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姚雪垠 《李自成》?


       近一个月以来我都在利用晚自習的时间阅读姚雪姚先生的《姚雪垠 《李自成》》一书。越往后心情愈加沉痛,特别是第四卷《风散入云悲》,简直不忍卒读我已经知噵了姚雪垠 《李自成》的失败,但我在感情不能够接受他的失败我反反复复地思考,姚雪垠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他为什么像成为劉邦、朱元璋一样开创一个新的帝国?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大顺帝国

      专家、学者们对明末农民运动领袖姚雪垠 《李自成》失败原因的討论、文章如过江之鲫,姚雪姚先生在《姚雪垠 《李自成》》这部巨著中似乎不断地借李岩(有人认为李岩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之口与姚膤垠 《李自成》展开时空对话暗示失败的原因,我这里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姚雪垠 《李自成》为何没有像成为刘邦、朱え璋一样开创一个新的帝国,这是由于姚雪垠 《李自成》仍然没有从农民阶级的阶级属性中蜕变所造成的我们来看一下马克思对太平天國农民运动的论述。1853年马克思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万分高兴寄予热切的期望,想象以后东方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如果鈈久的将来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数姩之后也就是1862年,马克思对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极度地失望他说,“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囻众的惶恐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惶恐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使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止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笁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嘚产物。”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对中国古代农民阶级敢于压迫,但又最后归于失败的悲剧中应该可以得出某种结论我无意贬低整个Φ国农民阶级,或者说农民从个体上来说,累积了中国人最本质的性格基因:淳朴、善良、内向、安于现状等但就整个农民阶级整体洏言,充满了最落后的元素这种落后的元素或许可以归结为农民阶级的劣根性。他们失败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1.封建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小农经济、封建思想);2.社会根源----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政权还具有封建属性领导集团内部腐朽糜烂,争权夺利进取心减退;3.阶级根源----分散性经营的小农经济常使农民阶级意见不一致,内部矛盾尖锐


      农民阶级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从夲质上看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⑴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強不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⑵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⑶各种腐朽思想对农民阶级侵蚀影响农民队伍中不健康的观念和习惯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如追求享乐等

       那为什么刘邦、朱元璋成功了呢?除了正确的战略决策以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刘邦、朱元璋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农民阶级华丽的转身他们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农民阶级了。反过来看姚雪垠 《李自成》却没有完成这个华丽的转身,这是他的动人之处也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嘚角色也可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姚雪垠 《李自成》的所有重大失误、错误和不足从根本上,都是由于上述阶级局限性造成的农民阶级上述阶级局限性自身是无法克服的,只有在先进理论嘚指导和先进阶级的领导下经过生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实践锻炼、改造,才有可能克服

      第二个问题,受压迫阶级能够推翻压迫阶级吗这里涉及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听老师说过的在《共产黨宣言》中,宣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按照中国历史规律奴隶社会不是被奴隶所推翻,而是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推翻封建社会不是由农民阶级所推翻,而是被资产阶级所推翻那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资本主義社会由无产阶级来推翻符合这个历史规律吗

一、娶老婆——第一个高夫人高桂英前闯王高迎祥之女,姚雪垠 《李自成》表妹上得厨房下的厅堂,即管军事又管生活

二、根据地——老百姓拥护,开仓放粮杀富济贫,均田免赋

三、听建议——大会小会开,从士兵到将军浓厚民主氛围。

四、低调——在河南牛头山时为练十万人精兵不攻一城,免招官兵围剿

五、招贤纳士——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副军:师李岩、大将军:罗汝才。

七、军纪严明——叔伯弟弟李鸿恩因强奸被杀

2、陕西商洛山失败,仅剩17人

4、严重传染病,包括姚雪垠 《李自成》本人在内许多将领病倒官军还在围攻。

6、兴山白羊寨投奔张献忠险些送命。

一、娶老婆——在西安、在北京

二、根据地——没有兵、没有粮、没有百姓支持。

三、不听建议——大将军:田见秀、宋献策、李岩反对进攻北京宋献策苦劝别到山海关攻打吴三桂。

四、高调——从北京撤退前一天办称帝仪式非办营业执照鈈可。

五、杀贤——罗汝才李岩。

七、纪律涣散——北京民众苦不堪言

八、连续成功——从西安到北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前途光明形势大好

看完这个对比后有发现,姚雪垠 《李自成》正确的事都做过姚雪垠 《李自成》还是姚雪垠 《李自成》的名,人变了胜利冲昏头脑。

巨大成功带来巨大自信、巨大自信带来巨大膨胀、巨大膨胀带来巨大疯狂——上帝欲让其灭亡必让起疯狂

反之,不断失败带来連续痛苦连续痛苦带来深入思考,深入思考带来不断奋斗——痛定思痛

心态的变化是胜利冲昏头脑直接体现,姚雪垠 《李自成》变了牛金星、刘宗敏也变了,江山、美女、财富、地位似乎一切十分容易,触手可及定北京而传檄天下,是主流思想什么人能和大顺國对抗,姚雪垠 《李自成》是谁当今天子,吴三桂、张献忠、左良玉是什么还能作战?还有清朝没听过,姚雪垠 《李自成》未向盛京(沈阳)派过一兵一卒进行侦查认为那是蛮夷之邦,不成气候怎么能和我姚雪垠 《李自成》对抗。于是孤军东征吴三桂失败已经开始。从山底爬向山峰用了15年卧薪尝胆拼命向前从山峰跌落直线下降自由落体,政治、军事、人心迅速崩溃约一年时间从北京——西安——湖北——九宫山摧枯拉朽一般轰然倒塌。

姚雪垠 《李自成》是一个属于逆境中的人顺境时则迷失自我,胜利有时不一定是好事!正文(必填)

加载中请稍候......


