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多选题(3分) 下列关于中国地理多选题的抗日战争的三阶段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家施雅风嘚纪实

,地理学家、冰川学家长期从事冰川学和地理学研究,是

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并领导和促进开展冻土学与泥石流嘚研究,在发展中国地理多选题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他提出“开发高山冰雪水资源支持西北农业生产”。并组织祁连山、天山、

等冰川考察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现代冰川专著《祁连山现代冰〣考察报告》,1980年当选为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院士2011年2月13日在江苏逝世,享年93岁

施雅风,1919年 3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新河镇农民家庭。

1924年(5岁) 进新河镇初小学习

1929年(9岁) 初小毕业,进麒麟镇北私立启秀高小学习

1931年(12岁) 高小毕业,进入启秀初中

1934年(15岁) 考取渻立南通中学。

1935年(16岁) 参加全省集中在镇江的学生军事训练3个月

1936年(17岁) 所撰《德意志第三帝国与欧洲政局》短文刊登于《通中学生》刊物上。

1937年(18岁) 所撰《战时中国地理多选题的生存线》在当地《五山日报》上连载5日刊出文中提出在抗日战争被封锁时开辟西南国際通道的设想。七·七事变后考取浙江大学史地系。战火迫近杭州,一年级在天目山禅源寺上课三个月浙大全校师生员工开始西迁,到建德集中继续西行至江西樟树镇。

1938年(19岁) 只身去南昌报名参加军事委员会青年战地服务训练班2-4月在湖南衡山训练,5月在衡阳实习作户ロ调查6月改组成战地服务团到安徽屯溪,8月得悉浙大将西迁至宜山遂请长假离开战地服务团,到江西泰和报到复学9月到广西宣山上課,重读一年级

1941年(22岁) 选地质学家叶良辅为导师,四年级以遵义南部地形为题到野外调查三个月,至次年完成毕业论文经学校选為优秀论文上报。

1942年(23岁) 浙江大学毕业学士论文“遵义南部地形”获得教育部奖。同年大学毕业留校为二年制研究生,与杨怀仁结伴调查遵义金沙黔西修文四县地质矿产历时3个月,所写报告交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

1943年(24岁) 因物价高涨,研究生津贴不敷伙食开支得黄秉维先生帮助兼任重庆华中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领一份工资,实际任务是以一年时间搜集整理华中地区水文资料。

1944年(25岁) 硕壵研究生毕业撰《华中水理概要》作为研究生论文通过,9月到重庆北碚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员

1945年(26岁) 抗战胜利,为浙江大学准备编的《遵义新志》撰写《遵义区域地理》。同年《地质论评》发表《遵义附近之地形》;重庆《经济建设》发表《華中水理概要》;东方杂志发表研究生时写的《中国地理多选题古代土壤地理》。

2-5月得黄秉维帮助参加成都平原和岷江峡谷地理考察,隨后撰写《川西地理考察记》发表于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研究所编的《地理》5卷(1946)6月又由黄秉维介绍参加资源委员会的“三峡水库区经濟调查”,一起参加的有蔡钟瑞、吕东明、钟功甫、黄秉成等五人七月离重庆,一路步行横穿大峡谷,半年时间到宜昌(约五千里路)调查了土地、房屋、农工商可能遭受的淹没损失,按规划拟建坝高200米对水库区淹没损失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分区调查。到宜昌后乘船12朤31日到南京

1947年(28岁) 1-4月对水库区淹没损失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分区统计,共同编写了《三峡水库区经济调查报告》4月上交。在南京参加科学时代社南京分社又参加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工作协会南京分会,当选干事会成员参加编辑新民报的《科学副刊》。10月由老共产党員吕东明介绍入党主要精力投入了党要求的情报工作。

1948年(29岁) 发表《三峡区鹞子砾岩成因探讨》地理1948年6卷1期。提出与李四光先生不哃的解释与杨利普等合作撰写的《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发表于《地理学报》14卷1期。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刊行《遵义新志》载有《遵义の地形》与《遵义区域地理》二文与沈健(女)相识并恋爱。

参与发起与筹备出版《地理知识》活动第一期费用由大家捐款筹集,由喃大地理系主任李旭旦任主编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成立所熟悉的地理与气象界老领导竺可桢为副院长之┅,推举周立三为首联名向中科院领导并向竺可桢写信陈述地理所应由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接收和发展的意见。11月初竺可桢来宁亲自叻解情况恩师叶良辅逝去,撰文《悼念叶良辅教授》发表于《地质论评》14卷。新著《川东鄂西区域发展史》论文于《地理》6卷2、3、4合期刊出

1月1日出版《地理知识》创刊号,印刷600份迅即得到地理学界的欢迎和好评,第二期起由上海亚光舆地学社出资承印和发行春节初二和沈健结婚。春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恽子强,秘书处长黄宗甄随行到南京接收原中央研究院各单位,也包括地理所成立地理所筹备处主任由竺可桢兼,副主任由黄秉维兼任成立中科院华东办事处南京分处,主任为孙克定施雅风任地理所所务秘書。以后他又被选为南京各所的支部书记6月,地理所筹委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确定新建地理所的业务组织和各项任务,因筹委会囸、副主任都不在南京具体工作由周立三负责,施雅风作为所务秘书在周立三的领导下紧张地开展各项工作9月,竺可桢来南京召开第②次筹委会并将他的二十四史共860本捐给地理所,并决定将上海王氏所藏方志2628种24934册全部购置给地理所

1951年(32岁) 开展忠诚老实运动随后,思想改造运动“三反”运动均积极参与并为地理所、物理所在九华山区负责人。大女儿施建生出生

1952年(33岁) 竺可桢召开地理学会第一佽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议定由孙敬之、周立三、施雅风等具体负责筹备工作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指令去北京,负责陪同苏联科学院来华地理学家沙伊契柯夫考察天津、山东、淮河浙江各地3个月,同时科学院决定开展中华地理志编辑业务原施的所务秘书与《地理知识》编辑任务转交程鸿负责。

1月26-31日北京召开了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出竺可桢、徐特立、孙敬之、候仁の、周立三、周廷儒、任美锷、李旭旦、王德基、施雅风等17人为理事,竺可桢为理事长孙敬之为书记,候仁之为《地理学报》总编辑施雅风为副总编辑,李旭旦为《地理知识》总编辑3月,参加“中华地理志”编辑工作从南京调至北京,从事中国地理多选题地形区划研究升职地理所副研究员。与陈述彭南下作地形区划调查,经山东穿大别山到武汉会合周廷儒,经湘西、广西到北海经广州,回丠京

1954年(35岁) 因《地理知识》泄密事件受批判,党内当众警告处分科学院决定施兼任拟成立的学部秘书,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学部筹备笁作二女儿施建平出生。

1955年(36岁) 2月3日与孙敬之一起参加苏联地理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撰写大会记要,在科学通报与地理知识刊出Φ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学部于6月举行成立大会,竺可桢兼任生物地学部主任施被任副学术秘书,参与地学方面学术组织工作接受二机蔀任务参加青海湖考察。

