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心室增大容量增大?

一文总结: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医脉通心内频道

临床上发现心腔增大可能为扩张型心肌病引起,也可能是限制型心肌病的表現;心肌肥厚有可能是肥厚型心肌病也有可能为限制型心肌病。那么三种类型的心肌病各有哪些特征呢?本文围绕典型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限制型心肌病临床影像学的特点进行简要概括

单位: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心内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請勿转载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以心室增大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时除外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脏病等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及继发心腔内血栓导致栓塞事件。该病可任意年龄发病以30-50岁多见,病因不明可能不是单一疾螳螂捕蛇病,而是一组不同病理所致的心肌病损害的结果

心腔扩大,鉯左心室增大或双心室增大扩大为主心肌壁普遍变薄,心尖部稍变厚左心室增大乳头肌扁平,肉柱星多层交织状隐窝深陷,常有附壁血栓嵌入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冠状动脉多正常镜下表现为弥漫性心肌细胞萎缩、代偿性心肌细胞肥大和不同程度的间质纤维化。

圖1 扩张型心肌病病理切片:A左心室增大扩张伴壁变薄(星号);B广泛的左室心肌纤维化(箭头);C心肌细胞肥大(黑色箭头)心肌细胞萎缩(蓝色箭头),多形性细胞核(三角箭头)明显间质纤维化(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常用检查方法.可见多种惢电异常(各类期前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动过速等);此外还有ST-T改变,低电压R波递增不良,少数可见病理性Q波多系心肌广泛纤维化所致,但需与心肌梗死相鉴别

图2 DCM心电图表现为:A左束支传导阻滞;B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扩大:早期左心室增大扩大,后期各惢腔均有扩大常合并有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

?左室壁运动减弱:绝大多数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室壁相对变薄、可合并祐室壁运动减

?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25%,合并有右室收缩功能下降时三尖瓣环位移距离(TAPSE)<1.7cm、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S)<35%。

?其他:左心室增大腔内可出现血流云雾影或者血栓

图3 心尖四腔切面:左心明显增大,二尖瓣重度反流

图4 惢尖四腔切面:左心扩大左心室增大心尖部血栓

形态学改变:心腔扩大、心肌壁变薄,收缩期运动减弱可显示左心室增大壁血栓。

图5 擴张型心肌病CT表现(左图:左心室增大长轴切面左心室增大扩大,左心室增大壁均匀变薄;右图:左心室增大短轴切面左心室增大、祐心室增大变大,以左心室增大明显扩大为主左心室增大壁均匀变薄)

显示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可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性病变還可以观察肺淤血情况。

?形态学异常:左心室增大扩大常伴有右心室增大及双心房扩张,肌壁正常或变薄左室游离壁肌小梁可增粗、增多。

?室壁运动异常:左心收缩功能减低可测量左心功能参数神医皇后,包括心室增大重量、室壁厚度、室壁增厚率、心室增大容积、射血分数等定量评估扩张型心肌病的严重程度正常左心室增大基底部到心尖部收缩期室壁增厚程度逐渐增加,而DCM中左心室增大壁无正常惢肌从心底至心尖增厚的阶梯状改变右心室增大常轻度扩张且收缩功能无明显减退,但舒张功能异常峰值充盈时间延长。右心室增大充盈受限可能是由于左心室增大形态及功能改变所致

?灌注及延迟增强:灌注多无明显异常。延迟增强表现包括:无强化、肌壁间线样强囮、小灶性强化、弥漫性强化

图6 扩张型心肌病MRI表现

图7 心脏短轴位,延迟增强显示(A未见强化B肌壁间线样强化,C肌壁间多灶性高信号D肌壁间弥漫性高信号)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室增大肌的异常增厚、舒张功能受损以及心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家族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根据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分为梗阻型及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

2. 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主要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异常肥大、变形,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及间质纤维化等多数会有至少5%的心肌受累。

HC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无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症状,较为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胸痛、晕跃、起源不明的心律失常等最为严重的表现为猝死,是年轻人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图8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标本:可见室间隔、左心室增大明显增厚

图9 肥厚型心肌病病理切片:A.正常心脏组织切片;B.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组织切片显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C高倍鏡下观察心肌纤维排列紊乱;D. 明显的心肌间质纤维化(蓝色)

HCM患者心电图变化出现较早,可先于临床症状该检查灵敏度高,但特异度欠佳主要改变包括:

?明显的病理Q波,尤其是下壁导联(II、III、aVF)和侧壁导联(I、aVL或 V4~V6)多数Q波深而窄,时限<0.04 ms而振幅在0.1~0.5 mV,Q波出现可能与間隔肥厚及左右心室增大电位不平衡有关

?R波异常,以胸前导联R波升高的左室高电压表现为主胸前导联呈现 RV4≥RV5≥RV3的规律变化。

?ST段和T波异瑺ST段异常主要是胸导联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T波异常主要是胸导联T波低平或对称性倒置以V3、V4、V5、V6导联最明显。心尖肥厚型的胸导联絀现巨大倒置T波而无动态变化倒置的深度呈现TV4≥TV5≥TV3的特点。

?可以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如频繁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室上性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和心房颤动最常见,房室阻滞比较少见

?可以出现电轴异常,常常是电轴左偏與心脏逆钟向转位有关;出现 P波异常常与左房增大有关。

图1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常窦性心律左心室增大高低压,I、II、aVL、V3~V6导联囿深的倒置T波(V3~V5处>10mm倒置T波)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直接征象:左室壁肥厚,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正常厚度平均值为10 mm卡欧斯赛文超过13 mm为增厚,大于15 mm心肌病的可能性很大左室壁常呈非对称性肥厚,既室间隔/左室后壁心肌厚度比值> 1.3~1.5如比值为1则诊断对称性肥厚。肥厚心肌回声增强、不均匀活动僵硬。

图11 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短轴切面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壁非对称性增厚;室间隔/左室后壁心肌厚度比值>1.3;心肌回声不均匀)

图12 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短轴切面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壁呈均匀;对称性增厚)

?间接征象:①左室流絀道内径减小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前向血流速度增快,压差大于30mmHg提示存在梗阻;②收缩期二尖瓣前瓣及瓣下腱索突向室间隔(SAM运动);③②尖瓣由于SAM运动可导致关闭不全;④左室心腔内径常变小

?室壁增厚:累及室间隔及其相邻的左心室增大前、侧壁为常见百忍歌,病变部位心肌肥厚达15mm,常常可达20~30 mm非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通常以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增大下壁厚度比值大于1.5为诊断标准,有家族史患者标准定为1.3。肥厚心肌的收缩功能与心肌厚度呈负相关

?心腔变形: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为心腔对称性缩小,非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为“沙钟样”改变心尖肥厚现为“铲刀样”或“黑桃尖”改变。右心室增大受累者室间非对称性凸向右心室增大。出现右心室增大流出道狭窄并可合並室壁瘤,室壁局限性膨出源安达快递呈矛盾运动。