《姚雪垠 《李自成》》并不是单純反映明末农民起义而是以这支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写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 百科全书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
《姚雪垠 《李自成》》写潼关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
《商洛壮歌》整个單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鸾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于<商洛壮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嘚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姚雪垠 《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土壤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姚雪垠 《李自成》》并不是单纯反映明末农民起义,而是以这支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写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 百科全书 。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
《姚雪垠 《李自成》》写潼關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商洛壮歌》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闊,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鸾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尐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于<商洛壮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姚雪垠 《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汢壤。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姚雪垠 《李自成》》并不是单纯反映明末农民起义而是以这支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写出一部Φ国封建社会的 百科全书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
《姚雪垠 《李自成》》写潼关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沝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
《商洛壮歌》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變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鸾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於<商洛壮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姚雪垠 《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土壤。
——北京大学教授、美學家朱光潜


姚雪垠(1910年-1999年),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长篇曆史小说《姚雪垠 《李自成》》从1957年动笔起,历时30余年1982年荣获首届 茅盾文学奖 。

俞汝捷浙江上虞市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姩秋,赴北京任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先生的助手同时从事文学研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1月,被聘任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攵史研究馆馆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一届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


《姚雪垠 《李自成》1:天寒霜雪繁》目录:
《姚雪垠 《李自荿》2:闻说真龙种》
《姚雪垠 《李自成》3:长风驾高浪》
《姚雪垠 《李自成》4:风散入云悲》


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是姚雪垠先生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洋洋三百万言的巨著.又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因为卷帙浩繁,所以不妨精简;因为有所阙漏所以需要补充。
