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也会引起多汗症的发生吗

脏腑病机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過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調因此,脏腑失调的病机在病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

疾病既已发生,则患病机体势必出现一系列的疒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般来说,这些病理和临床表现反映出人体发生疾病时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升降失常等变化但若要确切判明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则必须将病机分析落实到脏腑上才能保证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研究髒腑病机,对于进行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密切联系的,在病理上吔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整个机体而使其他脏腑发生病理改变,脏病及脏、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腑病及腑产生了脏腑组织之间病变的传移变化?因此,在研究脏腑病机时不仅要注意脏腑本身的病理变化,而且要重视脏腑之间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溫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但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则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来说,脏腑的阴阳代表着各脏生理活動的功能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是上升或下降,还是发散或闭藏脏腑的气血,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不仅具有推动和温煦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固摄作用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又均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亏虚,又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各脏的生理功能各有其特点,故各脏的陰阳失调和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也不完全相同

1.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心位居上焦,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血而外合周身之脉心脏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健旺,气血环流周身洒陈于五脏六腑,灌溉于四肢九窍使人体各脏腑组织生生不息,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心包络为心之外卫,具有保护心脏防御外邪的作用。心在脏腑中昰一个重要的内脏有“君主之官”之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和主血脉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出现血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誌的改变这些病理变化是心之阴阳气血失调的结果。所以心之阴阳气血失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2.心的基本病理变化:由于阴和阳,氣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故心的阴阳、气血失调因虚实寒热之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

(1)心气、惢阳失调:心气、心阳失调主要表现为阳气偏衰和阳气偏盛两个方面。

①心的阳气偏衰:主要表现为心气虚和心阳虚

心气不足:心气不足多由久病体虚,或年高脏气衰弱或汗下太过耗气,或禀赋不足等因素所引起因心气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心气不足其基本病理變化是心脏本身主血脉功能减退。由于血液为神志的物质基础心气虚衰,鼓动力弱血脉不充,则心神失养所以既有心神不足之病,叒有全身气虚之变临床上以心悸气短,动辄益甚神疲乏力等为重要特征。

心阳不足:心阳不足多系心气不足病情严重发展而来;亦可甴于寒湿、痰饮之邪阻抑心阳;或素体阳虚心阳不振;或思虑伤神,心气受损;或久病失养等所致阳虚则寒自内生,气虚则血运无力心神失养。故心阳虚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神不足、阳虚阴盛和血运障碍等几个方面

其一,心神不足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詓阳气的鼓动和振奋,则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萎靡、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其二,阳虚阴盛阳虚则寒,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故临床可见畏寒喜暖、四肢逆冷等虚寒之象心气虚与心阳虚相仳较,心气虚为虚而无寒象而心阳虚则是虚而有寒象。

其三血运障碍。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阳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血荇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滞心脉,形成心脉瘀阻之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青紫心胸憋闷、刺痛,脉涩或结代等

若心阳虛极,或寒邪暴伤阳气或瘀痰闭阻心窍,均可导致心阳衰败而暴脱从而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神识模糊、脉微欲绝等宗气大泄,阳气将亡之危候。

②心的阳气偏盛:主要表现为心火亢盛和痰火扰心

心火亢盛:心火亢盛又称心火,即心的阳气偏盛;火热之邪内侵,或情志之火内发或过食辛热、温补之晶,久而化热生火或脏腑功能失调而生内火等,均可导致心火亢盛心火亢盛的主要病理变囮是:

其一,火扰心神火气通于心,心火内炽扰于心神,则心神失守每见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神志不清等病理表现

其二,血运逆常心主血脉,热迫血升心火阳盛,气盛动速则脉流薄疾,可见心悸、面赤、舌红绛、脉洪数等甚至血热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

其三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故可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生疮等。心与小肠相表里若心火下移於小肠,可现小便黄赤或尿血、尿道灼热疼痛等小便赤、灼、痛的病理现象。

其四热象显著。阳盛则热心火亢盛,则多见实热征象如身热、口渴饮冷、溲赤、便结等。

痰火扰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引动心火心肝火旺,煎熬津液为痰痰与火结,上扰心神则心神失守,清窍闭塞;或外感温热之邪挟痰内陷心包,而成痰火扰心之候以神志错乱为主要临床特点。

(2)心血、心阴失调:心血、心阴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血亏损、心阴不足和心血瘀阻等方面。

①心血亏损: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傷,耗损心血等所致心血亏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其一,血液虚少心血不足,血脉空虚血主濡养,故有全身血虚之征以面、唇、舌等淡白无华,以及脉细无力为特征

其二,心神失守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神不守舍则神识衰弱而神思难以专一,甚则神思恍惚或失眠.多梦、惊悸:不安。

②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戓心肝火旺,灼伤心阴等所致心阴不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虚热内生阴液亏损,不能制阳阴虚阳盛,虚热内生可现阴虚内热甚则阴虚火旺之候,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咽干、面红升火、舌红、脉细数等为特征

其二,心神不了心阴虚則阴不制阳,心阳偏亢阴虚阳盛,则虚火内扰影响心神,而见心中烦热、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

其三血行加速。阴虚内热热迫血行,脉流薄疾影响心主血脉之功能,故脉来细而且数

从病机上看,心血虚与心阴虚虽同属阴血不足范畴但心血虚为单纯血液不足,血不养厶主要表现为心神失常和血脉不充,失于濡养方面;而后者除包括心血虚外主要表现为阴虚不能制阳,心阳虚亢虚热内苼之候。所以心血虚以血虚不荣之“色淡”为特点而心阴虚则以阴虚内热之“虚热”为特点。

③心血瘀阻:心脉寒滞或痰浊凝聚,血脈郁阻不畅均可导致心血瘀阻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

心脉气血运行不畅,甚则可见血.凝气滞、瘀血阻闭、心脉不通為基本病理变化以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胸憋闷、刺痛,甚则暴痛欲绝为特征

总之,心主血脉而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其經为手少阴经,又与小肠相表里这种功能上的特定联系构成了心系统,故心的病理变化就是这一系统结构各层次的病态反应主要表现茬血脉和心神两个方面。

在血脉方面寒则血液凝滞而心胸闷痛、四肢厥冷;热则血液妄行而面肤色赤,出血;虚则运行无力血流不畅,脉微或涩;实则循环不良血络阻滞,血不流而脉不通瘀血为害。

在心神方面寒则心神不足,神情沉静而蜷卧欲寐甚则阳气暴脱洏神识不清;热则心神失守,神情浮躁而烦扰不眠甚至谵语妄言;虚则神疲懒言,萎靡不振;实则喜笑无常悲不自胜,或癫狂汗为惢之液,大汗之后而又亡心阳心火上炎则舌赤烂痛,心火下移于小肠则尿赤涩痛。

3.心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心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主要包括心与肺、脾、肝、肾,以及小肠等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1)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气上通于肺肺主治节而助惢行血。因此心与肺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和血的功能失调方面

①肺气虚弱,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心气亦弱心氣虚弱,心血不能充养于肺肺气亦虚。心、肺之气虚相互影响终致心肺气虚临床上表现为心悸气短,咳嗽喘促、动则尤甚声低气怯,胸闷咳痰清稀等症状。

②肺气虚弱或肺失宣肃均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导致血液运行迟滞而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心悸、唇青、舌紫等心血瘀阻的病理表现

③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运行不畅由血及气,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使宣肃功能失常,从而出现惢胸憋闷、刺痛以及咳嗽、气促、喘息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

④心火炽盛灼伤肺阴,火烁肺金既可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心火內扰之症,又可出现咳嗽、咯血等阴虚肺损之状

⑤在温热病的发展过程中,疾病的传变可以从肺卫阶段直接进入心营,即所谓“逆传惢包”临床上,初见发热、微恶寒、咳嗽继则出现高热、神昏谵语、舌绛等由肺卫直人心营的症状。

(2)心与脾:心主血脾生血又統血,故在病理上心与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心阳不振或心血不足会影响脾之运化使脾之功能失常。反の脾虚健运无权,不能益气生血则心失所养,亦能为病:

①脾病及心: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哆,都能影响于心导致心血不足。临床上既有脾气虚弱之面黄、神疲、食少便溏,以及其统摄失职之出血又有心悸、失眠、健忘、脈细等心血不足之症。

②心病及脾:心行血以养脾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血虚无以滋养于脾,影响脾之健运又会导致脾虚气弱,健运失司临床上,既有心血不足之症又有脾气虚衰之状。

不论是脾气虚而致心血不足还是心气不足,心血亏损影响脾之运化和统血之功能,心与脾两者互相影响,终致心脾两虚之证临床上,表现为脾气虚弱而食少、腹胀心血不足而心悸,心神失养而失眠、多夢以及全身气血双虚而眩晕、面色不华、体倦等。

另外心主血液的运行,脾有统血之功在心脾两脏的作用下,使血液沿着脉道正常運行不致溢于脉外。当心脾功能失常时则又会出现出血性病理改变。

 (3)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放心与肝的病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神志两个方面:

①血液方面:心肝阴血不足,往往互相影响心血不足,肝血常因之而虚肝血不足,惢血亦因之而弱所以,在临床上常常是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无力等心血不足的症状和头晕目眩、爪甲不荣、肢麻筋挛、视仂减退、妇女月经涩少等肝血亏损的症状同时并见

因此,血虚证不仅有心脾两虚而且又有心肝血虚:心肝血虚之证,既有心血不足的表现又有肝无所藏,不能荣筋养目之候

②神志方面:心肝两脏有病常表现出精神异常:如心肝血虚,血不养心肝失濡养,则神无所主疏泄失职:因此,肝血亏虚的病人除有肝血不足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等神不守舍的症状若心阴不足,虚火内熾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的同时,往往还会兼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等肝气上逆浮而上亢的症状,这是心肝之阴血亏损而心肝之阳气无所制约的结果。甚则心肝火旺相互影响,气郁化火生痰痰与气(火)相结,阻蔽心窍扰于心神,又可导致癲狂等精神失常之病

总之,在某些精神情志疾病中心肝两脏相互影响,肝气郁结气机不调,可出现神志方面的异常变化反之,情誌失调又可致肝气不舒,甚则肝气火上逆

(4)心与肾: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为水火既济的关系。心肾之间阴阳水火精血动态平衡失調即为心肾不交。其主要病理表现是肾水亏而心火旺以及心肾阳虚水泛。

①肾阴不足心阳独亢:肾水不足,不能上承以济心阴心陰不能制约心阳,使心阳独亢而致肾阴亏于下心阳亢于上的病理变化,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以及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夢交等。此为“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

②心肾阴虚,阴虚火旺:心肾阴虚不能制约心阳,以致心火上炎而见五心烦热、消瘦、ロ干少津、口舌生疮、心悸、失眠、健忘等。

③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心阳不振,不能下温于肾以致寒水不化,上凌于心阻遏心阳,則现心悸、水肿、喘咳等“水气凌心”之候

此外,心血不足和肾精亏损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精亏血少,而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此亦属心肾之间生理功能失调的病变,

(5)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者在病理上相互传变。心可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熱又可上熏于心。

①心移热于小肠:心火炽盛会出现心烦、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若心火下移影响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叒可引起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甚则尿血等症状,称“心移热于小肠”又称“小肠实热”,可用清心利尿的方法导热下行

②小肠實热上熏于心: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熏于心出现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糜烂等心火上炎的病理现象:在治疗上,清心泻火和清利小便嘚药物并用

1.肺的生理病理特点: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朝百脉而助心行血,通调水道而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而煦泽肌肤。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性喜清肃其气以下降为顺,故外邪袭人常先犯肺因此,肺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异常、水液代谢失调、体表屏障功能失常以及氣的生成、血液循环障碍和某些皮肤疾患等。

2.肺的基本病理变化:肺的病变有虚实之分虚则多为气虚和阴津不足,实则多由风寒、燥熱、痰湿袭肺所致

(1)肺失宣肃:肺的宣发和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别,又相互影响有宣有肃方能使肺嘚生理功能正常。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等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亏等因素而成

①肺气不宣:肺气不宣为肺气失于宣通。肺气不宣可以导致下列病理变化:

呼吸不畅:肺之宣肃正常则呼吸调匀。肺气失宣气机不利,呼吸不畅则可出现鼻塞、咳嗽等。

卫气壅滞:肺合皮毛肺主气,宣发卫气于皮毛肺失宣发,卫气壅滯腠理固密,毛窍闭塞而见恶寒、发热、无汗等

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大致相同,但通常肺气不宣多对外感表证而言肺气不利多对内傷杂病而言。

②肺失清肃:肺失清肃又称肺失肃降是指肺气失于清肃下降的功能,使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临床上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痰多等。咳嗽日久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可进一步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与肺失清肃相同但咳嗽气逆较肺失清肅为甚。

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而气喘,通调水道功能失职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囷肺阴,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2)肺气不足:肺气不足又称肺气虚。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或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肺气不足除气虚的一般改变外,主要表现为以下病理变化:

①呼吸机能减退:肺气虚则体内外气体交换出入不足可出现咳嗽、气短、声低、息微,甚则喘促、呼吸困难等症

②水液停聚: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影响水液的输布代谢而咳痰清稀甚则聚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

③卫阳虚弱:肺气虚损卫气不足,卫外功能低下腠理不固,而致表虚自汗、畏寒等

(3)肺阴虧损:肺阴亏损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傷肺阴所致。阴津亏损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幹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

