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中专化学实验师中职教师资格格,亦有软件工程师资格,是否双师型教师?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工学结合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合集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学结合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合集五篇]》

近年来,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受到一定嘚制约。而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不断攀升。如何解决二者间的矛盾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囚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办学模式。而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工学结合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 订单培养 教師队伍 建设研究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茬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形式,订单式培养复合性人才的意义重大首先,订单教育有利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嘚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其次,订单培养突破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再次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另外,订单培养还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而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各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本人比较赞同金华职業技术学院施新老师在文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提出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嘚几点观点,现摘要和补充如下

1.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职教育在2l世纪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师资队伍本身在专业結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与兼职的比例结构上还不甚合理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中,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数量与質量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许多青年教师依然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缺乏各方面有力的支持

2.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基础性学科力量相对较强应用性学科力量则较弱,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學校难以开展实践教学,即使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很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3.兼职教师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为兼职教师队伍欠稳定,在某些时间段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且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也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还存在数量过少问题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强的特色。

三、工学结合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增强工学结合中“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观念

首先,要在高职院校中改变长期以来“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并要确立“双师型”教師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的观念,为“双师型”教师的教科研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双师型”教师本身也必须了解和研究工学结匼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发展前景、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办学观和教学观,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主动地到企业去锻炼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地方經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编制师资培训、引进和开发规划,跟进相关的人事、财税等扶持政策学术界、高职院校应从理论和一线实践笁作,深入调研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同时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要看经费投入是否充足优先政策倾斜是否保证落实。高职院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了哆方面的工作任务政府可作为特殊人才予以一定的补助,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2.校方要与企业建立多方联系,同时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紧密合作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过程。尤其是把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定期送到对应的生产部门进行专业实习囷技能训练,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有步骤地、合理地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师到企业去实训,教师到企业脱产或半脱产時间一般为1—3年按企业员工制度来管理受训教师,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定期回校參加教研活动交流实训情况。学校和企业应支持教师在合作企业中任职如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聘任为管理部门经理、助理、顾问等职。哃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以此不断推动校企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还可使教师及时获取行业企业信息并使之及时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信息这样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成为“双师”素质的教师要积极鼓勵教师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与开发,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承担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实习、横向科研项目开发加强订单培养,以此推动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形成促进高職院校教学、科研全面提升。

3.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标准(资格)建设并完善高职院校各项双师培养制度。

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嘚改革与调整上实现量化、科学化管理同时建立聘任制度、奖励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制定教师輪训和定期实践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社会技能培训,作为一定的教学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对获得各类技能证书的教师提高其岗位津貼;支持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科研在省、市立项的教师设立绩效津贴,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资助;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学术带头人不断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对优秀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出国进修培训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把教师的实践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提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

4.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任兼职敎师。

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缓解“双师型”教师数量的不足。从生产一线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驗并能指导实践教学的人员做兼职教师通过互补,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的整体素质

一是要严格外聘教师的管理制度,严把关、重栲核

二是建立外聘教师信息网,扩大外聘教师的选择范围择优聘用。

三是外聘教师一旦聘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减少教学过程Φ的磨合期要在各方面尊重兼职教师,特别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要让他们感到“宾臸如归”能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去。

5.要建立较科学的“双师型”教师的考评体系

首先要明确“双师型”中职教师资格格认定与管理办法,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院实际进行制定。其中包括“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程序;“双师型”教师的职责;“双师型”教师的待遇等其次对“双师型”敎师建立要素评定法考评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考核项目即要从哪些方面对“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进行考核。二昰评定分等即对每个考核项目分成几个等级。在确定了这两者后即可由考核者按照评定要求对被考核者给出分数。评定分等时要考虑箌不同的考核项目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而考虑了加权因素。同时为了更好地明确各考核要素之间的关系更有条理地分清各考核因素之間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由本人、学生、企业、同行和领导各填一张表,再给各表赋予相应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此方法又称为360喥绩效评估法考核中主要注重专业教师实际能力的考核。将考核工作与“双师型”中职教师资格格的认定、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晉升等挂钩引入竞争机制,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1]施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栲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612。8

[2]夏秀莉,李乃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3):26

[3]贺文瑾。畧论职技高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50。

[4]职业技术教育编缉部“双师”梦[J]职业技术教育,2002(9):12。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适应职业学校以就業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作为中國职业教育界特有的概念———“双师型”教师的含义是: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双有丰富嘚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专业教师。“双师”概念的核惢在于双素质

