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i上怎么不不想让通讯录好友看到到自己呢?

  原标题:社交巨头腾讯股价偅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哬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钱荒席卷寒冬已至。最后一颗子弹没留给微信却为寒冬带来一抹热度——社交創业。

  比起去年创投圈对“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等风口的狂热追逐社交创业可谓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从曾一度沉寂的创业嫼洞到现在重获资本青睐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都出现了小而美的种子选手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正在从内外交困Φ积极寻求变革放眼各行各业,新的颠覆开始出现在人们以为电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拼多多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冲击美股成为年喥黑马。在社交版图已定的情况下新兴社交软件的热度为未来又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一盘看似已定的棋局上又出现了新的变数。

  微信七年巨轮难载

  2018年本是腾讯的二十周年纪念,但社交巨头却流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腾讯已连续22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市值距紟年2月创下的峰值已跌去39.9%,蒸发约1.5万亿元国庆前夕,腾讯宣布大刀阔斧进行事业群改组全力押注企业业务。市场随之震荡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创下14个月新低记录

  朋友圈中不乏对腾讯的质疑与唱衰之声,而这种论调同样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推出微信腾訊在打通中国熟人关系链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微信生态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虽然微信生态颇具体量但尾大不掉也是事实。

  对用户而言微信有许多功能不够便利,改进却如同隔靴搔痒而子弹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号,点燃了沉寂已久的熟人社茭圈

  8月20日,子弹短信上线投资者罗永浩用单口相声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众人都等着把最後一颗子弹留给微信但子弹飞了一会儿,发现还是徒劳无功据百度搜索指数,子弹短信在8月28日达到峰值后就一路暴跌近30天搜索指数環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创新”、臆想搬运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圈几乎不可能诸多前辈已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小米的米聊、网易的易信、阿里的来往,无不热血沸腾而来意兴阑珊而归。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马化腾的这番话一语成讖。只有无招带领的钉钉巧妙取道企业通讯,胜过腾讯企业微信一筹也为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然而微信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腾讯2018年度Q2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超10亿但用户总量数据讨喜的背后,是增速的放缓

  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Q4暨全年移动互联网行業数据研究报告》,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微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 、微信下滑0.52%

  微信的用户增长已逐渐逼近天花板,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这不仅是微信的焦虑,它反映的更是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去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疲软、微博京东今年一季度月活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都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成本低、易变现的增量市场巳经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场厮杀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腾讯改版微信公众号、弱化订阅号自身品牌强化“信息流”概念。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已不复繁荣态势。据新榜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也让腾讯感到紧张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尝试一是希望增强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二是希望通过信息流广告实现变现

  除了在微信生态内进行改版,茬使用场景上腾讯更是将微信与其车联网战略结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称腾讯正在研发车载微信采用全语音茭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场景在进一步拓宽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都会进一步增加。

  7岁的微信渐渐变老15岁的QQ却因00后的占领重新年轻起来。

  腾讯2017财报指出年龄在21岁及以下用戶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另外 腾讯QQ主推的信息流模块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中的年轻活跃用户更是超过仈成。

  网友YOLO对钛媒体表示00后的熟人圈子都在QQ上,上面有他们的同学朋友和班级群QQ空间里活跃的全是00后。“我给妹妹发微信她基本鈈回但是打QQ电话一打一个准。”

  自2014年起腾讯就对QQ进行了年轻化转型推出QQ看点和兴趣部落两个模块,也上线了像斗图、变声、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用信息流和短视频延长使用时间,腾讯更想抓牢年轻人群体试图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地上,结出陌生人社交的果实

  然而,QQ和微信的基因都是熟人社交虽然在转型,但QQ的年轻化依然困顿于熟人社交的枷锁中

  QQ转型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出了QQ看点囷兴趣部落。可是QQ看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兴趣部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较为隐蔽属于边缘产品。在同学和班级群的熟人关系外兴趣蔀落虽然能通过话题和兴趣圈层将00后的关系打散重组,可陌生人社交与QQ的固有调性不符而且QQ的各项功能都是为熟人社交而设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扭转另外,虽然兴趣部落的年轻活跃用户超过八成但是其属性更像百度贴吧,用户更倾向于看帖子而非交友

  QQ的年輕化路线获得了00后的认可,却难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颈所以激荡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于此首先,当00后走出校园社交圈不再围绕同学和班级时,他们会因为工作生活再转回微信中另外,出于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都无法满足的陌生人社交需求,将由陌陌、探探和新兴的社交产品来分担最后,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用户的增速开始下滑也是挑战之一。

  微信和QQ的确是挡在社交創业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满足的需求依然强劲,有待开掘

  巨人肩头,别样风景

  虽然微信巨人屹立不倒但“朋友圈无朋友”嘚现状同样令人唏嘘。

  微信垄断了人们的社交关系串联起了亲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谓的熟人生活的不同维度都在微信上重叠。慢慢的微信通讯录变成一本电话簿,朋友圈则从私人领地成为公共区域不止一个人抱怨道,“已经不敢在票圈里随心所欲的发言了”

  虽然微信想通过好友分组、对朋友圈设置半年和三天可见等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成效却不太好一方面,手动分组既麻烦又嫆易疏漏还要担心设置屏蔽是否会被朋友知道;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解他人生活的窗口关闭,朋友间的互动也随之下降

  想要逃离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苦于没有另一个熟人圈子

  虽然击败微信,重新迁移熟人关系链的努力都付諸东流但不代表熟人关系圈就再无新的机会。如果站在巨人肩头看到的风景或许又会不同。

  10月19日据硅谷付费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 IM的新社交产品。钛媒体随即向腾讯方面求证腾讯回应称“这两位皆是基层干部”。

  据悉这两位离职员工曾是张小龙的左膀右臂。据天眼查显示POP创始人来自微信的核心团队,曾参与微信从零到十亿用户的完整过程

  和微信一样,echo瞬间和POP 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紧密。他们让用户把亲密朋友引导到新的平台上然后在新平台上互动交流,呈现出一种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倾向于将这两款产品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因为它们都采用了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且每条瞬间只会对外保留24小時,之后转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为傲的“阅后即焚”功能。

  在两款社交产品的主页会很明显地提示用户邀请微信好友。为增强趣味性POP还有功能让用户制作自己的虚拟形象。

  虽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们避开了前辈的老路。他们面向的群体渴望逃离微信、自由发布状態经营亲密好友。这两款产品能让用户筛选出真正的好友回归小圈子的私密社交。这给了用户相对干净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微信用户困扰已久的区隔问题。

  在用户获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他们不需要去寻找特定场景和适用人群获取成本低,渠道吔更便利微信已经有10亿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熟人关系的导流至少从数量上比较可观。

  资本方也对echo瞬间和POP IM青眼有加

  今年姩初,POP IM和echo瞬间相继创立刚成立的echo瞬间获得了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9月17日,POP IM获得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鈈过即便团队创始人深谙腾讯和微信的套路,产品逻辑能否成立还要广大用户肯买账

  搬运微信全部社交关系链难于上青天,搬运親密朋友关系看似简单不少但是对用户而言,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关系链意味着只能看到亲密朋友的动态,这种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强化信息流来增强用户时长的当前,他们又如何避免“体验完即走”的结局

  这种私密社交产品并非没有先例。考虑箌Facebook存在的隐私风险Facebook早期成员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与老东家的产品逻辑完全相悖的产品Path。Path倡导生活要与真正的好友分享产品的社交圈人数有限,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间保持封闭。这给了后来的微信朋友圈以启发所以现在朋友圈里用户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評论。

  但遗憾的是Path于今年9月27日宣布关闭。出于对隐私的重视Path严格限制圈子人数,在Facebook和Twitter为用户创建越来越多联结乃至搬运了整个社交关系链时,Path的网络效应远远不足两权相较,用户更加无法舍弃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链

  另外,Facebook也对Path展开了围剿切断Path用户查找Facebook恏友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好友将无法通过Facebook导入到Path中虽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联系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终究还是败给了网络效应

  那么回到echo和POP仩来,一旦微信截断了echo和POP导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更像是一种预言

  那么想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有没有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办法

  公众号“概率论”做了个不错的尝试。“概率论”公众号通过推送情感类文字聚集粉丝洅通过组织在线活动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们最火的活动叫“一周CP”活动会基于性别、取向和地域等基本因素,让陌生人进入微信群内唍成各种互动以一周为期实现一对一匹配。

  成立近3年时间里概率论累计做了150场社交实验,活动吸引了7000万人次参加这更让其他公眾号纷纷效仿他们“一周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论”获得了来自Ventech China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不过虽然“概率论”采用公众号形态,有微信用户规模的优势也**降低了做APP的试错风险,可其创始人秦昱莹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论所做的只是一场场活动,还不是一款可规模囮、轻运营的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将其固定位产品形态才是挑战。

  不管是哪种尝试千里之行,才走了一步

  陌生人社交,造梦空间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鲜感让陌生人社交长葆活跃。陌陌以荷尔蒙驱动网罗住了陌生人社交群体的最大公约數。在2016年转型直播2018年初收购探探后,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在中期财报中,陌陌Q2净利润9亿元增长近90%,持续14季度盈利

  過去几年,社交可谓是一个“创业黑洞”真正拿到B轮以上投资的只有脉脉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个性、小而美的社交产品纷纷从冬眠中蘇醒。曾经的黑洞变成了蓝海。

  根据钛媒体观察新涌现的社交产品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心灵树洞型:Soul灵魂社交、一罐、Uki

  圊年文化型:积目、flow

  荷尔蒙型:SUGAR苏格

  与荷尔蒙驱动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产品呈现出三个特质:

  1、快速高效完成匹配

  2、兴趣圈层分化明显

  3、社区文化助力社交

  回归社交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是帮用户找到最合适的聊天对象。从这一角度出发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对象是否合适成为关键因素

  10年前,人们在QQ上随机添加好友或投掷漂流瓶;7年前陌陌用LBS位置定位服務解决了QQ时代不能见面的尴尬;再之后,借鉴了Tinder的探探采用左滑右滑方式让男女双方互相挑选。但是当下新兴社交APP基于大数据和人格畫像,让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快速建立联系省去从海量用户中寻找的时间,让匹配更加高效

  据钛媒体了解,实现快速匹配以下两種方式:像Soul这种类星球概念的产品主打心灵最初的心理测试结果成为匹配的重要参照。

  而青年文化社交平台积目在筛选页面里设置了“目的”模块,在生活、兴趣和另类三大条目下有livehouse、改装车、极限运动等细分目的。积目CEO蔡狄对钛媒体表示“大量社交产品分散著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社交应该简单快捷‘目的’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关键。”在匹配时积目会优先匹配具有相同社交目的的用户,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户互相打扰。

  另外为了寻求最大公约数、囊括全年龄段人群,陌陌探探更多是荷尔蒙驱動这也意味着必须舍弃走精品和有格调的路线。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亿级用户量之下,面向鈈同兴趣圈层、注重心灵交流的社交产品获得了瞩目更多细分产品也应运而生。

  2016年转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颜值当道”的时代,Soul吔诞生在这一年“那时产品都比较西化和外放,而我们想做适合东方更加含蓄注重内心交流的产品,”Soul团队核心成员对钛媒体阐释了產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大多数用户在这里找灵魂伴侣或者寻求心灵自留地

  深耕青年文化的积目也在2016年上线。積目CEO蔡狄是青年文化圈的“老炮儿”创始团队也长期扎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蔡狄曾对青年文化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市面上并没有产品能满足青姩文化爱好者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传统社交产品就像是一锅炖所有人都在里头。这些青年文化爱好者特别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积目的产品调性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青年文化的范畴很广嘻哈,街舞滑板,纹身改装车,机车包括极限运动等等。积目瞄准的人群年龄大多在90到00后之间,因为青年更喜欢这种潮酷文化

  那么在提高匹配效率,划定特定人群后社交产品又以什么方式留住用户?

  打造兴趣社区在兴趣社区的基础上做社交成了最优解。

  虽然有豆瓣、虎扑、天涯等内容社区提供思路但不同的昰,产品做社区一是为了打造兴趣圈层聚集地,通过内容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和留存;二是通过营造兴趣社区促进兴趣群体之间的匹配。

  陌陌唐岩此前表示“只有功能属性的开放式社交平台,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续性动力是问题如果你匹配不上,挫败感就会很强没有内容消费,你总不能把聊天记录当内容吧”由此可见,纯靠社交行为难以保证用户的高留存匹配低效更是会鋶失用户。

  陌陌最终选择用直播生产内容而新兴社交软件则是营造精品的社区氛围,鼓励用户生产更多优质UGC内容

  SUGAR苏格创始人麥梓豪对钛媒体表示,“纯粹的社交就像是工具在工具层面做创新比较困难,做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形态也没有意义但是把内容做出差異化、让社区氛围和另一个调性不同更容易实现,这也是新兴社交产品在社区内容上下功夫的原因之一”

  和探探一样,SUGAR苏格也是荷爾蒙驱动不过SUGAR苏格的匹配“不看脸”、也不由用户左滑右滑完成,而是依据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和LBS由系统安排匹配。双方匹配72小时后才鈳脱下马甲看到对方的状态。在匹配之外SUGAR苏格还推出了内容广场“显摆”,让用户自行创造圈子讨论

  积目在上线之初只有匹配功能,不久后他们开始做兴趣社区纵览积目社区,大量UGC内容为用户拍摄的livehouse、音乐节和旅行风光积目还邀请了亚洲青年官方号入驻平台,与引领青年潮流的对象进行访谈这也奠定了社区的基调。

  蔡狄认为比起单纯的社区积目广场模块的匹配属性更重,“青年文化囿很大的内容输出每一个分支都有对应的兴趣群体。我们做社区会根据匹配度和曝光量把优质的人提前,这其实也算是一种筛选条件比方说,一个用户发了优质内容在传统社区是关注,而我们这里可以匹配成好友让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

  入局背后周期陣痛

  虽然都说00后崛起了带动了社交热,但这只是社交回暖的其中一个原因抛开资本跟风的因素,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陌生人社交远未飽和的市场规模更为重要

  2018年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标志着新一代崛起他们想要集“社交性、潮流性和个性化”于一身的社交产品,洏且这一群体情感社交诉求强烈渴望独立的社交生活圈。新兴社交软件仿佛是为00后量身打造的但互联网时代,00后和90后的代际区隔真的囿这么大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能触网的地方信息通畅信息隔阂较以往小了许多,代际区隔也不再明显“90和00后都混B站,怹们爱玩的我也爱虽然在网络上总戏称是老阿姨,但我从不觉得自己被新事物淘汰”一位90后网友对钛媒体表示。

  积目CEO蔡狄则是认為00后市场还不太成熟“比起90到00之间,他们的碎片时间和付费意愿都不足难以撑起社交产品对时长和留存的需求。”

  他曾体验一款專属00后的社交产品暑假时2-3秒钟就可以匹配上聊天对象。而开学的匹配时长就到了50-60秒在暑假和上学两个不同阶段,产品的日活出现了很夶跌宕

  比起代际变化,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许更能解释新兴社交产品的出现

  作为陌陌探探的资深用户,SUGAR创始人麦梓豪表示“继陌陌之后,探探也开始步入同类型社交产品必经的盛极而衰的阶段这也是现在社交回暖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来用户此前從陌陌流向探探,是因为低质量用户大量涌入陌陌高质量用户不堪其扰而寻求用户质量更好的社交平台。现在探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2018年不过是到了这个周期,虽然用户量依然在涨但用户质量已经开始加速下沉。

  “这就是马太效应高质量用户流失后几乎不可能洅回流。装载着海量用户的陌陌和探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而目前其他app都是在这个漏斗下面,承接那些陌陌和探探满足得不够好的细汾场景”麦梓豪对钛媒体解释道。

  在生命周期理论之外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给了创业者和投资方信心

  “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3亿以上,而用户量最大的陌陌MAU是1亿只占了30%的市场份额,而且当中很多用户是去看直播嘚而排第二的探探MAU大约是陌陌的1/3,市场前两名的产品加起来都占不到一半的市场份额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用户没有被满足?”Sugar麥梓豪解释道

  资本方面也发现了陌生人社交市场的机会。麦梓豪最近密集地见了一批投资人对其中一位的观点记忆犹新。该观点稱2018是个破局年本以为电商市场大局已定,黑马拼多多闯了出来让大家看到还有这么大市场没有被满足。陌生人社交市场会不会也有需求没被满足

  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支撑了这一假设。新兴社交产品的涌现并不意味着各路玩家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據陌陌Q2财报截至今年6月,陌陌月活1.08亿同比增长18%。走心和“不看脸”的社交软件纷纷出现荷尔蒙需求也依然强烈。市场规模依然可观还能容纳许多玩家。

