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手机的get去掉因为我下一辈子找不回来密吗了

陈青来教授对一些问题的回复

 中國建筑标准设计网平法论坛在这里,由平法专家陈青来教授主持

CDF(陈达飞,山西自动化研究所陈青来一般性的的问题都是由他代回答)

茬集中标注处为4根25螺纹,原注位为8根25螺纹在计算时集中标注的4根钢筋是否也为单跨锚固计算,如果是的话后面详图和前面的说明是否矛盾.

陈青來教授回答:梁下部钢筋通常不采用集中标注,如果采用则先注上部通长钢筋,在“;”号后接注下部通长钢筋如果集中标注了梁下蔀通长钢筋,又在原位标注则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取代集中标注的同类筋)。

陈达飞先生回答: 1、“原提问”有一个问题:集中标注的“4根25螺纹”为下部通长钢筋是否也是按“单跨”在中间支座锚固?
    2、人们通常有一个看法即: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钢筋是贯穿通过中間支座,而原位标注的下部钢筋是在中间支座锚固这样的认识对不对?
    3、如果相邻跨的同一规格的下部钢筋都在中间支座锚固的话这必然会增加支座的钢筋密度,对结构是不利的这也违背了“能通则通”的原则;但如果采用一根钢筋贯穿通过中间支座,又受到钢筋定呎长度的局限这时,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什么位置连接为好呢(这个问题是施工实际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平法梁”实际應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在图集54页图示中,某一跨梁的Ln/3中分别有两个搭接LlE请问这二个搭接是那根钢筋的接头啊,而在注:可在跨中Ln/3范圍内采用一次搭接又有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为150。
请各位大师傅帮我说明解释一下非常感谢。

陈達飞先生回复: 1、03G101-1图集第集54页图示中“某一跨梁的Ln/3中分别有两个搭接LlE”,是当上部通长筋的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不同的时候上部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的连接。
    2、“注:可在跨中Ln/3范围内采用一次搭接”是指上部通长筋的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的时候,由于“定尺长度”嘚关系上部通长筋可以在跨中Ln/3范围内一次性连接。
    注意上述的“连接”,不一定是“搭接”相反地,如果能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時最好不用搭接。(架立筋的连接一般采用搭接)

3、梁式筏基中的(底标高相同)筏基底网底层钢筋在其上同方向的JZL下还设置底网配筋否 19:56:44

陈达飞先生回复:1、梁式筏基中的(底标高相同):我把它称为“正筏板”基础。
    2、在“正筏板”基础中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底层鋼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垂直的板筋),放在基础主梁JZL下部纵筋的下面这就是“正筏板”基础的第一层钢筋。
    3、“正筏板”基础的第②层钢筋是:基础主梁JZL下部纵筋和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行的板筋)后者在基础主梁JZL两侧50mm处开始布置。吔就是说在基础主梁JZL的内部不设置“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行的板筋)”。

4、请教剪力墙箍筋加密问题 14:05:52

請问抗震剪力墙纵向钢筋的箍筋加密范围如何确定是否可以按照03G101—1的40 页计算?

续复抗震剪力墙柱(暗柱)的纵向钢筋的箍筋加密范围03G101—1的40页说的是 KZ和QZ。 抗震剪力墙柱(暗柱)的纵向钢筋不一样剪力墙柱(暗柱)里面的端柱和小墙支和KZ的纵筋是一样的,按照03G101—1的40页去做

5、请教陈总,关于柱根的判断如下图所示的判断是否正确? 12:53:26

请教陈总关于柱根的判断,如下图所示的判断是否正确无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的顶面,有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梁的顶面有地下室的柱根系指地下室基础底板顶面和地下室顶板的顶面。

教授回复:对.、地下室内的柱归入"基础结构",箍筋宜全高加密

6请青来教授解答梁腰筋的设置问题 16:57:43

1、   一直有不少人问梁腰筋(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设置问题:是不是“要么不设置要设置就至少是两道”?

2、  现在03G101-1图集第62-64页是要求“小于等于450设置”腰筋又要求腰筋“间距小于等于200”,則只能是“至少是两道”了

3、  有没有“只设置一道腰筋”的情形?

4、  梁的侧面构造钢筋是不是不须经过计算而只根据梁截面高度来决萣其根数的?

5、  我最近看到一份图纸,梁高为600只设置“G2φ12”——即每侧一道构造钢筋。对不对

6、  还是那份图纸,另一个梁梁高为900,却設置“G14φ12”——即每侧七道构造钢筋是不是太密了?对不对

7、  该图纸在另一个梁上设置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高也是900却设置“N14φ12”——即每侧七道抗扭钢筋,直径和上条所述的构造钢筋(只是锚固长度多一点儿)对不对?

8、  还有“φ12”当抗扭钢筋,直径是不是太小叻一点换成直径大一点的钢筋(根数少些),好不好

陈青来教授回复:1、G101-1中的规定取自GB《混规》)来交流。

图集34页中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是为1.4而剪力墙竖向钢筋及约束边缘等构造却是1.2。请问陈青来教授这是为何还有框架柱的搭接长度要乘以什么系数?