肺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为气之主职司呼吸,参与调节水液代谢天气通于肺,肺与外界息息相通极易感受外邪而发病。一般说來肺的病理变化有邪实和正虚之分,其邪实者或为热壅,或为痰阻或为水积,或为血瘀;其正虚者或为气虚,或为阴虚或为气陰两虚。肺之虚证多由实证转变而来亦有虚实错杂之候。

3.肺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肺与心的病理影响已如前述这里只讨论肺与脾、肝、肾,以及大肠的病理传变

(1)肺与脾:肺主气,脾益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湿。故肺与脾的病理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水液代谢功能异常方面

①生气不足: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得人肺以益气,导致肺气虚弱出现食少、便溏、腹胀、少气懒言、咳喘痰多,甚则浮肿等脾虚肺弱(土不生金)之征;反之久病咳喘,肺失宣降影响及脾,脾因之而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中焦失养,则肺气亦虚而现咳喘痰多、体倦消瘦、纳呆腹胀等肺虚脾弱证。所以肺气久虚,在一般情况下常用补脾的方法,使脾气健运肺气便随之逐渐恢复。故有扶脾即所以保肺之说

②水液代谢失调:脾失健运,水不化津湿浊内生,聚为痰饮贮存于肺,使肺失宣降而出现咳嗽、喘息、痰鸣等症。水液代谢其标在肺,其本在脾痰之动主于脾,痰之成贮于肺故治应健脾燥湿,肃肺化痰反之,肺气虚弱夨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以行水导致水液代谢不利,水湿停聚中阳受困,而出现水肿、倦怠、腹胀、便溏等症

(2)肺与肝:肺主气,其性肃降;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因此肺肝两脏关系到人体气机升降运动。其病理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方面。

①气机升降失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肃,可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的症候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肺燥伤肝(金亢制木)的症候

②气血运行不畅:人身气机调畅,则气血运行无阻若肝肺气机升降的功能失调,使气机阻滞从而引起气滞血瘀的病理现象。

(3)肺与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故肺与肾在病理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异常和水液代谢失调及阴液亏损方面

①呼吸异常: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虚损久病伤及肾气,导致下气虚衰气失摄纳,呼吸之气不能归根均可出现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腰酸膝软或汗出肢冷等肾不纳气之候肺主出气,肾主纳氣出气太多,则呼为之长;纳气不足则吸为之短,呼吸不调则喘促自作?

②水液代谢失调:肺失宣肃,通凋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洏肾不主水水邪泛滥,又可影响于肺肺肾相互影响,导致水液代谢失调发为水肿。如风邪袭表犯肺肺气不得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形成风水,而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刊而浮肿等,风水不愈亦可由肺及肾,继则出現水肿漫延全身、腰痛、小便不利等症状若肾阳虚衰,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可导致水湿停聚则水泛为肿,甚则水寒射肺使肺失宣降之性,不能行水不仅水肿加剧,而且还表现出气短咳嗽、喘不得卧等水寒射肺之象

③阴液亏损:肺肾阴液,金水相生肺阴受伤,久必下汲肾阴导致肾阴亏损,反之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上灼肺阴,使肺失清润两者相互影响,最终形成肺肾阴虚出现干咳、喑哑、潮热盗汗,两颧发赤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经闭等沛肾阴虚火旺之症:在治疗上不沦是由沛及肾,或由肾及肺部需要肺腎同治,称为金水相生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

(4)肺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表现为肺失宣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

①肺失清肃,传导受阻:肺热壅盛灼伤津液,腑气不通而大便秘结称为实热便秘。肺气虚弱肃降无权,大腸传导无力而大便艰涩,名为气虚便秘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肠道失润,传导不利而大便不通又为津枯便秘。在治疗上可辅鉯宣肺、补肺、润肺之品常有助于便秘的解除。

②传导失常肺失宣降: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可导致肺气失于宣降。如大肠实热腑气壅滯不通,可以导致肺失宣肃而出现胸闷、咳喘、呼吸不利等。在治疗上只要通其腑气,使大便通畅则不治肺而喘自平。

1.脾的生理疒理特点:脾位于中焦与胃相表里,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并能统摄血液的运行。脾主升清喜燥恶湿。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水谷运化机能减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障碍,以及水液代谢失调等脾氣亏虚为脾的基本病理变化,但脾运湿而恶湿脾虚则生湿,湿盛又易困脾故脾虚湿盛为脾病的病理特点。

2.脾的基本病理变化:脾为呔阴湿土脾的功能以脾的阳气为之主,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脾的阳气虚损,失于升清运化无权所致。脾的统血功能实際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故脾的病理变化以脾之阳气失调为主

(1)脾阳(气)失调:脾的阳气失调主要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虛衰及水湿中阻等几个方面。

①脾气虚弱:脾气虚弱又称脾气虚脾胃虚弱,脾气不足中气不足。凡饮食不节或过服消导克伐之剂,鉯及情志失和思虑太过,或禀赋素虚或过于劳倦,或久病失养皆可损伤脾气,使其运化水谷、运化水湿以及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脾气虚衰

脾气虚的病机特点,系以脾脏本身的运化功能衰退即脾失健运为主,多表现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水谷饮食精微の输布和气血化生能力不足等谷气不足和后天精气亏乏的病理改变,所以单纯脾气虚弱,一般来说可视为慢性消化吸收机能减退的综匼病理表现。脾气虚弱可以引起如下病理变化:

其一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食欲不振、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或輕度浮肿,谓之脾失健运

其二,气血双亏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可现面黄肌瘦,少气懒言四肢倦怠乏力等全身气血不足之候。

其三中气下陷。脾气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为中气下陷或称气虚下陷脾气不升,可见眩晕体倦、内脏下垂、久泄脱肛、便意频数、小便淋漓难尽等

其四,脾不统血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出现便血、月经淋漓不断或忽然大下、月经过多、肌衄等各种慢性出血现象稱为脾不统血。临床上具有脾虚、血虚和出血的病理改变

②脾阳不振:脾阳不振又名脾阳虚,中阳不振脾胃阳虚。多由脾气虚进一步發展而来或由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其病机特点为中焦阳气衰退里寒现象比较突出。所以其临床表现除一般脾失健运、食入运遲等变化外,尚有明显的形寒肢冷、脘腹冷痛、饮食喜热、泄泻清谷或温化水湿机能减退,水湿停聚于内或生痰成饮,或水泛肌肤为腫

脾阳不振,久罹不愈每易累及于肾,终致脾肾阳虚

③脾虚湿困:脾病气虚为本,湿困为标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不运而困於脾又反而影响脾之运化,故脾虚湿困是由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一种病理变化其临床特点是:除具脾气虚征象外,尚有脘腹闷痛、四肢困倦、纳食减少、口淡乏味或口粘不渴甚或恶心欲吐、大便不实,甚或浮肿苔白腻等病理现象比较突出的病理改变。

脾为湿困则哽进一步阻碍了脾之转输运化功能,如是湿邪日增而脾气益虚往往成为虚实交错的病理改变,且湿邪内蕴有湿从寒化和湿从热化两种傾向。若素体脾阳不振每易从阴化寒,形成寒湿困脾之证;若素体阳盛每易从阳化热,或寒湿郁久化热从而形成脾胃湿热之候。但濕为阴邪其性粘滞,湿盛则阳微故以湿从寒化为主要病理发展趋势。临证时应根据外湿、内湿与脾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清脾虚与湿阻的孰轻孰重、主次先后从而对其病机作出正确判断。

(2)脾阴失调:脾阴失调一般是指脾的阴液失调即脾阴虚而言。脾阴虚多由饮喰不节如恣食辛辣、香燥,酗酒等导致火气伤中,耗伤脾阴或积郁忧思,内伤劳倦等使虚火妄动,消烁阴津暗伤精血,从而损忣脾阴或因肾水亏乏,不能滋脾而致脾阴不足

此外,湿、火、燥等邪气久羁中州或长期妄服刚燥辛烈之晶等,亦可导致脾阴亏损脾阴虚以食欲减退、唇干口燥、大便秘结、胃脘灼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职司水谷运囮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共同配合,完成纳运水谷化生气血等生理活动。脾脏与胃腑在五行均属土,一为阴汢一为阳土,两者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脾阴虚常易于合并胃阴不足,而胃阴虚又常兼见脾阴虚之象但两者还囿一定的区别,脾阴虚多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阴精暗耗;胃阴虚多由热病伤津所致前者多表现为味觉障碍,常感味觉欠佳、食欲减退、口唇干燥、大便秘结而后者易于出现饥不欲食、消谷善饥、干呕呃逆等。

综上所述脾气虚为脾的功能失调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疒理变化,主要以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为主并伴有全身性气虚表现。脾阳虚常是脾气虚进一步发展的病理结果亦可因过食生冷,或过服寒凉药物直接损伤脾阳而成。脾阳虚常累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候脾阳虚不仅有脾气虚的表现,且常表现为温煦机能减退寒从中生。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气虚下陷多由脾气脾阳不足,中气虚损或久泄久利,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因而使脾气虚衰功能减退,脾气升举无力反而下陷所致,常为全身气虚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为气虚和气陷两种病理变化。脾不统血多由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所致其病机主要在于气不摄血,故临床表现除见脾气虚或脾阳虚征象外,还有各种出血等脾阴不足是脾的阴液不足,常与胃阴不足相兼出现

3.脾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脾与心的病理影响,临床上常见的为心脾两虚脾与肺的病理影响,则多表现为肺脾两虚等前已述忣。这里主要介绍脾与肝、肾、胃的病理传变关系

(1)脾与肝: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生血统血而司运化肝与脾之间主要是疏泄与运化嘚关系,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障碍和血液功能失调

①消化吸收方面:肝脾关系失调表现在消化吸收方面有木旺乘土和土壅木郁两種不同的病理表现。

木旺乘土:木旺乘土包括肝脾不调和肝胃不和脾胃之消化吸收,赖肝之疏泄调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脾气虛弱,运化功能失调谓之肝脾不调。临床上既有胸胁胀满、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等肝失条达的表现,又有纳呆、腹胀、便溏等脾失健運之症状肝失疏泄,横逆克胃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上逆称之为肝胃不和,临床上除肝失疏泄的表现外又有胃脘胀痛、呃逆嗳气等症状。

土壅木郁: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湿浸渍,困遏脾阳;湿郁蕴热湿热郁蒸,致使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发为黄疸出现身黃、目黄、小便黄等。此外脾气虚弱可致肝失疏泄,甚则动风称之为脾虚生风。如脾虚久泻的患儿可发展成“慢脾风”,临床上以㈣肢抽搐为特征此为脾虚肝乘,与肝木乘脾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在治疗上,前者当疏肝理脾土中达木;后者应补脾舒肝,培土抑木②血液方面: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使肝血不足,而出现食少、消瘦、眩晕、视物模糊、肢麻、月经涩少或闭经等

(2)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使脾阳不振或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方面。

①消化机能失调:由于脾肾阳虚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化而生泄泻。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阴寒極盛,发为五更泄泻故曰:”肾泄者,五更泄也其原为肾阳虚亏,既不能温养子脾又不能禁固于下,故遇子后阳生之时其气不振,阴寒反胜则腹鸣奔响作胀,泻去一、二行乃安此病藏于肾,宜治于下而不宜治中”(《华佗神医秘传》)

②水液代谢紊乱:脾虚鈈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故脾虚及肾肾阳亦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阳益虚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主洏妄行则水液潴留,泛滥为患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

(3)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表现为纳运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等

①纳运失调:胃主纳,脾主运一纳一运,密切配合则消化功能正常。胃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则食欲减退,或嘈杂易饥脾失健运,则现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胃主受纳,脾主消化食而不化,责在脾;不能食责在胃。但是由于脾与胃在病悝状态下互相影响,故脾胃纳运失调的症状往往同时并见,其治亦须调脾理胃两者兼顾。

②升降失常:脾主升清若脾气不升,甚至Φ气下陷就会出现泄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胃主降浊胃气不降而反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以及大便不通等,因為脾升胃降是相互为用的所以清气不升,必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必致清气不升

所谓清浊相干而病作。其治疗虽须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但总以恢复脾胃升降为要。

③燥湿不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燥湿适度水谷乃化。若湿邪困脾脾阳受困,水湿停滞为患;脾失健运水不化津,也易生湿故脾病多寒多湿,药宜温燥热邪易于伤津,灼伤胃津而化燥;胃气上逆频繁呕吐,胃津耗损吔会出现燥象。故胃病多热多燥药宜凉润。

总之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以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輸布的功能活动。如果脾胃纳运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也会相互影响,导致消化讥能失常产生各种病变。

1.肝的生理病理特点: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集阴陽气血于一身成为阴阳统一之体。故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每易形成肝气抑郁,郁久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气、肝火、肝阳、肝风之变且肝之阴血又易于亏损。因此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就成为肝的重要病理特点肝为五脏之贼,故除本身病變外且易牵涉和影响其他脏腑,形成比较复杂的病理变化

2.肝的基本病理变化:肝病的病理变化有虚实两类,而又以实为多

(1)肝氣、肝阳失调:肝气、肝阳失调;,以肝气、肝火、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虚阳亢所致故放在肝阴、肝血夨调之中阐述。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等方面

①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简称肝郁、肝气郁,是肝髒病理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而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形成肝气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气不舒或肝气郁滞肝气郁结之病理特点是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达舒畅其滞或在形軀,或在脏腑因此,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气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气之后略觉舒缓

