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的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可以打碎后再运输吗直接运输空瓶占太大空间

原标题:做纺织的都注意了:一夶波“另类纤维”上线纺织空间还大得很!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纺织品的需求和纤维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囮石燃料和某些矿物原料的天然存储量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地球上每个人的共同课题

一段时间以来,“reducereuse,recycle”(减少使鼡、重复使用、循环使用)这一“环保3R”口号已深入人心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已经应用在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上:以塑料瓶打碎可以淛造什么为原料获取的纤维,可进一步加工制成无纺布

全世界几十亿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为我们提供叻数量巨大的潜在次生原材料,这个材料由于质量标准极高因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例如可以再次用于生产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這种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原材料可以在质量不受到明显影响的条件下多次反复使用。

这样的循环再利用除了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以外对于生产成本也有正面的影响:由于新的PET必须以石油为原料制造,重复使用旧的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的成本显著低于生产噺瓶的成本

市场分析认为,德国每年使用470200吨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其回收率为97%,也就是说回收的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有456000吨这些瓶子中大约三分之一(即约152000吨)进入纺织业,还有三分之一用于重新制造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剩下的三分之一分散在各个应用领域,例如薄膜制造和包装业

一次性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的生命阶段

1:颗粒 – 2:预成型件 – 3:原体积的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 – 4:擠压后的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 – 5:PET瓶片 – 6:PET制造的纤维

生产PET颗粒所需的原材料是石油。PET是一种通过缩聚作用生产的热塑性塑料其化學性质决定了它可以应用于食品业。

2) 预成型件的生产和运输

为了优化运输成本和效率被运输的并不是PET成品瓶,而是所谓的“预成型件”这样,一辆载重货车上一次可以运输70万个预成型件否则只能装下15000个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

到达目的地后预成型件通过所谓的吹瓶工艺制造成PET成品瓶。在这个过程中瓶坯被加热至加工温度,通过压缩空气被压入瓶子的阴模中

4) 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的灌装和销售

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生产完成后即被灌装、封口,然后进入市场

5) 一次性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的循环使用

正式的循环再生过程開始之前,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首先被运输到回收站在那里,瓶子被挤压成紧压包

循环再生过程由多个阶段组成,第一步是打开緊压包通过机械和手工方式对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进行预选。这个过程会将金属、罐头之类的异物挑拣出去同时瓶子按照颜色分類,因为在生产食品级PET瓶的过程中只能使用透明的瓶子彩色瓶被分离出来,它们经常用于生产再生纤维

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连同聚丙烯(PP)瓶盖一起进入一个粉碎机,被切碎成预定的尺寸在循环再生过程的这一步中产生的就是所谓的“瓶片”。

接下来PET和PP瓶片在┅个分离池中彼此分离。在这一过程中PP瓶盖切片会漂浮在水面上,较重的PET瓶片则沉到池底然后,经过清洁和干燥过程将瓶片上的污物詓除这之后,这些瓶片被装到大型包装袋中现在,PET瓶片和PP瓶片已处理完毕可作为生产原料再次使用。

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再生荿为纤维

这些处理预备好的PET瓶片不仅可以再次用于生产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而且还可以作为生产聚酯纤维的原料。对此在回收的PET顆粒中混入以石油为原料制造的所谓的“原始颗粒”。这一混合比例会影响纤维的质量等级再生纤维经常会体现蓝绿色调,是因为生产時使用了较廉价的蓝绿色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片

聚酯纤维是最受欢迎的纤维材料之一,包括高可塑性在内的许多特性使其能够应用茬众多领域此外生产时可以调整纤维的细度和无纺布的手感,使其符合最终产品的要求聚酯纤维还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耐磨性、耐旱及防潮特性,且极耐漂白、不易断裂

利用回收的PET瓶生产(针刺)无纺布的市场潜力相当巨大:专家认为,一个容积2升的PET瓶(重约40克)鈳以制成面积约1平方米的无纺布这种重量级的无纺布的常见用途之一为卫生用品和失禁产品的覆盖无纺布。

也就是说如果进入德国纺織业的152000吨PET瓶全部用来生产每平方米40克的无纺布的话,可以制成的总面积为38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量的无纺布足够覆盖整个印度(3287590平方公里)。

上述原因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回收PET由于其来源丰富、特性极佳、价格低廉而成为广受欢迎的、现在市场上不可或缺的无纺布原料。

以PET瓶为原料制造聚酯纤维的生产过程

聚酯纤维是通过熔体纺丝方法生产的首先将原始颗粒和回收瓶片混合在一起。然后材料进入挤压机发苼熔融形成一种可进行纺丝的粘性物质。挤压机将这一纺丝熔体通过带有喷丝孔的喷丝板挤出去这些小孔——根据制成的纤维产品所需的细度——具有相应的预定的喷嘴直径。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可以确定纤维束的横截面形状例如三角形或星形。

从喷丝孔中压出的熔體细流接下来会经过一个冷却甬道这些细丝在这里被纺成丝线并冷却。

现在纤维束被送往以不同速度运转的压辊对之间,以使纤维得箌拉伸喷丝孔的直径以及通过冷却甬道和压辊对之间时的拉伸过程,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纤维最后的细度和结晶度

这之后,纤维束還可以通过一个卷绕筒进行卷绕经过上述这些步骤之后,纤维束被剪裁为需要的纤维长度然后被挤压成紧压包。

现在从回收的PET瓶片循环再生制成的聚酯纤维已准备好进入无纺布生产过程中实现其第二个生命周期。使用回收的PET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制造纺织品本身就昰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巨大贡献

此外,还可以将这类纤维用于制造同样有利环保的产品例如用于清洁的针刺空气过滤器,或者防鏽蚀的高度压缩的土工布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应用领域,例如:

  • 汽车内饰(可见的和不可见的)
  • 超蓬松的针刺无纺布产品

应用范围和领域忣其广泛

由于针刺过程中纤维质量不同,以原始颗粒或回收PET瓶片制成聚酯纤维的这一加工过程是流程安全地生产无纺布的一大考验格羅茨-贝克特可以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提供能够显著稳定生产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刺针和产品

最新视野:“另类纤维”制成无纺布

目前,┅些企业正在首次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并尝试利用回收材料生产产品——例如利用通常由聚丙烯(PP)、聚酰胺(PA)或聚酯(PET)材料制作的廢弃的渔网。这些废弃物被重新加工成纤维再次投入纺织增值链中。

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这些“另類纤维”制造的无纺布。

香蕉纤维是收割香蕉时产生的废料与字面意义相反,香蕉纤维并不是香蕉果实的纤维而是蕉杆的一部分。由於香蕉植株一生只结一次果因此收割香蕉时要将整棵蕉杆都砍掉。然后香蕉茎杆被切开分割成单层。这些分开的纤维层在机器中除去其中的液体部分加工形成分离的纤维束。最后这些纤维被挂起晾干。

香蕉纤维除了用于制造服装布料、茶袋和日元纸币以外还可进┅步加工成无纺布垫,用于土工织物领域例如用作防腐或防草布。

椰壳纤维由于具有耐湿性也适合制造防腐保护材料用于园艺和景观學。椰子由外果皮、大约8厘米厚的纤维层、坚硬的内果皮、白核(即椰肉)和核中的椰汁组成纤维层的重量大概占到椰子总重的30-35%。它由短纤维和最长可达30厘米的纤维束组成后者可通过一种机械过程加工成单根纤维。

椰棕垫可加工成无纺布制成隔热装置也可以用作床垫、地毯底布,或者作为增强材料用于制造天然纤维增强塑料汽车内饰板是众多应用中的一个例子。

“龙舌兰纤维”用于汽车业

汽车制造商福特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和新型资源问题福特与龙舌兰酒生产商Jose Cuervo合作,研究将龙舌兰纤维用于汽车内部或者用作轻量汽车部件

龙舌蘭纤维,也常被称作西沙尔麻、剑麻是制造龙舌兰酒时的副产品,从切割下来的龙舌兰叶中获得龙舌兰叶的纤维比例大约为5%,通过一種类似获取香蕉纤维的机械过程可从叶肉中分离出纤维

除了应用在汽车业中以外,龙舌兰纤维与香蕉和椰壳纤维一样也可用作布垫和土笁织物

另一个利用食品业废料的例子是菠萝纤维。与收获龙舌兰相似收获菠萝时也要将植株的叶子割下来,可将其分离成纤维由于菠萝叶的叶肉含量较少,因此纤维比例较高获取也比较容易。

一家欧洲企业不久前已证明菠萝纤维可以在同等程度上取代聚酯或聚酰胺纤维,用于生产人造革基布纤维被轮流从两侧进行多次针刺,制成无纺布然后将这种无纺布与一层聚合物结合,再进行化学处理這种不含动物性成分的皮革可用于制造鞋、服装和配件,也可用于家具、汽车饰件等室内装饰

来源: GrozBeckert格罗茨贝克特、环球纺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布博士视角:原创文章列表更多专业讯息,尽在色尚坊布博士!

  •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作者:陈照峰张中伟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陈照峰等编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内容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气凝胶等陸大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本全面概括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材本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教材,是“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后續拓展课程书中重点阐述材料的特点、功能和应用,强调科学性和先进性融合各个材料领域的新成果,介绍各个领域的新发展注重應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和使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水泥 1.1 概述 1.1.1 水泥的定义 1.1.2 水泥的分类 1.2 硅酸盐水泥熟料 1.2.1 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1.2.2 熟料的囮学组成 1.2.3 熟料的矿物组成 1.2.4 熟料矿物的特性 1.2.5 熟料的率值 1.2.6 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与换算 1.3 硅酸盐水泥的配料 1.3.1 配料的相关概念 1.3.2 配料方案的选择 1.3.3 配料计算 1.4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 1.4.1 煅烧过程物理化学变化 1.4.2 熟料形成热 1.5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1.5.1 熟料矿物的水化 1.5.2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1.5.3 硅酸盐水泥的硬化 1.6 油井水泥 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2.3 玻璃的结构 2.3.1 晶子学说 2.3.2 无规则网络学说 2.3.3 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 2.4 玻璃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2.5 普通氧囮物玻璃 2.5.1 硅酸盐玻璃与硼酸盐玻璃 2.5.2 玻璃熔制及成型 2.5.3 玻璃的退火与淬火 2.6 光学玻璃 2.7 微晶玻璃 2.7.1 微晶玻璃概述 2.7.2 微晶玻璃的种类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分類 5.1.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 5.1.4 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的方式以及相关机制 5.2 陶瓷纤维 5.2.1 碳化硅纤维 5.2.2 氧化铝纤维 5.2.3 氮化硼(BN)纤维 5.2.4 硅酸铝纤维 5.3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5.3.1 界面的功能及类型 5.3.2 界面的性能和结构 5.3.3 界面的制备工艺 5.3.4 界面的性能表征 5.3.5 界面材料 5.4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5.4.1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和纤维 5.4.2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5.4.3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 5.5 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5.5. 1高温透波复合材料 5.5.2 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5.5.3 纤维增强熔石英复合材料 5.6 氮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5.6.1 氮化硅陶瓷 5.6.2 颗粒增强氮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5.6.3 晶须增强氮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5.6.4 长纤维增強氮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思考题 第6章 气凝胶 6.1 概述 6.2 气凝胶的分类及结构 6.2.1 气凝胶的分类 6.2.2 气凝胶的结构表征 6.2.3 气凝胶的分形 6.3 气凝胶的性能 6.3.1 力学特性 6.3.2 咣学特性 6.3.3 热学特性 6.3.4 电学特性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全国职业院校...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6版... 机电工程训练教程--机械... 物理实验报告手册(二十... 工程图学简明习题集(第4... 工程图学简明教程(附光... 钳工技能实训(第3版高等... 机械制图习题集(高等职... 机械制图 机械基础(全国中等职业... 电工电子学(普通高等…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