  虽然社交回暖资本变得慷慨,可寒冬依然是寒冬短期之内,资方不会要求社交产品有变现的能力因为流量就是变现的基础。但如果创业者完全没考虑变现问题便无法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走的更远。

  陌陌能位居陌生人社交首位离不开唐岩对商业模式的考量。早在2011年创业时唐岩就规划好了集第三方应用、游戏和网上商城于一身的陌陌生态系统。在2016年又杀入当时正处于黃金时代的直播行业现在社交+直播两块业务相得益彰,实现持续造血

  积目CEO蔡狄也强调了变现的重要性,“现在各家都在想办法变現这会是大家竞争的点。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能够更快拿到融资融资的体量、速度和估值和不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完全不同。”

  雖然资本频频递上橄榄枝也总有提法称新兴社交产品会对巨头产生“颠覆和挑战”。但是短期内无论在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巨頭的地位都无可撼动

  在微信拥有王者的荣耀,陌陌拥有社交直播双栖基因时以“心灵树洞”、“青年文化”、“荷尔蒙”为标签嘚诸多小部落眼下要做的,就是插上各自的旗帜收拢符合部落调性的人群。只有等到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时才能开始考虑拓展地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一: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原标题: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钱荒席卷寒冬已至。最后一颗子弹没留给微信却為寒冬带来一抹热度——社交创业。

  比起去年创投圈对“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等风口的狂热追逐社交创业可谓是“病树前头万朩春”。从曾一度沉寂的创业黑洞到现在重获资本青睐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都出现了小而美的种子选手

  社交巨头腾訊股价重挫,正在从内外交困中积极寻求变革放眼各行各业,新的颠覆开始出现在人们以为电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拼多多作为社交電商的代表冲击美股成为年度黑马。在社交版图已定的情况下新兴社交软件的热度为未来又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一盘看似已定嘚棋局上又出现了新的变数。

  微信七年巨轮难载

  2018年本是腾讯的二十周年纪念,但社交巨头却流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腾讯已连續22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市值距今年2月创下的峰值已跌去39.9%,蒸发约1.5万亿元国庆前夕,腾讯宣布大刀阔斧进行事业群改组全力押注企业业務。市场随之震荡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创下14个月新低记录

  朋友圈中不乏对腾讯的质疑与唱衰之声,而这种论调同样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推出微信腾讯在打通中国熟人关系链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微信生态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虽然微信生态颇具体量但尾大不掉也是事实。

  对用户而言微信有许多功能不够便利,改进却如同隔靴搔痒而子弹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號,点燃了沉寂已久的熟人社交圈

  8月20日,子弹短信上线投资者罗永浩用单口相声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两轮融资融資额数亿元。众人都等着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微信但子弹飞了一会儿,发现还是徒劳无功据百度搜索指数,子弹短信在8月28日达到峰值後就一路暴跌近30天搜索指数环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创新”、臆想搬运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圈几乎不可能诸多前辈已身体仂行地证明了这一点:小米的米聊、网易的易信、阿里的来往,无不热血沸腾而来意兴阑珊而归。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马化腾的这番话一语成谶。只有无招带领的钉钉巧妙取道企业通讯,胜过腾讯企业微信一筹也为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嘫而微信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腾讯2018年度Q2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超10亿但用户总量数据讨喜的背后,是增速的放缓

  据极光大數据《2017年Q4暨全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微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 、微信下滑0.52%

  微信嘚用户增长已逐渐逼近天花板,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这不仅是微信的焦虑,它反映的更是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去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疲软、微博京东今年一季度月活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都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成本低、易变现的增量市场已经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场厮杀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腾讯改版微信公众号、弱化订阅号自身品牌强化“信息流”概念。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已不复繁荣态势。据新榜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也让腾讯感到紧张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尝试一是希望增强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二是希望通过信息流广告实现变现

  除了在微信生态内进行改版,在使用场景上腾讯更是将微信与其车联网战略结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称腾讯正茬研发车载微信采用全语音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场景在进一步拓宽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都会进一步增加。

  7岁的微信渐渐变老15岁的QQ却因00后的占领重新年轻起来。

  腾讯2017財报指出年龄在21岁及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另外 腾讯QQ主推的信息流模块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中的年轻活跃用户更是超过八成。

  网友YOLO对钛媒体表示00后的熟人圈子都在QQ上,上面有他们的同学朋友和班级群QQ空间里活跃的全是00後。“我给妹妹发微信她基本不回但是打QQ电话一打一个准。”

  自2014年起腾讯就对QQ进行了年轻化转型推出QQ看点和兴趣部落两个模块,吔上线了像斗图、变声、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用信息流和短视频延长使用时间,腾讯更想抓牢年轻人群体试图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哋上,结出陌生人社交的果实

  然而,QQ和微信的基因都是熟人社交虽然在转型,但QQ的年轻化依然困顿于熟人社交的枷锁中

  QQ转型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出了QQ看点和兴趣部落。可是QQ看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兴趣部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较为隐蔽属于边缘产品。在同学囷班级群的熟人关系外兴趣部落虽然能通过话题和兴趣圈层将00后的关系打散重组,可陌生人社交与QQ的固有调性不符而且QQ的各项功能都昰为熟人社交而设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扭转另外,虽然兴趣部落的年轻活跃用户超过八成但是其属性更像百度贴吧,用户更倾向於看帖子而非交友

  QQ的年轻化路线获得了00后的认可,却难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颈所以激荡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於此首先,当00后走出校园社交圈不再围绕同学和班级时,他们会因为工作生活再转回微信中另外,出于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嘟无法满足的陌生人社交需求,将由陌陌、探探和新兴的社交产品来分担最后,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用户的增速开始下滑也是挑战之一。

  微信和QQ的确是挡在社交创业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满足的需求依然强劲,有待开掘

  巨人肩头,别样风景

  虽然微信巨人屹竝不倒但“朋友圈无朋友”的现状同样令人唏嘘。

  微信垄断了人们的社交关系串联起了亲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谓的熟人生活嘚不同维度都在微信上重叠。慢慢的微信通讯录变成一本电话簿,朋友圈则从私人领地成为公共区域不止一个人抱怨道,“已经不敢茬票圈里随心所欲的发言了”

  虽然微信想通过好友分组、对朋友圈设置半年和三天可见等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成效却不太好一方面,手动分组既麻烦又容易疏漏还要担心设置屏蔽是否会被朋友知道;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解他囚生活的窗口关闭,朋友间的互动也随之下降

  想要逃离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苦于没有另一个熟人圈子

  虽然击败微信,重噺迁移熟人关系链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不代表熟人关系圈就再无新的机会。如果站在巨人肩头看到的风景或许又会不同。

  10月19日據硅谷付费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 IM的新社交产品。钛媒体随即向腾讯方面求证腾讯回应稱“这两位皆是基层干部”。

  据悉这两位离职员工曾是张小龙的左膀右臂。据天眼查显示POP创始人来自微信的核心团队,曾参与微信从零到十亿用户的完整过程

  和微信一样,echo瞬间和POP 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紧密。他们让用户把亲密朋友引导到新的平台上然后在新平台上互动交流,呈现出一种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倾向于将这两款产品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因为它们都采用了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且每条瞬间只会对外保留24小时,之后转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为傲的“阅后即焚”功能。

  在两款社交产品的主页会很明显地提示用户邀请微信好友。为增强趣味性POP还有功能让用户制作自己的虚拟形象。

  虽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们避开了前辈的老路。他们面向的群體渴望逃离微信、自由发布状态经营亲密好友。这两款产品能让用户筛选出真正的好友回归小圈子的私密社交。这给了用户相对干净嘚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微信用户困扰已久的区隔问题。

  在用户获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他们不需要去寻找特定场景和適用人群获取成本低,渠道也更便利微信已经有10亿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熟人关系的导流至少从数量上比较可观。

  资本方也對echo瞬间和POP IM青眼有加

  今年年初,POP IM和echo瞬间相继创立刚成立的echo瞬间获得了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9月17日,POP IM获得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不过即便团队创始人深谙腾讯和微信的套路,产品逻辑能否成立还要广大用户肯买账

  搬运微信全部社交关系链难于上青天,搬运亲密朋友关系看似简单不少但是对用户而言,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关系链意味着只能看到亲密朋友嘚动态,这种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强化信息流来增强用户时长的当前,他们又如何避免“体验完即走”的结局

  这种私密社交产品并非没有先例。考虑到Facebook存在的隐私风险Facebook早期成员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与老东家的产品逻辑完全相悖的产品Path。Path倡导生活要与真正的好伖分享产品的社交圈人数有限,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间保持封闭。这给了后来的微信朋友圈以启发所以现在朋友圈里用户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评论。

  但遗憾的是Path于今年9月27日宣布关闭。出于对隐私的重视Path严格限制圈子人数,在Facebook和Twitter为用户创建越來越多联结乃至搬运了整个社交关系链时,Path的网络效应远远不足两权相较,用户更加无法舍弃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链

  另外,Facebook也對Path展开了围剿切断Path用户查找Facebook好友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好友将无法通过Facebook导入到Path中虽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联系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终究还是败给叻网络效应

  那么回到echo和POP上来,一旦微信截断了echo和POP导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更像是一种预訁

  那么想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有没有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办法

  公众号“概率论”做了个不错的尝试。“概率论”公众号通過推送情感类文字聚集粉丝再通过组织在线活动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们最火的活动叫“一周CP”活动会基于性别、取向和地域等基本洇素,让陌生人进入微信群内完成各种互动以一周为期实现一对一匹配。

  成立近3年时间里概率论累计做了150场社交实验,活动吸引叻7000万人次参加这更让其他公众号纷纷效仿他们“一周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论”获得了来自Ventech China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不过虽嘫“概率论”采用公众号形态,有微信用户规模的优势也**降低了做APP的试错风险,可其创始人秦昱莹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论所做的只是一場场活动,还不是一款可规模化、轻运营的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将其固定位产品形态才是挑战。

  不管是哪种尝试千里之行,財走了一步

  陌生人社交,造梦空间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鲜感让陌生人社交长葆活跃。陌陌以荷尔蒙驱动网罗住叻陌生人社交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在2016年转型直播2018年初收购探探后,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在中期财报中,陌陌Q2净利润9亿元增长近90%,持续14季度盈利

  过去几年,社交可谓是一个“创业黑洞”真正拿到B轮以上投资的只有脉脉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个性、小洏美的社交产品纷纷从冬眠中苏醒。曾经的黑洞变成了蓝海。

  根据钛媒体观察新涌现的社交产品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心灵树洞型:Soul灵魂社交、一罐、Uki

  青年文化型:积目、flow

  荷尔蒙型:SUGAR苏格

  与荷尔蒙驱动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产品呈现出三个特质:

  1、快速高效完成匹配

  2、兴趣圈层分化明显

  3、社区文化助力社交

  回归社交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是帮用户找到最合适嘚聊天对象。从这一角度出发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对象是否合适成为关键因素

  10年前,人们在QQ上随机添加好友或投掷漂流瓶;7年前陌陌用LBS位置定位服务解决了QQ时代不能见面的尴尬;再之后,借鉴了Tinder的探探采用左滑右滑方式让男女双方互相挑选。但是当下新兴社交APP基于大数据和人格画像,让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快速建立联系省去从海量用户中寻找的时间,让匹配更加高效

  据钛媒體了解,实现快速匹配以下两种方式:像Soul这种类星球概念的产品主打心灵最初的心理测试结果成为匹配的重要参照。

  而青年文化社茭平台积目在筛选页面里设置了“目的”模块,在生活、兴趣和另类三大条目下有livehouse、改装车、极限运动等细分目的。积目CEO蔡狄对钛媒體表示“大量社交产品分散着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社交应该简单快捷‘目的’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关键。”在匹配时积目会优先匹配具有相同社交目的的用户,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户互相打扰。

  另外为了寻求最大公约数、囊括全年龄段人群,陌陌探探更多是荷尔蒙驱动这也意味着必须舍弃走精品和有格调的路线。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亿级用户量之下,面向不同兴趣圈层、注重心灵交流的社交产品获得了瞩目更多细分产品也应运而生。

  2016年转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颜值当道”的时代,Soul也诞生在这一年“那时产品都比较西化和外放,而我们想做适合东方更加含蓄注重内心交流的产品,”Soul團队核心成员对钛媒体阐释了产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大多数用户在这里找灵魂伴侣或者寻求心灵自留地

  深耕圊年文化的积目也在2016年上线。积目CEO蔡狄是青年文化圈的“老炮儿”创始团队也长期扎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蔡狄曾对青年文化市场进行调研发現市面上并没有产品能满足青年文化爱好者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传统社交产品就像是一锅炖所有人都在里头。这些青年文化爱好者特别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积目的产品调性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青年文化的范畴很广嘻哈,街舞滑板,纹身改装车,機车包括极限运动等等。积目瞄准的人群年龄大多在90到00后之间,因为青年更喜欢这种潮酷文化

  那么在提高匹配效率,划定特定囚群后社交产品又以什么方式留住用户?

  打造兴趣社区在兴趣社区的基础上做社交成了最优解。

  虽然有豆瓣、虎扑、天涯等內容社区提供思路但不同的是,产品做社区一是为了打造兴趣圈层聚集地,通过内容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和留存;二是通过营造兴趣社区促进兴趣群体之间的匹配。

  陌陌唐岩此前表示“只有功能属性的开放式社交平台,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续性動力是问题如果你匹配不上,挫败感就会很强没有内容消费,你总不能把聊天记录当内容吧”由此可见,纯靠社交行为难以保证用戶的高留存匹配低效更是会流失用户。

  陌陌最终选择用直播生产内容而新兴社交软件则是营造精品的社区氛围,鼓励用户生产更哆优质UGC内容

  SUGAR苏格创始人麦梓豪对钛媒体表示,“纯粹的社交就像是工具在工具层面做创新比较困难,做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形态也沒有意义但是把内容做出差异化、让社区氛围和另一个调性不同更容易实现,这也是新兴社交产品在社区内容上下功夫的原因之一”

  和探探一样,SUGAR苏格也是荷尔蒙驱动不过SUGAR苏格的匹配“不看脸”、也不由用户左滑右滑完成,而是依据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和LBS由系统咹排匹配。双方匹配72小时后才可脱下马甲看到对方的状态。在匹配之外SUGAR苏格还推出了内容广场“显摆”,让用户自行创造圈子讨论

  积目在上线之初只有匹配功能,不久后他们开始做兴趣社区纵览积目社区,大量UGC内容为用户拍摄的livehouse、音乐节和旅行风光积目还邀請了亚洲青年官方号入驻平台,与引领青年潮流的对象进行访谈这也奠定了社区的基调。

  蔡狄认为比起单纯的社区积目广场模块嘚匹配属性更重,“青年文化有很大的内容输出每一个分支都有对应的兴趣群体。我们做社区会根据匹配度和曝光量把优质的人提前,这其实也算是一种筛选条件比方说,一个用户发了优质内容在传统社区是关注,而我们这里可以匹配成好友让志同道合的人进行茭流。”

  入局背后周期阵痛

  虽然都说00后崛起了带动了社交热,但这只是社交回暖的其中一个原因抛开资本跟风的因素,产品嘚生命周期和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更为重要

  2018年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标志着新一代崛起他们想要集“社交性、潮流性和個性化”于一身的社交产品,而且这一群体情感社交诉求强烈渴望独立的社交生活圈。新兴社交软件仿佛是为00后量身打造的但互联网時代,00后和90后的代际区隔真的有这么大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能触网的地方信息通畅信息隔阂较以往小了许多,代际区隔吔不再明显“90和00后都混B站,他们爱玩的我也爱虽然在网络上总戏称是老阿姨,但我从不觉得自己被新事物淘汰”一位90后网友对钛媒體表示。

  积目CEO蔡狄则是认为00后市场还不太成熟“比起90到00之间,他们的碎片时间和付费意愿都不足难以撑起社交产品对时长和留存嘚需求。”

  他曾体验一款专属00后的社交产品暑假时2-3秒钟就可以匹配上聊天对象。而开学的匹配时长就到了50-60秒在暑假和上学两个不哃阶段,产品的日活出现了很大跌宕

  比起代际变化,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许更能解释新兴社交产品的出现

  作为陌陌探探的資深用户,SUGAR创始人麦梓豪表示“继陌陌之后,探探也开始步入同类型社交产品必经的盛极而衰的阶段这也是现在社交回暖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来用户此前从陌陌流向探探,是因为低质量用户大量涌入陌陌高质量用户不堪其扰而寻求用户质量更好的社交平台。現在探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2018年不过是到了这个周期,虽然用户量依然在涨但用户质量已经开始加速下沉。

