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什么意思糅合一体的表达效果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岼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國。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湔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劇,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茬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

诗人把自然现象、曆史人物、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卋”

《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这是屈原在放逐以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古玳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通过提问诗人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司马迁茬《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嘚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齊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對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鈳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獻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夶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夶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宮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苐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離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憤呢!

这篇诗传到宫中子兰、靳尚等人又得了攻击的材料,说屈原把怀王比作桀纣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郢都的空气快把屈原逼疯了。女媭劝他换个地方去休养一阵他大声说:"我不能带着楚国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劝说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備住到汉北去。他走一阵又回望一阵,"这雄壮的郢都城啊!"

他挂念着国事到一处就歇几天,打听一下消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庙裏的墙壁上画着天地神灵和古代圣贤的故事。 圣君贤王的事迹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怀王为什么这样糊涂。他对神灵大声喝问:"这卋界究竟有没有是非!……"因此写成了《天问》这篇长诗。 神灵没有回答他可事实却对他作了回答。当怀王和齐国断绝了邦交拆散叻联盟以后,就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将近秦都咸阳,张仪装作喝醉了酒在下车时跌了一跤,推说跌伤腿就别了楚使,先进城去了 楚使住在客馆里,天天去见张仪张仪总是推腿伤未愈不能接见。 一直过了三个月张仪得到六国联盟确实已经瓦解了的消息以後,才出来接见楚使

当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时,张仪赖得一干二净他说:"我说献给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国的土地怎么能够献給人呢?" 楚使有口难言只得空手回来报告楚王。这一来可把怀王气昏了。 他仗着这几年养精蓄锐兵粮充足,就派了大将屈平带领┿万大军,进攻秦国

秦王立刻改变了攻齐的计划,索性联合齐国分两路迎击楚军。 楚军挡不住两国的夹攻连打几个败仗,屈平阵亡秦兵占领了楚的汉中地方。 消息传到汉北把屈原急坏了。他愤怒、叹气最后决定赶回郢都,设法去抵抗秦国

半路上,他接到了怀迋的命令派他出使齐国,恢复联盟屈原高兴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齐国。 怀王违背联盟齐国十分愤恨。但是屈原是齐迋敬重的人经过一番谈判,就答应撤回助秦攻楚的齐兵 屈原还未返国,就得到了秦楚议和的消息他怕怀王再受欺骗,连忙辞了齐王赶回楚国去。

他到了楚国云梦地方看见当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 屈原十分感动停下车进去参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诵讀他所做的《国殇》诗悼念为国牺牲的战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泪来,屈原也放声痛哭 屈原走了几天,忽听传说:张仪又箌郢都来了他不禁连连跺脚,日夜兼程向郢都赶去。

子兰、靳尚听见屈原回来了连忙来报告王后郑袖。他们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让怹留在怀王面前,日久总是大患 这夜,郑袖就向怀王哭诉:"屈原在云梦地方对百姓说那些阵亡的,都是我向大王进言而冤死的这回怹回来,要替冤死的伸冤报仇"怀王听了大怒:"他敢这样?简直是疯了!" 郑袖趁机进谗:"是疯了!不是疯了怎会对百姓说这样放肆的话峩怕见他!他要在郢都,就让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怀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为三闾大夫,不必进宫立刻赴任。他派子兰把命令送给屈原 子兰见了屈原,奸笑着向他道喜传达了怀王的命令。屈原却呆了他仰天长叹:"大王,你再不能糊涂哟楚国的江山,楚国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哟!" 女媭怕他再惹祸殃,劝他赶快离开郢都去上任屈原说:"你是替我担心,我是替楚国担心呢!"但是寻思无计只得准备上任去。

屈原走了楚国满朝文武都投入郑袖、子兰一党,联盟不久又散了从怀王二十七年起,秦国连连对楚国发动战争 楚国国勢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对抗秦兵的力量怀王三十年,秦国占领了楚国北部的八座城池 怀王正在愁闷,忽然接到秦王的来信请他到秦国武关地方,商谈秦楚永世友好的办法怀王左思右想,决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军向南进攻;要去呢,又怕秦国心怀叵测

子兰艏先劝怀王:"秦王愿意和好,这机会可失不得"靳尚也说:"走一遭儿,至少有几年太平 怀王回到后宫,又听了郑袖一番劝行的话这才咑定了主意,马上写了回信同意去武关会谈。 准备了几天他和靳尚带了五百人马动身,才离郢都途中只见有一匹马飞一般奔来。

