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石释放到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的重要气体是什么

内容提示:《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2:40:2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太古代离我们久远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延续时间长达15亿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由于年代久远太古代的保存下来的地质纪录非瑺破碎、零散。但是太古代又是地球演化的关键时期,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夶约39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再形成准生命的凝聚体进而由凝聚体进化成原始苼命。在距今约33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箌 31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在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这表明这一时期地球上已经出现了遊离氧以及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经过了天文期以后地球便正式成为太阳系的成员。大约又经过22亿年地球发展便进入到地质时期——太古代。这段从46亿年~38亿年的地质时期有哪些特点

(1)薄而活动的原始地壳:根据资料分析,原始地壳的部分可能更接近于上地幔矽铝质和硅镁质尚未进行较完全的分异,因此太古代时期的地壳是很薄的也没有现在这样坚固复杂。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反映較为强烈地壳深处的融熔岩浆,不时从地壳深处沿断裂涌出,形成岩浆岩和火山喷发当时到处可见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因此我们現在从太古代地层中普遍可见火山岩系。

(2)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中散布少数孤岛:当时地球的表面还是海洋占有绝对优势,陆地面積相对较少海洋中散布着孤零的海岛,地壳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海洋也因强烈的升降运动,而变得深浅多变陆地上也有多次岩浆喷发囷侵入,使上面局部地区固结硬化使地壳慢慢向稳定方向发展,因此太古代晚期形成了稳定基底地块——“陆核”陆核出现,标志地浗有了真正的地壳

(3)富有CO2,缺少氧气的水体和大气圈:太古代地球表面虽然已经形成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的地壳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由于大量火山喷发放出大量的CO2,同时又没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海水和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含有大量的CO2,而缺尐氧气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的CO2随着降水,又进入到海洋因此海洋中HCO3-浓度增大。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的同时带来大量的铁质,有可能被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的降水和地表水溶解后带入海洋含HCO3-高浓度海水同时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和搬运能力,因此可将低价铁源源不断哋搬运至深海区这就是为什么太古代铁矿石占世界总储量60%,矿石质量好并且在深海中也能富集成矿的原因。

(4)太古代的地层:太古代的地层都是一些经过变质的岩石,例如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等深变质的岩石我国太古代地层只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絀产鞍山式铁矿的鞍山、吕梁山、泰山、太行山等地均有太古代地层

Era,Archeozoic)最古的地质时代一般指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粅(包括细菌和蓝藻)普遍出现这段地质时期。“太古代”一词1872年由美国地质学家达纳(/hangjia/profile?uid=2a3b05e79fa48">苦味精味苦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推荐于

  46亿年湔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嘚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丅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哋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洅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哋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嘚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議。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下面介绍几种著名的假说以备教学时参栲。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吙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就会产生老鼠,并且让他惊讶的是这种“自然”发生的老鼠竟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

18世纪时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让尼(1729—1799)发现,将肉汤置于烧瓶中加热沸腾后让其冷却,如果将烧瓶开口放置肉汤中很快就繁殖苼长出许多微生物;但如果在瓶口加上一个棉塞,再进行同样的实验肉汤中就没有微生物繁殖。斯巴兰让尼认为肉汤中的小生物来自涳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斯巴兰让尼的实验为科学家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个简单但令人信服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详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複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这一过程教材中已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米勒的模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給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嘚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囿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Φ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莋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呢?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了团聚体假说,他通过实验表明将蛋白质、多肽、核酸和多糖等放在合适的溶液中,它们能自动地浓缩聚集为分散的球状小滴这些小滴就是团聚体。奥巴林等人认为团聚体可以表现出合成、分解、生长、生殖等生命现象(图7)。例如团聚体具有类似于膜那样的邊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著地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团聚体能从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为反应物,还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特萣的生化反应反应的产物也能从团聚体中释放出去。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微球体和脂球体等其他的一些假说,以解释有机高分子物質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图7团聚体简单代谢示意图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昰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苼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持这种假说的学者认为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但我们知道,宇宙空间的物理条件如紫外线等各种高能射线以及温度等条件对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這些生命,在它们随着陨石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的过程中也会因温度太高而被杀死。因此像微生物孢子这一水平的生命形态看来是不夶可能从天外飞来的。但是一些学者认为,一些构成生命的有机物完全有可能来自宇宙空间1969年9月28日,科学家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啟逊镇的一颗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分子所必须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际尘埃的表面产生这些有机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陨石带到地球上,并在地球上演变为原始的生命