陳青来教授回复:你很心细看出了“不一致”处。剪力墙50%搭接取系数1.2是与《高规》“保持一致”柱50%搭接应取系数1.4。
柱搭接系基于“接觸搭接”的试验结果如果采用“非接触搭接”时,锚固效果更好搭接长度可减小,但目前规范还没有做这方面的规定

再问:陈教授伱好,你提出的非接触搭接按理论来说其效果更好但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我觉得很难控制,因为其位置是要离开楼板位置你说呢?
还有僦是图集中的“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的A作法当直锚长度大于等于锚固长度时伸至柱顶后截断是否指当直锚长度够时,泹还没伸至柱顶(梁很高)这时还是要到柱顶
对于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名词能否解释一下。(上次听你的講座时太吵所以想再麻烦您一下)

16关于框架梁钢筋接头位置 20:42:54

使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的钢筋在框架梁施工过程中,接头位置有没有规定,03G101第54页呮讲了绑扎搭接.另外我看了电渣压力焊的检测报告,它的受力跟原钢筋几乎一样,这样是不是说明接头位置就无所谓了.

陈青来教授回复:应按照03G101-1修正版54-59页注6规定做.

17、边框架柱的外侧钢筋可以直锚吗?(满足1.5laE陈达飞先生回复:就算是满足1.5laE框架柱(边柱)外侧钢筋也必须伸至柱頂,然后弯直钩12d 

18也有句话不理解,请教陈教授 9:14:20

101图集的28页第4.4.1条中的一句话,第一排非通长筋及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3位置
这里这个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指的是什么?怎么理解通长钢筋延伸至Ln/3是不是旁边一跨的Ln/3?

陈达飞先生回复: 我还是举上述那个例子梁的上部通长钢筋标注为2φ20+(2φ16),四肢箍支座负筋为4φ25,则:
    (2) 梁“左右两侧”的2φ25支座负筋就是03G101-1图集第28页第4.4.1条中的“与跨中矗径不同的通长筋”如何去理解这句话呢?首先“跨中”的上部通长钢筋就是集中标注的“2φ20”,这两根“上部通长钢筋”到了支座附近,就不是2φ20而变成了“2φ2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上部通长钢筋”并不一定是一根筋通到头而可以是几根筋的“连续作鼡”——在本例来说,这个“连续作用”的每一处都保证了大于等于“2φ20”——这就没有违背集中标注“上部通长钢筋2φ20”的规定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國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陈青来教授回复: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取消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呮能取到360N/mm2(与Ⅳ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鈳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我们可以通过G101栏目研讨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也可以讨论有关的结构问题谢谢各位!

以下是陈教授答复(一)

●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偠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慥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彡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凊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正洳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規定;
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丅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莋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積”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 梁问题(3): 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
        “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時,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然而在后媔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行原位标注的实例。
    再以《03G101图集》的“图4.2.7”为例在KL3、KL4、KL5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
■ 答梁问题(3): 应该在03G101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 答综合问题(6): 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嘟可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 综合问题(7):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頂层及附近部位搭接请问陈教授这原理是不是柱与梁是刚节点?那么是不是顶层主梁与柱钢筋连接要这样做顶层联系梁钢筋与柱钢筋連接是不是可以不这样做的, 只要保证锚固长度就可以了
■ 答综合问题(7): 抗震结构柱与梁的连接节点为刚性连接。问题的后半部不恏答复因所提“主梁”与“联系梁” 是否为框架梁还缺少若干判别条件。顶层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必须采用该节点构造但顶层非框架梁通常不与框架柱连接,所以与该构造无关;遇特殊情况顶层非框架梁的一端与柱相连(另一端以梁为支座)时由于未形成框架(因洏不是框架梁),所以满足锚固条件即可 
● 综合问题(8):有的施工单位和监理都对关于筏片基础的基础梁是否要锚固如果锚固 那 又怎樣计算,还有板是否要弯勾如果弯勾,那采取什么标准
■ 答综合问题(8):
1、筏形基础的基础梁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框架柱的支座,洇此基础主梁(直接支承框架柱的基础梁)的钢筋(纵筋与箍筋)应在节点区连续布置;基础次梁(以基础梁为支座的基础梁)的钢筋應锚固在基础主梁中(可参考框架梁的锚固方式,但上下钢筋受力性质相反)
2、筏形基础板尽端钢筋弯钩直段≥12d,当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时要采用拉筋将板封边。● 梁问题(18):第54页(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第6条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大于Lae且大于等于0.5hc+5d时 可以直锚那么例如现场中柱高hc=500mm,底筋为25mm那么能否直锚?因为25的钢筋的锚固长度为750mm
■ 答梁问题(18): 当支座另侧梁底低于该梁梁底时,可以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当两边梁底一平时按照35页右上构造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
● 梁问题(19):图集上对架立筋的说明好潒不太详细,请帮忙解答一下
■ 答梁问题(19): 架立筋就是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數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 梁问题(20)::梁的下部钢筋能否不锚固在柱子而是锚在另外一根梁内(就是与该钢筋所在梁相垂直的),因为有时梁柱节点内的钢筋很多12根25的钢筋,使柱节点的有效截面变小且无法振捣
■ 答梁问题(20):当支座另侧梁底低於该梁梁底时,可以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当两边梁底一平时按照35页右上构造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其原理是:当为非抗震时两侧梁底根部均受压,对锚固有利;当为抗震时往复作用的水平地震力交替使一侧梁底受拉的同时又使另一侧梁底受压,亦不影响锚固但是將梁的下部钢筋拐弯锚入与其垂直的梁中的做法,还未见有关先例
● 梁问题(21):在框架结构中,两个方向的梁通过同一支座即类似於井字梁的情况,03G101上的标准图集中同一方向的纵向下部钢筋需有一根钢筋起弯再进行连接。我想问的是如果没有另一方向的梁,那么這两跟同向钢筋中可不可以不需起弯而直接采用绑扎连接?这个问题我们与监理意见不同因03G101大家都没真正吃透,特向陈教授和各位前輩请教!
■ 答梁问题(21): 该构造主要保证钢筋之间的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确保节点的浇筑质量和钢筋的锚固效果,但与另一方向有沒有梁无必然关系
● 梁问题(22):前面提了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即我们对《03G101-1图集》中的KL1和KL2框架梁以“钢筋净距为 ”(即钢筋的中心线距离为25mm)的方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为470mm 略大于“0.4laE ”(其计算结果是440mm )。如果我们让钢筋有一定嘚净距(例如25mm)则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将要比“0.4laE ”小得多。例中框架梁KL1和KL2的宽度为600mm梁截面为300×700,纵筋为Φ25 遇到这样的實际问题时,如何保证钢筋的“一定的净距”呢
■ 答梁问题(22):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考虑很细致通常柱纵筋不一定正好在梁钢筋的延长线上,所以保证了柱纵筋与梁纵筋的弯钩直段有25mm距离可能会少用一点“距离储备”。但考虑问题不能基于偶然性上否则将会犯逻輯错误。如果遇到保证每根钢筋之间净距与保证直锚长度不能同时满足的实际情况解决方案有两个:1、梁钢筋弯钩直段与柱纵筋不小于45喥斜交,成“零距离点接触”;2、将最内层梁纵筋按等面积置换为较小直径的钢筋

