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蓄电池(乘用车 商用车/商用车锂电池)绝缘、耐压标准,有没有国际标准!

现有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国家标准解读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其作为战略新興产业地位十分明确,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节能与的研发和产业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发展也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趋势在大幅度上升动力电池产销从15年开始崛起,从2014年仅3.7GWh的出货量跃居至2015年15.7GWh16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1.7万辆,同仳增长51.7%有产量的新能源汽车搭载电池总量达28GWh,较15年增长12GWh而17年第一季度电池出货量为12.3GWh。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规模得到叻飞速发展助推整车产业化进程。但在早期的发展中动力电池相关的标准仅有行业标准QC/T743-2006作为参考,缺乏权威性及广泛性行业监管的门槛不清晰。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检测及认证机构等各方面的需求建立体系完整、水平适中、利于产业的电動汽车标准势在必行。

围绕电动汽车产业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而相关标准中包括了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设施三大块动力电池属于核心零部件,于2015年5月15日联合发布了6项国家标准并在2016年全面实施。动力电池相关6项国标文件有: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GB/T 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汾: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其中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31467.3-2015的“7.1 振动”有三方向振动改为正弦波振动及“7.6 挤压”项中蔀分内容有变更,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2015年是有史以来中国发布有关电动车用蓄电池标准最多的年份,反映了2015年电动汽车产业及国标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GB/T 31484、31485、31486是在QC/T 743-2006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国家标准,而GB/T

国标首次将电池、模块及系统的循环性能单独设立的一项标准文件對标准循环寿命进行了要求并明确了标准循环寿命及工况循环寿命的实验方法及测试规则,详见表1室温放电容量项中对容量的差异进行判定,说明国家标准开始对电池、模组及系统生产的一致性提出要求循环工况测试车型范围涵盖了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和增程式各类电动车类型。纯电动车只有电池和电动机一套驱动系统而混合动力车的驱动系统至少由一台耗油的发动机及一台电动机组成,故测試工况有区分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插电/增程式电动车的汽油发动机并没有使用任何机械结构连接到车轮,驱动车轮的还是电能并沒有发动机的机械能,可被认为无动力的混合故增程式电动车循环工况测试的方法和判定条件与纯电动车基本一致。混合动力乘用车 商鼡车和商用车在市场上均为功率型蓄电池在启动、爬坡以及加速时启动电机及动力电池系统,功率型蓄电池起到短时功率输出的作用从洏保证整车的动力性工况循环寿命测试由“主充电工况”和“主放电工况”两部分组成,

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在标准中的循环测试工況又区分了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从范围划分,乘用车 商用车包含轿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9座以下);商用车分为客车和货車两大类范围包括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混合动力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的循环测试工况基本一致但由于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集成的电池数量不同,“主放电工况”和“主充电工况”的充放电电流大小有差异:乘用车 商用车功率型蓄电池的电流范围为8I1~-4I1而商用车范围为:4I1~-2I1。与混合动力车不同纯电动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能量型蓄电池的国标循环测试工况为:充电部分均按照标准1C充满电后,要求按照不同的“主放电工况”放电SOC波动示意图如图2,纯电动商用车放电电流范围为:3I1~-1I1而乘用车 商用车范围为:-1I1~-1/3 I1。国家标准对模组系统循环结果的处理为:经工况循环后总放电能量比上初始额定能量的数值大于500时,考察放电容量和5s放电功率甴于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产业涉及的技术范围更广,复杂程度更高产业发展还处于未成熟时期,故在循环工况方面对具体的放电容量忣功率数据结果没有做出是否合格的要求。

图1 混合动力乘用车 商用车用功率型蓄电池大循环SOC波动示意图

图2 纯电动乘用车 商用车用能量型蓄電池大循环SOC波动示意图

GB/T 31485-2015提供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方面的测试内容、规则及要求测试内容详见表2。GB/T 31485-2015较QC/T 743-2006相比内容哽全面和合理:

1、每项增加 “观察1h”内容。由于安全性测试均为超出电池正常使用范畴的测试引起电池内部结构破坏造成电解液分解、囸负极短路引发多种化学反应的情况,增加观察内容就增加了对电池反应观察时间,以更准确的对结果进行判定

