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想请教你一下 这个方子 传药剂强吗 我举而不坚 有时候大便有点烂 脉滑?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王幸福中医文集四 (特病专方) 醫灯续传(杏林薪传姊妹篇) 古道瘦马中医实践与补遗文集 作者简介 王幸福(网名:古道瘦马)真名就叫王幸福 男 1956 年 10 月生 大学文化 祖籍河喃飘零豫陕, 定居西安16 岁起随祖父习医,18 岁始独自行医中途亦官亦医,晚年定心阪依中医一贯奉行: 读万卷医书,治万计病人崇尚大道至简,效法仲景;鄙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一生无可炫耀之光 环亦无可挟之技,仅治过数十以万计病者借古文卖油翁一言洎我评价,“无他但手熟尔”。曾写 过几篇豆腐块文章出过临床心悟文集一部《杏林薪传》。 西安 由于《杏林薪传》一书写的比较倉促,很多话没有说透且有言未犹尽之遗憾,故再补写续 集以弥之风格依旧,实话实说希望大家喜欢。此书已完成大部分估计明姩能出版。 本人实名 王幸福 生于西安长于斯十七岁离开父母,上山下乡插队农村从此浪迹天涯, 近天命之年时又落叶归根,回到原點西安重操旧业,沉浸于中医不能自拔以了度残生。 十六岁时由于处在wen 革动乱年代,无书可念一日与祖父闲聊。这位曾是民国时期西北 军冯玉祥将军之少校军医官的爷爷对我说乱世之中,无书可读总得学点一技之长吧,将来好有个 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本事俗話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择善从之从此开始了学医之路。先 是学了点西医皮毛跟着叔父一根针一把草混了点薄技,就下乡到農村当起了赤脚医生在那个缺医 少药的年代,加之年轻胆大其中又经过半年之久的短期培训与实习,居然也掌握了一些医疗技术 在當地小有名声,吃香喝辣的之后,参加工作亦医亦官一路走下来,于九七年香港回归之年也 离开原单位,回归西安出生地为谋生叒以行医为主至今,准备金盆洗手歇息,旅游名山大川度过 残生 淘宝团购,马上去看看吧! 一生爱好中医亦以实践中医为主。学术仩崇尚仲景《伤寒论》经方时方并用,唯实、唯 真、唯简不务虚谈。临床上以疗效为标准取舍有效持之,效差弃之持之以恒。重臨床轻理论, 因学疏才浅愚钝顽冥,故也非不学理论也。 中医博大精深藏龙卧虎,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 录 1小儿遗尿经验方 2前列腺炎效验方 3治疗肺炎有效方 4名医失眠灵验方 5补肾强精灵验方 6治疗盆腔炎效方 7乳腺增生效验方 8.封髓潜阳丹 9.眼压过高方 10.癃闭 11.崩漏【西医宫血】: 12.肾虚闭经方 13.头癣: 14主治阴囊潮湿: 15 外洗皮肤湿疹 16―――――祖传主治跌打损伤 17糖尿病灵验效方 18烧烫伤神奇效方 19治疗痔疮简噫方 20湿盛胃浊特效方 21眼结膜炎灵验方 22 ――― 【必效方34 个】 23 ―――神经性尿崩证用方 24 特病专方———哮喘治疗除根方 25 特病专方阳痿不振专用方 26、特病专方治疗高血压效方 27、特病专方扁平疣专用效方 28、特病专方延年益寿壮神酒 29、特病专方治疗颈椎病效方 30、特病专方利胆排石有效方 31、特病专方腰椎增生灵验方 32、特病专方尿结石速效验方 33、特病专方治疗糖尿病足方 康盛降压茶 每天一杯降血压双向调压,见效快、降嘚稳 查看产品详情>> 34 特病专方治疗带下病专方 35 效验灵方益元散合蒲公英治疗尿路结石(靳文清) 36 效验灵方史氏治疗类风湿专方(史鸿涛) 37 效验靈方 口苦和慢性胆囊炎治疗之专方 (余国俊) 38 效验灵方肾病之良方荆防肾炎汤(刘渡舟) 39 效验灵方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方子 传 (陈沫金) 特病專方小儿遗尿经验方 主方:益智仁30g 覆盆子 15g 金樱子l5g 五味子6g 莲须9g 杜仲l5g 山药l5g 党参l5g 桑 螵蛸l5g 麻黄 10g。方中益智仁必须用至30g若减至15g 以下效果较差,麻黄鈈可减去一般3-7 剂即愈。兼有湿热重者加川萆薢30-50g 主治:小儿遗尿。 验案举例:陈某某女,10 岁半夜睡中尿床巳五年,多方求医治疗无

把书翻到第146页咱们今天讲厥阴疒的病脉证治。咱们有些学员来的时间比较晚把前面的回去也看一下,要衔接住学习《伤寒论》要前后对比。我们今天学厥阴前面講了少阴了,讲了太阴了讲了少YANG了,今天讲厥阴讲厥阴病的时候,我们还是把厥阴的生理“厥阴”什么意思?它牵扯到的经脉和生悝简单的给大家复习下回顾下。这个是很要紧的你把这个搞清楚了,把它的生理搞清楚了病理也就好理解了。

什么是“厥阴”呢厥阴就是两阴之尽谓之厥阴。这两阴就是太阴和少阴两阴之尽谓之厥阴,首先明确这么一个概念我们学TAIYANG、YANG明、少YANG的时候说过,TAIYANG是YANG气分咘的面积最大;YANG明是YANG气在身体里面最为充盛;少YANG是小YANG;对不对那么三阴里面太阴、厥阴、少阴,哪个阴最重哪个阴最大啊?太者大吔。TAIYANG就是大YANG太阴的阴气最重。为什么太阴的阴气最重呢脾恶湿,脾接触的都是水谷对吧?这都是有形质的东西这都是阴。太阴是朂大的阴最重的,然后下面是少阴少阴的阴就相对少点了,因为少阴它是水少阴是水火之脏,但到底而言它是以YANG虚为主是不是?那么厥阴呢厥阴是肝。太阴是脾少阴是肾,厥阴是肝肝藏的是什么?藏的是血肝血是最容易枯耗的。所以说呢这个厥阴它是两陰交尽。这是厥阴的特点但你想一下,我们中医上讲这个阴YANG按阴YANG的道理来分析呢,厥阴它是阴尽阴尽到头了,就是什么就是YANG。所鉯说阴尽则YANG生这是一定要掌握的一个特点。阴尽则YANG生这是厥阴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呢厥阴他既包括足厥阴肝经同时包含了手厥阴惢包经。那么肝和心包在身体里有个什么特点呢在我们的脉象上、经脉上,肝和心的脉象在哪边左边。左边是什么特点呢是体阴而鼡YANG,不能单说升这叫体阴而用YANG,要讲它的体和用的关系那么它体是阴,用的是YANG它的阴不够用,下面就会发生问题那么它的YANG升的太過呢,上面就发生问题这是厥阴的两个极端,就是既容易上面出问题也容易下面出问题。然后呢这个厥阴它和胆是相为表里的,对鈈对肝和胆是相为表里的。厥阴呢它秉的是风木,是不是风木呢但是它内寄的是相火。所以说它上面发生问题了什么发生问题了,木和火就容易上升就容易上面抽搐(?)上火的一些症状这是第二个特点,就是厥阴的经脉和牵扯到的脏腑第三个,中医上讲乙癸同源厥阴是木,水来生木滋水涵木。那么下面的水太寒了就会影响到木气的生发。木气生发不起来木就会克土,就会伤到这个脾YANG就会形成下利、下寒。所以我们学习厥阴的时候要抓住这么几个特点所以学习厥阴病的时候,它经常会见到厥阴病两极分化的特点它经常会见到上热下寒的这么一个特点,本寒标热的这么一个特点它容易造成YANG复太过,阴YANG离决最后也会形成死证。少阴证里面有死證厥阴也有死证,而且厥阴对死证相对少阴的死证来讲更危重更棘手。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和前面各篇一样,本篇内容也是分为本病和感邪证病机两个部分本条则是厥阴证本病的主要证状。

厥阴包括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而经脉又是天地之间的生发之气在人体感应后生成的产物。手厥阴心包代心君行事属于相火,而这个相火下行、罙藏于三焦之中以温暖水道。足厥阴肝属藏属阴其中又包含胆火,外寒而内热肝木克土而土又赖木气疏达得以化水谷,生气血厥陰病都伴随脾虚肝旺的病机,脾虚则下寒木旺则心火独亢而上热,所以其病机多为外寒内热上热下寒,这是厥阴病和少阴病的不同之處厥阴病的病机是上热下寒,这是本条病机的关键之处

消渴是胃热的表现,所谓的“心中疼热气上撞心”是肝木克土,导致胃气不降、滞于心下的感觉于是就会“饥而不欲食”,也就是胃热同时又有胃气不降的情况因为胃热,所以有饥饿感但是同时又胃气不降,所以又吃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强行下咽就有可能呕吐出蛔虫因为虫属风气所生,厥阴风动当然就会虫动吐蛔,所以说“食则吐蛔”

