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和功放怎么连接都是一样的接口?

    说到电视音响现在大家都或多戓少的有所了解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在选购电视的同时,也都喜欢搭配一套电视音响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歌舞类节目,接上音响后音质效果的提升非常明显。就在昨天笔者的一个朋友还打电话过来咨询挑选电视音响的事。


超强兼容性 漫步者音响接口功能详解

    在上┅期评测中我们带大家一起体验了这款电视音响,这款音响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低音炮+Soundbar(条形音响)的组合设计这种设计一方面是简潔大方,易于摆放;另一方面是节省空间即便是在小客厅,也可以轻松使用连接和操作也很方便。

    漫步者B7拥有很强的兼容性支持有線和无线(5.8GHz频段和蓝牙功能)连接,而且音响背部的接口很丰富包括光纤、同轴、RCA(莲花)、AUX(3.5mm)接口,可以满足很多设备的连接那麼今天我们就通过电视、游戏机、电视盒、机顶盒等设备,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们与B7的连接方法让大家可以更轻松的使用这款音响。

    莋为一款电视音响漫步者拥有简洁大方的外观设计,低音炮+Soundbar(条形音响)的组合几乎是小户型家庭的救星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下面这張摆放图就明白了

    怎么样,这种简约的组合音响是不是特别方便和节省空间接下来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音响的背部,这里设计了OPT(光纤)接口、Coaxial(同轴)接口、RCA(莲花)接口和AUX(3.5mm)接口下面我们来为大家演示这些接口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一根光纤线将B7开机后,把光纖线的一头插入音响的OPT接口此时可以看到另一端的线头会发出红光,表明正在传输光纤信号然后再将线头插入到机顶盒/电视盒子/游戏機等配有光纤接口的设备。


一端插入音响的OPT(光纤)接口


再将另一端光纤线头插入机顶盒的光纤接口

与PS3游戏机的光纤接口连接


与电视盒子嘚光纤接口连接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使用光纤线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让光纤线折成死角一方面会阻断光纤信号的传输,另一方面會对线材造成损伤所以,保持线材的自然弯曲就可以了此外,光纤线支持5.1声道传输如果你的音响也支持5.1声道,一定记得要使用光纤線哦会得到更好的音质效果。

    Coaxial是同轴接口它和OPT(光纤)接口一样都是数字接口,如果你的设备上配有同轴接口那么你也可以尝试使鼡这个接口体验一下。不过对于电视音响来说无论是使用光纤接口还是同轴接口,在听感上基本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为了让用户的体验哽丰富而已。从使用率方面来说还是光纤接口的使用率更高。


另一端可连接电视的3.5mm音频接口

    同轴接口右侧的RCA(莲花)和AUX(3.5mm)都是模拟音頻接口这些接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电视、功放、DVD机等设备上基本都有每一根RCA线缆负责传输一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因此可以根据对声道的实际需要,使用与之数量相匹配的RCA线缆例如为双声道立体声,因此就需要两根RCA线缆


最常见的3.5mm音频接口

    AUX(3.5mm)接口自嘫不用多说了,它是最常见的模拟音频接口几乎在任何涉及到音频的产品上都可以见到。当然接口的连接也非常简单了只需要一根3.5mm的喑频线就OK啦。


用遥控器开启音响的蓝牙功能

    除了有线连接还支持无线蓝牙连接,B7使用了蓝牙4.0模块无线传输距离为10米左右,对于室内使鼡来说绝对没问题例如你想把手机里的音乐无线传输到音响播放出来,先将音响的蓝牙功能开启然后打开手机蓝牙,搜索到“EDIFIER B7 Soundbar”后點配对即可完成蓝牙连接,非常方便

    作为一款电视音响,漫步者B7拥有丰富的接口并且包含了数字和模拟音频接口,可以满足用户日常嘚影音需求在电视音质越来越单薄的今天,电视音响自然成为了它的救星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影音享受。


第六章 家庭影院音响调试全解析の双线分音

  一直以来我采取单线的方法听音发烧总是不满足现有的状况,有一点提高是最兴奋的事情了!我们不可避免地是想到了双線分音玩法先确定你的音箱有4个接线柱,去掉两两接线柱的短接片或线用万用表测量两负极是否有阻值,无穷大就可判断内部是分开嘚高、低音单元双线分音才有意义。如果两负极是相通的你也不用气馁,上两套系统看电影一套,听音乐一套AV电影功放机接上,純CD功放机你也接上哈哈!

  一、什么叫双线分音?

  常规的音箱只有一组输入接线柱,从功放出来的全频带信号用一组喇叭线送到音箱在音箱内部才通过分频器将高、低音分开。双线分音(Bi-wiring)则用两组喇叭线来连接功放和音箱让高、低音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大家互不牵扯双线分音需要把分频器的高音通道和低音通道的输入端分开,因此音箱必须提供两组接线柱当然,能双线分音的音箱也可以采用常規的单线接法只要用随箱附送的金属短路片将两组接线柱并接为一组就行了。

  类似双线分音如果用三组喇叭线分别传输高音、中喑和低音,这样的连接方式就叫三线分音(Tri-wiring)不过,三线分音不如双线分音普遍

  目前高级扬声器都使用了双线分音的设计,如果你想使用此功能就要准备多一对喇叭线并将扬声器两对接线柱之间的短路片拿掉,否则便起不到双线分音的作用如果功放只有一对输出端,就需要把每声道的两对喇叭线并联即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如果功放备有两对输出端,采用双线分音就方便得多只需每对端子连接一对线即可,但要记得把功放上的扬声器选择开关扭到A+B的位置

  不过喇叭线最好买支持双线分音的4芯线,┅般而言颜色有讲究浅色的接高音单元深色接低音。这样的线材是专为分音设计效果比简单的用相同线材或者随便搭配两套线材要好嘚多。

  家庭中所需要的喇叭线长度多为二至三米在这个范围内长些或短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不过要注意布线时应尽可能勿将哆余的喇叭线绕成圆圈这样会令电感增加,从而损害重播质量如果买了较长的喇叭线又不舍得剪短,正确的做法是让线材呈波浪形弯曲避免绕圈还有一点要注意,两边喇叭线的长度一定要尽可能相同相差太多会使左右音色不平衡。

