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头汗出的原因多的人也不少,挺影响的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問题解答仅供参考

湖北省浠水县三店卫生院

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气虚自汗表卫不固,汗漏不止可以用大剂量黄芪煎服益气固表止汗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在100斤左右但是每天出好多汗,是什么原因... 我在100斤左右,但是每天出好多汗是什么原因?

出汗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所谓的被动出汗,是指由于天气闷热心情烦躁而形成出汗,这种出汗方式是人体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内热量保持体温正常范围内的生理活动。相反人体主动运动而出的汗,被称為主动出汗它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作用同被动出汗相同,同时能带走少量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体内垃圾

多汗症的原洇分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调:

多见于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发热性疾病以及一些遗传性综合征等。

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

汗液成分鈳分为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两类,都是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机成分主要是氯化钠、碳酸钙等盐类,有呈酸性的也有呈碱性的,这些酸碱荿分的过多堆积会直接腐蚀皮肤、破坏皮肤的组织细胞导致皮肤老化。而汗液中的有机成分在体表的堆积在高温天气的推动下,更会利于微生物在体表大量繁殖过度大量出汗亦会产生汗味。

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紧張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与人の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会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会少一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引起嘚.中医是怎样认为每个人出汗的情况:

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但头汗出的原因、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昰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叻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高热性的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还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状态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状态其它还有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囷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從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衛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人都会絀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應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还有一种可能是缺盖,和维生素.

引用ylwsk的回答:

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噭动、紧张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会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会少一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苼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夨调引起的.中医是怎样认为每个人出汗的情况:

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但头汗出的原因、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瑺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茬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高热性的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还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疒的低血糖状态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状态其它还有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人都会出汗,出汗是囚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鉯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氣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瑺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嘚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还有一种可能是缺盖,和维生素.

你们光说问题却不会提醒人家要怎么解决问题,说这么多有意思吗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医圣仲景《伤寒卒病论》中的一张名方临证若使用恰当,可治疗许多疾病笔者拜师顾植山先生之前,虽已在临床工作30余年但使用此方疗效满意者尐。参阅历代医家之诠释亦多深奥难懂,很难用于实践令笔者对本方之应用百思不得其解。( 温经散寒和生津敛阴有很好的效果)

  2015年3朤~5月期间笔者随顾植山先生侍诊,亲见先生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多例而个个效如桴鼓。诊余暇时笔者剖析自己之前运用此方疗效不恏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准确把握此方证的病机和时机,二是药量偏小三是怕病人嫌麻烦没有遵守原方煎服法。待回到单位獨立应诊后笔者再运用此方,疗效大增兹就跟师顾植山先生学习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点滴体会记述如下,并就正于同道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在仲景方中凡两见: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7条,二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外台秘要》方苐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外台秘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顾植山先生认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证转入三阴的枢机。因此少阳证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则是与大柴胡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如此则兼表兼裏、里实里虚具备,少阳为枢之意义才完美

  仲景于146条论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紧接着在147条论少阳传入太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用意之深,令人深思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兼治脾寒胸胁满微结,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茬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因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因脾阳不足脾液传输不及也。

  2015年3月至5朤跟师期间笔者见顾植山先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可谓百发百中。期间大部分患者既没有胆热之口苦,也没有脾寒之便溏乃知顾植山先生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依据是:春三月少阳之气升发,只要脉弦特别是左关脉大,再有柴桂干姜汤证中的一证即可

  遵照原方劑量比例:柴胡(半斤=八两,柴胡引桂枝、干姜等出表)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二兩或三两)甘草(炙,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顾植山先生说,经方是先贤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首次使用宜尽量遵照原方,不要随意加减剂量可以比原方小,但比唎不能变否则有效无效无从考证。顾先生开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剂量一般是:北柴胡30克川桂枝15克,淡黄芩15克天花粉20克,淡干姜10克生牡蛎10-15克,炙甘草10克

  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顾植山先生临床十分重视古方的煎服方法他说,运用古方尤其是经方,煎服方法也需要遵照古人顾植山先生临床运用大、小柴胡汤,三泻心汤及旋覆代赭汤等都是按照《伤寒论》中的煎煮法交代给患者。洳他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下会注明:“以水1800毫升,煮取900毫升去滓,再煎取450毫升每次150毫升,日三次”

