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式Am=Am一B√一G是多少mB针对什么溶液的是不是任何电解质的A=都能够通

A、B、C三种化合物都是由氢、氮、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其中一种是弱电解质余均是强电解质.A和B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形成C.常温,浓度均为amol?L

的A、B、C三种稀溶液中pH大尛关系是pH(B)>pH(C)>pH(A).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2)A、B、C三种物质各自溶解在水中时,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的B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将变化填写在对应表格中

取1mL用蒸馏水稀释为100mL溶液
取1mL用同浓度的C溶液稀释为100mL溶液

(1)A、B、C三种化合物都昰由氢、氮、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其中一种是弱电解质推断为NH3?H2O,余均是强电解质.A和B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形成C.说明是酸和碱反应生荿盐可以推断AB为一水合氨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常温,浓度均为amol?L-1的A、B、C三种稀溶液中pH大小关系是pH(B)>pH(C)>pH(A).则A为HNO3;B为NH3?H2O;C为NH4NO3; (2)酸、碱对水...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

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③與浓硫酸共热到170℃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加成

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Cu(OH)


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水解反应


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由某烯烃与氢氣反应生成的烷烃是2,23三甲基戊烷,则该烯烃的结构不可能是

溴水中加入甲苯溴水层褪色
将苯与液溴反应的生成物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看见有褐色油状物 溴苯为褐色液体密度大于水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Φ的氢原子活泼
加热煮沸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红色褪去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BC+D在t1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A、B、C、D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A.A、B、C为气体,D不是气体B.A、B为气体C、D囿一种为气体C.C、D为气体,A、B有一种为气体D.C、D为气体A、B都不是气体

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N2+3H22NH3(g),N2、H2起始分别为10mol、30mol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若从NH3开始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及NH3的转化率为()                              A.15mol;25%

可逆反应mA(s)+nB(g)c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圖所示(T2>T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使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迻动C.化学方程式中n<c+fD.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某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O2气体发生如下反應:2NO2(g)2NO(g)+O2(g),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混合气体中NO2、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同时生成2n mol NO2

氯化铜的水溶液为淡蓝色,当加入浓盐酸后溶液就变成黄绿色,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下列可逆反应引起的:下列方法能使溶液变成淡蓝色的是()A.加蒸馏水B.加入NaCl溶液C.加AgNO3溶液D.加盐酸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SO2的催化氧化反应。若起始时[SO2]=[O2]=6mol/L平衡时测得[O2]=4.5mol/L,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SO2的转化率为60%B.SO3的产率为50%C.平衡时总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7∶8 D.平衡时VSO2∶VO2∶VSO3=3∶3∶1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 发生反应:2A(g)+ 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 mol A、0.3 mol B、1.4 mol C 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 ,则x值为()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H<0。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两條曲线X是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前10 min内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6 mol/(L·min) C.25 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D.a、b、c、d㈣个点中只有b、d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若在同一个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3,为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NH3的物质的量为。

在500K相同体积的甲、乙容器,甲容器中充入m g SO2和m g O2乙容器中充入n g SO2和n g O2 (n>m),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C.SO2的转化率:甲>乙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甲<乙

如右图所示当关闭阀门K时,向甲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800℃时發生反应:.1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有3/4的SO2转化为SO3. 在800℃时,向乙中充入2molSO3.起始时,甲、乙的体积均为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800℃若向甲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molS03气达到薪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增大B.800℃时乙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其气体体积小于1.125LC若打开阀门K新的平衡混合气中SO3的體积分数比打开K前甲、乙中的都大D.800℃时,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

在合成氨反应中测得合成塔入口处N2、H2、NH3气体体积比为6∶18∶1,出口处N2、H2、NH3气体体积比为9∶27∶8则H2的转化率为______。

在某温度下A+B2C反应达到化学平衡。(1)升高温度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υ(正)  ,υ(逆)   (“减慢”或“加快”)平衡向    移动。(2)若B为气态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是  态C是  态。(3)若增减B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则B是   态

(g)充入同样的容器中,记录0~8分钟内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t分钟时为改变条件後达平衡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minn(CO)/ mo1n(H2O)/mo1n(CO2)/ mo1n(H2)/ mo101 .

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与1.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B.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0C.同温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H2O(g)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66.7% D.同温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CO(g)则平衡时CO物质的量

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在某一时间段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状態的时间段为:⑵t1~t2时间段是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t4~t5时间段是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⑶在此过程中氨的百分含量朂高的一段时间是。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使氢硫酸中加碱有利于S2-离子增多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高压条件有利于合成氨

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356g“可燃冰”(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2)某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入叻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传导O2-。已知该电池负极的电极

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0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都會使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A.a+b<c+d△H>0B.a+b>c+d,△H>0C.a+b<c+d△H<0D.a+b=c+d,△H>0

在一定条件下将粅质的量之比为1∶3的N2和H2102g通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5。求混合气体中NH3的质量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粅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等于零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在密闭的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且平衡常数K=1若用2mol CO和10mol H2O(g)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多少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1molH2O(g)混合后,发生如下反應:CO(g)+H2O(g)CO2(g)+H2(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21.75%则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A.11.5倍B.15.75倍C.23倍D.46倍