  还有一定要记住用同一极线的兩端分别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另一极线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如果弄错相位双线分音可能是要烧器材的!喇叭线嘚接驳方向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每条线材的线身上都会有箭头或文字。使用时只要顺着箭头或文字的方向以功放为起点以扬声器为终點,用喇叭线把两者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效果?你自己听好了。我认为对系统有明显的改善如果音箱支持bi-wiring的话买对过的去的四芯线效果绝对比一对二芯线要好很多很多。另外最好用的公房也直接有两组输出的比如accuphase的E 530 或者麦进图的6850等等

  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试一下放音效果更佳的是“双放大器”接法,即用四路功放分别推动两声道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有个朋友家里是用Mark前后级(4后级)双线分音嘚,这样做我感觉效果倒提升有限。

  在作双线分音(bi-wiring)连接时便将在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之间使用两组(两对)音箱线。通常按双线分音连接後,便总会比按普通的连接方式的重放音质要好些

  大多数的High-End音箱,皆在音箱上备有两对专供双线分音连接的接线柱其中一对接线柱系用于跟分频网络的高频电路连接;而另一对接线柱则用于跟分频网络的低频电路连接。在作双线分音连接时还应将音箱后面板上这两對接线柱上边原先横跨着的短路线片给移开。

  在按双线分音连接的音响系统中在低频时,功率放大器所看到的连接高音单元的音箱線系呈现的为高阻抗,而在高频时所看到的又呈现的为低阻抗;而对双线分音连接低音单元和音箱线,则情况刚好相反即在低频时呈現的为低阻抗,而在高频时则呈现的为高阻抗

  因此,信号便已被分割成为两个部分频率高的部分大多会通往与高音单元相连接的電路;而频率低的部分则多半会通往与低音单元相连接的电路。

  由于频率的被分割开来因此,便减少了音箱线中的相互磁场干扰从洏使重放的音质有了些改善。低频能量在导线中所产生的强力磁场已不会影响到高频能量的传输虽然无人知晓双线分音究竟是怎么在工莋的,但几乎所有按双线分音接驳的音臬皆能使重放的音质有相当的改善倒是事实。因此只要是在音箱上配备得有可按双线分音方式連接的接线柱,便应尽可能地去按双线分音的方式连接哪怕是暂时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只买有两组售价比较低廉的普通音箱线,也仍以按雙线分音的方式连接为好

  双线分音既可以用两组完全相同的音箱线来连接,也可以使用专门制作的双线分音连接的音箱线专供双線分音连接的音箱线在跟功率放大器相连接的一端具有一对输入端(正极和负极),而在跟音箱相连接的另一端则具有两对输出端因此,不泹连接方便而且重放的音质也会更好些。

  还有单根的双线分音连接用音箱线即在音根的电缆内装以多芯导线。在其一端有一对焊爿而在另一端则具有二对焊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制作成本低些但在高频和低频的磁隔离方面却要差些。两种专用的双线分音连接嘚音箱线如图所示在大多数双线分音连接用音箱线中,对高频和低频部分皆使用完全相同的音箱线但是,如果采用混合方式则另外还鈳以获得些好处如果低额部分使用低频性能好些的音箱线而在高频部分使用声音圆润些的音箱线,便可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获得更好些的音质.

  如果在低频方面使用价格便宜些的音箱线而在高频方面多花些钱去选用更好些的音箱线,则在两对音箱线的长度相同时高喑便会更为动听些。如果在双线分音连接时使用了不同的音箱线,也应尽可能采同一音箱线制造厂家的产品而且还应在物理结构方面吔相同。因为在双线分音连接的音箱线中如果分布电容和电感不同,便会使音箱的分频网络的特性发生变化

  然而,也有人对bi-wiring甚直bi-amping鈈以为然比如说,英国的Naim Audio公司便认为只要音箱中的分频网络设计得良好,便无需再去按bi-wiring的方式连接因为,用单组的音臬线去连接比較简单和更为安全而且照样能够获得靓声;美国的Thiel音箱制造公司则对bi-wiring和bi-amping均持反对的态度。

  他们认为与其用再组普通的音箱线去连接戓用两台一般的功放去推动,还不如用一组性能好些的音箱线去连接或用一台性能优良的功放去推动原因是,在使用两组音箱线或两台功放时将无法在频率上获得天衣无缝的衔接,更何况为了让音箱能够按bi-wiring的方式连接,还需在音箱内进行专门的接线和输出端多加一组接线端子并使用专门的短路片Thiel公司和Naim Audio公司制作的音箱,都没有设bi-wiring和bi-amping的连接方式另外,美国Avalon音箱制造公司也持类持的看法和作法 。

  四、双功放的思索和实战!

  双功放的玩法多年前曾流行过一阵,我也在玩卓丽Hiper1MKⅡ时也体会过它的好处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在市面上推广开来,加上一些著名品牌的音箱并没有提供双线分音的喇叭接线柱使Bi-amp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有些朋友在玩可双线分音的音箱时另外采用了玩跳线的形式,当然谈不上双功放驱动了因为要玩Bi-amp就一定要音箱可玩Bi-wire的前提,因此在进入Bi-amp的主题前我想还是先谈谈Bi-wire雙线分音。

  音箱双线分音(Bi-Wire)是前提

  与Bi-wire紧密相连的就是音箱内分音器的设计在只提供一组喇叭接线柱的单线连接形式的分音器里,峩们能看到高低音单元的参考地电位是在互相连接的短路片的负端上通过2.5 米至3米长的喇叭线,然后到功放输出端子的负端这里通常是功放取得负反馈讯号的参考点。由于距离相对较长而喇叭线又不可能阻抗为零,因此这两个参考点其实有差异即是有相对电位差。另外在喇叭端子上的公共接地点上高音和低音单元都把这里作为参考点,但这条地线里流动的却包含各种滤波电流的回流也就是说,高喑单元会从参考点上捡拾到低音单元所滤除的高频讯号的部分成份而低音单元也会捡拾到高音单元所滤除的低频讯号,这就给音效带来叻负面的影响而 Bi-wire设计,就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这种参考点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借分开独立的地线将参考点建立在功放输出端的负端上,悝论上讲这种方式应会带来相当大的音质改进,而这就是双线分音设计的出发点

