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另一个部门男直属领导要辞职了在我辞职后主动提出帮我推荐工作等等后突然疏远我

秀文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文献綜述怎么写》下面是详解!

论文的文献综述应该怎样写?

从一篇文献开始看几篇相关文献整理出大致思路,找出一个切入点就开始实驗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要看文献,针对不同问题有选择性的看之后实验完成,整理成文章发表的时候为了写前言部分而看一些文献。开题 - 实验 - 发表每个步骤都要看文献,这是我的科研过程
但这些步骤里看文献是不全面的,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到解决一个问题结束,涉及到的都是具体的文献如果要对整个课题方向全面把握,写一篇综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做过较长时间的相关研究后写綜述文章有以下几个好处:
大的方面,能够提高对整个课题方向的把握能力通过详细的、全面的文献检索和阅读,可以对这个课题方向嘚发展脉络、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
其次,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升华经过多年的相关研究,自己心中必定有鈈少思考和疑问此时的大量阅读对自己的固有知识是一个归纳升华的过程。写完应该有顿悟之感
再次,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写完综述后,通过对整个课题方向的了解知道了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哪些问题是热点、哪些是难啃的骨头,是制约课题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样设计以后的实验时就能有的放矢。
小的方面综述也是一篇文章呢。现在国内评估要看个人成果综述也是一种发文章的方法。另一个方面能够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一般来讲综述文章的引用次数相对研究文章高,因此也就擴大了自己在同行中的知名度
在开始写综述之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工作是文献检索虽然经过 "开题 - 实验 - 发表" 三个阶段的阅读,可能存儲有足够的知识点这对你的实验有用,这还不够一个综述文章综述文章要全面,要综合概况所评述的问题因此,详尽的文献检索是┿分有必要的
这里说的全面不是说把几十年的文章全部下载下来读一遍,这样工作量太大了这是其一;其二,早期的文章可能已经被總结过了因此,找几篇综述文章看看就可以了此处的全面是指多换几个关键词检索和多换几个数据库检索。先说关键词每个作者倾姠的关键词不同,而且新兴领域还没有约定俗成的术语时更需要多换几个关键词了。
再说数据库因为每个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都是不全媔的,这里重要的检索工具必不可少例如 Scopus、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google Scholar,会收录比较全面的信息但会比专门数据库晚(晚多长时间不清楚,Pubmed 会晚几个月Scopus 更噺快些)。
还有两个小技巧来获得相关文献一是所读文章中引用的文献,这个好理解文后的参考文献就是。另一个是看哪篇文章引用叻所读文章这也是相关文献。像 Google Scholar 有一个引用次数点开里面就可以看到哪篇文章引用了此篇文章。
通过以上几个方法才能找全相关的攵献。
找全文献后下一步就开始读了。
首先没必要全部通读,这样耗时太长工作量太大。但是近两年的文章要通读。两年对比較热的领域来说是一个合理的综述文章的时间点。这两年的文章要通读重点读,也是综述的重点所在不通读不足以知晓解决了什么问題、如何解决问题;不通读就写综述有点不负责任。
两年前的文章没必要通读因为,可以从近两年的文章中的前言部分读到对这些文章嘚评述也可以从综述文章中获得相关信息。这些文章着重读摘要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对某一个问题针对性阅读。
阅读上百篇文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是浏览一遍,就只能留下一个大概印象过一段时间或者说随着阅读文献的增多,这个模糊的印象也失去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写作和创作的基础,记不住怎么组织语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从几百篇文献上千页中哪里去查
我的导师教导我读书要辯证去读,在思考中记忆不要在书上涂画。不否认这种方法适合聪明的大脑我资质愚钝,试行几年之后脑子里只有墨盒的味道,却沒有文字结果连我赖以凭借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写写划划也丢失了。对于我更适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适合我的德国同事们他们把文献用 A4 纸打印出来,在重要的语句上用高亮笔划出
读完之后抄录到 A5 纸上,订到原来的文献上作为精选。这个摘录是对你真正囿用的知识点其他大部分文章都是铺垫,或者是已经在你记忆中了“高亮笔划出 + 读书笔记”能够有效的帮助记忆。
这样读书虽然刚开始很慢随着十几二十篇文献做下来,你的积累多了后面的摘录就越来越少了。而且你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因为人都是基于旧囿的知识去领悟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你的知识储备少一篇文章的知识点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或者大脑中不能浮出有效的实例去解释所以接收起来非常困难。
而随着积累的增加理解越来越容易,也理解越来越充分速度也越来越快。阅读速度的增加一定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这就是知识的马太效应
你的读书笔记需要分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与其他知识的管理一样,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这得需要另辟一篇博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讨论仅对文献的管理进行说明。
在下载了上百篇文献之后文献的管路就成了一个问題。就像十个八个人的小公司老板一个人可以兼职财务、人事、市场等多重角色,而上百上千人的大公司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都足以讓你忙的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专业人士能够轻松处理让你手忙脚乱的杂事
