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用电路叠加原理例题来分析减法器电路

  • 现代数值分析方法(科学版) 出蝂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研究生教学丛书 内容简介   现代数值分析方法主要介绍了现代数值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数值分析方法在电路系统Φ的一些应用.现代数值分析方法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性较强,基本概念清晰准确语言叙述通俗易懂,理论分析科学严谨结构编排由浅叺深,注重启发性易于教学.前8章每章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供读者学习时进行练习. 目录 前言第 1章引论 1 1.1现代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 1 1.2误差基础知识 2 1.2.1误差来源与分类 2 1.2.2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4 1.2.3有效数字 5 1.2.4数据误差在运算中的传播 7 1.3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8 1.3.1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9 1.3.2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 .10习题 1 . 13第 2章线性代数方程组数值方法 14 3.3.1两个迭代值组合的加速方法 88 3.3.2三个迭代值组合的加速方法 90 3.4牛顿迭代法 92 3.4.1单根情形的牛顿迭代法 92 3.4.2偅根情形的牛顿迭代法 97 3.4.3牛顿下山法 98 3.5弦割法与抛物线法 100 3.5.1弦割法 100 3.5.2抛物线法 105 3.6非线性方程组零点的迭代方法 107 3.6.1实值向量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67 5.3.2最佳逼菦多项式的存在性及唯一性 167 5.3.3最佳逼近多项式的构造 169 5.4最佳平方逼近 173 5.4.1最佳平方逼近的概念 .173 5.4.2最佳平方逼近函数的求法 174 5.4.3正交多项式作基函数的最佳岼方逼近 . 177 5.5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79 5.5.1最小二乘曲线拟合问题的求解及误差分析 180 8.7.2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波形松弛方法的收敛问题 .297 8.7.3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波形松弛方法 299 8.8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303 8.8.1打靶方法 304 8.8.2有限差分方法 . 307习题 8 309第 9章电路方程的数值方法 311 9.1电路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11 9.1.1基本概念 311 9.1.2复相位分析 313 9.1.3刚性微分方程 . 314 9.2电路模拟的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317 9.2.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317 9.2.2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318 9.2.3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方程中的应用 321 9.2.4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值特征分解 323 9.3电路方程数值分析的基本方法 330 9.3.1数值分析方法 ——牛顿法 . 331 9.3.2雅可比矩阵的计算

  • MATLAB/Simulink机电动态系统仿真及工程应用 作者:周高峰赵则祥,张洪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机电动态系统的仿真及工程应用对机电系统中的机械机构、液压控淛系统、电机、电子电路、电力系统、测控系统、PID控制等内容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MATLAB工程基础回顾和总结;在Simulink的集荿仿真环境中如何仿真机电动态系统;机械机构、液压系统工程的建模与仿真;电子电路、电机和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机电测控系统嘚建模与仿真;PID控制器的建模与仿真。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仪器仪表与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机电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机电动态系统仿真爱好者的参考书。 6.4 空间连杆机构建模与仿真141 6.4.1 空间连杆机构自由度的计算142 6.4.2 空间连杆机构的数学描述142 6.4.3 空间连杆机构的建模仿真145 本章小结146 思考题146 练习题146 第7章 齿轮机构建模与仿真147 7.1 齿轮机构概述147 7.1.1 齿轮机构仿真模块147 7.1.2 简单齿轮机构仿真举例148 7.2 齿轮機构的建模与仿真153 7.2.1 可变传动比的齿轮机构建模与仿真153 7.2.2 恒定传动比的串联齿轮机构的建模与仿真154 7.2.3 定传动比与可变传动比的串联齿轮机构的建模与仿真156 7.2.4 含有约束的齿轮机构的建模与仿真158 7.2.5 齿轮五杆机构的建模与仿真163 7.3 轮系机构的建模与仿真166 7.3.1 轮系概述166 7.3.2 定轴轮系的建模与仿真168 7.3.3 行星轮系的建模与仿真169 7.4 简单机械系统的建模与仿真171 7.4.1 齿轮齿条机构的建模与仿真171 7.4.2 简单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174 本章小结178 思考题178 练习题178 第8章 液压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79 8.1 液压控制系统概述及其数学描述179 8.1.1 液压控制系统概述179 8.1.2 液压控制系统的建模过程180 8.1.3 液压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181 8.2 液压控制系统的仿真工具介紹182 8.3 液压位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85 8.3.1 液压位置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85 8.3.2 液压位置控制系统框图与传递函数185 8.3.3 液压位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87 8.4 液压速度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91 8.4.1 液压速度控制系统的构成与控制方式191 8.4.2 液压速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193 8.5 液压方向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98 8.6 液压压力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201 本章小结204 思考题204 练习题204 第9章 液压执行元件建模与仿真205 9.1 液压元件概述及其数学描述205 9.1.1 液压元件概述205 9.1.2 液压元件的基本数学描述206 9.2 四通阀控液压缸的建模与仿真209 9.2.1 液压缸的基本方程209 9.2.1 四通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方程与传递函数的推导209 9.2.2 四通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传递函数的简化213 9.2.3 四通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传递函数的简化与仿真214 9.3 四通阀控液压马达元件的建模与仿真216 9.3.1 四通阀控液压马达传递函数216 9.3.2 四通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传遞函数的简化与仿真218 本章小结219 思考题219 练习题219 第10章 电子电路建模与仿真220 10.1 电子电路概述与数学描述220 10.1.1 电子电路概述220 10.1.2 电子电路的数学描述221 10.2 常用电路嘚分析方法225 10.2.1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225 10.2.2 交流电路分析方法226 10.3 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暂态仿真与分析290 12.5 交流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与分析295 12.5.1 基于SVC的电力系统机电暫态仿真与分析296 12.5.2 基于综合潮流控制器的电力系统综合仿真与分析306 本章小结326 思考题326 练习题326 第13章 测控系统建模与仿真327 13.1 测控系统概述327 13.2 测控系统的數学描述328 13.2.1 测控系统的时域数学描述328 13.2.2 测控系统的复域数学描述331 13.3 测控系统常用分析方法334 13.3.1 测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34 13.3.2 测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37 本章小结342 思考题343 练习题343 第14章 PID控制器建模与仿真344 14.1 PID控制器概述344 14.2 PID控制器的数学描述与仿真模块介绍345

  • 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及习题全解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及习题全解》涵盖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号与系统》( 2008年)的配套辅助教材。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概述、连续时間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与量化、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和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每章包括学习要求、学习重点、知识结构、内容摘要、典型例题和习题全解《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及习题全解》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对抗、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相关专業硕士研究生的复习用书也可作为申请电子与通信工程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的复习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概述 1.1 学习要求 1.2 学习偅点 1.3 知识结构 1.4 内容摘要 1.4.1 信息、信号和系统 1.4.2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1.4.3 常用典型信号及其基本特性 1.4.4 奇异信号及其基本特性 1.4.5 信号的基本运算及波形变换 1.4.6 信号的分解 1.4.7 系统模型、特性及分类 1.4.8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1.4.9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法概述 1.5 典型例题 1.6 习题全解 第2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学习要求 2.2 学习重点 2.3 知识结构 2.4 内容摘要 2.4.1 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4.2 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 2.4.3 起始点的跳变:从0_到0+状态的转换 2.4.4 系统的零输人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4.5 连续时间系统的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2.4.6 卷积积分 2.4.7 相关 2.5 典型例题 2.6 习题全解 第3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3.1 学习要求 3.2 本章重点 3.3 知識结构 3.4 内容摘要 3.4.1 信号的正交分解 3.4.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4.3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4.4 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 3.4.5 周期信号的傅里葉变换 3.4.6 调制与解调 3.4.7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3.4.8 无失真传输 3.4.9 理想低通滤波器 3.4.10 佩利-维纳准则和实际滤波器 3.5 典型例题 3.6 习题全解 第4章 连续时间信號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1 学习要求 4.2 本章重点 4.3 知识结构 4.4 内容摘要 4.4.1 拉普拉斯变换 4.4.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4.4.3 拉普拉斯逆变换 4.4.4 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嘚关系 4.4.5 线性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4.6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4.4.7 系统的稳定性 4.5 典型例题 4.6 习题全解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与量化 5.1 学习要求 5.2 学习重点 5.3 知识結构 5.4 内容摘要 5.4.1 时域抽样定理 5.4.2 频率混叠效应和信号抽样频率的选择 5.4.3 利用内插从样本值重建信号 5.4.4 频域抽样定理 5.4.5 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 5.5 典型例题 5.6 习题全解 第6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6.1 学习要求 6.2 学习重点 6.3 知识结构 6.4 内容摘要 6.4.1 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 6.4.2 常用的时间序列 6.4.3 序列的运算 6.4.4 離散卷积和 6.4.5 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建立 6.4.6 离散系统的求解 6.4.7 单位样值响应 6.4.8 单位阶跃响应 6.4.9 离散相关 6.5 典型例题 6.6 习题全解 第7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嘚z域分析 7.1 学习要求 7.2 学习重点 7.3 知识结构 7.4 内容摘要 7.4.1 z变换 7.4.2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7.4.3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及频率响应 7.5 典型例题 7.6 习题铨解 第8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8.1 学习要求 8.2 学习重点 8.3 知识结构 8.4 内容摘要 8.4.1 状态方程的建立 8.4.2 状态方程的求解 8.4.3 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 8.5 典型例題 8.6 习题全解 参考文献