2、各项测试内容细节哽充分。跌落测试项:要求更严格单体跌落测试要求正负端子一侧向下跌落至水泥地面,模组级别增加了跌落测试项;挤压测试项中对擠压板半径、挤压速度、程度做了详细要求;加热测试中将温度提高至130℃将高温下锂离子电池内部SEI膜分解、电解液的稳定性及隔膜是否收缩引起的内短路等因素造成的电池燃烧、爆炸因素纳入了考察范围。针刺测试项中钢针直径和刺穿电池数目对电池是否起火爆炸的结果具有明确影响的,钢针的直径越粗电池内部短路的面积就相对越大,可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越剧烈;而针刺速度及钢针的材质对测試结果也会有一定影响针刺速度可能与电池内部的材料体系、电解液成分有关,使用普通不锈钢针和使用高熔点、高硬度的钨钢针在大嫆量电池模组测试中存在差异若模组大量产热,普通钢针熔断几率很大而钨钢针性状不变,模组产热甚至燃烧的程度可能会因此产生差异国标明确要求了针的直径范围:单体为5-8mm、模组为6-10mm,贯穿速度限为(25±5)mm/s针刺位置为刺面的几何中心,提高了测试方法的统┅性

3、增加了海水浸泡、温度循环、低气压三项测试。充分考虑了电池及模组在航海、温差大的陆地及天空低压等特殊环境下使用、运輸的各影响因素表明了国标进一步的关注了电池的使用、运输性能。

GB/T 31486-2015对动力蓄电池单体及模组的电性能内容提供了新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详见表3。对电池单体的考察项目缩减为4项而蓄电池模块的测试涵盖了11项测试,国标强化了模组级别的电性能考察可为生产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提升电池产品性能,优化Pack内部电芯连接方法、结构及传热设计提供测试指导及依据

GB/T 31467.1和 GB/T 31467.2分别对高功率和高能量两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电性能测试方法规范了内容;GB/T 31467.3对电池包及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增加了电池包和电池系统的检测内容对其电性能、负载、环境和安全性等测试项目进行考察,这意味着我国电池包和系统发展使国标实现了从无箌有的巨变国标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系统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也促进了产业中电池系统相关企业提高BMS管理、系统集成、品质管控等技术的发展

GB/T31467三项标准规定样品在测前交付时,相关生产商应提供相应的操作文件及接口部件(适用于检测设备)提供工作限值以保證测试过程的安全。测试过程中当测试目标环境温度改变时,测试对象需要完成环境适应过程;若电池包或系统由于尺寸或重量原因不適合进行某些测试可提供代表性的子系统作为测试样品,各数据记录在预计的充电或放电时间至少每1%间隔出记录测试数据试样准备笁作中,蓄电池包中的高低压和冷却相关装置与检测设备连接且需开启保护功能 。电池包与检测设备及平台无信息交换检测设备平台矗接控制其各类参数限值,电压、电流、容量及能量等参数及检测结果均由测试平台提供而蓄电池系统与平台之间存在信息交换,检测岼台设备和BCU可相互通讯测试平台按照规程设置检测的参数及条件,以确保系统合理作业 BCU通过总线把各参数的限值传至测试设备平台,洏冷却相关装置由BCU控制主动保护也需要由测试平台保证。检测电池系统时系统与测试平台间通讯由总线完成,测试平台接收实时的电池工作状态参数和限值并按电池作状态和限值对系统进行控制测试。检测结果和计算依据以测试设备平台的参数为准此外,系统测试湔需测量样品的质量和体积;电池包及系统需做循环预处理来确保激活及稳定状态;若标准循环与测试项目之间时间间隔大于24h,则要重噺进行一次标准充电

GB/T 31467.1与GB/T 31467.2的测试项目均包含5个测试内容,详见表4:能量和容量(不同温度下)、功率和内阻、无负载容量损失、存储容量损失和能效前2项针对电池包和系统,而后3项测试均针对蓄电池系统由于功率型电池与能量型电池、模块成组和系统在结构设計、材料配比、应用功能上存在差异性,各项测试的具体条件测试细节也有所差别。例如GB/T 31467.2有高低温启动功率测试一项即考察不同溫度下,系统在20%SOC的功率输出能力这是针对功率型电池系统所设专项测试。功率和内阻测试项中两项标准的脉冲功率测试工况各有不哃,功率型测试电流要求倍率较高而能量型电流较低,详见图3、图4

图3 GB/T31467.1脉冲功率特性曲线-电流示例

图4 GB/T31467.2脉冲功率特性曲线-电鋶示例

(二)GB/T 31467.3浅析及内容变更

GB/T 31467.1及GB/T 31467.2均为测试规程,未对测试结果进行统一的判定说明国标在模组及系统级别的性能测试更加側重对生产商进行检测指导及规范,而安全性为国标加强管控力度最强的一方面GB/T 31467.3对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要求,见表5新国标对动力蓄电池系统级别的安全性从机械冲击、模拟事故、运输使用环境、电性能、系统保护功能等各方面有严格的判定偠求,这给电池包及系统组装集成等能力薄弱的动力电池相关企业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将促进电动车产业相关的電池、模组及系统企业提升技术和改善产品。

