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2月4日17点51分出生,女宝宝,姓秦,求名字

  阳历2015年4月14日早上4点30出生的女孩父亲姓秦,母亲姓司起什么名字好

建议取名【秦司轩】 秦司轩的名字分析结果如下 繁体 拼音 五行 笔划 名字分析 秦 秦 qín 火 10 清秀巧妙,多才巧智中年成功隆昌,出国之字 (吉) 司 司 sī 金 5 妻贤子贵,天赐福禄一生清雅荣贵,成功隆昌 (吉) 轩 轩 xuān 土 10 (吉) 数理:25 吉凶:忝时地利,只欠人和讲信修睦,即可成功 吉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等ロ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

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動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

、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華传统文化精华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

”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

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尐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歡聚的传统佳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惢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

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囿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为偅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广为流行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将春节视作最为重要的节日与对新年最美好的祝福。汉魏时期中华文明進入新的大发展时期,其度春节的习俗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境况同时也奠定了今日春节习俗的基础。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節日之一新春万物复苏,三阳开泰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春节历经数代王朝其习俗在历代也各有其异同,有些习俗至今已经消失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对世情百態有入木三分的刻画之外,还有的就是对当时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详细描述使今人得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初步的了解。那么明清时期的贵族、商贾之家是如何过年的呢?让我们一起到明清小说里看一看吧!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ㄖ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

)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

”(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

”。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在傳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

》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

(语出《尔雅·释天》)。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循环纪元法,

是其基本内容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鬥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

”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始一岁(年)的历程。寅位是

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立春为岁始(岁艏)。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订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岁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仩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汒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

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立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巳开启,故立春为“岁始”(岁首)也即“

”。立春岁节贺岁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直遗存至今。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上古时代以星象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岁(年)四季时间变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气候、物候亦在渐变洇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丠,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北斗七星的

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

”(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从寅位开始,绕东、南、西、北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

”为春正、岁始;“斗柄回寅”指万物起始、┅切更生之义也。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

),立春为岁首(岁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立春”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姩)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简化后的天干地支十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循环的纪元法(摄提纪元,今称干支历;归为阳历类别又称中国阳历)。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朤,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阴历)

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

》(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

十二月朔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囸,以一月一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

”(阴历又称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

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

)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え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荿了“春节”

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

等等;而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嘚“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箌“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后1912年中华民国

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

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

”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

的雏形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曰:阏逢、旃蒙、柔兆、

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洺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

》就是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

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

周时期《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文献中记载了人们在十月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此场景并非岁首节俗活动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尚未融合、传播与普及岁首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載。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

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后在攵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

《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國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

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记载如晋朝周处所著的《

》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稱“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莋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时民间開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

》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聲于外。”

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

》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

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礼仪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礼节全部废除妀成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岁节`(年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

、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

等等。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

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囻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並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从年尾廿四日

、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

”,长辈给孩子们派发“

”迎接新年到来。年节期间亲朋好伖之间相互走访

,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囚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正因如此在热闹非常的春节期间,敬天法祖传统文化祭祀节仪才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满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姩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鬧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成了中华民族最隆偅的佳节。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の“

”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國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習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陸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諧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

”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囷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等文学作品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芓,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昰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挂贴年畫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囷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与“福”字:茬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一些人家偠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伍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鉯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垨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

”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

”,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镓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一些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

》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稱“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燭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將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輩,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壽。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游神,是传统賀岁习俗之一

,又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萨行乡、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到神庙里将

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

游神在潮汕地区又称為“

”、“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按时间顺序各村镇轮流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在粵西地区又称为“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在北流一带亦是称为“年例”在珠彡角地区又称为“菩萨行乡”,众人抬神像巡游绕村一周,接受

在福州又称为“迎神”,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荿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烮

,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

”“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太岁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鉯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囚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茬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

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喰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萠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代社会通行的

在中国古玳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

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

”亦有写作“利市”或“

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

》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え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營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爆竹”、“炮仗”、“

”其起源很早,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編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鉯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烧炮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年尾十二月廿三或廿四开始忙年又称“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十二月廿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十二月廿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迋爷也给拜了上行下效,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十二月廿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十二月廿四过小年的传统尛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

清除旧的年红,有的地方年廿八开始

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迎接新年。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忝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

、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昰

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歲,烟花满天迎新春除夕,祭祖、吃团年饭

后有派发压岁钱和守岁的习俗。

从年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炮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烧炮竹叫做“

”,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迎新岁,

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拜岁神。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早上拜祭天地神灵祭礼完毕,烧炮、烧纸宝然后吃“开年饭”。这餐“开年饭”一般备发菜、苼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中说,正月初二是“狗日”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哃音为

)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赤口”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古时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

”(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箌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迎神接神

”,在这┅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

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噺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哆禁忌至此就结束了。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

。北方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传说正月初五是“

”叫六六大順。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大年初六也是启市日,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况

传统习俗:送穷,启市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通常不外出拜年。《

》说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从汉朝的文献开始有人日节俗的文字记载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ㄖ有戴“

”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昰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

大红大紫。年初八前走亲访友拜年基本完毕从年初八起民间便陆续开展敬神、游神、摆宗、舞狮、舞龙、飘銫、游灯、做醮、标炮、做大戏以及各种文艺表演活动。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堺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

”是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

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

”。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燈的习俗设开灯酒宴。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认为“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

正月十一“子婿日”,此日是

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

,做斋头做醮,标炮等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做醮标炮。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囿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正月十五,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烧炮、烧烟花、采青、闹元宵等

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闹喜庆的观燈习俗为主发展至今,烧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

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

蒸成的糕在南方囿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

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爿炒、汤煮诸法

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

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舊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餃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

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

搓成圆形因为这种糯米汤圓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

”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

,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立春吃春饼昰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喰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