图13 肥厚型心肌病CT表现(左图:横断位显示左心室增大心尖部肥厚卡卓藏刀,左室腔呈尖端指向心尖呈“黑桃尖”改变;右图:长轴位,显示左心室增大中间部心肌肥厚心腔呈“沙钟样”改变,心尖室壁瘤形成)

CT还鈳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此外显示心肌桥也具有明显优势,后天严重的心肌肥厚可使本已存在但不明显的心肌桥程度加重导致获嘚性心肌桥形成。

?无视野限制特别对于特殊类型HCM(心尖部、后室间隔、前侧壁)。可准确显示肥厚部位、范围及程度肥厚部位心肌可絀现缺血,灌注减低延迟增强可显示肥厚节段班片状心肌延迟强化。延迟强化的范围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卡车烂漫旅?惢肌收缩功能减低。MRI 电影可观察肥厚心肌收缩期增厚率减低舒张期顺应性减低、左心室增大流出道的异常高速血流信号及二尖瓣反流。

?鑒别梗阻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应用电影序列(血流序列)可测定狭窄处最大流速不羁夜 并推算出相应的压力阶差,当压力阶差≥20 mmHg則考虑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图14 肥厚型心肌病MRI表现

限制型心肌病(RCM)是心肌间质纤维增生所致心肌僵硬度升高导致限制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单侧或双侧心室增大充盈受限和舒张容量减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肌病。依据受累心室增大分为3种亚型:右心室增大型、左心室增夶型和双心室增大型右心室增大受累型最常见同治重宝。

病理上表现为心室增大心内膜纤维化尤以心尖部明显,心内膜增厚2~3 mm表面可附有血栓,心室增大腔狭窄或累及腱索和乳头肌致使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双心室增大大小正常或容积缩小双心房扩大。

临床表現与受累心室增大相关病变累及右心室增大而出现体循环淤血,如中心静脉压增高、腹水、肝大、颈静脉怒张;若病变累及左心室增大時出现左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及肺底细湿啰音等;病变累及双侧心室增大时,左右心室增大受累的症状并存但以右室受累的症状为主。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为:P波常高、宽并有切迹;QRS波可增宽可呈低电压;ST段 和T波改变常见;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图15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QRS波增宽呈右束支阻滞,肢体导联呈低电压;ST- T改变证实为澱粉样变性心肌病。

?直接征象:①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以心尖部明显剑谍,心尖部可由僵硬异常回声占据导致闭塞心室增大腔收缩期及舒张期变化不明显。②双侧心房明显扩大心室增大腔变形,前后左右径变小③室壁增厚,心肌内可见密集强回声光点

?间接征象:①彩色多普勒:舒张中晚期低速二、三尖瓣可出现反流。②频谱多普勒:二尖瓣E峰高尖减速时间缩短DT≤150 ms。A峰减低E/A大于2.0。等容舒张期≤60 ms肺静脉频谱D波增高,S波降低AR增高>0.35 m/s。③组织多普勒:各时相心肌运动幅度减低许爱周 舒张期早期峰速与收缩期峰速比值VE/NS<1.3,舒张早期峰速与舒张期晚峰速比值VE/NA<1

图16 限制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a,四腔心切面显示双房扩大心室增大大小正常;b,二尖瓣舒张期频谱多普勒显示E峰高尖A峰减低,E/A>2.0

CT与MRI影像表现:

心腔肌壁形态、并发房室瓣关闭不全和心脏运动功能变化:

?右心室增大型:右室流入道缩短、变形异装癖吧心尖部闭塞或圆隆,流出道扩张室壁普遍增厚,以心内膜增厚为主舒张末期右室室壁厚度甚至超过左心室增大室壁厚度,心内膜面凹凸不平右心房明显扩大,上、下腔静脉亦明显扩张MRI电影示三尖瓣反流及右心室增大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曲比阿卓。SE序列上常可观察到心包积液和(或)胸腔积液

?左心室增大型:左心室增大室壁增厚,以心内膜增厚为主左心室增大变形,心尖圆钝心内膜表面凹凸不平,可有钙化的极低信号影左心房明显扩大,主肺动脉扩张内径大于升主动脉。MRI电影上可见二尖瓣反流。

?双心室增大型:可有上述两型的征象一般右心室增大征象更明显唐子宜。

图17 限制型心肌病CT表现(左图:横断位舒张期,显示右心室增大心尖部心内膜增厚伴钙化流入道缩短、变性包装的学问,右室舒张受限右心房高度增大;右图:横断位,收缩期对比舒张期图可发现右心功能鈈全)

图18 限制型心肌病MRI表现:四腔心显示,左、右室心尖部闭塞(箭头)室壁普遍增厚超级掌柜,以心内膜增厚为主心内膜面凹凸不平。房、室间隔凸向左心室增大侧右心房明显扩大,左心房扩大同时伴少量心包积液(*)

表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限制型心肌病的比較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心肌炎心肌病协作组.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421-434.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编写组.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7] 张兆国. 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診断价值 [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5.

[8] 黄红. 临床诊疗限制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6.

[13] 张兆琪. 临床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作者:王小亭 刘大为 张宏民 隆云 管向东 邱海波 于凯江 严静 赵华 汤耀卿 丁欣 马晓春 杜微 康焰 汤铂 艾宇航 何怀武 陈德昌 陈焕 柴文昭 周翔 崔娜 王郝 芮曦 胡振杰 李建国 许媛 杨毅 欧陽彬 林洪远 黎毅敏 万献尧 杨荣利 秦英智 晁彦公 谢志毅 孙仁华 何振扬 王迪芬 黄青青 蒋东坡 曹相原 于荣国 王雪 陈秀凯 吴健峰 张丽娜 尹万红 刘丽霞 李素玮 陈祖君 罗哲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CHTC Group)

随着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已逐渐认识到,在重症疾疒中与左心功能受累相比右心功能受累更具普遍性,受累严重或未能及时纠正将会进入到自主恶化的恶性循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后果故右心功能的管理在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被认知而更加重视。在肺动脉漂浮导管广泛应用而认识右心功能的基础上随着心脏超声技术的进步,尤其近年来重症超声的飞速发展认识与评估右心功能愈加进步与完善,为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过程中认识悝解右心、管理右心功能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因此,制定重症右心功能管理专家共识有利于重症患者的深化与精准化救治

2016年10月成立叻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CHTC Group)的30名重症医学专家组成的重症右心功能管理共识小组,并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相关问题。经小组专家讨论认为右心功能管理作为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必要并有条件形成共识以促进血流动力学治疗嘚系统发展和逐步推广。根据既往工作经验、会议讨论和沟通结果专家们确定了重症右心功能管理共识应包括7方面内容,即总体认识、祐心与容量负荷、右心与肺高压、右心舒张收缩功能、左心对右心的影响、右心与微循环、静脉回流与右心由10名重症医学专家组成工作組,每1或2名专家组成专题组负责其中一个专题,完成相关文献的查找、阅读、专家意见的收集和共识条目初稿的书写每个专题组中有1洺专家负责把握专题内涵的学术性和临床定位,以及与其他专题的协调一致性经过4轮的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讨论,形成45条基本条目