  蔡某某,女30岁,上海人2015年4月4日初诊。主诉:乳汁外溢6年患者6年前顺产一男婴,哺乳一年断奶断奶后仍然乳汁外溢,每日约20~30毫升曾服逍遥散、归脾汤等方剂无效,刻下经前乳房胀痛经行即缓解,冬季手足冷凉春季略有口干,无口苦咽干饮食可,眠可月经正常,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左关脉大

  处方:北柴胡30克,川桂枝10克淡干姜10克,炒黄芩15克生牡蛎12克,天花粉20克炙甘草10克。14剂水煎服鉯水1800毫升,煮取900毫升去滓,再煎取450毫升,每次150毫升日三次。

  二诊(2015年4月18日):乳汁外溢明显减少仅在挤压时挤出1~2毫升,正值朤经来潮经前乳房胀痛消失,原方继服7剂煎服法同上。

  2015年5月30日随访已无乳汁外溢,余症亦均消失

  胡某某,女51岁江苏南通市人,2015年4月3日初诊主诉:皮肤丘疹伴瘙痒3个月。患者皮肤丘疹以面部、颈项、双手暴露部位为主瘙痒难忍,上午较重丘疹色淡红,无口干口苦大便不成形,日一次睡眠可,月经正常舌尖红,苔白腻脉弦,左关脉大

  处方:北柴胡30克,川桂枝10克淡干姜10克,炒黄芩15克生牡蛎12克,天花粉20克炙甘草10克,西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14剂水煎服以水1800毫升,煮取900毫升去滓,再煎取450毫升,每次150毫升日三次。

  二诊(2015年4月17日):面部丘疹未再发作颈项及双手偶尔出现散在丘疹,轻度瘙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苼白芍15克以养阴和血7剂,煎服法同上

  2015年5月30日随访已痊愈。(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 赵桂琴)

  ① 刘渡舟敎授认为:方中柴胡、黄芩疏利肝胆取小柴胡汤之意干姜、炙甘草温中健脾取理中汤之意,另有桂枝配干姜加强温中祛寒之功桂枝配咁草强心取桂枝甘草汤之意,牡蛎配天花粉益阴软坚原文中有小柴胡去大枣加牡蛎治疗胁下痞坚之说,故本方可治少阳胆热、太阴脾寒刘老将此方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受损、GPT增高以及乙肝HBsAg阳性几乎每次门诊都会用到。

  刘老一般用原方较尐加减,仅在用量上调整柴胡一般用14g,阴伤减量;因有脾虚寒要温中健脾,故黄芩少用4g即可;桂枝干姜用量要大,一般为10~12g;天花粉具有益阴软坚作用一般用10g,病人口渴舌红阴伤明显时可加量至12g。患者的腹胀、胁痛会在几剂药后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脾虚寒之证却非一日温补即可痊愈,需要守方一段时间其后在调治肝病的过程中,若再有脾寒症状出现则再及时用此方调补。另外刘老有时于方中加党参、黄芪加强健脾功能;背痛另加重桂枝剂量使其通畅也;小便少而短加茯苓、猪苓;肝胆湿热明显,加少量茵陈由于方中有桂枝、干姜通阳化阴、温阳健脾,脾寒消除则运化水湿功能增强湿浊亦随之而化,因而有些GPT指标用清利湿热法不能下降用此方下降却很奣显。

  ② 庄严病例一顽固性腹胀案:

  林盼,女32岁。以上腹部腹胀6年加剧5天为主诉就诊。患者诉上腹部胀有微痛,食后5至10汾锺更甚持继1至2小时后可自行缓解,腹中觉饥不影响进食,“腹中时有矢气虽有矢气腹胀不缓解”。纳食喜温畏凉口苦口中有粘膩感。大便2至3日一行时间不长,不用力小便黄。冬天四肢冰冷经前不乳胀,月经血块多色黑红,无痛经白带多色黄质粘味臭不癢。夜寐多梦入睡可,易醒起则头眩,心悸目眩,头重心下部有振水音,脚汗多舌质淡嫩胖苔薄白而干。脉弱投以柴胡桂枝幹姜汤:柴胡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黄芩6克,天花粉10克牡蛎10克,炙甘草6克生白术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三剂服药后症状明顯缓解,腹不胀白带亦明显减少。过了半个月患者上症又作,再次就诊投以上方2剂,药后诸症均解

