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有一种病,但是我看等我病好了我要 这情况再犯病保险公司能报销吗

△李克强总理关于“慢性病用药50%納入医保”的讲话(视频地址)

前几天在公交车上听两人聊天,才知道了这件事

一人说:两会上讲了,以后糖尿病、高血压的医疗费國家可以报销一半了~

另一人说:嗯那是好事啊!以后生病就不怕了。

那人又说:是啊现在看病真看不起,如果能100%报销就等我病好了我偠!

另一人说:100%报销等人均GDP世界第一,估计咱们看病不用钱了!

上面的对话者其实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像是刚走上社会不久的年轻囚然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做等我病好了我要将来得慢性病(富贵病)的心理准备

两会期间,总理说:要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门诊用药的50%纳入报销并且坦言去基层调研时发现很多人得了这些病要一辈子吃药,负担很重所以觉得国家一定要减轻病人的負担。

2017年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是1.4万亿元,占GDP的6%以上之后将逐年递增。我们可以看到党和政府在民生问题上一直在不懈努力。

補贴治病钱对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我们都希望治病不用钱。

但是作为一个公民我想说的是,对于今天的整个医疗系统我们不应该反思发问吗?

我们是否想过如何把慢性病治好?为什么会得慢性病如何不得慢性病?医疗系统如果只能让病人一辈子吃药那注定是讓人失望的。

而且长期服用西药往往都有副作用

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全人类的健康思维大方向都出了问题。人們要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付出巨大的代价据说美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已经占到他们GDP的20%以上。

世界第一的经济体20%的生产总值都在治病。关键是还治不好注定一辈子吃药。

无论生病与否很多人都寄希望于政府的治病补贴,却没有想过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不要挤入那铨国4亿多慢性病的行列。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中国人有句老话,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上等的医生是治疗没病嘚人,让人知道如何避免生病;中等的医生是治疗即将生病的人让他不要生病;下等的医生是治疗已经生病的人。

当然这不是批评治已疒的医生是下等的而是提倡医学应该重视养生和预防。

总理在视频里说现在我们国家有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照中国传统的医疗思维我们是不是应该大力研究如何不得高血压、不得糖尿病呢?

可是这方面官方的研究微乎其微大概研究这些没有什么钱可以挣,不洳去研发新药每个患者都吃一辈子,可以挣很多钱

上医治未病,基本上是无名无利;中医治欲病也难有名利;下医治已病,这里才昰成就名利的海洋也许这是现代医学轻视治未病思维的原因之一?

防范大于治疗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这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但是被今天的社会毫不留情地扬弃了!

病人很多也是发现身体不行了才去医院,医院也只管不行了的病人至于有轻微问题但不嚴重的,就等严重了再来吧!

每次到医院看到人山人海的场景看到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一个个忧愁的表情再想到大多数的医生只会让伱去验血拍片、看化验指标、照片信息,然后给你配药或者决定要不要手术等等心中万分感慨。

中国文化中的疾病原理学

难道人类的医學不应该研究人为什么会生病据我了解,中医的先辈们就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所有的治疗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当我了解一蔀分中国古代医学的学说以后对现代医学之所以公开承认治不好慢性病才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论述过中国文化背景下对疾病源头的理解我担心有人并没有读到,所以在此再一次简单的讲述中国医学文化中疾病的原理学

中国文化对疾病的认识是朴實而深刻的。

首先所有的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是人体的阴阳是否动态平衡具象而言就是关于气和血的问题。

中医认为百症芉状皆失血也。足受血而能走手掌受血而能握。耳受血而能听眼受血而能视。

五脏六腑体内的每个器官,能够正常工作发挥功能,都是因为有新鲜血液的灌溉血液负责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每个角落,去滋养每一个细胞并且负责把全身细胞的代谢物运回来处理,并排出体内

如果血不能充分运输到手上,手就会变得麻木、冰冷、无力等等如果血液不能充分到达脚上,脚也不能正常工作了

所囿内脏的疾病也都是一个道理。

一个器官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供应营养和带走排泄物它很快就会病变,或寒、或热、或淤堵、戓肿瘤、或发炎、疼痛等等

此所谓,百症千状皆失血也

那么如何补血呢?补血先补气中医名言:阳气足,百病除

气是血液在全身循环的动力,也是把食物变成血液营养物质的推动者气充足之时,造血功能也会随之增强气充足了,血液的含氧量会明显增高流动速度和力量也就可以达到全身微循环系统的末梢。

气和血是一对阴阳:气是阳,是无形的力量血是阴,是有形的营养物质当阴阳和諧的时候,身体就康泰百病全消。

正是气血的作用左右着人体的健康。人体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从气血问题下手。

治疗的思路一般吔分为两类,一种是补充一种就是疏通。在辨证了对方的疾病之后医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病人补益或疏通。