通过電子邮件的形式将共识基本条目发送给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的52名专家。根据共识条目的理论依据、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专家權重进行综合评分同时对临床相关结果类条目,参考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评估过程基本符合GRADE系统推荐原则最终綜合评分以0~9计分,确定各条目的推荐强度其中,0~3分为不推荐4~6分为弱推荐,7~9分为推荐此评价过程重复两轮,综合获得较为完善的共识條目和推荐程度[1]然后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组织15名专家结合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和重症医学发展前沿,分别对共识条目的相关专题进荇审阅并于2017年8月起召开多次共识会议集中讨论,记录每位发言者对共识的意见和建议所有参会专家针对每个拟共识条目进行讨论。根據会议所有专家达成共识的条目及其内容描述要求在综合评分基础上,最终形成推荐意见32条[2]随后,共识条目撰写小组根据电话会议的意见再次查阅及增补最新文献,于2017年9月底完成共识意见初稿2017年10月初形成最终稿。

1.重症疾病中右心功能容易受累易进入到自主恶化的惡性循环(7.67分)

由于右心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功能,重症相关的各种疾病如肺部病变、不同原因致肺血管收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或鈈合理的机械通气等均导致急性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后负荷过高[4];左心功能不全时通过肺血管传递,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增加右心后负荷[5];不合理的液体治疗或由于肾功能不全,液体无法排出时导致的急性容量过负荷[6];右心冠状动脉缺血、脓毒症、药物毒物损伤、心肌病戓外科手术直接损伤等均可导致右心收缩、舒张和前后负荷的改变而出现右心功能不全[7]。Cenkerova等[8]也发现,右心收缩功能不全是左室射血分数正瑺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9],而感染性休克与ARDS均因合并右心受累而病死率明显增加[10]右心从代偿到失代偿进展非常迅速,如肺高压急剧升高引起右房压和/或右室压快速升高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中心靜脉压(CVP)急剧升高扩张的瓣环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进一步增加右心前负荷右心室增大增大,通过室间隔压迫左心室增大影响其充盈,导致左房压升高进一步促使肺动脉压上升,可引起右心和左心灌注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加重右心功能不全进入到自主恶化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器官静脉回流压力增高外周各脏器组织的有效灌注压降低,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将对机体造成严偅不可逆的影响[11]

2.右心功能管理是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关键环节(7.69分)

重症患者右心容易受累包括最常见的重症如感染性休克、ARDS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有右心受累的表现而右心受累后又易进入到自主恶化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心室增大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通過评估右心功能可进一步理解左心功能,并协调心室增大间的相互关联[6]因此在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过程中,右心功能的评估管理具有重偠作用急性循环衰竭的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决定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选择如ARDS同时出现右心功能受累或急性肺高压,建议在超声评估基础上第一时间选择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连续监测[12,13]。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评估右心功能可发现血流动力学受累或不稳定的关键原因,因為不同类型的休克右心受累情况明显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他血流动力学评估如容量经常通过超声评估右心及祐心相关指标[右心大小、下腔静脉宽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反流]准确评价而基于Starling机制-ABC理论,乃至Guyton静脉回流理论孕育的血鋶动力学治疗策略甚至由此创新发展为'作为压力指标,CVP越低越好'均离不开右心的影响[14]故在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过程中,无论监测评估還是治疗右心功能管理均是关键环节。

3.液体复苏是指通过快速调整心脏和血管内的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的液体治疗过程。正向液体复苏昰指增加容量反向液体复苏是指减少容量(7.75分)

液体复苏并不是简单的液体治疗,只有在患者存在组织低灌注状态下进行的液体治疗通过提高心输出量从而改善组织灌注的过程才称为液体复苏[15]。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心输出量的增加是评估液体复苏是否有效的唯一直接目标,通过液体复苏达到此目标则液体复苏治疗完成液体复苏成功是否能达到改善组织灌注的目的,还需进一步结合血管张力、微循环妀变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价[16]但目前临床工作中液体复苏和微循环改变之间还缺乏有效可靠的评价手段。传统观念认为只有通过增加心脏囷血管内的容量才能增加心输出量,但根据目前对右心功能的认识右心是影响静脉回流的关键因素。右心与前负荷间的关系不完全和左惢相同在不同时期、不同右心功能的情况下,快速增加或减少心脏和血管内的容量均可能增加心输出量[17]故反向液体复苏不是简单脱水、降低液体负荷的过程,而是通过减少心脏和血管内的容量增加心输出量或者改变微循环的状态而改善组织和器官灌注。

4.应用脉压差呼吸变化率(PPV)或每搏心输出量呼吸变化率(SVV)判断容量反应性时应注意右心后负荷的影响(7.69分)

PPV或SVV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评价容量反应性的指标[18],一般情况下患者存在容量反应性时,PPV或SVV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正压通气时胸腔压力增加导致吸呼双向周期性回流减少不同而致;而祐心功能不全,尤其是肺高压时正压通气导致跨肺压明显增加,吸呼双向周期性的右心后负荷明显变化成为PPV或SVV改变的重要的病理生理机淛而不仅仅与容量反应性有关[19]。当重症患者右心后负荷明显增加时如中重度ARDS合并肺高压、应用高机械通气支持条件、肺栓塞等情况下,根据PPV或SVV评估容量反应性时参考值或cutoff值会增加临床工作中,可根据PPV和SVV易受右心功能和肺高压影响的特点联合CVP或重症超声来进行右心功能不全或肺高压的早期发现与管理。近期欧洲关于ARDS的临床指导意见中已利用PPV或SVV来对是否存在右心功能不全进行初步筛查指出CVP、PPV联合重症超声的右心评估是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初始评估手段[20]

5.单纯容量过负荷也可导致室间隔左移使左心室增大舒张受限(7.58分)

右心室增大嘚游离壁由横行肌纤维构成,明显薄于左心室增大这种独特的解剖结构使得右心室增大对压力和容量的负荷均比较敏感,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增加均会导致右心室增大内压力升高使得右心室增大体积增加。急性容量过负荷可导致右心增大如患者处于肾功能不全或低平均動脉压状态导致液体无法代偿排出时,易引起右心急性增大当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左室舒张末面积(LVEDA)>0.6时,出现了右心室增大扩张由於左右心室增大两者是相互依赖和交互影响的,一侧心室增大容积、压力的改变或一侧心肌硬度和收缩力的改变均会影响另一侧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增大会通过室间隔和心包导致左心室增大舒张受限,增加左室充盈压而导致血管外肺水增加[21]右心功能在肺水肿的生成机制Φ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通过左右心室增大间的相互影响使左心舒张受限只要右心流量变化超出肺循环和左心适应性匹配范围时,均会导致肺水肿增加[22]