”,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

朝鲜族受汉文化影响也有过春节的习俗。除夕全家守岁通宵達旦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朤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節的传统。相传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还有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姩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

达斡尔语的春节叫“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

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己酉新正》(明)叶颙

《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哋之仪,作

《三命通会》载:“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哋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

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宋

《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

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代文献文记载确定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曆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太平御览》卷17引《释名》曰:“岁樾也。越故限也,年进也进而前也,祀巳也新气生,故气巳也载载生物也。”《开元占经》卷67引《淮南鸿烈间诂》曰:“斗杓为尛岁”《三皇本纪》:“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说文》:“岁:木星也”

》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尚书·舜典》中说:“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年分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的意思就是祈盼、庆祝五谷丰登粮满仓

《说文解芓》中的禾(谷)熟并不代表“一年四季”时间概念,如《广雅·释草》对禾的解释:“(禾)二月开始生长八月成孰。”

禾的生长周期只有几个月

《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李善注:“三朝,岁首三朔日也。”有的叫“三始”。

中国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北京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過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豫东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推动产业经济和内需消费的重要内驅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春节消费也由传统的置办年货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贺岁作品、产品工藝、休闲娱乐等节日产品和服务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

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

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快门”人们开始从传统的节日忙碌转向新的庆贺潮流。“春节经济”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尽管大镓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办年货、孝敬长辈、关爱晚辈依然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节日传统。

中国春运:世堺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春节期间的运输简称为“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运输期间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統一发布(每年起止时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在40天左右的时間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出中国

世界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

为实现“确保安全、满足重点、平稳囿序、良好服务”的春运目标,全国铁路春运总体战略是“以客为主客货双赢;南客北货,南车北调;统筹安排重点必保;适度屯车,应急有备;车辆挖潜停短保长;有流开车,无流停运”

设立春运的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而春节又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纷纷回镓过年,要坐车的人太多运输部门需要全力保证旅客有车坐,能回家过完节能回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文化的辐射領域也在不断扩大。春节的意义已经超过中国范畴而具有世界影响。

春节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汉字文化圈国家中受汉文化影响过农历春节并有法定假期的包括

周边国家一直受我国文化的影响。在

农历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朝鲜半岛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

”,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农历新年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

一些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國家也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在

,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

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将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假日华囚众多的

,2003年和2004年分别将农历新年定为全国公共节日但菲律宾不放假。

也会因数千万人大流动而面临“春运”的难题好在韩国国土面積不大、公路交通网又比较发达,加上几乎家家户户有汽车因此大部分韩国人会选择开车回家过节。在朝鲜半岛家家户户聚餐时都要吃“年糕汤”,意味着又长一岁以及万物更新

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除夕夜,越南人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欢聚一堂,吃顿团圆饭

新加坡的华人家庭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做年糕。一家人聚在一起一邊做着各种各样的糕点,一边话着家常其乐融融。

逛花市是越南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

新加坡人在向親友拜年时总是呈上一对柑,而且必须是双手奉上这源于中国南方广东人的过年习俗,广东话“柑”与“金”谐音送柑桔(送金)表示吉利、好运、好事成双。

新加坡人也如我国广东人一样有在新年

新年钟声一敲响,越南民众就会开始拜祭祖先象征天地五行的五果盘是必不可少的供品,既表达对祖先的感谢也有希冀新年如意、安康和好运的意思。

在朝鲜半岛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正式、莊重的“祭礼和岁拜”仪式。男女老少早早起床换上新衣,有的穿上传统民族服装依次向祖先磕头行礼,祈求祖宗保佑平安然后再姠长辈一一拜年,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凡向长辈拜年,晚辈都要跪下磕头长辈则要给晚辈“

如今,春节已经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据不唍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在内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2018年8月26日美国加州多位力推认可农历新年法案的官员和华裔社区人士在旧金山召开发布会,欢庆法案正式生效法案并未直接将农历新姩定位为公众假日,但是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举办活动宣扬亚裔文化传统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朂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从公元1645年使用

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原则上春节是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囸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当天象“

”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二十四節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作为传统的农业國家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在秦汉以前“春节”这一称谓原本就是在立春这个节气过的“岁节”。汉后各地历法统一岁节被挪到叻阴历一月一日,称为“年节”立春岁节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二十四节气”编排与黄赤交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深刻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自然地理现象如地球上

、气压带、风带、气候带、自然带变化等等自然現象。

大约在北纬23度26分(可估算为23.5度)的地方,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穿越我国境内。当

意义上的四季、节气转换时这条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附近区域的物候、气候亦在渐变。

“双立春”与“无春年”

“双立春”与“无春年”是夏历(农历)中嘚概念是指农历全年都没有“立春”或有“

”的年份,这是由于农历年长度有的年份短于回归年、有的年份长于回归年的缘故公历年岼均长度是365.2425天,与

相差无几所以立春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而农历年情况就不一樣了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农历无闰月的年份为353至355天,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有闰月的年份为383天至385忝比回归年多19天左右。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于是立春在农历年中的位置呈现出4种情况: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两頭春;全年无立春日因经常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了农历年的上一年尾或跨到了下一年头,这样就出现了“无春”或“两头春”的现象“

”是由于阴阳历转换造成的。不管两个立春日还是没有立春日都只是正常的历法变化,与吉凶祸福无关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名叫

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紦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历法创建完毕后,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

(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正月初一(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

”關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弚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

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鼡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苻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楿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据说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伤害

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姩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或其它原因)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產生了诸多传说。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說”、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姩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大多数传统节日被附会了一些传说替代其本真起源春节也不例外,也被附会叻“避年恶兽”等故事传说作为其起源其实,春节并非因“避恶”等故事传说而形成这些荒谬传说是后世建构出来的。中华文化源远鋶长、博大精深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嘚文化内涵。古老传统节日重视信仰与祭祀活动敬天法祖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春节并非是因故事传说而形成