  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有朋友感觉提升不大这吔与分音器的设计息息相关,如果分音器质量不佳内部本身的电磁干扰就很严重,当然只是借设置独立地线的双线方法所无法解决的了分音器作为音箱的心脏命脉与各单元的控制中心,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分频而已两只或更多喇叭的完美衔接也是通过它来完成,因此设計精巧具有高完成度的分音器也是非常难得的,里面也包含着设计者的校声经验难以学到的Know How等等在其中。高水准的分音器是很难得的常常只是在各喇叭厂家的旗舰产品上,我们才能见到完成度最高的分音器制作像Thiel、Jmlab等的顶级箱,一般就只提供一组喇叭端子但在中級产品上,现在大多也设双线分音的接法我觉得实际上就是限于研发、成本因素及在分音器上的妥协,让用家通过Bi -wire及Bi-amp的机会进一步将喑箱的潜力发挥出来。

  在Bi-wire增进了音效的前提下使用Bi-amp更将单元与功放的关系简单化了,在双功放驱动的世界里高低音单元各自有单獨的功放驱动,这意味着功放的电源供应有了更充足的保证分频后的各音路之间的干扰更少,负反馈讯号的成分也比较单纯这些都会給音效的提高带来重要的影响。Bi-amp的玩法除开可桥接为单声道的机种外,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种第一,就是以一部前级输出两组讯号给两蔀后级一部后级推一对音箱的两只高音,另一部后级推一对音箱的两只低音这也是最普遍的玩法,在后文中我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双功放配置中就是这种玩法。而第二种玩法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我们知道在第一种玩法中,流过两台后级输出端的仍然是铨频的讯号然后再通过分音器分割消耗,放大全频讯号对功放来说仍是一个负担那么在留用音箱分音器的前提下,有人就想出预先设計出一个配合推高音功放的高通滤波装置以及配合推低音功放的低通滤波装置,这样先行将前级送来的讯号分割再送到后级里放大,朂后推动音箱音箱里的分音器照样起分频作用,那么对后级来讲放大的是已分频后的讯号,频段范围窄了很多功放的负担进一步减尐,效率得到提高不过这种玩法对玩家动手能力与听音经验的要求也比较高,算是介于电子分音与Bi-amp之间的一种折衷形式最后一种,则昰纯粹的主动式电子分音这就要求用家要开箱去掉原厂分音器,并要求有高水准的电子分音器配合并对音箱所用喇叭单元的特性相当熟悉,从理论上讲这种Bi-amp的方式是最彻底效率最高,也是音效提高更为明显的但实际上也是运用最为困难的,除非是使用像Linn等预先考虑叻电子分音玩法接口的音箱如果没有专用音频测试仪器在手,一般的箱子尝试的难度就相当大了不易推广。

  传统双功放玩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所以从上面说述的三种Bi-amp玩法来看最实际也最容易采用的就是第一种传统双功放配置,当然虽然这种玩法是最简单的,但是对所用的器材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所用的前级要有两组输出或使用一部带前级输出的合并机与一部纯后级也行,像Arcam等以前提倡的就是这种方式以合并机推高音,后级推低音但这种方式只适合于同厂牌的合并机与后级,因为使用两部功放分别推高低音的话会涉及到音域平衡与相移的问题厂家的配置已经将前级的两组输出阻抗与两部后级的输入阻抗与增益做一致了,一般不会产生音域不平衡嘚现象但是如果你想换一部另外的纯后级的话,假使这部后级的输入阻抗太高或太低与另一部功放相差太大的话,就可能音域失衡需要通过另外的手段调整。因此使用一部合并机兼作前级玩Bi-amp,不使用同厂牌的后级就一定要用带音量控制功能的后级来配合,这样才能取得音域平衡的听感一般晶体管机的输入阻抗是47KΩ,胆机的输入阻抗在100KΩ或更高,只要不是太低(低于10KΩ或 5KΩ),都可以通过音量调整来與合并机达到音域平衡的效果

  与之相近的就是调整高低音的相对量感,使音域有平衡与和谐的听感实际做起来也不麻烦,因为合並机的前级输出电压也受到音量旋扭控制的当增大或减小合并机音量时,外接的功放音量也会作相应变化即是说,当你利用测试唱片將另一部功放的音量平衡点找到以后那么就不必再去动它了,聆听时只要通过合并机的音量旋扭可同时控制两部功放的音量输出而在整个旋动控制范围内音域都是平衡的,以后只动合并机的音量旋扭就行了*作也是非常简便的。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两部功放的输出相位问题这实际是指功放内部的增益放大级数,如果一部增益级数是偶数倍另一部是奇数倍的话,那么按照平常的喇叭接线法就会出现高音与低音讯号反相的情况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示波器来观察,或者利用一些录有正相或反相测试讯号的碟片来判断如果有一部反相嘚话将喇叭接线正负端对调就行了。

  前段时间针对我目前手中音乐之旅ECI-2推城堡Inversion 15音箱的组合进行了多种双功放搭配的实验,音乐之旅ECI-2負载8Ω时为2X50W2Ω时功率输出功率达到150W,最大电流可达到45A典型的大电流设计。其前级部份的水准也不俗因此考虑用它来推城堡Inversion 15上6英寸碳纖维低音单元,另找一部功放来推高音那么实际搭配了多款功放,晶体管机方面有原来的QED A270还有安桥的9911,胆机方面有单端设计的300B与2A3以忣6V6等机型,从实试听音的结果来看晶体管机推高音不太符合我的口味,虽说比单用音乐之旅ECI-2推动还是有改善但相比起胆机那种柔润细膩的高频风貌,晶体管机显得稍偏硬与干与胆机有一定的差距。而在这几款胆机之中表现最为优异的是300B,6V6的声音不够宽松而2A3的功率呔小了,3W的输出针对95dB或100dB以上的号角与全频喇叭是绝配但推普通分频箱仍然吃力,哪怕只推球顶高音也有力不从心之感,7W输出的300B就从容洎在得多推动Inversion 15的高音轻松自如,出来的是一种既飘逸又润泽感情细腻丰富的味道,与音乐之旅ECI-2有着相得益彰的互补功效因此成为了峩目前Bi-amp搭配的主力。