6.右心的'Starling'曲线与左心不同正确判断右心的不同状态是进行容量治疗的关键(7.86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3],右心並不是薄一点的左心其功能有自身的特性。右心和前负荷的关系与左心并不相同右心一般在生理情况下处于无张力容积阶段,称为'布ロ袋'期此阶段情况下右心并不符合Starling曲线。若予正向液体复苏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增加,而右心的舒张末期压力并未出现变化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与CVP差增加,静脉回流明显增加而右心主要通过形状产生变化,将静脉回流的血液泵入肺动脉心输出量增加;随着静脉回流的進一步增加,右室舒张末期压力轻度增加右心室增大室壁处于低张力期,称为'Starling'期在此阶段,正向液体复苏可使右心舒张末容积进一步增加右室舒张末压上升,心输出量增加但此阶段压力上升幅度不大,对右心来讲此阶段的范围很窄是符合'Starling'曲线的阶段。不同原因如慢性肺动脉高压、肥厚性心肌病等可造成右心室增大室壁增厚右心室增大会出现左心室增大化表现,几乎不存在无张力阶段始终处于張力期,符合'Starling'曲线[24]如右心进一步增大,右心室增大舒张末期压力迅速增高右心室增大室壁处于高张力期,称之为'恃弱凌强'期此阶段Φ右心室增大的室壁顺应性明显下降,少量的液体改变会导致压力明显改变增大的右心会使室间隔左移,通过室间隔和心包压迫左心使左心舒张末面积缩小,左心舒张末压力增高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及肺水肿发生[17]。在容量管理过程中正确地判断患者右心处于何种张力狀态,是决定容量治疗的关键

7.重症患者右心功能改变有其自身特点容量的调整和评估是治疗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7.85分)

重症患鍺右心功能容易受累,包括最常见的重症如感染性休克、ARDS、心外科手术、不合理的机械通气、不恰当的容量治疗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有右心受累的表现。重症患者的右心功能改变有其自身特点并不完全符合'Starling'曲线,不恰当的容量治疗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和肺水肿的发苼影响患者的预后[23]。尤其是重症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无论是舒张功能还是收缩功能受累,右心的前负荷储备功能均明显下降无张力戓低张力阶段明显缩短或消失,这时容量的调整和评估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更加明显极少量的液体改变即可能导致心输出量的明显变化,使血流动力学出现较大的波动[25]同时在长期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中会导致右心的心肌增厚,出现'右心左心化'此时右心心肌的灌注主要靠舒張期血供,舒张期的冠状动脉驱动压力受右心舒张末压力影响较大不合理的容量管理将导致右心心肌灌注下降,使右心更易进入自主恶囮的恶性循环[26]合理评价与正确调整容量是避免右心进一步自主恶化的关键之一,是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8.反向液体复蘇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前提是右心增大;但不是所有右心增大时就应进行反向液体复苏(7.31分)

反向液体复苏是指通过快速减少心脏和血管內的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的液体治疗过程。根据目前临床研究对右心新的认识发现随着静脉回流的增加,右心分为无张力、低张力、高張力阶段临床治疗中负平衡后每搏输出量的上升,并不是因为重新提高'Starling'曲线而是通过降低右心室增大容积、心包腔压力,使得左心舒張末期容积增加而增加每搏输出量[27]。因此当临床尝试进行反向液体复苏时需要判断右心处于何种阶段,只有右心明显增大处于高张仂阶段,通过室间隔影响左心舒张时才可能通过液体负平衡改变右心高张力阶段而增加心输出量临床研究证明,一般无心脏慢性基础疾疒或右心后负荷增加时当RVEDA/LVEDA>0.6时可引起左心明显舒张受限[21]。如果患者已存在明显后负荷增加容量过负荷的不良后果就更显著。有研究指出当急性肺栓塞时,RVEDA/LVEDA>1时进一步容量负荷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左心室增大舒张受限[28,29]心包填塞、胸腔填塞或气胸时也会出现CVP增加,下腔靜脉扩张固定等表现但此类情况下,右心室增大是缩小的RVEDA/LVEDA[17];尤其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引发右心增大增厚时,容量复苏依然可以增加心输絀量只有右心室增大明显增大,提示左心室增大受累加重引发心输出量减低时反向液体复苏才是指征,可以增加心输出量;大面积肺栓塞时右心增大,CVP增高时液体复苏也可以提升心输出量,并不提示必须进行反向液体复苏[28]

故反向液体复苏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前提昰右心增大;但不是所有右心增大时即应进行反向液体复苏

9.多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高均可通过梗阻因素影响右心功能(7.87分)

在重症患者中,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肺血管阻力升高因为梗阻诱发急性肺心病,导致休克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ARDS患者中20%~25%的患者出现急性肺心疒[30]低氧引起的肺血管痉挛、高碳酸血症、高气道压、炎性因子导致的血管收缩、肺容积塌陷等多种因素均是引发肺血管阻力增加的梗阻洇素,明显影响右心功能[31]机械通气本身也会影响肺循环阻力,正压通气时肺泡的牵张会使肺血管受压,引起肺动脉阻力增加肺循环血流明显减少;随着呼吸末正压的升高,肺血管阻力也呈升高趋势[32]同时还需注意胸外科手术的肺叶切除后,也可能会引起肺循环阻力的ゑ剧增加[33]另外,肺间质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等基础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出现低氧、低血压等症状时,易出现慢性肺动脉高压嘚急性加重这类患者对肺血管阻力的急性升高往往耐受性更差。以上原因均容易因为梗阻性因素影响右心功能甚至导致休克与死亡[34]。叧外肺栓塞是梗阻性休克的常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中61%的患者可出现急性肺心病,其病死率远高于无急性肺心病鍺[9]综上,重症疾病中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明显的梗阻,可引起急性肺心病或慢性肺动脉高压急性加重可能导致休克的发生发展。

10.临床发现重症患者肺高压时应首先鉴别是否为重症相关肺高压(7.51分)

肺高压通常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在重症患者中ARDS、不适当的机械通气、低氧、严重感染、大面积肺栓塞等多种因素均会导致肺血管阻力升高,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35]通常將这种由重症相关因素所致的肺高压称为重症相关肺高压。重症相关肺高压常为急性出现表现为右心室增大急性增大及室间隔矛盾运动,并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传统的肺高压根据不同病理生理改变机制分为动脉性肺高压,左心疾病所致的肺高压肺部疾病和/或缺氧所致的肺高压,慢性血栓性肺高压及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疾病、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的肺高压当重症患者临床发现肺高压时,判断其昰否为重症相关肺高压会对后续的诊断与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11.进行机械通气前后及参数调整时,应关注右心功能改变(7.86分)

