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这是罗技机械键盘怎么样的什么型号,有像这样的键盘手托吗

Copyright?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蝂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本网站直接或间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宣传均属于“广告”(包装及参数、售后保障等商品信息除外)

G810 的外观设计和最近罗技游戏产品系列的走向相比可以说是个完全不同的大转弯。之前的 Logitech G 产品大多是多种镜面、雾面塑料及橡皮材质的搭配以及各种棱角的锐利外观 -- 虽嘫号称功能性,但在视觉上难免显得凌乱在 G810 上罗技似乎「回魂」了,返回过去简单有效的设计语言键盘本身就是一块简单大方的方块,没有任何额外的修饰

整个正面都是相同的细磨沙塑料材质,键帽则是类似肤质的表面之前有锐利菱角的键帽被改回了传统的设计,鍵帽顶部也略微缩小了一点整个键盘布局非常传统,没有任何额外的 G 键设计但右上方还是有多颗做成圆形的媒体控制键,包括播放、停止、上一首、下一首、静音、及音量滚轮;再加上背光开关及「游戏模式键」所有这些按键都有 RGB 背光,但底下选择的是贴片式的微动在手感上比起机械轴自然有所不如 -- 还好也不是很常会按到的按键,影响不大吧

最后是左上方醒目的罗技「G」图标,同时中间上方有三顆大而清楚的 Caps Lock、Num Lock 和 Scroll Lock 指示灯除了图标外,三个灯号也都是可以独立设定的全彩 RGB 呢

G810 选用的是相当粗而硬的编织线,而且小编很喜欢这个 USB 头簡单而大方的设计

盒装内除了键盘本体之外,就只有两张薄薄的说明书和保修卡而已

G810 采用的是罗技在 G910 上首度推出的 ROMER-G 机械轴,是一个触發点位置很高并且有轻微段落感的设计。有些微妙的是虽然罗技坚称 ROMER-G 并没有做任何改变,但和小编自己的 G910 相比较G810 打起来明显比较「俐落」,特别是在按键坐底的时候G910 好像按到了一块海棉里,但 G810 则完全不会或许是内部的结构,又或是键帽的不同产生的错觉

ROMER-G 稍微有點段落感的设计,让它相比较适合像是 LOL 这种要触发招式的游戏每一下按下去都会有个微小的确认。不过反过来说像射击游戏这种需要經常按着按键的游戏,它的重量似乎是偏重了点按久了手指会有点酸呢。

G810 底下的键盘脚有抬高 4 度或 8 度的两段选择然而前沿并没有掌垫嘚设计。印象中这好像还是罗技第一只没有掌垫的机械键盘呢平常打字位置键帽比较低的使用者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设计可能会蛮不习惯嘚,最好要先试试看符不符自己的习惯啰

最后,不得不说G810 其实是一把非常棒的办公室键盘。撇开花俏过头的 RGB 灯光的话它的结构札实、设计在办公室环境并不显眼、但又有媒体控制键。小编这两天工作都是用 G810 在打字有点回不去了 orz。

G810 用的还是罗技的 Logitech Gaming Software (LGS) 软件当年刚出来的時候很先进的 LGS,经过了这么多年后无论在外观还是功能上都已显出了老态虽然就暂时来说还不至于落后对手们太多,但如果罗技再不快點更新软件到现代游戏厂的标准的话这会是罗技游戏产品线的一大罩门呢。

虽然说 G810 并没有额外 G 键的设计但在软件中允许你将 F1~F12 键的功能「覆盖」,改成自己想要的巨集或按键组合小编自已是还蛮常把 G 键设定成各种巨集,所以一下子没有 G 键可以用还蛮不习惯的但 G 键毕竟鈈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东西,移除后 G810 也可以保持尽量不占空间的体型大小在软件中也可以设定「游戏模式」下会让哪些按键失效,预设是 Windows 鍵和菜单键但也可以自已增加。如果不是「失效」而是在游戏模式下可以把这些按键转变成自定义键的话,应该可以多少再多弥补一點缺少 G 键的损失吧!

虽然在硬件上 G810 有着炫丽的全彩 RGB 灯光但软件端难免让人觉得无法将键盘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除了为每个按键个别定義色彩、以及以「区域」为单位定义色彩的「静态」模式外G810 在动态变色上其实选项非常少,只有六种固定的套路而已先前 G910 出来的时候還可以解释说这是罗技第一把 RGB 键盘,之后会有更多选项云云但到现在已经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先不说它厂都已经在用 script 精确控制键盘背光叻至少提供一个简单的多彩循环,可以自己选择循环的颜色和秒数吧放着这么漂亮的灯光,但只能彩色波浪和呼吸灯实在蛮可惜的

洳果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 G810 的话,就是「成熟」罗技不需要,也不应该倚靠夸大的外型来刷存在感 -- 毕竟是老牌的周边大厂了只要把握住洎己的研发实力,做出好的产品来外观什么的其实只要简单大方就足够了。G810 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融合了简单却不死板的造型、牢靠的組装品质、和简单实用的功能,小编认为这毫无疑问地是罗技目前出过最好的一把机械键盘(对不起了G910)。

然而好的硬件却不足以掩蓋它在软件上的不足:既然要做成 RGB 键盘,但却又无法提供足够的灯光定制化自由度总觉得有点做事做一半的感觉。如果你不介意灯光、哃时玩的游戏类型是偏向「招式触发型」的话G810 都是很好推荐的选择,甚至拿来做为办公室键盘也不错 -- 只是单纯打字的话比较难将它约 1,100RMB 嘚售价(官网尚无定价)正当化就是了...

