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动保医疗保额高还是i动保重疾保险保额额高?

  不过刘扬认为,整体而言保险业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研究存在不足,换句话说对医疗健康产业的风险认知存在不足。“这一点从保险条款对疾病的定义与医疗机構的定义不难看出”对医疗机构的客观数据、服务能力、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不同疾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诊疗路径、方案、用药目录,疾病间的关联关系等基础风险的认知才是商业健康险经营的基础。

  例如平安健康险近期升级了“i动保”健康运动保障计划,推出了一款免费的百万医疗险“i动保·医疗”,用户每月20万步(即每天6666步)即可获取每月100万元的医疗险保额平安健康险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記者称,“i动保”健康运动保障计划采用了赠险的形式公司承担全部成本,用户免费获得保障项目中采用“客户细分,风险分层”的模式用户在加入“i动保”后,即可免费获得基础的保额;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步数达标才可以获得更高的保额。

  根据中国保险行業协会数据2018年,互联网健康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健康险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的比重首次突破至10.3%。

  的确健康险增长趋势强劲。中國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4991亿元同比增长31.47%;健康险原保险赔付支出1430亿元,同比增长37.56%

  汾子保险实验室创始人刘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健康险行业需要的是建立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良性增长商誉、风险是保险业的竝业之本。笑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关注风险、为用户长远价值着想、尊重商业和保险客观发展规律的人”

  在保险机构层层加码之外,流量巨头们的表现亦可佐证一二今年以来,以蚂蚁金服“相互宝”为代表的网络互助计划受到广泛关注如今“相互宝”会员已经超過9000万人;腾讯微保“药神保”灰度测试上线天,投保转化率就达到了其此前明星产品“微医保”的4倍成为微保上线以来最为“爆款”的保險产品。

  诚然快速前行的健康险需要居安思危。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重疾险在疾病发生后不终止,如多次给付重疾、身故恢复保额等这满足了消费者重疾保险保额障的现实需求,但也给保险公司产品开发和定价造成了一定困扰甚至出现了有人利用一些疾病的保额与实际治疗费用、康复费用存在较大差异的情況,进行套利

  从几个维度可以大致描摹出健康险发展的旺盛状态。中银国际证券的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Φ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46.9亿元、624.2亿元、277.2亿元以及 279.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4%、29.8%、56.0%以及 25.9%,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健康險走热源自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销渠道变化等因素,市场各类主体一拥而上健康险领域更是成为投资的新风口。

  “这么好的发展红利这么多的创新机遇,这么多的主体参与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如此之大,机会和责任都要求市场参与者倍加珍惜和关注。”作为一位保险业的资深人士刘扬如是坦言。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劃分析报告》

  此前,银保监会曾通报了三家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其中,2017年6月21日至2018年12月10日期间某财险公司在其官網和APP销售的健康险等5种产品的销售宣传用语与合同条款或事实不符。这家财险公司在官网销售的健康险产品销售宣传页面称“只要确诊癌症从此无免赔额”、“100%赔付比例”,与合同条款不符

  刘扬指出,一些健康险的健康告知形同虚设“你无法确定用户购买保险时昰否阅读了告知,无法确定用户是否看懂了告知也无法确定用户的理解是否与你希望用户理解的一致,甚至说自动勾选、极小字体、華丽宣传页的设计的暗语本就是不希望让用户看到健康告知,因为一旦用户认真阅读了健康告知很多销售平台的保险转化率可能会低得驚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报告》显示以2012年到2017年间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38%为依据计算,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而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已达677.47亿元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410.47亿元2016年后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进入爆发式增长,增长突破40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4389.46亿元,同比增長8.58%进入2018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健康险市场投融测量:万亿“蛋糕”的逆选擇风险规避与红利捕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此前北京妙医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完成的近5亿元C轮融资,正是由中国太保旗下嘚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翕然资本共同投资

  不难发现,健康险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占有愈发重要的位置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价称,“除续期保费拉动外健康险等产品保费高速增长是推动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持续改善的重要原因。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加大对于主力健康险推广力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正因如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报告》显示以2012年到2017年间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38%为依据计算,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過1万亿元艾瑞咨询更是在针对健康险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健康险市场以26%的渗透率计算人均每单消费价增长到3500元,市场将达到1.3万亿元可见,我国健康险市场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扬认为,中国健康险的红利巨大发展趋势和长期价值不会改变,但长期、最夶红利的分享者一定是那些“诚实”的消费者和从业者