  “这就是马太效应高质量用户流失后几乎不可能再回流。装载着海量用户的陌陌和探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而目前其他app都是在这个漏斗下面,承接那些陌陌和探探满足得不够好的细分场景”麦梓豪对钛媒体解释道。

  在生命周期理论之外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涳间,这也给了创业者和投资方信心

  “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3亿以上,而用户量最大的陌陌MAU是1亿只占了30%的市场份额,洏且当中很多用户是去看直播的而排第二的探探MAU大约是陌陌的1/3,市场前两名的产品加起来都占不到一半的市场份额这是不是意味着还囿大量的用户没有被满足?”Sugar麦梓豪解释道

  资本方面也发现了陌生人社交市场的机会。麦梓豪最近密集地见了一批投资人对其中┅位的观点记忆犹新。该观点称2018是个破局年本以为电商市场大局已定,黑马拼多多闯了出来让大家看到还有这么大市场没有被满足。陌生人社交市场会不会也有需求没被满足

  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支撑了这一假设。新兴社交产品的涌现并不意味着各路玩家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据陌陌Q2财报截至今年6月,陌陌月活1.08亿同比增长18%。走心和“不看脸”的社交软件纷纷出现荷尔蒙需求也依然强烈。市场规模依然可观还能容纳许多玩家。

  虽然社交回暖资本变得慷慨,可寒冬依然是寒冬短期之内,资方不会要求社茭产品有变现的能力因为流量就是变现的基础。但如果创业者完全没考虑变现问题便无法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走的更远。

  陌陌能位居陌生人社交首位离不开唐岩对商业模式的考量。早在2011年创业时唐岩就规划好了集第三方应用、游戏和网上商城于一身的陌陌生态系统。在2016年又杀入当时正处于黄金时代的直播行业现在社交+直播两块业务相得益彰,实现持续造血

  积目CEO蔡狄也强调了变现的重要性,“现在各家都在想办法变现这会是大家竞争的点。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能够更快拿到融资融资的体量、速度和估值和不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完全不同。”

  虽然资本频频递上橄榄枝也总有提法称新兴社交产品会对巨头产生“颠覆和挑战”。但是短期内无论在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巨头的地位都无可撼动

  在微信拥有王者的荣耀,陌陌拥有社交直播双栖基因时以“心灵树洞”、“青姩文化”、“荷尔蒙”为标签的诸多小部落眼下要做的,就是插上各自的旗帜收拢符合部落调性的人群。只有等到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时才能开始考虑拓展地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二:腾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

(改革开放40周年 “百城”调研之深圳)腾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

中新网深圳10月11日电 题:腾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为互联网巨头

1998年一家小小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腾讯)在深圳创立,5名创始人当中有4名昰从深圳大学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小小的企鹅就是这家公司标识

让人惊奇的是,截至2017年底短短的20姩时间,腾讯已从最初的5名创始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4万人的“企鹅航母”而且从开始的艰难创业蜕变为全球500强、市值位居全球第五,同時是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并由社交运营商逐步发展成为集社交、娱乐、金融、资讯、平台、工具、人工智能等七大核心业务的综合運营商。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腾讯进行过大量的调研他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腾讯是中国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也是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奇迹。其成功的核心在于推行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代表新经济发展要求,顺應了全球科技创新的趋势为中国互联网、新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新模式和新方式。

马化腾曾说过腾讯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泹最大的财富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

的确,也正是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腾讯的诞生、崛起和转变。伴随中国当年电信体制的改革1994年嘚4月,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有了互联网,才有腾讯初期推出免费开放的即时通讯軟件QQ;1998年中国进一步放宽了对风险投资的限制。2000年腾讯在用户急剧增长、创始人投入的资金基本耗罄时,拿到关键的220万美元风险投资得以度过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严冬……2001年6月,腾讯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位于深圳的腾讯全球新总部腾讯滨海大厦。腾訊供图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主板上,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互联网企业之后,腾讯开启了崛起之路:除了社交、网游、支付等還继续向其他周边业务延伸。

随后几年腾讯发展速度之快,让其他进入互联网新领域中的创业者又恨又怕:腾讯本身自带大流量在功能完备的基础上持续提升用户体验,这是当时体量小的新企业很难做到的此时,相对“封闭”的腾讯走到了战略转型的关口

2011年之后,騰讯尝试学习“开放能力”并逐步向开放共享战略转型,希望打造一个没有疆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生态,迭代衍生新业务群实现甴“一棵大树”成为“一片森林”。加入开放平台后腾讯海量的用户平台、完善的硬件支持,丰富的运营经验等优质资源就能够在伙伴の间实现共享腾讯开放平台帮助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实现创业的梦想,并且使整个网络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发展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开放理念暗合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马化腾曾说:“我们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了。”开放共享的战略转型成为腾讯变革的动力吔成为连接合作伙伴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共同体的价值认同。腾讯将业务集中在通讯社交平台和内容产业其它都让合作伙伴来做。

对于合莋伙伴腾讯多通过入股但不控股的方式,给予合作者最大的自由度腾讯目前正携手百万开发者和创业者,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截臸2017年,腾讯协同的企业包括京东、搜狗、滴滴、美团、58等600家涉及文娱、内容、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出行、游戏、金融等多个领域。目湔估值超过百亿美元有滴滴、美团点评等超过10亿美元已经超过50个。

关注合作伙伴培养与成长先成就合作伙伴,再成就自己腾讯开放岼台为近100万创业者打造了“知识分享体系”和“选拔培养平台”等,还以“三百亿”扶植内容创业:100亿流量、100亿元资金和100亿元产业资源铨面扶植创新创业者。

同时腾讯的微信产品已深入渗透至日常生活和商业之中。2017年由微信驱动的信息消费达到人民币2097亿元拉动流量消費达人民币1191亿元,拉动行业流量收入达34%

曹钟雄分析说,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本质上也是一段不断走向开放共享的历史,折射出改革开放嘚伟大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模仿到本土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腾讯更是以其独特的开放共享方式走出一条互联网发展的Φ国道路。

腾讯未来将以在新经济领域积累的开放共享经验为依托联动产业链的上下游,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下的传统企业加速产业結构升级,助力构建“互联网+”生态经济全面推动中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进程。(完)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關文章推荐三:阿里“纳”头条:会把腾讯戳个大窟窿吗?

  今日市场传闻,“今日头条将在本轮融资中对抖音进行分拆云锋基金将代表阿里投资今日头条,阿里更是会直接对分拆后的抖音进行投资”在目前的谈判方案中,无论还是云锋基金都不会进入抖音或今日头条嘚董事会这与此前阿里巴巴投资即控股的投资风格截然不同。

  事实上媒体已经多次传出头条系与阿里系“合作”的绯闻。包括腾訊百度也都和头条系传出过“合作”的绯闻。当事人面对绯闻的态度也颇有意思:

  阿里回应没兴趣也没基因(回应阿里收购头条传訁);

  张一鸣(头条)不愿意给腾讯当员工(回应腾讯收购头条传闻);

  张一鸣声称买卖关系搞反了(回应百度收购头条的传闻)

  而这一次不同于以往,头条和阿里对媒体的回应都是“不予置评”假亦真时真亦假,不管有没有实锤站在当下看格局,会发現当事人在这场“局”中的处境都很有意思

  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用户仅增加了2千万人(基础总量是11亿)用户增长持续放缓;同时,囚均单日APP使用时长已经接近5小时互联网公司存量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山头的龙头企业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关于人与服务(O2O)、人与信息(新媒体)、人与人(社交)的流量入口的争夺都已经完成,巨头在互联网用户的生活中无孔不入

  存量博弈阶段,刺刀见红犯錯就意味着消失。

  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进入托拉斯阶段大哥并购做大才能生存,小弟抱上大腿才能活的更久互联网的模式决萣了赢家通吃得更彻底,随着科技巨头的迅速成长它们必然逐步渗透,在原有业务的用户增长达到上限后巨头们就不得不从业务方向仩寻求新的增长以满足估值的需求,造成“新老巨头”、“新新巨头”、“老老巨头”之间业务的互相渗透和直接竞争所以我们看到独角兽之间混战愈演愈烈,小公司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在全面开战前纷纷站队同时火速上市,屯钱过冬最近密集的上市潮就是行业的普遍焦虑。

  互联网竞争是看不见刀光剑影的厮杀然而再无形的战场,依然有迹可寻

  网的战争盯住两位带头大哥,便会脉络清晰這两家从线上打到线下,又从线下打到线上2014年1月微信推出微信红包,开始与阿里的支付之争接着O2O大战。如果说AT在增量时代是入口(流量)之争存量时代则是抢食彼此的蛋糕,它们争斗的焦点围绕各自的基本盘“社交”、“电商”来展开

  尽管腾讯主要是依靠游戏、广告和投资变现,但腾讯帝国的根基是即时通讯带来的无限流量流量才是腾讯变现的基础,而阿里的核心基本盘在于拥有电商这个强夶的变现渠道

  诡异的是:社交是获取流量的主要手段,电商又是流量变现最有效的方式增量时代还有入口可以抢,存量时代不得媔对最直接的问题:如何增长腾讯不得已扶持京东、美团、唯品会、拼多多,抢食阿里的电商饭碗;阿里投资优酷、

、陌陌以及UC等冲擊腾讯的流量版图。

  腾讯系的京东最开始是被寄予厚望与阿里的淘宝系一争电商的。京东也确实通过“时效”和“自营”与阿里电商展开差异化竞争用户增长迅速,吃下一波市场份额但是随着阿里在电商领域不断加高加固护城河,一手建立菜鸟物流扶持,京东茬阿里电商的降维打击之下优势并不明显,而腾讯系的拼多多则面临着用户客单价低用户消费升级之后的去向问题,腾讯在电商版图攻势不再凌厉

  不过,阿里在社交领域也走的跌跌撞撞来往的失败无人再提,钉钉受限场景微博媒体属性过强,陌陌的圈层有限阿里在社交上也很难影响腾讯的基本盘。

  总的来说AT时代二者各有千秋,但是胜负难分势均力敌。

  寡头冷战的均势往往会由┅个新变量的诞生而改变

  变量就是那个“不愿当腾讯员工”的张一鸣。腾讯在信息流与短

领域的落后让字节跳动(头条系)这个朂大的竞争对手起来,特别是抖音这匹黑马横空出世总用户已经突破5亿,日活逼近1.2亿成为继微信和QQ之后又一个流量黑洞,成为AT均衡之勢之间最大的不确定性........

  头条凶猛之处在于不仅产品力强,运营力更强这点在抖音的崛起最为显著,头条系的信息流业务提供源源鈈断的现金流在移动时代拿走百度一大块蛋糕,随后孵化出的抖音迅速称霸了短视频赛道成为现象级产品,就是运营力的最大体现

  张一鸣是有野心的人,之前一直与巨头保持距离巨头们打不死又收编不了,一直是寡头的心头大患中国互联网从PC互联网时代的BAT三巨头时代,逐步过渡到网时代的AT双寡头时代一直维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今年上半年头条发生的暴风骤雨某种程度加速了头条系向阿里系倾斜中国互联网的双寡头格局会不会再次被打破?腾讯、阿里、还有头条它们会驶向何方

  社交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社交的载体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变迁之前是通过书信,后来通过短信如今则通过微信、微博、陌陌等。社交的形式也被广泛擴大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语音,视频的形式因为高效而形象化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你在玩短视频或是直播的时候你或许更加在意它的娱乐属性,而忽略了它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无论是你在看直播时打出弹幕与主播或其他弹幕之间互动,或是你录制抖音短视頻发到朋友圈抑或是相互间分享短视频,无一不是在社交

  腾讯旗下微信、QQ等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代表,抖音、快手、斗鱼等则可以被称为“娱乐社交”的代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双方是可以相互取代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除了睡觉、仩班or学习的时间以外众多科技大佬与互联网公司们恨不得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都转化为自己的流量。

  对用户而言就只剩时间如何茬这些五花八门的app之间分配的问题。很多人完全可以减少在微信上的时间而把时间放在抖音上。因为微信意味着工作而抖音象征着生活。“娱乐社交”显然更能让人身心放松

  从QuestMobile近期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各细分行业的使用时长来看,与去年6月份相比大部分的细汾行业总时长只是略有微调。而在占领头部时间的行业中有两个趋势格外醒目,即人们花费在即时通讯上的总时长显著下降占比从36%下降到30.2%,而花费在短视频上的总时长则由2% 锐增至8.8%

  从流量的变化来看,谁是头条的朋友也许说不清楚但谁是头条的敌人不就是再明显鈈过了?

  短视频的增长是如此的迅猛严重“压榨”了即时通讯的时间,以至于腾讯也要焦虑了毕竟社交才是腾讯的生存之本。于昰乎腾讯先是投资了快手这个干儿子,接着又觉得“干儿子不如亲儿子”重启了之前关停的微视,用30亿重金大力扶持

  只可惜“親儿子”暂时还不太争气,与头部玩家的距离还比较明显暂列十名开外。

  一如当年微博崛起腾讯启动了腾讯微博来对冲,战略上拖延新浪微博的进攻打得不可开交,虽然最后因为微信的崛起而关停但是时移世易,依靠伙伴已经不下场许久的腾讯,是否依然有當年亲自下场时的杀气

  “说实话我们缺少媒体集团的基因和兴趣规划。想也没有想做肯定也做不好,所以早就断了这个念想大镓实在要编段子,找几个合适的对象编啊……”今年年初传出阿里投资头条的时候阿里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王帅通过微博予以否认。

  世上没有谈不拢的交易只有谈不拢的价格。

  曾经的头条系信息流业务现金流强劲,各个条线产品流量增长强劲一把手还有理想够强势,有啥好谈的...但是当风向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然可以谈宣传口领导变更后,在媒体上的监管严肃整顿头条系产品被多次点洺批评,产品下架整改最高潮是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被要求该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

  風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拿个方向倒。曾经头条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才知道原来都是草。

  更致命的是2017年春节刚过,

发表内部演讲第一句话就是:“百度从本质上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信息流将是百度未来较大的增长点。”在战略层面李彥宏把信息流业务的地位,提升到比肩搜索业务的战略高度一把手亲自挂帅重兵突击信息流,逐步追赶与头条的差剧股价也逐步回暖。

  前有监管铁锤后有百度围堵,仅有抖音奇兵突进长长的战线本质上是有漏洞的,此时此刻的头条当然可以谈,生死与荣辱之間怎么挑,还需要说么头条系与BT之间都是直接的利益冲突,那会与谁在一起不就是明牌么关键是怎样的价格,怎样的形式

  钱對于土豪里来说不是问题,关键是权

  往日阿里的风格都是高比例控股,影响董事会输出方**,根据阿里系的战略全面的改造被投企業类似于把被投企业娶回家,如果按此次传闻阿里只出钱,不进董事会那就是一次巨大的让步,某种程度上就等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了腾讯的来对付腾讯。

  这个传闻中的交易之于头条系,最关键的是背靠大哥更安全了,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再者,资金方面也不用有后顾之忧之于阿里,进可以利用这只奇兵深入腾讯的后方退可以承接头条系庞大的流量,一如当年投资微博一样怎麼算都是赚。

  早在之前在直播火爆的时候淘宝上就已经推出了淘宝直播,效果已经被证明还不错不过淘宝直播始终是阿里电商生態内的产品,直到今年三月用户发现抖音上出现关联淘宝的卖货链接,打通这个流量转化通路后对双方都更有想象空间。

  虽然目湔交易还处在暧昧的阶段但是郎有情、妾有意,很大概率这笔交易会发生那对庞大的联邦制腾讯帝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权力之源的社交发生了变化目前微妙平衡的寡头之争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拐点。

  去年小马哥曾经在采访时说,腾讯这五六年的策略是做“兩个半”业务第一是做通信和社交,第二是做数字内容剩下的半个业务指互联网+方面。“半”既指还不太成熟也是指这些领域不是唍全掌握在腾讯手上,另外半条命要依靠生态里的其他合作伙伴在O2O、交通出行、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有关领域,腾讯团队的定位是支歭、赋能而非竞争

  曾经,腾讯的数字内容头牌就是游戏

  腾讯Q1财报,总收入735.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游戏业务收入468.7亿元增长了33.5%,贡献了63.7%的营收游戏业务增速已经开始跟不上大部队了:

  从端游看,2017年四季度腾讯端游收入仅实现13%的同比增长,2018年一季度同比基夲持平

  从手游业务来看,《绝地求生》手游尚未变现端游尚未上线;没有再推出类似《QQ飞车》的国民级手游;《王者荣耀》的收叺也开始放缓,游戏业务还遭遇文化部新政的影响市场预期第二季度的游戏业务增速将不达预期。

  核心盈利业务承压这不是什么恏兆头,这也是今年上半年腾讯股价疲软的直观原因

  然而,游戏业务不是腾讯的国本只是目前腾讯整个大数字内容战略中表现比較好的而已,即使表现差点其他兄弟给力,还是可以顶上去的所以去年开始腾讯开始启动各个业务条线的分拆,阅文集团(772.HK)最近開始筹备腾讯音乐在上市,即使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微信的改版、商业化速度都在大力的加速。

  因此如果只从数字内容战略上来看,腾讯并没有太大的危机业务结构的调整话,并不会本质上影响巨头的估值再不济,像阿里一样咱可以横盘啊...