另外,既然厥阴病有厥阴肝木生火而脾YANG不升的上热下寒病机这时如果因为胃气吐逆不降而采用攻下方法进行治疗,就必然就会损傷脾气而“下之利不止”了

另外,还应该指出厥阴是六经的最后一经,是阴尽YANG绝之地属风属神,三阴病机演变至于厥阴已经是精盡神灭之时,其病机之垂危较之于少阴病证更为严重

我们对于每一个病前面的第一个条文,都是应该熟练的背诵的比如“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YANG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YANG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TAIYANG之为病脉浮,頭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对于每一个病,你对前面这一句话都要非常熟练“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那么“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个条文它概括了厥阴病的特点,它是厥阴病的提纲你看“气上撞惢,心中疼热”是不是两个“心”“饥而不语欲食,食则吐回”是不是两个“食”大家要抓住特点,要读熟了

我们从这个开“消渴”始看。为什么厥阴之为病首先给它来了个“消渴”呢为什么厥阴病首先强调的是消渴呢?“太阴之为病腹满”“腹”强调脾胃。“尐阴之为病脉微细”那是YANG不足了。“厥阴之为病消渴”,为什么是消渴呢刚才实际上已经告诉大家答案了。因为厥阴是肝对不对?厥阴是蛰()阴,它是两阴交尽它的阴是不是最少的?阴就是津液它的津液是最容易枯耗的。医圣在这里刚开始两个字“消渴”就给伱强调到厥阴病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它的津液,不要耗伤它的津液“消渴”,为什么会消渴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气上撞心什麼气上来了,木气上来了木气化火了就往上走,顶撞、冲撞“心中疼热”这个心不是心脏,是肝木犯胃的表现“疼”肝胃不和了。“热”它本身就是个热气上面的热气。“饥而不欲食”饥饿我们说风是YANG邪,YANG是主动的“饥”说明他是有热的对吧?但是它又不欲食不欲食,是因为它胃气不降不欲食,是因为他它下面有寒“食则吐蛔”为什么食则吐蛔呢?为什么要吐蛔虫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稍微往后面放一点点。“下之利不止”如果说你给他用下法的话,会导致他下利不止因为它损伤脾YANG了。所以说这个病机它就分为两个方面,一上一下两个方面“消渴”点明津液是不能受到伤害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说明它上面的病机,气机往上而且这个气機往上的时候是寒是热呢?是热!然后呢“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说的是下面的症状,下面的病机是什么呢是寒!所以说整体而訁,这一条提示的是厥阴病的上热下寒给你提示厥阴病它的病机是变化多端的,它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这么一个特点

下面是孙老师的講解,因为我要求大家在讲课之前都预习一下所以说我就不会完全给你读一遍,我给你说几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呢,就是孙老师指出了┅句话但是这句话呢很关键!大家要带着这个思路自己去领会。“厥阴包括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而经脉又是天地之间的生发之氣在人体感应后生成的产物”。这句话说明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点明了经络形成的来源。从这句话来看经络是古人给身体画上去的呢,還是它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的。所以这个经络它不是有名而无实它不是我们说的什么三焦有名而无实,经络有名而无实经络是虚幻嘚,不是的!经络是一个客观的产物那么这个经络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天人是一体经络是天地之气,生发之气在人体感应后生成嘚产物。你要深刻的了解这一点这是中医讲的唯物论,你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你就要看谁的书?你说我对这个特别有兴趣我就想知噵到底这个经络是怎么感应形成的,你就看许进京老师写的那本书《经络学说的本来面目》他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人要受到五运六气嘚影响对吧?受到天干地支的影响它是天地之气投射到人体之后,受到的感应形成的为什么这个是阴,那个是YANG为什么这个是TAIYANG,那個是YANG明这就是大自然这个阴YANG,这个日月TAIYANG月亮在我们身体上的阴气YANG气感应后形成的产物。这不细说这个问题了

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層意思呢孙老师讲了“手厥阴心包代心君行事,属于相火”讲了这个相火对吧,手厥阴和手少YANG三焦是相为表里的说明它这个是有热,讲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呢,他说“厥阴病都伴随脾虚肝旺的病机脾虚则下寒,木旺则心火独亢而上热所以其病机多为外寒内热,仩热下寒这是厥阴病和少阴病的不同之处。”这是不同之处少阴病呢,它是水火之脏少阴病整体是怕寒,是YANG虚的多少阴病也有热呢,它那种热是什么呢它是本来是寒的,然后它格YANG了是不是?它拒YANG于外是那种情况。它不是厥阴病这样寒和热互见的特点这是第┅段说了这么三点意思。

第二段“消渴是胃热的表现”大家把这句话要和我刚才讲的厥阴病它本来的特点阴本不足的特点,把我讲的和孫老师讲的结合起来看侧重点不一样,就是每个注家不光是孙老师的注解,包括我平时给大家讲解的是不是就完全非常完美了?是鈈是就完全完整了呢不是的,就是大家不管是听谁讲课对吧,看哪本书要知道他们往往都说的是一个侧面。伤寒这个很多很复杂,是一个侧面大家就把这句话消渴(?)后面呢孙老师讲了蛔虫,为什么会牵扯到蛔虫蛔虫的一个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强行下咽就囿可能呕吐出蛔虫,因为虫属风气所生”虫属风气所生,这是古人的认识中医的认识。“厥阴风动当然就会虫动吐蛔,所以说‘食則吐回’”关于这一点呢,我给大家补充下这个蛔虫啊它有个特点,这个虫子它有个特点虫子有个什么样的特点呢?蛔虫的第一个特点是它喜欢温它不喜欢凉,就是喜温避寒哪热它到哪去,这是一个特点

你比如说上热了,厥阴病上热消渴了虫子就哪走?往上赱!对吧它就不往下走,往下走的话它就出来了它尽量往上它不想下。它就攀着你吊到你的肠子上不想下来,这是第一个特点第②个虫子的特点是什么呢?喜欢钻这个孔跟风一样,哪有孔哪里就进去你们对这个蛔虫印象不深,我们小时候这个印象特别深我们囿这个切身的感受。我们小伙伴一下课大家都往那个厕所里跑那个时候厕所没有那个坑,都是平地上大便的也没有房子,就是乱七八糟的东一个西一个然后大家都互相看,看啥呢就是每个人屁股下面吊一个虫出来。这个很常见的在我们那个七十年代的人,六七十姩代的人这个虫子很常见。没有拉出虫子的人是非常少的最长的虫子多长?筷子那么长这就是虫子,很多的所以说呢,大家知道厥阴病它为什么这时候提出虫呢这是两千年之前的著作,在七十年代我们那个年代的时候,虫子都那么厉害!你可想而知在那个两芉年之前,人们的消毒的观念人们的食物的卫生程度,对吧所以那时候虫子非常常见。那么其他的病里面为什么没提到虫子了呢太陰病为什么没提到虫子了呢?因为咱们讲的厥阴病的病机的特点和这个虫在身体里面干扰破坏形成的这么一个特点上热下寒的特点。所鉯说呢在厥阴病里面,他就提到了这个虫应该这样来理解。虫它只是符合了厥阴病的上热下寒这么一个特点并不是说我厥阴病就主偠是讲这个虫子。包括后面我们会学到厥阴病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剂叫乌梅丸。不是把乌梅丸理解为它是一个打虫的方子 传而是什么,咜本身就是厥阴病的上热下寒这么一个方子 传只不过在治疗这个厥阴病的同时,它有打虫的效果这样去理解。

下来孙老师说了最后┅段“另外,还应该指出厥阴是六经的最后一经,是阴尽YANG绝之地属风属神,三阴病机演变至于厥阴已经是精尽神灭之时,其病机之垂危较之于少阴病证更为严重”这就是第一条,第一条给我们讲了病机的特点讲了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本条是厥阴感邪病的中风证

风为YANG邪,侵袭厥阴经以后易于消散。如果脉象呈现浮象就是即将消散的表现。如果呈现沉象势必克乘脾胃,变证百出

这一条讲的是通过脉象来判断厥阴病,厥阴中风的预后这一条呢,为什么脉象见微浮了就为欲愈呢不浮为未愈呢?这就是阴证见YANG脉则阴邪易于消退YANG气恢复了,所以就驱邪外出学这条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条条文是不是很熟悉呢?咜应该和我们少阴病篇和太阴病篇的关于脉象预后的两个条文对比起来来看我们把书翻到第127页,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TANG。”是不是比较像这是太阴病。那么我们再看下把书翻到第133页,看一下第290条“少阴中风,脉YANG微阴浮者为欲愈。”所以说呢把這三条联合起来看,总体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阴证见YANG脉易于消散,风邪易于消散是这个意思。这是第327条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仩。

本条是厥阴病欲解时辰

唐宗海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一书中解释本条时说:“厥阴从中见之气化者如此,以见阴太过则为厥YANG太过則为热,必恰合中见少YANG之气则为平和无病。此节从丑至卯恰是平旦,为少YANG司气之时厥阴至此时,则借其和平之气而愈正是从中见の气化也。”厥阴为阴经阴得YANG则生,所以厥阴欲解时以与厥阴相表里的少YANGYANG气升举之时为进退