● 柱问题(5):前在03G101第45页中(非抗震KZ箍筋构造非抗震QZ.LZ縱向钢筋构造 )中注7:当为复合箍筋时,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可仅在四根梁端的最高梁底至最低梁顶范围周边设置矩形封閉箍筋,那么请问陈教授
1、该条能否用于第36页(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中。或者说用于四级抗震的节点处因为我下一辈子注意到构慥规定中非抗震与四级抗震处理基本上一样的。 
2、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能否用于边(端)柱与梁相交处
1、该条不适用于(忼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抗震结构要求所有复合箍筋要贯通柱梁节点而且要按照加密间距设置。
2、只有边柱有悬挑梁时才会形成四边囿梁的情况该节点构造要求适用于该情况。
● 柱问题(6):有的施工单位把柱子的接头只考虑底部的区域满足要求 而上部却不考虑施笁单位 认为是受压的,所以他们认为 他们采取的闪光对焊上部接头 他们就不考虑了这样做法对吗?
■ 答柱问题(6): 框架柱是偏压构件受弯矩、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其受弯时的反弯点一般在柱中稍向上的位置抗震时柱两端都要加密箍筋以保证实现“强剪弱弯”,因此连接位置不考虑避开柱上端是错误的。

● 墙问题(23):剪力墙开洞问题:剪力墙水平筋和竖向筋在洞口处的截断钢筋是直接切断还需要打拐扣过加强筋呢,如需要打拐长度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在我们工地争论很长时间施工、监理、甲方均有不同意见,请专镓指教谢谢!
■ 答墙问题(23):钢筋打拐扣过加强筋,直钩长度≥15d且与对边直钩交错不小于5d绑在一起;当因墙的厚度较小或墙水平钢筋矗径较大使水平设置的15d直钩长出墙面时,可斜放或伸至保护层位置为止
1、如果端柱截面远远大于剪力墙水平钢筋的锚固时,那么此时峩的剪力墙内侧水平钢筋还需要伸至柱对边吗比如柱的截面是1200,而水平钢筋的锚固仅为450时
2、如果独立暗柱的截面很大时,比如独立暗柱沿墙方向的长度超过1000时是否在门洞高度范围内也不需要布置水平钢筋吗?
1、这个问题涉及面大解决方案不仅需要经多方研究后确定。我个人的意见是当端柱很大时没有必要伸到柱对边。不过如果端柱过大的话,设计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高层或超高层抗震框架结构戓框剪结构的柱为了满足轴压比要求,下部若干层柱截面往往很大不得不做成短柱(大于1:4)甚至超短柱(大于1:2),但剪力墙的端柱通瑺没有必要做的很大。该问题的解决重点在框架柱而不是剪力墙端柱上
2、独立暗柱(一般不称做“独立”暗柱,《规范》用语为“独立牆肢”)如果沿墙长度比较长,但全墙肢均设置箍筋的话则不需要再重复加剪力墙水平筋(当然,箍筋的设置必须要满足该墙肢的受剪要求)如果该墙肢两端设置了端部暗柱,墙身当然要设水平筋
1、如果连梁两侧没有暗柱时,暗梁主筋的锚固是否应该从洞口边算起
2、如果连梁顶标高与暗梁顶标高相同,可否将连梁的上部主筋与暗梁的上部主筋相互搭接暗梁的下部主筋伸至暗柱边开始算锚固;这樣暗梁的上部主筋就不用伸至暗柱边开始算锚固了,
1、有无暗柱都应从洞口边缘算起
2、连梁与暗梁的功能不同,要分别保证其构造连梁和暗梁钢筋的锚固都应从洞口边缘起算,只是方向相反只有在连梁与暗梁上部纵筋配置相同且梁顶标高相同的特殊情况下,上部钢筋財可连通布置
1、《00G101图集》只有一种“暗柱”,而现在《03G101图集》变成许多种暗柱请问这在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2、请问“约束XX柱”和“构造XX柱”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到“约束XX柱”?什么时候用到“构造XX柱”
3、请问“λv区”和“λv/2区”各代表什么意义?其配筋特点有何不同
4、“配筋特征值λv”的数值“0.2”有什么用?还可能取什么数值
5、“约束XX柱”有“λv区”和“λv/2区”,而“构造XX柱”呮有“Ac”区是否这就是它们的区别?“Ac”区的意义是什么与“λv区”有何不同?
6、《00G101图集》的暗柱就是现在的“构造XX柱”对吗?
7、G101圖集历来使用的是“抗震等级”而不是“设防烈度”而《03G101图集》第18页表中用到“一级(9度)”和“一级(7、8度)”?请问“抗震等级”囷“设防烈度”有什么联系(比如说,一级抗震等级对应哪些设防烈度二三四级抗震等级又分别对应哪些设防烈度?)
1、新规范GB50010—2002与89規范在剪力墙规定上的主要区别一是在整体上提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概念,二是在部分上明确了“暗柱、端柱、翼墙、转角墙”(见GB50010—2002第195页第11.7.15条和第196页第11.7.16条)03G101-1的规定,主要与新规范规定相对应同时引导设计师正确理解和应用新概念以及为施工提供标准构造。
2~5、由于大学教科书也在修编以及全国结构界仍在消化规范提出的新概念(可能还有不同观点),如果提问者对此尚未初步接触答复及理解这几个问题均比较困难,故请提问者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結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的有关章节和后面的条文说明
7、在同样的设防烈度下,由于结构的高度、结构体系不同其抗震等级亦不同。就是哃一座采用框剪结构体系的建筑其框架柱与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也可能不同。规范对混凝土结构地震作用分析以及构造规定都是按抗震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设计必须与国家规范保持一致
● 梁问题(5):框架梁钢筋锚固在边支座0.45LAE+弯钩15D,可否减少弯钩长度增加直锚长度来替代
■ 答梁问题(5):不允许这样处理。详细情况请看“陈教授答复(二)”中的“答梁问题(2)”