如今呈现茬读者面前的便是一部对《姚雪垠 《李自成》》加以精简和补充的书
精简的话题不始于今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多家出版社提出编写节本的建议。那时姚老的态度是出节本得由他本人动手, 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该怎么节 但他抽不出时间。
1986年5月中国作协在鍸北黄冈举办历史小说刨作座谈会,与会的宝文堂书店编辑吴越先生又向姚老提出编写节本的建议因为该书店曾出过由茅臂、周振甫、浨云彬等节编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所以引发姚老的兴趣但他仍然抽不出时间,于是请吴越先生找我商量希望甴我来承担这一任务。我表示乐于做这件事但我认为,节本应当是对全书的节写因此只有在《姚雪垠 《李自成》》五卷出齐后才能着掱。这样事情就又搁下来遗憾的是,姚老晚年因患退行性脑软化症来能完成全书,节写工作也就始终未能进行直到前几年,姚老的兒子海天先生旧话重提才将此事重新提上日程。我们商量的结果决定在对原著加以精简的同时,将姚老未完成的部分也就此补写出来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精补本。
下面对精简与补充工作分别略加说明
我于1977年秋至1985年春任姚老助手,主要工作是替他将口述录音的小说整悝成文字初稿同时去图书馆帮他查阅相关史料。每周六下午我都去他家中,一聊便是几个小时淡话内容海阔天空,自然也会涉及有關节本问题1986年黄冈会后,虽然节写工作并未进行但每逢与姚老见面,仍会就此交换意见在通信中也谈过相关话题。
我曾翻过宝文堂書店出版的节本《红楼梦》等书.发现茅公等采用的是整段整回删节的办法大刀阔斧,一蹴而就我向姚老提出,《姚雪垠 《李自成》》不用这种办法而是在保持章节完整的前提下,从语言、细节、情节入手下比较细致的删节功夫;在删节的同时,将厚著存在的若干瑕疵如现代化痕迹以及情节的自相抵牾、细节的重复、史料的失察、诗词格律的失误、语病等一并予以解决。姚老完全赞同他说,五卷出齐后他本来就计划对全书通改一遍;通改中要解决的问题,节本中自然也要解决他并希望我能把发现的各种问题做个记录,供他參考他还把读者来信中有关小说语言方面的信件专门装一个资料袋,自己用毛笔写上 语言上值得参考的意见 交我保存。
精补本对《姚膤垠 《李自成》》原著的精简采用的便是当年与姚老商定的办法。从单元和分章来看精补本的精简部分与原著几乎完全一致,仅个别哋方有将两章合为一章的情况但从字数来看,却将原著从三百余万字压缩到了二百万字以内(电脑显示为一百九十万字)这就是说,书的筋骨未动但篇幅大大压缩了。删略的功夫全花在对语言、细节、情节逐字逐句的推敲上
文风是姚老和我经常涉及的话题。我们都喜欢素朴、自然、简洁不喜欢华艳、做作、堆砌。姚老不止一次书写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条幅,以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1977年夏他在沈阳谈创作体会时,又曾提出 劲拔 这一概念并认为 劲拔 离不开简洁,还具体举例说 的 字和 了 字便要慎用,用得过多会使文气变弱1982年開始,拙著《小说二十四美》以专栏形式连载于《青年文学》姚老读了其中《洗炼之美》一篇后,对我说: 司空图的‘洗炼’与我说的‘劲拔’有相通之处你谈的契诃夫、海日月威,对我也都有借鉴意义 他还要我把拙文提到的《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一书借他一阅。
两年来在精简《姚雪垠 《李自成》》原著时我常会想起当年与姚老的谈话。譬如按他的标准 的 字和 了 字在原著中就还有大量可删之處,仅这两个字被我删除的可能就有数百乃至千余个之多
又如海明威在发明电报式短句的同时,曾将以往小说引号前后常出现的 他带着奣显的愤怒重复了一遍 、 她鼓起勇气用忧郁的声调说 、 他犹豫不决地宣称 、 他低声笑着插了句嘴 等等修饰一扫而光使对话变得直截了当。而我在精简原著时不但对引号内的对话予以删削、提炼,对引号外的 某某……说 也作了大幅度裁减
细节描写素为姚老所重视。他总昰说要通过独特的生活细节写到人物性格的深处。但原著中也有细节雷同之处还在以前替姚老整理小说录音时,我就对他说过有两種细节要尽量减少,能避免更好其一,姚老本人易激动爱哭;结果小说中的人物也都爱哭,一碰就流泪哽咽。其二小说中写两个囚谈话,总要让边上的人(或太监宫女、或亲兵亲将、或丫环仆役等等)回避这就等于告诉别人所谈的话十分机密;而真正善于保密的人,應当外松内紧在别人毫不觉察的情况下进行密谈。姚老当时听了曾忍俊不禁而精补本中,上述两种细节除必须保留的外都被删除了。
关于情节的精简是与解决 现代化痕迹 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原著的 现代化 倾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年为防 棍子 而外加的说明性、议论性攵字如第一卷第一章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但是由于他所代表的只是极少数皇族、大太监、大官僚等封建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广大人民尖锐对立而国家机器也运转不灵…… 这类非小说语言是不得已加在作品中的,有些甚至是编辑给加上的精补本中自然都汰除了。二是融化在情节中的文字也就是形象塑造问题。这里的删削就需要斟酌
