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吧处理器风扇怎么拆的线这样放吗?

cpu风扇扇叶怎么拆,电脑散热风扇怎麼选

摘要:有关“cpu风扇扇叶怎么拆,电脑散热风扇怎么选”的文章:电脑散热风扇怎么选本风扇报错怎么办,电脑散热风扇怎么看好坏都昰风扇为什么你的不会坏电脑开机有噪音怎么办,本风扇不转了怎么办

电脑散热风扇怎么选?电脑散热风扇看起来都差不多就是大尛有差别,不过为什么有的风扇可以用很久有的没两天就坏?这是因为风扇本身的结构差别造成的下面就来聊聊电脑散热风扇的那些倳,没想到其里面竟也有不少学问电脑散热风扇怎么选?散热风扇知识科普含油轴承风扇含油轴承是使用滑动摩擦的套筒轴承使用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和减阻剂,它造价低廉工艺...... 本风扇报错怎么办1、在联想Thinkpad本中,有一个检测风扇功能开机要检测风扇转速,达不到风扇轉速就会报错的2、当遇到这个问题时,你听不到风扇的声音这个时候需要拆开风扇轴进行清洗加油。3、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所在的环境不干净或者电脑运行过久没有进行清理除尘或者 风扇坏掉了,你可以在BIOS选项看看有没有风扇检测的不过如果没有风扇...... 电脑散热风扇看起来都差不多,就是大小有差别不过为什么有的风扇可以用很久,有的没两天就坏这是因为风扇本身的结构差别造成的。下面本文僦来聊聊电脑散热风扇怎么看好坏希望对各位有所参考。电脑散热风扇一、含油轴承风扇含油轴承是使用滑动摩擦的套筒轴承使用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和减阻剂,它造价低廉工艺相应简单当然也就最为便宜,静音倒是...... ...机就会嗡嗡的响这是什么原因呢?该怎么办呢电腦的噪音,无外乎来自这几个方面:电源风扇、CPU风扇、机箱风扇、显卡风扇的噪音;硬盘和光驱转动的噪音;共振的声音我们听到的电腦运行时的嗡嗡声,就是这些声音的叠加要有效降低电脑噪音,单独地使用一款静音电源或者是静音CPU风扇往往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从每一个噪音源入手解决问题1、风扇噪...... ...为时下最主流的PC,不过本在维护方面并没有台式电脑方便最近有网友遇到的本风扇不转叻该怎么办呢?我们知道本散热最关键就是内部的CPU风扇如果本风扇不转了,那么就非常容易引起CPU度过高从而导致蓝屏、本不断重启等故障,那么对于本风扇不转了我们该如何解决呢之前在中也有大家讨论了此类问题,不少群友表示本...... ...大,有时候这种噪音已经严重影響到我们的使用那么电脑噪音大应该怎么解决呢?1、风扇扇叶“偏心”正常情况下风扇扇叶的重心在轴心上,运转时非常平稳噪喑很小。如果风扇质量不好扇叶的重心没有在轴心上造成“偏心”,这样的风扇转动起来后风扇轴承逐渐磨损,使震动加剧... CPU散热风扇嘚主要能主要从:转速、扇叶形状、扇叶角度和轴承系统等几个方面去体现。一般情况下在散热器的说明书上都标明风扇的转速。一般来说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有30%要取决于风扇的转速但风扇并不是转速越高越好。正确的风扇转速应该根据CPU的发热量决定不同格的风机转速选择都应该有所分,基本的原则就是:在产生同等风量的前提下风机越大转速...... ...面机,把机前面的一个小尖儿进这个孔里(需要很多透明膠带粘住);第四安上一个扇叶在(扇叶中间捅个洞)再到小尖儿里;第五,在后面放一个电池在用纸板封住,要保证电池没电时能拉出来哽换;第六注意机的线有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电池的正... ...下午放学我在家写作业吹着电风扇。突然“啪嗒”一声,电风扇的挡框掉丅来了露出了扇叶。唉!看来得我自己来修了于是,我拿来了螺丝刀等一些工具由于挡框很滑,稍不留神就会掉一次,两次三次……我恼火了。索把电扇横放在地上刚准备上螺丝却掉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安上去啊!终于修好了,看来修电扇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啊!修風扇昨天把家里...... Sickle)风扇,这种扇叶能增加7%的风量和15%的风压并支持智能...

——本次测试的产品设计4热管箌6热管,单塔和双塔单风扇和双风扇各种规格。

这些在我们选购的时候的主要参考指标并不能带来绝对的优势。我在测试之前一厢凊愿地以为6热管+双塔+双风扇,PK 单塔+4热管+单风扇这还不是摁在地上摩擦?可是事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所以这更加坚定了我写完它的決心希望能给消费者一个有意义的参考。

几年来DIY市场的疲软主流处理器换代性能提升得太少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提个百分之几也恏意思叫换代,也好意思强行换接口、换芯片、换主板就连一颗能超外频的i5 6500都象征着牙膏厂法外开恩。

2017—18年会是玩家CPU性能暴涨的时期目前广大的i5的用户会发现,花一样的钱买到的新CPU可以把上代的i7摁在地板上摩擦时,很容易就产生新的消费欲望RYZEN和八代iU孰优孰劣目前还未见分晓,但是中高端CPU对超频和多核心超线程的锁逐渐被打开这也加大了用户对优秀散热器的需求。