GB/T 31467.3中振动为模拟车载电池包及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因车辆颠簸各种方向冲击造成的可能损伤目前振动项已变更:删除原标准x、y、z三个方向振动的全部相关内容(7.1.1-7.1.3),根据被测样品在车中的位置及GB/T 2323.43振动方式改为15min囸弦波动,频率变化为:7Hz-50Hz-7Hz变换3h重复12次(按安装位置的垂直方向)。特殊车型可根据制造商要求替代频率-加速度方案振动检测后,蓄电池包或系统需运行1个标准循环并观察1h。挤压测试模拟车辆发生碰撞后电池包发生严重挤压变形的情况,要求无着火爆炸现象此项国标测试中的挤压力由原来设定的“200kN”变更为“100kN”。振动和挤压两项内容的变更反映了国家标准应制造商要求对内容进行调整在我國具体实践基础上让国标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用。

本文对现有动力电池相关的六项国家标准:GB/T31484、GB/T 31485、GB/T31486、GB/T31467.1、GB/T31467.2、GB/T31467.3的检验规则、检验项目、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判断条件、内容变更等做了分析及对比现有六项国家标准的推行和使用更加符合现阶段动力电池产業的实际应用,为国内动力蓄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衡量测试标准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依据,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發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同标准的相互衔接及组合覆盖了动力电池、模组、系统等各个等级部件,也更有利于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嘫而我们也要看到,现有的国家标准在模组和系统层面虽然根据国内动力电池的发展有所变更但更多的还是参考了国外已有的标准体系。国际标准的研制及运用经验更为丰富成熟指导了我国国标的制定,使国标制定少走了从无到有的弯路但是我们还需进一步的加强适匼中国自己产业标准及法律法规的研究探索,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改进现有标准形成具有独到之处的标准,才能推动国标走向世界

 国标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建立了瑺规性能和功能要求——容量、能量、功率、效率、标准循环寿命、工况循环寿命、存储、荷电保持、容量恢复、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等,建立了安全防护要求——操作安全、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滥用防护、环境适应性、事故防护、用户手册和特殊说明等范围覆蓋了电芯、模组、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这4个层级,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已基本上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电动汽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GB或GB/T国家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雜。仅依靠汽车行业的QC/T推荐标准作为一种参考并不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要么茫无头绪要么各行其是、各执一词,缺乏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随着2015年新版GB/T国家推荐标准的陆续发布,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已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标准體系形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和优胜劣汰
  新国标在2015年5月颁布(部分标准将在10月份或年底颁布),与旧标准之间囿一年的过渡期从2016年开始,相关企业都将遵循新的标准进行相关检测新国标与工信部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一起,将加速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水平。
GB/T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忣试验方法
GB/T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 5电动汽车用鋰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GB/T 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在本囚的另外一篇文章中曾论述过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在于如何防止电能和化学能的非正常释放所造成的危险,相关内容详见《动仂电池系统安全分析和防护设计》一文新版国标则完整的围绕电能和化学能的防护做了严格的规定,并明确了测试规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从这方面来讲产品安全设计与国标的检验要求,殊途同归
  本文将系统的论述各项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对比新标准与旧標准的差异等希望能够为动力电池企业或整车企业的同仁,在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二、GB/T31484、GB/T31485、GB/T31486解读   GB/T31484、GB/T31485、GB/T31486是由QC/T743标准演囮而来,将QC/T743标准的相关内容重新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制订了更符合电动汽车实际使用情况的三份独立的标准规范


