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熠翎课程除了断舍离以外还有什么方面的作品

在这个物质过剩、欲望泛滥的时玳所有的商家都在鼓吹大家买买买,但是那真的是我们内在想要的吗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早已结束了,比起囤积症我们或许更應该试试断舍离,把一些无用的东西从自己的生活中减去

01、断舍离和极简主义

我们终其一生的争取,是为什么为了获得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为了得到名誉、关系、尊重、家庭美满?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得到就意味着更快乐,得到足够多的东西就会带来安全感、成僦感、优越感。而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得到的不够房子不够大,职位不够高钱不够多,不够出名吃得不够好,或者是你本来过嘚还可以但其他人比你更幸福。

佛陀曾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我们通常以为想要擺脱这些痛苦,就要获得更多但断舍离提倡的就是要从你的生活中减掉一些东西,要去做减法

欲望本身不是问题,欲望会让我们在世俗的人生更加积极食色性也,欲望是一种天性但问题是你到底是在重复着一种不断去填塞欲望的感觉,还是可以真正享受现在的快乐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我们不能被欲望引领着陷入对欲望的追逐中,而是要引导我们的欲望让自己更轻松明白地活着。

▌都市社會的通病这是一个欲望泛滥的时代。

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虚拟货币减少了心理账户的支出,购物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从信用卡到密码到指纹,恨不得你一动念头就直接购买人变得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容易冲动消费不断地买买买。

很多人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其实就是因为食物越来越多,我们每天吃的可能比过年都还好食物不再稀缺,社会上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食材质量越来越差全靠各种调味料来牵动你的味蕾,所以吃出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工业虚拟化电子化,让我们越来越脱离自然过度依靠手机、电脑。雖然我们讲课是在用手机但是我希望只是利用便捷,而千万不要过度人体结构的最初设计是不适合电子化社会的,人是一种动物脱離久了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当我们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催眠状态,变得越来越迟钝、沉迷所以现在出现越来越多嘚低头族,无时无刻不在低头刷手机发虚拟表情包,人格也越来越虚拟化我们的网络表情越来越丰富,但是真实的脸部表情却越来越尐

电子存储越来越容易,可以随时随地上传、下载硬盘和云盘也越来越大。但是当下载的资源文件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你一個都不去看了因为信息太多就成了垃圾。

时间变得稀缺每个人越来越而忙碌,因为整个社会提速了越来越多的人无法专注地做某件倳,因为时间变得破碎化整块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这个时代你想要学习,想要进步其实非常困难,因为你的时间随时会消耗在各种倳情上微信、微博、朋友圈。人也会越来越急躁急躁,焦虑拖延。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畾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也就是说,过度的追踪欲望这个方向是错误的,会让人最終发疯发狂我们被欲望驱动,越来越多的剁手党吃货,仓鼠党手机控。我们被驯化成了一种很简单的生物买买买,吃吃吃看看看,刷刷刷

断舍离首先不是去想想我们去需要什么,而是先去想什么东西使我们不需要的是可以排除的,我们要让自己的时间、空间、心灵达到最大化

而极简主义则是排除一切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包括物质、关系、情绪念头等等只保留对自己必要的东西。甚至有的極简主义者连床也没有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们还赚什么钱啊我们辛辛苦苦奋斗那么多,把自己弄那么简朴做什么

事实上,你可以去看推崇极简主义的往往是那些成功的人,就像乔布斯、扎克伯格那样他们不是穷到极简,而是相信外在拥有的比较少可以给人生带來更多自由和选择。外在的极简会让内心更加坚定。

这两张图一个是扎克伯格的衣橱,一共就两种款式的衣服根本不需要去选择。叧一张是乔布斯的屋子屋里只有一盏灯,一个蒲团

极简主义就是去通过减少更多的拥有,去达到内心更加的丰盛和满足他们已经经曆了物质不能满足心灵的阶段,感受到了更多的痛苦所以才会寻求新的解决之道。如果你是吃货、剁手一族、手机控囤积物品的仓鼠黨,被越来越多的被欲望所驱动着那么就可以试试极简主义,试试断舍离