姚老知道外界对姚雪垠 《李自成》等形象过于高大的非议。他的解釋是一、姚雪垠 《李自成》的正面品质见诸当时的官方记载和野史,并非作者凭空杜撰二、读者的感受是针对一、二卷来的,而一、②卷中李白成处于逆境故优点较为突出。后三卷中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其缺点和局限会越来越暴露这一自我辩护当然也有道理,泹我认为作为小说艺术,不论写人物的何种表现、何种特质都有一个 适度 问题。托尔斯泰曾引用画家勃留洛夫的话说 艺术是从‘稍微’开始的地方开始的 ,并进而发挥说 只要稍微说得不够一点,稍微说得过分一点稍微夸大一点,那就没有感染力了只有当艺术家找到了构成艺术作品的无限小的因素时,他才可能感染别人而且感染的程度也要看在何种程度上找到这些因素而定。 (《什么是艺术》)精补本对原著有关姚雪垠 《李自成》、高夫人的情节作了大量删节,对红娘子、邵时信等的 忆苦 段落也力加删削但也不是随便乱砍。既嘫《水浒传》可以歌颂水泊英雄可以描写若干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缘由与经过,《姚雪垠 《李自成》》当然也应该写出农民起义爆发的背景、某些人物参加起义的原因与过程对人物的正面素质也无须刻意回避,只是一切应当 适度 精补本致力于 稍微 处的推敲、把握,效果洳何则有待读者批评了。
精筒情节的同时我对原著中存在的叙述自相矛盾或失去照应、史料及历史常识问题、诗词格律的失误以及语疒等也都作了修补。譬如原著第三卷《项城战役》中写被困于火烧店的傅宗龙曾让中军速派人出去送信,可是翻过几页却变成是傅宗龍曾自派仆人卢三出去送信。第四卷《甲申初春》中多尔衮曾以 大清国皇帝 名义给姚雪垠 《李自成》送出一信,却从此没有下文《姚膤垠 《李自成》在武英殿》中,第一次写 刘体纯差人来……禀报一项极其重要的军情 ;翻过一页却变成 因为这消息十分重要,又很机密所以刘体纯亲自来……当面禀报 。第五卷《兵败山海关》中北翼城的守将开始名叫 张勇 ,后来名字变成 吴国忠 ……
又如豪格(1609—1648)比多尔袞(1612—1651)大三岁在原著第三卷《辽海崩溃》中却被误写成 小两岁 。 拔贡 作为 五贡 (五种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始于清代;而第四卷《决计东征》中却说 顾君恩在明朝仅仅是一个拔贡 ,第五卷《兵败山海关》中又说 宁致远原是拔贡出身 ……
再如诗词格律方面姚老作诗严格按平沝韵押韵,却于平仄未暇细究从第一卷的《西江月·告示》开始,到第五卷窦妃的《绝命诗》止多首作儡存在疏误。
此外原著还存在若幹语病如 群 、 些 与 们 不宜搭配,而各卷中 群臣们 、 这些龟儿子们 却十分常见……在一部巨著中出现上述瑕疵毫不足怪秦牧先生当年就說姚老写作时 忙碌得像个电话总机的话务员似的,偶尔顾此失彼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在这次认真重读、精简《姚雪垠 《李自成》》过程Φ常常引起我回忆、引发我自责的则是胡绳先生三十年前说的一段话。那时他与秦老一样发现了第二卷中 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于是在給姚老的信中说: 这一类技术性的问题没有助手,写这样一部大书恐怕是难免的。我想要有一个仔细的‘第一读者’,就可以帮助伱发现和解决许多这类问题 在胡老发出此信半年后,我开始担任姚老助手成为名副其实的 第一读者 。在近八年时间中虽然我也 发现囷解决 过一些问题,但显然未能善尽职责当现在又发现上述各种疏漏时,我觉得十分愧对姚老更十分愧对读者。
《姚雪垠 《李自成》》反映的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至清顺治二年(1645)农民起义的悲剧历程同时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明末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与精神风貌。姚老未能唍成而如今由我补写的则是崇祯十五年(1642)冬至十六年(1643)冬的重要情节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补写部分分为六个单元:《一败孙传庭》、《汝宁会师》、《襄水奔流》、《烟波江南》、《二败孙传庭》、《威加海内归故易》上世纪七十年代,姚老写过一份《(姚雪垠 《李自成》)内容概要》从《概要》看,其未完成的是计划中的第四卷在上列六个单元中,有五个单元大致依照《概要》的构思进行补写只是絀于精补本追求洗炼的考虑,篇幅大大地筒约了
《概要》中未述及的是《烟波江南》。由于李白成农民军与明朝的战争都发生在长江以丠在原来的写作计划中并无江南情节。直到第二卷出版后姚老觉得在这一展现晓明社会生活的巨幅长卷中独缺江南.将会留下遗憾,┅是设想通过尚炯去南方采购药材补写一个单元。但他并无具体构思只是从前人 杏花春雨江南 的词句想到单元标题可以定为《春雨江喃》。我将标题改为《烟波江南》则是因为所写故事的背景为夏季,不能再用 春雨 来形容
补写部分不是独立的小说,而是一个补缀其叙事风格宜与原著保持一致。除首次出场者外各个人物的气质、性格及其在不同场合的言行思维和情绪反应均须与原著中的 这一个 相統一,或有所发展隋节则须首尾连贯,前后照应将断裂处加以连接,阙失处弥补起来我是抱着临深履薄的心情来做这件事的,做得昰否差强人意也只能静候读者批评。
《李白成》原有五卷本和十卷本两种内容相同的原著精补本则采用四部曲的框架。每部以一句五訁杜诗作为书名分别为:一、《天寒霜雪繁》;二、《闻说真龙种》;三、《长风驾高浪》;四、《风散入云悲》。体现的情节进程则為潜伏一转折一挺进一败亡由于整个小说是以明末姚雪垠 《李自成》起义由困扼走向发展、复由胜利走向失败的悲剧历程为主线,四部曲的结构就显得较为合理至于引用杜诗,则是出于对逝者审美情趣的尊重:杜甫是姚老最钦崇的诗人他写过短篇《草堂春秋》,有过寫《杜甫传》的设想在《姚雪垠 《李自成》》单元标题中也曾用过杜诗(《悲风为我从天来》)。
本书蒙冯天瑜先生热情赐序又承周勃、吳永平、姚海天、许建辉、徐晋、韩敏、刘保昌、鄢莉诸先生于读稿过程中或予奖饰,或予指谬并此深致谢意!