本次的评测针对的是销量最大,朂大众化的产品:百元级别的风冷

另外,在我看来一款优秀的风冷散热器,它需要做到的是:在有限的体积内做到更高的散热效率囷更少的噪音。

注:对于高性能CPU而言烤机和日常使用完全是两回事。

超频三国内散热器企业的上市第一股,当然这对本次测试结果鈈会有任何影响。 

需要补充的是:东海X5和X6的普通版的区别为:前者是蓝色LED风扇后者为为红色,价格相同性能相同,所以千万别问为什麼不用X6是不是有什么黑幕云云望周知。 

CoolerMaster比较有名的台资厂商,经常给我发广告邮件全英文,已拒收

酷冷产品线涉及机箱电源外设等哆个领域是做散热器里头外设做得最溜的,同时也是外设品牌里机箱散热器做得最有名的——现实版田忌赛马

在这种差异的竞争下很嫆易引起“为什么我不凑齐全套呢?”这种奇怪的想法 尤其是在酷冷口碑建立起来之后,侧面提升了玩家对酷冷机电产品的好感度——吔包括我

两年前我就用过T400,对它1150的扣具非常满意也是我用过为数不多的不用掏出主板也可以轻松安装的塔式散热器。T400i(多了个i是专用没有AMD扣具)售价为99元,所以等于是花了30元买一套AMD的扣具对于RYZEN玩家来说并不友好,在性价比上肯定矮了一头PS:酷冷T400两个平台的的扣具嘟不错,确实是的是下了本钱的 

百元级别的风冷,很多玩家都会首推玄冰400简而言之:1.经典  2.曾经的性能标杆。

虽然现在百元风冷集体受箌了120一体水冷的影响(199元-399元之间)但是我亲测过,风冷还是有自己的优势

虽然它扣具的成本一如既往地少,但玄冰400的结构经过一定的優化已经不那么“反人类”了。另外九州风神的机箱做活动也是蛮多的但是什么时候来个白色伯爵?还有伯爵侧板亚历克和玻璃两种材质随机发拼脸的时候到了。 

这里我说得再多在JD 17万的评价下也是多余的,可以直接去翻 

    九州风神DEEPCOOL这款玄冰400多平台CPU散热器采用塔式侧吹设计,作为一款主流的风冷散热器在规格上采用了比较常见的120mm风扇+4热管组合,底部直触CTT工艺和4根6mm直径的铜质热管使散热效率更高铝淛鳍片和扣FIN工艺除保证散热外在坚固度方面也提供了不错的保障。标配12cm

以上三款99元的散热器进行统一对比:

东海X5:5热管(3全管+2半管)

均为12cm單风扇6mm热管,均没有镀镍

细节对比(注:一切的工艺、细节等,都是为了控温而服务)

▲可以看到三者全都采用了热管直触的方式,在理论上均热板和CPU之间的缝隙会更小热管削得再平也不免有空隙。

▲玄冰400的底部热管和平面之间的缝隙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些缝隙需要额外的硅脂来填充热管弯折过早,给人在视觉上铝底座边缘有点翘出的错觉

▲在我看来,酷冷T400的底座明显要好一些这里要胜于玄冰400。

▲再看超频三东海X5数据上是五热管,图示中有两根热管并不是完整的属于3+2。但是底座确实有五根热管覆盖至于效果留待烤机測试验证。

▲根据我的肉眼判断超频三东海X5的底座是做得最平整的,缝隙也控制的最好在底座的细节上X5领先。

▲东海X5 和 玄冰400在AM4平台嘚安装,依靠的是主板的原装底座和散热器自带的大力扣而酷冷T400则分别为英特尔和AMD平台设计了金属扣具。即使不取出主板直接在机箱內安装散热器,也只需要用一把稍长的螺丝刀拧紧扣具即可

而大力扣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把手伸进去也难以施展

▲三种均采用了目前主流铝鳍片,这是一种兼顾散热效能和成本的一种选择

三款中只有东海X5有纯黑色顶盖,客观地讲我觉得东海X5在颜值上更胜一筹其余两款都是铝色,表面有一层透明的镀膜来抗氧化玄冰400顶盖颜色相比暴雪T400更加浅一点。

▲三款顶盖对比可以看到三者热管排列是相似的,楿互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

▲风扇扣具上,玄冰400和东海X5均为钢丝扣把钢丝卡在鳍片沟槽里即可完成风扇的固定。

——不同的是酷冷T400它贈送了两个塑料扣具,将风扇用螺丝拧在塑料扣具上从此安装风扇变得非常容易,只需要往里一按就可以完成

▲如果是掏出主板装散熱器,那么酷冷的T400的优势不明显可一旦要在机箱内完成散热器的替换,那么T400的底板扣具和风扇扣具的优势实在是太大拧螺丝的扣具可鉯避免安装大力扣挤手的问题,一体化的风扇扣具省却了钢丝扣找孔位的麻烦

这里可以说在扣具成本上T400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碾压另外②者的钢丝扣+大力扣

▲当然,虽然玄冰400和东海X5都采用了大力扣的安装方式但散热器也为大力扣的安装做出了一些优化。

▲二者都削减叻一部分散热鳍片的规格用以插入手指的时候避免被鳍片刮伤,毕竟用户的体验是第一位的相比用户的安全,宁可削减散热面积(其實也缩减了一部分成本但肯定不多)。

▲三款散热器的铝鳍片密度是不同的其中玄冰400看起来最密集

▲而视觉上,东海X5的散热鳍片密度朂低当然,依旧得看最终的散热效果

▲这款是东海X5的铝底座,它的上方有多米诺骨牌一样的阵列数量多,面积也大这个结构应该昰配合机箱风道来进行辅助散热,单散热器的12cm风扇吹不到它

所以在机箱中东海X5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一些(理论上)但是此次测试是裸主板,没有环境风这一块的效果如何也无从验证,只是顺带一提酷冷T400也有类似的结构,不过留出的缝隙比较小通风能力未必有X5理想(可鉯看上上图)。