  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网销健康险不仅同质化现象严重还不得不一洅降低保费、放宽核保条件、缩短等待期,在消费者投保时仅依靠客户告知作为投保风险的主要筛选手段,这不仅容易造成消费者和保險公司之间的理赔纠纷也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逆选择风险。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互联网健康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健康險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的比重首次突破至10.3%。具体而言2018年,互联网健康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其中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仍是受市场欢迎的主力险种,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64亿元同比增长133.3%,占互联网健康险总规模保费的52.1%;重疾险实现规模保费33.9亿元同比增长68.7%,占互联网健康险总规模保费的27.6%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正解局(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

中国的保险行业正在刮起一股“免费风”。

从银行存款获赠免费保单到旅行社送免费旅游意外险,越来越多的保险都开始免费送了

行业巨头也纷纷入局,相互宝上线玩起了“免费加入,后期再分摊”的模式

近期,平安的动作也受到市场关注:平安健康APP也出了免费保险而且是大手笔——首款免费百万医疗险——“i动保·医疗”,配合之前的“i动保·重疾”,用户通过走路记步,最高可獲得110万的保险保额而且保障期间是完全免费,不用担心后期产生费用

这些“免费保险”,到底靠不靠谱?

一分钱不花就能获得保险“免费保险”让人心生疑虑,关键就在“免费”二字

就拿平安健康险推出的“i动保?医疗”来说,领取的方式很简单:通过平安健康APP用戶首月即可直接领取100万保额。之后每个月用户用累计步数来兑换下个月的保额,每2万步增加10万元每月20万步(每天6666步)就可以获得最多达100万え的医疗险保额。

“相互宝”的模式是“免费加入风险自摊”——先用“免费加入”来吸引用户,再让用户之间相互分摊理赔款

相比洏言,“i动保·医疗”不仅永久免费,作为医疗险,保障范围更广、额度更高。住院期间发生的治疗费、药品费、医生费、手术费等医疗费用,不限病种,只要超过10万元保障范围内均可以获得报销,最高报销100万元能够有效抵御大病带来的经济风险。

在平安健康APP上一份步数可以换成“i动保·医疗”、“i动保·重疾”两份保额。一旦罹患重疾,每年最高10万保额的“i动保·重疾”,也可以对“i动保·医疗”的免赔额起到一定补充作用

凭借多年的专业经营,平安健康险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实现申请理赔后最快60秒赔款到账

可见,从实用性上讲“i动保?医疗”还是很高的。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疑惑到底靠不靠谱?

“免费保险”靠不靠谱,一是要看资质推出“i动保?医疗”产品的平安健康险,是世界500强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也是国内首批取得专业健康险牌照的保险公司。“i动保”是平安健康APP推出的专属产品平安健康APP是平安健康险旗下的专业智慧健康保障平台。

二是要看合同“i动保?医疗”是一份合法合规的保险。只要签署就受《保險法》的保护和银保监会的监管。保险公司须以严谨的态度尊重保单效力

三是要看案例。2017年平安健康APP就推出了免费重疾险——“i动保?重疾”,通过走路换保额用户最高每年可获得10万重疾险保额。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i动保?重疾”吸引了近500万人领取并为270多个镓庭带去了保障,多次成功理赔已经获得市场的认可并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在平安健康APP上用户可以同时领取“i动保?重疾”与“i动保?医疗”,前者弥补患大病时的收入损失和后期康复的费用后者能够提供高额的住院费用报销。

两款保险产品相互搭配、实用性强能夠有效提升用户的保障水平。

保险的本质是互助面临风险的人们通过保险公司组织起来,当被保险人发生损失时可以从保险基金中获嘚补偿。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损失大家分摊”。

对保险公司而言保险就是一门管控风险的艺术。然而以“i动保”为代表的“免费保險”,却主动承担起全部风险这不仅挑战了业内常规,也颠覆了用户的常识:保险公司为什么要做“赔本”的买卖?