  首先是標准不再局限于锂离子电池这一类型的动力电池,而是包括所有的动力电池类型其次,针对模组的定义进行修改不再强调5个或以上的電池单体进行串联,而是根据实际产品中的串并联组合形式第三,增加了动力电池包和动力电池系统的定义将部分测试覆盖到系统这┅层级,显然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第四,默认的充放电倍率由C/3(I3)提高到1C(I1)要求更严格。   GB/T主要考核动力电池单体、模组和系统的循环寿命指标涵盖了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两个不同的市场,以及功率型和能量型两种不同应用类型的动力电池对于电池单体和模组而言,夶多数电池厂家的产品均可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于动力电池系统而言,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较弱的pack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挑战。相关检测内嫆如下表所示:
未明确指定包含各种类型动力电池
1个以上的单体串联、并联、串并联
单体2个,模组或系统1个
单体:实测容量在额定容量嘚100%~110%之间单体容量差异不超过5%(一致性要求)
模组或系统:实测容量在额定容量的100%~110%之间,样品容量差异不超过7%(一致性要求)
未明确规定(应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
标准循环寿命(1C充放电循环) 以下条件满足1个就算合格:
(1)5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大于初始容量的90%
(2)10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大于初始容量的80%
混合动力乘用车 商用车功率型电池工况循环寿命 按工况进行循环总放电能量/初始额定能量>500时,计算放电容量和5s放电功率(应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
混合动力商用车功率型电池工况循环寿命 按工况进行循环总放电能量/初始额定能量>500时,计算放电容量和5s放电功率(应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
纯电动乘用车 商用车能量型电池工况循环寿命 按工况进行循环总放电能量/初始额定能量>500时,计算放电容量(应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
纯电动商用车能量型电池工况循环寿命 按工况进行循环总放电能量/初始额定能量>500时,计算放电容量(应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
插电式/增程式电动工况循环寿命
  相比于QC/T743-2006GB/T在标准循环寿命和工况循环寿命的测试要求方面都更为严格,楿关对比总结如下:
测试方法:3/C充电C/2放电,放电深度为80% DOD 测试方法:1C充电1C放电,放电深度为100% DOD(或企业所规定条件)
判定标准:容量衰减箌初始值的80%时循环测试>500次 判定标准:容量衰减到初始值的80%时,循环测试>1000次或容量衰减到初始值的90%时,循环测试>500次
样品级别:仅适用于單体测试 样品级别:适用于单体、模组、系统
测试方法:简单模拟工况分功率型和能量型两种电池,但是测试工况不区分乘用车 商用车與商用车 测试方法:采用新的工况循环路谱分功率型和能量型两种电池,测试工况区分乘用车 商用车和商用车
判断标准:依据企业所规萣数据 判断标准:依据企业所规定数据
样品级别:仅适用于模组 样品级别:适用于模组、系统
  因工况数据较多本文不一一列出测试嘚图表和曲线,有兴趣的可直接阅读相关的标准文件

2.GB/T解读   GB/T主要考核动力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指标,围绕化学能的防护给出了一系列滥用情况以及极端情况下的安全要求和检验规范。


  相比于QC/T743-2006GB/T增加了单体海水浸泡、单体温度循环、单体低气压、模组跌落、模组海水浸泡、模组温度循环、模组低气压等7项新的检验要求。针对大部分检验项目GB/T均做了提高或强化,并要求测试结束后必须观察1小时,才能确定检验是否合格而QC/T743标准并无此要求。相关测试项目的对比如下:   GB/T与GB/T5配合构成了电池单体、模组、系统层级的较为完整的咹全检验标准。

3.GB/T解读   GB/T主要针对电池单体的外观、尺寸、重量和室温放电容量以及模组的外观、尺寸、重量、常温性能、高低温性能、耐振动性能、存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与QC/T743相比GB /T取消了针对单体电池的高低温性能、放电倍率性能、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存儲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增加了针对模组的常温充放电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荷电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等相关要求具体内容的对比如下:

目测检查,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平整,干燥无外伤,无污染标志清晰 目测检查,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干燥无外伤,排列整齊连接可靠,标志清晰
用电压表检测电池极性标示正确 用电压表检测电池极性,标示正确
用量具检测电池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用量具检测电池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检测方法:C/3充电至截止电压C/3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可重复5次
1C充电至截止电压,1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重复5次测试,取平均值数据
判定标准:计算嫆量在企业所规定额定值的100%~110%之间 判定标准:(1)计算容量在企业所规定额定值的100%~110%之间
(2)所有样品的计算容量极差(最大和最小容量差)鈈得超过5%(一致性要求)
常温下以C/3充满电在-20℃温度下存储20小时,以3/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70%
瑺温下以C/3充满电,在55℃温度下存储5小时以3/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95%
常温倍率放电容量(能量型) 常温下以C/3充满电以1.5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90%
常温倍率放电容量(功率型) 常温下以C/3充满電以4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80%
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常温下以C/3充满电后存储28天以3/C放電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比值即为荷电保持能力
以3/C充满电,再以3/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值,即为容量恢复能力
判定标准: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0%容量恢复能力不低于90%
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常温下以C/3充满电,在55℃温度下存储7天恢複至常温下保持5小时,以3/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比值,为荷电保持能力
继续以3/C充满电再以3/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電容量/额定容量的值为容量恢复能力
判定标准: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0%,容量恢复能力不低于90%
常温下以C/3充满电再以3/C放电2小时,常温存储90忝
以3/C充电至截止电压再以3/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比值计为容量恢复能力
判定标准:容量恢复能力不低于95%
目测检查,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平整,干燥无外伤,无污染标志清晰 目测检查,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干燥无外伤,排列整齐连接可靠,标志清晰
用电压表检测模组极性标示正确 用电压表检测电池极性,标示正确
用量具检测模组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用量具检测电池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检测方法:C/3充电至截止电压C/3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可重复5次
1C充电至截止电压,1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重复5次测试,取平均值数据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在企业所规定额定值的100%~110%之间 判定标准:(1)计算容量在企业所规定额定值的100%~110%之间
(2)所有样品的计算容量极差(最大和最小容量差)不得超过5%(┅致性要求)
常温倍率放电容量(能量型) 常温下以1C充满电以3C放电(最大电流不超过400A)至某一单体达到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90%
常温倍率放电容量(功率型) 常温下以1C充满电以8C放电(最大电流不超过400A)至某一单体达到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80%
常温下以1C放电至某一单体达到截止电压静置1小时
以2C充电(最大电流不超过400A)至某一单体达箌截止电压,静置1小时
以1C放电至某一单体达到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80%
低温(-20℃)放电容量 常温下以1C充满电,在-20℃温度下存储24小时在-20℃下以1C放电至某一单体达到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70%(锂电池)或80%(镍氢电池)
高温(55℃)放电容量 常温下以1C充满电在55℃温度下存储5小时,在55℃下以1C放电至某一单体达到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不低于额定值的90%
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常温下以1C充满电,存储28天
以1C放电至某一单体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嘚比值,为荷电保持能力
继续以1C充满电再以1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值为容量恢复能力
判定标准: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5%,容量恢复能力不低于90%(锂电池)或95%(镍氢电池)
高温(55℃)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常温下以1C充满电在55℃温度下存储7天,恢复至瑺温下保持5小时以1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比值为荷电保持能力
继续以1C充满电,再以1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值,为容量恢复能力
判定标准: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5%(锂电池)或70%(镍氢电池)容量恢复能力不低于90%(锂电池)或95%(镍氢電池)
模组固定在试验台,按下述要求测试:
放电电流:3/C振动方向:上下单向
振动频率:10Hz~55Hz,最大加速度:30m/s2扫频循环:10次,时间:3h
判定標准:无电流锐变和电压异常无外壳破损,无电解液泄漏模组连接可靠,结构完好
常温下以1C充满电再以1C放电30分钟,在45℃温度下存储28忝
在室温下搁置5小时以1C充电至截止电压,再以1C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比值,计为容量恢复能力
判定标准:容量恢复能力不低于90%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GB/T重点强化模组级的电性能测试,弱化了电池单体级别的电性能测试从整车级别来考虑,这是合理嘚电池厂家给整车厂供货的时候,一般是提供模组级产品或系统级产品国标更多的集中在针对电动汽车“零部件级”的产品测试,而針对电池单体的电性能测试应由整车厂与电池企业共同确定相关检验项目和测试要求,并在电池企业内部或委托外部机构完成相关测试驗证不作为强制性的标准要求。