此前写过原创加上这次的测试我前后拆装了6.7次。它的AM4扣具如果要非我用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形容,那就是:辣鸡 

我佷少这样形容一款产品——但是这AM4扣具真的太垃圾了,虽然这基于我的主观判断但它在客观上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是我在两块B350┅块X370上的痛苦地拆装得出的结论。

感觉它AM4扣具的模具精度有严重的问题直到现在它机箱里也只拧上了三枚螺丝,如果拧上4枚CPU直接悬空洇为开机瞬间会有高温,所以连开机都开不起来

但是双塔6热管双风扇的配置在理论上还是不错的。售价是128元AM4(AM3+)平台我不是很推荐这款,扣具实在是太坑

我就是用皮尺来量,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精度误差吧据说土狼还给九X风神、思X和一些显卡代工过散热,反正我是覺得有点玄乎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我对追风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机箱产品,当初折衷买了一款416P结果到现在已经买了3个了。因为综合来说各方面都很舒服我对机箱的要求不高:價格合适、钢材别太薄、外形简洁、方便走线、前盖板好拆、风道过关进灰少,最好有自带的捆线带——这些416P做得能搞定——燃鹅这和散热器没什么关系。 

继续说散热器这款TC12DX升级版3代比以上的几款单塔散热鳍片整体厚度更大,假设散热鳍片密度接近理论上它拥有更大嘚散热面积。当然具体的效果还是要看实战

目前有多款热器都增加了涂装版,譬如玄冰400 金鳞版东海X6 白化版,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玩家个性化的需求毕竟全白主题的DIY主机我也见过不少了。

另外追风者TC12DX升级版3代也提供了单独的金属扣具亲自使用过, 精度很不错

    淘宝搜索昰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以上两款散热器进行统一对比:

▲縋风者TC12DX升级版3代是一款单塔散热器,标配2枚12cm风扇虽然是单塔,但是鳍片的整体厚度比上边三款要厚从上图中可以体现出来。

▲而土狼EX120則是正儿八经的双塔散热器带六根直径6mm的热管,热管的两端分布于双塔上间隙比较大。双风扇的配置也带来更好的穿透力

▲追风者TC12DX升级版3代通体红色,土狼 飞马顶部有两片黑化处理后的鳍片可以明显看到虽然土狼是双塔,但是每一侧的厚度不及追风者(其实也不及玄冰400等)

但是合并起来之后厚度绝对是此次测试的NO.1,加上两个薄散热塔分别配备了一款风扇如此一来在理论上土狼EX120的风扇具备了很好嘚穿透力。

▲二者的高度是一致的追风者TC12DX升级版3代增加了红色的金属顶盖,而土狼 飞马则是外露的热管颜值上是追风者领先。

▲追风鍺TC12DX升级版3代也是五款散热器中唯一镀镍的当然价格也高一些。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不镀镍的话,热管的表面会随着缓慢的氧化失去光泽所以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的铜管会失去光泽。

▲撇開那个坑爹的扣具不说土狼飞马6热管的感觉确实比较霸气,均热板可能是纯铜材质给我感觉是:完全没有理由会输,至于碾压多少就看心情了

▲追风者同样也使用了均热板,有厂家宣传说热管直触可以增加散热效率但是下边的两款均未采用这一方式,所以这一说法囿待验证有意思的是,追风者的风扇线格外粗壮在抗拉扯方面应该会有自己的优势,四根镀镍的6mm热管都呈U型排布显得中规中矩。但昰我仔细一想这个设计相比V型热管可以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不会卡内存,而在后来的装机中发现事实也确实如此

接下来吐槽一下汢狼的AM4扣具问题:

我骂了它辣鸡,那肯定有我的理由

首先,它的扣具两孔之间偏长必须要把螺丝掰倾斜,才可以顺利捅进去虽然捅進去了,但是底座的螺丝是倾斜的

二者,中间的横杆偏短长度不够,如果左右扣具强行并拢会抬高CPU,使得底座和CPU分离导致机箱点煷后温度过高无法开机。

这个完全是因为扣具的测量长度不准导致的目前折衷的办法是拧紧三颗螺丝,一颗螺丝不拧紧在我看来,换.┅.个.三.流.小.作.坊.的.产.品.也.不.会.有.这.种.问.题.吧??就是拿皮尺量也不会有这种误差吧

虽然提供了单独的扣具,但是比起酷冷和追风者说这扣具辣鸡,都算是我客气(其实本身材质没什么能说的,就是精度太烂)

第三顶内存。普通的马甲条A1是别想了B1有点困难。

不尐网友反馈说RYZEN的原装幽灵风扇性能真的是挺良心加上对Wraith Spire测试,是为了让这次的测试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到底原装散热器性能如何?有没囿必要更换掉我想看过数据之后你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且RYZEN7 1700标配的原装风扇是有RGB信仰灯的这个就很了不起了 ,现在B350主板支持调色的吔是大把就算主板不支持,它本身的灯控也会随着CPU的负载而变颜色

▲这款风扇非常小巧,属于下压式的构造工艺为铝挤压。风扇有兩个AMD的LOGO工作时顶端的LOGO会发出白光。

▲除了风扇的四针温控线以外还有一根灯控线,用来控制彩环的颜色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款AMD原装風扇的灯是酷冷至尊的,底部有酷冷的商标这里就不拆解了。

只要是测试就会存在误差由于测试的变量太多,我不断地问自己:如果峩要做好这次评测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客观的结果?所以:

①这次测试我不用任何机箱就是裸平台测试,且平台放置在钢化玻璃上

②这次我采用同一块CPU——R7 1700盒装 并记录3.7GHz烤机、3.8Ghz烤机、3.9Ghz烤机三种情况。采用的测试项目是是单烤AIDA64 FPU尽管这不是最严苛的烤机软件,但是日常使鼡CPU很难达到单烤FPU的程度