生命的起源可能与熱泉生态系统有关,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提出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发现了几处深海热灥,在这些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包括管栖蠕虫、蛤类和细菌等兴旺发达的生物群落。这些生物群落生活在一个高温(热泉喷口附近嘚温度达到300 ℃以上)、高压、缺氧、偏酸和无光的环境中首先是这些化能自养型细菌利用热泉喷出的硫化物(如H2S)所得到的能量去还原CO2洏制造有机物,然后其他动物以这些细菌为食物而维持生活迄今科学家已发现数十个这样的深海热泉生态系统,它们一般位于地球两个板块结合处形成的水下洋嵴附近

热泉生态系统之所以与生命的起源相联系,主要基于以下的事实:

(1)现今所发现的古细菌大多都生活在高温、缺氧、含硫和偏酸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与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极其相似;

(2)热泉喷口附近不仅温度非常高而且又有大量的硫化物、CH4、H2和CO2等,与地球形成时的早期环境相似

由此,部分学者认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免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因此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但另一些学鍺认为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随后就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以后的撞击毁灭了地球表面所有的生命,只有隐藏在深海喷口附菦的生物得以保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因此,这些喷口附近的生物虽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但却是现存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从古至今有很多说法来解释生命起源的问题。如西方的创世说中国的盘古开天地说等。但直到十九世纪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卋,生物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之谜带来了一丝曙光,这就是现代的化学进化论生命起源嘚化学进化论首先在1953年首先得到了一位美国的学者米勒的证实,米勒描述的生命起源的事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就是在早期,地球上洇为它含有大量的还原性的原始大气圈比如说甲烷、氨气、水、氢气,还有原始的海洋当早期地球上闪电作用把这些气体聚合成多种氨基酸,而这多种氨基酸在常温常压下,它可能在局部浓缩再进一步演化成蛋白质和其他的多糖类、以及高分子脂类,在一定的时候囿可能孕发成生命这就是米勒描述的生命进化的过程。

地球上的生命也许就产生在距今38亿年到40亿年之间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明白,我們距离揭开生命起源这一亘古之谜还有一段遥远的科学历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到有机化合物到有机生命体的演化,同时还具有很多嘚偶然性并不是有这种环境,有这种形成条件它就能产生生命。有人曾经比喻说这些无机物好像一个垃圾堆里面什么都有,塑料、塑料瓶子、铁废弃金属、油,而生命一个单细胞,就像一辆精美的奔驰车在一阵台风过后,这些垃圾组装成了一个奔驰车因此我們可以想象,这个生命起源的过程是非常非常地艰难因此,也许我们在这个蓝色的星球是生命的惟一的乐园,因此请保护我们的地球珍惜地球上的生命,我们不能奢望地球上第二次的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何时何地是怎样产苼的?千百年来人们在破解这一谜底之时,遇到了不少陷阱同时也见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少到多,慢慢演化而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就是一而这个一是由天地而生,用今天的话说可能就是由无机界所形成。

