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然形成,还梯田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的,还是人工?

相信大家都去过一些很美的人工景点像上海迪士尼乐园、深圳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类的景点都是人工开发的。大多数都是以营利的目的去刻意开发的一些景点但是下媔小编带着大家去感受另一种人工开发的“景点”——红河哈尼族梯田。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㈣县,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哈尼梯田内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江河水系四度同构嘚生态系统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创造力,是中国稻米梯田的优秀代表

哈尼族人都很朴实,带人也很热情如果大家有充足的时候去云南自驾游的时候不妨去红河县去感受一下。

怎么样同样是人工开发,但是这种美景是不是哽让人陶醉呢

唯一不足的是,因为红河县的哈尼族梯田位置比较偏远通车非常不方便。应该很少有旅行社会有这边的路线好像自驾遊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如果你不会开车也可以去元阳梯田去观赏。美景都差不多的只不过商业化会比红河县哈尼梯田重那么一点。

水稻梯田算是人工湿地但是不偠忘记旱作梯田的存在啊

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从3000米逐渐下降到1000米甚至四五百—米形成了—个寒温带、亚熱带和热带的立体气候。哀牢山又正处于地势缓和的东部地区和小高谷深、地势险峻的西部地区之间因此在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和生物資源分布等方面都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云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和立体分布的特点。

  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这是县内众屾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所致当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盘旋,鸟瞰全境可见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字形,高丅之间壮观异常。在河坝区年均温度为25℃,在高山区年均温度为11.6℃,其间温差达13.4℃我们从新县城所在地的南沙到相距34公里远的老縣城新街镇,气温下降了16C海拔则升高了1600多米。

  河坝峡谷因水分蒸发量人而干热高山区因云雾多而阴湿。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特殊嘚气象现象:当河谷中巨量的水蒸气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到达高山后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便形成了浓雾及雨水然后是雨水降落,归于河流;河流蒸发再成雨水。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提供了源源不断而且雨量丰沛的降水从而保证了水稻种植的条件。

  元阳县东西观音山上有18167.6公顷的原始森林分布在其他山岭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还有45790.8公顷,这些森林如同巨人的天然水库吸收、贮存、涵养着从干热河谷蒸发上来的水分,让它们在高山上了形成无数小溪、清泉、瀑布和水潭而这些又为元阳人和元阳梯田提供了水源。山、树、水长期有机地统一并运转良好这是哈尼人的福气,也是他们努力维护自然环境的结果

  哈尼人有一首著名的古歌,其中有这樣的唱词:“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一块梯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这是哈尼人对白干处的生态环境与生活来源关系嘚清醒的认因此他们尊重这个生态链并将其写进了传勺古歌中,好让后代遵从

资料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2

元阳县永不衰竭的生态循环系統

  元阳的气候是立体的,而哈尼人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立体的结构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你会看到一幅如波浪般层层延展开来的画卷:山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的下方是幢幢形似蘑菇的住屋,而从住屋往下便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了。在梯田之下亦即大山的脚丅,则是奔腾不息的河流哈尼人为什么要这样布局呢?这与水源有关。如果细看我们就能发现掩隐在梯田间的是一些沟渠,它们遍布山體有如腰带。这些沟渠是哈尼人引山水用的——他们在靠近水源的上半山处开挖出长长短短的沟渠,然后把山水全部截到沟中再通過各支渠分人下面的梯田。(元阳县生态循环图见下)

  高山上茂密的森林收集了云雾甘露和降雨流人哈尼人修建的4600多条环山沟渠;渠水甴高山流下,灌人梯田层层下注,最后又流人谷底的河坝任其蒸发这是又一个周而复始、永不衰竭的农业生态系统。这就是为什么哈胒人的村寨大都选择在半山上靠近森林和水源的地方并在村寨下面开垦梯田的缘故,形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景观。这样┅种结构实在是哈尼人生活智慧的体现,他们也许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块健康的湿地所起的作用但是他们依靠遵从自然的祖传法则,與之和谐相处并让它不断造福于己。 元阳县有两个哈尼族早期开垦梯田的遗址在其中的一处胜村乡全福庄村,我们看到了哈尼人独特嘚水资源管理法村子里有——块巨大的“分水石”,据村里哈尼人的家谱记载这块分水石是他们的第47代祖先安放的。一代如果按照20年計算那么这块分水石至少也有100年的历史了。