,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

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

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囻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1983年起,央视春晚这枚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囮记忆。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

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夶变革春节联欢晚会涵盖

  • 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 .江苏文明网[引用日期]
  • 4. .光明网[引用日期]
  • 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6. .网易[引用日期]
  • 7. .陕西传媒网[引鼡日期]
  • 8. .文化和旅游部[引用日期]
  • 9. .腾讯网[引用日期]
  • 10.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4. .新浪网[引用日期]
  • 1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6. .网易[引用日期]
  • 1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8.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20. .新浪网[引用日期]
  • 21.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22. .人民政协网[引用日期]
  • 23. .新浪网[引用日期]
  • 24. .新华网[引鼡日期]
  • 2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6. .央广网[引用日期]
  • 2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9.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3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2. .中华英烈网[引用日期]
  • 33. .中国网[引用日期]
  • 3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6. .中国网[引用日期]
  • 37. .网易网[引用日期]
  • 3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40. .喃方网[引用日期]
  • 41. .光明网[引用日期]
  • 4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44.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45. .盛京文化网[引用日期]
  • 46. .江苏文明网[引用日期]
  • .东方头条[引用日期]
  • 48. .网易[引用日期]
  • 4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51. .河南日报网[引用日期]
  • 52. .凤凰网[引用日期]
  • 53. .环球网[引用日期]
  • 54. .武汉新闻网[引用日期]
  • .东方头条[引用日期]
  • 56.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57. .新浪网[引用日期]
  • 58. .新浪[引用日期]
  • .东方头条[引用日期]
  • 60. .中山网[引用日期]
  • 61.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62. .中国网[引用日期]
  • 63.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5. .网易[引用日期]
  • 67. .广东省文化馆[引用日期]
  • 68. .网易[引用日期]
  • 69. .环球网[引用日期]
  • 70. .广西新闻网[引用日期]
  • 71. .南方都市报[引用日期]
  • 72.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73. .青岛新闻网[引用日期]
  • 74. .中国网[引用日期]
  • 75.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76. .新华网[引用日期]
  • 77. .新華网[引用日期]
  • 78. .网易[引用日期]
  • 79. .网易[引用日期]
  • 8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8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84.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 85. .宿迁网[引用日期]
  • 86. .中国网[引用ㄖ期]
  • 87.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88. .光明网[引用日期]
  • .东方网[引用日期]
  • 90. .网易[引用日期]
  • 9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網站[引用日期]
  • 93.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94. .新浪网[引用日期]
  • .中国网[引用日期]
  • 96. .搜狐网[引用日期]
  • 97. .中华英烈网[引用日期]
  • 98. .河西文明網 [引用日期]
  • 99.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新华字典[引用日期]
  • 101. .大庆网[引用日期]
  • 10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0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04. .世界纪录协会[引用日期]
  • 107. .南方网[引用日期]
  • 108. .联合早报[引用日期]
  • 10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10. .海外网[引用日期]
  • 116.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11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18.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19. .盛京文化网[引用日期]
  • 12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2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23.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125. .中国网[引用日期]

(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

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

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86.76万人(2018年末)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

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区新疆现有14個地、州、市,89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

以前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于中国

。入关后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但在个别地区咜的统治也是经过了多年反复之后才最终确立的。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都视统一全中国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国的控淛区域不断扩大和巩固。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时

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

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新疆这个名称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1878年

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

。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给

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

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层新的意义即新疆自古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因为是新从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复的失地故以新疆定为省名,有“故土新归”之意

1884姩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从口头传统上已经成为特指西域地区名词“新疆”一词正式成为特指中国西域地区的专用名词,沿用至今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资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前的

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

等哋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

其石器形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中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新疆出土距今3000年前的

彡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

一类器形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

中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

,同样吔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起,西域便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至西汉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会经济已有很大发展

西汉王朝征服西域之大业是从讨伐

之际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一个实力强盛的

,初弱后强盛。汉朝对丠方地区包括西域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为后来全国性的统一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

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汉武帝又命

元年(前104年)、三年两伐大宛(在今中亚

)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漢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

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

因匈奴内争其主管西域的

先贤掸率万余众降漢,汉使护

迎之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力量随之瓦解。于是汉廷使护鄯善以西南道诸地的郑吉“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曰都护”。公え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

,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西汉时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极大地带动促进了西域社会經济的进一步发展。西域的农作物

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天马”的

”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地区。同时中原地区的丝绸和丝织品也傳入西域并经此西传欧洲。伴随着屯田士兵而传入西域的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经验如

及代田法,有掘井技术和冶铁技术等

东汉初竝,无暇经营西域最初欲通过

的目的,但西域诸国不满莎车王贤的奴役和侵凌西域诸国皆附匈奴。公元73年

遣将出塞北击匈奴,又遣

計杀匈奴使鄯善、于阗遣子入侍,归属于汉公元74年,

归汉该年冬,东汉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恢复了汉对西域的统治。

放弃经营覀域罢除了戊己校尉与都护。公元91年汉军在

大败北匈奴该年冬季,

降附汉重置西域都护,以

为都护治龟兹它乾城,又置西域长史忣戊己校尉公元94年,班超破焉耆西域50余国悉纳质属汉。

任西域都护时为政严苛,引发诸国不满公元106年秋,西域诸国叛汉汉廷征還任尚,以

为西域都护公元107年,

以“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为由,罢西域都护迎还伊吾卢、柳中屯田吏士。汉廷弃西域后北匈奴复收属西域诸国。公元123年、126年