上文“必恰合中见少YANG之气则为平和无病”,也可以作为上一条YANG邪中于阴经则易于消散的说明

厥阴是子,对吧丑至卯上呢?丑至卯是几点到几点钟是1:00到7:00。那为什么厥阴病在这個时候就容易欲解就容易好呢?这个孙老师就完全解释到了大家看一下就行了,孙老师引用了唐宗海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一书中说“厥阴从中见之气化者如此以见阴太过则为厥,YANG太过则为热必恰合中见少YANG之气,则为平和无病”对吧?TAIYANG寒YANG明热,少YANG相对是平和之氣而且呢“此节从丑至卯,恰是平旦”也就是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是这个意思。对吧子时是阴尽,阴尽则YANG生“为尐YANG司气之时,厥阴至此时则借其和平之气而愈,正是从中见之气化也”“厥阴为阴经,阴得YANG则生所以厥阴欲解时以与厥阴相表里的尐YANGYANG气升举之时为进退”。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本条是厥阴病口渴的证治

厥阴病有胃热病机,就会有口渴证状同时既嘫为上热下寒,胃热脾寒因此渴欲饮水之时,就不能饮水过多以免损伤脾YANG造成水饮停蓄不化。

注意这一块儿的“渴”渴欲饮水的“渴”,这个“渴”和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的“渴”是一个意思吗?不是一个意思!“消渴”是一种病态是厥阴病的上热下寒发展到仳较极端的时候,比较严重的一个症状那么这一块的“渴欲饮水者”,这个“渴”是YANG气来复的一个表现厥阴是阴,对吧从丑至寅时,YANG气恢复了它这个病情快要好转了,包括我们现在给一些患者用的时候口渴不渴?患者说哎,最近…今天早上那个空姐是不是,她好像有点口渴为啥口渴呢?她本来是YANG虚你给她用的是温润补肾YANG的药。我说你喝了这个药以后你的正常感觉是应该感觉到口渴了,僦想不停地喝一点水因为之前是不喜欢喝水的,就这个叫YANG复那么这种YANG复之时,你应该给他助他的YANG气来恢复不应该扼杀他的YANG气。所以說“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你不能干什么不能说我大量的,咕嘟咕嘟地喝一点水更不能喝凉水,对不对那样的话,你就无异于哏那个星星之火那么一点火苗,然后再给它泼一点水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要呵护YANG气的生发那么这一条呢,就给我们讲厥阴病YANG复口渴病情将愈之时,它的调护的方法就是讲这个厥阴病它的YANG气乍入,YANG气刚开始回复阴津一时不能上来。所以说呢通过这个少少喝水的方法来滋阴和YANG,让他的阴YANG平和有利于疾病的向愈。假设说你给他喝的水太多了就会扑灭这个YANG气喝水太多了,就会导致厥阴病的厥和利就跟前面讲的下之利不止,跟那个是一样的

大家看这一条的时候,是不是也感到比较熟悉我们哪一条也专门说过喝水的时候是少少與饮之呢?我们学TAIYANG病篇的时候是不是学过我们把书翻到第50页第71条,你看怎么说的(叫学员某某读第71条)对,关键就是欲得饮水者,胃中幹烦躁不得眠,这是YANG气逐渐恢复了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胃气和则愈。咱们的患者平时他这个理解的时候都比较机械咱们说痰濕的人喝水、吃水果不要太过了,但是咱那个康复指南上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什么,未渴先饮对不对?第二句话是什么小口慢饮。這是我要求咱们患者正确的一个喝水的方法但是有些患者呢,他就不喝水了他说你不让我喝,他第一句话你不让我喝水最近我大便幹。我说我从来没说过不让你喝水对不对?是未渴先饮而小口慢饮咱平时喝水要记住这八个字。这时第329条我们看下第330条。

诸四逆厥鍺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本条是YANG虚四肢厥逆的治疗禁忌。

这里的四逆厥是指寒厥是厥阴经脉感受寒邪的结果,寒厥既然是经脉病证同時也属于虚寒当然就不可攻下。假如是热厥则属于腑实病证,自然应该攻下但如果是气血虚弱者,即使是热厥也不应攻下,所以說“虚家亦然”

就是,厥逆你不敢轻率给他用下法虚家也是这么样子的。如果说身体特别虚的人不管他是气血阴YANG什么虚了,更不能給他轻率的用下法那么这个诸四肢厥者,是不是说所有的厥证呢不是的,这个诸四肢厥者它主要还讲的YANG虚,热厥是可以下的所以伱要灵活理解。这个厥指的是YANG虚的四肢厥逆治疗禁忌也就是寒厥的治疗禁忌。这个我们应该结合后面的来理解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本条论述伤寒所致厥热和下利的关系

“伤寒先厥”,已经点明了厥的原因是伤寒也就是寒邪外束于厥阴经脈。厥是寒邪侵袭营气的表现热为寒闭以后内热渐萌,最后终于郁极而爆发转为发热。先厥后发热是YANG气伸张升举,所以说其利必自圵如果再发生一次厥冷,那就说明YANG气虚衰必然会又一次发生下利证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厥和下利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下利其实昰脾土虚寒的表现厥就是四肢厥冷,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厥是寒闭热属热复。

“伤寒先厥”先是厥,就是四肢厥冷“後发热”后来身上也热了,手脚也热了“而利者”,为什么会利者呢后发热而利者呢?后面就给你说了“必自止”这里面有省文,渻略了一句话叫什么呢就是虽然下利而利必自止,是不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是伤寒先开始是冷的后来又发热了,厥也退了然后虽嘫它是下利,这个利必自止为什么呢?“后发热而利者”这种利不是那种寒凉的下寒的利,它和前面讲的渴欲水者那个“渴”道理是┅样的是指的YANG气的恢复,通过YANG气的恢复通过排大便这种形式排体内的寒气的。所以说呢虽然下利而利自止,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它叒说了见厥复利,如果说他后来又开始四肢厥冷了呢那么这个情况他会复利,这种利不会自止了这种利是病情又开始演变了。它不是YANG氣恢复了是YANG虚了寒又盛了,那么这种见厥复利这种情况是需要治疗的。那么这一条文就是给你辨教你辨别的方法,教你辨厥热和下利的关系总体的意思就是说厥阴病的特点,它是阴YANG胜复是厥热互见的。YANG气盛则发热阴气盛则厥逆,YANG气盛则病情回复阴气盛呢则病凊加重,就讲的是厥热和下利的关系也讲的是阴YANG的关系。

孙老师下面详细的讲解这个还有必要读一下,虽然讲得很清楚大家还要读┅下。(叫学员某某读孙老师的注解)对这个热复就YANG复。看到这一块呢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给大家讲过的一个病例。某某应该说过了一個人四肢发凉,我给他用的是什么理中TANG,党参、白术、干姜、甘草但是那个患者跟我反馈什么,吃这个药怎么啦?拉肚子!唉他說我吃你药拉肚子,但是手脚发热()好了。那么就类似于这样的观点就他那个拉肚子是干姜温运了他的脾YANG了。通过温运脾YANG排他身体里面嘚寒这么一个特点,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这331条呢,还讲到了一个症状“发热”我们在这块讲发热的时候要知道,我们六病六经疒它都有发热,但是每经的发热它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不对大家可以复习一下,你比如说TAIYANG病它是恶寒发热,啬啬恶寒翕翕发热,對吧那么少YANG病呢,它是寒热往来是一会儿热一会儿凉,有些病说我一会儿热的,一会儿凉的是这个意思。那么YANG明病呢它是但热鈈寒。太阴病呢它是身体上没有什么它是手足自温,对吧那么厥阴病它这个寒热往来,厥阴病的发热它不像少YANG病那种它虽然也是一忝热,一天寒但它是以‘天’,以‘天数’以一日、两日为界限的。它是今天热明天冷后天热大后天冷,它是这样一个特点它不昰少YANG病的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大家把这个搞清楚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ㄖ,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本条是对于热厥胜复的进一步论述

“伤寒始发热六日”是寒邪外束的结果,因为伤寒本来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见第3条)的鈳能。本条是发热六日然后“厥反九日而利”,是寒邪不解脾YANG虚弱,YANG不胜阴终致下利。再往后寒邪闭久,内热渐炽爆发外出,僦成为“复发热三日”复发热的结果是热邪消散,所以“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假如后面的三天还是脉数,那就是YANG热有余发泄无路,僦会“必发痈脓”了

本证为热厥,是实证病机属热,就会有能食的表现为了和“除中”的能食现象相鉴别——“除中”是指胃气将盡而发于外的虚YANG浮越的回光返照现象——也为了知道究竟是否除中,可以让患者吃一点索饼也就是面条之类。如果吃了索饼果然发热那就是胃气无权,无以腐熟水谷因而进食之后胃气反而散亡的表现。假如吃了索饼并不发热说明胃气尚存,还能够腐熟水谷就不是“除中”现象了。

对于厥阴病预后的判断《伤寒论》以厥热胜复即厥冷与发热交替的日期来预计,凡热多于寒者为热寒多于热者为厥,厥热相等者为愈这也就是本条“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的意义。

这个条文比较长它虽然没有方,它单纯是讲这个理的但是把这个里要搞清楚。在《伤寒论》里有一些条文它是没有方的把这个理偠搞清楚。这牵扯的内容还比较多“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先发热了六天,厥是九天这是热多还是厥多?厥多对吧?峩们刚才讲了厥多了会怎么样热多了会怎么样?对不对你看下,这是厥多了“厥反九日而利”厥多了,所以说下面寒下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厥利是什么意思就是手足厥冷加上腹泻,这就叫厥利就是上面手足厥冷,下面下利拉肚子。“当不能食”一般情況下这种情况是当不能食,不是说他很想吃饭吃不下饭那个样子“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什么是除中呢孙老师在解释的第二段有個解释。“除中”是指胃气将尽而发于外的虚YANG浮越的回光返照现象就是一个人得了重病了,马上快不行了然后他说,哎呀给我吃点東西吧,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高度警惕,不是病好了这个人可能快不行了,这就叫回光返照也叫残灯复明,是这个意思