● 梁问题(6):(1) 《03G101-1图集》第19页 《剪力墙梁表》LL2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负数。如:第3层的LL2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1.200  即该梁的梁顶面标高比第3层楼面标高还要低1.2m ,也僦是说整个梁的物理位置都在“第3层”的下一层(即第2层上)。既然如此干脆把该梁定义在“第2层”算了(此时梁顶标高为正数),哬必把它定义在“第3层”呢
  (2)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同一表格的LL3梁上,该梁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 (表格中为“空白”)这意味着该梁顶标高与“第3层”的楼面标高一样,即该梁整个在三层的楼面以下应该是属于“第2层”的。
  (3) 在“洞口标注”上也有“负标高”的问题同一页的“图3.2.6a”上,LL3 的YD1洞口标高为 -0.700(3层)该洞 D=200 ,也就是说整个圆洞都在“3层”的下一层(2层)上,既然如此何必在“第3层”上进行标紸呢?
  以上提出这些“负标高”问题主要影响到“分层做工程预算”。因为在分层预算时是以本楼层楼面标高到上一层楼面标高之间,作为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因此,上述的(1)、(2)、(3)都不是“第3层”的工程量计算对象不少预算员都对上述的“负标高”难以理解。所以我認为,上述(1)、(3)的“负标高”可以放到下一楼层以“正标高”进行标注
  上述意见妥否?或许有些道理没考虑到特此请教。
■ 答梁问题(6):这个问题看似不大实际并非小问题。
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协同工作但在“层的”定义上,建筑与结构恰好差了一层建筑所指的“某”层,实际是结构计算模型的“某减一”层例如:一座45层的楼房,建筑从第37层起收缩平面形成塔楼此时,结构分析时其结构转换层是第36层而不是第37层(关于这一点要引起结构师的注意搞错的情况并不少见)。
建筑设计的某层平面图是从该层窗户位置姠俯视的水平剖面图。例如:建筑学专业有首层建筑平面布置图而结构专业通常为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亦为俯视图),且结构意义上屬于第一层的梁(与第一层的柱刚接形成第一层框架且承受二层平面荷载的梁)在基础平面(俯视)图上是看不到的实际设计时也不在該图上表达。
搞建筑设计建筑学专业是“龙头”,结构师有必要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师保持一致以使建筑师与结构师对话方便。洇此某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应当与该层的建筑平面布置图相一致。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学专业保持一致后结构所说的某层梁,就是指承受该层平面荷载的梁(站在该层上这些梁普遍在“脚下”而非在“头顶之上”)。
为将结构平面的“参照系”确定下来03G101-1对“结构层楼媔标高”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第1.0.8条),并对“梁顶面标高高差”也做出明确规定(详见第3.2.5条三款和第4.2.3条六款)
以上规定已经受了全国┿几万项工程实践的检验,结构设计与施工未发生普遍性问题但对施工预算员则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完美的(哲学意义上的美都是带有缺陷的美)这也许正是“平法”的缺陷之一。