③选择封闭空间里,空调稳定在26摄氏度每次测试结束后关机冷却15分钟。进行下一次测试时将CPU擦干净重新涂抹矽脂。避免落下“硅脂已干”这种话柄

④所有散热器统一使用超频三GT1硅脂。

⑤统一选用PWM模式低温低转速,高温高转速敏感度40-50-70-80。关闭節能风扇插主板主板同一个接口:CPU FAN

⑥我住的这一幢距离马路比较近,即使我关进了门窗也免不了有发动机声、公交车的报站声传进来。所以我统一在凌晨2点至3点理论上马路最空旷的时候进行测试,条件有限只能用这个办法。

测试环节是单烤FPU虽然这不是最最严苛的方式,但是平时使用很难达到FPU这种使用率如果能在FPU中坚持下来,那么家用还是很轻松的之所以选择3.7Ghz/3.8GHz/3.9GHz,因为3.7GHz是1700最高睿频也是能耗和性能均衡的一个频率。

3.8/3.9则是对为了增加CPU的功耗

本次测试选择的电压借鉴了CHH的帖子《Ryzen-1700体质研究-----科学超频!》作者为ynqs ,在此表示感谢从下表給出的参考数据中,可以看到超出了3.7Ghz的阈值后功耗急剧升高,但是跑分提升却很少所以理论上来说,睿频的3.7Ghz是R7 1700比较适合的一个高频位置至于更高的频率,还是出于跑分的目的在此次测试中,拉高频率纯粹是为了增加CPU的功耗测试散热器的效能。

此次设定的电压也完铨按照表中的来设置

前后进行了两次测试,换了两个平台因为第一次测试发现流程有缺陷(黑狼有风扇自启停,显卡经常到50多度才开風扇短时间内对上吹的散热器的数据可能造成影响),于是改用第二个平台测试但是第一次测试获取的数据已经很详尽,大致的分数峩心里也有数故此减少了二测的时间。

贴出来的数据都是平台二所得出但部分照片来自平台一测试环节,个人力量有限没有全拍,朢周知

取值是RYZEN MASTER的数据,并增加了AIDA64作为对照也就是CPU二极管的温度。

电源选用的是骨伽GX600 600W 半模组电源 80PLUS金牌认证日系电容,比较靠谱 

我不嘚不承认某几款散热器的结构可以把机箱风道利用起来(譬如东海X5),但是为了一碗水端平我放弃机箱,统一在钢化玻璃桌上进行裸平台溫测同时分贝仪在散热器侧面3cm处拾音。

我把AMD原装散热放在第一位因为我想用来做一个标杆,用直观地数据让玩家决定是否有升级散热器的必要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没谱。

因为原装散热器和这些塔式散热器在性能上肯定有差距,这里选择了3.2GHz、3.5GHz、3.7GHz来进行测试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回头看各个频率的性能差异。

作为八颗物理核心的R7 1700在3.2Ghz满载的情况下,性能大约是3.7GHz满载的82%

如果的你的应用环境吃不滿,那么二者的表现是没差举个日常应用的例子,3.2GHz的R7 1700打LOL极地大乱斗的匹配,CPU的占用率大约是18%上下波动距离满载还很远,事实上对于镓庭用户而言即使是3.2GHz的1700,在很多场景下有巨量的富余

原装的Wraith Spire幽灵散热器在3.2G满载的情况下,温度达到65.25℃说实话确实一般,但是考虑到囿多款散热器使用的都是这一型号(有无RGB灯环的区别)如果压制四核心的1500X,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温度提高了10摄氏度,这个温度已经相对較高了本次对幽灵散热器的测试就结束了,因为8个物理核心全都拉到3.7GHz由于温度过高直接导致电脑黑屏重启,所以我的结论是原装的幽靈散热器很难压住全核心3.7GHz的R7 1700

这也就是需要额外加购散热器的原因——至少也得安心地把睿频的性能给挖掘出来吧?(其实日常使用还是鈳以压住的须知烤.机.和.日.常.使.用.完.全.是.两.种.概.念,不过没个好的散热器跑分都跑不好也是事实)

测试二、九州风神 玄冰400 散热器 单风扇㈣热管

第二个选是 九州风神玄冰400,在测试之前我很担心应验了那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因为用户多所以我比较关心它的表现。

不过好在测试温度不是PK写作文还要看阅卷老师的心情,这里一切凭实力说话

一开始就决定用最高睿频来进行烤机测试,这个温度比原装散热压3.2Ghz还低要知道这两个频率之间的功耗差距是很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PWM模式下兼顾了散热和静音效果,后边这几款散热器其实都沒有达到最大的散热效率是主板“认为”,把温度压在这个程度就合适了不需要进一步降低,因为这块主板在智能模式下阶梯抬升嘚门槛应该70℃。不过在实际测试的时候温控墙的作用并不明显,感觉散热器一直是全力在工作的

超过3.7G这个阈值之后,R7 1700的提升不明显泹是功耗的显著增加,由此产生的是CPU的温度也在升高

最终3.9GHz烤机的成绩是81.63℃,嗯基本也就是主板启动温控保护——黑屏的边缘了。这个時候的风扇噪音也达到最大

最终的分贝数54,当然在机箱里声音会小很多

测试三、酷冷至尊 暴雪T400 散热器 单风扇4热管

对于酷冷,唉也没有特别想说的不过在散热器领域,酷冷的产品线其实铺得不算很开主要还是走中高端为主,水冷的产品线增加得倒是很快但是酷冷至澊近两年似乎对风冷没有怎么上心过。

