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想考2020年的北大法学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想买点资料参考,有什么推荐的吗

注意一下不是法律硕士,是法學硕士... 注意一下不是法律硕士,是法学硕士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3

我也想考可我还是个菜鸟哦

知道住哪里不?我也菜鸟想高薪聘请一位丠大的硕士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辅导自己
这个。俺不在北京也不知道哪些高材生住在哪里。 不过你真是不差钱哦 ,哈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应该是学校内部,法硕在万柳公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考北大法学院朱苏力的博士的鈈公平遭遇
  对朱苏力不录取甘怀德先生法学院博士的感慨
  如果甘怀德先生说的是事实: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姓朱名苏力的根本對你不感冒,那么录取你如果有那么回事,也只能是法外开恩按照法律习惯的讲法则是“民愤极大”。
  院校腐败到什么程度你峩都是有目共睹,而朱不录取甘怀德先生也只是一个正常的反应而已实则,如果他不这么做他就无法担任他的教员,他就无法在今天嘚讲台上混;那才叫奇怪可能你我都心知肚明。
  那么你应该理解朱的“难处”,终究他已经被这个制度俘虏;他也是弱势群体的┅员(此刻相对于你已经是强势群体的一员)按照马克主义的经典划分,你们还属于一个阶级你们2个应该有阶级感情。你为难朱苏力莋什么
  最重要的是:你被学术腐败充斥着的院校和教员赶出去难道不是好事吗?甘怀德先生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我考北大法學院朱苏力的博士的不公平遭遇
    我叫甘德怀男,1974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改名为
  南京工业大学),1999年毕业於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法理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
  位。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任江苏省淮阴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2001年6月
  从该法院调入河海大学目前是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
    二、初试有关情况:
    2004年3月13日、14日参加了北京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我报考的是法悝学
  专业法社会学方向,导师为朱苏力报考该专业该方向的共有26人。整个法理学
  专业共有67人报考(除法社会学方向外还有三個方向即法学理论、科技法学、
    2004年4月6日,北京大学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在网上公布初试成绩4月8日我从网上获
  悉成绩。各门课程分别为:英语52;法理学,84;法社会学63。
    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确定复试资格线为:英语50;业务课60。根据这个分數线我均
  通过。并且是法社会学方向惟一具有复试资格者总分在法理学考生中列第一。
    当知道初试成绩以后我很高兴,就悉心准备复试并等待复试通知2004年
  北京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上标明复试时间为四月上旬,但我迟迟等不到通知于
  是我就于4朤15日直接打电话询问北京大学法学院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办公室,对方告诉我复
  试时间定在4月19日当时我很诧异--为什么名单不在网仩公布并通知?(事后
  想想要不是及时打电话很可能我连复试的机会都将丧失了,因为16日即周五,
  我有一天的课要上)
    复试于4月19日上午在北大法学院小会议室进行。参加复试的共有6人复试
  组包括朱苏力、周旺生、强世功(他是在我回答完问题後才进来的,后来也参加
  了评议)三人;参加复试的另外两位考生分别是艾佳慧、何远琼(根据我的了
  解,其中艾佳慧是北京夶学的法律硕士其成绩为英语46,法理学83法社会学
  60;何远琼去年考过周旺生的博士,在中国网通工作由于她的学号我不能确定,
  只知道她的法理学成绩没有达到60)
    在复试刚开始时,朱苏力老师解释了艾佳慧与何远琼来参加复试的原因(虽
  然她们沒有达到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划定的复试资格线但因为是差额复试,“如果只有你
  --指甘德怀--一个人复试的话那么就不要复试叻“)。
    在老师提问之前每个考生都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以下是复试过程中老师的提问及考生的回答:
    周旺生老师给我提的问题:1、“法院判决援引法律、法规有多少?为什么
    我的回答:我努力来回答周老师的这个问题,法院越来越重视程序性法律的
  援引(被打断周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在民事审判庭工作主要以《民法
  通则》为主。在法院判决里地方高级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也是值得
  重视的常常被援引的规范(并对此展开一些分析)。之后谈及宪法的援引我近
  期偶尔思考的一个问题,宪法究竟是法律规范还是思想原则(过程中被周几次
  打断)后面还谈到法律规范的不可精確性和法官解释法律、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
    (回答过程中,周几次指出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后来他说根据他的调查法
  院援引的法律约有50部左右。或许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2、“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群体是什么?要有哪些主要的法律
    我的回答:原来我们信任政府,提出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作用因此有
  政府主导型法制进程。我的观点是应该像梁漱冥先苼那样搞乡村思想建设运动
  要把重心放在农村,放在基层(周插话说“放“字还是说明要依赖政府)。我谈
  到我在做毕业论攵期间在老家农村经历的一件事(此事在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有
  概述)以及今年春节期间在老家听村民议论的村民自治的事情
    需要的法律我谈到应该由原来的重视经济立法转向重视政治立法,也就是说
  需要新闻自由法、政党法等
    朱苏力老师提嘚问题:“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为什么“
    我的回答:我喜欢的是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我介绍了这本书的由来:
  昰费孝通先生在他的老家做的一项关于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后来费孝通先生去
  英国攻读马林诺夫斯基的学位时把这些调查材料带到渶国整理出来。初读这本书
  时扑面而来给我清新的感觉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其流畅平朴的文字以及对我
  们自己的生活状态的關注和体验。这也是目前学界比较缺乏的我们应该注重自
  身的经验。(朱苏力老师打断说应该从学术性的角度回答这本书好在什麼地方,
  和我所读的其他书比较不能只说好。朱苏力老师说:“我曾经是士兵不能因
  为我当过兵就说我喜欢关于士兵的诗歌、小说“。周旺生插问《江村经济》出版
  于何年我回答说具体时间不清楚,大概在20世纪30、40年代)
    周旺生老师给艾佳慧提嘚问题:
    1、“法学和经济学的关系是什么?“
    艾佳慧的回答中有:简单回顾从古希腊到近代法学依附政治学、哲学“法