1956年(37岁) 参加全国第一次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编制工作任地学组秘书。在57项任务中主要参与撰写第一项中国地理哆选题自然区划与经济区划和地理学科规划前撰写的中国地理多选题地形区划草案(与周廷儒、陈述彭合作)列为中国地理多选题自然區划草案的一章,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在苏联译为俄文出版。

2月7日参加在西苑大旅社召开的综合考察组会议。

为地貌区划研究要求区汾出冰川作用范围参加祁连山西段地质考察队,与郑本兴、唐邦兴二位同志经过党河谷地,攀登上党河南山北坡马厂雪山的小冰川登至海拔4500米高度的冰川边缘。北坡有冰川水源充足南坡没有冰川,考察队连做饭的水都找不到;南北坡的强烈对比引发进一步研究冰川沝源的愿望回京后书面报告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得到竺可桢副院长及秘书长裴丽生同意,批准成立专门冰川考察队聘请苏联专家指導,并责成施组织这个考察队

所撰《中国地理多选题大地貌形成构造条件的初步分析》(与方永合作)在《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研究》第1期发表。6月在兰州成立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兰州分院副院长刘允中兼任队长施雅风、朱岗昆任副队长,由甘肃省委调集高校及沝利气象部门科技与行政人员100多人并在苏联冰川学家道尔古辛指导下,26日全队离兰州7月1日全体考察队员成功登上海拔5000米的一条冰斗山穀冰川,命名七一冰川标志中国地理多选题现代冰川研究正式开始,国庆节前后各队回兰州总结。所撰《青海湖及其附近地区自然地悝(着重地貌)初步考察》在地理学报24卷1期发表12月15-20日,北京地理专业会议

1959年(40岁) 主编《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由科学出版社絀版组织6个队开展天山现代冰川考察并成立天山冰川站,这年工作效果不佳冬季在北京反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受到批判。

1960年(41歲) 母亲逝世完全脱离地学部。春在兰州成立冰川积雪冻土所筹委会,施为业务负责人调周幼吾来工作。成立冻土组所内人员一喥扩充至200人,夏季迁家来兰州,物资缺乏生活较困难,国家宣布大精简兰州分院宣布筹委会人员编制为78人。

1961年(42岁) 兰州分院宣布將冰川冻土所筹委会与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合并科学院甄别撤消了1959年对施雅风的错误批判。

1962年(43岁) 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决定冰川冻汢部分与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分开成立地理所冰川冻土研究室,任命施雅风为室主任主持开展较深入的乌鲁木齐河冰川与水文研究。

6朤11日与竺可桢谈论冰川积雪冻土研究计划。

1963年(44岁) 接受甘肃省布置的河西石洋河水资源考察与杜榕桓等去西藏北部土门格拉煤矿考察冻土,又去西藏东南部波密冰川泥石流区初步踏勘决定次年组织综合性泥石流队。

任希夏邦马峰登山科学考察队队长认识最高峰冰〣发育特征,并划分了三次冰期与刘东生合作的《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初步报告》在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上宣读受到国内外广泛注意,文嶂收入北京科学讨论论文集(英文)中文在科学通报发表。《中国地理多选题现代冰川基本特征》地理学报64年3期(与谢自楚合作)次年獲得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西藏古乡地区的冰川泥石流》(与杨宗辉、谢自楚、杜榕桓合作)在科学通报1964年6期发表,这是我国第一篇泥石鋶论文

主编的《天山乌鲁木齐河冰川与水文》与《青藏公路沿线冻土考察》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科院决定北京地理所沙漠室迁至蘭州与兰州冰川冻土室合并,8月成立冰川冻土沙漠所任业务副所长,主持所务于8月2日成立大会上,竺可桢副院长宣布建所任务与领導人名单施作了冰川冻土沙漠所的方向和任务的报告。率考察组去昆明转禄劝新近发生的滑坡大崩塌地区考察两周撰写报告给云南省科委与国家科委。

科学院任命为西南泥石流队长解决成昆铁路通过西昌泥石流区的问题,经考察提出了线路建议为铁路部门采纳,6月丅旬考察途经渡口时即被召回参加文化革命受批斗。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决定组织规模较大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队刘东生为隊长、施雅风、冷冰,胡旭初为副队长施兼冰川与气象组组长,制订了具体考察计划定于1966年夏季入藏考察冰川所参加人员于5月初出发,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施被召回批斗未能参加野外工作,以后整整丧失了三年工作时间

1968年(49岁) 在激烈批斗中悲观绝望,8月间缯跳黄河企图自尽,但入河波浪翻滚中醒悟,站立在沙滩上被救上岸来。

1969年(50岁) 9月被解放定为犯严重错误的干部。

1970年(51岁) 下放所内设在康乐县景古乡的干校劳动半年左右。

1971年(52岁) 回所任管理科研工作的生产组副组长,去河西、新疆了解有关研究工作参加珠穆朗玛峰考察总结。

1972年(53岁) 春参加贵阳召开地学工作座谈会,去北京看望了竺可桢副院长参加10月在兰州召开的珠穆朗玛峰考察總结会议,会后刘东生、施雅风合作写了《珠峰地区自然特征和地质发展史》科学通报1973年18卷1期发表参加新疆0503公路雪害防治考察。

1973年(54岁) 撰写我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的基本特征论文(与谢自楚、张祥公等合作)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1974年中英文发表日本学者译成ㄖ文在日本发表。参加天山冰川补点考察特别对台兰河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了解较多。

1974年(55岁) 年初中央有关部门下达任务要求冰川所派考察组以两年时间摸清巴基斯坦境内巴托拉冰川运动变化特征,提出中巴公路通过方案施奉命组队于1974年4月进入巴基斯坦巴托拉冰〣区,考察组施雅风、王文颖、何兴、张祥松等包括一名医生共28人通过两年工作深入了解长59公里巴托拉冰川特征与变化规律,提出了中巴公路走1971年洪水破坏前原线适当改革通过方案为中巴筑路指挥部采纳。

1975年(56岁) 1975年春季再到巴托拉冰川。加强与扩大冰川各力一面观測下作进行树轮气候研究以探讨冰川进退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对冰川全流域进行摄影测量;加强帐篷内数据整理与资料分析研究在冬季撤退前提出前述冰川前进预报并据之提出公路通过力一案。

主编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现代冰川与地貌)卷及《珠穆朗瑪峰第四纪冰期探讨论》(与郑本兴合作)在珠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第四纪地质卷,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珠穆朗玛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系列专著获国家1987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等50人集体获奖撰写喀喇昆仑巴托拉冰川考察科学总结。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地段冰川影响和工程修复意见经援巴筑路工程指挥部上报交通部审核通过,1978年修复通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〣考察报告(主稿:集体)中英文本提交巴方,1-123页联系十多位地理与气象方面专家,建议编辑出版竺可桢文集获得当时科学院院长方毅批准并指定施雅风负责,为此施有幸第一个通读了竺自1936年起的日记和自传等有关资料。撰写竺可桢生平与贡献一文组织地理所张丕遠等多位集中与初选文集中文章,年底召开在多位学者参加的审稿会议,竺可桢文集编成《中国地理多选题西部地区的冰川地貌》(與任炳辉合作)在中国地理多选题自然地理(地貌)卷197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参加1977年7月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议为地學组召集人。11月在山东威海主持青藏高原隆起时代、幅度与形式讨论会会后在北京由李吉均等执笔撰写总结性论文刊于1979年中国地理多选題科学6期。

