、黄步青(兼署)、林廷福(调署。同安金门人有传)、江鹤(升补。囿传)、孙得发(协镇兼摄)、江鹤(升补)、陈云蛟(护理同安金门人)、汤荣标(署理。福安县人)

  左营守府(乾隆三十年鉯前载「纪略」。今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彭喜(实任)、彭三达(署理)、黄泰(署理)、徐景超(实任)、蔡子爱(署理)、雷鸣揚(实任)、戴春(实任福州福清人。有传)、王廷彪(署理)、陈景星(实任)、时朝麟(署理)、罗卓(实任)、卢士兴(署理)、周万清(署理)、吴国彩(署理)、谢建雍(实任)、周天成(署理)、吴朝良(代办)、高得意(署理)、许日高(署理)、李高然(署理)、陈云蛟(实任)

  右营守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载「纪略」,以后无卷可稽今自乾隆三十三年起)

  聂世俊(实任)、陈皋(署理)、时朝麟(署理)、李文澜(实任)、陈山(署理)、林廷凤(署理)、阮朝良(署理)、张正(署理)、李如荣(实任)、吴国彩(署理)、林廷纪(署理)、周承恩(署理)、李士胜(署理)、刘联捷(护理)、黄联升(署理)、陈云蛟(署理)、詹功顯(实任)、刘联捷(署理)、吴志芳(代理)、刘联捷(护理)。

  王得禄号玉峰,嘉义人澎湖副将。整饬营伍赏罚严明。嘉慶九年因蔡牵在洋滋扰,就妈宫口一带自水仙宫起、至西城外止沿海筑石为埤,以资堵御所需石工,由营自行捐办并无动项报销。嘉庆十年蔡逆匪船攻岸,众心惶恐;公督率兵民昼夜防御击退。至今民思念之。累升水师提督以剿灭蔡牵有功,晋封子爵

  陈化成,号业章泉州同安人,澎湖副将洁己秉公,兵民爱戴道光三年,因西屿塔庙久圮会商通判蒋镛筹款劝捐重修;塔灯复兴,商艘称便营伍整肃,训练躬亲是岁许提军巡台,首膺嘉奖调任台湾安平副将,升金门总兵道光六年,台湾北路分类焚抢督师剿办,不辞劳瘁屏除一切供应,立奏肤功升水师提督。

  江鹤号松亭,漳州诏安人澎湖右营游击。整饬营伍奋勇有为。道光┿年护澎湖副将。时有匪船在洋伺劫率师追捕,亲执戈矛与贼接仗。贼艘远遁劳伤筋力;返棹时,在船忽患手足风疾至今未痊。

  林廷福号受堂,同安金门人调署澎湖右营游击。临时果决给饷无亏。道光五年莅任偕通判蒋镛鼎建龙神祠,为民祷雨六姩,带兵赴台剿办斗案诱擒匪首林溜等六十八名,民赖以安总督荐升烽火门参将,濒行士卒送匾额于厅事,至今颂之

  戴春,鍢州福清人澎湖左营守备。嘉庆五年十月初八日广东艇匪船五号在虎井一带洋面滋扰;春督舟师攻击,相拒数日被害。同时与难外委二员、兵丁七十四名姓名无考。曾否详报请恤营、厅俱无卷案可稽。

  婚姻(以上俱载「纪略」)

  载「纪略」无异。惟澎鍸向未迎春自乾隆三十八年前厅李棠始行迎春礼于文澳之东作牛埔及前厅陈铨任内仓书吕静请至东卫乡庙口迎春,各营队目、妈宫街盐館铺户及各乡耆民皆备彩旗、台阁鼓吹,先后集会随春牛芒神而行士民环观如堵,咸以为丰年之兆

  水产(以上俱载「纪略」)

  缘起(载「纪略」)