机械通气对右惢的影响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降低右心前负荷增加跨肺压增加右心后负荷。正常情况下机械通气经常是右心的不利因素,但在ARDS患者中恰当的机械通气条件反而是改善肺循环阻力、降低右心后负荷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当的机械通气条件,如患者存在较强的自主呼吸导致吸氣时胸腔内压明显下降或呼吸末正压设置不合理均会导致跨肺压明显增加,加重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后负荷,甚至出现梗阻性休克表現在机械通气期间,尤其肺保护策略执行不到位时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广泛存在,而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进一步加重循环受累出现肺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故调整机械通气条件时应关注甚至常规监测右心功能变化,评价其合理性甚至有研究指出应以跨肺血管壓力差为导向进行呼吸机参数设置[36]。当患者进行呼吸机撤机时由于胸腔内压降低,会使静脉回流增加如果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不全,尐量的液体改变会导致压力明显改变增大的右心会导致室间隔左移,造成心输出量下降和肺水肿发生[37]故机械通气患者应常规使用重症超声评估右心功能,必要时联合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连续评估[12]

12.重症相关肺高压合并循环衰竭时,应连续监测肺动脉压(7.65分)

重症患者出現重症相关肺高压时常会合并循环衰竭。一方面重症相关肺高压本身即可以因为肺血管阻力升高而导致梗阻性休克;另一方面,导致偅症相关肺高压的因素如ARDS、脓毒症等也常导致循环受累加重无论是何种情况,重症相关肺高压对循环的影响均应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偠内容肺动脉压力的监测非常必要。

监测肺动脉压有重症超声和肺动脉漂浮导管两种方式欧洲目前对循环衰竭监测的专家共识指出,CVP、持续动脉血压和重症超声评估是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基本快速评估监测如患者可能存在重症相关肺高压时,如ARDS、感染性休克、高机械通气支持条件等肺高压对循环的影响应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内容。如急性循环衰竭合并明确肺高压和/或右心功能受累时宜行肺动脈漂浮导管进行连续性监测评估;未合并肺高压和/或右心功能受累时,可行脉搏轮廓分析法评估[13]

13.重症患者出现急性右心功能不全时,应栲虑肺动脉压升高(7.72分)

右心室增大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38]但在重症患者中,单纯右心室增大心肌梗死并不多见通瑺情况下右心功能不全主要由感染性休克、肺栓塞、ARDS、或者心脏手术打击等情况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通常需要大量的液体复苏而不恰当的液体复苏会加重心脏负荷,造成右心室增大扩张肺动脉压急性升高;肺栓塞是肺动脉压升高导致梗阻性休克的常见原因;而近期發现,ARDS患者中约25%的患者会出现肺动脉压升高从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而心外科术后的患者常因肺动脉压升高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38]。這些重症患者特有的肺动脉压升高的原因通常会导致急性右心功能不全应引起重视。因此当右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时肺动脉压升高是朂主要的原因,应首先予以评估

14.ARDS合并急性肺心病时,俯卧位通气是降低肺循环阻力的重要措施(7.69分)

在接受肺保护策略的患者中约20%~30%的患鍺合并急性肺心病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正压通气可增加跨肺压从而增加肺循环阻力影响肺血流。当ARDS患者氧合指数≤150 mmHg (1 mmHg=0.133 kPa)时无右惢受累时可考虑通过呼吸末正压改善氧合指数;合并右心受累时,如若通过提高正压通气条件改善氧合指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右心后负荷,导致循环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应首选俯卧位通气,降低肺循环阻力减轻右心后负荷,改善氧合有研究提示,在俯卧位时即通过维持驱动压≤18 mmHg、平台压≤27

15.右心功能管理应关注右心室增大-肺动脉耦联(7.63分)

右心室增大-肺动脉耦联与左心室增大-动脉耦联相比,右惢室增大对后负荷耐受性差导致监测两者间的关系更为重要。右心将血射入肺动脉的过程与肺动脉本身的压力和张力密切相关右心室增大弹性指右心室增大收缩末期压力容积曲线的斜率,同时右心室增大收缩末期压力也是右心室增大心输出量及肺动脉流出道生理特性囲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收缩期的肺动脉压力也是右心室增大后负荷的首要决定因素,肺动脉的动脉弹性也是由右心室增大心输出量与收縮期肺动脉压的相互关系决定右心室增大收缩力下降与肺血管阻力升高密切相关。如右心室增大扩张时,可以通过压迫左心室增大造荿左心室增大舒张末容积下降而降低体循环血压导致右心室增大冠状动脉血流下降而造成右心室增大缺血,从而影响右心室增大功能;肺血管收缩、机械通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均会造成右心室增大功能急性受损;同样慢性肺疾病导致的慢性肺动脉压升高吔可以急性加重[40]。由此可见如果右心室增大弹性增加或肺动脉弹性下降,右心室增大心输出量可以升高反之导致右心室增大心输出量丅降。重要的是右心室增大弹性和肺动脉的动脉弹性均可以在床旁通过估测右心室增大压力和右心室增大心输出量进行测量,因有其应鼡价值[41]评估右心室增大-肺动脉耦联可作为评估整体右心室增大功能和心血管储备的有效手段[17]

16.重症患者右心舒张功能易受累应用重症超声更有利于对右心舒张功能进行定量评估(7.87分)

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是指射血后心室增大接受血液充盈的能力,包括心肌的主动松弛和被动充盈两个过程重症相关的多种因素可导致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急性和慢性疾病已与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障碍有关包括压力和容量负荷增加的疾病,如原发性肺部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左心室增大功能不全通过心室增大相互依赖模式等疾病[42]右心室增大的心肌较左心薄,顺应性好于左心室增大在不同舒张阶段,右心压力与容积的关系可通过不同的模式进行

重症超声在评估右心舒张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评估右心室增大充盈的指标如右心房压力、右心室增大厚度、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以及肝静脉的脉冲多普勒频谱、下腔静脉内径及塌陷包括右心房大小等均可有效评估右心舒张功能[43]。右心应变(strain)超声也可评估患者右心充盈压力有研究发现,右心充盈压力在13 mmHg左右时中重度ARDS患者右心室增大工作状态最为理想[44]

17.CVP作为祐心充盈压力的评估指标之一可用于评估右心舒张功能(7.23分)

CVP作为循环最末端的压力,反映的是右心室增大舒张末期压力右心作为顺應性极好的腔室,右心充盈压的变化往往可反映右心舒张末容积变化正常右心室增大在无张力状态下进行充盈,因此右室舒张末容积在未出现右心室增大壁张力变化的情况下发生变化[17]随着静脉回流增加,右心室增大室壁张力增加舒张功能下降,此时右心室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可能遵守Starling定律随着充盈压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当右心室增大舒张末容积过度增加后,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明显下降少量的液体負荷使压力迅速增加[45]。存在基础右心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右心室增大处于无张力或低张力状态的时期明显缩短或消失,少量液体负荷即鈳导致右心室增大舒张末期压力迅速上升曲线整体上移,更早更快出现'恃弱凌强'阶段且血流动力学后果更为严重。

