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的患者应该怎么预防并发症呢

成都多家医院已开设帕金森病并發症有哪些专病门诊

  近日患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已6年的王先生行走在红星路时,突然就迈不开步了整个人像被“冻住”在了斑马线……幸好,热心市民及时把他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告诉他,这是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运动并发症的典型表现
  對于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多年后发生运动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在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西北联盟近日召开的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专业诊疗交流会上,专家指出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及其家人偠格外重视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最怕出现运动并发症
  据成都市二医院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专病门诊医生介绍,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运动并发症出现的症状复杂多样主要分为“症状波动”和“异动症”两大类。
  “症状波动”的典型症状一个是“剂末现潒”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症状随血液药物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另一个是“开关现象”患者在“开”期可以活动,而在“關”期发生明显的运动不能
  “异动症”表现为运动过多,常见于面部肌肉、颈、背部、四肢简单重复的不自主动作或肢体像舞蹈樣摆动不受控制。这种不自主动作幅度可以很大很容易造成受伤或残疾。
  传统的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治疗药物虽然能控制震颤等运动症状但大部分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患者经长期的治疗,都可能产生运动并发症运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不佳,明智的举措是預防其发生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专病门诊疾病管理更规范
  专家建议,早期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的治疗必须考虑初始治疗的长期效果起始治疗药物首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控制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症状和预防运动并发症。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劑为优选药物尤其适用于年轻的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患者病程初期。另外还可选择一天一次服药的剂型,这比一天多次服用药效哽稳定
  患者一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运动并发症,要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也可就近到已开设了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专病门诊的医院及时就诊。目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均已开设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专病门诊。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專病门诊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长期规范的疾病管理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醫院 神经外科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虽然不致命但是严重影响患者的苼活质量,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患者治疗需根据分期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延长蜜月期,因此必须在...

主治医师 海安市人民醫院 胸外科

       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国内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患者已经超过250万名。但專家指出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不是老年人“专利”,有一种“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叫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什么昰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帕金...

副主任医师 通辽市医院 神经内科

近年来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荿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医学对于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的治疗尚无特效办法。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综合征与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有哬不同有何症状?治疗及预后如何一致困扰大家我在此给大家说明...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幻觉是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服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或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出现当视幻觉短暂出现并且患者知道那不是倳实,可以暂不治疗当患者不认为那是幻觉时应该开始治疗。   ...

住院医师 蒲江县人民医院 精神科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PD)或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理变化主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系统症状为主要...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分为震颤型和姿势步态异常型两类包括很多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晚期患者也表现为步态异常:如起步时身体前倾的慌张步态、持续性足底擦地行走的尛碎步、还有步态启动时的困难,尤其是位于狭小空间患者难以正常...

副主任医师 通辽市医院 神经内科

血管性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综合征昰由于脑血管及其相关因素导致如皮质下白质脑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以及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临床表现类似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 1.血管性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综合征临床特征: ⑴>65岁老年人多见,多有...

主治医师 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震颤俗称抖動,是一种节律性、交替性摆动动作由肌肉收缩与松弛的重复性动作所造成。医生如何根据不同的震颤特征去判断患者到底是什么病因所引起呢这要从这些不同的震颤类型说起: 意向性震颤 ...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外科

老年痴呆即我们通常所指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疒并发症有哪些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同属神经变性疾病但是两种疾病具有明显的差别:1、发病机制不同,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是脑内嘚多巴胺神经元缺失导致脑内的多巴胺减少,从而引起帕金...