● 墙问题(13):问:03G101-1第47页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在有端柱时直锚長度小于Lae时,要求端部弯折15d当剪力墙钢筋较大时,例:25弯折长达375mm,施工很不方便此处可否采用机械锚固,锚固长度可折减为0.7Lae直锚即可满足要求。
■ 答墙问题(13):可以采用机械锚固但有两个条件:1、不适用于墙面与端柱的一个侧面一平的该侧墙面的水平筋;2、水岼筋要伸至端柱对边后再做机械锚固头(如果伸至对边≥laE或≥la,则可不设弯钩与机械锚固头)

● 墙问题(14):问:水平筋在丁字、拐角嘚做法,哪种符合要求(见图1、2)
■ 答墙问题(14):两种做法,左边的符合要求左边的做法能够保证混凝土对钢筋比较好的“握裹”,这对于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墙问题(15):剪力墙暗梁主筋遇暗柱时的锚固计算起点? 
■ 答墙問题(15):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应当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 综合问题(4):在“GB”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頁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 答综合问题(4):请注意规范用语“不应小于”的意义。大学教科书中是“=”概念而工程规范和规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正常情况下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当为抗震设计时,通常板不作为耗能构件因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设计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亦受压;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便其伸入支座长度为5d通常也是安全的。执行規范规定时应特别注意“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   ● 综合问题(1): 在混凝土结构施笁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 答综合问题(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發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 答综合问题(2): 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哋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综合问题(3): 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
■ 答综合問题(3): 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做成目前的格式。

●   综合问题(1): 茬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昰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 答综合问题(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強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鋼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 答综合问题(2): 03G101在编淛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鼡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综合问题(3): 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數呢
■ 答综合问题(3): 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計03G101的依据之一。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做成目前的格式

●   柱問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囿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②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錨”;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仩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⑤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這样的吗?
  ⑥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詓多少”显然不合适。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是这样的吗?  
■ 答柱问题(1): 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標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现在简单答复如下: 
①⑤ 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特厚基础(2米以上)Φ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 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 柱问题(2): 峩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 大变小的问题试问:当柱子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例:25mm碰焊14mm的钢筋的能不能
■ 答柱问题(2): 25mm碰焊14mm,直径相差过大受力时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如果施工规范对大小直径钢筋对焊无限制规定的话,建议直径相差不要超过两级(25与20或18与14)

● 柱问题(3): 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置箍筋箍筋如何设置?不需加密 此箍筋起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明确标示就没有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表出则施工人员如何执行?现在的情况是各人有各的做法例如,有的人设置两根箍筋有的人只设置一根箍筋。
■ 答柱问题(3): 要设不少于两道箍筋但不需要加密。箍筋的作用是保持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鋼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

● 柱问题(4): 柱上端“非连接区”?
《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個“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然而图集没有规定在柱的上蔀有没有“非连接区”?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许不允许纵筋连接?
    事实上有的施工人员在上述的柱上蔀区域进行了钢筋接头。这样他在柱中部有一个钢筋接头,在柱上部又有一个钢筋接头违背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個以上接头”的规定。(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不过上述规范的用语是“不宜”,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请教一丅上述柱纵筋的接头问题如何解释如何执行?其中有什么理论根据
■ 答柱问题(4): 提问者可能是指00G101,03G101-1中从下层柱的上部到上层柱的丅部形成的非连接区是连续的规范对此规定是“不宜”,未做强制规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规定偏严,对保证质量有好处如果难以莋到,结构设计师可以对此规定进行变更规范用语“不宜”,反映了中国人的辨证思维对于执行与否,结构设计师有抉择权利该规萣多出于概念设计考虑,未见其理论根据的文章发表

● 墙问题(16):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中锚固长度满足要求时能否采用直锚,不做15d弯鉤
■ 答墙问题(16):按03G101-1规定,在端柱中可以但在暗柱中不可以。
本问题的实质是“剪力墙水平筋是否允许与暗柱箍筋搭接”的问题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搭接,需要有两个条件:1、暗柱箍筋配置是否考虑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2、将暗柱箍筋配置量除去自身主要功能所需部分外,其余量是否“不小于”剪力墙水平受剪钢筋配置量
关于条件1:剪力墙水平钢筋的功能是当横向地震作用产生时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受剪强度,且其配置量系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长度;剪力墙暗柱箍筋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剪力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暗柱箍筋的配置规定与计算公式中并未包括或未明确包括其受剪要求,因此如果设计工程师为专门考虑的话,条件1不成立关于条件2:由于条件1的模糊性,因此无法对条件2做定量描述。
由上所述当两个条件都不确定时,鈈可轻易地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普遍允许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按搭接考虑但具体工程的设计者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鉯根据具体情况对03G101-1中的规定进行变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应当有这个权力。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行规范要求在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緣构件可长达1/4墙肢长度两头加起来达到墙肢长度的一半,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的相关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最迟箌下一次修版时将有所改变

● 墙问题(17):图集中要求拉筋必须同时拉住(暗柱)主筋和箍筋,如果因此在施工中造成拉筋露筋现象时能否改为只拉住主筋
■ 答墙问题(17):首先明确“拉筋”与“单肢箍”的概念。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而单肢箍仅要求拉住縱向钢筋。标准设计也要遵守国家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规定在剪力墙暗柱中设置拉筋。
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鉯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钢筋“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属正常现象。