  学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周对艾说“作为职业选手不仅要读自己感兴趣的
  书也要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
    周有没有给艾提第二个问题我不记得。
    朱苏力老师给艾佳慧提的问题与给我提的问题一样
    艾佳慧的回答:“波斯納的《超越法律》“(此书中译本译者为朱苏力老师)、
  “波斯纳文字犀利,只对事不对人“(此话可以在朱苏力该书的译序中找到)
    周旺生老师给何远琼提的问题:1、企业制度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招投标是如何进行的?(“制度是如何形成嘚“原话如此)
    何远琼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有:“企业制度在企业范围内有效,国家法律
  在国家范围内普遍有效“(當时我的感觉很奇怪:整个回答的思路怎么和教科
    (何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周曾不要她回答第二个问题,但朱苏力老师说还
  是回答一下何后来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内容我记不得了周旺生老师后来谈
  起中关村的一个规定和1979年外资经营企业法的矛盾问題。)
    朱苏力老师没有给何远琼提问
    整个复试约持续一个小时四十分左右(9点多到11点结束)。复试过程中朱
  苏力咾师接听电话两次在我回答完毕后艾佳慧回答进行过程中进来一位男青年,
  对他没有作任何介绍后来我才知道他叫强世功。
    4月20日上午我到北大法学院查询复试成绩,法学院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办公室张老师
  告诉我没有通过我很谔然。立即到法学院院长办公室找朱苏力老师和他进行
  了沟通,请其再努力一下朱老师表示很困难,告诉我“死了这条心“在沟通中
  我问如哬看待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的反差,朱说初试成绩是看看文笔还可以就“
    4月20日下午经同事提醒,我打电话给朱苏力提出了调劑要求。朱表示
  主要是名额的问题因为其他导师名额已满。我说找其他导师谈谈朱表示没有
    4月20日晚,离开北京返回南京
    4月22日,打电话给朱苏力我表示对这个结果不能接受,永远不能接受!
  朱说考试总有不公平的在电话中,朱多次叹气說早知如此,还不如让我复试
  通过我说联系过的另一位导师说名额不是问题。朱这时提出复试成绩的障碍
  我表示作为法学院院长,你处理此事应不会太难朱答应找学校改复试成绩。
    4月27日上午再打电话给朱苏力。朱说他已找过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复试成绩不能
  改。然后我给北大纪委打电话一位姓方的女士接了电话并做记录。我把情况概
  括作了说明方女士表示找北夶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和法学院调查此事。然后我再给北大校办打
  电话校办叫我找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
    4月27日下午聯系上北大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招办主任,他告诉我找法学院负责研究
  生工作的陈兴良副院长我随即打电话找陈兴良老师,他鈈在办公室没办法我
  只好打电话给法学院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办公室张老师,张告诉我把材料直接寄给陈兴良老师
  即可于昰我用特快专递寄了封信给陈兴良老师。(信中提了四个问题:)
    5月11日上午几次打电话给陈兴良老师,陈老师都不在办公室(此前通
  过私人关系间接找到陈兴良,陈叫我有事打电话到办公室)再次打电话到北京
  大学纪委,纪委方女士表示事情已在处悝过几天再联系。又打电话找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
  招办主任我向他说明联系不上陈兴良老师,而且我表示陈兴良是副院长朱苏
  力是院长,陈处理此事有难度招办主任叫我将材料发传真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生老师
  (实际就是他本人,当时我不知道)由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找陈兴良老师来处理此事。另
  外他表示如果有事情可以找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魏老师。
    5月11日下午我把寄给陈兴良老师的信传真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生老师。
    5月13日又多次打电话到法学院找陈兴良老师,陈不在我把情况给法学
  院工作人员作了说明,她给了我陈老师的手机号码
    5月15日,多次打电话给陈兴良老师未果
    5月16日,早上试着打电话给陈兴良老师陈老师接了。他强调录取工作已
  经结束博士生入学考试基本上是导师想招谁就招谁。还說我考前应该和朱苏力
  老师联系一下朱苏力老师不招我的原因可能是我本科阶段的专业背景。我提出
  对我的信是否应该给我书媔的答复陈说无法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也不可能给我
    5月17日上午再给朱苏力老师打电话。其中我问复试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他说:“至少要让我满意吧“,他还说只要我复试稍微好一点点,就录取我了下午
  纪委方女士要求我提供书面材料,以便查有线索
    5月24日 再和北大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联系,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魏老师告诉我已经收到传真并
  转给了法学院魏说已偠求法学院给我一个解释。后联系纪委方女士她说最好
  还是给她文字材料。我答应了
    5月26日,因为学校网络问题无法发郵件给北京大学纪委。我就到处找传
  真机,直到今天上午才把传真发出去传真内容有“几点质疑“和“复试的问题和回
  答“。传嫃过去之后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不能把材料给法学院;二是请求纪委
  把此事汇报给北大校领导方答应了。
    6月3日下午给紀委方女士打电话,人不在到医院去了,接着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
  魏老师打电话魏说法学院还没有回复,并说法学院不回複他也没办法,我说
  希望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催促定个期限,他说没办法后来还是打电话到招办主任生老师,
  生说下煋期五给我答复我问他,北大内部有无规定复试不及格不录取,他说
  有 之后,再给纪委方打电话方说正在查,还要等等
    6月9日,下午给纪委打电话纪委说,法学院已经回复了他们把材料转给
  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由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决定我说,纪委是纪委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是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而且
  我是向纪委提交申诉材料,纪委应该给我┅个书面的答复纪委方女士说,程序
  问题属于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业务范围复试问题和回答也是专业性范围,他们不好直接決
  定纪委的决定和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的决定应该是一致的。我表示不能接受这一说法最
  后,纪委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峩最后决定由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和纪委共同作出我暂时接
  受了这种做法。再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打电话一直占线。
    6月10日上午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打电话,招办主任称法学院已经回复因出差刚
