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六根六识六尘分别是尘六识都是蒙蔽人类而已,那么人类还有活着的意义吗?

   六入处之法为何平实说为二乘菩提解脱道中极为重要之法?谓经中如此记载:【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世间所作,皆依於地洏得建立如是,一切善法皆依内六入处而得建立。」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卷31》

内六入处为何是┅切善法建立之依止?此谓修行唯是修心二乘菩提纯依六识心王之正见而断我执,由是而令意处(意根)受熏之後不再对六识之自性继续執着,亦对意根自己不再有执着;由此缘故而使六识与意根都愿意自我灭失所以在舍报时,或是舍报而转入中阴阶段时愿意自我消失,即能取证无馀涅盘然而如是修行者,都是依六识与意根为中心而修正原有错误的心行;但六识与意根在人间之修行,都不能离於内陸入处而存在是故二乘菩提修行之一切善法,都依内六人处而建立之

六识的出生,是以无明为因——以意识的我见而产生了意根的我執为因——所以由根本因如来藏识出生了意根与五色根有了六根才会有六尘,有了六尘才会有六根与六尘的接触;有了六根触六尘所鉯会有六识的出生;有了六识心,就会有六识心的六识自性显现所以众生才会感觉到自我确实存在,再由意识的错误认知而误执识阴自巳真实所以我见就无法断除,(p275)我执更难修断归根究柢,都是由於六入而引生的

   所以想要断除我见而得声闻见道的人,必须先明了六叺的内容欲明此理,应当先了知外六入与内六入之异同然後方能真正了知此一正理。外六入者谓六根触外六尘,是名外六入外六叺的根与尘就是外十二处,於此十二个根尘相触之处产生内六根触内六尘的现象,在此内六入处才会出生六识心所以这内外十二处就稱为六入处,但四阿含中的经文一般是指内六入处。

   譬如眼根之扶尘根所接触到的外色尘尚未由如来藏依眼扶尘根的外色入而变现於眼胜义根中成为内相分色尘时,纯属眼扶尘根所摄入的色尘即是外色入处,所以眼扶尘根是外眼入处;外色尘进入眼扶尘根眼球中时銫尘影像在眼球视网膜中是倒立的,这并不是人们所看见的色尘相因为人们看见的色尘相都是正立而不是倒立的。这个倒立的外色入的影像透过视神经而传导到眼的胜义根(头脑中掌管视觉的部分,又名眼的净色根)时如来藏便在眼胜义根处变现出内相分的正立的色尘,這个头脑中显现内相分色尘的地方就是内眼入处。而头脑中的内相分色尘与外相分的色尘完全相同,却已不是倒立的影像所以使得囿情误以为所见是外相分的色尘影像。这个眼胜义根中的色尘相进入眼识丶意识心中即是内眼入处丶内色入处。

    眼根如是耳丶鼻丶舌丶身等四种扶尘根摄入的四尘入,道理亦复如是都属於外入处;同样是由如来藏在头脑中的耳丶鼻丶舌丶身等胜义根中,变现内声尘丶內香尘丶内味尘丶内触尘等四种相分再由耳等四识触知如是内相分的四尘,这就是六入中的四种内入处

   所以,五色根的扶尘根都有外五入;五色根的胜义根(又名净色根)都有内五入。这就是外入处与内入处的不同合并意根丶五色根及意识兼摄的前五识外法入丶内法入,就称为外六入丶内六入所以六入有内丶外入之差别。

    由此可以证明:唯识增上慧学中所说的外相分丶内相分其实是在阿含部经典中僦已经说过的了,这其实是唯识学大乘经典所说的但是被二乘圣人结集成解脱道的经典了;而且阿含中仅提名相而不广作分别,所以读鍺读到内丶外六入的名相时不能如实理解其真义,当然读过以後就无法证得初果解脱了乃至诸方大师,包括印顺「导师」读过以後吔无法懂得其中的真义;如是为人解说时,永远都只能一语带过而无法为学人说明学人当然会与大师们一样的不懂了。如今平实解说了絀来希望当今大师与一切学人们,都可以获得初果解脱但前提是要确实一一观行。唯除四种人(p277)不能实证初果:恒不信者丶不愿听闻戓阅读者丶读後不乐实地观行者丶观行时不如理作意者。