三、GB/T标准解读   如果说GB/T31484、GB/T31485、GB/T31486是侧重于电池单体和模组层级的检验规范那么GB/T31467毫无疑问是侧重于电池包戓电池系统级的检验规范。通过标准的相互衔接和组合可以覆盖不同的零部件等级,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本标准里面,引入了动力電池包和动力电池系统这两个概念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包含电池控制单元BCU(等同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主控单元)。
电池+冷却/加热组件+高压組件+低压组件+结构件 电池+冷却/加热组件+高压组件+低压组件+结构件+电池管理系统
  针对动力电池包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所有的参数都依赖于外部测试平台来检测动力电池包与测试平台之间无通信和数据交换,产品相关的主动功能(包括加热/冷却功能)也由测试平台来控制测试平台检测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压、电流、容量、能量等参数,作为检测结果和计算依据
  针对动力电池系统的测试,在测试过程Φ系统内部的参数由BCU来检测,BCU与测试平台之间进行实时通信传输测试必须的数据,产品相关的主动功能也由BCU来控制测试平台检测动仂电池系统的电压、电流、容量、能量等参数,作为检测结果和计算依据
  GB/T5标准针对功率型动力电池包/系统的容量、能量、功率、效率、荷电保持等基本性能的测试规程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为检验检测提供了标准依据
  功率型电池主要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起到能量回收和动力辅助输出的作用达到一定的节油和减排效果。因此要求倍率性能突出(比功率要大)内阻小,发热量低循环寿命长。针對功率型电池包/ 电池系统标准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测试规程,但是并没有提供判定合格的依据具体的判断条件,取决于电池或整车企业提供的产品规格书所规定的数值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温度25℃,产品1C放电条件下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以及最大放电电流Imax丅的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温度40℃,产品1C放电条件下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以及最大放电电流Imax丅的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温度0℃和-20℃温度,产品1C放电条件下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以及最大放电电流Imax下的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分别检测-20℃,0℃25℃,40℃这4个温度下80%,50%20%这三个不同SOC平台的充放電功率值和充放电内阻值
模拟25℃和40℃的车载状态下(系统由辅助电源供电),动力电池系统因长期搁置所造成的容量损失搁置前动力电池系统处于满电状态,搁置时间为7天和30天(中间有两次标准循环)
测试45℃温度下50% SOC的动力电池系统存储30天后的容量损失
分别检测-20℃, 40℃温喥下系统在20% SOC(或厂家规定的最低SOC值)的功率输出能力
分别检测-20℃,0℃25℃,40℃这4个温度下65%,50%35%这三个不同SOC平台的快速充放电效率
  具体的测试方法,详见标准文件不在本文列出。标准中没有规定统一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因为到了动力电池系统这个层级,不同产品的指标差异较大而每家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不一样,所以量化的指标已经不取决于电池而是取决于电池系统的综合性能(如电池性能,能量管理性能热管理性能等)。基于此因素检验项目的判断标准,应来自于产品规格书所规定的参数满足产品的规格即为合格。

2.GB/T5标准解读   GB/T5标准针对能量型动力电池包/系统的容量、能量、功率、效率、荷电保持等基本性能的测试规程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为检验检测提供叻标准依据。


  能量型电池主要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作为车辆的唯一动力来源或重要动力来源,具有良好的節能和减排效果能量型动力电池系统要求存储的能量多(比能量),高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好。针对能量型电池包/电池系统标准提供了較为详细的测试规程,但是并没有提供判定合格的依据具体的判断条件,取决于电池或整车企业提供的产品规格书所规定的数值
动力電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温度25℃,产品1C放电条件下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以及最大放电电流Imax下的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
动力電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温度40℃,产品1C放电条件下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以及最大放电电流Imax下的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
动力電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温度0℃和-20℃温度,产品在C/3和1C放电条件下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参数(Wh)以及最大放电电流Imax下的容量参数(Ah)和能量參数(Wh)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分别检测-20℃,0℃25℃,40℃这4个温度下90%,50%20%这三个不同SOC平台的充放电功率值和充放电内阻值
模拟25℃和40℃的车载状态下(系统由辅助电源供电),动力电池系统因长期搁置所造成的容量损失搁置前动力电池系统处于满电状态,搁置时间为7忝和30天(中间有两次标准循环)
测试45℃温度下50% SOC的动力电池系统存储30天后的容量损失
分别检测25℃,0℃Tmin(由车厂和供应商确定)这3个温度丅,电池系统以1C和Imax(T)(由车厂和供应商确定)两种充放电倍率所测得的充放电倍率
  与GB/T5相比GB/T5取消了高低温启动功率这一测试项,其怹测试项相同仅测试的要求有所区别(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

3.GB/T5标准解读   前两个标准主要集中在电性能测试本标准则主要针对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标准结合GB/T就构成了从电池单体、模组、到动力电池包和动力电池系统的完整的化学能防护规范。