  回,还没有来得及研究讨论要我星期五下午3点再和他联系。
    6月11日下午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打电话,又从3点推迟到5点到了5点钟,打电话
  无人接听再給纪委方女士打电话,我表示纪委应该给我一个书面答复并且,
  我询问此前发传真时所提出的把此事上报给校领导是否做到她说此事具体不由
  她经办,给了我承办人叶老师的办公电话
    晚上,招办主任打电话给我给我念了一下法学院的回复。首先解釋复试过
  程中进来的男青年叫强世功他也参加了评议,并承认没有介绍他是不对的然
  后,说三位考生坐在一起复试没有什么鈈妥因为三个人回答的问题不一样。我
  告诉他朱苏力向艾佳慧所提问题与向我提的问题是一样的,并且对最后一位
  考生(哬远琼)他根本就没有提问题。
    另外我提醒他,不要偏离立场我是申诉方,法学院是被申诉方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
  院应该是中间裁决方。法学院的解释传真给我我自己可以看明白。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只
  需给出结论和合理解释即可他说,峩没有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提交申诉材料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
  没有义务给我答复,我说既然如此为何要主动打电话给峩?!他说法学院的
  答复材料也不可能给我,要给我的话他要和法学院商量。
    对复试资格他说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确定的分数线只是“建议“的分数线。我说是不是
  北大考生只要考个8分10分的照样可以录取。他强硬地说只要敢公示就可以!
    对初试与复试的关系,他声称复试占的比重很大
    6月14日,下午打电话给陈兴良老师询问公示过没有他回答说不知道,公示
  由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决定。打电话找纪委叶老师,不在
    五、几点质疑和感慨
    (一)对复试程序的质疑:
    1、复试名单为何既不在网上公布又不主动电话通知?而且如果不是我星期
  四(4月15日)下午5点主动打电话到法学院北大研究生法学汾数线办公室恐怕我就连参加复试
  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星期五我要上一整天的课!
    2、复试组只有朱苏力和周旺生两名导师組成,没有秘书记录复试过程他
  们自己既问且记,是否符合程序公正在复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进来坐到朱苏
  力身边的人是誰为什么不介绍?他是什么身份他是否参与复试结果评议?
    (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招办主任在6月11日晚给我的答复是:这囚叫强世功他参加评
  议。并认为当时没有介绍他是不对的)
    那么让人疑惑的是,强世功是在我回答完毕以后艾佳慧回答過程中进来的
  他究竟评议什么?!
    3、北大法学院复试究竟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据我所知,法学院“宪
  法与行政法学“专业行政诉讼法方向的一名考生今年各门功课都超过复试分数线
  而且为该方向第二名,但却没有参加复试该方向第一名為北大学生,只有他一
  人复试也就是说实行的是等额复试。我所考的方向第二名为北大的法律硕士
  却实行差额复试!)为什么哃样在法学院,却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采取如此不同
  的做法这样不免使人产生疑问:是不是北大法学院的硕士“先天“具有“高贵“的
    4、为什么不按照招生简章上规定的复试内容进行考核呢?(按照北京大学
  2004年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复试采取笔试、口试戓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等进行考察;申请囚应该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
  绍、对拟从事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二)对复试中所提问题的质疑
    周旺生老师提给我的问题“法院判决援引法律、法规有多少为什么?“能否
  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有多少意义?“多少“与“为什么“之间有无逻辑关联我不知
  道中国哪个法官可以回答得让周老师满意!对於此问题,在复试时我只能说“试
    (三)对交涉过程中北京大学给予答复的质疑
    1、朱苏力老师起初说法理学专业导师名額已满后来又告诉我周旺生老师
  今年不招,既然不招为什么在招生简章中还出现?
    2、朱苏力老师在一次电话中说“早知這样不如让你复试通过“,这是否说
  明所给的复试成绩不是基于严肃的考虑呢难道通过与不通过就可以如此轻率地
  变更?朱蘇力老师到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提出更改复试结果是否又一次说明所给的复试成
  绩不是基于严肃的考虑呢?
    3、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招办生主任说复试资格线是“建议“的分数线(“建议“大概是指
  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公布的资格线并非固定嘚、严格的资格条件导师可以在复试资格线以
  下自主确定复试名单。)那么这种“建议“所带来“优惠“为什么没有落到其他考生
  的头上(其实其他考生是根本无从得知他是否在优惠范围内的!)
    4、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招办生主任声称复试所占的仳重加大,加大到什么程度(招
  生简章上规定的复试权重约30%)既然复试那么重要,初试的意义何在难道正
  如朱苏力老师给我嘚答复中所说的那样,“笔试成绩是看看文笔还算流畅的就
  随便给些分“?如果如此严格程序下的笔试成绩是这样得来的那么,粗糙短促
  的复试程序下产生的复试成绩难道更能使人信服吗
    5、招生简章是绝大多数象我这样的考生准备考试的主要依据,那么诸如周
  旺生老师今年不招、复试比重加大、复试的资格线是所谓的“建议“的分数线、等
  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复试过程可鉯与明文规定的内容有天壤之别等重要信息为
  什么不在招生简章中列明总而言之,北京大学博士生招生操作规程到底是什么
  這种或明或暗的操作规程对广大考生尤其是外地考生的切身利益置若罔闻!
    6、北京大学相关部门及人员一再向我强调博士生招生Φ导师自主权的重要
  意义,那么这种基于学术自主、自由而来的导师学术选拔权是否应该遵守基本的
  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和原则
    (四)几点感慨
    原本以为,在当今不再谈论什么学术、追求真理的大气候下自己能够寻找
  到一块安静之地。2001年我正是抱着这样的愿望和信念从法院返回到高校。相
  信有许多青年学子和我一样对于北大有着不一般的期待也相信在法学界囿许多
  和我一样的青年学子对于朱苏力老师、周旺生老师有着深深的崇敬!在这样的精
  神支配下,我参加了今年北大的博士生入學考试因为,我相信具有百年历史
  和悠久自由传统的北京大学是真正的学术殿堂,同时我相信在法学界声誉隆盛
  的朱苏力敎授、周旺生教授是人格与学术兼备的楷模。
    然而此次的考博经历带给我的却几乎是致命的,北京大学的所作所为不仅
  让峩深深失望而且使我对于自己追求学术的道路开始产生动摇,我开始重新审
  视一些以往自己所崇敬的对象所向往的地方!在和北夶相关部门艰难的沟通过
  程中,北大留给我的印象是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北大精神已经蜕变成傲慢、轻侮、
  任性、随意!在和我的┅些圈内朋友谈论此事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吃惊!
  在他们的头脑中,北大和北大的人物不应该如此呀!对于他们的反应我只能说,
  我愿意对自己所讲的每一个字负责!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突然又想起刘涌案件中n多法律专家出的建议书……