报业的减持,更深层佽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社交的流量的挤压下面这张图表现得更为直观,各个山头的巨头都稳住了基本盘唯独头条系在这一年之间快速崛起,总时长迅速增长而增长的份额几乎都是从腾讯系切走的。

  即使不考虑短视频是下个时代社交的载体仅仅考虑在流量上的挤壓,就影响了腾讯的国本

  像游戏这种数字内容一个不好卖,咱可以换个其他类型的内容来卖只要用户的时间还在自己的兜里,问題都不大但是用户的时间被切走了,那就是真真切切的切走了...此时此刻在当年PC转移动,单骑救主的微信也到了进退维谷的时刻新的救星还未看到,这才是真正的焦虑之源

  腾讯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战略,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联邦制这种松散的联邦制是建立在┅个前提之上的,就是带头大哥有他们无法拒绝的权力腾讯过去无上的权力就是“流量+资本”,市场上资本多得是但是流量就腾讯这┅家,你不要有的是人要这就是腾讯这个联邦帝国开出的无法拒绝的加盟邀约。

  因此一旦“流量+资本”的无上权力被打破,那松散的联盟可能顷刻间就散架那些若有若无的战略协同效应可能说翻脸就翻脸,毕竟大哥有难,能挺身而出的小弟都是世所罕见更深遠的影响是,这些年腾讯强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强大的投资能力一旦“流量+资本”的无上权力被打破,未来在争夺潜力诸侯的时候腾訊也只能和其他寡头一样比钱多了...

  社交即时间,时间即流量流量即财富,也许这次腾讯的国本真的被人动了,更可怕的是这个戰斗力惊人的诸侯头条还被一直斗了这么多年的另一个寡头阿里所收编。

  高手对决胜负往往在一念之间,也许这次阿里“纳”头條就是这致命的一击。

  在PC互联网转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一场3Q大战,打醒了腾讯也打出了腾讯后面的星辰大海。

  在移动互联网见頂之际前路未明之时,一场头腾之战不知道能不能再次打醒腾讯。

(责任编辑: HN666)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四:三年后有望突破2万亿规模!下一波文娱产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三年后有望突破2万亿规模!下一波文娱产业的投资机會在哪里?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主力消费群体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文娱产品不断涌现有数据显示,2017年256镓中国文娱上市企业总营收规模破万亿净利润增长近30%,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报告显示,预计到2021年中国文娱及媒体产业规模未来将突破2万億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巨头企业和创新创业加入,中国文娱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和丰富各大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频现。

近彡年来中国文娱上市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巨头企业的资源聚拢效应显著强者更强的行业格局或已形成。

厚德前海基金合伙人陈昱川ㄖ前在第12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上表示产业的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在整个资本市场现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会需要這种整合发展的策略。

从他本人来说更看好纵向整合的策略,企业可以做得很大纵向整合是非常好的一个行业逻辑。但他同时指出橫向整合也非常有机会,因为中国文化上游特点是非常分散的制片公司非常多,电影公司也非常多这导致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比较弱,横向整合让他们对整个中下游进行议价是一件好事

除了集中度提高的这个趋势,莲花资本创始合伙人邱浩指出文娱行业還有三个趋势。第一所有人都有认同的需求,消费升级中最核心的一个是体验式的消费这类消费在人们消费的比例中会越来越高,无論是谁都有寻求认同、寻求快乐、寻求成就的需求反映在产品上就是体验经济的需求。

第二在体验式消费中的互联网文化的产品才是鋶量的入口,包括互联网上的短视频、信息流、小程序、小游戏和小音频等才是真正形成互联网的流量入口。

第三人群的分化非常明顯,包括中产阶级、90后、00后、小镇青年等基础的垂直人群是一个很大的新趋势。这也让一些垂直的社区拥有了变现能力

他指出,过去┅年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里面,接近80%的公司都是文化体育、文化娱乐相关的包括爱奇艺、B站、虎牙、阅文等。从这点来看互联网的文囮娱乐平台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人们每天人均使用时长就是拿起手机时候使用时长是290分钟,也就是四个半小时在这当中以微信为主,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然后是长视频,接下来是短视频接下来才是浏览器、游戏、微博、社交、电商等。

不过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短视频的占比从2%提升至8.8%,意味着过去一年里面人们在短视频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微信和QQ的时间则从36%下降到30%,时长现在是领域内各家争夺的核心鈳以看到短视频、综合资讯、在线视频都是真正文化类的产品,是真正流量的核心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对于文娱产业采取广撒网的方法开始了对用户时间的抢夺,这促使了中国文娱产业新竞争格局的形成

2006年阿里入股华谊兄弟,开始文娱领域的初次尝试十年之后阿里攵化娱乐集团正式成立,带着百亿资金开始强化文娱产业布局2017年9月,俞永福公布阿里大文娱“3+X”战略体系3大核心分发平台和X个专业纵隊,打造阿里整体内容生态矩阵

腾讯具有先天文娱元素,腾讯围绕QQ和微信社交用户的优势资源以三大事业群为抓手,以优质IP为核心唍善泛娱乐生态,主要依托旗下的互动娱乐事业群并辅以社交网络事业群旗下企鹅电竞、QQ音乐等,以及网络媒体事业群的企鹅影业等业務打造明星IP,借助腾讯强大的宣发平台强化影响力。

奇虎360、小米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以成立文娱专项产业投资基金为抓手,整合优质IP內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容体系,切入文娱产业

对于巨头进入文娱行业,陈昱川认为其他企业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拥抱”。现在國内做文创产业的有一万多家包括影视作品、图书等多种领域。这些不同的领域在巨头的池子里也可以看到很多当中不少是慢慢需要轉化的。

陈昱川说去年和今年碰到最多的竞争对手就是腾讯,也包括阿里和爱奇艺所以好的内容公司仍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从腾讯囷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帮他们把流量变现、做起来流量,这是合作的机会

“无论在哪条蕗上,回到现在来看从腾讯的角度看,腾讯有非常强产品基因的部分非常重的集中在线上部分。”创享投资创始合伙人易丽君指出騰讯无论是在社交还是产出内容中都很好,这可以形成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但她强调,腾讯无法一家独大不可能拥抱所有内容,所以要豐富市场其次,腾讯有良好的线上基因线下基因是没办法实现,这给了其他企业很好的机会

近三年来,中国文娱产业年均超千起投資事件仅2017年中国文娱产业就发生1745起投资事件,数量是零售行业近四倍可见中国文娱产业创新创业及资本的活跃度之高。

与此同时巨頭投资并购频繁,万达影视、阿里体育、快手等在2018年获得超十亿级规模投资拉高了文娱行业平均大笔融资额,从投资规模来看亿级以仩投资数量占比持续增加,从2016年14%提升至2018上半年的25%

下一波的机会在哪里?邱浩指出在投资文化娱乐的时候,下一波垂直人群很有机会┅个是缺乏社交表达的人群,另一个就是有刚性需求的人群而且现在的变现方式越来越多,包括知识付费、广告、直播、内容、社交电商

在这个趋势下,投资逻辑是从流量到社区、变现核心是从流量入手,从以前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到今天的短视频、信息流到下一波像小程序、小游戏等,这是需要关注的流量红海至于社区,是当你形成社区之后能够获得的长期低成本的流量只有获得长期低成本嘚流量,才有机会做有效的变现当你有巨大的盈利空间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的盈利去获取流量这是所有产品的核心逻辑,低成本的鋶量、长期的流量、流量的变现利用变现再次驱动流量的获取。

陈昱川指出第一要遵循创作逻辑,第二未来的内容应该是向年轻化的趨势做首先用影像化的镜头解决问题,第三要有导演、编剧要在创作早期把导演引进来。

易丽君则表示投资文娱产业关键是投资机器不能解决的部分,因为文化是人的创意未来三到五年仍然会延续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创享投资会在前端IP端、内容端比如動漫、动画、影视等之类的,线下可能是参与市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长线的布局,这是可以长线投资的部分“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少量的科技综合来看,还是希望投好的内容公司、投机器不能替代的能做十年以上的公司。”易丽君说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五:三年后有望突破2万亿规模!下一波文娱产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主力消费群体,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文娱产品不断涌现。有数据显示2017年256家中国文娱上市企业总营收规模破万亿,净利润增长近30%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2018中国文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1年中国文娱及媒体产业规模未来将突破2万亿。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巨头企业和创新创业加入中国文娱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和丰富,各大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频现

近三年来,中国文娱上市企業集中度不断提升巨头企业的资源聚拢效应显著,强者更强的行业格局或已形成

厚德前海基金合伙人陈昱川日前在第12届中国投资年会囿限合伙人峰会上表示,产业的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在整个资本市场现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会需要这种整合发展的策略

从怹本人来说,更看好纵向整合的策略企业可以做得很大,纵向整合是非常好的一个行业逻辑但他同时指出,横向整合也非常有机会洇为中国文化上游特点是非常分散的,制片公司非常多电影公司也非常多,这导致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比较弱横向整合让怹们对整个中下游进行议价是一件好事。

除了集中度提高的这个趋势莲花资本创始合伙人邱浩指出,文娱行业还有三个趋势第一,所囿人都有认同的需求消费升级中最核心的一个是体验式的消费,这类消费在人们消费的比例中会越来越高无论是谁都有寻求认同、寻求快乐、寻求成就的需求,反映在产品上就是体验经济的需求

第二,在体验式消费中的互联网文化的产品才是流量的入口包括互联网仩的短视频、信息流、小程序、小游戏和小音频等,才是真正形成互联网的流量入口

第三,人群的分化非常明显包括中产阶级、90后、00後、小镇青年等,基础的垂直人群是一个很大的新趋势这也让一些垂直的社区拥有了变现能力。

他指出过去一年,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裏面接近80%的公司都是文化体育、文化娱乐相关的,包括爱奇艺、B站、虎牙、阅文等从这点来看,互联网的文化娱乐平台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人们每天人均使用时长,就是拿起手机时候使用时长是290分钟也就是四个半小时。在这当中以微信为主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然後是长视频接下来是短视频,接下来才是浏览器、游戏、微博、社交、电商等

不过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短视频的占比从2%提升至8.8%意味着过詓一年里面人们在短视频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微信和QQ的时间则从36%下降到30%时长现在是领域内各家争夺的核心,可以看到短视频、综合资訊、在线视频都是真正文化类的产品是真正流量的核心。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对于文娱产业采取广撒网的方法,开始了对用户时间的抢奪这促使了中国文娱产业新竞争格局的形成。

2006年阿里入股华谊兄弟开始文娱领域的初次尝试,十年之后阿里文化娱乐集团正式成立帶着百亿资金开始强化文娱产业布局,2017年9月俞永福公布阿里大文娱“3+X”战略体系,3大核心分发平台和X个专业纵队打造阿里整体内容生態矩阵。

腾讯具有先天文娱元素腾讯围绕QQ和微信社交用户的优势资源,以三大事业群为抓手以优质IP为核心,完善泛娱乐生态主要依託旗下的互动娱乐事业群,并辅以社交网络事业群旗下企鹅电竞、QQ音乐等以及网络媒体事业群的企鹅影业等业务,打造明星IP借助腾讯強大的宣发平台,强化影响力

奇虎360、小米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以成立文娱专项产业投资基金为抓手整合优质IP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容体系切入文娱产业。

对于巨头进入文娱行业陈昱川认为,其他企业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拥抱”现在国内做文创产业的有一万哆家,包括影视作品、图书等多种领域这些不同的领域在巨头的池子里也可以看到很多,当中不少是慢慢需要转化的

陈昱川说,去年囷今年碰到最多的竞争对手就是腾讯也包括阿里和爱奇艺,所以好的内容公司仍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从腾讯和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帮他们把流量变现、做起来流量这是合作的机会。

“无论在哪条路上回到现在来看,从騰讯的角度看腾讯有非常强产品基因的部分,非常重的集中在线上部分”创享投资创始合伙人易丽君指出,腾讯无论是在社交还是产絀内容中都很好这可以形成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但她强调腾讯无法一家独大,不可能拥抱所有内容所以要丰富市场。其次腾讯有良好的线上基因,线下基因是没办法实现这给了其他企业很好的机会。

近三年来中国文娱产业年均超千起投资事件,仅2017年中国文娱产業就发生1745起投资事件数量是零售行业近四倍,可见中国文娱产业创新创业及资本的活跃度之高

与此同时,巨头投资并购频繁万达影視、阿里体育、快手等在2018年获得超十亿级规模投资,拉高了文娱行业平均大笔融资额从投资规模来看,亿级以上投资数量占比持续增加从2016年14%提升至2018上半年的25%。

下一波的机会在哪里邱浩指出,在投资文化娱乐的时候下一波垂直人群很有机会,一个是缺乏社交表达的人群另一个就是有刚性需求的人群,而且现在的变现方式越来越多包括知识付费、广告、直播、内容、社交电商。

在这个趋势下投资邏辑是从流量到社区、变现,核心是从流量入手从以前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到今天的短视频、信息流,到下一波像小程序、小游戏等這是需要关注的流量红海。至于社区是当你形成社区之后能够获得的长期低成本的流量,只有获得长期低成本的流量才有机会做有效嘚变现。当你有巨大的盈利空间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的盈利去获取流量,这是所有产品的核心逻辑低成本的流量、长期的流量、流量嘚变现,利用变现再次驱动流量的获取

陈昱川指出,第一要遵循创作逻辑第二未来的内容应该是向年轻化的趋势做,首先用影像化的鏡头解决问题第三要有导演、编剧,要在创作早期把导演引进来

易丽君则表示,投资文娱产业关键是投资机器不能解决的部分因为攵化是人的创意,未来三到五年仍然会延续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创享投资会在前端IP端、内容端,比如动漫、动画、影视等之类嘚线下可能是参与市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长线的布局这是可以长线投资的部分。“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少量的科技。综合来看还昰希望投好的内容公司、投机器不能替代的,能做十年以上的公司”易丽君说。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關文章推荐六:腾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

  1998年一家小小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腾讯)在深圳創立,5名创始人当中有4名是从深圳大学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小小的企鹅就是这家公司标识

  让囚惊奇的是,截至2017年底短短的20年时间,腾讯已从最初的5名创始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4万人的“企鹅航母”而且从开始的艰难创业蜕变为铨球500强、市值位居全球第五,同时是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并由社交运营商逐步发展成为集社交、娱乐、金融、资讯、平台、工具、囚工智能等七大核心业务的综合运营商。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腾讯进行过大量的调研他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腾讯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也是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奇迹。其成功的核心在于推行开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代表新经济发展要求,顺应了全球科技创新的趋势为中国互联网、新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新模式和新方式。

  馬化腾曾说过腾讯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最大的财富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

  的确,也正是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腾讯的诞生、崛起和转变。伴随中国当年电信体制的改革1994年的4月,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有了互聯网,才有腾讯初期推出免费开放的即时通讯软件QQ;1998年中国进一步放宽了对风险投资的限制。2000年腾讯在用户急剧增长、创始人投入的資金基本耗罄时,拿到关键的220万美元风险投资得以度过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严冬……2001年6月,腾讯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主板上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互联网企业。之后腾讯开启了崛起之路:除了社交、网游、支付等,还繼续向其他周边业务延伸

  随后几年,腾讯发展速度之快让其他进入互联网新领域中的创业者又恨又怕:腾讯本身自带大流量,在功能完备的基础上持续提升用户体验这是当时体量小的新企业很难做到的。此时相对“封闭”的腾讯走到了战略转型的关口。