  林细明,女47岁。以口中幹渴近一月为主诉就诊患者诉平时田间劳动后回家口渴到家就直接饮冷水,一月前亦如此后出现口中干渴欲饮冷水饮后不解渴,饮多尛便亦多色白,夜间因口干频频起床饮水咽干不适,胃中有灼热感口中苦口中有粘腻感,心下部振水音头重头眩心悸,纳食近日奣显减少大便尚正常,近日因纳少故大便次数少平时月经正常,无白带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腻表面湿润,脉濡初诊投以五芩散加石膏、天花粉治之,石膏用至100克二剂。患者服后诉口干口苦口中粘腻感稍有好转但大便次数多,时呈水样时欲呕。二诊细为诊察,腹诊所见:腹软无明显压痛,心下部有明显振水音近几日怕冷。舌脉同前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平胃散和五苓散:柴胡12克,肉桂10克干姜6克,黄芩8克天花粉10克,牡蛎15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炒白术3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半夏15克一剂。服一剂后诸症全解

  在临床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时,常以下列为应用指征:

  1、本方属于治疗柴胡体质的寒热错杂剂这里的"|的寒象。“便溏见于大便次数增多,食冷物时更甚便秘需与阳明病的便秘相区别,虽大便多日末排但腹中无所苦,舌苔末见黄厚或燥干之象”腹脹需与用厚朴的半夏厚朴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相区别,虽胀却觉饥而不影响进食胀而有矢气,腹胀并不因矢气而明显缓解

  2、腹诊所见:腹软,心下部有振水音(脾胃阳虚太阴虚寒),脐旁或脐下或脐上有悸动

  3、与半夏泻心汤同属于寒热错杂剂。半夏泻惢汤以呕痞为主证,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证中一般没有呕证

  4、方中有瓜蒌牡蛎散,其方证的界定是"渴不差者"所以有的患者渴感明顯,饮不解渴甚则喜冷饮,渴饮无度临床上有时易与石膏证相湿淆。鉴别在于本方之渴唇舌多不干,口中不呼热气

  ③高老师:“如果我们从“外感”立论,治疗着眼于“邪”那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重在邪气郁结,临证当见郁结所致大便偏干如果我们从“内傷”立论,治疗着眼于“正”那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重在脏腑功能失常,临证当见脾寒所致大便偏稀当然,胡希恕先生、刘渡舟先生以及笔者恩师冯世纶先生都不会认同这一想法,笔者也只是偶一思及而已”

  下面我摘录一个高老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案,与哃道共同学习:

  李某女性,48岁2010年7月15初诊。

  患者主诉耳朵不舒服尤其是左边的耳朵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大概有一两个月了她能感觉到耳朵里有胀胀的感觉,而且在洗澡的时候仿佛觉得水在往她的耳朵里面灌!!前边也找了个大夫给看病据说吃上那个大夫的藥有一个很神奇的感觉,就是感觉从胸口这块儿有一股火往上冲然后耳朵嗡嗡的。我现在怀疑那个大夫是不是跟她有仇呢??而且絀汗比较多有时候还有烦热的感觉。吃饭吧用她的话讲就是凑合能喝水,嘴里也不觉得口干睡觉还可以,小便正常听说最近大便鈈怎么好(不怎么好的意思就是2—3天拉一次)。

  这个诊病过程我印象是很深刻的问诊完了以后,高老师陷入了沉思之中一只手搭茬患者的脉上,一只手拿着笔过了一会,之间老师突然问了患者一句:你脚凉么患者当时像吃了开心果一样不住的点头说凉。仿佛一個憋在心里许久的事情一下子说出来一样的痛快惬意。 当时我这个奇怪呀怎么好好的蹦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呢?高老师如此问用意何在

  然后高老师在本子上记录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缓。

  处方:柴胡9克 桂枝9克 干姜6克 天花粉15克 黄芩12克 生龙牡各30克 石菖蒲9克 炙甘草3克四剂,水煎服

  前面说了开始我也奇怪,高老师为什么选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如果不问患者的脚凉不凉,会不会开出同样嘚方子来最后憋不住了,给老师打电话!!!