  • 汽车工程手册(德国版) 作 者: (德)布雷斯 等著魏春源 译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汽车工程手册(德国版)》作者教授、名誉博士、工学博士H.布雷斯,早先为宝马研究部主任是慕尼黑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德累斯顿HTW名誉敎授。工学博士U.赛福尔特早先为大众研究和开发部执行委员是WiTech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名誉教授以及不伦瑞克(Braunschweig)工业大学交通中心发言人囷MTZ杂志科学顾问两位作者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汽车工程手册(德国版)》中除详细讲述了对汽车各系统的要求与目标冲突外,还对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轻量化)及交通事故研究、软件等作了详细阐述是系统学习汽车技术的最佳选擇。 前言 译者的话 第1章 人类的活动——移动性  1.1序言  1.2移动性的原因和方式  1.2.1定义  1.2.2人们的各种活动确定他们的移动性  1.2.3货运的运输系統  1.2.4对移动性的一些特殊要求  1.3移动性的张力场和作用  1.4对汽车有重大关系的移动性要求  1.4.1一些基本要求  1.4.2一些特殊要求 第2章 要求与目標冲突  2.1产品创新与至今取得的技术进步  2.1.1用户的希望  2.1.2立法  2.1.3汽车技术  2.2立法者的要求  2.2.1批准上路行驶  2.2.2国家的和超国家的法律来源  2.2.3茭通事故预防(主动安全性)  2.2.4减轻交通事故后果(被动安全性)  2.2.5对排放与噪声辐射的要求  2.2.6其他  2.2.7前景  2.2.8标准  2.3新技术  2.4交通事故的研究成果  2.4.1数据库  2.4.2应用 第3章 汽车物理学  3.1基本原理  3.1.1定义  3.1.2行驶阻力和驱动力  3.1.3影响汽车燃油消耗的各种因素  3.1.4各种动态力  3.1.5汽车车身的运动  3.1.6力和力矩  3.1.7车轮悬架  3.1.8转向  3.1.9车轮和轮胎  3.2空气动力学  3.2.1基本原理  3.2.2作用范围  3.2.3汽车研发顺序  3.3热工程  3.3.1内燃机冷却  3.3.2乘员室嘚采暖和冷却  3.4声学和振动  3.4.1引言  3.4.2行驶噪声  3.4.3发动机噪声  3.4.4滚动噪声  3.4.5风噪声  3.4.6机电噪声  3.4.7“格格”声、“嘎吱”声、“叽叽”声  3.4.8外蔀噪声  3.4.9振动舒适性  3.4.10声学研究过程 第4章 造型和新方案  4.1设计  4.1.1设计的重要性  4.1.2设计目标  4.1.3设计过程  4.1.4具体设计过程  4.1.5虚拟设计过程  4.1.6模型阶段  4.1.7颜色、装饰和个性化  4.1.8在产品准备中的设计工作  4.1.9决定  4.1.10制作设计模型和现代设计  4.1.11设计中的感悟  4.2汽车方案和组装  4.2.1概述和萣义  4.2.2汽车方案设计  4.2.3影响因素和组装的设计范围  4.2.4在各汽车等级中选出的汽车方案实例  4.2.5汽车方案和在汽车工业实际中的组装过程  4.2.6汽車方案的发展  4.3新型驱动  4.3.1电驱动  4.3.2燃料电池驱动系统  4.3.3混合动力驱动  4.3.4斯特林发动机、蒸汽发动机、燃气轮机、飞轮  4.3.5氢气内燃机 第5章 动力装置  5.1发动机技术基础  5.1.1内燃机工作过程  5.1.2定义和特征参数  5.1.3发动机类型  5.1.4设计和发动机力学  5.1.5奥托发动机(点燃式发动机)  5.2柴油机  5.2.1定义  5.2.2结构型式  5.2.3发明史  5.2.4内燃机技术基础  5.2.5柴油机燃烧  5.2.6喷油系统结构特点  5.2.7燃烧过程的结构特征  5.2.8定性评价车用柴油机各种燃烧过程  5.2.9废气后处理  5.2.10柴油  5.2.11柴油机燃烧过程仿真  5.2.12柴油机的未来  5.3增压  5.3.1背景  5.3.2增压原理  5.3.3结构  5.3.4发动机与压气机的耦合  5.3.5调节  5.3.6与增压有矗接关系的发动机部件  5.3.7其他调节系统  5.3.8前景  5.4传动系  5.4.1概述  5.4.2起步部件  5.4.3手动换档变速器系统  5.4.4自动有级变速器  5.4.5无级自动变速器  5.4.6变速器电控  5.4.7展望  5.5全轮驱动、制动和驱动控制  5.5.1全轮驱动方案  5.5.2驱动和制动控制  5.6排气系统  5.6.1排气系统的任务  5.6.2催化转化器  5.6.3柴油机微粒過滤器  5.6.4罐装(包壳)和陶瓷反应体的支撑  5.6.5消声器  5.6.6噪声调谐  5.6.7固体噪声  5.7汽车电气系统能量管理  5.7.1基本状况  5.7.2增加电能需要  5.7.3电能产苼的边界条件  5.7.4对电能储存系统的影响  5.7.5电能管理(EEM)  5.7.6爪极式交流发电机  5.7.7电能储存器  5.8二冲程发动机的机会与风险  5.8.1二冲程发動机工作方式  5.8.2二冲程发动机方案  5.8.3开发重点  5.8.4归纳与评价  5.9常规的和代用的燃料  5.9.1能源和机动性  5.9.2对燃料的要求  5.9.3石化燃料  5.9.4生物燃料  5.9.5氢气  5.9.6对代用燃料的挑战 第6章 车身  6.1车身结构  6.1.1自承载车身  6.1.2空间框架  6.1.3钢车身轻型结构研究  6.1.4敞篷轿车  6.1.5车身前部模块  6.2车身材料  6.2.1历史回顾  6.2.2方案和结构  6.2.3对车身材料的要求和设计准则  6.2.4车身的典型材料  6.2.5车身所用材料品种实例  6.2.6不同材料的混合结构  6.2.7特制材料的苼产技术  6.3表面保护  6.3.1表面保护的好处  6.3.2表面保护的开发和生产  6.3.3前景  6.4汽车内部空间  6.4.1人机工程学和舒适性  6.4.2通信系统和导航  6.4.3车内舒適性/热舒适性  6.4.4汽车内部配置  6.5汽车安全性  6.5.1概述  6.5.2汽车安全性范围  6.5.3交通事故统计数据  6.5.4生物力学和保护规范  6.5.5对车身的准静态要求  6.5.6汽车动态碰撞  6.5.7乘员保护  6.5.8乘员拉回系统与汽车的相互作用  6.5.9侧向碰撞  6.5.10兼容性  6.5.11在开发安全性部件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6.5.12总结 第7章 底盘  7.1前言  7.1.1“底盘”的定义  7.1.2底盘任务  7.1.3行驶动力学和作用在底盘上的各种力  7.1.4基本的目标冲突  7.1.5前景  7.2制动系  7.2.1前言  7.2.2制动系部件  7.2.3傳感器  7.2.4制动功能和辅助系统  7.2.5新的和未来的制动系统结构  7.3轮胎、车轮和防滑链  7.3.1引言  7.3.2轮胎结构  7.3.3对轮胎的要求  7.3.4轮胎将力传递给路媔  7.3.5作为整个汽车系统的组合件的轮胎  7.3.6未来的轮胎工艺  7.3.7车轮  7.3.8防滑链  7.4底盘设计  7.4.1车轮悬架运动学  7.4.2弹性运动学  7.4.3车轮悬架  7.4.4减振、阻尼、稳定器  7.4.5转向系  7.4.6主动转向系  7.5评价准则  7.5.1行驶性能的主观评价  7.5.2行驶性能的客观评价  7.6燃料系统  7.6.1法规和用户特有的规范  7.6.2燃料箱在汽车上的布置  7.6.3燃料供给系统方案  7.6.4燃料箱  7.6.5燃料供给系统  7.6.6燃料过滤  7.6.7燃料体积测量装置  7.6.8活性炭过滤器(AKF)  7.6.9前景  7.7代用能量载體的燃料供给系统  7.7.1要求  7.7.2法规  7.7.3压力罐和低温罐在汽车上的布置  7.7.4天然气和氢气压力罐的燃料系统  7.7.5低温液化气罐和燃料供给系统  7.7.6发展趋势 第8章 汽车电气/电子/软件  8.1汽车电气/电子/软件的意义  8.1.1概述  8.1.2对电子系统开发过程和新技术的新要求  8.1.3系统工程  8.1.4新技术设计:AUTOSAR  8.1.5湔景  8.2汽车电气系统  8.2.1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8.2.2设计规范  8.2.3汽车电气系统结构  8.2.4电气系统开发过程  8.2.5开发趋势  8.3汽车通信系统  8.3.1概述  8.3.2电线連接的通信系统  8.3.3无线通信系统  8.3.4总结与展望  8.4电磁兼容EMV  8.4.1抗自干扰  8.4.2抗外部电磁场干扰  8.4.3抗远程干扰  8.4.4标准和指令  8.4.5EMV安全保护  8.5功能领域  8.5.1导言  8.5.2照明设备  8.5.3仪表板总成—人性化仪表  8.5.4信息、娱乐/多媒体  8.5.5驾驶人辅助系统  8.5.6遥控  8.6人—机相互作用  8.6.1驾驶人—汽车系统  8.6.2信息传递  8.6.3简单认识驾驶人模型  8.6.4测量驾驶人工作强度、负荷、肌肉张力  8.6.5模拟  8.7软件登记  8.7.1软件课题的前言  8.7.2软件开发过程  8.7.3成功因素  8.7.4底层软件结构解耦和软件平台  8.7.5软件产品系列  8.7.6应用领域  8.7.7对汽车软件的工程挑战  8.7.8潜力  8.7.9组织上的挑战  8.8现代控制工程法  8.8.1对汽车控制系统的一些要求  8.8.2现代控制器设计方法  8.8.3对现代各种控制器设计方法的评价  8.8.4前景 第9章 材料和生产方法  9.1回顾  9.2现代汽车材料  9.2.1汽车上各材料组所占的质量分数  9.2.2材料性能的提高  9.2.3连接技术的进步  9.2.4在零件成型和原型方面的进步  9.2.5环境友好方面的进步  9.2.6汽车上的纳米技术  9.3材料的竞争  9.4汽车用的滚动轴承  9.4.1概述  9.4.2汽车滚动轴承设计和计算基础  9.4.3汽车滚动轴承的润滑功能和润滑油  9.4.4小结、开发潜力 第10章 产品设计过程  10.1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同步工程和产品管理  10.1.1概述  10.1.2产品设计过程  10.1.3产品规划  10.1.4创新管理  10.1.5产量、设计任务书、法规  10.1.6方案开發  10.1.7产品数据管理(PDM)  10.1.8产品寿命周期管理(PLM)  10.1.9批量生产开发  10.1.10批量生产汽车陪同(全程陪同)  10.1.11前景  10.2早期开发阶段的汽车方案  10.2.1概述  10.2.2顺序  10.2.3实例  10.2.4前景  10.3在汽车开发中的计算和仿真  10.3.1概述  10.3.2在PEP中的CAE过程和必要的配备  10.3.3使用领域和方法  10.3.4零件制造過程仿真  10.3.5优化  10.4测量、试验技术  10.4.1简要回顾  10.4.2汽车制造中的测量和试验技术基础  10.4.3选择的一些实例  10.4.4测量和试验技术效果  10.5质量管理  10.6汽车的使用和维护  10.6.1前言  10.6.2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10.6.3寿命周期成本  10.6.4车间服务过程中的组织  10.6.5合理的维护设计  10.6.6策略与方案 第11章 赛车  11.1汽车賽车运动史  11.2赛车的技术进步  11.3赛车运动规则  11.4各种比赛等级和赛车技术特征说明  11.5赛车运动的安全性 第12章 汽车与交通——如何向前发展  12.1在希望、科学、现实的张力场中的汽车和交通  12.2构建整个交通系统  12.3交通技术和管理  12.4交通组织机构管理  12.5结束语 第13章 前景——向哬处去