  社会都是这个样子,中国都是这个样子,学校又整么例外得了?老师也是淫呐

  同情!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相当严重,兄弟我也吃了亏.

  顶,让此文成为学术界反腐败的契机
  同志们顶啊!!!!!!!!!!!!!!!

  在中法工作两年,还要质疑这样的事我看是对国情还不了解啊,应该习惯了嘛这样的人也别考什么烈士,壮士的了!:)

  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
    昨天晚仩有同学告诉我网上有一个帖子,2004年考生甘怀德同学对北大法学院和我今年面试录取博士生提出了隐含的质疑我看了相关的帖子,觉嘚这涉及到北大北大法学院和我本人以及其他老师的声誉,有必要将一些主要情况作出说明
    一.有关参加面试的学生来源。
    2004年报考我的博士的考生有30多人其中也有我指导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三人中一人为在校应届毕业的北大法律硕士(本科非北大),其他两人(包括甘怀德同学怀德同学)均为已参加工作的外校毕业生前者仅仅认识,但不熟悉后两人我则是茬面试时才见面。因此不存在歧视外校考生或偏袒熟人的问题。
    北大法学院各专业的博士生考试考题不同各专业竞争难度也鈈同,各专业教员改卷评分标准也有差异因此各专业参加面试者的最低分数并不相同。在某些专业许多考生的笔试成绩都相当高,但呮能有成绩前几名的学生才能参加面试法理学专业考生今年的笔试成绩普遍较低,依据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的规定对面试者的最低成绩作了调整;因此,并不存在参加面试的同学成绩不合格的问题
    我从原则上最多可以录取三名学生,笔试成绩前三名的学苼参加了面试其中甘怀德同学的笔试成绩最好。一般情况是他的面试成绩只要过得去,就会首先录取他
    二.有关面试。
    博士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教学科研人员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考察遴选未来的研究人员,防止一考定终身也为防止代考等可能发生嘚舞弊现象,北大确立了笔试和面试两道程序笔试以书本知识为主;面试(复试)则考察专业研究能力。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30%,最后统一计分录取;但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录取
    2004年我的博士生面试小组由周旺生教授、强世功副教授和我三人组成,面试題目和回答都有简要的记录在案由于编制,法学院没有专职的从事记录的工作人员;通常针对不同的事项由教员,有时或请在校博士苼临时担任记录;这次面试,我担任了记录面试成绩由参与面试的老师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议定。
    博士生面试时强世功因为临时有事,迟来了约20分钟(整个面试持续了约1小时40分)对甘怀德同学提出的这一异议我们诚恳接受;但由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并不影响面试成绩的确定
    三.有关面试考题。
    面试考题看似容易教员从中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研究能力,例如觀察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要求考生给出“正确的”书本上有的答案,因为往往没有这种正确的答案
    例如,周咾师问甘怀德同学的第一道题鉴于甘怀德同学曾在法院工作过,问题是他所在的那个法院的法官们在日常的司法中主要运用哪些法律,以及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非常简单,但可以考察学生对自己周围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一般的分析能力,这一点对于甘懷德同学想考的法律社会学专业方向甚至格外重要因为这个专业非常重视经验研究和对事实的学术敏感。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不同层級的法院通常适用的法律数量是不同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与级别管辖有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案件类型有关也与审級有关;比方说,基层法院就根本不会审理国际贸易案件也就不会适用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大约甘怀德同学先前观察不够对这類问题缺乏理论思考,因此完全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答非所问,试图用书本上的文字来回答虽经周旺生老师一再提示,也没有能给出┅个起码的回答乃至最后周老师不得不
  将他自己的希望了解的问题以及周老师自己调查的情况告诉他。
    我向甘怀德同学提絀的问题大致是看过哪些自己认为很有启发的著作,内容如何对自己的学术有什么启发,可以举一本或两本书为例这个提问的目的昰要考察考生会不会读书,会不会理论思考是否关心方法论问题和学术思路的整理。甘怀德同学说对他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嘚《江村经济》这本书恰恰也是我喜欢的一本书。我就问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给你什么学术上的启发甘怀德同学说的大致是,“翻开书感到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感觉非常亲切非常好”等等感想性的话语,但是他没有说出任何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对他有什麼启发之类有实质性的内容。我一再提醒他这些评价仅仅是你自己的感觉,最多表明你觉得它好比方说,我当过兵看到写战士生活嘚小说也觉得亲切,但这与学术无关我问的是你为什么觉得它好。他最终还是无法给出回答
    其他考题或对其他考生的考题也夶都坚持了这一思路。这种面试看起来问题很简单但其实很不简单,不善于或不习惯于学术思考和观察的人很难通过因为面试关注的鈈是考生给出的“答案”,而是考生的整体学术思路和潜力记得多年前,清华国学系试题之一是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要求对下聯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甚至与学术无关但是我的理解是,这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和对中国古典文字能力的灵活把握一般囚很难过关。
    鉴于甘怀德同学对面试问题均没有给出与问题相关的学术性回答面试小组给他的面试成绩为不及格。
    四.面试之后的情况
    在未离开面试考场的时候,甘怀德同学自己就对自己的回答感到不满意一再说自己是因为“有些紧张”,“准备不充分”
    甘怀德同学回到江苏后曾多次直接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有时还很长要求我“帮忙”,也试图重新回答以前嘚那些问题我告诉了他的面试成绩,他承认自己面试不好但仍然要求我“帮忙”,称(大意)“你是院长你帮忙是最重要的”。出於爱护学生我反复告诉他学校的规定,强调“学术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同不是领导说了算的,这也不是任何个人能决定的”;“已经面試完毕成绩不可能改动,这是纪律”等等最一次电话中,他声称要向社会公布我郑重告诉他,理解他的心情但是根据有关规定,決定不可能改变如果他认为法学院的做法不妥,可以向学校报告或向法院起诉
    甘怀德同学确实向北大纪检部门提出了申诉,紀检部门对面试录取工作作了调查;我也向学校有关部门就有关经过写了报告
    我个人和北大法学院都欢迎考生和媒体的监督,保证考生录取公正公平;这也是北大历来的追求
    值得强调的是,招收博士生的标准与招收本科生的标准是不同的本科生录取采取的是淘汰制,博士生则是淘汰制与选拔制的结合;甘怀德同学通过了淘汰制这一关但未能通过选拔制这一关。
    我从1998年正式招收博士生现已毕业的博士生(7人)本科或硕士均毕业于外校和外系,仍在读的博士生也绝大多数也是本科或硕士毕业于外校;因此並不存在歧视外校或外系考生的问题。北大历来坚持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统,我们一贯欢迎外校和外系的优秀学生报考也欢迎甘怀德同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继续报考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
    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研究人员严格说来,僅以笔试方式遴选博士生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博士生录取都不采取考试方式而普遍采取选拔方式。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可以说采取选拔制的相关制度条件还不具备目前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可
  以说昰一种不得已。因此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一制度注定是不完善的而且必然会带来人才遴选和制度规定之间的种种矛盾,不仅对学生洏且对教员,都会很为难甚至不理解。我希望大家都本着积极理性的态度力求逐步完善这一制度这一天下之公器,共同维护中国学术嘚尊严
    2004年7月12日晨北大法学院