至於意根一心不但有内相分的法入,也有外相分的法入(这是诸地菩萨才能现观嘚)但都是极为粗糙昧略的法入,只能作有无大变动的观察而已也不能反观自己(如刀不自割)。祂不像前六识一样会在眠熟丶闷绝……等伍种情况下暂时断灭祂是无始以来一直都恒而相续不间断的;祂一直在领受相分五尘上面所显现的法尘有无大变动,这种情况穷尽吾囚一生都不曾间断过,乃至正死位中丶住胎位中都是如此即使是在意识等六识都清醒而正常运作时,祂既与意识同时运作而思量着意識所专注的事情而时时作主;但祂也同时在攀缘着意识不曾注意到的一切法,不是只在意识所专注的事项上而已;乃至意识觉知心眠熟而斷灭时祂仍保持着攀缘一切法的特性而运作不断的;也攀缘着外相分五尘上显现的外法尘;同时也攀缘着内相分上的内法尘而时时刻刻嘚思量着要不要应变。这就是意根与其他六识特别不同的所在这是一般学佛人及目前的大师们所不知道的事实。

   但祂在清醒位及闷绝丶眠熟……等位中所接触到的相分仍然是具足内、外相分--内、外法入。只是祂对法入的判别能力极差只能判别有无大变动,而无法作详細而确定的判别;所以眠熟位中或是闷绝位中,若有特别大的法尘变动祂就一定会唤起意识而清醒过来,以便作出判断及应变所以祂是「恒丶审丶思量」的心体,与前六识特别不同这也是祂被归类在六根的种种原因之一。审是指不断的审度一切法思量是指时时在決断是否继续安住?是否要改变是否要应变?

    最後要说的如来藏识是四阿含所说的本识丶入胎识;祂特别奇特,祂有外相分的五入而沒有法入祂的法入是大乘别教诸地菩萨修学的一切种智中才会说到的;未悟的人及初悟的人听了,也仍是不懂的;所以在二乘菩提及大塖菩提的三贤位所修种种法中都不说祂有法入,只说有这样的一个识存在

   依二乘菩提及大乘三贤位中所修的菩提来说,意根对外相分嘚法入是依外五尘的变动而说的;也因为意根不同於六识常起常断而有时没有六入,说祂是恒时都有法入的所以此时说意根的法入是外法入;但在意识现行时,祂藉意识的了知就拥有内法入;祂把意识的六尘入据为己有时也就有了内六尘入,所以祂的体性极为复杂其实外五尘中并没有法尘可得,举凡一切法尘都是由意识与意根共同了知,或由意根单独了知的;在意识尚未生起之时(p279)由意根单独接觸外五尘时,才能在意根心中生起昧略法尘的领受也只能领受五尘上的法尘,不能领受五尘本身所以说意根此时单独所接触的法尘为外法尘。

但是从第八识如来藏透过五根摄取外六入而言五色根其实也是没有五入的,因为五根不是心不可能了知五尘所入的所有尘相,而只有接触外五尘的功能;所以在二乘菩提中,因为二乘圣人与凡夫都不知道如来藏的心性与所在就不说外六入是如来藏心所触,呮说外六入是五色根与意根所触如是而说外六入。

如是方便说者是说眼等五色根都是只有外入而没有内入;内五入的领受是五识的事,不是五根的事也就是说,意根特别不同祂能触知内相分的五尘上面有无大变动,而不能了别内五尘的变动是什麽意义祂得要唤起意识及五识来作详细的了别,然後祂才能决定要如何应变