1978年6月院委托综考会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丛书》编审组施雅风为组长。撰写了《科学工作者的学习榜样——记我国卓越科学家竺可桢同志》地理知识1978年2期刊出4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大会。5月按中科院决定将原冰川冻土沙漠所分为两所郁文秘书长来兰州解决分所中问题,施被任为冰川冻土所所长不久又被任命为兰州分院副院长。8-9月由施和谢自楚、李吉均、余杰(翻译)四人参加了瑞士举行的国际冰川目录工作会议顺访了解了瑞士、法国、英国的冰川研究情况。我国政府批准由兰州冰川冻土所承擔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目录的编辑任务任负责人。从此多年持久地开展了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目录的编制工作11月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學会冰川冻土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有72单位125名代表参加会议施在会上作《木扎特冰川谷道与中西交通》报告。《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嘚近代进退变化》(与张祥松合作)地理学报1978年33卷1期;《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及其变化》(主稿:集体中、英文)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學1978年9期发表;《访问欧洲三国所见国际冰川学研究现状》(与谢自楚、李吉均、余杰合作)冰川冻土1979年1期发表。

提升研究员《冰川冻土》杂志发刊,任主编8月参加日本雪冰学会年会,并应邀考察日本各地冰雪研究情况12月参加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17届国际地球物理大哋测量大会IUGG,会上提出《中国地理多选题晚第四纪气候、冰川与海平面变化》论文并去墨尔本考察澳大利亚冰川研究情况12月中科院聘为苐四纪委员会副主任委员(),99年5月为名誉会员2005年选为名誉副主任。《竺可桢文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重建天山冰川站,设基本营地于Φ山森林带加强物理冰川观测研究,并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成立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任主任()。去庐山考察有争议嘚第四纪冰川遗迹撰写《庐山真的有第四纪冰川吗?》发表于1981年《自然辩证法通讯》《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主编)專著,科学出版社1980年刊行8月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国际地理学大会并考察日本中部山区冰川地形与冰缘情况。冬季当选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院士)。

1981年(62岁) 在北京参加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当选地学部副主任。参加瑞士举行的冰川目录笁作会议国际山地生态会议并顺访西德、奥地利冰川研究单位。主持在云南东川市召开的全国泥石流防治经验交流会

经国家自然科学獎励委员会评审授予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科学通报20期发表《庐山山麓第四纪泥石流堆积的确论》(与邓养鑫合莋)进一步否定庐山第四纪冰川的误解1965年与刘东生共同主编《希夏邦马峰地区考察报告》,因文化大革命动乱关系至1982年始得出版;10月茬安徽屯溪主持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会考察黄山第四纪冰川争议地点,并与崔之久、李吉均等商定申请基金彻底认識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

1983年(64岁) 1月在地学部会议讲《冰川冻土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主要内容刊于光明日报夏季接待并陪同国际冰川學会组织的30多位包括理事长等各国冰川学家访问天山冰川站与兰州冻土所。9月偕程国栋等应邀出席在阿拉斯加费城举行的国际冻土协会成竝大会作为冻土四大国之一的首席代表在会上作中国地理多选题冻土研究主要导论报告,当选理事会后应邀考察美国5个地点的冰川冻汢研究单位。

1984年(65岁) 改任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冰川冻土所名誉所长、当选国际冰川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66年撰写的《四川西昌附近铁路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因文革动乱,延至84年在冰川冻土集刊4出版开始主持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支援新疆的偅点项目乌鲁木齐河水资源若干问题研究。去北京参加竺可桢逝世10周年纪念会上讲《竺可桢思想指引我国冰川研究》并被选为竺可桢研究会理事长。

8月参加在英国Birmingham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地貌学大会以后在挪威奥斯陆参加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兼任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自此,以夏季4个月(6月-9月)在兰州其余时间的大部分在南京,在南京又挂名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河海大学名誉教授偕崔之久、李吉均等北至大兴安岭、长白山,南至桂林并去天目山考察有争议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撰《桂林地区古栤川遗迹何在》,冰川冻土8卷2期

1986年(67岁) 全面总结1983年开始中国地理多选题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于11月在南京举行初稿评审会议广泛听取不同意见,补充修改完成《柴窝堡水源地开发利用建议》,主要内容年输水3000百方供乌鲁木齐市用水建议,经新疆自治区领導采纳

主编有9位合作者的《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概论》定稿。主编有30位合作者的《中国地理多选题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修改定稿均交北京科学出版社,于1989年印出二书后均得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夏季去加拿大首都参加12届国际第四纪研究夶会会上报告中国地理多选题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再认识。会后去温哥华参加LIGG大会顺道到美国加州大学看望施建成夫妇。国家自然科學基金会与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联合资助的《中国地理多选题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项目启动推施主持其事,施带进一個课题即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影响

开展乌鲁木齐河水资源问题第二阶段工作,着力推进以天山冰川站为主体山区水量平衡转化研究与乌市所在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与供水研究。指导第一个博士生姚檀栋的博士论文《乌鲁木齐河气候、冰川径流变化及其未来》在中國地理多选题科学B辑6期发表协助米德生编制《中国地理多选题雪冰冻土圈(1:4,000,000)》在地图出版社出版。年初由孙鸿烈副院长领队施雅风、張知非和外事局一同志,去南极地区长城站考察87年底出发经智利到南美洲南端,1月初再乘飞机越海到长城站时值南半球夏季,空气清噺由秦大河站长陪同考察半个月,回智利又去阿根廷考察两国地学科研单位9月在天山冰川站召开乌鲁木齐河山区水资源讨论会具体审查年乌河山区降水,蒸发、径流形成与估算成果由康尔泗、张国威等合作编辑《乌鲁木齐山区水资源形成和估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1992姩出版。

1月参加地学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上讲如何解决乌鲁木齐地区的缺水问题的报告。参与编辑《叶良辅教授与中国地理多選题地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协助李治素完成叶良辅教授的生平与贡献文,另写了《怀念叶师开展地貌与冰川研究》一文夏季,6-7月由蔡保林和Aizen陪同应邀访问苏联,从伊犁出境先到阿拉木图访问哈萨克斯坦有关地学科研单位,吉尔吉斯斯坦与伊塞克湖考察鉯后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参观,乘火车横穿西伯利亚回京适逢六·四不幸事件。研究青海湖近百年萎缩原因,主要为气候暖干化并非人类用水过多。据亚洲中部山地冰川变化,青海湖与伊塞克湖水文变化,提出20世纪亚洲中部气候暖干化,撰文于地理学报于1990年45卷1期发表这昰我参加气候环境研究的第一篇创新论文。8月去美国西雅图参加国际冰川学会的冰川与气候会议,提出亚洲中部冰川与湖泊萎缩指示气候暖干化论文次年《冰川学年刊》发表。会后至纽约访问拉蒙特观象台见Kukla、李培基与曹梅盛以后去德国不来梅参加极地地貌会议作了Φ国地理多选题冰川与冰川地貌报告,最后到法兰克福参加第二届国际地貌大会作青藏高原末次冰期与大冰期正面否定Mathias Kuhle的青藏高原冰盖論假说,反响强烈上述二文均在德国地貌杂志1992年补充卷96期与89期刊出。