但是T400出得比玄冰400晚很多虽然有些小改动,但是我大胆预测后出的T400比玄冰400有一点小优势是理所当然嘚就像曾经我们为RX480的性能欢呼,然后老黄以精准的刀法后发GTX1060 6GB,在不少跑分软件上小胜RX480一点点加上水军一叫嚣,导致舆论说AMD又要卖大樓了所以说嘛,只有有心去竞争出的晚肯定有一点优势。

首先我将CPU表面擦干净重新上一次硅脂(所有测试过程都严格执行这一环节)

看到这个温度简直啪啪打我脸。 

相比玄冰400的62.5℃酷冷的T400的 表现确实有点糟糕,温度高了4℃不过这时候我还是宁愿往PWM的温度墙去考虑。

接下来是3.8GHz烤机比起玄冰400的71℃,这次的差距确实有缩小控制在1℃左右,我稍微能接受一点了

在1.387V的电压下,R7 1700八个物理核心全都拉到3.9GHz在烤机10秒后,由于温度高于温控保护平台选择关机。启动温控保护条件是瞬时85℃应该是因为大幅度超出了设定的TDP,导致温度陡高

这里僦体现了超频烤机的残酷性。有时候别小看2到3℃的差距在特定的情况就是亮机和黑屏的区别。

这里只能对酷冷T400表示遗憾3.9GHz的测试未通过。

测试四、超频三 东海X5  单风扇 五热管 散热器

其实我本来看准了玄冰400出得早思忖着把它当开胃菜,就把它放在第一位让“后生们”踩着咜的尸体上去,结果出乎我的预料酷冷直接折戟。

玄冰400宝刀未老在经历了酷冷T400的饮恨之后,我对超频三 东海X5的表现其实也不甚乐观 峩没有散热面积的数据,但是鳍片的间隙看着比较大

这三款散热器在我看来,东海X5在颜值和细节上还是领先的(另外两款在外观上确实岼平无奇)但我生怕它是样子货。 

当然我单方面唱衰也没有意义,具体成绩还是得跑过才知道

成绩出乎意料的好,至少甩掉了样子貨的帽子

如果3.7GHz还可以有PWM因素的话,3.8GHz的略强于玄冰400说明东海X5绝对是一款有实力的散热器。 

3.9GHz烤机同样是81.63℃,这就很奇妙了和玄冰400完全楿同,这就是所谓的伯仲之间了吧 

尽管酷冷在以上三款中,拥有最好的扣具但是散热器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散热效果。如果是压一些TDP不高的CPU譬如i5 7500、i5 4590等CPU,那么选择酷冷T400也无不可绝对压得住。(截至发文前我发现酷冷T400i便宜了十元,变成了89元别小看这十元,它也许就是... ...咳咳 )

但是在面对功耗为150W-170W甚至200W的情况下,T400的劣势会变得比较明显尤其是3.9GHz烤机的情况,直接导致高温保护黑屏

与此相比,玄冰400和和超頻三 东海X5表现难分上下(在一测的时候东海领先细微的温度)我觉得如果真的要追求强大的散热效能,预算又不是很高可以考虑这两款百元散热器。

测试五、土狼 飞马EX120散热器

售价128元大约比上边三款贵了30%,体积又那么大又是六热管双风扇,AM4扣具很烂不说还卡内存占據了机箱那么大的空间,如果不领先个3-4℃我都看不下去了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来土狼,上去干它们别给我面子,越粗暴越好

▼咾规矩先把硅脂擦干净,重新涂一遍

▼看这巨无霸的体型,就知道效果不会差:

就比东海X5和玄冰400低了0.5℃ 不科学不科学,虽然没有用扣FIN笁艺但是双塔是实打实的,热管也多了几乎50%风扇还有两个。怎么才领先这么点这里边一定有什么误会!!!! 

别慌,还有一个3.9GHz烤机沒跑呢

作为一款6热管、双塔双风扇散热器,那么巨大的个头竟然足足比玄冰400和东海X5低了1℃!!!!这简直太可怕了!!!!

作为一个囸价购入的消费者,我只想说:

测试六、追风者TC12DX升级版3代

有人告诉我说追风者的硅脂格外得好堪比MX4,再降个2.3摄氏度不是问题不过之前設定的条件就是使用相同的硅脂,这里只能表示遗憾(PS:确实有效果但是为了对比的公正性,这里就不采用这款硅脂了)

这几款之中追風者的灯是最有感觉的。有种萤火虫一般的立体感颜值整体上领先。

这应该是此次散热器中表现最好的当然,这款散热器的定价相对吔高

终于有一款能够在3.8GHz烤机的情况下低于70摄氏度了,不得不感慨金钱的力量 

虽然我有想过追风者会翻身,但实际情况是表现得和以上幾款差距并不大

理论性能排布:追风者TC12DX3代>土狼 飞马EX120>东海X5/玄冰400>酷冷T400

通过这几款散热器的比较,我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1.所谓的双塔双风扇、六热管未必就能比单塔单风扇四热管强到哪里去,在本次测试中土狼EX120连1%的领先都够呛——当然这个结论肯定不是绝对的,泹是它的表现确实如此只能说样子货害人。

2.针对不同功耗的CPU散热器的效果有差异。我之前测试过压6500几款散热器没什么差距,但是一旦功耗爆表就完全看各自满载的效率了,就像你用木棍砸鸡蛋和铁棍砸鸡蛋效果是一样的,可是换成砸钢筋呢所以虽然酷冷T400在此次測试里表现得最差,但是下放到一些功耗小一些的CPU上我相信表现会好一些。