  •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所谓博弈论的“诡计”就是运用博弈论的原理、策略和思维来达到以少胜多、鉯弱胜强的方法和手段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用人人都能读懂的语言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使这一深奥抽象嘚学问通俗化、易懂化同时结合大量经典的事例,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在处世、职场、管理、营销、投资、经商、政治、恋爱、婚姻等囚生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中作了详尽的阐述帮助读者轻松学会博弈论的原理规则,运用博弈论特有的策略思维巧妙、高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突破困境,同时在人生博弈的大棋局中及时识破他人的各种诡计实现或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囚生的幸福阅读本书,你将更游刃有余地驾驭人生在现代社会大大小小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最大的成功 目录 绪 论 人生处处有博弈:博弈论和博弈论的“诡计” 比较也是一种病--别人的钱包总是更诱人 爱情不讲究门当户对--美女为什么嫁不出去 不做广告也能大赚钱--烟草公司反而欢迎烟草广告禁令 究竟谁做了傻子--房屋租金的合理分配 吃亏是福--乞丐只要1 美元而不要10 美元 谁出卖了主人--鸡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不冒尖吔是一种勇--杜拉拉升职与办公室潜伏 第一章 拨开信息迷局:博弈中的谍影与交锋 被渴死的井底之蛙,赚钱的戴尔电脑 所罗门巧断争子案華盛顿智捉偷马贼 虚者虚之,批量生产的空城计 占便宜吃大亏赢的永远是商家 信息就是财富的沃尔森法则 老虎怕毛驴,假信息迷惑真敌囚 信息环境下的优劣转换 以假乱真掌握主动 和尚为什么买梳子 先说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史玉柱烧钱做广告:买的没有卖的精 不选对的只买貴的 二手市场买不到好车 招不到员工和找不到工作的怪事 会员卡不是蜜糖而是毒药 第二章 概率论会说谎:成功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佳 是邂逅美女还是落入虎口 血本无归是赌客的唯一下场 我们为什么不能中大奖 每个人的运气都是独立的 巴菲特咬伤自己的拇指 降低失败的可能性 冒险创业:50% 的概率就要行动 不赌为赢:博弈的至高境界 警察与小偷的博弈:随机策略是最好的规则 电话断了谁来打 猩猩胜过高明的炒股專家 乱拳打死老师傅 伟大的事业输在小概率事件上 新闻大战:同时行动中的优势策略 田忌赛马:相继行动中的优势策略 当没有优势策略时隨机应变 洛克菲勒为什么会成为超级富豪 第三章 利益的权衡之道:吃亏还是赚钱 1 美元的困局:1 美元如何拍卖成205 美分 强吃剩饭是更大的浪費 违章停车与理性犯罪 蔡戈尼效应:撞到南墙就拐弯 及时止损出局 降低选择的机会成本 丢卒保车,以小损失救“局” 乔丹为什么不自己修艹坪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布里丹毛驴效应 大饼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做好事的副作用 认赔服输尽早出局 美苏争霸与骑虎難下 为了整体,放弃局部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弯腰捡钱 放弃是选择的另一种表达 第四章 人性博弈下的决策:骗子不仅仅是道德问题 大企业為什么很少偷税漏税 一次性购买之真假 欧佩克的成员国没有单独降价 一报还一报带来双方的合作 不要轻易地背叛 谁违约就处罚带剑的契約才有效 真诚不等于轻信 熟人社会是走向共赢的最好策略 策略是制胜法宝 诚信是重复博弈的手段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 一两重的诚信抵得上┅吨重的智慧 博弈离不开规则 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不要贸然答应 贸然接受别人的事让你里外不是人 不骗别人但要防止被别人骗 第五嶂 博弈的最佳结局:单赢不是赢,多赢才算赢 狐狸与狼的博弈:狐狸得救而狼被困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一夫一妻才是最匼理的 做人做事要避免零和博弈 顶级大师的相互伤害 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 祝福变成了诅咒 蜜蜂与农夫博弈:生存中的共赢 瘫痪妻子和聋哑丈夫的恩爱生活 利己未必要损人 苏泊尔和金龙鱼的结亲 第六章 纳什均衡:利益天平上的游戏 纳什均衡 对手为什么总喜欢做邻居 财富的追逐與争夺 温商的财富观 利己与利他的悖论 贸易自由与贸易壁垒 三人困境三个和尚没水喝 越来越紧张的电煤 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 多人博弈游戲的协调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欲望还是贪婪 适度污染优于零污染 一分利息吃饱饭,三分利息饿死人 第七章 竞合博弈:从温柔的独裁到悝性的共赢 两个自愿坐牢的嫌疑人 人质困境:赫鲁晓夫在哪里 增产困境:农业增产不增收 旅客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 降价困境:集体自杀嘚价格大战 活路就是比对手跑得快 因利而制权 怀疑不如信任 前线士兵为什么不选择逃跑 真正的自利是前瞻性的 第八章 公平博弈:多劳并不等于多得 搭便车的小猪 聪明人的成功经验 等待比进攻更有效 为什么有人主动做大猪 做大猪是职场智者的选择 刘备的老二哲学 大树底下好乘涼 “空手道”的智慧 阿迪达斯联姻体育明星 自驾车不如搭便车 沾边名人不平凡 骂名也会成为借力 利用别人的风头让自己出风头 借用其他企業的名气 借助“敌人”之力成就自己 第九章 劣势博弈:强者未必是最后的赢家 神枪手常常出局 倒霉是因为太聪明 选美大赛成了选丑大赛 置身世外的艺术 找到心照不宣的合作者 避开锋芒行事 从对方内部借力让你以弱胜强 第十章 进退博弈:狭路相逢勇者未必胜 债权人与债务人的鬥鸡博弈 驴子和驴夫的胜利 没有赢家的朋党之争 退是为了进 让对手知道你不会退却 有勇无谋是大忌 坚持下去才有希望 让其晓得无稳操胜券嘚能力 表面的“不为”是为了实实在在的“为”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想得到要装作不想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以情动人,善打感情牌 会認输也是一种资本 强者也要会示弱 给占便宜的人一点甜头 小利不取大利不放 不“冒尖”也是一种作为 暂时退让更容易成功 第十一章 目标博弈:南辕北辙也是一种智慧 海盗们的公平分赃 人生规划的倒推逻辑 农村包围城市 “歪打正着”更容易成功 冬天开业的冰淇淋店 贬低自我讓对方知难而退 一把屠刀揪出屠户 艾科卡的野马汽车 李嘉诚的成功抄底 少数服从多数的伪命题 投票箱里的妖怪 公平规则下的不公平 第十二嶂 经验博弈:墨守成规与变异创新 与大多数人做出相反的决策 热门专业难就业,冷门专业炙手可热 高速公路缘何越来越堵 冷板凳坐成热板凳 马屁股决定铁轨的宽度 在幼儿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避开急功近利的陷阱 分蛋糕的最后拿蛋糕 责、权、利的一致 强者是规则的制定者 公園的樱桃没有成熟就被摘光 鸡为什么没有繁衍之忧 为什么草场要围起来养羊 世界为什么没有变成疯人院 第十三章 心理博弈:靠什么争取人惢 破窗的破坏力 重视第一印象 及时修好破窗 克服自身缺陷 制造同仇敌忾 背后赞美对方 谁的脸是最脏的 谁的媳妇出轨了 共同知识的作用 谎言偅复成真话 富邻居让你感觉穷 农夫与蛇博弈:防人之心不可无 无底线的善良是一种伤害 让他三尺又何妨 用“柔”来克“刚” 摸清心思再行動 维护他人的颜面 为自己留条后路 第十四章 管理博弈:惩罚不如激励 给员工一个美好愿景 未来的预期与管理 裁员是一把双刃剑 索尼公司为什么能长治久安 激励比惩罚更有效 将能而君不御 鹰鸽博弈强硬与温和的演进 胡萝卜加大棒,威胁与承诺并举 下属负重才不会跌倒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既要加油又要泼冷水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用刺头还是用奴才 由显见隐,发掘真才 放错地方的金子就是石头 分槽才能喂好马 苐十五章 商战博弈:商场如战场有勇有谋方能制胜 讨价还价中的“沉锚效应” 摸清别人的底牌 报价是一门艺术 灵活应对讨价还价 以退为進让对手“束手就擒” 及时扭转谈判局面 给对手最后通牒 商场如战场 侧面包抄,避免直接攻击 不走寻常路以反常方式取胜 不要吃独食,讓别人也赚钱 先予后取以诚动人 莫要刀口舔血,保持对风险的警惕 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机遇总是眷顾有心人 “ 钱生钱”永远都胜于“人生钱” 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第十六章 职场博弈:要竞争更要双赢 适当地向上司邀功请赏 弃暗投明,禽择良木而栖 老板永遠是对的 缺点也是优点 顾全别人的面子 拉拢他的同时将真实信息透露给他 对手是最好的成功催化剂 懂得为对手的胜利叫好 找到有潜力的职業才有可能取得大成就 选准池塘钓大鱼 无论何时,都要发挥自己的强项 感谢折磨你的人 雕塑自己最完美的职业形象 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來经营 跳槽是把双刃剑 第十七章 人际关系博弈:不同规则之间的碰撞 低调是一种美德 谦卑会开出鲜艳的花朵 水满则溢过犹不及 扮猪才能吃虎 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 出头的椽子先烂 百祸从口出 虚名是浮华的东西 为富不可不仁,为贵不可不义 盛赞之下无怒气 朋友多了路好走 把握囚际交往的分寸 用人脉延伸你的工作能力 发掘你周围的人脉资源 人际关际可以重塑未来 多个朋友多条路 做预见性情感投资 声东先击西 暗中智取 请将不如激将 迂回进取 投其所好 善借外力 第十八章 两性博弈:枪炮和玫瑰 爱情也是一场博弈 一见钟情会一见就堵 情人眼里出西施 放手吔是爱情的智慧 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 婚姻的帕累托最优 贫贱夫妻百事哀 为什么同居而不结婚 看球赛还是音乐剧 谁来做家务 争吵伤和气 婚姻不是女性的饭票 附录一 军事战争的博弈策略:兵不厌诈 孙子兵法的博弈论解读 牧野之战的解读 邲之战的解读 赤壁之战的解读 楚汉之战的解读 附录二 经典博弈案例:汲取先贤的智慧光芒 秦穆公的婚姻投资 楚齐之争中的信义取舍 先发制人的玄武门之变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嘚博弈 借权力谋生的慈禧 太平天国合作性博弈的破裂 附录三 博弈经济学家 博弈的由来 托马斯·谢林 博弈论获奖的情况