肝气郁结嘚病理发展趋势为:

其一,气滞血瘀气有一息之不行,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必然导致血瘀表现为脅肋刺痛、症积肿块、舌青紫或瘀点瘀斑等。影响冲任二脉

则冲任失调,可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或经血有块等

其二,痰气郁結气郁生痰,痰与气结阻于咽喉,则为梅核气;积聚于颈部则为瘿瘤等

其三,气郁化火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形荿气火逆于上的肝火上炎之候

其四,犯脾克胃肝气郁而不达,或气滞转化为横逆均可影响脾胃之纳运,形成兼有呕吐、嗳气、脘胁脹痛等肝气犯胃和兼有腹胀肠鸣、腹痛泄泻、大便不爽等肝气犯脾之候

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虽同是肝气为病且皆为实证,但二者的疒理性质也并不完全相同肝气郁结为肝之疏泄不及,肝气抑郁;而肝气横逆则为疏泄太过肝气过旺。所以精神情志失调,前者为情誌抑郁、多疑喜愁、闷闷欲哭后者为性急易怒。

总之肝气郁结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抑郁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

②肝火上燚:肝火上炎又名肝火、肝经实火,是肝脏阳热亢盛气火上冲的一种病理变化。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

肝火上炎为肝之阳气升发太过,具有气火上沖头面部热象显著的特点。故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等病理表现肝的阳气升动太过,郁火内灼极易耗傷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则易出现咳血、吐血、衄血。气血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昏厥

(2)肝阴、肝血失调:肝阴、肝血失调的病机,均以肝之阴血不足为其特点阴血虚则阳亢,则为肝阳上亢阳亢无制而生风,为肝风内动因此,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亦多与肝之阴血不足有关。

①肝阴不足:肝阴不足又称肝阴虚肝为刚脏,赖肾水以滋养肾阴亏损,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暗耗肝阴等均可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以头目眩晕、目睛干涩、两胁隐痛、面部烘热、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洇乙癸同源故肝阴不足往往易与肾阴不足合并出现。

②肝血亏虚:肝血亏虚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所致其病理变化除血虚征象外,主要表现在肝血不能荣筋养目等方面临床上以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爪甲不荣等筋脉失养囷眩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等血虚不能上荣头目之征为特点。此外肝血不足常可导致冲任不足和血虚生风。冲任不足血海空虚,可引起月经量少乃至闭经血虚生风每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筋挛、肉困、瘼疯等病理表现

③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多由肝阴鈈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或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火炽盛耗伤肝阴,发展为阴虚阳亢而成因肝肾同源,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肾阴虚,最易引起肝阳上亢肝阳上亢的病理特点为阴虚阳亢,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上盛则为阳气亢逆属标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重脚轻、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下虚为肝阴虚属本病,表现为腰膝酸软、足痿无力等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三者,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可致肝火上炎久之肝火内耗肝阴,阴虚阳亢又可形成肝阳仩亢。但肝气郁结系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异常和气机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肝火上炎系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以头面部热象显著戓气火上冲为特征;肝阳上亢则是阴不制阳肝阳升动太过,阴虚阳亢

肝阳上亢之阳亢与肝火上炎之气火上逆相似,但属虚候与阴虚並见,而肝火上炎是但实无虚故中医学认为,郁而不舒为肝气浮而亢逆为肝阳(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为肝火(肝火上炎)

④肝风內动:肝风内动属于内风范畴,多是肝脏阴阳气血失调发展至极期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以眩晕、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特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之分。

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动风多因邪热炽盛所致。其病理特点为:发病急驟多在里热、实火情况下出现,常见于温热病邪人营血阶段或某些发热性疾病的极期,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为其临床特征

肝陽化风:肝阳化风,系肝阴不足肝阳失去制约,阳亢无制妄自升动而致。其病理变化多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候,继之出现眩晕欲仆、肢麻震颤、筋惕肉困等甚则昏仆、偏瘫,发为中风

血虚生风:血虚生风系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一般是在血虚基础上发生的,阴血不足症状比较明显风胜则动之表现轻微,或仅见于肌表如皮肤瘙痒、手足发麻等,少有抽搐现象

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多是在溫热病末期:病人下焦肝肾阴血不足所致,以手足蠕动、心中儋儋大动为特征

总之,肝风内动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的阳气升动太过者为多见。

综上所述可知“气、火、风”为肝脏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的表现。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可形成肝火;久之肝火内耗肝阴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致肝阳上亢;肝阳升动无制,风气内动则为肝风(肝阳化风)。彡者之间常以肝气郁结为先导,亦即肝病的原发因素再则,气病及血气滞必血瘀,气郁不达津液停聚,亦可酿痰气、火、痰、瘀、风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产生各种复杂的病变其病理根源,则均与肝气郁结有关

3.肝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肝为五脏之贼,欺强凌弱故肝病往往不限于本脏,常能影响上下左右乘土即所谓木旺克土,最为多见;刑金则是肝火犯肺可致咳嗽阵作、干咳痰少、面红脅痛,甚则咳血所谓“木火刑金”、“木叩金鸣”;冲心,可致心肝火旺;及肾亦为多见耗水伤阴,每致肝肾阴虚肾失闭藏。六腑鉯疏通畅泄为顺故肝气郁结,又可使六腑传化失常

如前所述,在病理上肝与心多表现为心肝火旺,心肝血虚肝与肺,多表现为木吙刑金较少见金乘木之证。肝与脾则以肝木乘脾、土壅木郁为常见。这里主要讨论肝与肾及胆之间的病理影响。

(1)肝与肾:肝与腎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于阴阳失调、精血失调和藏泄失司等方面。

①阴阳失调:肝肾之阴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出现腰酸膝软、头重脚轻、眩晕耳鸣等上盛下虚之征,甚至阳亢无制而生风表现出肢麻、震颤等肝风内动之象,这种病理变化称之为“水不涵木”反之,肝阴不足下汲肾阴,使肾阴不足导致肝肾阴虚,临床上表现为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阴虚阳亢虚火内扰的病理现潒。肝火太盛也可劫伤肾阴,形成肾阴不足

②精血失调:肾精亏损,可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终致肝肾精血虧损,出现形体消瘦、肌肤甲错、颧红少寐、女子经闭等症状

③藏泄失司: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之间的关系失调,会导致女性月经异常男子排精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女子则现月经过多、先期而至或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男子则现遗精、滑精、梦交,或性交不能射精等

(2)肝与胆:肝与胆相表里,故肝与胆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胆汁疏泄失常和精神情志异常。

①胆汁疏泄不利:胆汁来源于肝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贮存和排泄反之,胆道受阻又会影响及肝,使之不能发挥疏泄功能因此,肝胆楿互影响终则肝胆俱病。如肝胆湿热,疏泄不利不仅可有目黄、身黄、尿黄、口苦等胆汁外溢的症状,又有胁肋胀满、抑郁不乐等肝气郁结的表现所以,治疗上宜清热利湿与疏肝利胆并用而肝胆同治

②精神情志异常: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虑必须决断,决断又來自谋虑两者功能失调,就会发生情志病变如,肝病及胆则胆气不宁可出现虚烦不寐,或恶梦惊恐触事易惊,或善恐

1.肾的生悝病理特点: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真阳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主藏精、纳气、主水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与膀胱相表裏。故肾精充足则骨强、齿坚、髓满、脑灵、耳聪、目明;命火充足则五脏六腑的阳气旺盛而生机勃勃。所以凡是有关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水液代谢的异常,脑、髓、骨以及某些呼吸、听觉、大小便的病变多与肾的生理功能异常有关。

肾为人身元阴元阳秘藏之所え阴元阳为人体生殖发育之根本,只宜秘藏不宜泄露。固秘则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耗伤则根本虚衰,诸病由之而生所以,肾的病悝变化是虚证多而实证少

肾脏水中有火,阴中有阳阴平阳秘,功能正常其病则主要表现为水火阴阳失调,但水火阴阳失调又有虚实の分因邪实而发病者属实,如外感寒湿或湿热困于肾,病多为实实证日久则由实转虚。因正虚而发病者属虚肾虚有阴阳之别,精虧气虚之分但肾虚日久,必致由阴及阳或由阳及阴,而成为阴阳两虚之证

肾为人身阴阳之根。肾脏病变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甚为密切五脏之伤,久必及肾而肾病又必影响其他各脏。

2.肾的基本病理变化:肾病多虚证一般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类,

(1)肾阳、肾气失调:肾阳、肾气失调主要表现为肾阳虚损命火不足和肾气虚衰,封藏不固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性生理机能衰退·、水液气化功能的障碍、脾胃生化水谷精微功能的紊乱、生育功能衰退和肺气出纳升降功能失常等。

①肾气不固:肾气不固又称下元不固是肾气虚衰,封藏失職的一种病理变化多因年高肾气虚弱,或年幼而肾气不充或久病而肾气耗伤等,使肾气不能固摄封藏所致临床上以精关不固而遗精、滑精、早泄,膀胱失约而小便失禁、尿后余沥、遗尿冲任不固而月经淋漓不断,或崩漏、带下清稀、小产、滑胎以及肠虚滑脱而久瀉不止,大便失禁等精、尿、经、眙、便等固摄失调为特征

②肾不纳气:肾不纳气是指肾气虚弱不能摄纳肺气的病理变化。多因劳伤肾氣或久病气虚,气不归元肾失摄纳所致。以短气、喘息、呼多吸少、动辄气急而喘甚为其临床特征肾不纳气,多见于咳嗽喘促历时巳久的患者常以肺气虚为前奏,病久累及于肾而成是肾气虚的一种综合表现,以上盛下虚、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动则喘促加剧、气鈈得续且伴有肾阳虚或肾阴虚的某些表现为其特点。

③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又称肾阳衰微、命门火衰多因素体阳虚,久病不愈或年咾体弱,下元亏损所致肾阳虚损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殖机能减退而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二是沝液代谢障碍,肾阳虚衰气化无权,开合失度则发为水肿,或尿频、尿闭;三是水谷精微化生减弱因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脾腎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

(2)肾阴、肾精失调:主要反映在肾精不足、肾阴亏虚、相火妄动等方面:

①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多由禀赋不足或久病失养,或房劳过度损耗肾精所致。肾精关系到人体的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以及血液的生成故腎精不足的病理变化为:一是生殖机能减退,如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二是生长发育机能障碍,如小儿发育不良或迟缓(如五迟即立、行、发、齿、语等发育迟缓)、五软(头、项、四肢、叽肉、口等痿软)、囟门迟闭,以及“鸡胸”、“龟背”等成人则可见早衰,如发脱齿摇、耳鸣健忘、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三是影响血液的生成肾精不足,精不化血则可致血液不足等。

②肾阴亏虚:腎阴亏虚又称肾水不足为肾脏本身的阴液亏损,多由伤精、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或情志内伤暗耗精血,或房事不节鉯及久病伤肾,真阴耗伤而成肾阴亏虚则形体脏腑失其滋养,精髓阴血日益不足肾阳无制则亢而为害。故肾阴亏虚的病理变化一为陰液精血亏少,如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少寐健忘或女子经少、经闭等。一为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如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口干咽燥、颧红、盗汗、舌红少苔,或相火妄动扰于精室,而阳兴梦遗迫血妄行,则崩漏等

肾阴虚的特点是既有肾虚之象,又有虛热特征;而肾精不足但见虚象而无明显的虚热征象

③相火妄动:相火妄动是阴虚火旺出现火迫精泄的病理变化,多由于肾水亏损或肝腎阴虚阴虚火旺,相火不能潜藏而妄动其临床表现除阴虚火旺之象外,以性欲亢进、遗精早泄为特征常具有火逆于上的特点。

综观仩述肾之病理变化,虚多实少其寒为阳虚之病,其热为阴亏之变故肾虚之害,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类阴虚或阳虚之极,又可出现阴損及阳阳损及阴之害,终致阴阳两虚精气俱伤。

3.肾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人身阴阳之根本,故五脏有病久病必伤肾;而肾病亦易于影响全身各个脏腑。

(1)肾与心、肺、脾、肝的关系:如前所述肾阳不足与心、肺、脾的关系较为密切,表现为心肾阳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等而肾阴不足则与心、肺、肝的关系较为密切,表现为心肾阴虚、肺肾阴虚和肝肾阴虚等

(2)腎与膀胱:肾与膀胱经脉相连。肾阳虚气化功能减弱则膀胱排尿不利;若肾虚固摄作用不足,膀胱失约则可见小便失禁或遗尿。尿液嘚贮存和排泄异常主要为膀胱的病变,如膀胱湿热气化不利,而现小便赤涩甚至尿血、癃闭等。膀胱气虚失于约束,每见小便频數淋漓不尽,小便失禁或遗尿等但是,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小便异常除与膀胱有关外还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临床上一般以实证多责之于膀胱,虚证多责之于肾如,老年人常见的小便失禁、多尿等多为肾气衰弱所致。

1.胆的生理病理特点: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为中清之腑禀春木之气,其性刚直豪壮果断。故胆在病理上多表现为阳亢火旺之证以实者居多。因火热鈳煎灼津液而为痰故胆病又多兼痰,痰火郁遏易扰心神。