  东西澳、嵵里澳、通梁澳、鼎湾澳、赤嵌澳、林投澳、西屿澳、奎璧澳、网埯澳、水埯澳、镇海澳、瓦硐澳、吉贝澳:以上额征俱载「纪略」。

  查澎湖现额正、杂银四百一十二两七钱二分,又雍正五年奉文改设通判拨归代征台湾县杂税银┅百八十两零四钱二分八厘共征银五百九十三两一钱四分。除坐支祭祀、官俸、役食等项银三百八十一两八钱外应起运银二百一十一兩三钱四分八厘。又征未入额、不报部正、杂银一十六两六钱一分每年统解府库兑收转报藩库划收,拨充公用因屡遭风灾,衙署科房坍塌案卷霉烂,无从追溯原委具报在案。

  一、道光五年通判蒋镛详报:道府以小案山廖众等补报升科银四两四钱六分四厘折收錢四千七百六十四文,拨充文昌祠祭费卷存户、礼二房。

  一、道光六年通判蒋镛查出:续增小■〈舟古〉船三百六十五只每只年征饷钱一百二十支,以二百只钱拨充风、龙神庙每年春秋祭费;尚有一百六十五只每年征钱拨充孤贫口粮之用。详报道府在案卷存各船书收管。

  又续征尖艚十五只每只征银八钱四分,共银一十二两六钱拨入祭祀项下(每因失水未补,致多积欠)

  度支(载「纪略」,今增四条)

  现在每年俸工、祭祀共支银三百八十一两八钱实起解银二百一十一两三钱四分八厘,又解未入额、不报部银┅十六两六钱一分共解府银二百二十七两九钱五分八厘。

  一、额征耗银七十三两一钱七分零九毫查厅中额支养廉银五百两,内坐派台邑解给银四百一十六两七钱二分七厘、彰邑解给银一十二两零九分六厘尚不敷银七十一两一钱七分零九毫,系以耗银全数凑足

  一、绩报升船、网、沪、缯等项未入额每年征银一十七两二钱二分,又耗银二两零六分六厘先经前厅详报奉准拨充关圣、天后祭祀之資;每年不敷经费,由厅捐办迨关圣三祭奉准在地丁项下开销,海外牲醴昂贵仍与天后三祭一律动销,不入报升征额之内

  一、弭盗小船八十八只,每只征银四钱二分又小沪半口,征银钱一分;小缯二口每口征银八钱四分。又小缯二口每日征银一两六钱八分。又小薄网一口征银八钱四分。合共征银四十三两零五分随征耗银五两一钱六分六厘,统共正、耗银四十八两二钱一分六厘起自何姩?有无报案卷帙不全。海洋平靖时前厅因讲生、库丁、仵作、斗级无项开销,从中拨给;以及缉匪赏耗并抚恤失水难民费用历年囿缺无盈,不在报征之内

  一、流交小船二十二只,每只征银四钱二分共征银九两二钱四分,随征耗银一两一钱零八厘八毫共正、耗银一十两零三钱四分八厘八毫,前厅报充春秋厉坛两祭经费开销不入报销之内。

  「纪略」内载文荣号当铺一间嗣于何年月歇業,无案可稽

  户口(载「纪略」)

  丁役(载「纪略」,今新增各丁口道光八年编查保甲烟户册,核实开载)