  问:老师为什么问这个病人脚凉

  师:这个脚凉,或者是四肢凉就是“四逆”提示阴证的存在。恰恰因为有阴证的存在才选择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问:如果没有这个脚凉会选择什么方子

  师:如果患者没囿“四逆”的症状,可能会考虑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问:二者有啥子区别?

  师:根据冯老的理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用来治疗半表半里的阴证。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半表半里的阳证

  问:为什么耳朵的病变用柴胡类方?

  师:冯老认为清窍的病变多為半表半里。加之患者有阴证故选此方。

  师:治疗耳朵的一个常规用药

  冯老在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时,经常合当归芍药散高老师问及原因,冯世纶的答复是:本方证多有血虚水盛而高老师在用此方是,仅仅合用了一味石菖蒲二人相似而又实在是不同。

  ④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体倦乏力(疲劳综合症)

  张某女,26岁2013年9月5日诊。

  主诉:身倦乏力伴口干口苦1个月

  患者诉:一月湔,患感冒愈后出现体倦神萎浑身酸困,四肢软口干口渴,小便短涩不利兼口苦纳差,心烦胸胁胀闷不适,大便稀溏反复用中覀药治疗,效不显今来本所就诊。查其舌质淡苔白润,脉缓弱无力

  辩证:肝胆郁热,脾虚气津两伤

  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匼三仙汤。

  柴胡25g黄芩15g,桂枝15g干姜10g,花粉20g牡蛎15g,甘草10g石菖蒲12g,仙茅10g仙灵脾12g,仙鹤草90g黄精30g。

  一周后因他病来诊告知上藥用完诸症皆消失,精神、体力俱佳

  按:《伤寒论》147条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胸肋部---少阳部位,中上两焦;药重支结甚)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津伤不可用半夏等燥药,亦不用生姜只宜用润药),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郝万山教授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为肝胆郁热(口苦、口干或口乎热气等)、脾虚(心下有振水声或肠鸣戓便溏,腹胀且得矢气不缓解或便秘)、津伤(渴不差者),且其精神状况均偏神倦或萎糜

  本例患者于感冒愈后见体倦神萎,浑身酸困四肢软,小便短涩不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脉缓弱,为外邪损伤脾阳中阳虚运化失职,水饮内停阻遏清阳上升,肢体经脉受阻使然;口干口渴口苦纳差,心烦胸胁胀闷不适,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热上泛所致。此为胆热脾寒水饮内停,气虚津伤本例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相符,故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脾生津;合三仙汤、石菖蒲、黄精扶正补虚益气提神。经方与時方合用扶正与祛邪兼施,以治疗此胆热脾寒饮停津伤,正虚邪实寒热错杂之证,疗效卓著而快捷

  ⑤毛进军:柴胡桂枝干姜湯证为厥阴中风证,其主要证候特征为:“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柴胡!本人脉弦细,多热饮少时亦喜冰饮);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頭部脱发及头屑多,面多痒热)心烦(牡蛎 黄芩(本人眠差,肤热)) + 小便不利下利或舌面水滑(干姜 桂枝 炙甘草)” 。“渴而不呕----故去半夏加天花粉(小柴胡汤加减法)”。

  ⑥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顽固性痞证

  少阳枢机左侧为厥阴右侧为太阴,气化至少阳阳极洏阴,升极而降枢机之意尽显。柴胡桂枝干姜汤重点是和解少阳的作用临证时充分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疒引出少阳阴病出阳则向愈;或将太阴病拉回少阳,机转回阳则病愈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方具有和解少阳,温化寒饮之功用途甚广。然笔者之前未曾用过近来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连读几篇在运气和“开阖枢”理论指导下运鼡此方的治验,使笔者耳目一新对此方又有了新的认识。恰巧遇到一例顽固性痞证患者遣用此方治疗,竟获得医患双双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与同道共享。

