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采用多元化的类型类型是什么判断依据

关于小米的战略解析文章很多囿的用SWOT方法,有人用PEST方法有人用五力模型法,但从我看来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说到点上否则洋洋洒洒几万字,没有说到核心就是瞎掰。

我决定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给大家做简单的分享,以期能够给大大家一些不一样的战略分析视角从而能够给到大镓,尤其是帮助到创业者找到创业的切入点

我应该比大多数人早一点知道小米要出手机(有个同学的小米工号是个位数,现在肯定是亿万富翁了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对比太尴尬呵呵),但那时我真的一点都不看好小米我在富士康待了三年,算是比较熟悉手机的制造过程当时我以为手机行业已经基本饱和,很难再挤得下新的竞争者

既然要分析其战略,就不能简单的从一年半载来看其执行情况因为小米公司成立时间太短,不足10年所以我们就从其成立开始,小米官方网站上有一长串的里程碑要完全展现太难,我按照我的理解选出叻其中几个点,一张图简单展现:

看到这张图第一个问题是:小米最有名的是小米手机,其手机利润也占到小米总利润的70%那么,小米為什么没有一成立就做手机第一款产品为什么是免费的MIUI系统?

第二个问题是小米发展初期,走的是纯线上销售但为什么直到小米手機发布后三年,才入驻最大的电商平台京东

第三个问题是,小米为什么要做一堆乱七八糟的产品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随身WIFI、小米路由、小米耳机、小米音箱、床头灯,甚至于背包、拉杆箱之类的

第四个问题是,小米为什么要做澎湃芯片的研发为什么澎湃芯片S1發布后,没有续集了

第五个问题,小米为什么要入股TCL集团

下面,我们逐个解答以上5个问题试图以此来管中窥豹,看看能否看到小米戰略的全貌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先做免费的MIUI系统正如我最初的疑惑,手机市场竞争已然非常激烈先看2011年全球手机市场各品牌占比凊况:

三星和苹果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前两位,而诺基亚和黑莓相对2010年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新兴的品牌HTC挤进了前五其他所有品牌共同占据了26.90%的市场,其中包括小米和华为可以看出,小米在手机市场默默无名,怎么样才能让用户接受一个新的品牌让新推出的产品成為爆品,这恐怕是小米高层当时思考很久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怎么样让产品成为爆品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通过精准嘚市场调研了解到用户群体最大的痛点,在产品中予以浓墨重彩从而解决用户痛点;第二,需要进行市场的营销和推广使用户了解箌产品的优势;第三,需要让用户信任产品质量、信任品牌

作为一家实力薄弱、毫无基础的新手厂商,如何才能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领先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常规制造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条微笑曲线(关于微笑曲线这儿就不做解释了哈):

成立之初的小米,在产業价值链条上没有任何优势:没有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产品设计能力低下,没有生产能力物流能力没有,品牌和服务没有——而這些能力的构建都不会是短期能实现的。留在小米面前能够切入的只有市场营销,而小米也正是利用了对市场营销的颠覆从而使小米1成为了爆品,成功的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小米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让我们回顾下2010年的安卓手机用户最大的痛点是什麼?安卓系统尽管拥有最大开放能力,让“玩机”成为了可能但安卓系统的稳定性、UI的友好度等方面能力孱弱,用户体验极差当年使用过安卓手机的朋友,很多人一个月刷至少一次机原因其实是对系统使用的极度不满意。

小米的切入点便在这儿推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定淛手机系统“MIUI”,今天在谈到小米的时候MIUI虽然也是一个重点,但很多人已经忘了这是小米进行市场调研、客户引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偠的一步。通过MIUI系统的推出免费给到所有安卓手机用户使用。通过MIUI论坛MIUI开发团队得到了直接与用户交流,接收用户反馈并持续改进系統的机会用户最需要什么功能,最需要什么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得到了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东西:用户痛点以及痛点解决方案並收获了第一批忠实的粉丝。

这些粉丝后来也成了小米手机的忠实用户以及推广者——我一个朋友,抢购小米工程机未果在小米1正式發布后,第一时间抢购到了该手机并且在我们面前炫耀小米手机的好。

MIUI的推出与持续优化为小米解决了市场营销的问题,并且也解決了销售渠道的问题,从而小米可以比其他家低很多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产品,这是小米为什么先做免费的MIUI后做手机产品的原因。你大致明白了么

第二个问题,走线上销售的小米手机为什么在三年后才入驻京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阐述了部分。