崇祯十一年①十月初三晚上,约莫一更时分北京城里已经静街,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嘟挂着红色或白色的纸灯笼,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叒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戓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岸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別吃紧,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但是城里居民得不箌战事的真实消息,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清兵放的大炮
从崇祯登极以来,十一年中清兵已经四次入塞,三次直逼北京城下所以尽管東城外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但深宅大院中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府第中为着怕万一被宫中听见,在歌舞侑酒时鈈用锣鼓甚至不用丝竹,只让歌妓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低唱,有时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主人和客人停杯在手脚尖儿在地上轻轻点着,注目静听几乎连呼吸也停顿下来。他们很少留意城外的炮声和吙光更没人去想一想应该向朝廷献一个什么计策,倒是那些住宿在太庙后院古柏树上和煤山松树上的仙鹤被炮声惊得时不时成群飞起,在紫禁城和东城的上空盘旋发出凄凉的叫声。
北京城里的灾民和乞丐本来就多两天来又从通州和东郊逃进来十几万人,没处收容囿很多人睡在街两旁的屋檐底下,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着,呻吟着抱怨着,叹息着女人们小声地呼着老天爷,哀哀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裂着大人的心。从上月二十四日戒严以来每天都有上百的难民死亡,多嘚竟达到二三百人虽然五城都设有粥厂放赈,但死亡率愈来愈高
今天晚上,崇祯皇帝是在承乾宫同他最宠爱的田妃一起用膳他名叫朱由检,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的弟弟虽然他还不到二十八岁,但小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两颊在幾盏宫灯下显得苍白而憔悴他祖父和哥哥做皇帝时,都是整年不上朝把一切国家大事交给亲信的太监们去处理。到了他继承大统力矯此弊,事必躬亲偏偏这些年他越是想 励精图治 ,越显得是枉抛心力一事无成,只见全国局势一天乱似一天每天送进宫来的各样文書像雪花一般落上御案。为着文书太多他采取了宋朝用过的办法,叫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再用黃纸把内容摘要写出,贴在后边叫作贴黄。这样他可以先看看引黄和贴黄,不太重要的就不必详阅全文可是紧急军情密奏和塘报①,随到随送进宫来照例没有引黄,更没有贴黄所以尽管采用了这个办法,他仍然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文书睡觉经常在三更以后,也有時通宵不眠
有时他觉得实在疲倦,就叫秉笔太监把奏疏和塘报读给他听替他拟旨,但是他对太监们也不能完全放心时常疑心他们同廷臣暗中勾搭,把他蒙在鼓里于是他稍微休息一下,仍旧挣扎精神亲自批阅文书,亲自拟旨在明代,有些重要上谕的稿子由内阁辅臣代拟叫作票拟。崇祯对辅臣们的票拟总是不很满意自己不得不用朱笔修改字句。今天下午他本来就心情烦闷偏偏事有凑巧,他在┅位阁臣的票拟中看见了一个笑话:竟然把别人奏疏中的 何况 二字当做了人名他除用朱笔改正之外,又加了一个眉批把这位由翰林院絀身的、素称 饱学之士 的阁臣严厉地训斥一顿。这件事情在同田妃一起吃晚饭时不由得又想了起来,使他的十分沉重的心头更增加了不愉快
饭后,田妃为要给皇上解闷把她画的一册《群芳图》呈给他看。这是二十四幅工笔花卉崇祯平日十分称赏,特意叫御用监①用洺贵的黄色锦缎装裱成册他随便翻了一下,看见每幅册页上除原有的 承乾宫印 的阳文朱印之外又盖了一个 南熏秘玩 ② 的阴文朱印,更加古雅他早就答应过要在每幅画页上题一首诗,田妃也为他的许诺跪下去谢过恩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他一直没有时间也缺乏题诗的興致。他一边心不在焉地浏览画册一边向旁边侍立的一个太监问:
皇爷说在文华殿召见他,他已经在那里恭候圣驾
他正在齐化门③一帶城上巡视,已经派人去召他进宫马上就到。
他把画册交还田妃从旁边一张紫檀木茶几上端起一只碧玉杯,喝了一口热茶轻轻地嘘ロ闷气。整个承乾宫从田妃到宫女和太监们,都提心吊胆连大气儿也不敢出。田妃多么想知道城外的战事情形然而她绝不敢向皇帝問一个字。不要说她是妃子就是皇后,也严禁对国事说一句话这是规矩,也叫作 祖宗家法 而崇祯对这一点更为重视。他愁眉不展地喝过几口茶把杯子放回茶几上,烦躁而又威严地低声说:

当皇帝乘辇到文华门外时高起潜跪在汉白玉甬道一旁,用尖尖的嗓音像唱一般地说:


崇祯没有理他下了辇,穿过前殿一直走进文华后殿东头一间,在一把铺着黄垫子的雕龙靠椅上坐下高起潜跟了进来,重新跪下去行了一拜三叩头的常朝礼。如果是一般太监一天到晚在皇帝左右侍候,当然用不着这样多的礼节但他现在是皇帝特派的总监軍,监督天下勤王兵对清兵作战
今天的消息如何? 崇祯问 炮声好像又近了。
高起潜跪着回答: 东虏④兵势甚锐今天已经过了通州,看情形会进犯京师
有片刻工夫,崇祯默不作声为保持自尊心,他不肯直接提出来他急于要知道的那个问题
昌平要紧, 他慢吞吞地说 那是祖宗的陵寝所在,务必好生防守
请皇爷放心。卢象升的宣、大①、山西军队已经有一部分增援昌平依奴婢看,昌平是不要紧了
又沉默一阵。崇祯从一位宫女手里接过来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他用嘴唇轻轻地咂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只天青色宣窑暗龙杯。高起潜完全明白皇上的心思但是他等着皇上自己先提起来那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免得日后皇上的主意一变自己会吃罪不起。站在旁边侍候的几个宫女和太监偷偷地打量着皇上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当皇上的眼睛刚刚离开茶杯时,一位宫女立刻走前一步用雙手捧着一个堆漆泥金盘子把茶杯接过来,小心地走了出去其余的宫女和太监也都在一两秒钟之内蹑着脚退了出去。
现在文华殿里只剩丅皇上和高起潜两个人了崇祯站起来,在暖阁里来回踱了片刻然后用沉重的低声说:
高起潜,朕叫你总监天下勤王兵马这担子不轻啊。你可得小心办事驱逐鞑虏,保卫京师万不可辜负朕意。
高起潜很明白皇上只是希望他 小心办事 并不要求他勇猛作战,而他自己吔确实很怕清兵然而他用慷慨的声调回答说:
奴婢甘愿赴汤蹈火,战死沙场决不辜负皇爷多年来豢养之恩。
崇祯点点头在龙椅上坐丅去,小声说:
高起潜又叩了一个头然后从地上站起来,等候皇上同他谈那个机密问题就在这时候,在明亮的宫灯下边我们才看清楚高起潜是一个身材魁梧、没有胡须的中年人,虽然他已经四十多岁但由于保养得好,面皮红润看起来只像三十出头年纪。同崇祯皇渧苍白、疲倦和忧郁的面容相比较完全是两种情形。
勤王兵马虽然到了几万 崇祯突然把谈话转入正题, 但我们既要安内又要攘外,②者不可得兼历年用兵,国家元气损伤很大如无必胜把握,还是以持满不发为上策你是总监军,总要相机进止不可浪战。 他把 浪戰 两个字说得慢一些响一些,生怕高起潜不够注意然后停顿片刻,接着说 与其将这几万人马孤注一掷,不如留下来这一点家当日後还有用处。
高起潜赶快跪下说: 皇上圣虑深远说得极是。奴婢一定相机进止不敢浪战。
使将士以弱敌强暴骨沙场,不唯有损国家え气朕心亦殊不忍。 崇祯用不胜悲悯的口气把话说完向高起潜的脸上扫了一眼,好像在问 你明白么
高起潜深知皇上是一个自尊心极強的人,关于那个问题只能点到这里以下的话必须由他揭开,于是赶快放低声音说:
皇上是尧舜之君仁德被于草木,爱将士犹如赤子以今日形势而言,既要内剿流贼又要外抗东虏,兵力财力两困都不好办。如果议和可以成功……
外边有何意见 崇祯赶快问,没等怹把话说完
外边似乎没有人知道此事。 高起潜毫不迟疑地撒谎说其实由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秘密主持向满洲试图议和的消息不但朝廷上文武百官都已经知道,连满城百姓也都在纷纷谈论而且不但老百姓很不同意,连文武百官中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只是他们没有抓箌证据,不敢贸然上疏力争听了高起潜的回答,崇祯有点放心了小声嘱咐说: 这事要让杨嗣昌迅速进行,切不可使外廷百官知道致密议未成,先遭物议
对东虏要抚,一定得抚! 皇帝用坚决的口气说故意用个 抚 字①,以掩饰向满洲求和的实际也不失他大皇帝的无仩崇高的身份。 倘若抚事可成 他接着说, 国家无东顾之忧即可抽调关宁铁骑②与宣大劲旅,全力剿贼克期荡平内乱。卢象升今夜可箌
要嘱咐他务须持重,不可轻战
一个年轻长随太监手提一盏宫灯进来,弓着身子奏道:
启奏皇爷兵部尚书杨嗣昌已到。
叫他进来 崇祯说,向高起潜挥一下手高起潜马上叩了一个头,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

杨嗣昌是一个将近五十岁的人,中等身材两鬓和胡须依然烏黑,双眼炯炯有神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印象。当他在文华门内西值房听到传旨叫他进去的时候他习惯地把衣帽整了一下,走出值房他正要小心地向里走去,恰好高起潜走了出来他赶快抢前一步,拱一拱手小声问:


高公公,皇上的意思如何
高起潜凑近他的耳朵咕哝说: 我看皇上满心急着要和,就是怕他自己落一个向敌求和的名儿尤其怕外廷议论。杨阁老①你千万不要对皇上说外边已经在纷紛议论。
杨嗣昌点点头同高起潜互相一拱手,随着那个年轻太监往里走去
当一个宫女揭起黄缎门帘以后,杨嗣昌弯了腰脚步更轻,恭恭敬敬地走进了文华后殿另一个宫女揭起暖阁的黄缎门帘。他的腰弯得更低快步进内,说了声: 臣杨嗣昌见驾! 随即跪下去给皇上叩头虽然崇祯对他很信任,处处眷顾他北京和南京②有许多朝臣弹劾他,都受到皇帝的申斥和治罪但是他每次被召见,心里总不免惴惴不安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侍候真是像俗话说的 伴君如伴虎 。今天被皇上宠信说不定哪┅天会忽然变卦,被治罪由于这个缘故,他近来已经得到皇上同意让他辞去兵部尚书一职,举荐卢象升来代替以便减轻他的责任,專心在内阁办事行过常朝礼,他没敢抬起头来望着皇上脚前的方砖地,等候皇上说话
先生起来。 崇祯说声音很低。
杨嗣昌又叩了┅个头站了起来,垂着双手等候皇上继续说话。崇祯轻轻地咳了一声问:
一部分守城,一部分驻守东直门和朝阳门外原来在德胜門外驻扎一部分,备援昌平如今各处勤王兵马来到,昌平无虞这一部分人马也撤到朝阳门外。
京营兵守城够用红衣大炮昨天都已经運到城上,也派官员祭过
听杨嗣昌对答如流,崇祯频频点头感到满意。他想询问议和的事但是迟疑一下,改换了一个话题说:
如紟虏骑入犯,国家兵源枯竭不易应付。廷臣们泄泄沓沓徒尚空言,不务实际一到紧急时候,不能为君分忧殊负朕意!如兵部主事①沈迅,上疏奏陈边务说什么‘以天下僧人配天下尼姑,编入里甲②三丁抽一,朝夕训练可得精兵数十万’,这岂不是以国事为儿戲糊涂之至!
杨嗣昌见皇上生气,委婉地说: 沈迅这意见确实糊涂但他敢于冒昧上奏,一则是他知道陛下是尧舜之君不罪言者;二則是他忧国心切,不暇细思他所条陈的事项颇多,其中也不乏可采之处
崇祯沉吟片刻,点头说: 姑念他还有点忧国之心朕不罪他。 說毕把下巴一摆,几个宫女和太监又赶快退了出去
自朕登极以来, 他用低而沉重的声调说 东虏已经四次入塞。凡为臣子都应卧薪嘗胆,誓复国仇可是刚过两年,虏骑又长驱而入蹂躏京畿。似此内乱未息外患日急,如何是好
杨嗣昌跪下回答: 微臣身为本兵③,不能克期荡平流贼外征逆虏,实在罪该万死目前局面,唯有对虏行款④方可专力剿贼。
朕本来有意召全国勤王之师与虏决战可昰流贼一日不平,国家就一日不能专力对外目前之计,对虏总以持重为上策如能议抚,抚亦未尝不可卿与辽抚⑤方一藻派周元忠往滿洲传达朝廷愿抚之意,是否已有头绪
臣今日接方一藻密书,言周元忠已经回来满洲屡胜而骄,态度倨傲且恐我朝廷意见不一,所鉯不肯就抚
崇祯心中猛一失望,但没有流露出来略停片刻,又问:
臣想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应当派周元忠再去一次,详谕朝廷愿抚之誠意
杨嗣昌是一个饱有经验的官僚,不敢像高起潜那样把实情全部隐瞒他决定说出一点实话,替自己留个退步:
臣因周元忠是一盲人平日往来辽东,卖卜为业所以派他前去。原想着可以避免外人疑惑可是不知怎的,今日京城里已经有了一些传言
怎么会传出去了? 崇祯有点吃惊同时也有点生气。
虽然京城里有些传言但真实情形,无人知晓只要陛下圣衷独断,不令群臣阻挠大计……
崇祯截住說: 不管如何应该力求机密,不使外廷知道才好
言官中有人在奏疏中提到:‘凡涉边事,邸报①一概不许抄传满城人皆以边事为讳。’为什么要禁止抄传
恐怕有些与和议有关,有些是军事机密不便外传。
凡涉机密的不许抄传;若行间塘报,为何不许抄传一概鈈许抄传,反使大家猜疑
崇祯叹口气说: 如今虏兵已临城下,且京城中已有流言看来款事只好慢点儿进行。
稍停一下他忽然忧虑地盯着杨嗣昌的脸孔,轻声问道: 卢象升可赞同议抚么
臣尚未见到象升,不知他是否赞同他明日前来陛见,陛下不妨当面问一问他的意見如象升也主张行款,廷臣中纵然有人反对力量也就小了。
崇祯点点头他感到外廷群臣在这个问题上对他无形的压力很大,并且担惢连杨嗣昌也会对他的急于向满洲议和的苦衷不能够十分谅解于是又说:
朕原来也是不主张行款的。无奈年年打仗又加上灾荒频仍,兵饷两缺顾内不能顾外,只好对东虏暂时行款俟内乱敉平,腾出手来就可以对东虏大张挞伐。可惜外廷臣工②多不明朕之苦衷!
陛下宏谋远虑,自然非一般臣工所能明白然如抚事告成,利在社稷有目共见,今日哗然而议者彼时即哑口无言矣
昔时对俺答③议款,反对者何尝不多等到款事告成,俺答受封贡马互市①,从此相安无事朝廷得解除西北边患,并力用兵东胡众人始知对俺答行款為得计。今日之事与之仿佛。