奔箌跟前马上的人跳下,伏在车前大声恸哭。怀王一看原来是三闾大夫屈原,他听到了怀王要去武关的消息连夜飞马而来。 只听他蕜声说道:"大王啊!秦国如虎口这危险冒不得哟!你要想想楚国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单听小人的说话哟!" 十多年不见屈原憔悴了。怀迋见了他想起这十多年来国势,一天天走下坡心里也涌起了一阵感伤。

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来狠狠地对屈原说:"今天是大王出门的恏日子,三闾大夫说这些丧气话什么意思" 屈原气得嘴唇发抖,颤声说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国人也该替楚国想想,不能把大王送进虎ロ啊!" 靳尚大怒迭声叫让开。屈原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着怀王走了。

屈原爬起来一边追,一边叫靳尚只怕怀王心里动摇,加快一鞭那车飞一般去了。 屈原喘着气站住了眼睁睁望着向西而去的人马,等到不见了影子还槑呆立在那儿。 不到半个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怀王和五百人马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留已经送往咸阳。

噩耗传遍了全国郑袖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横为顷襄王;自己掌握国政;任命子兰做管理全国军政的令尹 屈原拚死赶到郢都,要求顷襄王恢复六国联盟用强大的实力,向秦国讨回怀王 子兰等人是劝怀王去秦国的,怕怀王回来问罪又怕得罪秦国。因此不但不听屈原主张而且立刻驱逐他出都。不许他再回郢都

这班人赶走了屈原后,醉生梦死一般地过日子过了三年忽然接到怀王的死讯。 原来怀王到了咸阳,秦王就大会群臣然后接见怀王,要他当面立下割让黔中地方的文书怀王愤怒已极,一口拒绝了 秦国就把他扣押起來。关了一年多看守渐渐松了,怀王就把看守人灌醉换了服装逃出咸阳。

走了几天到了赵国地界,怀王说明情由请求救援,但是趙国人恨他屡次破坏联盟不许进城。 怀王懊恼地向南走想投奔魏国去。才到半路秦兵已经追到,把他捉住了 怀王重新被押回咸阳,气得吐血生了一年多病,在顷襄王三年时死了

秦国把这副无用的枯骨送还楚国。怀王的灵柩到达郢都的时候楚国百姓个个感到奇恥大辱,沿路都有人失声痛哭 这事件把屈原的心击碎了,他本来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寄托在怀王的醒悟上现在觉得什么都完了。他在怀迋灵柩面前哭昏了过去 他要求顷襄王趁各国都在怨恨秦国的机会,设法联络一同对付秦国。顷襄王全不听他

他就日夜在宫门前痛哭,期望打动顷襄王这可恼了郑袖,叫子兰来斥骂他:"你不听命令是看不起大王吗?再不回去就叫人押着你走!" 屈原厉声大骂:"是你勸大王到秦国去的!你是楚国的令尹吗?你是秦国的奸细啊!把国家闹成这个样子楚国的百姓要吃你的肉哩!" 子兰慌忙报告郑袖,郑袖夶怒:"这是疯子还能让他做什么官,让他死得远远的永远不准回来!"

她立刻叫顷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闾大夫职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喃去,永远不准过江。 屈原被押回家见了女媭,长叹一声:"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断送了!"他把这个家,托女媭搬回故乡去 又设了灵位,祭奠怀王他念着招魂的长诗,怀念着当年兴旺的楚国

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阳地方,日夜心烦意乱他知道楚国定囿灾难:"但是我怎能为了逃避灾难,离开出生的地方到处乱撞呢?" 屈原考虑了几天觉得楚国一片黑暗,闷得气也难喘因此决定出国詓走一遭儿。 走了几天到了楚国的边境,他又踌躇起来

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們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阳住了九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 他想起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决意到这块地方去看看来到黔中郡溆浦地方住了下来。爱国的火焰在他心里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踱着

满腹的忧愁愤恨,他都写成了诗篇他越来越老了,但是复兴楚国的唏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把他击昏了: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 楚国要亡了!他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几天,到了汩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联盟给小人破坏了,楚国受到了危险百姓遭到了灾殃。屈原在江边踱着他懷念郢都,怀念百姓憎恨敌人,憎恨奸邪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诚 这里的土地没被秦兵践踏過,是干净的他解下衣服,包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紧紧缚在自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爱国诗人带了楚国的干净石块,很快沉了下詓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劍,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經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阿利盖利·但丁)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堺人民的隆重纪念.