3.根据“在有限的体积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率和静音效果。”这一思路表现最差的应该是土狼EX120,那么大的块头挤内存不说,纯粹就是摆设还占空间,AM4扣具只能上吹不能侧吹要是放机箱里,溫度有没有优势还很难说

4.因为分贝仪的数值波动比较厉害,但我取了满载时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表现最好的是追风者散热器,噪音最低而且它还是双风扇。

5.因为担心塞进机箱里机箱的风道会成为很大的变量,所以对东海X5酷冷T400这类底座散热片的效果没能利用起来,泹是作为一种辅助效果肯定不会逆天。

  1. 追求最高的性价比就买东海X5X6和玄冰400,两者的参考价都是99元个人觉得X5比400稍微好看些。

  2. CPU功耗不高那就买酷冷T400,毕竟扣具好一些但是T400要129元,T400i为89~99元它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过3.9GHz单烤FPU的散热器。

  3. 土狼EX120我定义为样子货,AM4扣具很烂体积大却沒优势,不建议购买

  4. 追风者TC12DX升级版3代,小土豪可以考虑相对来说比较静音。搭配追风者的静音机箱可能会有好的效果

1.最近在追一本穿越到北宋做大官的小说(一品江山——毕竟烤机的时候总得做点事情)

2.同时满脑子都是散热器的事情。其中酷冷表现得最差不酷也算叻,还不冷

3.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梦见自己向大宋官家 赵祯推销没错,正儿八经地站在大殿里向他推销 正当我要介绍到很不靠谱的酷冷T400的时候,电话把我吵醒了

4.睡眼惺忪地听到电话那头是酷冷的女客服说键盘返修的事情。我迷迷糊糊地说了一句:“幸好你这时候打電话过来要是晚个几十秒,你怕是要狗头不保”

5.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对方一定觉得我是个神经病 

如果依旧想看靠谱一点的横评,鈈妨点一下关注谢谢。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也意味着長假的开始,不知道广大网友朋友们是否已经有了长假期间的安排了呢如果没有出行安排,仅是想宅在家好好休息几天的话不妨趁此機会给自己的台式机电脑做一次深度清灰,搞一次大扫除!

说到这里作为职业IT男的笔者也十分惭愧,自己用的台式机也已经接近两年没囿做过清灰处理了大量灰尘积累导致的散热性能急剧下降,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显卡的长时间运行尤其我的8800GT还维修过一次,换了显卡散熱器值此长假期间,笔者除了打算好好收拾一下屋子之外更迫在眉睫的就是需要给自己的主机做一次深度清灰大扫除了。所以笔者茬此也把自己的主机清灰扫除实例分享给广大网友朋友们,给大家的电脑清灰扫除作为参考。

    看到上面这张图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以为昰某种细菌或者微生物,而是笔者面板进气口处的灰尘看得笔者自己都浑身起鸡皮疙瘩,果然是太久没有清灰扫除了……而灰尘的危害绝不仅仅是造成上面这张可怕的画面,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主机的散热性能进而缩短硬件的使用寿命,危害可以说是超乎想象

    而说到囼式机清灰,大家不要以为拿刷子随便扫扫拿抹布随便抹两下就OK了。实际上台式机电脑的清灰工作也是十分有讲究的,有很多细节需偠大家注意此次笔者就会把这些细节一一为大家说明清楚。

    几乎两年没有给这台主机清灰扫除了虽然外表看起来还算干净,但实际上只要你仔细看看面板进气口就知道,灰尘积累得几乎已经塞满了面板进气口这样又怎能保证风道畅通,有效散热呢


开拓者 极致散热蝂 主机外观

  上图中的就是笔者的主机了,机箱面中央区域的酷冷LOGO即为电源开关也已经标明了机箱出处。从外面看整体上感觉还是仳较干净的吧?而实际上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面板进气口,打光后就知道有多脏了

    打了闪光灯拍照之后大家就能够看絀它有多么脏了吧?面板进气口部分的灰尘积累已经让它“黑白分明”了吧。


蜂窝式进气口里积满了灰尘

    机箱散热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仩取决于机箱面板的进气量这也就是现在很多机箱增大面板风扇的原因。同时现在主流机箱也都会配置有面板防尘棉,这款机箱也不唎外但从图中我们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面板进气口的部分已经积满了灰尘这将严重减少面板进气量,进而导致散热效果变差


特写後部的PCI插槽挡片

    在看一张机箱后部PCI扩展挡片部分的特写照片,大家就知道这两年笔者不维护把主机弄得有多脏了吧不过后面还有不少更鈳怕的图片分享给广大网友,请大家最好先有个心理预期

    首先当然是把各个硬件都拆下来,然后我们就进入各部分硬件的大清灰作战先从开始清理,拆掉CPU散热器和CPU为大家细致说明主板清灰的细节和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把CPU硅脂擦掉拆下CPU

    08年入手的技嘉,支持代和代的兩种内存但是只支持一块显卡,不能做多显卡平台但当年也是相当贵的上千元的主板了。


灰尘主要积累在显卡位附近这是显卡风扇導致的


主板电池周围积满了灰尘


南桥散热片上也积满了灰尘

    灰尘通常都是和风扇关系最为密切的,从显卡附近就能看出由于显卡风扇的絀风,导致位于显卡下面的主板电池和南桥散热片附近积满了灰尘 

    我们将主板竖立,用小刷子把积累的灰尘轻轻扫掉

    注意事项:主板垂直竖立,轻轻扫动尽量避免灰尘进入各种插槽当中。切忌刷子不能沾水以免造成短路。切忌不能磕灰主板是精密硬件,不要用震動的方式清灰而且通常也震不下来。

    内存条区域清灰时可选择不拆内存条清理,以免灰尘进入内存条插槽所以保持连接状态,占位置然后再细细清理。


比较新的DDR3代内存

    给内存条区域清灰完毕后再选择清理内存条。笔者的DDR3代内存条还比较新没什么可打理的。而对於老条子而言网友们可以选择用橡皮擦蹭内存条的金手指部分,也就是连接处的黄金色部分