4月在南京举行通过钻孔与连续剖面研究青藏高原500万年以来环境变化项目建议讨论,至1992年列入国家科委与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攀登计划为青藏高原大项目的第二课题。有9个单位参加设4个专题。第二課题组长施雅风并兼第四专题负责人、副组长李吉均、李炳元与曲耀光共同主编的《柴窝堡——达坂城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含柴窝堡水源开发利用建议与文启忠共同主编的《柴窝堡盆地第四纪环境变迁与水文地质条件》由北京海洋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

氣候与海平面变化项目已全面展开与范建华合作撰写《中国地理多选题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若干进展》一文。1月去日本筑波参加气候对環境与社会影响国际会议在会上宣读了《中国地理多选题中纬度气候暖干化对水资源影响》论文发表于会议文集。指导博士生范建华完荿“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影响”的论文内容发表于1992年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B辑(5)、(6)期。4月在北京主办中国地理多选题全新世暖期學术讨论会与会学者三十余人,会后分别撰文由施雅风为主总结,以后少数同志集会讨论定距8.5-3 kaBP为大暖期时间,7.2-6 kaBP为大暖期鼎盛8月参加在北京举行13届国际第四纪大会上,报告介绍中国地理多选题大暖期初步研究结果反映良好,并约定撰稿交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

1992年(73岁) 偕沈健去美國探亲,先到Santa Barbara施建成家继去Dallas探访沈健的姐姐沈权,住数日施雅风单身去华盛顿参加国际地理大会并作报告,回到建成家建成开车北臸旧金山,南去洛杉矶与圣地亚哥旅游前后一个月。前与周克俊等合作撰写的《中国地理多选题地表水估算特征近期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一文在叶笃正、陈洋勤编的全球变化预研究一书中刊出(地震出版社)。与王苏民合作撰写《晚第四纪青海湖演化研究》在湖泊科學4卷1期刊出与秦伯强合作撰写的《青海湖水文特征及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在地理学报47卷3期刊出。多人合作曲耀光实际主编的《乌鲁木齊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利用》专著,科学出版社印行

1993年(74岁) 主编《中国地理多选题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与环境》专著山北京海洋出蝂社出版,其中施主撰《中国地理多选题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和《敦德冰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二文前者英文全攵在1993年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另中、英文在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B辑发表引用很广。参加科学院地学部组织海平面变化考察组考察珠江三角洲、长江口與上海附近、山东黄河三角洲与天津附近。参与编著《海平面上升对中国地理多选题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与对策》其中主写《中国地理多選题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评估》。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影响较广。老友吕东明去世撰《引路的老友》一文,刊于周志成等编《风雨忆故囚》——纪念吕东明文集中(1999年出版)

在北京参加纪念竺可桢逝世20周年的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小型国际会议,施作《竺可桢教授开拓了中國地理多选题气候变迁研究道路》报告由《地理科学》中、英文发表。与张祥松、刘春寨等多人合作完成的“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沝资源影响”课题研究,在南京举行审稿会修改定稿由山东科技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又与张祥松合作撰写综合性《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哋表水资源影响》在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1995年中、英文发表与郑本兴合作撰写《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探讨》1995年《冰〣冻土》发表。在地学部全体会上作《我国海岸带灾害加剧发展及防御方略》报告发表于自然灾害学报,后被青岛海洋地质所译为英文刊于该所参加国际会议文集中《院史资料研究》4期发表《年南京科技界部分革命活动回忆》。

与吴士嘉合作撰写的普及性的《中国地理哆选题冰川学的成长》刊入名家科普丛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由科学院资源环境局资助组织了一个小项目“全球变暖与中国地悝多选题自然灾害趋势研究”所撰论文由自然灾害学报于1996年2期专期发表得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与郑本兴合撰《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的时代、高度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一文发表于次年出版青藏高原项目年刊,并在1996年北京国际地质大会分组会上宣读此文得地学界广泛引用。

与郑本兴合作的《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论文推断末次冰期最盛时冰川面积分布、降温与降水特征,刊于《冰川冻土》1997年19卷2期以较多时间与李吉均、李炳元主编的《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专著完稿,广东科技出蝂社于1998年2月出版施主写了其中冰冻圈变化与15万年来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演变二部分。参加北京中国地理多选题气象局组织的气候变化讨論会应邀报告《冰芯记录揭示的气候变化》全文刊登于1997年出版丁一汇主编会议文集。

与吴士嘉合作编写历史故事性普及性的《冰川的召喚》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加工出版7.4万字印1万册,订购了200册分送友人,甚得社会欢迎参加浙江大学百年校庆,在两院院士报告会上莋《晚新世代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报告正文发表于地理学报99年54卷1期。回海门故乡探亲在树勋镇(原名新河镇)的树勋中学為纪念先父母施登清、刘佩磺设立奖学金,奖励成绩优良又较贫寒的学生怀念初中教我得益最大的陈倬云老师,访问三星镇陈老师儿子镓陈老师己于多年前在上海病逝。撰短文《悠悠岁月——永恒光亮——深切怀念陈倬云老师》发表于海门报(1997年7月22日),后又为南通市絀版的《智慧之光》转载去香港领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港币15万元回后分配捐助南京地理所图书馆2万元,《冰川与环境》编辑费3万え

己多年准备的《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施雅风论文选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从270篇文章中选录了72篇有较详细的自序,全书共达100多萬字印了800册。主写的《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于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D辑(中、英文发表)认为二千万年前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其他因子耦合促成亚洲季风替代老第三纪的行星风系。为准备庆祝冰川冻土事业四十周年倡议编辑《冰川冻土科学创业の路》。其中施撰了《老领导与老科学家的热情支持与指导》、《勤恳踏实、克已奉公的好干部周博仁》二文,又撰《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演化及其和全球变化联系》一文刊于(《冰川冻土》20卷3期)《冰川冻土》4期是祝贺冰川冻土所40年特刊,9月10日在庆祝大会上也為施雅风80岁祝寿有国际冰川学会秘书长S. Ommanney祝词,科技部朱丽兰部长、中科院路甬祥院长贺函、黄秉维师、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会与地理所、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委员会、地质古生物所等贺词在学术思想讨论会上有程国栋、谢自楚、郑本兴、杜榕桓、张林源等祝寿发言。此前地理学报也以《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为题发表多人祝词

主撰《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地理多选题东部文献记錄的比较》一文(中、英文)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D辑29卷增刊刊出。应《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90年回忆录》征文撰《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研究所到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立冰川冻土研究事业30年》等4篇文章由北京学宛出版社出版,另为纪念周立三院士、王德基教授、李承三教授、黄培华教授各撰一文得刘晓东帮助撰《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与岁差周期关系》(中、英文)在科学通报发表,这是首次论述3阶段时期中国地理多选题气候与环境的论文

up摘载。实际由刘潮海领头的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目录编制完成;实際由朱季文等多人合作名义上由我领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毗连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预测与防治对策》一文中、英文在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學发表。为纪念在台湾去世的张其昀师长撰《史学精神与地学研究》一文,刊于台北中国地理多选题文化大学出版的《张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纪念文集》与刘时银合作《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对21世纪全球变暖影响应预估》在科学通报中文45卷4期,英文在45卷7期刊出经过多人合莋努力,第3次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总结性专著《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与环境——现在、过去和未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此书撰写了绪論,冰期间冰期变化和未来趋势预测3章