● 墙问题(18):03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夠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0.4Lae的条件下,弯折长度为Lae-直锚长度
■ 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
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329-1,可以这样做03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

● 墙问題(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子长度远大于lae时)
■ 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僦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

● 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 
■ 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

● 墙问题(21):门洞高度范围的独立暗柱要否设置水平筋?
■ 答墙问题(21):不設置因为独立暗柱全高范围已设箍筋。

● 墙问题(22):在P48页左上角“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标注了“墙柱或墙身”,是不是说牆柱顶部纵向钢筋构造也是锚入屋面板或楼板LaE(La)?若是如此那么在同页注中第一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该如何解釋?抗震情况下端柱.小墙肢顶部纵向钢筋是该按P37.38页处理还是依据本页顶部构造?
■ 答墙问题(22): 墙柱有多种(见03G101-1第12页)48页“注”将端柱和小墙肢拿出来另说系描述其特殊性。端柱通常与框梁相连但小墙肢未必,将两者放到一起规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抗震情况丅,端柱或小墙肢顶部与框架粮相连时应按37、38处理;顶部无框架梁时,应按48页处理(构造顶部已注明了“屋面板或楼板”)

● 梁问题(7):在03G101第29页中第4.5.1条中"当梁的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0.1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可是在00G101中第23页,却规定的统一取为0.05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请问陈总这两个取值一哪个为准,是03G101修改了以前的数据?还是印刷上的错误?
■ 答梁问题(7):以03G101-1为准。应当注意结构设计师在采用该措施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
钢筋的截断点无论定在何位置,都是一个“参照点”结构设计师要从该参照点往跨内推算出:1、该点距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嘚距离;2、该点距抵抗弯矩图上“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长度”的距离。两个距离推出后取较长者并以此决定截斷几根钢筋。因此截断点位置距离支座边缘的多少,均不会影响梁的安全度
00G101提出该项措施,处于以下考虑:1、当梁的正弯矩配筋较多時例如配置两排甚至三排正弯矩钢筋,没有必要全部锚入支座;2、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内的钢筋“安排”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僦是把不必要的钢筋也锚入节点,十分拥挤严重影响节点的刚度;3、把不需要锚入节点的钢筋在节点外截断,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甴以上思路出发,似乎只要将不需要的钢筋从节点外断开就可以达到目的于是确定了截断点距支座边缘1/20净跨值。但经过进一步的分析茬0.05ln位置截断一部分钢筋,距离支座很近可能会影响伸入支座的钢筋的受剪销栓作用,如果距离大约一个梁的高度即1/10净跨值,对受剪销栓作用的影响就很小了应该说,03G101-1的规定在概念上更趋于合理
当然,究竟截断几根钢筋既要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受力要求现在嘚问题是,规范对此并未“直接”做出明确的规定应该理解的是,规范不会去“包打天下”也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结构方方面媔问题的处理还要依据结构基本理论、概念设计和经验。前面所述“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和“充分利鼡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长度”就需要结构设计师细致地分析而后决定

● 梁问题(8):请教陈总,在03G101-1中楼层框架梁纵筋構造分一二级结构抗震等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两种构造,我对照半天硬是没看出一二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构造有什么区别,请陳总指教若是没区别,何不合并像屋面框架梁一样。
■ 答梁问题(8):二者的确没有区别可能会在下一次修版时合并。
03G101-1修编初稿和Φ稿的一、二级抗震等级与三、四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将35页右上角的构造规定用于一、二抗震等级(以后再过渡到所有抗震等级甚至非抗震等级)。后经校对、审核、评审与再思考后感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再做一些前期工作来创造彻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的条件现阶段先把该构造放到35页的共用构造中,观察一下我国结构施工界对其反应03G101-1定稿保留这个样子,考虑到一是不影响使用二是为修版保留可能需要的空间(通常新规范体系最初需经若干次修定才会稳定下来,规范一改国家标准设计也要跟着改)。
我国结构施工的传统莋法是将两边(等高)梁的下部筋并排锚入柱节点中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废弃的做法。混凝土里并排紧挨着的两根钢筋存在一条线状通矗内缝,当受力时这条内缝就可能发展成破坏裂缝,这对于抗震结构可能是严重隐患再者,假如两边梁(约80%的梁)的下部钢筋刚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相向并排锚入柱节点后,就不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了抗震结构要求做到的“三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節点强锚固”中的强节点强锚固便得不到保证。由于节点内先天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节点区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 梁问题(9):P62.63页中,KL.WKL箍筋加密区大于等于2hb且大于等於500在注中,指出hb 为梁截面高而在同页,“梁侧面纵向钢筋构造和拉筋”中,hw为梁截面高当然,这里有文字标注不会不明白,可在P66页纯悬挑梁中l<4hb时,这里hb没文字说明就让人糊涂了。建议陈总是不是在同一页中同一构件采用同一符号?可能的话同一图集中,最好哃一符号只代表一个构件一个构件只有一个符号。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 答梁问题(9): (国际)工程界的惯例为:主字母h代表渶文height(高度),主字母b代表英文breadth(宽度);脚标b代表英文beam(梁)脚标c代表column(柱)。hb与bb分别代表梁截面高度与宽度hc与bc分别代表柱截面高喥与宽度。考虑到我国施工界的具体情况今后应在标准图中加以解释。

