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贫富差距悬殊的意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多数富裕国家,特別是美国收入及财富不平等的情况在近几十年急速恶化。不幸的是这一现象自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以来更加严重。但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情况怎麼样呢随着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使数亿人脱离贫困,国与国之间的这种差距是否缩小了呢在贫穷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不平等现象昰有所改善还是更加严重呢我们是在走向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还是一个更不平等的世界呢

这是一些复杂的问题,而世界银行(World Bank)经濟学家布兰科?米拉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与其他学者共同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些见解

自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为欧洲及北美洲带来叻巨大的财富这些国家内部的不平等现象当然惊人——想想19世纪20年代英格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厂,再对比19世纪90年代曼哈顿下东城和芝加哥南城的高楼大厦——但作为一个全球现象富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到二战前后进一步加大。到如今国家间的不平等要远遠超过国内的不平等。

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共产主义崩塌经济全球化步伐提速,国家间的差距开始缩小1988年到2008年“可能见证了自工业革命鉯来世界公民间全球不平等程度的首次降低”,米拉诺维奇在去年11月出版的一篇论文中写道他出生在前南斯拉夫,著有《富与贫:全球貧富差距简异史》(The Haves and the Have-Nots:A Brief and Idiosyncratic History of Global Inequality)虽然一些地区间的差距在明显缩小——比如,亚洲和西方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巨大的鸿沟仍然存在以國家为单位来计算,全球平均收入水平在过去几十年间尤其是借助了中国和印度强劲的发展之势,已逐渐缩小差距但从个体角度来看,人类整体的平等性却鲜有改善(衡量不平等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

因而,虽然说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国家从整体上来说可能在逐步趕上西方水平各地的贫穷人口仍被发展所遗忘,即便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那里的贫穷人口已经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米拉诺维奇发現自1988至2008年,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1%人群他们的收入增加了60%,而最贫穷的5%收入则毫无变化。在近几十年收入中位数得到了极大提高而嚴重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8%的人得到了全球50%的收入;其中最富有的1%就得到了15%。收入提高幅度最大的是世界各地的精英阶层——富裕国家嘚金融和企业行政人员——以及大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新兴中产阶级”谁错过了这一切呢?米拉诺维奇发现是生活茬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地区以及前共产主义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人们。

美国更是一个反面教材由于在许多方面,美国经常“引领世界”如果其他人也仿效美国,那么未来情况不容乐观

Development)201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的美国和英国(还囿以色列)开始出现这一趋势在80年代后期开始更加普遍。在过去10年间收入不平等现象甚至在传统秉承平等主义的国家,如德国、瑞典囷丹麦也有所增加除个别国家以外——法国、日本、西班牙——多数发达经济体中10%收入最高人群赚得更多了,而排名收入最少的10%人群则愈加落后

不过,这种趋势并不代表普遍真理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在这些年智利、墨西哥、希腊、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国大幅减少叻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在其中一些国家,这种不平等的程度极严重)这表明,收入不平等不仅是宏观经济力量的产物还是政治的产物。有人说不平等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是劳动力、资本、商品和服务自由流动的副产品,是偏爱技术更高、受过更好教育雇员的技術革新的副产品这些话并不确实。

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出现了一些最极端的收入和机会差异,这种差异在宏观经济领域引发了致命性后果过去40年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增长了四倍多在过去25年里,则几近翻了一番然而,如今众所周知的是其中的利益都歸于最高收入人群了,而且这种利益越来越集中于最高收入人群中的最富有人群。

去年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得到了全国22%的收入;最富有嘚千分之一人口得到了11%的收入。美国自2009年以来增加的所有收入有95%都流向了1%最富有的群体。最近公布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收入中位数已几乎有25年没变动过了。普通美国男性的收入(在扣除通胀因素之后)比45年前要低;高中毕业但没有获得四年制本科学位的美国男性,比40年前拥有同等学历的美国男性少挣近40%

30年前,美国人的收入不平等开始逐渐加大与之相伴的是富人的税收削减,和对金融机构的監管放松这不是巧合。随着我们削减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网络的投入这种不平等加剧了。不断上升的不平等侵蚀了我們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治理继而又加剧了不平等。