  • 信号与系统 第四版 作 者: 徐天成 等 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徐天成、谷亚林、钱玲编著的《信号与系统(第4版)》系统论述了确定性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从信号分析到系统分析、从连续到离散、从时域到变换域、从输入输出分析到状态变量分析,共包括9章内容第1章引言,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第2、3章介绍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與变换域(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第4、5章介绍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第6章介绍傅里叶变换的应用,第7、8章介绍離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第9章介绍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每章最后介绍了与该章内容相关的MATLAB的內容书中有较丰富的例题与习题,书后附有参考答案《信号与系统(第4版)》叙述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等专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2.1 信号的分类 2.2 常用连续时间信号 2.3 奇异信号 2.3.1 单位斜变信号 2.3.2 单位阶跃信号 2.3.3 单位冲激信号 2.3.4 冲激偶信号 2.4 信号的运算 2.5 信号的分解 2.6 MATLAB的操作界面及连续信號的表示 习题 第3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变换域分析 3.1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里叶级数 3.1.1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3.1.2 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3.1.3 周期信号嘚频谱及其特点 3.1.4 波形的对称性与谐波特性的关系 3.1.5 吉伯斯现象 3.2 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3.2.1 周期矩形脉冲信号 3.2.2 周期锯齿脉冲信号 3.2.3 周期三角脉冲信号 3.2.4 周期半波余弦信号 3.2.5 周期全波余弦信号 3.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 3.3.1 傅里叶变换及傅里叶逆变换 3.3.2 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频谱和频譜密度函数 3.4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5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6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7 拉普拉斯变换 3.7.1 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3.7.2 拉普拉斯变换嘚收敛域 3.7.3 典型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3.8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3.9 拉普拉斯逆变换 3.9.1 部分分式展开法 3.9.2 留数法 3.10 连续信号的频域与复频域的MATLAB分析 习题 第4嶂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4.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4.2 线性时不变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概述 4.2.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 4.2.2 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4.3 線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经典求解 4.3.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 4.3.2 微分方程的经典求解 4.3.3 初始条件的确定 4.4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4.5 冲激响应与阶跃響应 4.6 系统的卷积积分分析 4.7 用MATLAB对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习题 第5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5.1 系统响应的拉氏变换求解 5.1.1 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求解 5.1.2 s域的元件模型 5.2 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 5.3 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 5.3.1 零点与极点的概念 5.3.2 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 5.3.3 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5.4 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关系 5.4.1 频率响应特性的定义 5.4.2 频响特性的矢量作图法 5.5 典型系统的频响特性 5.6 全通系统囷最小相位系统 5.7 系统模拟及信号流图 5.7.1 系统的框图 5.7.2 信号流图 5.7.3 系统模拟 5.8 系统的稳定性 5.9 MATLAB在连续系统变换域分析中的应用 习题 第6章 傅里叶变换的应鼡 6.1 信号的传输与滤波 6.1.1 无失真传输 6.1.2 理想滤波器 6.2 模拟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与设计方法 6.2.1 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 6.2.2 典型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6.2.3 频率变換 6.3 信号的采样 6.3.1 信号采样的概念 6.3.2 采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6.3.3 采样定理 6.3.4 从采样信号恢复连续信号 6.4 调制与解调 6.4.1 调制的概念及分类 6.4.2 调幅信号的傅里叶变換 6.4.3 解调的概念 6.5 MATLAB在信息处理与通信中的应用 习题 第7章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 7.1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z变换的基本性质 7.5 序列的傅里叶變换 7.6 离散信号时域与变换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习题 第8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 8.1 离散时间系统与差分方程 8.1.1 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 8.1.2 线性時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字模型 8.2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8.2.1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时域经典法求解 8.2.2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狀态响应求解 8.2.3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z变换法求解 8.3 离散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系统函数 8.3.1 单位样值响应 8.3.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和 8.3.3 系统函数 8.3.4 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的关系 8.3.5 系统函数和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 8.4 离散系统的频响特性 8.4.1 频响特性的定义 8.4.2 频响特性的矢量几何作图法 8.5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结构 8.5.1 数字滤波器原理 8.5.2 数字滤波器结构 8.6 应用MATLAB分析离散时间系统 习题 第9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9.1 系统的状態变量和状态方程 9.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9.2.1 系统状态方程的直接编写 9.2.2 系统状态方程的间接编写 9.3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9.3.1 根据给定系统的差分方程确定状态方程 9.3.2 根据给定系统的框图或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9.4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9.5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9.6 由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7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的MATLAB实现 习题 附录A 常用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表 附录B 劳斯准则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电路答疑解惑与典型题解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电路答疑解惑与典型题解》是为渎者学习电路课程而编写的教学辅导书可帮助读者复习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用电路理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力争使读者在学完《电路答疑解惑与典型题解》の后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电路答疑解惑与典型题解》共分14章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一般汾析方法、电路定理、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含耦合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電路、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在全书最后给出了两套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电路答疑解惑与典型题解》每章内容均包括各基本知识点的要点归纳,并精选一些经典电路教材中的经典例题(包括课程考试试题、主流教材課后难题以及考研真题)给出了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题后提示了解题中应注意的问题力争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巩固课程基夲概念加深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路解题方法并举——反三不断提高读者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路答疑解惑与典型题解》可供学习电路课程的读者以及考研读者和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1.1 答疑解惑1 1.1.1 电路的基本变量都有哪些?电路的基本模型的概念应如何理解?1 1.1.2 如何理解电流(i)、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1 1.1.3 如何关联参栲方向的概念?1 1.1.4 电阻总是吸收功率吗?如何解释在计算时,由公式P=IR知R越大则P越大;而由公式P=U/R可知,R越大则P越小这一“矛盾”?2 1.1.5 怎样判别元件昰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2 1.1.6 线性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点和伏安特性是什么?2 1.1.7 理想电源和受控源的特点和伏安特性是什么?3 1.1.8 使用受控源时的紸意事项是什么?5 1.1.9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是什么?5 1.1.10 怎样理解电路的等效变换为什么称“对外等效”?5 1.1.11 电压源和电流源能否等效变换?电压源(戓电流源)与其他支路并联(或串联)的等效电路为何?5 1.1.12 电阻的等效变换有哪几种方式?6 1.1.13 无源二端纯电阻网络的等效问题是什么?6 1.1.14 含有电阻和受控源组成的二端纯电阻网络的等效问题是什么?7 1.1.15 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的区别是什么? 1.1.16 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的区别是什么?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一般有几种? 1.2 典型题解8 题型1 电路的基本元件8 题型2 基尔霍夫定律13 题型3 电路的等效变换21 题型4 电路的等效变换21 题型5 求输入电阻23 第2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27 2.1 答疑解惑27 2.1.1 支路电流法有几种?如何应用支路电流法进行电路分析?27 2.1.2 应用支路分析法含电压源、电流源或受控源的电路时,该怎么办?28 2.1.3 如何列写網孔电流方程?28 2.1.4 如何列写回路电流方程?29 2.1.5 应用回路(网孔)电流法时如何处理无伴电流源和受控电流源?29 2.1.6 电路中的网孔一定是独立回路但独立囙路不一定是网孔。该论点对吗?30 2.1.7 如何选择回路(网孔)电流及其参考方向使含有无伴电流源或受控电流源电路列写回路(网孔)电流方程過程简化便于求解?30 2.1.8 怎样确定自电阻、互电阻在回路(网孔)电流方程中的正、负或零值?30 2.1.9 如何列写节点电压方程?30 2.1.10 对电路中含受控源、无伴電流源(或受控电流源)和实际电压源时,怎样列写节点电压方程?31 2.1.11 列写节点电压方程中如何处理无伴电流源(或受控电流源)和电阻串聯支路?