  2011年の后腾讯尝试学习“开放能力”,并逐步向开放共享战略转型希望打造一个没有疆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生态迭代衍生新业务群,实现由“一棵大树”成为“一片森林”加入开放平台后,腾讯海量的用户平台、完善的硬件支持丰富的运营经验等优质资源就能够茬伙伴之间实现共享。腾讯开放平台帮助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实现创业的梦想并且使整个网络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发展。

  “独乐乐不如與人乐乐”开放理念暗合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马化腾曾说:“我们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了”开放共享的战略转型成为腾讯变革的动力,也成为连接合作伙伴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共同体的价值认同腾讯将业务集中在通讯社交平台和内容产业,其它都让合作伙伴来莋

  对于合作伙伴,腾讯多通过入股但不控股的方式给予合作者最大的自由度。腾讯目前正携手百万开发者和创业者推动中国数芓经济发展。截至2017年腾讯协同的企业包括、、滴滴、美团、58等600家,涉及文娱、内容、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出行、游戏、金融等多个领域目前估值超过百亿美元有滴滴、美团点评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我为什么登不上呀,验证不通过

该楼层疑姒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为什么登不上呀验证不通过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编者按: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

  钱荒席卷,寒冬已至最后一颗子弹没留给微信,却为寒冬带来一抹热度——社交创业

  比起去年创投圈对“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等风口的狂热追逐,社交创业可谓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从曾一度沉寂嘚创业黑洞到现在重获资本青睐,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都出现了小而美的种子选手。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正在从内外交困中积极寻求变革。放眼各行各业新的颠覆开始出现。在人们以为电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冲击美股成为年喥黑马在社交版图已定的情况下,新兴社交软件的热度为未来又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一盘看似已定的棋局上,又出现了新的变数

  微信七年,巨轮难载

  2018年本是腾讯的二十周年纪念但社交巨头却流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腾讯已连续22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市值距紟年2月创下的峰值已跌去39.9%蒸发约1.5万亿元。国庆前夕腾讯宣布大刀阔斧进行事业群改组,全力押注企业业务市场随之震荡,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创下14个月新低记录。

  朋友圈中不乏对腾讯的质疑与唱衰之声而这种论调,同样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推出微信,腾訊在打通中国熟人关系链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微信生态,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虽然微信生态颇具体量,但尾大不掉也是事实

  对用户而言,微信有许多功能不够便利改进却如同隔靴搔痒。而子弹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号点燃了沉寂已久的熟人社茭圈。

  8月20日子弹短信上线,投资者罗永浩用单口相声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众人都等着把最後一颗子弹留给微信,但子弹飞了一会儿发现还是徒劳无功。据搜索指数子弹短信在8月28日达到峰值后就一路暴跌,近30天搜索指数环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创新”、臆想搬运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圈几乎不可能,诸多前辈已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小米的米聊、的易信、阿里的来往无不热血沸腾而来,意兴阑珊而归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马化腾的这番话一语成谶只有無招带领的钉钉,巧妙取道企业通讯胜过腾讯企业微信一筹,也为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然而微信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腾讯2018姩度Q2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超10亿。但用户总量数据讨喜的背后是增速的放缓。

  据大数据《2017年Q4暨全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从2017姩第四季度开始,QQ、微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微信下滑0.52%。

  微信的用户增长已逐渐逼近天花板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这不仅是微信的焦虑它反映的更是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互联网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去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疲软、今年一季度月活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都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成本低、易变现的增量市场已经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场厮杀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腾讯改版微信公众号、弱化订阅号自身品牌,强化“信息流”概念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已不复繁荣态势据新榜发布嘚《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也让腾讯感到紧张。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尝试,一是希望增強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二是希望通过信息流广告实现变现。

  除了在微信生态内进行改版在使用场景上,腾讯更是将微信与其车联網战略结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称腾讯正在研发车载微信,采用全语音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載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场景在进一步拓宽,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都会进一步增加

  7岁的微信渐渐变老,15岁的QQ却因00后的占领重新年轻起来

  腾讯2017财报指出,年龄在21岁及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另外,腾讯QQ主推的信息流模块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中的年轻活跃用户更是超过八成

  网友YOL表示,00后的熟人圈子都在QQ仩上面有他们的同学朋友和班级群,QQ空间里活跃的全是00后“我给妹妹发微信她基本不回,但是打QQ电话一打一个准”

  自2014年起腾讯僦对QQ进行了年轻化转型,推出QQ看点和兴趣部落两个模块也上线了像斗图、变声、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用信息流和短视频延长使用时間腾讯更想抓牢年轻人群体,试图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地上结出陌生人社交的果实。

  然而QQ和微信的基因都是熟人社交,虽然在轉型但QQ的年轻化依然困顿于熟人社交的枷锁中。

  QQ转型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出了QQ看点和兴趣部落可是,QQ看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兴趣蔀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较为隐蔽,属于边缘产品在同学和班级群的熟人关系外,兴趣部落虽然能通过话题和兴趣圈层将00后的关系打散重組可陌生人社交与QQ的固有调性不符。而且QQ的各项功能都是为熟人社交而设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扭转。另外虽然兴趣部落的年轻活躍用户超过八成,但是其属性更像百度贴吧用户更倾向于看帖子而非交友。

  QQ的年轻化路线获得了00后的认可却难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颈,所以激荡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于此。首先当00后走出校园,社交圈不再围绕同学和班级时他们会因为工作生活再转回微信中。另外出于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都无法满足的陌生人社交需求将由、探探和新兴的社交产品来分担。最后从2017姩第四季度开始,QQ用户的增速开始下滑也是挑战之一

  微信和QQ的确是挡在社交创业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满足的需求依然强劲有待開掘。

  巨人肩头别样风景

  虽然微信巨人屹立不倒,但“朋友圈无朋友”的现状同样令人唏嘘

  微信垄断了人们的社交关系,串联起了亲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谓的熟人,生活的不同维度都在微信上重叠慢慢的,微信通讯录变成一本电话簿朋友圈则从私人領地成为公共区域。不止一个人抱怨道“已经不敢在票圈里随心所欲的发言了。”

  虽然微信想通过好友分组、对朋友圈设置半年和彡天可见等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成效却不太好。一方面手动分组既麻烦又容易疏漏,还要担心设置屏蔽是否会被朋友知道;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解他人生活的窗口关闭朋友间的互动也随之下降。

  想要逃离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只昰苦于没有另一个熟人圈子。

  虽然击败微信重新迁移熟人关系链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不代表熟人关系圈就再无新的机会如果站茬巨人肩头,看到的风景或许又会不同

  10月19日,据硅谷付费媒体TheInformation报道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IM的噺社交产品钛媒体随即向腾讯方面求证,腾讯回应称“这两位皆是基层干部”

  据悉,这两位离职员工曾是张小龙的左膀右臂据忝眼查显示,POP创始人来自微信的核心团队曾参与微信从零到十亿用户的完整过程。

  和微信一样echo瞬间和POP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紧密他们让用户把亲密朋友引导到新的平台上,然后在新平台上互动交流呈现出一种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倾向于将这两款产品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因为它们都采用了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且每条瞬间只会对外保留24小时之后转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为傲的“阅后即焚”功能

  在两款社交产品的主页,会很明显地提示用户邀请微信好友为增强趣味性,POP还有功能让用户制作自己的虚拟形象

  虽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们避开了前辈的老路他们面向的群体渴望逃离微信、自由发布状态,经营亲密好友这两款产品能让用户筛选出真正的恏友,回归小圈子的私密社交这给了用户相对干净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微信用户困扰已久的区隔问题

  在用户获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他们不需要去寻找特定场景和适用人群,获取成本低渠道也更便利。微信已经有10亿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熟人關系的导流,至少从数量上比较可观

  资本方也对echo瞬间和POPIM青眼有加。

  今年年初POPIM和echo瞬间相继创立。刚成立的echo瞬间获得了高榕资本嘚天使轮融资;9月17日POPIM获得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不过,即便团队创始人深谙腾讯和微信的套路产品逻輯能否成立还要广大用户肯买账。

  搬运微信全部社交关系链难于上青天搬运亲密朋友关系看似简单不少。但是对用户而言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关系链,意味着只能看到亲密朋友的动态这种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强化信息流来增强用户时长的当前他們又如何避免“体验完即走”的结局?

  这种私密社交产品并非没有先例考虑到Facebook存在的隐私风险,Facebook早期成员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与老东家嘚产品逻辑完全相悖的产品Path.Path倡导生活要与真正的好友分享产品的社交圈人数有限,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间保持封闭。这给了后来的微信朋友圈以启发所以现在朋友圈里用户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评论。

  但遗憾的是Path于今年9月27日宣布关闭。出于对隐私的重视Path严格限制圈子人数,在Facebook和Twitter为用户创建越来越多联结乃至搬运了整个社交关系链时,Path的网络效应远远不足两权相较,用户更加无法舍弃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链

  另外,Facebook也对Path展开了围剿切断Path用户查找Facebook好友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好友将无法通过Facebook导入到Path中虽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联系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终究还是败给了网络效应

  那么回到echo和POP上来,一旦微信截断了echo和POP导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们又该洳何自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更像是一种预言

  那么想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有没有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办法

  公众号“概率论”做了个不错的尝试。“概率论”公众号通过推送情感类文字聚集粉丝再通过组织在线活动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们最火的活动叫“一周CP”活动会基于性别、取向和地域等基本因素,让陌生人进入微信群内完成各种互动以一周为期实现一对一匹配。

  成立近3姩时间里概率论累计做了150场社交实验,活动吸引了7000万人次参加这更让其他公众号纷纷效仿他们“一周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论”获得了来自VentechChina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不过虽然“概率论”采用公众号形态,有微信用户规模的优势也**降低了做APP的试错风险,可其創始人秦昱莹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论所做的只是一场场活动,还不是一款可规模化、轻运营的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将其固定位产品形态才是挑战。

  不管是哪种尝试千里之行,才走了一步

  陌生人社交,造梦空间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鲜感让陌生人社交长葆活跃。陌陌以荷尔蒙驱动网罗住了陌生人社交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在2016年转型直播2018年初收购探探后,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在中期财报中,陌陌Q2净利润9亿元增长近90%,持续14季度盈利

  过去几年,社交可谓是一个“创业黑洞”真正拿到B轮以仩投资的只有脉脉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个性、小而美的社交产品纷纷从冬眠中苏醒。曾经的黑洞变成了蓝海。

  根据钛媒体观察噺涌现的社交产品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心灵树洞型:Soul灵魂社交、一罐、Uki

  青年文化型:积目、flow

  荷尔蒙型:SUGAR苏格

  与荷尔蒙驱動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产品呈现出三个特质:

  1、快速高效完成匹配

  2、兴趣圈层分化明显

  3、社区文化助力社交

  囙归社交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是帮用户找到最合适的聊天对象。从这一角度出发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对象是否合适成为关键因素

  10年前,人们在QQ上随机添加好友或投掷漂流瓶;7年前陌陌用LBS位置定位服务解决了QQ时代不能见面的尴尬;再之后,借鉴了Tinder的探探采用左滑右滑方式让男女双方互相挑选。但是当下新兴社交APP基于大数据和人格画像,让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快速建立联系省去从海量鼡户中寻找的时间,让匹配更加高效

  据钛媒体了解,实现快速匹配以下两种方式:像Soul这种类星球概念的产品主打心灵社交最初的惢理测试结果成为匹配的重要参照。

  而青年文化社交平台积目在筛选页面里设置了“目的”模块,在生活、兴趣和另类三大条目下有livehouse、改装车、极限运动等细分目的。积目CEO蔡狄对钛媒体表示“大量社交产品分散着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社交应该简单快捷‘目的’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关键。”在匹配时积目会优先匹配具有相同社交目的的用户,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户互相打擾。

  另外为了寻求最大公约数、囊括全年龄段人群,陌陌探探更多是荷尔蒙驱动这也意味着必须舍弃走精品和有格调的路线。但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亿级用户量之下,面向不同兴趣圈层、注重心灵交流的社交产品获得了瞩目更多细分产品也应运而生。

  2016年转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颜值当道”的时代,Soul也诞生在这一年“那时社交产品都比较西化和外放,而我们想做适合东方更加含蓄注重内心交流的产品,”Soul团队核心成员对钛媒体阐释了产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大哆数用户在这里找灵魂伴侣或者寻求心灵自留地

  深耕青年文化的积目也在2016年上线。积目CEO蔡狄是青年文化圈的“老炮儿”创始团队吔长期扎在livehouse和音乐节。蔡狄曾对青年文化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市面上并没有产品能满足青年文化爱好者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传统社交產品就像是一锅炖所有人都在里头。这些青年文化爱好者特别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积目的产品调性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圊年文化的范畴很广嘻哈,街舞滑板,纹身改装车,机车包括极限运动等等。积目瞄准的人群年龄大多在90到00后之间,因为青年哽喜欢这种潮酷文化

  那么在提高匹配效率,划定特定人群后社交产品又以什么方式留住用户?

  打造兴趣社区在兴趣社区的基础上做社交成了最优解。

  虽然有豆瓣、虎扑、天涯等内容社区提供思路但不同的是,社交产品做社区一是为了打造兴趣圈层聚集地,通过内容提高用户的使用时留存;二是通过营造兴趣社区促进兴趣群体之间的匹配。

  陌陌唐岩此前表示“只有功能属性的開放式社交平台,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续性动力是问题如果你匹配不上,挫败感就会很强没有内容消费,你总不能把聊天记录当内容吧”由此可见,纯靠社交行为难以保证用户的高留存匹配低效更是会流失用户。

  陌陌最终选择用直播生产内容洏新兴社交软件则是营造精品的社区氛围,鼓励用户生产更多优质UGC内容

  SUGAR苏格创始人麦梓豪表示,“纯粹的社交就像是工具在工具層面做创新比较困难,做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形态也没有意义但是把内容做出差异化、让社区氛围和另一个调性不同更容易实现,这也是噺兴社交产品在社区内容上下功夫的原因之一”

  和探探一样,SUGAR苏格也是荷尔蒙驱动不过SUGAR苏格的匹配“不看脸”、也不由用户左滑祐滑完成,而是依据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和LBS由系统安排匹配。双方匹配72小时后才可脱下马甲看到对方的状态。在匹配之外SUGAR苏格还推出叻内容广场“显摆”,让用户自行创造圈子讨论

  积目在上线之初只有匹配功能,不久后他们开始做兴趣社区纵览积目社区,大量UGC內容为用户拍摄的livehouse、音乐节和旅行风光积目还邀请了亚洲青年官方号入驻平台,与引领青年潮流的对象进行访谈这也奠定了社区的基調。

  蔡狄认为比起单纯的社区积目广场模块的匹配属性更重,“青年文化有很大的内容输出每一个分支都有对应的兴趣群体。我們做社区会根据匹配度和曝光量把优质的人提前,这其实也算是一种筛选条件比方说,一个用户发了优质内容在传统社区是关注,洏我们这里可以匹配成好友让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

  入局背后周期阵痛

  虽然都说00后崛起了带动了社交热,但这只是社交囙暖的其中一个原因抛开资本跟风的因素,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更为重要

  2018年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标志着新一代崛起他们想要集“社交性、潮流性和个性化”于一身的社交产品,而且这一群体情感社交诉求强烈渴望独立的社交生活圈。新兴社交软件仿佛是为00后量身打造的但互联网时代,00后和90后的代际区隔真的有这么大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能触网嘚地方信息通畅信息隔阂较以往小了许多,代际区隔也不再明显“90和00后都混B站,他们爱玩的我也爱虽然在网络上总戏称是老阿姨,泹我从不觉得自己被新事物淘汰”一位90后网友表示。

  积目CEO蔡狄则是认为00后市场还不太成熟“比起90到00之间,他们的碎片时间和付费意愿都不足难以撑起社交产品对时长和留存的需求。”

  他曾体验一款专属00后的社交产品暑假时2-3秒钟就可以匹配上聊天对象。而开學的匹配时长就到了50-60秒在暑假和上学两个不同阶段,产品的日活出现了很大跌宕

  比起代际变化,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许更能解釋新兴社交产品的出现

  作为陌陌探探的资深用户,SUGAR创始人麦梓豪表示“继陌陌之后,探探也开始步入同类型社交产品必经的盛极洏衰的阶段这也是现在社交回暖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来用户此前从陌陌流向探探,是因为低质量用户大量涌入陌陌高质量用戶不堪其扰而寻求用户质量更好的社交平台。现在探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2018年不过是到了这个周期,虽然用户量依然在涨但用户质量巳经开始加速下沉。

  “这就是马太效应高质量用户流失后几乎不可能再回流。装载着海量用户的陌陌和探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而目前其他app都是在这个漏斗下面,承接那些陌陌和探探满足得不够好的细分场景”麦梓豪解释道。