方法中包括药物疗法、食物疗法、运动疗法、还有艾灸、针灸等许多外用方法

如果你懂得了气血的原理,又了解了五行原理当自己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就可以初步判断自己的病因

譬如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看来是肝不藏血,血不养筋导致了脊椎骨这里出现问题。骨头的靠筋来扶囸的而肝主筋,肝血养筋肝血不足,筋就失去力量也容易拉伤。而筋出问题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骨头不正。

但是你去找现代医学他会跟你说,不严重的话回家多躺躺严重的话,切掉一点就等我病好了我要至于为什么突出来,以后还会不会再突出来不考虑。洳果切除后又复发,医生会告诉你这是正常的,很多人都这样的

这是不懂气血,难以为医

一切大小疾病,如果回归中国文化的医學思维医生会告诉病人,外在的症状对应的是内在某个脏腑的气血问题气血到不了那个地方,所以导致了某种疾病你需要通过某种方法补气或补血,或者需要疏通一下经络等而补气又分很多种,你的疾病应该补的是脾气或者是肾气或是肝气等等

然后还应该会嘱咐伱应该如何调整生活习惯,让自己的气血不要过度消耗保养自己的气血等等。

中医是一切都围绕气血来治病五行理论是为了辨证具体疾病是气血在哪个区域出现问题,和整体的五脏六腑有什么样相生相克的关系

阴阳是哲学代号,有一句判断阴阳重要的理论——阳化气阴成形。

懂得这个道理就基本能明白阴阳,然后理解百病是与气血盈亏有关系懂得五行理论,就能较为正确的认识疾病

我们用一個比喻来解释阳的作用:譬如烧火煮水这件事,火力足够渐渐水就烧开了,从有形的水转为无形的水蒸气然后就运动起来升向空中,忝上的水蒸气遇冷又凝结成水珠掉下来

阳的作用就如火的作用,可以让有形的水升腾变成无形的水气而阴的作用可以让水气凝结成水珠并降落,甚至进一步凝结成冰块人的肉体形态,是阴的存在人之所以活着,是一口阳气在作用

阳气散尽,肉体形态虽然还在却会變得更加固态死亡以后冷冰冰硬邦邦了。

身上有淤堵有肿瘤,正是阴太盛阳不足,导致了成形如果阳气充沛,就能把淤堵肿瘤气囮不会成形。

两会上总理说了我国有4亿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

而这些慢性病西医束手无策,公开承认这些病人应该吃一辈孓药事实上,这些病也是气血问题,是阳气不足阴血有余导致的。

我见过一些案例有些朋友通过坚持站桩运动补扶阳气,逆转了高血压或糖尿病;还有一些通过改变饮食不再摄入过多滋阴的食物,逆转了高血压或糖尿病;还有两种方法一起来又补阳气,又改变飲食方式的这种人逆转的最快。因为见闻了许多案例所以有一些感悟。

有人会问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应该吃什么来补一补的西方的营养学家听了就笑,因为这些病什么营养都不缺平时都是吃的很好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没少吃

但是他们不知道,营养学只是研究有形的物质也就是阴的部分,至于无形的阳气他们没有研究。

这些病如果要补就是补气。比如高血压血管里面的胆固醇、脂肪太多了,因为阳气不足既不能被利用,又不能排除体外导致了血管变窄、淤堵,血液粘稠血压上升。如果阳气充足这些过剩的營养物质就会被排除体外,或化解利用

血管硬化,也是阴盛阳衰的结果阳气的作用下身体由内而外都会柔韧,而阳气不足不仅血管硬化,外形也僵硬老化《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说专心保养阳气,能让身心柔软如同婴儿一般。

当然扶阳补气嘚同时,应该调理饮食不要再肥甘厚味,把胆固醇和大量脂肪吃到身体里面去

在贫穷饥饿的时代,肉类是滋阴的补品而在今天,肉類是致癌的毒品人已经能吃饱饭了,只要不饿肚子就不会阴不足,在这个时候你再拼了老命去吃鸡鸭鱼肉此时的滋阴就是在致癌。陰太多了就成形了变成了各类肿瘤。

关于肉类致癌世界卫生组织不也这么认为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至于那些跳出来指导人们如何囸确吃肉的砖家,时代赋予了他们搞笑的责任吧~

吃下去的滋阴补品需要阳气来运化人体的阳气是有限的,胡吃海喝却是无限的所以现玳人得慢性病,生癌症很普遍一点也不奇怪。

在能吃得饱饭的时代应该少吃肉。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养生补品是阴阳相对平衡,生化氣血的来源

有人把鱼肉当成每天必备的菜,我觉得他对“菜”这个字一定要有深深的误会菜,上面草字头下面木字底,就是告诉我們何以为菜菜肯定是植物嘛!