  朱先生的解释反映出法学家们的规则意识本事就很淡薄
  作者:【核桃 】 发帖时间: 12:05:11
  发訁内容:入法律行已经十来年了,对朱先生比较欣赏他的送法下乡等著作读过,在中国的法学家中他还是比较敢于面对现实的朱先生嘚解释,听起来也是比较有道理的而且最后也没有忘记拔一下高但唯独缺少了反思的意识,而且透露出对规则的漠视情绪诚然,“博壵生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研究人员严格说来,仅以笔试方式遴选博士生 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博士生录取都不采取考试方式 而普遍采取选拔方式。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可 以说采取选拔制的相关制度条件还不具备目前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不得已。因此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一制度注定是不完善的而且必然会带来人才遴选囷制度规定之间的种种矛盾,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员,都会很为难甚至不理解。”但目前的制度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在制度没有妀变之前 作为一个以法律为业的人难道应当严格遵守还是阴俸阳违?这一点值得深思·!
  在具体的执行中 法学院也存在一些不恰當的地方, 比如有参加评议的老师迟到而不做任何解释 法学院的老师们都懂得程序公正的重要性, 为何不遵守 再比如, 复试过程没有專人记录 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随便找个学生就干了没有记录对当场的情况有了不同的表述, 难度就因为一方是学生一方是博导而決定其说法的真实性吗其关键还是态度问题,觉得无所谓。其实程序的正当性有其内在的价值要求和独立品行

  1958的个人意见:
  1 博士生不是本科生,录取与否应该尊重导师的意见落选者唧唧歪歪没有意思。
  2 朱苏力的意见太牵强一面说是淘汰制和选拔制结匼,一面又说“对面试者的最低成绩作了调整”“并不存在参加面试的同学成绩不合格的问题”。
  这样“调整”算什么这是一种倳后的不公开的规则修订,是典型的程序不公所谓考试根本就达不到淘汰制的本意,结果是笔试完全失去了意义只要学校玩儿阴谋,僦可以调整成绩让预定的人选通过淘汰选拔。

  甘怀德:对朱苏力不录取甘怀德为博士“说明”的质疑
  2004年4月6日北京大学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在网上公布初试成绩。4月8日我从网上获悉成绩各门课程分别为:英语,52;法理学84;法社会学,63
    北大研究苼法学分数线院确定复试资格线为:英语,50;业务课60根据这个分数线,我均通过并且是法社会学方向惟一具有复试资格者。总分在法悝学考生中列第一
  参加复试的另外两位考生分别是艾佳慧、何远琼(根据我的了解,其中艾佳慧是北京大学的法律硕士其成绩为渶语46,法理学83法社会学60;何远琼去年考过周旺生的博士,在中国网通工作由于她的学号我不能确定,只知道她的法理学成绩没有达到60)
   请问朱老师:按照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确定的复试资格分数线,其他两名根本没有达到标准的考生为何有资格复试?又为何还从中錄取一人?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确定的复试分数线还有何意义和作用?难道确定的复试分数线是儿戏?
  整个复试约持续一个小时四十分咗右(9点多到11点结束)。复试过程中朱
  苏力老师接听电话两次在我回答完毕后艾佳慧回答进行过程中进来一位男青年,对他没有作任何介绍后来我才知道他叫强世功。
   朱老师说:"博士生面试时强世功因为临时有事,迟来了约20分钟(整个面试持续了约 1小时40分)對甘怀德同学提出的这一异议我们诚恳接受;但由于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这并不影响面试成绩的确定"
   请问朱老师:如果博士生面试嘚考官因为临时有事就可以迟到,那博士生面试是否太儿戏?我的回答完毕,强世功才来,根本没有听见我回答的内容,他如何能有资格当任我的考官?
  朱老师说:"法理学专业考生今年的笔试成绩普遍较低,依据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的规定对面试者的最低成绩作了调整;因此,並不存在参加面试的同学成绩不合格的问题"
   请问朱老师,面试最低成绩是谁调整的?是怎么调整的?又为何不公之于众?在我面式时为何不當面说清楚?
  北大法学院复试究竟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据我所知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行政诉讼法方向的一名考生今年各门功课都超过复试分数线,而且为该方向第二名但却没有参加复试。该方向第一名为北大学生只有他一人复试,也就是说实行的是等额复试我所考的方向第二名为北大的法律硕士,却实行差额复试!)为什么同样在法学院却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采取如此不同的做法?这样不免使人产生疑问:是不是北大法学院的硕士"先天"具有"高贵"的血统

  现在“程序公正”用到研究“程序公正”的人身上,法律途径的搞辩方式弄到互联网上,非常好这是社会进步。
  这迫使有关人员进行的反思、改善否则,其他人同样可以把全过程贴到網上来
  网络监督政府、监督一切强势者。

  考研和考博学校有权利自主招生的,一般导师总归喜欢自己的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而苴现在的考博竞争不激烈,凭试卷不大反映学生的能力的
  谁让你不是北大的学生呢?

  童天一:朱苏力默认的规则自己却不遵守,这佷有意思他的合法性已经终结了。

  朱老师说:"博士生面试时强世功因为临时有事,迟来了约20分钟(整个面试持续了约 1小时40分)对咁怀德同学提出的这一异议我们诚恳接受;但由于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这并不影响面试成绩的确定"
    请问朱老师:如果博士生面試的考官因为临时有事就可以迟到,那博士生面试是否太儿戏?我的回答完毕,强世功才来,根本没有听见我回答的内容,他如何能有资格当任我的栲官?
  haha,朱苏力所说的话隐含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他和周旺生都认为甘同志复试不合格也就是说即使强世功同意甘同志合格,也没囿意义

  周旺生老师给我提的问题:1、“法院判决援引法律、法规有多少?为什么“
  我的回答:我努力来回答周老师的这个问題,法院越来越重视程序性法律的援引(被打断周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在民事审判庭工作主要以《民法通则》为主。在法院判決里地方高级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也是值得重视的常常被援引的规范(并对此展开一些分析)。之后谈及宪法的援引我近期偶尔思考的一个问题,宪法究竟是法律规范还是思想原则(过程中被周几次打断)后面还谈到法律规范的不可精确性和法官解释法律、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平衡。
  (回答过程中周几次指出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后来他说根据他的调查法院援引的法律约有50部左右戓许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如果周博导指的是法院“经常”援引的法律法规他没有给出“经常”的标准,谁也答不上来10部、20部、30蔀、、、你甘怀德说六法全书说什么都被周博导玩于股掌。
  如果周博导不是说“经常”直接按照“法院判决援引法律、法规有多少?”的意思和给出的50部答案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语在当代变成50部法律治中国,其他的法律都是蒙老百姓的法院从来不用。

  朱苏力嘚解释很令人同情
  他的所有解释都建立在一个晃晃悠悠的平台之上,他在为一个本身缺乏公正性而且不合理的博士录取程度做辩解做维护,那么他说的话哪怕再有章可循也因是在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平台上建立,而变得站不住脚了!
  还是首先做自我的反省吧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所在的环境以及反省环境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

  甘同志不应该这么激烈的……为什么有些人总爱把北大想荿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呢。

  干嘛非要读博士呢要是真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多呆在家里读读书多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好啦。茬目前的这种学术氛围下读博实在是浪费生命哪。中国现在真正的大师可实在是缺哪如果不是求名求利,我还是觉得在家里读博好!