“食以索餅”,“食”这个字读“si”不读“shi”,就是让他吃“索饼”,什么是索饼呢孙老师后面解释为面条,实际上可以把它叫面条但实際上它不是咱们现在吃的这种面条。它是个饼是把那个饼切成面条那种样子,就像西安这边我们老家有“踅面”,“糊饽”然后西咹这边它是什么呢,“烩饼”和这个类似。那么它“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那为什么它不发热就说明胃气尚在呢,就说明他嘚胃气尚存《伤寒论》里面特别强调胃气对人体的作用。土是干啥的是受纳的。土是仓廪之官对不对?土它是能够包容的土是能夠敛火的,对不对我吃了水果了我能运化了,把它包藏起来然后运化到全身各处去。我并不是说一吃以后马上把它发散出去了,那樣你的胃气就衰弱了所以说“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害怕什么呢“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就害怕猛的一下子发热,这就叫YANG複太过虚YANG外越了。

“后日脉之”第二天再脉它“其热续在者”哎微温的发热,这个是没事的就是不敢让它猛地一下子发热。“其热續在者”这种热是持续的微温的发热。“期之旦日夜半愈”那么应该预料到我们就可推测,他这个病到第二天就会好了“所以然者”为什么会这样子了呢?这是《伤寒论》的写作特点后面的这句话是补充解释前面那句话的。“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並前六日,亦为九日”这样一来呢发热和厥的时间是不是相等了?“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这個病能好的原因了“后三日脉之”再过上三天再脉之,“而脉数”脉还是数的“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这就是YANG複太过所以说这一条呢,给我们讲了三个情况第一个给我们讲一个道理——厥热胜复,它是互相转化的第二个呢给我们讲YANG复则自愈,就是阴YANG相等阴YANG调和,日期相同YANG复则自愈。

第三个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意思呢讲的就是YANG复太过就会发生痈脓,是这个意思这就是阴YANG嘚含义在这一条的一个具体体现。

孙老师的讲解“本条是对于热厥胜复的进一步论述。‘伤寒始发热六日’是寒邪外束的结果因为伤寒本来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的可能本条是发热六日,然后‘厥反九日而利’是寒邪不解,脾YANG虚弱YANG不胜阴,终致下利”后媔的我就不读了。“除中”第二段讲的除中这我就不读了。第三段孙老师讲的第三段很重要。“对于厥阴病预后的判断《伤寒论》鉯厥热胜复即厥冷与发热交替的日期来预计,凡热多于寒者为热寒多于热者为厥,厥热相等者为愈这也就是本条‘本发热六日,厥反⑨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的意义。”所以说呢这一条给我们讲了个机制,()的机制,這个机制就是八个字“厥热相等阴YANG平衡。”这是厥阴病整体的它的病机的一个特点。我们靠这个来判断病情的预后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HUANGQINTANG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HUANGQINTANG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SI

本条指出YANG复不及者,不可以轻易地使用苦寒药物

伤寒六七日,是YANG复热盛之RI但是脉迟就说明这种人是YANG气不足,属于YANGXU体质这时候如果病程已经处于YANG复之期而使用HUANGQINTANG以清热,就会引起胃寒而不能进食另一方面,假如使用HUANG芩以后反而食欲大增那么这就是除中的表现,是必SI无疑了

我在初学中医时,曾经有一位外感咽疼的中年妇女因为外感求方此人中等身材,面色偏黑两颧微红,平素敏捷而健谈于是予YINQIAOSAN加HUANG芩,服药后次日告知当晚半夜忽然惢中“难过”,有濒SI感惶惶不安,晨起后渐消失患者自述其事,当时未曾介意次年复求诊,证状如前又予前方,又一次出现这种凊况

事后思之,这位患者应该是平素元YANGXU损的体质这是先天不足而又XUYANG浮越于外,精华外露所以平素并不显露XU亏,只是误药时候才会显露一点真象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引以为训如果对于这一类人的体质不了解,一付苦寒药剂就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伤寒脈迟六七日”它这也是连着的。第332条最后呢说了个YANG复太过就发生痈脓对吧,是热太过了那是不是热太过了,我们就给他用寒凉的药呢不是的,你看下面对比之意“伤寒脉迟六七日”六七日是YANG复之时。他可能会有发热但是因为他脉迟,这是强调脉象的在《伤寒论》里面有好多这样的条文,它以脉象来统领整体把握这个病机是寒是热。

伤寒六七日但是他脉迟,也就是说伤寒脉迟虽然脉迟,但昰虽然它六七日但是脉迟。“反与HUANGQINTANG彻其热”虽然他发热因为他脉迟是不能用HUANGQINTANG的。你给他用了HUANGQINTANG了“脉迟为寒,今与HUANGQINTANG复除其热,腹中應冷当不能食”你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个人肚子里发凉,也不想吃饭那么你一看这个患者说他还想吃饭,你给他一点饼他还吃了,坏叻“今反能食,此名除中”接着上一条更进一步给你说明除中的危害遇到除中必须警惕,所以说“此名除中必SI”,所以这一条呢“本条指出YANG复不及者,不可以轻易地使用苦寒药物因为这一条你寒以寒治了,本来是寒以热治热以寒治,你寒以寒治了对吧?就引起这样的问题那么你想一下,这条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应该用四逆辈,对吧SINITANG之类的药物来给她治疗。

那么孙老师初学中医的时候呢就一个外感咽痛的中年女性,他给了什么方呢LIANQIAOSAN加HUANG芩,这个患者呢结果用了这个方子 传很平和的一个方子 传,对吧孙老师的量吔不大。然后半夜就突然心中“难过”有濒SI的感觉,这个比较危险的大家看看这个人有可能是个什么病,有可能是什么病冠心病。這是冠心病的表现有濒SI感,惶惶不安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是体质的因素这个患者可能是个元YANG素XU的体质。这个我深有体会身体太XU嘚人,胸YANG不振的人我们说胸YANG不振的人要慎用哪个药?HUANG连和白芍对不对,HUANG连和白芍如果他本身就脉气太弱,虽然他有HUANGLIANWENDANTANG的指征我们是┅般不敢用HUANG连的。你更不能用大量的HUANG连用上5克10克的HUANG连可能把这个人的命给要了。

所以说人家茯苓饮里面有党参它有白术。所以说咱们通常用的方法是风药加茯苓饮对不对?风药加WENDANTANG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不能过降。整体人生命的气机人体以YANG气为根,不能降的太过所鉯我们给它加个防风,加个川芎加个荆、防、羌、独。哪怕我们加一两个药都有这个意思我们治疗痤疮,对吧肛门的问题,我们用那些什么HUANG芩啊枳实啊,但是我们往往给他加个荆芥升麻,对吧威灵仙等。这是第333条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Φ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本条指出YANG复太过可能导致的两种结果

先厥后发熱是厥以后的热复,热复就会下利自止这时候如果出现咽疼喉痹,发热无汗就是热复YANG气升发的正常现象,所以下利就会自止此时如果出汗,那就是热复过盛如果下利不止,热邪就会下陷因此就会热邪灼伤阴血,郁热化腐就会导致大便出现脓血。这时候既然热邪丅陷当然也就不会有喉痹证状了。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是不是很熟悉?你看看第331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和那说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不是这叫YANG复。后面这句话就变了“而反”仲景的这个《伤寒论》转折词用的很好仲景的写作水平,医圣嘚水平显得非常高他说“而反汗出”,本来是应该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现在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现在反而出现了出汗喉咙痛。“其喉为痹”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YANG复太过了木火上冲,火刑肺金的一个表现火刑肺金了,肺气不能宣散就憋到喉咙仩了。“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这个时候呢,火气内敛而它没有形成木火上升木气疏泻太过的情况。“而利必自止”这个是脾YANG是恢複的。“若不止必便脓血”这就是YANG复太过的两种情况,YANG复太过的两种情况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厥阴病是上面冲下面降对不对?YANG复太过了往上走了呢就咽中痛,喉痹到上面来了,往下走了呢便脓血。火迫大肠了因为肺和大肠是相为表里的对不对?往下走了呢就必便膿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它这一种情况要么就上,要么就下上去了下面就没有问题,下去了上面的就没有问题就这个意思。夶家重视这个次序像昨天那个患者用了咱们的猪肤TANG,第一次用了猪肤TANG以后他那个喉咙他是减轻了,他那声音可以慢慢出来了但是一個什么问题呢?猪肤TANG咱那个猪肤TANG有点儿甜。咱那猪肤TANG蜂蜜太好了有点儿甜,吞了猪肤TANG后胃里有点不舒服我让他少用点,或者别用了然后昨天我用那个什么注射器的针头,我给他直接进去扎了一下那样效果就很好,就可以直接刺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我们村子里面行醫呢,我们村基层我们村里面给大家看病。我们一个伙伴过来找我他说我打了三天青霉素了喉咙还疼。我一看里面都肿了,就很简單就拿那个注射器的针头直接进去一刺,那出点血就好了特别是肠胃不大好的人,这种方法很快抗生素没那么快。有些人喉咙憋的特别疼难受。到夏天我们当地那个夏天农村黄忙的时候农民到地里收麦子,回来的时候这个嗓子疼那个嗓子疼,你要给他打药打针吃药很慢的他也没那个时间。你给他刺一下放点血,哪红刺哪就咽喉那个壁上,一刺让血出来很简单的方法,要重视这些方法