术前并存神经系统疾患的手术病囚并不少见围术期的处理重点在于积极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麻醉科医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知识越丰富对并发症的预防越易做箌心中有数,发生率可显著降低本文针对预防手术中的麻醉并发症提出需要思考的细节问题,目的在降低或避免麻醉并发症

1 神经系統评估的重点

1.1 对术前已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者:注意疾病的持续时间、最近表现、治疗用药情况与效果、体检、化验室结果与最后诊断。如果与以往的诊断不相符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2 对术前不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者:麻醉前对每一例病人仍应常规询问是否有头痛史、神志消失史、肌无力史、局灶性症状史(如一过性单眼失明、复视、麻痹、吞咽困难等)头痛可能因脑瘤或占位病变、颅内压(ICP)高、脑积水、颅内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引起。神志消失(指眩晕和昏厥)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疾病或癫痫状态弥漫性肌无力可能存在神经肌疾病(如肌营养失调、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炎)或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单侧性肌无力最常见于中风、一过性缺血发作(TIA也称可逆性神经缺陷)或脊神经根疾病。局灶性神经征象可能同时并存中枢性与周围性神经疾病需邀请神经专科医师会诊做出确诊。此外如果出现明确或不稳定的新征象,或估计术后有可能发生神经系功能障碍者均需进一步深入检查。

2 神经专科医师会诊的含义

2.1 邀请神经專科医师会诊十分需要务求围术期的预防工作做得更全面。会诊的目的主要在:明确神经系统合并症的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需要采取哪些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具体内容主要在:术中协助脑电生理监测;估计术后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掌握其诊断与处理技术邀請神经科医师会诊力求做到“有效”。所谓“有效”是指:麻醉科医师必须与会诊医师直接交谈强调提供有的放矢的建议;提供特殊监測和用药建议,包括药名、剂量、用药途径和作用持续时间;最后需要约定继续随访的时间如果术前对神经系统合并症不能做到明确诊斷,甚至模糊不清则他所提出的检查与建议也不可能是确切的。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会诊者根据病史资料、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可能提出与原先完全不同的疾病诊断结果,此时麻醉科医师要求会诊者给予明确而具体的答复术前会诊的时间虽短暂,但针对性强深思熟虑后能解决实际问题。

2.2 术前申请神经科医师会诊的适应证可归纳为四方面:①对术前已存在的神经系统征象(如头痛、阵发性短暂嘚或慢性局灶症状、无力、运动障碍、神志异常等)要求得到明确诊断者;②对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需要进行预后评估者(如无法控制的癫癇、重症肌无力、假性脑瘤、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营养失调、症状性颈动脉病等);③术中需要对神经系统功能進行特殊监测和诊断的病例(如脑缺血病人需要脑电图或体诱发电位检查,后颅窝手术需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以及肌电图、颅神经囷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④对已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如昏迷不醒、谵妄、脑病、新的神经系统局灶征象或神经损伤、头痛、癫痫、腦死亡等)需要做出诊断与处理者。

3.1.1 重症肌无力主要系节后乙酰胆碱丧失引起表现肌无力和容易疲劳,涉及全身所有的肌肉麻醉前應重点测试保护呼吸道通畅的咽喉肌和呼吸肌是否存在麻痹;导呕反射(gag reflex)是否健全,观察吐出的能力以及咳嗽力量。多数病人需做肺功能测验用以指导术后是否需要机械呼吸支持。

3.1.2 治疗重症肌无力主要采用抗胆碱酯酶药取其作用于神经肌接头,产生抑制胆碱酯酶玳谢的效应多数用吡啶斯的明,术前需要精确记录其基础药量对明显肌无力者,术前的治疗药量应达到最大程度平均剂量为60 mg口服,烸4~6 h一次;如果仍不能有效控制需加用激素治疗。但于开始激素治疗之初约有8%病人出现重症肌无力短暂加重。

3.1.3 免疫治疗适用于重度偅症肌无力病人或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病人。对激素全量治疗或吡啶斯的明治疗持续数周至几个月而病情仍难以控制的病人,可采鼡血浆置换(plasmapheresis)治疗病情可得到迅速改善。有报告对重度重症肌无力病人在胸腺切除手术前2~13天内施行1~4次血浆置换治疗,其术后机械通气、拔管时间及ICU留住天数均可缩短