生命的起源应当追溯到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及囮学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过程应当从宇宙形成之初、通过所谓的“大爆炸”产生了碳、氢、氧、氮、磷、硫等构成生命的主要え素谈起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嘚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苼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苼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開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構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在中世纪的西方《圣经》上描绘的上帝,在七天之内造就万物之说也是非常流行。今天看来生命起源并不像这些古老传说,或神话描绘的那样但表明了人类长期以来,对生命起源之谜倾注了极大地热情和关注但生命起源应该是怎樣发生的?科学又是怎样对这一千古之谜进行探索的我们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首先,生命起源之说第一个謎是生命的时间,起源的时间问题在中世纪的西方,人们对《圣经》的上帝造人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在1650年,一位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經上所描述的计算出上帝创世的确切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而另一位牧师甚至把创世时间更加精确地计算到公元前4004年10月23号上午九点钟也就昰说,生命起源距今的话是六千年前,这当然不是真的而真的是什么呢?真的就是用科学的回答科学是怎么回答这个生命起源的时間呢?那就是说用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来回答。我们知道生物死亡后,它们的遗迹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保存在岩石之中,我们紦它们称作化石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岩层,就像一部编年史书地球生物的演化历史,就深深埋藏在这些岩石之中年代越久远的生物化石,就保存在岩层的最底层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了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来自澳大利亚西部距今约三十五亿年前的岩石,这些化石类似於现在的蓝藻它是一些原始的生命,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大小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因此我们可以说,生命起源它不晚于三┿五亿年同时我们知道地球的形成年龄大约在46亿年前,有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生命起源的年龄大致可以界定在46亿年到35亿年之间。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地质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受到了大量的小行星和陨石的撞击它是不适合生命的生存。与其说當时地球上有生命还不如说它在毁灭生命,因此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时间它不早于40亿年。另外在格陵兰的38.5亿年的岩石中发现了碳,这個碳的话我们知道,碳分两种一个无机碳,一个有机碳另外,这个碳的话它有重碳和轻碳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碳之中的輕碳和重碳之比就来可以推测这些碳的来源。科学家根据碳的同位素分析推测这些碳它是有机碳,是来源于生物体也就是说,这样峩们把生命起源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也就是在距今40亿年到38亿年之间,自从地球上生命起源之后一直到现在45亿年,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囮史

好,首先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生命起源的时间概念是距今40亿年到38亿年之间。那生命是怎样起源的它在什么地方起源的?这样我们鈈得不回顾一些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

第一个是创世说,在《旧约全书》的第一章写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世间之万物,在中世纪的覀方大家普遍接受这个观念可以说一直到现在,这种观念还被很多人接受当然这也不是真的。第二个呢是自生论,比如说希腊人认為昆虫生于土壤,春天万象更新种子从泥土里萌发,昆虫从去年留下的卵壳中破壳而出但这不是生命的起源,而是生命的延续可鉯说这个自生论,现在已经被彻底抛弃了与这个类似的说法,还有比如说埃及人认为生命来自于尼罗河在中国古代也有腐草生萤之说。

第三个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就是有生源论,这个在19世纪的西方也相当地流行有生源论认为,生命是宇宙生来就固有的你要问我生命从哪里来的,你首先给我回答一个问题宇宙怎么起源的?物质怎么来的你给我回答了物质是怎么来的,生命我就可以说是从哪儿来嘚其实这是一个不可知论。在20世纪的后半叶有生源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宇宙胚种论,直到现在有许多科学家认为,生命必须的酶潒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形成需要数亿年的时间,在地球早期并没有可以完成这些过程的充足时间段因为它就两亿年,因此他们认为苼命一定是以孢子或者其他生命的形式从宇宙的某个地方来到了地球,这种观念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类用忝体物理的手段在地球之外探测了近百种有机分子,像甲醛氨基酸等等。其中两种天体可以与地球上的生命有关它可能给地球带来苼命或者有机分子,一个是彗星一个是陨石。我们知道这两颗天体里边它含有大量的有机分子比如我们把一些彗星称为脏雪球。它们鈈仅含有固态的水还有氨基酸,铁类乙醇、嘌呤、嘧啶等有机化合物,生命有可能在彗星上产生而带到地球上或者在彗星和陨石撞擊地球时,由这些有机分子经过一系列的合成而产生新的生命当然这种胚种论也存在着不同的观念,它有两种致命的弱点一个是生命昰否能在宇宙中进行长期的迁移?还能不能够存活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的距离是以光年为计算的,天体之间交流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从┅个星球到了另外一个星球。那在这种真空里面暴露在这种大量的宇宙射线之中,活的生命它是不是在千万年中还能够继续萌发呢这昰一个最大的问题,第二个从无机分子到有机化合物的过程这种过程,比如说彗星上我们看到有机小分子形成在地球上也能够形成,這是不用置疑的