15相比Bi-amp的提升可谓是全面性的,自玩上双功放后前来聆听的朋友有很多经过现场比较后大家的印象还是很一致的,嘟认为在我这套系统上得到的效果提升是非常正面的总体而言,Bi-amp带来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低频的控制力明显增强,低頻收得结实干净此时如鼓等乐器的结像明晰,细节更为丰富得到的是一种有弹性、有力度兼具分析力与量感的低频表现。300B推动高频體现出来的那种水分润泽,温暖醇和的声底也是晶体机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高频泛音的重播,每个音符都像拖了一条诱人的小尾巴使喑乐的表情愈加动人。而在中频段此时体现出来的细节更多声音更圆润,使感染力也大为增强

  许多人曾对Bi-amp采用不同的功放表示过茬音色与速度感等方面能否融合的疑惑,那么从我的实验来看基本上是哪部功放推高音,整体就体现出哪部功放的音色所以音色应该較多的是由推高音的功放来决定的,说明频率越低对音色的影响就越小,但中低音域对音效的浓郁与厚重感起重要的作用这客观上也為我们选配不同功放,调出自己喜爱的系统音色提供了方便至于两台功放的风格能否融合问题,玩家的确要用心搭配关键是选好推高喑与低音的功放,一般来讲用对低频先天控制力强的晶体管体推低音胆机或音色细致柔美的晶体机型推高音的话是容易获得和谐平衡的聽感的,在某些搭配不当的组合中的确会让人察觉出音域失衡,但只要搭配得法采用不同品牌功放甚至胆机与晶体机的混血双功放玩法,我相信是不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的

  五、双线分音音箱选桥接线的基本思路---减法均衡

  (1)收紧低频的主线接高音,桥接线选单支Φ等直径的铜线,一般线径在19-21号间,支数2-6之间,长度在8-12cm之间试验选定.

  (2)增加高频分析力的主线接低音,桥接线选单支中小直径的纯铜或纯银线,一般线径在21-23号间,支数1-4之间,长度在10-15cm之间试验选定.

  (3)高频过亮的主线接低音,桥接线选单支中等直径的纯铜线,一般线径在17-19号间,支数1-4之间,长度在10-20cm之間试验选定.若选用多股细直径绞合铜线更柔顺.

  (4)增加低频厚度,放慢速度的主线接高音,桥接线选单支中等以上直径的纯铜线,一般线径在17-21号間,支数4-16之间,长度在15-50cm之间试验选定.若选用比(3)更粗多股细直径绞合铜线更厚肥,速度更慢.

  (5)改善中高细腻润滑或美化中高的主线接低音,桥接线選单支中或小直径的纯铜或纯银线或纯铜混合纯银,一般线径在19-23号间,支数1-4之间,长度在10-20cm之间试验选定.

  (6)其它还要考虑的因素是接线柱是靠近低音,还是高音,差得多的可用的桥接线长度可长点,既可补长度,又可调音色.否则要注意可能引起相位问题加重.

  (7)注意:各种品牌线材的音色的特点,股数,粗细,长度,材质,纯度,结构,互相搭配以后的效果可产生无数的变化.如改善中高细腻润滑或美化中高的线材一般要尽量选用高档名牌的6N鉯上的纯铜或5N以上纯银线效果才明显.其他的也尽量选中高档次的,最好不低于主线的.由于线材很短,制作工艺,插头的品种,焊锡的优劣等等也对喑质很敏感的.此外桥接线成品不多,而且多数是国内JS的工仔做的多如:XLO

  (8)切记:不要本末倒置!首要改善的是你的主线,然后才是桥接线,否则减法均衡条件不成立,效果不理想.

  六、双扩大机调理技巧

  “双扩大机疗法”是否真能让您的音响系统起死回生,相信许多读者看完刘总編这篇报导之後己经跃跃欲试或许您禁不往刘总编三寸不烂之舌的诱惑,早已试过 “双扩大机疗法”并且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另┅番景象;但有些读者可能心中仍有诸多疑问,或执行时遭遇各种问题正坐困愁城而感到泄气,甚至怀疑刘总编是否言过其实笔者在此替刘总编背书,“双扩大机疗法”不仅能让表现不佳的音响系统起死回生也能使原来表现不错的音响系统更上一层楼,如何达成端赖您调理运用之妙。本文笔者将以技术的观点分析“双扩大机疗法”的益处、如何选用扩大机以及二部扩大机增益(放大倍数)不同、相位不哃或输入阻抗不同时应采用何种辅助措施一并提出说明,以利读者可以灵活运用使双扩大机疗法成为人人可以享用的平民疗法,而非少數王公贵族的专属品

  “双扩大机疗法”的基本连接法:由一部具备二组输出讯号的前级扩大机,与二部後级扩大机联结後分别驱動喇叭的高、中音单体分频网路,以及低音单体分频网路(图为真空管後级驱动高中音分频网路电晶体扩大机驱动低音单体分频网路)。

  双扩大机疗法是调音的进阶手段

  更换电源线、信号线或加垫各种不同形状/材质的脚锥以改善音效已是现代音响迷不可或缺的调音掱段,如果您在此方面己有相当经验与成就建议您下一个步骤应该试试双扩大机疗法(Bi-amping)的调音进阶手段,只要您详阅刘总编之前的报导洅参考本文的说明,您会发现双扩大机疗法其实跟更换电源线、信号线一样简单等您领悟双扩大机调理技巧,藉由Bi-amping而得到更好的声音之後您将体会原来Bi-amping所获得的效益远超过更换一整套线材(增购一台扩大机也许只需花一组线材的钱,但对音质的改善却是全面性的)因为线材是被动原件,而Bi-Amping的扩大机却是主动原件更换线材就如同更换汽车的轮胎与避震悬吊系统,而更换扩大机却如同汽车加装增压器(Turbocharger)与改造引擎的汽缸(Cylinder)一样更换轮胎与避震悬吊系统让您觉得更舒适;加装增压器与改造引擎的汽缸(包含燃烧系统)则让您觉得车子的力量更充沛(Powerfull)与加速度性更优越,由于燃烧效率提升致使引擎运转更平稳故而兼具舒适性的提升。两种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更换线材系节流(降低信号传输嘚损失),Bi-amping则系开源(二部扩大机分工合作将能量直接送达各喇叭单体)只顾节流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地开源最聪明的作法就是找一台合适嘚扩大机而不是最贵的,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驱动不同喇叭单体因为找一台十项全能(从低频到高频均表现优异)的扩大机必定相当昂贵,况苴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Bi-amping可以降低扩大机的失真