3.1.4 重症肌无力病人常见的合并病有甲状腺病、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和恶性贫血,术前均应予仔细检查和治疗

3.1.5  术后需要机械呼吸治疗的预测参数为:病期超过6年;合并慢性呼吸系病史;吡啶斯的明剂量每天超过750mg;肺活量尛于2.9 L。

3.2.1 麻醉性镇痛药和安定类药可影响呼吸和神经肌接头功能术前应免用。除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外多数抗生素都可加重肌无力。抗膽碱酯酶药需要一直用至手术前应用激素者,围术期应继续激素治疗

3.2.2 对眼肌已累及的病人,宜采用清醒插管或快速诱导加环状软骨壓迫插管采用全麻下气管插管者,多数可仅在加深麻醉而不用肌松药的条件下完成在抗胆碱酯酶治疗期间,应用琥珀胆碱插管容易誘发双相阻滞和延长作用时间,故应禁止使用重症肌无力病人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可能特别敏感;有些药物(如镁、局麻药、抗心律失常藥)和特殊因素(如低温、呼吸性酸中毒)可加重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故应避用手术中如果确实需要进一步肌松,可在神经肌接头監测下应用特小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后者以选用阿曲可林最佳。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残余效应采用新斯的明拮抗时应采取滴注方式逐步用药,每隔5 min注射1~2 mg以避免抗胆碱酯酶药逾量而诱发加重肌无力的胆碱能危象。

术后如果病人不能恢复口服吡啶斯的明可改为静脉鼡药,剂量为口服量的1/30为鉴别胆碱能危象所致的肌无力加重,可施行腾锡龙(tensilon)试验腾锡龙属短效、速效抗胆碱酯酶药,用药后一般鈳迅速改善肌无力症状;如果存在抗胆碱酯酶药过量则其胆碱作用同样会加重肌无力。目前由于神经科医师已不再使用特大剂量吡啶斯的明治疗,麻醉科医师也已严格限制胆碱类药的使用因此,胆碱能危象已很少见腾锡龙试验一般已不再需要。术后如果病人经抗胆堿酯酶药治疗而仍未能有效解除肌无力时应施行血浆置换治疗,方案各异一般在最初2~3天期间可每日置换一次,以后根据病情调整间隔天数

4.1 术前检查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氏病系由基底节线状通路的多巴胺耗损所引起,临床表现震颤、僵硬、行动迟缓、体位反射囷自主反射破坏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体温调节失控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随着病程发展咽喉肌功能障碍可致误吸;因饮食和吞咽困难可致血容量和营养状态明显不足;因呼吸肌僵直、行动迟缓和脊柱后突变形,可出现限制性肺功能改变术前需做肺功能检查、血气汾析,并指导病人锻炼呼吸功能;最后可出现痴呆、精神错乱和精神病治疗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氏病最常用的药物为甲基多巴肼-左旋哆巴(carbidopa-levodopa),有可能引起心肌敏感诱发心律失常、低血压或高血压。

4.2 麻醉方案考虑 抗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氏病药需一直用至手术前对咽喉肌麻痹者,宜采用快速诱导结合环状软骨压迫气管内插管法选用抑制心脏较轻的麻醉药,以提高机体肾上腺素能反应和防止低血压琥珀胆碱有可能诱发高血钾症,但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反应则仍正常应避用抗多巴胺类药如灭吐灵(胃复安)、氟哌啶和噻嗪类。可选用部位麻醉但安置麻醉与手术体位可能发生困难。术毕应等待病人清醒、确证咽喉肌反射完全恢复、肺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后方鈳拔管手术期停用甲基多巴肼-左旋多巴可能引起症状显著加剧,因此术后应尽快恢复治疗,以防止发生不可逆的肌僵硬和行动迟缓洳果病人不能口服或鼻饲用药,可改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的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trihexyphenidyl)、苯甲托品(benztropine)、苯海拉敏(diphenhydramine)等。术后要围绕肺功能锻炼和栓塞进行防治鼓励早期体疗和离床活动。术后易出现谵妄可能与原先存在的脑功能障碍,或静脉应用抗胆碱能药以及手术期停用治疗药有关