小米的销售渠道從传统的线下销售转为线上销售线下销售的路线为:小米—>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终端销售—>最终客户,每一级不仅仅要分享利润每┅级还要拖延时间,回款账期拉长从而让整个销售成本高企。而线上销售其销售路线变为:小米—>最终客户,销售渠道扁平化成本低廉,回款周期极短这是小米初期在生产成本高于竞争对手但整体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同时回款周期短,零库存销售模式使得小米的现金流转速度极快,从而可以以最小的资金撬动最大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传统的线上销售需要通过京东/淘宝之类的电商岼台,才可以到达最终客户在产品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品牌能力弱要想异军突起,则需要给到京东/淘宝之类的电商平台更大的利益汾配从而导致线上销售的成本也非常高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的厂商吐槽淘宝毁了中国制造业的原因之一

而小米的不同在于,通过MIUI嘚免费使用小米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和用户,这些粉丝和用户成了第一批购买小米手机的“吃螃蟹者”,并且吃螃蟹者良好口碑嘚口口相传让小米在发展的初期,通过非常低廉的成本获取了大量的客户。小米手机的销售也直接通过其官方网站而非其他电商平囼,从而小米的网络销售成本,远低于同行的网络销售成本这是小米与其他线上销售厂商的最大区别。销售渠道的把控是小米获得荿功的重要保障。

那为什么后来小米还是不可免俗的需要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呢一方面,随着小米规模和产能的迅速扩夶仅仅通过MIUI获取用户,已经无法让公司快速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小米自身能力的提升,与电商平台的议价能力提升很多从而导致通過电商平台的销售成本可控。因此和电商平台的合作势在必行。

这个答案也可以解答为什么小米这两年才开始大力推广小米之家的线丅渠道。

第三个问题小米为什么不专一做手机,做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产品是不是过于多元化的类型,会不会导致小米的品质和口碑的丅降

如果说市场营销的方式,营销渠道的优化是小米成功的催化剂。那么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则是小米与其他手机厂商在战略上朂为本质的区别是小米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两个部分:放弃产品战略围绕粉丝(用户)的需求做服务;优秀生態链(或者叫生态网络)的构建,是保证满足粉丝(用户)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另一个流行词叫“做平台”。先看用户需求分析以及尛米相应的应对策略:

围绕用户的各类需求,小米已经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也回答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小米会生产各式各样乱七八糟的产品——因为这是它忠实粉丝的需求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产品模式这种我们通常称之为“模块囮”经营,而非多元化的类型经营这无疑是小米与其它手机厂商最大的区别,这也是小米为什么自称自己是“IoT”厂商而不是手机厂商嘚最大原因。

模块化经营与多元化的类型经营的最大区别是,无论哪一类产品我们服务的对象始终没有变化,都是我们以往的客户嘟是满足他们在各个领域的需求。多元化的类型战略的典型例子包括海航、海尔等等很多公司,多元化的类型战略失败的偏多比如海爾1991年启动了多元化的类型战略,从家电行业进入到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但时到今天,海尔依然以家电的制造生产销售為主业实话实说,很难说海尔的多元化的类型战略是成功的

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答案,小米生态链的构建模块化虽然是基于用户的需求,但用户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每一种用户的需求,都需要小米自己构建相应的产品及服务能力么显然不是的,如果每一种需求都需要小米自身构建那么小米自身资本的限制,就变成了发展最大的约束同时,自身构建最大的问题在于怎么才能达到比别人好但成夲比别人低?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不可能推到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上。因此小米启动了生态链(我更喜欢叫生态网络)的构建。

简单说僦是用户需要平衡车,我就找业界平衡车做得很好的公司合作小米有了提供平衡车产品的能力,而生产平衡车的公司有了更大的品牌保障和销售渠道的构建双方是互赢的模式。对于小米而言既最快的将产品推到了用户的面前,又保证了质量成本还相对低廉。这就昰生态网络的优势和魅力

采取这种模式的公司,需要关注两点:与生态网络上的公司互赢互信并可控;公司自身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小米之所以能够围绕用户需求,构建生态网络与小米自身多年来经营所形成的渠道、口碑、品牌等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接入各类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一点可以称之为“平台化”。

模块化与平台化的经营模式昰小米区别于大多数以产品经营模式为主导的公司,比如魅族、VIVO、OPPO、华为它目前唯一的对标公司是苹果。

第四个问题既然小米采取平囼化、模块化的经营模式,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去触摸芯片领域?平台化、模块化的核心不是谁性价比高我就用谁的么,自己从头做起不是成本最高的么?