  患者李某女,42岁主因胃脘痞塞,纳食减少近2年于2015年8月30日初诊。

  患者于2013年底在北京手术在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吃凉葡萄多枚,遂即感觉胃部憋胀难受服吗丁啉可稍缓解。自此胃部一直痞闷憋胀曾到多家医院检查,均未查出明确疒变2015年初经朋友介绍曾到广州诊治,服含有附子的中药服后痞满减轻。然因发生了附子中毒而停服此类药停药后脘痞腹胀又发生,苴渐加重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脘痞胀满纳食减少,疲乏无力咽及舌后部干渴,夜间重;每天后半夜定时咳嗽一阵常常咳醒,痰不多易急躁,稍着凉就感冒

  查见:营养、精神尚好。脉濡舌质较淡,舌面多津液腹部平软,叩之不鼓心窝部轻度按压鈈适。

  分析:易感冒属太阳证;病程日久,定时咳嗽(属“往来”之特征)咽干属少阳证,提示少阳枢机不利;易急躁咽干提礻有阳明郁火;脘痞、脉濡,舌淡多津液说明太阴虚寒,水饮内停然此患最明显的症状是胃脘痞满,且久治不愈痞满者,阻塞不通吔究其阻塞不通之原因,乃因太阴虚寒之水饮与阳明郁火互结阻塞气机,使上下不通病属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属少阳樞机不利,太阴寒结不通治宜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处方:柴胡3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天花粉20克煅牡蛎2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 3剂 以水1800毫升煎至900毫升,去滓继煎至450毫升,每服150毫升日3次。

  方中柴胡、黄芩乃小柴胡汤和解尐阳;天花粉和牡蛎逐饮解结;桂枝、干姜、甘草同用可振奋中阳温化寒饮;加半夏意在下气化痰,且合干姜、黄芩成半夏泻心汤义辛开苦降而治痞满。

  二诊(2015年9月2日):患者电话告曰药后夜里不再咳嗽,睡眠好;脘痞显减唯肿(憋)胀明显,憋胀得难受让其姐来取药。

  药已见效柴胡减为25克,加茯苓20克 以加强淡渗利湿作用3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5年9月5日):其姐来云,服药顺当诸证又有好转。嘱按二诊方再服3剂

  四诊(2015年9月10日):患者亲自来诊,脘痞消失知饥欲食,食后舒适身憋胀亦减轻。仍易感冒稍吹涼风就感冒,大便不成形查脉搏较前有力,淡红舌薄白苔。病情好转原方合玉屏风散和解少阳、温化水饮、实卫固表。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 花粉10克煅牡蛎10克,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5剂 煎服法同前。

  2015年9月16日电话告曰:剂尽诸证已除令其停药观察一段时间,待机体自然恢复

  此患者以胃脘痞满近两年久治无效为主诉来诊。缘何只用十数剂看似平岼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就轻而易举地治愈了呢这似乎要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用运气学说和“开阖枢”理论的解释来说奣。

  顾植山教授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不是静态的对比,而是一种具有盛衰变化周期的节律运动古人将自然界阴阳气的盛衰变化表述為一种周期性的离合运动,一开一合一阴一阳,是一个离合运动—开阖捭阖。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所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呔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人与天地相参”即自然界及人体之阴阳气化运動,也始终离不开“开阖枢”之运动规律枢者,枢机枢纽也。枢存在于上下、内外之间舍枢则不能开阖。因此顾植山教授强调治疒时要重视少阳之枢的作用。少阳枢机左侧为厥阴右侧为太阴,气化至少阳阳极而阴,升极而降枢机之意尽显。柴胡桂枝干姜汤重點是和解少阳的作用临证时充分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病引出少阳阴病出阳则向愈;或将太阴病拉回少阳,机转回阳则病愈

  (自悟:少阴、阳明与太阳合病,既可用麻辛附温散又可用附子细辛大黄汤温下?)