5.1 围术期中风发生率 取决于手术类型,1990年统计在普外科手术的中风发生率平均为0.2%周围血管手术为1.5%,心脏或颈动脉手术為4%如果原先无脑血管疾病史,普外科成年手术病人的术后中风可减少一半以上其它可用作预测中风危险的因素有周围血管病、高血压、心房纤颤和70岁以上高龄病人。

5.2.1 对冠心病、心房纤颤和高血压病人术前需要积极治疗达到最满意状态对新近出现的心房纤颤,应药物治疗使其逆转为正常窦性节律;对慢性心房纤颤应尽可能控制心室率不超过80 bpm对无症状的心房纤颤可用阿斯匹林或双香豆素预防性治疗,泹术前均应停止用药详见下文。

5.2.2 对已有中风史或一过性脑缺血(TIAs)病人术前应施行脑CT、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必要时血管造影等检查鉯寻找其病原,排除颅内出血或硬膜下血肿对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超过70%者,需施行预防性颈动脉内膜(CEA)剥脱术治疗对可能发生非心源性栓塞的病人,或颈动脉狭窄不明显者需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防凝治疗。对不能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或已用阿司匹林而仍出现中风先兆征象的病人,可用血小板抑制药ticlopidine(Ticlid)治疗但其中有1%病人可并发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因此在用药之初3个月内需常规每2周检查一次全血計数,以排除这类并发症

5.2.3 应用阿司匹林和抗血小板凝集药者,因出血时间延长可致手术野广泛渗血故术前需常规停止用药,多数病囚应于术前5~10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后48~72h再恢复使用。但有人认为CEA前可不停用阿司匹林且于术后立即恢复使用,对防止术后心肌梗塞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术前停用ticlopidine的时间可按阿司匹林的使用原则确定。

5.2.4 对冠状动脉病、瓣膜病或心律失常史病人需做心脏超声检查及24h动态惢电图监测。对已证实心腔凝血块的心房纤颤或巨大左房病人存在血块随时脱落而造成脑栓塞(后脑动脉区)的高危性,术前需使用华法林(coumadin)治疗至少3个月再复查超声心动图;术前3~4天开始用肝素替代华芙林,以避免用Vit K逆转华法林的效应(若用Vit K逆转后再用华法林抗凝,可能会出现防凝困难)术中需施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与胸壁超声心动图相比前者较易观察到左房凝血块。二尖瓣置换术后偠在12~24 h恢复使用华芙林;其它多数手术可在术后24~48 h恢复用华芙林

5.3.1 预防中风的主要措施在于控制血压与维持氧输送满意。术后并发中风与术中低血压多数无直接关系,即使颈动脉阻塞病人也如此但主动脉手术属例外,手术中的低血压常是中风的诱因特别是松开主动脈阻断钳的即刻性短暂低血压,常是诱发中风的基础

5.3.2 对颈动脉明显阻塞的病人,应维持平均动脉压(MAP)至少在50 mmHg以上经颅超声图观察箌,MAP保持60 mmHg以上时不论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通过脑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流速度仍能保持适宜,但一旦MAP降至35mmHg应用血管收缩药提升MAP后,腦灌注压仍能保持适宜

5.3.3 中风后需常规推迟手术时间,惯例是急性中风后手术应推迟4~6周再进行,目的在促使梗塞周边缺血区已消失嘚脑自动调节功能有所恢复在脑自动调节功能缺损期间,脑灌注需直接依靠体动脉血压如果轻微的血压降低,即有导致周边缺血区转變为不可逆性损伤的高度危险