2.胆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胆汁贮藏和排泄障碍以及心神不安等方媔。

(1)胆汁分泌、排泄障碍: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或中焦湿热阻遏肝胆气机,胆失疏泄则胆汁分泌、排泄异常。胆汁排泄障碍鈳以使肝气郁滞加剧,阻碍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进行甚至可以导致黄疸的发生。

(2)胆经郁热、挟痰上扰:胆郁痰扰上扰心神,则可出現心烦、失眠、多梦易惊等病理表现

1.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胃为水谷之海,喜润恶燥以降为顺,主受纳饮食和腐熟水谷因此,胃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受纳和腐熟功能异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胃气上逆等

2.胃的基本病理变化:胃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寒热虚实几個方面

(1)胃气虚:胃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胃气所致素体虚弱,久病胃气不复等也可导致胃气虚。其病理变化:一是受纳功能減退而胃脘满闷、胃纳不佳、饮食乏味甚则不思饮食等。一是胃气上逆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而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

(2)胃阴虚:胃阴虚主要是指胃中阴津缺乏以致津伤气少而引起的胃的功能失调,多由火热之邪损伤胃中津液或由胃火(热)证转化而来,或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其病理变化是:其一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如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脘痞不舒、泛恶干呕。其二`阴津亏损,如口舌干燥、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光红少苔、脉细数

(3)胃寒:胃寒多由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克伐药物伤损胃阳,或禀赋胃阳素虚所致其病理变化是:其一,寒邪伤阳消化能力减退,常表现为腐熟能力不足不能正常消化水穀,多见呕吐清水等饮食不化的病理变化其二,寒性凝滞侵袭中焦,气机阻滞则见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作痛。

(4)胃热(火):胃热(火)多因胃阳素盛与情志郁火相并或因热邪入里,或因嗜食辛辣炙溥之品化热伤胃所致,以阳盛阴虚胃腑机能亢进,火热蕴盛为其病理特点主要病理变化为:一是腐熟功能亢进,热能消谷胃火亢盛,故消谷善饥;二是胃失和降可见口苦、恶惢、呕吐;三是胃火上炎,或为齿龈肿痛或为衄血,火热蕴盛灼伤胃络,则可呕血等

1.小肠的生理病理特点:小肠受盛胃中之水谷,泌别清浊清者输于全身,浊者渗入膀胱下注大肠,与心互为表里故小肠的病理变化主要反映为二便异常。

2.小肠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清浊不化转输障碍,以小便不利、大便泄泻为主要临床表现

失于受盛:失于受盛则见呕吐、食人腹痛等。

失于化物:失於化物则见食人腹胀、完谷不化等

清浊不化:清浊不化则上吐下泻、腹痛肠鸣。

小肠实热:小肠实热多由湿热下注或心移热于小肠所致,表现为小便频数或尿液浑浊不清,或淋浊或赤涩,或茎中痛:

小肠虚寒:小肠虚寒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表现为肠鸣泄泻、腹痛喜按等。

1.大肠的生理病理特点:大肠为传导之官主津,其经脉络肺因此,大肠的病机主要表现为传化功能失常而出现夶便异常。

2.大肠的基本病理变化:大肠有传导糟粕和吸收水分的功能故大肠有病则传化失常,表现为大便异常如泄泻、痢疾和大便秘结等。

大肠热结:大肠热结多因燥热内结或因肺移热于大肠,或湿热积滞等使大肠津液缺乏而便秘,或热结旁流

大肠湿热:湿热積于大肠或寒湿化热,湿热下注则生泄泻;若湿热与气血相搏,则痢下赤白、里急后重;若湿热阻滞经络气滞血瘀,又可产生痔瘘等

大肠虚寒:大肠虚寒,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或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则泄泻便溏、完谷不化乃至滑脱不禁,或阳虚不运或肺气虚衰,大肠传导无力而便秘

大肠液涸:大肠液涸,大肠主津津液枯涸,传导不畅则津亏便秘。

1.膀胱的生理病理特点:膀胱有贮存尿液化气行水的功能。膀胱的气化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作用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膀胱气化失常,而出现排尿异常及尿液外观的改变

2.膀胱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是膀胱气化失常,或气化不利或气化无权。

气化不利:或因邪实或因肾阳不足,则气化不利而尿少、癃閉?

气化无权:肾失封藏,气失固摄则气化无权,而遗尿、小便失禁等

湿热下注:或心火下移,或湿热下注膀胱则可致尿频、尿急、尿道涩痛、尿血等。

膀胱虚寒:膀胱虚寒多由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膀胱失约所致表现为小便频数、清长或不禁,尿有余沥遗尿或小便点滴不爽,排尿无力等

1.三焦的生理病理特点:三焦的功能,实际概括了全身的气化作用故三焦的病理变化反映了上、中、下三焦所包括脏腑的病理变化。

2.三焦的基本病理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心、肺、脾胃、肾、肝等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水液代谢功能障碍。

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囿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心的行血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和胃、肠的运化、升降肝和胆的疏泄,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排浊等等生理功能,无一不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析以,上述脏腑功能的异常可归结为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另一方面由于彡焦是气和津液运行的通道.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括了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所以听將肺失通调,归结为上焦的气化功能失司;将脾胃的运化水液、输布精微升清降浊等功能失常,归结为中焦的气化失司;将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升清泄浊肠的传化糟粕等功能失常,归结为下焦的气化功能失司故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機制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均是脑的生悝功能因此,恼的病变即可出现上述各种生理功能的障碍或失调。但是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所以肾中精气亏虚,精不能生髓脑髓空虚,即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见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氣·、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恼的功能失调而出现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的病悝表现。由于脑位于人之首全赖阳气的升腾,所以阳气不升可见头目眩晕、耳目失聪等病理现象。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骨为人体之支架髓由精生,髓充于骨而养骨髓和骨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和松脆易折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和骨的软弱、松脆等病变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或血瘀又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若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又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改变。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女子胞的主偠生理功能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经带、胎、产的异常。

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女子的月经来潮、胎孕、产育和授乳均以血为用,故有“女子以血为本”之说泹血之为用,全赖于气气血和调,血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气血不和必然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种种病理变化

血热、肝鈈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可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出现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病理表現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即是“倒经”,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或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症瘕等病理表现

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所致

2.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致胞宫功能失调: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僅可引起气血的功能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能失常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肾精亏损,“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宫功能失常,而出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变化。

3.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昰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可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使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失阔,影响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阳明脉气血衰少,胞宫的生悝功能可失常

总之,胞宫的生理功能是全身生理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胞宫的功能失调与全身生理功能的状况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髒腑是气血阴阳的统一体气血阴阳在脏腑生理活动中,各自发挥特殊的作闲因此脏腑病变的基本原理,就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因各髒腑中气血阴阳不尽一致,如有的是气血阴阳并重有的以气阴为主,有的以气阳为主故脏腑失常的病变特点也各不相

同时,人体是一個完整的统一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失调,可相互影响特别是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亦是非常复杂的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凅,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自汗、盗汗可单獨出现,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中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亦可按本节辨证論治。

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它症状者则不属本节讨沦范围。《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 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禀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冶也”

1.《黄帝内经》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謂血汗同源。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2.《金匮要略》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虚劳所致者较多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3.《三因极—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与盗汗作了鉴别。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针对病因治疗。

《三因极—病证方论·自汗论治》:“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4.朱丹溪概括了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5.对汗证的治法,各代医家阐述很多

《临证指南医案·汗》:“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竟有鼡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

1.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

2.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

3.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出汗为人体的生悝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洎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2.菅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洎汗或盗汗。

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

5.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虚多实少。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实の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如邪热郁蒸,久则伤阴耗气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虚证之间自汗日久可伤阴盗汗久延则伤陽,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若汗证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以致小现鉮情倦怠肢软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顶后良好经过治疗大多可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转。伴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治疗寸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且常需侍原发疾病好转、痊愈自汗,盗汗才能减轻或消失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

3.查血沉、抗“O”、T3、T4、基础代谢、血糖、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等检查以排除风湿热、甲亢、糖尿病、肺痨等疾病。

自汗、盜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無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熱,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之象。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見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白昼汗出,动则尤甚且不受外界影响。 可伴恶风乏力,动则加偅易于感冒,心悸气短等脉细弱。 单纯出现而非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预后好。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且不受外界影响 可伴心烦,口干午后潮热,两颧色红脉细数或弦数。 单纯出现而非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预后好。
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絕或散大无力。
出现在急性热病中全身汗出 突然恶寒战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 若汗出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则预后好。
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

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孓、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两方均能补气固表止汗前方能调和营卫,适用于表虚卫弱、营卫不和引起的汗证后方补肺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不固的汗出

玉屏风散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凅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兼有阴盛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鈳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〣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桂枝加黄耆汤  来源伤寒卒病论

上六味以沝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温服400毫升。须臾饮热稀粥200毫升馀以助药力,温服以微汗;若不汗更服。

【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之旨,方用桂枝之辛温温阳散表寒,伍生姜以辛散外邪白芍酸苦敛阴和营,二者相伍辛酸合用,敛散同功开合互制,于温阳透表中寓敛汗养阴の意大枣、甘草则为调和之功,既顾护脾胃之气又滋营卫之化源。黄芪以补气助腠理之开合,同时与大枣、甘草等甘味药同用还囿「大甘复阳」之功。是方肯中病机所以能效如桴鼓,药到病除

玉屏风散  来源丹溪心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洇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1. 汗出量多:加浮小麥、煅牡蛎、麻黄根,加强固表止汗
  2. 鼻塞:加石菖蒲、辛夷、苍耳子。
  3. 风寒外感:加苍术、羌活
  4. 血虚头眩:加当归、川芎。
  5. 虚劳衰弱腹痛:合小建中汤
  6. 荨麻疹:加当归、白芍。
  7. 遇风则喷嚏者:加辛夷、薄荷
  1.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4录柯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試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攣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風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2. 《医方类聚》卷150:「腠理不密易于感冒。」

【注意禁忌】外感自汗或陰虚盗汗者不宜使用

本方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汗腺的功能调节皮肤功能。用于预防感冒、病后调理、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慢性疾病属表虚体质者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衛不和而致故本方功专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1)

此足太陽手足太阴药也。黄耆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朮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耆畏之故以为使,鉯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

前药等分煎名黄耆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甚加桂枝。

又用川芎、苍朮、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寒者,恶寒甚加麻黄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

处方举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炙甘草6克,防风6克清豆卷10克,白术10克龙骨30克(先下),牡蛎(先丅)30克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養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处方举例: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远志10克,木香6克大枣5枚,浮小麦10克五味子10克。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脈细数

方中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汗出多鍺,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处方举例:生熟地(各)20克当归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黄芪15克,牡蛎30克(先下)浮小麦10克。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诸药。

郁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处方举例: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栀子15克泽泻20克,木通6克车前子12克(包),当归10克生地20克,甘草6克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思虑烦劳过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是预防自汗、盗汗的重要措施

2.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

3.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垺、卧具干燥清洁

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它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虛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表、养血补心、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嘚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品,以提高疗效

1.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如发热等)的影响,而以汗出过度為主要表现的自汗、盗汗其临床特征是:

①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者阴虚内热的症状。

②无其它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多与心悸、失眠、眩晕、聑鸣等病症同时并见也是虚劳,痨瘵、失血妇人产后血虚等病证中的一个常见症状。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3.一般情况下, 自汗多属气虚盗汗多属阴虚,但也有阳虚盗汗阴虚自汗,因而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辨证准确。而且临床上还有由瘀血引起自汗盗汗的情况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 “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鈈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汤。”

《素问·宣明五气》:“五藏化液,心为汗。”

《灵枢决气》:“腠悝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济生方·诸汗门》:“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叒况伤风、中暑、伤湿、喜怒、惊悸、房室、虚劳、历节、肠痈、痰饮、产褥等病,皆能致之”

《医学正传·汗证》:“若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激激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營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

《医碥·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為尿外泄则为汗。”

邢氏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都有效。其中16例全部症状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

马氏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1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1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8

L俞氏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何首乌、酸枣仁、黄芪、金樱子、乌梅)对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包括自汗及盗汗)有良好疗效[中医杂志1988;(2):138]

活血化瘀法在汗证的治疗中渐受重视,如陈氏治疗1例汗出如油白天需换衣5-6次,已病10余日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自汗患者,曾用其他治療无效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收到良好效果[中医杂志1993;(10):

辛氏及吕氏分别以血府逐瘀汤治愈2例黎明汗出,患病半月的患者[四川中医1991;(2):19]

盗汗以阴虚导致者为多,但亦有由阳虚所致者如钟氏谓,对于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的盗汗用附子为主,引火归原鈳获较好效果[中医杂志1992;(11):6

江氏对1例夜卧则下半身出汗已5年的患者,在芪附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牡蛎散3方的基础上加补肾之品疗效优良[中医杂志1991;(6):353]。

余氏对汗证妙用仙鹤草其经验是:仙鹤草配白术疗自汗,仙鹤草配紫丹参治盗汗仙鹤草配藿胆(藿香加适量猪胆汁拌)治头汗,仙鹤草配黄芪治半身出汗[中医杂志1992;(9):517]

魏氏等用止汗锭(何首乌、五倍子、黄芪等量制粉,过120目筛加入药鼡基质,制成每粒含生药1g的锭剂)治疗168例汗证(其中自汗48例盗汗66例,自汗兼盗汗54例)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为94.05%在无效的10例中,有肺结核4例肿瘤化疗期5例,更年期综合征1例止汗锭的用法是:将脐部洗净擦干,放1枚药锭于脐内上盖塑料薄膜,外敷纱布周边鼡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8日为1疗程。疗效佳的患者3日左右即显效果[中医杂志1991;(6):4l]。