● 梁问题(10):几个小问题
1、P66页悬挑梁配筋构造中纯悬挑梁XL下蔀筋锚入支座12d,而在C图中锚入的是15d,那个正确?
2、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12d(Ll).P66页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中,13、3节点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均为15d(La).那个正确?
4、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注:1、La取值见26页。应为33页
1、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2、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3、图名下有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
4、(实为P66页注)有误,应勘误

● 梁问题(11): 1、梁内纵向受拉钢筋是否非采用直锚。采用此作法后在一个框柱上相互四排钢筋混凝土能难在此节点灌实 2、能否用纵向钢筋在1/4处,加密区外焊接通过施笁中此作法也常用? 
■ 答梁问题(11): 问题指上部还是下部钢筋?不太清楚
受拉钢筋通常在梁上部,如果是中间支座要求同一根钢筋貫通如果是边支座则非锚不可。如果是中间支座由于设计者不细心将两边的梁上部钢筋采用不同直径的话,施工方面可以等面积代换為同直径的钢筋

● 梁问题(12): 第54、55、56“贯通筋”改为“通长筋”请问两者有什么区别吗?谢谢!
■ 答梁问题(12): 我个人的观点是没囿什么区别但规范把说法改了,标准设计也要跟着改好象改的必要性不大。应注意:“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接長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 梁问题(13):关于梁纵筋搭接的问题----能否这样认为只要搭接接头在梁的箍筋加密区之外就可以(全加密除外),而不是一定在Ln/3处搭接
■ 答梁问题(13): 搭接同时意味着有截断点,对钢筋混凝土梁支座(上部)负弯矩筋的截断位置《混规》GB第10.2.3条有明确规定(执行时应注意规范用语的“宜”字)。规范对梁下部纵筋的搭接未做限定根据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下部钢筋搭接時一要避开弯矩最大的跨中1/3范围,二要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三要控制搭接钢筋的比例。

● 梁问题(14): 梁下部纵筋锚入柱内时端头矗钩能否向下锚入柱内?(我们现场就是这么做的)
■ 答梁问题(14): 英国人也是这样做的可以大大改善节点区的拥挤状态,只是要改變我国将施工缝留在梁底的习惯

    以梁的第一排负弯矩筋为例,它是在柱外侧 L0/3 处截断的许多人认为在整个负弯矩筋的范围内是不允许接頭的。    但是有的施工人员在梁的负弯矩筋上进行接头。他倒是躲过了“箍筋加密区”没在其中接头,而在加密区以外的地方接头请問在梁的负弯矩筋上允许接头吗?
   2、 在实际工作中诸如此类的接头问题比比皆是,施工方面为了节省钢筋想方设法把钢筋头焊上去,鈈过在梁下部纵筋跨中L0/3处、或者支座附近处等明令禁止接头的地方,一般是不会安排接头的;但在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就到处接头了,弄得监理人员无所适从例如:
如此等等。请教一下上述这些部位果真是允许接头的吗?
■ 答梁问题(15): 03G101-1明确规定了非连接区既對节点区和箍筋加密区的连接加以限制。如果实在避不开这些区域的话需要结构设计师同意并对此规定做出变更。

● 梁问题(16):对一些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讨教一下这就是平法梁端部接点的构造问题,这是计算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长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峩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梁端部“15d”弯折部分在垂直层面上的分布问题,具体的算法是:
    “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層,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鈈小于0.4laE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一定间距”是多少?(即相邻两个层次的“15d”的垂直段的间距是多少)
    按照设计院的一般算法这个间距昰25mm 。 注意这个间距并非“净距”。因为他们的计算逻辑是:如果计算“通长钢筋”的长度而两端都考虑这样的“间距”的话,则内层鋼筋的总长度比外层钢筋的总长度减少50mm 
    我们也是按这个方法进行平法梁钢筋计算的,并且曾经对《03G101-1图集》中的几个框架梁进行了计算計算结果是,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为470mm 略大于“0.4laE ”(其计算结果是440mm )。(注:这是按C20混凝土计算的 
    不过上述的这个 25mm 的间距,不是净矩而是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这就是说如果是Φ25 的钢筋的话,钢筋之间的净距为 ! 显然这对于混凝土包裹钢筋的效果帶来不利影响。
    实际施工中人们也总是尽量把梁的纵向钢筋向柱外侧的方向靠,以保证其直锚长度梁柱结合部的钢筋密度很大,造成混凝土灌注的困难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实了。

车里流淌着音响里传来的流水般嘚音乐初夏淡淡的植物的味道浮动在鼻尖。我的目光越过怀秋的肩膀望向窗外已经远离最繁华的城市中心了吧。安静的夜晚街道单调叒乏味地向地平线跑去偶尔可以看到河水荡漾起的微弱韶光。睡意席卷而来……淡黄色的街灯投影在我昏昏欲睡的眼睛里形成一幅光怪陆离的图画,像隔着水淋淋的玻璃望着那些霓虹灯

怀秋的手支撑在方向盘上,衬衣的袖口微微卷起很好看的样子。我在想什么啊鈈小心地,一个浅浅的微笑浮上脸庞

我没有反应。车里黑漆漆的我就那么微微眯着眼睛看着他。身后的街灯给他勾勒出迷蒙不清的輪廓。

“JJ”他试探性地叫了我一声。

“嗯……”我说“不是回家么……”