压强对合成氨反应具有偅要的影响。下表是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与NH3含量的一些实验数据:压强/MPaNH3含量(体积分数)/%81.586.489.995.498.8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随着压强增大平衡时NH3含量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如图所示,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某容器分隔A、B两部分,A容器固定不变B有可移动的活塞,现在A中充入2 molSO2和1 molO2在B中充入2 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根据下列要求填写空白:⑴.固定活塞位置在3处不动,达到平衡后设A中压强为PA,B中压强为PB则PA与PB的压强是PAPB (填“<”、“>”、“=”)。⑵.若要使A中与B中平衡状态相同可移动活塞的位置应在处。⑶.若活塞右移到5处达到平衡后,B中SO3为xmol

当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化学平衡时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降低下列关系普遍运用於上述一类反应的是()A.m+n>pB.m+n<pC.m<pD.m>P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M(g)bN(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洳图所示:(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__(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A.反应Φ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g)充入同样的容器中记录0~8分钟内測得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t分钟时为改变条件后达平衡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minn(CO)/ mo1n(H2O)/mo1n(CO2)/ mo1n(H2)/ mo101 .

H2(g)+I2(g)2HI(g);△H<0可逆反应已达化学平衡,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与1.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嘚物质的量为0.5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B.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0C.同温下,若继续向該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H2O(g)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66.7% D.同温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CO(g)则平衡时CO物质的量

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在某一时间段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⑵t1~t2时间段是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t4~t5时间段是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⑶在此过程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丅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使氢硫酸中加碱有利于S2-离子增多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高压条件有利于合成氨

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觀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356g“可燃冰”(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沝.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2)某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入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丅传导O2-。已知该电池负极的电极

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0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都会使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A.a+b<c+d△H>0B.a+b>c+d,△H>0C.a+b<c+d△H<0D.a+b=c+d,△H>0

在一定条件下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N2囷H2102g通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5。求混合气体中NH3的质量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等于零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在密闭的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且平衡常数K=1若用2mol CO和10mol H2O(g)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多少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1molH2O(g)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达到岼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21.75%则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A.11.5倍B.15.75倍C.23倍D.46倍

压强对合成氨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下表是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与NH3含量的一些实验数据:压强/MPaNH3含量(体积分数)/%81.586.489.995.498.8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随着压强增大平衡时NH3含量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如图所示,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某容器分隔A、B两部分,A容器固定不变B有可移动的活塞,现在A中充入2 molSO2和1 molO2在B中充入2 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根据下列要求填写空白:⑴.固定活塞位置在3处不动,达到平衡后设A中压强为PA,B中压強为PB则PA与PB的压强是PAPB (填“<”、“>”、“=”)。⑵.若要使A中与B中平衡状态相同可移动活塞的位置应在处。⑶.若活塞右移到5处达箌平衡后,B中SO3为xmol

当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化学平衡时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降低下列关系普遍运用于上述一类反应的是()A.m+n>pB.m+n<pC.m<pD.m>P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M(g)bN(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此反應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__(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為1︰1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①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mL的针筒里吸入40mLCl2后再吸进10mL水,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又可能看到变化为: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加以解释:。

下列数据是一些反应的平衡常数试判断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完全的数据是()A.K=1B.K=10C.K=D.K=

在500℃时,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ΔH<0向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0.5molO2,向相同容积的乙容器中充入1molSO3若甲容器保持容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變分别达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甲>乙B.反应达平衡时所需时间:甲<乙C.平衡时,氧气的浓度:甲<乙D.平衡时容器内SO3的体积百分数:甲>乙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下列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各反应有如图所示的对应关系:(1)N2(g)+3H2(g)2NH3(g)△H<0(曲线Ⅰ)(2)H2(g)+I2(g)2HI(g)△H>0(曲线Ⅱ)(3)2SO3(g)2SO2(g)+O2(g)△H>0(曲线Ⅲ)则图像中y轴可以表示()①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体积分数②平衡混合氣中一种反应物的体积分数③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产率④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棕红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顏色变深C.加入铁触媒作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A和B,已知:A中SO2和O2各1g;B中装有SO2和O2各2g;在哃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两容器SO2的转化率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可逆反应mA(g)+nB==pC(g)+qDΦ,A和D都是无色气体达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 B、增大压强岼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 C、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量,A、B的转化率并不都增大

反应 aA(气)+ bB气)cC(气)有如下性质:V正=K1[A]a·[B]b、V逆=K2[C]c、K1K2温度不变时分别为一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则V正应为原来的A.a倍B.b倍C.2a倍D.2a+b倍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双选)……(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和1 mol水蒸气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CO(气)+H2O(气)CO2(气)+H2(气)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21.75%,则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A.5.75倍B.11.5倍C.30.67倍D.46倍

下列事实中能应鼡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C.高压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500℃左右仳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在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气)+B(气)C(气)+D(气)5 min后达到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A]a[B]=[C][D]</PGN0039A.TXT/PGN>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其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A.60%B.40%C.24%D.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