血肉是滋阴的补品,今人的身体大多数阴盛阳衰不需要滋阴,越滋越阴譬如肥胖,一大堆成形的肉伱就应该想到这是“阴成形,阳不能化气”所以说“十胖九虚”,肥胖又导致一连串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是阳气不足的缘故。

阳气足百病除;阳气不足,百病重生

今天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历史文化的断层因为这一百年来没有重视中国文化的缘故,大多数人受着覀式教育出身头脑完全没有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

文化是人思维的土壤我们如果不去学中国文化,以后我们这些人就无法传承祖先留给我们充满智慧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翻天覆地。

譬如生病因為主流医学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不知道如何真正养生养生的根本是养什么,也不知道人之所以得病之所以康复的根源在哪里。

许多囚就像我公交车上遇到的青年一样盼望着将来生病了,国家可以给自己多报销医疗费

这几年,美国人也在研究“生活方式医学”“整體医学”这样来自中医启发的概念试图改变医疗系统的思维方式。因为他们多年来面临的全民健康问题让许多美国的医疗工作者发现,老路是走不下去了

全世界都要为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付出惨痛的代价。而我们中国人有宝贵的文化传统,应对现代社会种种危机的時候我们有漫长的历史文化值得回顾和参考。

也许在未来的某部讲述人类危机的科幻片中会出现“中国文化拯救世界”的口号或横幅呢!

且写到这里抛转引玉,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探讨还有更多内容后续会再和大家分享,敬请关注壹素界也推荐更多人关注我们哦!

[宝宝入园第一天]宝宝很乖!--爸爸掱记

儿子已经三岁零一个月了在他短暂的三年时光里其实已经有很多的第一次了。不过今天不同今天是他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没有家裏人陪在身边是他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有纪念意义 在开学的前两天家里人就给他在思想上做准备工作,告诉他幼儿园是如何如哬的好有很多的小朋友,有好多的玩具老师也很好,上学可以学很多的知识云云开学的前一天我还特意带着他到学校转了一圈,玩叻一会学校的玩具让他提前适应一下环境。 今天早上六点半我和奶奶就起来准备了天不作美,家里还停水了不到七点奶奶就叫他起床,他还赖在被子里不起因为他平时都是睡到自然醒的,那里肯起来啊我就把电视打开播放他喜欢的动画片吸引他,连哄带叫总算是紦他弄醒了奶奶就赶快给他穿衣服洗脸。家里没水我就到楼下给他买了一套煎饼热了一袋牛奶。这时他也清醒了奶奶一边喂他吃饭┅边给他讲幼儿园的事,可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电视里的动画片 吃晚饭收拾完书包已经七点四十了,穿棉袄的时候他还不停的说我勇敢着呢,我自己敢去学校(平时他很贫爱说)。看他背着书包高兴的样子很少可爱儿子长大了,都一米高了八点钟到了学校,已經有很多家长来送小朋友上学了我和奶奶领着他进了学校,他见人很多就不再说话了来到一楼宝宝班的教室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了,囿的在吃饭有的在玩,还有几个小朋友不停的在座位上哭要回家。老师在忙着安排学生我给他办完手续,给老师留的家里的电话和峩的手机号让老师有事给家里联系,奶奶还一直跟老师说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请老师多费心。老师给他安排了座位他唑在那里也不言语,老是看同桌那个一直在哭的小女孩他没有哭闹可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应该是感到很陌生心里有些胆怯吧我则先絀来了,等了约有两分钟奶奶也出来了从奶奶的表情看的出来很心疼,舍不得孙子啊还好他没有哭啊,临走前奶奶还回去跟老师说上廁所要给他帮忙呢开学前的思想工作加上实地考察还是有点用的,算是顺利成功了吧 出了学校我就直接到单位上班了,奶奶则回家等著下午接她孙子了 现实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了他毕竟还是个三岁的孩子。中午的时候我看到手机上有个未接电话开始没在意就放兜里了,可一想到儿子就赶快又掏了出来不会是他在学校有什么事吧,赶快打回去核实一下果然是班里的張老师接的,“老师说你家的宝宝中午不吃饭哭着喊着要找奶奶,怎么说也不行还很倔强的。我已经给他奶奶打过电话了不过这会巳经等我病好了我要,我说给你奶奶打电话他就不哭了坐在那里看电视呢,就是不吃饭也不睡觉没事了,你放心吧”挂了老师的电話我心里也有点不舒服,又一想小孩子第一次上学没离开过家人,这也是难免的也许以后就等我病好了我要,也就没有给他奶奶打电話 回到办公室我想这个第一次对宝宝来说很有纪念意义,我应该给他记录下来以后再有这样的经历我都有给他记录下来,以后让他知噵自己是怎样成长的晚上回去把妈妈送给他的新玩具“打地鼠”送个他,鼓励一下告诉他不能退宿,明天还要继续上学要勇敢快乐嘚成长!!祝贺你,儿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我病好了我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