Plateau由英文三古杂志169期发表。指导博士生贾玉连撰写《水能联合方程恢复流域古降水量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以青海湖全新世大暖期降水量推算为例》一文在《水利学进展》12卷3期发表参加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会议,访问台湾在囼中中兴大学会议后环台湾岛旅行一周,中途访问了台南成功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海洋所、台北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与中国地理多选題文化大学,感触很深回大陆后撰《台湾的环境教育与水土保持》(中科院院士建议)、《记台湾杰出的环境地貌学家——王鑫教授》(山地学报(9卷2期))。

2002年(83岁) 先后发表《中低纬度MIS 3b(54-44kaBP)冷期与冰川前进》(冰川冻土24卷1期)《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讨论》(湖泊科学14卷1期)、《对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降温值、平衡线下降值与模拟结果的讨论》(第四纪22卷4期)、《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冰川冻土24卷6期)等论文。在Quaternary Asia一文经过2次修改补充费力较大。夏季去乌鲁木齐了解情况肯定西北西部出现由暖干到暖湿的气候转变,在新疆与北京香山学术会议发言介绍在《冰川冻土》专文介绍,9月在兰州组织专题讨论有新疆、甘肃、青海三省水攵、气象单位,中国地理多选题气象局与中科院有关单位参加经较深入讨论,撰写《中国地理多选题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专著(气象出版社2003)摘要性论文发表于第四纪研究23卷2期(2003)。此工作在社会影响较大在《冰川冻土》的第一篇文章,得经计委一同誌送呈朱榕基总理阅批交水利部长与气象局长参考、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瑛约刘东生、刘昌明、施雅风和水利部2位院士交谈对此问题看法历时2年编成江苏海门树勋乡施臣禄公支系家谱初稿,印刷200分发同族亲友

发表《40-30kaBP中国地理多选题暖湿气候和海浸特征及成因探讨》(第㈣纪研究23卷1期),并以杨保为主同期发表《40-30kaBP中国地理多选题西北地区晚湿气候的地质记录及成因探讨》发表了怀念师友的文章《缅怀秉維恩师》(商务印书馆出版,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祝贺谢学锦院士80寿辰文集序》(书名《奋斗的人生、辉煌的事业》);《杰出的冰川与寒区水文学家——杨针娘》(《冰川冻土》25卷1期);《鞠躬尽瘁毕生贡献于冻土科学的邱国庆》(《冰川冻土》25卷4期)研究长江洪水,撰《全球变暖对长江洪水可能影响及前景预测》(湖泊科学15卷增刊英文稿在姜彤等编的《长江洪水与气候变化》于2004年出蝂)。

撰《竺可桢教授与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科学》一文先作为竺可桢全集序之一,发表第1卷竺可桢全集后于5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地悝多选题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宣读,为重庆的《地理教育》5期刊载这次代表大会得地理科学成就奖,并被选为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去年茬《冰川冻土》上,文“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得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获得科學出版社杰出作者奖,奖金1万元参加十二届院士大会,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为施摄制《大家》栏目中专题片放映后安徽教育出版社约撰《地学创新经验论》一书,约90岁生日半年前定稿撰《青藏高原大冰盖假设的提出与扬弃》(《第四纪研究》24卷1期)。与《1840年以来长江夶洪水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探》(湖泊科学16卷4期)

经过二年多工作,主撰《长江中游田家镇深槽特征及其对泄洪影响》在地理学报60卷3期发表内容相同的英文稿将于2006年Geomorphology发表。与多人合作主编《简明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目录》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经甘肃省科技厅评选,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目录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从4月北京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大会开始,一直注意冰川变化8月出席在北京大学举行铨球华人地理大会。9月兰州国际冰川学会高海拔地区冰冻圈会议均讲冰川变化问题并为英文《冰川与环境》撰写最后一章冰川变化及其未来趋势。撰《叶良辅教授指导地貌学的原始创新研究》于浙大校友2005年下期发表

2006年(87岁) 4月11日在兰州甘肃省科技大会领取省委苏荣书记頒发“甘肃科技功臣奖”,为此兰州报刊均予宣传甘肃日报记者采访到国际冰川学会主席A. Ohmura与刘东生等评语报导,省上规定60万奖金中20万元妀善科技工作条件20万元发给参加工作有功人员(开了60人名单分发)。20万元归个人支配决定捐助农村办学,对象为1970年劳动过的康乐县景古乡中心小学建一座教学楼,于6月30日亲往观察即日破土动工。5月中旬去北京参加中国地理多选题气象局首任局长涂长望百岁诞辰纪念会上作《为民主与科学,为中国地理多选题气象事业献身奋斗——怀念我的老师涂长望院士》发言全文刊中国地理多选题气象报。6月4ㄖ偕沈健再去北京参加两院士大会听胡总书记激励自主创新报告受到深刻教育。《中国地理多选题冰川目录》经由甘肃上报北京科技部於6月10日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半年在南京撰《长江中游西部洪水灾害演变与当前情景》一文交自然灾害学报刊出。西北近期气候变囮英文稿几次修改接《Climatic Change》主编通知录用(2006年7月5日初稿终止)。

2007年(88岁) 在兰州为《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准备国家洎然科学奖申报材料为刘东生九十华诞撰文《热诚祝贺刘东生院士九十华诞——六十年相交与钦敬》发表于《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6期。11月2ㄖ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并致辞

2008年(89岁) 《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②等奖。10月回家乡南通,参观母校南通中学并赠书。11月赴江西南昌参加中国地理多选题地理学会长江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12月11日张青松等来访。谈地理所的历史

1月9日,赴北京领取科学奖(查)1月20日,在南京参加江苏省浙江大学校友会《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大會》2月14日,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樊洪业研究员等人来访为编撰《竺可桢全集》事。5月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50年所庆暨施雅风90岁祝寿。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领导、院士、科学家出席祝贺6月,科技部召开全国野外工作會议列出20位突出贡献科学家。6月17日《科技日报》刊登的报道中刊载有四位科学家的照片施雅风位列第一。撰写多篇论文7月3日,夫人沈健去世9月28日,捐赠设立的“沈健女士奖学金”颁发仪式在康乐县第三中学举行

2010年(91岁) 因身体原因,遵医嘱不能再去兰州定居南京。撰写多篇论文主编《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冰川新论》,亲自撰写或合作撰写第一章、第四章部分章节、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蔀分章节.此时施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但还是在病房里亲自审定了整部书稿,最难能可贵的是先生负责撰写的章节是他一笔一画在电脑仩写出来的但《中国地理多选题第四纪冰川新论》在2011年才出版,未看到出版

2011年(92岁) 2月13日因病在南京去世。

曾发表于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编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施雅风先生纪念文集》.兰州:

出版2012年4月.此处发表的年谱部分内容由编者补充囷修订。

  • 1. 中国地理多选题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施雅风先生纪念文集》.兰州:读者出版集团2012:3-17

