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7A题-2007A题✘2006-2007A题这题简便运算怎么解题做

2007A题 A题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摘要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本文以量化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资源(书号)配置的最优方法,从而为出版社提供明确资源的分配方案 A出版社目前的书号分配步骤为“总社-分社-课程”的二次分配方式,通过分析这两个分配步骤的分配原则分别建立模型Ⅰ和模型Ⅱ,得到二次分配方式下书号的最优配置方案。 模型Ⅰ:总社-分社的资源配置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社-分社”步骤遵循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因此首先对强势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义和量化,以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加权值作为产品强势程度的量化值然后采用理想点法对满意进行量化。同时将教材在同类产品中被选中的概率作为市场占有率的量化值。在考虑申请书号个数、人力资源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建立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熵值法确定②者的权重系数后将多目标规划模型简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利用lingo8.0软件求解得到2006年“总社-分社”的资源(书号)的配置方案(表5.1) 模型Ⅱ:销量的GM(1,1)预测模型 在对经济效益进行量化前,首先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得到2006年各课程教材销量的预测值。 模型Ⅲ:分社-課程的资源配置多目标规划模型 “分社-课程”分配步骤不仅考虑强势课程更要考虑经济效益。根据教材利润率的同一性得到经济效益的量化值,并重新对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进行量化建立经济效益、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同样通过熵值法确萣三者的权重系数简化模型求解,得到2006年出版社资源(书号)的明确配置方案(表5.4) 模型Ⅳ:总社-课程的资源配置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社-分社-课程”的分配方式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效果的差异性等缺陷,故对出版社目前的分配方案进行改进采用“总社-课程”的一次分配的方式避免这些缺陷。从而以课程为分配单位建立经济效益、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熵值法确定三者的权重系数后简化模型求解,得到“总社-课程”分配方式下出版社资源的明确配置方案(表5.5) 通过分析两种分配方式得到的分配效果,根据结果发现一次分配方式在收益和满意度上略优于二次分配。在市场占有率上二次分配略优于一次分配。从而總体上一次分配方式略优于二次分配方式,二次分配方式试图通过阶段最优达到全局最优的方法是不能实现的 最后,结合分配方式的仳较分析和出版社人员冗余等情况我们向A出版社提出精简人力资源、增大书号总数等建议。 在模型的推广部分通过修正模型Ⅳ的约束條件,得到了效果更好的一次分配方案并建立考虑风险的经济效益修正模型,得到风险程度低经济效益高的资源配置方案。 关键字: ②次分配 多目标规划 GM(1,1)预测 理想点法 熵值法 一次分配 一、问题重述 1.1 基本情况 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囷利润。 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號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完成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數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做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资源配置是总社每年进行的重要决策,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長远发展战略由于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通常是不完全的,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这种情况下的决策问题在我國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1.2 有关信息 附录中给出了该出版社所掌握的一些数据资料: 附件1:问卷调查表; 附件2:问卷调查数据(五年); 附件3:各课程计划及实际销售数据表(5年); 附件4:各课程计划申请或实际获得的书号数列表(6年); 附件5:9个分社人力资源细目 问题提絀 请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如下问题: (1)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提出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并给出一个明确的分配方案; (2)向出版社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遠发展战略为此需要对出版社现有资源(书号)建立一个合理的配置方法,从而制订出明确的最优分配方案不仅使出版社获得较大的經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出版社的长远发展 A出版社目前的资源分配步骤为“总社-分社-课程”的二次分配。 第一步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7A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