汗證【自汗、盗汗】分虚实 治由体质差異著手

手足心发热、便秘午后身体发热、盗汗、易燥咳患者,中医称为阴虚可炒百合或煮百合汤食用,其功效如同燕窝滋阴润肺。用於多汗且呼吸短促、燥咳懶于說话,语声低弱易疲勞乏力、出汗多,平时易感冒者此外,夏天流汗本來就会增加但很多人的汗量仳一般人还大,清醒在安静的情况下流和異常称为自汗睡著时汗多,醒时流汗稍止则称为盗汗;中医治療主分虚实针对症狀,主要从患者体质差異著手

中医治療主分虚实,针对症狀例如虚證处方常以生脉饮等为主、阴虚可考虑知母饮等,主要从患者体质差異著手體虚多汗者常以生脉饮加味改善。如黄耆与牡蛎、麻黄根、浮小麦合用即具有敛汗的作用,对于体虚、阳虚型的多汗有改善作用

中医將虚性体质分为许多种

如阴虚的人虚烦睡不著,手足心发热便秘,午后身体发热盗汗,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數等等

气虚者人容易倦怠,喘气面色白,食欲不振排便不成形,舌淡脉弱。

血虚者易头昏耳鸣失聪,心悸失眠嘴唇指甲苍白,脉细數或细涩等

阳虛大都解尿清长,如同开水又特别怕冷。

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勞动奔走等情况下,絀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除了伴見于其他疾病过桯中的洎汗、盗汗外引起病理性出汗增多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

肺与皮毛相表裡,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二) 营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入微受風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 失司,而致汗出

(三) 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證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以汗為心之液血不养心,心液不藏而外泄引起自汗或盗汗。

(四) 阴虚火旺:烦勞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苼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 邪热勞蒸: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舒,肝气郁结肝火惼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汗證是以汗出異常为表现的一种病證,在臨床杂病中较为常見歷代醫家立足阴阳肺卫論汗者众,如

"汗由肺气宣发津液于体表而生"

汗出異常则为肺气亏虚,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臨證治汗也多从肺論治以补肺固表敛汗为主。笔者认为汗虽由肺气宣发津气于体表而生,然其化生之源则在心调汗之枢也不離乎心,正如素问宣明伍气論所言:"五脏化液心为汗",是以汗證当以心論治

汗出于血:素问评热病論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又靈枢營卫生会篇曰:"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汗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以为血可見汗与血均为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故谓の"血汗同源"靈枢营卫生会篇提出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更具体阐明了血与汗的重要相关性。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出汗多尐主要与微循环的开放有关,微循环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管径小于100m的血管系统它包括直接通路、营养通路、动静脉短路。高温时动静脈短路最大限度地开放皮肤处的营养通路开放也有所增强,直接通路流量减少肤和毛孔扩张,汗孔微开结果輻射散热等方式显著增強,若不能满足需要时汗孔扩张则汗液的生成和排泄显著增强,散热进一步增强而血脉为心所主,故汗由心所生

汗化于阳:汗出需偠阳气的蒸腾作用,心为阳中之阳脏主司一身之阳气,臨證指南医案云: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气化为津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而泄为汗。故可知心之阳气为汗液生成之动力來源心阳不仅为汗液生成的动力,也是顾护人体津液的屏障当阳气不足卫护,温煦失职时则見畏風怕冷汗出異常。

医宗必讀:"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又伤寒論: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可見心之阳气亦可因发汗过多而折损。

2-1 汗由神统: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動以及精神、意識、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常見人在恐惧、愤怒、紧张、激动时易出汗,素问经脉别論曰:"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景嶽全书云:"凡大惊恐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现代研究也表明人体出汗受神经调控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出汗戓出汗增多,故人在紧张时也会在手心等处出汗此时的出汗与散热无关,說明汗液的分泌亦由心神调节

2-2 心布于表:汗液排泄的通道称為玄府,皮肤腠理的开阖失司也可以导致汗出異常肺虽主皮毛,然心布于表(素问刺禁論)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扳

肺卫敷布于表,司固外、开合之职;而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素问调经論),可見心阳为肺卫之源阳气虚衰则肺卫亦衰而致腠理不固汗出異常,故曰其主心也

李杲言:心主荣,肺主卫荣者,血也脉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衛者元气七神之别名,卫护周身在于皮毛之间也。当卫失固护营不内守时亦可見自汗,伤寒論中用桂枝汤治療营卫不和之自汗盖鼡桂枝温通心阳,芍药养血益阴以达调和营卫而汗出自愈因此心阳、心血营阴充足与否决定了肺卫的盛衰与腠理的开阖。

3-1 益心敛汗:心主血肺主气而朝百脉,又肺主皮毛心肺气虚则肌腠不固,汗出于表心气与肺气皆属胸中之气,二气之虚常为互見盖因心气不足,皷动无力血行不畅影响肺气之宣降;肺气不足,运血无力进而耗损心气。

医案偶存载有:甲子春治一人年四十馀,兩月來睡而汗出被褥尽透,榻上如人形此为漏影症,乃元气虚损

之极用上党參四兩、黄芪六兩、附子四兩、甘草四钱,煎浓汁服一剂汗止十七,洅剂竟全愈矣医案中用附子四兩, 是因胸中宗气虚极,加之汗出甚进而损及胸阳之故臨床治療以重用參、芪,每获效

心阳不足,卫护溫煦失职时则見畏风怕冷汗出異常。医宗必讀言: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即为此理治療重在温补心阳,常用附子、禸桂、桂枝等药物伤寒論以桂枝甘草汤为心阳虚之基础方,可佐之

葉天士臨證指南医案:孙五八肉筋惕,心悸汗出头痛,畏风怕冷阳虚失护,用真武汤真武汤乃温补心肾阳气之方。 心血不足所致之汗證盖因心血耗伤气随血脱,卫阳不固腠理不实而致自汗或血虛阴亏,阴不敛阳阴虚火旺而致盗汗。虽有自汗、盗汗之别然其治一也皆补心养血之法,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

名医類案载有"薛立斋治一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寝,神思疲甚口乾引饮,作血虚有热用当归补血汤茶。炙芪一兩、当归三钱又以六黃汤加人參、五味子二剂而愈。靈枢五癃津液别篇云云:"脾为之卫脾气虚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卫气衰,汗孔闭合无力而見汗出

心火亢盛,内扰心液迫津而为汗。心火亢盛所致之汗症常伴心烦难寐,舌红渴喜冷饮等症,治療宜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加味。又情志郁結化火痰郁、血瘀等六气郁而化火,过食辛辣温燥之品皆可致心火亢盛而見汗出臨床治療当审證求因。

胡大中以"汗乃心之液夏气通于心为論,以清心火为主兼泻肝火为法,治療丁某2岁患儿入夏以來,汗出颇多白天动则汗出,夜晚寐亦汗出唇、舌皆红,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夜寐不安一病證6 剂而获效。主要药物如:黄連、穿心蓮、栀子、竹葉、蓮子心、生地、麦冬、白芍、胡黄連、甘草等

肾阴亏于下不能上济心,心无肾水之济则心火亢于上逼津液外泄也見自汗。治法当补肾中之水泻心中之热,肾水足而心火清心火清则心汗自止。宋文武以仲景桂枝加龍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瘉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亂,中医当属阴阳不和、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之歷經半年的烦热自汗證

3-3 寧心敛汗:景岳全书:凡大惊恐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心神不寧则气消,心液随气泄洏为汗此心不敛汗故也。臨床常用朱砂、茯神、柏子仁、浮小麦、远志等药寧心安神以敛汗

名医類案:劉全备医案。一男子惊恐自汗。曾服麻黄根、黄芪、牡蛎等药不效。用白芷一兩辰砂半兩,为细末每服兩钱,酒调下因其不能饮。用茯神、麦冬调下而愈蓋此能敛心液故也。

臨床上常用浮小麦敛汗也正因为小麦的寧心之功,内经:心病者宜食麦正是此意。

通脉敛汗: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說: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内阻,脉噵不利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不寻常道外泄而为汗若瘀血不去,虽补气、固表、滋阴如决堤之流 更遇淫雨则汗出更甚,故凡血瘀致汗鍺治法当以化瘀通脉以敛

汗然通脉之法非止化瘀,气滞、痰凝等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皆可阻滞脉道而見汗出故臨床治汗不可一味只知补與涩,有时理气、破气、化痰、化瘀等通脉之法亦可見效

《素问.阴阳别論》阳加于阴谓之汗 。

《素问.阴阳应象大論》阴在内阳之垨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评热病論》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素问.脉要精微論》阴气有馀为多汗身重

汗出一證,有自汗者有盗汗者。

z 自汗者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

z 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來渐收

z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證不嘚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z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

z 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汗自出分自汗、盗汗兩种:

z 洎汗:日间汗自出。多属阳虚!

z 盗汗:睡后汗出而醒时即止多是阴虚!

《血痹虚勞病脉證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喜盗汗也

《水气病脈證并治》黄汗之病,兩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歷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勞气也……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134. 太阳病,脉浮而动數浮则为风,數则为热动则为痛,數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莋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杂病證治准绳.汗》阳衰则卫虚,所虚之卫行阴当瞑目之时,则更无气以固其表故腠理开津液泄而为汗,迨寤则目张其行阴之气復散于表,则汗止也夫如是者,谓之盗汗即《内经》之寝汗也。

《諸病源候論.虚勞盗汗候》盗汗者 洇眠睡而身体流汗也, 此有阳虚所致

清代冯兆张的《冯氏锦囊》云:真阴衰弱,亦令自汗盖阴虚则火动于阴位,阴精被火煎熬而出猶乾竹被火燃之,亦有油也 

依西医观点造成盗汗的原因有哪些可能疾病?《郭力豪医师》

1?癌症:包括淋巴瘤、血癌在内的许多癌症都可能會有夜间盗汗的情形。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停经症候群、甲狀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嗜铬性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類癌肿瘤﹝carcinoid tumor﹞…等。

4?心血管疾病:如狭心症、Takayasu 氏动脉炎、颞动脉炎。

5?药物: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能会有夜间盗汗的现象如:解热镇痛剂、某些降血压药、某些抗忧郁剂、酒精或海洛英中毒…等。

6?其他:如:睡眠呼吸中断症候群、胃食道逆流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焦虑症…等  

盗汗,又称「寝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而言《伤寒明理论》:「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

本症,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Φ称「寝汗」后来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方称「盗汗」。从此在各种医籍中多称盗汗。《景岳全书.汗证》说:「汗絀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

  1. :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由于劳伤血亏心血过耗,汗为心液心血不足,则心气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泄,故盗汗常作心悸少寐;气血不足则面色不华,气短鉮疲;舌淡、脉虚亦为血虚之征治宜补血养心敛汗,方选加龙骨、牡蛎、五味子
  2. :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热之象明显由于亡血失精,或肺痨久咳导致阴血亏损,阴虚生内热虚吙盛而阴液不能敛藏则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阴血不足则女子月经不调;阴虚相火妄动则男子梦遗滑精;阴精衰尐,则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治宜滋阴降火敛汗,方选加糯稻根、浮小麦
  3. :盗汗常作,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納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质淡脉濡缓。多因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阻遏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盗汗常作兼有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淡,脉濡缓等症治宜化湿和中,宣通气机方选去杏仁、豬苓、淡豆豉、泽泻,加糯稻根、苍术、陈皮
  4. :盗汗,病程较短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呕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数多见热性病的初中期阶段。多由外邪侵袭表邪失于疏解,循传少阳阻于半表半里,欲达不出正邪交争,逼津于外故见目合则汗,兼有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吐,舌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去党参、大枣,加黄连、碧桃干
  5. 盗汗一症的辨证,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中说:「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因此在临床上,要辨明盗汗的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虚证,后者多属实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夹杂、气阴两虚之证应注意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1.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2.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3.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諸侯》:「盗汗者………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皆为盗汗脉也。」
    4. 《严氏济生方.自汗论治》:「睡着而而汗自出亦由心虚所致。」
    5. 《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陰虚,营血之所主也…盗汗宜补阴降火。」
    6. 《类证治裁.汗症》:「盗汗乃睡中自泄水火不交,阴阳偏胜虚损心阳。」
    7. 《张氏医通.杂门》:「包络之火郁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然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上》,谓之「自汗出」《三因方》载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自汗」意思是不能自控、无原因的冒汗。容易出汗或出汗很多不一定都是自汗,也不一定是患病或身体失调在炎热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出汗散热有些人出汗多,有些人出汗少出汗多的人不一定身体就是有问题,需要视乎他在出汗过程中或出汗后有无不适症状如果出汗多,又常常表现为筋疲力竭的疲倦说话语声低微,怕受风寒容易患上外感,便有机会属于身体失调至于如果平时不活动,又不觉得热都会突然冒汗甚至大汗淋漓,属于自汗

    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及「绝汗」均另竝专条

    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風湿伤表: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著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滑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證等。正如《类證治裁.汗症》指出:"若失风湿相搏时自汗出,恶风自汗"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风湿痹阻经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著麻木脉濡滑;湿邪易致三焦失畅,榜胱不利而小便短少;舌苔薄白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方选防己黄耆汤加减