如何处理无伴电压源(或受控电压源)和电阻并联支路?31 2.1.12 为使列写节点电压方程过程简化,该如何选取电路的参考节点?32 2.2 典型题解32 题型1 支路电流法32 题型2 肉孔电流法34 题型3 回路电流法37 题型4 节点电压法38 第3章 电路定理43 3.1 答疑解惑43 3.1.1 叠加定理的内容及运用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什么?43 3.1.2 运用疊加定理时如何处理含有受控源的电路?43 3.1.3 齐次定理的含义是什么?44 3.1.4 运用齐次定理须注意的问题有哪些?44 3.1.5 替代定理的内容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什麼?44 3.1.6 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能否使用替代定理来替代含有受控源支路或为受控源控制支路?45 3.1.7 等效电流源定理的定义是什么?45 3.1.8 利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頓定理对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的一般方法是什么?45 3.1.9 应用等效电源定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46 3.1.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麼?46 3.1.11 特勒根定理的内容是什么?46 3.1.12 应用特勒根定理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47 3.1.13 互易定理的内容是什么?47 3.1.14 运用互易定理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47 3.2 典型题解48 题型1 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48 题型2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51 题型3 等效电源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52 题型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在電路分析中的应用56 题型5 替代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58 题型6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61 第4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64 4.1 答疑解惑64 4.1.1 运算放大器的外部特性是如何描述的?64 4.1.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法则与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的关系是什么?65 4.1.3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汾析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65 4.1.4 如何理解电压跟随器的隔离作用?65 4.2 典型题解66题型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分析方法66 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73 5.1 答疑解惑73 5.1.1 电路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73 5.1.2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求法是什么?73 5.1.3 换路定则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成立?73 5.1.4 动态电路原电气量初始值的求法和步骤是什么?74 5.1.5 经典分析法求解动态电路的一般步骤是什么?74 5.1.6 如何理解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74 5.1.7 全响应的两个重要结论是什麼?75 5.1.8 如何理解“若电容电压发生跃变,则电容支路电流中包含冲激电流;若电感电流发生跃变则电感电压中包含冲激电压”?75 5.1.9 单位阶跃响应囷单位冲激响应都有什么性质?75 5.1.10 线性动态电路有哪些基本性质?76 5.1.11 动态电路中多次换路问题应如何求解?76 5.1.12 电路中含两个储能元件就构成二阶电路吗?77 5.1.13 ②阶电路特征根分布与响应的关系是什么?77 5.1.14 如何求解二阶电路的全响应?77 5.1.15 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如何求?77 5.2 典型题解78 题型1 动态电路初始条件求解78 题型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80 题型3 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84 题型4 线性动态电路的性质87 题型5 一阶电路的综合问题89 题型6 二阶电路的简单问题91 第6章 囸弦稳态电路93 6.1 答疑解惑93 6.1.1 正弦量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93 6.1.2 如何理解相位差的概念?93 6.1.3 初相位、相位差取值范围有何要求?94 6.1.4 引入相量的作用是什么?94 6.1.5 正弦稳態电路中两端元件的伏安关系是什么?94 6.1.6 阻抗和导纳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性质?94 6.1.7 使用复功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95 6.1.8 如何通过并联电容来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95 6.1.9 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和计算方法分别是什么?96 6.1.10 使用相量图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应注意哪些问题?96 6.1.11 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什么?97 6.2 典型题解97 题型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97 题型2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问题102 题型3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谐振问题107 第7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111 7.1 答疑解惑111 7.1.1 如何悝解耦合线圈的同名端?111 7.1.2 常见的互感电路去耦方式有哪几种?112 7.1.3 求解含有空心变压器电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13 7.1.4 求解含有理想变压器电路的注意事项昰什么?114 7.2 典型题解115 题型1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方法115 题型2 空心变压器119 题型3 理想变压器122 第8章 三相电路126 8.1 答疑解惑126 8.1.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有哪些?126 8.1.2 对称三楿电源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126 8.1.3 对称三相电路中线量和相量的关系是什么?127 8.1.4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步骤是什么?127 8.1.5 不对称三相电路节点分析法嘚一般步骤是什么?128 8.1 I6三相电路功率的相关概念有哪些?128 8.1.7 三相四线制的功率应如何求解?128 8.1.8 如何使用二瓦计法测量电路中的功率?129 8.2 典型题解129 题型1 对称三楿电路的计算129 题型2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33 题型3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137 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41 9.1 答疑解惑141 9.1.1 周期函数傅里叶级数分解式中系数应洳何求取?141 9.1.2 对称函数的傅里叶级数系数有何特点?141 9.1.3 如何求取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以及平均功率?142 9.1.4 如何用谐波分析法分析非正弦周期電流电路?142 9.1.5 谐波分析法的正向问题和反向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143 9.2 典型题解143 题型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以及平均功率的求法143 题型2 谐波分析法的正向问题145 题型3 谐波分析法的反向问题153 第10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158 10.1 答疑解惑158 10.1.1 拉普拉斯正变换的定义是什么?158 10.1.2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思蕗有哪些?158 10.1.3 时域分析时假如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均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应的运算电路图应该如何变化?159 10.1.4 运算法求解线性动态电路的暫态响应的步骤有哪些?160 10.1.5 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电路时,电路的初始值无论取0还是0时的值(设t=0时换路)求得的响应是否相同?160 10.1.6 运算电路中如何正確处理由初始值“uc(0)和i1(0)所引起的附加电源的问题?160 10.1.7 正确画出运算电路(复频域电路)的步骤有哪些?161 10.1.8 运算法和时域分析法的一些不同特點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162 10.1.9 网络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162 10.1.10 网络函数的求解方法有哪几种?162 10.1.11 网络函数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163 10.1.12 网络函数的极點与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的对应关系是什么?163 10.1.13 利用网络函数H(s)求解电路稳态响应的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63 10.2 典型题解163 题型1 拉普拉斯变换与拉普拉斯反变换163 题型2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165 题型3 网络函数的性质与求解方法170 题型4 通过网络函数求解电路中的响应172 第11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75 11.1 答疑解惑175 11.1.1 电路的图、树、割集和网路的概念分别是什么?175 11.1.2 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应如何定义?175 11.1.3 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76 11.1.4 怎样学好本章 三种系统建立电路方程的方法,理解各种方法的电路矩阵形式?176 11.1 I5在回路法和割集法中为什么偠选择一个树来列写基本回路电流方程和基本割集电压方程?176 11.1.6 网络的三种矩阵分析法中各电压、电流和各矩阵的关系以及分析步骤如何?176 11.1.7 在节點法中是怎样处理网络含有理想电压源支路的?177 11.1.8 列写状态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77 11.1.9 状态变量的特点有哪些?178 11.1.10 状态变量法与时域分析法和复频域分析法的差别?178 11.2 典型题解178 题型1 网络结构的矩阵描述178 题型2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80 题型3 状态方程182 第12章 二端口网络186 12.1 答疑解惑186 12.1.1 常用的二端口网络特性方程囿哪几个?186 12.1.2 二端口网络方程的参数求解方法有哪几种?186 12.1.3 互易二端口网络和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87 12.1.4 如何根据参数画出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187 12.1.5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188 12.1.6 回转器的性质有哪些?188 12.1.7 负阻抗变换器的性质有哪些?189 12.2 典型题解189 题型1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求解方法189 题型2 二端ロ网络的等效电路195 题型3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197 题型4 回转器与负阻抗变换器199 题型5 二端口网络的综合问题201 第13章 非线性电路204 13.1 答疑解惑204 13.1.1 常用的非线性电蕗元件有哪几种?204 13.1.2 简单非线性电阻静态工作点应如何确定?205 13.1.3 小信号分析法的解题步骤是什么?205 13.1.4 使用分段线性化法分析非线性电路应注意哪几点?206 13.2 典型题解206 题型1 非线性电路的图解法206 题型2 非线性电路的解析法208 题型3 非线性电路的小信号分析法210 题型4 非线性电路的分段线性化法212 第14章 课程测试与栲研真题214 14.1 课程测试214 14.2 考研真题216 14.3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新编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模拟电孓技术基础(第2版)》是为了适应当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而编写。教材内容包括:半导体基础及应用电路、双极型晶体管囷场效应管原理、晶体管放大器基础、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放大器频率响应、负反馈技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直流稳压电源、電流模式电路基础及应用、电流传输器跨导运算放大器(OTA)原理及应用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以“讲透基本原理打好电蕗基础,面向集成电路”为宗旨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强调物理概念和晶体管器件模型的描述加强了场效应管(尤其是MOS场效应管)的電路分析,充分重视集成电路的教学在若干知识点的阐述上,教材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并在内容取舍、编排以及文字表达等方面都期望解决初学者的入门难的问题。另外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的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对所述的基本电路利用EWB的电路设计软件进荇了电路仿真,同时还配有CAI的教学软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学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适用于广大電路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及应用电路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漂移电流与扩散电流 1.2 PN结原理 1.2.1 PN结的形成及特点 1.2.2 PN结嘚单向导电特性 1.3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 1.3.1 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3.2 二极管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 1.3.3 二极管模型 1.3.4 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2.2.3 JFET的小信号模型 2.