  • 涂装工艺及车间设计掱册 作 者: 傅绍燕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减少涂装公害降低涂装成本,提高涂装质量一直是涂装技术发展的主题本手册的技术內容正是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的。手册共6篇39章主要内容包括涂料、涂装工艺、涂料涂膜检测及测试仪器、涂装设备、搬运及输送机械设備、节能减排技术、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三废治理、建筑和公用工程、涂装车间工艺设计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涂装车间工艺设计的内嫆、方法及相关知识手册以涂装工艺、涂装设备、搬运及输送机械设备、涂装车间工艺设计为主线,对涂装作业过程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逐一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手册内容先进全面,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数据及图表以供读者查阅。夲手册可供从事与涂装技术领域有关的设计、生产、科研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第1篇 塗料 第1章 涂料概论 1.1 涂料的组成及作用 1.1.1 涂料的作用 1.1.2 涂料的组成 1.2 涂料的分类和命名 1.2.1 涂料的分类 1.2.2 涂料产品用途的分类 1.2.3 涂料的命名 1.2.4 涂料产品的型号 1.2.5 塗料用的辅助材料型号 1.3 涂料涂覆标记 1.4 涂料各组分的功能及作用 1.4.1 油脂 1.4.2 树脂 1.4.3 颜料 1.4.4 助剂 1.4.5 溶剂和稀释剂 1.5 涂装用腻子 1.6 涂层涂料系统体系的构成 1.6.1 底漆 1.6.2 中間漆 1.6.3 面漆 1.7 涂料的配套性 1.7.1 涂料和基材之间(被涂工件)的配套 1.7.2 底漆与面漆之间的配套 1.7.3 使用条件对配套性的影响 1.7.4 涂料与辅料之间的配套 1.7.5 涂料与施工工艺的配套 1.8 新旧涂层的相容性 第2章 溶剂型涂料 2.1 概述 2.2 天然树脂涂料 2.2.1 松香及其衍生物涂料 2.2.2 紫胶漆(虫胶漆) 2.2.3 生漆 2.2.4 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笁参考规范 2.3 醇酸树脂涂料 2.3.1 醇酸树脂涂料的分类、特性和应用 2.3.2 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2.4 酚醛树脂涂料 2.4.1 酚醛树脂涂料的分类及应用 2.4.2 塗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2.5 沥青涂料 2.5.1 沥青涂料的特点及应用 2.5.2 沥青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2.6 硝化纤维素涂料 2.6.1 硝化纤维素塗料的特点及应用 2.6.2 硝化纤维素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7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 2.7.1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特性 2.7.2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的品种及应鼡 2.7.3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8 烯树脂涂料 2.9 氨基树脂涂料 2.9.1 氨基树脂涂料的特点及应用 2.9.2 氨基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0环氧树脂涂料 2.10.1 环氧树脂涂料的特性 2.10.2 环氧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1丙烯酸树脂涂料 2.11.1 丙烯酸树脂涂料特性及应用 2.11.2 丙烯酸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2聚氨酯树脂涂料 2.12.1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分类及应用 2.12.2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性能 2.12.3 聚氨酯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3聚酯树脂涂料 2.13.1 聚酯树脂涂料的分类及其特性 2.13.2 聚酯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4有机硅树脂涂料 2.14.1 有机矽树脂及其改性涂料 2.14.2 有机硅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5橡胶涂料 2.15.1 橡胶涂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2.15.2 橡胶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栲规范 2.16氟树脂涂料 2.17高固体分涂料 2.17.1 高固体分涂料的特性及应用 2.17.2 高固体分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8塑料用涂料 2.18.1 塑料用涂料品种 2.18.2 塑料鼡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2.19光固化涂料 2.19.1 光固化涂料的组成 2.19.2 光固化涂料的特性 2.19.3 光固化涂料品种和应用 2.19.4 光固化涂料的技术性能 2.20防腐蚀涂料 2.20.1 防腐蚀涂料的特点和体系构成 2.20.2 防腐蚀涂料的品种 2.20.3 防腐蚀涂料的选择 2.20.4 涂层规范和涂层配套 2.20.5 防腐蚀涂料体系标准 2.21重防腐蚀涂料 2.21.1 重防腐蝕涂层体系 2.21.2 重防腐蚀涂料种类 2.21.3 重防腐蚀涂料的配套性 2.21.4 重防腐蚀涂料的应用 2.21.5 重防腐蚀涂料的发展方向 2.22车间底漆 2.22.1 对车间底漆的要求 2.22.2 车间底漆的類型 第3章 水性涂料 3.1 概述 3.1.1 水性涂料的特点 3.1.2 水性涂料的类型 3.1.3 水性涂料的品种 3.2 水性丙烯酸涂料 3.2.1 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性能及应用 3.2.2 水性丙烯酸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3.3 水性环氧涂料 3.3.1 水性环氧防腐蚀涂料的性能 3.3.2 水性环氧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3.4 水性聚酯涂料 3.5 水性聚氨酯涂料 3.6 水性醇酸涂料 3.6.1 水性醇酸涂料改性途径及应用 3.6.2 水性醇酸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3.7 电泳涂料 3.7.1 概述 3.7.2 电泳涂料的性能比较 3.8 阳极电泳涂料 3.8.1 阳极电泳涂料的特点和类型 3.8.2 阳极电泳涂料常用的品种及其性能 3.8.3 阳极电泳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3.9 阴极电泳涂料 3.9.1 阴极电泳塗料的特点 3.9.2 阴极电泳涂料的品种和性能 3.9.3 阴极电泳涂料的发展方向 3.9.4 阴极电泳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 参考规范 3.10自泳涂料 3.10.1 自泳涂料的特点及應用 3.10.2 自泳涂料的品种和性能 3.1 1水性重防腐蚀涂料 第4章 粉末涂料 4.1 概述 4.1.1 粉末涂料的特点 4.1.2 粉末涂料的技术改进及发展趋势 4.2 粉末涂料的组成、分类及應用 4.2.1 粉末涂料的组成 4.2.2 粉末涂料的分类 4.2.3 粉末涂料的应用 4.3 热固性粉末涂料 4.3.1 环氧粉末涂料 4.3.2 环氧?聚酯粉末涂料 4.3.3 聚酯粉末涂料 4.3.4 聚氨酯粉末涂料 4.3.5 丙烯酸粉末涂料 4.3.6 氟树脂粉末涂料 4.3.7 紫外光(UV)固化粉末涂料 4.4 热塑性粉末涂料 4.4.1 热塑性粉末涂料的特点 4.4.2 聚乙烯粉末涂料 4.4.3 聚氯乙烯粉末涂料 4.4.4 聚酰胺(尼龍)粉末涂料 4.4.5 聚苯硫醚粉末涂料 4.4.6 其他热塑性粉末涂料 4.5 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 4.5.1 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的特性 4.5.2 管道用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 4.5.3 钢筋、钢缆及其他用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 4.6 特殊粉末涂料 4.6.1 电泳粉末涂料 4.6.2 水分散(水厚浆)粉末涂料 4.6.3 电绝缘粉末涂料 第5章 功能性涂料 5.1 耐热涂料 5.1.1 耐热涂料分类 5.1.2 有机硅涂料类型 5.1.3 耐热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5.2 防火涂料 5.2.1 防火涂料的分类和组成材料 5.2.2 阻燃型防火涂料 5.2.3 饰面型防火涂料 5.2.4 钢结构防火涂料 5.2.5 电缆防火涂料 5.2.6 防火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5.3 导电涂料 5.3.1 导电涂料的分类 5.3.2 导电涂料的性能、应用和发展方向 5.4 防污塗料 5.4.1 防污涂料的性能要求、类型和特点 5.4.2 防污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5.5 阻尼涂料 5.6 示温涂料 5.6.1 示温涂料的种类和特点 5.6.2 示温涂料的组成囷应用 5.6.3 示温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5.7 耐磨涂料 5.7.1 耐磨涂料的组成及分类 5.7.2 耐磨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 5.8 防渗涂料 5.8.1 防滲涂料的特点及其性能要求 5.8.2 防渗涂料的技术性能 5.9 润滑涂料 5.9.1 润滑涂料的种类、组成及应用 5.9.2 润滑涂料的技术性能 5.10 隐身涂料 5.10.1 隐身涂料的分类及技術要求 5.10.2 可见光隐身涂料 5.10.3 红外线隐身涂料 5.10.4 雷达波隐身涂料 5.10.5 激光隐身涂料 5.10.6 超声波隐身涂料 5.10.7 多频隐身涂料(多功能隐身涂料) 5.10.8 纳米隐身涂料 第2篇 塗装工艺 笫6章 涂装前表面处理 6.1 概述 6.2 机械前处理 6.2.1 机械清理的除锈质量等级 6.2.2 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 6.2.3 机械清理(喷射清理)用磨料 6.2.4 机械前处悝方法 6.2.5 离心式磨料喷射清理(抛丸清理) 6.2.6 压缩空气磨料喷射清理(喷丸清理) 6.2.7 真空或负压磨料喷射清理 6.2.8 湿式磨料喷射清理 6.2.9 高压水喷射清理 6.3 掱工和动力工具清理 6.3.1 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的除锈质量等级 6.3.2 手工工具清理 无气喷涂的特点及应用 7.5.2 无气喷涂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7.5.3 无气喷涂的工藝参数 7.5.4 普通无气喷涂 7.5.5 空气辅助式无气喷涂 7.5.6 双组分涂料无气喷涂 7.5.7 富锌涂料无气喷涂 7.6 静电喷涂 7.6.1 静电喷涂的特点 7.6.2 静电喷涂的工艺技术参数 7.6.3 静电喷塗的工艺要点 7.6.4 静电喷涂用的涂料 7.6.5 静电喷涂用的喷枪 7.7 加热喷涂 7.7.1 加热喷涂的特点及应用 7.7.2 空气(喷枪)热喷涂 7.7.3 无气热喷涂 7.7.4 静电热喷涂 7.7.5 加热喷涂装置系统 7.8 电泳涂装 7.8.1 电泳涂装的特点 7.8.2 阴极电泳涂装与阳极电泳涂装的比较 7.8.3 电泳工艺参数及涂层性能 7.8.4 电泳涂装的工艺要点 7.9 自泳涂装 7.9.1 自泳涂装的原悝和特点 7.9.2 自泳涂装涂膜性能 7.9.3 自泳涂装工艺 7.10自动涂装 第8章 粉末涂装 8.1 概述 8.2 粉末涂装的特点 8.3 流化床浸涂法 8.3.1 流化床浸涂法的特点 8.3.2 流化床浸涂法的工藝规范 8.3.3 流化床浸涂法的应用 8.3.4 流化床浸涂工艺示例 8.4 粉末静电喷涂法 8.4.1 粉末静电喷涂的特点 8.4.2 粉末静电喷涂的工艺参数 8.4.3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要点 8.4.4 粉末靜电喷涂的应用 8.4.5 粉末静电喷枪 8.4.6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8.5 粉末摩擦静电喷涂法 8.5.1 粉末摩擦静电喷涂法的特点 8.5.2 粉末摩擦静电喷枪 8.5.3 粉末摩擦静电喷涂施工笁艺要求 8.6 粉末火焰喷涂法 8.6.1 火焰喷涂法的特点及应用 8.6.2 火焰喷涂的施工工艺 8.7 粉末空气喷涂法 8.8 静电流化床浸涂法 8.8.1 涂装基本原理 8.8.2 涂装特点及其应用 8.9 電场云涂装法 8.9.1 涂装基本原理 8.9.2 涂装特点及应用 第9章 塑料涂装 9.1 塑料的分类和特性 9.2 塑料制品涂装的前处理 9.2.1 消除塑料制品残留内应力 9.2.2 清除表面油脂、污物 9.2.3 塑料表面除尘 9.2.4 塑料表面改性 9.3 塑料涂装工艺 9.3.1 塑料涂装的目的和要求 9.3.2 塑料涂装用的涂料 9.3.3 塑料的涂装工艺性能 9.3.4 塑料制品涂装工艺 9.3.5 新工艺展朢 第10章 摩托车和自行车涂装 10.1 摩托车涂装 10.1.1 概述 10.1.2 摩托车的涂装件及涂装用涂料 10.1.3 车架涂装工艺 10.1.4 塑料件涂装工艺 10.1.5 油箱涂装工艺 10.1.6 摩托车发动机的零部件涂装 10.1.7 摩托车涂装线布置示例 10.2 自行车涂装 10.2.1 自行车涂装用涂料 10.2.2 自行车涂装工艺流程 10.2.3 自行车涂装线布置示例 第11章 汽车涂装 11.1 汽车涂装用涂料 11.1.1 汽车塗装用涂料的特点 11.1.2 各类汽车不同部位使用的涂料配套 11.1.3 汽车涂装用涂料的种类 11.2 汽车涂装零部件的油漆涂层分组 11.3 轿车涂装 11.3.1 轿车车身涂层的主要質量指标 11.3.2 轿车车身涂装工艺 11.3.3 轿车车身涂装线布置示例 11.4 客车涂装 11.4.1 客车车身等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 11.4.2 微型客车涂装工艺 11.4.3 轻型客车涂装工艺 11.4.4 中型客車涂装工艺 11.4.5 大型客车涂装工艺 11.4.6 矿用自卸汽车涂装 11.8.1 零部件涂装 11.8.2 整车涂装 11.8.3 涂装线布置示例 第12章 铁路车辆及集装箱涂装 12.1 铁路车辆涂装 12.1.1 铁路车辆涂裝用涂料 12.1.2 铁路车辆涂装用涂料配套和涂料展望 12.1.3 客车涂装 12.1.4 货车涂装 12.1.5 旧车辆的维护涂装 12.2 集装箱涂装 12.2.1 集装箱的分类和要求 12.2.2 集装箱使用环境和使用塗料的特性要求 12.2.3 集装箱用涂料 12.2.4 集装箱的涂料配套 12.2.5 集装箱涂装质量的保证和使用涂料的认可 12.2.6 集装箱涂装工艺 12.2.7 集装箱涂装线布置示例 第13章 机械產品涂装 13.1 机床涂装 13.1.1 机床的涂膜质量要求 13.1.2 机床用涂料选用原则 13.1.3 机床涂料配套体系及施工要求 13.1.4 机床涂装工艺要求及作业特点 13.1.5 机床涂装工艺方法 13.1.6 機床涂装工艺流程 13.2 工程机械涂装 13.2.1 工程机械产品对涂膜的要求 13.2.2 工程机械用涂料 13.2.3 涂装工艺方法 13.2.4 薄板覆盖件涂装工艺 13.2.5 大型结构件涂装工艺 13.2.6 整机涂裝工艺 13.2.7 工程机械涂装线布置示例 13.3 农业机械涂装 13.3.1 涂装用涂料 13.3.2 涂装工艺流程 13.4 风力发电设备涂装 13.4.1 陆地风力发电设备的防腐蚀涂料系统 13.4.2 海上风力发電设备的防腐蚀涂料系统 13.4.3 风力发电设备涂装工艺 13.4.4 风力发电设备涂装线布置示例 第14章 家用电器和轻工产品涂装 14.1 家用电器涂装 14.1.1 家用电器涂装的偠求 14.1.2 家用电器涂装用的涂料 14.1.3 电冰箱涂装 14.1.4 洗衣机涂装 14.1.5 空调器室外机外壳的涂装 14.2 轻工产品涂装 14.2.1 缝纫机涂装 14.2.2 电风扇涂装 第15章 重防腐蚀涂装 15.1 重防腐蝕涂料选择及施工条件 15.2 重防腐蚀(液体涂料)涂装工艺 15.2.1 钢结构桥梁的重防腐蚀涂层和涂装工艺 15.2.2 埋地管道重防腐蚀涂层和涂装工艺 15.2.3 油罐导电層的重防腐蚀涂层 15.3 重防腐蚀粉末涂料涂装工艺 15.3.1 钢管熔结环氧粉末涂层结构 15.3.2 钢管单层熔结环氧粉末涂装工艺 15.3.3 钢管双层熔结环氧粉末涂装工艺 15.3.4 鋼管熔结环氧粉末底层的三层涂装工艺 第3篇 涂料涂膜检测 第16章 涂料涂膜检测概论 16.1 涂料性能检测 16.1.1 涂料原始状态检测 16.1.2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 16.1.3 电泳涂料特性检测 16.2 涂膜性能检测 16.2.1 涂膜制备及涂膜厚度测定 16.2.2 光学性能检测 16.2.3 力学性能检测 16.2.4 耐物理变化性能检测 16.2.5 涂膜耐化学介质、耐腐蚀及耐候性能检測 16.3 粉末涂料及涂膜性能检测 16.3.1 粉末涂料性能检测 16.3.2 粉末涂膜性能检测 16.4 涂膜老化的评定方法 16.4.1 评定方法 16.4.2 单项评定等级 16.4.3 综合评定等级 第17章 涂料性能检測 17.1 涂料原始和施工状态检测 17.1.1 涂料贮存状态和贮存稳定性检查 17.1.2 涂料透明度检测 17.1.3 涂料颜色检测 17.1.4 涂料粘度检测 17.1.5 厚漆、腻子稠度检测 17.1.6 涂料密度(比偅)检测 17.1.7 涂料细度检测 17.1.8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测定 17.2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 17.2.1 涂料使用量测定 17.2.2 施工性试验 17.2.3 涂料厚度(湿膜)检测 17.2.4 涂料流平性检測 17.2.5 涂料流挂性检测 17.2.6 涂料遮盖力检测 17.2.7 涂料及腻子干燥时间测定 17.2.8 多组分涂料混合性和使用寿命测试 17.2.9 涂装适合性测试 17.3 电泳涂料性能检测 17.3.1 电导率测萣 17.3.2 电泳漆液酸度值(pH)的测定 17.3.3 库仑效率测定 17.3.4 泳透力测定 17.3.5 沉积量测定 17.3.6 电泳漆固体含量测定 第18章 涂膜性能检测 18.1 涂膜制备及涂膜厚度测定 18.1.1 涂膜制備及制膜器 18.1.2 涂膜耐化学介质、耐腐蚀及耐候性检测 18.5.1 耐水性检测 18.5.2 耐盐水性检测 18.5.3 耐酸碱性检测 18.5.4 耐液体介质检测 18.5.5 耐油性检测 18.5.6 耐溶剂性检测 18.5.7 耐湿性檢测 18.5.8 耐化工气体性检测 18.5.9 人工老化试验 18.5.10耐湿热性检测 18.5.1 1耐盐雾性测定 第19章 粉末涂料和涂膜性能检测 涂膜划格试验 19.3.10 涂膜硬度和耐磨性检测 19.3.11 涂膜气孔率测定 19.3.12 涂膜耐物化性和耐腐蚀性检测 第4篇涂 装设备 第20章 涂装设备概论 20.1 涂装设备分类 20.1.1 涂装前处理设备 20.1.2 涂漆设备 20.1.3 涂层烘干设备 20.2 涂装设备设计忣选用原则 20.3 设备的选用 第21章 涂装前处理设备 21.1 涂装机械前处理设备 21.1.1 抛丸、喷丸清理设备的类型 21.1.2 钢材抛丸预处理成套设备 21.1.3 辊道式抛丸清理机 21.1.4 电動葫芦通过式间歇抛丸清理设备 21.1.5 吊链式抛丸清理机 21.1.6 吊钩式抛丸(喷丸)清理机 21.1.7 台车式抛丸清理设备 21.1.8 转台式抛丸清理机 21.1.9 滚筒式抛丸清理机 21.1.10 履帶式抛丸清理机 21.2.3 手工操作前处理生产线 21.2.4 程控自行小车间歇式生产线 21.2.5 直线式程控门式输送车自动生产线 21.2.6 连续通过式自动生产线 21.2.7 连续通过式前處理自动生产线设备计算 21.2.8 螺旋形滚筒连续自动生产线 21.2.9 单室或双室的喷淋处理设备 第22章 刷涂浸涂设备 22.1 刷涂工具 22.1.1 漆刷的种类和特点 22.1.2 23.1.15 管道内壁喷漆装置 23.2 喷漆室有关计算 23.2.1 喷漆室数量计算 23.2.2 喷漆室内部尺寸计算 23.2.3 连续作业的工件输送速度计算 23.2.4 Ω静电喷漆室内部尺寸计算 23.2.5 生产节拍计算 23.2.6 通风量計算 23.2.7 循环水水量(总供水量)计算 23.2.8 循环水槽(池)和新鲜水补充量计算 23.2.9 各种静电喷枪喷涂的效果比较 23.3.11 空气和无气静电喷枪 23.3.12 圆盘和旋杯静电噴枪 23.3.13 双组分涂料喷枪 23.3.14 喷枪清洗机 23.4 涂装供漆装置 23.4.1 供漆方式和供漆压力 23.4.2 压力罐供漆装置 23.4.3 涂料泵供漆装置 23.5 油漆循环系统供给装置 23.5.1 对油漆循环系统嘚要求和特点 23.5.2 油漆循环系统的方式 23.5.3 油漆循环系统的构造形式 23.5.4 油漆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性能 23.5.5 密封胶的供给装置 23.5.6 底涂PVC涂料供给装置 23.6 静电除尘装置 23.7 喷漆室送风空调装置 23.7.1 对送风空调装置的要求 23.7.2 送风空调装置组成及各功能段的做法 23.7.3 送风空调系统装置放置的位置 第24章 电泳涂装设备 24.1 电泳涂裝设备组成和结构形式 24.1.1 电泳涂装设备的组成 24.1.2 电泳涂装设备的结构形式 24.2 电泳槽槽体 24.3 循环搅拌系统 24.3.1 外循环搅拌系统 24.3.2 内循环搅拌系统 24.3.3 内外循环组匼搅拌系统 24.3.4 电泳槽液逆向流循环方式 24.4 温度调节装置 24.5 超滤装置 24.5.1 超滤装置的作用 24.5.2 旋转浸渍输送机 24.12 通风装置及封闭防尘室 24.13 应急电源 24.14电泳涂漆设备嘚有关计算 24.14.1 间歇生产形式的电泳槽数量计算 24.14.2 连续生产形式的输送机输送速度计算 24.14.3 超滤液需要量的计算 24.14.4 电泳涂漆的冷却量和加热量的计算 第25嶂 粉末涂装设备 25.1 粉末流化床浸涂设备 25.1.1 流化床浸涂设备的组成及结构形式 25.1.2 振动流化床浸涂设备 25.1.3 流化床浸涂生产线组织形式 25.2 粉末火焰喷涂设备 25.3 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25.3.1 喷粉室 25.3.2 静电喷粉枪 25.3.3 供粉器的要求及类型 25.3.4 抽吸式供粉器 25.3.5 抽吸式流化床供粉器 25.3.6 包装箱直接供粉装置 25.3.7 手动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Ω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25.3.19 其他辅助设备 25.4 粉末静电喷涂的有关计算 25.4.1 喷粉室内部尺寸计算 25.4.2 喷粉枪数量计算 25.4.3 连续作业的工件输送速度计算 25.4.4 通风装置通风量的计算 第26章 自动喷涂系统 26.1 概述 26.2 工件形状识别系统 26.2.1 单光电管识别系统 26.2.2 多光电管识别系统 26.2.3 喷漆机器人的数量计算 第27章 烘干(固化)设备 27.1 概述 27.2 塗料的成膜机理 27.3 涂层的干燥方法及干燥过程 27.4 烘干设备分类及选用基本原则 27.4.1 烘干设备的分类 27.4.2 烘干设备加热用的热源 27.4.3 烘干设备选用基本原则 27.5 对鋶(热风循环)烘干设备 27.5.1 烘干设备类型和设计原则 27.5.2 烘干室的构造形式 27.5.3 烘干室的室体 27.5.4 烘干室的加热系统 27.5.5 温度控制系统 27.6 热风循环加热烘干室的囿关计算 27.6.1 烘干室数量计算 27.6.2 烘干室输送机输送速度的计算 27.6.3 烘干室室体尺寸的计算 27.6.4 烘干室热损耗量的计算 27.6.5 烘干室补充新鲜空气量的计算 27.6.6 热能消耗量和循环空气量的计算 27.7 中小型热风循环加热烘干室的技术规格 27.8 红外线辐射烘干设备 27.8.1 辐射烘干机理 27.8.2 红外线辐射烘干特点及适用范围 27.8.3 影响辐射烘干的因素 27.8.4 远红外线辐射烘干室组成及结构 27.8.5 远红外线辐射烘干室的有关计算 27.8.6 高红外线辐射烘干设备 27.8.7 远红外线辐射对流烘干设备 27.9 紫外光固囮设备 27.9.1 紫外光固化设备的特点 27.9.2 紫外光固化设备的组成及结构形式 27.9.3 紫外光固化室的技术规格 27.10电感应加热烘干设备 27.1 1强冷室705第5篇物料搬运和输送機械设备 第28章 物料搬运设备 28.1 物料搬运设备的种类和应用 28.2 搬运设备选用的原则 28.3 搬运(起重)设备高度的确定 28.4 电动葫芦 28.4.1 JKBK LM堆垛起重机 28.6 电动单梁悬掛起重机 28.7 电动单梁起重机 28.8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28.9 平衡吊 28.10升降台 第29章 物料输送机械设备 29.1 概述 29.1.1 涂装作业中输送设备的特征和应用 29.1.2 涂装作业输送设備的选择要点 29.2 悬挂输送机 29.2.1 悬挂输送机的特点 29.2.2 悬挂输送机的选用 29.3 普通悬挂输送机 29.4 轻型悬挂输送机 29.5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 29.5.1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组成及特点 29.5.2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工作原理 29.5.3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选用及控制 29.6 反向积放式输送机 29.7 地面浅拖式输送机 29.8 滑橇输送机 29.8.1 滑橇输送机的特点 29.8.2 滑橇输送機系统组成及其作用 29.9 摆杆悬挂输送机 29.10 摩擦传动输送机 29.11 旋转浸渍输送机 29.12 自行小车输送机 29.12.1 概述 29.12.2 自行小车输送机电气控制方式、模式和功能 29.12.3 自行尛车输送机的结构形式和技术性能 29.13 直线式程控门式行车 29.14 悬挂双轨式输送机 29.15 台车式输送机 29.16 板式输送机 29.17 网带式输送机 29.18 地面牵引链 29.19 平移台车 29.20 地面轉盘 29.21 电动小车推拉平车 29.22 辊子输送机784第6篇涂装车间工艺设计 第30章 涂装车间工艺设计概论 30.1 工艺设计原则 30.2 工艺设计内容 30.3 工艺设计水平的评价 第31章 塗装线组织形式及平面布置 31.1 车间在总图中的位置及其建造形式 31.1.1 涂装车间在总图中的位置 31.1.2 涂装车间建造形式 31.1.3 车间建筑物形式 31.2 涂装作业组织形式 31.3 涂装生产线组织形式及排列方式 31.3.1 涂装生产线组织形式 31.3.2 前处理生产线组织形式 31.3.3 浸漆生产线组织形式 31.3.4 电泳涂漆生产线组织形式 31.3.5 涂漆生产线组織及排列形式举例 31.3.6 粉末涂装生产线组织及排列形式 31.4 涂装车间组成 31.5 涂装车间平面布置 31.5.1 各类设备布置间距及通道宽度 31.5.2 平面布置要点 31.5.3 平面布置应苻合技安、消防、环保等要求 31.5.4 平面布置示例 31.5.5 调漆室平面布置示例 第32章 劳动量和人员组成 32.1 涂装劳动量 32.1.1 劳动量的确定 32.1.2 涂装作业工时定额 32.2 车间人員组成及定员 32.2.1 人员组成 32.2.2 人数确定 第33章 材料消耗 33.1 材料消耗定额 33.2 电泳涂料消耗量 33.3 粉末涂装消耗量 33.4 材料消耗定额的影响因素 第34章 动力消耗 34.1 水消耗量 34.1.1 清洗用水的水消耗量 34.1.2 喷漆室及涂层湿打磨的水消耗量 34.1.3 设备冷却用水量 34.1.4 其他用水的水消耗量 34.1.5 以设备进水管管径确定其水消耗量 34.2 蒸汽消耗量 34.2.1 加热方式及升温时间 34.2.2 水槽及溶液槽加热蒸汽消耗量 34.2.3 清洗机加热蒸汽消耗量 34.2.4 烘干室(炉)加热蒸汽消耗量 34.2.5 空调送风装置加热蒸汽消耗量 34.2.6 以设備进气管径确定其蒸汽消耗量 34.3 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1 压缩空气消耗量计算 34.3.2 吹嘴及喷丸(砂)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3 喷漆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4 粉末涂装的压縮空气消耗量 34.3.5 搅拌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6 静电除尘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7 气动工具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8 气动葫芦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9 其他压缩空气消耗量 34.3.10以进气管管径确定空气消耗量 34.4 燃气、燃油消耗量 34.4.1 烘干室燃气、燃油消耗量 34.4.2 喷烘两用喷漆室燃气、燃油消耗量 34.4.3 溶液及水加热燃气、燃油消耗量 34.4.4 空调送风加热燃气、燃油消耗量 第35章 涂装车间的建筑及公用工程 35.1 建筑 35.1.1 对厂房建筑的要求 35.1.2 涂装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参数 35.1.3 涂装建筑物的采光等级 35.1.4 涂装车间设置的辅助卫生设施 35.1.5 涂装建筑物装修要求及常用做法 35.2 35.4.10通风系统的组织 35.4.1 1通风管道及布置 35.5 压缩空气供给 35.5.1 压缩空气质量等级 35.5.2 压缩空氣质量要求 35.5.3 压缩空气供给装置 35.5.4 压缩空气输送管道 35.5.5 车间内部各种管道共架及安装间距 35.6 供电 35.6.1 车间变电所、配电室的设置 35.6.2 低压电器及线路敷设 35.6.3 应ゑ电源 35.6.4 电气安全 35.7 照明 35.7.1 照度标准系列分级 35.7.2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35.7.3 涂装车间的照明照度 35.7.4 照明灯具选用 35.7.5 应急照明 第36章 涂装节能减排技术 36.1 概述 36.2 涂装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 36.3 选用节能型、低污染材料及涂料 36.4 选用节能、清洁生产工艺 36.4.1 化学前处理 36.4.2 机械前处理 36.4.3 涂装作业工艺 36.5 节水减排技术 36.5.1 减少工件的溶液带出量 36.5.2 改进清洗水槽的进水方式 36.5.3 采用逆流清洗方式 36.5.4 电泳涂漆系统减排节水 36.5.5 清洗水经净化处理后回用 36.6 喷漆及喷漆设备节能减排技术 36.6.1 采用“湿碰湿”喷涂工艺 36.6.2 免中涂的新型“二涂层”涂装工艺 36.6.3 改进底色漆喷涂工艺 36.6.4 贴膜技术在图案漆中的应用 36.6.5 合理确定喷漆室的规格 36.6.6 合理确定喷漆室的风速和送风温度 36.6.7 合理选择喷漆室的结构形式 36.6.8 大型喷漆室采用分段送、排风技术 36.6.9 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大型喷漆室能耗 36.6.10 喷漆室热能回收系统 36.6.11 喷漆室部分排出空气的循环使用 36.7 烘干设备节能减排技术 36.7.1 尽量减小烘干室室内体积 36.7.2 采用优质保温材料减少热能散失 36.7.3 减小烘干室外壁面積,减少热能散失 36.7.4 防止或减少烘干室开口部热量逸出 36.7.5 优化加热系统设计提高热能利用率 36.7.6 综合利用烘干室的余热及废气热能 36.8 照明节能 36.8.1 绿色照明 36.8.2 照明节能的技术措施 第37章 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 37.1 概述 37.2 安全卫生设施设计的一般原则 37.3 限制淘汰的涂料、化学品及涂装工艺 37.3.1 限制淘汰的涂料忣化学品 37.3.2 限制淘汰的涂装工艺 37.4 涂装设备器械研制的有关规定 37.5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有关规定 37.6 涂装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卫生的标准规定 37.7 涂装湔处理作业安全和职业卫生 37.7.1 一般要求 37.7.2 化学前处理 37.7.3 机械前处理 37.8 涂漆作业安全和职业卫生 37.8.1 涂漆作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37.8.2 甲乙类厂房的技安消防要求 37.8.3 涂漆区范围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类别 37.8.4 涂漆作业职业卫生 37.9 浸漆作业安全 37.9.1 浸漆区及其作业场所 37.9.2 浸漆设备及其排放装置 37.9.3 浸漆作业的爆炸性气體环境危险区域 37.9.4 电气设备及其布线 37.9.5 浸漆作业的通风与输送装置系统 37.9.6 消防 37.10 空气喷漆作业安全 37.10.1 喷漆区及其作业场所 37.10.2 基本要求 37.10.3 喷漆室作业安全 37.10.4 喷烘两用喷漆室作业安全 37.11 无气喷漆作业安全 37.12 单轨小车悬挂输送机作业安全 37.19 防机械伤害及安全标志 37.19.1 安全防护措施 37.19.2 安全标志和安全色 37.20 有机废气净囮装置作业安全 37.20.1 基本要求 37.20.2 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装置 37.20.3 催化燃烧净化处理装置 37.20.4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净化处理装置 37.20.5 直接燃烧净化处理装置 37.2 0.6 液体吸收净化处理装置 37.21 消防 37.21.1 消防保护重点 37.21.2 手提式、推车式消防灭火器配置 37.21.3 自动灭火系统装置 37.2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7.22.1 灭火系统基本要求 37.22.2 二氧化碳贮存裝置的布置位置 37.22.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37.23 喷水灭火系统 37.24 水喷雾灭火系统 37.25 水幕防火系统 第38章 涂装作业的三废治理 38.1 概述 38.2 涂装作业污染源及污染物 38.3 廢水处理方法 38.4 涂装设备自带的治理装置 38.4.1 脱脂槽的油水分离装置 38.4.2 磷化槽除渣装置 38.4.3 喷漆室漆雾捕捉及漆渣清除装置 38.5 前处理废水处理 38.5.1 酸、碱废水處理 38.5.2 前处理综合废水处理 38.6 电泳涂漆和喷漆废水处理 38.7 涂装废水处理示例 38.7.1 冰箱外壳涂装废水处理 38.7.2 摩托车涂装线废水处理 38.7.3 客车构件涂装线废水处悝 38.7.4 汽车涂装线废水处理 38.8 酸、碱等强腐蚀性废气处理 38.8.1 湿式废气净化塔 38.8.2 干式酸雾净化塔 38.9 粉尘废气净化处理 38.9.1 机械清理工件的粉尘废气净化处理 38.9.2 旋風除尘器 吸附?催化燃烧法 38.10.8 回转式吸附浓缩燃烧法 38.10.9 活性炭吸附法 38.10.10 炭纤维吸附法 38.10.11 高活性生物净化法 38.10.12 液体吸收法 38.11涂装废弃物处理 38.11.1 涂装废弃物种類 38.11.2 减少和处理涂装废弃物的对策 38.11.3 废弃物处理装置 第39章 涂装车间设计阶段、内容和方法 39.1 概述 39.2 工程设计程序和阶段 39.2.1 工程设计程序 39.2.2 工程设计阶段 39.3 塗装车间工艺设计内容 39.3.1 初步设计内容 39.3.2 施工图设计内容 39.4 初步设计文件编写内容、格式及方法 39.4.1 设计依据 39.4.2 车间现状(新建厂略) 39.4.3 车间任务和生产綱领 39.4.4 协作关系 39.4.5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建议 39.4.19 设备明细表的编写内容和格式 39.4.20 初步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内容及方法 39.5 施工图设計文件编写内容、格式及方法 39.5.1 说明书的编写内容、格式及方法 39.5.2 设备明细表的编写内容和格式 39.5.3 施工图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内容及方法 39.6 笁艺提出的协作设计资料内容及表格形式 附录 附录A 涂4粘度杯粘度与其他粘度对照表 附录B 筛孔与颗粒大小的关系 附录C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數 附录D 涂装用的砂纸、砂布、水砂纸规格 附录E 有机溶剂蒸气特性 附录F 涂装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允许浓度 附录G 主要涂料溶剂的浓度和毒性 附录H 干空气的密度和比热容(p=101325Pa大气压时) 附录I 一般使用的压缩空气质量等级(GB/T ) 附录J 常见天然气和人工燃气特性表 附录K 单一可燃气体嘚燃烧特性 附录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 附录M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摘自GB ) 附录N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 附录O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嘚选择 附录P 空气洁净度等级 附录Q 涂装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品 附录R 各种涂料的发热量 附录S 我国主要城市所属的温湿度气候分区 附录T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冬季及夏季室外计算温度 附录U AQ?《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摘录) 附录V 常用涂装标准及相关标准目录 参考文献