对于文献管理,Endnote 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人士能够有效地把庞大嘚文献有效地组织起来,给你提供全面的信息作者、期刊、年份、题目、卷期页码,以及摘要等信息有些期刊在投稿时要求提供 DOI,Endnote 也能做到
Endnote 在文章编排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综述写作、论文写作、书籍写作的必备(其他文献管理工具也不错ReferenceManager,BiblioscapeNoteExpress 等)。它的使用方法見王超的《ENDNOTE 使用方法常用!》。
虽然电子版很方便我还是倾向于阅读用纸版。一是看电脑屏幕时间长了眼睛疼,大脑容易木化陷於僵滞的状态;二是多动手,有助于记忆在电脑屏幕上看时,仅仅使用一根手指头:是指双击打开或关闭和滚动滑轮翻页除了食指,整个身体的其他部分都一动不动
眼睛慢慢变成像死鱼眼一样,拉直了视线呈现出发呆的神态来。这种阅读方式不适合长时间大量阅读偶尔查阅还行。我喜欢把文献打印出来统一编号(跟 Endnote 一致,Endnote 中的 Label 可以添加编号)后打孔放入活页文件夹。活页夹和打孔器见图片
這里也提一下活页文件夹。这种简单、灵活、有效的文件管理方式我竟然在我整个求学过程中闻所未闻,未见任何同学使用过大家都昰打印出来,订书机一订就摞在桌头上文件多了经常滑落下来洒一地。更难受的是管理你不能把它码整齐,也不能随手取出想要的文獻
直到在歌德学院学德语才第一次接触文件夹。当时报名时一人发一个活页文件夹,教室里有打孔器老师发下的材料自己打孔后放叺。而且还可以用隔页分类存档不同内容的资料方方正正的文件夹,往桌子上一放就能站住文件再多也能排放整齐。在实验室里导師应该给每个研究生配发活页夹供学生使用,方便学生
而且学生毕业后,可以把文件夹和打印的文件同时收回留给后续的学生使用。從而既利于科研又避免浪费。
文献的阅读是一个从“无可非议”、“似是而非”、“大是大非”到“无事生非”的过程
刚开始阅读,甴于自己的知识有限前几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和结果对自己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评判其中的观点因而,刚开始阅读时会對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全盘接受很难产生质疑的观点出来,对看的任何内容都是“无可非议”
等看过十篇八篇的文献之后,所了解的方法和观点较多了有些可能观点相左,这是怀疑会跳出来对所阅读的论点进行挑剔,却又不能凭借一两篇文章而确定某种方法完全胜过叧一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从而达到“似是而非”的境界只有看过足够量的文章之后,才能够做出完整的评价所获得的优劣仳较结果也有充足的论据。这时候就达到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境界
综述文章,一部分是综合别人的工作另一部分,还在于论述自己嘚观点大是大非也还只是综合的一步,应该更进一步通过对“大是大非”的把握,要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优点或者缺点、提出改进方法以及对未来工作和发展前景的建议和设想,更有甚者跳出对原有实验细枝末节的讨论,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原理上、方法论上囷系统性上加以评价。
这当然很难故而,多数综述文章综而不述让读者看完之后,对过去有些了解对未来仍是茫然。当然论述的樾多,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大鲜明的例子是,赵立平历时两年增删二十多次才写出为未来 5-10 年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文章方知“述”之不易。
如果阅读完成之后能够达到“大是大非”的经济,即可提笔写作了写作,要先搭框架对所要综述的内容分门别類,不断细分分的越细越好,至少要三级三级标题下还可能有四级五级标题。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框定要综述的问题缩小范围。不偠让自己的写作“随兴所至”而偏离了方向失了重点。也容易分清主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不是写书没有太多的篇幅去展宽铨面的讨论,所以要限定自己综述的范围
@写作压力小。想到写一篇文章时会联想到“写下至少五千文字和阅读一百篇文献”,一霎那壓力倍增而且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而细分之后所要想的仅仅是对某个方法的某个参数进行讨论,只需一个小段落的文字这样简单的哆,可以立即完成没有太大压力。
@有条不紊所有要讨论的问题列在那里,就像一个 TO-DO LIST完成一项划去一项,一件一件来有条不紊,进喥非常直观
文章细分成一个一个小节之后,就可以动手完成每个小段落了在这里有几个小技巧,非常有效
@注重写作的连贯性:写作朂好是一气呵成,不要在写 A 问题时去思考 B 的问题这里有两层意思,写作 A 问题时发现了对 B 问题有用的材料;另一层意思是写作 A 问题时发現了 B 问题存在的错误、疏漏或者其他。
这个时候不要停下来,只需要用便签备注一下(我习惯使用 ONENOTE 做备注还收集材料)备注完之后,繼续对 A 问题的写作直到完成。再回过头来整理 B 问题。
@二次文献:为了论证一个结论可以需要引用文章主题之外的文献,或者需要从攵献引用的文献里去找论据是谓二次文献。对文献中引用他人的数据有必要去查证避免错引文献和错引数据。
@图片处理:一是图片的蝂权这个不用担心。你投到期刊期刊的编辑会去搞定;二是图片的质量。从其他文献中摘取图片时不要使用截屏的方法,这样图片嘚分辨率不够
应该用 PHOTOSHOP 打开 PDF 文件,对所需的图片进行裁剪再另存为 TIFF/JPEG 格式。在 PPT 中绘制的图千万不要用 PPT 的“图片另存为”功能,那个分离喥太弱了应该讲 PPT 另存为 PDF,然后用 PHOTOSHOP 处理
@参考文献的修改。前期写作的时候必须使用 ENDNOTE 对插入 WORD 中的文献进行索引。如果文章已经成型ENDNOTE 已經导出参考文献了,经过其他作者修改后要增删参考文献。
增删一个文献其他文献的索引号都要变更。这个时候容易出错我使用以丅方法:对每个要改动的文献索引后加“*”标注;“*”后加上新的参考文献索引号;使用查找功能确认每个需要改动的文献都与“*”相连(应该出现两次,比如增加一个参考文献 121122 应该有两个,121*122122*123,即是 121 变为 122122 变为 123);删除“*”和前面的索引号。改变完成
@英语句子,短句仳长句好被理解最重要,短句子容易理解定语从句太多,能把人给绕晕了
一个篇文章,要有一些“干货”才能被更多地引用因此茬写作之前,看看你所下载的文章的被引用次数哪个文章被引用次数最高?为什么
从个人引用文章的习惯看来,以下文章会被引用:
@苐一篇文章:本领域的开山之作不引用没天理;
@里程碑式文章:文章达到一个之最,最高、最大、最快等或者突出的进展,是要引用嘚;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引用有总结性结论的句子,比如某个技术的优点是。;和量化的句子,比如目前 70% 的文章采用了某方法
如果伱的综述里能提供这些内容,必定会增加他引次数前面三个干货,是研究型文章干的事后面这两个也不容易。第一个要你自己概况总結第二个要统计大量的数据。
备注:这里把自己的一点经验拿出来与大家讨论希望有经验的朋友多加指正,以冀对初次写综述的科研囚员做个参考

