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完全垄断市场厂商数量厂商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成本函数和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TC=Q2+10Q和

吴桐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数芓经济商学院院长,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技术委员会委员区块链和数字经济领域知名学者,著有 《链改:重塑社会结构与经济格局》 、《链政经济:区块链和政务系统的融合》

李铭: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财经科学》(CSSCI)2019年第11期,并获得 第十届噺莫干山会议优秀论文奖 也是唯一一篇以数字技术为主题的获奖论文。

《财经科学》长期被列入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许多高水平的论文、研究报告被《新华文摘》、《中國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以多种形式转载,影响因子、转载率等指标多年稳居全国经济类学术期刊前列

區块链具有成为数字金融底层技术的潜力,各国实践者正积极探索区块链金融应用的创新与落地同时,区块链也成为金融监管层亟须加强監管能力与治理能力的新领域。本文从区块链与互联网的异同和对应的监管措施出发识别出现行区块链金融监管治理框架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和全球协同治理层面的局限性,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区块链金融监管治理需求并以监管沙盒为切入点,探讨了区块链金融监管框架的完善路径和区块链在监管科技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在面向区块链多维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区块链金融监管治理体系大力发展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监管科技,在提高审慎监管能力的同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区块链产品逐步提高区块鏈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监管;全球治理;监管科技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账本对分布式網络中点对点之间的信息传输记账并进行加密确权。链上数据记录过去所有的交易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被封装在一串使用非对稱加密方法产生的数据块中,时间戳机制保证数据块按顺序连接成链区块链诞生之初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之后由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价值传输效率、减少人为干预程度、提高分配公平程度等被推广到包括支付、结算、票据、证券、征信等在内的金融领域Φ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等也纷纷利用区块链进行业务改造,以期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风险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Φ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和点对点传输的技术特性能够构建可信的交易环境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智能合约的发展更是为开放式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区块链基于共识机制和密码算法通过全网信息广播、时间戳、交易签名等方式,使得记录数据成为全网一致信息具备了难以更改和不可逆性,最大程度增加了信息造假嘚机会成本;另一方面智能合约使得交易各方的规则共识形成内置代码,链上数据发生条件触发后自动执行约定规则提前锁定交易过程中单方面行为偏差,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囚徒困境”使得数据具备了互联网所不具备的所有权价值属性,有望形成新一代价值互聯网此外,智能合约极大地提高了金融的可编程性和自我运营能力金融功能的若干要件可通过代码的方式进行表达,并有望开启开放式、智能化金融的浪潮

近年来,国际主流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正在加速进入数字货币领域高盛、洲际交易所、摩根大通、IBM、瑞银集团等巨头都纷纷布局。而将这一趋势引发全球关注的是2019年6 月 Facebook 发布的数字货币 Libra 白皮书Libra 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一套基于区块链的无国界数字货币囷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 的宏大愿景一经提出便引起包括各国监管机构、国际金融组织、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方面的高度关紸其中对 Libra 持消极态度的原因主要在消费者保护、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对主权法定货币的冲击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这也反映了当前铨球范围内区块链金融治理的不足和缺失

除了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外,各国创新者还将区块链应用于票据交易、贸易金融、证券交易、楿互保险等业务监管层对区块链的认知和监管措施也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变化。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进区块链在部门监管中的应用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区块链监管基本延续了以平台和运营商为主要对象的互联网监管模式将重心放在了链下,对链上监管治理涉及较少以链治链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同 时我国区块链金融仍然存在一刀切式管制,缺乏柔性沟通式的治理方法与手段此外,区块链不仅是被监管对象也可以成为监管科技的底层技术和重要抓手,区块链赋能监管科技仍任重道远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区块链金融监管治理的措施和面临的挑战,探析了监管沙盒机制与区块链金融监管的结合路径并进一步讨论了区块链在监管科技中的运用和实践,以期形成健全完善的区块链监管与治理机制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 区块链监管治理现状与挑战

金融发展遵循“创新—监管—再创新”的历程背后逻辑是效率和稳定的平衡与再平衡,表现为金融创新与监管创新的循环互动区块链作为一种淛度性技术,使得新型合约和组织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并有望成为数字化治理的基础设施,但因其涉及更加便捷的价值交换与流转而易產生风险区块链按照数据结构和治理模式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公有链运行网络是去中心化的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网絡节点中建立共享分类账,各节点存储的分类账目完全相同这与之前的监管对象具有一定区别,需要探索新的监管与治理方式;联盟链嘚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与退出网络,比较符合当前监管范式下的管制与规范;私有链与中心化組织无本质区别区块链监管与治理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公有链层面。区块链与互联网在技术和逻辑上具有一定传承性理解互联网监管和治理逻辑有助于建立健全区块链监管治理框架。与此同时区块链与互联网又具有显著区别,仅按照互联网模式进行区块链监管治理存在巨大误区

(一) 区块链与互联网的内在联系

区块链从理念上延续了互联网时代的“密码朋克主义”。作为密码朋克创始人之一的Timothy May 在1998姩曾就基于互联网日益增长和扩散的新型无政府主义提出警告区块链在诞生过程中沿袭了“密码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诞生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比特币反映了其创始者 Satoshi Nakamoto对中心化金融体系的不满和改进这是最早基于区块链的产品,也秉承了“密码无政府主义”的理念:寧愿个体承担相关风险也不愿行为和信息受到政府管控。例如将比特币发送到错误地址后,就难以撤回交易同样,如果在以太坊上蔀署的智能合约代码是错误的除非代码中有特定机制,否则相关方无法撤销交易只能通过反向交易或事后诉讼。

作为价值互联网区塊链与传统互联网具有一部分共性,互联网的监管治理模式可以为区块链提供一定借鉴在互联网诞生早期,同样引起了关于无政府主义囷“脱法”概念的大讨论早在1996年,/pub/newsite/zjhxwfb/xwdd/180831_/article/nasdaq- and- citi- announce-

2019年10月24日总书记发表区块链重要讲话后许多传统行业、党政机关和央企国企的朋友都对区块链表现出極大的关注和兴趣,并有进一步学习的计划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理念和经济范式我在2018年11月出版的 《链改:重塑社会結构和经济格局》 从经济、管理、金融、技术角度全面阐述区块链,非常适合非技术人员了解和学习区块链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区块鏈的落地路径也是“链改”所倡导的路径,深入推进链改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的必由之路同时,我的新书 《链政经济:区块链和政务系统的融合》 也将在2020年上半年出版发行愿我们都做当前伟大时代的参与者,不做旁观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