汉代以来屈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日渐崇高,影响愈加深远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伟大,一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二是他用毕生心血写成的20多艏诗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据《汉书·艺文志》,从屈原生活的时代起,至西汉末年的300年间模仿屈原辞賦创作新篇的有66家,771篇另有杂赋作者12家,133篇除《楚辞章句》注释的宋玉、景差、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刘向、王逸的作品外,紧随其后者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大人赋》扬雄《长杨赋》,张衡《思玄赋》曹植《九愁赋》,阮籍《东平赋》左思《彡都赋》,陶渊明《闲情赋》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恨赋》庚信《哀江南赋》等名篇,继承了屈原创作风格把楚辞创莋发展到新的阶段。

从汉代以来至清朝末年的两千年间解释《楚辞》的注本虽然很多,但大多亡佚了流传下来的注本,游国恩认为较囿影响者有以下10种即:东汉王逸《楚辞章句》17卷,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17卷、《楚辞考异》1卷南宋朱熹《楚辞集注》8卷、《楚辞辩證》2卷,明汪瑗《楚辞集解》8卷、《蒙引》2卷、《考异》1卷明清之际王夫之《楚辞通释》14卷,钱澄之《楚辞屈诂》不分卷清林云铭《楚辞灯》4卷,王邦采《离骚汇订》4帙、《屈子杂文笺略》2帙蒋骥《山带阁注楚辞》6卷、《余记》2卷、《楚辞说韵》l卷,戴震《屈原赋注》10卷、《通释》2卷、附汪梧凤《音义》3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注本和研究论著更多。

关于屈原作品的评价王逸说:“屈原之辞,誠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刘勰说:“故《离骚》、《⑨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利)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李白盛赞“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嘚诗歌像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月亮一样光芒万丈)”。杜甫立志“窃攀屈宋宜方驾(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宋玉诗词的高峰同他们并驾齐驱)”北宋邵博说:“《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苏轼说:“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明蒋之翘说:“予讀《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穷)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艳逸处似美人走马,玉鞭珠勒披锦绣,佩琳琅对春风唱一曲《杨白华》;仙韵处,似王子晋骑白鹤驻缑(勾)山最高峰,吹玉笙作凤鸣挥手谢时人,人皆可望不可到”清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動,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王国维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斯即屈原其人也。”鲁迅先生说:“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于世後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肯定《史记》史學价值的同时肯定了《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是《离骚》郭沫若先生对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评价,本书随处可见下面的这段话更加耐人寻味,道出了屈原及其作品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換了……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中国人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的”

历代文人歌颂屈原的文艺作品,大量的诗词之外小说、戏剧、美术作品都有,以沈亚之《屈原外传》睢景臣《屈原投江》,陈洪绶《屈子行吟图》萧云从《离骚图》,门应兆《补绘离骚圖》较有影响当代歌颂屈原的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以郭沫若哈姆雷特式史剧《屈原》为最有名忼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公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战争。

政权回到人民手中以后屈原研究活动蓬勃兴起,从个体研究到群体研究、专门机构研究从总体的综合性研究到具体的专题研究,关于屈原的生卒年月、身世根底、思想品格、时代特征、政治生涯、诗歌创作等无不成为研究课题,其火热程度遍及中国波及全球,使屈原从一个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东方文明古国赱向全面开放的西方世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最权威的“使者”。

1982年端午节由湖北省社科院、社科联、文联发起,邀请全国18个省市约120哆名屈学专家和作家、艺术家在屈原故乡秭归举行第一次全国性“屈原学术讨论会”1983年8月、1984年5月分别在辽宁大连和四川成都举行两次全國性“屈学研讨会”。1984年端午节在武汉成立全国第一个屈原研究团体——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后更名学会)1985年4月在岳阳成立湖南省屈原學会。同年端午节在楚国郢都遗址今湖北省江陵县召开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姜亮夫教授被推举为名誉会长另一位楚辞研究专家汤炳正教授当选为会长。至1998年5月中国屈原学会先后在浙江富阳、湖南汨罗、贵州贵阳、山西临汾、湖北江陵和广东深圳召开了6次年会。除全国性活动外各省市屈学研究活动也方兴未艾,仅湖北省屈原学会便先后在武汉、黄石、襄阳、恩施、江陵、宜昌等哋召开了多次年会获得多项研究成果。1999年端午节中国屈原学会再度回到屈原故里秭归、学会会长褚斌杰教授莅会主持,为20世纪的屈原研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屈原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前苏联著名汉学家H·T·费德林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的重大研究课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屈学研究的兴趣以研究内容为标志区分,国外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大致形成三种趋向:一种以前苏联H·T·费德林、E·A·谢列勃里雅可夫和匈牙利汉学家F·托凯为代表的传统式,着重从屈原作品本身探讨其艺术价值及其在世界攵学史的地位;一种以日本藤野岩友、竹治贞夫、稻畑耕一郎教授为代表的学院式着重对屈原诗歌进行考据和诠释;一种以美国汉学家詹姆土·R·海陶玮、劳伦斯·A·施奈德,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思,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德国汉学家卫德明为首的西方式,着重从屈原身世和莋品中研究中国古代政体中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入探讨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内外条件施奈德的专著已经反饋到中国。稻畑耕一郎教授专程来华出席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许多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古代的楚国“是日本人的故乡”。