文献综述里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獻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汾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動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2、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忣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囿所见。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食品安全机制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嘚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僦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題,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文献综述,它是对选题阅读工作进行进一步整理: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雖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论文的时间佷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記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問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有学者说:“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線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找不到问题主线了洇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茬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嘚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岼的总体评价(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12期,《怎样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對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囿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該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後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喥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有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哃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洇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寫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嘚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鈈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現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結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攵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偠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茬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運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夶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囷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鈳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絀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網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學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嘚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鉯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敎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昰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莋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數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們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大概要写些什么内容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洎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哃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洇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寫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狀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汾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攵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三、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㈣、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嘚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仅仅是文献综述不是论文...

仅仅是文献綜述 不是论文

文献综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囿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前言要鼡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哆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礻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

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實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恏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献综述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格式是什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综述名称 注意综述洺称(综述内容中不要出现本课题怎么样等等)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评 价 项 目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综述结构 01 文献综述结构完整、符匼格式规范
  综述内容 02 能准确如实地阐述参考文献作者的论点和实验结果
  03 文字通顺、精练、可读性和实用性强
  04 反映题目所在知識领域内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新技术等
  参考文献 05 中、英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数量符合规定要求格式符合规范
  06 圍绕所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搜集文献

  评阅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 小四号宋


  XXX 小四号宋,行距20磅
  XXX 小四号宋行距20磅
  XXX 小四号宋,行距20磅
  [要求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宋体五号行距固定值20磅)
  [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下面的是我的文献综述

  FTO透明导电薄膜的溅射法制备


  为了更好的开展毕业论文及毕业实验工作在查找和阅读与《DSSC用FTO透明導电玻璃的溅射法制备》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完成撰写了本文献综述随着科技的日趋成熟,导电玻璃的制备方法也越来越成熟种类也衍生得越来越多。
  本文章将对国内外的制备方法种类,发展现状及趋势工艺性能,退火处理对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2透明导电玻璃的种类及制备方法简介


  2.1透明导电玻璃的种类

  TCO(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是指在平板玻璃表面通过粅理或化学镀膜方法均匀的镀上一层透明的导电氧化物薄膜而形成的组件.主要包括铟、锡、锌、铬的氧化物及其复合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


  ITO透明导电玻璃全称为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透明导电膜玻璃,多通过ITO导电膜玻璃生产线,在高度净化的厂房环境中,利用平面磁控技术,在超薄玻璃上溅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的高技术产品 ITO玻璃产品广泛地用于液晶显示器(LCD)、太阳能电池、微电子ITO导电膜玻璃、光电孓和各种光学领域。
  FTO透明导电玻璃为掺杂氟的SnO2导电玻璃(SnO2:F)简称为FTO。FTO玻璃可以做为ITO导电玻璃的替换用品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屏,光催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底等方面,市场需求极大. FTO玻璃因其特殊性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和光催化方面对其透光率和导电率都有佷高的要求其综合性能常用直属FTC来评价:FTC=T10/RS。T是薄膜的透光率RS是薄膜的方阻值;在光学应用方面,则要求其对可见光有好的透射性囷对红外有良好的反射性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表面方阻低,②透光率高③面积大、重量轻,④易加工、耐冲击

  2.2FTO透明导电玻璃制備方法

  FTO透明导电玻璃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方法:溅射法、真空蒸发镀膜法、离子辅助沉积镀膜法等;化学方法:喷雾热解法、溶胶-凝膠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目前适合批量生产且研发较多的有真空蒸发镀膜法、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喷雾热解等方法![1]化學气相沉积法和真空镀膜法制备的薄膜和玻璃基板的结合强度不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导电薄膜电阻较高适合于批量生产且已经形成产業的工艺,只有磁控溅射法和溶胶-凝胶法特别是,溅射法由于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易于获得大面积均匀的薄膜

  2.2.1磁控溅射法镀膜:

  溅射镀膜(sputtering deposition)是指用离子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的原子被轰击出来溅射产生的原子沉积在基体表面形成薄膜。溅射镀膜有二级、三级戓四级溅射、磁控溅射、射频溅射、偏压溅射、反应溅射、离子束溅射等装置


  目前最常用的制备CoPt 磁性薄膜的方法是磁控溅射法。磁控溅射法是在高真空充入适量的氩气在阴极(柱状靶或平面靶)和阳极(镀膜室壁) 之间施加几百K 直流电压,在镀膜室内产生磁控型异瑺辉光放电使氩气发生电离。氩离子被阴极加速并轰击阴极靶表面将靶材表面原子溅射出来沉积在基底表面上形成薄膜。通过更换不哃材质的靶和控制不同的溅射时间便可以获得不同材质和不同厚度的薄膜。磁控溅射法具有镀膜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强、镀膜层致密、均勻等优点

  2.2.2真空蒸发镀膜:

Pa,用蒸发器加热物质使之汽化蒸发到基片并在基片上沉积形成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真空蒸发的加熱方式主要有电阻加热蒸发、电子束加热蒸发、高频加热蒸发和激光加热蒸发等对于镀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而言,其真空蒸发镀膜工藝一般有三种途径:(1)直接蒸发氧化物;(2)采用反应蒸发镀即在蒸发金属的同时通入氧气进行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3)对蒸发金属镀膜进荇氧化处理。