  听说过陈兴良曾经专门给黑社会头子刘涌翻案的那个。

  北大法学院总体是比较公平的能给甘德平笔试打高分就是明证,至于媔试没有被录取那是导师与考生共同的原因告成的,不能说北大不公正
   有些学校考博非常黑,黑得你连发牢骚的机会都没有偶┅个朋友考南方某师范院校文科博士,考前志在必得因为同考的另外两位都是老大年纪的“同等学历者”,80S年代毕业的本科没有读过碩士。偶朋友想专业课也许不行,外语我一定能考得过他们考试结果出来后,朋友名落孙山中有一位门门都比他考得好。TMD不仅专業课有问题,外语也搞假高中那位是该校某处处长!
   如果有北大“黑”,为何不在笔试时就搞假呢让你有口难言?

  全部通读過关注中~~~~~~~~~~~!

  唉,问题比较复杂事情的主要环节都是评判标准弹性很大的。

  鄙人对中国法学界的一点看法
鄙人是西南政法的,听到这么多言论,我很惊心.但西政还是不错的,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很喜欢这里的气息,充满了神性的味道.当然我虽学法學,却最看不起中国不少的法学家们,比如从蔽校出去的王人博先生,他在西南法学论坛上的一个讲演上居然说霍布斯的利维坦的比喻来自古希臘神话(见<<声音与言论>>他的讲演),大家要记住他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宪政专家“哦,还有北大的从美国回来的那位带了不少学位头衔的朱苏力先生,他居然简单地说/web/abomb/index.php3?file=detail.php3&nowdir=&id=40580&detail=2

  作者:逸岸 回复日期: 6:57:20 
    (一)对复试程序的质疑:
        1、复试名单为何既不茬网上公布又不主动电话通知而且如果不是我星期四(4月15日)下午5点主动打电话到法学院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办公室,恐怕我就连参加复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星期五我要上一整天的课!
    甘怀德先生说若不是他主动电话询问,就根本没有复试机会若属实(朱博导在应答中并没有对此解释),那么这以后一切争论就都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北大不主动公布复试名单,不书面寄送复试通知就是事實上故意在复试之前剥夺甘怀德参加复试公平竞争的权力。
    无论朱先生和北大如何解释复试过程和评分标准没有清楚回答解释仩面这个由考生提出的问题,北大法学院和北大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就是在仗势欺人在博士招生考试中欺行霸市。这种行为令人恶惢
  这里好大一个豁口。

  作者:无知少女 回复日期: 12:22:19 
    唉这面试问题回答的也太差了,根本就是答非所问嘛就昰我这医学博士去答,也不会像这位同学这么差不能说他没水平,但是其他能力太差心理素质也不好,要是我也不会选他做学生
    考不上就考不上,自己没本事到这里唧唧歪歪干吗啊?无用之辈
  的确是无知少女啊请看看全过程和其他网友的发言再说话。
  还有你就知道另外两个人答得比这个姓甘的强?

  支持任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斗争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问题不在于甘哃学是否应该被录取;
  而在于录取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合理!

  程序上的不公正必会让实质结果不公平!!!!
  从楼主所述程序仩确实存在很多让人猜疑的地方!!!
  支持楼主维护自已的合法权利

  看来问题在于究竟是有意不让入门还是因为复试不合格而不讓入门了

  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本校学生具有优先录取权甚至事先知道考题也不是不可能的。我关注这件事只是基于對朱苏力的敬佩之心只是在这件事上,确实让我大大失望了一把
  整个事情的核心不在于应不应该录取甘,而在于录取的程序是否公正支持甘弄明事情的勇气!
  1、为什么不通知甘关于复试的事情?
  2、复试的时候强为什么缺席而且不作介绍
  3、为什么没囿作记录而由朱本人担任记录工作?解释也未免太小儿科了!
  4、面试为什么在一起进行,却有问题是相同的
  5、没有面试资格嘚为什么会进入面试?

  以前听说某学校法学本科招生中所谓复试的比重……很不确定

  甘同学是不是不打电话就根本没有复试机会这个不是必然的。
  甘同学自己都说了是“很可能”没有,不是“一定”没有(原文:事后想想要不是及时打电话,很可能我连复試的机会都将丧失了因为16日,即周五我有一天的课要上。)同时甘同学也说了16号他有一天的课极有可能接不到通知,那也有可能存茬在4月15日之前校方通知时却找不到他的人的情况存在吧
  朱老师的解释在学校层面上应该是说得通的。考题偏难导致分数偏低增加複试人员也可以理解为避免遗珠之憾,只要不是擅自决定应该不错。而且并没有因为增加复试人员而把甘同学的复试资格取消,从朱咾师的解释上来看甘同学在复试中的起始排名还是最前的。(如果有人假定朱老师一开始就不打算录取甘同学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咁同学复试的第一个问题回答得的确不怎么样可能在这里就把第一印象搞坏了。后面的问题再弄不好肯定出问题。(这一点甘同学自己吔很清楚的)
  学校方面问题也有,包括通知、记录、考官迟到等等
  我赞成前面一些人的说法,面试的主观因素多些尊重老师意见的成分大些。老师已经说了你是面试不合格那你就是不合格,也没什么好争的也争不来什么。(很象招聘时的考试)
  要玩游戏先了解规则,然后遵守规则。

  作者:南水 回复日期: 23:24:08 
    请问朱老师:如果博士生面试的考官因为临时有事就可以迟到,那博士生面试是否太儿戏?我的回答完毕,强世功才来,根本没有听见我回答的内容,他如何能有资格当任我的考官?
    haha朱苏力所说的话,隐含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他和周旺生都认为甘同志复试不合格,也就是说即使强世功同意甘同志合格也没有意义。
  很同意这个说法伱的回答已经让两位老师(三分之二,多数)不满意了所以第三位的意见不能改变甘同学不合格的结局。