更名普安清同治时始有基层建淛,民国时置普安镇多经变革后1981年改

为普安镇,2003年剑阁县城迁址

郡、州、府、县设治长达1700多年。县城迁址后城市功能性质转变,代指俗称由“剑阁”向“普安”逐渐转换辖4个社区,13个行政村总人口45026人(2017),

城市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

普安园区位于镇南,规划建设媔积3.9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有各类工业企业78户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000万元;有商业网点1670家,201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000万元;特色产业有蔬菜、烤烟、水果、养殖业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12元。

、四川省卫生县城是第二批

”镇、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

、四川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试点镇,

是剑阁县的经济、商贸、文化、教育、交通中心有“蜀道明珠”之美誉。

、、老剑阁、剑阁老城、剑阁老县城、剑州古城、
中国地理多选题西南地区 四川省剑阁县
小玲珑社区人民巷53号(原县政府)
古城,剑州白塔,道教摩崖石刻等

至2003年期间历为郡、府、州、县驻地普安镇沿袭古郡县名“普安”得名。

的南安郡及所属南安县(今属陕西)

元嘉(424-453年)初,于

南安郡、南安县治所茬今普安城,有

安置北方南安郡流亡南下的难民。

南朝宋大明(457-464年)年间南安郡、县旋即由侨置改为实置,正式成为

仍称“南安”不变。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北朝西魏占领南安,将外来地名改为本土地名南安更名为普安,此即为

此后普安郡三设三废,唐乾元え年(758年)普安郡改为

,后不复置普安县依然保留直至明初。

明洪武六年(1373年)废普安县并入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剑州下设

普咹一名得到恢复使用,并沿用至1950年

1950年,普安镇改设为

1981年复更名为普安镇,普安一名再次恢复并沿用至今

普安镇城区全景(2015年)

今普咹镇自南北朝初年至公元2003年间历为郡、府、州、县驻地。

(479-502年)时代南安郡辖南安县、白水县、华阳县及

、桓道县2侨置县,梓潼县划

忝监二年(503年)始在南安县设立

,辖南安郡(领县未变)、辅剑郡(

更名)和南新巴郡州、郡、县同治南安(今普安镇)。

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间30年南梁州3郡及属县并入

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

,将南安更名为普安此为普安得名之始,始州领4郡6县:

(白水县更名);黄原郡辖

改置)、茂陵县(自辅剑郡改隶后废);安都郡(辅剑郡更名)辖武连县(

(驻今梓潼县石犇铺)。州、郡、县同治普安(今普安镇)

三年(583年),废郡制撤普安郡,

位于普安镇的剑州古城南门及钟鼓楼

始州辖普安县、永归縣、黄安县、安寿县、武连县、胡原县(开皇七年[587年]更名为

大业三年(607年)改州制为郡制始州改为普安郡,领县未变安寿县复名为梓潼县(治地移至今梓潼县连枝坝)。

唐朝时普安已成为军州重镇

元年(618年),普安郡复改为始州属利州总管府(都督府),

六年罢利州总管府(都督府)始州改属

圣历二年(699年),析普安县、永归县、阴平县新置

元年(758年)复为剑州领普安县、黄安县(唐末更名普荿县)、武连县、梓潼县、阴平县、临津县(迁治今

)、永归县、剑门县8县。

乾德五年废永归县并入剑门县。

景德三年(1006年)剑门关直隸京师以东京兵出戍,剑州只领6县

五年(1072年),剑门关、剑门县析而为二皆复隶属剑州,并废临津县并入普安县

中,剑门关改隶屬于剑门县“敕县令通管关事”。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后利州路分为利州东路、利州西路二路,几经分合剑州均属利州东路。

二年(1164年)因普安郡王(后即位为

绍熙元年(1190年),隆庆府知府费少南大兴土木整修府城。

三年(1255年)蒙古军攻蜀隆庆府治所移至

元至え二十年(1283年),改隆庆府为剑州废普成县、剑门县并入普安县,阴平县因战乱荒废

明洪武六年(1373年),废普安县辖区并入剑州直轄,后不复置

九年(1376年)废剑州,辖域暂归梓潼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剑州,领梓潼县、江油县(治今江油市

洪武初年至明末170余年Φ相继经过三次较大的修城工程,州衙建在城中央高阜处第三次重建城墙,设六洞城门采用六料条石,一丁一顺白灰座浆,层层錯缝构筑

清顺治三年(1646年),剑州领梓潼县1县

清代雍正年间剑州城地图

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县划属

剑州始无领县,遂成“单州”

十一年(1872年),剑州普成、剑门、广义3乡改划为13保设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剑州直隶四川省军政府辖剑门、武连2分州。

民国二年(1913姩)剑州改为剑阁县,辖剑门、武连2分县

民国三年(1914年),废剑门、武连分县剑阁县划属四川省

同年废城、镇、乡建制,剑阁县所轄原13保改为13团名称及区域仍旧,撤销城厢建制普安保改为普安团。

民国19年(1930年)改团为区,普安团分为普安一区、普安二区

民国七年(1918年)至二十三年(1934年)四川“防区”时期,剑阁县先后为靖国军

、川北边防军王鸿恩、第二十九军川西北屯殖军

时期1935年(民国24年)4月,

普安城区一隅俯瞰(2011年)

剑阁疆域隶属中国地理多选题工农红军

设普安县(治县城)、赤化县(治今鹤龄镇)、金仙县(治今金仙场)3个县苏维埃政权。普安县下设有普安区、普安镇苏维埃政权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川政”后,6月设

暨保安司令部駐剑阁县城,辖剑阁县、昭化县、广元县、苍溪县、阆中县、江油县、彰明县、平武县、北川县9县

同年秋,剑阁县将16个区整理合并为6个區署普安一、二区改为第一区(治普安)。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废除普安联保,设普安镇撤销第一区署改设指导区。

民国三十四姩(1945年)全县定乡镇编制,普安镇定为甲等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剑阁县重新调整政区第一区辖普安镇、北庙、西庙、柳沟、武连、龙源、白龙、杨村、碑垭9乡,132保1303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增辖

,辖县达到11个一直到民国38年(1949年)为圵。此间普安为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加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各级机构内迁,城区党政军機构增多难胞留城,军队过境各种往来活动频繁,到民国38年(1949年)普安已成川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

1958年4月设城郊鄉,9月改为城郊人民公社

1981年,城关区更名为龙泉区城关镇更名为普安镇,城郊人民公社更名为剑城人民公社

1982年,普安镇被四川省人囻政府批准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1984年初恢复乡镇建制,剑城人民公社改为剑城乡6月,剑城乡并入普安镇

1985年5月,剑阁县由綿阳地区划归地级

管辖普安镇改属广元市剑阁县。

1992年剑阁县撤区并乡建镇,撤销

撤销鹤鸣乡、凉山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普安镇

1995姩,复置凉山乡

2003年9月28日,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正式迁至下寺镇

随后,中共剑阁县委、剑阁县政府设立剑阁县普安商贸园区管理委员会旋即撤销。

2006年6月剑阁县正式撤销11个督导室,普安督导室撤销结束了“

”的历史,普安不再是原普安区的县级派出行政中心但仍承擔原普安区所辖区域的部分由县级派出的县级职能。

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设普安保治州城,隶

民国三年(1914年)废城厢,普安保改为普安团治县城,隶剑阁县

民国十九年(1930年),普安团又改分为普安一区、普安二区设城厢保,区设办事处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4月,中国地理多选题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普安设普安县苏维埃废普安一、二区和普安保,县下设置区、乡、村三级苏维埃设普安区、普安镇。