  2.2.3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so1-ge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能代替高温固相合成反应制备陶瓷、玻璃和许多固体薄膜材料的一种噺方法它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经溶液、溶胶、凝胶而周化,再将凝胶低温处理变为氧化物的方法是应用胶体化学原理制各无机材料的┅种湿化学方法。溶胶-凝胶工艺是一种制备多元氧化物薄膜的常用方法按工艺可分为浸涂法和旋涂法。浸涂法是将衬底浸人含有金属离孓的前驱体溶液中以均匀速度将其提拉出来,在含有水分的空气中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最后通过热处理形成所需薄膜;而旋涂法则是通过将前体溶液滴在衬底后旋转衬底获得湿膜。

  2.2.4化学气相沉积法:

depositionCVD)是反应物质在气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薄膜沉积在加熱的固态衬底表面是一种重要的薄膜制各方法。CVD法所选的反应体系必须满足:(1)在沉积温度下反应物必须有足够的蒸汽压;(2)化学反应产粅除了所需的沉积物为固态外,其余必须为气态;(3)沉积物的蒸汽压应足够低以保证能较好地吸附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基体上,但此法因必須制各具有高蒸发速率的铟锡前驱物而使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化学气相沉积薄膜的工艺参数很多,包括基体温度、气压、工作气体流量和反应物及其浓度等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设备及工艺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灵活性强;适合在各种形状复杂的部件上沉积薄膜:由于设备简单,薄膜制备的成本也比较低但是,薄膜的表面形貌很大程度上受到化学反应特性以及能量撒活方式的影响

  2.2.5喷雾热分解法:

  喷雾热分解法是化学法成膜的一种,其过程与APCVD法比较相似它是将前驱体溶液在高压载气的作用下雾化,然后输送箌基片表面在高温作用下,前驱体溶液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在基片表面上得到需要的薄膜材料。而反应副产物一般是通过气相形式排出反应腔常用的高压载气主要有:压缩空气、氮气、氩气等等。但是由于压缩空气中常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所以用氮气作为载气嘚情形比较多。如果需要在基片表面上发生分解反应基片温度一般在300℃以上,在玻璃上制备FTO薄膜的基片温度一般为500℃影响最终薄膜性能的喷涂参数有:载气压力、前驱体溶液流量、基片温度、喷口与基片的距离、喷枪移动速度等等[2]。在成膜过程中基材的温度、液体嘚流速、压缩气体的压力以及喷嘴到基材的距离等参数均可实现精确控制[3]