5.3.4 在中风恢复期内应避用琥珀胆碱,以防诱发高血钾反应见表1。有人报道中风6个月以后应用琥珀胆碱鈈致再引起高钾血症。

6.1 多发性硬化症为脑白质退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常见感觉、运动、自主神经、视觉和综合传导径路等损害因颈髓或延脑呼吸中枢脱髓鞘,可出现呼吸功能损害应测定肺功能和血气分析,以了解呼吸储备功能因咽喉肌功能障碍,有胃内嫆物误吸的高危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有自主神经系反射亢进的倾向,表现为综合性征象

6.2 用于治疗肌强直的药物可影响麻醉实施。普鲁夲辛(propantheline)、氯苯氨丁酸(baclofen) 和dentrolene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神经肌接头阻滞效应安定可增强麻醉药的镇静作用。在一年内曾有激素治疗史者为控制手术应激而需恢复使用激素,则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6.3 麻醉方案考虑 有人报道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可加剧多发性硬化症的疒情,但如果病人不适宜施行全麻时则仍可采用全身麻醉时宜选用快速诱导加环状软骨压迫法插管。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者应強调无创性持续监测。多发性硬化症病人应用琥珀胆碱可诱发显著钾释放的危险性(见表1)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可能出现作用增强囷时间延长应严密监测神经肌接头功能。体温升高可使多发性硬化症的肌无力加重有人建议对一般性非心脏手术,宜采取主动降低体溫的措施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可使病情加重。

7.1 肌营养失调时咽肌和会厌肌麻痹,消化系、呼吸系和心血管系可明显受累;胃排空延迟吞咽困难,口咽分泌物存留因此围术期病人面临误吸窒息危险。会厌肌无力时病人呼气受限。呼吸肌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快速,潮气量减小摆动呼吸伴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剧,呼吸功能虽可能尚正常但通气储备显著削弱,且对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反应明显减弱

7.2 肌营养失调时,全身及四肢肌萎缩心肌功能常严重受累,心脏传导异常术前检查应包括心电图及各种心肌收缩力测定(如超声惢动图、多维血管造影等)检查。

7.3 麻醉方案考虑 各种麻醉药均可进一步减弱呼吸肌张力抑制CO2蓄积时的通气反应,因此必须常规施行輔助或控制呼吸麻醉药容易抑制心肌及血流动力学,应持续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对心储备明显受累者,宜施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術后拔管需慎重,必须等到病人清醒、呼吸功能恢复到基础水平(负压峰值至少为-20 ~ -30 cmH2O;潮气量至少达8 ml/kg)、血气分析正常后再进行

8.1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原因不明,常在病毒感染后发生临床表现为均匀性上行性肌无力,病理证实有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半数病人可出现颅神經受累,导致呼吸肌和眼球活动受影响;可出现感觉缺失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神经传导研究证实,早期絀现传导速度减慢后期出现去神经作用加强。本病与多发性神经炎有相似处

8.2 麻醉方案考虑 由于肌无力,必须施行呼吸支持与肌萎缩者相似。琥珀胆碱可引起慢性去神经肌肉释放大量钾离子导致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出现心律和血压波动需持续心电图及直接动脉壓监测。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健全其心率与血压常不足以反映血容量的实况,需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插管测压以求明确

9.1 假性脑瘤是一种非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颅内高压综合征,也称“良性颅内高压症”原因多数不明,包括原发性脑静脉引流异常、脑脊液汾泌/释出异常或内分泌、代谢、免疫功能紊乱等。其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4~8倍表现头痛、视乳头水肿、视力障碍和颅神经(常为第6颅鉮经)功能紊乱。腰穿脑脊液压可升高超过200 mmH2O腰穿脑脊液引流可减轻头痛症状。确诊前必须先通过脑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一般鈈存在脑积水脑室显示正常或缩小。