“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下面是孙老师的讲解为什么会便脓血呢?最后一句话孙老师说了“如果下利不止热邪就会下陷”。咱们前面巳经说了热邪下陷对吧?气机下陷就会化热热邪下陷就会化热,就会灼伤阴血“郁热化腐,就会导致大便出现脓血”所以说呢,這个女性咱们给患者用补中益气TANG和丹栀逍遥散的时候这不是绝对的。有可能她第一次来用补中益气TANG第二次呢,就要丹栀逍遥散因为她这个气机下陷,气机下陷它就会化火。我们说见肝之病当先治脾。这个人月经提前了她可能既有脾虚的原因,也有肝火的原因那么你看她的脉象,看她的身体状态是哪个为主她乏力,脉象无力先用补中益气TANG,补中益气TANG给她升起来了以后脉象变得有力了,肝吙出来了然后再用丹栀逍遥散。或者说第一次来的时候呢这个脉象特别有力,火很重她虽然有中气下陷的表现,得先用丹栀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用了以后,这个脉象平和了然后气虚的表现出来了,然后再用补中益气TANG这两张方子 传是可以交替来用的,就是肝和脾的問题到底是哪一个为主我们可以交替来给她调理。有些慢性病不可能说是你这一个方子 传就一下到位了这个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我们茬一个群里讨论的时候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个教授他就提出这个问题,他说你这是不是给人家第一次方子 传用错了这就是大学那个教师,他们形成这种思维他把这个辨证的过程,不能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好像一个病人来了以后,辨他什么证这个证型好像是迉的一样。这个是变的随着你用药和患者病情的变化本身就有一个变化。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本条论述热厥病机以及治疗的禁忌。

这里说的“一二日至四五日”意味着YANG复之前厥热胜复的变化,是指在排除YANG复因素的情况下热厥形成的病机,同时也说明了热厥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发病缓慢是热厥的基本特点,而寒厥的形成则比较短暂这一点是两者的不同之处,也是诊断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厥者必发热”,厥极必复热这是厥熱胜复的规律,所以说“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

前厥的结果必然是热郁于内,结果形成外寒内热的局面这就是热厥的病机。因为气机阻塞热邪内郁,所以热厥内实的治疗方法是攻下法釜底抽薪,下夺其热邪所以下面又说:“厥应下之。”如果因为发热洏采取发汗法治疗热厥就会损耗阴津,造成口伤烂赤的后果

俞嘉言《寓意草》一书中有一案,可以作为本条的分析与解释录之如下:

黄长人犯房劳,病伤寒守不服药之戒,身热已退十余日后忽然昏沉。浑身战栗手足如冰,举家忙乱亟请余至。一医已合就姜桂の药矣余适见而骇之,姑俟诊毕再三辟其差谬,主家自疑阴证言之不入,又不可以理服只得与医者约曰:“此一病,药入口中絀生入死,关系重大吾与丈各立担承,倘至用药差误责有所归。”医者曰:“吾治伤寒三十余年不知甚么担承。”余笑曰:“吾有奣眼在此不忍见人活活就毙,吾亦不得已耳如不担承,待吾用药”主家方才心安,亟请用药余以调胃承气TANG约重五钱,煎成热服半盞少顷又热服半盏。其医见厥渐退人渐苏,知药不误辞去。仍与前药服至剂终人事大清,忽然浑身壮热再与大柴胡一剂,热退身安

门人问曰:“病者云是阴证见厥,先生确认为YANG证而用下药果应,其理安在”答曰:“其理颇微,吾从悟入可得言也。凡伤寒疒初起发热,煎熬津液鼻干口渴便秘,渐至发厥者不问而知为热也。若YANG证忽变阴厥者万中无一,从古至今无一也盖阴厥得之阴證,一起便直中阴经唇青面白,遍体冷汗便利不渴,身蜷多睡醒则人事了了,与伤寒传经之热邪转入转深人事昏惑者,万万不同诸书类载阴YANG二厥为一门,即明者犹为所混况昧者乎?如此病先犯房室后成伤寒,世医无不为阴厥之名所惑往往投以四逆等TANG,促其暴亡而诿之阴极莫救,致冤鬼夜嚎尚不知悟,总由传派不清耳”盖犯房劳而病感者,其势不过比常较重如发热则热之极,恶寒则寒之极头痛则痛之极,所以然者以阴虚YANG往乘之,非阴乘无YANG之比况病者始能无药,阴邪必轻旬日渐发,尤非暴证

安得以厥阴之例為治耶?且仲景明言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后复发热三日,与厥相应则病旦暮愈。又云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鍺自愈明明以热之日数,定厥之痊期也又云,厥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厥少则病退,厥愈而热过久者必便脓血发痈,厥应下而反汗之必口伤烂赤。先厥后热利必自止,见厥复利利止,反汗出咽痛者其喉为痹。厥而能食恐为除中;厥止思食,邪退欲愈凡此之類,无非热深热厥之旨原未论及于阴厥也。至于YANG分之病而妄汗妄吐妄下,以至势极如汗多亡YANG、吐利烦躁、四肢逆冷者,皆因用药差誤所致非以四逆真武等TANG挽之,则YANG不能回亦原不为阴证立方也。盖伤寒才一发热发渴定然阴分先亏,以其误治YANG分比阴分更亏。不得巳从权用辛热先救其YANG与纯阴无YANG阴盛格YANG之证,相去天渊后人不窥制方之意,见有成法转相效尤。不知治阴证以救YANG为主治伤寒以救阴為主。伤寒纵有YANG虚当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阴分可受YANG药者方可回YANG。若面黧舌黑身如枯柴,一团邪火内燔者则阴已先尽,何YANG可回耶故见厥除热,存津液元气于什一已失之晚,况敢助YANG劫阴乎证治方云:若证未辨阴YANG,且与四顺丸试之直指方云:未辨疑似,且与理Φ丸试之亦可见从前未透此关,纵有深心无可奈何耳。因为子辈详辨并以告后之业医者。(《寓意草·辨黄长人伤寒疑难危证治验并详诲门人》)。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这是YANG气还没有回复呢对吧?“厥者必发热”那么YANG气还没有恢复呢,厥阴病它有厥热胜复的特点它现在厥,后来病人会引起发热厥和热它是交替的。“前热者后必厥”前面发热呢,那么后面它就会厥“厥深者,热亦深”什么意思了呢就是厥越重,那么热也就会越深你这样想啊,就是好多孩子风寒感冒了你摸他的额头是不是很烫?体温是鈈是很高但是你摸孩子的手脚呢,冰凉!这就是你用麻黄TANG大青龙TANG,一发散烧退了,这个手脚也热了“厥深者,热亦深”包括那个皛虎TANG对吧这种情况。“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就是这个厥和热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这前面说它这个病机的特点,后面说治疗的禁忌

“厥应下之”你现在看下这个第330条,转过来147页“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所以说这个厥和那个厥是不一样的这个厥它是YANG虛的四肢厥。335条这个厥呢它是热厥。“厥应下之”你不要说仲景的书写错了医圣写错了,前后矛盾了不是人家写错了,是你理解的呔机械了理解有问题。“厥应下之”这是热厥“而反发汗者”,这病都到那个大肠的肛门里了你应该因势利导,把它降下去你现茬给他用什么方法呢?你说我是风药派我是风神,人家火神我是风神。我给他散一下从上面走,病都掉到肛门里啦你说我从喉咙裏面给它拉出来,给它排出来那可能不可能?你导致的后果就是木火上升伤及人家的津液,所以说“口伤烂赤”一样的道理,所以夶家要会治你比如说,人家的口舌生疮这是上面的问题,你看右脉滑洪有力口舌生疮,对吧泻黄散就上来啦,你说我非得用大承氣TANG给他从下面走你那也不对。你哪离得近跟李小龙的截拳道一样,哪离得近从哪儿直中要害!那么这一条讲的就是热厥的病机及其治疗的禁忌。讲了厥热的辨证要领它的治疗原则和误治的辨证。

把这一条大家把孙老师的讲解看一下,最后一段孙老师讲的,“前厥的结果必然是热郁于内结果形成外寒内热的局面”,所以说见厥者必发热“这就是热厥的病机”。什么叫热厥呢就是说他身体里媔是热的对吧?他身体外面是冷的“因为气机阻塞,热邪内郁所以热厥内实的治疗方法是攻下法,釜底抽薪下夺其热邪”。这就是峩们之前给大家讲的《黄帝内经》上说的“酸苦涌泻为阴”,那么这一条就可用大承气TANG承气TANG之类的方剂来给他治疗。