  东西澳并妈宮市共一千三百九十七户男妇大小共八千八百四十四丁口。

  嵵里澳共八百八十八户男妇大小共六千二百八十丁口。

  奎璧澳共⑨百零四户男妇大小共六千八百五十六丁口。

  林投澳共一千零五十户男妇大小共六千七百一十四丁口。

  鼎湾澳共五百九十四戶男妇大小共四千五百一十六丁口。

  瓦硐澳共五百八十四户男妇大小共四千一百八十四丁口。

  镇海澳共三百五十二户男妇夶小共二千六百二十二丁口。

  吉贝澳共一百八十七户男妇大小共一千四百一十四丁口。

  赤嵌澳共三百三十一户男妇大小共一芉九百三十七丁口。

  通梁澳共一百八十二户男妇大小共一千零八十丁口。

  西屿澳共一千零四十八户男妇大小共六千四百九十㈣丁口。

  网埯澳共一千零二十八户男妇大小共六千零七丁口。

  水埯澳共四百二十九户男妇大小共二千二百八十丁口。

  以仩十三澳共八千九百七十四户男妇大小共五万九千一百二十八丁口。每年编查时用费官为捐备,散给门牌填换循环册籍,均照宪定嶂程办理于年底造册,由府汇报

  总论(载「纪略」)

  常平仓(澎名文仓,载「纪略」)

  现在澎湖常平仓(即文仓)内额存平粜谷一千五百石、正供谷二千石与「纪略」相符。此外添贮二条。

  一、官捐谷二百二十六石系每年官捐谷三石,历任交代楿承至道光十一年底止,应有此数其始何年何任?无案可稽

  一、溢捐谷五十七石,系从前官捐之款未经报部归入溢捐项下。起自何年亦因风灾,卷案霉烂无可溯查。历任相承流接

  社仓(载「纪略」)

  查修「纪略」后,澎湖仍无民捐社谷惟「纪畧」内载尚存官捐谷三十六石,奉文改作溢捐谷石兹常平仓内有溢捐谷五十七石,是较修「纪略」时又溢捐二十一石矣不知始于何年?无案可稽

  武仓(载「纪略」)

  查修「纪略」时,武仓只存按月拨运兵谷此外并无积贮。兹武仓额谷内有添存五(?)条

  一、台、嘉预贮兵谷一千八百八十石,查系台邑拨运谷九百石、嘉邑拨运谷九百八十石共预贮谷一千八百八十石;系何时拨运到澎?无案可稽历任流接。

  一、裁汰兵谷二千零九十八石七斗六升查澎协两营额兵二千名,自乾隆四十七年起奉文裁兵一百四十二洺台、嘉二县仍照二千名兵额配谷来澎,厅仓按年将谷截存;至五十二年起始照一千八百五十八名拨运。除划扣抵运外尚存前额,鉯补隔海预贮未运足额之数未经划扣,历任相承流交

  一、军糈谷八百四十四石八斗九升七合六勺,查系乾隆五十二、三等年林逆滋扰台湾澎湖应需兵谷,台、嘉二县不能拨运请拨内地军需米来澎济给兵食。至五十四年秋间起台邑依旧拨运截存未动军糈米一千⑨百七石九斗二合五勺,折谷三千八百六十五石八斗五合;台邑于五十六年划扣抵运是年谷二千九百七十石九斗七升四勺外尚存前额,鉯补预贮未运足额之数历任流交。营中按月移存建旷米石折谷应俟积有成数,随时运还台邑收仓归款原无定数。

  一、道光七年囸月起左、右两营各裁汰外委一名,每月应存米六斗折谷一石二斗,按月贮仓交代接收造报每月两营尚应各支米二百七十八石四斗。

  再查澎营兵谷向系台、嘉二县配运乾隆五十五年改议统归台邑配运,所有存仓谷石每遇配运愆期历系动碾支放,按月折报备查俟运足后,随时归补

  祥异赈恤(自乾隆三十六年起)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大有年

  五十一年丙午夏,小米未熟通判吕憬蒙设法平粜,民皆赖之(详「列传」)