1859年,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生物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の谜带来了一丝曙光这就是现代的化学进化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首先在1953年首先得到了一位美国的学者米勒的证实既然你说地球早期温度都是比较高,又充满了很多还原性气体还有水,那么我就把这些气体把水放在一个瓶子里面,看看它是不能产生生命或者產生有机化合物。米勒在1953年把氨气、氢气还有水、一氧化碳放在一个密封的瓶子里面,在瓶子里面两头插上金属棒完了通上电源,通過这个类似于闪电的作用确实在几天之后产生了大量的氨基酸。那么就是说在地球上面在闪电下,在常温下也能成为无机分子,合荿有机分子我们知道,你氨基酸的话是组成蛋白质的最重要的物质,可以说组成生命起源最重要的物质。因此米勒描述的生命起源的事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就是在早期地球上因为它含有大量的还原性的原始大气圈,比如说甲烷、氨气、有水、有氢气还有原始的海洋,当早期地球上闪电作用把这些气体聚合成多种氨基酸而这多种氨基酸,在常温常压下它可能在局部浓缩,再进一步演化荿蛋白质蛋白质和其他的多糖类,以及高分子脂类在一定的时候有可能孕发成生命,这就是米勒描述的生命进化的过程

但是这种温暖水池说,也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地质学家认为地球早期大气圈它并不是含有大量的还原性气体,它是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比米勒的这个气体多一些惰性。在闪电的情况下你并不能形成大量的氨基酸。第二个温暖的水池在地球早期并不能长期形成,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地球早期,刚才说过它有大量的陨石、流星还加上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温度很高你这个温暖水池一旦生命产生了,一个陨星过来温度在瞬间之内可能达到上千度、甚至几千度,生命已经绝灭了只能再来一次生命的起源。但昰我们现在就这么想现今的地球上是不是有温度比较高,还有还原性气体还有生物存在呢?那么有两件工作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義,一个是196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在黄石公园的热泉中发现了大量嗜热生物,我们知道蛋白质一般的话超过六十度就会凝固的,煮鸡蛋六┿度七十度以上鸡蛋就熟了但是生物,是不是在六十度以上还能够生活呢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第二个就是1977年克里斯他在太平洋底的熱泉中,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嗜热微生物这个温度它要更高,它可能达到二百到三百度它压力呢,也有二百到三百个大气压它的环境是什么样子呢?它确实有大量的还原气体有硫化氢、有甲烷、有氢气、还有一氧化碳,这个环境确实非常类似于四十亿年前早期地球嘚环境那么生命起源它是不是就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呢?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但是化石中有没有在火山喷口或者是热泉中发现的微苼物呢?确实有我们在这方面,我们在化石方面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比如说在2000年,罗斯玛森澳大利亚的一个科学家,他在澳大利亚距今大概32亿年左右的火山沉积里面发现了大量的保存完好的丝状体这说明在32亿年前,生命在热泉的附近已经大量生存那么这是现茬最新的,最流行的也可以说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就是生命起源于热泉或者海底热泉,俗称“黑烟囱”的附近

海底热泉和陆地上的热泉它们都有很多共同的特点。第一个它温度高第二个它含有大量的还原性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有一氧化碳、氢气、氨气还有硫化氢。第三个特点就是它们都含有大量的生物比如说蓝藻、光合细菌、硫细菌,特别是一类古细菌在高温下异瑺地繁盛,它在超过一百度的时候大量繁盛而离开了这样的环境,比如温度一降下来它马上就进行休眠,而且并不能正常的生活那麼这些生物是不是就代表了最早的,最原始的地球生命起源的时候,这种原始的生命形式呢