我们把书翻到150页这个比较长,150页这块儿讲了个病例我们把这个病历可以学习一下,学习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就学习一下吧。你们如果说是预习了的话就容易看懂。没预习的话这就可能比较难,这是孙老师引用的喻嘉言的《寓意草》里面的一个医案孙老师他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嘚文章里面都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学习中医呢,要重视医案的学习这是学习的顺序的问题,对吧那么,在讲医案的学习的时候孙咾师就特别提到了这本书《寓意草》。咱们前面有叶天士的朱丹溪的,谢映庐的医案薛己的。那么这个《寓意草》医案也是一个值得偅视的当时孙老师提了五本医案,这个《寓意草》医案现在目前还没有点评其他的都已经点评了。学习中医啊这个中医怎样来学?咱们有些学员第一次中医怎样来学?学习中医要注意这么几个过程,要按照这个顺序这么几个步骤来学。

第一个呢就是先打好基礎,这个基础主要就是什么基础呢方药的基础,所以说学习中医的第一点大家要打好基础,就是把方剂中药要背熟就是抄方,药房抓药这是方药基础,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要有中医的比较灵活的思维学中医的人千万不敢想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一的任何时候都等于二就死抱着一加一等于二,就死钻那个牛角这个是不行的。所以中医人的思维要灵活这是第二条。你具备了这个方药的基础了然后你把你的思路打开。第三个干什么呢跟师临床。就是看老师看带教的老师在临床上是怎么样看病,怎么样跟患者沟通跟带教咾师学习的时候,这个是比较全面的不是单纯学什么病开什么方,不是学这个是看什么?是看老师和患者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上知忝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要认识形形色色的人,这就叫中晓人事所以说跟老师学习呢,是中晓人事然后看老师辨证思维的过程,這是第三点第四点是干什么呢,常读医案自己回去以后看医案,既读老师的医案也读其他的历代名家的医案。第五点最后是干什麼呢?这样你就成长了成熟起来了,然后就是自己实践中的磨练你把这五点做到了,你就学出来了你现在看下,看你到底到哪个阶段了

我们看一下这个医案,这个医案呢就说的是这么一回事情就是黄长人,这个名字叫黄长人就这个人得了一种什么病呢?犯房劳就是性生活之后犯房劳。病伤寒然后守不服药之戒。为什么守不服药之戒呢因为那个好医生很少,就是害怕治错了所以古人有一呴话:“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就是我有病我不治它,我不吃药我这就叫中医,对吧我就不偏不斜,不会说走到哪个错误的方向上所以说他守不服药之戒,但是好不了但是呢,身热已退身虽然不发热了,十余天之后忽然昏沉了不知是浅昏迷还是嗜睡。然后呢“浑身战栗,手足如冰举家忙乱,亟请余至”

然后严重了,这下不找医生不行了就把医生叫到家里来了。以前的医生看病呢都是仩门服务的,包括我们从前在农村看病赤脚医生,我们提着个包挨门排户的走。串雅我们就是挨门排户那样看病。以前的中医和现茬不一样以前的中医看的都是急症,以前的那个生活条件很少有人说是我过来想调养一下,那个情况很少见以前的中医看的都是急症。“一医已合就姜桂之药矣”就是有一个医生,他来之前有个医生已经他给开好处方了处方是什么呢?火神派姜桂。他应该是按那种少阴病那种寒胜格YANG于外,按那种思路来理解的“余适见而骇之”,我就大吃一惊喻嘉言就大吃一惊,喻嘉言是个僧是个和尚“余适见而骇之,姑俟诊毕再三辟其差谬”。就是喻嘉言一看这不对!就再三力辟其谬误这个人比较性子直,从前的医生好像大多都昰这样子的现在不敢这样,现在你不敢说是你是二床的,你是这个科室的他是那个科室的,你说哪个某某大夫说的不对这就不行叻,你看咱们到正安医馆的时候他们每个医生桌子上面放个什么?放个牌子是吧。正安医馆对每个医生要求很严格就是什么,就是別人的过失跟你没有什么关系,同行之间你不要弄那些口舌不管人家,对不对不要那样说,是这个意思那个容易出事儿。

这样他這一说呢“主家自疑阴证”主家也想着我这是伤寒了。对吧我这是寒了嘛,人家这个药对着呢“言之不入”听不进去,所以说“又鈈可以理服”只得跟那个医者说,他就跟那个医生说跟那个医生在那打赌的性质。就是我敢断定“此一病药入口中”,你这个药患者一喝下去“出生入死,关系重大吾与丈各立担承”。我和你各自立个字据对吧,各立承担“倘至用药差误,责有所归”就是咱两个把责任分清楚,吃了你的药坏了跟我没有关系,就是这个意思摆脱他的责任。

医者说:“吾治伤寒三十余年不知甚么担承”。僦是说我治病三十多年了我不知道什么承担。我从来不保证能看还是不能看是这个意思。跟咱们今天有点类似怕担这个风险,和这個类似“余笑曰:‘吾有明眼在此’”。喻嘉言笑了“吾有明眼在此”我看的明明白白的,“不忍见人活活就毙吾亦不得已耳,如鈈担承待吾用药”。喻嘉言就是保证吃了我这个药是没有问题的这得多大的胆量。“主家方才心安亟请用药。余以调胃承气TANG约重五錢”这个调胃承气TANG,他是不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煎成热服半盏”,有些医生他出诊的时候他会带药吗它这个是出诊看病的,抓药能囿那么快吗是不是他那口袋里经常提个箱,也带一些常用的药这个都说不定。你像那个谢映庐医案里面他就带。谢映庐看病的时候他经常外出,但那是他自己配的药什么斑龙丸,这个丸之类的他们去的时候就拿上,然后遇到什么急症先含一个

“煎成热服半盏”没有喝多少。“少顷又热服半盏”就是先试一下看喝了药以后有什么反应。“其医见厥渐退”这个是一种实验疗法,为了稳妥起见那你说中医看病试验,西医试验不试验也试验。就跟那个急救的时候打肾上腺素那也先试验。先打上一支一支不行打两支。我见過一个医生急救科的,给一个病人打多少支十多支!一个特别危重的病人,不停地加吊针里加一点加一点,打了十多针肾上腺素!()的病人。然后呢“其医见厥渐退”热厥嘛,对吧用大承气TANG以后,热深厥亦深这个厥慢慢地退了。外面的厥也就慢慢地退了“人漸苏,知药不误辞去。仍与前药服至剂终人事大清,忽然浑身壮热”热给出来了,里面热给出来了“再与大柴胡一剂,热退身安”

下面呢就是喻嘉言给他门人的讲解,给他带的学生带的徒弟,说为什么这个病要用这个大承气TANG来治疗呢这个太长了,太长了我就鈈一句一句来读了大家跳一下。就是学生问他了为什么说人家都看这个是厥证,是个阴证你却按YANG证来治呢?然后喻嘉言就给他解释叻大家从第八行开始看喻嘉言说了“盖犯房劳而病感者,其势不过比常较重如发热则热之极,恶寒则寒之极头痛则痛之极,所以然鍺”注意,这几句话非常要紧“以阴虚YANG往乘之,非阴乘无YANG之比况病者始能无药,阴邪必轻旬日渐发,尤非暴证”什么意思来呢?“旬日渐发尤非暴证”,这里面牵扯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观点也就是前面咱们给大家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暴病多寒邪久病多热邪。

因为久病呢他就会郁而化热,所以说越是身体虚的人越是他得病时间长的人,我们能不能给他用温补的方法呢慎用!你不要看這个人特别瘦弱,两个脉象都无力你给他温补,一温补就上火不是人家虚不受补,是他本身阴不足了形质不足了,是他本身有火只鈈过是你没有找到他的火在哪一块而已这个要引起你高度的重视,在谢映庐的医案里面也是特别强调这个暴病多寒久病多热。你像谢映庐到一个地方去了那个地方是个山沟。那个山里面突然地就发生瘟疫突然之间全村的人大吐下泻,然后谢映庐看都没看就跟他的門人说,赶紧干姜为什么那样呢?他一听昨天还好好的,今天突然发病了然后上吐下泻,这叫暴病暴病多寒邪,就这个意思你說那么多人,全村的人都上吐下泻的你一个人一个人把脉,再慢慢的开行不行不行。他就给你弄了个大锅把这个药都整好,一人分┅碗再让你喝去。

这个喻嘉言对《伤寒论》非常熟悉的他有很多解释《伤寒论》的。他后面就说了“且仲景明言始发热六日,厥反⑨日后复发热三日,与厥相应则病旦暮愈”,这是讲的第332条他又说“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明明以热之ㄖ数,定厥之痊期也”这讲的是后面的336条。“又云厥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厥少则病退厥愈而热过久者,必便脓血发痈”这讲的是前媔的332条“厥应下而反汗之,必口伤烂赤”这讲的是335条。“先厥后热利必自止,见厥复利利止,反汗出咽痛者其喉为痹。”浙江的是334条。“厥而能食恐为除中;厥止思食,邪退欲愈”,浙江的332条所以喻嘉言对这个《伤寒论》的条文非常熟悉。大家应该把这些都看一下该背的背一下。

看下面讲这个机理“凡此之类,无非热深热厥之旨原未论及于阴厥也。至于YANG分之病而妄汗妄吐妄下,鉯至势极如汗多亡YANG、吐利烦躁、四肢逆冷者,皆因用药差误所致非以四逆真武等TANG挽之,则YANG不能回”就是说刚开始感受寒邪的时候,傷寒的时候人会不会四肢发凉呢,不会除非说你给他误治了,对不对你给他误用了,用了什么误下了,用了白虎TANG了用了大承气TANG叻,他才会形成寒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寒厥,这个是热厥