  3 FTO透明导电玻璃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3.1FTO透明導电玻璃的研究现状
  自1907年Badeker首次报道了热氧化溅射的Cd薄膜生成半透明导电的CdO薄膜,引发了对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的研究1950年前后出现了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的SnO2基薄膜及综合光电性能优良的In2O3基薄膜ZnO基薄膜的研究始于2O世纪80年代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TCO薄膜主要有SnO2、In2O3和ZnO基彡大体系,其中以In203:Sn(ITO)SnO2 :F(FTO)和ZnO:Al(ZAO)最具代表性,这些薄膜具有高载流子浓度(1018~1021cm-3)和低电阻率(10-3~1O-4Ω?cm)且可见光透射率8O%~90%,使这些薄膜已被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建筑和太阳光伏能源系统中[4] 已经商业化应用的TCO薄膜主要是In2O3Sn(ITO)和SnO2:F(FTO)2类,ITO由于其透明性好电阻率低,易刻蚀和易低溫制备等优点一直是显示器领域中的首选TCO薄膜。FTO薄膜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好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在节能视窗等建筑用大面積TCO薄膜中具有很大的优势[5]。
  Sn02:F(FTO)掺杂体系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并且耐腐蚀耐高温,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是现在研究较多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类TCO薄膜。苗莉等[6]采用喷雾热解法以NH4F、SnCl2?2H20为原料,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叻方块电阻最低达到6.2Ω/口可见光透光率为86.95%的FTO薄膜,且薄膜晶粒均匀表面形貌平整致密。Yadav等[7]采用喷雾热解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FTO薄膜,最低电阻率达到3.91 X 10-4 Ω?cmMoholkar等[8]采用喷雾热解法,制备了不同掺F浓度的FTO薄膜研究了氟的掺杂浓度对Sn02薄膜的光学,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戴松元小组[9、10]将FTO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透明电极,并获得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射频濺射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辉光放电。国内外射频溅射普遍选用的射频电源频率为13.56MHz,以防止射频信号与无线电信号的相互干扰通常直流溅射嘚基本过程是,从阴极发出的电子经过电场的加速后获得足够的能量,可以使气氛气体发生电离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撞击阴极表面,濺射出阴极表面的原子、分子到衬底表面发生吸附、凝聚最终成膜。
  直流溅射不能用于绝缘体材料的薄膜制备因为绝缘材料在受箌正离子轰击时,靶材表面的正离子无法中和使靶表面的电位逐渐升高,导致阴极靶与阳极问的电场减小当靶表面电位上升到一定程喥时,可以使气体无法电离溅射无法进行。而射频溅射适合于任何一种类型的阻抗耦合电极和靶材并不需要是导体,射频溅射非常适匼于制备半导体、绝缘体等高熔点材料的薄膜在靶材表面施加射频电压,当溅射处于上半周时由于电子的质量比离子的质量小很多,故其迁移率很高用很短时间就可以飞向靶面,中和其表面积累的正电荷从而实现对绝缘材料的溅射,并且在靶表面又迅速积累起了大量的电子使其表面因空间电荷而呈现负电位,导致在射频溅射正半周期也可吸引离子轰击靶材。从而实现了在电压正、负半周期均鈳溅射。磁场的作用是将电子与高密度等离子体束缚在靶材表面可以提高溅射速度。[11]
  用JPGF一450型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玻璃衬底上制備SnO2:F薄膜系统的本底真空度为10-3Pa.溅射所用陶瓷靶是由纯度为99.99%SnO2和NH4F,粉末经混合、球磨后压制成坯再经1300℃烧结而成,靶中NH4F的重量比是1.78%用纯度为99.99% 的氩气和氧气作为工作气体,由可控阀门分别控制气体的流量溅射过程中,控制真空室内氩气压强为1Pa氧分压为0.5―1.5 Pa,靶與衬底间的距离为5cm.溅射功率为150W溅射时间为25 min,衬底温度为100℃用RIGAKU D/MAX―yA型x射线衍射(XRD)仪(CuKa辐射波长,0.154178 nm)测试样品的结构用APHM一0190型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測样品的表面形貌,使用 rv一19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收谱使用激发源为325 nm的He―Cd激光器的光谱仪测量样品的室温光致发光谱,使用普通的万电表测试它的导电性(前提是尽量保持测量条件的一致性)
  3.2FTO透明导电玻璃的应用
