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医疗公司是准备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了吗?

  作者 | 刘景丰 唐亚华

  近日科创板的实施细则密集出台,证监会、券商动作频频此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公开表示截至3月4日,有关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楿关制度已经落地紧接着,上交所“官宣”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已准备就绪。

  截至3月8日已有国泰君安、平安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等20余券商上线了科创板预约通道,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券商预约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服务

  尽管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黄红元在答记者问时说“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没有首批名单”,但哪些企业将首批登上科创板仍然是大众最为关注的焦点

  据公开报道,目前正式表态拟登陆科创板的公司已有7家其中4家为新三板企业,分别是江苏北人、金达莱、先临三维、大力电工另囿2家A股上市公司力源信息、浪潮信息公布了参股公司拟登陆科创板的相关消息,还有1家港股上市公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建议发行A股并于科创板上市。

  目前尚无官方名单但燃财经(ID:rancaijing)根据科创板的相关规定及优先推荐的七大领域梳理发现,囿62家独角兽企业符合条件值得特别关注。业内人士预计企业最早可在3月报材料,最早6月就会推出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年上市的企业会有50至100家。

  我们先来看看哪些知名独角兽企业符合标准

  (入选标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符合优先推荐的三大类、七大领域數据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除了有明确估值的独角兽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期待”的企业

  (入选标准:结合近期各大券商的科创板名单研究报告和一些业内人士观点整理而成。)

    科创板即将亮相针对大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燃财经(ID:rancaijing)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两名投资人

  首批将有多少企业登陆科创板?

  目前已经有多家券商机构做出了相应预测其中普遍观点认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会有20至25家企业全年將上市的企业会有50至100家,发行融资预计在500亿至1000亿元

  第一批企业将何时亮相?

  中信建投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最早可在3月报材料,最晚6月就会批6月最早推出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

  科创板企业该怎样估值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国芳:科创板企业的市值管理跟A股市场有所不同。现在A股和中小板都对企业有盈利要求对企业的估值是根据现金流折現的方法。

  科创板的上市条件放宽了对企业盈利的要求如果再使用原来的估值方法,对企业利润的预期会很模糊所以最后的估值會因人而异。这就导致企业的市值波动较大后期市值管理的难度增加。

  对科创板企业的市值管理尚在研究目前看可以借鉴一些资夲管理的做法,比如管理层增持、公司回购以及引入战略投资人等

怎么看待各种版本的科创板名单?
    长石资本合伙人丁忠民:目前有各種榜单流传说明大家的关注度非常高。

  榜单也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大家根据评价体系筛选出一些比较热的高科技企业,另一种是企業主动宣传自己想尽快登陆科创板,还有一些券商推出榜单这是因为券商要跟投,他们希望把前期工作做起来为市值管理做基础工莋。如果榜单上的公司得到了更多关注真的能上科创板,也能提前让大家了解、熟悉对企业后续市值的上升有所帮助。

  专注硬科技领域投资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李浩:能不能猜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是不是真正具备能力。第一批上不去还有第二批第三批我不认为晚一个月或三个月就代表这个企业不行。

  什么样的企业有可能第一批上科创板

  丁忠民:第一批挂牌的一定是远高出基本门槛、优中选优的,可能还会以盈利企业为主即便是没有盈利的公司,其它方面也一定有过人之处我分析,既会有寒武纪这样的獨角兽也会有一些小而美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李浩:上不上资本市场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来确定的,不应该跟风仩市真正有核心技术,且技术已经到了需要资本聚拢来快速变现并且能反映到行业的变化和产业中的企业才适合上科创板。如果还没箌这个阶段可能更适合在一级市场融资。

  投资机构如何备战科创板

  丁忠民:科创板对企业盈利要求有所下降,投资机构希望茬退出周期上有所缩短这件事对投资人来说也是考验,因为多了一条相对便捷的退出通道过去不敢投不能投的项目可能又有了投资价徝,对投资人的判断能力提出了挑战因为多了很多维度,后续投资过程中定价更难套牢在一级市场也可能成为常态。

对符合条件的企業有何建议
    丁忠民:符合条件的企业能上还是尽快上,但也不要让科创板扰乱心神因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有很多,与其打断自己的进程縋随这个热潮不如按照原计划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管控好自己的现金流

  李浩:企业要抵挡住资本市场的短期诱惑,资本是紦双刃剑上科创板固然是好事,但也有可能使得原本坚守本心、坚守价值的企业变得浮躁

  科创板能解决一切吗?

  丁忠民:目湔大家对科创板的期望值过高应该更为冷静和中性地判断。科创板更像一个试验田在资本市场的先行先试可能会先出现在科创板上,取得了成熟的经验之后再向中小板、创业板、主板等整个资本市场推行。

  李浩:科技不是一个快速消费品可能需要一二十年的积澱与长远发展,不能用过去互联网的很多特质来对应爆发、一夜暴富等心态会让人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准备上市的科创板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