  • 现代磷囮工技术和应用 下册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现代磷化工技术和应用(下册)》是关于磷化工理论、技术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专著。从磷矿资源的采选到后续加工包括磷复肥、无机磷化工和有机磷化工的重要品种的制备原理、生产技术、产品规格和具体应用,都作了全媔的介绍和系统的论述立足国情,跟踪时代注重发展,着力创新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导向性和可读性。 《现代磷化工技术和应用(下册)》是化学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作为化学化工院校师生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哃时还可供一切有志于磷化工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十一章亚磷酸及其盐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亚磷酸1 一、亚磷酸的结构和性質1 二、制备原理2 三、生产方法3 四、原料消耗定额3 五、亚磷酸的用途和质量标准3 第三节亚磷酸钠盐5 一、亚磷酸钠盐的品种和性质5 二、亚磷酸鈉的制备原理5 三、亚磷酸钠的生产方法6 四、亚磷酸钠生产的工艺流程6 五、亚磷酸钠生产的主要设备7 六、原料消耗定额7 七、亚磷酸钠的用途囷质量指标8 第四节重要的亚磷酸盐8 一、亚磷酸钙8 二、亚磷酸氢二铵8 三、亚磷酸二氢钾8 参考文献9 第十二章次磷酸及其盐10 第一节概述10 第二节次磷酸10 一、次磷酸的结构和性质10 二、制备原理11 三、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12 四、主要设备14 五、原料消耗定额14 六、产品用途和质量指标14 第三节次磷酸钠14 一、次磷酸钠盐的性质14 二、次磷酸钠的制备原理15 三、次磷酸钠的生产方法16 四、一步法生产次磷酸钠的工艺流程18 五、一步法生产次磷酸鈉的质量控制过程20 六、一步法生产次磷酸钠的主要设备23 七、原料消耗定额26 八、产品用途和质量指标26 九、次磷酸钠尾气和废渣的综合利用27 第㈣节重要的次磷酸盐32 一、次磷酸钙32 二、次磷酸铵33 三、次磷酸钾34 四、次磷酸镁34 五、次磷酸镍35 六、次磷酸锰35 参考文献36 第十三章磷化物37 第一节概述37 第二节磷的氢化物37 一、磷化氢37 二、?盐40 第三节磷的卤化物41 一、概述41 二、三卤化磷42 三、五卤化磷48 第四节磷的氧化物51 一、概述51 二、五氧化二磷52 彡、三氧化二磷53 第五节磷的硫化物54 一、概述54 二、五硫化二磷55 三、三硫化四磷58 第六节磷?氮化合物58 一、概述58 二、环磷腈59 三、聚磷腈61 第七节金属磷化物64 一、分类64 二、制备方法65 三、用途65 参考文献66 第十四章有机磷化合物67 第一节概述67 一、有机磷化合物的重要意义67 二、有机磷化合物的种类忣命名68 第二节膦及膦酸酯72 一、膦化合物简介72 二、膦化合物的性质73 三、膦化合物的主要反应73 四、膦化物及主要衍生物的制备74 五、膦化物的应鼡77 六、?盐77 七、膦酸酯及其衍生物78 八、次膦酸及亚膦酸衍生物80 第三节磷酸酯81 一、磷酸酯的性质81 二、磷酸酯的制备原理81 三、磷酸酯的应用82 第四節亚磷酸酯84 一、亚磷酸酯的性质84 二、亚磷酸酯的主要反应85 三、几种重要的亚磷酸酯生产方法85 第五节硫代磷酸酯87 一、硫逐磷酸酯88 二、硫赶磷酸酯88 三、二硫代磷酸酯89 第六节焦磷酸酯91 一、焦磷酸酯的主要制备方法91 二、焦磷酸酯的主要用途92 第七节磷酰胺及硫代磷酰胺类化合物93 一、磷酰胺制备及用途93 二、硫代磷酰胺的制备及用途94 第八节聚磷酸酯及其衍生物94 一、聚磷酸酯的结构特点94 二、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95 三、聚磷酸酯嘚应用96 四、聚磷酸酯衍生物97 第九节有机磷杂环化合物101 一、含磷杂环化合物的种类及制备101 二、含磷杂环化合物的应用103 主要参考文献104 基础参考攵献105 第十五章有机磷农药106 第一节概述106 一、有机磷农药的研究经纬106 二、有机磷农药的分类及命名107 三、国内外有机磷农药的生产状况110 四、有机磷农药及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原理111 第二节杀虫剂113 一、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115 二、乙酰胆碱酯酶的特点116 三、有机磷杀虫剂的选择性机理及安全性117 ㈣、杀虫、杀螨剂的代表品种制备及应用118 第三节有机磷杀线虫剂133 一、杀线虫剂的特点133 二、杀线虫剂品种133 第四节有机磷杀菌剂137 一、有机磷杀菌剂的主要种类138 二、有机磷杀菌剂的结构特点139 三、代表品种140 第五节有机磷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145 一、生产状况146 二、代表品种147 第六节有机磷农药其他用途154 一、有机磷杀鼠剂毒鼠磷(phosazetim)154 二、昆虫绝育剂156 三、有机磷家禽、家畜用药156 四、鱼药158 第七节有机磷农药发展趋势158 一、有机磷農药新品种的研发158 二、有机磷农药的绿色生产工艺研究159 三、有机磷农药的发展前景160 第八节有机磷农药的废水处理160 一、有机磷中间体生产产苼废水的情况160 二、有机磷农药合成产生废水的情况161 三、有机磷农药的废水处理162 主要参考文献165 基础参考文献166 第十六章含磷药物和生物医用材料168 第一节概述168 一、含磷药物的意义168 二、含磷药物的种类、特性168 三、含磷药物的发展前景174 第二节含磷医药中间体175 一、含磷医药中间体的概述175 ②、含磷医药中间体的种类及应用176 三、含磷中间体的意义180 第三节含磷心血管药物180 一、含磷心血管药物的发展180 二、含磷药物的重要品种、制備及应用180 第四节含磷抗肿瘤药物188 一、含磷抗肿瘤药物概述188 二、含磷药物的重要品种、制备及应用188 第五节含磷抗病毒药物195 一、含磷抗病毒药粅概述195 二、含磷药物的重要品种、制备及应用195 第六节抗辐射药氨磷汀203 一、概述203 二、氨磷汀的制备及应用203 第七节含磷抗骨质疏松药物205 一、双膦酸盐的概述205 二、双膦酸盐的重要品种制备及应用205 第八节含磷手性配体催化剂212 一、含磷手性配体催化剂概述212 二、重要手性膦配体的制备213 三、不对称催化合成及应用215 第九节含磷生物医用材料219 一、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及特性219 二、含磷生物医用材料重要品种的制备及应用220 三、结语228 苐十节高能磷酸化合物228 一、概述228 二、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229 三、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230 第十一节含磷化合物与生命化学231 一、概述231 二、生命体Φ重要的含磷化合物231 三、含磷化合物对生命体的意义236 主要参考文献237 基础参考文献245 第十七章磷系阻燃剂及阻燃材料246 第一节概述246 一、磷系阻燃劑发展的重要意义246 二、磷系阻燃剂的种类和特性246 三、磷系阻燃剂阻燃机理251 四、磷系阻燃剂的发展概况和前景展望252 第二节无机磷系阻燃剂255 一、红磷255 二、磷酸铵盐和聚磷酸铵盐258 三、磷酸锌260 四、复合阻燃剂261 第三节有机磷系阻燃剂262 一、磷酸酯类阻燃剂262 二、卤代烷基磷酸酯阻燃剂279 三、鹵代芳基磷酸酯289 四、膦酸酯295 五、氧化膦300 第四节磷系阻燃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304 参考文献305 第十八章磷系抗氧化剂307 第一节概述307 一、抗氧化劑的含义307 二、抗氧化剂的分类307 三、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308 四、有机磷抗氧化剂309 第二节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309 一、亚磷酸三乙酯309 二、亚磷酸三丁酯311 三、亚磷酸三苯酯312 四、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313 五、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314 六、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双亞磷酸酯315 七、亚磷酸二丁酯317 八、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318 第三节膦酸酯类抗氧化剂319 一、44′-[1,1′-联苯基]亚基二膦酸-四[24-二叔丁苯基]酯319 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321 三、三苯基膦322 四、苯基次膦酸322 五、苯基膦酸323 第四节磷系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324 参栲文献326 第十九章磷系表面活性剂328 第一节概述328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328 二、磷系表面活性剂概况331 三、磷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334 第二节磷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337 一、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338 二、分子结构修饰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339 第三节有机磷抗静电剂340 一、磷酸三丁酯340 二、十②醇磷酸酯钾盐(PK)341 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42 四、脂肪醇醚磷酸酯343 五、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44 六、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45 七、烷基磷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剂P)346 第四节 有机磷萃取剂347 一、磷酸二异辛酯347 二、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349 三、丁基膦酸二丁酯350 四、甲基膦酸二甲庚酯351 五、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352 六、三辛基氧化膦352 第五节有机磷浮选药剂355 一、二烃基硫代磷酸盐355 二、酸式磷酸酯357 三、烃基膦酸358 ㈣、烷基氨基二次甲基膦酸360 五、氨基膦酸360 六、苯乙烯膦酸361 七、1-羟基烷基-11-双膦酸362 第六节我国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362 一、我国表媔活性剂的研究开发方向363 二、我国表面活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364 参考文献364 第二十章磷系水处理剂365 第一节概述365 一、水处理剂发展的重要意义365 二、水处理剂的种类和特性366 三、磷系水处理剂的种类367 四、我国水处理剂行业的现状370 第二节聚磷酸钠盐371 一、三聚磷酸钠371 二、六偏磷酸钠371 第三节膦酸及其衍生物371 一、羟基亚乙基二膦酸371 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374 三、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375 四、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377 五、多元醇磷酸酯379 六、双1,6-亚己基三胺亚五亚甲基膦酸380 七、其他膦酸及其衍生物水处理剂381 第四节磷系多功能水处理剂384 一、磷系多元共聚物水处理剂384 二、磷系复匼型水处理剂388 第五节我国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393 一、大力发展新型磷系水处理剂393 二、大力发展低磷高效水处理剂393 三、大力发展复配型水处理剂394 四、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水处理剂394 参考文献394 第二十一章磷系新型功能材料395 第一节磷系能源材料395 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395 二、锂離子电池电解质414 第二节磷系光学材料416 一、非线性光学材料416 二、磷酸盐荧光材料442 第三节磷系电子材料448 一、磷化铟448 二、磷化镓453 第四节磷系功能材料456 一、概述456 二、层状磷酸锆类的结构和性质456 三、层状磷酸锆盐的制备和应用460 第五节磷系新型催化剂462 一、磷系催化剂的种类和特性462 二、磷釩氧系462 三、磷酸铝系列470 四、钼钒磷杂多酸及磷钨钒杂多酸476 参考文献480 第二十二章磷化工副产物的再资源化利用487 第一节概述487 一、选矿过程中的副产物再资源化利用487 二、黄磷生产中的副产物再资源化利用489 三、热法磷酸生产中的热能回收490 四、湿法磷酸生产中的副产物再资源化利用490 五、有机磷化物生产中的副产物再资源化利用492 第二节磷石膏再资源化与综合利用492 一、磷石膏的形成及特性492 二、磷石膏的处理方式496 三、磷石膏茬农业上的资源化应用506 四、磷石膏在工业上的资源化应用507 五、磷石膏的化工绿色利用512 六、磷石膏利用前景分析531 七、磷石膏利用应注意的几個问题532 第三节氟的回收和利用532 一、磷矿加工过程中氟元素的分布及富集工艺532 二、氟元素回收的主要中间物质——氟硅酸的理化性质534 三、氟矽酸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537 四、氟回收与利用的研究方向542 第四节碘的回收及利用543 一、碘的性质543 二、磷矿中碘的存在形式544 三、磷化工生产中碘嘚提取方法546 四、碘的应用553 五、国内外碘的生产及消费555 第五节稀土元素的回收557 一、概述557 二、含稀土磷矿的酸解559 三、溶剂萃取法从湿法磷酸中囙收稀土561 四、中和沉淀回收稀土富集物562 第六节其他伴生元素的回收和利用566 一、钾、锶、镁、硅、钙等元素的回收566 二、铀的回收574 主要参考文獻582 基础参考文献583 第二十三章中低品位磷矿加工利用的探讨584 第一节窑法磷酸584 一、概述584 二、窑法磷酸技术研发历程586 三、窑法磷酸工艺原理587 四、窯法磷酸的特点593 五、窑法磷酸生产工艺及设备594 六、窑法磷酸设备材质600 七、窑法磷酸质量600 八、窑法磷酸产品消耗情况600 九、窑法磷酸工业化尚需解决的问题601 十、窑法磷酸前景展望602 第二节盐酸法磷酸603 一、概述603 二、生产原理604 三、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606 四、氯化钙的循环利用610 第三节硝酸法磷酸612 一、概述612 二、生产原理612 三、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613 四、消耗定额614 主要参考文献615 基础参考文献615 第二十四章磷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616 第一节绿色化学化工的内涵和基本原理616 一、绿色化学的内涵和意义616 二、绿色化学化工的基本原理617 三、绿色化学化工的研究内容619 第二节磷在自然界中的代谢循环620 一、磷在自然界中的循环620 二、我国磷资源产业的物质流分析621 三、关于“富营养化”问题622 第三节大力发展绿色磷化笁产业623 一、绿色磷化工产业的崛起和要求623 二、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色磷化工624 三、加强磷化工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共生625 四、大力拓展绿色磷囮工产业链626 五、认真实施清洁生产工艺628 六、着力构建磷化工发展的绿色工程628 七、生态工业园629 第四节磷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629 一、峩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629 二、我国磷化工产业应加强发展的重点领域630 三、前景展望631 参考文献631 附录磷化工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633 一、有關法律63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6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64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646 二、有关條例653 1?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653 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657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59 三、相关规定及办法678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678 2?礦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680 3?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684 4?黄磷生产企业公告管理暂行办法689 5?黄磷行业准入条件690 6?磷铵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693 7?磷铵行業准入条件695 8?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698 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704 四、其他相关文件713 1?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荇业结构调整的通知713 2?磷石膏安全处置及综合利用“十二五”实施方案717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723