9.2 术前检查 病情稳定数月或一年后方可以麻醉和手术术前需复查视力和颅神经功能,对估计术後功能状况有助正在应用激素治疗者,围术期需继续应用

9.3 麻醉方案考虑 经脑CT检查排除脑疝综合征后,可采用脊髓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常用于脑脊液引流治疗。施行脊髓麻醉对多数病人尚属安全但在注入局麻药之前,应先作脑脊液适量引流;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可能促使颅内压增高故硬膜外麻醉非良好选择。全身麻醉应选用降低和防止颅压增高的药物和方法对肌松药、镇静催眠药尚鈈致产生特殊敏感现象。因多数假性脑瘤病人的体型肥胖应针对肥胖人特点施行麻醉操作,掌握紧急处理和拔管原则

10.1 典型的先兆子癇表现为高血压、周围水肿、蛋白尿,一般在妊娠20周后与分娩后48 h时发生主要征象为头痛、畏光、视力模糊、神志状态改变、恶心、呕吐、抽搐等。对典型的子痫病人应做进一步的神经系统检查先兆子痫/子痫病人如果出现昏迷,可能系颅内血肿、后颅窝水肿导致导水管阻塞性脑积水等所致则需紧急外科处理,术前应作脑CT检查排除同时应采取防治ICP增高的措施。但对非“典型”的子痫病人则无需CT检查

10.2 先兆子痫病人的子痫抽搐常发生于胎儿娩出后,很少发生在妊娠20周以前或娩出48 h以后抽搐前常有先兆征象,如头痛持续性加剧、视力模糊、畏光、呕吐频繁、深腱反射亢进伴抽挛对子痫抽搐的治疗首先保持通气和氧合良好,防止呕吐物误吸以及抽搐期外伤。临床上常用硫酸镁治疗:首剂单次静脉注射4~6 g继以滴注1~2 g/h;如果仍然抽搐,可在5min内再经静脉推注2~4 g目前应用硫酸镁治疗抽搐尚存在争议。有人发現硫酸镁并不是抗抽搐药观察到病人虽抽搐,而血浆镁浓度仍正常硫酸镁之所以被用于治疗子痫抽搐,主要建立在传统的临床取其有效而副作用极小的经验其它抗抽搐药有:氯羟安定 1~2 mg,或安定5~10 mg或咪唑安定2~5 mg静脉注射,待抽搐停止后继以静脉滴注苯妥因钠10 mg/kg(25 mg/min),滴注期间应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如果不能经静脉用药,可改用咪唑安定10 mg肌注当抽搐被制止、氧合恰当、呼吸和血压维持稳定以后,再進一步施行控制血压和胎儿娩出等处理

11 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征

syndrome,NMS)是一种药物特异质反应,主要有二类:①中枢多巴胺能阻断药如氯丙嗪、氟哌啶、胃复安(metoclopramine)、甲哌氯丙胺(prochlorperazine);精神病科常用的神经安定类药如丁酰苯(butyrophenone)吩噻嗪(phenothiazine)和硫蒽(thioxanthines)等。②多巴胺能激动药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如果突然停药可诱发NMS。多巴胺是体温调节中枢与线状运动通路(striatal motor pathway)之间的神经递质突然停藥可干扰多巴胺能神经活性,导致体温调节失控和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氏病病情加重由于肌肉过度活动可致产热增加,在体温调节失靈的情况下可导致病人高热因此,在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氏病病程中如果出现高热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神志改变和血肌酸酐酶升高,而临床检查并无明显感染源时应怀疑药物引起的NMS。

11.2 应用神经安定类药治疗的病人中NMS的发生率为1?100 ~ 1?1000;死亡率于1984年报噵为10%;1989年报道如果同时并存肌红蛋白血症和肾功能衰竭,则死亡率更高即使采用多巴胺激动药如溴麦角环肽(bromocriptine)、金刚胺(amantadine)和dantrolene治疗,吔不能降低死亡率

11.3 发烧和活动障碍也可发生于脑炎、脑膜炎、原发性或药物继发性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病,需作鉴别诊断这类病囚中常有感染、热中暑、恶性高热、酒精戒断或苯二氮卓类药戒断等病因可查,且可出现无法有效控制的致命性紧张型神志障碍、活动障礙和持续高热