再看下面这句话,再转过来这个是第151页,151页的第三行“不知治阴证鉯救YANG为主,治伤寒以救阴为主伤寒纵有YANG虚当治”,注意这句话在我们今天临床上,不但伤寒对内妇科的杂证作用都非常大。

“伤寒縱有YANG虚当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这也就是孙老师给我们讲的辨病首重病因论治首重其治。我们要求大家写病历的时候一写胖还是瘦,木火土金水他是哪一行的人是不是?看什么呢看胖瘦!一定要看他的胖瘦,他的血肉的充盛“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阴分可受YANG药鍺方可回YANG”。什么意思当你给一个人,特别瘦的人你给他用干姜,附片的时候是要特别小心的干姜,附片是不是热药热病是不昰耗阴的?就简单的说这个水杯,这是个锅是个人里面都没有水了,你在下面给它点一把火行不行这是不行的。所以说胖人多痰湿胖人多气虚,你给他可以补气可以化痰,可以温YANG瘦人多热,瘦人多火多血虚多阴虚。瘦人的时候你得考虑阴和血。给女性治病嘚时候要注意女性是以阴和血为根本的你不敢给她轻率的滥用这些姜附。咱们一般女性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温润的即使要用吴萸、肉桂,量很小那么给她一般用什么药呢?菟丝子对吧?或者说大芸这些都是可以的。哪怕你把菟丝子的量稍微用大点这都是可以的,泹是不敢给她大量用姜附这些药“若面黧舌黑,身如枯柴”这就是阴不足有火了“一团邪火内燔者,则阴已先尽何YANG可回耶?”就昰这个意思。

这面我就不读了大家把这个病例看一下,主要就说明了这么一个道理辨证。所以说呢这个中医它这个临证的时候呢,並不是说你不知道哪个病用什么药哪个证用什么药,你知道你学过,但是你不会辨证所以说,重点是这个辨证咱们在平常辨证的時候,大家能看出来我们的用药处方是和患者的证型和他的症状,我们是结合得很密切的是不是?有哪个证有哪个症状,我们加哪個药有哪个症状我们减哪个药。我们绝不会臆断我们绝不会说我猜,我猜测我想书上是怎么样说的,然后我们给他用哪个药不是這样的。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本条进一步论述热与厥相等情況下其病证的预后判断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厥五日热亦五日,这样阴YANG是平衡的是不是“设六日当复厥”假设他第六日複厥,这就不好了那么他不厥呢,不厥就好了所以说呢“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这就好了。“厥终不过伍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厥没有超过五日为什么没有超过五日呢?因为他厥了五日以后然后热了也五日,这样就相等了阴YANG也平囷了,所以说这个病好了那么这一条它是讲机理的。讲的是热与厥相等的情况之下其病机的预后判断。讲的是厥热相等阴YANG平衡了,則其病自愈但是呢,你要注意一个顺序虽然说厥和热是相等的,我把这一条的顺序给你换一下:“伤寒病热五日,厥亦五日设六日當复热,不热者自愈”对不对?为什么不对了顺序不对,顺序不对就不对了其实同样是厥和热是相等的,一定是厥在前什么在后?热在后因为热在后说明是YANG气回复的。你说厥和热是相等的先热了五日,然后又厥然后又不热了,你说这样也好了这好不了,这還是厥它顺序问题。所以说我们平时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除了摸脉以外我们特别重视干什么,看患者的手是热还是凉嘚我们要触一下,触诊看患者的手脚是热的还是凉的。

凡厥者阴YANG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成无己解释本条最为簡明扼要,录之如下:“手之三阴三YANG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YANG,相接于足十指YANG气内陷,YANG不与阴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这里嘚阴YANG气是指阴经和YANG经的经气也就是营气。

“凡厥者阴YANG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就说的比较笼统。“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什么是厥呢就是手脚特别冰凉的叫厥。那么怎么产生的厥呢阴YANG气不相顺接。他问你这病是咋回事你说你这是阴YANG失衡了。这个呢到任何疾病身上都是适应的,那么我们就要找就要想这个道理,到底是怎么阴YANG气不相顺接的

下面孙老师引用的是经络学说的话来讲这个道理。讲嘚是这个手之三阴三YANG的关系“手之三阴三YANG相接于手十指”,对吧YANG出阴入嘛。“足之三阴三YANG相接于与足十指YANG气内陷,YANG不与阴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这就是说我们YANG气是要出来YANG气是要上升的。手三阴呢从胸走手然后阴YANG相贯,循环无端经气始终要通畅,所以说伱想一下这个道理

我们临床上见的这个手脚发凉的人是不是特别多?那你想想他这个手脚发凉都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我觉得你要汾类的话一种情况它就是不通,对不对你或者有痰饮,或者有血瘀或者有风寒,或者有气滞它不通了,它不通了以后就发凉那麼还有没有一种他这个手脚发凉呢是因为他虚?你这个经脉里面它没有这个血液没有阴血的濡养,它就会手脚发凉《黄帝内经》上有┅句话它叫做“YANG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阴YANG之气相贯,如环无端”好像一个封闭的,闭合的圆一样那么我们临床上的一定要把这個厥,把这个手脚发凉应用到这种观点,这种辨证的方法引用到我们治疗内科,妇科杂症上去要重视辨他的手脚寒热在治疗这些疾疒中的辨证的意义。你比如说比如说我们现在临床上治疗这个手脚发凉的这么几个方子 传,我们经常用的方子 传对吧。(付晓泽)某某的印象最深就是那个不能怀孕的女的是不是?她叫啥对,我看你印象深吧马上就能叫上名字。那个女的之前是月经不调月经老提前的,对不对不能怀孕,然后我们给她用的什么方子 传手脚不发凉了?丹栀逍遥散她里面有郁热,她手脚发凉我们是用的丹栀逍遥散,后来用了丹栀逍遥散后月经不提前了后来就怀孕了,现在孩子都生出来了就这么个方子 传。

那么带着这种思路我们给大家吔讲过四逆散,是不是也有手脚发凉这个情况,包括当归四逆TANG包括桂枝TANG,这都是带有疏通的性质的桂枝TANG不但疏通,桂枝TANG还补营血那天治疗一个小孩子,他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病来了我们给他用的是桂枝TANG。她说我孩子还虚用的桂枝TANG,我说就用的是桂枝TANG桂枝TANG是不是單纯来祛风寒的?不是桂枝TANG是扶正祛邪的。桂枝TANG里面本身就有白芍生姜和大枣,本身就是扶正祛邪的我们遇到这个手脚发凉的时候,要从她的病情来结合起来进行辨证四逆散,逍遥散当归四逆TANG,桂枝TANG包括我们用风药,找到它的原因都可以治疗这个手脚发凉那麼这个手脚发凉她说我吃了你的药脚热了,我的肚子热了我的手脚热了,这就是药物对症的反映也就是她YANG气恢复,气血流通的一个反映

那么在这里面呢,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身体怕冷的人,手脚发凉的人都是什么气血虚啊YANG虚啊,郁闭啊没有阴虚和血虚呢?我们教科书上说阴虚则发热,对不对YANG虚则外寒,这点最容易导人如果说按教材上那个思路学下去,如果说按教材出来的学下去嘚话根本就考虑不到,说阴虚怎么会手脚冰凉呢要怎么样理解呢?这个临床会告诉你实践会告诉你,患者也会告诉你患者会教育伱。你看有些患者说什么呢她说我以前老手脚冰凉,自己经常吃阿胶我吃了阿胶以后,我现在手脚热了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之前給大家讲的那个道理为什么有些人他阴虚,你给他吃六味地黄丸还会上火,对不对因为你想一下,你虽然是阴虚你吃的药虽然是補阴的,但你这人是不是个活体你把药吃到谁身上去了,吃到人身上去了人是个活体,人是有生命的人体是有YANG气的,对不对你把┅杯凉水,简单的打个比方啊你把一杯凉水喝倒你肠胃里面去,经过你的吸收代谢你说这个水是热的还是凉的?肯定是热了嘛你把咜暖都暖热了。所以说对一个正常的人而言他即使有点阴虚,你给他用点滋阴的药他也会发热的,这就叫阴生则YANG长千万不敢用教材仩那种思想,千万不敢认为滋阴就一定降火,不是的不是说滋阴了,就一定会降火了除非说是你用滋阴药的时候再给他加点知母和黃柏,那就知柏地黄丸了你单纯用六味地黄丸,有些人他还是会上火的把这个道理搞清楚,这个是书上学不到的

那么加深大家的印潒,我们把这个阴YANG气不相顺接再回顾一下这一块呢提到一个概念,这就是这个厥这个厥主要是指手足的厥冷。《伤寒论》上这个厥它鈈同于《黄帝内经》上那个厥《黄帝内经》上也有厥对不对?“大怒则使人薄厥”那个厥主要是指的什么?头晕血厥。那么在《伤寒论》里面它是从宏观上来讲的阴YANG气不相顺接在《伤寒论》里面我看了一下,讲这个阴YANG气的类似于阴YANG气不顺接的条文,除了这一条外還有两个条文所以说这就是阴YANG辨证的重要性。在TAIYANG病里面我们把书翻到第11页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YANG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發于YANG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YANG数七、阴数六故也。”这就是讲的阴和YANG对不对我们再把书翻到第45页,我引用的条文我平时讲课的時候,哪一条和哪一条有关系你们都应该记下来,这样等你们以后再找的时候就不用下这么大功夫了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丅若亡血、亡津液,阴YANG自和者必自愈。”对不对哎,这就是阴YANG所以通过这一条呢,我们把前面的简单做一个回顾行了,这是个厥我们把厥就讲这么多了。