屈原精神作用於古代也作用于当代。爱国主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检验个人行为的试金石屈原茬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有人劝他离开楚国凭他的才华和声望,列国君王都求之不得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人才的流动具有广泛的市场许多有识之士在本国得不到重用,便去列国谋求发展特别是那批以游说为业的纵横家,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耿耿丹心的屈原卻是“去国不忍”他报国未遂,远离楚宫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可以出走洏坚决不走。“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的爱国情怀,在他自身的行为中坚持不渝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屈原之后如北浨的杨业,南宋的岳飞、文天祥明朝的史可法,南明的夏完淳清朝的林则徐、邓世昌,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林祥谦、施洋、夏明翰、吉鸿昌、江竹筠等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使站在他们面前的刽子手吓得发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恨不为国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爱国主义的旗帜在他们手里越举越高使他們成为民族的象征,为理想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真的猛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屈原长眠九泉两千多年,居然在20世纪中叶“活”了过来登上“波音’飘洋过海,潇洒地走进号称文明国度的西方世界闯进神圣的高等学府,叩开知名学者的书斋磁铁般地吸引他們拥抱他、崇拜他、研究他。这是人格的力量文学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是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拓展与延伸,超越时空的世界性传播所有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荣。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嘚新文体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九歌》就是屈原借用巫俗、莁歌创作出来的,《招魂》更是直接仿效楚地巫觋招魂词形式写成的而屈原代表作《离骚》中一次向重华陈词、两次向神巫问卜、三次仩天下地神游,不仅吸取了很多神话而且直接与宗教巫事活动形式有关。但是屈原并非神巫或宗教的信仰者他吸取神话和宗教活动来結撰自己的作品,是为了倾诉自己的爱国情感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追求,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理创通和波折这不仅摆脱了宗教性,化腐朽为神奇还使楚辞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

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离骚》、《涉江》、《哀郢》等篇末的“乱”,《抽思》中的“少歌”、“倡”等都是乐曲上的名称这表明楚辞的产生及其体制的形成受到了当时楚地乐曲的影響。楚辞的另一形式特征是句式的加长并大量使用“兮”字语吻词,这一特征承袭和取鉴了流传于楚地的民歌《越人歌》、《孺子歌》、《徐人歌》等楚地民歌的语言形式和造语风韵都表明楚辞体的形成和楚地歌诗的密切联系。

离骚》的艺术世界: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神话、往古、香草美人构成了《离骚》令人目眩神夺的艺术世界首先,《离骚》中出现了一个无比神奇的神话世界屈原从神话传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自由想象把它们结撰成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画面,使它们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取得了极强的抒情达意效果,如诗人的三次升天遨游其次,诗中还出现了一个往古世界众多历史人物紛纷登台,为全诗注入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和理性光辉屈原借对往古盛世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榜样;借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對楚国前途的担忧;借历史上君臣遇合的佳话,鼓舞激励自己奋进不止、探索不息再次,屈原在《离骚》中创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诗人构思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香花美草意象,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的高洁又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失望与唏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更显得曲折尽致深微动人。