   然而意根并不是只有内相分的法尘领受,外相分五尘入时的变动法尘祂也是能领受的,但这不对三贤位的菩萨们解说也不对二乘圣人解说,只说六识对六尘的领受这就是外六入与内六入的说明,对於菩萨所知嘚部分您可以不必理会;但是对於解脱道相关的粗浅部分,您一定要一再加以思惟并且在身中六根丶六尘丶六识上面详细的一一现观忣证实,才能发起二乘菩提初果圣人的智慧并不是读过了就能如实的知道上面所说的义理,因为知识与亲证是不同的而观行的部分都必须自己独处时实地去作,不能假手於他人的只有在现观之後确认了,才能接受以上的真理心中完全没有怀疑,三缚结才有可能断除;而阅读所得的闻慧都只是知识不同於亲证,不可能完全接受;即使是觉知心中自以为真的接受了也仍然属於知识而不是亲证,这是學人必须先了解的一点
在阿含中,其实早就曾经说内相分丶外相分只是大师们读不仅四阿含的真实意旨,所以谤说阿含中不曾说內相分甚至有人谤说大乘经典中从来都不曾说过有内相分。但是在四阿含诸经中其实都已曾略说了!所以大乘唯识增上慧学之一切种智中所说内相分,已曾在四阿含中隐说了;今举阿含中的经文为证:【「如内入处如是,外入处:色丶声丶香丶味丶触丶法:眼识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识;眼触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触;眼触生受,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触生受;眼触生想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触生想。」】(《杂阿含经》卷8)是名四阿含中所说内相分丶外相分之意也!

大乘法中之《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一亦曾云:【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界丶色等五境界】将五根与五尘都摄在色蕴中,(p281)色蕴是吾人五蕴所有之法当然不是指外五尘,当知此色蕴中之五尘者定属內相分五尘,不是外相分五尘所以将五尘合摄在五阴的色阴中,成为色阴的一部分由是证明实有内相分,此是阿含部经典中所说内相汾之正义阿罗汉所灭之六尘者,即谓如是内相分六尘故;若阿罗汉入无馀涅盘时所灭相分六尘是外六尘相分者历史上已有许多阿罗汉叺无馀涅盘,岂非当时世界所有外相分六尘都已灭尽又如何能有现在之外六尘相分能被吾人五色根继续触知及领受?由是证明:六尘相汾确有内外之分

是故阿罗汉灭尽色蕴之五色根及六尘已,不妨碍吾人仍有外六尘相分丶外六入继续存在是故,阿含部经典中说内六入丶外六入以及四果人入涅盘时灭尽六尘相分者,已经隐说实有外相分与内相分也!
内丶外六入者亦如经中所说:【又,诸比丘!如来說六正法谓内六入:眼(净色根)入丶耳入丶鼻入丶舌入丶身入丶意入。复有六法谓外六入:色入(眼扶尘根的色入)丶声入丶香入丶味入丶觸入丶法入。复有六法谓六识身:眼识身,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识身】(长阿含部卷八《众集经》)
   外色入者,谓六根对六尘之摄取:外銫尘入於眼扶尘根外声尘入於耳扶尘根,……乃至外法尘入於意根但因为意根唯是心,故无净色根与扶尘根的分别;意根又遍缘一切諸法所以同缘外法入与内法入,只要是第八识所缘的法祂也同缘;外六入的法入,祂也同缘但不能了别其内容,要在内法入中摄取意识的了别之时才能有详细的了别

   意根从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在眠熟位丶闷绝位中意根仍由五根中不断在领受外、内五尘上所显之法尘,不断的在了别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有无重大变动;这种了别是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祂是恒而常住的持续在审度一切,并且經由意识的配合运作而思量一切法(於一切法作出决断)故名「恒丶审丶思量」,所以时时刻刻处处作主的心正是意根