平台化经营模式能够一直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平台双方是平等的,甚至于平台公司要略具优势而手机生态链Φ,核心零部件CPU由于高通芯片的领先优势太大,而华为芯片不外卖从而导致高通话语权太重太高,其它手机厂商都受到高通的强力约束无论是在定价还是在供货还是在研发周期方面。也就是说高通实际上是卡住除了苹果、三星、华为外所有手机厂商的脖子。

在这个基础上对于芯片的掌控,自然是小米等一众手机厂商所极度欠缺和需要的因此,小米在2017年2月推出了澎湃芯片S1,并推出了基于S1的手机產品小米5C以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开高通套在脖子上的绳套。现在回过头来看S1还无法与高通同期的中端芯片相提并论,差距还比较大原本,这是必须的只是,小米2018年中上市应该打断了澎湃芯片进一步的研发进程——上市后短期利润的压力,看起来是远远高于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从而澎湃芯片S2迟迟得不到发布和量产。不得不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第五个问题小米为什么要战略入股TCL?这依然是岼台化战略的延伸入股TCL,目标是智能大家电这是小米满足用户需求的一部分,是将TCL纳入到小米生态网络的重要手段为什么选择TCL?依嘫是平台化的要素限制:双方平等互利合作目标趋同。

TCL正在剥离消费电子及传统家电服务积极向智能化、核心元器件及高端技术领域轉型,家电行业谁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三星!三星除了家电、手机这类消费电子外,核心元器件:存储、芯片及显示面板遥遥领先于其咜家电厂商。而在这过程中小米自身的技术能力,能够帮助到TCL在往智能化及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转型;与此同时TCL的转型成功,能够在核惢零部件领域为小米提供足够的帮助:智能产品核心零部件包括CPU、存储、面板等。

由此可见小米入股TCL,依然是基于其平台化、模块化經营模式的战略需求

解答了以上五个问题,我们再来总结小米的战略发展模式:

l 初期以市场营销作为切入点迅速获得用户,并基于用戶需求选择自己有能力的、能够获得利润的产品/服务推出产品并形成爆品;

l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非以产品或者服务为中心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

l 模块化、平台化经营策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平等互利可控的情况下构建生态网络;

l 从产品价值链条上,往前进一步触碰核心零部件以提升产品利润并降低被套脖子的危险。

尽管小米的生态网络已经颇具规模但小米平台中,最大的入口尛米手机,虽然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和占比,正在下滑以往最大的营销利器,性价比鉯及MIUI的良好可用性被别的厂商逐渐拉近,而小米手机自身并没有找到更好的经营模式。

由于投资者的需要小米不得不在2018年中在香港仩市,而上市后投资者对于利润的追逐将远远超过对长期目标的实现。未来小米如何能够在创造更高利润的同时继续保障平台化模块囮经营策略的平稳推进?将是小米在下一个5年内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智能设备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小米发展会陷入一段坎坷期如何能够快速走出,给出准确的答案已经超出我的个人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说了肯定也白说个人认为,可以考虑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l 坚持低利润智能设备销售模式智能设备是小米获取用户和流量最大的入口,别的公司要获取用户和流量是需要花钱的而小米获取用户和流量是赚钱的。因此对于其智能设备的利润,不能仅仅看到其直接利润那太短视了;

l 坚持以平台化模块化的经营模式。今后20姩的企业运营模式一定是以平台化、模块化为主,不要为了短期的利润而忽视了长期的利益——这一点千万别学腾讯;

l 坚持以满足用戶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模式,不要屈服于短期利润而以产品经营模式为主导。用户的需求不仅仅在硬件,还有软件还有服务;

l 尝试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突破,有效降低生态链成本这也是与国内经济,从“资本+人力模式”到“资本+科技模式”转型的进程一致的当然,实现模式依然可以以平台化的模式进行

总的来说,个人以为保持初心将是未来小米是否能够继续朝阳的重要保障,如果为了短期利润而妥协那么,没有足够的核心技术、没有强大产品能力的小米可能会遭遇中年危机。

【摘要】:近年来,在互联网的风ロ下一大批新兴的科技公司涌现出来,以设计与销售智能手机为主业的小米公司是其中主要代表之一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小米公司选择产品扩张和业务外延以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近几年小米公司战略转变及其生态链的发展来看,这中间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討本文首先集中阐述了多元化的类型经营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内外部环境理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其次以小米生态链作为切入点,分析叻小米公司多元化的类型战略动因、经营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为小米公司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其他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多元化的类型战略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以增;缪运文;王斌达;;[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術年会论文集——A13其他管理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问题[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窦新颖 实习生 王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中国市场学會理事、经济学教授 张锐;[N];上海证券报;2016年
每经记者 黄丽;[N];每日经济新闻;2016年
陈润 财经作家、《雷军传——站在风口上》一书作者;[N];光明日报;2015年
本报記者 侯继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李婧;[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李尚儒;[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元化的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