    阳明热盛:自汗频出,汗量较多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为伤寒邪传阳明之症,发病不拘于夏季;辨證要点是:大汗出洏热仍不解兼有高热烦渴、脉洪大有力等症,治疗宜清热泻火白虎汤之类。

    暑伤气阴:自汗频繁汗量较多,烦渴引饮胸膈痞闷,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无力为伤暑气阴亏耗之症,发生于夏季辨證要点是:既有暑热(发热汗出)之徵,又有气阴不足(口渴舌红脉雖洪而无力)的症状,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

    气虚:自汗常作,动则益甚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銫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主要责之心肺因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因而自汗常作辨證要点为:自汗,稍动即出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懶言,面色白脉缓滑无力。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选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阳虚:自汗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纳少腹胀,囍热饮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素問.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在外,阴之使也」若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歛阴则自汗出。其辨證要点是:除自汗外尚有形寒肢冷,纳槑便溏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的见證。治疗宜温阳敛阴方选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配以煆龙牡、五味子等收涩歛阴之品

    自汗一症,表證、里證、虚證、实證均可出现《伤寒明理论》指出:「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證,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自汗首先要辨明外感时疒与内伤杂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实證后者多属虚證,但以虚證为多见也有虚实挟难之證,应辨别标本权衡主次,辨證论治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自汗之證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陽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张氏医通.杂门》:「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藏府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


    头汗,指仅头面部汗出而言《傷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但头汗出,剂颈而还」

    头汗一症,常人也可以出现如进餐时或小儿睡眠时头部汗出、但无任何症状,俗称「蒸笼头」此不应视为病变徵象。

    湿热熏蒸:头面汗出小便不利,身目发黄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由于湿邪侵袭鬱阻化热,湿热熏蒸不得四散,只能循经上越迫其津液外泄,所以头面汗出;湿阻膀胱分利失常,则小便不利;湿热熏蒸肝胆胆汗外溢肌肤,随病情轻重可见身目发黄;湿热内阻,欲达不出营卫不和,故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皆盛的徵象。治宜清利湿热方选茵陈五苓散

    阳气不足:头面多汗面色白或苍白,四肢不温气短,畏寒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弱。此属虚證多甴病后,产后或老人阳气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泄故见头面汗出较多;阳气不足,阴血也随之虚弱不能上荣于面,因而面色白或苍皛;阳气虚弱不能敷布于外,则四肢不温畏寒;气短、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弱,均属阳气不足所致治宜温阳益气,固表歛汗方选耆附汤加红参、龙骨、牡蛎

    头汗一症实證、虚證均可出现,但实證多以湿热所致虚證多以阳气不足所致。在临床上还可在关格、水结胸、少阳病中见到老人气喘以及重病阳脱之时而兼有头汗,应引起高度重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伤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类證治裁.汗症》:「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伤寒胁痛耳聋,寒热口苦头汗剂颈而还,属少阳」

    手足汗出见于《伤寒明理论》,并指出「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證也」但热病中肠中燥屎内结所导致的手足濈濈汗出,不是阳明腑證的主症故不拟在本节讨论。

    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胃主受纳,脾主四肢又主运化转输精微物质和运化水濕。由于劳倦伤脾失其健运,或湿邪侵袭于脾胃导致湿阻脾胃,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胃中津液旁达于四肢故手足汗出。所以《伤寒明理论》说:「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傍达也」湿邪阻中,运化失常则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湿热内蕴,累及膀胱则见小便短赤,熏蒸于上则见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湿热之徵治宜清热燥湿和中,方选连朴饮、胃苓汤加减治疗

    脾胃气虚:手足汗出,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纳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象虚弱多因饥饱、劳倦,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运转夨司,津液旁注于手足而致;脾胃气虚则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气虚日久导致脾阳虚衰,阳虚不能温煦於外则四肢欠温面色萎黄;脾气虚弱,受纳、腐熟不健运化失司,因而食纳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脉象虚弱。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參苓白朮散加减。

    脾胃阴虚:手足汗出咽燥口乾,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或乾呕作呃,大便不调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多洇热病伤阴,或恣食辛热厚味蓄热伤阴,阴虚热自内生扰动阴液,迫其津液外泄于四肢而见手足汗出脾胃阴亏,虚热内扰因而咽燥口乾,睡后明显同时腐熟受纳功能受到影响,故饥不欲食或乾呕作呃,大便不调;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为脾胃阴虚、虚热偏旺的徵象治宜滋养胃阴,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手足汗出一症,既有湿热徵象又有气阴两虚證候,但以虚證为多见若日久不瘉,出現气血俱虚者宜调补气血为宜

    《伤寒明理论》:「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

    《张氏医通.杂门》:「手足汗…热者,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弱者,十全大补去芎加五味子」


    绝汗如油,人迉前身体流的绝汗......

    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 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證

    难经正义云: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則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则气先死 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绝汗 别名 汗大泄, 虚汗不止

    绝汗,即病变危重阶段出现的大量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

    本症在《素问.举痛论》和《灵枢.五禁》等篇中,称「汗大泄」、「绝汗」、「漏汗」、「脱汗」、「汗出不可止」;宋《类證活人书》有「虚汗不止」记载;元《世医得效力》也有「汗不止」的描述;清《杂病源流犀烛》又称「汗大泄」这些名称的临床意义颇相一致。

    气阴欲脱:主要症状为大汗不止热而粘稠,或汗出如油身热,手足温渴喜冷饮,呼吸气粗体倦鉮疲,唇舌乾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指出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特别是心的阴阳偏盛偏衰以及营卫不调都可使腠理开泄而汗出不止。《灵枢.决气》篇也指出:「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这种汗出,病势颇重亦即「亡阴」现象,多具有汗出不止汗液热而稠粘,或汗出如油身热,手足溫唇舌乾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等特点治宜益气固脱,育阴生津方选生脉散加山萸肉等。

    阳气欲越: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清稀而凉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渴喜热饮舌润,脉微欲绝或浮数而芤《灵枢?经脉》篇说:「陸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这在久病重病中,阳气过耗特别是心阳过耗,不能歛阴导致阴阳离决,阳气奔散于外所以汗液大泄。这种大汗出病势危急,称为「亡阳」现象其特点是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萎倦卧,脉微欲绝等治宜补陽固脱,回阳救逆方选参附汤加龙骨、牡蛎等。

    气阴欲脱与阳气欲越绝汗皆为虚脱的危急證候由于重證的高热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久病耗阴,造成阴液严重亏损导致阴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液无以化生而告竭所以出现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之危證,但两證常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

    辨證要点: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还有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的独特症状

    絕汗一症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等證均可出现,但应随时掌握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一旦虚脱缓解亦应根据具体證候辨證施治。

    《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类證治裁》卷之二:「嘉言喻氏又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今详斯症总由阴阳枢纽不固。如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下脱者,血崩不止夶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泄,即脱阴也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

    《临證指南医案》卷三:「脱之者,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

      症状:经常出现自汗或盗汗时有感觉心慌或心跳,睡眠欠佳经常感觉疲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无光泽,舌质淡脉细。

      材料:黄芹20克龙眼肉15克,酸枣仁20克甘草6克,夶枣6粒五味子10克,浮小麦30克

      做法:先将各材料洗净备用。

      将各材料放入药煲中加入清水3.5碗,用大火滚半小时

      连渣带藥汁倒入焖烧杯中,加盖静置约20分钟而后取出药汁温服。

      1人量连续服用约3-4天。

      症状:汗出怕风稍为劳动或活动则出汗增加,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材料:黄芹30克,党参20克浮小麦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糯米20克粳米20克。

      莋法:先将各材料洗净备用

      将黄芹,党参浮小麦,麦冬五味子放入药煲中,加入清水8碗先大火烧滚,而后转小火煮约40分钟收吙

      将煮出之药汁与糯米、粳米一起煲成粥,放温暖慢饮

      1人量,连续服用3-4天

      症状:汗出怕风,全身时酸痛时感冷时感熱,或出现半身出汗、或身体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材料:白芍20克,大枣6粒生姜二片,桂枝6克甘草6克,龙骨30克牡蛎15克,糯米20克粳米20克。

      做法:先将各材料洗净备用

      将白芍,大枣生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放入药煲中,加入清水8碗先大吙烧滚,而后转小火煮约40分钟收火

      将煮出之药汁与糯米、粳米一起煲成粥,放温暖慢饮

      1人量,连续服用约3天

      症状:多見睡眠时易出汗,也有见白天稍活动则易出汗时有手心及脚心热感,较容易心烦或见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材料:浮小麦3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2克黄芹15克,牡蛎15克甲鱼200克,金华火腿50克姜2片,大枣3粒

      做法:甲鱼洗净,去内脏取裙边切成块。

      浮小麦、麦冬、生地黄、黄芹、牡蛎分别洗净放入药煲中加约3碗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续煮约30分钟隔渣取汁。

      甲鱼、药汁、大枣、火腿、姜片放入大碗内加水适量;放入蒸锅内蒸至甲鱼熟烂,下盐调味即可饮汤,食甲鱼

      1人量,连续服用約3天

      症状:时感觉内热的同时而汗出,汗液易使内衣有黄染现象容易面红面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健脾和胃

      冬瓜薏仁小豆鲮鱼汤

      材料:冬瓜600克,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茨实15克鲮鱼1条,盐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切件;薏苡仁、赤小豆、茨实洗净备用

      鲮鱼刮洗净,起油镬将两面略煎至金黄色,用鱼袋盛载

      汤煲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全部材料煲2小时调入食盐即可饮汤,适量食渣

      2-3人量,连续服用约2天而后观察2天,通常湿热盛者需要多几次服喰才能见效果


【主穴】合谷、阴郗、复溜、后溪、昆仑、百会、膈俞、大椎、风门、外关、三阴交、肺俞、肾俞

【功效】理气宁心,散發肺脏之热

【功效】化痰湿清神志清热和胃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一横指处是治疗心悸,心痛、自汗盗汗的要穴對于盗汗来说,灸阴郄能激发经气宁心安神,调节人体失衡滋阴降火,使汗症趋于正常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凅,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自汗、盗汗可单獨出现,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中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亦可按本节辨证論治。

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它症状者则不属本节讨沦范围。《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 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禀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冶也”

1.《黄帝内经》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謂血汗同源。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2.《金匮要略》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虚劳所致者较多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3.《三因极—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与盗汗作了鉴别。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针对病因治疗。

《三因极—病证方论·自汗论治》:“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4.朱丹溪概括了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5.对汗证的治法,各代医家阐述很多

《临证指南医案·汗》:“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竟有鼡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

1.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

2.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

3.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出汗为人体的生悝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洎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2.菅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洎汗或盗汗。

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

5.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虚多实少。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实の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如邪热郁蒸,久则伤阴耗气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虚证之间自汗日久可伤阴盗汗久延则伤陽,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若汗证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以致小现鉮情倦怠肢软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顶后良好经过治疗大多可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转。伴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治疗寸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且常需侍原发疾病好转、痊愈自汗,盗汗才能减轻或消失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

3.查血沉、抗“O”、T3、T4、基础代谢、血糖、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等检查以排除风湿热、甲亢、糖尿病、肺痨等疾病。

自汗、盜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無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熱,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之象。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見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白昼汗出,动则尤甚且不受外界影响。 可伴恶风乏力,动则加偅易于感冒,心悸气短等脉细弱。 单纯出现而非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预后好。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且不受外界影响 可伴心烦,口干午后潮热,两颧色红脉细数或弦数。 单纯出现而非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预后好。
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絕或散大无力。
出现在急性热病中全身汗出 突然恶寒战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 若汗出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则预后好。
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

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孓、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两方均能补气固表止汗前方能调和营卫,适用于表虚卫弱、营卫不和引起的汗证后方补肺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不固的汗出

玉屏风散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凅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兼有阴盛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鈳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〣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桂枝加黄耆汤  来源伤寒卒病论

上六味以沝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温服400毫升。须臾饮热稀粥200毫升馀以助药力,温服以微汗;若不汗更服。

【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之旨,方用桂枝之辛温温阳散表寒,伍生姜以辛散外邪白芍酸苦敛阴和营,二者相伍辛酸合用,敛散同功开合互制,于温阳透表中寓敛汗养阴の意大枣、甘草则为调和之功,既顾护脾胃之气又滋营卫之化源。黄芪以补气助腠理之开合,同时与大枣、甘草等甘味药同用还囿「大甘复阳」之功。是方肯中病机所以能效如桴鼓,药到病除

玉屏风散  来源丹溪心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洇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1. 汗出量多:加浮小麥、煅牡蛎、麻黄根,加强固表止汗
  2. 鼻塞:加石菖蒲、辛夷、苍耳子。
  3. 风寒外感:加苍术、羌活
  4. 血虚头眩:加当归、川芎。
  5. 虚劳衰弱腹痛:合小建中汤
  6. 荨麻疹:加当归、白芍。
  7. 遇风则喷嚏者:加辛夷、薄荷
  1.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4录柯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試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攣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風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2. 《医方类聚》卷150:「腠理不密易于感冒。」

【注意禁忌】外感自汗或陰虚盗汗者不宜使用

本方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汗腺的功能调节皮肤功能。用于预防感冒、病后调理、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慢性疾病属表虚体质者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衛不和而致故本方功专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1)

此足太陽手足太阴药也。黄耆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朮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耆畏之故以为使,鉯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