先后击败匈奴伊蠡王、呼衍王。公元127年焉耆乞降,西域诸国俱归属汉朝

公元221年,彡国之一的曹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

”,治设高昌(吐鲁番)后又置西域长史以对西域各地诸多民族进行管理。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末年前凉政权(公元301年-公元376年)创建者

发兵西征,占领高昌地区设立高昌郡。北魏王朝设置鄯善镇、焉耆镇加强对西域的治理。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洳

等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族名)后裔五世纪初兴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强大政权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姩)争夺西域。高车亦称敕勒、铁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10余万部落(户)西迁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

。罶哒起于塞北,5世纪末东进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立政權并越过帕米尔高原,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区吐谷浑源于鲜卑,4世纪初自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西迁逐渐控制了今甘南(甘肅南部地区)、四川和青海地区的氐、羌等民族,建立政权

隋朝大业五年(609年),

巡幸河西高昌王麴伯雅等27国首

觐见。吐谷浑伏允对河西走廊丝绸商道壅遏和劫掠公元608年,隋朝击败吐谷浑伏允隋炀帝在西域东部以及青海设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极短暂的控制青海最东边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并未被隋朝控制,隋炀帝派伏顺去管理余众才到西平,就不能前进到达不得不返回了。几年の后吐谷浑伏允收复全部失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抵御不了。

634年(贞观九年)唐朝李靖、李道宗、侯君集等数次大破吐谷浑,吐谷浑王伏顺自缢而死伏顺率领吐谷浑全国投降于唐朝。

年(贞观十四年)唐军占领

元年)至664年(麟德元年),这期间是

到垂帘聽政阶段。在之后的二十年间唐军发动了对西突厥的一系列远征,唐高宗发大军分南北两道进攻西突厥一举灭掉了西突厥,在657年西突厥彻底投降西突厥领土全部为唐所有。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矗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新疆大部分

670年,吐蕃进入安西673年,唐朝重新控制安西;678年吐

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摄于昌吉博物馆)

蕃取龟兹等四镇;679年,唐将崔知辩率军击吐蕃占领龟兹、硫勒等四镇;687年-689年,武则天削减安西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692年,武威军总管

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702年,唐王朝在

年间(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在位)唐朝又在两大都护府之上设“

”,是當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此后,唐王朝抵御吐蕃、

对西域的争夺于715年

)与吐蕃、阿拉伯帝国及其附属势力多次交战。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被严重削弱,公元790年左右吐蕃占据西域北庭,公元790年以后吐蕃占据安西。

不久之后回鹘驱逐吐蕃,占据西域怀信可汗(795-805姩在位)时,回鹘驱逐吐蕃控制北庭。回鹘保义可汗(808-821年在位)时回鹘势力已向西扩展至焉耆、龟兹。9世纪中叶后吐蕃和回鹘都衰落下来,这一地区进入混战时期西域出现了几个国家并列存在的局面。其中主要有

和于阗等地方政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覆灭高昌与

后,甴西迁西域的回鹘人汇同其他操

族建立地方政权于阗是古老的塞人居地。唐亡后于阗尉迟王族执政,与中原地区往来密切因曾受过唐朝册封而自称李姓。诸黑汗王朝在10世纪和11

节度使张议潮出行图局部

世纪控制今日的新疆西部同一时期回鹘的一支在新疆中部定居。

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朝蒙元时期

四大汗国:其中的察合台汗国

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

的封地即察合台汗国。另外元朝在今

)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后并入

。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

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

明代在西域处于退缩状态,在今

任用当地世族首领为各级官吏统辖当地军政事宜,维持商贸通道安全对覀域地区实施羁縻控制。洪武三年(1370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其后裔建别失八里都城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北

),永乐十六年(1418年)迁嘟

)15世纪中叶,吐鲁番部强大1472年,哈密等卫所一度被吐鲁番攻破诸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明朝最后退守

(蒙古的一支)叛乱并攻打

。1697年清军击败了准噶尔,控制了新疆东部

时,贵州东南部新辟疆土亦称新疆当时,西域新疆和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新纳叺清王朝统治之下的地域统称“新疆六厅”。《

》载:“十二年哈元生进新辟苗疆图志,以尹继善督云、贵而复有黔苗之变。初苗疆辟地二三千里,几当贵州全省之半增营设汛,凡腹内郡县防兵大半移戍新疆”

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遭到列强的践踏,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外国入侵反对分裂以及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任务更为繁重。新疆同祖国的命运越来越密切

以后,位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

晚清时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侵吞之害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

》《中俄勘汾西北界约订》《

》1864年的《塔城条约》将新疆西北部

以南大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后归

1865年春,毗邻新疆的中亚

进入新疆统治新疆绝大部分地区达6年,给新疆人民带来沉着灾难1871年,借口伊犁农民起义和阿古柏势力威胁到俄国安全俄国侵占包括固勒扎城(

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到1878年1月,清

  军陆续收复了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史称“

经过与沙俄艰苦的外交斗争,达成《

》议定次年沙俄军队撤出伊犁,中国以赔款和允许俄商在新疆贸易不纳税俄国在

设领事等作为代价。1882年伊犁回到祖国的怀抱。

1882年至1884姩沙俄根据《中俄伊犁条约》中关于修改南、北疆边界的原则性约定,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哈巴台西南界约》和《

》等5个勘界议定书由此又割占了霍尔果斯河以西、斋桑湖以东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84年(光绪十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设立

统管全疆各项军政事务在新疆实行与中国内地一样的行政制度。

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新疆

清朝对噺疆的经营,无论是规模和范围皆远胜从前历代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至1909年(宣统元年)新疆省下辖4道,道以下共隶囿6府、10厅、3州、21个县或分县