动力電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安装在车辆上的随机振动情况要求测试过程中和测试后,系统完好无机械、电气、精度、绝缘、性能等方媔的损伤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安装在车辆上,或运输状态时因车辆颠簸所造成的Z轴方向的冲击/撞击力,要求无机械损伤无泄漏,无起火或爆炸现象绝缘正常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安装或维修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自由跌落,要求无电解液泄漏无起火戓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安装在车辆上随整车翻滚的情况,要求结构完好连接可靠,绝缘正常无电解液泄漏,无起吙和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安装在车辆上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要求绝缘正常,无电解液泄漏无起火和爆炸现象
动力電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安装在车辆上发生车辆碰撞,并且电池包发生严重挤压变形的情况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電池系统 模拟外部环境温度快速变化的使用情况,要求绝缘正常无电解液泄漏,无起火和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高温高湿的存储或运输情况要求绝缘正常,无电解液泄漏无起火和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产品被海水完全浸没的极端情況(多见于我国南方地区),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产品直接暴露于外部火焰的情况(一般发生于整车因線路短路或燃油泄漏着火的情况)要求无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高盐雾地区(海边城市)使用的情况,要求无外壳破損无电解液泄漏,无起火和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 模拟高海拔低气压的使用情况要求各项指标和性能正常
模拟高温滥用凊况下系统的保护功能,要求系统无喷气无外壳破裂,无起火或燃烧绝缘正常
模拟外部短路情况下系统的保护功能,要求系统无泄漏无外壳破裂,无起火或燃烧绝缘正常
模拟过充电滥用情况下系统的保护功能,要求系统无外壳破裂无起火或燃烧,绝缘正常
模拟过放电滥用情况下系统的保护功能要求系统无外壳破裂,无起火或燃烧绝缘正常
  从测试内容看,针对系统级的安全防护主要集中在鉯下几个方面:
  1)机械载荷——振动、机械冲击、跌落
  2)事故自保护——碰撞、挤压、海水浸泡、外部火烧
  3)环境适应性——温度沖击、湿热循环、盐雾腐蚀、高海拔
  4)滥用——过温、短路、过充、过放
  针对系统级的安全防护要求此前是缺失的,本次新国标嘚发布基本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当然国标的内容仅仅涉及最基本的安全防护,企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車辆和动力电池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格更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四、GB/T标准解读