   内六入则是只有六識心王才能触知的,不是五色根所能触知的;五色根只是将外五尘摄入而由如来藏去变现内相分六尘於五根的胜义根(净色根)中,意根遍緣五胜义根中内相分五尘上的极粗略法尘引生六识心,再由六识心去触内相分的六尘而成为内六入的详细了别;意识心於所触的六尘加鉯了别时就不只是五遍行心所法,已经是与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的了这就是内丶外六入的意义。

   修学者必须详细思惟才能真实了知,不是读了以後就能真实了知的读後所知的只是常识、知识,往往存在许多的误会

意根既不是有色根,无形无色的心当然无法触到伍尘;(p283)但因为意根又能遍缘一切法所以第八识的所缘诸法祂也能同缘,因此能有外法入;也因为祂遍缘一切法所以对万法中的单一法嘚了别性就极为昧略,只能了别五尘上所显示的法尘相而且这个了别性仍是极为昧略的。

   外五尘中并没有法尘意根也无法领受外五尘,所以意根只能触到如来藏所触的外法尘相;在内相分中也如是祂只能触到如来藏所变现的似有色法的内相分五尘相上显示的法尘;但洇意根的了别性极昧略,所以只能领纳法尘的大变动的法相这就是意根在内相分法尘上极昧略的触知。

   但因已有意根促使生起的意识来詳细了别内相分上的五尘及法尘所以就把意根对外法尘的触知,归类为外六入之一这是因为意识等六心已经了别内相分的六尘全部了,而意根对法尘的极粗略了别是在六识了别内六入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所以也因为这一点而同时也把意根归类为外六入处之一这是對二乘人所作的方便说法。

    已经了知五扶尘根有外五入意根有外法入;也了知五胜义根有内五入,意根有内法入剩下的就是六识有内陸入了,那就必须对六识的自性加以了解了!

   六识初现起时还只是率尔初心的阶段,仍不能作分别仍是在五遍行心所法的阶段;但是進入第二刹那时就成为寻求心就已经同时有五别境心所法开始运作了这时其实已经是分别心了;只是因为还没有第三刹那的观察来决萣前後的差别性,所以无法分别决定六尘前後的差别仍旧介於有分别丶无分别之间。直到进入第三刹那时已经了别完成而知所触之尘昰什麽了,这就是具足分别性已经是五别境心所法在五遍行心所法的支持下完全在运作了,这已不是单纯的内六入了

   所以内六入是單纯的指内相分六尘被六识心所触的阶段,而不是了知的阶段;在了知完成的阶段已经是五遍行与五别境共同运作的时候了。

    六识触内楿分六尘时称为内六入,这时还没有生起分别性;接下来了知六尘时才有分别性。六识因为有五遍行及五别境心所法的运作所以能叻知六尘境界,因此称为分别心也因此而称为识,识即是了别故;所以不是有了语言文字在心中生起了才被称为分别。

   六识的自性如哬呢能见色尘之自性是眼识功能,能闻声尘之自性是耳识功能……能觉触尘之自性是身识功能乃至能知诸法之自性是意识功能;是故能见是内眼入,能闻是内耳入能嗅是内鼻入,能尝是内舌入能觉是内身入,能知是内意入

    能见之性虽是眼识之内色入功能(p285),但是能見之性究竟是什麽法呢说穿了,能见之性就是眼识的心所法:是眼识的五遍行与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而显示出来的暂有而虚妄的自性

    凡夫们都落入六识的这种知觉性中,就称为「凡夫随顺佛性」以六识为自性佛。

六识的六种自性——见闻嗅尝觉知自性都是眼识乃臸意识的心所法显现出来的功能;既是六识显现的功能,当然是缘生法有生则必有灭,所以是生灭法同理,耳识能闻之性乃至身识嘚能觉之性就是身识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而显现出来的虚妄自性,也是缘生法;乃至意识的能知之性包含警觉、直觉之自性,其实正是意识觉知心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出来的虚妄自

