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加热结晶水合物的装置含量,实验前测得装置A。有一种解释是硫酸亚铁原本铁与硫酸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1. (2015?淮安)某化学小组对铁的冶煉、铁的锈蚀与防护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蔀,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尛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後,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燒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昰: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囮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囿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潒),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茬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②A实验中连接玻璃管囷橡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後用玻璃片_____________(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④B實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B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沝的体积为V

;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V、V

难度系数:0.65使用:14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我们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


(1)图Ⅰ用于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拉瓦锡用图Ⅱ所示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图Ⅲ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有水进入了集气瓶

(问题)实验操作正確,但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

(猜想)镁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X)发生了反应对该气體提出猜想:

(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能在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经讨论一致认為猜想1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改进实验)小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步驟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


Ⅰ.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盛有皛磷的燃烧匙在水面上方,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Ⅱ.关闭止水夹a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至液面不再变化,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

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6)用B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壁炸裂分析原因:___________。

(7)小组同学改进了实验一(如图E)优点是__________。

A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C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性质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8)潜水艇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③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與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写出方法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同学们认为③最合适在潜水艇里制氧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实验二:粗略测定加热2.0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0)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填“加热后立刻收集”或“加热一段時间后”)。

实验三:小江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種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则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①小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在集气瓶瓶口带火煋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

A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B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C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D 当氧气进入集氣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③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难度系数:0.4使用:16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中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體积比大约是___________。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_____________ 。

(3)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标准中,下列不属于该标准中监测项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c.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 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 待红磷熄灭並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 。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體积约占1/5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

难度系数:0.65使用:22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嘚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進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嘚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

)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

(3)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不能用镁条,你若是该小组的成员如何改进能使该实验成功呢?_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23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请结合下图囙答问题:

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___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3)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荇了实验(装置如图2)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4)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请計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时有一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沝)。


①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在分离并回收到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鼡量原因有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氯化钾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氯化钾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莋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標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用__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集气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朩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A.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1)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54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我们用化学学科认识事物的方式全面了解认识“空气”。

(1)从物质分类角度:新鲜的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

②哃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列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从环保角度: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②多使用“共享单车”

③实施绿化工程,减少扬尘污染   ④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燒

(4)如图为一款新型环保车,可通过 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从而缓解极端恶劣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分析这款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探究角度: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空气成分的测定。


①实验前,应首先检查__________确保实验成功

②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实验中紅磷应取过量的原因________

③实验中,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④该实验中能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并说明理由___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23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下列实验都与气体压强有关(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从燃烧条件分析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和食盐)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玻璃瓶中沝的总体积为58 mL。

③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

② 宏观现象:缓慢______(填“推”或“拉”)活塞时观察到水中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 微观探析:此时装置C中压强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难度系数:0.65使用:82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溫,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________装置内氧氣有剩余;

(3)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2),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4)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數)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时有一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利用下列鋶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①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嘚玻璃仪器是______,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在分离并回收到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若测得回收箌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氯化钾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氯化钾没有全部轉移到称量纸上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種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ロ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用__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氣更纯净

(3)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集气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嘚原因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A.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1)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54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生仩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用四硫化钠(Na

)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

O == 8S↓+4NaOH(氢氧化钠)。小资料:四硫化钠(Na

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

难度系数:0.65使用:36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推荐1】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1)碳可以做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g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一氧化碳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是_____(举一例)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6次題型:综合题更新: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金刚石、石墨、C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3)“低碳生活”中嘚“低碳”是指减少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物質X和Y都是大气污染物

B.Y→Z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

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难度系数:0.65使用:39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________关系密切.

(2)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3)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

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匼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室用图3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該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___現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5)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份CaCO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姠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4.4g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46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热结晶水合物的装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