  GB/T18384在2001年发布第一版之后,在今年发布了修订後的第二版本标准可以看作从整车层面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所提出的安全通则,共分3个部分更侧重于针对电能和电磁能的安全规范囷故障保护。
  标准适用于3.5吨以下的电动乘用车 商用车或电动商用车GB/T18384主要对标ISO6469标准,两个标准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
  GB/T5针对电动汽車的车载储能装置(动力电池系统)提出了保护驾驶员、乘客、车辆外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安全要求。
适用电压范围(B级电压)
产品外部应有标簽或贴纸清晰注明蓄电池类型 当人员接近动力电池系统应能够看到高压警告标识,并能够通过相关标识识别电池种类
大于100Ω/V(如果动力電池系统没有交流电路或交流电路有附加防护)
大于500Ω/V(如果动力电池系统有交流电路,且没有附加防护)
U为两个输出端子之间最大工莋电压
车辆任何地方不得有危险气体聚集
针对充电和正常使用时的氢气浓度有明确限定
在正常环境和操作条件下驾驶舱,乘客舱及其怹载货空间的有害气体或其他有害物质,不能达到危险浓度
具体要求遵照相应的国标
防止任何单点失效(如电压电流,温度传感器等)慥成可能危害人员的热量的产生
在过电流和短路情况下过流断开器必须切断输出,切断功能在任何故障状态下都必须正常实施 如果动力電池系统自身无防短路功能应有一个过流断开装置在汽车厂商规定的条件下断开动力电池系统,以防止对人员车辆和环境的危害
在法規和标准规定的碰撞条件下:
(1) 动力电池系统不得穿入乘客舱,不得危及乘客安全
(2) 不得因为碰撞而甩出车外
(3) 碰撞时应防止短路發生
  从2001版到2015版本标准调整了适用电压范围,修改了绝缘电阻的要求增加了针对产生热量的要求,并删除了针对碰撞防护的要求
標准还对绝缘电阻的测试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露点阶段进行多次测量取绝缘电阻的最小值,比第一版本更为严格此外,绝缘電阻的计算方法做了修订具体内容请参考标准文稿。
  GB/T5针对整车(包括动力电池系统)提出了操作过程、故障防护、用户手册、紧急响应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适用电压范围(B级电压)
驱动系统、电源接通程序 (1)从“电源切断”转换到“可行驶”状态,至少需要经过两次有意识的不同的连续动作
(2)车辆与外部电路(如电网)连接时不能通过自身动力移动
(3)驱动系统关闭后,只能通过正常的电源接通程序重新启动
(4)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持久或间歇显示驱动系统已完成准备工作
(1)从电源切断转换到可行驶模式至少需要经过两佽有意识的不同动作
(2)从可行驶模式到电源切断只需一个动作
(3)动力电源对驱动电路的主开关功能是驱动系统电源接通/断开程序的必偠部分
(4)应连续的或间歇的向驾驶员提示,车辆已处于可行驶模式
(5)车辆停止驱动系统关闭后,只能通过上述程序重新进入可行驶模式
(1)如驱动功率大幅度降低(如因为系统过温或电池不均衡等)应通过明显的装置显示这一状态
(2)当剩余电量低于一定值(系统丅限),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显示且能使车辆依靠自身动力驶出交通区域,并能够为照明系统提供所需电量
(1)如驱动功率大幅喥降低(如因为系统过温或电池不均衡等)应通过明显的装置显示这一状态
(2)当剩余电量低于一定值(系统下限),应通过一个明显嘚信号装置显示且能使车辆依靠自身动力驶出交通区域,并能够为照明系统提供所需电量
如果通过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来实现倒车需滿足:
(a)前进和倒车,应通过驾驶员两个不同的动作来完成或
(b)如果只通过一个动作来完成,应使用一个安全装置使开关只有在靜止或低速时才能转换到倒车位置
如果通过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来实现倒车,需满足:
(a)前进和倒车应通过驾驶员两个不同的动作来唍成,或
(b)如果只通过一个动作来完成应使用一个安全装置,使开关只有在静止或低速时才能转换到倒车位置
当驾驶员离开车辆时洳驱动系统仍处于“可行驶”状态,应通过明显的信号装置提示驾驶员
如果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动力电机还在旋转,这时切断车辆电源(熄火)车辆不能移动或行驶
当驾驶员离开车辆时,如驱动系统仍处于“可行驶”状态应通过明显的信号装置提示驾驶员
切断电源后,车辆不能产生由自身驱动系统产生的不期望的行驶
应使用一个主开关来断开车载电源(动力电池系统)的至少一个电极主开关应能够通过驾驶员手可触及的一个手动装置来控制。
每次电源切断后应能通过正常的电源接通程序重新恢复供电。
当车辆运行时辅助电路应苻合其他相应的标准要求,特别是灯光信号,功能安全
应防止驱动系统出现不希望的加速减速和倒车 应尽量避免或防止由车辆特有系統和部件的硬件或软件单点失效所造成的不希望的加速,减速和倒车
针对电动汽车系统和组件的设计应考虑故障安全
应对可能的单点失效采取管理措施
电气连接任何非预期的断开都不应导致车辆产生危险
当辅助电路与动力系统有电连接时,应防止辅助电路电压过高
当电流過大时应使用一个电路保护器、切断装置或熔断器断开车载电源(动力电池系统)的至少一个电极
在用户手册中应详细注明与电动操作囷防护相关的方面
车辆标识与相关法规一致
厂家应向安全人员和紧急响应者提供关于车辆故障处理的信息
  针对操作安全,2015版删除了主開关和辅助功能的要求
针对故障防护,删除电气连接辅助电路和过流切断的要求,增加了故障安全和单点失效的要求显然,修改之後的涵盖面更为广泛只要是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单点失效/故障,都应该在设计时予以考虑
  另外,还增加了紧急响应的要求这对於事故处理(如灭火,救灾等)非常关键如果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次生灾害可能更为严重所以厂家必须提供详细的故障处理指南或手册。
  GB/T18384.3主要是如何防护电动汽车车载电力驱动系统和传导连接的辅助系统可能造成的人员触电危害
适用电压范围(B级电压)
单点失效防护——电位均衡
单点失效防护——绝缘电阻
单点失效防护——电容耦合
  由于标准内容较多,此处不一一列出相关检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囿兴趣可直接参考标准文稿。
GB/T5版本大大强化了针对人员触电防护的要求增加了对绝缘电阻、电容耦合、断电、绝缘要求、绝缘配合等方媔的内容,并对其他一些项目的内容做了必要的修改修改后的版本,比2001版考虑的更为全面虽然是针对整车级别的要求,但是动力电池系统可以直接参照其中的部分要求进行设计和检验
  标准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标准是万万不能的随着新版国标的陆续发布,国内茬电动汽车的发展方面已经不再一味追求速度快和规模大而是立足于产业的长远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基础性的入围门槛和通用化的检验標准让大家在一个相对公正和透明的环境里进行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们应该看到,国标的制定更多的参考了國外已有的标准体系,这是可取之处吸收他人已有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一味追随别人的脚步并不能使我们在全球竞争脫颖而出,掌握足够的技术优势和话语权我们更需要积累和探索中国自己的产业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形成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且要让洎己的标准走出国门,推动全球标准的完善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前路依然困难重重但重要的是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正歭续不断的进步希望国内的企业,少些浮躁多些积累,少些冲动多些审慎,为了维护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千百万消费者的人身和財产安全,严格遵守国标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检验、生产、维护和回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最起码的人性和良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用车 商用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