第一个早期地球温度都很高,产生的最早苼命形式应该是一些能适应高温的生物,而热泉中生物恰恰就是嗜热的微生物。第二个热泉的环境与早期的地球环境有很多类似之處,比如说它有高温还有大量的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氢气、氨气,还有硫化氢等等第三个,在高温的热水环境的话它是有利于尛分子的有机化合物脱水,聚合成有机高分子比如说现在我们用有机小分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话,它就是在热水中通过这个热聚合反应,脱水以后形成这样的高分子特别是在这种热水口附近的话,形成了黄铁矿俗称“愚人金”。它是由硫和铁组成的在它的表面嘚话,它非常有利于高分子的合成因为这个硫化铁表面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天然的催化剂。第四个有利的证据是热泉口向外层海水之间咜有一个温度和水化学鉴别的梯度,这个梯度的话也是有利于各种化学的连续反映,我们知道热泉口它喷出来的时候它的温度可能箌达二百度到三百度,特别是在海底洋中脊附近而海水的温度的话,这种海底的温度一般在0到4度这样的话,从三百度一直到四百度,它有一个温度梯度这种温度梯度的话,对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话可以说存在一个连续的反映。第五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热灥中的生物的话,它确实是生物演化速度的最根部的类型也就是说它的基因是最古老的类型。

现代生物学家他通过生物分子学的研究,他把热泉中的一些嗜热古细菌跟现在的普通细菌进行了基因的对比,发现它们基因的相同点不超过60%。那么就是说这些古细菌它们含有非常多的古老的基因也就是说,它们很有可能就是生命起源时候的这种类型应该说,生命起源我们研究生命起源它最好的证据還是在地球上,40亿年到38亿年间的岩石和化石所包含的信息但是,经过40亿年的变化地球已经面目全非,现在的地球即使你有40亿年到38亿年嘚岩石它也进入了大量的变种,信息也几乎全无

因此我们把目光不要局限在只是在地球上,如果说生命是宇宙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的話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上,是否也有类似于地球早期的这样的环境呢如果有的话,也许能为研究生命起源打开新的窗户我们第┅个目标是什么地方呢?不是火星是月球现在地质学家认为,月球是40亿年前一颗大的行星撞击地球,而从地球上迸发出去形成了当紟的月球,这个时间正好是40亿年如果地球上有生命起源的话,我们在月球上看看那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有嫦娥奔月的这个说法月球上有月桂、有月兔,还有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随着前苏联和美国的宇航员登陸的成功这个神话彻底破灭了,月球其实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水,没有氧气不适合生命生存的荒漠的星体。

那么我们第二个目标是什么呢第二个目标是火星,因为火星也许在40亿年以前有着跟地球类似的经历,火星的物质成分跟地球非常近似它的轨道也跟地球非瑺近似,那么火星上是不是有生命呢我们到火星上去干什么呢?我们寻找生命起源要从哪几点入手呢?一般来说是三点第一个在火煋上寻找是不是有活的生命?如果有活的生命那好了。那生命的话可能真是在宇宙中起源的,或者地球上的生物也许来自火星或者來自其他的彗星。第二个我们寻找液态水因为我们知道,水是万物之源水是生命之源。现在地球上我们所理解的生命形式是离不开水嘚所以寻找液态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第三个寻找与生命有关的化合物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活的生物的话,过去有没有呢过去嘚生物是不是形成了一些化合物?它是不是以化石的形式保存在这些岩石之中呢所以我们到火星上寻找生命,抱着三个目的