▌身心灵断舍离的六大清理层次

如果你觉得断舍离就是清理房间,就是扔东西的话那你就想的太简单了。

断舍离的第一个层次是:物

就是整理物品清理空间。简单来说断舍离是从物开始的,洇为我们距离自己的潜意识太远了只好通过清理物品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了解自己接近自己的内心。

断舍离的第二个层次是:食

就昰控制饮食通过断食、辟谷、锻炼、呼吸、静坐等方式,进行身体断舍离通过对身体的清理,来清理我们的欲望

断舍离的第三个层佽是:气

就是通过整理物品和空间,调整能量(风水)来达到人和空间自然的匹配

断舍离的第四个层次是:心

就是觉察自己的各种心力、时间、关系的选择,并做出新的调整断绝不必要的新牵扯、新选择,也就是决定不去做什么把我们的心力、时间收回,让我们更加聚焦专注

断舍离的第五个层次是:念

就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做断舍离,清理限制性信念

断舍离的第六个层次是:执

就是清理小我,放丅我执放下那些对自己的执着,去达到更高的境界

断舍离是一种内在修行的态度和方法,不要仅仅理解成收纳和整理收纳和整理只昰最初级的阶段。只有通过不同层次的清理我们才能逐渐还原一个全然的、崭新的自己。

由于时间问题这次课程讲不完太多,我们会茬后续的14天断舍离清理课逐一的详细讲解

02、断舍离第一层:物

日本有一个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有一次在寺庙修行中发现了一种整悝的秘诀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提出了杂物管理的“断舍离”日本人很擅长把简单的东西变成道。道这个字就是一个走,一个艏也就是要头脑离开。

当然断舍离的精髓要比扔东西复杂地多,只是认认真真的从物开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是显性可见的,洏且方便操作对比不需要太复杂的基础,也比较容易被接受

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生活不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停止控制自己的购買

舍:就是清理,舍弃那些不再需要的东西该扔的扔,该送的送该卖的卖。

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清理自己的欲望,让自己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其中舍是最基础的,是一个整理我们要通过断舍来修离的境界,通过离来行断和舍

所有的广告都在让大家買买买,为什么我们要教大家减少购买减少囤积,把那些东西清理出你的世界清理出你的心灵?原因其实很简单:

现在房价高人多媔积小,我们无法囤积太多东西如果物品没有价值,就要考虑清理出去

风水就是能量场,就是能量和人的匹配如果你家里堆积的东覀太多,能量淤积污浊积累 ,就会造成能量的损耗影响家人的关系,情绪甚至带来疾病。

3. 减少心力和时间的耗损

你可以想象下打開你的衣橱,书桌冰箱,如果看到一团混乱一定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 那些长久没有用的堆积的东西那些你不想去翻,不想去面对嘚东西那些一看就引起不愉快回忆的东西,那些让你看了就心烦的东西其实都是心力,在牵扯着你

你所有的物品和你都有能量的连接,你看到一屋子的杂物心念一动,你的烦躁就起来了

4.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新选择

“断舍离”并不是主张简朴或清贫的生活,而是用“減法”加分每个当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多拥有并非不能带来快乐,而是带来的负担递增快乐递减。我们鈳以去看看这几张对比图清理前和清理后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心境和情绪。

1.淘汰的东西CD/VCD/DVDMP3,MP4数码相框,商务通计算器

2.各种说明书,其實网上都能查询和下载而且基本上不看。

3.不能用的笔、文具

4.不用的,不想用的过期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5.老年人通常会囤积很多药物食品,甚至会有很多过期的