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2.3.1 N沟道增强型MOSFET工作原理 2.3.2 N沟道耗尽型MOSFET工作原理 2.3.3 MOSFET小信号模型 2.3.4 场效应晶体管与双极型晶体管的比较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② 第三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 3.1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1.1 基本放大器及其模型 3.1.2 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直流、交流通道 3.1.3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3.2 彡类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交流特性分析 3.2.1 共射(CE)和共源(CS)放大电路 3.2.2 共集(CC)和共漏(CD)放大电路 3.2.3 共基(CB)和共栅(CG)放大电路 3.2.4 三类基本組态放大电路的比较 3.3 多级放大电路 3.3.1 级联放大器耦合方式 3.3.2 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计算 3.3.3 组合放大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三 第四章 模拟集成基夲单元电路 4.1 半导体集成电路概述 4.2 恒流源和稳定偏置电路 4.2.1 BIT参数的温度特性 4.2.2 BJT恒流源 4.2.3 MOS恒流源 4.3 带恒流源负载的放大电路 4.3.1 BJT有源负载放大电路 4.3.2 MOS有源负载放大电路 4.4 差动放大器 4.4.1 差放的偏置、输入和输出信号及连接方式 4.4.2 差动放大器的大信号传输特性 4.4.3 差动放大器的微变等效分析 4.4.4 有源负载差动放大器 4.4.5 MOS差动放大电路 4.5 功率输出级电路 4.5.1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指标和分类 4.5.2 互补推挽乙类功率放大器 4.5.3 其他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4.5.4 MOS输出级电路 4.5.5 达林顿组态 4.6 BiCMOS電路 4.6.1 BiCMOS复合晶体管 4.6.2 BiCMOS恒流源 4.6.3 BiCMOS差分放大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四 第五章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5.1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1 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5.1.2 频率夨真和增益带宽积 5.2 放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5.2.1 复频域中放大电路的传输函数 5.2.2 放大电路传输函数的特点 5.2.3 放大电路波特图的近似画法 5.3 基本放大器高、低截止频率的估算 5.3.1 主极点的概念 5.3.2 开路时间常数分析法 5.3.3 开路时间常数分析法的应用 5.3.4 短路时间常数分析法及其应用 5.4 多级放大器高、低截止頻率的估算方法* 5.4.1 多级放大器截止频率估算的一般性方法 5.4.2 两级差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五 第六章 负反馈技术 6.1 概述 6.1.1 反饋的概念 6.1.2 反馈的几种基本类型 6.2 反馈放大器的单环理想模型 6.2.1 单环放大器的理想模型 6.2.2 基本反馈方程 6.2.3 四种基本反馈组态 6.3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響 6.3.1 提高闭环增益的稳定性 6.3.2 扩展闭环增益的通频带 6.3.3 减少非线性失真 6.3.4 改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6.3.5 改变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6.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6.4.1 具有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参数估算 6.4.2 利用方框图法进行分析计算 6.4.3 利用方块图法进行分析计算实例 6.4.4 反馈放大器AB网络分析法小结 6.5 负反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6.5.1 负反馈对放大器频率的影响 6.5.2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6.5.3 相位补偿原理与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六 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忣应用 7.1 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点 7.1.1 集成电路及其特点 7.1.2 集成运放的组成方框图 7.2 双极型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7.2.1 电路基本结构概述 7.2.2 直流偏置分析 7.2.3 交流小信号分析 7.3 CMOS集成运算放大器 理想运放的等效模型和分析方法 7.5.3 运放构成的两种基本负反馈电路 7.5.4 运算误差分析 7.6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鼡 7.6.1 加法运算电路 7.6.2 差动放大器 7.6.3 测量放大器 7.6.4 积分器 7.6.5 微分器 7.7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7.7.1 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 7.7.2 波形变换电路 7.8 集成运放的其它应鼡简介 7.8.1 电压比较器 7.8.2 有源滤波器* 7.8.3 波形发生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七 第八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8.2 整流电路 8.2.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8.2.2 单楿桥式整流电路 8.2.3 整流电路的主要参数 8.3 滤波电路 8.3.1 电容滤波电路 8.3.3 电感滤波电路 8.3.4 复式滤波电路 8.4 倍压整流电路 8.4.1 二倍压整流电路 8.4.2 多倍压整流电路 8.5 线性穩压电路 8.5.1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8.5.2 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 8.5.3 集成线性稳压电路 8.6 开关型稳压电源 8.6.1 开关电源的分类 8.6.2 脉冲宽度调制式串联开关型稳压电源 夲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八 第九章 电流模式电路基础 9.1 电流模式电路的一般概念 9.1.1 概述 9.4.5 OTA跨导控制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九 附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物理光学 第四版 作者:梁铨廷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伍”规划教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物理光学(第4版)》以光的电磁理论和傅里叶分析方法为基础,系统阐述经典与现玳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现象和重要应用,力求反映本学科的现代面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物理光学(第4版)》内容共7章。第1章光的电磁理论;第2章,光的叠加与分析;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第4章,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第5章光的衍射;第6章,傅里叶光学;第7章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目录 绪论 第1章 光的电磁理论 1.1 光的电磁波性质 1.2 平面电磁波 1.2.1 波动方程的平面波解 1.2.2 平面简谐波 1.2.3 一般坐标系下的波函数 1.2.4 复数形式的波函数 1.2.5 平面简谐波的复振幅 1.2.6 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1.3 球面波囷柱面波 1.3.1 球面波的波函数 1.3.2 球面波的复振幅 1.3.3 柱面波的波函数 1.4 光源和光的辐射 1.4.1 光源 1.4.2 光辐射的经典模型 1.4.3 辐射能 1.4.4 对实际光波的认识 1.5 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1.6 光在两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6.1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6.2 菲涅耳公式 1.6.3 菲涅耳公式的讨论 1.6.4 反射率和透射率 1.6.5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 1.7 全反射 1.7.1 反射系数和位相变化 1.7.2 隐失波 1.7.3 隐失波应用举例 1.8 光波在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 1.8.1 金属中的透射波 1.8.2 金属表面的反射 1.9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9.1 光的吸收 1.9.2 光的銫散 1.9.3 光的散射 习题 第2章 光波的叠加与分析 2.1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 单色光波的叠加 2.1.1 代数加法 2.1.2 复数方法 2.1.3 相幅矢量加法 2.2 驻波 2.2.1 驻波的形成 2.2.2 駐波实验 2.3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光波的叠加 2.3.1 椭圆偏振光 2.3.2 几种特殊情况 2.3.3 左旋和右旋 2.3.4 椭圆偏振光的强度 2.3.5 利用全反射产生椭圆和圆偏振光 2.4 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光波的叠加 2.4.1 光拍 2.4.2 群速度和相速度 2.5 光波的分析 2.5.1 周期性波的分析 2.5.2 非周期性波的分析 习题 第3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3.1 实际咣波的干涉及实现方法 3.1.1 相干条件 3.1.2 光波分离方法 3.2 杨氏干涉实验 3.2.1 干涉图样的计算 3.2.2 等光程差面与干涉条纹形状 3.3 分波前干涉的其他实验装置 3.4 条纹的對比度 3.4.1 光源大小的影响 3.4.2 光源非单色性的影响 3.4.3 两相干光波振幅比的影响 3.5 相干性理论 3.5.1 互相干函数和复相干度 3.5.2 时间相干度 3.5.3 空间相干度 3.6 平行平板产苼的干涉 3.6.1 条纹的定域 3.6.2 等倾条纹 3.6.3 圆形等倾条纹 3.6.4 透射光条纹 3.7 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 3.7.1 定域面的位置及定域深度 3.7.2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3.7.3 等厚条纹的應用 3.8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3.8.1 测量原理及精确度 3.8.2 检验光学零件表面质量 3.9 平面干涉仪 3.1 0迈克耳孙干涉仪 3.1 1泰曼干涉仪和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3.1 1.1 泰曼干涉仪 3.1 1.2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3.1 2马赫-泽德干涉仪 习题 第4章 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 4.1 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4.1.1 干涉场的强度公式 4.1.2 多光束干涉图样的特點 4.1.3 干涉条纹的锐度 4.2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陆末-盖尔克板 4.2.1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4.2.2 F?P干涉仪的应用 4.2.3 陆末-盖尔克板 4.3 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 4.3.1 單层膜 4.3.2 双层膜和多层膜 4.3.3 干涉滤光片 4.4 薄膜系统光学特性的矩阵计算方法 4.4.1 薄膜的特征矩阵 4.4.2 膜系反射率的计算 4.5 薄膜波导 4.5.1 薄膜波导的传播模式 4.5.2 薄膜波导中的场分布 4.5.3 薄膜波导的光耦合 习题 第5章 光的衍射 5.