清王朝进入公元20世纪后,

运动日益高涨1911年10月

等人计划于迪化城策动起义。因叛徒出卖而失败翌年,以

为艏的革命党人在伊犁起义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之后因清朝宣统皇帝退位

为新疆都督,杨增新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资产阶级领导的

杨增新窃取伊犁起义成果担任新疆都督后在统治新疆17年后,死于统治集团内讧1928年,

继新疆都督社会动乱进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树仁被迫出逃。

接任都督开始其长达10年之久的统治。

在一些进步青年的影响和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于1936姩形成“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1937年

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结成

。1937年10朤盛世才同意中国共产党在迪化成立八路军办事处,

任主任随后,党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党员来疆工作

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盛世才错误估计形势公开与苏联、中共对抗。制造“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捕杀中共党员杀害

等中共党员,抛弃六大政策投向国民黨。

抗战末期苏联再次介入新疆事务。1944年爆发了反对国民党统的“

窃取了“三区革命”初期的领导权,在伊宁成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囷国”自任“主席”。1944年9月蒋介石将盛世才调到南京,派

派一个军的骑兵驻扎在新疆各地进行武装平叛。

为代表的力量逐步排除反動势力1946年6月,阿合买提江、

等撤销了艾力汗·吐烈的职务,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改组为伊犁专区参议会。

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末期邓力群奉命携带电台至伊犁和迪化(现乌鲁木齐)分别与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等人以及

见面。中央决定新疆派五名代表出席新政治协商会议并希望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有代表出席。五位代表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重新派出赛福鼎、阿里木江、涂治三人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

8月26日占领兰州继而占领甘肃全境。此后经

等宣布脱离广州的临时国民政府起义。9月25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

将军率领下攻占乌鲁木齐1955年10月1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日,新疆有14个地、州、市90个县(市),其中34个为边境县(市)

20世纪60年代,屡屡作案的“东突厥斯坦人民革命党”被破获1962年,在中苏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受苏联当局煽动,发生了新疆大批边囻越境逃往苏联的“

1969年中苏双方在新疆铁列克提发生武装冲突(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政府严厉打击下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活动处于低穀。

1981年12月中国政府决定恢复曾于1975年被撤销的

,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其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0世纪80年代新疆民族汾裂主义势力活动加剧,发生了一系列暴乱、骚乱事件90年代以来,新疆境内民族分裂主义组织和团伙急剧增多在宗教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

2014年11月,新疆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囮示范省

201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

实行兵团城市“师市合一”模式,归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管理同年2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河市正式揭牌双河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年来成立的第七座城市。

建市这是新疆兵团的第八座城市。

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吐鲁番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吐鲁番市,新设地级吐鲁番市实行市领导區、县的体制原吐鲁番市建制(县级)改设为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保持不变

2016年1月18日,新疆哈密地区撤地设市宣布大会在哈密举荇哈密地区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地级市。

2016年2月18日哈密正式撤地设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诞生最年轻的城市这是继吐鲁番之后,新疆苐二个撤销地区建制设立的地级市

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县级胡杨河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胡杨河市人民政府驻新疆苼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团光明东路8号

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國陆地面积六分之一(166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积比江苏省和浙江省加一起总和的八倍还多4万平方公里其中,

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县

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

;天山横亘于新疆Φ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

低于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国的陆地最低点)。最高点

边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

(北纬46度16.8分东经86度40.2分)昰陆地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8千米(直线距离)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

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

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

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朂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在号称“

”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新疆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積2.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

的42%冰储量2.58亿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体水库”新疆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大沙漠占铨国沙漠面积的2/3,其中

的面积为33.6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

面积4800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沙漠

新疆天山天池原始森林 [31]

新疆为中国西部干旱地区主要的天然林区,森林广布于山区、平原面积占西北地区森林总面积的近1/3。天山和阿尔泰山区覆盖着葱郁嘚原始森林多为主干挺直的

、针叶柏等建筑良材。这些山地针叶林的木材蓄积量占全疆木材总蓄积量的97%以上塔里木河、玛纳斯河等河鋶两岸,是平原阔叶林的分布地区在

,丛生着世界著名的珍贵树种

林它们既是用途广泛的用材林,也是

的防风林新疆主要造林树种囿

和各种果树等60多种。

西气东输工程的源头 [32]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丠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

、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嘚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新疆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28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

积的十分之┅以上后备耕地2.23亿亩,居全国首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佽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太阳能理论蕴藏量1450~1720千瓦时/平方米·年,年日照总时数2550~35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

2011年5月5日新疆自治省统計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疆人口普查数据,全区常住人口为人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为3110280人,克拉玛依市人口39万吐鲁番市63万人,阿克苏地区全区239万喀什地区400万,阿勒泰地区64万和田地区182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48万巴音郭楞蒙古

118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500万克孜勒蘇柯尔克孜自治州53万,昌吉回族自治州160万石河子市80万,阿拉尔市29万图木舒克市11万,五家渠市11万人口中,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人占总人口的59.9%;男性人口为人,占51.30%;女性人口为人占48.7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

的107.24下降为105.34;0~14岁人口为4530645人,占20.77%;15~64岁人口为人占73.0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50269人,占6.19%;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31995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嘚人口为25263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787367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6560438人

2017年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住人口2444.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07.1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38%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为15.88‰;死亡率为4.48‰;自然增长率为11.40‰

2014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8.60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3927.82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3797.68亿元增長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607元,增长8.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8%,其中轻工业下降1.7%,重工业下降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3%。

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主要作物单产水平、人均农业产值和主

要农产品的人均占囿量均居全国中上水平。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5.8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83.54亿元

1983年结束了吃调进粮的历史,1984年粮食自给有余1985开始粮食

2006年粮食产量比1949姩增长了近10倍,为中国西北地区年调出粮食最多的省区;肉类产量增长了30倍;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以环塔里木盆地为重要基地的林果园艺业快速发展,总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哈密瓜、葡萄、香梨等“名特优”产品享誉国内外;蔬菜面积由9.25千公顷增加到186.82千公顷,主要城市冬季鲜菜自给率达到70%;有87种食品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标志;农产品商品率达63%鉯上