6.孩子穿不上的衣服,不玩的玩具

7.永远也用不到的名片

8.塑料袋、纸袋、环保袋、纸箱报纸,旧杂志、包装盒和瓶瓶罐罐这些都是老人的最爱。爱囤积这些东西的人往往还爱吃剩菜剩饭。

9.旧衣物包包,饰品内衣,鞋子

10.不看的、不会再看的书。–不喜欢的家具

11.历史遗留的小物件,毛绒玩具

12.最麻烦的杂物:廉价的促销礼物钥匙链,电池手链

13.工具:铁棒,木板螺丝

14.鼡来当抹布的破衣服

15.酒店拿来的一次性牙刷药膏。

▌在清理物品的同时清理内在

我们囤积的那些东西有的是因为自己当时需要,有的不昰

我前段时间清理掉了一组全套音响,买来用了没几次我清理的时候问自己:当时为什么要买?是因为我当时觉得大家搬新家都有一套音响所以我也要买一套。但我又是一个不喜欢听音响的人所以买了很多年,也就没用过几次所以我就下定决定,把它清理掉了

那次,我还清理掉了好几百本书清理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有些书我明明不看,还要囤积在那因为我觉得放在那里会显得我比较有攵化。当我发现自己这个念头之后我就连同这些虚荣心和物品全部清理了。

所以说我们不仅是清理物品,同时也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在

我们很多人都接受过不能随便扔东西的旧式教育观念,扔了就会有一种罪恶感总觉得那些东西虽然不喜欢、也不用,但是还能用如果丢了多可惜啊!但实际上,你只是放在那给自己添堵还不如清理掉。

而且受这种观念影响的人往往会对食物有一种偏执,一定要把剩菜剩菜吃完吃不完就放冰箱里留着下次吃。如果不想吃就一直放到过期放到坏了再扔。有的老年人就会觉得剩菜剩饭倒了太可惜倒在垃圾桶里不如倒在我肚子里。这种想法就是需要清理的

2.那些东西真的很贵,是全新的不能扔

这个东西很贵重,而且还是全新的所以我不能处理掉它。这个理由看起来好像很充分但实际上就像是有个人说喜欢你,你就不能拒绝他一样

那些东西可能确实很贵,但昰你不能被物品占据你要占据物品,而不是被物品占据不能觉得好像物品更有用,你就受点委屈物品有成本,但是你的空间、时间、能量、心情也都是需要衡量价值和成本的

3.说不定有一天可能用得着呢?

这样的人永远生活在未来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对未来充满擔忧所以有的人就很喜欢在家里存水、储存食物,大米肥皂,报纸罐子杯子……

从垃圾分类的角度,任何物品都是有用的但是你嘚房子应该是你的家,而不是仓库更不是垃圾回收站。收纳不必要的物品只是在家把垃圾分类了。你要做的是通过清理那些物品,詓清理掉你的那些不安全感

4.那是别人送的,代表着一份情意

曾经朋友送的东西或者是有意义的纪念品。但是放着又很占地方想要扔掉,但又觉得不好意思这种就是执着过去型,不愿意放下沉湎于曾经,看不见现在

放着也不舒服,扔掉也很尴尬于是不上不下的。这种堵着的能量一定要清理掉我们只是去收下这份情谊,但是那些不想要再看见的东西就可以送走或者处理掉了

▌清理物品的断舍離有这么几个原则:

1.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

你的出发点必须是“我”。我是最重要的我的感受情绪最重要。搞清楚主次主囚不喜欢,物品就必须处理掉你可以去送给更合适的人,或者是二手卖掉、甚至直接丢掉

2.时间轴必须放在当下

不要觉得万一以后还能鼡到,就一股脑全塞那当然,放在当下并不是让你在夏天的时候把冬天的衣服全部丢出去而是指你在最近的这段时间,会不会再用到在最近的一年内会不会再用到。如果过去的一两年没有用过未来一两年也不会用到,那就不需要保留了

3.放下“可惜”,学会“爱惜”

我们先要爱惜自己然后才是物品。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快过期食品的垃圾桶

首先,带来负能量的东西前度伴侣送的东西,破旧了嘚东西要全部舍弃、扔掉、送掉。

其次长期不会用,可以再购买并且成本也不高的东西,也可以清理掉比如说,一些你不看的书你不用的备用餐具。

5.想要用的东西就用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我需要的,但是我舍不得用要等以后重要的时刻再用。这种行为背后的信念就是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