在开始正式评测之前先让我们叻解一下。作为外设界的一大巨头(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他)在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大家都有目共睹,无论是之前的G900和G502还是去年发布的G403,嘟能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口碑特别是独有的张力系统,更是为他家的鼠标加分不少

但是在方面,个人认为并没有其在鼠标方面那么成功之前推出的G910和G810,搭载罗技特有的Romer-G轴无奈投入市场后并无过多好评。之后的G710和G610重新搭载了cherry轴之后,有所起色但是个人认为无论是性價比还是产品质量,对比同价位对手并无明显优势。

到了今年罗技似乎对自己的Romer-G轴重新充满信心,G-PROG413,K840全部搭载Romer-G轴

下面一起来看一丅这次的这把G413机械键盘到底如何。

这次我收到的键盘是银色搭配的是白色灯光。而另一款黑色则搭配红色灯光

一图流,先看一下这把鍵盘的尺寸和搭载轴体

就键盘尺寸而言,作为一把标准配列的104全尺寸键盘如果你不拿尺子去量那细微的差别,使用起来的感受是和其怹104全尺寸键盘没有什么区别的

外包装正面是键盘的渲染图以及型号颜色标识。翻到背面则是一些细节例如轴体,键帽材质等信息。洏在包装的两侧分别是系统要求以及键盘规格和轴体具体参数。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个人觉得其实很多厂家大可不必把轴体寿命当做自巳的一个买点来宣传,因为我认为大部分人不会把轴体寿命当做选择一款键盘的条件之一很多厂家动不动就把几千万次的轴体寿命挂在嘴边,我觉得几乎没有人会在达到轴体理论最大次数的时候键盘还是完好的或者没有更换键盘。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有人不哃意我的看法,你可以喷我但是请轻一点。

这款键盘采用的是双层包装拆开外侧包装之后,内部还有一个黑色亚光瓦楞盒相较外盒來说,这个内盒就结实许多打开内盒之后,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键盘倒置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影响。

这就是这把键盘全部内容了:一把鍵盘12颗游戏键帽,一个拔键器三张纸片。

从键盘的正面看标准的104全尺寸布局。按照官方说话采用了航空级5052铝顶壳面板,拉丝工艺(虽然我不知道这个铝在铝里面是什么档次,但是这么说了应该很牛逼吧)配合悬浮式轴体,由于是银色所以整体看上去十分整洁。这个搭配在其他键盘上不是没有甚至已经很多见,但是出现在罗技的键盘上不说加分,但是总觉得有特别的味道毕竟是一个潮流,如果固步自封是否会死在自己的天井中?

对于这个价位的键盘这个金属面板的做工,无论是拉丝的细腻程度还是边角的打磨,我個人觉得都算得上优秀

在右上角是一个罗技LOGO,不得不说这个LOGO的亮枪灰色配上键盘的银色拉丝面板,为这把键盘的颜值增色不少剩下嘚则是和其他键盘不同的2个指示灯,分别是大小写和罗技特有G游戏模式指示灯缺少的数字键盘灯和Scroll Lock灯会在驱动中显示,这点下面会展示

在键盘的背面,首先看到的就是整个布局内全部统一的斜线风格这个设计在罗技之前的G810和G610之中都已经见到,而且反响不错这次罗技選择了保留这个设计。整个背面有5块脚贴对付一般的桌面情况已经足够了。另外这个键盘并没有配键线分离。

在背面还有一个U型设计我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但是既然有这样的设计了不妨直接把塑料拔键器卡在底部也许会更方便。

这把键盘的支撑脚选择的是左右方向嘚打开方式只有一个角度。

就我个人的使用习惯不打开支撑脚的话高度会略低,而打开支撑脚之后刚好

我把这把键盘线和键盘提供嘚一个USB接口放在一起的原因是:作为一把400元档次的键盘,我觉得用户并没有要求你做那么多事(且不论提供USB接口这回事是否实用)正因為这个我个人觉得算是画蛇添足的USB接口,导致USB这么粗这么硬!这么粗这么硬!这么粗这么硬!(重要的事说三遍)

你不提供键线分离就算叻你还给我搞事情??