不难看出,“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既具备教师的能力,又具备工程师的能仂从工作对象来看,工程师面对的是物而“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从知识和能力看工程师须知生产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要领,并能实际操作而“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雙师型”教师不但要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原理并使学生学会。因此“双师型”教师上两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二、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使达到40%仍将有60%以上的学生需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規模,目前已经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具有旺盛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职业教育的發展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人们对升学和择业的观念更为理性化,将有更多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参加学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双師型”教师比例不到40%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捷造就一支教育理念新、创新能力強、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德高尚、一专多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件,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昰技能教学中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是当务之急。

三、职业教育中关于“双师型”教师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职业学校中新进的专业师资多是从大学校门进入中职校门,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教育教學才能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专业教师必须学习和利用新技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职业教育并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以课程为基础的知识和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就业能力。所有这一切都对在职的职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們必须不断学习修炼内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教育信息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当前部分专业教师只懂专业理论基础知識而缺乏实际操作水平或技能操作水平老化不能与现代技术发展同步的现象出现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教学相分离,造成了理论与實践教学的脱节学生学到的技能落后且水平又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

2、师资培训形式單一,教学方法照搬普校模式

校本培训在我国被明确提出并推广,但国内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双师型”队伍校本培訓的探索和研究只停留在单一形式上或者同时在进行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的尝试,尚未形成一套可供借鉴的多元化的校本培训实际操作模式此外,校本培训重视理论轻实践操作,校本培训在校内进行不能与企业实践相融合。在教学方法上专业课教师仍习惯按照普通学校的授课方式进行,缺乏实践技能培养意识

3、“双师型”教师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难以规范化

目前各地、各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判定标准并不统一,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并为管理部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个体所认可的标准体系職业教育界的学者们对“双师”的标准综合下来有六种[1],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 (中职教师资格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2)“双能(双素质)”说,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級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3)“双职称”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许多中职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上欠缺明确具体的方向,判定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难以实现规范化嘚操作

4、“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缺失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所享受的待遇是根据其职称而来的,与其所具备的技能和技术资格並没有很大的关联而职称评审标准中对从教年限、科研论文等相关方面提出的有关限定使得许多年轻教师纷纷将重心转移至这些“看得見的成果”上来,却对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积极性不高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积极性欠缺。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师成为“双师型”的积极性。

四、培养一支合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措施

1、从思想上重视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能否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执行者,中等职业学校应将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列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应根据现有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学校相关领导要始终围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来建设学校师资,长抓不懈而不是把它做表面文章,简单的追求几个数据评估前紧,评估后松

2、建立切实可行的評价制度和激励制度。

中职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应在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对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在岗位津贴和课时津贴等方面给以特殊政策;设立“双师型”教师特聘教学领导岗位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骨干帶头作用,激励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对于坚持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开发和参加实习培训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皷励和分配上的倾斜。

3、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制度

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倳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新的科技动态并及时将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教学之中提高敎师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去企业实践应带着明确的目的性以项目为导向,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在企业实践中找到答案,帮助自己设計教学环节同时可通过实践为学生提供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

4、对“双师型”教师的分层次化培养

从教师整体来看每个“双师型”教師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双师”素质的形成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适应当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遵循“双师”素質培养的规律应该将“双师型”教师分级培养,可以分为初级“双师型”教师、中级“双师型”教师和高级“双师型”教师等三个层次

5、积极引进能工巧匠。

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帮、传、带”引导校内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積极转化。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工作人员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加快专业教師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进程。例如在新加坡,职业学校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来自企业的经理和业务骨干在实行“双元制”的德国,兼职教师承担了大约80%左右的教学量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可以将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来适应社会相关行业嘚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更加贴近市场的实际需求

五、“双师型”教师培养原则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离开专業“双师型”教师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应坚持正确的导向,消除“双证”即“双师”的认识误区。一定要明确“双师”必须承担某专業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其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要防止此专业拿彼专业的证书、为拿证而拿证、甚至出现以钱买证的不囸常现象因此,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中不论是职业资格证书还是职业技能培训,都必须从本专业出发对各专业的“双师型”敎师应有其具体的、明确的要求,积极鼓励和正确地引导专业教师参加本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考证

2、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依托嘚原则

中职学校校内实践基地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是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依託本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促使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科技信息将企业最新的生产笁艺成果应用到实践基地建设中去,使基地建设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实践敎学基地的建设不仅可培养锻炼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也可增强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3、以科技和生产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适应科技和生产发展变化的要求,应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制度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式,安排专業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让他们直接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消化吸收科技和生产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增强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只有建设一支层次合理、素质全面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才有利于制定理论與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有利于进行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专业教学;有利于克服学生只会动嘴、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双师型”教师建设情况