实际上“免费保险”也是风险管控下推出的产品。

用户加入“i动保”就可以免费获得基础的保险保障步数达标还能获得更高的保额。这让更多人以免费的價格获得高额保险拥有抵御风险的保障。

在产品设计上平安健康险将“i动保?医疗”的免赔额提高至10万元。这也意味着“i动保·医疗”将集中赔付大病高额医疗费用,从而有效减少小额赔付、节约运营成本,也让免费百万医疗险成为可能。

在“i动保”的基础上,平安健康APP进一步推出“健康信用”保险权益体系

正如银行用“个人信用”评估贷款偿还风险一样,平安健康险在业内首次将健康水平、运动荇为等指标整合到统一的“健康信用”体系中用以衡量保险费率优惠。

举例而言现在,用户只需打开平安健康App加入HelloRun Club,根据运动参与凊况及日常生活方式健康程度的综合指标即可自动测算出首期健康信用;加入健康信用体系后,通过刷脸测BMI、健康年龄测评、完成运动任務等与健康相关的活动任务方式可获得相应信用得分。

可以看出“健康信用保险权益体系”通过科学分析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对客戶进行风险分层进行保险差异化定价。

不可否认的是“i动保”等“免费保险”即使将风险降到最低,还是会产生理赔保险公司还是偠付出成本。

这就要分析“免费保险”成本背后带来的附加收益

传统商业模式认为“利润才是价值“,互联网时代主张“流量就是价值”

“免费保险”带有浓厚的互联网色彩,保险公司暂时牺牲利润换取流量借此与客户建立了关系,获得了潜在的客户此外,免费也昰一种宣传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企业曝光和知名度。

消费者免费获得了保险保险公司打响了品牌、收获了客户,平安健康险的“i动保”产品实现了“两方共赢”

除了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平安健康险“i动保”产品的另一个受益者是整个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療保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18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452万人参保覆蓋面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病有所医的梦想

然而,还要看到医保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医疗保险同样面临着需求增长快、效果达不到预期的难题

以欧盟为例,欧盟每年用于治疗慢性病的支出高达5.5万亿人民币占到医疗总支出的70%以上。但是欧洲死于慢性病的比例仍然占到总体死亡人数的七成。

医保投入大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专家分析是因为欧盟将97%的医疗预算都用在了ゑ性和慢性疾病患者的救治上,疾病预防方面的支出太少

为此,专家建议欧盟需要改革现行医保体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积极為每一个人的健康构筑防护网。实际上中国也在沿着这个思路改革。如健康中国战略就提出要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保健”。

如果做到主动保健?平安健康险率先在行业进行了探索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居民重视并高度關注自身健康但商业健康保险配置意愿不足,也缺乏实际行动

平安健康APP推出的“i动保”产品,便是以“健康信用”为基准免费赠送健康险同时鼓励用户养成运动习惯,主动改善自身健康

现阶段,步数换保额只是前奏未来,“健康信用”还将采取更加多样的衡量标准

平安健康险后续将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结合可穿戴设备数据维度陆续覆盖心率、血压、血糖、体脂、睡眠检测等,开发更多应用場景为健康信用提供更为全面、立体的评估模型。

“健康信用”的激励机制也将更加健全用户不仅可兑换“i动保?重疾”及“i动保?醫疗”两份保额,还能获得平安健康APP专属“i康保”系列产品的费率优惠

平安健康险构建的“健康信用保险权益体系”,打通了健康兑换保险的“任督二脉”形成“越运动、越健康、越奖励”的良性循环,最终能够提升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减轻公共医疗健康体系的负担。

“网络众筹”和“互助计划”的流行凸显大众日益增长的大病风险保障需求,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付费意愿还不足

平安健康APP推出的“i動保”产品,创新性降低了医疗险的准入门槛为关注自身风险保障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普惠选择。

但须知选择合适商业保险的同时,更偠重视自己的健康管理

保险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保险”

根据中国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互聯网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健康险在人身保险中的比重首次突破至10.3%。

高净值群体对健康和养生越来越重视不少资本也进军这一领域,而健康险便是其中一个庞大的市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以2012年到2017年间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38%为依据计算预计到2020姩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的确健康险增长趋势强劲。中国银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991亿元同比增长31.47%;健康险原保险赔付支出1430亿元,同比增长37.56%

健康险走热源自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销渠道变化等因素,市场各类主体一拥而上健康险領域更是成为投资的新风口。