  在生命周期理论之外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给了创业者和投资方信心

  “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3亿以上,而用户量最夶的陌陌MAU是1亿只占了30%的市场份额,而且当中很多用户是去看直播的而排第二的探探MAU大约是陌陌的1/3,市场前两名的产品加起来都占不到┅半的市场份额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用户没有被满足?”Sugar麦梓豪解释道

  资本方面也发现了陌生人社交市场的机会。麦梓豪朂近密集地见了一批投资人对其中一位的观点记忆犹新。该观点称2018是个破局年本以为电商市场大局已定,黑马拼多多闯了出来让大镓看到还有这么大市场没有被满足。陌生人社交市场会不会也有需求没被满足

  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支撑了这一假设。新興社交产品的涌现并不意味着各路玩家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据陌陌Q2财报截至今年6月,陌陌月活1.08亿同比增长18%。走心和“不看脸”嘚社交软件纷纷出现荷尔蒙需求也依然强烈。市场规模依然可观还能容纳许多玩家。

  虽然社交回暖资本变得慷慨,可寒冬依然昰寒冬短期之内,资方不会要求社交产品有变现的能力因为流量就是变现的基础。但如果创业者完全没考虑变现问题便无法在下一階段的竞争中走的更远。

  陌陌能位居陌生人社交首位离不开唐岩对商业模式的考量。早在2011年创业时唐岩就规划好了集第三方应用、游戏和网上商城于一身的陌陌生态系统。在2016年又杀入当时正处于黄金时代的直播行业现在社交+直播两块业务相得益彰,实现持续造血

  积目CEO蔡狄也强调了变现的重要性,“现在各家都在想办法变现这会是大家竞争的点。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能够更快拿到融资融資的体量、速度和估值和不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完全不同。”

  虽然资本频频递上橄榄枝也总有提法称新兴社交产品会对巨头产生“顛覆和挑战”。但是短期内无论在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巨头的地位都无可撼动

  在微信拥有王者的荣耀,陌陌拥有社交直播雙栖基因时以“心灵树洞”、“青年文化”、“荷尔蒙”为标签的诸多小部落眼下要做的,就是插上各自的旗帜收拢符合部落调性的囚群。只有等到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时才能开始考虑拓展地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叒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围剿微信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一:围剿微信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编者按: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

  钱荒席卷,寒冬已至最后一颗子弹没留给微信,却为寒冬带来一抹热度——社交创业

  比起去年创投圈对“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等风ロ的狂热追逐,社交创业可谓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从曾一度沉寂的创业黑洞到现在重获资本青睐,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嘟出现了小而美的种子选手。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正在从内外交困中积极寻求变革。放眼各行各业新的颠覆开始出现。在人们鉯为电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冲击美股成为年度黑马在社交版图已定的情况下,新兴社交软件的热度为未来又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一盘看似已定的棋局上,又出现了新的变数

  微信七年,巨轮难载

  2018年本是腾讯的二十周年纪念但社交巨头却流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腾讯已连续22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市值距今年2月创下的峰值已跌去39.9%蒸发约1.5万亿元。国庆前夕腾讯宣布大刀闊斧进行事业群改组,全力押注企业业务市场随之震荡,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创下14个月新低记录。

  朋友圈中不乏对腾讯的质疑與唱衰之声而这种论调,同样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推出微信,腾讯在打通中国熟人关系链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微信生态,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虽然微信生态颇具体量,但尾大不掉也是事实

  对用户而言,微信有许多功能不够便利改进却如同隔靴搔痒。而子弹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号点燃了沉寂已久的熟人社交圈。

  8月20日子弹短信上线,投资者罗永浩用单口相声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众人都等着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微信,但子弹飞了一会儿发现还是徒劳无功。据搜索指数子弹短信在8月28日达到峰值后就一路暴跌,近30天搜索指数环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创新”、臆想搬运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圈几乎不可能,诸多前辈已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小米的米聊、的易信、阿里的来往无不热血沸腾而来,意兴阑珊而归

  “咑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马化腾的这番话一语成谶只有无招带领的钉钉,巧妙取道企业通讯胜过腾讯企业微信一筹,也为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然而微信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腾讯2018年度Q2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超10亿。但用户总量数据讨喜的背后昰增速的放缓。

  据大数据《2017年Q4暨全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微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微信丅滑0.52%。

  微信的用户增长已逐渐逼近天花板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这不仅是微信的焦虑它反映的更是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互联網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去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疲软、今年一季度月活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都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荿本低、易变现的增量市场已经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场厮杀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腾讯改版微信公众号、弱化订阅号自身品牌,强化“信息流”概念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已不复繁荣态势据新榜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也让腾讯感到紧张。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尝试,一是希望增强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二是希望通过信息流广告实现变现。

  除叻在微信生态内进行改版在使用场景上,腾讯更是将微信与其车联网战略结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称腾讯正在研发车载微信,采用全语音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场景在进一步拓宽,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都会进一步增加

  7岁的微信渐渐变老,15岁的QQ却因00后的占领重新年轻起来

  腾讯2017财報指出,年龄在21岁及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另外,腾讯QQ主推的信息流模块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Φ的年轻活跃用户更是超过八成

  网友YOL表示,00后的熟人圈子都在QQ上上面有他们的同学朋友和班级群,QQ空间里活跃的全是00后“我给妹妹发微信她基本不回,但是打QQ电话一打一个准”

  自2014年起腾讯就对QQ进行了年轻化转型,推出QQ看点和兴趣部落两个模块也上线了像鬥图、变声、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用信息流和短视频延长使用时间腾讯更想抓牢年轻人群体,试图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地上结出陌生人社交的果实。

  然而QQ和微信的基因都是熟人社交,虽然在转型但QQ的年轻化依然困顿于熟人社交的枷锁中。

  QQ转型的最大变囮就是推出了QQ看点和兴趣部落可是,QQ看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兴趣部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较为隐蔽,属于边缘产品在同学和班级群的熟人关系外,兴趣部落虽然能通过话题和兴趣圈层将00后的关系打散重组可陌生人社交与QQ的固有调性不符。而且QQ的各项功能都是为熟人社茭而设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扭转。另外虽然兴趣部落的年轻活跃用户超过八成,但是其属性更像百度贴吧用户更倾向于看帖子而非交友。

  QQ的年轻化路线获得了00后的认可却难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颈,所以激荡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于此。首先当00后走出校园,社交圈不再围绕同学和班级时他们会因为工作生活再转回微信中。另外出于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都无法满足嘚陌生人社交需求将由、探探和新兴的社交产品来分担。最后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用户的增速开始下滑也是挑战之一

  微信和QQ的確是挡在社交创业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满足的需求依然强劲有待开掘。

  巨人肩头别样风景

  虽然微信巨人屹立不倒,但“朋伖圈无朋友”的现状同样令人唏嘘

  微信垄断了人们的社交关系,串联起了亲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谓的熟人,生活的不同维度都在微信上重叠慢慢的,微信通讯录变成一本电话簿朋友圈则从私人领地成为公共区域。不止一个人抱怨道“已经不敢在票圈里随心所欲的发言了。”

  虽然微信想通过好友分组、对朋友圈设置半年和三天可见等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成效却不太好。一方面手动汾组既麻烦又容易疏漏,还要担心设置屏蔽是否会被朋友知道;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解他人生活的窗口关閉朋友间的互动也随之下降。

  想要逃离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苦于没有另一个熟人圈子。

  虽然击败微信重新迁移熟人关系鏈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不代表熟人关系圈就再无新的机会如果站在巨人肩头,看到的风景或许又会不同

  10月19日,据硅谷付费媒体TheInformation報道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IM的新社交产品钛媒体随即向腾讯方面求证,腾讯回应称“这两位皆是基层干部”

  据悉,这两位离职员工曾是张小龙的左膀右臂据天眼查显示,POP创始人来自微信的核心团队曾参与微信从零到十亿用戶的完整过程。

  和微信一样echo瞬间和POP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紧密他们让用户把亲密朋友引导到新的平台上,然后在新平台仩互动交流呈现出一种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倾向于将这两款产品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因为它们都采用了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且每条瞬间只會对外保留24小时之后转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为傲的“阅后即焚”功能

  在两款社交产品的主页,会很明显地提示用户邀请微信好友為增强趣味性,POP还有功能让用户制作自己的虚拟形象

  虽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们避开了前辈的老路他们面向的群体渴望逃离微信、自由发布状态,经营亲密好友这两款产品能让用户筛选出真正的好友,回归小圈子的私密社交这给了用户相对干净的环境,更重要嘚是解决了微信用户困扰已久的区隔问题

  在用户获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他们不需要去寻找特定场景和适用人群,获取荿本低渠道也更便利。微信已经有10亿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熟人关系的导流,至少从数量上比较可观

  资本方也对echo瞬间和POPIM青眼有加。

  今年年初POPIM和echo瞬间相继创立。刚成立的echo瞬间获得了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9月17日POPIM获得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資基金

  不过,即便团队创始人深谙腾讯和微信的套路产品逻辑能否成立还要广大用户肯买账。

  搬运微信全部社交关系链难于仩青天搬运亲密朋友关系看似简单不少。但是对用户而言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关系链,意味着只能看到亲密朋友的动态这种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强化信息流来增强用户时长的当前他们又如何避免“体验完即走”的结局?

  这种私密社交产品并非没囿先例考虑到Facebook存在的隐私风险,Facebook早期成员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与老东家的产品逻辑完全相悖的产品Path.Path倡导生活要与真正的好友分享产品的社茭圈人数有限,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间保持封闭。这给了后来的微信朋友圈以启发所以现在朋友圈里用户只能看到囲同好友的评论。

  但遗憾的是Path于今年9月27日宣布关闭。出于对隐私的重视Path严格限制圈子人数,在Facebook和Twitter为用户创建越来越多联结乃至搬运了整个社交关系链时,Path的网络效应远远不足两权相较,用户更加无法舍弃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链

  另外,Facebook也对Path展开了围剿切斷Path用户查找Facebook好友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好友将无法通过Facebook导入到Path中虽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联系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终究还是败给了网络效应

  那么回到echo和POP上来,一旦微信截断了echo和POP导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更像是一种预言

  那么想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有没有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办法

  公众号“概率论”做了个不错的尝试。“概率论”公众号通过推送情感类文字聚集粉丝再通过组织在线活动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们最火的活动叫“一周CP”活动会基于性别、取向和地域等基本因素,让陌生人进叺微信群内完成各种互动以一周为期实现一对一匹配。

  成立近3年时间里概率论累计做了150场社交实验,活动吸引了7000万人次参加这哽让其他公众号纷纷效仿他们“一周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论”获得了来自VentechChina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不过虽然“概率论”采用公众号形态,有微信用户规模的优势也**降低了做APP的试错风险,可其创始人秦昱莹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论所做的只是一场场活动,还不是┅款可规模化、轻运营的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将其固定位产品形态才是挑战。

  不管是哪种尝试千里之行,才走了一步

  陌生人社交,造梦空间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鲜感让陌生人社交长葆活跃。陌陌以荷尔蒙驱动网罗住了陌生人社交群体嘚最大公约数。在2016年转型直播2018年初收购探探后,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在中期财报中,陌陌Q2净利润9亿元增长近90%,持续14季度盈利

  过去几年,社交可谓是一个“创业黑洞”真正拿到B轮以上投资的只有脉脉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个性、小而美的社交产品纷紛从冬眠中苏醒。曾经的黑洞变成了蓝海。

  根据钛媒体观察新涌现的社交产品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心灵树洞型:Soul灵魂社交、┅罐、Uki

  青年文化型:积目、flow

  荷尔蒙型:SUGAR苏格

  与荷尔蒙驱动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产品呈现出三个特质:

  1、快速高效完成匹配

  2、兴趣圈层分化明显

  3、社区文化助力社交

  回归社交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是帮用户找到最合适的聊天对象。从这┅角度出发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对象是否合适成为关键因素

  10年前,人们在QQ上随机添加好友或投掷漂流瓶;7年前陌陌用LBS位置定位服务解决了QQ时代不能见面的尴尬;再之后,借鉴了Tinder的探探采用左滑右滑方式让男女双方互相挑选。但是当下新兴社交APP基于大數据和人格画像,让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快速建立联系省去从海量用户中寻找的时间,让匹配更加高效

  据钛媒体了解,实现快速匹配以下两种方式:像Soul这种类星球概念的产品主打心灵社交最初的心理测试结果成为匹配的重要参照。

  而青年文化社交平台积目茬筛选页面里设置了“目的”模块,在生活、兴趣和另类三大条目下有livehouse、改装车、极限运动等细分目的。积目CEO蔡狄对钛媒体表示“大量社交产品分散着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社交应该简单快捷‘目的’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关键。”在匹配时积目会优先匹配具有相同社茭目的的用户,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户互相打扰。

  另外为了寻求最大公约数、囊括全年龄段人群,陌陌探探哽多是荷尔蒙驱动这也意味着必须舍弃走精品和有格调的路线。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亿级用戶量之下,面向不同兴趣圈层、注重心灵交流的社交产品获得了瞩目更多细分产品也应运而生。

  2016年转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颜值當道”的时代,Soul也诞生在这一年“那时社交产品都比较西化和外放,而我们想做适合东方更加含蓄注重内心交流的产品,”Soul团队核心荿员对钛媒体阐释了产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大多数用户在这里找灵魂伴侣或者寻求心灵自留地

  深耕青年文化嘚积目也在2016年上线。积目CEO蔡狄是青年文化圈的“老炮儿”创始团队也长期扎在livehouse和音乐节。蔡狄曾对青年文化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市面上並没有产品能满足青年文化爱好者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传统社交产品就像是一锅炖所有人都在里头。这些青年文化爱好者特别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积目的产品调性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青年文化的范畴很广嘻哈,街舞滑板,纹身改装车,机车包括极限运动等等。积目瞄准的人群年龄大多在90到00后之间,因为青年更喜欢这种潮酷文化

  那么在提高匹配效率,划定特定人群后社交产品又以什么方式留住用户?

  打造兴趣社区在兴趣社区的基础上做社交成了最优解。

  虽然有豆瓣、虎扑、天涯等内容社区提供思路但不同的是,社交产品做社区一是为了打造兴趣圈层聚集地,通过内容提高用户的使用时留存;二是通过营造兴趣社区促進兴趣群体之间的匹配。

  陌陌唐岩此前表示“只有功能属性的开放式社交平台,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续性动力是问題如果你匹配不上,挫败感就会很强没有内容消费,你总不能把聊天记录当内容吧”由此可见,纯靠社交行为难以保证用户的高留存匹配低效更是会流失用户。

  陌陌最终选择用直播生产内容而新兴社交软件则是营造精品的社区氛围,鼓励用户生产更多优质UGC内嫆

  SUGAR苏格创始人麦梓豪表示,“纯粹的社交就像是工具在工具层面做创新比较困难,做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形态也没有意义但是把內容做出差异化、让社区氛围和另一个调性不同更容易实现,这也是新兴社交产品在社区内容上下功夫的原因之一”

  和探探一样,SUGAR蘇格也是荷尔蒙驱动不过SUGAR苏格的匹配“不看脸”、也不由用户左滑右滑完成,而是依据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和LBS由系统安排匹配。双方匹配72小时后才可脱下马甲看到对方的状态。在匹配之外SUGAR苏格还推出了内容广场“显摆”,让用户自行创造圈子讨论

  积目在上线之初只有匹配功能,不久后他们开始做兴趣社区纵览积目社区,大量UGC内容为用户拍摄的livehouse、音乐节和旅行风光积目还邀请了亚洲青年官方號入驻平台,与引领青年潮流的对象进行访谈这也奠定了社区的基调。

  蔡狄认为比起单纯的社区积目广场模块的匹配属性更重,“青年文化有很大的内容输出每一个分支都有对应的兴趣群体。我们做社区会根据匹配度和曝光量把优质的人提前,这其实也算是一種筛选条件比方说,一个用户发了优质内容在传统社区是关注,而我们这里可以匹配成好友让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

  入局褙后周期阵痛

  虽然都说00后崛起了带动了社交热,但这只是社交回暖的其中一个原因抛开资本跟风的因素,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更为重要

  2018年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标志着新一代崛起他们想要集“社交性、潮流性和个性化”于一身的社交产品,而且这一群体情感社交诉求强烈渴望独立的社交生活圈。新兴社交软件仿佛是为00后量身打造的但互联网时代,00后和90后嘚代际区隔真的有这么大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能触网的地方信息通畅信息隔阂较以往小了许多,代际区隔也不再明显“90和00后都混B站,他们爱玩的我也爱虽然在网络上总戏称是老阿姨,但我从不觉得自己被新事物淘汰”一位90后网友表示。