    然后是部分的清灰工作,因为是早年的8800GT显鉲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曾经因为散热问题而更换过一次显卡散热器,所以大家看到的不是8800GT的原装风扇而是后来更新的超频三的显卡散热器。 

    同样是08年入手的讯景的8800GT显卡当时也算是比较高端的显卡,也是用超过一千两银子入手的旁边是拆下的超频三显卡散热器。

    显卡表媔也积满了灰尘从全铝散热片上到固态电容上,都是灰尘


超频三显卡散热器配置的粘贴式全铝散热片

    上图中的全铝散热片超频三显卡散热器配送的粘贴式的全铝散热片,如今也已面目全非


粘贴的全铝散热片已经脱落丢失

    因为是粘贴式的全铝散热片,由于粘贴不牢固巳经导致一个散热片脱落丢失。从图中可以看到双面贴的部分现在也全部沾满了灰尘

    注意事项:清扫时,由GPU部分从中心向外侧清扫不偠仅朝着一边扫,以免把灰尘扫进GPU附近难以清理

    清理完散热片上的灰尘之后,也别忘了清扫显卡的背面哦


显卡散热片和固态电容的部汾都已清理干净

    清理完灰尘之后,显卡表面和散热片的部分都已经焕然一新


还是不小心把一点灰尘弄进了GPU槽里面


市售专用小吸尘器(图爿来自baidu)

    注意事项:可能会有少量灰尘进入GPU槽里面,切忌不能使用湿棉布擦拭以免导致和硅脂的再次接触不紧密,可以选择使用小的吸塵器把里面的灰尘吸出来

    8800GT显卡使用两年后由于散热较差,笔者选择了卸掉原装显卡换成了的爱琴海显卡散热器,入手时也是花了近百兩银子滴


超频三爱琴海显卡散热器

    正如前文所述,灰尘和风扇是密不可分的从上图中也能清楚的看到,风扇周围积满了灰尘这也将慥成严重的通风不畅,导致散热效果下降

    显卡散热器的背面也全是灰尘,能够清晰的看到GPU部分的印子只有那里比较干净。有点像海滩邊日光浴留下印子的感觉


同样用小刷子扫掉散热片中的灰尘


用纸巾或棉布蹭掉残留的硅脂

    注意事项:小刷子清扫散热片当中灰尘时,可能会遇到难以深入的问题此时请一定有耐心,一点点的清扫切忌偷懒使用清水冲洗,以免造成部分连接区域氧化

    笔者除了显卡散热器使用的是超频三的以外,散热器部分也使用的是超频三旗下的红海至尊版CPU散热器


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 CPU散热器


超频三CPU散热器扣具

    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CPU散热器通过改采铜质鳍片、更换新扣具、加强底座散热、使用PWM自控液压轴承风扇等设计,来充分保证对CPU的高效散热


90mm直径超频三風扇

    从上图中我们也能看到灰尘和风扇是多么的密不可分,我们把90mm风扇和塔式全铜散热片拆开分别进行清理。

    这里就不费话了总之就昰仔细清扫,这里也可以选择用棉布擦拭


散热片缝隙中的灰尘也要细致的清扫干净


清洁套装(图片来自天翼器材行)

    由于散热片较深,这個时候刷子已经鞭长莫及了可以选择用橡胶囊吹灰,当然也可以选用纯天然的人体吹风机——嘴吹干净散热片缝隙中的灰尘。(笔者僦是用嘴吹的)


底座散热片也要清理干净

    底座散热片也要清理干净,不多费话这里也可以选择用嘴吹干净缝隙中的灰尘。


底座的硅脂┅定要蹭干净


红海至尊版塔式散热片焕然一新

    注意事项:散热片中的灰尘较难清扫只能风吹,切忌使用水龙头冲洗以免连接部分氧化。用嘴吹的时候也请注意卫生和安全,鼻炎者慎用此招

    接下来我们来给清灰,笔者使用的是的多核系列电源是早年的版本,入手时吔是花了超过五百两银子滴

    航嘉 电源采用交错式双PFC加同步整流或有源箝位等效能提升技术,典型负载转换效率达到86%获得80PLUS铜牌认证水平,在节能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该产品甚至适用于现在顶级的处理器,如平台以及AMD四核羿龙处理器平台

    注意事项:电源是精密硬件,拆解电源可能会撕掉部分标签影响电源的质保服务。建议未过质保期的电源不要轻易拆解清灰仅擦掉表面灰尘做简单清理即可。

    电源产品的灰尘积累程度可以说是几大硬件当中最严重的之一主要就是因为较大的风扇尺寸和较大的进气量。再加上长时间的高温烘烤导致咴尘更难清理。

    清灰办法跟前面基本一致要么用刷子刷,要么用嘴吹

    注意事项:拆解电源的时候,电源风扇是和PCB板处于连接状态的揭盖的时候不要太用力,需要小心翼翼以免拉断连接的线材。

    注意事项:由于风扇部分的清灰时比较费劲的所以可选择用抹布擦拭,泹请尽量不要拆开理线部分部分风扇的连接部分不是很牢靠,以免断裂


航嘉多核R85电源焕然一新

    注意事项:电源清灰后的安装不是很复雜,按照拆解的顺序逆向执行即可前提是牢记拆开前的样子,明确是如何拆开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朋友们,可能需要提前记下风扇嘚朝向和角度以免出现安装错位的情况,甚至把风扇反向安装这里再次提醒各位,所有风扇都是有进风和出风两种方向的安装时一萣要看清进气口的方向。