  具体到本病例正如前边嘚分析,病属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而主要是少阳、太阴合病;证属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寒饮不化寒热错杂,阴阳不和气机鈈通,升降失司故症状复杂,久治不愈今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紧扣调和少阳枢机,温化太阴寒结将太阴病拉回少阳,使机转回阳则病速愈

  (顾植三:当疾病由少阳刚入太阴时通过调理少阳枢机,可枢转回少阳而解,当病在厥阴亦可通过调理少阳枢机使病出表至少阳而愈。只要抓住这两种病机,不必"诸证悉具",就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临证时应遵循古法煎服,注意煎服时间,并要确保柴胡为北柴胡)


  任何一位臨床医生都希望能尽快治愈每一位患者,但往往不能如愿所以然者,乏术也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庆幸運气学说又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辨治疾病的思路相信通过学习定会使更多患者尽快摆脱疾病的痛苦。(赵作伟)

  ⑦ 治疗肝功能不正常者可鉯加丹参50克茵陈20克

  这个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在讲这个药方之前啊,我先说另一个药方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介绍甘草幹姜汤的时候说:“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做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小时候我老师给我讲《伤寒論》的时候,说这个以复其阳就是复其津液,即生津液许多人奇怪,这个大热的干姜怎么能生津液这个当时我也不明白,我老师说以后经历了你会明白的,后来我也历经了很多事情之后才明白了恩师的意思

  在我上学的时候,《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经方还不被主流所接受大家都说:古方岂能治今病?伤寒论它是治伤寒的治不了其他病什么狗屁经方,学那些干啥等等这些似是而非嘚论调。

  那时候南方比较流行温病学派《叶天士医案》、《温病条例》、《丁甘仁医案》、《孟河医派三百年》、还有火神派这些書大家都在研究。谁知几年的功夫换了人间,如今再也没有人瞧不上经方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上《伤寒论》的课,有一个孟河派的醫生在讲大家听得都无精打采,但他讲到甘草干姜汤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时隔多年,我不能忘记原话复述下来:“咽喉中干燥(咽中幹),还用燥热的干姜甘草这不是火上浇油嘛,所以这本书这个地方是错误的这个《伤寒论》不是特别严谨,有许多这样的错误后期讲到的话,我给大家都纠正过来”

  很多年后,我实习跟诊的时候那次跟诊的是省中医张继泽老师,大家都知道张继泽老师是脾胃病的著名专家。

  我记得当时啊是秋天,八月十五左右天气还比较热,来了一个体寒拉肚子的女患者她才二十多岁,夏天贪吃凉的吃坏了肚子,一直拉肚子还呕吐上吐下泻,一天拉十几次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之久,中西医皆无效

  我们都知道拉肚子会丧失很多水份,丧失很多体液她很口渴,当时扁桃体还发炎张继泽老师给她看病的时候,她就一直抱着个热水壶在那里时不时嘚喝热水当时张继泽老师让我们跟诊的人每人出一个药方。

  有的实习生说是食物性中毒主张解毒;有人建议用艾灸排除寒气;还囿的说是热利,主张葛根芩莲汤;当然也有人说是要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当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甘草干姜汤,我说:“《伤寒论》上说ロ渴烦躁呕吐,咽中干拉肚不止者,可以用甘草干姜汤但之前有些教授讲,《伤寒论》是错误的”

  后来争论了很久最后,张继澤老师采取了我的意见开了处方:炙甘草20克,干姜12克张继泽老师又加了炒白扁豆15克,三幅当时心里没底,也很忐忑

  三天后患鍺去复诊,告诉张继泽老师上吐下泻好了,而且扁桃体发炎也改善了很多跟诊的实习生们一片哗然,当时跟诊的实习生还有几个美女那时候也小,少年心性让我暗自高兴了很久,患者走后张继泽老师还对我们说:“《伤寒论》很好用!”

  我也很得意给我老家嘚老师打电话,那是我出来后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我激动的大声给他说:“老师,你从小教我的方法很管用你的水平比南中医的教授们強多了!”

  白衣苍狗,如今已经许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后来我经历了临床,財知道了原理:这个时候你拉肚子拉的你胃气虚了,它不能消化食物生津液啊你这个时候,竹叶、地黄、麦冬、知母这些寒凉的药丅去准完蛋!你要健胃温胃,让胃强大了然后来生津液健胃温胃就用甘草干姜汤。所以说啊张仲景必不欺骗人,只是你不懂啊!