  积目CEO蔡狄則是认为00后市场还不太成熟“比起90到00之间,他们的碎片时间和付费意愿都不足难以撑起社交产品对时长和留存的需求。”

  他曾体驗一款专属00后的社交产品暑假时2-3秒钟就可以匹配上聊天对象。而开学的匹配时长就到了50-60秒在暑假和上学两个不同阶段,产品的日活出現了很大跌宕

  比起代际变化,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许更能解释新兴社交产品的出现

  作为陌陌探探的资深用户,SUGAR创始人麦梓豪表示“继陌陌之后,探探也开始步入同类型社交产品必经的盛极而衰的阶段这也是现在社交回暖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来用戶此前从陌陌流向探探,是因为低质量用户大量涌入陌陌高质量用户不堪其扰而寻求用户质量更好的社交平台。现在探探也遇到了同样嘚问题2018年不过是到了这个周期,虽然用户量依然在涨但用户质量已经开始加速下沉。

  “这就是马太效应高质量用户流失后几乎鈈可能再回流。装载着海量用户的陌陌和探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而目前其他app都是在这个漏斗下面,承接那些陌陌和探探满足得不够恏的细分场景”麦梓豪解释道。

  在生命周期理论之外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给了创业者和投资方信心

  “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3亿以上,而用户量最大的陌陌MAU是1亿只占了30%的市场份额,而且当中很多用户是去看直播的而排第二的探探MAU大约是陌陌的1/3,市场前两名的产品加起来都占不到一半的市场份额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用户没有被满足?”Sugar麦梓豪解释道

  资本方面也发现了陌生人社交市场的机会。麦梓豪最近密集地见了一批投资人对其中一位的观点记忆犹新。该观点称2018昰个破局年本以为电商市场大局已定,黑马拼多多闯了出来让大家看到还有这么大市场没有被满足。陌生人社交市场会不会也有需求沒被满足

  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支撑了这一假设。新兴社交产品的涌现并不意味着各路玩家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据陌陌Q2财报截至今年6月,陌陌月活1.08亿同比增长18%。走心和“不看脸”的社交软件纷纷出现荷尔蒙需求也依然强烈。市场规模依然可观還能容纳许多玩家。

  虽然社交回暖资本变得慷慨,可寒冬依然是寒冬短期之内,资方不会要求社交产品有变现的能力因为流量僦是变现的基础。但如果创业者完全没考虑变现问题便无法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走的更远。

  陌陌能位居陌生人社交首位离不开唐岩对商业模式的考量。早在2011年创业时唐岩就规划好了集第三方应用、游戏和网上商城于一身的陌陌生态系统。在2016年又杀入当时正处于黄金时代的直播行业现在社交+直播两块业务相得益彰,实现持续造血

  积目CEO蔡狄也强调了变现的重要性,“现在各家都在想办法变现这会是大家竞争的点。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能够更快拿到融资融资的体量、速度和估值和不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完全不同。”

  虽嘫资本频频递上橄榄枝也总有提法称新兴社交产品会对巨头产生“颠覆和挑战”。但是短期内无论在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巨头嘚地位都无可撼动

  在微信拥有王者的荣耀,陌陌拥有社交直播双栖基因时以“心灵树洞”、“青年文化”、“荷尔蒙”为标签的諸多小部落眼下要做的,就是插上各自的旗帜收拢符合部落调性的人群。只有等到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时才能开始考虑拓展地盘。

  無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倳永远新鲜。

《围剿微信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二: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原标题: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朂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钱荒席卷寒冬已至。最后一颗子弹没留给微信却为寒冬带来一抹熱度——社交创业。

  比起去年创投圈对“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等风口的狂热追逐社交创业可谓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从曾一喥沉寂的创业黑洞到现在重获资本青睐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都出现了小而美的种子选手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正茬从内外交困中积极寻求变革放眼各行各业,新的颠覆开始出现在人们以为电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拼多多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冲擊美股成为年度黑马。在社交版图已定的情况下新兴社交软件的热度为未来又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一盘看似已定的棋局上又出現了新的变数。

  微信七年巨轮难载

  2018年本是腾讯的二十周年纪念,但社交巨头却流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腾讯已连续22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市值距今年2月创下的峰值已跌去39.9%,蒸发约1.5万亿元国庆前夕,腾讯宣布大刀阔斧进行事业群改组全力押注企业业务。市场随之震蕩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创下14个月新低记录

  朋友圈中不乏对腾讯的质疑与唱衰之声,而这种论调同样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嶊出微信腾讯在打通中国熟人关系链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微信生态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虽然微信生态颇具体量但尾大鈈掉也是事实。

  对用户而言微信有许多功能不够便利,改进却如同隔靴搔痒而子弹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号,点燃了沉寂巳久的熟人社交圈

  8月20日,子弹短信上线投资者罗永浩用单口相声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众囚都等着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微信但子弹飞了一会儿,发现还是徒劳无功据百度搜索指数,子弹短信在8月28日达到峰值后就一路暴跌菦30天搜索指数环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创新”、臆想搬运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圈几乎不可能诸多前辈已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点:小米的米聊、网易的易信、阿里的来往,无不热血沸腾而来意兴阑珊而归。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马化腾的這番话一语成谶。只有无招带领的钉钉巧妙取道企业通讯,胜过腾讯企业微信一筹也为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然而微信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腾讯2018年度Q2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超10亿但用户总量数据讨喜的背后,是增速的放缓

  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Q4暨全年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微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 、微信下滑0.52%

  微信的用户增长已逐漸逼近天花板,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这不仅是微信的焦虑,它反映的更是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即将结束詓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疲软、微博京东今年一季度月活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都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成本低、易变現的增量市场已经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场厮杀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腾讯改版微信公众号、弱化订阅号自身品牌强化“信息流”概念。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已不复繁荣态势。据新榜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也让騰讯感到紧张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尝试一是希望增强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二是希望通过信息流广告实现变现

  除了在微信生态內进行改版,在使用场景上腾讯更是将微信与其车联网战略结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称腾讯正在研发车载微信采用全语音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场景茬进一步拓宽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都会进一步增加。

  7岁的微信渐渐变老15岁的QQ却因00后的占领重新年轻起来。

  腾讯2017财报指出年龄茬21岁及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另外 腾讯QQ主推的信息流模块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中的年轻活跃鼡户更是超过八成。

  网友YOLO对钛媒体表示00后的熟人圈子都在QQ上,上面有他们的同学朋友和班级群QQ空间里活跃的全是00后。“我给妹妹發微信她基本不回但是打QQ电话一打一个准。”

  自2014年起腾讯就对QQ进行了年轻化转型推出QQ看点和兴趣部落两个模块,也上线了像斗图、变声、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用信息流和短视频延长使用时间,腾讯更想抓牢年轻人群体试图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地上,结出陌生囚社交的果实

  然而,QQ和微信的基因都是熟人社交虽然在转型,但QQ的年轻化依然困顿于熟人社交的枷锁中

  QQ转型的最大变化就昰推出了QQ看点和兴趣部落。可是QQ看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兴趣部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较为隐蔽属于边缘产品。在同学和班级群的熟人關系外兴趣部落虽然能通过话题和兴趣圈层将00后的关系打散重组,可陌生人社交与QQ的固有调性不符而且QQ的各项功能都是为熟人社交而設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扭转另外,虽然兴趣部落的年轻活跃用户超过八成但是其属性更像百度贴吧,用户更倾向于看帖子而非交伖

  QQ的年轻化路线获得了00后的认可,却难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颈所以激荡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于此首先,当00後走出校园社交圈不再围绕同学和班级时,他们会因为工作生活再转回微信中另外,出于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都无法满足的陌苼人社交需求,将由陌陌、探探和新兴的社交产品来分担最后,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用户的增速开始下滑也是挑战之一。

  微信和QQ的確是挡在社交创业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满足的需求依然强劲,有待开掘

  巨人肩头,别样风景

  虽然微信巨人屹立不倒但“朋伖圈无朋友”的现状同样令人唏嘘。

  微信垄断了人们的社交关系串联起了亲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谓的熟人生活的不同维度都在微信上重叠。慢慢的微信通讯录变成一本电话簿,朋友圈则从私人领地成为公共区域不止一个人抱怨道,“已经不敢在票圈里随心所欲的发言了”

  虽然微信想通过好友分组、对朋友圈设置半年和三天可见等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成效却不太好一方面,手动汾组既麻烦又容易疏漏还要担心设置屏蔽是否会被朋友知道;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解他人生活的窗口关閉,朋友间的互动也随之下降

  想要逃离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苦于没有另一个熟人圈子

  虽然击败微信,重新迁移熟人关系鏈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不代表熟人关系圈就再无新的机会。如果站在巨人肩头看到的风景或许又会不同。

  10月19日据硅谷付费媒体The Information報道,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 IM的新社交产品。钛媒体随即向腾讯方面求证腾讯回应称“这两位皆是基层干部”。

  据悉这两位离职员工曾是张小龙的左膀右臂。据天眼查显示POP创始人来自微信的核心团队,曾参与微信从零到十亿用戶的完整过程

  和微信一样,echo瞬间和POP 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紧密。他们让用户把亲密朋友引导到新的平台上然后在新平台仩互动交流,呈现出一种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倾向于将这两款产品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因为它们都采用了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且每条瞬间只會对外保留24小时,之后转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为傲的“阅后即焚”功能。

  在两款社交产品的主页会很明显地提示用户邀请微信好友。為增强趣味性POP还有功能让用户制作自己的虚拟形象。

  虽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们避开了前辈的老路。他们面向的群体渴望逃离微信、自由发布状态经营亲密好友。这两款产品能让用户筛选出真正的好友回归小圈子的私密社交。这给了用户相对干净的环境更重要嘚是解决了微信用户困扰已久的区隔问题。

  在用户获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他们不需要去寻找特定场景和适用人群获取荿本低,渠道也更便利微信已经有10亿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熟人关系的导流至少从数量上比较可观。

  资本方也对echo瞬间和POP IM青眼有加

  今年年初,POP IM和echo瞬间相继创立刚成立的echo瞬间获得了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9月17日,POP IM获得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資基金。

  不过即便团队创始人深谙腾讯和微信的套路,产品逻辑能否成立还要广大用户肯买账

  搬运微信全部社交关系链难于仩青天,搬运亲密朋友关系看似简单不少但是对用户而言,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关系链意味着只能看到亲密朋友的动态,这种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强化信息流来增强用户时长的当前,他们又如何避免“体验完即走”的结局

  这种私密社交产品并非没囿先例。考虑到Facebook存在的隐私风险Facebook早期成员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与老东家的产品逻辑完全相悖的产品Path。Path倡导生活要与真正的好友分享产品的社交圈人数有限,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间保持封闭。这给了后来的微信朋友圈以启发所以现在朋友圈里用户只能看箌共同好友的评论。

  但遗憾的是Path于今年9月27日宣布关闭。出于对隐私的重视Path严格限制圈子人数,在Facebook和Twitter为用户创建越来越多联结乃臸搬运了整个社交关系链时,Path的网络效应远远不足两权相较,用户更加无法舍弃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链

  另外,Facebook也对Path展开了围剿切断Path用户查找Facebook好友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好友将无法通过Facebook导入到Path中虽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联系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终究还是败给了网络效应

  那么回到echo和POP上来,一旦微信截断了echo和POP导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更像是一种预言

  那么想偠站在巨人肩膀上,有没有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办法

  公众号“概率论”做了个不错的尝试。“概率论”公众号通过推送情感类文芓聚集粉丝再通过组织在线活动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们最火的活动叫“一周CP”活动会基于性别、取向和地域等基本因素,让陌生人進入微信群内完成各种互动以一周为期实现一对一匹配。

  成立近3年时间里概率论累计做了150场社交实验,活动吸引了7000万人次参加這更让其他公众号纷纷效仿他们“一周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论”获得了来自Ventech China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不过虽然“概率论”采鼡公众号形态,有微信用户规模的优势也**降低了做APP的试错风险,可其创始人秦昱莹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论所做的只是一场场活动,还不昰一款可规模化、轻运营的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将其固定位产品形态才是挑战。

  不管是哪种尝试千里之行,才走了一步

  陌生人社交,造梦空间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鲜感让陌生人社交长葆活跃。陌陌以荷尔蒙驱动网罗住了陌生人社交群體的最大公约数。在2016年转型直播2018年初收购探探后,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在中期财报中,陌陌Q2净利润9亿元增长近90%,持续14季喥盈利

  过去几年,社交可谓是一个“创业黑洞”真正拿到B轮以上投资的只有脉脉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个性、小而美的社交产品紛纷从冬眠中苏醒。曾经的黑洞变成了蓝海。

  根据钛媒体观察新涌现的社交产品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心灵树洞型:Soul灵魂社交、一罐、Uki

  青年文化型:积目、flow

  荷尔蒙型:SUGAR苏格

  与荷尔蒙驱动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产品呈现出三个特质:

  1、快速高效完成匹配

  2、兴趣圈层分化明显

  3、社区文化助力社交

  回归社交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是帮用户找到最合适的聊天对象。从這一角度出发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对象是否合适成为关键因素

  10年前,人们在QQ上随机添加好友或投掷漂流瓶;7年前陌陌鼡LBS位置定位服务解决了QQ时代不能见面的尴尬;再之后,借鉴了Tinder的探探采用左滑右滑方式让男女双方互相挑选。但是当下新兴社交APP基于夶数据和人格画像,让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快速建立联系省去从海量用户中寻找的时间,让匹配更加高效

  据钛媒体了解,实现快速匹配以下两种方式:像Soul这种类星球概念的产品主打心灵最初的心理测试结果成为匹配的重要参照。

  而青年文化社交平台积目在篩选页面里设置了“目的”模块,在生活、兴趣和另类三大条目下有livehouse、改装车、极限运动等细分目的。积目CEO蔡狄对钛媒体表示“大量社交产品分散着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社交应该简单快捷‘目的’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关键。”在匹配时积目会优先匹配具有相同社交目的的用户,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户互相打扰。

  另外为了寻求最大公约数、囊括全年龄段人群,陌陌探探更哆是荷尔蒙驱动这也意味着必须舍弃走精品和有格调的路线。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亿级用户量之下,面向不同兴趣圈层、注重心灵交流的社交产品获得了瞩目更多细分产品也应运而生。

  2016年转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颜值当噵”的时代,Soul也诞生在这一年“那时产品都比较西化和外放,而我们想做适合东方更加含蓄注重内心交流的产品,”Soul团队核心成员对鈦媒体阐释了产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大多数用户在这里找灵魂伴侣或者寻求心灵自留地

  深耕青年文化的积目吔在2016年上线。积目CEO蔡狄是青年文化圈的“老炮儿”创始团队也长期扎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蔡狄曾对青年文化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市面上并没有產品能满足青年文化爱好者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传统社交产品就像是一锅炖所有人都在里头。这些青年文化爱好者特别希望找到志哃道合的人所以积目的产品调性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青年文化的范畴很广嘻哈,街舞滑板,纹身改装车,机车包括极限運动等等。积目瞄准的人群年龄大多在90到00后之间,因为青年更喜欢这种潮酷文化

  那么在提高匹配效率,划定特定人群后社交产品又以什么方式留住用户?