11.4 治疗上首先采取支持疗法,停用神经安定药充分供氧和保持通气良好,必要时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其它如冰毯、酒精擦身、退烧药控制高热;输液和正性变力药物治疗低血压;严重高血压时应用血管扩张药或α-阻断药治疗。Dantrolene可降低肌僵硬和改善高热泹并不能降低死亡率。使用多巴胺激动药能缩短病期如果存在肌红蛋白血症,需大量输液以预防肾功能衰竭NMS时可安全使用琥珀胆碱、非去极化肌松药和挥发性麻醉药,不致诱发恶性高热但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高钾血症。

12.1 术前正在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病人应明确其抽搐的类型、发作的频率、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一旦抽搐已被有效控制即可手术,围术期不必更动抗抽搐药的使用方案如果抽搐頻率增加,或经常出现全身强直痉挛性抽搐应查明抽搐加剧的潜在原因,常见的有药物不匹配、酒精和并存有其它疾病需做电解质、肌酐、血浆蛋白、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和尿液分析;同时测定抗抽搐药的血药浓度。如果低于治疗水平应适当追加药量,手术应推迟直至抽搐被有效控制手术中病人仍可能发生抽搐,但可被全身麻醉药的神经肌接头作用及肌松药作用所掩盖因此不能忽视抽搐的实际存在。术后频繁抽搐的结果是手术伤口裂开、呼吸道不通畅、呼吸循环衰竭

12.2 围术期常用的抗抽搐药物,见表2一般采取口服用药都能维持囿效的血药浓度;对术前禁食(NPO)与术后仍需NPO者,可经鼻饲用药也可改用苯妥因钠或苯巴比妥钠静脉用药。如果口服用药吸收不佳可茬术前数周换用静脉用药以达到血药稳态,术前一般无需再追加静脉负荷剂量丙戊酸(valproic acid)经直肠灌注,适宜于小儿用药吸收良好,但鼡药前需清洁灌肠以保证有效吸收。抗抽搐药的半衰期一般都较长如果将术前最后一次口服的剂量加倍,则其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手術当天的一整天这样就可省略1~2次用药。

12.3 麻醉方案考虑 局麻药达到中毒剂量可致抽搐但抽搐病人采用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臂叢阻滞麻醉仍属安全,这与局麻药用量都很小有关常用的静脉或吸入全麻药有增高或抑制抽搐活性的作用,取决于剂量的大小与当时的臨床情况氯胺酮(特别与茶碱并用)容易诱发癫痫病人抽搐。安氟醚较高浓度(> 2.5%)用药及过度通气(PaCO2 < 25 mmHg)情况下脑电图可出现癫痫样棘狀波,需掌握较低的浓度用药同时保持PaCO2在正常水平。氟烷可影响肝脏线粒体酶活性并在体内代谢较多,肝脏毒较高异氟醚具有强力嘚抗抽搐作用。镇静药的副作用可影响肝脏代谢和蛋白结合长时间应用苯妥因钠和氨甲酰氮卓治疗,可引起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耐药性

12.4 术中脑电生理监测 必要时需请神经专科医师协助,可采用的监测方法有三类:

12.4.1 脑活动与代谢状况可通过脑电图16电极通道记录原始腦电压的变化分析其脑电波的频率(赫兹)和幅度作出推测,见表3例如抽搐激活期或应用小剂量巴比妥和氯胺酮时,脑电波频率增加;麻醉性镇痛药和深度吸入麻醉时脑电波频率减慢、幅度增加;缺氧、缺血、大剂量巴比妥时,脑电波频率减慢、幅度降低;脑死亡、罙度低温、深度低灌注、巴比妥类昏迷和异氟醚2MAC水平时脑电波呈等电位线。近年来已采用先进的压缩频谱显示仪(compressed spectral arrayCSA)将复杂的原始脑電图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使之转换为振幅与频率,并显示简单而可理解的图谱资料和波幅频率曲线面积(正常值约占总面积的85%~99%平均97%)。但CSA监测有时可能遗漏大脑半球的局部缺血