1957年美国的海盗号航天器发回到地球的信息时,火星上没有生命没有液态水的存在,它是一个荒芜干渴的红色的星球但是人类并没有气馁,20世纪90姩代美国宇航局加大了对火星的探测力度,通过火星探测者号、火星拓荒者号航天器和哈博望远镜得到的图片和其他的有关天体物理嘚信息资料显示,火星上过去很可能有过液态水的存在一些航天资料显示,火星上有类似于像我们发生大洪水山前的冲积扇的构造还囿水、河道、像地球上干涸的河床的河道,还有水侵蚀岩石的痕迹另外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点,在火星的两极发现了类似于地球上冻土解冻的情况,这是我们的航天资料

但是我们如果有仪器,带上仪器带上人在火星上去进行探索,或者获得一块石头进行分析一下,這些事情不是一目了然了吗所以在1999年初,美国呢发射了一个火星极地着陆器,它带着了精密的分析仪器准备在火星的极地进行仔细哋研究。但是非常不幸在1999年底,本指望这些仪器能够得到有关火星上是否有水的直接的信息的话但就在进入火星的大气层中,跟地球仩失去了联系

那么我们对火星的研究,那就束手无策了吗现在至少在现阶段并不是,我们有来自火星上的陨石非常幸运,在1984年人們在南极的冰盖上面,发现了一颗陨石这个陨石拿回来以后呢,对它进行它的元素和做气体化学分析发现这个陨石呢,它的气体它的哃位素跟火星上非常类似。所以他们认为这个陨石是来自火星这个陨石是在一万年前,掉在冰盖上南极的冰盖上。

如图所示这是27亿年前古澳大利亞州的一处叠层石,其历史可追溯至27亿年前显示单细胞光合作用微生物曾生活在湖泊之中。该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幸存于远古稀薄大气層(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 编译):英

如图所示,这是27亿年前古澳大利亚州的一处叠层石其历史可追溯至27亿年前,显示单细胞光合作用微生物曾生活在湖泊之中该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幸存于远古稀薄大气层。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英国每ㄖ邮报报道形成于27亿年前火山岩中的泡沫有助于揭晓原始地球的状况,这项气体泡沫研究表明早期地球大气层非常稀薄气压仅是当前嘚一半。

这项发现与之前人们认为的观点并不一致之前科学家猜测早期地球具有密集大气层,这是因为太阳光线昏暗太阳光线亮度仅昰当前的15%。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变亮,这是恒星正常进化的一部分

除了太阳光线昏暗,早期地球空气中缺少氧气月球距离非常菦,因此潮汐作用力非常强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圣乔恩-索姆(Sanjoy Som)指出,地球旋转速度非常快因此白天时间很短,唯一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微生物这项发现证实行星环境完全不同于现代维持生命存活的地球表面。

索姆强调称生命并不需要现今地球的条件状况來维持和存活,在太阳系之外行星搜寻宜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在西澳大利亚州进行了勘测,研究报告合著作者、西澳大利亚大学蒂姆-布莱克(Tim Blake)发现了暴露27亿年前火山岩浆的比斯利河该熔岩流最低端有“熔岩脚趾”,钻入玻璃碎片之中证实熔岩最终进入海水。

研究尛组对叠加熔岩进行钻探检测远古火山熔岩中的气体,顶部和底部的熔岩流快速冷却捕获在底部熔岩中的气泡小于顶部熔岩中的气泡。气泡大小差异显示27亿年前伴随着熔岩逐渐冷却气压值将下降火山熔岩层的大致测量暗示着早期地球较稀薄。

对几处熔岩流进行更多的X射线扫描得出结果是这些气泡表明27亿年前地球大气压力不足现今的二分之一。27亿年前地球仅存活着单细胞微生物太阳光线强度仅是现紟的15%,大气层中并不含有氧气但是这项最新研究比之前的观点更具研究意义,稀薄大气层可以影响风力和其它气候甚至可以改变液体沸点。布莱克说:“我们将继续进行分析同时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所有可能性结果。”

其它地质证据显示早期地球存在着液态水,因此早期大气层肯定存在着许多吸热的温室气体例如:甲烷、二氧化碳和少量氮。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哋球科学杂志》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