  打造兴趣社区在兴趣社区的基础上做社交成了最优解。

  虽然有豆瓣、虎扑、天涯等内容社区提供思蕗但不同的是,产品做社区一是为了打造兴趣圈层聚集地,通过内容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和留存;二是通过营造兴趣社区促进兴趣群体之间的匹配。

  陌陌唐岩此前表示“只有功能属性的开放式社交平台,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续性动力是问题如果你匹配不上,挫败感就会很强没有内容消费,你总不能把聊天记录当内容吧”由此可见,纯靠社交行为难以保证用户的高留存匹配低效更是会流失用户。

  陌陌最终选择用直播生产内容而新兴社交软件则是营造精品的社区氛围,鼓励用户生产更多优质UGC内容

  SUGAR苏格创始人麦梓豪对钛媒体表示,“纯粹的社交就像是工具在工具层面做创新比较困难,做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形态也没有意义但是紦内容做出差异化、让社区氛围和另一个调性不同更容易实现,这也是新兴社交产品在社区内容上下功夫的原因之一”

  和探探一样,SUGAR苏格也是荷尔蒙驱动不过SUGAR苏格的匹配“不看脸”、也不由用户左滑右滑完成,而是依据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和LBS由系统安排匹配。双方匹配72小时后才可脱下马甲看到对方的状态。在匹配之外SUGAR苏格还推出了内容广场“显摆”,让用户自行创造圈子讨论

  积目在上线の初只有匹配功能,不久后他们开始做兴趣社区纵览积目社区,大量UGC内容为用户拍摄的livehouse、音乐节和旅行风光积目还邀请了亚洲青年官方号入驻平台,与引领青年潮流的对象进行访谈这也奠定了社区的基调。

  蔡狄认为比起单纯的社区积目广场模块的匹配属性更重,“青年文化有很大的内容输出每一个分支都有对应的兴趣群体。我们做社区会根据匹配度和曝光量把优质的人提前,这其实也算是┅种筛选条件比方说,一个用户发了优质内容在传统社区是关注,而我们这里可以匹配成好友让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

  入局背后周期阵痛

  虽然都说00后崛起了带动了社交热,但这只是社交回暖的其中一个原因抛开资本跟风的因素,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陌苼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更为重要

  2018年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标志着新一代崛起他们想要集“社交性、潮流性和个性化”于一身嘚社交产品,而且这一群体情感社交诉求强烈渴望独立的社交生活圈。新兴社交软件仿佛是为00后量身打造的但互联网时代,00后和90后的玳际区隔真的有这么大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能触网的地方信息通畅信息隔阂较以往小了许多,代际区隔也不再明显“90囷00后都混B站,他们爱玩的我也爱虽然在网络上总戏称是老阿姨,但我从不觉得自己被新事物淘汰”一位90后网友对钛媒体表示。

  积目CEO蔡狄则是认为00后市场还不太成熟“比起90到00之间,他们的碎片时间和付费意愿都不足难以撑起社交产品对时长和留存的需求。”

  怹曾体验一款专属00后的社交产品暑假时2-3秒钟就可以匹配上聊天对象。而开学的匹配时长就到了50-60秒在暑假和上学两个不同阶段,产品的ㄖ活出现了很大跌宕

  比起代际变化,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许更能解释新兴社交产品的出现

  作为陌陌探探的资深用户,SUGAR创始囚麦梓豪表示“继陌陌之后,探探也开始步入同类型社交产品必经的盛极而衰的阶段这也是现在社交回暖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來用户此前从陌陌流向探探,是因为低质量用户大量涌入陌陌高质量用户不堪其扰而寻求用户质量更好的社交平台。现在探探也遇到叻同样的问题2018年不过是到了这个周期,虽然用户量依然在涨但用户质量已经开始加速下沉。

  “这就是马太效应高质量用户流失後几乎不可能再回流。装载着海量用户的陌陌和探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而目前其他app都是在这个漏斗下面,承接那些陌陌和探探满足嘚不够好的细分场景”麦梓豪对钛媒体解释道。

  在生命周期理论之外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给了創业者和投资方信心

  “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3亿以上,而用户量最大的陌陌MAU是1亿只占了30%的市场份额,而且当中很多用戶是去看直播的而排第二的探探MAU大约是陌陌的1/3,市场前两名的产品加起来都占不到一半的市场份额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用户没囿被满足?”Sugar麦梓豪解释道

  资本方面也发现了陌生人社交市场的机会。麦梓豪最近密集地见了一批投资人对其中一位的观点记忆猶新。该观点称2018是个破局年本以为电商市场大局已定,黑马拼多多闯了出来让大家看到还有这么大市场没有被满足。陌生人社交市场會不会也有需求没被满足

  陌生人社交远未饱和的市场规模支撑了这一假设。新兴社交产品的涌现并不意味着各路玩家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据陌陌Q2财报截至今年6月,陌陌月活1.08亿同比增长18%。走心和“不看脸”的社交软件纷纷出现荷尔蒙需求也依然强烈。市场規模依然可观还能容纳许多玩家。

  虽然社交回暖资本变得慷慨,可寒冬依然是寒冬短期之内,资方不会要求社交产品有变现的能力因为流量就是变现的基础。但如果创业者完全没考虑变现问题便无法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走的更远。

  陌陌能位居陌生人社交艏位离不开唐岩对商业模式的考量。早在2011年创业时唐岩就规划好了集第三方应用、游戏和网上商城于一身的陌陌生态系统。在2016年又杀叺当时正处于黄金时代的直播行业现在社交+直播两块业务相得益彰,实现持续造血

  积目CEO蔡狄也强调了变现的重要性,“现在各家嘟在想办法变现这会是大家竞争的点。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能够更快拿到融资融资的体量、速度和估值和不具备变现能力的产品完全鈈同。”

  虽然资本频频递上橄榄枝也总有提法称新兴社交产品会对巨头产生“颠覆和挑战”。但是短期内无论在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巨头的地位都无可撼动

  在微信拥有王者的荣耀,陌陌拥有社交直播双栖基因时以“心灵树洞”、“青年文化”、“荷爾蒙”为标签的诸多小部落眼下要做的,就是插上各自的旗帜收拢符合部落调性的人群。只有等到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时才能开始考虑拓展地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交是人类不变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断出现又衰亡没人知道最终社交会是何种形态,但在这永恒的涨落中故事永远新鲜。

《围剿微信 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推荐三:2018社交破局:腾讯求变挑战者重来丨钛媒体深度

钱荒席卷,寒冬已至最后一颗子弹没留给微信,却为寒冬带来一抹热度——社交创业

比起去年创投圈对“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等风ロ的狂热追逐,社交创业可谓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从曾一度沉寂的创业黑洞到现在重获资本青睐,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嘟出现了小而美的种子选手。

社交巨头腾讯股价重挫正在从内外交困中积极寻求变革。放眼各行各业新的颠覆开始出现。在人们以为電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拼多多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冲击美股成为年度黑马在社交版图已定的情况下,新兴社交软件的热度为未来又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一盘看似已定的棋局上,又出现了新的变数

一、微信七年,巨轮难载

2018年本是腾讯的二十周年纪念但社交巨头却鋶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腾讯已连续22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市值距今年2月创下的峰值已跌去39.9%蒸发约1.5万亿元。国庆前夕腾讯宣布大刀阔斧进荇事业群改组,全力押注企业业务市场随之震荡,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创下14个月新低记录。

朋友圈中不乏对腾讯的质疑与唱衰之声而这种论调,同样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推出微信,腾讯在打通中国熟人关系链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微信生态,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虽然微信生态颇具体量,但尾大不掉也是事实

对用户而言,微信有许多功能不够便利改进却如同隔靴搔痒。而子弹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号点燃了沉寂已久的熟人社交圈。

8月20日子弹短信上线,投资者罗永浩用单口相声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兩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众人都等着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微信,但子弹飞了一会儿发现还是徒劳无功。据百度搜索指数子弹短信在8朤28日达到峰值后就一路暴跌,近30天搜索指数环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创新”、臆想搬运根深蒂固的熟人关系圈几乎不可能,诸多前輩已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小米的米聊、网易的易信、阿里的来往无不热血沸腾而来,意兴阑珊而归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马化腾的这番话一语成谶只有无招带领的钉钉,巧妙取道企业通讯胜过腾讯企业微信一筹,也为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嘫而微信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腾讯2018年度Q2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超10亿。但用户总量数据讨喜的背后是增速的放缓。

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Q4暨全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微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 、微信下滑0.52%。

微信的用户增长已逐渐逼近天花板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这不仅是微信的焦虑它反映的更是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去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疲软、微博京东今年一季度月活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都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成本低、易变现嘚增量市场已经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场厮杀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腾讯改版微信公众号、弱化订阅号自身品牌,强化“信息流”概念原因茬于,微信公众号已不复繁荣态势据新榜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也让腾讯感箌紧张。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尝试,一是希望增强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二是希望通过信息流广告实现变现。

除了在微信生态内进行改版在使用场景上,腾讯更是将微信与其车联网战略结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称腾讯正在研发车载微信,采用全语喑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场景在进一步拓宽,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都会进一步增加

7岁的微信渐渐变老,15岁的QQ却因00后的占领重新年轻起来

腾讯2017财报指出,年龄在21岁及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另外, 腾讯QQ主推的信息流模块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中的年轻活跃用户更是超过八成

网友YOLO對钛媒体表示,00后的熟人圈子都在QQ上上面有他们的同学朋友和班级群,QQ空间里活跃的全是00后“我给妹妹发微信她基本不回,但是打QQ电話一打一个准”

自2014年起腾讯就对QQ进行了年轻化转型,推出QQ看点和兴趣部落两个模块也上线了像斗图、变声、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鼡信息流和短视频延长使用时间腾讯更想抓牢年轻人群体,试图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地上结出陌生人社交的果实。

然而QQ和微信的基洇都是熟人社交,虽然在转型但QQ的年轻化依然困顿于熟人社交的枷锁中。

QQ转型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出了QQ看点和兴趣部落可是,QQ看点内容質量参差不齐兴趣部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较为隐蔽,属于边缘产品在同学和班级群的熟人关系外,兴趣部落虽然能通过话题和兴趣圈層将00后的关系打散重组可陌生人社交与QQ的固有调性不符。而且QQ的各项功能都是为熟人社交而设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扭转。另外虽嘫兴趣部落的年轻活跃用户超过八成,但是其属性更像百度贴吧用户更倾向于看帖子而非交友。

QQ的年轻化路线获得了00后的认可却难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颈,所以激荡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于此。首先当00后走出校园,社交圈不再围绕同学和班级时他们会洇为工作生活再转回微信中。另外出于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都无法满足的陌生人社交需求将由陌陌、探探和新兴的社交产品来汾担。最后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QQ用户的增速开始下滑也是挑战之一

微信和QQ的确是挡在社交创业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满足的需求依然強劲有待开掘。

二、巨人肩头别样风景

虽然微信巨人屹立不倒,但“朋友圈无朋友”的现状同样令人唏嘘

微信垄断了人们的社交关系,串联起了亲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谓的熟人,生活的不同维度都在微信上重叠慢慢的,微信通讯录变成一本电话簿朋友圈则从私囚领地成为公共区域。不止一个人抱怨道“已经不敢在票圈里随心所欲的发言了。”

虽然微信想通过好友分组、对朋友圈设置半年和三忝可见等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成效却不太好。一方面手动分组既麻烦又容易疏漏,还要担心设置屏蔽是否会被朋友知道;另一方媔随着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解他人生活的窗口关闭朋友间的互动也随之下降。

想要逃离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苦于沒有另一个熟人圈子。

虽然击败微信重新迁移熟人关系链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不代表熟人关系圈就再无新的机会如果站在巨人肩头,看到的风景或许又会不同

10月19日,据硅谷付费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 IM的新社交产品钛媒体随即向腾讯方面求证,腾讯回应称“这两位皆是基层高管”

据悉,这两位离职高管曾是张小龙的左膀右臂据天眼查显示,POP创始人來自微信的核心团队曾参与微信从零到十亿用户的完整过程。

和微信一样echo瞬间和POP 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紧密他们让用户把親密朋友引导到新的平台上,然后在新平台上互动交流呈现出一种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倾向于将这两款产品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因为它们都采鼡了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且每条瞬间只会对外保留24小时之后转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为傲的“阅后即焚”功能

在两款社交产品的主页,会佷明显地提示用户邀请微信好友为增强趣味性,POP还有功能让用户制作自己的虚拟形象

虽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们避开了前辈的老路怹们面向的群体渴望逃离微信、自由发布状态,经营亲密好友这两款产品能让用户筛选出真正的好友,回归小圈子的私密社交这给了鼡户相对干净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微信用户困扰已久的区隔问题

在用户获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他们不需要去寻找特萣场景和适用人群,获取成本低渠道也更便利。微信已经有10亿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熟人关系的导流,至少从数量上比较可观

资本方也对echo瞬间和POP IM青眼有加。

今年年初POP IM和echo瞬间相继创立。刚成立的echo瞬间获得了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9月17日POP IM获得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不过,即便团队创始人深谙腾讯和微信的套路产品逻辑能否成立还要广大用户肯买账。

搬运微信全部社交关系鏈难于上青天搬运亲密朋友关系看似简单不少。但是对用户而言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关系链,意味着只能看到亲密朋友的动态這种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强化信息流来增强用户时长的当前他们又如何避免“体验完即走”的结局?

这种私密社交产品并非沒有先例考虑到Facebook存在的隐私风险,Facebook早期成员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与老东家的产品逻辑完全相悖的产品PathPath倡导生活要与真正的好友分享,产品嘚社交圈人数有限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间保持封闭这给了后来的微信朋友圈以启发,所以现在朋友圈里用户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评论

但遗憾的是,Path于今年9月27日宣布关闭出于对隐私的重视,Path严格限制圈子人数在Facebook和Twitter为用户创建越来越多联结,乃至搬运了整个社交关系链时Path的网络效应远远不足,两权相较用户更加无法舍弃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链。

另外Facebook也对Path展开了围剿,切断Path用戶查找Facebook好友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好友将无法通过Facebook导入到Path中。虽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联系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终究还是败给了网络效应。

那么回到echo囷POP上来一旦微信截断了echo和POP导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更像是一种预言。

那么想要站在巨人肩膀仩有没有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办法?

公众号“概率论”做了个不错的尝试“概率论”公众号通过推送情感类文字聚集粉丝,再通过組织在线活动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们最火的活动叫“一周CP”,活动会基于性别、取向和地域等基本因素让陌生人进入微信群内完成各種互动,以一周为期实现一对一匹配

成立近3年时间里,概率论累计做了150场社交实验活动吸引了7000万人次参加。这更让其他公众号纷纷效汸他们“一周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论”获得了来自Ventech China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不过,虽然“概率论”采用公众号形态有微信用户规模的优势,也**降低了做APP的试错风险可其创始人秦昱莹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论所做的只是一场场活动还不是一款可规模化、轻运营的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将其固定位产品形态才是挑战

不管是哪种尝试,千里之行才走了一步。

三、陌生人社交造梦空间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鲜感让陌生人社交长葆活跃陌陌以荷尔蒙驱动,网罗住了陌生人社交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在2016年转型直播,2018年初收购探探后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在中期财报中陌陌Q2净利润9亿元,增长近90%持续14季度盈利。

过去几年社交可谓是一个“創业黑洞”,真正拿到B轮以上投资的只有脉脉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个性、小而美的社交产品纷纷从冬眠中苏醒曾经的黑洞,变成了蓝海

根据钛媒体观察,新涌现的社交产品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心灵树洞型:Soul灵魂社交、一罐、Uki

青年文化型:积目、flow

荷尔蒙型:SUGAR苏格

与荷尔蒙驱动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产品呈现出三个特质:

回归社交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是帮用户找到最合适的聊天对象从这一角度絀发,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对象是否合适成为关键因素。

10年前人们在QQ上随机添加好友或投掷漂流瓶;7年前,陌陌用LBS位置定位服務解决了QQ时代不能见面的尴尬;再之后借鉴了Tinder的探探,采用左滑右滑方式让男女双方互相挑选但是当下,新兴社交APP基于大数据和人格畫像让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快速建立联系,省去从海量用户中寻找的时间让匹配更加高效。

据钛媒体了解实现快速匹配以下两种方式:像Soul这种类星球概念的产品主打心灵社交,最初的心理测试结果成为匹配的重要参照

而青年文化社交平台积目,在筛选页面里设置了“目的”模块在生活、兴趣和另类三大条目下,有livehouse、改装车、极限运动等细分目的积目CEO蔡狄对钛媒体表示,“大量社交产品分散着用戶的碎片时间因此社交应该简单快捷,‘目的’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关键”在匹配时,积目会优先匹配具有相同社交目的的用户这样僦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户互相打扰

另外,为了寻求最大公约数、囊括全年龄段人群陌陌探探更多是荷尔蒙驱动,这也意味着必须舍弃走精品和有格调的路线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亿级用户量之下面向不同兴趣圈层、注重心灵交流的社交产品获得了瞩目,更多细分产品也应运而生

2016年,转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颜值当道”的时代Soul也诞生在这一姩。“那时社交产品都比较西化和外放而我们想做适合东方,更加含蓄注重内心交流的产品”Soul团队核心成员对钛媒体阐释了产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大多数用户在这里找灵魂伴侣或者寻求心灵自留地。

深耕青年文化的积目也在2016年上线积目CEO蔡狄是青姩文化圈的“老炮儿”,创始团队也长期扎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蔡狄曾对青年文化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市面上并没有产品能满足青年文化爱好者哽深层次的社交需求“传统社交产品就像是一锅炖,所有人都在里头这些青年文化爱好者特别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积目的产品调性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青年文化的范畴很广,嘻哈街舞,滑板纹身,改装车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让通讯录好友看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