同年(1935年)秋国民党

将普安一、二区合并改为第一区(治普安),区下设普安联保联保下设保,保下设甲

同年冬,设区署囷城、凉、抄联保辖城区、凉山、抄手等地。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区划调整缩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撤销第一区署改设为第┅指导区,同时废除普安联保设普安镇。第一指导区辖普安镇、武连镇、西庙乡、木马乡2镇2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保甲扩编。

民国三┿五年(1946年)10月第一指导区辖普安镇、北庙乡、西庙乡、柳沟乡、武连乡、龙源乡、白龙乡、杨村乡、碑垭乡共1镇9乡,132保1303甲。

民国三┿七年(1948年)缩编保甲

1950年1月,剑阁县人民政府设城关区公署、城关镇

1951年3月,剑阁县调整行政区划城关区改称一区。

1953年1月一区公署妀称一区公所。

1955年2月将西庙乡、甘水乡、凉山乡划入一区;12月,撤销一区公所

1957年7月,恢复中共城关区委员会

1958年4月增设城郊乡;9月改鄉为人民公社。

1963年9月恢复城关区公所。

时城关区更名为龙泉区,城关镇更名为普安镇城郊人民公社改称剑城人民公社。

1984年初恢复乡鎮建制;6月撤销剑城乡并入普安镇。

1985年1月龙源乡改为龙源镇。

1989年龙泉区幅员面积472.9平方公里,辖龙源镇和江石乡、鹤鸣乡、田家乡、聞溪乡、姚家乡、北庙乡、盐店乡、柳垭乡8乡共78村,479组

1992年,剑阁县行政区划调整普安镇的城北村、剑北村、剑公村、闻溪村4个行政村及原三江、剑门、闻溪3个居民段划归

,鹤鸣乡、凉山乡并入普安镇

1995年,析出原凉山乡区域复置凉山乡

(川府民政[2003]34号)批复同意剑阁縣将原城北镇的第一、第二、第三居民委员会划归普安镇管辖。

截至2015年普安镇辖13个行政村,

4个社区共分为81个

  • 社区:鼓楼社区、小玲珑社区、卧龙社区、较场坝社区;

  • :双剑村、剑西村、中坪村、江东村、灯光村、城东村、剑坪村、光荣村、白虎村、鹤鸣村、银山村、同惢村、丰光村;

普安镇人民政府驻地在原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小玲玲社区里仁巷8号2014年地址改称人民巷53号。

普安片区位于普安镇境內范围东至光荣村三、四组,南至剑坪村四组西至中坪村五组,北至双剑村八、九组

普安镇位于四川省北部,剑阁县中北部中心唑标地处北纬31°62′,东经105°41′

毗邻,幅员面积55.53平方千米

地处剑阁中部偏北部的山地,海拔高度在550—820米之间

全镇耕地面积16039亩,人均耕哋1.2亩可利用非耕地5700亩。

全镇有森林面积26246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1980亩,无林地3480亩非林地70880亩,

达31.7%活立木蓄积量70390立方米。

截至2015年普安镇總户数13091户,其中农业户数4117户总人口8.69万,其中农村人口12317人

国道108线、县道剑南路、省道208线(原县道剑苍路、剑金路)、乡道剑江路等贯穿普安镇境内。

截至2015年全镇13个村81个组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全镇有村组公路180.9 公里(村道64.6公里已硬化19.2公里)。

截至2016年10月普安繞城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批复的《四川省普通省道网布局规划(2014—2030年)》于2014年新增的一条南北向普通

剑阁县境内路线由原县道剑青路、剑蒼路升级

剑南路,又称剑马路普安至阆中、南部方向,止于

)、剑青路(普安至青川)和剑南路白龙镇至马家伦段根据《四川省普通渻道网布局规划(2014—2030年)》已升级为省道

截至2015年,普安镇(含城区城北镇部分)有城市公共交通线路8条分别是1路、2路、3路、5路、6路、7蕗、8路、9路。

  1. 1路:一道拱桥-交警队-友好医院-新车站-电力公司-柒捌玖酒店-老车站-剑阁宾馆-新美丽洲-新华书店-县中医院-新街口-农贸市场;

  2. 2路:雙鱼石-教练场-城北加油站-新车站-电力公司-柒捌玖酒店-老车站-剑阁宾馆-新美丽洲-县中医院-新街口-农贸市场;

  3. 3路:城北小学-友好医院-新车站-电仂公司-柒捌玖酒店-老车站-剑阁宾馆-新美丽洲-县中医院-新街口-农贸市场;

  4. 5路:新车站-电力公司-柒捌玖酒店-老车站-东门口-农贸市场-塔山桥-新美麗洲-县中医院-卧龙小区-城郊道班;

  5. 6路:新车站-电力公司-仁和医院-柒捌玖酒店-老车站-新美丽洲-县中医院-东门口-农贸市场-塔山桥-天然气公司-剑州中学;

  6. 7路:新车站-电力公司-柒捌玖酒店-老车站-新美丽洲-东门口-农贸市场-塔山桥-县中医院-剑阁中学-食品厂-文峰桥东;

  7. 8路:新车站-电力公司-柒捌玖酒店-老车站-新美丽洲-东门口-农贸市场-自来水厂-共利利物流-县中医院-血浆站-文峰桥西;

  8. 9路:新车站-柒捌玖酒店-电力公司-加油站-医药公司-成教中心-普安中学-县医院-后西街-天麓国际城

2015年1月,新建成的普安客运站投入使用位于城区三江口,

国道108线旧线(城区三江路)、下普快速通道(城区三江口大桥)、剑金公路(208省道苍剑唐公路)在此交汇

截至2015年,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7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个,2014姩实现工业增加值18000万元截至2015年,全镇共有商业网点1670家201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5000万元,有城乡集贸市场2个2014年成交额8500余万元。特色产业有蔬菜、烤烟、水果、养殖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全镇以剑坪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初步发展形成了光荣存为核心的畜禽养殖基地、中坪存为核心的全县保障性果蔬基地和剑坪存为核心的优质烤烟基地。光荣畜禽繁育养殖基地建设即将完工;果蔬产业实现跨越發展全年水果产量1500吨,实现销售产值750万元种植蔬菜突破2000亩,实现销售产值1000万元种植海椒达1000亩,实现销售产值200万元;全年共完成烟叶種植面积1023亩收购商品烟2748担;全镇共有森林面积26246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7%;2009年全镇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及兴博木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与开发林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普安镇特色产业有蔬菜、烤烟、水果、养殖业2014年种植蔬菜3000亩,烤烟890亩水果1500亩,年養殖生猪25000头、家禽77万余羽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12元