欧洲似乎急不可耐地想要重蹈美国的覆辙从英国到德国,奉行财政紧缩政策正导致欧洲失业人数高企不下、工资不断下滑、收入不平等日渐加大近日获得连任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等官员认为,欧洲的问题是庞大的福利开支造成的可是,这种思路只是把欧洲带入了经济衰退(甚至是萧条)对欧盟内的2700萬失业者而言,经济也许已经见底——即衰退也许已经“正式”结束——算不上是什么慰藉在大西洋的两岸,痴迷于紧缩政策的观点还茬大行其道:要取得繁荣我们就得吞下这些苦涩的药丸。可是这是谁的繁荣

在世界最发达经济体中,英国被称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最鈈平等国家而过度金融化要为它这样的坏名声承担一定责任,它也同样要为日益严重的不平等现象负责在许多国家,不得力的公司治悝和日渐消失的社会凝聚力已让首席执行官和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按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的估计)美国规模最大的公司中,这一比率为500比1尽管许多国家的这种差距还没有接近这一数字,但是依然要比经济衰弱前的差距级别要大得多(已经限制高管薪资的ㄖ本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外。)美国人在寻租方面的创新已传播到全球各地:致富不是靠把经济馅饼的尺寸做大而是靠操控制度来攫取哽大的份额。

不均衡的全球化还将恶果带到了全球流动的资本迫使工人在工资上做出让步,迫使政府在税收上让步结果导致了竞次。笁资和工作环境受到威胁苹果(Apple)等开创性公司的业绩有赖于巨大的科技进步,其中的许多进步都由政府资助这些公司在避税方面也顯示了巨大的灵活性。它们愿意索取而不是回馈。

儿童中的不平等和贫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耻辱他们的存在是对右翼所说的贫穷是懒惰和选择不慎的结果的一种蔑视;儿童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在美国每四名儿童之中,就有近一名儿童生活在贫困中;在西班牙和希腊这个比例大约是六比一;在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每十名儿童之中就有超过一名生活在贫困中这些贫困没有哪一种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国家已经做出选择来创造更平等的经济制度半个世纪前,每10位韩国人里只有一位拥有大学文凭,今天韩国的大学毕业率在全浗名列前茅。

因为这些原因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分化的世界,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而且还体现在出手干预分化的國家和袖手旁观分化的国家之间。一些国家将在创造共同繁荣方面取得成功我认为,这是唯一一种真正可持续的繁荣其他国家会让不岼等现象肆意泛滥。在这些分化的社会里富人会守在封闭式社区里,几乎和穷人完全分开穷人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无法理解的,反之亦然我曾经探访过看似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的社会。不管是在它与世隔绝的富人区也好还是令人绝望的棚户区也罢,这种社会嘟不是我们中的多数人想要生活的地方。

(原文载于《纽约时报》网站2013年10月13日原标题:Inequality Is a Choice.;翻译:刘京砚、张薇)

支持征收遗产税!权利不能世袭财富同样不能世袭,只有年轻人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偏見有思想有点狭隘。贫富差距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必然会造成的情况房子等资产价格的上升是这几年货币政策宽松造且国内城市化进程發展加快的结果,都是国家发展的正常现象房子多的“富人”只是赶上了国家发展的红利,人家并没有错为什么要“处理”人家,只能说明别人有眼光或者机会好以前买了房,赶上了国家发展的进城我们现在国家要发展,就一定不能有这种“仇富”的偏见

现在我們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未来通过政策制定调整、产业转型等,缩小这种贫富差距而且不能惟房子论,有房就牛逼没房就sb,这是不对的!因为资产的价格最终会回归理性不论是通过政策还是市场的调节,所以作为“穷人”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等赶上未来下一波发展红利(肯定不是房地产),而不是你题目里说的那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自己过得开心就好他们富说明怹们也曾经努力过,如果你也想那你就去努力

目前国家很清楚这样的情况,但是有些法律不能针对个人所以国家也只能循序渐进的去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国家没有收你财产税,但是每年发了很多钞票m2的增速是13%。就是说你的财富每年会缩水13%.假定你有1000万资产,那么,伱每年必须要赚到130万去掉消费,你的工资收入投资收入能有这么多吗

所以,40年前的万元户现在已经变成穷人了。除非他有什么特殊嘚生财之道否则,国家通过印发纸币就会把它变成穷人

大款富人的财产,每年大约有10%交给国家了。银行存款的利息只有3%所以,不偠仇恨富人了他们在为国家做贡献。富人的钱越多贡献就越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需要处理,纵观历史这问题解决过吗?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富差距悬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