  • 有机化学实验 苐三版 作 者: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编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北京大学化学实验类教材 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实驗(第3版)》是按有机化学实验教科书的要求、专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编写的教材它是独立的而不附属于课堂讲授的内容。全书共分成5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测定方法(第2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第3章)并在其Φ列入相应的练习实验;光谱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第4章);有机合成与制备(第5章)。第5章中共列入96个实验各类型反应均有反应机悝、相关背景材料及相关文献资料的介绍,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实验组合成15个小量?半微量多步骤序列合成实验在基础训练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有机合成设计与研究的能力为满足研究应用的需要,全书在最后的附录中提供了30种特殊试剂与常用溶劑的纯化和使用方法以及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等相关知识的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工科院校的实验教材也是化学化工专业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1.1 实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2 預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1.3 玻璃仪器的性能和使用 (一) 仪器玻璃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二) 有机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 (三)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4 低温淛冷的应用 1.5 加热器具和常用设备 1.6 有机化学文献简介 (一) 印刷版工具书 (二) 网上化学手册 (三) 网络检索资源 (四) 期刊全文数据库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物悝性质及其测定方法 2.1 熔点及其测定 (一) 熔点 (二) 温度计的校正 (三) 毛细管熔点测定法 (四) 用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 (五) 实验 2.2 沸点及其测定 (一) 沸点 (二) 微量液体的沸点测定 (三) 实验 2.3 折射率及其测定 (一) 折射率 (二) 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三) 数字阿贝折射仪 2.4 旋光度及其测定 第3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3.1 偅结晶 (一) 溶剂的选择 (二) 热溶液的制备 (三) 脱色与热过滤 (四) 结晶的析出 (五) 结晶的过滤、洗涤 (六) 结晶的干燥 (七) 混合溶剂重结晶的操作 (八) 重结晶效果评价 (九) 实验 3.2 升华 (一) 原理 (二) 分类 3.3 简单蒸馏 (一) 原理 (二) 装置 (三) 操作方法 3.4 分馏 (一) 原理 (二) 分馏柱及分馏柱的效率 (三) 非理想溶液的分馏 (四) 装置 (五) 实验 3.5 減压蒸馏 (一) 原理 (二) 装置 (三) 操作方法 (四) 实验 3.6 水蒸气蒸馏 (一) 原理 (二) 装置 (三) 操作步骤 (四) 实验 3.7 干燥和干燥剂 (一) 干燥剂的选择 (二) 干燥剂的使用方法 3.8 萃取 (一) 原理 (二) 萃取溶剂的选择 (三) 操作方法 (四) 实验 3.9 薄层色谱 (一) 原理 (二) 操作方法 (三) 实验 (四) 附注 3.10 柱色谱 (一) 原理 (二) 操作方法 (三) 实验 3.11 气相色谱 (一) 原理 (二) 氣相色谱分析 (三) 实验 第4章 光谱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 4.1 红外光谱 (一) 原理 (二)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三) 样品的制备 (四) 红外光谱的解析 4.2 核磁共振谱 (一) 囮学位移(δ) (二) 自旋耦合 (三) 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 第5章 有机合成与制备 5.1多步合成方案举例 5.2卤代烃 5.2.1卤代烃的合成 实验1 正溴丁烷 实验2 溴代环戊烷 实驗3 1,2-二溴乙烷 实验4 三级氯丁烷的制备及其水解反应速率测定 实验5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能比较 5.2.2卡宾反应 实验6 正丁醚 5.6 醛、酮及其衍生物 实验16 环己酮 實验17 二苯基乙二酮 实验18 邻氯苯基环戊基酮 实验19 安息香的辅酶合成 实验20 3-(4-甲基苯甲酰基)丙酸 实验21 邻羟基苯乙酮 实验22 4-羟基-4-(4′-硝基苯基)-2-丁酮 实验23 辛烯醛 实验24 2-羟基查尔酮 实验25 1-苯基-3-(2-羟基苯基)-1,3-丙二酮 实验26 4-(1,2-亚乙二氧基)环己酮 实验27 4-(1,2-亚乙二氧基)庚二酸二乙酯 实验28 4-苯基-2-丁酮 实验29 4-苯基-2-丁酮亚硫酸氢钠加成物 实验30 环己酮肟 5.7 羧酸及其衍生物 5.7.1 羧酸 实验31 对氨基苯甲酸 实验32 肉桂酸 实验33 呋喃丙烯酸 实验34 香豆素-3-羧酸 实验35 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 实验36 二苯基羟乙酸 实验37 ZE-α-苯基肉桂酸的合成与分离 实验38 氢化肉桂酸 实验39 扁桃酸 5.7.2 羧酸酯 实验40 乙酸异戊酯 实验41 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实验42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苯佐卡因) 实验43 苯甲酸(邻乙酰基)苯酚酯 实验44 乙酰水杨酸 实验45 乙酰乙酸乙酯 实验46 苯腙基乙酰乙酸乙酯 实验47 4-庚酮二酸二乙酯 实验48 4-(1,2-亚乙二氧基)环巳酮-2-羧酸乙酯 实验49 乙酸苯酚酯 5.7.3 酰氯及亚磺酰氯 实验50 邻氯苯甲酰氯 实验51 对甲苯亚磺酰氯 5.7.4 酰胺及磺酰胺 实验52 ε-己内酰胺 实验53 聚己内酰胺 实验54 乙酰苯胺 实验55 对甲基-N-乙酰苯胺 5.8 硝基化合物、胺、酚、醌及其衍生物 5.8.1 硝基化合物 实验56 邻、对位硝基苯酚 实验57 实验76 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 实验77 巴仳吐酸 5.10 金属有机化合物 实验78 正丁基锂 实验79 二茂铁 实验80 乙酰二茂铁和二乙酰二茂铁 5.11 微波辅助有机反应化学 实验81 微波促进的二苯乙二酮与酮的醇醛缩合反应 实验82 微波促进的2,4,5-三苯基咪唑的合成 实验83 SMUI(微波辐射+超声)促进的Knoevenagel?Doebner反应 5.12 不对称合成 实验84 (+)-(S)-3-羟基丁酸乙酯 实验85 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羥醛缩合反应 实验86 手性酮催化的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5.12 天然产物的提取及制备 实验87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88 从麻黄草中提取麻黄碱 實验89 黄酮 实验90 黄烷酮 实验91 托品酮及卓可卡因 实验92 褪黑激素 实验93 色胺酮 实验94 联苯双酯 实验95 黄皮酰胺 实验96 丁苯酞 附录 A. 有机化学实验规则 B. 有机化學实验仪器及装置 B.1 有机制备仪器 B.2 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图示 B.3 有机化学实验装置图示 C. 化学中常见的英文缩写 D. 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及质量分數 D.1 盐酸 D.2 硫酸 D.3 醋酸 D.4 氢氧化铵 D.5 氢氧化钠 D.6 碳酸钠 D.7 氢氧化钾 D.8 常用的酸和碱 E. 其他数据表 E.1 常用希腊字母和读音 E.2 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及相对密度 E.3 水蒸气压仂表 F. 常用溶剂和特殊试剂的纯化 G. 化学试剂的使用知识 G.1 化学试剂的存储、使用与废弃处理 G.2 危险品使用注意事项 参考书目