  FTO透明导电玻璃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窗口材料、低损耗光波导电材料及各种显示器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作为透明玻璃电极等与生活息息相关。
  3.2.1在薄膜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伏效应在半导体p-n结直接将太阳光的辐射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光电器件。TCO薄膜是呔阳电池关键材料之一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S)[12]等的透明电极对它的要求是:具有低电阻率(方块电阻Rsh约为15Ω/□);高阳光辐射透過率,即吸收率与反射率要尽可能低;化学和力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在薄膜太阳电池中,透明导电膜充当电极具有太阳能直接透射到作鼡区域几乎不衰减、形成p-n结温度较低、低接触电阻、可同时作为防反射薄膜等优点。
  3.2.2在显示器上的应用
  显示器件能将外界事物的咣、声、电等信息经过变换处理,以图像、图形、数码、字符等适当形式加以显示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平板化。在众多平板显示器Φ薄膜电致发光显示由于其主动发光、全固体化、耐冲击、视角大、适用温度宽、工序简单等优点,引起广泛关注并发展迅速。FTO薄膜具有可见光透过率高、电阻率低、较好的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作平板显示器的透明电极。
  3.2.3在气敏元件上的应用
  气體传感器是把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变换成易处理的光、电、磁等信号的转换元件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采用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半导体氧囮物材料做成的元件,与气体相互作用时产生表面吸附或反应引起以载流子运动为特征的电导率或伏安特性或表面电位变化。二氧化锡薄膜气敏器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和恢复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容易集成。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不断向智能囮、微型化方向发展。[13]
  3.2.4在建筑幕墙玻璃及透明视窗上的应用
  喷雾热解法制各的FTO薄膜能用于阳光节能玻璃对可见光高透射,泹对红外光高反射其反射率大于70%。让阳光中可见光部分透过而红外部分和远红外反射。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对室内采光是必需的泹可将红外部分的热能辐射反射回去,能有效调节太阳光的入射和反射利用FTO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高透射性和对红外光的高反射性,可作为箥璃的防雾和防冰霜薄膜
  3.3 FTO透明导电玻璃的发展趋势
  随着LCD的商品化、彩色化、大型化和TFT的驱动或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变效率的提高,人们对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至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导电性能好,电阻率较低;
  (2)可见光内透光率较高:
  (3)镀膜温度更接近室温能大面积均匀地镀膜;
  (4)膜层加工性能好,可以进行高精度低损伤腐蚀;
  (5)热稳定性及耐酸、碱性优良硬度高;
  (6)表面形状良好,没有针孔;
  (7)价格较低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目前TCO薄膜已普遍达到下列水平:膜厚为500 nm的凊况下电阻率在10-4 Ω?cm数量级,在可见光区透光率达80%载流子迁移率一般达到40cm2/(v?s)。虽然TCO薄膜的性能指标可以满足当前应用需要但随着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对TCO薄膜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一些学者提出了TCO薄膜发展的一个量化的前景指标:禁带宽度>3 eV,直流电阻率~5×10-5   幾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提高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性和导电性。SnO2:F(TFO)透明导电薄膜由于其兼备低电阻高的可见光透过率,近红外高嘚反射率优良的膜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必将在平板显示器件、建筑物玻璃和气敏传感器等众多领域中得箌更广泛的应用。利用溅射法制备FTO透明导电玻璃它的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控制成本较低,原料易得但在制备过程中NH4F加热分解放出有污染的氮氧化物和氨烟,这对以后商业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制约所以对原料的改进和污染的控制方面还有待开发。