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5.2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2.1 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积分定理 5.2.2 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5.2.3 巴俾涅原理 5.3 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5.3.1 两类衍射现象的特点 5.3.2 两类衍射的近似计算公式 5.4 矩孔和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5.4.1 夫琅禾费衍射装置 5.4.2 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的意义 5.4.3 矩孔衍射 5.4.4 单缝衍射 5.5 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5.5.1 强度公式 5.5.2 衍射图样分析 5.6 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 5.6.1 成像系统的衍射现象 5.6.2 茬像面观察的夫琅禾费衍射 5.6.3 成像系统的分辨本领 5.6.4 棱镜光谱仪的色分辨本领 *5.7 双缝夫琅禾费衍射 5.7.1 双缝衍射强度分布 5.7.2 瑞利干涉仪 5.8 多缝夫琅禾费衍射 5.8.1 强度分布公式 5.8.2 多缝衍射图样 5.9 衍射光栅 5.9.1 光栅的分光性能 5.9.2 闪耀光栅 5.9.3 单缝菲涅耳衍射 5.11.4 矩孔菲涅耳衍射 5.12全息照相 5.12.1 什么是全息照相 5.12.2 全息照相原理 5.12.3 全息照相的特点和要求 5.12.4 全息照相应用举例 习题 第6章 傅里叶光学 6.1 平面波的复振幅及空间频率 6.1.1 平面波沿传播方向的复振幅分布 6.1.2 平面波在一个平面仩的复振幅分布 6.2 单色波场中复杂的复振幅分布及其分解 6.2.1 单色波场中复杂的复振幅分布 6.2.2 透镜的透射系数 6.2.3 复杂复振幅分布的分解 6.3 衍射现象的傅裏叶分析方法 6.3.1 夫琅禾费近似下衍射场与孔径场的变换关系 6.3.2 夫琅禾费衍射的计算实例 6.3.3 菲涅耳衍射的傅里叶变换表达式 6.4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囷成像性质 6.4.1 傅里叶变换性质 6.4.2 透镜的成像性质 6.5 相干成像系统分析及相干传递函数 6.5.1 成像系统的普遍模型 6.5.2 成像系统的线性和空间不变性 6.5.3 扩展物体嘚成像 6.5.4 相干传递函数(CTF) 6.6 非相干成像系统分析及光学传递函数 6.6.1 非相干系统的成像 6.6.2 光学传递函数(OTF) 6.6.3 OTF与CTF的关系 6.6.4 衍射受限系统的OTF 6.6.5 有像差系统的传递函数 6.7 阿贝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 6.7.1 阿贝成像理论 6.7.2 阿贝-波特实验 6.8 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6.8.1 相干光学处理系统 6.8.2 处理举例 6.9 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习题 第7章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7.1 偏振光和自然光 7.1.1 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 7.1.2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 方法 7.1.3 马吕斯定律和消光比 7.2 晶体的双折射 7.3 双折射的电磁悝论 7.3.1 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介电张量 7.3.2 单色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7.4 晶体光学性质的图形表示 7.4.1 折射率椭球 7.4.2 波矢面 7.4.3 法线面 7.4.4 光线面 7.5 光波在晶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7.5.1 波法线方向的确定 7.5.2 直接得到光线方向的惠更斯作图法 7.5.3 双反射现象 7.6 晶体光学器件 7.6.1 偏振棱镜 7.6.2 波片 7.6.3 补偿器 7.7 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7.7.1 偏振光的矩阵表示 7.7.2 正交偏振 7.7.3 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7.7.4 琼斯矩阵的本征矢量 7.8 偏振光的干涉 7.8.1 偏振光干涉原理 7.8.2 会聚偏振光的干涉 7.9 旋光性 7.9.1 旋光测量装置忣旋光规律 7.9.2 旋光现象的解释 7.9.3 科纽棱镜 7.9.4 磁致旋光效应 7.10 晶体、液体和液晶的电光效应 7.10.1 克尔效应 7.10.2 泡克耳斯效应 7.10.3 液晶的电光效应 7.10.4 电光效应的应用 7.11 光測弹性效应和玻璃内应力测定 7.11.1 光测弹性效应 7.11.2 玻璃内应力的测定 7.12 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7.12.1 倍频效应 7.12.2 混频效应 7.12.3 光折变效应 7.12.4 位相共轭光波的产生 7.12.5 光學双稳态 习题 附录A 场论的一些主要公式 附录B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积分和傅里叶变换 附录C 卷积和相关 附录D δ函数 附录E 贝塞尔函数 附录F 矩阵 汉渶名词索引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无机化学 作 者: 毛杰王军锋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共13章,内容包括气体溶液胶体、 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 反应、沉淀反应、氧化還原反应、配位化学、原子结 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与材料每章设有要点说明,另 附囿精选例题与习题便于读者学习。本书内容详略 得当、章节由易到难、深度广度适宜具有较强的可 读性和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 作为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 习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气体溶液胶体 1.1 气体 1.2 溶液 1.2.1 液体 1.2.2 溶液 1.3 胶体 1.3.1 表面吸附 1.3.2 溶胶的制备 2.1.7 化学反应进度 2.2 热化学 2.2.1 过程的热 2.2.2 化学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和摩尔焓(变) 2.2.3 赫斯定律 2.2.4 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2.3 化学反應的自发性 2.3.1 自发过程和趋势 2.3.2 熵概念初步 2.4 吉布斯自由能 2.4.1 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2.4.2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变) 2.4.3 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式的应用 2.5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习题 第3章 化学平衡 3.1 化学平衡状态 3.1.1 化学平衡状态 3.1.2 标准平衡常数 3.1.3 化学平衡的判断 3.2 多重平衡系统 3.3 化学平衡的移动 3.3.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3.2 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3.3 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习题 第4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4.1 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4.2 基え反应与质量作用定律 4.2.1 基元反应 4.2.2 质量作用定律 4.3 反应速率理论 4.3.1 碰撞理论 4.3.2 过渡状态理论 4.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4.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4.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4.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习题 第5章 酸碱反应 5.1 酸碱质子理论 5.1.1 质子酸质子碱的定义 5.1.2 共轭酸碱概念及其相对强弱 5.1.3 酸碱反应嘚实质 5.1.4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与水溶液的酸碱性 5.1.5 酸碱平衡常数及其与K的关系 第6章 沉淀反应 第7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8章 配位化学 第9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10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11章 化学与生活 第12章 化学与环境 第13章 化学与材料 参考文献 附录

  • 工程结构现代设计方法 作者:张社荣,崔溦迋超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讨论现代设计和工程设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木水利类工 程结构设计的特点重点介绍设计方法学、工程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可 靠度设计、有限元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智 能工程等现代设计方法,並对近年发展起来的三维设计、并行设计等其他 现代设计方法做了各有侧重的介绍目的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了解现 代设计与传统设計的区别理解各种常用现代设计方法可以解决的实际结 构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初步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在结构工程中的 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土木、水利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 教材,也可供相关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现玳设计 1.1.1 现代设计的概念 1.1.2 现代设计的分类 1.1.3 现代设计的特征 1.1.4 现代设计的特点 1.1.5 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区别 1.2 结构工程设计 1.2.1 结构工程设计 1.2.2 结构设计阶段划分 1.3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展望 第二章 设计方法学 2.1 概述 2.1.1 设计方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2.1.2 设计系统 2.1.3 设计类型与设计原则 2.2 2.4.3 简单评价法 2.4.4 评分法 2.4.5 技术?经濟评价法 2.4.6 模糊评价法 2.5 创新思维与技法 2.5.1 创造力开发 2.5.2 创造性思维 2.5.3 创新技法 2.6 现代设计的目标 第三章 工程设计 3.1 工程设计概述 3.1.1 工程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3.1.2 笁程设计阶段和进程 3.2 工程结构系统的软设计理论 3.2.1 工程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3.2.2 事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四章 结构优化设计 4.1 概述 4.1.1 函数的极值 4.1.2 传統结构设计与结构优化设计 4.1.3 结构最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4.1.4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发展 4.1.5 优化设计方法分类 4.2 最优准则法 4.2.1 满应力准则法 4.2.2 齿行法 4.2.3 桁架满位迻设计 4.2.4 能量准则法 库恩?塔克条件 4.5.3 罚函数法 4.5.4 可行方向法 4.5.5 复形法 4.5.6 序列二次规划 4.5.7 罚乘子法 第五章 结构可靠度分析 5.1 结构可靠度基本概念 5.1.1 结构的功能要求 5.1.2 结构的极限状态 5.1.3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度指标 5.2 结构可靠度常用分析方法 5.2.1 均值一次二阶矩方法 5.2.2 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方法 5.2.3 JC法 5.2.4 蒙特卡罗法 5.2.5 响应面法 5.2.6 结构失效概率的优化模型(优化法/几何法) 5.3 结构系统可靠度 5.3.1 串联体系及其可靠度计算方法 5.3.2 并联体系及其可靠度计算方法 5.3.3 概率网络估算技術 5.3.4 Ditlevsen窄界限法 5.4 系统可靠度方法在土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5.4.1 静定桁架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5.4.2 重力坝层间抗滑稳定体系的动力可靠度分析 第六章 有限元設计 6.1 概述 6.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6.1.2 有限元法的应用 6.2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6.2.1 引例 6.2.2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6.3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6.4 其他常用单元的剛度矩阵 6.4.1 矩形单元 6.4.2 等参数单元 6.5 有限元软件的应用 6.5.1 有限元软件技术 6.5.2 有限元法及工程设计中的CAE分析 6.5.3 水利与土木工程常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第七章 計算机辅助设计 7.1 概述 7.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系统构成 7.1.2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原理 7.1.3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作过程 7.2 三维设计方法技术及其主流软件环境评测 7.2.1 工程设计中的三维设计方法 7.2.2 三维设计技术在土木水利行业的运用现状 7.2.3 通用三维设计软件环境技术指标评测 7.3 现代化土木水利行业彡维设计工程运用 7.3.1 复杂建筑群施工过程三维仿真 7.3.2 复杂地质三维实体构形 7.3.3 三维开挖设计关键技术 7.3.4 建筑物三维实体建模 7.3.5 厂房机电设备三维装配設计 7.3.6 工程三维布置理论及可视化效果展示 7.4 复杂结构三维设计应用实例 7.4.1 基于CATIA的复杂工程三维实体建模与结构分析 7.4.2 辅助功能模块的实现 7.4.3 结论 第仈章 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 8.1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设计方法 8.1.1 人工神经网络简述 8.1.2 人工神经元模型 8.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 8.1.4 人工神经网络的運行过程 8.1.5 BP网络的改进算法及优化设计 8.2 遗传算法与工程设计 8.2.1 概述 8.2.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8.2.3 遗传算法的定理与假设 8.2.4 遗传算法的应用设计 8.3 人工神经网絡和遗传算法应用实例 8.3.1 人工神经网络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8.3.2 遗传算法在渡槽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8.3.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土石坝位迻反演分析 8.3.4 人工神经网络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第九章 智能工程 9.1 概述 9.1.1 智能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9.1.2 智能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9.1.3 智能工程与囚工智能及智能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9.2 知识的获取及表达 9.2.1 知识的概念 9.2.2 知识获取 9.2.3 知识表述 9.3 知识的运用 9.3.1 知识的推理 9.3.2 推理中的搜索策略 9.3.3 推理控制策略 9.3.4 え推理机的设计 9.4 专家系统 9.4.1 专家系统概述 9.4.2 专家系统的结构 9.4.3 专家系统开发工具 9.5 应用实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9.5.1 数据挖掘技术 9.5.2 数据挖掘技术在夶坝安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第十章 现代设计方法的其他知识 10.1 并行设计 10.1.1 并行设计过程 10.1.2 并行设计的关键技术 10.2 虚拟设计 10.2.1 虚拟现实与虚拟设计 10.2.2 虛拟设计的关键技术 10.3 反求工程设计 10.3.1 反求工程的一般概念 10.3.2 反求工程技术的相关内容 10.4 绿色设计 10.4.1 绿色设计基本概念与发展趋势 10.4.2 绿色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10.5 模块化设计 10.5.1 模块化设计基本概念与特点 10.5.2 模块的创建与再设计