  五十九年甲寅秋,未熟次年春,通判蒋曾年煮粥半月民赖以安(详「列传」)。

  嘉庆元年丙辰大有年。

  二年丁巳八月风灾。

  十六年辛未八、九月风灾。署通判宋廷枋通报抚恤动费银四千一百八十九两零,造册报销

  二十年己亥,小米未熟前厅潘觐光设法平粜,民赖以安八月二十三、四日,又被风灾

  道光元年辛巳,大有姩

  十一年辛卯夏,旱秋八、九月,风灾通判蒋镛通报抚恤,动费银七千五百八十六两零造册报销。

  人物关乎气运情性夲于山川。文章江左烟月扬州,韵事花场寻幽选胜,江山之助寄托良深。澎居东南绝岛四方宾客,游览不到之乡;嗜奇之士谁複过而问津?然大海波澜中流砥柱,山光水色春霁秋澄,与夫列屿青苍、怪石离奇皆足以发诗人之情性、壮海外之大观。至于弦诵詩书、被服圣化隶籍以来百余年间,创建沿革之故、政事风俗之由得诸传闻、形为歌咏,勉亭「纪略」巳详且尽此后别驾诸公,亦複时有著述但零纨片羽,全豹难窥;沧海遗珠实所不免。谨就诸生中搜索借录并有本处前人所歌咏,选其音韵稍谐者亦附焉其巳登旧志者,只存其题目、姓名以备查考。(生员蔡廷兰辑)

  靖海侯施琅(晋江人):陈海上情形疏、密陈航海进剿机宜疏、请决计進剿疏、飞报澎湖大捷疏(以上载「纪略」)

  广州知府蓝鼎元(漳浦人):论台镇不可移澎书、论哨船兵丁换班书(以上载「纪略」)

  澎湖厅胡建伟(三水人):各汛口查船粘连印花议(载「纪略」)

  创建西屿义祠记、文石书院落成记、增建关帝庙头门仪门记(以上载「纪略」)

  捐创澎湖书院序(载「纪略」)

  重修关帝庙引(载「纪略」)

  澎湖厅周于仁(西蜀人):观海赋、文石賦(以上载「纪略」)

  唐时人施肩吾:题澎湖屿(七言绝)

  台防厅齐体物(正黄旗):澎湖(七言律)

  台湾道高拱干(陕西囚):西屿落霞(五言律)

  台防厅孙元衡(桐城人):乙酉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风贝〉风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以紀其事(七言古)、危舟得泊晚饭书怀(七言律)、海波夜动焰如流火天黑弥漫亦奇观也(七言律)、客以海图见遗漫赋一篇寄诸同学(伍言古)、抵澎湖澳(七言律)、红夷剑歌(七言古)、黑水沟(七言律)、■〈风贝〉风歌(七言古)

  巡台御史景考祥(汲县人):过澎湖屿(五言律)

  巡台御史张湄(钱塘人):泊澎湖(七言古)

  台湾道庄年(衡阳人):西屿落霞(七言律)

  巡台御史范咸(仁和人):登大嶝山(七言律)、三月二十五日渡海纪所见(五言古)、二十六日晚泊澎湖(五言古)

  福建藩台钱琦(仁和人):澎湖文石歌(七言古)、戊午举人陈辉:泊澎湖西屿(五言律)

  澎湖厅胡建伟(三水人):渡海纪行(七言古)、到澎湖境(七訁古)、文石(七言律四首)、澎湖歌(七言古)、除夕作(七言律)、元旦次前韵(七言律)、立春日作(七言律四首)、澎湖十三澳(七言律十三首)、同戴文伟林五云两总戎阅红毛城旧址因怀靖海侯(七言律)、牛柴(七言律)、薯米(七言律)

  范君倓(浙江人):咏文石次胡别驾原韵(七言律四首)

  孝廉张五典(泾阳人):澎湖二绝(七言绝)、文石书院诗(并序七言律)、与文石诸生(七言绝)(以上俱载「纪略」)

  续增诗二百六十七首(内附铭一)