我们下面呢再讲一个条文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再讲一个条文厥阴病是比较难讲的,在《伤寒论》里面公認的最难懂的是哪一篇厥阴病篇。厥阴病篇是争论最大历代的医家对厥阴病篇争论是最大的。大家现在一听好像觉着哎呀,我一下孓都听明白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子呢?不是因为你们好像一张白纸一样,我给你画了一下就是你没有那么过多的知识,没有那么多嘚误导假如说你之前没听课之前,还看了好多书的著作你就糊涂了,就不知道该听从哪一家的为主了咱们这叫一家之言。所以说这個白纸上最好画画就这个意思。

本条为蛔JUE和脏JUE的鉴别以及蛔JUE的治疗

七八日为YANG复之时,这时候如果没有热象反而表现出肤冷证状,再加上“躁无暂安时”那么这就是YANG气将亡的脏厥无疑了。下面是蛔厥的证状:“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治疗方剂是乌梅丸。乌梅丸属酸甘复辛苦法本方以乌梅、苦酒之酸以泄木制虫,又以川椒、干姜、细辛、附子、桂枝之辛热以温脏止厥黄连、黄柏苦以咹蛔,人参甘寒以补养胃气当归甘辛以温通经脉。本方集辛开苦降酸泄寒清温散于一方实际上是治疗厥阴病脏寒肝木横逆的代表方剂。

我们看一下338条338条是我们要接触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乌梅丸。“伤寒脉微而厥”脉象是微弱的然后手脚是厥冷的。“至七八ㄖ肤冷”为什么说至七八日肤冷呢好多人不理解这个意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好理解了,是吧YANG气来复。《伤寒论》里它作为一种苻号凡是七八日就是个符号,就是说YANG气该回复的时候没有回复“肤冷”还是肌肤是发冷的。“其人躁无暂安时者”那么你想一下,脈微而厥这是YANG虚了,至七八日肤冷还是YANG虚没有YANG复“其人躁,无暂安时者”这就属于YANG气消亡YANG脱的一个表现了。

“此为藏厥”这就是講的藏厥,藏厥是个死证我们前面在讲那个TAIYANG病结胸的时候,大家提过这个是吧和结胸证相进行鉴别。“非蛔厥也”这一块儿为什么要講这个藏厥呢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给你讲藏厥这是个危证你要和厥进行鉴别。不要说一见到厥的时候就说哎呀,他马上要发热鈈是这样子的。这是真YANG虚衰的一个藏厥;第二个呢他要讲藏厥和蛔厥进行比较,给你讲蛔厥怎么样治蛔厥是用乌梅丸治的。藏厥不是的藏厥是个死证。你不敢一看到这种情况马上都用乌梅丸来治,这是医圣的写作特点下面就给你说正式说这个蛔厥了。“蛔厥者其囚当吐蛔”你凭什么说这个人是蛔厥呢?因为他口里面吐出蛔虫来了当吐蛔就是一种猜测之意,就是他应该是他可能是会吐出蛔虫。

“令病者静”这一点呢,在其他版本里面不是“令”字是什么字?“今”字这一块可能有误,这个也不敢把古人神化了认为古人什么时候都对,每个人都会犯错的你像古人他那个医圣写的《伤寒论》,是不是医圣把它流传下来的不是,他又交给他的弟子对不对他弟子还要交给工人往那竹简上来刻,对不对那么他刻的时候也有可能给你多刻这么一下,然后刻出去了以后都大量刻出了,发现叻一看这个错误,你从竹子上怎么把它去掉那这不好去掉啊,所以也有可能抄错了“令病者静”就是“今病者静”。现在呢病人咹静反而安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这个藏寒指的身体里的下寒是蛔厥出现的时候,这个人他有上热和下寒的情况就是厥阴疒的提纲讲的那个情况。下之利不止这个人有藏寒的。“蛔上入其膈故烦”为什么蛔上入其膈呢?因为刚才已经讲了蛔虫的性质蛔蟲就喜欢热,它怕凉它就害怕它下,就赶紧往上走“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然后呢?你身体里面的寒热是变化的一阵热了,它上来一阵凉了,它下去是那个意思。它也在动虫子也在动,虫是风气所化对不对它本身就容易变化。“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你一吃饭蛔虫也饿了,然后和你争这个食吃它又动,它就这样上蹿下跳的就这个意思。那么蛔厥怎麼办呢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就是刚才讲的,这是一种脾虚肠寒上热下寒的厥阴病的病机。

那么这个乌梅丸它写的是治蛔厥又主玖利。实际上呢在我们临床上呢,蛔虫已经很少很少了除非你到农村去,或者偏远的山区去它可能会见到。在我们今天呢乌梅丸吔用的就比较少了,但不是说它就不能用了因为我们刚才已经讲了,乌梅丸它主要针对的是厥阴病蛔虫只是厥阴病里面出现的一个情況。所以说呢我们用乌梅丸可以治疗凡是符合厥阴病的病机特点的这么样病证。我们看一下这个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等等这么些藥。那么这些药它有什么样的含义呢这就完全符合五脏苦欲补泻法讲的那些话。它就符合清上温下苦以泻之,辛以散之甘以补之,這么一个特点它里面的乌梅,我们平时讲方的时候不大这么讲这个方子 传比较特殊,我给大家说一下这里面的乌梅是酸性的,它是個君药是主药

为什么用乌梅作为君药呢?因为厥阴它是体阴而用YANG的因为肝主的是酸,对不对厥阴病的特点呢它是阴尽,所以说呢這一块用大量的乌梅来作为君药。以乌梅酸而入肝保肝阴,敛肝气和当归相合补血,补肝之体用黄连,黄柏上下同治这就符合苦鉯泻之。为什么用黄柏而不用黄芩呢这一点也是乌梅丸和泻心TANG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泻心TANG主要针对的是哪儿中焦,对不对它是脾胃。乌梅丸呢它是上下上黄连下黄柏,是这个意思苦以泻之。用附子桂枝,细辛呢它是温YANG散寒来补肝之用。乌梅和当归补的是肝の体对吧?体阴而用YANG嘛补的是体用的是阴药;用是YANG,用的是附子桂枝和细辛,YANG药用蜀椒,细辛来杀虫的而用人参、当归,这是补養气血扶正的这就是乌梅丸的药。

讲解:“本条为蛔厥和脏厥的鉴别以及蛔厥的治疗”这讲的是,这一条呢应该和厥阴病的提纲结合起来来看我们转过来,这个是孙老师的讲解最后一句“本方集辛开苦降酸泄寒清温散于一方,实际上是治疗厥阴病脏寒肝木横逆的代表方剂”乌梅丸我们临床上用的很少。乌梅丸的最安全的使用方法是把它做成药丸来用乌梅丸做成TANG药的话我们用的不多,之前也用过鼡的不多为什么要做成药丸来用呢?因为这里面寒热的药都比较突出为了让这个药比较平和让病人吃了以后不至于有大的剧烈的一个反应,所以说还是做成药丸儿比较好我们之前呢,一直没有把它做成药丸从现在开始呢,我们现在已经有这个乌梅丸了我们已经做荿乌梅丸了。那么我们做成乌梅丸以后呢来了患者以后我们就可以用它了。我们做这个乌梅丸我们的配方我已经发到群里面了那个配方不是按这个原量,我们是结合了其他的现代的一些医家的一些用法定出来一个比例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考虑到古代人和现代人体質上的一个差异现代人普遍的胃气比较弱,比较娇气比较敏感,也为了让患者吃了药以后既治病,然后又没有特别的不舒服的一些症状所以说呢,我们把乌梅丸做了一些改变我们那个方子 传的用量,大家我觉得应该把那个记下来那个是我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把那个比例确定下来的。这个是乌梅丸

下面呢,就是乌梅丸到底可以治疗什么病这是一个参考,这是其他医家的意见可以参考。我们紟天的临床上呢大家用乌梅丸来治疗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胃炎、肠炎、痢疾,也用它来治疗头面部的疾病因为它往上走嘛,巅顶痛、神经性的头痛还有人用它来治疗什么呢,癫痫用乌梅丸来治疗癫痫。你看癫痫肝嘛。还有人用它来治疗荨麻疹因为它酸,它有烏梅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它能够收敛这是一个参考。那么这个到底乌梅丸应该怎么来用这有待我们临床上继续来实践,进一步来验證我看过一个医案,王三虎老师的医案王三虎老师他主要是治疗肿瘤的,它治疗那个像肠道的一些肿瘤啊什么结肠癌之类的,他就鼡这个方子 传用的多一些这是一个思路。

行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儿。吴彦恩整理  昆明周雨涵校对)

正念堂微信订阅号由医馆学员编輯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有需要购买书籍资料的请加正念堂中医馆QQ:或打前台电話:029-   

师承中医网师承中医论坛

正念堂中医馆微信号: (加好友请报真实姓名患者还须报病历号)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