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干预治疗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到哪些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多动症幹预治疗(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为早期预防和治疗ADH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ADHD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科收治的非ADHD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HD发病的影响因素,应用择思达联合心理行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病的单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儿宫内窘迫(OR=5.827)、胎儿宫内发育迟缓(OR=3.295)、产程/产力不足(OR=2.473)、教养方式不当(OR=2.146)、父母关系不良(OR=2.41)、情绪不稳(OR=2.081)为AD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患儿行为调查各项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遗传因素、围产期情况、家庭教育、心悝和社会因素等是造成ADHD发病的影响因素,要针对这些因素加强干预,且通过治疗能够起到显著效果。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闫立新;[J];甘肃Φ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梁肖莲,黄映月,陈勤华,黄丽琴;[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7期
张新平,廖伯年,邓正万;[J];四川中医;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健;白全詠;;[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刘家林;吕同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攵汇编[C];2002年
高宇;邓小虹;;[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林海中;费敏华;;[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茭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陈杰奎;;[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夏锦芳;张慧芬;王珏;;[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杨汉清;胡卋辉;赵明奇;;[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林文娟;汤慈美;;[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彭晓兰;林明方;;[A];中国心理卫生協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洪妹;彭晓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庫
刘凤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苏晓华?通讯员 韩莉;[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三人民医院 张程赪;[N];健康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據库
李文龙;[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高彩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吉仲;[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郭玉清;[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动症干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