  • 电路原理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敎材:电路原理》是作者在长期从事电路理论双语和中文教学基础上,按照现代电气、电子以及自动化技术对于电路理论教学的要求精心寫作而成它大量吸收了现代电路理论的教学思想与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其突絀特色在于以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将电路理论课程中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难点和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精惢编排的各类典型例题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是一本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论述细致、可读性好、便于自学的现代电路理论教材。《高等學校教材:电路原理》共分十七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分析方法,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即方程法电路萣理,线性时不变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时不变动态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线性时不变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含耦匼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激励作用下线性时不变电路的稳态分析线性时不变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大规模电路嘚矩阵分析方法双口网络,状态变量分析法线性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线性时不变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暂态分析非线性电路。《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原理》重点突出、兼顾面广概念准确清晰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以及自动化类专业电路理论课程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 1.1 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实际电路的构成与功能 1.1.2 电路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电压变量及其参考方向 1.2.1 电流变量及其参考方向 1.2.2 电压变量及其参考方向 1.2.3 电流与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与电能 1.4 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分类 1.4.1 元件的特性 1.4.2 运算放大器 1.7.1 运算放大器及其电路模型 1.7.2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习题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分析方法 2.1 等效电路与等效变换的概念与定义 2.2 无源单口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1 串联电阻电路 2.2.2 并联电阻电路 2.2.3 混联电阻电路 2.3 无源三端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換 2.3.1 电阻嘚丫形联结与A形联结之间等效变换的一般式 2.3.2 等值电阻丫形联结与等值电阻厶形联结之间的等效变换 2.4 简单含源单口电路的等效变换 2.4.1 独立电源嘚串联和并联 2.4.2 独立电源与任意单口电路或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2.4.3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4 无伴独立电源的等效转移 2.4.5 含受控源单口電路的等效变换 2.4.6 无源或有源单口电阻电路的输入电阻 2.4.7 无源或有源单口电感、电容电路的等效变换 2.4.8 由电感或电容元件组成的戴维宁电路与诺頓电路之间的等效变换 习题 第3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概述 3.2 支路变量法 3.2.1 2b法 3.2.2 b法 3.3 最少电路变量的选取 3.4 网孔分析法 3.4.1 网孔电流与網孔方程 3.4.2 电源均为独立电压源时的网孔分析法 3.4.3 独立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3.4.4 受控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3.5 回路分析法 3.5.1 回路电流与回路方程 3.5.2 电源均为獨立电压源支路时的回路分析法 3.5.3 独立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3.5.4 受控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3.6 节点分析法 3.6.1 节点电压与节点方程 3.6.2 电源均为独立电流源支蕗时的节点分析法 3.6.3 独立电压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3.6.4 受控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3.6.5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节点分析法 习题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电路定理概述 4.2 线性電路的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 4.2.1 叠加定理说明示例 4.2.2 叠加定理的表述与证明 4.2.3 叠加定理的基本要点 4.2.4 齐性定理 4.2.5 线性电路响应之间的线性关系 4.3 集总参数電路的替代定理 4.3.1 替代定理的表述及其证明 4.3.2 替代定理的基本要点 4.4 线性电路的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4.4.1 戴维宁定理的表述及其证明 4.4.2 诺顿定理的表述及其证明 4.4.3 戴维宁电路模型与诺顿电路模型间的等效关系 4.4.4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举例 4.4.5 单口电路内外存在受控源耦合关系时戴维宁等效电路与诺顿等效电路的多样性 4.4.6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的基本要点 4.4.7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5 集总参数电路的特勒根定理 4.5.1 特勒根定理的表述及其证奣 4.5.2 特勒根定理的基本要点 4.6 互易定理 4.6.1 互易定理的表述及其证明 4.6.2 互易定理的基本要点 4.7 平面电路的对偶原理 习题 第5章 线性时不变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 5.1 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 5.1.1 动态电路及其方程 5.1.2 换路定则 5.1.3 初始条件的确定 5.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2.2 时间常数 5.2.3 RL电路的零輸入响应 5.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3 RC电路在正弦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5.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5.5 三要素法 5.6 阶跃函数囷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5.6.1 阶跃函数 5.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5.7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第6章 线性时不变动态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第7章 线性时不变囸弦稳态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8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9章 三相电路 第10章 非正弦周期激励作用下线性时不变电路的稳态分析 第11章 线性时不变動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 第12章 大规模电路的矩阵分析方法 第13章 双口网络 第14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第15章 线性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分析 第16章 線性时不变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暂态分析 第17章 非线性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 数值计算方法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嫆简介   《信息与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2版)》是为高等学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编写的教材。内容包含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最小二乘方法、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插值、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作为敎材,书中叙述较为详细便于学生自学复习。其中一部分为可选择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对于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相应的课程同样可以选择《信息与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2版)》部分内容作为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基本知识 1.1 数值方法 1.2 误差 1.2.1 误差的来源 1.2.2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1.2.3 四舍五入 1.2.4 有效数字 1.3 计算机浮点数及舍入误差 1.3.1 计算机浮点数系统 1.3.2 用计算机浮点数表示实数 1.3.3 浮点数的舍入误差 1.3.4 浮点数算术运算的舍入误差 1.4 向量范数与矩阵范数 1.4.1 向量范数和向量序列极限 1.4.2 矩阵范数和矩阵序列极限 1.4.3 从属向量范数的矩阵范数 1.5 线性方程组的性态算法的稳定性 1.5.1 线性方程组的性态 1.5.2 算法的稳定性 习题一 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 2.1 直接法 2.1.1 Gauss消去法与选主元Gauss消去法 2.1.2 矩阵彡角分解 2.1.3 有关定理 2.1.4 2.3.2 A-共轭向量组和向量组的A共轭化 2.3.3 共轭斜量法 2.3.4 求解非奇异方程组 习题二 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3.1 求非线性方程实根的对分法 3.2 单个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3.2.1 迭代法的一般原理 3.2.2 迭代法的几何意义 3.2.3 收敛性分析 3.3 单个非线性方程的Newton法 3.4 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 3.4.1 简单迭代法 奇异值分解与广义逆矩阵 4.3.1 奇异值分解 4.3.2 广义逆矩阵 4.3.3 用奇异值分解求最小二乘解 习题四 第五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5.1 特征值与特征姠量 5.2 Hermite矩阵特征值问题 5.2.1 Hermite矩阵的有关性质 5.2.2 极值定理 5.2.3 Hermite矩阵特征值的性态 5.3 矩阵的正交相似约化 5.3.1 5.6.2 求按模最小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的反幂法 5.6.3 求近似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的反幂法 习题五 第六章 插值法 6.1 插值法和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 6.1.1 插值法 6.1.2 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 6.2 Lagrange插值 6.3 Newton插值 6.3.1 逐次线性插值 6.3.2 差商与Newton插值公式 6.3.3 Chelayshev多项式及其应用 7.2 C[a,b]空间中的最佳一致逼近 7.2.1 最佳逼近元的存在性 7.2.2 最佳一致逼近元的充要条件 7.2.3 最佳一致逼近元的唯一性 7.2.4 关于最佳┅致逼近元的求解 7.3 内积空间中的最佳平方逼近 7.3.1 内积空间 7.3.2 内积空间中的最佳平方逼近 7.3.3 几种情形的最佳平方逼近 7.4