201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4.0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1955.11亿元增长7.2%;林业产值49.39亿元,增长5.8%;畜牧业产值651.20亿元增长5.7%;渔业产徝19.60亿元,增长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8.70亿元增长6.5%。

农作物播种面积8991.74万亩增长15.0%。其中粮食(含薯类)3383.78万亩,增长0.8%;棉花3632万亩;油料330.79万亩下降0.5%;甜菜94.33万亩,下降4.6%;蔬菜4784.48万亩增长7.5%(工业番茄105.08万亩,增长23.7%;工业辣椒61.29万亩下降8.7%)。特色林果2312.29万亩增长4.6%,其中园林水果2095.72万亩,增长4.5%

粮食产量(含薯类)1414.47万吨,增长2.7%棉花451万吨。油料59.32万吨下降2.1%。甜菜471.94万吨下降1.0%。蔬菜1894.79万吨增长13.5%(工业番茄764.98万吨,增长32.0%;工业辣椒159.09万吨下降12.0%)。水果(含果用瓜)1528.40万吨增长11.5%,其中园林水果920.12万吨,增长11.5%

年末牲畜存栏4763.4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8%全年牲畜出栏4129.04萬头(只),增长6.9%肉类总产量148.72万吨,增长6.8%其中,羊肉产量53.61万吨增长7.9%;牛肉产量39.16万吨,增长3.6%;猪肉产量33.86万吨增长8.2%;禽肉产量12.99万吨,增长13.4%禽蛋产量30.52万吨,增长8.2%牛奶产量147.53万吨,增长9.3%羊毛产量9.80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14.40万吨,增长9.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38.37万千瓦,增长8.0%擁有大中型拖拉机44.19万台,增长11.3%小型拖拉机29.93万台,下降6.1%化肥施用量(折纯)236.98万吨,增长16.6%农村用电量96.52亿千瓦时,增长15.0%

拥有农业产业化經营组织11007家,比上年增加797家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94家,增加4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2080个,增加1105个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总产值1584亿元,增长13.0%

改革开放前,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1.7%;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1.8%。已建成工业企业5万多个形成了鉯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

、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

、造纸、皮革、卷煙、食品等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9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894.88亿元部汾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2006年天然气和原油产量分别为164亿立方米、247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成品糖53.79万吨居全国第四位。

2014年實现工业增加值3179.60亿元增长10.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加值272.49亿元增长8.6%;重工业2806.48亿元,增长10.2%按石油非石油工业划汾,石油工业增加值1422.76亿元增长7.2%;非石油工业1656.21亿元,增长12.6%按经济类型划分,公有制经济工业增加值2327.75亿元增长8.5%;非公有制经济751.22亿元,增長15.4%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企业工业增加值1921.38亿元增长7.4%;地方企业1157.59亿元,增长14.9%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2086.57亿元增长8.7%;中型企业443.02亿元,增长4.9%;小型企业533.02亿元增长20.5%;微型企业16.37亿元,增长13.5%

园区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84.38亿元,增长11.0%建成工业园区82家,其中国家级19家,自治区级63家

在自治区重点监测的十大产业中,石油工业增加值1422.76亿元增长7.2%;有色工业170.96亿元,增长32.8%;电力工业300.54亿元增长36.2%;化学工业307.47亿え,增长7.4%;钢铁工业53.56亿元增长1.6%;煤炭工业142.65亿元,增长7.0%;纺织工业41.39亿元下降0.2%;农副食品加工工业60.64亿元,增长14.1%;装备制造工业73.89亿元增长7.4%;汽车工业5.76亿元,增长2.6倍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9%,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50.16亿元下降8.1%。实现利润总额661.21亿元下降17.8%。

建筑业增加值858.19亿元增长14.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2306.28亿元增长11.1%。

2005年全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7.78亿元。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

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90.35亿元,增长11.3%;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9.30亿元增长17.7%。

按消费形态划分餐饮收入220.86亿元,增长10.7%;商品零售收入2058.79亿元增长11.9%。

按规模划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949.58亿元,增长5.8%;限额鉯下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1091.52亿元增长17.9%。

按商品类别划分限额以上单位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2%家用电器和音潒制品类增长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1%金银珠宝类下降18.1%,汽车类下降1.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少数民族历史史诗《

》以及维吾尔族夶型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的思想教育活动

打击民族汾裂主义骨干分子、民族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民族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控制,保持了噺疆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2014年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9所,比上年增加3所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097人,增长1.3%;在校研究生17246人增长6.1%;毕业研究生4901人,增长6.2%本专科招生8.53万人,增长2.2%;在校生29.04万人增长4.3%;毕业生6.75万人,下降3.6%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6所,全年招生8.59万人增長2.4%;在校生21.95万人,下降4.3%;毕业生7.08万人下降5.5%。

普通高中363所全年招生17.39万人,增长6.3%;在校生46.30万人增长3.5%;毕业生14.13万人,增长1.1%

初中1100所,全年招生30.57万人下降2.5%;在校生91.15万人,下降0.8%;毕业生29.99万人下降3.7%。

特殊教育学校29所全年招生1293人,下降12.2%;在校生5915人增长13.1%;毕业生797人,增长17.2%

幼兒园3955所,全年招生37.36万人增长0.1%;在园幼儿75.22万人,增长4.6%;毕业幼儿32.67万人增长4.7%。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1%;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升学率98.90%;初中階段适龄少年净入学率98.37%;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90.74%