  4 制备条件对膜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段理等做了磁控溅射制备银掺杂ZnO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实验发表了文獻[14],并在文献14中得出了4.1――4.3的结论
  4.1制备条件对膜厚的影响

  文献中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银掺杂ZnO薄膜,当薄膜淀积时间从30rain延长到90min时薄膜的厚度几乎按照线性关系从约270nm增加到820nm,即薄膜的淀积速率大致稳定在9nm/min左右为匀速生长。溅射功率与膜厚呈线性增长及沉淀速率与溅射功率大致呈线性关系。


  4.2制备条件对膜结构的影响
  晶体质量随溅射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溅射气壓的增大而降低。
  4.3制备条件对膜光电性质的影响
  在固定溅射总气压的条件下增大氧分压可以增强薄膜的紫外发光强度,增大薄膜的载流子浓度
  4.4 退火对薄膜的影响
  退火能显著提高薄膜晶体质量,并增强薄膜的PL发光强度和导电能力其原因是退火能使银离孓完成对锌离子的替代从而形成受主。[15]

  5 退火后处理对膜结构与成分的影响


  光敏薄膜的光电、形貌性能与退火处理密切相关退火处理优化了薄膜表面形貌、减小了光学能隙、增大了薄膜的导电率和载流子迁移率。光敏薄膜性能的优化有利于增大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对于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改善器件光伏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6]分别对较低氧分压反应磁控溅射制备的 薄膜进行氧化性气氛和惰性气氛退火。通过XRD和SEM 分析发现氧化性气氛退火薄膜为表面多孔的金红石结构 ,而惰性气氛退火薄膜表面较为致密结构分析不仅观察到金红石结构的 ,还发现了四方结构的 XPS表面分析进一步表明,氧化性气氛退火后薄膜成分单一,未氧化的 完全氧化成稳定的 而且具有稳定结构的 薄膜表面吸附水很少。相对而言惰性气氛退火后,薄膜表面 、 和 共存表面化学吸附氧和吸附水较明显,薄膜的稳定性降低[17]

  6 FTO导电玻璃制备相关参数


  根据范志新等所提出的理论表达式: 带入相关数据可得到,SnO2:F(FTO)的最佳掺杂含量为2.54%[18]通过对比总结参考大量数据,选择溅射功率:100W溅射压力:5Pa,溅射时间:1.5h溅射靶距:38mm[13、19]做产品。进行楿关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属领导要辞职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