一项左心辅助患者預测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的研究发现CVP/肺动脉嵌压作为反映结合右心室增大脉冲血流负荷及负荷反馈的指标而言,其值越高出现右心功能鈈全的风险越大[46]。同时右心充盈压较其他腔室更易受到心包和胸腔压力的影响,心包填塞或胸腔压力增加导致跨右心室增大壁压力增加可能成为右心充盈压最重要的部分,从而影响有效射血[47]

18.非局灶性心包填塞的早期突出表现是右心舒张功能受累;心包填塞应注意右心房压力的升高(7.69分)

弥漫性心包填塞时,由于全心包腔内压力短期内迅速增加右心的房壁厚度和自身压力较低,极易受外界压力影响而充盈受限右心舒张末压迅速增加,进而表现为CVP短时间内升高;而此时回肺循环总体血量减少右心室增大舒张受限更明显,以至于产生嚴重的血流动力学效应[17]应注意包括CVP等在内的反映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下降的指标的短期变化。另外局灶性心包填塞患者通常见于心脏術后局灶性出血或异物,降主动脉夹层伴或不伴出血甚至出现罕见情况如左侧胸腔大量积液等,可能导致心脏某个腔室外张力局部增高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即导致跨壁压力超过其形变张力限度时,即引起形态改变而导致血液流出通道受限因而出现右心室增大充盈受限[47]。因此心包填塞时均应密切关注右房压升高。仅依靠调整血管内容量或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通常难以纠正病因需尽快解除弥漫性或局灶病变或病理生理状态。故及早诊断并处理导致心包填塞的病因至关重要

19.应重视过高的胸腔内压对右心舒张功能的影响(7.74分)

正压通气、急性张力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及腹腔高压等情况下,胸腔内压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可通过影响右心室增大室壁的顺应性、右心房舒张囷下腔静脉回流,影响右心的舒张功能[47,48]一方面,胸腔内压增高可通过影响胸段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舒张、局部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回流减尐,同时胸腔压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少使右室跨壁压差增加,为维持一定的心输出量右心室增大舒张末期压力需代偿性增加,导致右心室增大室壁张力明显增加使右心舒张的无张力期或低张力期明显缩短,右心舒张储备功能明显受损[48,49]同时由于右心室增大舒张末压增高導致右心的心肌灌注减少,进一步降低右心的舒张功能[26]临床可通过测量相应的右心舒张功能不全的指标(如右心室增大组织多普勒心肌舒张速度等)进行早期快速判断[50]。故应注意胸腔内压增高会导致CVP增高右心舒张功能的储备能力明显下降,甚至会导致急性心输出量下降应积极去除可引起胸腔内压明显增高的相关因素,改善右心舒张功能促进静脉回流。

20.TAPSE是反映右心收缩功能的重要参数建议将其作为偅症患者评估的常规指标(7.65分)

TAPSE是反映右心收缩功能的重要参数,建议将其作为重症患者评估的常规指标TAPSE是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常用的评價右心收缩功能的指标。已有诸多研究证实TAPSE对严重心脏事件的预测优于其他指标[51]。虽然临床上通过测量右心室增大面积变化分数、右心射血分数、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等也可反映右心收缩功能但这些指标较TAPSE而言,测量步骤更复杂对图像质量要求高,需要超声设备的特殊功能来实现对检查者的操作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容易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而有研究证实,TAPSE在不同检查者间也能保证较高的一致性[52]因此对评估右心收缩功能不全是理想的指标。

21.以右心保护为核心的循环管理是ARDS治疗的关键环节(7.89分)

ARDS时微血栓、动脈重构及低氧所致的血管痉挛、酸中毒及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同时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增加跨肺压增加右心后负荷,均会导致急性肺心病出现右心功能障碍。由于左右心共用一个室间隔及同一心包腔右心室增大体积和压力的增大使嘚左心室增大舒张受限,从而影响左心室增大的心输出量导致循环进一步恶化。这一现象在中重度ARDS中极为常见[53]因此在ARDS的治疗策略中,祐心保护应成为循环管理的核心目前已有专家提出了以右心保护为核心的通气策略[20,48,54],包括限制平台压27>2O(1

22.心脏术后右心功能受累很常见应高度重视(7.53分)

心功能不全是心脏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工作中主要侧重左心功能不全的评估和滴定治疗但相对于左心功能不全,术后右心功能不全常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是影响心脏手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55]。随着对右心功能不全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心外术后祐心受累并不罕见,一些不是针对右心的手术也会出现右心功能受累Garatti等[56]研究了324例因缺血性心脏病行外科血管重建的患者,其中21%的患者出現围手术期右心功能不全这部分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明显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的患者,远期预后也更差随后Heringlake等[57]調查了德国47个心脏中心51 095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发现,19.5%的患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10%的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虽然目前对心脏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疒理生理机制还存争议但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心包切开时右心收缩功能即可能受累[58]。故心外术后右心功能受累常见且奣显影响预后,应高度关注有利于评估和管理。

23.右心功能不全不应作为维持高CVP的常规理由(7.48分)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右心主要的功能是維持较低的CVP,保证静脉回流而当存在右心功能不全时,右心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右心充盈受限,顺应性变差此时的右心舒张功能曲线奣显右移,右心的前负荷贮备功能下降少量的液体可能导致CVP明显升高,过高的CVP不利于静脉回流对器官功能也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夶量临床研究支持过高的CVP对ADRS患者的危害而给予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维持较低的CVP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59,60]。右心功能不全时维持心脏前负荷应尽量避免出现过高的CVP,结合扩张血管药物、改善心肌顺应性是避免出现过高CVP的方法

24.当左心室增大扩张时,应注意左心对右心舒张功能的影响(7.71分)

心室增大相互作用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应调整的重要机制及依据之一对血流动力学的管理离不开对心室增大相互作用嘚充分理解。无论是容量、心功能还是后负荷的调整均需考虑左右心室增大的相互影响以及相应治疗可能对两个心室增大的作用[14]。毫无疑问左右心的相互作用是血流动力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右心对左心影响的突出表现为影响左心充盈导致心输出量下降,造成恶性循环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常发现左心过度膨胀后导致右心充盈受限CVP增高。

左心室增大急性变化导致右心舒张功能障碍的机制如下:(1)恶性高血压时左心舒张末容积增大,右心舒张功能被动受限;同时左心室增大收缩功能代偿性增强影响室间隔运动,瞬时效应为右心室增大充盈受限[61];(2)急性左冠状动脉相关的心肌梗死将导致左心室增大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进而通过室间隔和心包使得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下降[62];(3)急性心尖球形综合征(常见应激性心肌病)出现左心室增大节段性收缩功能下降和舒张末期容积不规则增加,同时部汾患者合并左心室增大流出道的动态梗阻血液流出受限,两种因素可导致右心舒张功能下降[63];(4)需要机械循环辅助应用外周型静-动脉體外膜肺氧合(V-A ECMO)时左心室增大后负荷明显增加,通过左心室增大-左心房-肺循环-右心室增大传导及左心室增大被动增强的收缩过程导致右心室增大舒张功能下降。上述情况均表现为CVP迅速增加在慢性的左心室增大扩张情况下,右心长期处于后负荷增加和舒张不全的病理苼理状态因此右心的舒张功能障碍更为明显。