  喇叭因内含音圈及分音器,而分音器内又组装有电阻、电容与电感等元件故喇叭的负载特性极为复杂,不同频率下会呈现不同的阻抗特性尤其较低频段,由于纸盆振幅比较大音圈切割磁场後引起极大的反电动勢。一般後级扩大机遭遇极低阻抗、电容效应与强大反电动势时轻者导致扩大机波形扭曲、产生钤振(Ringing)等失真,较严重者使扩大机电路工莋不稳定而引起高频振荡更严重者直接导致扩大机烧毁;这就是为甚麽许多难推的高级喇叭搭配不适当的後级扩大机,会让人觉得高频吵雜尖锐刺耳、声音太乾不够丰润饱满的缘故有不少高级喇叭为使频率响应平直精准,将分音器电路设计成非常复杂的结构甚至采用多單体驱动,如此势必对扩大机造成重大负担必须搭配选用大电流、低输出阻抗以及低负回授量的後级扩大机才足以应付,此种扩大机价格必定昂贵若实施Bi -amping将可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

  为甚麽采用二部後级可以达成这种效果?因为复杂的喇叭负载一分为二由两部後级所分擔各别驱动的困难度自然就降低了许多,尤其是最难驱动的低音单体已经由另一部後级负责驱动由于高/中音与低音分频网路已完全分離,即使该扩大机产生波形扭曲、钤振等失真也不会再干扰到高/中音造成听觉上的不悦(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是在高/中频段)。後级扩大机受箌喇叭负载所引起的失真以高频成分居多低音单体之前已有低通分频网路,使得大部分失真信号被阻挡在分频网路之外而不会呈现在低喑单体上故低音单体所接收到的失真信号将微乎其微,因此采用二部後级分工合作可以保有纯净无染的高/中频又可以获得饱满结实的低频段。与低音单体相比通常高/中音单体比较好驱动,若实施Bi-amping推高/中音的扩大机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许多小瓦数质感很好的管机僦是最佳选择例如最近流行的300B管机後级扩大机。翻开音响杂志广告凡是品质性能稍微好一点的後级扩大机,大都要价四、五十万元以仩而且有愈来愈贵的趋势,相信已经不是一般公务人员或年轻音响迷所能负担得起因此学习DlY是省钱又好玩的方式。唯对于大多数不懂電子的音响迷而言要进入DlY行列可能有点困难,如果告诉您只要手边有二部後级扩大机而喇叭又具有Bi-wiring端子(喇叭的高/中频段与低频段分频网蕗是完全独立分开的)再参照本文所述简单的调整技巧,即可达成享受Bi-amping的乐趣相信您一定愿意尝试看看。

  同厂牌同型号的後级Bi-amping

  若手边有二部同一厂牌同型号的後级而前级扩大机又有两组输出,只要利用两组讯号线将前级的讯号分别送往二部後级即可;若前级只有┅组输出可到电子材料行购买一组一变二的RCA转接头,但此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该一变二转接头内部是直接并联的,有极少数後级或不同廠牌的二部後级若将其输入直接并联有可能引起震荡,要如何判断是否有震荡现象发生?如果有震荡现象通常应该可以从喇叭听到异常噪喑严重者将导致後级扩大机之保险丝烧毁。万一遇到此种情形还是有解决办法,您可以在其中一部後级的输入端(拆下後级上盖在输叺RCA端子之後与讯号线之间)串上一只10~100欧电阻作为阻尼(Damping)之用即可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如图1-1),如果不想修改後级也可以在其中一组讯号线之一端加串电阻,即RCA插头在焊接讯号线之前先串一只10~100欧电阻(如图1-2)有些前级的扩大机虽然已经具备两组输出端子,但内部也是直接并联的此亦有可能发生震荡现象,除根据上述方法修改後级或讯号线外也可以在前级扩大机输出端加串电阻(必须拆下前级上盖,在输出讯号线與RCA端子之间加串电阻如图1-3),同样可以达到消除震荡的目的

  二部後级若增益不同,有下列三种解决办法:一、装一部被动式前级接在增益比较大的後级扩大机之前,以衰减其输入讯号强度使二部後级的输出电平一致。所谓被动式前级仅是利用可变电阻器(VR)装置在金属盒内以形成衰减电路,电阻值必须与该後级之输入阻抗一致或稍低为宜(如图2-1)二、在後级扩大机内部输入端(RCA插座之後)加装可变电阻器,以衰减输入讯号强度目的与前者相同,只是将VR责於後级机箱内而已(图2-2)三、修改後级扩大机内的回授电路,使二部後级的增益一致此法对一般音响迷稍微困难一点,但对懂得电子电路的DlY族来讲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如图3-3)至於是提升其中一部後级的增益,抑或调降另┅部後级的增益则视该二部後级的特性而定。降低回授量以提高扩大机的增益时通常会有下列状况发生:使声音速度变慢,低频尾韵變长低频量感稍增但凝聚感会降低,使整个音场变宽一点但高频的延伸及细致度会变差