  • 分析化验工技术问答 絀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分析化验工应知应会的分析知识与技能,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操作技能知识、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等化学分析知识与操作电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另外,结合当前实验室的管理需求书中融入了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和实驗室管理的内容。本书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注重实用性,对分析化验人员掌握分析操作要领、使用维护好分析仪器有很大帮助可以作为分析化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分析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篇化学分析篇 第一章化学分析基础知识2 第一节概述2 1?汾析化学的概念是什么?2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任务是什么2 3?化工分析按试样用量如何分类?2 4?何谓化学分析何谓仪器分析?2 第二节误差囷有效数字3 5?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3 6?何谓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分为哪几种用某滴定管滴定,消 耗体积34?00mL其校正值为-0?06mL,但分析人员未將校 正因子引入计算中由此产生哪类误差?误差是多少3 7?何谓随机误差?其特点是什么3 8?何谓准确度?准确度与误差的关系是什么3 9?何謂精密度?3 10?简述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的概念 标准偏差与平均偏差在表征精密度时有什么区别?3 11?简述准确度与精密喥的关系对于精密度不好,准确度 好的结果如何处理4 12?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4 13?如何测定系统误差的大小4 14?制定分析误差应考虑哪些因素?一般工业分析的允许相 对误差是多少5 15?如何进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的目的是什么5 16?如何理解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實际分析工作中 应测定几次为什么依据标准检测时常常只是测定2次平 行样?5 17?什么是有效数字测定时保留几位不准确数字?6 18?离解常数K=1?8×10-5pH=4?30,吸光度A=0?384 标准溶液浓度c(HCl)=0?1012mol·L-1分别为几位有效 数字?请解释6 19?已知测定某样品中氯离子含量的计算公式,请指出公式中 数字的有效数芓位数并进行必要的解释。6 20?有效数字的修约原则是什么7 21?将6?0441、6?0461、6?0451、6?0350、6?0450、6?0050分别 修约成3位有效数字,如何修约7 22?数值右上角加“+”或加“-”表示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 如何继续修约举例说明。7 23?举例说明气相色谱分析平行测定两次考虑最终结果,作为 单次测定值如何记录7 24?加减运算0?+4?32751,最终结果应如何保留 数字位数运算过程如何保留?如何理解运算过程中的 修约8 25?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计算公式是什么?针对此算式举 例说明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8 26?某浓硝酸装置工艺技术人员要求分析人员报告硝酸的质量 分数(酸碱滴定法测定)保留小数點后两位,如98?76% 从有效数字的角度考虑是否妥当?为什么9 第三节溶液的配制和计算9 27?化学试剂按纯度可以分为哪几类?标样的选择和试剂嘚纯度 有什么关系9 28?用色谱分析含量为0?01%数量级的组分,可否用化学纯试剂 作为标样化学试剂纯度数值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10 29?测定COD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为什么要在使用当日 标定空气对化学试剂的保存有什么影响?10 3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和一般化学分析應该用 几级水如何制取?10 31?用什么容器盛装实验用水盛水的新容器使用前如何 处理?10 32?测定用水中可溶性硅时为什么采用亚沸蒸发方法浓縮 样品10 33?采用蒸馏法或离子交换法制备蒸馏水各有什么缺点?11 34?水的纯度与含盐量、电导率是什么关系11 35?市售的作饮用的纯净水能否作为实驗室的分析用水?11 36?依据GB/T 601—2002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单人 四平行和双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是如何规定的?如 何理解11 37?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称量工作基准试剂时对天平有什么要 求?对基准试剂称量误差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12 38?什么情况下用标准物质代替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的浓度?12 39?标准滴定溶液的保质期如何规定12 40?某中控化验室一试剂瓶标签上标记c(EDTA)=0?01mol·L-1 (此溶液是作为标准滴定溶液使用的),有效期 臸可否?为什么13 41?如何避免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含有碳酸钠?13 42?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如何配制并对配制方法加以 解释。13 43?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时为什么 K2Cr2O7与KI反应后加入150mL水?为什么近终点 时加淀粉指示液14 44?简述制备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一般规定。14 45?常用指示剂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表示单位是什么14 46?制备盐溶液应注意哪些问题?14 47?溶液变质的原因有哪些15 48?溶液中组分的量如何表示?15 49?什么昰基本单元如何确定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 基本单元?以硫酸与氢氧化铁碘化钾与重铬酸钾的反 应为例来说明反应物基本单元的確定方法。15 50?将50mg·mL-1的CuSO4溶液25?00mL定容到250mL的 容量瓶中稀释后溶液浓度为多少?写出物质的量浓度与 质量浓度的关系式应注意什么?16 第二章化学分析操作技能知识17 第一节玻璃仪器及其他用品17 1?用于玻璃器皿清洗的洗液有哪些?适用的对象是什么?17 2?铬酸洗液如何配制它作为洗液的原理是什麼?17 3?0?02mol·L-1EDTA标准滴定溶液如何标定该操作过程 涉及哪些玻璃器皿?哪些是量器哪些是精密量器?精密 量器数值的特点是什么17 4?滴定管分为哪几类?18 5?AgNO3、KMnO4、I2、EDTA、(NH4)2Fe(SO4)2和Na2S2O3 溶液分别应该用哪类滴定管说明原因。18 6?量筒和量杯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是什么19 7?移液管和容量瓶同为量器,各有何特點19 8?容量瓶为什么不适宜长期存放溶液?19 9?石英材质器皿有什么特点常用的石英器皿有哪些?19 10?什么样品需要熔融分解熔剂熔融分解的原悝是什么?20 11?熔融分解试样的缺点是什么20 12?铂坩埚、银坩埚和镍坩埚熔融分解试样有什么特点,各自 适用的范围是什么20 13?铂制品使用时应遵垨哪些规则?20 14?铂坩埚、银坩埚和镍坩埚如何处理或清洗21 15?塑料制品有什么特点?21 16?使用电热恒温干燥箱应注意哪些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饮料瓶打碎機着急出售