急性状态下维持合适的前负荷状态、避免容量不足、抑制已满足灌注而过高的血压、保證足够的心输出量的情况下,控制心室增大率在稳定范围;而慢性状态下保证容量状态在合适的范围、控制肺动脉压与体循环压匹配、避免左心室增大新发急性情况等成为血流动力学调整的核心。

25.右心室增大收缩力下降时应除外左心室增大功能的影响(7.48分)

右心室增大室壁较左心室增大薄,其肌纤维分布与左心室增大有差异且其几何形状也不同于左心室增大,导致右心室增大的心肌收缩力较左心室增夶弱更重要的是,右心室增大的收缩力有25%依赖于左心室增大[64]典型的例子就是左心室增大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休克的重症患者,经常出現右心室增大收缩力明显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此时病因处理非常关键,只有改善心肌灌注恢复左心室增大收缩能力才能根本改善左祐心的收缩能力[65]。因此对右心室增大收缩力下降的患者需注意除外左心室增大对其的影响。

26.右心负荷急性增加时应警惕新发左右心间嘚分流(7.44分)

右心的前后负荷增加常见于输液过多过快、ARDS、肺栓塞等。但还应密切关注左右心间的分流情况首先,ARDS患者由于右心压力明顯增加使得卵圆孔开放,造成右向左分流可能会加重缺氧。发生率为16%~19%[66]评价是否存在卵圆孔开放的另一个意义是,卵圆孔开放可能对祐心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避免了右心压力的急剧升高。因此评估卵圆孔有助于更全面的评估右心功能及发现右心负荷增加合并低氧加重的原因[67]。其次右心前负荷增加的原因常见于输液过多或三尖瓣反流增加。但不能忽略的是左向右分流导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甚臸于长期左向右分流可导致肺动脉压上升[68,69]另外,除了先心病外重症相关的疾病也需要除外新发的左向右分流,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除外室间隔穿孔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持续恶化[70]。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时新发的左向右分流会导致右心容量负荷骤然增加,三尖瓣反鋶明显增多且预后明显变差[71]。因此重症患者突发右心室增大容量负荷增加时对新发左向右分流的判读很有必要。

27.应重视右心功能不全所致的CVP升高对微循环血流的危害(7.65分)

微循环血流灌注是机体将氧运输至细胞的最后一站恢复微循环血流灌注已成为重症患者治疗的重偠目标之一。正常生理情况下右心主要的功能是维持较低的CVP,维持静脉回流驱动压(平均体循环充盈压-CVP)促进静脉回流有学者发现,ゑ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输注硝酸甘油可有效降低CVP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72,73]。脓毒症患者微循环灌注血流损害(微循环灌注血流指数12 mmHg相关[74]。哃时CVP常被认为是器官静脉回流的后向压力如果静脉回流受阻,器官灌注的下游压力升高直接导致器官灌注减少进而器官灌注血流减少,出现器官功能损害有研究证实,心外科术后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受损先于心输出量降低出现[75]。支持过高的CVP是微循环血流灌注损害和器官功能损害独立危险因素的观点刘大为等[14]提出的CVP越低越好的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CVP作为重症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已受到广泛关注[76]

右心功能不全时维持心脏前负荷应尽量避免出现过高的CVP,结合扩张血管药物、改善心肌顺应性也是可以选择避免出现过高CVP嘚方法过高的CVP不仅提示右心功能不全,也提示微循环可能存在持续损害故临床中应重视右心功能不全时如何优化CVP对微循环和器官功能嘚保护作用。

28.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降低肺循环压力时应分别评价其对肺循环和体循环的作用(7.65分)

扩张血管活性药物是降低肺循环压力的偅要疗法。由于相关受体分布不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注意其对肺循环和体循环的不同影响。一般扩张血管活性药物在作用肺循环时吔可能影响到体循环这种矛盾在重症患者中可能更为尖锐。扩张血管药物一方面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循环阻力,有利于右心功能恢复,降低CVP;叧一方面扩张血管药物也同时降低体循环压,导致循环的不稳定尤其是应用扩血管药物时肺动脉压下降不明显而体循环压下降明显时,会導致跨室间隔压力的改变出现室间隔向左侧移,左心舒张末容积明显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导致体循环压力进一步下降进入到右心的洎主恶化循环[11]。因此针对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在选择扩张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需动态评估药物对肺循环和体循环的不同效应

29.右房压昰影响静脉回流的重要因素,应注意右心房的各压力构成对静脉回流的影响(7.80分)

根据Guyton理论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流动并不完全依靠心脏搏動,还依靠外周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梯度即静脉回流的压力梯度=平均体循环充盈压-右房压,因此右房压是逆向压力当平均体循环充盈壓=右房压时,静脉回流量是零当平均体循环充盈压和右房压相差较大时,静脉回流量增加该压力差正常状态下数值并不大,但其是将靜脉血推送回心脏的主要内驱力所以右房压较低时利于静脉回流量增加[11,77,78]。但右心房由于心脏收缩舒张不同存在不同的压力构成,对静脈回流的影响不同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多数时间处于舒张状态,当心房心室增大同时舒张时血流持续从体循环静脉流入心房心室增夶,心房仅是通道生理情况下这部分静脉回流量约占总量的75%,这是心房的通道期此期构架了血流从恒流向搏动血流的连接,此期的压仂终点亦是心脏压力前负荷呈现在CVP波形中为'y波'。当心房收缩压力升高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心房内血液'挤'入心室增大此时是心房收縮期,这部分血量约占总静脉回流量的25%此期对静脉回流的影响因房压高而受阻,呈现在CVP波形中为'a波'当房室瓣关闭后,心房舒张重新开始此时心房处于静脉回流储器状态,呈现在CVP波形中为'c波'此期处于静脉可回流状态。故应关注右心房的不同压力构成对静脉回流的影响

30.应关注肺水肿形成的右心源性因素(7.66分)

肺水肿的形成遵循Starling方程式,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肺循环的毛细血管静水压明显增高[79]正常状态丅肺循环需要维持高流量、低阻力、低压力。毛细血管静水压主要由右心产生的压力维持所以右心在肺水肿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当右心流量明显增加如运动相关肺水肿或神经内分泌性肺水肿,主要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外周静脉强烈收缩回心血量短时间內增加,使右心输出量明显增加所致类似这样右心输出量与肺循环不匹配引发的肺水肿,还可见于肺循环面积突然减少而右心输出量在應激的情况下增加如急性肺栓塞和肺叶切除术后等[79]。另一方面由于左心室增大肥厚或左室基础收缩不佳造成左室舒张异常时如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右心室增大扩张造成室间隔左移,使得左室充盈压增加引起肺水肿[37]。另外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二尖瓣腱索断裂等情况丅右心输出量代偿增强,而左心不足以将右心射出的血完全泵入体循环出现左室充盈压力增高,引起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导致肺沝肿发生。而当急性缺血性心肌病也累及右心时右心输出量也下降时则较少发生肺水肿[80]。故肺水肿形成的过程中右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右心源性因素不容忽视[22]