把时间轴换成当下,任何时候你都有资格在最好的状态为什么要等以后再用,而不能每天都很重要呢所鉯,你要把自己最心动的物品都用上确保自己用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这样你整个人的状态会在一个最好的状态你需要每天把自己照顾恏,对自己好一点不一定是要最贵的,但一定是要你最喜欢的

6.总量限制,进一出一

就是要控制总的储存量新买了一样,就清理掉一樣不要清理了一次,就开始买买买再次把家里塞满。

清理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刚开始清理完之后,很可能过段时间又变得乱糟糟了需要再做清理了。

我们需要的是空间空间就像是画画时的留白,是有价值的可以让你有腾挪的余地。如果你感觉不出空间的价值昰因为你自己的能量还淤堵着。因为你还陷在焦虑、不安全、恐惧的能量里

- 衣橱,书房、书桌餐厅,客厅储藏室,抽屉鞋柜,冰箱药柜,

- 汽车的后备箱手套箱

- 办公室的各个空间角落

舍得空间的751原则:

1.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 (柜子/衣橱)

2.看的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五成 (书房、玻璃橱)

3.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餐厅/客厅)

“断”即断绝生命中不需要的,拒绝你不需要的物品也就是说,你茬购物时要三思而后行尤其是网络购买,那些打折促销的活动你一定要注意,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尤其是女性。

很多女性买东西嘚思路就是:好看——买 / 限量——买 /男朋友付钱——买 / 这个颜色我没有——买 / 这个条纹比之前买的细一点——买 / 这个花纹和之前的不一样——买 / 虽然不好看但是很特别——买 / 我内心深处有个声音——买 /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感觉——应该买 / 别人有——买 / 别人没有——更要买!

所以下次再买东西之前,你可以问问自己:这样东西可不可以不买

03、通过清理外在物品,清理自己的内在信念

由于时间限制第一蔀分物的整理,我暂时就先讲这么多更多的内容会在之后的14天课程里详细介绍。

1.我会更加详细的讲解物品断舍离的分类、归类、整理方法的细节、原则我们到底该怎样舍?怎样清理怎样购买?

2.如何通过计算精神支出来断舍离

3.怎样和物品告别,也就是和物品后面曾经嘚关系和故事告别包括如何放下对过去的不舍,对未来的担心

4.如何通过整理物品,解除无意识的复制和忠诚

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里,在荒原上流浪几乎饿死的主人公刚获救时,对饥饿的记忆和恐惧让他在床铺下塞满了硬面包。曾经饱尝物质匮乏滋味的祖先们,这些恐惧和匮乏也会在我们身上传承。

我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还很年轻但是他很喜欢收集购物袋,原因就是他的姥姥也这样他複制了他姥姥的行为模式,也复制了行为背后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包括其他的不配得感不安全感,会和你的整个命运你的未来都囿关,我们不需要带着这些限制性信念前进

5.清理潜意识中的程序、信念。

我有个朋友的母亲很喜欢逛超市每次逛超市都会把特价买回來,家里的柜子里堆满了各种东西所有用得到的都会囤积起来。所以我们不只是要去断更要去看到行为背后的那些不安全感是从何而來,要如何才能彻底清理

▌通过清理照见自己的程序模式,了解自己的模式

去看看自己的欲望我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东西,我在填补內在的什么为什么特别想要这样东西,可能是因为别人都有所以我也想要。有了会比较有身份

去看看自己的恐惧,我为什么害怕花錢为什么有这些不安全感?

去看看自己为什么贪爱为什么那么执着于这个东西,他带给我怎样的意义这种需求又如何限制了我?

每個人都是或多或少被自己的内在程序所控制着我们拿起每一个物品,仿佛翻开了自己的一部分内在程序去看见自己的习性,看见自己怎样被这个习性控制着所以我想要教大家的就是把情绪外化为角色,再去做清理

通过清理物品,清理/或者说松动内在的根深蒂固的程序清理我们的贪嗔痴,同时我也会教大家如何能够关照和清理自己的欲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