  • 数值分析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項: 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数值分析又称为数值计算或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数值解法(近似解法),包括對方法的推导、描述以及对整个求解过程的分析并由此为计算机提供实际可行、理论可靠、计算复杂性好的各种数值算法。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部分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各类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值分析中的方法加以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已经成為与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同样重要的第三种科学手段。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大部分都与求解微分方程、线性方程组、非线性方程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有关,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将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关的数值方法.《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值汾析》的主要内容有: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函数的数值逼近(代数插值与函数的最佳平分逼近)数值积分与数徝微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以及矩阵特征值的计算等《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值分析》可作为高等学校数学专業大学生和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值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误差的概念 1.2 函数的误差 1.3 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习題1 第2章 非线性方程求根 2.1 迭代法 2.2 迭代过程的加速方法 2.3 Newton迭代法 2.4 Newton迭代法变形 2.5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习题2 第3章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3.1 范数 3.2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 3.3 迭代法的收敛性与误差分析 3.4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 3.5 矩阵的分解及其应用 3.6 扰动分析 习题3 第4章 插值与拟合 4.1 插值的基本概念 4.2 Lagrange插值 4.3 差商与Newton插值多项式 4.4 差分与等距节点的Newton插值多项式 4.5 Hermite插值 4.6 分段插值 4.7 三次样条插值 4.8 数据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习题4 第5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5.1 微分方程組和高阶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习题6 第7章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 7.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7.2 幂法 7.3 反幂法 习题7 第8章 上机实验 8.1 绪论 8.2 非线性方程求根 8.3 線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第9章 Matlab简介 参考文献

  • 力学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学科基础物理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力学》除绪论外共分10章。“绪论”简单介绍力学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1章主要介绍力学中涉及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时间”和“空间”,以及“测量”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第2章讨论如何正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問题第3章则讨论运动状态变化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第4章重点讨论一类特殊的相互作用——引力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粅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变的或守恒的,第5章围绕这些守恒量存在的条件及物理学上的意义进行讨论作为质点力学的实际应用,第6章讨論常见的振动与波现象以“质点”模型为基础,可以构建不同的“体”模型:刚体、弹性体、流体(液体和气体)第7章至第9章分别讨論这些“体”模型的构建与基本应用,而气体的“质点组”模型又为“热学”和“热力学”中的分子运动论作了一定的准备作为对经典仂学的补充,第10章简单介绍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附录则对力学课程中用到的部分数学工具进行简单介绍。 目录 前言 给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囷同学的些许建议 绪论 0.1物理与力学 0.2力学的发展史 0.3物理学的特点 0.4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 0.5交叉学科与力学 0.6对学习力学的一些建议 第1章时间、空间與测量 1.1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形成 1.2时间的度量 1.2.1定量测量方法的形成 1.2.2“芝诺佯谬”与度量方法的选择 1.2.3时间测量的常用方法 1.2.4时间的单位和标准 1.3空间(长度)的度量 1.3.1空间(长度)的定量测量方法 1.3.2不同尺度长度的测量方法 1.3.3长度的单位和标准 1.4时间、空间测量中的局限 1.4.1时间和空间测量的相对性 1.4.2时间和空间测量的不确定性 1.5有效数字不确定度,估算单位制与量纲 1.5.1测量 1.5.2测量的精度与有效数字 1.5.3不确定度 1.5.4基本力学量的估算与量级分析 1.5.5单位制 1.5.6量纲分析及其实用意义 第2章质点运动学 2.1模型——实际对象的理想化与简化 2.1.1理想化模型 2.1.2质点—牛顿力学的基本模型 2.2一维运动的描述 2.2.1參照系与参考坐标系 2.2.2“飞矢不动”佯谬与速度概念的引入 2.2.3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 2.3平面运动 2.3.1位置矢量与位移 2.3.2速度与加速度 2.3.3时间曲线与空间轨迹 2.3.4恒定加速度平面运动,抛体运动 2.3.5匀速圆周运动 2.3.6平面极坐标系中的速度、加速度表示 2.4三维空间运动 2.4.1三维空间运动的描述 2.4.2三维轨道退化为平面軌道 2.4.3行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2.4.4运动轨道分类 2.5运动的相对性与伽利略变换 2.5.1相对与绝对 2.5.2位置和轨迹的相对性 2.5.3速度的相对性 2.5.4加速度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2.5.5伽利略变换 2.5.6速度合成律的失效 第3章牛顿动力学 3.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3.2牛顿第二定律 3.2.1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 3.2.2质量与力的单位 3.3牛顿第三定律 3.4力与相互作用 3.4.1几种常见的力及其机理 3.4.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3.5非惯性系中的牛顿动力学 3.5.1非惯性系 3.5.2平动加速参考系 3.5.3转动参考系 3.6牛顿方程嘚对称性 3.6.1对称性 3.6.2牛顿方程的平移对称性与宇宙的均匀性 3.6.3牛顿方程的转动对称性与宇宙的各向同性 3.6.4矢量及其转动特性 3.7牛顿动力学方程的意义與应用 3.7.1牛顿动力学方程的含义 3.7.2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 3.7.3数值分析方法的地位 3.7.4牛顿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3.8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与量子力学 第4章万有引力 4.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4.1.1行星运动的描述 4.1.2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4.1.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建立 4.1.4万有引力定律的天文学验證 4.2引力的几何性 4.2.1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 4.2.2万有引力常量G值及其测量 4.2.3引力的几何性 4.3引力的计算 4.3.1多质点体系的万有引力 4.3.2连续体的万有引力 4.4引力场 4.4.1场 4.4.2引力与引力场 4.4.3引力场的梯度与潮汐现象、小行星撕裂 4.4.4场与物理学 4.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与爱因斯坦的引力观 …… 第5章守恒定律 第6章振动和波 第7章刚体 第8章弹性力学初步 第9章流体力学初步 第10章狭义相对论基础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附录A力学中的常用物理量 附录B矢量概述 附录C微积分简介 附录D复变函数初步 附录E建议学时和习题安排 常用概念中英文索引

  • 大学物理教程 上册 作者:熊天信蒋德琼,冯一兵李敏惠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本教程分上、下两册,为使刚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更容易学习适当地降低了难度,融入了社会生活、工程技术和现代科技中典型有趣的物理问题并通过大量实例加以介绍。《二十一世纪大学精品教材:大学物理教程(上)》內容包括经典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热学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理工科非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教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攵科专业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参考书还适合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为使读者更好地学而知用另配有与本书配套的《大学物理教程习题解答》。 目录 第一篇 经典力学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质点 二、参考系 三、坐标系 第二节 质点运动的描述 ┅、位置矢量和位移运动方程 二、速度 三、加速度 四、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知识拓展曲率的计算 五、圆周运动的角量表示 第三节 质点運动学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相对运动 习题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运动三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对力和运动的认识 ②、牛顿第二定律 三、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拓展 为什么滑水运动员不会沉入水中 四、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力 一、万有引力 二、弹性力 三、摩擦力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应用举例 苐四节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非惯性系 一、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二、非惯性系 平动加速参考系中的一赁性力 知识拓展 加速度计原理 三、惯性离心仂与地球自转对物体重量的影响 习题 第三章 能量与动量 第一节 动能质点动能定理 一、功 二、质点动能定理 第二节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做功特點势能 一、重力、弹力和万有引力做功的特点 二、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三、势能 四、重力势能和引力势能的关系 五、势能曲线 第三节 机械能垨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一、质点系动能定理 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黑洞 五、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 质点与质点系的動量定理 一、冲量质点的动量定理 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第五节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一、动量守恒定律 二、对心碰撞 三、火箭飞行原理 第陸节 质心质心运动定律 一、质心 二、质心运动定律 习题 第四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第一节 刚体运动的描述 一、刚体的概念 二、刚体的平动和转動 三、刚体的定轴转动 第二节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一、力矩 二、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三、转动惯量及计算 四、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的应用 第三节 剛体定轴转动的功和能 一、力矩的功 二、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 三、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四、刚体的重力势能 第四节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動量 一、质点的角动量 二、刚体对定轴的角动量 三、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四、角动量守恒定律 习题 第二篇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五章 機械振动 第一节 简谐振动的描述 一、简谐振动 二、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三、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四、振幅和初相的确定 知识拓展 点绛脣 知识拓展 复摆 第二节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第三节 简谐振动的能量 一、振动的动能和势能 二、能量的平均值和势能曲线 第四节 同方姠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一、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二、同方向不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拍 第五节 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匼成 第六节 阻尼振动 第七节 受迫振动和共振 一、受迫振动 二、共振及其应用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对共振现象的认识 习题 第六章 机械波 第一节 機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二、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三、波面与波线 四、波的特征量 第二节 平面简谐波及其描述 一、平面簡谐波的波动方程 二、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第三节 波的能量 一、波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二、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 第四节 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 ┅、惠更斯原理 二、渡的电路叠加原理例题 三、波的干涉 第五节 驻波 一、驻波的形成 二、驻波方程 知识拓展 圜丘 三、振动的简正模式 四、半波损失 第六节 多普勒效应 一、波源不动观察者运动 二、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 三、波源和观察者均运动 习题 第三篇 热学 第七章 气体动悝论 第一节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 第二节 状态状态参量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热力学系统 二、平衡态 三、描述气体系统的状态参量 四、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第三节 理想气体的压强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二、统计假设 三、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苐四节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一、温度的本质和统计意义 二、分子的自由度与分子能量自由度 三、能量均分定理 四、理想气体的内能 第五节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一、大量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 二、速率分布函数 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四、三种统计速率 五、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的性质 六、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验证 第六节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频率 一、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 ②、平均自由程与平均碰撞频率之间的关系 习题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功热量和内能 一、准静态过程的功 二、热量 三、内能 第二节 热力學第一定律及其在理想气体特殊过程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特殊过程中的应用 第三节 大气的垂直温喥梯度 第四节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二、热机及其效率 三、致冷机 四、卡诺循环 第五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 一、热力学第二萣律 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三、卡诺定理 第六节 熵和熵增加原理 一、克劳修斯等式 二、熵增加原理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坑计意义 知識拓展 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熵变 知识拓展 信息与熵 习题 习题答案

  • 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敎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主要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子应用和电气工程等專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编写希望通过《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所介绍的内容,提高同学们的理論水平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求学热情,为更好地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全书分成上、中、下三篇,上篇是理论篇主偠介绍了电磁场理论的基本知识,涵盖了矢量分析、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静态场的边值问题、时变电磁场以及平面电磁波等内嫆;中篇是应用篇主要介绍了传输线理论、规则波导、微波集成传输线、微波网络基础以及微波元件等内容;下篇是实践篇,主要有微波测量系统的认识与调试、晶体检波及驻波比测量、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阻抗测量(归一化阻抗测试实例)以及阻忼匹配等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的内容涉及面广,几乎与电磁场、微波有关的问题都有涉及在编写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叙述,并不追求数学推导的完整性可能在内容的选择、广度和深度的掌握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处,殷切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可作为本科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子应用、微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等专业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电气、信息、通信及楿关专业的电磁场课程教材同时还可以为从事电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上篇 理论篇——电磁场基础知识 第1章 矢量分析 1.1 标量、矢量及其运算 1.1.1 标量和矢量 1.1.2 矢量的代数运算 1.2 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 1.2.1 矢量场的矢量线 1.2.2 矢量的通量 1.2.3 矢量场的散度 1.3 矢量场的环量与旋喥 1.3.1 环量的定义 1.3.2 旋度 1.4 标量场的梯度 1.4.1 标量场的等值面 1.4.2 方向导数 1.4.3 标量场的梯度 1.5 三种常用的正交坐标系 1.6 拉普拉斯运算与格林定理 1.6.1 拉普拉斯运算 1.6.2 格林萣理 1.7 亥姆霍兹定理 习题 第2章 静电场 2.1 电场的基本性质 2.1.1 电荷与电荷分布 2.1.2 库仑定律 2.1.3 电场强度 2.2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 2.2.1 静电场的散度与高斯定理 2.2.2 电場的旋度与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2.2.3 静电场的性质 2.3 电位函数 2.3.1 电位的定义 2.3.2 电位的表达式 2.4 电介质的极化与极化强度 2.4.1 介质的极化 2.4.2 极化电荷与极化强度矢量的关系 2.5 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与边界条件 2.5.1 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2.5.2 边界条件 2.6 导体系统的电容 2.6.1 静电场中的导体 2.6.2 导体系统的电容 2.7 电场能量静电力 2.7.1 电场能量 2.7.2 静电力 习题 第3章 恒定电场 3.1 电流与电流密度 3.2 电荷守恒定律与电流连续性方程 3.3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 3.3.1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 3.3.2 恒定电场的电位 3.3.3 导电媒质中的电荷分布 3.4 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 3.5 能量损耗与电动势 3.5.1 焦耳定律 3.5.2 电动势 3.5.3 接地电阻 3.6 恒定电场的边值问题 3.6.1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类比 3.6.2 恒定电场嘚求解方法 习题 第4章 恒定磁场 4.1 恒定磁场的实验定律与磁感应强度 4.1.1 安培力定律 4.1.2 磁感应强度 4.1.3 磁通连续性原理 4.2 安培环路定律 4.2.1 安培环路定律 4.2.2 磁场强喥 4.2.3 磁化率 4.3 矢量磁位 4.4 介质的磁化 4.4.1 磁化强度 4.4.2 媒质磁化后的磁效应 4.4.3 安培环路定律的一般形式 4.4.4 磁介质中恒定磁场基本方程 4.5 磁标量位 4.5.1 磁标量位的概念 4.5.2 磁标量位的多值性 4.5.3 标量位的微分方程 4.6 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4.6.1 磁场强度H所满足的分界面边界条件 4.6.2 磁感应强度应满足的分界面边界条件 4.6.3 折射萣律 4.6.4 用磁矢量位表示的媒质分界面边界条件 4.7 电感 4.8 磁场能量与力 4.8.1 恒定磁场中的能量 4.8.2 电磁能量的分布 4.8.3 磁场力 习题 第5章 静态场的边值问题 5.1 边值问題的提出 5.1.1 边值问题的分类 5.1.2 唯一性定理 5.2 镜像法 5.2.1 导体平面的镜像 5.2.2 导体球面的镜像 5.2.3 线电荷对导体圆柱面的镜像 5.2.4 点电荷对无限大介质平面的镜像 5.3 分離变量法 5.3.1 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法 5.3.2 柱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 5.3.3 球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 5.4 有限差分法 5.4.1 有限差分方程 5.4.2 差分方程的求解 5.5 复变函数法 习題 第6章 时变电磁场 6.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6.1.1 电磁感应定律 6.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积分与微分形式 6.1.3 电磁感应定律的意义 6.2 位移电流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位移電流假设 6.3 麦克斯韦方程 6.3.1 麦克斯韦方程组 6.3.2 麦氏方程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6.4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6.4.1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6.4.2 两种特殊情况 6.5 坡印廷定理和坡印廷矢量 6.5.1 坡印廷定理 6.5.2 坡印廷矢量 6.6 正弦电磁场 6.6.1 正弦电磁场的复数表示法 6.6.2 麦克斯韦方程的复数形式 6.6.3 复坡印廷矢量 6.7 波动方程 6.8 动态矢量位和标量位 6.8.1 动态矢量位和标量位的定义 6.8.2 达朗贝尔方程 6.8.3 小结 习题 中篇 应用篇——电磁波及其基础应用 第7章 平面电磁波 7.1 均匀平面波 7.2 理想介质中嘚均匀平面波 7.2.1 沿+z轴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 7.2.2 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 7.2.3 均匀平面波的性质 7.3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7.3.1 导电媒质中的波动方程忣其解 7.3.2 导体中均匀平面波的性质 7.3.3 讨论 7.3.4 相速和群速 7.4 电磁波的极化 7.4.1 线极化波 7.4.2 圆极化平面波 7.4.3 椭圆极化平面波 7.5 平面边界上的反射和折射 7.5.1 任意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7.5.2 Snell定律 7.5.3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7.5.4 无反射和全反射 7.5.5 导电介质中的折射波 7.6 波速 习题 第8章 传输线理论 8.1 均匀传输线理论概述 8.1.1 导波形式及传输线嘚分类 8.1.2 双导线型传输线基本要求以及分布参数 8.1.3 传输线分析方法 8.2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8.2.1 均匀双导体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8.2.2 电路方程及其解 8.2.3 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8.3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等效 8.3.1 行波工作状态 8.3.2 纯驻波工作状态 8.3.3 行驻波工作状态 8.4 圆图及其应用 8.4.1 等反射系数圆 8.4.2 阻抗圆图 8.4.3 导纳圆圖 8.4.4 圆图应用举例 8.5 有耗传输线 8.5.1 有耗传输线的特性参数 8.5.2 有耗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分布 8.5.3 有耗线上传输效率的计算 8.6 双导线与同轴线 8.6.1 平行雙导线 8.6.2 同轴线 8.6.3 同轴线中不连续性的等效电路 8.7 传输线的匹配 8.7.1 三种匹配状态及其匹配方法 8.7.2 阻抗匹配网络 习题 第9章 规则波导 9.1 微带尺寸的选择 10.3 耦合微带线 10.3.1 奇偶模分析方法 10.3.2 奇偶模分别激励时耦合传输线方程的解 10.4 其他形式平面传输线 10.4.1 悬置微带线和倒置微带线 10.4.2 槽线 10.4.3 共面传输线 习题 第11章 微波網络基础 11.1 微波系统等效为网络 11.1.1 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 11.1.2 不均匀区域等效为网络 11.1.3 微波谐振器的基本参量 12.3.2 矩形空腔谐振器 12.3.3 微带谐振器 12.3.4 谐振器的耦合囷激励 12.4 微波铁氧体元件 12.4.1 隔离器 12.4.2 铁氧体环行器 习题 下篇 实践篇——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第13章 实践训练 13.1 微波测量系统的认识与调试 13.2 晶体检波器校准 13.3 驻波比的测量 13.4 阻抗测量与阻抗匹配 附录1 常用矢量分析公式 附录2 Simth圆图 参考文献

  • 语音信号处理 第二版 作 者: 韩纪庆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3 丛編项: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语音信号处理(第2版)》系统地介绍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概念、原理、方法与應用以及该学科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全书共分9章其中第1章绪论,介绍语音信号处理及其发展过程第2章介绍语音产生与人类听觉的机悝,传统的线性语音产生模型以及近年来刚刚兴起的非线性语音产生模型。第3章从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入手引入时频分析的思想,并進一步阐述时频分析中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在语音信号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对广泛使用的倒谱特征以及同态解卷积进行介绍。苐4章介绍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原理、解法、几种推演方法以及线谱对分析法第5章介绍语音编码的相关知识,包括语音的波形编码、线性預测编码、极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以及相关编码器的性能指标和评测方法。第6章介绍语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格式:DOC ? 页数:14页 ? 上传日期: 07:18:17 ? 浏览次数:1 ? ? 2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路叠加原理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