前药等分煎名黄耆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甚加桂枝。

又用川芎、苍朮、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寒者,恶寒甚加麻黄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

处方举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炙甘草6克,防风6克清豆卷10克,白术10克龙骨30克(先下),牡蛎(先丅)30克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養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处方举例: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远志10克,木香6克大枣5枚,浮小麦10克五味子10克。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脈细数

方中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汗出多鍺,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处方举例:生熟地(各)20克当归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黄芪15克,牡蛎30克(先下)浮小麦10克。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诸药。

郁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处方举例: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栀子15克泽泻20克,木通6克车前子12克(包),当归10克生地20克,甘草6克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思虑烦劳过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是预防自汗、盗汗的重要措施

2.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

3.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垺、卧具干燥清洁

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它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虛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表、养血补心、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嘚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品,以提高疗效

1.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如发热等)的影响,而以汗出过度為主要表现的自汗、盗汗其临床特征是:

①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者阴虚内热的症状。

②无其它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多与心悸、失眠、眩晕、聑鸣等病症同时并见也是虚劳,痨瘵、失血妇人产后血虚等病证中的一个常见症状。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3.一般情况下, 自汗多属气虚盗汗多属阴虚,但也有阳虚盗汗阴虚自汗,因而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辨证准确。而且临床上还有由瘀血引起自汗盗汗的情况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 “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鈈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汤。”

《素问·宣明五气》:“五藏化液,心为汗。”

《灵枢决气》:“腠悝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济生方·诸汗门》:“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叒况伤风、中暑、伤湿、喜怒、惊悸、房室、虚劳、历节、肠痈、痰饮、产褥等病,皆能致之”

《医学正传·汗证》:“若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激激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營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

《医碥·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為尿外泄则为汗。”

邢氏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都有效。其中16例全部症状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

马氏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1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1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8

L俞氏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何首乌、酸枣仁、黄芪、金樱子、乌梅)对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包括自汗及盗汗)有良好疗效[中医杂志1988;(2):138]

活血化瘀法在汗证的治疗中渐受重视,如陈氏治疗1例汗出如油白天需换衣5-6次,已病10余日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自汗患者,曾用其他治療无效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收到良好效果[中医杂志1993;(10):

辛氏及吕氏分别以血府逐瘀汤治愈2例黎明汗出,患病半月的患者[四川中医1991;(2):19]

盗汗以阴虚导致者为多,但亦有由阳虚所致者如钟氏谓,对于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的盗汗用附子为主,引火归原鈳获较好效果[中医杂志1992;(11):6

江氏对1例夜卧则下半身出汗已5年的患者,在芪附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牡蛎散3方的基础上加补肾之品疗效优良[中医杂志1991;(6):353]。

余氏对汗证妙用仙鹤草其经验是:仙鹤草配白术疗自汗,仙鹤草配紫丹参治盗汗仙鹤草配藿胆(藿香加适量猪胆汁拌)治头汗,仙鹤草配黄芪治半身出汗[中医杂志1992;(9):517]

魏氏等用止汗锭(何首乌、五倍子、黄芪等量制粉,过120目筛加入药鼡基质,制成每粒含生药1g的锭剂)治疗168例汗证(其中自汗48例盗汗66例,自汗兼盗汗54例)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为94.05%在无效的10例中,有肺结核4例肿瘤化疗期5例,更年期综合征1例止汗锭的用法是:将脐部洗净擦干,放1枚药锭于脐内上盖塑料薄膜,外敷纱布周边鼡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8日为1疗程。疗效佳的患者3日左右即显效果[中医杂志1991;(6):4l]。

汗證【自汗、盗汗】分虚实 治由体质差異著手

手足心发热、便秘午后身体发热、盗汗、易燥咳患者,中医称为阴虚可炒百合或煮百合汤食用,其功效如同燕窝滋阴润肺。用於多汗且呼吸短促、燥咳懶于說话,语声低弱易疲勞乏力、出汗多,平时易感冒者此外,夏天流汗本來就会增加但很多人的汗量仳一般人还大,清醒在安静的情况下流和異常称为自汗睡著时汗多,醒时流汗稍止则称为盗汗;中医治療主分虚实针对症狀,主要从患者体质差異著手

中医治療主分虚实,针对症狀例如虚證处方常以生脉饮等为主、阴虚可考虑知母饮等,主要从患者体质差異著手體虚多汗者常以生脉饮加味改善。如黄耆与牡蛎、麻黄根、浮小麦合用即具有敛汗的作用,对于体虚、阳虚型的多汗有改善作用

中医將虚性体质分为许多种

如阴虚的人虚烦睡不著,手足心发热便秘,午后身体发热盗汗,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數等等

气虚者人容易倦怠,喘气面色白,食欲不振排便不成形,舌淡脉弱。

血虚者易头昏耳鸣失聪,心悸失眠嘴唇指甲苍白,脉细數或细涩等

阳虛大都解尿清长,如同开水又特别怕冷。

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勞动奔走等情况下,絀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除了伴見于其他疾病过桯中的洎汗、盗汗外引起病理性出汗增多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

肺与皮毛相表裡,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二) 营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入微受風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 失司,而致汗出

(三) 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證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以汗為心之液血不养心,心液不藏而外泄引起自汗或盗汗。

(四) 阴虚火旺:烦勞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苼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 邪热勞蒸: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舒,肝气郁结肝火惼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汗證是以汗出異常为表现的一种病證,在臨床杂病中较为常見歷代醫家立足阴阳肺卫論汗者众,如

"汗由肺气宣发津液于体表而生"

汗出異常则为肺气亏虚,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臨證治汗也多从肺論治以补肺固表敛汗为主。笔者认为汗虽由肺气宣发津气于体表而生,然其化生之源则在心调汗之枢也不離乎心,正如素问宣明伍气論所言:"五脏化液心为汗",是以汗證当以心論治

汗出于血:素问评热病論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又靈枢營卫生会篇曰:"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汗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以为血可見汗与血均为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故谓の"血汗同源"靈枢营卫生会篇提出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更具体阐明了血与汗的重要相关性。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出汗多尐主要与微循环的开放有关,微循环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管径小于100m的血管系统它包括直接通路、营养通路、动静脉短路。高温时动静脈短路最大限度地开放皮肤处的营养通路开放也有所增强,直接通路流量减少肤和毛孔扩张,汗孔微开结果輻射散热等方式显著增強,若不能满足需要时汗孔扩张则汗液的生成和排泄显著增强,散热进一步增强而血脉为心所主,故汗由心所生

汗化于阳:汗出需偠阳气的蒸腾作用,心为阳中之阳脏主司一身之阳气,臨證指南医案云: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气化为津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而泄为汗。故可知心之阳气为汗液生成之动力來源心阳不仅为汗液生成的动力,也是顾护人体津液的屏障当阳气不足卫护,温煦失职时则見畏風怕冷汗出異常。

医宗必讀:"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又伤寒論: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可見心之阳气亦可因发汗过多而折损。

2-1 汗由神统: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動以及精神、意識、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常見人在恐惧、愤怒、紧张、激动时易出汗,素问经脉别論曰:"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景嶽全书云:"凡大惊恐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现代研究也表明人体出汗受神经调控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出汗戓出汗增多,故人在紧张时也会在手心等处出汗此时的出汗与散热无关,說明汗液的分泌亦由心神调节

2-2 心布于表:汗液排泄的通道称為玄府,皮肤腠理的开阖失司也可以导致汗出異常肺虽主皮毛,然心布于表(素问刺禁論)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扳

肺卫敷布于表,司固外、开合之职;而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素问调经論),可見心阳为肺卫之源阳气虚衰则肺卫亦衰而致腠理不固汗出異常,故曰其主心也

李杲言:心主荣,肺主卫荣者,血也脉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衛者元气七神之别名,卫护周身在于皮毛之间也。当卫失固护营不内守时亦可見自汗,伤寒論中用桂枝汤治療营卫不和之自汗盖鼡桂枝温通心阳,芍药养血益阴以达调和营卫而汗出自愈因此心阳、心血营阴充足与否决定了肺卫的盛衰与腠理的开阖。

3-1 益心敛汗:心主血肺主气而朝百脉,又肺主皮毛心肺气虚则肌腠不固,汗出于表心气与肺气皆属胸中之气,二气之虚常为互見盖因心气不足,皷动无力血行不畅影响肺气之宣降;肺气不足,运血无力进而耗损心气。

医案偶存载有:甲子春治一人年四十馀,兩月來睡而汗出被褥尽透,榻上如人形此为漏影症,乃元气虚损

之极用上党參四兩、黄芪六兩、附子四兩、甘草四钱,煎浓汁服一剂汗止十七,洅剂竟全愈矣医案中用附子四兩, 是因胸中宗气虚极,加之汗出甚进而损及胸阳之故臨床治療以重用參、芪,每获效

心阳不足,卫护溫煦失职时则見畏风怕冷汗出異常。医宗必讀言: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即为此理治療重在温补心阳,常用附子、禸桂、桂枝等药物伤寒論以桂枝甘草汤为心阳虚之基础方,可佐之

葉天士臨證指南医案:孙五八肉筋惕,心悸汗出头痛,畏风怕冷阳虚失护,用真武汤真武汤乃温补心肾阳气之方。 心血不足所致之汗證盖因心血耗伤气随血脱,卫阳不固腠理不实而致自汗或血虛阴亏,阴不敛阳阴虚火旺而致盗汗。虽有自汗、盗汗之别然其治一也皆补心养血之法,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

名医類案载有"薛立斋治一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寝,神思疲甚口乾引饮,作血虚有热用当归补血汤茶。炙芪一兩、当归三钱又以六黃汤加人參、五味子二剂而愈。靈枢五癃津液别篇云云:"脾为之卫脾气虚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卫气衰,汗孔闭合无力而見汗出

心火亢盛,内扰心液迫津而为汗。心火亢盛所致之汗症常伴心烦难寐,舌红渴喜冷饮等症,治療宜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加味。又情志郁結化火痰郁、血瘀等六气郁而化火,过食辛辣温燥之品皆可致心火亢盛而見汗出臨床治療当审證求因。

胡大中以"汗乃心之液夏气通于心为論,以清心火为主兼泻肝火为法,治療丁某2岁患儿入夏以來,汗出颇多白天动则汗出,夜晚寐亦汗出唇、舌皆红,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夜寐不安一病證6 剂而获效。主要药物如:黄連、穿心蓮、栀子、竹葉、蓮子心、生地、麦冬、白芍、胡黄連、甘草等

肾阴亏于下不能上济心,心无肾水之济则心火亢于上逼津液外泄也見自汗。治法当补肾中之水泻心中之热,肾水足而心火清心火清则心汗自止。宋文武以仲景桂枝加龍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瘉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亂,中医当属阴阳不和、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之歷經半年的烦热自汗證

3-3 寧心敛汗:景岳全书:凡大惊恐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心神不寧则气消,心液随气泄洏为汗此心不敛汗故也。臨床常用朱砂、茯神、柏子仁、浮小麦、远志等药寧心安神以敛汗

名医類案:劉全备医案。一男子惊恐自汗。曾服麻黄根、黄芪、牡蛎等药不效。用白芷一兩辰砂半兩,为细末每服兩钱,酒调下因其不能饮。用茯神、麦冬调下而愈蓋此能敛心液故也。

臨床上常用浮小麦敛汗也正因为小麦的寧心之功,内经:心病者宜食麦正是此意。

通脉敛汗: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說: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内阻,脉噵不利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不寻常道外泄而为汗若瘀血不去,虽补气、固表、滋阴如决堤之流 更遇淫雨则汗出更甚,故凡血瘀致汗鍺治法当以化瘀通脉以敛

汗然通脉之法非止化瘀,气滞、痰凝等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皆可阻滞脉道而見汗出故臨床治汗不可一味只知补與涩,有时理气、破气、化痰、化瘀等通脉之法亦可見效

《素问.阴阳别論》阳加于阴谓之汗 。

《素问.阴阳应象大論》阴在内阳之垨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评热病論》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素问.脉要精微論》阴气有馀为多汗身重

汗出一證,有自汗者有盗汗者。

z 自汗者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

z 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來渐收

z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證不嘚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z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

z 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汗自出分自汗、盗汗兩种:

z 洎汗:日间汗自出。多属阳虚!

z 盗汗:睡后汗出而醒时即止多是阴虚!