    机箱方面在前面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笔者选用的是的开拓者极致散热版机箱也是2010年更换的机箱,之前用的百元档机箱没有经受住笔者的折腾因为侧板严重变形而被笔者抛弃了。(也可能是我的破坏力太强了吧)


酷冷至尊 开拓者 极致散热版 機箱

    酷冷至尊 开拓者极致散热版机箱采用主流的电源下置结构设计,侧板采用大面积金属网散热性能大大增强。不过于此同时积尘问题吔会加重这就需要用户们及时清理灰尘了。

    揭开机箱面板我们在面板的内侧,发现了大量的灰尘积累尤其是蜂窝状面板进气口的部汾,像是长满了毛的蜜蜂窝似的相当刺激。


进气口处均嵌入有防尘海绵


光驱挡板内嵌的防尘海绵

    虽说防尘海绵听起来像是会积累很多灰塵的地方但是让大家十分出乎意料的是从光驱挡板上拆下来的防尘海绵,几乎没有什么灰尘那么,更多的灰尘都在哪里呢

    正如笔者湔面说的一样,灰尘都是跟风扇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从拆面板风扇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这里的灰尘是丛生得最严重的


这个灰尘特写怎麼看都觉得哆嗦


酷冷至尊 原厂120mm面板风扇


先简单的清扫一下面板风扇外侧

    机箱的清灰工作和前面硬件的清灰工作略有不同,没有那么多的注意事项但是整体工作任务量是非常浩大的。


面板120mm直径风扇

    然后把面板风扇挡板和面板风扇拆开来做分别清洁同样是拿小刷子清扫。而遇到金属挡板的部分可以选用湿抹布擦拭

    注意事项:拿湿抹布擦机箱的前提是机箱的烤漆比较完整,或是烤漆较好卷边工艺较好。若昰比较山寨的机箱我们建议还是拿刷子刷,以免机箱局部氧化比较重要的是,对于卷边工艺较差的机箱而言清灰时其实非常容易划傷手,即使拿着抹布也可能一把擦下来就把抹布都划破了。所以机箱的擦拭清洁,需要严防划伤


面板风扇位周围也有不少灰尘

    给机箱清扫灰尘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方向,同样应该遵循从内到外的清扫顺序以免弄干净了一部分之后,一会儿又把灰尘扫上去

    对于塑料材質的免工具扣具来说,就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了甚至可以水洗。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扣具的材料比较薄、比较脆用户切忌用力过大,鉯免扣具断裂或是榫卯部分损坏。


清洁之后的机箱同样焕然一新


开拓者拥有充分的背板走线空间

    清洁机箱的时候,笔者因为硬盘刚装仩不久而没有选择拆掉硬盘比较轻拿轻放。网友朋友们干活儿比较利落的话须要拆下硬盘后再做整个机箱的清洁工作。

    然后就剩下清潔一些不是特别脏、特别费劲的硬件了包括CPU、光驱、硬盘和外设的键盘、鼠标,还有显示器的部分了


英特尔QX9650处理器特写

    处理器的清洁非常简单,就是简单的把残留的硅脂擦掉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提醒一些使用针脚式处理器的老用户,放置处理器的时候尽量選择一些脚软的布面材质表面,例如图中的鼠标垫以免损坏CPU针脚,因为一旦损坏几乎就是不可修复的了。

    光驱的清洁也很简单拿抹咘擦干净就可以了。

    键盘的清灰工作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需要把每个键帽都拆下来,做细致的清灰工作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水洗键盘,清洁起来可能更是费劲

    但因为笔者的键盘刚买没多久,没什么需要打理的所以,这里就没办法给大家示范细致的键盘清洁办法了笔鍺就拿小刷子简单的扫扫灰就OK了。

    最后清理完了所有的硬件之后,笔者看着这些干净的硬件顿觉大有所获、神清气爽,相信广大网友萠友们也会在这个浩大工程结束之后有同样的感觉的

    最后,结束扫除工作把各个硬件都组装到一起,请大家再来看看我清洁之后的整個主机吧是不是整体感觉都不一样了呢?


重新组装的整个开拓者主机

    我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台式机清灰的一些要点:

    工具:螺丝刀、小刷子、抹布、橡胶囊鼓风器、小吸尘器、硅脂等

    清洁顺序:先主机拆解,做大硬件的整体清灰包括CPU、主板、内存、光驱、硬盘等。再莋其余装备的拆解细节清灰包括显卡拆解清洁、CPU散热器拆解清洁、电源拆解清洁、拆解清洁等。最后再清洁一些细节之处查漏补缺即鈳。

    注意事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清洁的顺序,不要让一部分弄干净之后又弄脏导致重复劳动。另一部分是拆解清洁必须牢记拆解顺序以免拆了之后装不回去。第三部分就是注意安全既要注意硬件的安全,不要磕碰也要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止静电避免身體划伤。清洁主机造成身体流血就得不偿失了哦

结束语:不知道,广大网友朋友们有没有从本文学到一些技巧和知识呢总的来说,台式机清灰可以说是个手艺活儿但是熟能生巧,只要大家时不时的收拾一下自己的主机给自己的主机清清灰,做个扫除相信大家要不叻几次,就能够轻松掌握台式机清灰的一些小技巧了不过,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小问题需要我们来解答的话,可以在文后给我们評论留言我们会尽快给大家答复的。



其实灰尘对我们日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视机等等电器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方面,电器上有灰尘影响美观;另一方面灰尘电器的使用寿命影响是超乎大家想象的,还是需要定期性的清理灰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处理器风扇怎么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