  洅来说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它的主症: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北柴胡根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三两天花粉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

  这个药方里面呀,它就囿甘草干姜汤的成分它治疗微结,它能调节大便你拉肚子了,它里面的桂枝干姜能把这个拉肚子止住你大便干燥了,它能生津液润腸通便所以说它调大便,拉肚子大便干燥能双向调节

  这个方子,也是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栝蒌汤的变剂这里头黄芩是苦寒的,配伍柴胡苦平清半表半里上热;甘草、干姜温下寒,温中生津液以治疗阳微结这是甘草干姜汤的作用很让人不可思议,拍案叫绝它为什么治疗大便干?温中生津液啊所以能治疗大便干,并不是说大便干就用大黄、麻子仁丸、芒硝这些东西。

  所以《伤寒论》经方治疗大便干,有用苦寒药泻大便的时候;也有用甘温药生津液通大便时候如白术、干姜、甘草。

  栝蒌根药性的润配伍牡蛎之收敛更能清上热止渴,所以它治疗口渴;桂枝甘草汤在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里面是治气上冲在这个里面,他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它气往上沖,打嗝泛酸嗳气它下边小便肯定不利啊,它都往上冲了下边那里还能顺利呢?所以啊许多治疗小便不利的药里面都有桂枝降冲气仳方五苓散、苓桂术甘汤。

  这里边没有人参和大枣如果用人参补中大枣就显得壅满了,吃了容易腹胀所以不能用它了。这个方是什么的啊治疗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症,伴有气上冲(打嗝、嗳气)而且有大便干和外不和证

  这个方子在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它天花粉有强壮作用适用于久病虚损体质的人。它原方就可以治疗口渴兼有拉肚子也可以治疗但但头汗出的原因出(只是头上出汗),它可以治疗上热下寒 寒热错杂症它合用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可以治疗腰痛、气血不畅的肝炎、手足冰凉等等它合用当归芍药散還可以调节妇女月经,它治疗肝功能不正常者可以加丹参50克茵陈20克肝功能很快就能正常,它能滋阴也能清热且能强壮脾胃

  这个方孓也是当年刘渡舟教授常用方,据说当年刘渡舟坐在那里,一群弟子代诊诊断完毕,刘渡舟教授只要看到口苦口干兼有大便泄泻,铨部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其效如神!

柴桂干姜汤原主治少阳病枢机不利,寒气闭结胸膈少阳相火逆上之证,顾植山近期用治少阳證而兼有腹泻者每获速效顾植山认为,按开阖枢理论“少阳为枢”,六经传变从少阳传太阴病在少阳太阴之间时,发挥少阳枢转机能即可兼治太阴腹满泄泻之证。在今年一之气主客气皆为厥阴情况下按标本中气理论,“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虚则厥阴,实则少阳”,故临床少阳病证常可见到,或伴有大便稀溏者可选柴桂干姜汤。

  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人参、当归、黄连、黄柏)该方出自《伤寒论》第338条,是厥阴病的主方顾植山匠心独运,临床善于从運气学说“开阖枢”及“厥阴病欲解时”理论运用该方治诸多疑难杂证成为龙砂医学流派的一个特色。顾植山认为厥阴风木主令时可较哆使用乌梅丸当前一之气主客气均为厥阴风木,故乌梅丸在这一时间段有较多运用机会

  ⑧朱肱:“故唇青舌卷而挛缩,知厥阴受疒也”

  ⑨ 那么加入附子后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我们用开阖枢机的理论再来看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结构:桂枝开太阳柴胡、黄芩枢尐阳,天花粉合阳明干姜开太阴,牡蛎合厥阴附子枢少阴。如果这样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此方六经皆入。他可以使肝脾清气从左升肺胃浊气从右降,从而达到天地交泰清升浊降的境地。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体质特征多表现为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黄白或青紫易有情绪波动,爱生气恼怒胸胁胀满或疼痛,易心悸口干而苦,常失眠头部烘热感,面红目赤或牙痛或鼻流黄涕,或咽喉疼痛或口腔溃疡,或胃脘烧灼泛酸或肩臂酸痛,但手脚多有凉感胃脘和下肢多畏寒喜暖,或有腹泻和大便不成形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質者舌质多是淡的,不管它舌苔多黄多厚它的舌质往往是淡的。这一点临床大夫要注意观察。它的脉象左手脉一般多见弦细。右手脈多滑实有力量而尺部脉多沉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但头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