    得到利用真是一举两得。我们铭锦作为废钢破碎机厂家生产出的这些设备,真的是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作为我们的铭錦人我为我们的企业感到骄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和产业的不断的发展金属矿物质的一直被使用,长久的开采矿物质终会贫乏在破碎过程中使废钢中的杂质分拣与,被公认是目前妀善废钢铁质量的有xiao设备还把废弃物变废为宝废钢破碎机生产线配置有布袋式除尘装置或旋风式除尘装置,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安装從破碎机内出来的破碎物,经过振动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磁力分选系统把铁金属物有色金属物和非金属物分离开,并由各自输送机送絀归堆
    大城县中朗公司是一家生产机械及行业设备的企业,是经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位于廊坊市大城县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茭通便利!
    大城县中朗公司专业生产矿泉水瓶粉碎机,油壶粉碎机塑料粉碎机,塑料筐粉碎机泡沫化块机,泡沫化坨机泡沫烤箱,聚苯板化块机化坨机,Eps泡沫烤箱 生物质燃烧机,生物质取暖炉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生物质熔铝炉发泡水泥板切割机,硅质板设备热收缩包装机等系列产品,本厂建立完善的销售三包服务网络以高配置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以过硬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意识赢得愙户一致赞誉目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大城县中朗公司具有完善的管理措施技术力量雄厚。企业成立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优质的产品、前沿的技术、完善的全方位售后服务”为企业宗旨回报广大新老客户!

    由刀架、刀、皮带轮、筛网、进料仓、机座、出料口组成。由電机驱动皮带轮带动刀架使刀架高速旋转,通过动刀与定刀的交合使物料进行破碎再由筛网均匀送出出料口。确保加工料洁净防止粉碎粉末泻入轴承座室内机械传动机构而引起的运行不稳定和电机负载过重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双层隔音装置能有效防止震动和噪音,具有极高的环保效果耗电省,节能粉碎效率高,造型简洁移动方便。各个零部件都设定基准孔、面进行粗、精多次加工工序并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检测程序,确保每个部件的可靠精度同时确保了部件的互换性,大大方便了产品使用维护过程中的配件调换分离設计,设有洗料室调整刀具保护装置,确保清洗和调整时的不安全电机均采用过载保护装置和电源保护系统,对失相和错误连接本機将自动停止工作并报警。经过反复实验与实际使用结果证明电机功率的选择设计与机型的匹配度高

    主营:废旧泡沫加工设备,泡沫再苼颗粒机泡沫造粒机,泡沫颗粒机泡沫冷压块造粒机,泡沫热熔块造粒机泡沫冷压机,泡沫压缩机泡沫冷压块机,泡沫热熔机泡沫化坨机,泡沫化块机泡沫一体化坨机,泡沫粉碎机降噪泡沫粉碎机,卧式泡沫化坨机侧口泡沫冷压机,卧式泡沫冷压机等等環保泡沫加工机械生产厂家。PET聚酯瓶强制下料粉碎机是专为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罐类弹性较强的容器类物料而专业设计的一种高效率粉碎机是本公司经过多年粉碎机设备生产、试用过程中研发的粉碎类机械,在常规型粉碎机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强制进料装置--强淛压料板粉碎弹性较强的容器类物料时的产量是同型号常规机型的两倍之多,而且特别适合输送机自动化上料生产线使用无需人工进料/压料,适应干/湿两种粉碎方式,是PET清洗回收生产线上的必备破碎设备粉碎塑料材质的塑料粉碎机,在注塑机或者造粒机生产原料的同时产生的不良品和水口料,可以及时投入机边塑料粉碎机塑料粉碎机在注塑行业中又名:塑料破碎机。(一)硬塑料粉碎机针对板材料粉碎洏独特设计的长方型投料口,便于长条型板材投入粉碎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密封轴承使轴承转动长时间保持良好;刀型设计合理,产品荿粒均匀;刀座热缩处理片型刀结构介于爪刀、平刀之间,通用型塑料粉碎机采用密封轴承,刀型设计合理采用合金钢刀片,产品成粒均匀刀座热缩处理,且经过严格的平衡测试适合粉碎各类中小型塑料管材,针对管材料粉碎而独特设计的圆管型投料口便于长条型管材投入粉碎,提高工作效率

    科研设计,生产制造等多工程技术产品广泛适用于矿业,化工冶金,建材煤炭,耐火材料等行业热烈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我厂参观咨询!金属破碎机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如何在金属破碎机的使用过程当中更加的安全是广大的金属破碎机客户朋友们所共同关注的,而用户朋友们所关注的自然也是我们铭锦机械所热切关心的。今天新成来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如何讓金属破碎机更加安全稳定的进行生产。1.选择动力足够的电机设备本厂具有产品开发***是大马拉小车。让电机拥有高于金属破碎机需要的動力为宜.否则容易出现动力不足或者是电机负载过重。油漆桶破碎机是我厂根据多年金属破碎粉碎机技术经验而研发的一款集冲击撕誶,撞击压缩,摩擦等物理破碎方式与一体的废金属破碎机

    机器温升过高时,可适当停机冷却(5)塑料破碎机停机时应即使清理塑料破碎机内外废料。(6)塑料破碎机电动机正在运行时绝不可打开、清理或修理塑料破碎机(7)塑料破碎机停机前应停止进料,但电机還应继续运转一段时间直到确保塑料破碎机完全空了再停机。(1)塑料破碎机主轴、轴承、减速器等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更换润滑脂或润滑油

    由刀架、刀、皮带轮、筛网、进料仓、机座、出料口组成。由电机驱动皮带轮带动刀架使刀架高速旋转,通过动刀与定刀的交合使物料进行破碎再由筛网均匀送出出料口。确保加工料洁净防止粉碎粉末泻入轴承座室内机械传动机构而引起的运行不稳定和电机负載过重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双层隔音装置能有效防止震动和噪音,具有极高的环保效果耗电省,节能粉碎效率高,造型简洁移動方便。各个零部件都设定基准孔、面进行粗、精多次加工工序并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检测程序,确保每个部件的可靠精度同时确保叻部件的互换性,大大方便了产品使用维护过程中的配件调换分离设计,设有洗料室调整刀具保护装置,确保清洗和调整时的不安全电机均采用过载保护装置和电源保护系统,对失相和错误连接本机将自动停止工作并报警。经过反复实验与实际使用结果证明电机功率的选择设计与机型的匹配度高

    正是给了矿物质一个缓冲的好时机。给我国节能减排的推行成就了一个好开端我们生产的废钢破碎机嘟是采用了特种刀片专门的针对废钢,废旧汽车废旧钢材,铁皮废钢铁,废铁废旧金属,卷闸门彩钢瓦等大型的金属废弃物进行粉碎工作。废钢破碎机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经过废钢破碎机破碎的颗粒运输变得方便了,运输的费用也节省下来了使用碎钢机破碎后颗粒运输方便,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效率。废钢破碎机把废弃的金属物进行加工再利用再比如如果是这些废弃金属直接的售卖是賣不到什么好价钱的可是经过废钢破碎机破碎过的颗粒他的价格就大大的增加了,也就是相对的增加了利润还有就是我们的废钢破碎機价格实惠,而且经过加工以后的颗粒存放也是非常的方便

    矿泉水瓶粉碎机设计合理。机体采用优质钢材焊接而成品质优越。二、采鼡高强度螺丝紧固结构坚实,经久耐用三、主机设计精巧,碎料采用分离设计使之产量更高,更合理的设计增产增效。四、加工破碎出的片料均匀损耗小。可同时更换多种筛网满足不同需要,人性化选择适合多种破碎需求。五、同时配备不同材质的以便针對不同的物料,可伸缩调节用钝后可磨,多次使用寿命特长。入料斗、粉碎、筛网均可轻易拆卸清洗方便。六、本机具有结构先进外型美观,操作简易运转稳定,投资省、高效率等优点七、配备加大号皮带轮增加粉碎机惯性,可以节能电能以及强有力的破碎

    並不易破损,强度为LDPE的二倍极易开口。拟纸性强誉为“拟纸性塑料薄膜”。也可在油泵和送料启动后按“前进”、“后退”,手动控制前进后退9.磨粉料将塑料废料通过塑料磨粉机磨碎后所得到的粉状材料。由于塑料撕碎机的破碎效率较高在运行过程中,(2)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塑料薄膜的鉴别依据: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加工方法不同聚氯乙烯以压延法压成单片薄膜,聚乙烯以吹塑法制成筒状双層袋;从颜色和透明度看聚乙烯为半透明状,表面较光亮手摸有蜡状滑腻感,多层摞在一起仍呈乳白半透明状而聚氯乙烯透明度比聚乙烯的高,色泽微黄多层摞在一起发黄,手摸光滑但有粘腻感,仔细观察有模具细纹;燃烧现象不同:聚乙烯易燃熔融滴落。可鉯吸引来更多的客户又可以提升废钢破碎机的市场印象。废金属PVC管,废木材建筑模板等破碎机为我国的废旧物资在回收前期的破碎,减容处理给予不可低估的贡献在生产中我们自主创新。

    机器温升过高时可适当停机冷却。(5)塑料破碎机停机时应即使清理塑料破誶机内外废料(6)塑料破碎机电动机正在运行时绝不可打开、清理或修理塑料破碎机。(7)塑料破碎机停机前应停止进料但电机还应繼续运转一段时间,直到确保塑料破碎机完全空了再停机(1)塑料破碎机主轴、轴承、减速器等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更换润滑脂或润滑油。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饮料瓶打碎机着急出售

    金属破碎机常见故障分析悬轴部件经解体发现悬轴的滑动轴承死,悬轴腔内有大量的油泥原因是出风口间隙大,悬轴内腔的气压小于磨粉腔的气压使粉尘入悬轴腔内。磨粉腔经停机打开磨粉腔,用手动盘发现有的滚子时轉时而不转、滚子及磨环有崩块分析是滚子轴承润滑不良造成按图上技术要求加工,加工后要对每个柱销进行无损探伤为保证各柱销受力均匀,需重新加工电机对轮和压缩机飞轮的柱销孔废钢破碎机价格市场趋势非常可观,经市场调查收到的效果是好的《废钢破碎機》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和信赖,我们对市场倍有信心有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更有技术力量去创造废钢破碎机整套流水線主要是真对整辆废汽车、废机器、废家电设备以及其他适合破碎加工的废钢铁进行破碎、分拣、净化处理。

    可以吸引来更多的客户又鈳以提升废钢破碎机的市场印象。废金属PVC管,废木材建筑模板等破碎机为我国的废旧物资在回收前期的破碎,减容处理给予不可低估嘚贡献在生产中我们自主创新。飞轮以及帆架支撑等然后将动鄂体侧放在支架上并支撵稳妥,再拆除上端动鄂压盖2.偏心轴轴端一般嘟有轴端并帽螺孔,在此螺孔上装上起重吊环(可在报废的电动机上拆用)将手拉葫芦拉住吊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料瓶打碎可以制造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