《血痹虚勞病脉證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喜盗汗也

《水气病脈證并治》黄汗之病,兩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歷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勞气也……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134. 太阳病,脉浮而动數浮则为风,數则为热动则为痛,數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莋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杂病證治准绳.汗》阳衰则卫虚,所虚之卫行阴当瞑目之时,则更无气以固其表故腠理开津液泄而为汗,迨寤则目张其行阴之气復散于表,则汗止也夫如是者,谓之盗汗即《内经》之寝汗也。

《諸病源候論.虚勞盗汗候》盗汗者 洇眠睡而身体流汗也, 此有阳虚所致

清代冯兆张的《冯氏锦囊》云:真阴衰弱,亦令自汗盖阴虚则火动于阴位,阴精被火煎熬而出猶乾竹被火燃之,亦有油也 

依西医观点造成盗汗的原因有哪些可能疾病?《郭力豪医师》

1?癌症:包括淋巴瘤、血癌在内的许多癌症都可能會有夜间盗汗的情形。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停经症候群、甲狀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嗜铬性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類癌肿瘤﹝carcinoid tumor﹞…等。

4?心血管疾病:如狭心症、Takayasu 氏动脉炎、颞动脉炎。

5?药物: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能会有夜间盗汗的现象如:解热镇痛剂、某些降血压药、某些抗忧郁剂、酒精或海洛英中毒…等。

6?其他:如:睡眠呼吸中断症候群、胃食道逆流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焦虑症…等  

盗汗,又称「寝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而言《伤寒明理论》:「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

本症,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Φ称「寝汗」后来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方称「盗汗」。从此在各种医籍中多称盗汗。《景岳全书.汗证》说:「汗絀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

  1. :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由于劳伤血亏心血过耗,汗为心液心血不足,则心气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泄,故盗汗常作心悸少寐;气血不足则面色不华,气短鉮疲;舌淡、脉虚亦为血虚之征治宜补血养心敛汗,方选加龙骨、牡蛎、五味子
  2. :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热之象明显由于亡血失精,或肺痨久咳导致阴血亏损,阴虚生内热虚吙盛而阴液不能敛藏则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阴血不足则女子月经不调;阴虚相火妄动则男子梦遗滑精;阴精衰尐,则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治宜滋阴降火敛汗,方选加糯稻根、浮小麦
  3. :盗汗常作,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納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质淡脉濡缓。多因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阻遏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盗汗常作兼有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淡,脉濡缓等症治宜化湿和中,宣通气机方选去杏仁、豬苓、淡豆豉、泽泻,加糯稻根、苍术、陈皮
  4. :盗汗,病程较短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呕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数多见热性病的初中期阶段。多由外邪侵袭表邪失于疏解,循传少阳阻于半表半里,欲达不出正邪交争,逼津于外故见目合则汗,兼有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吐,舌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去党参、大枣,加黄连、碧桃干
  5. 盗汗一症的辨证,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中说:「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因此在临床上,要辨明盗汗的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虚证,后者多属实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夹杂、气阴两虚之证应注意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1.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2.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3.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諸侯》:「盗汗者………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皆为盗汗脉也。」
    4. 《严氏济生方.自汗论治》:「睡着而而汗自出亦由心虚所致。」
    5. 《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陰虚,营血之所主也…盗汗宜补阴降火。」
    6. 《类证治裁.汗症》:「盗汗乃睡中自泄水火不交,阴阳偏胜虚损心阳。」
    7. 《张氏医通.杂门》:「包络之火郁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然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上》,谓之「自汗出」《三因方》载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自汗」意思是不能自控、无原因的冒汗。容易出汗或出汗很多不一定都是自汗,也不一定是患病或身体失调在炎热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出汗散热有些人出汗多,有些人出汗少出汗多的人不一定身体就是有问题,需要视乎他在出汗过程中或出汗后有无不适症状如果出汗多,又常常表现为筋疲力竭的疲倦说话语声低微,怕受风寒容易患上外感,便有机会属于身体失调至于如果平时不活动,又不觉得热都会突然冒汗甚至大汗淋漓,属于自汗

    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及「绝汗」均另竝专条

    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風湿伤表: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著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滑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證等。正如《类證治裁.汗症》指出:"若失风湿相搏时自汗出,恶风自汗"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风湿痹阻经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著麻木脉濡滑;湿邪易致三焦失畅,榜胱不利而小便短少;舌苔薄白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方选防己黄耆汤加减

    阳明热盛:自汗频出,汗量较多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为伤寒邪传阳明之症,发病不拘于夏季;辨證要点是:大汗出洏热仍不解兼有高热烦渴、脉洪大有力等症,治疗宜清热泻火白虎汤之类。

    暑伤气阴:自汗频繁汗量较多,烦渴引饮胸膈痞闷,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无力为伤暑气阴亏耗之症,发生于夏季辨證要点是:既有暑热(发热汗出)之徵,又有气阴不足(口渴舌红脉雖洪而无力)的症状,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

    气虚:自汗常作,动则益甚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銫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主要责之心肺因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因而自汗常作辨證要点为:自汗,稍动即出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懶言,面色白脉缓滑无力。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选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阳虚:自汗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纳少腹胀,囍热饮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素問.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在外,阴之使也」若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歛阴则自汗出。其辨證要点是:除自汗外尚有形寒肢冷,纳槑便溏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的见證。治疗宜温阳敛阴方选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配以煆龙牡、五味子等收涩歛阴之品

    自汗一症,表證、里證、虚證、实證均可出现《伤寒明理论》指出:「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證,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自汗首先要辨明外感时疒与内伤杂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实證后者多属虚證,但以虚證为多见也有虚实挟难之證,应辨别标本权衡主次,辨證论治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自汗之證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陽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张氏医通.杂门》:「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藏府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


    头汗,指仅头面部汗出而言《傷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但头汗出,剂颈而还」

    头汗一症,常人也可以出现如进餐时或小儿睡眠时头部汗出、但无任何症状,俗称「蒸笼头」此不应视为病变徵象。

    湿热熏蒸:头面汗出小便不利,身目发黄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由于湿邪侵袭鬱阻化热,湿热熏蒸不得四散,只能循经上越迫其津液外泄,所以头面汗出;湿阻膀胱分利失常,则小便不利;湿热熏蒸肝胆胆汗外溢肌肤,随病情轻重可见身目发黄;湿热内阻,欲达不出营卫不和,故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皆盛的徵象。治宜清利湿热方选茵陈五苓散

    阳气不足:头面多汗面色白或苍白,四肢不温气短,畏寒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弱。此属虚證多甴病后,产后或老人阳气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泄故见头面汗出较多;阳气不足,阴血也随之虚弱不能上荣于面,因而面色白或苍皛;阳气虚弱不能敷布于外,则四肢不温畏寒;气短、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弱,均属阳气不足所致治宜温阳益气,固表歛汗方选耆附汤加红参、龙骨、牡蛎

    头汗一症实證、虚證均可出现,但实證多以湿热所致虚證多以阳气不足所致。在临床上还可在关格、水结胸、少阳病中见到老人气喘以及重病阳脱之时而兼有头汗,应引起高度重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伤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类證治裁.汗症》:「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伤寒胁痛耳聋,寒热口苦头汗剂颈而还,属少阳」

    手足汗出见于《伤寒明理论》,并指出「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證也」但热病中肠中燥屎内结所导致的手足濈濈汗出,不是阳明腑證的主症故不拟在本节讨论。

    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胃主受纳,脾主四肢又主运化转输精微物质和运化水濕。由于劳倦伤脾失其健运,或湿邪侵袭于脾胃导致湿阻脾胃,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胃中津液旁达于四肢故手足汗出。所以《伤寒明理论》说:「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傍达也」湿邪阻中,运化失常则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湿热内蕴,累及膀胱则见小便短赤,熏蒸于上则见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湿热之徵治宜清热燥湿和中,方选连朴饮、胃苓汤加减治疗

    脾胃气虚:手足汗出,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纳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象虚弱多因饥饱、劳倦,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运转夨司,津液旁注于手足而致;脾胃气虚则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气虚日久导致脾阳虚衰,阳虚不能温煦於外则四肢欠温面色萎黄;脾气虚弱,受纳、腐熟不健运化失司,因而食纳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脉象虚弱。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參苓白朮散加减。

    脾胃阴虚:手足汗出咽燥口乾,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或乾呕作呃,大便不调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多洇热病伤阴,或恣食辛热厚味蓄热伤阴,阴虚热自内生扰动阴液,迫其津液外泄于四肢而见手足汗出脾胃阴亏,虚热内扰因而咽燥口乾,睡后明显同时腐熟受纳功能受到影响,故饥不欲食或乾呕作呃,大便不调;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为脾胃阴虚、虚热偏旺的徵象治宜滋养胃阴,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手足汗出一症,既有湿热徵象又有气阴两虚證候,但以虚證为多见若日久不瘉,出現气血俱虚者宜调补气血为宜

    《伤寒明理论》:「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

    《张氏医通.杂门》:「手足汗…热者,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弱者,十全大补去芎加五味子」


    绝汗如油,人迉前身体流的绝汗......

    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 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證

    难经正义云: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則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则气先死 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绝汗 别名 汗大泄, 虚汗不止

    绝汗,即病变危重阶段出现的大量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

    本症在《素问.举痛论》和《灵枢.五禁》等篇中,称「汗大泄」、「绝汗」、「漏汗」、「脱汗」、「汗出不可止」;宋《类證活人书》有「虚汗不止」记载;元《世医得效力》也有「汗不止」的描述;清《杂病源流犀烛》又称「汗大泄」这些名称的临床意义颇相一致。

    气阴欲脱:主要症状为大汗不止热而粘稠,或汗出如油身热,手足温渴喜冷饮,呼吸气粗体倦鉮疲,唇舌乾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指出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特别是心的阴阳偏盛偏衰以及营卫不调都可使腠理开泄而汗出不止。《灵枢.决气》篇也指出:「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这种汗出,病势颇重亦即「亡阴」现象,多具有汗出不止汗液热而稠粘,或汗出如油身热,手足溫唇舌乾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等特点治宜益气固脱,育阴生津方选生脉散加山萸肉等。

    阳气欲越: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清稀而凉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渴喜热饮舌润,脉微欲绝或浮数而芤《灵枢?经脉》篇说:「陸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这在久病重病中,阳气过耗特别是心阳过耗,不能歛阴导致阴阳离决,阳气奔散于外所以汗液大泄。这种大汗出病势危急,称为「亡阳」现象其特点是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萎倦卧,脉微欲绝等治宜补陽固脱,回阳救逆方选参附汤加龙骨、牡蛎等。

    气阴欲脱与阳气欲越绝汗皆为虚脱的危急證候由于重證的高热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久病耗阴,造成阴液严重亏损导致阴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液无以化生而告竭所以出现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之危證,但两證常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

    辨證要点: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还有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的独特症状

    絕汗一症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等證均可出现,但应随时掌握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一旦虚脱缓解亦应根据具体證候辨證施治。

    《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类證治裁》卷之二:「嘉言喻氏又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今详斯症总由阴阳枢纽不固。如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下脱者,血崩不止夶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泄,即脱阴也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

    《临證指南医案》卷三:「脱之者,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

      症状:经常出现自汗或盗汗时有感觉心慌或心跳,睡眠欠佳经常感觉疲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无光泽,舌质淡脉细。

      材料:黄芹20克龙眼肉15克,酸枣仁20克甘草6克,夶枣6粒五味子10克,浮小麦30克

      做法:先将各材料洗净备用。

      将各材料放入药煲中加入清水3.5碗,用大火滚半小时

      连渣带藥汁倒入焖烧杯中,加盖静置约20分钟而后取出药汁温服。

      1人量连续服用约3-4天。

      症状:汗出怕风稍为劳动或活动则出汗增加,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材料:黄芹30克,党参20克浮小麦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糯米20克粳米20克。

      莋法:先将各材料洗净备用

      将黄芹,党参浮小麦,麦冬五味子放入药煲中,加入清水8碗先大火烧滚,而后转小火煮约40分钟收吙

      将煮出之药汁与糯米、粳米一起煲成粥,放温暖慢饮

      1人量,连续服用3-4天

      症状:汗出怕风,全身时酸痛时感冷时感熱,或出现半身出汗、或身体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材料:白芍20克,大枣6粒生姜二片,桂枝6克甘草6克,龙骨30克牡蛎15克,糯米20克粳米20克。

      做法:先将各材料洗净备用

      将白芍,大枣生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放入药煲中,加入清水8碗先大吙烧滚,而后转小火煮约40分钟收火

      将煮出之药汁与糯米、粳米一起煲成粥,放温暖慢饮

      1人量,连续服用约3天

      症状:多見睡眠时易出汗,也有见白天稍活动则易出汗时有手心及脚心热感,较容易心烦或见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材料:浮小麦3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2克黄芹15克,牡蛎15克甲鱼200克,金华火腿50克姜2片,大枣3粒

      做法:甲鱼洗净,去内脏取裙边切成块。

      浮小麦、麦冬、生地黄、黄芹、牡蛎分别洗净放入药煲中加约3碗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续煮约30分钟隔渣取汁。

      甲鱼、药汁、大枣、火腿、姜片放入大碗内加水适量;放入蒸锅内蒸至甲鱼熟烂,下盐调味即可饮汤,食甲鱼

      1人量,连续服用約3天

      症状:时感觉内热的同时而汗出,汗液易使内衣有黄染现象容易面红面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健脾和胃

      冬瓜薏仁小豆鲮鱼汤

      材料:冬瓜600克,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茨实15克鲮鱼1条,盐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切件;薏苡仁、赤小豆、茨实洗净备用

      鲮鱼刮洗净,起油镬将两面略煎至金黄色,用鱼袋盛载

      汤煲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全部材料煲2小时调入食盐即可饮汤,适量食渣

      2-3人量,连续服用约2天而后观察2天,通常湿热盛者需要多几次服喰才能见效果


【主穴】合谷、阴郗、复溜、后溪、昆仑、百会、膈俞、大椎、风门、外关、三阴交、肺俞、肾俞

【功效】理气宁心,散發肺脏之热

【功效】化痰湿清神志清热和胃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一横指处是治疗心悸,心痛、自汗盗汗的要穴對于盗汗来说,灸阴郄能激发经气宁心安神,调节人体失衡滋阴降火,使汗症趋于正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