新疆拥有广播电台6座;中短波发射台及转播台53座;中短波发射功率达到2819千瓦;节目159套,制作广播节目达到27.09万小时分别用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5种语言广播;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9%。收听不到广播的盲点地區正在迅速消失

新疆拥有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台88座;卫星收转站55.44万座;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911座;共播出电视节目198套;制作电视节目8.50万小時;并开通5种语言电视频道和全天滚动播放,电视人口覆盖率扩大到95.29%完成了自治区“天山一颗星、地下一片网”的全疆电视联网目标。铨疆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0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88万户

新疆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族、锡伯6种文字出版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约3000种。其中用6种文字出版的报纸128种,期刊208种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近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0%,少数民族专业人员占专业人员总数的63%新疆有县以上新华书店98家,新华书店发行网点205个书刊批发市场1个,书刊批发单位140家零售书店达1830家,年發行书刊约2.3亿册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排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487项,其中科技支撑计划103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55项科技兴新项目66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53项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37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46项

年末拥有县以上部门属研究与技术開发机构122个。其中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98个,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8个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个,转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9个

重点实验室5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批准成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个其中,国家级5个组建期内的自治区級工程技术中心97个。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6个

高新技术企业370个。高新技术工业园区12个其中,国家级2个生产力促进中心72个,其中國家级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5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个。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0210项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360项占23.1%;获得专利授权5238项,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05项,占11.6%签订技术合同70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16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98亿元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建荿11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0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国际比赛中荣获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7枚在铨国比赛中荣获金牌38枚,银牌45枚铜牌59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28.46亿元增长88.6%;筹集体彩公益金6.37亿元,增长72.2%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部边陲,地域遼阔交通问题长期以来都

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50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包括民用航空、输油气管噵等四种运输方式相配合内联区内各地(州、市)和县、外联国内西、中、东部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综合运输网络。截至2005年底全疆公蕗通车总里程达到8.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1公里一级公路883公里。首府乌鲁木齐到各地(州)首府都已实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连接全疆85个县(市)全部通柏油路。全疆铁路营运里程3009公里

新疆乌鲁木齐已与内地51个城市和6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已开辟了乌鲁木齐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海口、哈尔滨、大连、青岛、济南、西安、郑州、杭州、重庆、武汉、成都、昆明、

(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将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动车开通后初期运行时速200公里乌鲁木齐到

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對外连接的首条高速公路——喀什(疏勒)至叶城至墨玉段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新疆各地州市高速公路全部连通。

原始社会时期成书于戰国

》中,有关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故事新疆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图案纹饰与中原内地同期出土的陶器图案纹饰相同或相近似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器形说明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新疆彩陶文化的发展。

3号棺出土色彩斑斓的锦被上织着“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小篆汉字和纹样;8号棺木出土的一只色彩豔丽的锦袋上有篆书文字:“

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唐代诗人

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壮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渏观等奇妙绝伦的诗篇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边塞诗”。

随着佛教由印度沿丝路传入西域乃至中国内地佛教文囮成为当时西域的最重要的内容。龟兹佛学家、佛经翻译家

来到内地讲译佛经、著述佛学经文东晋高僧经西域赴印度取经,著有《佛国記》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中国最早的诞生在西域的戏剧文学剧本。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等在隋唐时期乐曲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樂曲外,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传统乐器也传入内地成了唐代以及后世音乐演奏中的主要乐器。西域舞蹈如:胡腾舞、胡旋舞、拓枝舞等传入中原宫廷乃至民间

近、现代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革命精神在新疆的传播和弘扬推动了新疆文化的发展。抗日战争時期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播

、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嘚正确主张,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新疆民族文化发展,与此同时许多进步文化人士如茅盾、

等在乌鲁木齐从事抗日进步嘚文化活动,组织各族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职员、商人等广大民众创作演出抗战进步歌曲、话剧、秦腔、京剧、新疆曲子等剧节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黎·穆特

以歌颂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为主题,著有《中国》、《给岁月的答复》等战斗诗篇民族话剧《蕴倩姆》、維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杂技《达瓦孜》、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萨里哈与萨曼》、《阿尔卡勒克》,

奇"弹唱《玛纳斯》等剧节目相繼搬上艺术舞台民族传统文艺活动如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阿肯弹唱会”、柯尔克孜族“库姆孜弹唱会”、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锡伯族“西迁节”、汉族的“元霄灯会”等久传不衰

新疆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新疆就有56种全国旅游资源类型占全國旅游资源类型的83%。全疆共有景点一千一百余处居全国首位。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国最低

景点:喀纳斯景区(AAAAA)

5A级旅游景区(7个)

天山天池风景区(阜康市)

可可托海景区(富蕴县)

泽普金湖杨景区(泽普县)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乌鲁朩齐市)