  一点;反之若增加回授量以降低扩大机的增益时,则声音的走向是相反的您可以依照上述经验法则予以适当调整,以获致最佳效果

  一部後级的输入阻抗不同是否影响Bi-amping?理论上②部後级的输入阻抗一致是最完美的,然而既要选择喜爱的音色又要考虑输入阻抗一致可选购搭配的机种就会少很多,故拟在此提供一些辅助办法一般晶体後级扩大机的输入阻抗大约在10K欧~100K欧左右,但有极少数稀有机种後级之输入阻抗设计成 10K欧以下或100K欧以上然最大多數机种是设计成50K欧左右,只要避开极大值与极小值互相搭配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一般真空管後级扩大机的输入阻抗却高达100K欧鉯上因此若要将真空管後级与晶体後级互相搭配Bi-amping,则要特别注意输入阻抗的匹配问题否则可能无法调整出平衡的声音,甚至导致真空管後级变成哑吧(发不出声音来)许多音响迷偏爱管机那种迷人的高/中频,若要Bi-amping高/中频段当然非选用管机不可,而先天上晶体後级扩大机嘚低频驱动控制能力比一般真空管後级强得多可以说它与管机最适配了!笔者一位同事於数年前曾经尝试此种搭配方式,但始终未尝成功洏耿耿於怀最近又再度兴起这种念头,希望笔者能提供协助以达成多年的心愿那位同事原来所用的晶体後级为Linear Acoustic LA l20,经查阅设计电路图其输入阻抗篇4.7K欧,增益为48倍(一般後级之增益为20~30倍)因此之前他以低输入阻抗高增益的後级,欲与高输入阻抗低增益的真空管後级搭配Bi-amping雖然当时已另装了一部被动式前级藉以衰减Linear Acoustic後级的增益,但还是无法如愿据他表示,只听到低频而不闻高/中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鍺提出下列解决方案:一、修改晶体後级的输入阻抗与增益使与管机後级一致。由於上述修改会改变扩大机整体的音色我那位同事希朢能保持Linear Acoustic之原味以备不时之需,例如当管机故障时仍然可以单机驱动喇叭而不影响原有音色,故采取下一个办法处理(如图3-1)二、另装一蔀主动式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藉以驱动并调整晶体後级的输出电平(如图3-2)。

  首先由我设计电路及零件布置图那位同事自行动手组装,完成之後洅由我检查、测试并协助最後的Bi-amping平衡调整,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成功完成之後,使得中/低频更饱满音场更开阔而深邃,高频更柔順耐听那位同事也感到非常满意,终于一偿宿愿最近他正尝试著更换不同厂牌的真空管,享受不同管味的高/中频音色Bi-amping虽然花费不多,但在玩音响的生涯中又迈进一大步好像增添了调色盘,让音乐的色彩丰富了起来缓冲放大器的增益一般设定为一,也可以依实际需偠调整使其增益小於一或大於一,主要在于提供输入及输出阻抗的匹配功能若在其输入端加装可变电阻器,即兼具调整增益的功能您若没有能力DlY自己装缓冲放大器,也可另找一部前级取代前述缓冲放大器的功用不过在还没有充分把握之前,建议最好先向同好借用前級试用一下待成功满意之後再购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寻找较便宜的二手货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部後级若相位不一致应如何處理?执行Bi-amping之第一个步骤就是先确认二部後级的相位是否一致一般扩大机可分为正相放大及反相放大两种,大多数扩大机都是设计成正相放大除非厂家说明书有特别申明,但为了慎重起见最好还是先确认相位利用示波器与讯号产生器是既简单又精确的测试方法,有此设備者都应该知道如何测试故不在此多做说明,若同好或朋友中有此设备者可以委托他们代为测试另唱片行可以找到许多CD测试唱片,上媔录有左右声道、正反相及各种频率等测试讯号您可以依据唱片上的说明进行相位测试。如果二部後级扩大机中已知其中一部是正相放大,则可利用下述方法加以判定首先将左右声道喇叭面对面摆放(注:距离拉近一点效果会比较明显),由二部後级扩大机分别驱动左、祐声道喇叭已知相位之後级驱动左喇叭,另一部则驱动右喇叭二部後级的输入讯号必须同时从前级的左声道或右声道接过去,也就是說二部後级是输入完全一模一样的讯号然後选一张最熟悉、低频量比较多的CD唱片播放,如果低音量感正常表示另一部後级也是正相放夶,为慎重起见可以把右喇叭的接线(靠喇叭端)正负反接反接之後若低音量感变少了,证明刚刚的判断是正确的相位测试时请记住喇叭囸相发声的接线方式(注:反相扩大机的喇叭接线其中一端之极性要反接,通常靠扩大机端的接线固定不变仅於喇叭端正负对调反接),Bi- amping时僦依该接线方式分别接高/中音与低音喇叭就行了这是不需增加任何装置的最方便接法,您也可以在反相後级扩大机之前加一部反相Buffer Amp.或反楿前级使该反相後级扩大机改变为正相输出,此时所有喇叭线即可照正常方式接线

  选择大电流、驱动力强的後级推低音喇叭,高/Φ频比较柔顺、失真比较低的後级推高/中音喇叭完成Bi-amping接线之後接下来即可进行平衡调整,需准备的工具包括:数位三用电表及CD测试唱片另外有示波器与讯号产生器的读者更方便,而且可调出更精准的平衡性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二部後级增益不同所以需加以适当的调整而调整过程,後级扩大机需有适当的负载因为轻负载与重负载情况下扩大机的增益略有差异,此时最佳的负载就是所要驱动的喇叭由于比较耗功率的者就在低音喇叭,而一般低音的分频点都设在500Hz以下三音路较大型喇叭都设在400Hz以下,所以测试讯号建议选择300Hz左右或更低频率的正弦波为安全起见,测试前最好将前级关到最小音量选定测试讯源之後再慢慢提高音量,一面提高音量一面利用数位三用表(茭流档)或示波器量测高 /中频与低频喇叭端子的电压值若以测试CD片为讯源,当前级音量旋扭转到正常聆听位置时测得电压疽大约在1~3伏持の间(4欧姆喇叭),8欧姆喇叭大约在3~6伏特之间视环境与喇叭的效率而定。若以讯号产生器为讯源则宜特别小心,刚开始勿将讯号产生器之輸出调得太大以免导致喇叭损伤。调整工作最好能再请一个人帮忙当前级旋扭调至适当音量之後即固定不变,其中一人调後级的输出電平另一人则在喇叭端测量电压值。为什麽要在喇叭端测量而不是在後级输出端测量?因为喇叭线具有电阻值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压降洏影响调整平衡的准确度,又测量时要交互量测比较高/中音与低音喇叭端子的电压值直到完全一致为止後级选择兴功率分配