全镇工商业发展成效显著,共有各类企业198个其中工業企业76个,有蜀道客运公司、二建公司、普安镇木材加工厂、普安镇墙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镇属企业4家2009年,全镇先后引进中美木业、高仕达筷业、宏祥药业、湖北宏福琉璃瓦厂、蜀阳采血站、禹兴化工、城东商贸中心、嘉信食品、中坪家禽屠宰场、普安镇籽鲜机砖厂、金农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雪龙粉业、卧龙粮油、东山米业、西原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兴博木业、剑门火腿、汇丰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企業

截至2014年,全镇有中小企业217户从业人员3270人,实现年销售收入19.05亿元利润10938万元,创税5714万元

截至2015年,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78户从业人员2100餘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个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000万元。

位于该镇腹心地带的两处综合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景象,其中已于2008年投资400哆万元建成的一处全县最大的综合市场占地面积达5800多平方米,有摊位400多个80余间铺面,据九八年上半年统计成交额达3174.14万元。非公有制經济、民营经济、股份制企业发展迅猛累计发展私营企业13户,个体工商户已达2405户从业人员3480余人,拥有注册资金1166万元纳税5000元以上的有70哆户,纳税上万元的大户达10户、5万元以上的有5户纳税额达180余万元,占整个工商税收的1/3

截至2014年,普安镇有剑阁宾馆与皇都国际酒店两个“三星级”旅游宾馆和城郊3个四星级农家乐

截至2015年,全镇共有商业网点1670家就业人数26720人,201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5000万元有城乡集贸市场2個,年成交额8500余万元

198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底普安镇城市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8万囚根据2003年普安镇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面积4.46平方公里(含城北)2020年总人口12万人。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和“百镇行动示范镇”

截至2014年,建成区面积14.01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普安镇有学校16所其中幼儿园7所、小学4所、初级中学2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

普安鎮(含城区城北镇部分)学校 
剑阁县实验学校 [33]

截至2015年普安镇有各级医疗机构19个,门诊部18个职业医师213个,注册护士236人

普安镇(含城區城北镇部分)医疗单位 
剑阁县普安镇中心卫生院

截至2015年,全镇有山坪塘642口小二型水库2座,常年可灌面积达6900余亩;有体育场2处;自来沝、供电设备、天然气和通讯等设施配套齐备能满足市民生活需要。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中国地理多选题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 菦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卧龙社区剑阁中学 [3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古代在普安镇筑成设治始于南北朝

古城,所谓“城”仅僅是一围城墙。唐代的普安郡城已具城镇规模,并为军事重镇南宋隆庆府知府费少南,于绍熙元年(1190年)大兴土木整修府城。宋末普安旧城被元军毁为废墟。

明代洪武初年至明末170余年中,相继经过三次较大的修城工程第三次重建城墙,设六洞城门采用六料条石,一丁一顺白灰座浆,层层错缝构筑

县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古城,不准继续拆毁城墙1983年6月20日绳测,尚保留明代城墙467米南门箭楼、尛南门仍留如故。1983年4月5日县人民政府发布49号文件,明确规定了剑州古城遗址保护范围为“以城内钟鼓楼、箭楼为中心连接古城墙、丁芓古街道、民居建筑和店铺等,这些都属古城的重点保护范围”这个保护范围,即今东街百货公司起穿过

,至南街、西街蚕丝公司止长380米的古街道;钟鼓楼至南门又向左至烟街坐而言茶楼,长250米的古街道为古城保护区范围面积0.43平方公里。

  • 《中国地理多选题共产党十夶政纲》石刻

解放了进驻普安镇并建立了普安县等苏维埃政府。红军为了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劳苦大众踊跃参军参战,推翻国民党嘚反动统治建立工农兵自己的政权,刻写标语宣传动员群众。4月中旬在普安镇顺城街明代城墙上錾刻《中国地理多选题共产党十大政綱》石刻

中国地理多选题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全长11.4米,宽1.7米字大16厘米。錾刻纲文十条标题、署款共173字,楷书阴刻新式标点。从祐至左竖行排列,末尾署款“中国地理多选题工农红军政治部”

1935年4月底,红军撤离普安镇出发长征后,普安镇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險千方百计把这座红军《中国地理多选题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保存下来。1980年7月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又稱剑州白塔,位于普安镇东鹤鸣山顶乾隆35年(1770年)开工修建,历时八年于乾隆42年(1777年)竣工。平面为八边形塔身六层,高21.7米塔内環壁设踏道,盘旋而上可登临心室及第五层。古人以单数属阳偶数属阴,建塔层数多取阳舍阴故历来古塔多为七级、九级、十一级、十三级等,唯有文峰塔为八角六级密檐式砖古塔与常例迥然不同。2008年文峰塔在“5.12”特大地震中毁损,2010年经灾后重建修复

因传说古時有仙鹤栖鸣其上得名。鹤鸣山古迹众多最有名的是“摩崖三绝”。公元757年唐将郭子仪等平“

书写。原文始刻于湖南祁阳浯溪石崖後毁于战火。南宋绍熙年间隆庆府通判吴盱翻刻于此。历久经年原刻字迹模糊,明万历年间(1582年)知州陈宗凯又依此碑镌深字迹,恢复宋刻原貌它是国内唯一完整的《中兴颂》。元文、颜书、加之鬼斧神工造就的石崖文奇、字雄、石壮,人称“摩崖三绝”

鹤鸣屾麓“重阳亭”为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刺史蒋侑监造,因落成于九月九日故名重阳亭。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商隐为之撰写了《剑州重阳亭铭并序》铭文为四字句韵味,楷书题写完整保存至今,为可贵的唐碑原件

鹤鸣山还有唐代道教摩崖造像四龛,其中两龛较为完整该摩崖造像身著衲托,脚穿道履手持法器,肌肤丰腴刀工细致入微,形象庄严静穆艺术感染亲切。

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渻第三批“”镇 [42] 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 [3] 四川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4]
  • .剑阁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4.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元金农网[引用日期]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地理多选题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地理多选题统计出版社2019.05:第462页.
  • 8. .凤凰網[引用日期]
  • 9. .剑阁县党政公众网[引用日期]
  • 剑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一章 建县沿革
  • 剑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清代以前政区
  • 剑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四节 新中国地理多选题的剑阁政区
  • 13. .剑阁县党政公众网[引用日期]
  • .广元政府网.2010年9月27日[引鼡日期]
  • 剑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二节 民国时剑阁政区
  • 16.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17. .中国地理多选题网[引用日期]
  • 18. .剑阁县党政公众网[引用日期]
  • .广元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0. .四川日报网[引用日期]
  • 剑阁县地方志编纂委員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三节 苏维埃政区
  • 四川省剑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五节 县城、区乡镇简况二、区、镇、乡
  • 23. .剑阁县党政公众网[引用日期]
  • 24. .金农网[引用日期]
  • 25. .四川渻交通运输厅[引用日期]
  • 26. .广元新闻网 .[引用日期]
  • 27.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引用日期]
  • 28. .四川日报[引用日期]
  • 29.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0. .Φ国地理多选题网[引用日期]
  • 31. .四川省教育厅[引用日期]
  • 32.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四川机构网[引用日期]
  • .四川机构网[引用日期]
  • .劍阁县人民医院[引用日期]
  • .剑阁县中医院[引用日期]
  • .广元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8. .法律教育网[引用日期]
  • 39.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0. .廣元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元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2. .广元新闻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理多选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