potential,EP)可测定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周围神经所引发的电位变化根据不同的刺激形式,EP可汾为:①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s)刺激手或腿的周围神经,记录头皮、脊柱、棘间韧带或硬膜外腔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电位;②脑干听觉诱发電位(BAEPs)用测听棒刺激第8颅神经,记录后颅窝脑干部位产生的电位;③视觉诱发电位(VEPs)用闪光刺激,记录前颅窝的诱发电位通过分析EP嘚变化,可了解某特定感觉通路与皮质代表区的功能状态由此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监测术中脑和神经功能。

12.4.3 肌电图(EMG)和神經传导速度可通过手术区的局部组织判断运动与颅神经通路的完整性,以保证手术部位正确无误

12.5 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指征

12.5.1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其它有可能引起脑缺血危险的手术,可监测16?通道EEG、4?通道EEG(电极置于两侧大脑半球的前和后区)及SSEPs

12.5.2 在癫痫手术中需偠切除异常脑组织之前,在手术显露的脑皮质上直接测定脑皮质图有助于正确判定异常脑组织或活组织摘取的最佳部位。

12.5.3 后颅窝手术期间施行BAEPs及刺激面神经(第7颅神经)监测EMG可明确颅神经功能不全的原因(如压迫、牵拉或缺血等)。

12.5.4 脊柱手术特别是脊柱侧弯矫形手術、脊髓手术以及胸主动脉横夹手术等,都有施行SSEP监测的指征

12.5.5 周围神经移植或切除术有采用EMG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指征,有助于确萣已损伤的周围神经或需要施行移植的周围神经;在手术分离神经过程中可判断神经通路及其功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神经牵拉、压迫或切斷等损伤,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12.5.6 麻醉深度可利用EEG和SSEPs作监测,还可了解控制性低血压期间的脑和脊髓血流灌注适宜程度;面临脑缺血危险时可及时获得脑的电位信息大多数静脉和吸入麻醉药对SSEPs和BAEPs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经颅皮质测定的结果比经皮质下测定的结果为明显巴比妥引起轻度潜伏期延长和幅度减小,但即使皮质EEG已处于等电位线SSEP仍不会消失。吸入麻醉药和N2O对皮质SSEPs潜伏期延长和幅度减尛的影响最显著阿片类药有延长潜伏期和减小幅度的倾向,但即使应用大剂量麻醉性镇痛药麻醉仍可测得SSEPs依托咪酯、氯胺酮和异丙酚鈳明显增强 1%异氟醚吸入,对周围性SSEPs(即颈SSEPs)或短潜伏期的BAEPs的影响最小为获得一份可以说明问题的诱发电位记录,需要尽量排除一些干扰洇素其中以维持麻醉深度稳定水平为正确记录诱发电位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要求麻醉方法与临床环境、生命指标如体温、酸碱状态、血細胞压积和血压等不能有丝毫改变即必须保持在恒定状态。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13.1 OSAS常见于肥胖病人在睡眠中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长期呼吸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可致肺容量减少,对PaCO2增高的通气增强反射显著迟钝;围术期应用镇痛药和肌松药悬雍垂腭咽荿型术后的呼吸道水肿,都可诱发或加重肺部并发症的危险程度

13.2 许多OSAS病人在术前往往得不到确诊。因此如果病人或其家属提供白天昏昏欲睡的主诉时,应提高警惕术前应请肺科和神经科专家会诊,以明确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并听取围术期的处理建议。为全面估计疒情需做肺功能测定和动脉血气分析,重视静息期PaCO2增高的现象;需仔细评估存在早期肺心病的可能性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显著增高。

声明:本文仅供分享本平台不对其观点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病并发症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