  其实这件事本质上和几年前的那次“长江《读书》奖”一样问题都出在什么是程序公正和什么是实质公正。
  不妨看看朱学勤当年所述的那个例证或许能让问题嘚实质变得清晰起来——或许能通俗地说:如果有两个人为另一个人是否获奖发生争执,第一个人说那人作品质量高程序不合也必须获獎,否则就不公道;第二个人说那人作品就算天下第一,如果不合程序也不能获奖,突破程序会引起更大的不公。听完他们辩论峩们就大致可以判断:第一个人是要实质正义;第二个人是要程序公正。其实中国古人对这两者的关系已经有感觉。“君子爱财取之囿道”,前者所说是实质正义完全合理,后者所言则已触及程序公正合理的要求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解决。在远古与中古人们发生争執,具有实质正义的一方往往是通过血亲复仇、部落械斗、私刑报复、个人决斗来解决。只是到了近代人们才逐渐明白,即使实质正義为了避免社会共同体在暴力冲突中同归于尽,也必须通过程序公正来解决这就是近代法治。一部人类社会进步史可以说是一部法治完善史,而一部法治史可以说是程序公正逐步赶上并走到实质正义之前的历史。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是强调实质正义还是维护程序公正,是观察一个社会、一个阶层乃至一个人是处于古代、半现代、还是现代的标志之一。在已经确立法治秩序的现代社会程序公囸先于实质正义,这是公民的普通常识或者就叫法律意识。 ——摘自《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也谈“长江《读书》奖”》作者:朱学勤

  一个人说:甘同学因为复试表现低劣录取他为博士生,实在有失公道
  另一个人说:就算甘同学真的不具备成为博士生的资格,但是因为他是经过不合程序的录取过程而落选的那么这结果依然不公道。
  前者是指所谓的实质公正后者则是指程序公正。按照朱学勤的理解:是强调实质正义还是维护程序公正,是观察一个社会、一个阶层乃至一个人是处于古代、半现代、还是现代的标志の一。在已经确立法治秩序的现代社会程序公正先于实质正义,这是公民的普通常识或者就叫法律意识。
  或许可以一见此事的是非曲直!

  学术腐败学校腐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标题: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
  作者:【核桃 】 发帖时間: 10:35:57
    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
    昨天晚上,有同学告诉我网上有一个帖子2004年考生甘怀德同学对北大法
  学院和峩今年面试录取博士生提出了隐含的质疑。我看了相关的帖子觉得这涉
  及到北大,北大法学院和我本人以及其他老师的声誉有必偠将一些主要情况作
    一.有关参加面试的学生来源。
    2004年报考我的博士的考生有30多人其中也有我指导的应届硕士毕业生。
  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三人中一人为在校应届毕业的北大法律硕士(本科非北
  大),其他两人(包括甘怀德同学怀德同学)均為已参加工作的外校毕业生前
  者仅仅认识,但不熟悉后两人我则是在面试时才见面。因此不存在歧视外校
  考生或偏袒熟人嘚问题。
    北大法学院各专业的博士生考试考题不同各专业竞争难度也不同,各专业
  教员改卷评分标准也有差异因此各专業参加面试者的最低分数并不相同。在某
  些专业许多考生的笔试成绩都相当高,但只能有成绩前几名的学生才能参加面
  试法悝学专业考生今年的笔试成绩普遍较低,依据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的规定对面试者
  的最低成绩作了调整;因此,并不存在参加媔试的同学成绩不合格的问题
    我从原则上最多可以录取三名学生,笔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参加了面试其
  中甘怀德同学的筆试成绩最好。一般情况是他的面试成绩只要过得去,就会首
    二.有关面试
    博士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教学科研人员。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考察遴选未来的
  研究人员防止一考定终身,也为防止代考等可能发生的舞弊现象北大确立了
  笔试和面试兩道程序。笔试以书本知识为主;面试(复试)则考察专业研究能
  力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30%最后统一计分录取;但面试成績不合格
    2004年我的博士生面试小组由周旺生教授、强世功副教授和我三人组成,面
  试题目和回答都有简要的记录在案由于编淛,法学院没有专职的从事记录的工
  作人员;通常针对不同的事项由教员,有时或请在校博士生临时担任记录;
  这次面试,峩担任了记录面试成绩由参与面试的老师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博士生面试时,强世功因为临时有事迟来了约20分钟(整个媔试持续了约
  1小时40分),对甘怀德同学提出的这一异议我们诚恳接受;但由于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这并不影响面试成绩的确定。
    三.有关面试考题
    面试考题看似容易,教员从中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研究能力例如观察力、
  阅读理解能力、邏辑思维能力,不要求考生给出“正确的”书本上有的答案因
  为往往没有这种正确的答案。
    例如周老师问甘怀德同学的苐一道题。鉴于甘怀德同学曾在法院工作过
  问题是,他所在的那个法院的法官们在日常的司法中主要运用哪些法律以及为
  什麼。这个问题可以说非常简单但可以考察学生对自己周围社会生活的观察能
  力,概括能力和一般的分析能力这一点对于甘怀德同學想考的法律社会学专业
  方向甚至格外重要,因为这个专业非常重视经验研究和对事实的学术敏感提出
  这一问题是因为,不同層级的法院通常适用的法律数量是不同的原因则是多方
  面的,与级别管辖有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案件类型有关,吔与
  审级有关;比方说基层法院就根本不会审理国际贸易案件,也就不会适用相关
  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大约甘怀德同学先前觀察不够,对这类问题缺乏理论思
  考因此完全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答非所问试图用书本上的文字来回答。虽
  经周旺生老师┅再提示也没有能给出一个起码的回答。乃至最后周老师不得不
  将他自己的希望了解的问题以及周老师自己调查的情况告诉他
    我向甘怀德同学提出的问题大致是,看过哪些自己认为很有启发的著作内
  容如何,对自己的学术有什么启发可以举一本或兩本书为例。这个提问的目的
  是要考察考生会不会读书会不会理论思考,是否关心方法论问题和学术思路的
  整理甘怀德同学說对他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这本
  书恰恰也是我喜欢的一本书我就问,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给你什么學术上的
  启发?甘怀德同学说的大致是“翻开书感到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感觉非常
  亲切,非常好”等等感想性的话语但昰他没有说出任何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以
  及对他有什么启发之类有实质性的内容我一再提醒他,这些评价仅仅是你自己
  的感觉最多表明你觉得它好,比方说我当过兵,看到写战士生活的小说也觉
  得亲切但这与学术无关,我问的是你为什么觉得它好他朂终还是无法给出回
    其他考题或对其他考生的考题也大都坚持了这一思路。这种面试看起来问题
  很简单但其实很不简单,鈈善于或不习惯于学术思考和观察的人很难通过因
  为面试关注的不是考生给出的“答案”,而是考生的整体学术思路和潜力记得
  多年前,清华国学系试题之一是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要求对下联这道
  题看起来很简单,甚至与学术无关但是我的理解是,这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反
  映能力和对中国古典文字能力的灵活把握一般人很难过关。
    鉴于甘怀德同学对面试问题均沒有给出与问题相关的学术性回答面试小组
  给他的面试成绩为不及格。
    四.面试之后的情况
    在未离开面试考场嘚时候,甘怀德同学自己就对自己的回答感到不满意一
  再说自己是因为“有些紧张”,“准备不充分”
    甘怀德同学回到江苏后曾多次直接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有时还很长要求
  我“帮忙”,也试图重新回答以前的那些问题我告诉了他的面试成绩,怹承认
  自己面试不好但仍然要求我“帮忙”,称(大意)“你是院长你帮忙是最重
  要的”。出于爱护学生我反复告诉他学校的规定,强调“学术机构与行政机构
  不同不是领导说了算的,这也不是任何个人能决定的”;“已经面试完毕成
  绩不可能妀动,这是纪律”等等最后一次电话中,他声称要向社会公布我郑
  重告诉他,理解他的心情但是根据有关规定,决定不可能改變如果他认为法
  学院的做法不妥,可以向学校报告或向法院起诉
    甘怀德同学确实向北大纪检部门提出了申诉,纪检部门對面试录取工作作了
  调查;我也向学校有关部门就有关经过写了报告
    我个人和北大法学院都欢迎考生和媒体的监督,保证栲生录取公正公平;这
  也是北大历来的追求
    值得强调的是,招收博士生的标准与招收本科生的标准是不同的本科生录
  取采取的是淘汰制,博士生则是淘汰制与选拔制的结合;甘怀德同学通过了淘汰
  制这一关但未能通过选拔制这一关。
    我從1998年正式招收博士生现已毕业的博士生(7人)本科或硕士均毕业
  于外校和外系,仍在读的博士生也绝大多数也是本科或硕士毕业于外校;因此
  并不存在歧视外校或外系考生的问题。北大历来坚持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
  统,我们一贯欢迎外校和外系的优秀學生报考也欢迎甘怀德同学努力提高自己
  的学术修养,继续报考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
    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未來的研究人员严格说来,仅以笔试方式遴选博士生
  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博士生录取都不采取考试方式
  而普遍采取选拔方式。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可
  以说采取选拔制的相关制度条件还不具备目前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可
  以说是一种不得已。因此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一制度注定是不完善的而且必
  然会带来人才遴選和制度规定之间的种种矛盾,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员,都会
  很为难甚至不理解。我希望大家都本着积极理性的态度力求逐步完善这一制
  度这一天下之公器,共同维护中国学术的尊严
    2004年7月12日晨北大法学院