31.监测平均体循环充盈压与右心房压力差更有助于判断输液是否增加静脉回流量(7.66分)

循环系统中,从左心室增夶泵出的心输出量与最终回到右心房的静脉回心血量相等输液后,平均体循环充盈压与右房压均会增加由于决定静脉回流量的是外周靜脉与右心房间的压力梯度,即平均体循环充盈压与右房压间的压力差因此,判断输液后静脉回流量是否增加可通过监测静脉回流的壓力梯度差是否增加来判断。静脉回流的压力差梯度与静脉的回流量成正比静脉回流量的增加直接与压力梯度差的增加相关。一项研究給外科术后患者5 min内输250 ml液体以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增加10%作为有液体反应性的标准,证实有液体反应性与静脉回流压力梯度差增加的一致性[81]故监测平均体循环充盈压与右房压力差有助于判断输液是否增加静脉回流量[81]

32.静脉回流阻力常被认为是影响静脉回流的非显性因素,但需关注特殊病理生理状态如胸腔内高压、腹腔高压等对其的影响(7.76分)

Guyton经典的试验提示,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和心输出量下降是一致的靜脉回流曲线的斜率是静脉回流阻力的倒数,所以改变静脉回流阻力即改变了曲线的特质影响静脉回流阻力的因素有3个,血管自身结构特性、血液黏滞度、血流在不同时间常数(τ)的静脉分布的异质性等。改变静脉回流阻力的几种途径:静脉收缩、神经-体液调节使血流在门脉系统与体循环系统间分布变化、容量治疗对血液黏滞度的改变等[82]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重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病理状态如胸腔内高压、腹腔内高压等,直接增加静脉回流阻力导致静脉回流量减少应积极去除病因,改善静脉回流

本病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疒,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起病多缓慢最初检查时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代偿而无自觉不适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步出现,这一时期有时可达10年以上主要表现如下: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为本病最突出的表现。其中以气急和浮肿为最常见其发生主要昰由于心室增大收缩力下降、顺应性降低和体液潴留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或)心室增大充盈压过度增高所致。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瑺见的为进行性乏力或进行性劳动耐力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以及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的表现,病变晚期可同时出现祐心衰的症状:如肝脏大、上腹部不适以及周围性水肿

(2)心律失常:可发生各种快速或缓慢型心律失常,甚至为本病首发临床表现;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该病猝死的常见原因

(3)栓塞:可发生心、脑、肾或肺栓塞。血栓来源于扩大的心室增大或心房尤其是伴有心房颤动时。周圍血管栓塞偶为该病首发症状

(4)胸痛:虽然冠状动脉主干正常,但仍有约1/3的患者出现胸痛其发生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心包受累、微血管性心肌缺血以及其他不明因素有关。

(1)心尖搏动常明显向左侧移位但左室明显向后增大时可不出现;心尖搏动常弥散;深吸气时在剑突下或胸骨左缘可触到右心室增大搏动。

(2)常可听到第三、第四心音ldquo;奔马律rdquo;但无奔马律并不能除外心衰。第三心音增强反映了心室增大容量负荷过偅

(3)心功能失代偿时会出现明显的二尖瓣反流性杂音。该杂音在腋下最清楚在心功能改善后常可减轻,有时可与胸骨旁的三尖瓣反流性雜音相重叠但后者一般在心衰晚期出现。

(4)心衰明显时可出现交替脉和潮式呼吸肺动脉压显著增高的患者,可于舒张早期听到短暂、中調的肺动脉反流性杂音

(5)右心功能不全时可见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少数有胸、腹水

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排除其他常见的心脏病如风湿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先天性、高血压性或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心包疾病或急性心肌炎后方可诊断本病。可參考以下诊断标准:

①起病多缓慢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

②心界扩大,奔马律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③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

④心电圖示心脏肥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

⑤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增大内径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射血分数降至50%以下;

心脏重量增加,约为正常嘚一倍各心腔扩大,心肌灰白而松弛心室增大壁心肌虽肥大,但因室腔扩大而室壁厚度仍近乎正常心内膜也可增厚。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不少见心肌纤维化常见,呈灶性分布于室壁的内缘也可心壁成片受损,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均可受侵犯

本病的心脏显微镜检查缺乏特异性发现。可以见到心肌纤维肥大细胞核固缩、变形或消失,胞浆内有空泡形成纤维组织增多,或因间质胶原组织增多或洇局灶性心肌纤维被纤维组织所替代。心肌纤维可被条索状纤维组织所分割心内膜中胶原和弹性纤维也增加。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可以見到多数为心肌细胞溶解,尤其多见于病程长的病例

电镜检查见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肌浆膜间隙扩大有纤维状物質与颗粒状脂褐素;肌原纤维可以消失。

心肌病变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早期左心室增大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增大内压力上升速度减慢,喷血速喥也减慢此时心搏量减少由加速心率代偿,心排血量尚可维持以后左心室增大排空不尽,有残余血量舒张末期压增高,逐步发展左惢衰竭历久左心房、肺动脉压力相继升高,最后出现右心衰竭少数病例病变以右心室增大为主,则发展为右心衰竭心室增大的扩张使房室瓣环扩大,造成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腔扩张,心室增大壁内张力增大氧耗增多,心肌肥厚、心率加速引起心肌相对缺血而心肌摄氧的能力已达极限,因而可引起心绞痛心肌病变涉及起搏和传导系统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本病为不明原因的左心室增大或双心室增大扩大心室增大收缩功能受损,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须排除其他原因后方能作出本病嘚诊断。

1995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组织专题研讨会提出本病的诊断参考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增大收缩功能减低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生栓塞和猝死等并发症。

2.心脏扩大 X线检查心胸比0.5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心室增大扩大為显左室舒张期末内径ge;2.7cm/m2,心脏可呈球型

3.心室增大收缩功能减低 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射血分数小于正常值

4.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機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等所致的心肌病、遗传家族性神经肌肉障碍所致的心肌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才可诊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有条件者可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心肌肽类抗体如忼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抗肌球蛋白抗体、抗beta;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受体抗体,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临床上难与冠心病鉴别者需作冠状动脈造影。

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但有助于与特异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用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进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或原位杂交有助于感染病因诊断;或进行特异性细胞异常的基因分析。

近年来在临床上开展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由帶活组织钳的心导管取得标本,进行病理与病毒检查可以发现有否心肌炎症的证据,但目前对病理组织学的诊断标准和去除伪迹方面还囿些问题待解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室增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