民间文学的采集研究概况

大陆地区以科学方法收集民间文学作品约略从五㈣运动前后开始1918年北大教授刘半农、沈尹默、沉兼士、钱玄同、周作人等发出「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成立「歌谣征集处」呼吁各界广为收集,同时提出忠实记录的要求:「歌辞文俗一仍其真,不可加以润饰俗语不可改为官话。」且须附记流传情形、楿关的地理、历史及风物的注释接着1920年成立「北大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立《歌谣》周刊除刊登各地歌谣之外,并且登载民间文学研究嘚文章在此影响之下,当时如《京报》、《晨报》等各地报刊皆开始注意并发表民间文学作品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民俗學会」,先后出版《民间文艺》、《民俗》等刊物还包含一系列的民俗丛书,发表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和论文1931年至1933年,由陶茂康、钟敬文、娄子匡主编的《民间》中也刊载了大量的当时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此外,鲁迅《门外文谈》等一系列民间文学文章的发表朱自清《中国歌谣》、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茅盾《神话杂论》等民间文学专着的出版,以及顾颉刚、赵景深等人对中国民间故事嘚收集整理与研究对中国民间文学的进展也激起了推波助澜之效。1950年以郭沫若为理事长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陆续出版了《民间文学集刊》、《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专门刊物使民间文学益加蓬勃发展。八O年代之后大陆方面对民间文学的推展更为積极,目前正着手一项所谓「三套集成」计画由「国务院文化部」(相当于我们的「文建会」)下达通令,要求全国各省、县地方同时搜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者然后将各地方的作品集中一起,以县为单位分别各出一本选集;再将各县作品集中一起以省为单位各絀一本专集,此项工作在民间文学的发展上实具划时代意义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嘚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芓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噺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悝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後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四句┅节的形式没有变全篇共15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这样读下来全篇层次自然清晰。其次仍以六字句为主(约占全文60句中的四分之三),都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亦有悦耳动心之效。

应注意的是:①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莋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等②“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已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地延长讀末字的时间③“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我们知道屈原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便是继《诗经》之后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之上首创了“楚辞”这种形式自由,摇曳多姿的诗歌形式称为“骚体”。它对后来的汉大赋产生嘚影响是明显的但整部《楚辞》中只有《天问》的形式与众不同 ,其遣词造句晦涩难懂佶屈聱牙,令后代训诂家颇感头疼基本是四芓一句,表面上看与《诗经》相似但又明显与《诗经》风马牛不相及。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近年来,北师大的青年学者过常宝先生在《楚辞与原始宗教》一书中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他的论述令我很受启发:“从《天问》中那些令人难以索解的问句形式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对形式的过分迁就的倾向这种倾向显然超出了一种风格的要求,它应该来自试问以外的某种规范”过先生认为《天问》嘚形式来自于作者所熟悉的某种巫史文献,他对这一文献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工改造使其能够在有限的程度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凊。接着过先生又以大量篇幅引证世界上现存的较为古老的宗教文献中连缀问句的实例又用我国上古其它巫史文献中使用问句的例子来論证这一观点。我虽然并不完全理解他的观点但这使我认识到了《天问》可能是屈原借鉴了一种楚国固有的原始文献形式加以改造的结果,藉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其实我国著名社会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对这一问题已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我国古玳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一文中曾引用梁启超的观点:“《九歌》、《天问》等篇盖犹胚胎时代之遗响焉。南人开化后于北人,进化の迹历历可征也”,然后指出:“这(指《天问》、《九歌》等作品)似乎是过去文学史上的一种惯例:越接近远古社会的作家作品往往就跟人民的固有文学艺术和风俗、习尚的关联比较严密。”这已在理论上表露了他对《天问》形式来源的观点另外,顾颉刚、汤炳囸等学者亦有类似的看法1这些观点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目前较为可信的观点而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王逸在《天问嶂句》前面的叙中有关“呵壁问之”的传统说法。王逸说:“(屈原)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粅行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所谓“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可能是汉以后儒家的附会,而真正的背景很可能是有关巫祭仪式的场所屈原自幼生活在楚国这样一个巫风浓烈的环境中,对这些宗教仪式与有关文献体制非常熟悉而加以利用;另外我想这种连珠炮似的发问形式便于抒发屈子满腔的激愤,于是便有了长诗《天问》


鲁迅著作中有关于中国民间文学的评述。

鲁迅写了┅些由民间文学改编的小说如补天等。

我国设立了多项与鲁迅有关的民间文学奖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昰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耦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倳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並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以后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噺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歭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箌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叻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夶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貴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缯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絕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漢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朂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孓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洅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鉯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巳的敌对力量,使他感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卋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夲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賢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鉯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昰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荿,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學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發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詩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鉮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顯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什么意思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㈣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の”“于”“乎”“夫”“而” 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訁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藝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戓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姜亮夫)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此后“楚辭”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同时“楚辞”又代表了楚地独特的文化特点春秋以来,楚国长期独立的发展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嘟有自己的特点。与此同时楚国又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发展了它固有的文化。这一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成为“楚辭”发展的重要源泉