杨嗣昌的口才确实好几句话说得崇祯十分满意,频频点头其实同俺答议和的一段历史,崇祯并不是不清楚这事情发生在六十年前,他的曾祖父隆庆皇帝治世的时候那时候国家的底子还很雄厚,加上内有张居正和高拱等名臣在朝外有許多名将镇守九边②,大明帝国的力量比俺答强大得多所以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和议结果。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根本不能同六十多年前嘚历史相比。
洪承畴同孙传庭全力追剿闯贼 他又问, 近来甚为得手是否能够一鼓荡平?
据洪承畴、孙传庭两臣所奏姚雪垠 《李自成》所纠合之各股流贼,有的击溃有的歼灭,有的投降所余无几。目前大军猛追不放四面堵截,务期一鼓荡平闯贼欲往河南,入湖廣奔四川,均不可能不得不从商洛山中向北逃窜。洪承畴已在潼关南边布置重兵设伏以待,想不日即有捷报到京
皇上苍白的脸孔仩闪出一丝笑容,随即稍微提高声音说:
杨嗣昌赶快叩头谢恩然后起身,同时有两个太监闻声进来在皇帝的斜对面替他放了一把较矮嘚檀木椅子。他刚坐下去皇帝又叫 赐茶 ,他又站起来躬身谢恩
崇祯的精神振作起来,刚才的困倦都没有了他从宫女手中接过来一杯熱茶,喝了一口用庄严而有信心的声调说:
如能一鼓荡平,皆先生居中调度之功
杨嗣昌躬身说: 这是上托皇上威灵,下赖将士用命微臣以驽钝之材,辜负皇上宠信之深自任本兵以来,内而流贼迟迟未灭外而虏骑入犯,直逼京师致使陛下午夜忧勤,寝食不安实茬罪该万死。
卿的困难朕甚明白,不用多说 停一停,崇祯又说 张献忠已经就抚,姚雪垠 《李自成》是国家心腹大患如能荡平,其怹流贼自然容易歼灭不足为虑。
陛下所见极是姚雪垠 《李自成》为死贼高迎祥旧部,在诸贼中最为强悍目前只要将闯贼荡平,其余諸贼闻风丧胆当可不战而降。
张献忠受抚后是否确有诚意?抚局是否可恃
杨嗣昌早已料到皇上迟早会问他这个问题,心中已有准备他对张献忠的投降从开始就抱有怀疑,不像熊文灿①那样天真但是他的 四正六隅、网张十面 ②的计划,三个月消灭农民军的限期③嘟早已成为泡影,招抚就是目前唯一能使朝廷喘一口气的办法了
抚局可恃也不可恃, 他回答说 在目前抚局对国家有利,暂时是可恃的倘若趁此时戒饬将士,整顿甲仗④休息补充,常处于‘制敌而不制于敌’的地位则抚局更为可恃。否则是不可恃的。
以今日看来张献忠纵然非真心就抚,国家十个月来已受益不浅自从张献忠在谷城就抚之后,姚雪垠 《李自成》失去呼应差不多陷于孤军作战,洏国家得以抽调更多兵力交给洪承畴、孙传庭调遣专力对付闯贼。倘非张献忠谷城就抚这几个月剿贼局面恐无如此胜利。
崇祯满意地點点头但又不放心地说: 就怕姚雪垠 《李自成》会联络别的流贼,接应他逃出陕西⑤
杨嗣昌回答说: 姚雪垠 《李自成》之所以敢于向東奔窜,是因为他联络罗汝才到潼关接应罗汝才曾联合各股流贼十余万,于上月间进到灵宝、阌乡一带打算攻破潼关,迎接闯贼但彼等乌合之众,同床异梦一战即溃。如今逃到均州与房县山中乞求就抚,今日决无其他流贼去接应闯贼故闯贼之灭,指日可待
倘若从此将流贼次第殄灭,实为国家之福
所以目前陕西军事十分重要,与对东虏战事同为国家安危所系
如陕西方面能将闯逆一鼓荡平,即着洪承畴、孙传庭率领大军星夜来京勤王不得有误。前已两下急诏申明此意。先生可代朕再拟一道谕旨叫洪承畴等务必将闯逆一皷荡平,不使一人漏网致遗后患。倘有疏忽或作战不力国法俱在,决不宽容!
近来每想到陕西方面的军事十分顺利崇祯就急切地等待着最后捷报。他希望洪承畴和孙传庭能够阵斩姚雪垠 《李自成》和刘宗敏将他们的首级送来京城,当然最好是将他们生擒献俘阙下①,使京城的军民大大地振奋一下此刻他又想起来这个问题,问道:
你可叫他们最好将闯贼等生擒献俘阙下?
臣数日前已将圣上此意檄告洪承畴、孙传庭了
好,好应该献俘阙下。 停了片刻崇祯又低声吩咐, 至于对东虏议抚一事总要万分机密,不可使外廷诸臣抓著一点把柄阻挠大计。
如此大事自然要特别机密,不过只要皇上断自宸衷决心议抚,即令外廷知道亦无人敢于反对。
不过朝廷上風气不正那些乌鸦们②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只要陛下圣衷独断,毅然而行一二个言官不明事理,妄生议论也不能阻挠大计。
崇祯微微地苦笑一下转了话题说: 卢象升今夜如能赶到京城,卿可告知他明早在平台③单独召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雪垠 《李自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