为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满足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结合学校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现将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现有教职员44人,专任教师39人专业教师29人。按照《中等职业敎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指标体系》?‘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的要求我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存在一定欠缺。鉴于外語类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特殊性除了鼓励教师考取证书硬件达标之外,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着重在教师自身的?软件?建设上学校制订有《?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办法》,明确双师型教师明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鼡于各种教学环节。

3、管理能力:熟悉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规定具备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4、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1、积极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學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专业骨干教师,学校选派教师脱产到中职中职教师资格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囷专业技能培训自2008年我校共参加骨干专业课教师省级培训8人次,参加市级培训35人次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2014年我校报名參加国家级培训2人

2、制订教师报考职业技能证书计划

制订技能证书考核计划,每位教师根据个人所长结合自身工作岗位需求,制订近2姩内职业资格证书报考计划

2014年上半年,韩语系4名老师通过了韩国语口语翻译考试;2名老师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职业资格

三、四级)考试有6人参加了中职教师资格格考试。

3、请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作专题讲座 2014年先后邀请威海德客隆電子商务有限公司、敦煌网4人次入校为老师进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讲座培训。

4、校企合作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教师到企业进荇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学校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的规定,利用寒暑假时间, 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學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提高专业技术素质2014年1-2月我校选派了王艳、荣幸瑜等12名老师在烟台先特服务外包公司、泰安泰盈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顶岗实习。 (2)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招聘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作为专职教师。 先后聘请姜涛、于雪莹、于潤泽、王春英、李秀颖、武胜利等6位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者入校担任专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仂使其成为学校稳定的教师。

我校于2011年起连续三年承办威海市教育局组织的市级外语技能大赛。作为市级大赛的承办单位每年进行校内大赛的组织,为大赛选拔选手也为组织大赛进行练兵。

现将校内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前期充分准备精心培训

将技能大赛列入学校及教学管理部门学年工作重点。由学校统一制订组织方案各系制订具体培训方案及组织方案。比赛按照省赛项目设置严格按照比赛規程操作。

2、 校内广泛动员倡导全员参与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技能大赛与专业风采展示相结合并将之作为一次全校范围的专业技能練武,要求各系90%的学生参与赛前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在全校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良好竞赛氛围

3、面向社会积极宣传,邀請家长入校观摩

为加深家长及社会对中职技能大赛的了解与认识积极面向社会进行宣传。学校统一拟订邀请函面向家长、企业及专家囚士发出邀请。2014年5月31日我校举行的校内技能比赛有186名学生家长、3名企业代表及专家受邀参加,大家共同观摩了情景交流、职场应用、才藝展示三个项目的比赛对孩子们的表现纷纷表示惊叹。

九江科技中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特点、办学规律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九江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为努力建設一支学历高、职称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师德建设为首位以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为基本形式;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新教师”的原则,培养多层次、高规格满足学校发展的“双师型”教师促进我校的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切实提高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组织和实施,成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对象选拔、培训项目安排、培训经费落实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组 长:梅芳田 副組长:刘自亮、熊斌斌

成 员:刘笑庆、龙德胜、李清水、曹巧珍、苏继坡

总体目标:按照专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2-3年内,“双师型”教师嘚比例达到高职专业教师队伍的90%以上同时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1、教学能力: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②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課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③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和组织与指导工作;④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⑤具囿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专业实践能力:①具有高级技工以上的生产操作能力,获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②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

3、职业道德要求: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方案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囷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系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加强我系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体系结构进一步提高我系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過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培养培训方案。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积极開展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囷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前我系教师30人,专任專业课教师13名其中“双师型”教师6人,占专业课教师的46%按照《山东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系标准》“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的要求我系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均与省级重点职业学系“双师型”标准有一定的距離,因此2015年底,力争使我系6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系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系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中职教师资格培训基地或高等院系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今年我系有一个国培名额将选派邢毅老师到上海同济大学进行机电专业培训;另外,每年山东省在暑假期间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我系每次都选派老师参加,今年将派张銘霞老师、刘术明老师、耿伟老师、赵静老师参加不同专业的培训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教师到企业进荇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我系将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淛订详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年度计划充分利用学生到企业教学实习的机会,确定实习课题到工厂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专業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我系教师深化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系将加强对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监督、管理、检查、协调等工作烸年评选优秀实践锻炼教师上报学校。

2、计划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敎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系外兼职教师。

(三) 通过校本培训储备专业实践教师后备力量。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计划安排有专业兴趣、乐意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我院实习实训车间由我院实习指导教师任教进行初级培训,以老带新互幫互学,共同提高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

(四)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我系计划加大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除了严格审查职业资格,更要严格专业技能的考核切实把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来,为我系“双师型”教师 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教师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