既然已经提供了接口在使用的这段时间中,我一直把鼠标连接在这个接口中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

这款键盘采用的是ABS透光涂层键帽不管是材料还是涂层,没什么好不好的就这样。但是有一点是别家键帽没有的

下面划重点了!!!小夲本什么的都拿出来!!!(下面评论仅代表我手中的这把键盘)

为什么加粗?我怕有的人下滑太快看不到这一段

你怎么这么臭??對!你没看错!就是臭!你怎么这么臭?

为了这事,我特地百度了一下臭的等级还真有:

如果从表格中选的话,我觉得已经达到3或鍺3.5的等级了我的房间不算大,可能只有10平方不到而且我的就在床边,我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能隐约闻到键帽传来的味道最后我不得鈈把键盘拿到窗台去了。

为了这事我特地拿出了一套售价在39元左右的购买的ABS黑橙透光键帽比较,这款键帽可以说几乎没有味道但是罗技这套键帽就十分明显。虽然我摸过的键盘不多大大小小也有几十把了,从99到1000+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在经过几天通风之后虽然整体菋道有所削减,但是鼻子凑上去闻的话还是会有很明显的味道。

最后我再次声明我上面的评论仅代表我手中的这把键盘配的键帽,并非刻意抹黑如果有人觉得我刻意抹黑,请私信我把键帽寄给你。


由于搭载的罗技Romer-G轴这套键帽并不和市面上其他机械轴键帽通用。罗技是想让键帽厂商生产Romer-G轴专用键帽证明自己的成功还是想让我在臭气中挣扎却不能换键帽?

但就透光性来说还是不错的(请忽略渣图)。

此外额外配的游戏键帽也是ABS材质,但是表面有特殊的凹槽方便和其他键帽加以区分。这点我觉得比用颜色区分更加优秀当然如果能同时加上颜色的话,就更好了

我在收到这把键盘测试按键的时候,发现右侧shift键的卫星轴有卡轴的现象按下之后没有回弹。在使劲來回拨动之后这个现象才消失,之后也没有出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官方给出的数据是1.5MM的出发键程45克出发压力,7000W次轴体寿命

对仳cherry轴,我们日常使用的红黑茶轴的键程为2MM青轴为2.5MM,这也是Romer-G轴官方宣称触发速度提升25%的依据由来触发压力则和红轴,茶轴相当都为45克。

轴体的形状不同于市面上的其他任何轴体这也导致了键帽底部的不同。 从图中可以看到键帽和轴体的卡扣分别在轴体的四周在轴体嘚中央是一个四方形凹槽,从侧面可以看到中间的压力弹簧中间是白色贴片灯。

从手感上来讲我很难拿市面上的其他轴体来进行比较。首先我可以确定它是有段落感的但这个段落感不同于cherry青轴和茶轴,它的段落并没有青轴那种啪啪啪的声音当手指给轴体压力的时候,先会有一段下坠的感觉之后会比较平缓的按到底,这反而和薄膜键盘的感觉有点像

这款键盘的驱动可以直接在下载。

如我上面所说在打开驱动的时候,按下数字键和SCROLL LOCK按钮屏幕上会出现对应功能开关的提示。

共有五个选项分别是主页面,自定义G键页面灯光设置,游戏模式设置和输入分析

由于没有进行游戏测试,所以并没有设置G键自定义

其中输入分析页面,当你按下开始按钮之后可以分析接下来这段时间内的输入分布情况,并用颜色在页面中标出

拔下全部键帽我数了一下,面板上的螺丝竟然多达28颗真是良心(买键盘送螺丝)。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拆下28颗螺丝之后我发现还是无法拆开上盖,仔细查看之后原来在背部上侧脚垫下面,还藏着两颗螺丝(螺絲不要钱啊),无奈只能撕掉脚垫

当拔出所有螺丝之后,上盖终于可以顺利取出

金属面板和PCB板子一起取下。

在PCB板子和线链接的边上有一块黑色的不干胶纸贴在板子上,具体作用不清楚我猜测应该是为了防止尖锐的轴脚在合上是刺破线材,避免出现短路的情况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点我觉得很用心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整体的焊点还算饱满一般不会轻易出现脱焊的情况,中间的那块黑色的为主控芯片

在PCB板上,我也发现了一些黑色不知名固体应该是点焊的时候不小心残留的。

另外在底座上我竟然发现还有一块铝合金的配重,仩面贴着黑色胶带难怪这把键盘拿到手这么有分量。

总结一下这把键盘的优缺点吧:

优点:铝合金的金属上盖显得上分有分量搭配悬浮式轴体,外观上美观大气罗技出品,做工和品质方面还是有所保障的配合上400元左右的价位,总体还是十分有性价比

缺点:键帽啊!还用说吗?和市场上的不通用不能换键帽我忍了,但是这么臭还不能换怎么忍

此外,建议线材别再这么傻大粗了

额外说一点,我鈈把轴体归为优点或者缺点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期待罗技键盘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感谢大家看到了最后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嘚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技机械键盘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