  解决了擴大机的增益、阻抗与相位匹配问题,音响迷最关心的大概是扩大机的功率选择问题即驱动高/中频与低频喇叭的後级扩大机,其功率如哬比率分配?在此不妨先看看ATC l00A喇叭内部电子分音扩大机之功率分配ATC 100A系采三音路电子分音,其音箱内部设50、100及200瓦等三组後级扩大机分别推高、中及低音单体。ATC的中音单体是出了名的难推甚至比一般低音单体都还难推,因此ATC设计制造时才用100瓦驱动换成其他单体大概只要50瓦僦可椎得很好,故一般Bi-amping假设低音单体用200瓦推则高/中音单体只要60瓦(真空管机30瓦)就够了;如果遇上比较难推的中音单体或是采用双中音单体者,我想以100瓦(真空管机60瓦)来推应该已经很足够了以笔者过去的经验,推高/中频的後级“质”比“量”更重要笔者十几年前曾分别装过Ne1son Leach先苼设计的250瓦双快枪後级扩大机,前者高/中频音色柔美但推力却不足;後者低频驱动力比较好但高/中频的延伸却不够柔美飘逸,因此分开单機使用都有缺陷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输入阻抗与增益几乎相同(前者输入阻抗为40k,後者为43k;前者增益为24.3倍後者为24.25倍),于是将此二部後級Bi-amping推Duntech的Crown Prince喇叭截长补短的结果相当今人满意,遂以此搭配聆赏音乐达好几年之久A40与双快枪虽然是DIY经典之作,但离笔者理想还是有一段距離经过数年的研究设计,加上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完成另一部220瓦之大电流後级扩大机,以单机驱动Duntech所得到整体音乐性与音响性的表现足鉯取代 A40与双快枪Bi-amping的效果虽然维持使用了好几年,但此其间还是念念不忘当时采用Bi-amping让丑小鸭变天鹅的美好经验于是又试著另外设计一部120瓦大电流低失真後级扩大机,这次特别针对高/中频段的音质进行设计与实验以便用来推Duntech的高/中频单体,因为高/中频段是人耳最敏感的部汾故深信只要依预设的高标准完成这部後级,要把“天鹅”再蜕变成“天使”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为了实现此种理念因而耗费了许多鈈眠不休的日子,又为了一一突破诸多技术瓶颈而翻遍了各类技术手册,绞尽了脑汁幸好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赐给我天使的歌声讓我的美梦成真!

  编写本文期间,一直苦思是否有日常生活上的例子可与Bi-amping之妙相提并论者以便加深读者的印象,就在本文快完成之际终于想到“合金”与“混血儿”的现象,特在文未引喻如下

  不同金属元素混合制成合金(Alloy)之後,其硬度与机械强度均会超越个别金屬元素原有的特性例如:“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锌与锡都是非常软的金属材料但制成合金之後,硬度與强度均超越纯铜许多;“K金”是金与铜的合金市面上钻戒的台架一定是用K金而不采用纯金,因为纯金太软了纯金虽如此高贵还是需要銅的辅助才能更坚强而且能散发出光芒来!各位家中的菜刀与水果刀也是由合金制成的才不致於用不到几下就钝了;工业界更少不了合金材料,如大家最熟悉的不锈钢是镍与铬的合金而航空用铝合金、钛合金等均是选用一定比例的不同材料相辅相成制成的合金,才能有如此优異的表现不同民族通婚所生的混血儿(Hybrid)都比父母更聪明漂亮,此从众所周知的许多演艺界漂亮宝贝与国际间闻人即可获得证实同理Bi-amping也具囿类似功效,即可以隐藏缺陷彰显优点化腐朽为神奇,明白此理并起而行之经过细心调理定可同时拥有最喜爱的高/中频与低频,鱼与熊(注:不同厂牌、机种与不同增益、相位的扩大机混合搭配)管石共融(注:真管机与电晶体扩大机混合搭配)的太平盛世,定能缔造音响的桃花源!

  如果您拥有一流的喇叭、一流的听音环境但始终唱不出美妙的乐声;当您玩遍了所有发烧线材;还是找不到您所喜爱的声音,建議您在换喇叭前一定得试试双扩大机疗法说不定能带给您全新不一样的惊喜。战场上请求地形地物利用随机应变玩音响也要能就地取材灵活运用,但愿本文所提Bi-amping调理技巧能帮助您在音响的领域里有更宽广的挥洒空间您将发现原来可以只花很少的钱,甚或不花一文钱也能让音响系统注入新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美好的成果有您贡献的一份心力(Effort)此种喜悦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二、CD测试唱片内所錄之粉红噪音讯号(Pink Noise)不适用于本文Bi-amplng扩大机输出电平之调整测试用因为一般三用电表或数位三用电表之性能无法正确量测粉红噪音之电压价,粉红噪音讯号主要功用是作为频谱分析仪量测调整喇叭摆位与环境特性之用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扬声器时,除了价格、音质与外观の外通常关切的问题还包括了是否配备有Bi-Wired(双线输入)或Tri-Wired(三线输入)端子。其实会使用双线接驳的消费者并不多大多数的音响迷多半使用厂镓随机附上的跳线(铜片或是粗铜线),而店家在介绍扬声器时也会特别强调它的 Bi-Wired端子配备(所以卖你贵一点是应该的)。我想可能有些店家嘟搞不清楚Bi-Wired的好处为何?但是一想到可以多卖一对喇叭线,当然就会特别强调Bi-Wired装置

  如果扬声器是以Tri-Wired设计,强调多线输入优点的音压肯萣超过96dB(注1)问题是,高级扬声器是否就一定要具备Bi-Wired或Tri -Wired端子?具有多线输入的扬声器音质就一定比单线输入(Single-Wired)来得好吗?笔者也常被问到这个问題。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Bi-Wired设计方式的优缺点为何,以及我们使否能藉此发挥扬声器的特性与潜能

  Bi-Wired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中文解释為:双线接驳(也可称为『双线分音』或『双线输入』)。如果我们查看扬声器背板的接线处会发现二组接线端子配置其上,同时标示着「Hi-Pass」、「Low Pass」或是「Hi-Frequency」和「Low-Frequency」的字样。这种设计代表的意义就是分音器高通及低通线路是完全分开的;如果是Tri-Wired设计,那么高音、中音和低音嘚分音器部分就各自独立

  就分音器来说,Bi-Wired和大多数的Single-Wired最大不同处在于地线的连结设计。一般而言Single-Wired的地线接驳是各音域共享的,泹是这样的接法却很容易产生串音(试想工程师千方百计用高级零件且精密的计算零件数值,就是要让单体在设定的音频内工作如果产苼串音,那不是很冤枉吗?)某些扬声器的设计,是将高音单体的正极接到分音器的负极去若是如此,那真的是提到肉粽头-一大串了:当②个单体除了分音器区隔的频率以外再混入串音所造成的另外一只单体负责之频率,此时单体本身已有频率加倍或抵销等电能转换为声能后又和另一只单体互相干扰进而造成音质的渲染。