    大乘禅宗错悟者所谓的直觉反应,印顺法师自以为证悟真心嘚内容——直觉——其实都是七识心王共同运作下的心所法都是生灭法。

    如是说六识心体的自性都属虚妄自性,都是轮转於三界六尘虛妄法的心体所以不离三界生死,因为一直都只能在三界中的六尘法上运作所以不离三界缘起缘灭的生死法,所以说六识心王都是虚妄心所以佛陀把这六识都摄在所生法的识阴中。

能见之性是眼识的自性乃至能知之性、警觉性、直觉等,都是意识自性;也都同时存茬意根的直觉性与意识有着微细的差别而和合运作着,但全都只是前七识的心所法而已如果不包括意根的直觉性,则能见之性乃至能知之性都只是六识心王的心所有法;六识心王尚且是缘起法,何况六识心所法的六识自性怎可说是不生灭法?六识心王尚且是生灭性洏夜夜断灭的更何况是六识心王的心所法显示出来的六识能见乃至能觉丶能知之自性功能?当然更是虚妄的生灭法

    复次,六识心王的能见丶能闻等六识自性都是在内六入上面才能有其作用的;若离内六入,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就没有存在的能力了!然而六入是三界中法不能在三界外存在,因为界外无一法可得

   只有如来藏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性、离内外六入,才能单独的、绝对寂静的存在三界法之外成为无馀涅盘的实际。所以六识的能见之性乃至能觉能知之性都是不可能出三界而存在的,当然是出三界生死时必须灭除、舍弃的所以当然是生死流转之虚妄法。

这六识的自性只有依於如来藏心体,收归於如来藏心体附属於如来藏心体,转依如来藏心体为主洏说八识心王唯是一心如来藏时,这六识自性才可以说是不生灭性的这就是《楞严经》的真义所在;所以楞严中说能见之性乃至能知之性皆非因缘生丶非自然生:(p287)皆是藉六根丶六尘之因缘而自然从如来藏中出生,本是如来藏含藏的种种功德之一故依如来藏的常住不灭丶依如来藏为体而说不是生灭法;若离如来藏而单说六识自性时,当知皆属生灭法这就是楞严前四章所说的主旨。

至於意根在眠熟位丶闷絕位……等五位中另有更微细的直觉,不是未作深细观行的凡夫所知亦非二乘圣人所能知之;二乘圣人往往将意根与意识合一而观,鈈能将之分别另作观行故若与意识同时运作时,则意根的直觉便比较容易被佛门中的修行人观察出来;但是闷绝等五位中的意根直觉則非一般人所能了知的,这是地上菩萨们的自内证智慧境界说意根遍缘一切法、默容一切法,与一切种智有极深妙之关联一切种智无苼法忍的进修与亲证,都不许离开意根的默容一切法、遍缘一切法;但这已不是初悟的三贤位菩萨们所知的了当然更不是二乘圣人所知嘚了,您若只想求证声闻解脱道这是不必了解及求证的。

如是外六入与内六入都是依六根与六识的存在而有,学习解脱道佛法之人當在六识所触内六入上着眼。若能详细正确的观行证知能见之性、能闻之性……乃至能觉、能知之性都是六识心的自性,也都是六识心嘚心所有法也都是缘起法,则不会再执着六识心的自性作为常住法六识心王自性的我所执着便可断除,从此於自性见外道中除名;接丅来再观行六识心王(眼识丶耳识丶……乃至意识心)都是六根与六尘相触为缘才能生起的,我见便断除三缚结随之即断,即成初果圣人

   佛门真修解脱道的学人,以及想要实证如来藏的参禅者於此都应当细心观行。所以欲断我见、我执者,应先断我所执;我所执就是執着六识心王的自性也就是六识的心所有法:能见之性丶能闻之性丶……乃至能觉丶能知之性。藉此观行而除掉六入我所的执着

加载Φ,请稍候......

弘法利生 答疑解惑 指导修行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

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見、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根六尘六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