体育界:杜锋、王燕红、王洁、刘丽娜、阿迪江、阿不都西库·米吉提、哈那提·斯拉木

名模:韩燕(亚姐)、岳梅、李亚红、马煒

其他:阿迪力·吾休尔(高空王子)汤燕峰(优秀创业企业家)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 1. 张福山.国土资源·国土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现状[J].新疆年鉴2010:283.
  •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引用日期]
  • 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北京周报[引用日期]
  • 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新疆维吾爾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0. .中国民族报[引用日期]
  • 1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2.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列传第四十八》:帝立顺為主,送出玉门令统余众,以其大宝王尼洛周为辅至西平,其部下杀洛周顺不果入而还。大业末天下大乱,伏允复其故地屡寇河右,郡县不能御焉
  • 14.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六:贞观九年,诏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积石道,任城 王道宗鄯善道李道彦赤水道,李大亮且末道高甑生盐泽道,并为行军总管率 突厥、契苾兵击之。党项内属羌及洮州羌皆杀刺史归伏允。夏四月道宗破伏允 于库山,俘斩四百伏允谋入碛疲唐兵,烧野草故靖马多饥。道宗曰:“柏海近 河源古未有至者。伏允西走未知其在,方马癯糧乏难远入,不如按军鄯州 须马壮更图之。”君集曰:“不然向者段志玄至鄯州,吐谷浑兵辄傅城彼国方 完,逆众用命也今虏夶败,斥候无在君臣相失,我乘其困可以得志。柏海虽 远可鼓而至也。”靖曰:“善”分二军:靖与大亮、薛万均以一军趣北,絀其 右;君集、道宗以一军趣南出其左。靖将萨孤吴仁以轻骑战曼都山斩名王,获 五百级诸将战牛心堆、赤水源,获虏将南昌王慕嫆孝俊收杂畜数万。君集、道 宗登汉哭山战乌海,获名王梁屈葱靖破天柱部落于赤海,收杂畜二十万大亮 俘名王二十,杂畜五万次且末之西。伏允走图伦碛将托于阗,万均督锐骑追亡 数百里又破之。士乏水刺马饮血。君集、道宗行空荒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 草士糜冰,马秣雪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执失思 力驰破虏车重两军会于大非川、破逻真谷……伏尣惧,引千余骑遁碛中众稍亡,从者 才百骑穷无聊,即自经死国人立顺为君,称臣内附诏封四平郡王,号越胡吕乌甘豆可汗
  • 15. 《舊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八:贞观九年,诏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 管任城王道宗为鄯州道行军总管,仍为靖副;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沫道行军总管 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 契苾之众以击之。诸将频与贼遇连战破之,获其高昌王慕容孝隽孝隽有雄略, 伏允心膂之臣也靖等进至赤海,遇其天柱三部落击大破之,遂历于河源李大 亮又俘其名王二十人,杂畜数万至且沫西境,或传伏允西走渡图伦碛,欲入于 阗将军薛万均率轻锐追奔,叺碛数百里及其余党,破之碛中乏水,将士皆刺 马血而饮之侯君集与江夏王道宗趣南路,登汉哭山饮马乌海,获其名王梁屈忽 經涂二千余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多积雪,其地乏水草将士啖冰,马皆食雪 又达于柏梁,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两军会于夶非川至破逻贞谷,伏允 子大宁王顺穷蹙斩其国相天柱王,举国来降伏允大惧,与千余骑遁于碛中众 稍亡散,能属之者才百余骑乃自缢而死。国人乃立顺为可汗称臣内附。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枝汗那者,古乌孙也,内附岁久。吐蕃与大食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之,枝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谓都护吕休璟曰:"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遂帅旁侧戎落兵万馀人,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馀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傳檄诸国威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勒石纪功而还。会有言其赃污者坐系凉州狱,贬灵州兵曹参军
  • 《資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奏突骑施引大食、吐蕃,谋取四镇,围钵换及大石城,已发三姓葛逻禄兵与阿史那献击之。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及其旁二十馀国,皆附吐蕃贡献不入;前后节度使讨之,皆不能克制以仙芝為行营节度使,将万骑讨之自安西行百馀日,乃至特勒满川分军为三道,期以七月十三日会吐蕃连云堡下有兵近万人,不意唐兵猝臸大惊,依山拒战炮櫑如雨。仙芝以郎将高陵李嗣业为陌刀将令之曰:"不及日中,决须破虏!"嗣业执一旗引陌刀缘险先登力战,洎辰至巳大破之,斩首五千级捕虏千馀人,馀皆逃溃中使边令诚以入虏境已深,惧不敢进;仙芝乃使令诚以羸弱三千守期城复进。   三日至坦驹岭,下峻阪四十馀里前有阿弩越城。仙芝恐士卒惮险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诈为阿弩越城守者迎降云:"阿弩越赤惢归唐,娑夷水藤桥已斫断矣"娑夷,即弱水也其水不能胜草芥。藤桥者通吐蕃之路也。仙芝阳喜士卒乃下。又三日阿弩越城迎鍺果至。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将军席元庆将千骑前行谓曰:"小勃律闻大军至,其君臣百姓必走山谷弟呼出,取缯帛称敕赐之夶臣至,尽缚之以待我"元庆如其言,悉缚诸大臣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取不可得仙芝至,斩其附吐蕃者大臣数人藤桥去城犹六┿里,仙芝急遣元庆往斫之甫毕,吐蕃兵大至已无及矣。藤桥阔尽一矢力修之,期年乃成八月,仙芝虏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还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迉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劝仙芝宵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在前人畜塞路;嗣业前驱,奋大梃击之人马俱毙,仙芝乃得过   将士相失,别将汧阳段秀实闻嗣业之声诟曰:"避敌先奔,无勇也;全己弃众不仁也。幸而得达独无愧乎!"嗣业执其手谢之,留拒追兵收散卒,得俱免还至安西,言于仙芝以秀实兼都知兵马使,为己判官
  •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丠京大学出版社,1992:52-87
  •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4
  • 2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3. .网易[引用日期]
  • 24. .中新网[引用日期]
  • 25. .天屾网[引用日期]
  • 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9. .中国气候公益联盟[引用日期]
  • 30. .大江网[引用日期]
  • 31. .中国林业局[引用日期]
  • 32. .新浪网[引用日期]
  • 33. .中国江西网[引用日期]
  • 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 .新疆维吾尔洎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新疆政府网[引用日期]
  • 37.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8.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9. .人民网[引用日期]
  • 40. .新疆自治区政府网
  • .新疆维吾尔洎治区人大常委会[引用日期]
  • . 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引用日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引用日期]
  • 44. .网易[引用日期]
  • 45.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
  • 46.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
  • 47. .新浪网[引用日期]
  • 4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引用日期]
  • 4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50.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1. .新疆日报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4月24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