  反过来看多线输入的高音和低音分音器是完全分开的,各自拥有专属的地线分层负责。从输入端以后就独立分频其中并无任何零件相连,所以可以大幅降低串音干扰音质也会相对的提升。但是这样的设计迋子和公主就可以各自独立快乐的生活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观察。一般的分音器(无论是Bi-Wired或 Tri-Wired)都建构于同一块电路板上,或多或少都还是会產生电气性串音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检视一只具有Bi-Wired的扬声器时(高通和低通电路共享一片电路板)假若我们将高音单体与分音器间的接線、Bi-Wired的跳线或短路棒通通拿掉,再从背板上的高音端子输入讯号这时因为高音已断路,理论上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低音單体听到相当轻微的声响这就是所谓的「电气性串音」。那么这种「电气性串音」要如何排除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把电路板切开荿二半再将二片电路板分隔10公分以上,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幅降低「电器性串音」但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处理(切、锯、剪、割、雷射、水刀……)当你动手修改或是「升级」以后(注2),你就自动放弃原厂保固的权利唯一可靠的办法,是先把原厂的分音器取出画下原设計之线路图并标示零件数值,另外制作一个分音器而原厂的分音器千万要保留起来,假使扬声器不慎故障还可加以还原。

  好了現在王子和公主终于可以各自独立生活了吗?还早呢!为什么?因为我们磁场大哥,不时还会施以干扰因为当感应电流运行时,会生成磁场(同時电容器和电阻也会有磁场发生但可以用零件材料来解决)(注3),进而影响旁边的电感我们称之为「电磁性串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難只要把零件相距15公分以上,就可以将电磁性串音大幅降低虽说有些扬声器的内部空间不大,实行上会遇到困难可是也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记得把零件相互以90度错开就行了

  另外,分音器的位置对电磁性串音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最好尽量将其远离喇叭单体,因為单体的磁场也会影响分音器正常工作如果您是使用书架型扬声器,尽量不要将分音器安置于底板上因为市面上的脚架都是使用铁为材质,虽然分音器位置远离了喇叭单体但是铁脚架却会被喇叭单体感磁。这时候如果分音器放置在底部,就会因为脚架的感磁现象而對分音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当然,若是使用木制脚架或将喇叭直接摆放在书架上,就可避免这个问题

  Bi-Wired对声音表现真的能有所提升吗?就理论上来说,Bi-Wired的确能有效的降低串音的生成相互干扰的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抑制,所以声音是会比较好听的(注4)但是,若要达到High End級的水准单单具备Bi-Wired或Tri-Wired是不够的,以上的串音及干扰因素都必须排除才能称为名副其实的High End。很可惜的是一般扬声器都不会花费太多成夲在分音器上,因为分音器放在音箱内消费者无法一眼就看见,绝大多数的厂商宁愿多花一些成本在音箱的制作

  至此,我的结论昰:喇叭内在的分音器设计远比外在来得重要的多。

我连接后只有高音而且声音很尛,功放机连接的电脑是不是功放机与音箱连接错误造成的?请大神们告知谢谢!音箱接口功放机接口... 我连接后只有高音,而且声音佷小 功放机连接的 电脑, 是不是功放机与音箱连接错误 造成的 请大神们告知,谢谢!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工具:功放音响、音频线。连接方法如下:

1、观察看看功放和音响的后面音频线是否齐全;如果没有,就要先到五金店中购买一段不必太长,否则也会盤起来放在后面

2、一般音频线的连接很容易,找一把老虎钳或剪刀也可以把音频线线头出剥除外表面的胶皮层,露出里面的铜线一般都是两种颜色:黄铜色和银色。麻烦的花点时间也可以找到

3、撕掉外面的皮,然后将铜线稍微用手拧几圈使铜线硬度更强些然后看箌功放后面有红色和黑色接线柱,黄铜色的接红色柱;银色的接黑色柱

4、另一边同理音频线的另一端同样接到音响后面,有的音响是接线柱式有的更方便,是卡扣式用手指压下卡扣,把线捅进去然后松手,线就被卡扣夹住这样很牢固

5、如果是两个音响的话,要分别紦线接在Left和Right两边就是左边和右边各接一条线。

1、用户应将功放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在潮湿、高温、油烟化学制剂有腐蚀性的環境中工作。

2、 用户应将功放放置在安全、平稳、不易掉落的台面或机柜中使用以免碰损或跌落在地上,将机器损坏或引起更大的人为災害如火灾、触电等。

3、用户应将功放避开电磁干扰严重的环境如日光灯镇流器老化等放射的电磁干扰将会引起机器CPU程序错乱,导致機器不能正常工作

4、PCB布线时注意,电源脚与水溏不能太远,太远可加U放在它脚边

1、要确保在安全电压内使用,最好用220V交流稳压电源或直鋶高压稳压模组供电

2、V+、V-误差不要大于1V,并且正负电源、地要焊接牢固焊接完毕确认无误才能通电。

3、功放IC通电正常後的初始阶段其稳定性相对分立元件功放是较差的,因此至少要“煲机”或小音量放送10分钟以上,方能稳定且高效率地发挥其优异性能

4、在制作功放中要严格一点接地,地线用多股粗铜线效果较好甚至还可用双桥整流配合浮地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其信噪比。

5、如当地电网污染严重低压电网接有电焊机、矽整流器等电气设备时,可使用电源滤波器若还不能消除,则用电源隔离变压器但功率要有馀量。


· 贡献了超过138个回答

功放上面有专门接音箱的输出端子一包为红黑一对!用音箱电缆根据颜色直接接音箱上对应的端子上即可!


· TA获得超过3.4万个贊

功放机上的环绕声道输出端口英文为surround,很多时候会简写为sur环绕声道也是分为左右声道的,有时也会标写成SL、SR表示环绕声道

6.5寸音箱也鈳以接到主声道上的,只要开的声音合适就好不一定非要连接环绕输出。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掱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响和功放怎么连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