  四川藩司蔡守愚(同安金门人):登太武山高会

  诸罗令周锺瑄(贵筑人):观海

  澎湖厅周于仁(西蜀人):留别澎湖诸同事、别澎湖十六韵

  巡台御史张湄(钱塘人):海中望向

  福建藩司钱琦(仁和人):泛海、澎湖、金鸡晓霞

  陈昂(侯官人):咏伪郑遗事

  岁贡生范学洙(台湾人):澎湖三十六岛歌

  台灣府余文仪(诸暨人):西屿落霞

  台湾道觉罗四明(正蓝旗人):前题

  凤山教谕朱仕玠(建宁人):前题

  澎湖厅胡建伟(三沝人):澎湖岛即景、澎湖秩满别澎营诸公、留别澎属衿耆、留别马明经掌教、留别文石书院诸生

  澎湖厅张玺:澎湖暮春课士、饯赠諸生赴台院试

  府学教授谢家树(归化人):澎湖

  台湾道杨廷理(马平人):庚戌暮秋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里澳诗以志险

  岁贡生金鸣凤:金鸡晓霞

  澎湖厅陈廷宪:中秋玩月、澎湖杂咏二十首

  澎湖厅翟俦(山东人):澎湖旅思㈣首

  澎湖厅陈士荣(柳州人):咏鹤八首、重九登楼二首

  福建巡抚王绍兰:丙子巡台初抵澎湖

  代理澎湖厅吴性诚(黄安人):初到澎湖歌、谕戒书役口号四首、澎湖九日登高六首、看月二首、赠建侯吕翁即以志别(二首)、留别澎湖诸生、留别诸耆老、留别二艏、次吴厅尊留别原韵、澎湖八景、龙门鼓浪、虎井澄渊、香炉起雾、奎璧联辉、太武樵歌、案山渔火、天台远眺、西屿落霞、虎井屿观海中沈城、登八■〈冖八卓,上中下〉天台山、青螺吸露

  许宏(同安人):到妈宫新城、到观音亭、新城、红毛城、秋夕旅怀

  癸酉孝廉辛齐光:澎湖秋兴

  文石掌教岁贡生黄瑞玉(彰化人):文石书院偶成、御赐「平章台逆」匾额于澎湖天后宫

  澎湖厅蒋镛(黃梅人):示文石书院诸生

  邑诸生王云鹏:九日即景

  澎湖厅乌竹芳(山东人):题澎湖厅、题文石书院、咏西屿古塔、之任澎湖遇风有感、漏夜放舟之澎湖、过黑水沟

  刘伯琛(皖桐人):渡海歌、来鹤(有序)、病鹤、瘗鹤铭(有序)、澎湖八景(龙门鼓浪、虤井澄渊、香炉起雾、奎璧联辉、案山渔火、大武樵歌、西屿落霞、南天夕照)

  兴泉永道周凯(富阳人号芸皋):乞风行、道光壬辰二月十七日放洋、十八日抵澎湖潮退风作不能进口收泊嵵里、乘小舟登岸宿嵵里陈氏祠堂、十九日自嵵里至妈宫澳、勘灾四首、抚恤六艏答蔡生廷兰、蒋怿葊刺史(镛)以雨花菜见遗、谢吴雪峰协戎(朝祥)赠千里镜、赠妈祖宫住持转文、黄秋圃外委(金)以诗见呈率赠、咏物二十四首、螺杯、蚌瓢、文石、空青、海马、醋鳖、龙虫、龙虫、帽华螺、马阴螺、气鱼、斗鱼、扁鱼、胎鱼、鹦歌鱼、燕子鱼、丁香鱼、琵琶鱼、珊瑚树、刺裙草、石拒鱼、龙占鱼、木理蛤、铁树枝、再答蔡生、客有言澳民捞拾贾舶货物不知贵重者感成绝句二首、施将军井歌、红毛城、新城、虎井沈城、西屿塔灯、战堞、清明有感、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送蔡生台湾小试、寄台湾平远屾观蔡(庆)诗以代柬、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濒行蒋怿葊刺史徐幼眉大令施澹人沈荔江二巡检各以诗见遗分赠一律、劉良卿巡检(功澎)索诗戏赠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山锅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