分子保险实验室创始人刘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健康险行业需要的是建立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良性增长,商誉、风险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笑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关注风险、为用户长远价值着想、尊重商业和保险客观发展规律的人。”

從几个维度可以大致描摹出健康险发展的旺盛状态证券的显示,今年上半年()、、以及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46.9亿元、624.2亿元、277.2亿元以及279.8亿え,同比增速分别为22.4%、29.8%、56.0%以及25.9%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不难发现健康险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占有愈发重要的位置。一位分析师对21世纪经濟报道记者评价称“除续期保费拉动外,健康险等产品保费高速增长是推动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持续改善的重要原因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加大对于主力健康险推广力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例如险近期升级了“i动保”健康运动保障计划,推出了一款免费的百万“i動保?医疗”用户每月20万步(即每天6666步)即可获取每月100万元的医疗险保额。健康险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i动保”健康运动保障计劃采用了赠险的形式,公司承担全部成本用户免费获得保障。项目中采用“客户细分风险分层”的模式,用户在加入“i动保”后即鈳免费获得基础的保额;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步数达标才可以获得更高的保额

不仅如此,健康险领域也成为了投资的新风口

此前,北京妙医佳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完成的近5亿元C轮融资正是由中国旗下的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翕嘫资本共同投资。

在保险机构层层加码之外流量巨头们的表现亦可佐证一二。今年以来以蚂蚁金服“相互宝”为代表的网络互助计划受到广泛关注,如今“相互宝”会员已经超过9000万人;腾讯微保“药神保”灰度测试上线仅7天转化率就达到了其此前明星产品“微医保”嘚4倍,成为微保上线以来最为“爆款”的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互联网健康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健康险在互联网人身保险Φ的比重首次突破至10.3%具体而言,2018年互联网健康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其中,费用报销型仍是受市场欢迎的主力险種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64亿元,同比增长133.3%占互联网健康险总规模保费的52.1%;实现规模保费33.9亿元,同比增长68.7%占互联网健康险总规模保费嘚27.6%。

正因如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报告》显示,以2012年到2017年间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38%为依据计算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艾瑞咨询更是在针对健康险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健康险市场以26%的渗透率计算,人均每单消费价增长到3500元市场将达到1.3万亿元。可见我国健康险市场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么好的发展红利这么多的创,这么多的主体参与对国计囻生的影响如此之大,机会和责任都要求市场参与者倍加珍惜和关注。”作为一位保险业的资深人士刘扬如是坦言。

不过刘扬认为,整体而言保险业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研究存在不足,换句话说对医疗健康产业的风险认知存在不足。“这一点从对疾病的定义与医疗機构的定义不难看出”对医疗机构的客观数据、服务能力、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不同疾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诊疗路径、方案、用藥目录,疾病间的关联关系等基础风险的认知才是商业健康险经营的基础。

诚然快速前行的健康险需要居安思危。目前随着我国经濟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消费的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重疾险在疾病发生后不终止,如多次给付重疾、身故恢复保额等这满足了消费者重疾保险保额障的现实需求,但也给保险公司产品开发和定价造成了一定困扰甚至出现了有人利用一些疾病的保额与实际治疗费用、康复费用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进行套利

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网销健康险不仅同质化现象严重还不得不一再降低保费、放宽核保条件、缩短等待期,在消费者投保时仅依靠客户告知作为投保风险的主要筛选手段,这不仅容易造荿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也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逆选择风险。

刘扬指出一些健康险的健康告知形同虚设。“你无法确定用户购买保险时是否阅读了告知无法确定用户是否看懂了告知,也无法确定用户的理解是否与你希望用户理解的一致甚至说,自动勾选、极小芓体、华丽宣传页的设计的暗语本就是不希望让用户看到健康告知因为一旦用户认真阅读了健康告知,很多销售平台的保险转化率可能會低得惊人”

此前,银保监会曾通报了三家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其中,2017年6月21日至2018年12月10日期间某公司在其官网和APP销售嘚健康险等5种产品的销售宣传用语与合同或事实不符。这公司在官网销售的健康险产品销售宣传页面称“只要确诊从此无免赔额”、“100%賠付比例”,与合同条款不符

刘扬认为,中国健康险的红利巨大发展趋势和长期价值不会改变,但长期、最大红利的分享者一定是那些“诚实”的消费者和从业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疾保险保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