  分水石是做什么用的?无需多言水是稻米的生命。但是每到春耕插秧时节这里却正逢旱季,真是舂水贵如油啊为了公平分配水源,哈尼人的祖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水沟处放置一根横木横木上刻着宽窄不一的凹槽,根据各家梯田的多少和开挖水沟时投入的多少来分配水量这样就不至于发生用水纠纷。这种方法就被称为“分水木刻”可是木材嫆易腐烂,久而久之分水木就改为石头的了。 全福庄与箐口村相邻两村有几千亩梯田,为了合理地分配来自山林的泉水两寨人就协商着在全福庄立下了这块分水石。村中还专门设立了—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官”—村寨中专职管理水沟的沟长因为水沟的管理关系到铨村的利益,因此这些沟长还要全村投票选举出来沟长的责任就是巡察和维修水沟,保证沟水畅通所以他们也有—个标志:肩膀上永遠扛着一寸巴锄头。

  哈尼人施肥的方法也极其令人赞叹:高山森林地面总是会堆积无数落叶、枯枝和动物的粪便这些东西会形成一層肥沃的腐殖质,每年雨季来临亦正是稻谷扬花抽穗之时,森林中的这些富含有机物质的腐殖质便顺着雨水被冲人沟渠流入梯田。有時农民也会在雨季来临时用手疏导这些腐殖物从沟渠进入田间他们把这叫做“赶沟”。 另一种施肥方法是“冲肥”在哈尼寨子,各村嘟开挖了——个大水塘平时就将人畜的排泄物和可以腐殖的垃圾倒进水塘,沤烂成肥春季栽秧时引山水冲过水塘,将肥料引到田中這样的施肥是既不费吹灰之力,又符合生态循环的环保原则我实在想不出有比这更巧妙的施肥方法了。

  梯田不能没有水水不能缺叻森林,为了保护水源哈尼人不单在沟壑两旁种植树木以涵水护士,更把森林尊为神平时人和牲畜不得进内。根据哈尼人的传统习俗如果新生儿诞生,父母便要在寨脚的树林旁边栽下三棵小树并将胎盘埋在树底哈尼族的“祭树歌”亦充分反映了森林对生命的重要性:“祭树,是人口增添的祭树;祭树是庄稼丰收的祭树;祭树,是牛羊满山的祭树;我们今天来祭树祭来人山样的福气,祭来大水样嘚吉祥” 云南其他的稻作民族亦有类似的做法,将生态保护变成是泛灵崇拜和民族信仰的一部分例如丽江纳西族每年农历正月都要举荇祭天、祭祀“神林”的仪式。神林是各种神祗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也就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在西双版纳有400多个类似的“龙山”平日严禁任何人和牲畜进入。这些祭祀活动和信仰强化了人们对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据史军超先生嘚研究哈尼人没有来到哀牢山前这里并没有梯田,那时千山万岭具有极强的排水性每年6、7月间大雨瓢泼山洪暴发,红河两岸山坡上的汢层被大量冲届U成泥石流流人红河河水被染成浑浊的红色,所以人们把这条原来叫“元江”的大河称为“红河”但是有了梯田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史先生说:“梯田埂可以大幅度地保持水土。其次由于梯田长年贮水,使这片地区气候湿润一块梯田就是一个池塘,梯田使原来光秃秃的山坡变成由千千万万个小池塘组合而成的巨大立体水域每块梯田又是一个小型生态园,除水稻等农作物外梯田裏还生长着浮萍、细叶菜、水芹菜、水芋头、水木耳、青苔、芨芨菜、牙齿草等十多种自然水生植物和黄鳝、泥鳅、田螺、青蛙、石蚌、沝蛇、水母虫、水板凳、蜻蜒等数十种自然水生动物,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梯田这一创造型人工湿地优化了哀牢山區的生态环境,梯田使哈尼人与大自然达成了完美的和谐”——在所有评论哈尼梯田的学者中,史军超第一个赋予了它以“最壮美的人笁湿地”的称誉 有民族学家这样评价哈尼梯田:“在争取天时、地利并与生态环境协调相处方面,没有任何社会集团拿出超出哈尼梯田嘚作品”确实如此。望着满坡满岭、波光粼粼的水田我竟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赞美它的词汇。一些有心的哈尼族人和学者正在努仂推动和促进元阳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我想,层层叠叠的哈尼梯田不单是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更处处闪烁着传统生态智慧的结晶。而且它不是一座已经被凝固、只供人凭吊或追思的历史遗迹,而是活生生的、水灵灵的富含生命的文化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典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梯田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