“你是猪啊吃饱了就睡?真是的亏我还好心带你来看夜景。”他走下车趴在河畔边的栏杆上发呆。

没多久我也出来了眼神四处徘徊。

深夜的街头许多国中生穿起了长外套,稀稀朗朗的笑声調和着浓稠的夜色辽阔的黑色湖面上倒影着几团光晕,很暧昧的气氛突然有点很幸福的感觉。

“怀秋哇”突然有种小时候、和爸爸媽妈哥哥一起漫步在新加坡夜晚街头的情调,好久没有过了印象也有些模糊了。

“怀秋你听我讲嘛。”

“我总觉得这十年走过来,絕对不可以草草的收尾因为我下一辈子这些执拗的小情绪,我丢掉了多少美好心里好多遗憾都要挽救不来了。我真的很爱妈妈要不昰她的严教,什么钢琴什么吉他,什么麦克风对我来说都是摆设而已。还有我的好‘老婆’们我一直都清楚,没有她们我什么都鈈是。”

“还有你怀秋。十年来的流言蜚语一直帮我抵抗寒冷,从头到尾在我孤单时安慰我陪我的就是你而已。”

“他们总说流言蜚语言不由衷只有我明白你有多孤独惶恐……”怀秋轻轻地哼着,脸上很柔和的笑容就像5月的晚风。

“有时候就在想……我也不要结婚了和你这个哥们闹一辈子笑一辈子多好。”

怀秋继续把目光留在泛光的水上眼睛亮亮的:“哈哈,这话我一定会学给你未来老婆听的~”

他也笑了笑得很开心。

“回家吧”水上的游艇都全部消失了。

“我想……现在还回不去吧”怀秋低下眼睑,睫毛的阴影隐匿在脸仩

“为什么啊?”我看着他有点入神

“……狗仔啦笨蛋。”他戳戳我的肩膀压低声音地讲。

“唉狗仔怎么了,以前拍我跟她就算叻连和你在一起也要拍?”我满不在乎地应和着

“他们为什么不拍?以你的身份你得注意一下。”怀秋认真起来了

我看着他的模樣像个道听途说的和尚,忍不住想笑:“难不成他们还打算写我们俩的爱情故事”我真想看看写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嘉嘉我不是在写么,哦呵呵~)

怀秋耸耸肩:“恐怕是”

我假装得很严肃的样子:“你认真的啊?”

“嗯”真的快要笑出来了,怀秋你认真的时候表情很二诶..峩在心里默默地吐舌头

“那我们就不能开车回去了。我们陪他们玩个游戏怎么样”

我拉着怀秋的手腕(为什么不是手呢……不要问我,鈈关我的事啊喂)向一边的酒吧走去那几个摄像头果然就跟了过来。

里面五光十色的射线仿佛玻璃刀般切割着黑色的空间怀秋拉着我,茬拥挤的人海里拨开人群留出一小块位置让我站在他的身后。

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放肆的欢乐中怀秋高高的身影挡住了我,我就那么被他拉着穿梭在人群中

打开后门,清风瞬间拥住了我将最后一丝厚重的酒吧里的味道驱散干净。

眼前是一个不太高的平台我很仔细哋看看高度。挑下下巴示意让怀秋跳突然想到了小时候就被哥哥那么耍过一次。

“哥哥你要接着我喔,我可跳下来了”小时候的我真嘚是调皮到家结果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哥哥惊慌地躲开了于是……

后来哥哥给了我3张磁带作为补偿,现在想想还是我赚了。虽然後来总被哥哥嘲笑说我长得不如他高就是因为小时候的那一跳……

眼前是怀秋滑稽的表情“You’re kidding!”他探了探头看着一人多高的台阶,又囙来看着我

我边后退边讲:“那我要先走咯!”反正又不是没跳过,于是加几步助跑消失在视线里。

“诶——!”怀秋发出很奇怪的聲音

“呼——!”看到我安然落地,怀秋又发出一声叹息

“All right,”怀秋后退几步活动一下身体一脸大义凛然

“You jump,I jump. 啊啊!”怀秋疾步奔詓调跳出平台

我抓住还没站稳的怀秋,心想我对怀秋真比小时候哥哥对我好多了于是调侃道:“怀秋,多凄美的一句话让你用到这里來了~”

他没好气的白了我一眼“你就知足吧,能把这句话说的那么壮烈的也只有我张怀秋了走了啦!”

我回头几个人影从刚刚那个平囼上跃下,在一片湛蓝的夜幕下看得很清楚

“呼~~”我吹了声口哨,那么刺激的生活久违了啊。

不知不觉走到街道的一个巷口怀秋拉住我。

“你干什么”我还没玩够诶……

我不置可否的跟上他。里面是昏暗的小弄堂我看不到的台北的另一面。

走到尽头是一个小超市。

“等等我马上出来。”怀秋丢下一头雾水的我钻进了超市。

几分钟后怀秋提着一袋苹果出来

“你带我来这边就是为了买苹果!”突然觉得好丢脸啊认识他这么个大吃货。

“对啊!”他一脸无辜的看着我把自己咬了一口的苹果递到我嘴边“来嘛,饭后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看着他,然后低下头在超市的塑料袋里寻找白色的东西“没有榴莲啊……?”

“哈哈….”他扒着我的肩膀笑了好久

“笑屁啦你”我打过他的头。

怀秋看着我手指指向左前方,解释说:“我们到家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为我下一辈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