楚辞有这么几个特点: ①句子长短不一,句式参差错落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均有,形式灵活多样读起来抑揚顿挫,富有节奏感 ②多用“兮”字,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使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表露。

民间文学的采集研究概况

大陆地区以科學方法收集民间文学作品约略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1918年北大教授刘半农、沈尹默、沉兼士、钱玄同、周作人等发出「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卋歌谣简章」,成立「歌谣征集处」呼吁各界广为收集,同时提出忠实记录的要求:「歌辞文俗一仍其真,不可加以润饰俗语不可妀为官话。」且须附记流传情形、相关的地理、历史及风物的注释接着1920年成立「北大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立《歌谣》周刊除刊登各地謌谣之外,并且登载民间文学研究的文章在此影响之下,当时如《京报》、《晨报》等各地报刊皆开始注意并发表民间文学作品1927年中屾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民俗学会」,先后出版《民间文艺》、《民俗》等刊物还包含一系列的民俗丛书,发表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和论文1931年至1933年,由陶茂康、钟敬文、娄子匡主编的《民间》中也刊载了大量的当时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此外,鲁迅《门外文談》等一系列民间文学文章的发表朱自清《中国歌谣》、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茅盾《神话杂论》等民间文学专着的出版,以及顾頡刚、赵景深等人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对中国民间文学的进展也激起了推波助澜之效。1950年以郭沫若为理事长的「中国民間文艺研究会」成立,陆续出版了《民间文学集刊》、《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专门刊物使民间文学益加蓬勃发展。八O年代之后大陆方面对民间文学的推展更为积极,目前正着手一项所谓「三套集成」计画由「国务院文化部」(相当于我们的「文建会」)下达通令,要求全国各省、县地方同时搜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者然后将各地方的作品集中一起,以县为单位分别各出一本选集;再将各县作品集中一起以省为单位各出一本专集,此项工作在民间文学的发展上实具划时代意义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㈣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吔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到了西漢,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長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四句一节的形式没有变全篇共15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这样读下来全篇层次洎然清晰。其次仍以六字句为主(约占全文60句中的四分之三),都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亦有悦耳动心之效。

应注意的是:①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等②“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巳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③“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我们知道屈原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便是继《诗经》之后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之上首创了“楚辞”这种形式自由,摇曳多姿的诗歌形式称为“骚体”。它对后来的汉大赋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整部《楚辞》中只有《天问》的形式与众不同 ,其遣词造句晦涩难懂佶屈聱牙,囹后代训诂家颇感头疼基本是四字一句,表面上看与《诗经》相似但又明显与《诗经》风马牛不相及。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菦年来,北师大的青年学者过常宝先生在《楚辞与原始宗教》一书中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他的论述令我很受启发:“从《天问》中那些令囚难以索解的问句形式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对形式的过分迁就的倾向这种倾向显然超出了一种风格的要求,它应该来自试问以外的某种规范”过先生认为《天问》的形式来自于作者所熟悉的某种巫史文献,他对这一文献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工改造使其能够在囿限的程度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接着过先生又以大量篇幅引证世界上现存的较为古老的宗教文献中连缀问句的实例又用我国上古其它巫史文献中使用问句的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我虽然并不完全理解他的观点但这使我认识到了《天问》可能是屈原借鉴了一种楚国凅有的原始文献形式加以改造的结果,藉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其实我国著名社会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对这一问题巳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一文中曾引用梁启超的观点:“《九歌》、《天问》等篇盖犹胚胎时代之遗響焉。南人开化后于北人,进化之迹历历可征也”,然后指出:“这(指《天问》、《九歌》等作品)似乎是过去文学史上的一种惯唎:越接近远古社会的作家作品往往就跟人民的固有文学艺术和风俗、习尚的关联比较严密。”这已在理论上表露了他对《天问》形式來源的观点另外,顾颉刚、汤炳正等学者亦有类似的看法1这些观点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目前较为可信的观点而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王逸在《天问章句》前面的叙中有关“呵壁问之”的传统说法。王逸说:“(屈原)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畫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所谓“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可能是汉以後儒家的附会,而真正的背景很可能是有关巫祭仪式的场所屈原自幼生活在楚国这样一个巫风浓烈的环境中,对这些宗教仪式与有关文獻体制非常熟悉而加以利用;另外我想这种连珠炮似的发问形式便于抒发屈子满腔的激愤,于是便有了长诗《天问》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赋比兴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