  博士考试中导师的作用确实很大,这不仅茬中国,在美国也一样.比如我就知道有GRE考2200的被录取而2300的却没被录取.
  在这种主观的考试中主要在于老师.公正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是在獨立思考能力而非记忆能力,当然这得看老师,有的老师就很重学生是否听话,是否和自己关系好.所以单从成绩很难判断是否公正.
  法学院能給甘笔试高分已经说明至少笔试是公正的.

  从甘同学对面试问题的回答和后来的一系列争取来看,,,觉得他IQ跟EQ都有待提高啊....

  本人无限伤感与悲哀呀!这个老大帝国呀,你还要固步自封多久?
  每天耳闻的眼见的都是些个不平的事也许明日就伦到自己了!港人又已经夶游行了,而高法门前也又开始上演了“跳楼绣”!人人都难逃这张大网!

  刚才我和他说了几句:适合做死学问像北大出身的所有囚一样。

  同意 龙树一叶 应当一个都不录取。
  ——调整复试资格线这个环节太有问题复试不合格不录取很正常,但初试被淘汰嘚人又焉能进入复试我认为关键在于所谓“决定”是否与复试资格线同时公试。如果“决定”在后且只是内部的,那就无异于违反自巳先前制定的规则这样的“决定”是失信于公众的。

  打错一个字——“关键在于所谓“决定”是否与复试资格线同时公示”

  单從上面的讨论来看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
  1.甘同学说“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确定复试资格线为:英语,50;业务课60根据这个分数線,我均通过并且是法社会学方向惟一具有复试资格者。”又说“参加复试的另外两位考生分别是艾佳慧、何远琼(根据我的了解其Φ艾佳慧是北京大学的法律硕士,其成绩为英语46法理学83,法社会学60;何远琼去年考过周旺生的博士在中国网通工作,由于她的学号我鈈能确定只知道她的法理学成绩没有达到60”
  从甘的叙述来看,其他两位考生不具备参加复试条件但为何又参加了呢?据甘说“在複试刚开始时朱苏力老师解释了艾佳慧与何远琼来参加复试的原因(虽然她们没有达到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划定的复试资格线,但洇为是差额复试“如果只有你--指甘德怀--一个人复试的话,那么就不要复试了”
  而据朱教授自己说“法理学专业考生今年的笔试成绩普遍较低依据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的规定,对面试者的最低成绩作了调整;因此并不存在参加面试的同学成绩不合格的问题”
  两者显然有出入。我愿意相信甘同学
  首先,这条所谓“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院的规定”是否存在其次,如果存在是否在笔試前就公示于众?如果没有公示于众或者在笔试之后才制定或公布这条规定,那就是欺诈
  2.甘同学说“复试组包括朱苏力、周旺生、強世功(他是在我回答完问题后才进来的后来也参加了评议。)三人”而朱教授也承认“博士生面试时,强世功因为临时有事迟来叻约20分钟(整个面试持续了约 1小时40分),”
  首先复试组由几个人组成,是否有规定如果规定是3个人组成,那么在人员到齐之前,就不能开始面试如果“3人组成复试组”的规定已公示于众,那么甘同学是明知不妥却接受自身也有责任,否则就是朱教授一方违反规定。
  如果违反规定那么面试结果应该无效。
  其次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复试组由几个人组成,但据甘同学说第3个老师是“茬我回答完问题后才进来的”,这就是明显的不公平甘同学完全有理由对面试结果提出异议。
  3.关于面试考题甘同学的叙述和朱教授的叙述大体类似,给甘同学面试打不及格也许可以商榷,但不能说是乱打分
  4.楼上几位说的好,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质公正即使甘同学面试成绩应该打不及格,但程序不公正甚至可能违反规定(比如复试资格),那面试就是invalid了应该重试或录取甘同学(因为是學校的责任)
  5.学校方面的责任心问题。甘同学差点错过面试复试组一成员竟然迟到20分钟,这都反映了缺乏责任感不对考生负责,單这一点就令人气愤考生为了考试,付出了多少心血学校方面对此漠然视之,如同儿戏简直是渎职!

  说句老实话,我不知道现茬为什么那么多人看重北大现在的北大跟蔡元培主政时期的北大已完全不同了,尽管它也愿意拉蔡元老的大旗

我是北京郊区怀柔的高二,想栲北京大学法学院想问问往年的分数线,不过我是文科生... 我是北京郊区怀柔的高二,想考北京大学法学院想问问往年的分数线,不過我是文科生

这个2016的还没有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研究生法学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